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什么是社会主义是什么意思的几点思考

关于发展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几点思考_网易新闻
关于发展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几点思考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9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人民政协成立65周年大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既全面回顾了人民政协的光辉历程,高度评价了人民政协作出的重要贡献,又明确提出了人民政协“四必须”的工作原则,“五坚持”的工作要求,这是中共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代表党中央对人民政协工作作出的一次最准确、最全面的系统阐述。
总书记在讲话中,用了近半的篇幅,深刻阐述了发展社会主义协商民主需要全面认识、深刻把握、切实落实推进的三方面重大问题。可以说,这篇语言鲜活、文风质朴、内涵丰富的讲话,将是今后一个时期开展政协工作的根本遵循,也是推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重要文献。
—协商民主体现的是发展必然。一个国家的发展和进步,离不开经济发展和民主政治的同步进行。中国在改革开放30多年后,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民主政治建设却相对滞后于经济发展的脚步。随着改革开放后的几代人全面进入社会,特别是在当今互联网时代,他们拥有更多的知识、更宽的视野、更强的经济能力,履行公民民主权利、参与国家建设和管理的欲望越来越强。
社会思潮的多元化,是不以任何人意志为转移的,只有顺应民意,广泛协商,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民主权利得到落实,思想情绪才能理顺,人民才会逐渐对我们的工作表示满意,各项工作才能有力有序推进,中国才会逐步发展壮大。正如总书记在讲话中,平实质朴地解释了什么是协商民主:“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找到全社会意愿和要求的最大公约数,是人民民主的真谛。 ”
总书记在讲话中没有否认选举民主的重要性,但认为,人民只有投票的权利而没有广泛参与的权利,人民只有在投票时被唤醒、投票后就进入休眠期,这样的民主是形式主义。在中国,选举民主和协商民主不是相互替代、相互否定的,而是相互补充、相得益彰的,共同构成了中国社会主义民主的两种重要形式。对人大、政协这两个主要的民主载体,我的理解是,人大代表是按区域进行选举,代表着人民“块”的利益;而政协委员的构成是按界别来划分,代表着 “线”的共同诉求,“块”和“线”的有机结合,相互补充,相互依存,才能更完整地代表各方面的利益,只有多种利益群体的诉求得到充分表达,社会才能和谐。
—协商民主体现的是胆识自信。作为世界第一大执政党,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十八届三中全会,做出了《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发挥人民政协作为协商民主重要渠道作用,推进政协三大职能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作了强调。这次大会,总书记在讲话中共24次提到“协商民主”,并首次提出协商民主应该是“全国上上下下都要做的”、“必须构建程序合理、环节完整的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体系”、“大力发展基层协商民主”,显示将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协商民主,力图走出一条与西方选举民主有明显区别的中国式民主道路。
可以看出,协商民主将成为未来我国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和民主政治的一个突破口,既能减缓西方选举民主对中国政治的冲击,又能弥补选举民主的缺陷,以免中国落入“民主就是一人一票”的陷阱。这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中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协商民主体现的是民主方向。协商民主将从政协和统一战线领域拓展到人大、政府和社会各个层面,通过立法协商、行政协商、民主协商、参政协商、社会协商等形式,形成程序合理、环节完整的协商民主体系。这将是未来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一大亮点。
协商民主的过程往往是多数人利益得到满足、想法得到尊重的过程,这就需要我们执政党有宽阔的胸怀。不但小事要协商,大事更要协商;过程要协商,事前更要协商;责任要协商,权力运行更要协商,努力使之常态化、制度化,成为我们在新形势下的一种工作方式。
为充分发挥人民政协在协商民主中的重要渠道作用,今年以来,我们县政协在开展基层协商民主上作了一些探索。年初,围绕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选择了工业经济、新型社区建设等5项课题,作为今年重点民主协商活动的课题,并得到了县委的高度重视和政府的大力支持。
如围绕新型社区建设,我们既充分听取政府主管部门汇报,又与一线工作人员座谈,努力使他们的意见建议达到表达,使协商议政的成果更加具有代表性和可行性,县委主要负责同志对协商成果给予了充分肯定,并要求相关部门采纳执行。
为畅通基层社情民意表达渠道,我们先后走访了部分非公经济人士、民族宗教界代表,听取他们对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见和建议,让他们切实地感受到存在并被重视,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为加强提案办理协商,针对和城信号灯设置不合理造成交通拥堵的问题,我们组织政协委员,与政府相关部门进行实地勘查,提出解决办法,一些意见建议受到了采纳。我想,这都是协商民主在基层发展的具体实践。
当然,作为县级政协,我们只能在有限的层面进行摸索,我们也期待省、市政协,站在更高的层面,从协商内容、制度规范、流程程序方面对发展基层协商民主作出一些具体的指导和安排。
—协商民主体现的是刚柔相宜。如果说一人一票的选举民主更多体现的是刚性,那么,协商民主更好地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刚柔相宜,保证了人民群众有事好商量、有事能商量、有事商量好。
人民政协作为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作为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在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和谐发展上具有天然优势,我们的工作任务将会越来越重,地位和作用将会越来越明显,把和谐氛围烘托的浓浓的,把不和谐怨气化解的少少的,是我们的重要政治任务。
政协不是权力机关,政协的主要职能就是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最大的权利就是话语权。政协工作的性质决定我们的工作方法是柔性的,强调的是民意、方向和原则。
在开展协商民主的过程中,我们政协人要有刚性更要有柔性,要有激情更注重温情,要有广度更需要深度,以诚恳的态度、高尚的人品、实事求是的建议得到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的认可。
在推进协商民主的进程中,我们要按照总书记对提高政协工作四种能力(政治把握能力、调查研究能力、联系群众能力、合作共事能力)的要求,始终坚持党的领导,讲求协商方法,树立大局观念,坚持不打棍子、不扣帽子、不抓辫子,无论是提意见,还是谈建议,都要通过合适的方法、合适的环境、合适的场合,努力做到主动不盲动,到位不越位,补台不拆台。
本文来源:中安在线-江淮时报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关于社会科学研究评价的几点思考
关于社会科学研究评价的几点思考&作者:刘普 &来源:《社会科学管理与评论》 &
&&& 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评价,是非常复杂的问题,也是学术界一直未能解决好的问题。本文就改进社会科学研究评价,加强学术与现实的联系,提高社会科学研究的决策影响力和社会影响力等问题,谈一点自己的思考。&&& 一、学术研究要突破同行评价&&& 社会科学研究应由谁来评价?这似乎不是个问题,目前的普遍做法是同行评价(peer review)。同行评价,又称内行评议,是当前学术评价系统中应用最广泛、可信度较高的评价方法或制度。同行评价广泛应用于诸如项目资助、职务晋升、学术奖励、论文和专著出版等学术评价活动中,有学术“守门人”之美称。①同行评价有其合理性与必然性:一是社会科学研究专业性很强,一般群众不掌握专业知识,不了解学科发展的前沿,没有资格参与评价。再说,他们也未必有兴趣。二是社会科学研究本身分工很细,不同学科之间差异很大,在这个学科是专家,在另外一个学科可能是外行。因此,学术成果只能由本领域的专家来评价,由“圈内人”来评价,这似乎是天经地义的。&&& 但同行评价也有明显局限性,有学者将其归纳为非公正性、非客观性、非合理性等②,除此之外,过于依赖同行评价,还可能造成以下两个方面的突出问题:一是学术研究与社会的脱节。同行评价使学术评价局限在一个学术共同体内进行,你写的我评,我写的你评,没有社会大众的参与,成果不与社会大众见面,学术成果的优劣,只要圈内人认可就行,不需要考虑圈外人的意见。这种情况下,学术界容易形成一个个自我循环的小圈子,使同行评价在一定程度上沦为“自我评价”,学术研究的社会价值由此容易受到忽视。甚至一些学者把自己封闭起来,想研究什么就研究什么,想怎么研究就怎么研究,其结果必然是学术与社会现实的脱节。现实是学术的源头活水,学术一旦脱离社会,脱离了实践的土壤,脱离群众的喜怒哀乐,闭门造车,学术的生命力也就枯萎了,研究出来的很可能是死学问,学术之路势必越走越窄。“人民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最深厚的力量源泉。”③中国学术自古就有以天下为己任的传统,要求学者胸怀天下,忧虑国家的前途命运,人民的安危冷暖。“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学术不关心人民,人民也不会关心学术;而学术一旦失去人民的关心,其前景就可想而知了。关注现实,从现实中获取研究的价值、选题、资料、灵感,学术才有生命力,学术研究之路才能越走越宽。&&& 二是学术研究方向的迷失。学术研究的最终价值,不是在于学术自身的繁荣,而在于用学术成果来影响社会、影响现实。明代学者张载著名的论断,“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强调的就是学术要关注现实,影响现实,服务现实。即使是“为往圣继绝学”的学问,“继”的目的,绝对不是为了“往圣”,而是为了当代,为了后世。如果这种“绝学”对国家、对社会、对民族没有价值,又何必去“继”呢?而同行评价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学术研究与现实社会的脱节,在一部分学者那里,学术研究成为纯粹的“个人事情”,成为一种自娱自乐,而不是国家和社会的公器,学者由此蜕变为脱离实际、脱离群众的学术精英、学术贵族。还一部分学者不把做学问当作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当作事业和生命,而是当成一种职业和谋生手段,本应以天下苍生为己任的学者,由此可能沦为以出卖文字为生的学术匠人。这样的学者,跟引车卖浆、贩夫走卒也就没有本质的区别。为了学问而学问,或者为了利益而学问,其结果必然是学术方向的迷失。&&& 学术只有关注现实,来自现实并服务现实,才是真学问,有价值的学问,有生命力的学问。要改变学术脱离社会、脱离大众的状况,首先要教育、号召学者走出书斋,走向社会,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关注现实,将个人研究与国家发展、社会需要、人民关切结合起来,使学问接地气,深深植根于现实的沃土。更重要的是,要从改变学术评价机制入手,引导学者关注现实,联系实际。基本做法,是在重视同行评价、改进同行评价的同时,引入社会评价,对学术成果实行学术共同体和社会大众联合评价。可能有一些学者认为,自己搞的是高深的学问,除了学界同行,一般民众根本不懂。这其实是一种误解。人文社会科学的大多数学科,如果它的成果外行人根本看不懂,或者根本没有兴趣去看,那它就基本上失败了。因为学术的最终价值在于影响社会和大众,如果大众看不懂,或者没有兴趣去看,又如何谈得上影响呢?特别是当今网络时代,信息传播的便捷促进了知识的普及,民众的文化程度和科学素养大大提高,几乎每个人在某种程度上都是“专家”,专家学者垄断知识的局面早就被打破了。从现实中看,人民群众并非不懂社会科学,他们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也应当是社会科学研究的最终评判者。社会评价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同行评价的不足,甚至可以说,只有得到社会大众好评的作品,才是真正好的、有生命力的作品。&&& 一个比较典型的例子是作家路遥。他的代表作《平凡的世界》第一部出版后,文学界和批评界的评价并不高。1986年在北京开研讨会的时候,评价几乎是全面否定。甚至有人说,不相信写出《人生》的路遥会创作《平凡的世界》这么差的作品。但读者是不会埋没好作品的。1988年,《平凡的世界》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出后引起了强烈反响,先后播过三次。读者的热烈反响最终改变了评论家们的看法,将《平凡的世界》推向了茅盾文学奖的领奖台。1992年路遥去世,20多年后的今天,路遥和他的作品依旧影响力巨大。&&& 人文社会科学不同于文学艺术,但无疑是最接近文学艺术的领域,大众参与评价同样适合人文社会科学的学术评价。具体做法:一是扩大“同行”的外延,参与学术评价的“同行”,不应仅局限于二、三级学科,还应将一级学科相关专业的学者囊括进来,甚至吸收部分相近学科领域的专家学者参与评价。二是邀请社会科学爱好者,甚至普通群众,参与到社会科学成果的评价中,包括课题立项、结项、成果评奖,也包括对学术专著、论文、学术期刊的评价等。三是重视科研成果发布活动,通过召开新闻发布会、网上公布等形式,定期面向社会展示社会科学研究机构的科研成果,“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接受大众的评判,不能让学术成果“藏在深闺人未识”,切实改变学术成果只在学术圈内自我循环的局面。除了少数涉密成果外,大多数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成果都是可以进行公示的。要将社会大众的意见和评价,作为课题立项、结项、成果评奖的重要依据。&&& 当然,要求学术关注现实、服务现实,并不是要学术丧失自己的独立性。学术来自现实,却是独立于现实的。学术关注现实,并不是要求学者跟着现实走,被动地适应现实,或者片面迎合群众的喜好,更不是要求学术成为政治的附属品。“从学者角度说,学术的独立性是不以任何东西为前提,它只根据自由理性进行思想、判断。”④要求学者从现实中获取研究的价值、目标、主题、对象、灵感等,丝毫不会影响学术的独立性。同时,学术成果要致力于影响现实、影响大众,而要影响现实和大众,就必须保持学术的独立性,否则根本谈不上影响。要求学者关注现实,也不等于将学者与社会大众混为一谈。学者发表的观点,必须能够体现学术的视角、学术的高度、学术的水准,如果学者谈论问题跟社会大众完全一样,和普通网民一样,那就没有学术存在的必要了。&&& 二、人文社会科学要研究与传播并重&&& 经世致用,是中国学术自古以来的优良传统。对当代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来说,学术要经世致用,就要在搞好研究的同时,重视成果的传播,提高学术成果的影响力。当今时代是重视影响力的时代,学术成果质量再好、水平再高,如果没有及时传播出去,而是躺在学术殿堂里睡大觉,它的价值必然会大打折扣。对于学术成果而言,其影响力由内向外、由小到大依次表现为学术影响力、决策影响力和社会影响力三个层次。(三者关系见图1)&&& 图1&&&&&&& 作为学术成果,毫无疑问,首先要提高学术影响力,在学界站得住脚,影响和引领学术发展的方向。应当说,在重视成果的学术影响力方面,科研机构和学者普遍做得较好。目前的成果评价机制,侧重于学术评价,因为学术影响力的大小,直接关系着科研单位和学者在学界的地位、声誉、利益,直接与经费、课题、职称等这些科研资源的分配挂钩。因此,科研单位和学者们普遍重视出版学术专著,发表学术论文,参加学术会议,总是想方设法提高其成果在学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其次是提高决策影响力。过去,社会科学研究机构和学者对于应用对策研究,对于用成果影响决策,不是很重视,做得也不好。近年来这方面情况已有了很大改观。各级社会科学研究机构普遍重视应用对策研究,重视成果报送,重视为党和政府的决策服务。这方面,中国社会科学院近年来做了很多努力,2011年成立了信息与情报研究院,专门负责成果信息报送。此外,还成立三大战略研究院,侧重于战略对策研究。2013年1月,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公布的世界各国智库排行中,中国社会科学院蝉联亚洲第一,在全球总排名中列第17位,较去年上升11位。⑤之所以取得这样的成绩,除了领导重视外,学术评价的导向作用也很明显。过去,不少研究所对上报信息不重视,《要报》文章不算作科研成果,不列入年度绩效考核。近年来,中国社会科学院绝大多数研究所都将《要报》文章作为科研成果对待,在绩效考核中给予相应的分值。此外,还加大了对优秀对策成果的奖励力度,给予较高额度的奖金。这就极大激发了社会科学工作者从事应用对策研究、撰写对策类文章的积极性。前不久,中央领导同志对中国社会科学院新任领导班子作出明确指示,要求中国社会科学院加强智库建设。做好这项工作,离不开进一步改革学术评价机制,引导研究机构和科研人员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向应用对策研究,提高对策类成果质量,提高科研成果的决策影响力,这方面应当说还有很大的空间。可以继续提高上报信息在学术评价中的分值,引导科研人员多写作和上报优秀对策类成果。如果该成果得到重要领导人的批示,对决策产生了积极影响,不妨给予与核心期刊文章和学术专著同样的分值,这样更能激发科研人员的积极性。&&& 第三是提高学术成果的社会影响力,即用科研成果影响社会,影响大众。社会科学成果要影响大众,首先要让人们接触和了解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这就需要做好社会科学知识的普及和宣传工作。“社科普及是提高全民族科学文化道德素质的重要环节,是培养社会科学研究人才的必由之路,是提高社会科学研究能力的重要基础,是促进生产力发展的一项重要基础工程。”⑥普及主要是以群众能够理解和便于接受的形式,传播社会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提高民众的社会科学素养。宣传,则是向社会大众展示社会科学研究的成果,宣传社会科学人才,让人民群众关注社会科学,了解社会科学。关于社会科学的宣传和普及,2004年中共中央3号文件有专门的部署,“要充分发挥报刊、图书、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大众媒体的作用,大力宣传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优秀成果,扩大优秀成果的社会影响力,推动优秀成果更多更及时地应用于实际。要适应建设学习型社会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加强哲学社会科学知识的普及教育,在国民教育中加大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的比重,不断提高全民族的哲学社会科学素质。”⑦但这方面工作一直比较薄弱。目前,社会科学研究机构和研究人员的绝大部分精力,都用在科研和课题上,对普及和宣传相对比较忽视。&&& 要改变轻视社会科学知识普及和宣传的问题,也需要从改变学术评价机制入手,做好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将科普类著作和文章、宣传类成果,也列入科研成果评价的范围,在绩效考核中给予应有的分值。专著和论文主要是给圈内看的,而要给大众看就必须有科普读物。实际上,优秀的科普读物,其影响力要远远大于(至少不低于)学术专著和论文,如艾思奇的《大众哲学》,影响了好几代理论工作者和普通民众。对于特别优秀的科普著作和文章,不妨给予等同于学术专著和核心期刊论文的分值。同时,将科普读物和文章列入学术评奖的范围。只有这样,才能提高研究人员从事社会科学知识普及和传播的积极性和荣誉感。二是重视利用现代传媒。社会科学知识的宣传和科普,除了通过传统的图书、报刊等,还应当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等现代传媒。相对于书本、报刊这些平面载体,广播、电视、网络的影响面更大,辐射力更强。学者参加广播电视节目,不仅提高学者本人的知名度,还能提高社会科学研究机构的知名度,要鼓励学者参加广播、电视节目的制作,并在绩效考核中给予必要的分值。特别是网络媒体,近些年发展迅猛,截至2012年12月底,中国大陆网民规模达5.64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2.1%。⑧与此同时,纸质媒体的市场份额和营业收入出现大幅萎缩。这种趋势是世界性的,已对传统媒体形成了显著的冲击。日人民网官方微博的一条博文引出数千次转发:“微博女王”姚晨让人民日报人有了强烈的“危机感”。据称一位年轻编辑在社内培训时举出姚晨粉丝1955万的事例,这意味着她每一次发言的受众,比《人民日报》发行量多出近7倍。⑨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各行各业都不可避免受到网络的影响和冲击,社会科学也不例外。如果不重视和利用网络,就有可能被动落后,甚至被淘汰出局。为此,要办好人文社会科学的专业网站,使网络成为学者获取研究资料、进行学术交流和传播学术成果的重要平台。同时,鼓励学者通过网络发表成果,将在重要学术网站发表的文章列入学术评价范围,在绩效考核中给予适当的分值。还要鼓励学者开微博、博客,直接与网民交流互动,传播和普及社会科学知识。&&& 提高学术成果三个方面的影响力,除了重视和做好传播,社会科学研究自身也需要作出相应改变。一是增强思想性、原创性。目前的学术评价过于注重形式,反而对作品的思想性、原创性重视不够。从表面上看,中国学术繁荣一时,每年出版大量专著和论文,但这些成果从形式到内容雷同严重,思想深刻、原创性强的成果并不多。这种学术假繁荣很大程度上同目前的学术管理体制和评价机制有关,是行政不当干预制造的“学术泡沫”,很难产出精品力作。“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形式说到底是为内容服务的,缺乏思想性、原创性,造成了学术成果“谁写谁看、写谁谁看”的尴尬局面。在强调学术规范的同时,应更加重视学术成果的思想性、原创性,重形式,更重内容,让形式为内容服务。&&& 二是在表达方式上要增强可读性。目前学术成果的可读性普遍不强,不仅社会大众不爱看,学术圈内的人也未必爱看。2011年,中宣部在新闻战线启动了“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对社会科学界也提出了同样要求。党的十八大后,中央作出了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明确提出开短会、讲短话,力戒空话、套话。⑩在学术界,实际上也存在大量的形式主义,存在着学术空话、套话。一些学者故弄玄虚,以把文章写得让人看不懂为荣,认为非如此不足以显示水平。实际上,“论文是写给外行看的。因为是写给外行看的,所以遣字用句,尽量平实;行文要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尽量做到引人入胜。切忌理论先行,概念先行。”(11)笔者曾听到有学者抱怨,现在看书的人越来越少,人们都热衷看网上的东西,看图片。不可否认,现在整个社会确实很浮躁,人们没有耐心去读经典作品,看大部头著作。但民众不爱读书,学者难道就没有责任吗?学者们著书立说,为晋升职称而写,为做课题而写,为完成考核任务而写,有几人在写作的时候还考虑过,自己的作品除了给同行看,还要给社会大众看?而要给社会大众看,就得有可读性,吸引大众去看。现实中,大量的学术作品内容枯燥、语言晦涩,连作者自己都不喜欢看,怎么能指望大众喜欢看呢?因此,要扩大学术成果的社会影响力,学界也需要改进文风,抛弃学术空话、套话,多写言之有物、清新朴实的学术作品。真理是朴实的,有水平的学术成果并不意味着必然晦涩艰深、玄奥难懂,在不影响学术严肃性、准确性的前提下,学术作品适当的生动表达也是必要的。&&& 强调重视学术成果的普及和宣传,也需要注意两个问题:第一,重视社会影响,重视可读性,并不意味着可以忽视研究。实际上,研究是普及和宣传的基础,研究搞得越好,成果质量越高,越能吸引大众,宣传和普及越能产生好的效果。第二,重视利用现代传媒和网络开展社会科学知识的宣传和普及,并不是鼓励学术炒作。要警惕少数学者浮躁虚夸,借助现代传媒进行学术炒作,保持学术的客观、理性、纯洁。&&& 三、学术殿堂要给思想者留下空间&&& “努力建设成为马克思主义的坚强阵地,国家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最高殿堂,党中央、国务院的思想库和智囊团”,这是中央对中国社会科学院提出的明确要求。要实现这“三个定位”的要求,就需要培养和使用好相应的人才。建成马克思主义的坚强阵地,需要高水平的理论家和宣传家;建成国家哲学社会科学的最高殿堂,需要一流的学者;建成国家级的智囊团,需要高水平的专家。而建成国家级的思想库,需要什么人才?显然,对于这个问题,多数人还没有认真思考过。实际上,很多时候都是将思想库和智囊团混为一谈,认为智囊团就是思想库,有了专家,加强了应用对策研究,就能建成智囊团,也能建成思想库。笔者以为,这可能是一种简单化的理解。思想库与智囊团应当不是一个层面的东西。思想库,主要出思想、出理念,侧重于宏观层面、战略层面、理论层面;智囊团,主要是出思路、出对策,侧重于微观层面、战术层面、实践层面。建成智囊团,需要专家;而建成思想库,则需要思想者或思想家。没有思想者或思想家,怎么可能建成思想库?&&& 为了说明思想、学术、对策三者的关系,有必要对人文社会科学的知识体系进行梳理。在科学概念体系中,思想好比是“顶层设计”,处于最高层,高于理论和学术。先有思想,后有理论和学术,因为只有系统化、条理化、科学化的思想,才能成为理论和学术。从事理论和学术研究的,是理论家和学者。再往下,就属于知识的应用层面——对策研究,所对应的职业是专家。从知识层次看,从上到下应当依次是:思想/理念——学术/理论——思路/对策,所应对的人才是:思想者/思想家——学者/理论家——专家。思想、理念处于宏观层面,理论、学术处于中观层面,思路、对策处于微观层面。(思想、学术、对策三者关系见图2)从另一个角度看,思想和理念解决的是“道”的问题,规定着学术和理论的方向、性质,处在最高层面;学术和理论是对“道”的阐发和论证,处在中间层面;而思路和对策是“道”在实践中的具体运用,相对处在底层。&&& 图2&&&&&&& 社会科学研究机构要建成思想库,必须要有思想者、思想家,专家、学者、理论家都代替不了思想者、思想家。思想者与专家学者至少有四个方面的区别:一是知识和兴趣的广博性。专家学者往往专注于一个领域,而思想者兴趣广,知识面宽,不局限于一个专业领域。人文社会科学各个学科,本质上都是相通的,各个学科相互渗透,互相促进。现代社会的发展,客观上要求打破各学科的界限,发展交叉学科,这也是未来社会科学的发展趋势。专家学者专注于一个领域,有利于深入钻研,但也有明显的局限性,而思想者正好弥补了这一不足。二是现实敏锐性。学者强调平和、理性,甚至与现实保持一定距离。而思想者与现实结合紧密,随时把握社会的脉搏、群众的情绪,能够发现一般人发现不了的问题,超前考虑多数人还没来得及考虑的问题。三是批判性。学者专家的主要任务是理论建构和阐发,创立一个理论,构建一个模型,形成一个学派。而思想者,更多是对现实的反思,甚至批判,指出现有理论、体制、制度的问题和弊端,提出改进的思路和办法。可见,思想者批判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建设,而非为了批判而批判。四是非职业性。专家学者大多是职业的,或是大学教授,或是科研单位的研究人员,做学问、搞研究是其职业,甚至是谋生手段。而思想者,分布在社会各个行业,既有专家学者,也有领导干部、企业家、普通职工、大学生等。他们大多在工作之余思考问题,思想是其兴趣爱好,也可以说是真正的事业。也正是因为他们不靠做学问谋生,使他们能够超脱现有的学术流派、学术规范、学术定势的束缚,能够更自由、更大胆地思考和研究问题。由于思想的基础是知识的学习和积累,因此,思想者的主体还是知识分子,但并不限于体制内的专家学者。&&& 实际上,人们对“思想者”这个词并不陌生。考察古今中外历史,就会发现,对人类社会发展影响更大的可能是思想家,而非专家学者。比如,对世界影响最大的中国人是孔子,但如果说孔子是专家学者,恐怕没有人会认同,历史对孔子的评价是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对中国影响最大的外国人是马克思,马克思著作,令无数学者汗颜,但他显然也不是专家学者,至少按照目前的学术标准衡量不是,并且马克思本人也没有在大学当过教授,或者在什么研究机构当过研究员,只是一个自由职业者。那么,马克思究竟是什么身份?1883年马克思去世的时候,恩格斯发表了著名的《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称马克思为“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12)。显然,在恩格斯看来,最适合马克思的头衔是思想家。1999年,英国广播公司开展了“千年思想家”评选活动,马克思高票当选,成为千年第一思想家,这实际上再次肯定了马克思的真实身份——思想家。(13)&&& 现行的学术管理体制和评价机制,重视学术成果,忽视思想成果;重视培养专家学者,忽视培养思想者、思想家。首先,社会科学研究机构按学科专业设立,彼此独立性很大,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社会科学的支离破碎,超越具体学科和专业的研究人员,无处容身。二是学术评价方面,重视学术著作、论文,没有明确专业归属的思想性著作和文章,往往不受重视。学者们也对这种评价机制习以为常,写与学术无关的文章,写超出自己专业领域的文章,会被认为是不务正业。应当说,学术评价机制是必要的,但如果将其绝对化、固定化,则会扼杀真正有价值的思想和创见。有人开玩笑,孔子如果活在当下,就凭1万多字的《论语》,按照现在的学术量化考核办法,恐怕连副研究员都很难评上。&&& 目前,将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分为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实际上不能涵盖社会科学研究的全部领域,两者之外,还有更高层次的思想研究。思想是学术的灵魂,没有思想性,学术就缺乏精气神,甚至成为行尸走肉。按照目前的学术评价标准,也许能培养出一大堆专家学者,但难以产生有世界影响的思想和理论成果。实际上,中国的专家学者,就其数量而言,在全世界恐怕都是名列前茅的,中国也是世界上博士群体最大的国家,但中国一直未能产生有世界影响的原创性思想学术成果。出现这种情况恐怕是与思想和思想者在学术界、理论界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有很大关系。为此,应当改革现有的学术评价机制,在学术殿堂里为思想者留下一定的生存和发展空间。一是要有宽松的环境,真正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在思想和学术问题上不打棍子,容许思想者的存在,让他们独立思想,给思想一片自由翱翔的天空。二是学术评价上,要逐渐改变过于刻板僵化的做法,鼓励学者发表思想类的研究成果,只要有思想价值、有社会影响的著作和文章,即使没有在核心期刊发表,也应当予以重视,给予肯定和好评,甚至可以作为绩效考核和晋升职称的依据。此外,还要将思想类的研究成果列入社会科学成果评奖的范围。三是在条件成熟的时候成立超脱于社会科学具体学科的研究机构,专门研究超脱具体学科领域的思想层面的问题,出版发行思想类的学术期刊,使思想者有自己的容身之地和发展空间。&&& 注释:&&& ①林培锦:《权力与利益视角下的学术同行评议制度优化研究》,《科技进步与对策》2011年第11期。&&& ②徐刚珍:《同行评议在科技期刊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9年第4期。&&& ③《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日,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④殷小平、曹铭、王文莉:《关于学术独立性的探讨》,《学术交流质量与科技研发创新——中国科协第三届学术交流理论研讨会论文集》2008年5月。&&& ⑤王安丽:《2012全球智库排名公布 中国社科院蝉联亚洲第一》,中国社会科学在线日。&&& ⑥孟照星:《要重视社会科学知识的普及》,《理论观察》1989年第1期。&&& ⑦《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日。&&& ⑧《第3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网站,日。&&& ⑨祝华新:《人民日报称因姚晨有危机感 受众仅其粉丝数1/7》,《中国青年报》日。&&& ⑩《中共中央政治局出台八项规定改进工作作风》,中国新闻网日。&&& (11)曹树基:《学位论文的性质、内容与形式》,“社会学视野网”日,-07-29/13017.html。&&& (1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38页。&&& (13)张雷声、冯颜利:《马克思:千年最伟大思想家》,中国共产党新闻网日。&&& 【作者简介】刘普,中国社会科学院办公厅副研究员(北京 100732)&责任编辑: 官虹&
联系我们 | 网络导航
版权所有:中共深圳市委党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什么是社会主义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