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通校准中的sweepapt功率很低是什么原因

52RD研发论坛已升级,老版论坛仅供浏览,请访问新版论坛:
& 手机研发论坛(Cell Phone R&D Forum)
& 高通8系上支持的APT功能问题
论坛升级中,停止回贴功能
等级:助理工程师帖子:42被删:0经验:216RD币:79.4来自:火星注册:
&|&&|&&|& 发表于 17:06:221#
此页为旧版论坛,仅供浏览,请访问新版论坛:
请教各位大侠,关于这个平均功率跟踪(APT)技术, 具体是怎么样一个机制啊?应该根据输出功率会调整PA的供电电压,就像MTK的DC-DC PA 供电一样,那可调整的PA供电电压范围又是多少呢?如果哪位有相关的文档可以提供,不胜感激![]
海大等级:版主帖子:398被删:-14经验:1674RD币:5837.9来自:北京&朝阳注册:
&|&&|&&|&&|& 发表于 15:08:482#
此页为旧版论坛,仅供浏览,请访问新版论坛:
一般的调整电压是0.6-Vbat的范围,可以参考RF6650的datasheet,或者是RF7241的datasheet.其实就是一个查表(power VS DAC&Vcc)的过程,没有太特殊的地方。提高效率的机制:比如输出10dBm的功率,根本不需要Vcc=3.4V。所以将电压降低到了比如1.5V。电流不变的情况下面,同样的输出,消耗的功率变小了。具体可以参考高通的文档。
.cn/haidadeblog
等级:助理工程师帖子:42被删:0经验:216RD币:79.4来自:火星注册:
&|&&|&&|& 发表于 20:34:303#
此页为旧版论坛,仅供浏览,请访问新版论坛:
多谢版主指点,具体高通的文档是哪一个专门谈到APT呢?
等级:高级工程师帖子:195被删:0经验:878RD币:165来自:注册:
&|&&|&&|& 发表于 11:45:094#
此页为旧版论坛,仅供浏览,请访问新版论坛:
screen.width-500)this.style.width=screen.width-500;">相关图片[]:
等级:实习生帖子:5被删:0经验:47RD币:58来自:火星注册:
&|&&|&&|& 发表于 23:07:425#
此页为旧版论坛,仅供浏览,请访问新版论坛:
我也有个相关问题,麻烦各位帮我看下。高通的8260采用GPIO_82(TX_AGC_ADJ)发出的PWM来控制RF DC-DC的输出。那么控制PWM的输出应该是由MSM8260某个寄存器来控制. 哪位仁兄能告知是哪个寄存器吗?手头上的资料不足,实在查不到啊。
等级:资深技术专家帖子:3965被删:-76经验:13431RD币:1666来自:北京&海淀注册:
&|&&|&&|&&|& 发表于 11:06:356#
此页为旧版论坛,仅供浏览,请访问新版论坛:
想请教下海大兄,加入APT后,功控就复杂了一些,那ILPC的性能是不是会受到些影响? 理论上ILPC对功率波动是非常敏感的,因为我做得平台没有这种机制,所以想了解一下它的特性,多谢!
给我一个小小的家 蜗牛的家 挡风遮雨的地方 不必太大
等级:资深工程师帖子:363被删:-1经验:1574RD币:258.4来自:河北&北京注册:
&|&&|&&|& 发表于 23:02:347#
此页为旧版论坛,仅供浏览,请访问新版论坛:
供电调整的幅度应该没那么大,功率波动会控制在理想范围内吧。这个是锦上添花的优化功能,不会影响本身的ILPC才对。海大、fengmo。这个问题继续啊,讲讲明白,多谢多谢!!!
诚实做人,踏实做事!
等级:助理工程师帖子:24被删:0经验:124RD币:36来自:火星注册:
&|&&|&&|& 发表于 23:05:208#
此页为旧版论坛,仅供浏览,请访问新版论坛:
好像8系列+WTR1605L上加入APT后ILPC还好.实在有问题局调下几个PA时序的NV就可以,因为ILPC在功率切换点最容易出问题.&&但是实际上引入APT后输出功率跟没有APT时是一样的, 从校准出来的线性表中看出,假如输出功率一样,没有APT的话,Vbias=780(3.4V),RGI=60,引入APT后,Vbias=600(2.64V),RGI=63,我们发现当PA的VCC2电压降低时,RGI有所增加,不过测出来的电流还是减少了. 做APT特征化曲线时留了7dB的ACLR余量,射频性能不会恶化. PA VCC2的供电电压范围是1V到3.4V, 因为VCC2 在1v以下的话低功率时会出一些问题. 还有好像高通的在APT上的算法还有待优化,没有达到DCDC厂商的预期.
等级:版主帖子:1062被删:-28经验:4542RD币:4203.1来自:火星注册:
&|&&|&&|&&|& 发表于 23:24:509#
此页为旧版论坛,仅供浏览,请访问新版论坛:
用qspr做出APT表,导入qspr校准,查看手机在各功率级的ACLR, ILPC指标,有问题的话,在修改APT表,重复。必要的话再修改些NV.
年轻就要在阳光下尽情的挥洒汗水!!!
等级:实习生帖子:8被删:0经验:86RD币:86.7来自:火星注册:
&|&&|&&|& 发表于 16:50:3210#
此页为旧版论坛,仅供浏览,请访问新版论坛:
以下是引用fengmo44在 11:06:35的发言:想请教下海大兄,加入APT后,功控就复杂了一些,那ILPC的性能是不是会受到些影响? 理论上ILPC对功率波动是非常敏感的,因为我做得平台没有这种机制,所以想了解一下它的特性,多谢!APT就是为了提升效率,gain不会变化,PA通过APT的调整使得工作在线性区的末端,也就是gain不会压缩,功率不会有变化,线性度稍稍恶化,也就不存在你说的ILPC的问题查看: 13805|回复: 152
高通平台RF校准问题
该用户从未签到
本帖最后由 BYD 于
14:39 编辑
我们在做高通平台RF校准时,首先要做RGI Bais Chart 和PinPout Chart。
在校准的Sweep1时需要利用RGI Bais Chart 得到的4对RGI、Bais对来计算M-line得到M-line Table。
那么软件是如何利用4对RGI、Bais对来计算得到M-line的?(具体的数据调用过程)
还有在Sweep2中的DPD又是怎么回事?
本人看了好几天也没有搞清其中的过程和转换关系。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
签到天数: 255 天[LV.8]以坛为家I
回帖奖励 +10
回复本帖可获得 10 ¥RD币奖励! 每人限 1 次
签到天数: 236 天[LV.7]常住居民III
校准过程中的Bias变化是不会影响PA线性的,所以不会得出四条单独的曲线而会得出一条完整的曲线,四组值是来优化PA切换点的,你所说的M-line我不知道是什么,我认为就是得出的曲线,同时也是PA的特性曲线。
该用户从未签到
请指教,AMAM/AMPM的具体意义是什么?DPD补偿失真又是怎样的一个过程?
QPSK和16QAM调制都是幅度和相位调制方式, 也就是幅度和相位同时携带信息。因为这种调制峰均比非1的关系,AMAM/AMPM失真就是放大过程中由于幅度信息的不同放大增益(从时域角度来看)导致的幅度和相位的失真。DPD就是预先把补偿(反向失真)加入到IQ信号,对冲PA放大后的失真。高通在校准过程sweep2中抓IQ对比放大前后的信号,然后建DPD信息。
该用户从未签到
我的理解是:
首先j软件计算对应关系RGI-&Vin,Bais-&Vcc,Pout-&Vout,得到四对(Vin,Vcc,Vout),
然后每对(Vin,Vcc,Vout)的Vin从0扫描到255,分别得到经过这四个点的四条曲线,
再捕获这四条曲线的n-dB压缩点,而M-line则是穿过这四个压缩点或附近的一条直线(计算得到),
最后,在这条直线上取所需点(Vin,Vcc,Vout)再转换成(RGI,Bais,Pout)存储到M-line Table中。
不知道是否正确?而DPD又是怎么回事?
该用户从未签到
签到天数: 83 天[LV.6]常住居民II
我是为了10RD 来回帖的。
签到天数: 63 天[LV.6]常住居民II
刚刚接触,感谢分享!
签到天数: 468 天[LV.9]以坛为家II
高通有相应的文档,可以下来看看,我理解也没深,几句话说不出来。
签到天数: 236 天[LV.7]常住居民III
跟着你们学习来的
签到天数: 3 天[LV.2]偶尔看看I
谁有高通的说明文档,分享一下啊
该用户从未签到
校准过程中的Bias变化是不会影响PA线性的,所以不会得出四条单独的曲线而会得出一条完整的曲线,四组值是来 ...
我们做的校准方式是XPT(即APT+EPT方式),M-line大概如下图: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
该用户从未签到
因为EPT和ET都需要PA工作在压缩模式而非线性模式会产生AMAM/AMPM失真,所以需要DPD(数字预失真)来补偿失真
该用户从未签到
该用户从未签到
因为EPT和ET都需要PA工作在压缩模式而非线性模式会产生AMAM/AMPM失真,所以需要DPD(数字预失真)来补偿失真
请指教,AMAM/AMPM的具体意义是什么?DPD补偿失真又是怎样的一个过程?
签到天数: 153 天[LV.7]常住居民III
学习学习!
签到天数: 24 天[LV.4]偶尔看看III
应该就是PA工作下的几种状态吧,作为菜鸟的我是这样子理解的,同学习~
该用户从未签到
谢谢!希望有大神继续跟帖啊~~
该用户从未签到
本帖最后由 BYD 于
17:26 编辑
QPSK和16QAM调制都是幅度和相位调制方式, 也就是幅度和相位同时携带信息。因为这种调制峰均比非1的关系, ...
其实我就是对m-line和DPD信息建立的过程不理解,你能详细得说一下整个过程吗?让大家都学习一下。非常感谢。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
签到天数: 191 天[LV.7]常住居民III
上面文档可以share吗?
Powered by电池不够快充来凑 高通QC 4.0功率提升
电池不够快充来凑 高通QC 4.0功率提升
续航作为手机目前最大的瓶颈,除了单纯的增加电池容量外,似乎没有什么好的办法。好在我们还有快充,虽然电池用的快,但是充电速度也不差。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续航不足的问题。
【机锋网】续航作为手机目前最大的瓶颈,除了单纯的增加电池容量外,似乎没有什么好的办法。好在我们还有快充,虽然电池用的快,但是充电速度也不差。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续航不足的问题。
Quick Charge历代对比(图片来自高通)
早在6年前,高通就推出了Quick Charge第一代充电解决方案&QC 1.0。虽然只是5V2A,但相比当年的5V0.5A充电,速度已经快了不少。随后QC 2.0诞生,在保证2A电流的同时,实现了18W的大功率传输。而现在主流的QC3.0技术,则将最大电流也提升到了3A,同时因为电压更低,所以效率提升最高达38%,充电速度提升27%,发热降低45%。
Quick Charge 4.0(图片来自高通)
为了与谷歌的USB PD协议相配合,高通又推出了QC4.0技术。这一次功率提升到了28W,同时加入USB PD的支持。有5V5.6A和9V3A两种输出方案可供选择。而搭载QC4.0技术的手机有望在明年初首发。
机锋视角:快充已经成为手机中不可或缺的功能之一,它就像当年的视网膜屏幕一样。一旦用上,就再也回不去了。
相关阅读:
(window.slotbydup=window.slotbydup || []).push({
id: '2331703',
container: s,
size: '600,200',
display: 'inlay-fix'
12345678910
扫我~关注“机锋网”微信公众号
第一时间获取有价值的新闻!
友情链接: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高通平台校准原理介绍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高通平台校准原理介绍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14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高通校准原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