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准的天气预报是哪个那个准确率高

许多人总抱怨天气预报员是“最不靠谱的人”,说多云却下雨,说大雪却没见着雪花……那为什么,天气预报总让人觉得不准呢?其实,天气预报面对的,是一个充斥着“蝴蝶效应”的“混沌”天气系统。也就是说,在复杂的大气运动中,任何一点点微小的扰动,都可能引起翻天覆地的气象变化,而误差不可能完全避免,所以要对天气进行百分之百的精确预测,几乎是不可能的。因此,天气预报所做出的各种预测,只能是一种“概率”。比如说,在某一种温度、气压、湿度的情况下,历史上有20%的时候下了雨,气象台就会认为降雨的概率是2%,下雨的可能性不大,再结合其他一些数据,在天气预报播出时,为了人们理解方便,可能就会说成是多云,但最终是否会下雨,只能看老天的心情了。天气预报到底准不准
日15:06&&&来源:
E-mail推荐:
制图:许滔
天有不测风云。进入夏季,随着高温、雷雨、台风等快速变化天气增多,人们对于天气预报的需求也在增强。不过人们大都也遭遇过预报不准的情况,比如预报多云,却下了暴雨,被淋成落汤鸡,一些网民调侃“再也不相信天气预报了”。
其实,天气预报不准已是老生常谈。2005年,北京预报台风“麦莎”袭来,很少遭遇台风的北京全城戒备,结果老天开了一个玩笑,麦莎拐弯而去,北京只下了几滴毛毛雨,“台风没有进京证,进不了北京”的段子不胫而走。2012年“7?21”水灾之后,北京接连发布暴雨橙色预警,结果同样是虚惊一场。这样“空报”的结果人们最多调侃几句,而一旦漏报极端天气,就会造成生命财产损失,危害巨大。
然而,与人们的直观感受不同,统计数据表明,2012年,我国天气预报的准确率高达86.5%,在许多行业的应用方面超越欧美发达国家。那么,天气预报是怎么作出来的?我们怎样看待天气预报的准与不准?未来天气预报会向什么方向发展?
天气预报 究竟如何作出
天气预报最主要的方法是数值天气预报,即以气象观测资料为初值条件,通过大型计算机作数值计算,预测未来一段时间的天气
网上有这样一个段子:天气预报降水概率70%,这个结论是怎么得出来的?气象台有10个预报员,领导问明天下不下雨,结果7个举手下雨,3个认为不下雨,降水概率70%。
这当然是网民的调侃。那么真正的天气预报是怎么作出来的呢?
中国工程院院士李泽椿介绍说,现在天气预报最主要的方法就是数值天气预报。数值天气预报以气象观测资料为初值条件,通过大型计算机作数值计算,再用流体力学和热力学的方程组进行求解,进而预测未来一定时段的大气运动状态和天气现象的方法。
目前,全世界已有30多个国家和地区把数值天气预报作为制作日常天气预报的主要方法,我国于1959年开始在计算机上进行数值天气预报。运用数值预报,2012年,我们国家天气预报的准确率达86.5%,可以对未来6至7天的天气作出预报。
既然如此,为什么还有13.5%的不准确?其实道理很简单,天气预报是个复杂的系统,失之毫厘,谬之千里。计算方案里面有很多数据是变化和不够精确的,我们对大气物理规律的认识也有一个逐步深化的过程。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大气科学系教授张庆红解释说,负责初始数据的观测站未能达到理想所需,这给天气预报的准确性打了折扣。理想情况下,全球不同地理位置、不同高度层面需要数量级达到106至107的观测站。而现实中,这个数值仅为103至105。而且,观测站分布极不均匀,如我国的青藏高原气象观测站就很少。同时,这并不是一个国家的事情,因为大气是流动的,即使国内的观测点很密,周边国家达不到要求,也会影响初始数据。
除了观测站点的数据局限性,仪器观测误差与计算误差也十分可观。从加工程序来讲,由于数值预报模型建立在流体力学方程组的求解之上,在求解方程组时用差分的计算方法,必然引起计算误差。“我们只能努力通过对物理过程的精确认识让模式更接近真实大气,但它不是真实大气环境的还原,所以基于这个模式所计算出的大气未来走势也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张庆红说。
不同地理环境也对预报准确度影响深刻。平均水平相同的情况下,山区、湖泊、农田、城市等的天气状况都会不同。如果把数值预报计算网络缩小一半,即对更小尺度进行运算,计算量大体会增加16倍,但在运算中,一些类似于地形等的信息依然难以充分表达,大气运动的物理过程细节不能很好反映,必须依靠预报员通过他们的分析、验证与经验再次订正。“这个时候,气象预报员不像‘科学家’反而更像个‘艺术家’。”张庆红说。
(责编:杨丽娜、赵晶)
热点导航[新闻热词]
&&&推荐新闻
&&&&&&&&&&&&|&&|&&&| &&|&&&|
48小时排行榜
48小时评论榜
1.2.3.4.5.6.7.8.9.10.
&&?频道精选
基础|||会议|||文献|||事件|||专题|||图集|||视频|||天气预报准确率原来是这么算 错怪气象台了-闽南网
天气预报准确率原来是这么算 错怪气象台了
来源:快科技
&  很多人出门前都会查看下天气预报,你知道吗?中央气象台的预报的暴雨准确率只有21.8%,连起步更早的美国,其暴雨准确率也仅有27%。&  而在我们实际感受中,天气预报的准确率不会这么低,一般感觉50%以上的预报是正确的,这是为什么呢?&  今天,中央气象台进行了揭秘。原来,气象台对于暴雨预报的统计有三种情况:&  第一,预报某地下暴雨且这个地方真的下暴雨了,嗯?居然报准了!赏!&  第二,我们预报某地要下暴雨,但最后没下或者没下那么大(俗称空报),啧啧,报得不准啊,要不要去洗个车先?&  第三,纳尼?我们没预报下暴雨的地方居然大雨倾盆让这座城市倾倒我也无法给你怀抱,淋了雨的各位就随便骂吧(俗称漏报)。&  这三者相加当分母,报准了的当分子,就算出来了暴雨预报准确率。&  拿北京举例,预报北部地区有暴雨(延庆、怀柔、密云、平谷、顺义),但只有延庆、密云、怀柔的部分地区下了,然后昌平门头沟还下了点,按照面积啪叽一算,差不多就是20%……&  城区吃瓜群众表示很难理解:气象台不是说了城区没雨么,城区也没下啊,怎么准确率就只有20%了……&  所以说,气象人,对自己就要狠一点!&  中央气象台也表示:老实说,气象台很避讳说自己预报不准确,更害怕被键盘侠无脑喷,说21.8%有点寒酸,拿不出手。但理智一些,这个成绩真的不算差。气象届言必称EC(也就是目前最牛x的数值预报模式),我们的准确率其实还比它高那么10.7%,美国科学技术水平够发达吧,但暴雨准确率也不过27%。所以单拎一个20%出来觉得不够看,大家放在一起比一比貌似也还ok,再说了我们起步晚,就这么从百分之十几一点点追上来,已经相当不容易了。
中国留学生章莹颖在美国失联最新消息事件始末真相回顾现场图片照片
48小时点击排行榜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哪种天气预报软件最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