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蜻蜓的眼睛有什么特点眼》的小标题

《蜻蜓眼》读后感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蜻蜓眼》读后感
总评分3.6|
浏览量2027779
用知识赚钱
该文档仅有一页,您已阅读完毕,如需下载请购买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
您可以上传图片描述问题
联系电话:
请填写真实有效的信息,以便工作人员联系您,我们为您严格保密。【选读】 曹文轩:蜻蜓眼
我的图书馆
【选读】 曹文轩:蜻蜓眼
蜻 蜓 眼曹文轩第一章& 咖啡馆&1有个小女孩叫阿梅。因长相、神态与众不同,她的身影一旦出现在什么地方,便会立即将四周的目光统统吸引过来。在那一双双来自不同角度的目光默默注视之下,她会显得有点儿害臊,有点儿发窘,而与此同时,她的心底里也会油然生起一番喜欢和自得。那时,她会微微踮起脚尖,直起细长的脖子,抬起头来,小小的、嫩白的面孔,微微上扬,四处张望,好像是在等一个人,好像是要从熙熙攘攘的人群里找到她要找的人一样。人们都不说话——本来还在说话的,一见到她,也不再说话了。人们像是走在静悄悄的河边,看河水流淌,本无心思,却正走着,河面上忽地吹来一阵清凉的风,刹那间惊了一下。接下来,一个个站住了——有事没事的都站住了。然后,就情不自禁地看着她。就这么出神地、肆无忌惮地看着她,一双双目光随着她身影的移动而移动,全然不管人家阿梅是否乐意。仿佛,这个小女孩是从天上飘落到地上的,而他们的神情有点儿像在梦里。阿梅打记事开始,就感受到了这样的目光——惊叹、好奇、着迷和赞叹不已的目光。这目光随时随地,无处不在。阿梅心里很明白:这一切,皆与奶奶有关。奶奶是法国人。奶奶出生于法国一个叫马赛的城市。那是一座著名的港口城市。假如没有这个在蓝色海岸线长大的奶奶,自然,这个世界上也就不可能有这样一个叫阿梅的小女孩。这个小女孩生活在上海——当然,这是说她在十三岁之前。&2从阿梅来到这个世界上开始,直到奶奶去世——那年,阿梅十五岁——奶奶一直都在断断续续地向阿梅讲述她和爷爷的故事。那些故事充满传奇色彩和浪漫情调。奶奶情深意长地给阿梅讲述这些故事,即便是在阿梅还很小的时候。奶奶完全不考虑阿梅是否能够听得明白,只顾看着阿梅扑闪扑闪的眼睛,用那柔和多情的上海话软款款地讲着,其间还会夹杂着一些好听的法语单词。等她终于想起阿梅还听不明白这些故事时,她笑了笑,但并没因此停止她的故事,还是一路讲下去,一路情深意长。那时,她知道,这是自己在说给自己听。讲呀,讲呀,在用童车推着阿梅缓缓行进在北京西路的时候,在搀着阿梅的小手慢慢走向杏树下的时候,在和阿梅懒洋洋地躺在床上同枕着一个枕头的时候……从不讲究故事的顺序,许多细节也不知重复了多少次。但阿梅每一次听,都好像是在听一个崭新崭新的故事,并不时地问奶奶:“然后呢?然后呢?”无数闪闪发亮的小故事串成了一个迷人的大故事。但阿梅在大脑中联结成的这个看似有头有尾的大故事,却并不十分完整。因为,很明显,奶奶省略了一些十分重要的细节。阿梅渐渐长大,阿梅似乎已知道奶奶故意省略掉的是一些什么。她懵懵懂懂地懂得:奶奶羞于将一切都仔细描述给她听。阿梅永远记得奶奶害羞的样子。那时,她会盯着奶奶那对湛蓝的眼睛看,甚至伸出手指在奶奶高高的鼻梁上刮一下。奶奶就会装出咬牙切齿的样子,用手揪一揪阿梅的腮帮,或者紧紧地将阿梅搂在怀里,让阿梅感到呼吸困难——当然,只要阿梅一猛劲挣扎,奶奶就会放开她,咯咯咯地笑着。那时,阿梅会觉得奶奶的笑声与她认识的所有女人的笑声都不一样。奶奶虽然早已经是一个上海人了,能流畅地说一口上海话,但,奶奶一笑起来,就立即成为一个法国人。&3爷爷出生于一个十分富有——甚至极其富有的人家。家族的丝绸生意漂洋过海,一直做到了欧洲。太爷爷一心想把生意做大,将上海总公司的所有事务,都委托给了他的一位堂弟,自己去了欧洲。整个欧洲走了一遍,太爷爷最后喜欢上了法国。他把欧洲的公司设在了里昂,生意越做越大,许多欧洲人都知道这家中国丝绸公司,都很喜欢他们的丝绸产品。爷爷二十五岁时,太爷爷一心想让爷爷出来主持这份家业,却被爷爷不留任何余地地拒绝了,理由是他的妻子得病去世了,他的心情很不好。太爷爷心里明白,这并不是爷爷拒绝他的根本原因。这门婚事,是太爷爷做主强行定下的,爷爷一直不快乐。这一回,一向严厉的太爷爷,没有生硬地违背爷爷的意愿,只是转过身去,背对着爷爷,叹息了一声:“随你吧。”过去的日子实在沉闷,一直心情忧郁的爷爷甚至感到绝望。现在,他决心重新活一次。在一个朋友的帮助下,他居然抛弃一切,昂首挺胸地登上了一艘远洋海轮,做了水手。这艘远洋海轮归属于一家法国公司,一年四季不断地来往于上海港与马赛港之间。无边无际的大海,天上风起云涌的苍穹,波涛连绵起伏的海面,遥远犹如沉浮于梦幻之中的岛屿,追逐船尾的浪花而上下飞舞的海鸥,皎洁的月光下一跃而起的空中大鱼,水天一色的苍茫……这一切,都让爷爷兴奋与着迷。空气无比湿润而清新,世界变得十分深邃而辽阔,海轮上的生活单纯而充满各种意想不到的艰险。这使一向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却又备感无聊的爷爷,觉得这番散发着海水咸味的时光无比美好。爷爷从见习水手老老实实地做起,很快升至船舵助手,又很快升至二副。其间,家族的丝绸生意,如同天空的云彩,几乎覆盖了整个欧洲,甚至开始走向美洲。然而,天性向往自由、向往无拘无束的生活的爷爷,面对那一派兴旺发达的丝绸生意,了无兴趣,甚至无动于衷。太爷爷只能仰天发出长长的叹息,让家人悉心照料爷爷的一双小儿女,由着他在海上风里浪里,终年漂泊。&4海轮又一次停靠在了马赛港。装满一船的货物卸下去就要花上好几天时间,卸完货物,海轮还要停泊在港口进行一次例行的检修,因此,爷爷有大把大把的时间可以在马赛游玩。这古老的港口,有数千年的历史,满眼沧桑,总让人凝神遐想,百看不厌。一条条石头路,或宽或窄,或长或短,或弯或直,两侧是大大小小的商铺,五花八门的商品来自世界各地。他们并不想购买什么东西,只是有太多的闲暇需要打发,便在这些商铺之间毫无目的地闲逛。最让他们感兴趣的自然是马赛的美食。海轮在海上行驶,一个行程就是数十天,而海轮上的伙食永远单调、无味,现在,他们看到任何一种食品,都会两眼放光,喉咙里呼噜噜涌起一股压抑不住的馋涎。意大利熏火腿,薄如纸片,撩人胃口;平底锅煎出的乌贼,加上欧芹、大蒜,百步之外就能刺激起食欲;意大利面,配以扇贝,浇上乌贼鱼汁,看上去有点儿吓人,但鲜味扑鼻……名扬四海的马赛鱼汤,是他们每次上岸之后,一定要喝的。那至少有四种海鱼精心熬成的大汤,大概算是世界第一汤了。喝着马赛鱼汤,会使人觉得世道虽然艰辛,但活着还是一件很值得的事情。这一天,爷爷和其他几个海员一整天都在马赛城闲逛,眼见天色向晚,一伙人进了一家小小的餐馆。晚餐自然是要喝马赛鱼汤的。满满一大盆鱼汤端上来了,一伙人低头赶紧将它围住。那汤乳汁一般,爷爷喝了一勺,眯起双眼,发一声感叹:“这汤啊!鲜得能让人的舌头掉下来哟!”接下来是一片吸溜吸溜的喝汤声。自然要了葡萄酒——人在马赛,怎能不喝葡萄酒呢?他们是漂泊在海上的水手,而水手与酒天生有缘。他们不停地吃,不停地喝,天色终于暗淡下来时,除了爷爷还勉强清醒,其他几个都已喝得醉眼蒙眬、东摇西晃。爷爷知道他们已不再可能继续游逛下去了,就让他们互相搀扶着,先摸索着回海轮,而自己却留了下来,开始了夜色之下的游逛。一座城市的真正面目,它的灵魂,只有当夜幕降临时才会流露出来,尤其是像马赛这样充满神秘感的城市。爷爷沿着那些上千年的、坑洼不平的石头路,散漫地游荡着。终于觉得有点累了的时候,他走进了一家位于街角的咖啡馆。爷爷当然不会想到,当他的脚跨进咖啡馆的那一刻,他的整个人生将从此改变。爷爷身高一米八五,体魄魁梧,当他走向一个空座时,在金黄色的烛光映照下,他那巨大并飘动的身影,把坐在墙角里的一个法国姑娘完全笼罩了。那个姑娘正在一边喝咖啡一边看书。她马上感觉到了这黑翅一般掠过的影子,不禁抬头去看——她看到了爷爷的面孔,而爷爷却没有看到她。爷爷坐下后要了一杯咖啡。那位法国姑娘,可以清楚地看到爷爷:那张被海风吹成古铜色的脸,在烛光下闪烁着微微有点儿清冷的光泽;一对已垂挂了眼袋的眼睛,在浓黑的眉毛下炯炯有神;乌黑,但有点儿干涩的头发如野草一般蓬乱;领口大敞,胸脯显得幅员辽阔,皮肤同样是那迷人的古铜色。这张面孔和形象,留给法国姑娘的印象不是英俊,而是威武——雕塑一般的威武。小小的咖啡桌,在爷爷魁梧的身材映衬下显得有点儿不合比例,法国姑娘看着看着,不禁微微一笑。慵懒而疲倦的爷爷,舒坦地喝着咖啡,一副什么也不去思量的样子。法国姑娘有意无意地,不时地向爷爷投去一瞥目光。爷爷用勺在杯中轻轻搅拌着,低头开始想一个问题:现在,我有足够多时间,是否去一趟里昂看看父亲呢?他发现,他的内心原来是很想念父亲的。勺在杯中发出叮叮当当的声音,不一会儿,眼睛开始潮湿,犹如蒙上雾水。法国姑娘低头看她的书去了,好像已将爷爷忘记。爷爷却在转头看窗外的景色时注意到了她,而她此时却又将目光投了过来。两对目光,在安静的咖啡馆发出了碰撞的声音。法国姑娘在咖啡馆坐到很晚的时候才起身离去,而爷爷离去的时间更晚。接下来的时间里,他一直朝那个法国姑娘坐过的空位上看着。第二天,差不多还是在那个时候,爷爷又走到这家位于街角的咖啡馆。他一踏进咖啡馆,马上看到了那个法国姑娘。她坐的还是昨天晚上坐的那个位置。爷爷向她微微点了点头,算是向她打了一个招呼。而她回了爷爷一个微笑,一个有点儿羞涩的微笑。一连三天,爷爷每天都在那个时间来到这家咖啡馆。在走进咖啡馆之前,他早就在咖啡馆附近溜达了。一边溜达,一边在心里反复问着:她还会来吗?答案是:她肯定不再来了。然而,每当他走进咖啡馆时,总能马上就看到她。她坐在那儿——仿佛许多年前就坐在那儿了。爷爷向她轻轻地摆了摆手,她也向爷爷摆一摆手。爷爷发现,她看的是同一本书。爷爷还发现,这些天,她的阅读好像永远停止在了那儿。这一天,爷爷提前到了,但,法国姑娘比他更早。而这一回,她没有走进咖啡馆,而是倚在咖啡馆的廊柱上,好像在等人……&5多少年以后,当奶奶向阿梅讲到这一段故事时,阿梅会眨巴着眼睛问:“你和爷爷,是谁在等谁?”奶奶说:“当然是你爷爷在等我。”“可是爷爷说,是你在等他。”奶奶说:“他们男人,总是在一些关键的事情上显得记忆力很差。”当阿梅的目光里闪动着疑惑时,奶奶问:“你是相信奶奶,还是相信你爷爷?”阿梅不假思索,立即回答:“我相信奶奶!”在一旁的爷爷全听到了,他不加一句辩解,笑着,端着一杯刚煮好的咖啡递给奶奶。爷爷和奶奶的这段故事进展得极其顺利,毫无悬念与曲折。他们沿着蓝色海岸线,从早晨一直走到天黑。又去普罗旺斯,在那里看了成片成片的一直延伸到天边的薰衣草花田。奶奶没有很快将爷爷领回家与她的家人见面,但,奶奶将爷爷领到离家不远处的一片林子里,指着一座带院子的红顶房子说:“我家!”爷爷则带着她,登上了他的海轮。事情前后,一共十五天时间。十五天时间,爷爷奶奶走完了一段美丽而温馨的旅程。阿梅读五年级时,那天,她偷偷地看一本藏在课桌肚里的小说,看到了“一见钟情”这个词,而那时,语文老师正把几个词写在黑板上让孩子们造句,她马上在心中把“一见钟情”添加到了黑板上,并很快在心中造了一个句子:“那天,爷爷和奶奶在马赛的一家咖啡馆,一见钟情。”第十六天,爷爷和奶奶又来到这家咖啡馆。他们面对面,坐了很久很久。第十七天,他们踏上了去里昂的路程……&第二章& 爷爷的码头&1奶奶,奥莎妮,出现在太爷爷面前时,仿佛一道纱帘哗地拉开,清澈的阳光,水一般从大窗里倾泻到屋内,太爷爷身体微微摇晃了一下,差一点儿用手遮在他的眼睛上。那时,奥莎妮二十岁。她的出现,让高大明亮的客厅顿时飘满了青春气息。太爷爷一时忘记了打量已很久没有见过面的爷爷,却一个劲地打量着奥莎妮,然后情不自禁地对爷爷说:“她的眼睛这么蓝!”爷爷对太爷爷说:“她叫奥莎妮。”太爷爷在嘴里小声重复着:“奥莎妮,奥莎妮……”“海洋的意思。”爷爷说。“怪不得眼睛这么蓝。”在太爷爷打量奥莎妮时,奥莎妮将身子微微躲闪到爷爷高大的身躯后面,脸上本就有淡淡的红晕,这回红得更明显了。太爷爷对爷爷说:“她不像一个法国姑娘,倒更像是一个中国姑娘。”太爷爷抑制不住一脸的喜欢。爷爷往一旁闪了一下,让奥莎妮完全地站在太爷爷的面前。可奥莎妮随即又微微闪到了爷爷后面。爷爷便伸出一只强有力的胳膊,放在了奥莎妮的腰上,稍稍使了一点儿力量,将奥莎妮推到了太爷爷的面前。慢慢地,奶奶奥莎妮,奥莎妮奶奶才变得自然起来。终于谈到了爷爷的未来。太爷爷说:“你总不能还终年漂泊在大海上,把你的奥莎妮一人丢在一旁吧?”爷爷说:“我已经辞掉我水手的工作了。”太爷爷有点儿惊讶,但并不特别惊讶。更准确地说,太爷爷心里更多的是惊叹——惊叹奥莎妮的力量。他摇了摇头,对爷爷说:“当初,我那么劝说你,也没能使你放弃你的选择,可现在,这个法国娘就这样轻而易举地让你回到了岸上。神奇!”他看着脸上已经有了少许沧桑的爷爷,心里像有一股温热的水漫过,他想对爷爷说:“这些年,你也太辛苦了。”爷爷对太爷爷说:“那是因为我已经有码头了。”他看了一眼奥莎妮,“她就是我的码头。”太爷爷长长地吁了一口气:“这么说,我可以回上海了?”爷爷笑笑。太爷爷感到无比欣慰。“看来,我真的可以告别里昂了。”“如果您放心的话。”“你突然一下改变了你的想法,我还有点儿不适应呢。”太爷爷与爷爷开玩笑。“可我,就这么突然地一下子就改变了想法。”爷爷微微转头,看了奥莎妮一眼。太爷爷走到窗口,打开窗子,望着里昂湛蓝的天空:“好啊!”他回头对爷爷说,“我还真有点儿舍不得离开这儿呢。”“那您就继续留下。”太爷爷说:“不了,不打扰你们的生活了。”他想到爷爷有了奥莎妮,想到爷爷“浪子回头”,心满意足。&2这天晚上,太爷爷将爷爷叫到了他的卧室,打开柜子,从里面取出一只精致的檀香木的小木盒,打开,轻轻地揭开包裹着什么的奶白色丝绸,从里面取出两枚奇特的物件。当这两枚物件放在太爷爷的手掌上,处于明亮的灯光下时,只见它们光泽闪闪。那光泽华丽而又高贵。“过来瞧瞧!”太爷爷招呼爷爷。爷爷走上前去,望着这两件迷人的物件:都为扁鼓形状,不大,直径也就两厘米左右,其中一只是深蓝色的底子,在深蓝色的底子上是一圈一圈的白色,那一圈圈的白色之中,又是一圈圈的蓝色,但这蓝色比底色稍微淡一些,却更明亮一些,在这一圈一圈蓝色的中央,是微微鼓起的一小坨绛色;另一只的底色为红色,在红色的底色上也是一圈圈的白色,在这一圈一圈的白色之中,是一圈圈绿色,在这一圈圈绿色中是微微鼓起的一小坨金黄色;图案都为椭圆,层层相叠,看上去像眨巴着并闪动着目光的眼睛。“像一只只眼睛。”爷爷说。太爷爷点了点头:“蜻蜓眼!它们叫蜻蜓眼。”他用手一直托着这两枚珠子,“它们是用琉璃制作而成,最早出现于公元前两千五百年的西亚、埃及,然后流传到中国。当时的王公贵族极度喜爱。制作一枚这样的珠子,工艺十分复杂,无法满足需求,大约是在战国时代,中国的玻璃工匠们也开始研制,最终制造出与西亚、埃及、地中海的珠子配方很不一样的珠子——战国蜻蜓眼。你看看,这层层叠叠的,像不像蜻蜓的眼睛?”当太爷爷将手抬高,更接近光源时,那手中的珠子似乎是活的一样,一只只眼睛,都在不住地眨巴着,就像有蜻蜓停在树枝上,在转动着脑袋。“很宝贵是吗?”爷爷问。“无价,”太爷爷说,“早些年,我从一位收藏家那里得到的。现在,我要把它们送给你。”“给我?”“不,”太爷爷摇了摇头,“是让你给奥莎妮。你去找一个好一点儿的珠宝店,配上一串配得上这两枚珠子的其他宝石,做成一条项链吧。你们结婚的那一天,你给她戴上。我喜欢这个姑娘,第一眼就从心里喜欢上了。”太爷爷看了看手掌上的那两枚珠子,“说来也是奇怪,我怎么就把它们带到里昂了呢?我本可以将它们放在上海呀!可我偏偏把它们带在了身边,好像就要在这儿,要把它们给你们似的。这只能看成是天意了。”太爷爷很快就把里昂以及欧洲的生意都向爷爷交代清楚,没过几天就起程回上海去了。临别时,他对爷爷只说了一句话:“你说得对,奥莎妮就是你的码头。”  [责任编辑& 徐则臣]以上为节选。长篇小说《蜻蜓眼》全本刊发于《人民文学》2016年6期。
TA的最新馆藏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推荐阅读:《蜻蜓眼》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文明上网,理性发声。
工艺精品赏析
艺术名家专题
艺术博览推荐阅读
关公关公1蝶恋花春满园月季财神赵公明奔马宝马送福报喜图花鸟图秋实扇面画国色天香关公 关公1 蝶恋花 春满园 月季 财神赵公明 奔马 宝马送福 报喜图 花鸟图 秋实 扇面画 国色天香
名家艺术园地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蜻蜓之眼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