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城市小孩入学难,是涌入城市的农民工子女入学新政策孩子太多了么

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城市农民工子女会化问题研究——以桂林市为例.pdf 39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全文免费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下载提示
1.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2.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三)归上传者、原创者。
3.登录后可充值,立即自动返金币,充值渠道很便利
需要金币:300 &&
城市农民工子女会化问题研究——以桂林市为例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Page1------------------------------城市农民工子女社会化问题研究——以桂林市为例研究生:石红春导师:王祥俊教授年级:2003级专业: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方向:社会哲学中文摘要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现代化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以及城乡二元壁垒的松动,大量农村劳动力为了生存和发展,涌入城市务工就业,形成一股浩浩荡荡的“民工潮”。当他们在城市落稳脚跟时,“举家迁徙”形式进城的现象更加突出。规模庞大的农民工子女群体产生了。农民进城务工就业对其子女的健康成长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他们能否健康成长、能否顺利融入主流社会以及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等问题,不仅关系到数万儿童少年的前途和命运,而且事关我国未来的人口素质的提高,关系到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关系到和谐社会的构建以及未来社会的稳定与发展。一个人的健康成长不仅是知识的学习和智力的发展,而且包括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的培养、健全的人格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基于这样的考虑,笔者选择从社会学中的社会化的角度来对农民工子女健康成长进行全面的分析。社会化正是研究一个人如何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通过与社会的互动,从一个生物人转变为一个符合社会需要的社会人。本文在对人的社会化理论进行扼要的梳理后,简要分析农民工子女进城的有利条件,重点分析农民工子在家庭、学校、同辈群体、大众传播媒介四大领域存在的社会化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对如何解决农民工子女的社会化问题提出了一系列的对策。正文包括以下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城市农民工子女社会化问题的研究综述。一是界定农民工、农民工子女、社会化以及社会化问题等概念;二是概述人的社会化的若干理论,包括符号互动理论、精神分析理论、生命历程理论、社会学习理论、社会化的道德发展理论等;三是概述城市农民工子女社会化问题研究的主要成果;四是本文研究视角包括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第二部分是桂林市农民工子女社会化问题的实证研究。这一部分说明了样本的选择和研究过程,对城市农民工子女社会化的有利条件进行了简要的分析,重点分析了农民工子女社会化存在的问题。城市农民工子女社会化问题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一、不良的家庭环境,首先,农民工家庭的物质生活条件差,无法给他们一个健康成长的家庭环境;其次,父母的教养方式缺乏民主。二、不良的学校条件,即农民工子女的学校教育存在很多问题。首先,农民工子女进入公办学校的不平等问题以及在公办学校所受到的不公平待遇问题;其次,农民工子弟学校的环境恶劣、教学质量差、管理混乱等问题;最后,农民工子女失学、辍学现象I--------------------------Page2------------------------------较为严重。三、不利的同辈群体。城市农民工子女的同辈群体由地位相似的其他民工子女和拥有本地户口的城市儿童组成的。这些同龄人对农民工子女的健康成长有一定的负面影响。四、大众传播媒介对农民工子女社会化的消极影响。农民工家长们由于忙于生计,没有时间照顾孩子,而孩子因为孤独、对新鲜事物的好奇整天沉溺于电视、网吧、录像等,这些传媒中的色情、暴力等内容不利于农民工子女的社会化。第三部分是解决城市农民工子女社会化问题的对策。针对城市农民工子女存在的社会化问题,本文提出以下对策:一、切实采取有效措施,改善农民工子女家庭教育状况。改善农民工的生活状况,使农民工子女有一个相对安定的生活环境;指导农民工就业,减少他们的就业压力,增加他们的收入,从而使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和资金投入到孩子的教育中去;农民工必须提高自身素质,从道德觉悟、知识水平、教育能力和行为方式等方面全面提高自己。二、规范教育管理,为农民工子女提供良好的学校教育。首先,规定敞开公办学校大门,消除一切歧视和不公平的收费;其次,实现义务教育制度的创新,引入“教育券”制度;最后,完善过渡时期农民工子弟学校的管理方式。三、提高社会认同,为农民工子女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首先,加快户籍制度改革,使户籍身份向公民身份转化;其次,加强教育和宣传,消除歧视心理和歧视行为;再次,实现社会保障制度创新,把农民工纳入社会保障体系;最后,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合理规范农民工。关键词:农民工;农民工子女;社会化问题;对策II--------------------------Page3------------------------------ResearchontheSocializationofUrbanPeasant-workers’Children——takingGuilinCityasanExampleAbstractWiththedeepeningofreformandopening-up,theaccelerationofm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我国人口预计 15 年内是会逐渐分散在大中小城市,还是继续向大城市集中?我们应留在大城市发展吗?-石投金融
下载客户端
三步轻松贷款,贷款利率低
我国人口预计 15 年内是会逐渐分散在大中小城市,还是继续向大城市集中?我们应留在大城市发展吗?
我是80后,大学前生活在三线城市,现在北京工作,自己身边的小伙伴也有20%左右来到北京。深感由于国内资源和机会的分布不均,近10年来北上广聚集着越来越多的人,地产价值也在疯狂增长中。所以想问问各位,在可预计的未来15年中,我国的人口还是像近10年来一样继续涌向北上广,还是相对合理的分布在2,3线城市中呢。国外肯定也有这样的迁移史,虽然在国外留过学,但是我也并不了解,感知的现实是至少欧洲各国人口相对于国内而言还是分布较为平均的,当然人家的人口也没咱们这么多。。。所以各位熟悉的也可以介绍下,也好为我们提供个参考的依据,谢谢。--------本题已被收录至知乎圆桌 >> 离不开城市,欢迎关注讨论。
匿名用户 |
浏览次数:747
常见类似问题
回答共有21条
一、大者恒大是事物发展的基本规律,大城市本身并不代表错误和罪恶 大者恒大的马太效应是客观世界中一个非常普遍的规律,例如,鹰一窝可以生数个小鹰,那么其中强壮的抢食能力强,强壮的小鹰得到食物更多,那么它将更加强壮,更加强壮的小鸟抢食能力进一步… 显示全部 一、大者恒大是事物发展的基本规律,大城市本身并不代表错误和罪恶 大者恒大的马太效应是客观世界中一个非常普遍的规律,例如,鹰一窝可以生数个小鹰,那么其中强壮的抢食能力强,强壮的小鹰得到食物更多,那么它将更加强壮,更加强壮的小鸟抢食能力进一步增强,由此,一个正反馈形成。到最后,强壮的小鹰展翅高飞,而其它弱小的小鹰将会饿死和淘汰。这看上去是一个悲哀的故事,但是我们分析一下,强壮的小鹰是否是罪恶的?弱小的小鹰是否是应该得到照顾呢?真实答案是:一群不够强壮的小鹰可能都无法在残酷的自然环境中生存下去,而马太效应则保证一只或几只强壮的小鹰能在自然的考验下生存延续下去。 我举这个例子也许不是很恰当,这个故事太残酷了。如果我们把这个故事套在大城市和中小城市发展的上,情景是这样的:大城市就是已经强壮的小鹰,而中小城市就是弱小的小鹰,大城市本身由于人口众多,经济和社会自然更加发达,所以吸引力强,而中小城市人口少,经济和社会发展落后,所以吸引力低,不断的被大城市抢走它的食物:人口和其它资源。这反过来导致中小城市进一步萎缩,吸引力进一步下降的负反馈。 最后的结局是大城市展翅高飞,中小城市被淘汰。 这个故事的结局比小鹰成长的故事容易接受多了,因为这个故事中,最后人们都快乐幸福的居住在大城市,中小城市衰退和被淘汰并非是一件真正值得悲哀的事情。 我们来看看真实世界高度发展的大城市的真实情况: ———— 日本东京都市圈(面积1.34万平方公里),人口3700万,占全国人口的28% 俄国首都莫斯科,1200万,占全国人口的8% 法国首都巴黎都会区(面积1.7万平方公里),人口1200万,占全国人口18% 英国首都伦敦都市区(面积8400平方公里),人口1400万,占全国人口22% 美国纽约都市圈(面积3万平方公里),人口2000万,占全国人口6%,广义纽约都市圈人口6500万,占美国人口的20% 德国鲁尔城市群(面积1万平方公里),人口1100万,占全国人口13% 我们看到,几个充分发展的国际发达城市中,马太效应非常明显,像日本有超过四分之一都人口都住在东京都市圈,美国纽约也占了至少6%的全国人口比例。 我们再看看北上广: 北京(面积1.6万平方公里)人口2000万,占全国的1.5% 上海(面积6340平方公里)人口2400万,占全国人口的1.7% 广州(面积7400平方公里)人口1300万,占全国人口的1%,广佛两城总计人口2100万人,占全国人口的1.5%。 从城市人口聚居比例来看,中国的特大城市与国外差距相当明显,这表示中国的城市发展水平还不高,与充分发展的发达国家比还有很大差距。 二、 大有大的好处,大城市劳动生产率平均比小城市高30% I、有研究表明,大城市的劳动生产率平均比小城市高30%,这意味着什么?同样的劳动力数量,如果合理居住在大城市,其产值将增加30%,这是非常惊人的效益。我们拿快递业举例,如果大部分人口都聚居在少数几个大城市,那么将显著的降低物流成本,电信、工商业、文体等产业同样如此。 II、大城市增加了民众生活的品质,因为许多城市设施没有足够的人口基数是无法实现的,比如说国际机场、大型体育馆和体验设施、剧院、大型购物商城等等。 III、大城市增加了就业机会。大城市人口众多,所以消费需求更大,需要更多的产品和服务。在大城市,人们可以更容易的找到自己需要的工作。 IV、大城市更利于企业发展。大城市更容易找到企业发展需要的工人和雇员,科技企业扎堆北京的一个很重要原因就在于此。大城市消费需求庞大,更利于企业行销和推广产品。 V、大城市生活更丰富多彩。大城市人口足够多,文娱需求庞大,所以有更多的文化娱乐场所和设施,我们在大城市能有机会认识更多的人,生活比小城市会更丰富多彩。 三、中国北上广大城市病严重,罪魁祸首是城市规模太大了吗? 谈到大城市的优势,有人会反驳,中国的北上广已经人满为患,污染严重,城市拥挤不堪,你还鼓吹发展大城市,你是不是有病? 我来解释这个问题: I、中国大城市确实人满为患、污染严重、拥挤不堪,城市超负荷运行,那么罪魁祸首是城市人口太多,规模太大了吗? 我们先对比下国外的大城市: 我们拿日本首都东京和中国首都北京来对比, 日本东京都市圈人口3700万,北京2000万,东京人口比北京多85%; 日本东京都市圈面积面积1.34万平方公里,北京面积1.6万平方公里,东京面积只有北京的83%; 东京人口密度2761人平方公里,北京人口密度1250人平方公里,北京人口密度只相当于东京的45%。 但是日本东京的污染和城市拥挤问题相对北京而言要好很多。为什么北京人口密度小,反而城市更加拥挤,造成这种差异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我们再来看一个数字,北京虽然有1.6万平方公里的广大土地,但是北京市区建成区面积只有1400平方公里左右。东京核心区面积2188平方公里,居住了1300万人,密度5900平方公里人,而北京则是1400公里的城区居住了2000万人,密度1.42万人平方公里,其居住密度是东京的2.4倍! 这能不拥挤吗?能不污染严重吗?能不塞车吗?地铁能不挤破头吗?(何况北京的城市轨道交通规模远小于东京) 如果拿北京和台南第一大城市高雄比,北京建成市区面积是高雄的3倍,但是人口却是高雄的7倍,城建差距可想而知。而且台湾总体的人口密度是大陆的4~5倍之间。 所以,我们看到中国大城市拥挤的根本原因不是城市规模和人口太多,而是城市建设严重滞后于人口的城市化进程发展。 上图:北京建成区。加上通州、房山这些地方。满打满算也就是平方公里之间。 上图: 东京。建成区在3800平方公里以上,是北京的2倍。 你能想象在这个区域里种成千上万亩棉花和玉米高粱是多么荒唐的事情吗?而这种事情正发生在北京,而且受到法律和行政的双重保护。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受到国民大脑中意识的保护——『耕地保护无论什么情况下都是对的』。 相比之下,北京的城区面积只有东京的1/2左右。与东京在卫星地图上一比无疑相形见拙。就这样,北京市政当局还千方百计把人赶出北京。人都赶走了,如何发展?保持现在这种大农村的模样就是未来的发展方向了?难道不是打造成东京那种超级繁华城市才是真正的发展、真正的未来吗? 上图: 中国最大的城市上海。市区面积1800平方公里左右。旁边绿油油的都是稻田啊! 日本土地少不具代表性?我们看看土地辽阔的美国。纽约都会区彼此相连的无缝城区面积超过3200平方公里。 加州洛杉矶就更不用提了。洛杉矶城市城区面积高达4500平方公里以上。 四、是什么原因妨碍了大城市的正常扩展,造成城市拥挤不堪? 我们知道,在我国目前的体制下,城市建设主导权是自上而下有政府来实施的,无论是城市设施建设和规划,以及土地的供应和土地规划也都是政府来决定的,而且在土地供应上,还必须经过中央批准,地方城市的政府对土地也没有完全的所有权。当经济快速发展,人口从农村和中小城市移居到大城市居住的时候,这层层的、自上而下的官僚机制效率跟不上快速变化的城市发展状况也是可以想象的。 所以,城市建设速度缓慢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自上而下的土地审批机制,很难满足地方城市的实际需求。 其次,城市建设缓慢的一个原因是我们内心对城市规模的恐惧和错误认识。 五、我们为何对大城市规模的如此恐惧? 这说起来甚至有些荒唐,我们为何要对城市人口和规模如此恐惧?我们为何要限制大城市、特大城市、超级城市的发展?总结起来,无非是下面几个论调: 1、城市人口爆炸论。到处都很拥挤了,再允许全国各地的人来到这里,我们这里房价要上天、公交、学校要挤爆了。 2、环境崩溃论。大城市人口太多,“超过了环境承载的极限”; 3、均衡发展论,中小城市持续衰落,所以要把资源向中小城市倾斜,保持“均衡发展”。 4、耕地保护论。城市发展占用了“大量的耕地”,必须加以阻止,否则我们就闹饥荒。 我们来逐条分析造成大城市恐惧症的这几个流行论调。 I、城市人口爆炸论。 近10年来,大城市房价飞涨、公交拥挤、堵车、小孩入学难、就医难、城市污染严重这些问题严重困扰着我们,我们轻而易举的将这些问题归罪与人口太多,城市规模太大,因为我们从小就接受了这样的教育:人口是负担,是消耗资源的消费者。我们又亲身经历了种种令我们生活品质严重受到影响的大城市病,对城市人口已经达到上限这种论调我们坚信不疑。 但是事实如此吗? 我们仍然以北京举例,我们假设如果北京是一个独立的国家,面积只有1400平方公里,人口2000万,那么你确实有理由对城市拥挤感到忧虑,但是实际上北京只是一个城市,市区辖区面积达1.6万平方公里,而且只要我们愿意,把北京辖区扩展到16万平方公里都没有问题,一条法律和决议就可以了,即使如此这也不及中国国土的一个零头。我们1400平方公里市区里住了2000万人,这太拥挤了,我们为什么不可以把市区扩大?为什么不把市区周围的农田和空地买来下用来扩大市区,我们可以把市区面积扩大3倍,这样我们的居住密度就跟东京差不多了,如果我们把市区面积扩大4倍,那么我们的居住密度就跟美国低密度城市洛杉矶差不多了,那么北京人民大部分都可以住别墅了。即使把北京市区面积扩大4倍到5600平方公里,也不及北京现在辖区面积的零头。是什么理由阻止了城市的大面积扩展?你猜对了,是“耕地保护”,也就是所谓18亿亩耕地红线。 针对这个理由,在这里我提出两个问题: 1、为什么要坚持18亿亩耕地红线,耕地不够用了吗? 耕地红线是一个伪命题,但是在中国却很有市场,其中重要的原因是中国历史上一直是一个农业国,饥荒的噩梦离开我们并没有多久,归根结缔我们还是小农思想。我们忽略了经过50~70年代的人类大发展,粮食问题已经不再是人类的主要问题—在发达国家,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口已经仅有5%左右,也就是说只要5%的人从事农业劳动,在现代科技条件下,就能满足全国国民的粮食需求。我们看一下粮食亩产量和人口数量直接的关系: 1900年小麦亩产50公斤,人口16.5亿,2010年小麦亩产已突破500公斤,人口70亿。百年中小麦亩产增加了10倍,而人口仅增加了4.2倍。虽然现在70亿人,但对耕地需求反而比百年前更少。 这说明一个规律:人口增长带来的生产力增强,生产力增长带来了粮食产品的提高,远远比人口的增长速度要快,人类永远不会因为人口过多而造成粮食短期,因为更多人将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强大。 2、哪里种地不可以?大城市郊区的耕地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吗? 可以看到,一边是大城市市民在拥挤的城市里艰难的生活着,一边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城市郊区土地种植玉米和小米,另一边是大量的中小城市衰退,农村、乡村大量的土地由于城市化和计生导致的人口骤减,土地无人耕种在抛荒野草从生,这难道不是人为原因造成的荒唐困境吗? 中国每年消失6万个自然村,这些人很多是移居到城市里居住了,这本是一件好事:在农村散落居住不仅生活水平差,而且资源利用率低,土地利用率也低。但是人已经移居到城市里了,为何不允许城市、特别是大城市自由扩展到附近的农村?!我们为何要制定政策把我们自己城市关在笼子里? ii、子女入学难和就医难问题 许多人把子女入学难和就医难归咎于城市人口太多,抢了孩子的学位和医院的床位,那么,难道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多,城市不应该同步的扩大学校和医院的规模吗?对于教育和医疗来说,它是服务于城市的附属服务机构,如果用脚和鞋子的比喻来说,脚是人口,教育和医疗等服务是鞋子,只有鞋子来适应脚的道理,绝对没有让脚来适应鞋子的道理,把教育与医疗的投入不足造成的困难归咎于是城市人口太多是削足适履的荒唐道理。(北京前几年因为生源减少甚至一度关闭了500多所小学) 退一步说,我们诚然可以把新市民都赶跑,但是我们的教育和医疗状况并不会因此而得到改善,因为我们赶走了人口也就是人力资源、劳动力,劳动力减少直接导致城市能获得的产品和服务的减少,从而使得城市生活水平的下降。 iii、城市环境崩溃论。 我们经常听到这样的言论,某某城市已经达到了环境承载的极限,不能再允许更多的人进入了,听上去似乎冠冕堂皇,但是我们分析下这样的论调里面有什么实质性的内容? 1. 如果城市市区的面积是定死的,假设北京只有1400公里面积,无法做任何扩展,那么随着人口密度的增长,居住密度超过1万人平方公里之后,在现在中国的科技条件和城市建设管理水平下,堵车、汽车尾气污染、高房价等大城市病将会显得较为严重。但是,我们不要忘了,中国是一个国土辽阔的大国,拥有960万平方公里土地,其中宜居土地500万平方公里,高居世界第二。如果按照5000人平方公里的现代城市宽松居住密度,13亿人全部居住在城市,那么城市占用土地的面积为28万平方公里左右,约占中国国土面积的3%,宜居面积的5% 。 而北京上海实际的居住密度达到了1.4~2万人/平方公里,如果全国13亿人按照北京上海居住密度居住,仅仅需要9.5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就能住完,仅仅比重庆市大一点的面积,占中国国土面积的1%,宜居面积的2%,我们完全没有必要这么拥挤的居住。 北京如果把其中1万平方公里辖区全部建设成市区,按照5000人平方公里的宽松居住密度可以住5000万人。 2.所谓资源不足论。除了空气、水、土地,其它任何资源都是可以人来创造的,土地的问题我们已经讨论过了,我们绝对不缺,空气是无限循环的,水也是无限循环的。水危机是近年来炒作最严重的话题,但是实际上水资源也是无限循环的,只是我们污染了太多的水资源,以至于能利用的水资源减少了,即使如此,水仍然不是一个问题。目前海水淡化成本已经降低到6~7元左右,加上运输及污水处理成本,送到城市手中,售价也不会超过超20元人民币,按照城市人均年用水50吨计算,每人的水费支出为1000元,所以水资源问题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 其他还有什么资源问题?难道地壳承受不了太多人的重量会崩溃吗? 3. 辖区面积小,人口密度真的不低了,这种状况并不常见,比如说深圳,深圳面积只有2000平方公里,而常驻人口达到了1200万,加上有大量的工厂,所以深圳人口密度高居中国第一,为6000人平方公里,为北京上海的4倍以上,即使如此,深圳的大城市病并不比北京上海更糟糕,因为深圳的土地利用和开发程度较高,真正的市区面积甚至超过了北京。 综上所述,如果限定城市的面积,不允许城市扩展,那么随着城市人口的增长,大城市病将变得严重,现有科技和城市管理水平下,市民的生活品质确实可能下降,但是如果允许城市按需自由的扩展和建设,那么将不会存在什么问题,城市规模将得到发展,城市生活水平将会提高。要达到这一目的,必须允许大城市不受耕地保护、土地审批的制约,给城市扩展自由的空间。 六、除去我们的心魔:我们为何以不和逻辑和常理方式敌视城市发展。 我们可以看出,城市发展原本应该是我们乐于见到的景象,但是我们的心魔引发的政策限制了城市跟随人口扩张同步扩张,由此引发的城市拥挤问题和大城市病,进一步坚定了城市人口太多规模过大是灾难的想法,由此我们在限制大城市发展的错误上有去无回,越陷越深。 那么为什么我们会这样不合常理的思考问题? 究其根源,我们从小从教科书上就接受了计划生育的宣传的影响,这些思想反复灌输到我们的脑海中,深入了我们的内心,以至于我们无需思考就能得出下面的结论: “人多底子薄” — 意思是,人多是一个问题。 “人均资源少” — 意思是,资源是天上掉下的馅饼,而不是人的劳动成果。 “少生快富” — 人少会更富裕 —实际上这完全违反最基本的经济学常识。 “人口是负担” —好像人就是只会吃,而不会生产劳动的废物,即使会劳动,也无法补偿他所消耗的资源 —这实在匪夷所思,难道现在高度发展的人类社会是天上掉下来的? 以上这些思想,都是教科书上反复强调的,我们对上述理论已经形成了条件反射,完全失去了再反思的能力,如果谁提出与此相反的意见,我们肯定会先反驳,而不是反思,因为人类从来都是习惯主导理性的动物。 近些年来,欧洲极左环保思想的兴起以及被左翼控制的美国好莱坞,也不断的通过各种媒体向我们传输类似的思想,就如同《黑客帝国》里的台词:人类是病毒,他们在不断的蚕食地球母体,直到毁灭。 这些极左思想产生的根源在于传统宗教信仰在西方和东亚地区的衰落,西方和东亚都失去了对自然的敬畏以及对自己无知的理解,自我膨胀的结果—他们开始以上帝的角度来判断这个世界,他们自认为已经有足够的能力可以来决定地球的未来。对于这个问题,我简单讲到这里,如果深入讨论下去,那将是另外一个庞大的话题。 中国城市若想自然而然的发展下去,我们首先要除去自己的心魔,除去城市规模增加是灾难的错误想法,这很困难,但是我们必须反思,否则我们就是自我设限的跳蚤,我们自己会伤害我们自己,我们如果内心是侏儒,那么我们不可能变成巨人。 城市人口不断增加,人改造自然的能力不断增强,未来的城市将是也必将是这样: 限制人口增加,也就等于了限制城市发展,未来的城市只会是这样: //---------------------------------------------------------------------------------------------------------- 后记: 1. 有人批评说这个回答有点答非所问的嫌疑。我这里解释一下,我之所以没有直接回答这个问题,是因为这个问题的答案是显而易见的常识。但是在中国却有那么多人迷失在这个问题上,所以问题不一定是好问题,但是问题的背后却反映了一个可怕的事实:中国太多人对大城市存在着不正常的误解,从普通市民到决策者都被一些流行在中国的观点所绊倒了,反大城市的风力很足,从民间的逃离北上广,到官方的限制500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发展。以至于我们彼此之间互相伤害。所以我在这里把中国大城市问题的本质、问题和起因的思考一并写成这篇文章作为答案放在这里,我很高兴有人支持我的观点,我对此非常感谢。 2 .我注意到有人批评我文章缺乏“辩证观点”,我是这样理解的,事物固然具有两面性,但是我们认清两面性的目的是为了更加明了的认识到黑白对错,而不是说什么事情都有对有错,那就没法说清,就是捣糨糊了。在此我重申:大城市是顺其自然的发展结果,大城市无罪。 3. 在大城市问题上我们都是我们错误观念的受害者,城市管理者制定各种政策限制人的流入,结果就是城市发展停滞到衰退,东莞就是最好的例子。保守的城市发展规划让我们空有世界最广袤的国土,却不得不挤用毕生的积蓄买个鸽子笼生活在里面,忍受着过度拥挤的居住环境带来的困扰,并且认为这是没办法的事情。有户籍的市民用厌恶的心态对待新加入城市的兄弟姐妹,认为他们的到来让城市更糟糕了。没有户籍的市民有些最终不得不离开繁华的都市,他们受到了伤害;留下来的,也不得不忍受各种不公平的待遇,他们失去了应该有的幸福。在这个问题上,只要我们还没有从我们的误区中醒来,那么我们都是受害者,没有谁会是赢家。 4.我一直认为一个人的思维定势是极难改变的,我的这一篇小小的文章本来么有报太多希望,但是有人说颠覆他之前的观念,让他看清楚了一些问题,这让我很欣慰,我觉得哪怕只是积极影响了一个人,这篇文章也是值得的了。我知道这篇文章改变不了任何东西,但是我们的思想能改变这个世界,只要有足够的人从错误的城市观念中走出来,那么我们就有可能停止支持和实行那些彼此伤害的政策,和睦幸福的居住在我们喜欢的地方,彼此相爱。我祈祷这一天快点到来。 5. 结合chenqin君的回答,我觉得这个问题真的就很清楚了。 关于中国人口『问题』的来龙去脉,我写了另外一个答案,大家可以参考一下: 政府为什么要全面放开二孩政策? - 臧大为的回答 ========= 请关注我的公众号aomitansuo (奥秘探索) : 奥秘探索公众号二维码 我会第一时间分享新的文章和转发一些值得一读的东西。 ======== 硬广区: 安踏特步361看不上,耐克阿迪新百伦又买不起,导致现在没有鞋穿怎么办? - 臧大为的回答 - 知乎
回答于日 00:00
长期的均衡当然是绝妙的,前提是我们别在短期内死掉。 上面的经济学模型很有意思,我给了个赞。但是经济学嘛,就是这么回事:道理是这么个道理,但做起来就不是这样了。上面的各个大答主都犯了一个经济学中常有的幼稚错误:均衡不是在几个算数题中自动发生… 显示全部 长期的均衡当然是绝妙的,前提是我们别在短期内死掉。上面的经济学模型很有意思,我给了个赞。但是经济学嘛,就是这么回事:道理是这么个道理,但做起来就不是这样了。上面的各个大答主都犯了一个经济学中常有的幼稚错误:均衡不是在几个算数题中自动发生的,而是在人类大量的努力下逐渐达成的。一句话:高楼好盖,地铁难修。京沪之所以严格控制人口,与其说是战略问题,不如说是战术问题。拿西方国家比较健康的城市模式来比中国其实是有失偏颇的,因为没有哪个国家的城市扩张赶得上中国的几个大城市这样快——不是说他的这个说法不对,而是说长期中成立的东西不见得短期中成立。与其说是统治者怕城市过大,不如说是统治者怕城市增长得过快。上海还好一些,体现在北京则尤其明显。好的城市规划如同空气,平时你觉察不到,只有它不好的时候你才能感觉到。北京的问题就在于——它已经这样了,你骂也没有用,没法核平北京重新建一个。城市的建设不是说人口增长了自然就能跟得上的,配套设施不是自然就有的。得建。在短期内,北京的环境容纳量没法增长,所以就只能控制人口不往里进。别忘了,在短短十年前,北京的地铁线路还只有三条。这个扩张速度我们只能理解为是在补欠账。就这个速度,到2015年底,北京地铁才能达到纽约地铁2007年的水平。现在做的,包括修地铁、优化城市规划、迁通州、京津冀一体化,南水北调,本质上都是在增加北京的环境容纳量——或者说补环境容纳量。在环境容纳量内,控制人口合理增长,这是短期中我们必须做的战术问题。不能好高骛远,希望瞬间达到均衡。长期的均衡当然是绝妙的,前提是我们别在短期内死掉。下面我来回答这个问题。我认为,对于特大城市的人口控制是长期的,但是特大城市的人口会继续合理增长。同时,随着容纳量和人口之间的缺口被逐渐填上,城市环境会变好。我对中国大城市的未来是有信心的。人口的下降倒不是问题,我们剥夺的是乡村的过剩人口。
回答于日 00:00
本人目前研究方向即为区域经济学,所以想从自己专业的角度谈一下对自己国家城市化和集聚(产业集聚,人口集聚,城市化)的看法。 先说本人意见请向:在政治大环境稳定的情况下,未来15年中国的城市化的进程会继续下去,农村小城镇人口会逐渐减少,大中型城… 显示全部 本人目前研究方向即为区域经济学,所以想从自己专业的角度谈一下对自己国家城市化和集聚(产业集聚,人口集聚,城市化)的看法。先说本人意见请向:在政治大环境稳定的情况下,未来15年中国的城市化的进程会继续下去,农村小城镇人口会逐渐减少,大中型城市的人口将会继续增加,同时伴随着产业和消费市场的集聚。关于产业和城市的集聚,地区发展不平衡,在学术界有着非常多的研究和探讨。如果用目前新经济地理学的观点和模型来简单解释一下,聚集的的动力主要有2个:1是市场接近效应,即靠近生产和消费中心会有需求关联的循环因果。所谓需求关联的因果循环是指的产业和消费中心的产品多样化使得消费者效用及满足程度高于边缘地区,引起工人的转移,工人的转移又会引起消费的增长和产业的集聚,从而循环往复。第二个效应是价格指数效应,是企业相对和消费相对集中使得消费者生活成本“相对”较低。总的说来,是消费者对产品多样化的需求,生产的规模效应导致集聚的发生。除此之外,发生在我们国家的城市化扩张和人口、产业的集聚也有非常多的本国特点,比如产业政策,资源禀赋和文化差异等等。当然在集聚的过程冲,也存在着“反聚集”的力量,比如:市场竞争效应。在城市成长和产业集聚的过程中,政府政策起了相当大的作用,并且集聚的发生发展是“突变”形式而非渐进形式的。业界对于中国经济集聚,区域差异实证检验方面的研究也相当多。以上几句虽然很难将对我国城市化和集聚的研究观点讲清楚,但就目前研究倾向表明随着工业和后工业化的发展,无论区域间的收入差异是否会被抹平,产业、人口、消费的集聚,城市的扩张是必然的。 前些日子看了一本关于日本经济危机后的20年那么一本书。其中就提到了日本的城市化建设、经济泡沫以及经济增长等方面的数据。相比较日本,中国的体量(土地,人口,资源,剩余劳动力)要大的多,城市化的建设也完全没有发展到当时80年代中后期日本的水平,另外还有当前中国产业结构等因素,这些共同决定了中国经济的增长还有非常大的空间,也就是城市的扩张和产业的集聚发生是必然要发生的。
bluememphis
回答于日 00:00
先说结论: 未来城市战争对人口的争夺会愈演愈烈。慢慢形成强者恒强的局面。北上广深吸引力会继续,尤其是对高端人才。但最大的赢家可能是三大城市群内的明星城市,以及5大区域中心城市。如果你不想在留在北上广,这些城市可能是未来的首选。而家乡的小城市… 显示全部 先说结论: 未来城市战争对人口的争夺会愈演愈烈。慢慢形成强者恒强的局面。北上广深吸引力会继续,尤其是对高端人才。但最大的赢家可能是三大城市群内的明星城市,以及5大区域中心城市。如果你不想在留在北上广,这些城市可能是未来的首选。而家乡的小城市可能是逃不回去的,像东北很多城市人口外流的情况会在全国蔓延。中国人口虽多,但十余个城市群必将聚合80%以上的人口和产业。此前,《第一财经周刊》发布“新一线城市”报告,除了北上广深四大一线城市,又有成都、杭州、武汉、天津、南京、重庆、西安、长沙、青岛、沈阳、大连、厦门、苏州、宁波、无锡,被重新评估为“新一线”城市。不管你承不承认“新一线”这个说法,这15个城市无疑都是二线城市里的明星。凯撒是这么看的:抢人口,抢产业,抢商业,抢基础设施,中国城市之间的战争正愈演愈烈,而一财的新一线榜单就是城市战争的阶段性战况报告!人口争夺战 看城市:人口战争战况正发生变化,从2000年开始看,前十年的人口赢家是北上深,以及苏州东莞等长三角珠三角经济发达城市。苏州在新世纪从一个几百万人口的城市,迅猛增加为常住人口1300万人的城市(苏州代管的县级市吸引了一半的人口),人口的迅猛增长导致了苏州房价终于被点燃。 2010年,城市间战况开始发生转变: 本轮人口争夺战的大赢家:天津、重庆、郑州、武汉、长沙 小输家:苏州、无锡、宁波等对外经济发达城市,人口增速放缓 大输家:沈阳、大连人口持续流出 近5年人口增速最快省份的是广东,尤其是深圳和广州,深圳5年增长了102万,广州增长了80万。 单个城市方面,最大赢家是天津,5年增长247万人口。一大批重大投资项目带来的产业扩大,经济高速增长吸引来了大量人口。 长三角快速增长后开始放缓 近五年,江浙的人口增长率都是百分之一点几,除了产业升级导致打工人群减少外,生育率较低也是原因之一。但这是按省份来算,如果细分到市一级,则分化明显:长三角上海+苏州+杭州+南京+宁波+无锡+常住=流入863万人,伴随着人口大量流入,房价也是节节暴涨。这一趋势在2015年开始放缓。5大区域中心城市的崛起除了三大都市圈外,人口流入主要集中在郑州、武汉、成都、重庆、厦门五大区域城市。中部地区,武汉和郑州都在进行大规模城市建设,同时也吸纳了中部地区的大量人口。中南地区的长沙人口增长也很快。 重庆比较奇葩,在2000年-2010年常住人口负增长6.67%,但2010年之后人口增加了7.7%。随着承接沿海产业转移,一系列电子巨头落户重庆,重庆人口开始回流,经济也随之迅猛增长。 厦门受限于城市规模的狭小,人口基数本身比较小,但近年来人口增长迅猛,外来人口已经是户籍人口的两倍,成为名副其实的移民城市,房价也暴涨到了惊人的程度。 沈阳大连等东北城市人口崩塌 沈阳和大连五年流入人口在50万左右,而且呈现逐年下降趋势。东北的人才外流,产业空心化问题已经比较严重,即使国家投资也无力回天。 上海人口出现负增长 2015年上海常住人口比2014年减少了10万人,降幅为0.4%。虽然数字不大,但是对于多年来习惯了人口增长的上海还是足够警醒。 此前,网上广为流传的《上海不是深圳的对手,浦东也干不过前海!》的文章,作者是深圳大学教授,广东省政府参事魏达志,文章说“上海的央企、地方国企占比过大,比不上深圳90%都是民企的创新动力。深圳10年时间就会赶超上海。”虽然10年的时期难以预测,但深圳近年的经济增长速度一直超过上海,上海也确实在经历产业调整,结构转型之痛。 如果华为和腾讯的员工都无法在一线城市买房,那么吸引人才和转型升级将变得更难,深圳已经感受到了房价对企业的压力,一篇《别让华为跑了》一时刷屏,给深圳敲了警钟。上海2040城市规划出台,以地控人的思路,也预示着未来房价更会大涨,上海在楼市的后半程开始反超深圳,房价已经开始超出白领阶层能负担的范围,未来很可能会变为国内国际资本的游猎场,而不是创新人才安家立业之所。看历史 回顾中国的城市移民史可以很容易的看出,从上海,到深圳,到苏州,到重庆,每一个城市外来人口大量涌入的时期,就是城市发展最快的时期,没有例外。 “人口多,底子薄”,马尔萨斯陷阱,环境容量论,城市病……可能中国大多数人都对这些词汇不陌生,并且信以为真。 没有什么“人口多底子薄”。人口只有在农业社会才是负担,因为即使成倍增加劳动力,也不能成倍增加农业收成。而工业社会以后,发展的逻辑变了,成倍投入人口就会带来成倍的财富创造。当我们只能依靠农业创造财富时时,可以计划生育,欧洲贵族也有近似的减少生育的制度。但是工业化以后这个道理就不成立了,更别提信息产业时代。现代经济的发展在于分工,而分工的前提是人口的聚集。只有千万级别的人口聚集,才能大量产生高端产业。规模就是力量,只要中国经济想要向世界产业链攀登,人口的聚集就是不可避免的。 当我们还在怕城市过大造成城市病的时候,当我们还在抱怨人多拥挤,车多拥堵的时候,中国的人口现实正在发生深刻的改变——中国人口红利正在消失,人力资源正在萎缩。 那么问题来了,未来总的人口少了,可是大城市又要为了产业聚集人口,怎么办?抽水啊。全国人口绝不是一起少,而是大城市对小城市进行人口抽水,一线城市和二线明星城市人口继续增多,而其他城市人口流失。大城市之间也不会是平均的,必然爆发人口争夺战。 结论: 未来城市战争对人口的争夺会愈演愈烈。慢慢形成强者恒强的居民。而家乡的小城市可能是逃不回去的,像东北很多城市人口外流的情况会在全国蔓延。中国人口虽多,但十余个城市群必将聚合80%以上的人口和产业。作者:头条号 / 相信凯撒链接:抢人抢产业抢商业,城市战争已打响,新一线15城哪家强?来源:头条号(今日头条旗下创作平台)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凯撒在上海
回答于日 00:00
个人觉得题主的答案就在问题里面,不平均的资源分配带来不平均的人口分布。 抛砖引玉,尝试从几个角度说一下吧。人都是趋利避害的,大城市较中小城市有更多吸引人的地方:1.医疗 有更多的三甲医院集中在大城市,有更多的先进医疗设备在大城市,有更多的专家… 显示全部 个人觉得题主的答案就在问题里面,不平均的资源分配带来不平均的人口分布。抛砖引玉,尝试从几个角度说一下吧。 人都是趋利避害的,大城市较中小城市有更多吸引人的地方: 1.医疗有更多的三甲医院集中在大城市,有更多的先进医疗设备在大城市,有更多的专家医生在大城市 。所以你如果不相信小镇医生对你身体的把控能力的,你还真的往大城市跑跑。这倒不是玩笑话,身边就有个朋友在当地医院被判了绝症,想好遗言郁郁寡欢的跑到帝都就诊。大 夫对他说,你这病,吃两副药就好了。结果过了两个月,还真就好了。2.教育不单单是小学、初高中教育水平上的差别。某些大城市教育层面的吸引力更多来自于偏低的高考分 数和更多的保送资格。有多少人不是因为自己,而是为了子女留下来的呢?不在少数吧。3.工作机会更多的机关企业,更多的工作岗位,意味着能让你找到中小城市没有的岗位和更适合你的位置。4.收入个人为例,从一个二线省会城市到北京,收入翻了一番。5.人生理想理想可以让人啃着方便面住地下室也要留在这里,因为别的地方给不了。6.交通无论是市内还是出市,无论是公交地铁、火车飞机,出行都要方便许多。7.文明程度随地吐痰、乱扔垃圾、车不让人人不让车这种现象会更少,生活更简单也更舒心。8.虚荣心你说在北上广工作,家人朋友陌生人甚至路边的狗都会觉得你特牛逼。所以为了这份面子,很多人还是要削尖脑袋往里面挤,或是死挨着也不愿意离开。 劣势呢,房价应该是阻碍大城市人口扩张的最最重大的一个因素,大到几乎为一个唯一因素。以至于其他的 如工作压力大、日常生活成本、买车摇号、归属感啊,都显得太弱。 如果未来十五年,在某些资源的分配上,中小城市能获得更多,缩小与大城市的差距,人口的分布也会再平均一些。
回答于日 00:00
五年前的2009年,一场世界金融风暴袭来,东莞的出口加工制造业深受重伤,随后掀起了一场波澜壮阔的产业转移浪潮。与之相伴的,是农民工们回乡就业的新闻,不断出现在网络上。 那个传说中的世界工厂,就此衰落了吗? 数据告诉我们,在过去的五年,东莞流入人… 显示全部 五年前的2009年,一场世界金融风暴袭来,东莞的出口加工制造业深受重伤,随后掀起了一场波澜壮阔的产业转移浪潮。与之相伴的,是农民工们回乡就业的新闻,不断出现在网络上。那个传说中的世界工厂,就此衰落了吗?数据告诉我们,在过去的五年,东莞流入人口200万,比内陆任何一个城市增加的人口都要多,东莞的制鞋服装厂搬走了,旁边深圳不堪高地价压力的高端制造业又搬过来了,比如华为和大疆创新的新生产基地,都聚集在东莞松山湖周边,这里离深圳市中心的高速公路也不过大半个小时的车程,往来交流相当方便。而深圳白领到东莞置业,正在和二十年前的香港人到深圳买房一样,成为新的流行趋势。以下是最近五年的一二线城市人口流入情况:注:数据来自各地政府统计公报或人口普查数据。单位:万人。如果和中国人口密度图结合,就是以下这个分布:人口流入呈现三个规律——第一,高度集中在三大都市圈。人口流入超过100万的13个城市,三大都市圈就占了8个,长三角有沪苏,珠三角有广深莞佛,渤海湾有京津。长三角上海+苏州+杭州+南京+宁波+无锡+常州=流入863万人。珠三角广州+深圳+东莞+佛山=流入796万人。渤海湾北京+天津=流入684万人。流入速度非常凶猛,以这个速度,2020年左右,上海就将拥有3000万人口,北京也将突破2500万人口,天津将拥有1800万人口,广州和深圳将分别突破1500万和1300万人口。长三角7大城市将合计拥有8000万人口,珠三角4大城市将合计拥有4800万人口,京津合计将拥有4300万人口。放在全世界来说,这三大都市圈所拥有的人口数量都将是进入前三名的。第二,非都市圈人口,流入集中在五大枢纽城市。流入人口超过100万的城市中,只有郑州、成都、重庆、厦门、武汉五大城市不在三大都市圈。其中的成都、重庆、武汉,这三大城市是近年来GDP快速增长的明星城市,分布在长江中上游的枢纽位置,既是国家规划中成渝都市圈、长江中游城市群的核心,又得益于近年来沿海产业转移的东风,出现在榜单上一点都不意外。意外的是郑州和厦门。郑州的GDP不高,经济水平并不瞩目,但是其周边巨大的农业人口数量,和作为省会城市、铁路交通中心所拥有的得天独厚优势,使其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五年时间里,这座城市吸引了185万人口流入,以这个速度,五年之后就将追上武汉,成为中部第一大城市。郑州近几年比较引人关注的,一个是吸引了富士康落户,光这个工厂招聘的工人就超过了30万,二是李博士发起的郑东新区建设,大手笔的一挥,就划了100平方公里的建成区,早年间曾经是著名的鬼城,不过现在的入住率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发展前景还是不错的说。另一个是厦门。在一片巨无霸城市中,厦门只能算是袖珍级的。不过近年来,福建经济发展的不错,得益于最高层的亲切关怀,引入了一大堆石油化工厂,湄洲湾和古雷半岛现在都已经是国内排名前列的石化炼油基地了。经济吃了伟哥,自然能够吸引大量人口流入,五年时间厦门人口增长了50%,速度也真可谓惊人。与人口迅猛流入相伴的,就是近几年来厦门房价的节节攀高了。数据显示,厦门2011年房价只有1.3万元,2015年中已经去到了2.7万元的水平,足足翻了一倍。第三,其他二三线城市,人口流入速度缓慢,甚至停滞。35个主要城市合计流入3778万人,其中前13个大城市就流入了2832万人,后面的22个二线城市,则只流入了946万人,相当于总数的25%。事实上,这22个二线城市,基本上都是各省的省会,或者经济中心,那么可以想象,省会以下的三四线城镇,人口的停滞或者流失将不可避免。我们算一下,2009年中国人口133174万人,2014年人口136782万人,累计增长了3608万人。以上35个一二线城市合计流入人口3778万人,超过了中国的人口增长数。换言之,在这五年间,三线及以下的城市已经进入人口萎缩阶段。并且进一步观察二线城市中排名最后的,长春、哈尔滨都是属于东北,这完全符合我们的常识。资源价格暴跌,东北经济塌陷,人口大规模流失,几乎已经是老生常谈了。嗯,怎么办呢?其实也没有什么好办法,只能是逃离吧,找一个更有生机活力的地方去安家。那么,是否是人口越多的大城市越适合安家呢?并不完全如此。35个一二线城市中,流入缓慢的有人口千万级的石家庄和哈尔滨,流入快速的也有中等规模的东莞、佛山、厦门。但是,如果我们换一个角度,从都市圈的角度而言,确实是人口越多的大“城市”,越适合生活。因为在这三大都市圈里,城市与城市之间紧密联系在一起,互相叠加,专业化分工协作,经济效率更高,工作机会也会相应的变得更多。一个城市总是存在缺陷的,但是一个都市圈,综合了以下所有这些功能,基本上就是无敌了。金融:北京的银行总部和新三板,上海的证交所,深圳的创业板和香港的金融中心。从经济联系的角度而言,香港和澳门在珠三角发挥着巨大的影响力,没有人能够忽略。每次证监会暂停A股的IPO,大堆的民营企业们就会蜂拥去香港上市,由此可见一斑。科技:北京的中关村,上海的张江与杭州的阿里,深圳的南山,基本上聚集了中国的所有科技巨头。交通:北京、上海、广州,是三大航空公司的总部,也是三大铁路枢纽。物流:天津、上海、宁波、深圳、香港、广州,都是全球排名前列的港口。媒体:北京的央视和互联网媒体,杭州、南京、上海的三大卫视,深圳QQ和广州微信的朋友圈公众号,已经牢牢控制了我们的眼睛。文化:北京的先锋话剧、音乐演出、电影,上海杭州横店的古装偶像剧,广州深圳的动漫,香港的电影和流行乐。教育:北京的清华北大,上海的复旦上交,杭州浙大南京南大,广州中大华工,香港港大科大。香港的教育资源与深圳的科技创新活动联系越来越紧密,无人机行业龙头大疆的创始人来自香港科大,就是一个例子。政治:北京的中央政府,上海的总书记垫脚石,珠三角的五花八门特区地位。专业服务:各种会计师事务所、律师所、管理咨询公司、设计、策划、广告、媒体传播公司都聚集在这里。另一方面,覆盖越来越密集完善的轨道交通,也将会让我们的城市变得更舒适便利。【京津都会圈】根据政府的规划,到2020年,北京地铁将拥有30条线路,总长1050公里;天津将有14条线路,总长513公里。两地轨道交通连接起来将有1563公里。【沪宁杭都会圈】2020年,上海将拥有21条线路,总里程800公里;杭州10条线路,375公里;南京9条线路,300公里;苏州7条线路,282公里;无锡4条线路,105公里;常州4条线路,132公里;宁波5条线路,173公里。七大城市合计2167公里。【广深都会圈】2020年,广州将拥有15条线路,总里程558公里;深圳11条线路,434公里;东莞4条线路,218公里;佛山3条线路,155公里。4大城市合计1365公里。【五大枢纽城市】成都,2020年将拥有13条地铁线路,总里程500公里;重庆,18条线路,820公里;武汉,17条线路,400公里;郑州,5条线路,167公里;厦门,4条线路,137公里。5大城市合计2024公里。根据公开资料,中国目前在修建地铁的城市有39个,运营里程2764公里,至2020年规划修建地铁7300公里,合计将拥有10064公里的地铁里程。而三大都市圈+五大枢纽城市合计拥有的地铁里程数将达到7119公里,占全国总里程数的70%。地铁只是一个侧面,在将来,包括教育、文化演出、休闲娱乐、医疗……各种各样的专业服务和资源都将向这三大都市圈+五大枢纽城市集中。工作在都会圈核心,安家在城市郊区房价较低而又有地铁可以通达的地方,周末通过轨道交通出行娱乐,慢慢的将会成为大部分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到2020年,生活在3大都市圈+五大枢纽城市的中国人将达到2.5亿,到2050年,生活在这些地方的人口将达到5亿,而那时候,人口经历萎缩之后的中国,或许将只有10亿人。相对应的,生活在三线及以下中小城镇和农村的人口,将会从目前的11亿,缓慢下降到2050年的5亿人左右。生活在这些地方,你将不得不面对以下情景:1,农村里的老人去世以后,超过一半的农村将再无人烟,水土恢复,重新成为野生动物的天地。2,学校合并,你的孩子将要到更远的地方上学。3,人口减少,消费市场萎缩,开个小餐馆、小商店的生意额都将日渐零丁。4,房价也将不可避免的下跌,你的财富与大都市圈的同龄人差距越来越大。5,小城镇被撤并,当公务员的名额也要减少。6,娱乐还是日复一日的打麻将,最终你还是将忍无可忍的选择逃离。逃离农村,逃离小城镇,涌入大都会圈中安家乐户,你并不孤独。即使只是在大都会边缘的小城镇里,你也能获得更优质的生活质量。所谓逃离北上广,只是一个传说罢了。----------------摘录新闻一则:环球网1天前中俄边界虎豹数量超载 林业局筹办国家公园 中新社长春10月28日电 (记者李彦国) 记者28日从吉林省林业厅获悉,针对中俄边界地区野生东北虎、豹数量超出承载能力,向吉林内陆地区转移的趋势,该省相关部门正在开展为期半年的保护行动,为两个极度濒危物种提供安全的迁徙、生存与繁衍环境。 近年来,处于濒危状态的野生东北虎、豹在吉林省正逐步恢复。吉林省林业厅援引中俄两国最新监测数据指,中俄边界区域两国虎、豹生存环境加起来不足0.4万平方公里,但生存着35只野生东北虎、70只东北豹,已超出资源承载力3倍。 吉林省林业厅厅长兰宏良表示,如不尽快为这两个极度濒危的物种提供足够的扩散和繁衍空间,必将出现资源耗尽和种群崩溃的严重后果。 事实上,“愈发拥挤”的中俄边界也迫使着野生东北虎、豹开辟新的家园,森林生态系统完备的中国吉林省成为它们的目的地。近年来,母虎带幼虎、母豹带幼豹的照片在吉林省多地多次被拍到。 “相关监测结果显示,吉林省境内东北虎数量达到27只、豹数量达到42只,虎、豹种群得到快速恢复与增长,并有向内陆扩散的趋势。”兰宏良认为,这是虎、豹重返中国东北腹地、摆脱濒危境地、实现种群恢复的重大机遇期。 然而,保护工作也面临着严峻形势。吉林省林业厅调查指,虎豹活跃频繁的该省东部林区人为活动增加、监管难度增大,个别地方惊扰动物、猎捕动物、食用动物、买卖动物现象有所抬头。 为此,吉林省相关部门发起专项整治行动。这个行动涵盖畅通迁徙通道、猎具清查收缴、动物疫情防控等内容。“开展专项整治工作,可以有效保护好现有种群及其生物链,扩大东北虎、豹活动空间。”兰宏良说。 目前,中国国家林业局正着手编制东北虎、豹保护工程规划,并着手筹建虎、豹国家公园。吉林省也在与俄罗斯进行野生虎、豹的保护合作。(完)
回答于日 00:00
一、大者恒大是事物发展的基本规律,大城市本身并不代表错误和罪恶 大者恒大的马太效应是客观世界中一个非常普遍的规律,例如,鹰一窝可以生数个小鹰,那么其中强壮的抢食能力强,强壮的小鹰得到食物更多,那么它将更加强壮,更加强壮的小鸟抢食能力进一步… 显示全部 一、大者恒大是事物发展的基本规律,大城市本身并不代表错误和罪恶大者恒大的马太效应是客观世界中一个非常普遍的规律,例如,鹰一窝可以生数个小鹰,那么其中强壮的抢食能力强,强壮的小鹰得到食物更多,那么它将更加强壮,更加强壮的小鸟抢食能力进一步增强,由此,一个正反馈形成。到最后,强壮的小鹰展翅高飞,而其它弱小的小鹰将会饿死和淘汰。这看上去是一个悲哀的故事,但是我们分析一下,强壮的小鹰是否是罪恶的?弱小的小鹰是否是应该得到照顾呢?真实答案是:一群不够强壮的小鹰可能都无法在残酷的自然环境中生存下去,而马太效应则保证一只或几只强壮的小鹰能在自然的考验下生存延续下去。我举这个例子也许不是很恰当,这个故事太残酷了。如果我们把这个故事套在大城市和中小城市发展的上,情景是这样的:大城市就是已经强壮的小鹰,而中小城市就是弱小的小鹰,大城市本身由于人口众多,经济和社会自然更加发达,所以吸引力强,而中小城市人口少,经济和社会发展落后,所以吸引力低,不断的被大城市抢走它的食物:人口和其它资源。这反过来导致中小城市进一步萎缩,吸引力进一步下降的负反馈。最后的结局是大城市展翅高飞,中小城市被淘汰。这个故事的结局比小鹰成长的故事容易接受多了,因为这个故事中,最后人们都快乐幸福的居住在大城市,中小城市衰退和被淘汰并非是一件真正值得悲哀的事情。我们来看看真实世界高度发展的大城市的真实情况:————日本东京都市圈(面积1.34万平方公里),人口3700万,占全国人口的28%俄国首都莫斯科,1200万,占全国人口的8%法国首都巴黎都会区(面积1.7万平方公里),人口1200万,占全国人口18%英国首都伦敦都市区(面积8400平方公里),人口1400万,占全国人口22%美国纽约都市圈(面积3万平方公里),人口2000万,占全国人口6%,广义纽约都市圈人口6500万,占美国人口的20%德国鲁尔城市群(面积1万平方公里),人口1100万,占全国人口13%我们看到,几个充分发展的国际发达城市中,马太效应非常明显,像日本有超过四分之一都人口都住在东京都市圈,美国纽约也占了至少6%的全国人口比例。 我们再看看北上广:北京(面积1.6万平方公里)人口2000万,占全国的1.5%上海(面积6340平方公里)人口2400万,占全国人口的1.7%广州(面积7400平方公里)人口1300万,占全国人口的1%,广佛两城总计人口2100万人,占全国人口的1.5%。从城市人口聚居比例来看,中国的特大城市与国外差距相当明显,这表示中国的城市发展水平还不高,与充分发展的发达国家比还有很大差距。 二、 大有大的好处,大城市劳动生产率平均比小城市高30%I、有研究表明,大城市的劳动生产率平均比小城市高30%,这意味着什么?同样的劳动力数量,如果合理居住在大城市,其产值将增加30%,这是非常惊人的效益。我们拿快递业举例,如果大部分人口都聚居在少数几个大城市,那么将显著的降低物流成本,电信、工商业、文体等产业同样如此。II、大城市增加了民众生活的品质,因为许多城市设施没有足够的人口基数是无法实现的,比如说国际机场、大型体育馆和体验设施、剧院、大型购物商城等等。III、大城市增加了就业机会。大城市人口众多,所以消费需求更大,需要更多的产品和服务。在大城市,人们可以更容易的找到自己需要的工作。IV、大城市更利于企业发展。大城市更容易找到企业发展需要的工人和雇员,科技企业扎堆北京的一个很重要原因就在于此。大城市消费需求庞大,更利于企业行销和推广产品。V、大城市生活更丰富多彩。大城市人口足够多,文娱需求庞大,所以有更多的文化娱乐场所和设施,我们在大城市能有机会认识更多的人,生活比小城市会更丰富多彩。 三、中国北上广大城市病严重,罪魁祸首是城市规模太大了吗?谈到大城市的优势,有人会反驳,中国的北上广已经人满为患,污染严重,城市拥挤不堪,你还鼓吹发展大城市,你是不是有病?我来解释这个问题:I、中国大城市确实人满为患、污染严重、拥挤不堪,城市超负荷运行,那么罪魁祸首是城市人口太多,规模太大了吗?我们先对比下国外的大城市:我们拿日本首都东京和中国首都北京来对比,日本东京都市圈人口3700万,北京2000万,东京人口比北京多85%;日本东京都市圈面积面积1.34万平方公里,北京面积1.6万平方公里,东京面积只有北京的83%;东京人口密度2761人平方公里,北京人口密度1250人平方公里,北京人口密度只相当于东京的45%。但是日本东京的污染和城市拥挤问题相对北京而言要好很多。为什么北京人口密度小,反而城市更加拥挤,造成这种差异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我们再来看一个数字,北京虽然有1.6万平方公里的广大土地,但是北京市区建成区面积只有1400平方公里左右。东京核心区面积2188平方公里,居住了1300万人,密度5900平方公里人,而北京则是1400公里的城区居住了2000万人,密度1.42万人平方公里,其居住密度是东京的2.4倍!这能不拥挤吗?能不污染严重吗?能不塞车吗?地铁能不挤破头吗?(何况北京的城市轨道交通规模远小于东京) 如果拿北京和台南第一大城市高雄比,北京建成市区面积是高雄的3倍,但是人口却是高雄的7倍,城建差距可想而知。而且台湾总体的人口密度是大陆的4~5倍之间。所以,我们看到中国大城市拥挤的根本原因不是城市规模和人口太多,而是城市建设严重滞后于人口的城市化进程发展。 上图:北京建成区。加上通州、房山这些地方。满打满算也就是平方公里之间。上图: 东京。建成区在3800平方公里以上,是北京的2倍。你能想象在这个区域里种成千上万亩棉花和玉米高粱是多么荒唐的事情吗?而这种事情正发生在北京,而且受到法律和行政的双重保护。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受到国民大脑中意识的保护——『耕地保护无论什么情况下都是对的』。相比之下,北京的城区面积只有东京的1/2左右。与东京在卫星地图上一比无疑相形见拙。就这样,北京市政当局还千方百计把人赶出北京。人都赶走了,如何发展?保持现在这种大农村的模样就是未来的发展方向了?难道不是打造成东京那种超级繁华城市才是真正的发展、真正的未来吗?上图: 中国最大的城市上海。市区面积1800平方公里左右。旁边绿油油的都是稻田啊!日本土地少不具代表性?我们看看土地辽阔的美国。纽约都会区彼此相连的无缝城区面积超过3200平方公里。加州洛杉矶就更不用提了。洛杉矶城市城区面积高达4500平方公里以上。四、是什么原因妨碍了大城市的正常扩展,造成城市拥挤不堪? 我们知道,在我国目前的体制下,城市建设主导权是自上而下有政府来实施的,无论是城市设施建设和规划,以及土地的供应和土地规划也都是政府来决定的,而且在土地供应上,还必须经过中央批准,地方城市的政府对土地也没有完全的所有权。当经济快速发展,人口从农村和中小城市移居到大城市居住的时候,这层层的、自上而下的官僚机制效率跟不上快速变化的城市发展状况也是可以想象的。 所以,城市建设速度缓慢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自上而下的土地审批机制,很难满足地方城市的实际需求。 其次,城市建设缓慢的一个原因是我们内心对城市规模的恐惧和错误认识。 五、我们为何对大城市规模的如此恐惧?这说起来甚至有些荒唐,我们为何要对城市人口和规模如此恐惧?我们为何要限制大城市、特大城市、超级城市的发展?总结起来,无非是下面几个论调: 1、城市人口爆炸论。到处都很拥挤了,再允许全国各地的人来到这里,我们这里房价要上天、公交、学校要挤爆了。2、环境崩溃论。大城市人口太多,“超过了环境承载的极限”;3、均衡发展论,中小城市持续衰落,所以要把资源向中小城市倾斜,保持“均衡发展”。4、耕地保护论。城市发展占用了“大量的耕地”,必须加以阻止,否则我们就闹饥荒。 我们来逐条分析造成大城市恐惧症的这几个流行论调。 I、城市人口爆炸论。近10年来,大城市房价飞涨、公交拥挤、堵车、小孩入学难、就医难、城市污染严重这些问题严重困扰着我们,我们轻而易举的将这些问题归罪与人口太多,城市规模太大,因为我们从小就接受了这样的教育:人口是负担,是消耗资源的消费者。我们又亲身经历了种种令我们生活品质严重受到影响的大城市病,对城市人口已经达到上限这种论调我们坚信不疑。 但是事实如此吗?我们仍然以北京举例,我们假设如果北京是一个独立的国家,面积只有1400平方公里,人口2000万,那么你确实有理由对城市拥挤感到忧虑,但是实际上北京只是一个城市,市区辖区面积达1.6万平方公里,而且只要我们愿意,把北京辖区扩展到16万平方公里都没有问题,一条法律和决议就可以了,即使如此这也不及中国国土的一个零头。我们1400平方公里市区里住了2000万人,这太拥挤了,我们为什么不可以把市区扩大?为什么不把市区周围的农田和空地买来下用来扩大市区,我们可以把市区面积扩大3倍,这样我们的居住密度就跟东京差不多了,如果我们把市区面积扩大4倍,那么我们的居住密度就跟美国低密度城市洛杉矶差不多了,那么北京人民大部分都可以住别墅了。即使把北京市区面积扩大4倍到5600平方公里,也不及北京现在辖区面积的零头。是什么理由阻止了城市的大面积扩展?你猜对了,是“耕地保护”,也就是所谓18亿亩耕地红线。针对这个理由,在这里我提出两个问题: 1、为什么要坚持18亿亩耕地红线,耕地不够用了吗?耕地红线是一个伪命题,但是在中国却很有市场,其中重要的原因是中国历史上一直是一个农业国,饥荒的噩梦离开我们并没有多久,归根结缔我们还是小农思想。我们忽略了经过50~70年代的人类大发展,粮食问题已经不再是人类的主要问题—在发达国家,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口已经仅有5%左右,也就是说只要5%的人从事农业劳动,在现代科技条件下,就能满足全国国民的粮食需求。我们看一下粮食亩产量和人口数量直接的关系:1900年小麦亩产50公斤,人口16.5亿,2010年小麦亩产已突破500公斤,人口70亿。百年中小麦亩产增加了10倍,而人口仅增加了4.2倍。虽然现在70亿人,但对耕地需求反而比百年前更少。这说明一个规律:人口增长带来的生产力增强,生产力增长带来了粮食产品的提高,远远比人口的增长速度要快,人类永远不会因为人口过多而造成粮食短期,因为更多人将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强大。 2、哪里种地不可以?大城市郊区的耕地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吗?可以看到,一边是大城市市民在拥挤的城市里艰难的生活着,一边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城市郊区土地种植玉米和小米,另一边是大量的中小城市衰退,农村、乡村大量的土地由于城市化和计生导致的人口骤减,土地无人耕种在抛荒野草从生,这难道不是人为原因造成的荒唐困境吗?中国每年消失6万个自然村,这些人很多是移居到城市里居住了,这本是一件好事:在农村散落居住不仅生活水平差,而且资源利用率低,土地利用率也低。但是人已经移居到城市里了,为何不允许城市、特别是大城市自由扩展到附近的农村?!我们为何要制定政策把我们自己城市关在笼子里? ii、子女入学难和就医难问题许多人把子女入学难和就医难归咎于城市人口太多,抢了孩子的学位和医院的床位,那么,难道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多,城市不应该同步的扩大学校和医院的规模吗?对于教育和医疗来说,它是服务于城市的附属服务机构,如果用脚和鞋子的比喻来说,脚是人口,教育和医疗等服务是鞋子,只有鞋子来适应脚的道理,绝对没有让脚来适应鞋子的道理,把教育与医疗的投入不足造成的困难归咎于是城市人口太多是削足适履的荒唐道理。(北京前几年因为生源减少甚至一度关闭了500多所小学)退一步说,我们诚然可以把新市民都赶跑,但是我们的教育和医疗状况并不会因此而得到改善,因为我们赶走了人口也就是人力资源、劳动力,劳动力减少直接导致城市能获得的产品和服务的减少,从而使得城市生活水平的下降。 iii、城市环境崩溃论。我们经常听到这样的言论,某某城市已经达到了环境承载的极限,不能再允许更多的人进入了,听上去似乎冠冕堂皇,但是我们分析下这样的论调里面有什么实质性的内容?1. 如果城市市区的面积是定死的,假设北京只有1400公里面积,无法做任何扩展,那么随着人口密度的增长,居住密度超过1万人平方公里之后,在现在中国的科技条件和城市建设管理水平下,堵车、汽车尾气污染、高房价等大城市病将会显得较为严重。但是,我们不要忘了,中国是一个国土辽阔的大国,拥有960万平方公里土地,其中宜居土地500万平方公里,高居世界第二。如果按照5000人平方公里的现代城市宽松居住密度,13亿人全部居住在城市,那么城市占用土地的面积为28万平方公里左右,约占中国国土面积的3%,宜居面积的5% 。而北京上海实际的居住密度达到了1.4~2万人/平方公里,如果全国13亿人按照北京上海居住密度居住,仅仅需要9.5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就能住完,仅仅比重庆市大一点的面积,占中国国土面积的1%,宜居面积的2%,我们完全没有必要这么拥挤的居住。北京如果把其中1万平方公里辖区全部建设成市区,按照5000人平方公里的宽松居住密度可以住5000万人。 2.所谓资源不足论。除了空气、水、土地,其它任何资源都是可以人来创造的,土地的问题我们已经讨论过了,我们绝对不缺,空气是无限循环的,水也是无限循环的。水危机是近年来炒作最严重的话题,但是实际上水资源也是无限循环的,只是我们污染了太多的水资源,以至于能利用的水资源减少了,即使如此,水仍然不是一个问题。目前海水淡化成本已经降低到6~7元左右,加上运输及污水处理成本,送到城市手中,售价也不会超过超20元人民币,按照城市人均年用水50吨计算,每人的水费支出为1000元,所以水资源问题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其他还有什么资源问题?难道地壳承受不了太多人的重量会崩溃吗? 3. 辖区面积小,人口密度真的不低了,这种状况并不常见,比如说深圳,深圳面积只有2000平方公里,而常驻人口达到了1200万,加上有大量的工厂,所以深圳人口密度高居中国第一,为6000人平方公里,为北京上海的4倍以上,即使如此,深圳的大城市病并不比北京上海更糟糕,因为深圳的土地利用和开发程度较高,真正的市区面积甚至超过了北京。 综上所述,如果限定城市的面积,不允许城市扩展,那么随着城市人口的增长,大城市病将变得严重,现有科技和城市管理水平下,市民的生活品质确实可能下降,但是如果允许城市按需自由的扩展和建设,那么将不会存在什么问题,城市规模将得到发展,城市生活水平将会提高。要达到这一目的,必须允许大城市不受耕地保护、土地审批的制约,给城市扩展自由的空间。 六、除去我们的心魔:我们为何以不和逻辑和常理方式敌视城市发展。我们可以看出,城市发展原本应该是我们乐于见到的景象,但是我们的心魔引发的政策限制了城市跟随人口扩张同步扩张,由此引发的城市拥挤问题和大城市病,进一步坚定了城市人口太多规模过大是灾难的想法,由此我们在限制大城市发展的错误上有去无回,越陷越深。 那么为什么我们会这样不合常理的思考问题?究其根源,我们从小从教科书上就接受了计划生育的宣传的影响,这些思想反复灌输到我们的脑海中,深入了我们的内心,以至于我们无需思考就能得出下面的结论:“人多底子薄” — 意思是,人多是一个问题。“人均资源少” — 意思是,资源是天上掉下的馅饼,而不是人的劳动成果。“少生快富” — 人少会更富裕 —实际上这完全违反最基本的经济学常识。“人口是负担” —好像人就是只会吃,而不会生产劳动的废物,即使会劳动,也无法补偿他所消耗的资源 —这实在匪夷所思,难道现在高度发展的人类社会是天上掉下来的?以上这些思想,都是教科书上反复强调的,我们对上述理论已经形成了条件反射,完全失去了再反思的能力,如果谁提出与此相反的意见,我们肯定会先反驳,而不是反思,因为人类从来都是习惯主导理性的动物。 近些年来,欧洲极左环保思想的兴起以及被左翼控制的美国好莱坞,也不断的通过各种媒体向我们传输类似的思想,就如同《黑客帝国》里的台词:人类是病毒,他们在不断的蚕食地球母体,直到毁灭。这些极左思想产生的根源在于传统宗教信仰在西方和东亚地区的衰落,西方和东亚都失去了对自然的敬畏以及对自己无知的理解,自我膨胀的结果—他们开始以上帝的角度来判断这个世界,他们自认为已经有足够的能力可以来决定地球的未来。对于这个问题,我简单讲到这里,如果深入讨论下去,那将是另外一个庞大的话题。 中国城市若想自然而然的发展下去,我们首先要除去自己的心魔,除去城市规模增加是灾难的错误想法,这很困难,但是我们必须反思,否则我们就是自我设限的跳蚤,我们自己会伤害我们自己,我们如果内心是侏儒,那么我们不可能变成巨人。 城市人口不断增加,人改造自然的能力不断增强,未来的城市将是也必将是这样: 限制人口增加,也就等于了限制城市发展,未来的城市只会是这样: //---------------------------------------------------------------------------------------------------------- 后记:1. 有人批评说这个回答有点答非所问的嫌疑。我这里解释一下,我之所以没有直接回答这个问题,是因为这个问题的答案是显而易见的常识。但是在中国却有那么多人迷失在这个问题上,所以问题不一定是好问题,但是问题的背后却反映了一个可怕的事实:中国太多人对大城市存在着不正常的误解,从普通市民到决策者都被一些流行在中国的观点所绊倒了,反大城市的风力很足,从民间的逃离北上广,到官方的限制500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发展。以至于我们彼此之间互相伤害。所以我在这里把中国大城市问题的本质、问题和起因的思考一并写成这篇文章作为答案放在这里,我很高兴有人支持我的观点,我对此非常感谢。 2 .我注意到有人批评我文章缺乏“辩证观点”,我是这样理解的,事物固然具有两面性,但是我们认清两面性的目的是为了更加明了的认识到黑白对错,而不是说什么事情都有对有错,那就没法说清,就是捣糨糊了。在此我重申:大城市是顺其自然的发展结果,大城市无罪。 3. 在大城市问题上我们都是我们错误观念的受害者,城市管理者制定各种政策限制人的流入,结果就是城市发展停滞到衰退,东莞就是最好的例子。保守的城市发展规划让我们空有世界最广袤的国土,却不得不挤用毕生的积蓄买个鸽子笼生活在里面,忍受着过度拥挤的居住环境带来的困扰,并且认为这是没办法的事情。有户籍的市民用厌恶的心态对待新加入城市的兄弟姐妹,认为他们的到来让城市更糟糕了。没有户籍的市民有些最终不得不离开繁华的都市,他们受到了伤害;留下来的,也不得不忍受各种不公平的待遇,他们失去了应该有的幸福。在这个问题上,只要我们还没有从我们的误区中醒来,那么我们都是受害者,没有谁会是赢家。 4.我一直认为一个人的思维定势是极难改变的,我的这一篇小小的文章本来么有报太多希望,但是有人说颠覆他之前的观念,让他看清楚了一些问题,这让我很欣慰,我觉得哪怕只是积极影响了一个人,这篇文章也是值得的了。我知道这篇文章改变不了任何东西,但是我们的思想能改变这个世界,只要有足够的人从错误的城市观念中走出来,那么我们就有可能停止支持和实行那些彼此伤害的政策,和睦幸福的居住在我们喜欢的地方,彼此相爱。我祈祷这一天快点到来。 5. 结合chenqin君的回答,我觉得这个问题真的就很清楚了。 关于中国人口『问题』的来龙去脉,我写了另外一个答案,大家可以参考一下: 政府为什么要全面放开二孩政策? - 臧大为的回答 ========= 请关注我的公众号aomitansuo (奥秘探索) : 奥秘探索公众号二维码 我会第一时间分享新的文章和转发一些值得一读的东西。
回答于日 00:00
题主抱着一个不正确的观念提出了这个问题,即中心城市人口继续增加是“不合理”的,中小城市吸引人口是“合理的。实际上并非如此。 首先,欧洲单个国家内往往人口分布是集中的。比如英、法首都与第二大城市有着巨大的差距。而有多个中等城市的国家大多有深… 显示全部 题主抱着一个不正确的观念提出了这个问题,即中心城市人口继续增加是“不合理”的,中小城市吸引人口是“合理的。实际上并非如此。首先,欧洲单个国家内往往人口分布是集中的。比如英、法首都与第二大城市有着巨大的差距。而有多个中等城市的国家大多有深刻的历史、地理原因,比如德国,统一较晚,原来人口流动受到封建小国边界的限制,故没有形成全国性大城市。其次,人口向大城市聚集是合理的,是大势所趋。大多数工业国家人口都聚集在少数几个大城市。大城市效率更高,更容易接触到先进的商业、文化、娱乐,物流成本更低。第三,不仅人口向大城市聚集合理,大城市自身紧凑也有利于效率的提高。排名第一 @曾大雄在为什么人口会流向大城市的问题上说得很好,但是对于扩大面积这一点不能同意。同样的经济水平下松散型城市城市病更多。典型如旧金山/纽约对比洛杉矶,后者著名的光化学污染事件,还有天天瘫痪的路网,都说明着类似现象。城市只有密度足够大,才能有效利用大容量公共交通和其它公共设施,才能在一定空间内产生竞争力。多个小中心与一个大中心的创造力是不一样的。至于北京为什么城市病严重,那是单纯北京的问题。北京的格局、北京的路网、北京的快速路模式、北京的地铁车型、北京的卫星城模式,满满的槽点。你看上、广、深有那么痛苦么?
回答于日 00:00
会继续向大城市集中,因为城市间的分工将进一步分化 大城市将会享有更多发展机会,不过相对的,中小城市也会变得更宜居,各取所需 这涉及到“地方政府竞争”模型的崩解,与国家宏观调控的再兴 “两会”结束,“十三五”出台,众说纷纭。除了说出来的话,比… 显示全部 会继续向大城市集中,因为城市间的分工将进一步分化 大城市将会享有更多发展机会,不过相对的,中小城市也会变得更宜居,各取所需 这涉及到“地方政府竞争”模型的崩解,与国家宏观调控的再兴 “两会”结束,“十三五”出台,众说纷纭。除了说出来的话,比如医保、社保、环保、温饱这些热点话题,我们还要去看那些藏在种种举动之下而没有说出来的话。作为一个城市研究者,我从“两会”前后的只言片语和种种迹象里观察到的,是一次央地关系方面的悄无声息却影响深远的转向——“地方政府竞争”模型的崩解,中央集权以及宏观调控力度的加强。在这个转向下,各个城市或许都要重新思索自身的定位和发展路径。 1.“地方政府竞争”模型是什么?2.竞争的可持续问题一:国际环境的变化3.竞争的可持续问题二:负面效应的显现4.“十三五”宏观调控的新目的和手段5.城市展望:座次已定之后 1 “地方政府竞争”模型是什么? 中国过去几十年的连续高速增长是一个经济奇迹,一再超出了传统理论的预期,经济学家们不得不提出种种新理论试图去解释中国的经济发展,其中,张五常在《中国的经济制度》(2009)一书中提出的“地方政府竞争”模型,是我觉得最有说服力的解释之一。 在很多人比如曾经的我眼中,“政府”是一个整体:要么“政府”又做了多少大好事,要么有问题怪“政府”。事实上并非如此,我们的政府是一个庞大的代理人集群,内部又有复杂的关系:纵向有国-省-市-县-乡的划分,横向有各个部门的条条划分,也有各个地区的块块划分。 中国政府的纵向层级 来源:戴维·艾尔文,中英中小企业扶持政策体系项目 “地方政府竞争”模型,就是从政府内部关系衍生出的经济增长模式,它依托几个基本原理和假设: 原理一:上下级政府间的承包关系 如果你有一大块土地,你自己种不过来,怎么办?很自然的选择就是雇一批人来,各自承包一小块替你种。当然,为了让雇工们更有积极性,不妨制定一些考评标准:能者多劳,去管理更大片的地;不能者下,交不上租的就换人。 1994年的“分税制改革”,让中央政府从地方税收中拿去了大头,但是相应的,给了各地方一定的自主权去自谋生计。2004年,省级以下地方政府的财权只有余下不到17%的水平,却负担80%的民生和绝大部分公共事务的支出。由于“支出责任”的过度分散化,逼得地方政府不得不把自己变成“企业”去赚钱(吴晓波)。 我们的上下级政府就是这样的“承包”关系,或者叫做“授权性分权”。 相比之下,美国、德国等地方自治更明显的国家,地方都是民选政府,可以说大家都是自耕农,上级政府仅仅相当于一个农民联合会,无法对下级政府职能作出太多的干涉,各自行使各自的法定责权,这叫“制度性分权”。 原理二:地方政府之间的竞争关系 相邻的几个县之间是什么关系?城市规划课的标准答案大概是区域合作关系,然而实际答案只有——竞争关系。同一辖区内的几个平级政府有太多要竞争的东西:升迁机会要争,官员要在有限的时间里做出政绩;计划项目要争,本市规划的电厂、钢厂、高铁站,具体落谁家可是大不相同。最好例子当然是“大内斗省”江苏:省里的南北之间要竞争,苏南几个市之间要竞争,苏州市下辖几个县之间也要竞争(经济领域争出的火星子还蔓延到了其他领域,不表)。 不在同一辖区之内呢?也在竞争。政策帽子要争,你有历史名城,我也要是,你有国家级新区,我也要有;区域定位要争,你要做东北亚XX中心,不好意思我先占了这个坑;外商投资要争,几乎每个地方都喊出了“筑巢引凤”的口号,争当梧桐树枝。比如一个外商要在辽宁与贵州之间考察内陆代工厂选址,那么此刻哪怕我们地缘上八竿子打不着,此刻也要掰一掰手腕。 原理三:市县级政府高度的经济自主权 《中国的经济制度》里说,“经济权力愈大,地区竞争愈激烈。今天的中国,主要的经济权力不在村,不在镇,不在市,不在省,也不在北京,而是在县的手上。理由是:决定使用土地的权力落在县之手。” 基于这种自主性的认知,很多学者认为中国地方政府具有企业的性质,并且把过往用于企业的种种理论引介到城市发展中来,包括战略定位、战略规划、竞争策略等等。城市经营”,也就是把城市当做一个企业,把政府特别是其主要领导当做企业经营者,在2000年代逐步成为一种广泛的理念。作为这种理念的实践者,也涌现出了一批“能人”、“明星官员”、“拆迁市长”。 规划建设城市,能不能像玩游戏一样随心所欲? 在土地使用方面,市县政府拥有高度的决定权,并且在这些年的发展中探索出了让人叹为观止的利用方式:在土地一级市场卖地,直接收益;进行债务抵押、投融资;作为招商引资的手段,相对于国外政府调节税赋以引资,我国政府调节地价、修改规划远比调节税赋方便。比如现在的工业用地价格几乎低到商住用地的十分之一,实际成了对工业企业的补贴。以及,地方政府可以站在企业的同一侧,帮助修改规划用地的性质、容积率和限高等等,以迎合想要获得的项目。 除了土地使用,招商引资也是县市级政府的任务,更一度成为了各地的工作重点:各级领导集体出行,声势浩大地到目的地城市推荐自己的资源和项目的“招商会”;长期在外地设置办事处的“驻点招商”;乃至某些地区比较极端的,将指标摊派到所有政府部门“任务招商”。 以上三者,市县级政府高度经济自主权、上下级政府的承包关系与地方政府间的竞争关系,共同构成了“地方政府竞争”的理论模型。 “地方政府竞争模型”事实上就是以县为单位的全国两三千个“政府公司”在比拼经济发展的经济格局。各个市县好比一个个商业机构,全国两千多个这样的商业机构激烈竞争,加之县际竞争与官员权位紧密结合,对干部形成了强有力的激励,经济当然会充满勃勃生机(谌洪果,豆瓣书评)。 在计划经济时代,地方政府间的竞争是不突出的,大家都被安排好了,有什么好争的呢?圈养的狗是不需要争的,因为它们并不自由,同时只要听从各自主人的命令就有肉吃;放养的狼才会竞争,才会为了争夺有限的猎物大打出手。 随着在市场经济中,不只是个人的能动性被释放了出来,地方政府的能动性也被释放了出来。一群狼悄然松开了嚼子,进入到世界竞争当中。 2 竞争模型的可持续问题一:国际环境的变化 “改革开放三十年”,发展最快的是1990年后的二十年,或者干脆就是2000年后的十多年。为什么这十年中国发展最快? 首先,这是多个机会窗口的重合的结果,为中国提供了百年不遇的发展机遇: 世界经济繁荣的十年() 两次金融危机之间,美国大印钞票,欧盟尚在蜜月期,石油国土豪欢庆油价高涨,巴西俄罗斯资源出口国家也没被大宗商品贬值困扰,所有人貌似都很有钱。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十多年(2001-) 进出口额的飞涨。 美国对外战略从东亚转到中东的十年() 围堵中国是美国的国家战略,但是在9·11以后,美国被动深陷中东。 世界制造业转移的几十年() 上一波世界制造业转移从欧美到亚洲四小龙,这一波产业转移到了成本更低的中国。 住房改革启动的十多年(1998-),土地招拍挂启动的十多年(2002-),这两个改革共同启动了“土地财政”,从房屋和土地中释放了几十万亿的庞大的资产和信用。其实招拍挂不是早就有的,2002年以前政府卖地用的是不透明的“协议出让”,2002年国务院和国土部一纸条文才要求经营性土地全部采用招拍挂。 中国人口红利最大的十年() 劳动力人口众多,使企业享受低廉人力和国家的低社保支出。 其次,在难得的发展机遇期,“地方政府竞争”刚好是适应这种大环境的,并助力了中国经济腾飞。 地方竞争格局也是在这十几年里形成,当然不是巧合。全国两三千个“政府公司”,就是两三千双利爪,放到水草丰美的草原上,不择手段的去争取发达世界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资源,使中国从其他发展中国家中脱颖而出。你别看国内的各个城市之间厮杀得你死我活,事实上却悄悄把中国变成了全球劳动力成本、资金成本、土地成本、行政成本低的盆地,吸引了无数资本汇集于此,而它的背面,是欧美下岗的产业工人、亚洲四小龙工厂失去的荣光。 中国固定资产投资与GDP图,可以看到2000年后固定资产投资比GDP的显著增加,固定投资的巨量增长有地方政府竞争的功劳,来源:自绘 数据来自国家统计局网站 但是,2000年后十年帮助中国经济腾飞的机会窗口正在悄悄关上,改革红利也正消耗殆尽。 在外部,世界经济繁荣盛景不再,2007金融危机后,美国自顾不暇却又忙着给其他国家挖坑,欧盟陷入泥潭,资源出口国出口乏力;美国对外战略中心转回东亚,2012年前后把眼光回到了亚太“再平衡”,提出TPP;世界产业下一波向东南亚、印度、非洲的转移悄然开启,而且,发达国家也纷纷喊出了“再工业化”的口号。 在内部,加入世贸组织的外贸红利逐渐耗尽;土地红利所能释放出的万亿资本和信用也逐渐耗尽;人口红利方面,统计局数字显示2012年起已经开始连续四年的劳动年龄人口负增长。生育潮+计划生育提供的长达三十年的人口红利期,在度过最高的十年后,将急剧结束。 最美好的时光过去了,外部的经济形势显著恶化,从繁荣转向萧条(这里“繁荣”和“萧条”都是相对的,并不严格),而内部肌体的活力也不再如之前那般旺盛,就像一个人刚从青春期到步入社会,面临着真正的转型和考验。 1950年以来全球及主要国家新增劳动力人口的情况图。其中,黑线代表全球情况,橙色柱体为中国的情况,注意增量从2005年起显著下跌,从2015年左右开始负增长,与其他经济体相比断裂极为显著。数据来源:摩根士丹利报告,2015 一般规律:向地方政府分权与向中央政府集权,或者说“放养”和“圈养”,跟经济形势密切相关。正是在外部资源蓬勃扩大的丰裕时期,狼王才会一声令下让属下们各自去觅食,这样最高效;而在年景不好猎物少的萧条时期,是必须抱团取暖、集团作战才行的。 其实在任何国家都有这个趋势,在经济形势良好的时候,各地方政府都说中央你不要管我让我自己干,在美国,就是1900年前后的几十年蓬勃发展,欧洲产业向美国转移的时期,这时期美国各个城市间同样爆发了激烈的竞争,芝加哥与纽约开展了一场旷日持久的“摩天楼竞赛”,甚至摩天大楼建筑形式本身在这场竞争中正式登上城市舞台。而在经济形势不好的时候,各地都说中央你快来帮帮我扶我一把,这放在美国,就快速发展期结束、世界经济遇冷后的凯恩斯主义与罗斯福新政。 这个一般规律,总结起来就是: 国际形势:繁荣->萧条 国内格局:地方政府竞争->中央宏观调控 也就是说,“地方政府竞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北京农民工子女入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