如何培养中职学生人才培养方案的阅读能力

503 Service Temporarily Unavailable
503 Service Temporarily Unavailable
openresty/1.11.2.4如何培养中职学生的应用写作能力-写作指导-论文联盟
您好,游客
背景颜色:
如何培养中职学生的应用写作能力
来源:论文联盟&
作者:刘彩梅
如何培养中职学生的能力
  应用文写作能力作为现代中等学校学生必不可少的素质,甚至成为中职生就业求职的必要能力之一,其重要性需要引起职业学校的高度重视,本文针对中等学校学生应用文写作水平的现状及其提高中职生应用文写作能力的重要性,对如何提高他们应用文写作能力提出了一些对策。  一、始终围绕应用文的特点进行教学,是提高写作能力的基础  中职学生经过多年的基础,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写作基础知识和能力。但是,由于学生更多接受的是性的写作教学。因为文学性写作可发挥的余地大,能充分表达自己的感想和感受,在表达方式上更灵活,更自由。因而他们对文学性写作下了较多的功夫,相对比较熟悉,且较偏爱。而进入中职院校,面对一门专门的应用写作课程,由于过去这方面所受的教学不多,对于应用写作,无论是文种、格式,还是表达等方面都比较陌生,实际上他们还是一个初学者。因此,把应用文的特点贯穿到整个教学的始终,才能让学生把对应用文的认识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从而指导学生的应用写作。  二、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和趣味性,是提高写作能力的阶梯  从事应用文教学的老师可能本文由联盟收集整理曾经都有这种感受,那就是应用文教学比较枯燥。如果教学方法单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势必受到影响。  (一)善用开场白  &好的开始等于成功的一半&。好的开场白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因此应用文写作的第一堂课极其重要,它直接关系到学生能否对应用文产生兴趣,了解应用文的特点,以及能否学好、写好应用文。如果开篇就讲什么是应用文,应用文有什么样的特点,势必加深学生认为应用文枯燥的感受。因此,应用写作的第一堂课可以这样设计:先请同学们回答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常用的应用文有哪些,再引申其他应用文的文种,让学生初步知道应用文的使用范围(使用者小到团体、个人,大到国家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内容可以涉及、生产、学习和生活中的公私事务);再分别给学生念一段有名的文学性文章里的内容以及一篇普通应用文,请学生找出它们之间的差别,加深学生对应用文在语言、写作思路、格式等方面的特点的认识。然后,打开教材明确学期教学任务或目标,做到有的放矢。最后才开始应用文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还可以用&明知故问法&、&情景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借题发挥法&等方法,启发学生,吸引学生,让学生产生想学的冲动。  (二)多用对比讲学、相似讲学  应用文写作教材中包括许多个文种,每一个文种都有自己的特点,但也有许多相似、相近的地方。在教学过程中,如果单讲或单练某一个文种,学生都很容易遗忘已经学过的知识点,也很难掌握不同文种之间的区别与。因此,教师可设计不同文种之间的对比讲学和相似讲学,再辅以鲜活生动的例子,教学效果就能够做到事半功倍。如:决定和通报应放在一起学习,因为二者之间有相似之处,那就是都可用于表彰或批评。什么时候用通报,什么时候用决定,如何写通报和决定,写作通报和决定的思路结构和侧重点分别有什么不同。一经比较,二者的共同点和不同点一目了然,方便学生掌握,为写作打下基础。又如:会议纪要与会议记录应放在一起学习。课堂上可模仿召开一次讨论外出游玩的会议,根据会议的过程和结果当堂练习分别写作一篇会议记录和会议纪要。两相对比,学生既掌握了会议记录和会议纪要的写法,更学会了怎样区分两者(一个是会议中记录,一个是会议后整理)。再如,和意见应结合讲授;公告和通告应结合讲授;请示和批复及函应结合讲授等等。为了更好的掌握不同应用文种的写法,了解不同文种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显得极其重要。所以,在应用文教学过程中,使用这两种方法进行讲授和练习,能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写作能力。  三、学、练结合的教学手段,是提高写作能力的关键  (一)善于纠错  善于纠错也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一个方面。因为,错误能够让人印象深刻,可以从中吸取教训。所以,纠错是为了不犯错!笔者认为,在教学中应简化理论知识的讲授,一则理论过于枯燥,且学生都能看懂;二则有更充裕的时间进行纠错和写作练习。通过学生动脑、动手得出的知识才不会被轻易遗忘。边纠错,边强调写作要点和注意事项,比起详细讲解理论知识来,更易被学生接受,教学效果也更好。所以,和学生一起练习纠错,引导他们善于纠错,告诉他们掌握不犯错的要点,能促使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少犯错或不犯错,从而提高自身的写作能力。  (二)评练结合  善于纠正病文的错误不代表自己本身就不会犯错,所以,学习过程当中的练习环节必不可少!写作练习可以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可以找出学生学习中的薄弱环节,以便教师发现问题,纠正错误,改进方法。所以,学生在写作练习后,教师的点评工作也非常重要。告诉学
欢迎浏览更多 → 文章
相关文章 & & &
本栏目最新更新文章
   同意评论声明
   发表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内容分类导航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语文课外阅读能力培养探析_文档下载
亿万文档 免费下载
当前位置: &
&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语文课外阅读能力培养探析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语文课外阅读能力培养探析
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应具备较强的课外阅读能力,因此课外阅读能力的培养应成为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的重点内容之一,从而实现学生视界的拓展和人文素养的培养,为学生走上职业岗位打下基础。遗憾的是我国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边缘化趋势严重,学生课外阅读能力培养亦无法受到重视,有必要在正视当前语文课外阅读教学不足的前捷下,提升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外阅读教学水平。本文就
◆教育文化
▲I占{轧金} J l
2 1 0 ( ) 02 6中
中职业学校学生等语文课外阅读能力探析培养
摘要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应具备较强的课外阅读能力,因此课外阅读能力的培养应成为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的重点内容之一,从而实现学生视界的拓展和人文素养的培养,为学生走上职业岗位打下基础。遗憾的是我国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边缘化趋势严重,学生课外阅读能力培养亦无法受到重视,有必要在正视当前语文课外阅读教学不足的前提下,提升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外阅读教学水平。本文就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语文课外阅读能力培养理论与实践问题展开了探讨,
并提出了相关对策与建议,以期时我国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语文课外阅读能力的培养有所裨益。 关键词中职学生语文教学课外阅读
作者简介:杜庆华,江西省冶金职业技术学院教师。 中图分类号: 62 G 3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0 9o9 (O2O -2.2 l0 -522 l)628O
语文作为基础性工具,学生的学习、对就业发挥着深远的影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课外阅读能力的培养提供了基础。 响。“阅读是语文教学的基本内容之一,阅读能力也是现代社会公民的基本能力。个人知识的积累和人生视野的拓展,一一个人
( )二培养人文精神
毋庸置疑,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的学生在知识广度和知识深度
心灵和思想的成长 .都离不开阅读。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立足上不如本科层次的学生,”甚至因此而受到社会的轻视。但是,中于学生语言基本功的培养,使学生能够以语文为学习工具,掌握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完全可以通过课外阅读,培养人文精神,使学职业专业知识。同时,语文教育还能起到传承文化。培养学生语生具备超越于其他层次人才的人文素养。
言美感,育人文精神的作用。当然,仅依靠课堂教育实现中培仅
所谓人文精神,是指“类通过实践活动所体现出来的观念、人
等职业学校语文教育的功能还是远远不够的,学生必须掌握课外风俗、生活方式和社会心理,是文化的‘而上’形部分”人文精神。
阅读的基本功,并阅读大量的课外文学著作,使学生的视野不仅的培养在人才培养中应居于主导地位,素质的人才必须具备较高
仅局限于教材,能够以更为
广阔的视角掌握语言基本功。憾的高的人文精神。遗憾的是,遗即使在我国本科层次、研究生层次的
是,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育处于边缘化的状态。学生课外阅读兴教育中,人文精神培养都处于缺失状态,所培养出来的学生,其人趣不大,阅读面狭窄,或者仅仅阅读一些言情类、武侠类小说,在文精神之欠缺,饱受社会诟病。中等职业学校的人才培养应致力网络小说兴起的今天,些学生还沉迷于网络小说,一在阅读素材于学生人文精神的培育,而课外阅读为学生人文精神培养提供了
上明显缺乏导向性。因此,如何培养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语文课载体和平台。
外阅读能力,并有钳对性地使学生有能力、 有兴趣阅读与教学大纲的要求相符合的课外材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二、当前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语文课外阅读能力培养的不足
( )外阅读不受人重视 一课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语文课外阅读的价值取向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呈边缘化趋势,学生课外阅读的意愿
不强,主要有如下一些原因:一,第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课程任务比
( )展学生视野一拓
课外阅读对于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性,一个高素质的人才必须较繁重,别是技工类学校的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安排较多,特一第二,中等职业学具备较强的阅读能力,才能在将来的工作岗位上具备较强的定程度上挤压了语文课外阅读的时间和空间;如此
课外阅读处于学生自发进行的状态,缺乏文字能力。中等职业学校的人才培养目的是为社会主义建设的校语文课程不受重视,
各条战线输送大量的优秀专业技术人才,这些人才不一定从事文专门的指点与辅导,致使学生没有掌握课外阅读的方法和窍门:
字工作,但是必须具有一定的文字能力。然而,课堂教育的深度第三,限于主观条件,中等职业学校的很多学生在语文能力培养和广度都是极其有限的,学生的视野必须向课外阅读拓展。
上存在一些不足,听说读写尤其是阅读能力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从学生的兴趣来看,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正处于求知欲旺盛的当然这些说明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更应该通过课外阅读充实、提阶段,同时这些学生对社会充满好奇,加课外阅读量可以使学
升自我。增 生间接地增长阅历,富社会经验,丰为走上工作岗位做好准备。 从上述主客观方面的原 L我们可以看到,周中等职业学校学生
此外,中等职业学校的升学压力明显低于普通高中,学生应有更普遍不慎重视课外阅读,要么将课外阅读视作累赘,要么将课外
多的时间开展课外阅读,拓展学生的视野,些条件在客观上为阅读视作娱乐,乏正确对待课外阅读的理性态度。这缺
Word文档免费下载: (下载1-1页,共1页)
初探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语文课外阅读能力培养 陕西省咸阳市兴平市职业教育中心 王红梅 论文摘要: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应具备较强的课外阅读能力,因此课外阅读能力的培养 应...暂无评价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文阅读和运用能力,结合教学工 作,主要应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从课外阅读训练入手,加强阅读 方法和技巧的训练等方面培养和提高中学生语文阅读能力。 ...教学论文 题目:培养中职学生课外阅读能力 单位:四川...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读书笔记一般的三种方法:第一 中...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全面 提高他们的语文素质,促进...浅议职业学校语文课外阅读指导策略 摘要: 课外阅读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方法,而有效的指 导是确保课外阅读活动有序、高效的保证。本文通过对职校生课外 阅读现状...识】 成才理念下学生课外阅读能力培养探析 江苏 滨海 ●许为兰 当今 ,小学语文的知识考查范围 越来 越广,学生的 知识 面的 方法去读,这样才能够快速 提高 ...加强课外阅读 提高中职学生素质_语文_初中教育_教育专区...的建议,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中职学生的综合素...关键词:中职学生;课外阅读;调查;分析 高尔基说: “...培养中职学生学习语 文的兴趣,成为中等职业学校语文...关键词:目的教育 创设情景 赏识法 课外阅读 “语文...如果你连工程图的说明书都写不通, 论文都看不懂,...每个人每天都会阅读大量文字,无乱是书籍、报纸还是网络上,培养一定的阅读能力必...本文将分析中职语文课外阅读的现状和问题,然后具体分析探讨如何提高学生课外阅读,...中职语文教学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研究_教学案例/设计_...中等职业学校的教育目标是为社会培养初、中级应用型...第二个层面:开展开放性语文实践课外活动,培养学生...第一章:学校如何培养中职生创业能力
第一章:学校如何培养中职生创业能力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世界范围内的经济结构随着高新技术的发展、各国之间经济、文化的融合发生了重大的调整,经济发展的模式和经济运行态势都有重大的变革。信息网络、高新技术等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新的职业不断产生。新的经济形式使国家综合国力的增强将从依赖自然资源和资金,更多地转向人力资源。职业教育承担着培养各类专门人才的重要任务,而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与经济体制改革、产业结构调整息息相关。改革给传统职业教育带来严峻的挑战和严肃的思考。什么样的人才能在市场经济中有更强的生存能力、更大的发展前途?《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指出“职业教育要面向人人,面向社会,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这是新经济形势下对学校教育培养目标提出的新要求。到目前为止,我国的高职和中职分别占据了高等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的半壁江山。职业教育发展取得了历史性突破!但是,近几年由于高校持续扩招,毕业生剧增,大批城市新增劳动力的转移和就业,导致我们中职学生的就业压力巨大,并且这种就业状况在短期内不会自然解决,单纯依靠现有的就业岗位,无法满足学生的就业愿望,缓解他们的就业压力,实现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诉求。
因此,必须寻找一种途径作为突破,即通过对中职学生进行创业教育,激发他们的创业欲望,开发他们的创业潜能,实现中职学生由被动就业转变为自主创业,来解决他们的就业和发展问题。因此,
中等职业学校如何顺应时代潮流,开展创业教育,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开拓型、事业型的学生来适应社会和经济结构调整时期人才需求变化的要求,是当前职业教育目的新的价值取向,是整个教育界,特别是职业教育界面向新世纪的重大课题,是教育发展史上面向未来的全新教育理念。
中职生创业教育及创业能力培养
创业教育(enterprise
education),是在1989年11月底12月初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北京召开的“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上提出的。199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办事处东京会议报告指出:创业教育从广义上来说是培养具有开创性的个人,这种人应具有首创冒险精神、创业能力、独立工作能力以及技术、社交和管理技能。
创业教育的内涵
创业教育是指开发和提高学生创业基本素质和创业能力的教育,通过对学生进行创业意识、创业品质、创业技能和综合知识等的教育,充分挖掘学生潜能,培养学生创业的综合能力。
对于创业教育的内涵,我们应有以下几点基本的认识:
第一、创业教育首先是一个面向未来的教育思想和观念,是知识教育、素质教育、创新教育逻辑发展的必然结果,它昭示了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方向。
第二、创业教育不是一个独立的教育体系,是对传统的适应性、守成性、专业性教育的改造、延伸和提升,是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三大教育体系的交叉整合,是知识教育、能力教育和情感教育的整合。
第三、创业教育以培养学生的基本创业素质与能力为主要目标和任务。尤其注重培养学生“白手起家”创办小企业的精神和能力,务求使更多的谋职者变成职业岗位的创造者。
第四、创业教育特别强调学生的“学习”与“做事”的高度统一。强调培养人的“三自”精神,即“自学”、“自教”和“自做”。
第五、创业教育具有实践性、多样性、开放性等基本特点。创业教育更加强调切合现实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需要,适应从自然人到社会人,再到创业人的社会发展需要;创业教育在课程体系建设中更加注重实践活动课程的引入,更加注重教学与社会、教学与生产、教学与生活、教学与时代紧密联系,以使学生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实践主体、创造主体。创业教育中个性化教育的特点更加突出,在教学过程中更加尊重教育主客体在教育内容、学习时间和空间的自由选
择,更加强调通过开放性的办学模式,多样化的教育方式,整合校内外、课内外教学资源。
第六、创业教育更加注重培养人的创造价值观。创业教育最基本的目的就是要使学生懂得个人创造潜能的发挥,是个人价值实现的最高境界。
第七、创业教育并不是让学生抛弃学业,片面地鼓励学生去创业,而是让学生在求学阶段,尽可能地去接受锻炼,去学习、掌握他们在未来就业,或创业时的能力。
二、创业教育的内容
创业教育的直接目的,是在职业教育领域内,提高学生在就业市场中的竞争意识和自立能力,尤其是注意培养学生自我谋职的能力和“白手起家”创办小企业的能力,教给学生创造工作岗位的方法,使学生从传统的求职者转变为职业岗位的创造者。这也是中等职业教育的目标之一,即培养更多有创造力的创业者而不仅仅是培养就业者。
创业教育的基本内容主要有四个方面:创业意识、创业知识、创业能力、创业心理品质。
(一)创业意识。创业意识培养主要应重视创业需要、创业动机、创业兴趣、创业理想、创业信心和创业世界观的培养。创业需要和动机是创业意识的基本层面。创业兴趣是从事创业活动的积极情绪和态度定向。创业理想是对创业活动未来奋斗目标的持久向往和追求。创业信念是对创业活动和实践所形成的认识、看法和见解,并坚信其真实性和有效性的心理倾向。创业世界观则是由一系列创业信念所组成的逻辑系统。
(二)创业知识。创业知识包括专业知识、经营管理知识和综合性知识。专业知识是从事某一专业或职业所必须具备的知识,一般是与专业、职业能力结合在一起发挥作用的。经营、管理知识是从事经营管理工作必须具备的知识。综合性知识是发挥社会关系运筹作用的多种专门知识,其中包括政策、法规、工商、税务、金融、保险、人际交往、公共关系等。在创业知识的构成中,经营管理知识、综合性知识与经营管理能力和综合性能力一样,具有内部资源配置和社会关系运筹的特征,并与经营管理能力和综合性能力结合在一起,共同发挥作用。
(三)创业能力。创业能力包括专业能力、经营管理能力和综合性能力。专业能力是人们从事某一特定社会职业所必须具备的本领,是维持生存、谋求发展的基本生活手段。经营管理能力既是现代社会的一种十分重要的社会职业要求,又是一种谋求理想社会职业的工具。经营管理能力是一种人、财、物、时间、空间的合理组合、科学运筹和优化配置的心理能量的显示,是一种较高层次的创业能力。综合性能力,包括发现机会、把握机会、利用机会、创造机会的能
力,收集信息、处理加工信息、综合利用信息的能力,适应变化、利用变化、驾驭变化的能力,非常规性的决策和用人的能力,交往、公关、社会活动能力等等,是一种社会环境和社会关系的综合开发和运筹的能力,是一种最高层次的创业能力。
(四)创业心理品质。创业心理品质包括六种因素。独立性、敢为性、坚韧性、克制性、适应性和合作性。独立性是对能够独立地思考、判断、选择、行动的心理品质的描述;敢为性是对敢于行动、敢冒风险、敢于拼搏,并勇于承担行为后果的心理品质的描述;坚韧性是对为达到某一目标而坚持不懈、不屈不挠、顽强努力的心理品质的描述;克制性是对自觉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和情感,善于克服盲目冲动和私利欲望的心理品质的描述;适应性是对能及时适应环境和条件变化,善于进行自我调查和角色转换的心理品质的描述;合作性是对善于对别人认同、善于向他人学习、善于交往、合作、共事的心理品质的描述。这六种个性心理品质是从特定角度来反映意志和情感要素的。因此,抓住了意志和情感,也就抓住了创业个性心理品质的总体特征。
 & 三、中职学校开展创业教育的必要性   (一)开展创业教育是发展、人才培养的需要。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的不断发展,人才市场对中职学校的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并且随着各高等院校的扩招,学生就业时的竞争更激烈,我们中职学生如何脱颖而出呢,这就对我们中职学校在人才的培养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中职学校开展创业教育已刻不容缓。
(二)开展创业教育是中职学校主动适应时代的需要。   1998年世界会议明确指出:培养创业技能与主动精神应成为中职院校主要关心的问题,毕业生将越来越不仅仅是求职者,而首先将成为工作岗位的创造者。创业教育作为教育发展史上一种新的教育理念,是知识时代培养中职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需要,也是社会和结构调整时期人才需求变化的客观要求。因此,开展创业教育是时代的呼唤,是当前中职学校主动适应时代要求的选择。   (三)开展创业教育是中职学校应对就业形势、求生存、求发展的需要。   面对各高等院校扩招及每年的新增劳动力,中职学校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就业压力,学生自主创业就成为拓展就业渠道的新途径。中职学校在与高职院校和本科高校之间,无论是在招生还是毕业生就业上明显处于相对劣势。中职学校若想在如火如荼的竞争中抓住机遇,赢得先机,积极开展创业教育,面向市场培养创新人才,不失为明智之举。
(四)开展创业教育是学生全面发展、自我实现的需要。
创业教育为学生全面发展、实现自身价值提供了宽阔的舞台,然而创业是一个复杂的综合性很强的过程,不能凭匹夫之勇和心血来潮,创业涉及许多知识,如管理、、财会、法律、税收等知识。中职学生尽管在学校进行了基础知识、专业知识的学习及技能训练,但是最缺乏的是系统的创业教育,如果没有创业教育奠基,中职生仅凭这些知识和技能去创业还远远不够。   (五)中职学校大力开展创业教育可以帮助中职生转变就业观念,树立创业就是就业的意识。   由于发展水平的制约,劳动就业的形势越来越严峻,
而目前大多生怕苦畏难情绪严重,自主创业的意识淡薄,择业就业观念陈旧,娇惯的独生子女普遍缺乏社会实践的体验,缺乏劳动意识,追求向往所谓高层次的工作岗位,在就业岗位竞争十分激烈的形势下,部分学生情愿在家里等待“运气”,也不愿意寻求创业的机会。这就要求我们大力加强中职生的创业教育,帮助他们转变就业观念,树立新形势下自谋职业,自主创业的观念,树立凡从事合法职业取得合法收入即为就业的观念,树立自主创业可以带来高收入和发展机遇的观念,树立自主创业同样可以创造辉煌人生价值的观念。
四、开展创业教育的思考
目前,各类中等职业学校的创业教育尚处在探索阶段,实施创业教育还面临一些亟待解决的困难和问题。
(一)创业教育要求师资队伍专职化
实施创业教育必须建立一支具备创业教育意识和能力、具有专业职业指导资格的师资队伍。目前中等职业学校中的教师以传统面授法为主,缺乏案例分析和研讨交流的综合能力。
事实上,中等职业教育,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培养既精通专业理论知识,又具有实践动手能力的“双师型”教师,并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充分体现了该层次教育的职业化特点,为教师进一步迈向“职业教导师”或“创业指导师”,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在中等专业学校进行创业教育,其起点领先于高等院校。但这并不是说,从“双师型”向“创业指导师”之间的发展是轻而易举的。相反,这仍然是一个需要充分重视,在经费、时间、特别是在观念上能够给予支持。培养“创业指导师”,不仅需要理论知识的进修,更需要实践操作的经验。比如说,目前,政策上已允许在职员工注册公司创办企业,学校如果能对教师创业实践给予支持,甚至政策倾斜,这无疑对“创业指导师”的培养是极为有利的。毫无疑问,只有一个具有创业经历的教师,才是一个合格的“创业指导师”。
“创业指导师”的作用不仅仅是对学生进行直接的创业教育和具体的创业指导,更重要的是带动、影响全体教师的创业教育的意识,创业教育需要每一个教师在平时课程中有意识地灌输。
学校不可能,也没有必要让每一个教师都具有专业的创业知识,但必须要做到的是让每一个教师都具有这种意识。
(二)创业教育需要现场教学的实训场地
产教结合的教育模式已推行多年,已被实践证明是一种具有相当成效的教育模式,创业教育的需要,给目前的产教结合提出了更高、更复杂的要求,也给产教结合赋于了新的内容,注入了新的推动力。产教结合的实训场地,虽经多年努力,但目前仍旧严重不足,靠学校自身创办,是一种可靠的直接的办法,但不应作为主要的途径,因为这是一种有限的思路。产教结合,应该从经营的角度出发,瞄准现有的发展良好的企业,根据企业的需要,设计出双赢的结合模式,这样才能彻底解决场地问题。让学生更多地在现场教学中接触创业知识,接近在真实运行的企业中了解经营思想,把握决策方法,这对于学生的创业指导是最直接的,这需要产教结合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
(三)创业教育呼吁整体教材的完整性
创业教育要注重实践,也需要完整的理论体系,这是可持续发展所要求的。目前,国内的创业教育一般都是国外诸如MBA教材的拼凑,这对目前的创业教育极为不利,我们没有中国特色的教材!当然,这个问题不是一个学校,也不是一朝一夕能解决的,但是每一所学校,每一个创业教育教师都来为解决这个问题而努力,那么问题的解决也是指日可待的。
(四)创业教育面临社会环境对学生创业的局限性
学生创业,特别是中职毕业生创业,面临的最大的问题是缺乏经验,就目前社会环境而言,社会的诚信体系还有待完善,18岁的年龄对于创业这样一个问题,实在是很沉重的。另外资金缺乏、知识限制等问题都对中专生创业造成不利的影响。所有这些问题,在创业教育中都要引起足够的重视,这样,在学生踏入社会后,才能及时调整心理和心态。
五、开展创业教育的实践
当前,社会就业形势严峻,通过创业教育来提升就业能力是十分紧迫的任务。职业学校应该十分重视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业实践能力的培养,强化专业实践教学,把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创新精神和创业实践能力作为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全面激活学生求知的潜能,使他们成为具有基础能力、应变能力、社交能力、创造能力的自觉创新创业者,真正把学生创业教育做到实处。积极发挥典型示范作用,扩大创新创业意识在学生中的影响,努力营造人人思创新,个个能创造的良好氛围。
(一)创设学生创业教育的氛围,引导学生走创业之路
1.校园文化是学生创业教育的主阵地。每学期初,学校要根据“三创”精神教育开展班级文化建设评比活动,把“创业特色教室”评比作为主要内容。活动由班主任发动全班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制定班级班规和发展方向,结合专业特点,确定创业特色内容,给学生们营造出特有的职业学校创业教育氛围,形成独具特色的职业学校班级文化。并且要求各班级在上学期布置创业特色教室的基础上,重新规划设计,查漏补缺,注重彰显专业特色,突出对进步学生的表扬和鼓励,给同学们送上新学期新的祝福与期盼。比如:服务类专业班级在“营销世界”、“市场信息”中及时把新的市场动态进行反馈:信息技术类专业班级提出“钻研技能,精通业务,创造自己的新天地”口号。通过这些活动不仅让各班教室的室内外干净整洁,墙饰布置各有特色,而且让学生从中熟悉了创业知识,为学生走上自我创业道路打下基础。同时,在校园的显著位置布置画板、广告牌等方式,宣传本校学生创业典型,介绍他们创业的过程、体会,让在校学生能够受到启发,让在校生感到创业不是神秘的、高不可攀的,为学生走创业道路树立信心。另外,学校要加强校企文化对接,积极营造学校与企业文化对接的氛围,树立“企业文化进校园,工厂文化进课堂”,“上学如上班,上课如上岗”的理念,将企业整理(sorting)清洁(sanitating)微笑(smiling)自律(self-discipline) 的“4S”管理与教育教学、学生管理、实训活动等紧密结合,加快从“学生”到“职业人”的角色转换,全面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
2.就业指导是学生创业教育的主渠道。对于当年毕业的学生来说,他们面对的不仅有职场经验的失业人员、同层次的众多职校生,还有高校毕业生,他们究竟如何正确择业?这是值得深思的问题。学校要展开广泛的市场调查与调研,开展系列性就业指导活动,要立足实际,合理定位,正视就业形势,引导学生自我创业。在就业指导活动中,学校要指导学生制定一个行之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让学生对自己有比较客观深入的了解,避免眼高手低的情况,培养学生树立做一行,爱一行的敬业精神;增强学生的适应能力,提升自我;加强就业指导,使学生正视就业严峻形势,激发能力强的学生敢于走创业道路。另外,学校把有志创办企业的毕业生组织起来,开展“SYB”(创办你的企业)培训,为他们提供创办企业、管理企业系统知识的培训。解决学生在创业初期常遇到的两个问题:一是他们想创业,但不知道怎样去创业;二是有资金,但不知道干什么项目合适,犹豫不定。通过培训指导一是帮助毕业生系统学习创业知识与技能,理清创业思路,使其不再迷茫;二是增强创办企业能力,提高创业成功率。
(二)更新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创业意识
创业教育的实施是一项系统工程,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实施创业教育光靠学校某一部门或仅仅靠开设某一门课程是不能完成的,这需要共同参与,努力将创业教育贯穿于学校教学的全过程。课程是实现学校教育目标的主要载体和手段,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在教育教学改革中处于核心地位。“厚基础、宽专业、多方向”是设置和调整课程的主要原则。为适应培养学生创业意识的要求,要详细研究课程之间的内在联系,如文化课与专业课之间的联系,专业理论课与实训课之间的结合等,根据不同专业和学生特点,对课程进行创造性的有机组合,积极开发教材中培养创造力的课程内容,以提高教学效果;在教学内容上多开设具有创造思维或创造能力的课题,向学生传授创新思维方法,点拨他们的创造灵感,合理设置学生专业实习训练课题,让学生开动脑筋完成训练课题内容,改变以前按照教师安排方案完成任务的方式,激励他们的创造精神,培养学生具有创业的意识。为适应创业教育的需要,在第四学期课程里,开设“SYB"(创办你的企业)相关训练,结合学生学习的专业,按照“SYB”培训的项目,让每个学生自己制定创业项目,写好创业计划书,在模拟创业环境中让学生体会创业过程,为毕业走上社会打下坚实基础。
(三)注重实践性教学,培养学生专业技能,提高学生创业能力。
创业和就业都离不开过硬的专业技能,因此,专业技能培养是职业学校教学的重点,是学生参与社会竞争的重要筹码。操作技能的形成离不开实践教学,实践教学的各个环节也贯穿于操作技能的始终。为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除了在课堂上按照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模式,重视对学生专业理论学习的同时,加强实践教学环节。还应该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勤工俭学”的方式,进一步转变传统的重视理论知识传授为重视专业技能培养、转变毕业前安排实习为中途顶岗实习提前感受企业氛围、缩短学校教学与生产实践之间距离的新思路。实践教学尽可能采用模拟工厂生产的教学模式,采取校外实习基地现场教学与课堂教学相结合,对毕业生采取顶岗实习和职业综合能力锻炼,使专业教学更具针对性和灵活性。为加强学生的专业理论和技能训练,合理聘请兼职教师和专业建设顾问,并定期邀请专家来校与学生面对面地交流、演示操作、传授技艺:积极建立以技能训练为主、体现职业学校办学特色的实习实训基地,让师生经常深入各实习基地进行见习、现场教学、现场测试等实践教学活动。这样通过给学生提供一个真实的教育过程及反复现场练习、揣摩技艺的机会,毕业生就可以具有适度的基础理论知识、较高的专业技术能力和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为学生能够自我创业提供技术保障。
(四)积极开展创新活动,提升学生创业能力
每个学生身上都有无限的潜力,也具有创造的冲动。只有充分挖掘学生创新创业精神的内在潜力,才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性,达到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目标。通过举办科技、体育、工艺、劳动、文艺等活动,为学生提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锻炼才干及展示才能的机会;通过组织课外兴趣小组、科技小组、智力竞赛、专题讲座,为学生建立能够创造的平台;通过建立稳定的校内外实习基地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想像力、动手能力和交往能力,塑造他们的自信和个性品质;通过让学生参加各类竞赛性、创新性活动,一方面对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或能力水平做出评价,另一方面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并使之向更高层次发展。
创业是一个复杂的群体活动过程,其中创业者的组织管理、营销策划能力的高低关系创业的成败。学校要以“超前、专业、周到”的服务理念,整合校内外各方面资源,以项目化、市场化、社会化的运行方式,积极为校内学生创业实践优化环境,提供信息资讯、资金支持,努力实现学生创业的梦想,从而成为学生创业的家园、创优的乐园。为了让学生学会如何调研、决策、计划,如何营销、谈判、管理、合作等,学校要建立“创业实践活动室”,为学生创新、创业提供锻炼自己的平台。学校一方面要提供基础的设施设备、场地,一方面要配备创业指导教师。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们利用业余时间经营管理自己的“企业”,独立开展业务治谈活动。这样的“创业实践活动室”不仅方便了广大的师生,而且可以让学生人生中一次大胆的设想成功地变成了现实。
六、加强创业素质培养
(一)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职校生绝大多数自信心不足,总觉得自己低人一等,容易自暴自弃,学习不认真。新生进校后,要摸清学生的思想动态,掌握他们的想法,对症下药,例如:可请一些从职校毕业出去的在事业上有所成就的毕业生给他们谈创业中的艰辛和快乐。让他们从思想深处认识到他们并不比别人差,从而树立起自信心。
(二)培养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与人相处,不仅是一种学问,而且是一种。职校学生与人难处,脾气急躁,容易发火,这对于创业来说是相当不利的。在创业的艰苦过程中,如果没有朋友的支持,一个人是很难成功的。因此,平时在班主任工作中,着重培养学生为人处事的能力,帮助他们树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为今后的创业打下扎实的基础。
(三)培养学生扎实的组织和管理能力。要想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没有较强的管理水平是绝对行不通的。从一些知名的企业来看,没有一家不是在管理上非常严格的。也只有这样,才能使企业在竞争中求发展,在竞争中求生存,在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要使学生具备创业意识,平时应加大组织和管理能力的培养,例如:可以让学生轮流当班干部;或鼓励他们参加校学生会等各种学生团体;或多组织学生到社会上去实践,培养和锻炼他们的管理能力。学生只有具备非常强的组织和管理能力,才能树立起自信;才能在工作中有所创新;才能在事业上有所成就。
(四)培养学生不屈不挠、永不言败的拼搏精神。在学习和工作中,遇到困难是正常的,不正常的是有很多人不能正确对待。有相当一部分人在工作中稍稍遭受挫折,就一蹶不振。要培养学生在困难面前绝不言败的毅力,敢于面对困难,在困难中求生存,在困难中求发展。教师平时要加强对学生的挫折教育,多向学生讲一些经过艰辛劳动才获得成功的典型事例,要让学生明白: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要找准失败的原因,为今后顺利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五)培养学生的机遇意识。机会对于每一个人都是平等的,关键是有些学生不善于把握机会。因此,要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能力,并且还要从平时的观察中捕捉稍纵即逝的机会。一位名人曾说过:在汽车上、在厕所中、在商场、在街上等地方,时刻都会给我们带来商机。哪怕是别人的一句无意的话,都会给我们的创业以灵感。纵观近几十年来我国及各国的社会发展历史,大多数在事业上有所成就的人,没有一个不具有坚强的毅力、较强的管理和组织能力和洞察商机的能力。一个人要在事业上有所成就,有所创新,不但要有较高的学识,具备较强的组织和管理能力,同时还要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敢于吃苦,随时随地洞察和捕捉身边的商机。
(六)培养学生独特个性。美国的教育从普通教育到高等教育,都极为重视个性化发展教育,同时,美国的教育又是开放型教育,类似比尔·盖茨那样中途辍学创业的现象比比皆是,而且忙了事业还可以再来续学业。学生如此,教师亦是如此,美国这种富有个性化的开放型学校教育无疑促成了美国创业文化的形成。独特个性是创业的基本素质,个性培养应成为教育的一面旗帜、一项任务,必须唤醒学生的自我意识,鼓励新异与卓越,鼓励独立思考与独立探索,而不是片面地求同和服从。
七、开展创业实务训练
(一)创业管理。创业管理是一个创业者如何在创业的不同阶段把握好不同的问题,如何采取有效的措施来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因为新创企业在成长过程中会遇到许多成熟企业所意想不到的问题,所以,加强创业管理及其基础知识训练十分必要而且非常重要。
(二)商务沟通。讲授商务工作中必备的交流与沟通技巧,旨在通过系统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在社会上交往所必须的一些知识,如人际交往,正式文函的书写。
(三)体验教学。创业是可学而不可教的,只有在做中学,才能真正体会到创业的艰辛与快乐。创业教育的主要任务不是灌输创业知识,而是开发创业能力,训练创业意志,并落实到学生的情感体验、观察与反思、探索与实践等实实在在的活动中。为此,必须改变重理论、轻实践的教育,代之以主动参与教育,以学生为中心,要充实大量的实例、情境和活动,开放式讨论、案例分析、现场调查、情境设置、活动设计等体验型教学策略,应受到充分的重视。
(四)实务训练。创业实务训练要注重讲授创业者素质要求、创业前期准备、创业步骤、市场机遇的把握、创业前的市场调查、工商注册程序等多方面内容,主要强调可实际操作性。
(五)团队训练。结合实际案例,讲授团队的组建与团队合作;团队对创业成功的重要性;如何培养团队精神;如何领导团队;团队成员间如何协调与沟通。
(六)拓展训练。聘请专业的拓展训练师,对学生进行科学系统的拓展训练,培养学生战胜困难的坚强意志及良好的合作精神。
(七)市场调查。学习与掌握对目标企业所在行业进行系统调查、分析等基本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能够进行对创业市场的可行性分析。
(八)寻求扶持。搭建好创业的平台,实施创业教育,还须得到学生家长、社会、企业等多方面的扶持。因为创业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它需要政府、社会、家庭和学校的通力合作。如家长理解与支持、政策倾斜、资金扶持、社会气氛等,这些方面沟通和运作都要作为学生创业的必备能力进行训练。
(九)实践活动。中专生毕业后要自已创业,首先必须炼就一身过硬的本领。学校应该创造条件让学生有机会参加各种模拟实践活动及社会活动,如军训活动、劳动周锻炼、校园文化艺术节活动、学校专业技能节活动、青年志愿者活动以及社会勤工俭学活动等等,促使学生将所学知识转化为实践运用能力。
(十)实现教学学分制。创业教育,与传统教育在实施中存在很大的差别,这就要求学校在管理上,能提早为适应这种变化做好准备。学分制改革,允许学生有一定的主自权,根据自身的特点安排学习,这是管理上的个性化的体现。因为创业一定是个性化的,创业教育也将会体现出这样的特征。学分制改革,可以说是为创业教育作好了学籍管理上的准备工作。
(十一)开展创业模拟。在师生中经常分析创业者成功的案例,运用多种形式进行设计或创业比赛,激发师生的创业热情和创业理念,鼓励师生创业。创造有利于创业的舆论导向,要形成尊敬创业者、爱护创业者的浓厚氛围。创业教育的模式有许多,比如“创业规划大赛”模式、“工学结合”模式、创业“孵化器”模式、“模拟公司”毕业设计模式、“勤工俭学”模式、“案例培训”模式等等。学校应根据自己的特点和学生的层次,探索相应的创业教育模式。
(十二)鼓励学生设计职业生涯。许多国家都比较注重学生职业生涯教育,帮助学生进行职业生涯的探索、规划、选择、决策和实施。作为教师和家长再也不能包办学生升学与职业选择了,而应作为促进者来提供尽可能的信息帮助与活动机会,指导学生自己规划设计职业生涯,积极接触和参与社会实践,帮助学生做出恰当的行为选择,让学生在不断尝试、摸索、反思中学会自我设计、自我评价、自我管理,以使他们得到最大的成功。
中职生企业文化素养的构成及其培养
加强中职生创业能力的培养,不仅要注重其创业思想的教育,还要注重其企业文化素养的培养,注意在校园文化、课程体系、课程内容建设和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等方面“渗透”企业文化精神,让企业文化走进职业学校校园,加快学生由“校园人”向“职业人”的角色转换,培养学生良好的企业文化素养,以适应学生就业和创业的需要。现在各职业学校提出培养学生企业文化素养的要求,是当前职业学校大力推进创业导向教育的重要举措,不仅反映了学生职业生涯的内在需要,更是体现了企业对新型高素质人才的迫切要求。中等职业学校学生不仅应该具有较强的实际操作技能,而且应该具有认同和适应企业文化运作的能力。这对培养学生进行创业教育和创业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中职生企业文化素养的构成
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在各种活动中所努力贯彻并实际体现出来的以文化取胜的群体意识,并且表现为企业的总体风采和独特的风格模式。这里所指的“以文化取胜”,就是指企业通过提供优质产品和优良服务等途径,树立企业良好的形象,从而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而“风格模式”主要是指企业在长期经营活动中所形成的价值体系、企业精神、企业道德、企业形象、企业制度和行为模式等。学家于光远指出,“关于发展,三流企业靠生产,二流企业靠营销,一流企业靠文化”因此,一个成功的企业,必定有优秀的企业文化做支撑。企业文化是企业管理的最高境界,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真谛。  企业文化作为企业管理的最高境界,其目的就是为了达到全员自主管理,增强企业内部凝聚力,包括员工的事业心、责任感、诚信与职业道德等。事实上,企业的制度、考核、规范等表层的企业文化,都是以企业每位员工的思想品德、诚信、责任心和工作态度等内在的素质去履行的。倘若没有良好的品质,最好的制度和规范,实际上都是一纸空文。因此,每个企业都在做企业文化,甚至有些企业在做文化时就提出“先学做人,后学做事”的道理。换句话说,企业在用人、选才时,都十分注重人的文化素养,其次再观察其专业技能。因此,理解、认同、适应并参与到企业文化建设之中,是每个企业员工的基本职业素养,也是“准员工”的基本职业素养,职业学校职业指导和创业教育要实现和企业精神即文化的深度对接,有计划有目的地加强学生企业文化素养的教育培养。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廖小平教授在《高职学生企业文化素质培养刍议》一文中对企业文化素养作了初步界定,认为学生的企业文化素养是“建立在对企业文化本质内涵和基本内容的初步理解、对企业文化之于企业和个人重要性的清晰意识、对企业文化运作能力的初步训练基础上的必备职业素养”。根据这一定义,结合中职生企业文化素养的要求.我们认为,中职生企业文化素养应有以下方面构成:一是“了解”,即了解企业文化的内容、特征与本质以及演进等.包括企业形象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的精神和实质;二是“认同”,即学生认识到企业文化对企业发展的意义以及企业文化对员工的素质要求,包括企业价值观、职业道德、行为准则与质量安全等,并注重这些品质的内化过程:三是“适应”,即学生能适应企业文化中的经营理念、管理特色和人际交往等,包括制度的遵守与执行、工作过程的规范与合作等;四是“参与”.即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能积极主动地实践、探索和体验企业文化,并具有积极建设优秀企业文化的意识与行为。
二、培养职校生企业文化素养的意义
在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理念下,培养中职生的企业文化素养.不仅有利于整体构建学生的职业素养.还提高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创业能力。
1.有利于整体构建学生的职业素养。职业素养是学生就业、从业的基础,也是促进企业文化建设的桥梁。有人曾把企业文化建设与员工的职业素养比作是“楼板与钢筋、大厦与脊梁”的关系,这是有一定道理的。因为,企业作为职业化的社会群体,其员工只有在完善人格的基础上加以职业化训练,才能达到企业整体生存与发展的目的。而作为个人,只有在职业生涯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完善自己、提高职业素养,才能获取较高的工作质量。
从这个意义上说,中职生必须加强职业素养的培养。然而,从目前来看。许多学校比较重视学生的专业知识学习与专业技能的培养.却往往忽视职业道德、职业精神等“基本”的职业素养与交往、沟通能力、团结协作精神、纪律服从意识等基本职业素养的培养。提高学生的企业文化素养,不仅能使学生关注专业技能的提高,而且能关注作为一名企业员工应该具备的人文素养。如学生能够深刻理解企业制度文化的本质,就会自觉履行单位的各项规章制度、增强职业责任感;如果学生关注企业家应具备的文化文化与创业精神就会更注重自我的创新精神与创业品质的培养;如果学生认同了企业的经营和企业精神,就会敬业爱岗,养成吃苦耐劳和诚实守信的个人品质;如果学生注重企业形象文化和团队文化,就会主动加强人际交往和团队合作的精神因此,培养学生的企业文化素养,有利于整体构建和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从而为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打下扎实的基础。
2.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就业创业竞争力。随着社会分工的不断专业化、细致化,社会对不同职业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加之市场经济竞争机制的不断完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因而企业对员工职业素质的要求也就更加苛刻;此外,用人单位具有招工自主权,因而他们完全可以从众多的应聘者中选择最优秀的、最适应企业需要的人才。许多企业的人力资源部负责人在招聘人才时就这样说:“我们企业招聘员工的标准之一是要求对方能融于企业文化、团队氛围相融洽。这样的员工能很快地适应企业的环境,并能与企业共同发展”。可见,选择与本企业文化相融合或互补的员工,已成为企业招聘人才所考虑的重要条件。因此提高中职生对企业文化的认同力和亲和力是提升他们就业竞争力的重要举措。
3.有利于增强学生职业变化的适应能力。当今社会,随着科技与经济的不断发展,职业环境正处在不断的发展与变化中。一个企业为了生存和发展,会随时关注和适应不断变化的职业环境,并采取相应的变革措施,这必将涉及员工的职业适应问题,包括对职业新要求的认识和自身的调整、适应性等。如果员工只能在相对稳定的环境中工作.可能会在职业变化或重新选择职业时显得束手无策。因此,要适应多变的职业环境.就必须了解不同企业、不同阶段的文化特点。
4.有利于提升自主创业的能力。鼓励自主创业已成为时代发展的趋势。对中职生来说自主创业是一项影响个人一生的重大决策与内心需要的标志。是用自己的双手去创造美好生活的创造性活动。培养中职生的企业文化素养,不仅能使学生主动学习企业家艰苦创业的精神,而且能学到如何通过企业文化建设来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包括经营理念、管理
方略、质量意识、企业诚信、工作作风等,这是提升自己的创业能力的重要条件。
总之,在学生阶段,中职生学习企业文化有助于今后更好地了解企业环境的变化以及企业文化的特点和要求,也有助于明确企业的价值取向和发展目标,从而使学生更容易融入企业这个大团队中,进而从“校园人”走向为“企业人”。
三、培养中职生企业文化素养的途径
劳动就业是中职生走向社会的开始.也是承担社会责任、实现自身价值与获得生活经济来源的前提。然而,从实际情况来看,许多刚踏上工作岗位的毕业生因不能很好地融入到企业文化当中,出现了许多“排异”的现象。这就要求我们要明确培养目标,把企业文化融入到校园文化建设中.加强企业文化课建设,并重视专业教学与实践活动的相结合。
1.明确培养目标.把文化融入到校园文化建设中来。中等职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地方与社会建设所需要的生产、管理、服务等应用型人才。这样的人才培养目标决定了校园文化建设必须围绕中职生职业生涯的内在需求。具体地讲,就是要把职业特征、职业技能、职业道德以及就业、创业所需的人文素养等因素融入到校园文化建设之中,并使之成为校园文化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不仅体现了职业学校文化建设的特色,更是提高学生企业文化素养的必然需要。第一,把企业文化素养作为学校的培养目标与内容来抓.并纳入到教学计划与质量评估之中.从而在理念与运行上得以保障;第二,把某些优秀的企业文化管理方式运用到学校管理之中,如“4S”企业管理方式,即通过“整理、清洁、微笑和素养”等操作流程,使学校形成一个既清洁、整齐的工作环境.又可以培养师生良好的工作习惯,并把企业文化管理理念渗透在校园文化建设之中;第三,加强校内外产、学、研校企合作式教育,在学校内建起技术先进、设备完善、环境逼真的“教学工厂”,让学生在真实或仿真的企业环境中感受企业文化,进而培养学生的良好企业文化素养;此外,还可以或展示优秀的企业文化成果或张贴厂规、厂训、企业宗旨标语或介绍企业家成长之路等方式以促进校园文化建设与企业文化的整合.使企业文化渗透在校园文化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企业文化素养。  2.落实教育内容,加强企业文化教育的课程实施。课程是学生求知、强能、塑品质的主阵地.也是培养学生企业文化素养的主渠道,具系统性、全面性、综合性的教育特点。可通过必修课、学科渗透以及各项活动等途径向学生介绍企业文化理论知识。使学生理解企业的本质及内涵,从而引导学生自觉地树立起提高企业文化素养的目标,并付诸实施。第一,开设“企业文化”必修课。在创业教育理念下,学校可以自主编写适合中职生实际需要的企业文化教材。如以企业文化的内容与企业文化素养的要求为主线,以当地某些企业的文化案例为载体.编写由“企业精神文化与职业价值观、企业制度文化与执行力、企业行为文化与职业道德、企业形象文化与职业诚信、企业团队文化与人际交往、企业家文化与创业品质”等章节构成的《企业文化与学生求职指南》校本教材,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采取专题讲解或案例分析的教学方式让学生系统而全面地获得企业文化知识与企业文化素养的各方面要求。第二.加强学科渗透。学科渗透是指在学科或专业教学中,以拓展的方式,把学生的企业文化素养的提高与课程之间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如语文教学中的企业家精神分析、营销课中的诚信教育、心中的人际交往、课中的团队意识等内容相融合,全面培养学生的企业文化素养。合理渗透这些内容可使教学收到“双重”的功效。此外,还可开设“职场与人生”、“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等相关企业文化选修课,或邀请企业人力资源部人员在校专题讲座等活动。  3.抓好实习实训环节,加强学生对企业文化内涵的体验。职场竞争激烈,就业压力加大,除了要不断改进求职的培养方法之外.还要重视让学生在真实的职业环境中感受企业文化,以达到文化的“对接”。在实习、实训活动中,除加强学生的技能培养外,还要重视学生的职业形象、职业心态、职业道德以及职场角色的意识和规则等方面的体验与反思。第一,要求学生全面了解企业对实习人员的具体要求,并且对照自身的实际情况,学习并反思各种角色应具备的各方面的知识能力,及时地找出差距。进而采取有效措施,尽最大努力,使自己能尽快适应企业要求。第二,要求学生在实习中注重自身的职业形象。如工作流程、外表打扮、作息时间遵守等,要符合企业管理制度,不要把自己做得另类和随意。第三,要求学生反思自己的职业道德与职业行为。如对企业的忠诚度、职业诚信度等,不做对企业不利的事情.虚心向他人学习,认真专注做事,勤奋工作,能控制自己的情绪,遵守企业潜规则的文化,懂得职业礼仪等。第四,要求学生要善于与他人沟通和合作,能主动融人企业团队中,了解企业的人事制度、经营理念、创业过程等文化知识。此外.还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企业文化的调查,以加深学生对企业文化的认知和调适能力。  总之,职业学校要帮助中职生了解企业文化基因的基本元素和精神价值,从而使他们能根据任职企业的要求,自觉、主动地适合自己的职业行为、思维方式和角色要求等,进而适应企业文化,为成功创业,立足市场,服务社会奠定扎实的思想基础。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培养学生阅读能力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