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看过《新制新创造时代代》?

从《新制造时代》看民营企业实现自我转变
汽车工业是资本、技术双密集型的产业。无论在任何时代、任何国家,造汽车都是一项门槛极高的行业。特别是改革开放初期,国家从上到下都认为轿车的发展要有总体战略布局,要在竞争的基础上予以扶植。而扶植的重点则是以国有企业,最终形成了“三大三小两微”的工业布局(三大是指一汽、东风、上汽;“三小”是指广汽、天汽、北汽;两微是指云雀和奥拓)。
在这种情况下,民营企业想要涉足汽车产业,比登天还难,是他人想都不敢想的事业。但是,对于生产摩托车出身的李书福来说,准入门槛并不是唯一的困难,资金少、没技术与门槛高成为横亘在面前的“王屋太行”。
凭借着豪气万丈的热情和永不服输的精神,李书福愣是实现了从无到有,从东拼西凑到精益制造,从山寨企业到世界品牌,从被人质疑到成功打造全球化的汽车制造供应链的华丽丽转身,成为一个拥有自主品牌吉利、高档豪华品牌沃尔沃和中高档品牌LYNK&CO的大型汽车生产商——吉利集团。
一个民营企业家是如何实现这一转变?
王千马、梁冬梅带领创作团队深入吉利集团,采访吉利、沃尔沃高管数十人,历时三年撰写完成《新制造时代:李书福与吉利、沃尔沃的超级制造》,全面描述李书福所领导的吉利控股集团“想造车”“学造车”“造好车”的三十年创业史,找到了李书福超级制造的秘密源泉,讲述了一个中国名营企业崛起和本土企业家成长的完美故事。
其中对梦想的执着追求和不懈努力,是李书福成功的根源所在。
开过照相馆、建过冰箱厂、卖过铝塑板、干过房地产、造过踏板摩托车的民营企业家,其成长蜕变之路伴随着中国市场经济激荡四十年的进程。他与政策博弈、与资本较量、与技术死磕、与品牌共守,最终在汽车的赛道上,走出了一条中国自主品牌的崛起之路。
如今通过在全球汽车产业的一系列并购,吉利汽车王国旗下品牌矩阵逐步成型,莲花、沃尔沃、吉利、宝腾、领克、远程商用车和伦敦出租车,战线横跨中国、欧洲及东盟各国。
李书福不会忘记,日上午8时,他推出自己在造车史上第一款真正量产的产品——“豪情”:前脸儿有些像奔驰,车身和底盘有些像夏利,发动机是找夏利买的,而变速箱则来自菲亚特的两厢轿车。
拆过夏利,也拆过奔驰,李书福的第一辆“豪情”是靠钣金工一榔头、一榔头敲出来的。从捉襟见肘、东施效颦的“钣金工时代”,作为中国第一家民营汽车品牌,如今吉利大庆制造基地开始向美国出口全新沃尔沃S90长轴距版豪华轿车,中国制造不再英雄气短,“豪情”终得以“万丈”。
而这背后也正是中国制造业升级转型之路在汽车赛道上的一段映射。所有工业制品中,或许只有汽车才可以承载速度与激情的双重期待。当下,大国崛起的速度和激情正酣,而以吉利为代表的中国汽车品牌也在乘风破浪,向成为全球汽车大集团之路迈进。
正如《新制造时代——李书福与吉利、沃尔沃的超级制造》一书中所写,10年的铺垫,20年的造车实践,让吉利在中国汽车市场上从一个搅局者,变成了一个追随者,并在这一过程中实现了局部超越、重点突破,“后来居上”也不再遥远。
果祯文化CEO,著有《盘活:中国民间金融百年风云》《宁波帮:天下第一商帮如何搅动近代中国》《重新发现上海》《玩美:红星美凯龙30年独家商业智慧》。
资深媒体人,现居瑞典。历任《英才》《财经》杂志和财新传媒资深记者,负责汽车等行业报道,作品先后获2010年“亚洲开发新闻奖”、民航资源网2013年度“深度民航新闻报道奖”等。
商业变革研究者、出版人、蓝狮子COO。已策划多部中国500强和世界500强企业案例图书,著有《从+互联网到互联网+》《改革方法论》。
吉利官方授权图书,京东、亚马逊、当当、天猫,均有售。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IndustryNews
机器人时代下塑造“中国制造”新优势
  被誉为&制造业皇冠顶端的明珠&,其研发、制造、水平是衡量高端制造业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机器人产业因此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关注。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数字化制造技术与移动互联网之间创新融合步伐的不断加快,发达国家纷纷作出战略部署,抢占机器人产业制高点。
  美国于2009年制定了重振制造业框架,在&先进制造伙伴计划&中,明确要求通过发展机器人重振美国制造业,并凭借信息网络技术的优势,开发新一代。日本制定了机器人技术长期发展战略,将其作为七大重点扶持产业之一。2013年,日本建立了机器人特区,投资10亿日元推动看护机器人、救灾机器人的应用。韩国制定了&智能机器人基本计划&,2011年提出《发展战略》,2012年10月发布了《机器人未来战略展望2022》,将焦点放在扩大韩国机器人产业上,并支持本国机器人企业进军海外市场。
  欧盟提出了年欧盟机器人研究与应用路线图,作为欧盟机器人发展的战略指导。同时还启动了全球最大民用机器人研发计划&&火花&计划,该计划由欧盟委员会与欧洲机器人协会合作完成。德国政府在&高技术战略2020&中提出了&&战略,并在2013年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上正式推出,包括智能工厂、智能生产、智能物流。世界主要机器人生产企业和互联网企业也加紧布局,抢占市场的制高点。谷歌在2013年收购了8家,2014年又收购了有关人工智能方面的公司。
  我国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发展机器人,经过40年的发展,主要机器人产品已实现生产,制造企业也初具规模。据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统计,2014年,我国工业机器人销量达5.6万台,在2013年就已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一大机器人生产国。从应用类型来看,2013年,搬运机器人成为国内销量最多的机器人,排在第二位的是焊接机器人,装备机器人也呈现快速发展。
  国际机器人联合会发布的报告称,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中国国内机器人需求仍将快速增长,年增长为25%以上,到2017年,中国机器人市场销量将达到10万台,中国工业机器人保有量将超过40万台。2013年,工信部发布《关于推进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0年,须形成完善的工业型机器人产业体系,高端产品市场占有率提高到45%以上,机器人密度(每万名员工使用机器人台数)由目前的不到30台提高到100台以上。
  虽然我国机器人产业有了较快发展,但跟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数据显示,我国目前的机器人密度不到30,距离全球62的平均水平还有差距。自主品牌产品还远不能满足国民经济各个领域发展的要求。2013年,我国自主品牌工业机器人以中低端的坐标机器人、平面多关节机器人为主,高端的在全球的比重还不到6%,而外资品牌的多关节机器人占我国机器人销量的比重达到62%。
  自从世界上第一台工业机器人诞生以来,机器人产业以惊人的生命力迅速发展,并直接推动了传统制造业的深刻变革。今天,这种变革正在向新经济时代的制造业进一步蔓延、渗透。
  &机器人能够对平衡世界制造业经济产生影响&,中国国际经济发展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员、东莞市机器人技术协会副会长罗百辉认为,机器人的应用重新平衡了世界制造业的经济,使传统的劳动力国家提高了其在世界市场的竞争力,其竞争力导致工业产品的销售增加,进一步增加了制造业的就业机会,加快推进新一轮科技革命的进程。
  机器人产业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主要表现在:从短期来看,机器人功能的延伸必然导致制造业领域单一生产单元中对人的需求量相对下降,导致一批制造业领域生产工人下岗。在20世纪的农业技术革命中,美国的农业就业人口从占总人口的40%降到了2%。在制造业的鼎盛时期,约有1/3的美国人从事制造业,而现在不足10%。但同时,机器人的大规模出现也会催生大量新岗位,包括机器人的研发、操控和维修等。国际机器人联合会近期发布了《积极影响就业的工业机器人》研究报告,称工业机器人在未来8年中将创造200多万个工作岗位。
  大量运用机器人,对制造企业的管理模式提出挑战,可以减少员工数量,简化管理流程,但也对企业信息化提出了更高要求,产品的演示、产品的生产数据均须通过计算机完成。
  围绕机器人产业展开的高端制造业,可能成为美欧等发达国家和中国等新兴经济体之间竞相争夺的新领域。2010年,我国制造业产出占世界的比重为19.8%,超过美国成为全球制造业第一大国。但总体来看,在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兴起和国内资源环境压力增大的特定背景下,我国传统工业模式不可持续的矛盾日益凸显,而主要发达国家试图夺回制造业优势的势头非常明显。奥巴马政府明确提出要通过发展机器人产业等高端制造业让美国经济&基业长青&。2013年,欧盟明确提出欧洲须进行&再工业化&以重振欧洲经济,并将工业占欧盟GDP的比重由15.6%提升至2020年20%的总体目标,其中机器人产业是发展的重点。
  从中长期看,能否培养出适应机器人时代的大量高级技术人才,将成为制约制造业竞争力提升的重要条件。
  &中国制造&在机器人时代要想继续保持竞争力,就必须以国内市场需求为导向,积极布局机器人产业等智能制造业;尽快确立机器人产业的国产品牌,把打造机器人全产业链作为&十三五&产业发展的重点,加强基础研究,掌握核心技术,推动机器人产业链的上下游一体化;坚持引资、引智、引技相结合,产学研用相结合,从集成起步逐渐向中上游拓展,加强产业链上下游的匹配与协同;将机器人与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相结合,形成&中国制造&的新优势。
声明:凡资讯来源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站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文章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中国机器人网(www.)联系,本网站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电话:021-7
相关阅读 :
108464人看过
65083人看过
40022人看过
31952人看过
30683人看过
29317人看过
26579人看过
26182人看过
全部评论()
  医疗机器人不仅是一个工具,更是一个时代。在近日举办的世界医疗(手术)机器人创新与发...
  钰信哥导读:习近平和卡梅伦在酒吧小酌吃炸鱼薯条、开启中英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黄金时代...从《新制造时代》看民营企业实现自我转变
  工业是资本、技术双密集型的产业。无论在任何时代、任何国家,造汽车都是一项门槛极高的行业。特别是改革开放初期,国家从上到下都认为轿车的发展要有总体战略布局,要在竞争的基础上予以扶植。而扶植的重点则是以国有企业,最终形成了&三大三小两微&的工业布局(三大是指一汽、东风、上汽;&三小&是指广汽、天汽、北汽;两微是指云雀和奥拓)。  在这种情况下,民营企业想要涉足汽车产业,比登天还难,是他人想都不敢想的事业。但是,对于生产摩托车出身的李书福来说,准入门槛并不是唯一的困难,资金少、没技术与门槛高成为横亘在面前的&王屋太行&。  凭借着豪气万丈的热情和永不服输的精神,李书福愣是实现了从无到有,从东拼西凑到精益制造,从山寨企业到世界品牌,从被人质疑到成功打造全球化的汽车制造供应链的华丽丽转身,成为一个拥有自主品牌吉利、高档豪华品牌沃尔沃和中高档品牌LYNK&CO的大型汽车生产商&&吉利集团。  一个民营企业家是如何实现这一转变?  王千马、梁冬梅带领创作团队深入吉利集团,采访吉利、沃尔沃高管数十人,历时三年撰写完成《新制造时代:李书福与吉利、沃尔沃的超级制造》,全面描述李书福所领导的吉利控股集团&想造车&&学造车&&造好车&的三十年创业史,找到了李书福超级制造的秘密源泉,讲述了一个中国名营企业崛起和本土企业家成长的完美故事。  其中对梦想的执着追求和不懈努力,是李书福成功的根源所在。  开过照相馆、建过冰箱厂、卖过铝塑板、干过房地产、造过踏板摩托车的民营企业家,其成长蜕变之路伴随着中国市场经济激荡四十年的进程。他与政策博弈、与资本较量、与技术死磕、与品牌共守,最终在汽车的赛道上,走出了一条中国自主品牌的崛起之路。  如今通过在全球汽车产业的一系列并购,吉利汽车王国旗下品牌矩阵逐步成型,莲花、沃尔沃、吉利、宝腾、领克、远程商用车和伦敦出租车,战线横跨中国、欧洲及东盟各国。  李书福不会忘记,日上午8时,他推出自己在造车史上第一款真正量产的产品&&&豪情&:前脸儿有些像奔驰,车身和底盘有些像夏利,发动机是找夏利买的,而变速箱则来自菲亚特的两厢轿车。  拆过夏利,也拆过奔驰,李书福的第一辆&豪情&是靠钣金工一榔头、一榔头敲出来的。从捉襟见肘、东施效颦的&钣金工时代&,作为中国第一家民营汽车品牌,如今吉利大庆制造基地开始向美国出口全新沃尔沃S90长轴距版豪华轿车,中国制造不再英雄气短,&豪情&终得以&万丈&。  而这背后也正是中国制造业升级转型之路在汽车赛道上的一段映射。所有工业制品中,或许只有汽车才可以承载速度与激情的双重期待。当下,大国崛起的速度和激情正酣,而以吉利为代表的中国汽车品牌也在乘风破浪,向成为全球汽车大集团之路迈进。  正如《新制造时代&&李书福与吉利、沃尔沃的超级制造》一书中所写,10年的铺垫,20年的造车实践,让吉利在中国汽场上从一个搅局者,变成了一个追随者,并在这一过程中实现了局部超越、重点突破,&后来居上&也不再遥远。  作者简介:&&  王千马  果祯文化CEO,著有《盘活:中国民间金融百年风云》《宁波帮:天下第一商帮如何搅动近代中国》《重新发现上海》《玩美:红星美凯龙30年独家商业智慧》。  梁冬梅  资深媒体人,现居瑞典。历任《英才》《财经》杂志和财新传媒资深记者,负责汽车等行业报道,作品先后获2010年&亚洲开发新闻奖&、民航资源网2013年度&深度民航新闻报道奖&等。  何丹  商业变革研究者、出版人、蓝狮子COO。已策划多部中国500强和世界500强企业案例图书,著有《从+互联网到互联网+》《改革方法论》。  购买渠道:  吉利官方授权图书,京东、亚马逊、当当、天猫,均有售。
网络设备论坛帖子排行
最新资讯离线随时看
聊天吐槽赢奖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时代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