矢可以主什么词?

&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5分)唐太公论弓矢...”习题详情
252位同学学习过此题,做题成功率84.9%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5分)唐太公论弓矢上①谓太子少师萧踽曰:“朕少好弓矢,得良弓十数,自谓无以加,近以示弓工②,乃曰‘皆非良材’,朕问其故。工曰:‘木心不直,则脉理皆邪③,弓虽动而发矢不直。’朕始寤向者辨之未精也。朕以弓矢定四方,识之犹未能尽,况天下之务④,其能遍知乎?”乃令京官五品以上更宿中书内省,数延见⑤,问以民间疾苦,政事得失。(选自《资治通鉴·唐纪》)【注】①上:君主,这里指李世民。②近以示弓工:近来把它给造弓的工匠看。③脉理皆邪:木头的纹理都不正。脉理.指木纹。④务:事务。⑤数延见:经常召见。数,屡次。【小题1】.解释下列划线词语在句中的意思。(1分)(1)朕少好弓矢(2)更宿中书内省【小题2】.文中唐太宗是一位什么样的君主?(2分)【小题3】.唐太宗和邹忌,一位是善治天下的君主,一位是婉言进谏的臣子,“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是他们身上共同的特点。从中你能获得什么启示?(2分)【小题1】(1)喜欢 (2)轮流【小题1】唐太宗是位关心民生疾苦、善于治理国家、善于自省、善于纳谏的君主。【小题1】示例:唐太宗为古代君主却能认识到反思自己的重要性,对于我们更应该做到“吾日三省乎吾身。”时刻反思自己,不被别人的赞美和暂时的成功冲昏头脑,在不断地反思中完善自己(围绕 “反思”、“自省”谈自己的体会即可)&
本题难度:一般
题型:解答题&|&来源:2012-吉林省松原市扶余县八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分析与解答
习题“阅读下文。回答问题。(5分)唐太公论弓矢上①谓太子少师萧踽曰:“朕少好弓矢,得良弓十数,自谓无以加,近以示弓工②,乃曰‘皆非良材’,朕问其故。工曰:‘木心不直,则脉理皆邪③,弓虽动而发矢不直。’朕始寤向者辨之未...”的分析与解答如下所示:
找到答案了,赞一个
如发现试题中存在任何错误,请及时纠错告诉我们,谢谢你的支持!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5分)唐太公论弓矢上①谓太子少师萧踽曰:“朕少好弓矢,得良弓十数,自谓无以加,近以示弓工②,乃曰‘皆非良材’,朕问其故。工曰:‘木心不直,则脉理皆邪③,弓虽动而发矢不直。’朕始寤...
错误类型:
习题内容残缺不全
习题有文字标点错误
习题内容结构混乱
习题对应知识点不正确
分析解答残缺不全
分析解答有文字标点错误
分析解答结构混乱
习题类型错误
错误详情:
我的名号(最多30个字):
看完解答,记得给个难度评级哦!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5分)唐太公论弓矢...”的最新评论
欢迎来到乐乐题库,查看习题“阅读下文。回答问题。(5分)唐太公论弓矢上①谓太子少师萧踽曰:“朕少好弓矢,得良弓十数,自谓无以加,近以示弓工②,乃曰‘皆非良材’,朕问其故。工曰:‘木心不直,则脉理皆邪③,弓虽动而发矢不直。’朕始寤向者辨之未精也。朕以弓矢定四方,识之犹未能尽,况天下之务④,其能遍知乎?”乃令京官五品以上更宿中书内省,数延见⑤,问以民间疾苦,政事得失。(选自《资治通鉴·唐纪》)【注】①上:君主,这里指李世民。②近以示弓工:近来把它给造弓的工匠看。③脉理皆邪:木头的纹理都不正。脉理.指木纹。④务:事务。⑤数延见:经常召见。数,屡次。【小题1】.解释下列划线词语在句中的意思。(1分)(1)朕少好弓矢(2)更宿中书内省【小题2】.文中唐太宗是一位什么样的君主?(2分)【小题3】.唐太宗和邹忌,一位是善治天下的君主,一位是婉言进谏的臣子,“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是他们身上共同的特点。从中你能获得什么启示?(2分)”的答案、考点梳理,并查找与习题“阅读下文。回答问题。(5分)唐太公论弓矢上①谓太子少师萧踽曰:“朕少好弓矢,得良弓十数,自谓无以加,近以示弓工②,乃曰‘皆非良材’,朕问其故。工曰:‘木心不直,则脉理皆邪③,弓虽动而发矢不直。’朕始寤向者辨之未精也。朕以弓矢定四方,识之犹未能尽,况天下之务④,其能遍知乎?”乃令京官五品以上更宿中书内省,数延见⑤,问以民间疾苦,政事得失。(选自《资治通鉴·唐纪》)【注】①上:君主,这里指李世民。②近以示弓工:近来把它给造弓的工匠看。③脉理皆邪:木头的纹理都不正。脉理.指木纹。④务:事务。⑤数延见:经常召见。数,屡次。【小题1】.解释下列划线词语在句中的意思。(1分)(1)朕少好弓矢(2)更宿中书内省【小题2】.文中唐太宗是一位什么样的君主?(2分)【小题3】.唐太宗和邹忌,一位是善治天下的君主,一位是婉言进谏的臣子,“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是他们身上共同的特点。从中你能获得什么启示?(2分)”相似的习题。兔字组词语有哪些(共40个)_
兔字组词语有哪些(共40个)
兔字组词语有哪些(共40个):白兔,冰兔,毚兔,蟾兔,蜍兔,踆兔,待兔,当兔,伏兔,狐兔...
兔的组词有哪些. 兔的组词有哪些.坠兔、走兔、阴兔、月兔、雉兔、逐兔、玉兔、玉兔鹘、玉兔胡、月中兔、银兔符、玉兔毫、兔三窟、迎霜兔、兔儿爷、兔崽子、贺兔头、撑目兔、兔园册、兔丝子、兔毛衫、白兔公、白兔记、双兔碑、三兔穴、青蟾兔、三改兔、秋兔毫、狮子搏兔、犬兔俱毙、全狮搏兔、犬兔之争、目兔顾犬、惊猿脱兔、获兔烹狗、狼奔兔脱、守株待兔
兔.的组词有哪些 兔的解释[tù ] 1. 哺乳动物,耳长,尾短,上唇中间裂开,后肢较长,跑得快:~子。~脱(迅速地逃走)。~毫笔。~起鹘落(“鹘”,打猎用的猛禽。兔子才起来而鹘已经扑下去,喻动作敏捷。亦喻作书画或写文章下笔迅捷)。2. 古称娈童(指被当作女性玩弄的美貌男子)。
兔的组词有哪些 兔的组词 :白兔、兔子、野兔、兔毫、兔唇、兔脱、脱兔、兔宫、兔丝、兔啮、蟾兔、瑶兔、当兔、家兔、兔楮、兔册、待兔、兔褐、走兔、兔月、夕兔、兔园、跟兔、狐兔、兔葵、兔缺、兔简、灵兔、金兔、阴兔
兔子有什么组词 兔字有什么组词 :白兔、兔子、野兔、兔毫、兔脱、脱兔、兔唇、瑶兔、兔丝、兔宫、蟾兔
用兔字组几个四字词语 守株待兔、狡兔三窟、兔死狐悲、兔死狗烹、动如脱兔、见兔顾犬、兔起凫举、兔起鹘落、乌飞兔走、东兔西乌、龟毛兔角、得兔忘蹄、白兔赤乌、东门逐兔、兔丝燕麦、兔角牛翼、见兔放鹰、狡兔三穴、兔葵燕麦、一雕双兔
兔可以组什么词语 兔脱 兔辉 兔客 兔简 兔苑 兔啮 兔毫 兔径 兔颖 兔月 兔园 兔灰 兔鹘 逐兔 竹兔 坠兔 兔唇 兔丘 兔纤 兔毛 卧兔 玄兔 雪兔 金兔 木兔 老兔 跟兔 顾兔 狐兔 鹑兔 兔窟 兔葵 兔竹 兔角 兔药 兔翰 兔宫 赤兔 蟾兔 冰兔 守兔 脱兔 兔管 灵兔 魄兔 蹇兔 毚兔 走兔 当兔 踆兔 待兔 寒兔 桂兔 伏兔 飞兔 騛兔 蜍兔 家兔 兔黄 兔楮 霜兔 兔褐 兔房 白兔 跳兔 兔钩 兔影 兔缕 兔轮 兔罝 兔目 兔卢 兔丝 兔华 兔罟 兔册 兔奚 兔鬣 兔头 兔阙 兔缺 兔魄 兔子 玉兔 月兔 雉兔 乌兔 夕兔 瑶兔 野兔 逸兔 阴兔 银兔符 兔三窟 三兔穴 白兔公 白兔记 兔园册 兔毛衫 双兔碑 青蟾兔 三改兔 贺兔头 秋兔毫 兔丝子 撑目兔 迎霜兔 玉兔毫 玉兔鹘 玉兔胡 月中兔 兔崽子 兔儿爷 兔葵燕麦 全狮搏兔 犬兔之争 狮子搏兔 犬兔俱毙 兔起乌沉 兔死狐悲 兔死凫举 兔走乌飞 兔角牛翼 兔起鹘落 乌踆兔走 一雕双兔 狐死兔泣 龟毛兔角 动如脱兔 东门逐兔 东兔西乌 见兔放鹰 急兔反噬 势若脱兔 兔毛大伯 目兔顾犬 狡兔三穴 见兔顾犬 狼奔兔脱 惊猿脱兔 金乌玉兔 狡兔三窟 获兔烹狗 兔丝燕麦 白兔公子 白兔捣药 白兔赤乌 守株待兔 狐踪兔穴 狐兔之悲 蟾逃兔遁 得兔忘蹄 待兔守株 白兔御史 兔起凫举 兔死狗烹 兔头麞脑 兔缺乌沈 兔走鹘落 兔缺乌沉 兔角龟毛 乌飞兔走 兔头獐脑 兔死犬饥 中山玉兔毫 鸡兔同笼问题 狡兔死,良狗烹 兔子尾巴长不了 兔儿不吃窠边草 兔子不吃窝边草 狡兔死,良犬烹 狡兔尽则良犬烹 狡兔得而猎犬烹 狮子搏兔,亦用全力 静如处女,动如脱兔 白胡阑套住个迎霜兔 始如处女,后如脱兔 守如处女,出如脱兔 狮象搏兔,皆用全力 静若处子,动若脱兔 狮子搏象兔,皆用全力...余下全文>>
白兔bái tù 1.
亦作「白菟」。白色的兔子。古代以为瑞物。
●《后汉书o光武帝纪下》:「日南徼外蛮夷献白雉、白兔。」
●《后汉书o桓帝纪》:「十一月,西河言白菟见。」
●《宋史o杨大异传》:「十世祖祥避地醴陵,因家焉。祥事亲孝,亲亡哀毁,泣尽继以血,庐墓终身,有白芝、白乌、白兔之瑞。」 2.
月亮的代称。传说月中有白兔,故称。
●北周庾信《宫调曲》之三:「金波来白兔,弱木下苍乌。」
●唐杜甫《八月十五夜月》诗之一:「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
●唐方干《岁晚苦寒》诗:「白兔没已久,晨鸡僵未知。」 3.
相传为秦始皇的骏马名。
●晋崔豹《古今注o鸟兽》:「秦始皇有名马七:一曰追风,二曰白兔……七曰晨凫。」
●唐鲍溶《经秦皇墓》诗:「珠华翔青鸟,玉影耀白兔。」 4.
《古诗源o窦玄妻〈古怨歌〉》:「茕茕白兔,东走西顾。衣不如新,人不如故。」沈德潜注:「玄状貌绝异,天子使出其妻,妻以公主。妻悲怨,寄书及歌与玄。时人怜之。」后用为弃妇的典故。★「白兔」在《汉语大词典》第11337页 第8卷 181★「白兔」在《重編國語辭典》的解释白兔bái tù 1.
亦作「白菟」。白色的兔子。古代以為瑞物。
? 《後漢書o光武帝紀下》:「日南徼外蠻夷獻白雉、白兔。」
? 《後漢書o桓帝紀》:「十一月,西河言白菟見。」
? 《宋史o楊大异傳》:「十世祖祥避地醴陵,因家焉。
? 祥事親孝,親亡哀毀,泣盡繼以血,廬墓終身,有白芝、白烏、白兔之瑞。」 2.
月亮的代稱。傳說月中有白兔,故稱。
? 北周·庾信《宮調曲》之三:「金波來白兔,弱木下蒼烏。」
? 唐·杜甫《八月十五夜月》詩之一:「此時瞻白兔,直欲數秋毫。」
? 唐·方干《歲晚苦寒》詩:「白兔沒已久,晨雞僵未知。」 3.
相傳為秦始皇的駿馬名。
? 晉·崔豹《古今注o鳥獸》:「秦始皇有名馬七:一曰追風,二曰白兔……七曰晨鳧。」
? 唐·鮑溶《經秦皇墓》詩:「珠華翔青鳥,玉影耀白兔。」 4.
《古詩源o竇玄妻〈古怨歌〉》:「煢煢白兔,東走西顧。衣不如新,人不如故。」
? 沈德潛注:「玄狀貌絕異,天子使出其妻,妻以公主。妻悲怨,寄書及歌與玄。時人憐之。」後用為棄婦的典故。
冰兔bīng tù神话传说谓月中有白兔,故以「冰兔」代称月亮。
●唐李绅《奉酬乐天立秋夕有怀见寄》诗:「冰兔半升魄,铜壶微滴长。」★「冰兔」在《汉语大词典》第2135页 第2卷 391冰兔bīng tù神話傳說謂月中有白兔,故以「冰兔」代稱月亮。
? 唐·李紳《奉酬樂天立秋夕有懷見寄》詩:「冰兔半升魄,銅壺微滴長。」
毚兔chán tù 1.
狡兔,大兔。
●《诗·小雅·巧言》:「跃跃毚兔。」
●毛传:「毚兔,狡兔也。」
●孔颖达疏:「《仓颉解诂》:‘毚,大兔也。’大兔必狡猾,又谓之狡兔。」
●汉张衡《西京赋》:「毚兔联猭,陵峦超壑。」
●南朝宋鲍照《拟古》诗之一:「伐木清江湄,设罝守毚兔。」
●宋王安石《送王蒙州》诗:「箭落皂雕毚兔避,句传炎海鳄鱼惊。」 2.
一种类鼠的小兔。
●清陆楣《征西纪略》:「十八日抵噶里,从者猎得毚兔四五,大如鼠,头似兔,尾则类鼠,细毛黑白色,足有长短,跳跃甚捷,犬不能获,惟网可得,皮可为裘。」★「毚兔」在《汉语大词典》第2501页 第2卷 757★「毚兔」在《重編國語辭典》的解释毚兔chán tù 1.
狡兔,大兔。
? 《詩o小雅o巧言》:「躍躍毚兔。」
? 毛傳:「毚兔,狡兔也。」
? 孔穎達疏:「《倉頡解詁》:‘毚,大兔也。’大兔必狡猾,又謂之狡兔。」
? 漢·張衡《西京賦》:「毚兔聯猭,陵巒超壑。」
? 南朝·宋·鮑照《擬古》詩之一:「伐木清江湄,設罝守毚兔。」
? 宋·王安石《送王蒙州》詩:「箭落皂雕毚兔避,句傳炎海鱷魚驚。」 2.
一種類鼠的小兔。
? 清·陸楣《征西紀略》:「十八日抵噶里,從者獵得毚兔四五,大如鼠,頭似兔,尾則類鼠,細毛黑白色,足有長短,跳躍甚捷,犬不能獲,惟網可得,皮可為裘。」
蟾兔chán tù 1.
蟾蜍与玉兔。旧说两物为月中之精,因作月的代称。
●《古诗十九首o孟冬寒气至》:「三五明月满,四五蟾兔缺。」
●唐欧阳詹《玩月》诗:「八月十五夕,旧嘉蟾兔光。」
●清方文《汤君谟读书敬亭寄此》诗:「前夕与我约,月明登兹台,蟾兔忽已缺,轩车犹未来。」 2.
月中玉兔。
●清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o兔儿爷摊子》:「每届中秋,市人之巧者用黄土抟成蟾兔之像以出售,谓之兔儿爷。」★「蟾兔」在《汉语大词典》第12136页 第8卷 980★「蟾兔」在《汉语辞海》的解释★「蟾兔」在《重編國語辭典》的解释蟾兔chán tù 1.
蟾蜍與玉兔。舊說兩物為月中之精,因作月的代稱。
? 《古詩十九首o孟冬寒氣至》:「三五明月滿,四五蟾兔缺。」
? 唐·歐陽詹《玩月》詩:「八月十五夕,舊嘉蟾兔光。」
? 清·方文《湯君謨讀書敬亭寄此》詩:「前夕與我約,月明登茲臺,蟾兔忽已缺,軒車猶未來。」 2.
月中玉兔。
? 清·富察敦崇《燕京歲時記o兔兒爺攤子》:「每屆中秋,市人之巧者用黃土摶成蟾兔之像以出售,謂之兔兒爺。」
蜍兔chú tù借指月亮。俗传月中有蟾蜍、玉兔,故称。
●清陈维崧《风流子》词:「叹世上鸡虫,笑人寂寂;天边蜍兔,去我堂堂。」★「蜍兔」在《汉语大词典》第12058页 第8卷 902蜍兔chú tù借指月亮。俗傳月中有蟾蜍、玉兔,故稱。
? 清·陳維崧《風流子》詞:「歎世上雞蟲,笑人寂寂;天邊蜍兔,去我堂堂。」
踆兔qūn tù古代传说月亮中居有玉兔,后因以「踆兔」借指月亮。
●清程晋芳《游太学观石鼓》诗:「赤乌踆兔犹朦胧,六经聚讼如蚁丛。」★「踆兔」在《汉语大词典》第14455页 第10卷 488踆兔qūn tù古代傳說月亮中居有玉兔,後因以「踆兔」借指月亮。
? 清程晉芳《游太學觀石鼓》詩:「赤烏踆兔猶朦朧,六經聚訟如蟻叢。」
待兔dài tù比喻墨守成规而不知变通或妄想不劳而获,坐享其成。典出《韩非子o五蠹》宋人有耕田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唐欧阳詹《送王式东游序》:「予怀待兔之固,犹伺北阙寝书之报;公范见变豹之理,将东游诸侯之国。」
●宋范仲淹《临川羡鱼赋》:「亦犹射雉之子,即亡矢以胡为?待兔之人,非设罝而奚可?」★「待兔」在《汉语大词典》第4348页 第3卷 942待兔dài tù比喻墨守成規而不知變通或妄想不勞而獲,坐享其成。典出《韓非子o五蠹》宋人有耕田者,田中有株,兔走觸株,折頸而死,因釋其耒而守株,冀復得兔。
? 唐·歐陽詹《送王式東游序》:「予懷待兔之固,猶伺北闕寢書之報;公範見變豹之理,將東遊諸侯之國。」
? 宋·范仲淹《臨川羡魚賦》:「亦猶射雉之子,即亡矢以胡為?待兔之人,非設罝而奚可?」
当兔dāng tù指处在两伏兔之间的部分车辕。伏兔,古代车厢底板下面扣住横轴的两个部件,也叫做轐。
●《周礼o考工记·辀人》:「十分其辀之长,以其一为之当兔之围。」郑玄注:「辀当伏兔者也。」
●贾公彦疏:「当兔,谓舆下当横轴之处。」
●孙诒让正义引戴震曰:「当兔在舆下正中,其两旁置伏兔者。」★「当兔」在《汉语大词典》第10995页 第7卷 1393参见:當兔
伏兔fú tù 1.
亦作「伏菟」。隐伏或蹲伏着的兔子。
●《文选o邹阳<上书吴王>》:「今胡数涉北河之外,上覆飞鸟,下不见伏兔。」
●李善注引苏林曰:「言胡上射飞鸟,下尽地之伏兔。」
●《汉书o邹阳传》作「伏菟」。
●唐沈佺期《七夕曝衣篇》:「双花伏兔画屏风,四子盘龙擎斗帐。」 2.
古代车上的部件,勾连车箱底板和车轴,以其形如蹲伏之兔,故名。
●《周礼o考工记·辀人》:「良辀环灂,自伏兔不至轨七寸。」
●贾公彦疏:「伏兔衔车轴,在舆下,短不至轨。」 3.
指织机上的部件。
●南朝梁刘孝威《鄀县遇见人织率尔寄妇诗》:「机顶挂流苏,机旁垂结珠。青丝引伏兔,黄金绕鹿卢。」 4.
经穴名。别名外勾。属足阳明胃经。位于大腿前外侧,髌底外侧端上六寸处。
●《灵枢经o经脉》:「胃足阳明之脉……其支者,起于胃口,下循腹里,下至气街中而合,以下髀关,抵伏兔,下膝髌中。」
●《针灸甲乙经》卷三:「伏兔在膝上六寸,起肉间,足阳明脉气所发。」 5.
亦作「伏菟」。草药飞廉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o草四·飞廉》﹝释名﹞。★「伏兔」在《汉语大词典》第1183页 第1卷 1183伏兔fú tù 1.
亦作「伏菟」。隱伏或蹲伏着的兔子。
? 《文選o鄒陽<上書吳王>》:「今胡數涉北河之外,上覆飛鳥,下不見伏兔。」
? 李善注引蘇林曰:「言胡上射飛鳥,下盡地之伏兔。」
? 《漢書o鄒陽傳》作「伏菟」。
? 唐·沈佺期《七夕曝衣篇》:「雙花伏兔畫屏風,四子盤龍擎斗帳。」 2.
古代車上的部件,勾連車箱底板和車軸,以其形如蹲伏之兔,故名。
? 《周禮o考工記o輈人》:「良輈環灂,自伏兔不至軌七寸。」
? 賈公彥疏:「伏兔銜車軸,在輿下,短不至軌。」 3.
指織機上的部件。
? 南朝·梁·劉孝威《鄀縣遇見人織率爾寄婦詩》:「機頂挂流蘇,機旁垂結珠。青絲引伏兔,黃金繞鹿盧。」 4.
經穴名。別名外勾。屬足陽明胃經。位於大腿前外側,髕底外側端上六寸處。
? 《靈樞經o經脈》:「胃足陽明之脈……其支者,起於胃口,下循腹裏,下至氣街中而合,以下髀關,抵伏兔,下膝髕中。」
? 《針灸甲乙經》卷三:「伏兔在膝上六寸,起肉間,足陽明脈氣所發。」 5.
亦作「伏菟」。草藥飛廉的別名。見明·李時珍《本草綱目o草四o飛廉》﹝釋名﹞。
狐兔hú tù狐和兔。亦以喻坏人;小人。
●汉扬雄《长杨赋》:「虎豹狖玃,狐兔麋鹿。」
●唐崔颢《古游侠呈军中诸将》诗:「地回鹰犬急,草深狐兔肥。」
●宋张元干《贺新郎·送胡邦衡待制》词:「底事昆仑倾砥柱,九地黄流乱注?聚万落千村狐兔。」
●清玉瑟斋主人《血海花·嚼雪》:「纵横狐兔擅威权,空叫我嫠纬凄凉痛抱天。」
●梁启超《留别澳洲诸同志》诗之一:「狐兔中原恶,干戈旧岁徂。」★「狐兔」在《汉语大词典》第6488页 第5卷 33狐兔hú tù狐和兔。亦以喻壞人;小人。
? 漢·揚雄《長楊賦》:「虎豹狖玃,狐兔麋鹿。」
? 唐·崔顥《古游俠呈軍中諸將》詩:「地迴鷹犬急,草深狐兔肥。」
? 宋·張元幹《賀新郎o送胡邦衡待制》詞:「底事昆侖傾砥柱,九地黃流亂注?聚萬落千村狐兔。」
? 清·玉瑟齋主人《血海花o嚼雪》:「縱橫狐兔擅威權,空叫我嫠緯淒涼痛抱天。」
? 梁啟超《留別澳洲諸同志》詩之一:「狐兔中原惡,干戈舊歲徂。」
金兔jīn tù月的别称。
●南朝梁刘孝绰《林下映月》诗:「攒柯半玉蟾,裛叶彰金兔。」
●隋江总《答王筠早朝守建阳门开》诗:「金兔犹悬魄,铜龙欲启扉。」
●唐卢仝《月蚀》诗:「朱弦初罢弹,金兔正奇绝。」★「金兔」在《汉语大词典》第16511页 第11卷 1152★「金兔」在《汉语辞海》的解释金兔jīn tù月的別稱。
? 南朝·梁·劉孝綽《林下映月》詩:「攢柯半玉蟾,裛葉彰金兔。」
? 隋·江總《答王筠早朝守建陽門開》詩:「金兔猶懸魄,銅龍欲啟扉。」
? 唐·盧仝《月蝕》詩:「朱弦初罷彈,金兔正奇絕。」
老兔lǎo tù 1.
神话传说中的月中白兔。亦借指月。
●唐李贺《梦天》诗:「老兔寒蟾泣天色,云楼半开壁斜白。」
●南唐陈陶《飞龙引》:「彤庭侍宴瑶池席,老兔春高桂宫白。」
●宋苏轼《虎儿》诗:「老兔自谓月中物,不骑快马骑蟾蜍。」 2.
鸱鸺的一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o禽三·鸱鸺》。★「老兔」在《汉语大词典》第11769页 第8卷 613老兔lǎo tù 1.
神話傳說中的月中白兔。亦借指月。
? 唐·李賀《夢天》詩:「老兔寒蟾泣天色,雲樓半開壁斜白。」
? 南唐·陳陶《飛龍引》:「彤庭侍宴瑤池席,老兔春高桂宮白。」
? 宋·蘇軾《虎兒》詩:「老兔自謂月中物,不騎快馬騎蟾蜍。」 2.
鴟鵂的一種。見明·李時珍《本草綱目o禽三o鴟鵂》。
守兔shǒu tù语出南朝宋鲍照《拟古诗》:「南国有儒生,迷方独沦误。伐木清江湄,设罝守毚兔。」后因以「守兔」喻指怀志以待时。
●清顾炎武《答徐甥干学》诗:「守兔江湄迟夜月,饮牛涧底触秋声。」参见「守株待兔」。★「守兔」在《汉语大词典》第4707页 第3卷 1301守兔shǒu tù語出南朝·宋·鮑照《擬古詩》:「南國有儒生,迷方獨淪誤。伐木清江湄,設罝守毚兔。」後因以「守兔」喻指懷志以待時。
? 清·顧炎武《答徐甥乾學》詩:「守兔江湄遲夜月,飲牛澗底觸秋聲。」參見「守株待兔」。
跳兔tiào tù动物名。
●宋沈括《梦溪笔谈o杂志一》:「契丹北境有跳兔,形皆兔也,但前足才寸许,后足几一尺。行则用后足跳,一跃数尺,止则蹶然仆地……盖《尔雅》所谓蟨兔也。」李群注:「跳兔今称跳鼠。」
●清魏源《圣武记》卷三附录:「兽则唯有跳兔一种,身长五六寸,尾长四五寸许,尾末色如银鼠,前股长仅盈寸,后股长至七八寸,耳如箭筒,长可四五寸许,又一种耳仅寸许者,腾跃如飞。」★「跳兔」在《汉语大词典》第14432页 第10卷 465跳兔tiào tù動物名。
? 宋·沈括《夢溪筆談o雜志一》:「契丹北境有跳兔,形皆兔也,但前足纔寸許,後足幾一尺。行則用後足跳,一躍數尺,止則蹶然仆地……蓋《爾雅》所謂蟨兔也。」
? 李群注:「跳兔今稱跳鼠。」
? 清·魏源《聖武記》卷三附錄:「獸則唯有跳兔一種,身長五六寸,尾長四五寸許,尾末色如銀鼠,前股長僅盈寸,後股長至七八寸,耳如箭筒,長可四五寸許,又一種耳僅寸許者,騰躍如飛。」
兔册tù cè见「兔园册」。★「兔册」在《汉语大词典》第2018页 第2卷 274参见:兔冊
兔楮tù chǔ笔和纸。犹言笔墨。
●唐高彦休《唐阙史o郑少尹及第》:「同年有郭八郎,阴骘驱驾,须及于斯,非兔楮可以尽述者。」★「兔楮」在《汉语大词典》第2019页 第2卷 275兔楮tù chǔ筆和紙。猶言筆墨。
? 唐·高彥休《唐闕史o鄭少尹及第》:「同年有郭八郎,陰騭驅駕,須及於斯,非兔楮可以盡述者。」
兔唇tù chún唇裂。★「兔唇」在《汉语大词典》第2019页 第2卷 275★「兔唇」在《现代汉语词典》第1320页兔唇tù chún唇裂。
兔毫tù háo 1.
●《初学记》卷二一引晋王羲之《笔经》:「汉时诸郡献兔毫,出鸿都,惟有赵国毫中用。时人咸言兔毫无优劣,管手有巧拙。」 2.
用兔毛制成的笔。亦泛指毛笔。
●唐罗隐《寄虔州薛大夫》诗:「海鹏终负日,神马背眠槽,会得窥成绩,幽窗染兔毫。」
●金萧贡《假梅》诗:「莫道去非诗破的,兔毫那解写花真。」
●明谢肇浙《五杂俎o物部四》:「吴兴自兔毫外,有鼠毫、羊毫二种。」
●清龚自珍《鹧鸪天》词:「兔毫留住伤心影,输与杭州老画师。」
●叶圣陶《六幺令》曲:「兔毫在握,赓续前书尚心热。」★「兔毫」在《汉语大词典》第2019页 第2卷 275★「兔毫」在《现代汉语词典》第1320页★「兔毫」在《汉语辞海》的解释★「兔毫」在《重編國語辭典》的解释兔毫tù háo 1.
? 《初學記》卷二一引晉·王羲之《筆經》:「漢時諸郡獻兔毫,出鴻都,惟有趙國毫中用。時人咸言兔毫無優劣,管手有巧拙。」 2.
用兔毛製成的筆。亦泛指毛筆。
? 唐·羅隱《寄虔州薛大夫》詩:「海鵬終負日,神馬背眠槽,會得窺成績,幽窗染兔毫。」
? 金·蕭貢《假梅》詩:「莫道去非詩破的,兔毫那解寫花真。」
? 明·謝肇淛《五雜俎o物部四》:「吳興自兔毫外,有鼠毫、羊毫二種。」
? 清·龔自珍《鷓鴣天》詞:「兔毫留住傷心影,輸與杭州老畫師。」
? 葉聖陶《六幺令》曲:「兔毫在握,賡續前書尚心熱。」
兔褐tù hè 1.
●唐李肇《唐国史补》卷下:「宣州以兔毛为褐,亚于锦绮,复有染丝织者尤妙,故时人以为兔褐真不如假也。」
●宋陆游《新裁短褐接客以代戎服或以为慢戏作》诗:「虽云裁兔褐,不拟坐渔扉。」 2.
黄黑色。以其色似褐兔,故名。
●宋黄庭坚《煎茶赋》:「亦可以酌兔褐之瓯,瀹鱼眼之鼎者也。」
●宋杨万里《丁酉初春和张钦夫榕溪阁五言》:「愿携龙文璧,去瀹兔褐瓯。」★「兔褐」在《汉语大词典》第2020页 第2卷 276兔褐tù hè 1.
? 唐·李肇《唐國史補》卷下:「宣州以兔毛為褐,亞於錦綺,復有染絲織者尤妙,故時人以為兔褐真不如假也。」
? 宋·陸游《新裁短褐接客以代戎服或以為慢戲作》詩:「雖云裁兔褐,不擬坐漁扉。」 2.
黃黑色。以其色似褐兔,故名。
? 宋·黃庭堅《煎茶賦》:「亦可以酌兔褐之甌,瀹魚眼之鼎者也。」
? 宋·楊萬里《丁酉初春和張欽夫榕溪閣五言》:「願攜龍文璧,去瀹兔褐甌。」
兔黄tù huáng灰黄色。★「兔黄」在《汉语大词典》第2019页 第2卷 275参见:兔黃
兔灰tù huī灰色的一种。类灰兔之毛色。如:把咱们的兔灰儿马换给她。★「兔灰」在《汉语大词典》第2018页 第2卷 274兔灰tù huī灰色的一種。類灰兔之毛色。如:把咱們的兔灰兒馬換給她。
兔角tù jiǎo兔不生角,故以「兔角」喻必无之事。
●《楞严经》卷一:「无则同于龟毛兔角,云何不着?」
●前蜀贯休《闻赤松舒道士下世》诗:「玄关评兔角,玉器琢鸡冠。」★「兔角」在《汉语大词典》第2018页 第2卷 274兔角tù jiǎo兔不生角,故以「兔角」喻必無之事。
? 《楞嚴經》卷一:「無則同於龜毛兔角,云何不著?」前蜀·貫休《聞赤松舒道士下世》詩:「玄關評兔角,玉器琢雞冠。」
兔罝tù jū 1.
捕兔的网。
●《诗·周南·兔罝》:「肃肃兔罝,椓之丁丁。」
●毛传:「兔罝,兔罟也。」
●唐李白《送韩准裴政孔巢父还山》诗:「猎客张兔罝,不能挂龙虎。」
●清阎尔梅《嵩岳庙有感》诗:「残宫草际埋鸱吻,废阁阶前置兔罝。」 2.
指用网捕兔。
●晋皇甫谧《高士传o矫慎》:「慎同郡马瑶隐于汧山,以兔罝为事。」
●宋王安石《上皇帝万言书》:「微贱兔罝之人,犹莫不好德。」 3.
《诗·周南》篇名。
●《诗序》云:「《兔罝》,后妃之化也。《关雎》之化行,则莫不好德,贤人众多也。」
●孔颖达疏:「《笺》云:‘罝兔之人,鄙贱之事,犹能恭敬,则是贤者众多也。’」后因以「兔罝」指在野之贤人。又,诗中有「赳赳武夫,公侯干城」之句,因亦以指武臣。
●唐陈子昂《秋日遇荆州府崔兵曹使宴》诗序:「皇华昭国,怀凤綍而高寻,白驹追游,邀兔罝而下顾。」此指在野贤人。
●明唐顺之《条陈海防经略事疏》:「文臣督帅,皆躬自临戎,有兔罝赳赳之气。」此指武臣。★「兔罝」在《汉语大词典》第2019页 第2卷 275★「兔罝」在《汉语辞海》的解释★「兔罝」在《重編國語辭典》的解释兔罝tù jū 1.
捕兔的網。
? 《詩o周南o兔罝》:「肅肅兔罝,椓之丁丁。」
? 毛傳:「兔罝,兔罟也。」
? 唐·李白《送韓准裴政孔巢父還山》詩:「獵客張兔罝,不能掛龍虎。」
? 清·閻爾梅《嵩岳廟有感》詩:「殘宮草際埋鴟吻,廢閣階前置兔罝。」 2.
指用網捕兔。
? 晉·皇甫謐《高士傳o矯慎》:「慎同郡馬瑤隱於汧山,以兔罝為事。」
? 宋·王安石《上皇帝萬言書》:「微賤兔罝之人,猶莫不好德。」 3.
《詩o周南》篇名。
? 《詩序》云:「《兔罝》,后妃之化也。
? 《關雎》之化行,則莫不好德,賢人眾多也。」
? 孔穎達疏:「《箋》云:‘罝兔之人,鄙賤之事,猶能恭敬,則是賢者眾多也。’」後因以「兔罝」指在野之賢人。又,詩中有「赳赳武夫,公侯干城」之句,因亦以指武臣。
? 唐·陳子昂《秋日遇荊州府崔兵曹使宴》詩序:「皇華昭國,懷鳳綍而高尋,白駒追遊,邀兔罝而下顧。」此指在野賢人。
? 明·唐順之《條陳海防經略事疏》:「文臣督帥,皆躬自臨戎,有兔罝赳赳之氣。」此指武臣。
兔客tù kè谓娈童。
●清芙蓉外史《闺律》卷三:「凡娈童兔客,以及年少优伶,概不准交接。」★「兔客」在《汉语大词典》第2018页 第2卷 274兔客tù kè謂孌童。
? 清·芙蓉外史《閨律》卷三:「凡孌童兔客,以及年少優伶,概不准交接。」
兔缕tù lǚ兔丝的别名。
●唐陆龟蒙《奉和袭美题达上人药圃》诗之二:「教疏兔缕金弦乱,自拥龙刍紫汞肥。」自注:「兔丝别名。」★「兔缕」在《汉语大词典》第2020页 第2卷 276参见:兔縷
兔阙tù quē月宫。
●明高启《次韵酬张院长见贻太湖中秋玩月之作》:「兔阙何年丹桂种,龙宫今夜白莲浮。」★「兔阙」在《汉语大词典》第2020页 第2卷 276参见:兔闕
兔头tù tóu 1.
瓜的一种。
●《广雅o释草》:「兔头,瓜属也。」 2.
敢死队。★「兔头」在《汉语大词典》第2020页 第2卷 276参见:兔頭
兔脱tù tuō谓如兔之突围逃走。喻迅速逸去。
●明苏伯衡《玄潭古剑歌》:「神光兔脱飞雪霜,宝气龙腾贯霄汉。」
●清俞樾《右台仙馆笔记o秦娘》:「﹝假母﹞入房审视,客固醉卧未醒,而女兔脱,乃始追女。」★「兔脱」在《汉语大词典》第2019页 第2卷 275★「兔脱」在《现代汉语词典》第1321页★「兔脱」在《汉语辞海》的解释参见:兔脫
兔奚tù xī植物名。即款冬。★「兔奚」在《汉语大词典》第2019页 第2卷 275兔奚tù xī植物名。即款冬。
兔纤tù xiān兔肉制成的食品,略似今之肉松。
●《释名o释饮食》:「鸡纤,细擗其腊令纤,然后渍以酢也。兔纤亦如之。」★「兔纤」在《汉语大词典》第2020页 第2卷 276参见:兔纖
兔苑tù yuàn即兔园。
●唐罗隐《所思》诗:「梁王兔苑荆榛里,炀帝鸡台梦想中。」
●宋范仲淹《上张侍郎》:「兔苑风移,爱甘棠而益茂;龙池天近,着温树之重芳。」
●明杨涟《题柏子园青芸阁》诗:「繁台兔苑今禾黍,日暮凭栏思不禁。」参见「兔园」。★「兔苑」在《汉语大词典》第2018页 第2卷 274兔苑tù yuàn即兔園。
? 唐·羅隱《所思》詩:「梁王·兔苑荊榛裏,煬帝·雞臺夢想中。」
? 宋·范仲淹《上張侍郎》:「兔苑風移,愛甘棠而益茂;龍池天近,著溫樹之重芳。」
? 明·楊漣《題柏子園青芸閣》詩:「繁臺兔苑今禾黍,日暮憑欄思不禁。」參見「兔園」。
兔月tù yuè月亮的别名。
●北周庾信《七夕赋》:「兔月先上,羊灯次安。」
●唐杨师道《阙题》诗:「羊车讵畏青门闭,兔月今宵照后庭。」★「兔月」在《汉语大词典》第2018页 第2卷 274兔月tù yuè月亮的別名。
? 北周·庾信《七夕賦》:「兔月先上,羊燈次安。」
? 唐·楊師道《闕題》詩:「羊車詎畏青門閉,兔月今宵照後庭。」
兔子tù zi 1.
兔的通称。
●宋梅尧臣《和永叔内翰戏答》诗:「固胜兔子固胜鹤,四蹄扑握长啄啄。」 2.
●《红楼梦》第七五回:「你们这起兔子,真是些没良心的忘八羔子!」★「兔子」在《汉语大词典》第2018页 第2卷 274★「兔子」在《现代汉语词典》第1321页★「兔子」在《重編國語辭典》的解释兔子tù zi 1.
兔的通稱。
? 宋·梅堯臣《和永叔內翰戲答》詩:「固勝兔子固勝鶴,四蹄撲握長啄啄。」 2.
? 《紅樓夢》第七五回:「你們這起兔子,真是些沒良心的忘八羔子!」
脱兔tuō tù脱逃之兔。喻行动迅疾。
●《孙子o九地》:「是故始如处女,敌人开户;后如脱兔,敌不及拒。」杜牧注:「险迅疾速,如兔之脱走,不可捍拒也。」
●唐陆龟蒙《杂讽》诗之三:「攻如饿鸱叫,势若脱兔急。」
●宋陆游《二爱》诗:「人生非金石,去日如脱兔。」
●金元好问《癸巳除夕》诗:「身并枯蜩化,心争脱兔先。」
●许杰《大白纸》:「他那急于会见的心,正欲如脱兔般的趋往他的爱者。」★「脱兔」在《汉语大词典》第9280页 第6卷 1297★「脱兔」在《现代汉语词典》第1329页★「脱兔」在《汉语辞海》的解释参见:脫兔
卧兔wò tù一种皮帽的俗称。
●《醒世姻缘传》第一回:「三十六两银子买了一把貂皮,做了一个昭君卧兔。」★「卧兔」在《汉语大词典》第11879页 第8卷 723参见:臥兔
野兔yě tù在野地里生活的兔类,比一般家兔略大,耳长大,毛很密,多为茶褐色或略带灰色。吃草、蔬菜等。有的地区叫野猫。★「野兔」在《汉语大词典》第14374页 第10卷 407★「野兔」在《现代汉语词典》第1519页★「野兔」在《重編國語辭典》的解释野兔yě tù在野地裡生活的兔類,比一般家兔略大,耳長大,毛很密,多為茶褐色或略帶灰色。吃草、蔬菜等。有的地區叫野貓。
逸兔yì tù奔走之兔。
●《金史o宗雄传》:「九岁能射逸兔;年十一,射中奔鹿。」
●明李东阳《题赵子昂<射鹿图>》诗:「马前逸兔或可脱,山下老麋身欲赭。」逸兔yì tù奔走之兔。
? 《金史o宗雄傳》:「九歲能射逸兔;年十一,射中奔鹿。」
? 明·李東陽《題趙子昂<射鹿圖>》詩:「馬前逸兔或可脫,山下老麋身欲赭。」
阴兔yīn tù月亮的别名。月为阴精,又相传月中有玉兔,故称。
●南朝梁简文帝《大法颂》序:「阴兔两重,阳乌三足。」
●北周庾信《秦州天水郡麦积崖佛龛铭》:「阴兔假道,阳乌回翼。」
●唐李白《大猎赋》:「阳乌沮色于朝日,阴兔丧精于明月。」★「阴兔」在《汉语大词典》第16382页 第11卷 1023★「阴兔」在《汉语辞海》的解释参见:陰兔
月兔yuè tù 1.
指月中的白兔。亦借指月亮。
●《旧唐书o历志二》:「月欲有蚀,先月形摇振,状若惊惧,月兔及侧月色黄如有忧状。」
●唐黄滔《省试内出白鹿宣示百官》诗:「形夺场驹洁,光交月兔寒。」参见「月中兔」。 2.
《艺文类聚》卷一引晋傅咸《拟天问》:「月中何有?白兔捣药。」后因称白兔为月兔,亦泛指兔。
●《艺文类聚》卷四二引南朝梁刘孝威《行行游猎篇》诗:「高罝掩月兔,劲矢射天狼。」
●唐玄宗《校猎义成喜逢大雪率题九韵以示群官》:「月兔落高矰,星狼下急箭。」
●唐李白《观猎》诗:「箭逐云鸿落,鹰随月兔飞。」 3.
●宋苏轼有《月兔茶》诗。★「月兔」在《汉语大词典》第9111页 第6卷 1128月兔yuè tù 1.
指月中的白兔。亦借指月亮。
? 《舊唐書o曆志二》:「月欲有蝕,先月形搖振,狀若驚懼,月兔及側月色黃如有憂狀。」
? 唐·黃滔《省試內出白鹿宣示百官》詩:「形奪場駒潔,光交月兔寒。」參見「月中兔」。 2.
《藝文類聚》卷一引晉·傅咸《擬天問》:「月中何有?白兔擣藥。」後因稱白兔為月兔,亦泛指兔。
? 《藝文類聚》卷四二引南朝·梁·劉孝威《行行游獵篇》詩:「高罝掩月兔,勁矢射天狼。」
? 唐·玄宗《校獵義成喜逢大雪率題九韻以示群官》:「月兔落高矰,星狼下急箭。」
? 唐·李白《觀獵》詩:「箭逐雲鴻落,鷹隨月兔飛。」 3.
? 宋·蘇軾有《月兔茶》詩。
逐兔zhú tù 1.
追逐兔子。比喻争夺帝位。
●《后汉书o袁绍传》:「世称万人逐兔,一人获之,贪者悉止,分定故也。」李贤注:「《慎子》曰:‘兔走于街,百人追之,贪人具存,人莫之非者,以兔为未定分也。积兔满市,过不能顾,非不欲兔也,分定之后,虽鄙不争。’《子思子》、《商君书》并载,其词略同。」
●南朝梁何逊《行经孙氏楼》诗:「逐兔争先捷,掎鹿竞因机。」
●唐刘知几《史通o编次》:「盖逐兔争先,瞻乌靡定,群雄僭盗,为我驱除。是以史传所分,真伪有别。」
●《三国演义》第六十回:「益州天府之国,非治乱之主不可居也。今刘季玉不能用贤,此业必属他人。今日自付与将军,不可错失。岂不闻‘逐兔先得’之说乎?将军领取,某当效死。」 2.
《史记o李斯列传》载:李斯将被腰斩于咸阳市时对其中子说:「吾欲与若复牵黄犬俱出上蔡东门逐狡兔,岂可得乎!」后以「逐兔」指闲居的安逸生活。
●《魏书o自序》:「卿不遇老夫,犹应逐兔。」
●金元好问《饮酒》诗之三:「驱驴上邯郸,逐兔出东门。」★「逐兔」在《汉语大词典》第14856页 第10卷 889★「逐兔」在《汉语辞海》的解释逐兔zhú tù 1.
追逐兔子。比喻爭奪帝位。
? 《後漢書o袁紹傳》:「世稱萬人逐兔,一人獲之,貪者悉止,分定故也。」
? 李賢注:「《慎子》曰:‘兔走於街,百人追之,貪人具存,人莫之非者,以兔為未定分也。積兔滿市,過不能顧,非不欲兔也,分定之後,雖鄙不爭。’《子思子》、《商君書》並載,其詞略同。」
? 南朝·梁·何遜《行經孫氏樓》詩:「逐兔爭先捷,掎鹿競因機。」
? 唐·劉知幾《史通o編次》:「蓋逐兔爭先,瞻烏靡定,群雄僭盜,為我驅除。是以史傳所分,真偽有別。」
? 《三國演義》第六十回:「益州天府之國,非治亂之主不可居也。今劉季玉不能用賢,此業必屬他人。今日自付與將軍,不可錯失。豈不聞‘逐兔先得’之說乎?將軍領取,某當效死。」 2.
《史記o李斯列傳》載:李斯將被腰斬於咸陽市時對其中子說:「吾欲與若復牽黃犬俱出上蔡東門逐狡兔,豈可得乎!」後以「逐兔」指閑居的安逸生活。
? 《魏書o自序》:「卿不遇老夫,猶應逐兔。」
? 金·元好問《飲酒》詩之三:「驅驢上邯鄲,逐兔出東門。」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矢志不渝 同义词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