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物理化学很差但是决定学高三文科化学最难题目了 有必要补理化吗

&& 客观地讲,13中多数的老师还是相对正直的,不可能干出那种绝对龌龊的事情(例如借着给学生课后补习的机会趁机搞家教创收)。不过要是真的指望他们提供高质量的教学,似乎也有些强人所难。和金陵、南师附中之类的名校相比,13中学生以同等时间的努力获得的实际成效要低。如果高考的难度和灵活性降低些,这个差距并不明显,而且很容易被学生的勤奋抹平。但是如果难度加大、灵活性提高,那么后果就会是灾难性的。一句话,13中一贯采取的就是数量充质量的核心思想。
&& 客观条件是无法改变的,但是人的主观因素却是难以估量的。这个主观因素来自于每一个学生内心深处。如果真的把内心中的潜能无限地发挥出来,事态的发展可能会大大地出乎意料。讲一个简单的例子:在朝鲜战争中,中国志愿军在武器装备、后勤补给上明显弱于美国人,但是位于朝鲜战场西线的中国志愿军却用惊人的毅力和过人的胆识连续两次大败美军(详见《朝鲜战争》/history/cold_war/kwar_jap/index.xml)。这是因为他们采用了最合适的战术,将原本微小的战斗力发挥到了极限。
&&&对于绝大多数智力平平的人来讲,题海战术是不可避免的。为了将来高考发挥得好,的确需要做大量的习题。不过在实施这一原始策略的细节上,回旋的空间其实很大。如果在实际操作中使用稍微高级一些的思想,那么完全存在事半功倍的可能。
&&& 第一个策略就是抢先手。提早在老师教之前就自己预习并适当地做些习题,可以加深印象。预习的时候学的东西印象深,如果直接在这时候就采取题海战术,可以用小得多的代价达到差不多的效果。预习也不是什么新鲜的玩意,只是多数人习惯于按部就班,跟着多数人走而已。
&&& 第二个策略叫做“集中兵力”。这在拿破仑战争(参见《作为军事统帅的拿破仑》、《武器和战争的演变》中关于拿破仑的叙述)中极其常见。即使是最原始的题海战术,如果不同类型的题目做得太多(注意,是类型不同,不可以千篇一律),效率也会提高。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题海战术一旦“退潮”,很可能分数就掉回去了。究其原因,是因为总结的经验少,而且这些经验多半拘泥于形式。如果做完后反复归纳总结、并且尽力搜索所有先前没有注意到的信息,就会发现某些规律性的东西。如果找到了,基本可以“退潮”了。
&&& 第三个策略叫做“守其所不攻”(《孙子兵法》里有这个概念)。如果仔细观察一下高中课本,就会发现几乎每门课的知识都是一整块一整块的。如果每次都要按照一个均匀的速度学,肯定代价高。如果发现了某些规律,一次性掌握一大块,那就省事了――因为可以避免无谓的“题海战术”,节省大部分时间。如果一次性在某些位置站稳了脚跟,那么日后只要稍微复习就好了,没必要死做题。其实做到这一点原本不难,问题是实际的教学进度总会造成各科齐头并进,当语文有了需要大量背诵的内容时,数理化的难点也一起冒出来了。于是想不了那么多了...
&&& 第四个策略其实很简单――扬长避短。由于各人情况不同,长处短处也不一样。因此在细节上的效果是不一样的。优先巩固自己的优势,可以很好地站稳脚跟。这就好比打仗:在毫无经验的前提下,站稳脚跟比莽撞求胜更实际。
&&& 以上讲的只是几个最粗浅的窍门,其实都是从经典的战争史书籍中归纳的。更复杂的思想,还需要进一步的阅读。
楼主邀你扫码
参与上面帖子讨论
发表于:10-09-07 21:31
我也送学弟学妹一些话:
&&& “应试不是高中的教育的全部,保持好的心态。对事物充满好奇,找到自己的兴趣所在,并为之努力,我以为这才是最关键的。应试的方式因人而异,不要搞得走火入魔即可。
&&&&&& 从我现在的角度说,高中所学的大部分知识终究是会留在高中,还给母校,而带走的往往是应试考试以外的东西。这些东西包含健康的心态,包含正直负责的意识,包含对新生事物的求知欲,包含无时无刻的反思与批判精神。”
战争即和平
奴役即自由
无知即力量
发表于:10-09-08 19:58
&&&&战争法则中有这样一条:如果能牵住对手的鼻子走,就可以用较轻的代价达到目的。相反,如果什么情况下都完全听命于命运(是否认命和个人是否努力无关),那就只配放血。
&&& 坚持不懈地努力,是唯一可能组织事态恶化的方法。但是机械地遵守原则显然只能勉强招架。我见过有高三学生做到过这几点,但那依旧是以牺牲了课余娱乐时间和个人兴趣爱好为代价的。
&&& 如果能有进一步的措施来降低课内时间并保持成绩稳定,那么当然更好。但是天下没有白捡的便宜。如果想偷懒,就得有别人没有的知识与思维。在进化出更高级的思维方式之前,打好基础是很有必要的。
&&& 在先前的9年义务教育阶段,你们可不是在为了分数而白白浪费时间。小学、初中的课程其实有些利用价值:
1.奥林匹克数学里强调以精巧的思维和原始的手段来处理各种疯狂的问题,那些奥数题的解答里其实蕴含着一种叫做“间接路线”的思想;
2.初中历史给了你们一个完整的历史框架,如果不断加以填补,就能发现现实的处事方式能从历史中找到影子。掌握了这些后,就可以阅读一些战争史,并从中找到对抗现实制度的可能方案。
&&& 但是,光凭9年义务教育的水平是难以看懂书里那些内容的。原因很简单:你们并不了解当时的环境,更看不见当时的人究竟做了什么。于是高一的课程就起作用了:
1.物理课强调使用抽象的模型思维,抽象思维能在很多领域用上,这时候正好拿来分析一下古人到底怎么想的――文字描述很复杂,但是精髓其实很简单。
2.地理知识可以让你们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当你们读《高卢战记》的时候,就该联想到法国、英国、德国的地理环境。当你们阅读《隆美尔》时,就该联想到突尼斯、阿尔及利亚、利比亚、埃及的沙漠环境。当你们阅读《库图佐夫传》的时候,就要想到俄罗斯那种亚寒带针叶林带气候和广袤的平原。
&&& 总的来说,数学、物理、历史、地理都是很关键的。但是其他课程其实也大都有各自的价值:
1.生物课上会讲到一个关于能量的知识点:所有动物都要在觅食与繁殖之间达到一个平衡,以实现能量最大化。这一条毫不客气地指出了应试制度的弊端――单纯看待回报,忽视了回报与投入之间的平衡。欧亚大陆的生物生存力强于大洋洲的事实,也间接说明了素质教育是行不通的――欧美国家的压力远小于中国就足以说明问题了。
2.语文课强调课外阅读,大量阅读小说、散文有什么用,谁都知道,就不讲了。高水平的文言文阅读能力,有助于了解我国古代赫赫有名的《孙子兵法》。这本书言简意赅,很像是一本战争定理大全,看懂这个可以加快对于其他战争史的理解。
&& 化学和政治纯粹属于拉分的科目,除非日后搞研究,否则用不着。英语的用处也很大,但是即使高三学生的水平依旧难以达到实用的标准。在高中阶段也仅有提供分数的用处。
&& 高中生的大多数科目有用处的,学好它们不仅仅是为了分数,还要给自己建立一个健全的知识体系,以备将来之用。大学的知识是针对各自专业的,很可能只在继续深究这个专业的情况下适用,不能起到广范作用。
发表于:10-09-09 23:50
& 真正掌握那些战争史,至少需要把高一的各门文化课学完。不过要想先掌握少量知识再稍微小试牛刀一下,只要初中文化就够了。不少人学过奥数,奥数的思维多少还有点用处。如果以前没接触过奥数也没关系,因为有些书籍写得很浅,还会给各种历史事件提供详细的评论。只要多看看书,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了。在现实中使用这种知识也不需要很快的反应和很强的思维,对于多数人而言,能简单地遵守基本的原则就能非常好了。
&&& 《武器和战争的演变》和《战略之父汉尼拔的军事生涯》是两本很浅显的书。《武器和战争的演变》里很概括地讲了从石器时代到20世纪70年代的大型战争,还提供了不少历史背景和当时统帅的战术思想,书中的地名和人名很少,对于内容的理解不构成影响。即使对历史、地理一窍不通的初中生,这本书也不难懂。《战略之父汉尼拔的军事生涯》提到了相对多一些的人名,但是记不得人名也能看得懂。书中也提到了不少西班牙、意大利、法国、突尼斯的古地名,作者为了方便读者,特意将现代地名进行了对应。如果地名也不知道,依旧可以通过作者的描述了解当时发生的一切。到了高一的暑假,更多的战争史可以被看懂了。《间接路线战略》、《高卢战记》、《内战记》都是不错的选择。《隆美尔传》、《失去的胜利》、《闪击英雄》、《十天与二十天》思维过于复杂了,不太好懂。
&&&& 这些书都不在高一的课程范围内,更不是高考内容。看这些书不能直接提高成绩。不过从战争史里可以吸取到更有价值的东西。战争史里经常会看见这样两种情节:1.主人公想得和我们一样,都产生共鸣了,结果他一败涂地。2.主人公的脑子不知道怎么长的,净想些莫名其妙的点子,历史的结局却证明他赢得了空前的胜利。如果看到这种情节,只能说是自己固有的的观念错了。这些观念在平时看来似乎很有道理,自然不会觉察到有什么不妥,既然通过阅读发现了,就可以及时纠正,一些不必要的失败和挫折就可以提前避免了。
发表于:10-09-10 23:48
&& 光知道一大堆空洞的理论显然是不行的。在中国的大环境下,你们不可能用足够的时间去陶醉在知识的海洋里。如果还抱着小学生那种对什么都好奇、什么都想尝试的心态,那就等着被这个制度压成肉饼吧。一种相对合适的做法是“以战养战”:1.提高成绩;2.申请更多的自主时间阅读;3.花一些课余时间去阅读战争史;4.挑选一些浅显易懂的知识加以运用以提高成绩;5.实战演习,既检测自己的理解是否正确,有可能提高成绩。如果成绩继续提高,可以再要求支配更多的课余时间。如果失败了(新手犯错很正常,我一开始的时候也错),也可以自己反思错在哪里。
&&& 介于高中数理化是那么让人害怕,我先讲几个学数理化的小窍门。
&&& 高一上学期的数学,主要以函数、集合为主。三角函数也掺和在高一上的课程。对付这类题目有一个很呆板但是行之有效的办法――化简。高一多半以二次函数类的题目为主。如果看见不会做的题目,首先把配方法、因式分解用起来,把多项式要么配方要么分解,然后把韦达定理架上去乱搞。遇到分类讨论的,除了化简就是盯着区间的分界线使劲挖。如果什么题目都那么干,一个学期下来应该可以学到班级前几,三年下来,效果更是好。这么恶心的办法,老师不屑于教,他们也想不到这一招实际上就把高中数学所有代数题的核心都掏出来了。
&&& 高一上学期的物理,主要是受力分析和速度问题。速度问题一律使用“速度――时间图像”处理。受力分析使用“封闭三角形”(数学里叫做向量合成)处理。数学老师会教这个,物理课上就不要老是用土得掉渣的“正交分解法”了。
&&&&高一上学期的化学,主要以无机化学为主。建议去买一本《大学化学》(下册)(傅献彩主编),把上面和化学书沾边的方程式都记下来。元素周期表上的主族元素部分好好记。考试的时候,记得把所有的量都用mol作为计算单位,直到最后求什么和质量有关的东西时在处理。如果把小学奥数的“鸡兔同笼”搞熟了,随手考个85以上应该问题不大。
&&& 以上几条都是我自己当年琢磨的,当时通过这几个简单的小把戏省下了不少时间。高一上学期的9月本来就很轻松,如果还能再挤出时间读些战争史,那么就能给自己开个好头了。
发表于:10-09-11 20:42
&&& 高一上主要是一个适应阶段。初中生的时候,多数人的思想还处于浑沌状态。进入高中后,很多人都很喜欢展示自我、表达个人观点。随着年龄的增长和挫折的增多,多数人的思想都会沿着一个方向变化:高一的时候阳光灿烂,想入非非;高二的时候开始忧心忡忡,觉得希望与现实差得好远;高三的时候开始恐慌甚至脱离现实地醉生梦死。高一时的想入非非,其实很没有必要。我想对你们说:“思维能力决定梦想的高度。”如果没有利用高一宝贵的业余时间强化自己的思维能力,那么再“现实”的梦想都是白日做梦。
&&& 假如想绝对轻松地学好高中课程,就必须拥有以下本领:1.强大的分析能力;2.跳跃式的创造思维;3.缜密的计算;4.快速的反应;5.过目不忘的记忆力;6.超一流的文化底蕴和写作能力;7.阅读理解文章的思想(官方认同的那种)。第一种能力用来对付所有的常规数理化问题;第二种能力用来对付高难度数理化习题;第三和第四在数理化考试中很有用处;第五种能力针对化学、地理、生物;第六种能力对语文、英语的作文和历史、政治的主观题很奏效。最后一种主要针对语文、英语的阅读。
&&& 对于多数人来说,先天有那么多本领实在是不可能,能有其中一两个就很不错了。如果理科方面的能力强,可以考虑优先巩固理科,并着手深入了解战争史中一些追求速度的战术:骑兵奔袭、坦克快速突破;如果文科方面强些,可以优先巩固文科,并着手深入了解战争史中寻求稳健的远距离火力战术:长弓兵的射击战术、徐进弹幕射击、炮兵火力急袭。如果以上优点都没有,那就只能靠勤奋了,对于所有依靠勤奋的人来说,四平八稳的步兵战术是很有效的。正确选择合适自己的战术、并有意识地运用自己的优势,就可以在各自的优点上超越旁人。
&&& 战术不分高低,只要运用得当,效果照样好的很。从战争史里可以学到,几乎所有的战术都有利弊,没有那一种战术是通吃的。在现实中总有人喜欢偏好一种战术:理科反应稍微快些的人总喜欢偷点懒,总希望仅仅用自己的小聪明胜出别人(这好比书中那种纯粹依靠快速战术的人古人);文学底蕴好的人总是看不惯数理化好的人,自认为文科好就可以靠山吃山了(这好比过分依赖远距离火力战术的古人);勤奋的人总是相信努力可以成就一切,无视别人的天资(这好比总是偏好步兵战术的人)。事实上,那些采用合成战术、并深入了解对手优缺点的人才可能是常胜将军(比如拜占庭的贝利撒留)。在现实中,努力了解各种战术以强化自己是很有效的手段。
发表于:10-09-14 11:56
&&[第2版 09-14 11:56]
&&& 对于多数13中的学生来说,能在理科或者文科方面有过人天资的概率很低。很多自认为很聪明或者有点才的人,都只是比一般人略好一些罢了。优势太小,就不足以单纯依赖。依靠勤奋来提高自己还应当是多数人的基本选择。但是勤奋并不意味着蛮干。相反,单纯依靠勤奋其实很需要技巧。
&&& 单纯依靠勤奋的人,主要得依靠战争史中的步兵战术。步兵战术强调力量的集中和持久、有力的进攻。为了集结比对手更大的力量,步兵队必须在最关键的部位形成打击力量。为了进行集中,就必须进行调动。调动是缓慢的,在调动过程中要是被偷袭了,事态会更麻烦。因此要想进行有效的打击,就只能依靠从思维超前对手,并在对方采取行动前先准备好。如果永远采取和别人一样的思维,那就只能力拼了。高明的战略家会尽量想到如何让对手在思想上落后于自己,让自己在作战前就处于最有利的位置。在和对手正面交锋的时候,步兵作战要尽量保持井然的秩序,采取持久、有力的攻势压垮对手。如果遇上意外情况,步兵不能像快速部队(骑兵、坦克)那样一走了之,而要缓慢地变成防御队形,有秩序地后退。因为如果步兵被打散了,就只能任凭对手宰割。
&&& 对于高中生来说,如果采用步兵战术,就只能依靠勤奋来完成别人无法完成的部署。在多数人都知道努力的情况下,在任意一个关键点投入比别人更多的精力势必会暂时地造成其他位置的不足。如果是非常勤奋的人,是可以通过更多的汗水弥补这种缺陷,只是这样做的效果很有限。更可行的办法是直接采取比别人更好的宏观策略,提前在别人想到之前先准备甚至行动。抢先并不是非要在和别人保持一样方向的前提下起早贪黑,思维上的超前更是重要。如果每次都能预知自己的下一步行动并提前做好准备,那么完全不需要搞得像苦行僧。13中的教学规划也是一种步兵战术的类型:四平八稳,强调基础、记忆。只是这种模式背后的思想太大众化了:每次都是临时抱佛脚式的突击训练,很少在新奇的地方布阵。过于常规的思维方式显然造成了更高的代价。毕竟除了县中模式,老师们真的想不出什么新招数了。
&&& 在细节上,13中的教学更像是训练战斗力低下的散兵游勇。多数人在遇到很僵化的问题时总是信心满满、按部就班地采取老师教的办法处理。如果遇上没见过的新东西,立刻吓得屁滚尿流,茫然不知所措。遇到太强的困难是很正常的事情,采取合理的做法先让自己暂时处于不败的地位是一种更切实的方式。在对付函数题的时候,广泛采取化简手段――配方、因式分解、韦达定理――就是这种策略的一个实际应用。因为只要通过化简,很多函数题的思路就清晰地展现了。以化简处理函数的思想,其实就可以在拿破仑(19世纪初法国皇帝)战争史里看见。在拿破仑远征埃及的过程中,曾经和埃及的马穆鲁克骑兵展开大战。拿破仑将法国步兵、炮兵编成坚固的方阵,依靠步兵和炮兵的火力将数量众多、训练精良的埃及骑兵打垮。
发表于:10-09-14 13:06
&& 步兵战术可以更广泛地应用到所有需要记忆的科目上。历史、地理、生物、化学、英语等等,都需要对书本知识的记忆。没有付出努力去记忆,就肯定不行。要把这些课学好,就需要付出货真价实的努力。由于这种课程数量多,同时记忆那么多的东西实在是强人所难。采取一个阶段针对一两门的办法可以减轻一些压力(步兵战术中的集中兵力)。如果再配上预习、复习,效果会更好些(步兵战术的多面进攻)。
&& 步兵的进攻战术不强调在某一时刻投入太多的兵力,而是有秩序地逐次展开。逐次展开是为了给对方造成持续的压力,直到压垮对方。如果在某一时刻突然投入太多的进攻力量,很可能造成进攻的混乱,反而削弱了势头。初期过多的投入也降低了后续兵力的数量,造成攻势不能持久。在现实中,很多13中学生喜欢在学期刚开始时信心满满地把所有的课余时间都花在那些所谓“有兴趣”的或者“有信心”的科目上。持续的过分努力,消耗了太多的精力,而推进速度却依旧迟缓,久而久之,兴趣就没了。然后就开始和家长或者老师进行“人生观大讨论”:“是继续坚持,还是就此放弃?”在接下来就是无休止地辩论了。无论辩出什么结果,都是大众化的选择方式。如果在一开始就避免了过多的投入,而是采取了逐次展开的方针,就可以依靠持久的耐力把问题解决掉,哪会搞出麻烦来?
&&& 步兵战术强调占据有利的阵地,在阵地彻底没用前不要随便丢。拿破仑在1804年和奥地利、俄国作战初期,集结了近20万人。但是在打到奥地利和俄国边境时,只剩下6万多人的部队了。还有10几万人都上哪里去了?这些人都散布在奥地利境内,保护着法国军队与本土的交通线。如果这些人都跑到前线,拿破仑的军队可真的完蛋了。在现实中,很多高中生都是学完一门课的第三章就忘记第一章。学完一个学期,考完期末考,就把知识淡忘了。这着实是一种愚蠢的行为。要知道高考是考高中三年的课程,不是高三一年。如果在高一的时候就把该学会尽量学好并牢记住,高二高三会省下不少事――因为没必要去从零开始把前面教的东西像学新课那样学一遍,稍微巩固一下就好。高一的时候就搞了豆腐渣工程,高二高三就等着收烂摊子吧。如果高二高三还在豆腐渣工程,就等着家长放血吧。如果从高一开始就把基础打得像混凝土一样结实,日后的麻烦就已经被扼杀在萌芽中,还用得着去克服吗?
发表于:10-09-14 19:00
&& 和步兵战术相比,机动部队(骑兵、坦克)战术对于时间上的投入要求低得多,但是仔细一分析,就会发现这不是什么人都能学会的。
&& 历史上的机动部队作战,都要求快速、猛烈和出其不意。那些出色的骑兵和坦克兵指挥官都能在瞬息万变的战场上找到转瞬即逝的机会。出色的机动部队成员都具备独立行动的能力和过硬的技术水平。拿13世纪横扫欧亚的蒙古人来说,蒙古骑兵都擅长射箭、骑马,并且能在高层指挥人员的指挥下完成各种复杂的部署。蒙古骑兵打仗从不因循守旧,而是不断地根据对手的弱点制定相应的对策。墨守成规的欧洲军队为此吃尽了苦头,因为他们赖以依靠的秩序居然成了被对方利用的把柄。
&&& 机动战术主要适用于数学和物理(这两门就是多数高中生的噩梦)。由于需要记忆的东西相对少些,这两门课的麻烦主要集中在思维。很多人至死都不晓得这两门课是不能依靠死记硬背课本和踏踏实实地做题海来训练的。我当年不算天才,也就是经常发现比老师更快、更好的方法。我能做到是因为我从来都是自己独立思考,并且一定要找到所有可能的方法后才算结束。对于所有官方辅导书上给的解答,我都会挖空心思地想些思路完全不同的办法出来。老师上课教的例题,我都要想,如何不用他的办法还搞的出来。
&&& 能折腾到这个境界,相信多数人该就知道自己的差距在哪里了。其实,以上那些仅仅是开始,真正的苦练才开始:我当时专门做了一本高难度习题集。我曾经把这书上的简单题问过老师,连老师都解答不了。我却把书上全部的习题都想出来了。对于多数的高中生来说,知难而退是一个普遍存在的习惯。我经常听见有人说“太难了,没信心做”,或者“没必要,搞太难了打击兴趣”。多数人情愿去做1000个循规蹈矩的习题,也不愿意去对付10来个根本没见过的怪题、难题。只要是打破常规的思考,都被回避了。既没有天资,又不肯付出过人的努力,怎么可能真正精通数学和物理?不光光是做学生的不敢想,做老师的也尽量避开这些东西。教学大纲不要求、进度来不及等只能算部分原因,根本的原因还在与对困难的畏惧。
&& 我相信现在的高一年级里,还有人和我天资相近或者敢于承受高难度数理问题的折腾。如果真的打算把数学、物理学得很精,就要做到两点:1.永远不要相信数学题只有一个板上钉钉的办法能解,一题多解是可能的,找出一个题目里所有的数据并仔细比对,直到发现最简单的方法;2.永远不要抱怨数学难,真要弄不出来,就怪自己不够狠。数学题都是人想出来的,因此都可能做得出来。
发表于:10-09-15 13:24
&&& 与智力平平或者数理化拔尖的人相比,语文、英语特别出色的人是最罕见的。因为下苦功夫这种低级体力劳动,谁都能干。数理化都隶属自然科学,逻辑在理就好,天资+勤奋也可以搞定。语文英语特好的人,不仅要有自身天分,还需要环境培养。我记得以前见过的那些语文、英语拔尖的人,简直像生活在另一个世界:家庭经济条件很好,父母的工作轻松、收入高,父母的文化素养高、还要特别重视子女教育,善于交流。一般父母要不采取暴力策略,要不采取放任不管的方式。而语文、英语真正拔尖的中学生,很可能在父母一代的思想上就超过了常人。父母的条件好显然不够,下一代的天分和努力依旧不可少。
&&& 我相信这样的人可以在现行的体制下用几乎是最小的代价获得最大的收益。因为无论选择文科还是理科,高考科目中文科成绩的总分值都高于理科。语文和英语这两个天然的优势,就已经可以把多数人压下去了。当今数理化出题越来越死板的趋势,让语文英语拔尖的人更是占了大便宜。以前那种依赖理科难题获得优势的办法变得越来越行不通了。
&&& 这类人可以采用标准的长弓/炮兵战术,这种战术的特点四平八稳、伤亡低。长弓是中世纪英国军队的特有兵器,射程仅次于攻城机械。英国人将长弓手编成密集阵型,以长弓的密集火力打击对手。在赫赫有名的克雷西战役中,英王爱德华三世就是用大量的长弓手将当时全欧洲最强悍的法国骑兵打垮的。在阿金库尔战役中,英王亨利五世更是用长弓兵创造了神话。在近代和现代战争中,远程打击力量越强,打仗的时候自然越省事。
&&& 这类人没有必要为了逞强而试图在数理化上和别人争(志向太大的人除外)。不断巩固自己已经获得的巨型优势是一种很保险的策略。彻底放弃自己的优势去和别人较劲,实属目光短浅。
发表于:10-09-16 20:21
发表于:10-09-16 23:31
&&& 单纯依赖依赖一种战术思想,肯定是要出问题的。在现实中,经常可以注意到那些有点小聪明的人自认为数理天分高可以偷点懒,结果一定会在所有要记忆的科目上栽跟头。而那些单纯依靠努力的人,总喜欢鄙视新奇的想法和别人的天分,总是自信地认为自己就是龟兔赛跑中那个跑赢兔子的乌龟,今年的数学高考应该可以给他们好好地上一课了。最后是那种文学底蕴好的人,要知道这样的人有可能自认为看破红尘,放弃努力的念头,然后就不好说什么了。
&&&&每个时代的战争史里,都会讲到一个概念:联合作战。即将尽可能多种类的军队混编以达到在代价最低的前提下最大限度提高战斗力。在古代,马其顿的亚历山大大帝那种以马其顿方阵和骑兵、轻步兵结合构成的联合部队是个很经典的案例。拜占庭的贝利撒留喜欢将重装步兵、远程轻装步兵、轻骑兵、重骑兵联合使用,还特意想到用计谋将对手分散,以便用联合作战的方式各个击破对方的单一军种。在近代,拿破仑(法国)和莫尔科特.毛奇(德国)也有效地将所辖军队各军种的优点发挥到极致。在1973年的中东战争中,以色列为自己过分注重装甲兵和空军、偏废步兵和炮兵的做法付出了血的代价。
&&& 战争史里都那么写了,你们自然不能在现实中再犯这种错误。努力尝试一些原本自己不擅长的东西,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自己的缺陷。由于个人具体情况的不同,采取的相应措施都是不一样的。比如真正擅长数理化的人,很有必要利用这些课程上节省的时间来认真地对付一下那些需要记忆的东西。什么天分都没有的人,也应当在勤奋的基础上多了解一下别人新颖的数理思维究竟是些什么东西。即使不能照搬,猴子学人那样模仿一下也比单纯死用功有效的。文学功底和阅读理解能力强的人,最好也多花些时间在那些死记硬背的科目上,毕竟你们是生活在缺陷重重的现实世界。
&&& 对于多数只能依靠努力的人来说,尝试自己不擅长的东西,顶多只能仿制个山寨货。山寨货终究不能和人家货真价实的天才较劲,不过如果山寨货仅作为联合战术的一个组成部分,那还是很有效的手段。对于另外两种人,努力着实是件受罪的事情。不过换个角度想:既然勤奋是一种低级的体力劳动,别人能干自己为什么不行?在不少战争中,精兵强将都躲在后排,先让杂牌货冲上去拖垮对手,自己再冲上去奠定胜局。迦太基的名将汉尼拔就希望他新招募的那些没有什么战斗力的高卢军队去消耗罗马人、承担损失,他自己手下那些精锐的非洲军团最好别牺牲。
&&& 如果能意识到借助复合手段来提升自己,你们已经超越了父辈一大截了。但是这还远远不够。
发表于:10-09-17 23:52
&&& 老一代人经常这么说:“爸爸/妈妈走过的桥比你走过的路多,吃过的盐比你吃过的饭多。”对于多数人来说,这肯定是对的。因为多数人都不喜欢思考,都喜欢沿着过去的思维模式或者多数人的想法去做。总之,经验(60后看重)或者人气(90后看重)是仅有的两种决策来源。对于多数逆反少年来说,他们的逆反之路无非就那么两三个版本,下面一一介绍。
&&& 版本一:1.觉得父母不对,毫无人性,一点也不关心自己的兴趣爱好;2.实在受不了了,决定搞地下活动和父母对着干;3.“妈妈啊!该怎么办啊!”/“哇哇哇,我知道错了!”4.父母出面收拾残局;5.重新认识“不听老人言,吃苦在眼前。”
&&& 版本二:1.觉得父母不对,总是不让自己表达个人观点;2.实在受不了了,决定理直气壮地和父母对着干;3.成年人终于让步了;4.终于遭到惨重的失败;5.父母黑着脸来安慰,还得想好台词,多排练几遍;6.“唉,还是过来人有经验啊!”
&&&& 从一个80后的角度看来,这一切精准得像电视里放的肥皂剧一样。闭着眼睛都能想到下一个环节是什么了。问题就出在你们对于决策的理解。作出决策并不是仅仅为了表达个人想法、展示个性,而是要找出比旧方法更有效的新手段。如果新东西还不如旧的好,何必创新?还不如因循守旧地混下去。
&&&& 在作出新决策前,不深刻地了解旧方式的多数细节是很有必要的。应试制度的优点、缺点、强点、弱点分别在哪里?如果按照标准的县中模式来,会有什么样的后果?如果改动其中的任何环节,又会怎样?是能让事态变好还是变糟?
&&& 我相信多数人想不了这么深,对于多数人而言,叛逆局限于和旧东西说不以及张扬个性。而我想说的是,叛逆是一件复杂的活,没有充分准备就不要动手,一旦动手就只能勇往直前。
发表于:10-09-18 23:23
&&& 如果认为王军带来的的县中模式百害而无一利,那也太肤浅了。客观地讲,这种方式很像是你们地理书上的刀耕火种。这种方式的短期效果很能迎合多数头脑简单的家长,但是长远看,教育的根基作用被永久性破坏了。
&&& 如果地理课还没教到,那么我来补充一下:在巴西地区,当地农民为了节省耕种的成本,将大片的热带雨林烧毁。烧毁的森林腾出了大片耕地,烧毁树木的残骸还能当做肥料增加土地的肥力。但是巴西是热带雨林气候,降雨过多。人工种植的庄稼毫无水土保持的能力,大量的雨水将地表的土壤冲刷。当地有肥力的土壤层很薄,要不了两年,一块土地的肥力就损失殆尽,几乎不可能依靠自然力量恢复原状。为了维持生计,当地农民继续深入雨林,将更多的雨林烧毁...
&&& 县中模式其实就是这种刀耕火种的典范:大量的习题铺天盖地的做,完全可能在短期内产生进步的假象。但是这种努力无法产生积累效应,所以无论怎么努力也难有进一步的进展。如果一有放松,立刻大退步。如果长期下去,多数人的思维能力逐渐退化。所以从每一届高三看,都是成绩中档的人占了大多数,尖子很少。如果将历届高三比较,估计会发现中档的人越来越多,而且整体水平在缓慢地退步。尖子生的数量更是在锐减(不否认有零星的几个很出色,那也是他们自己的因素,与老师无关),这是因为越来越多的人情愿花钱去金中、南师也不愿意留下。
&&& 如果没有众多家长无知的迎合,估计这种模式也高不起来。我曾听一个家长(据说是个博士)说过这样一个观点:我给孩子报十三中就是要他去吃苦头,不吃得苦中苦,怎么成得了人上人?不过有多少人真正分析过13中历年的高考升学率的变化?相信没人能做到,更没人去想。于是在家长们的大力配合下,“刀耕火种”的弊端被掩盖了,而那仅有的短期效果却被发扬光大。总的来看看,县中模式的真正优点是迎合多数人的狂热需求,真正的缺点却是逐渐破坏生源和师资,逐年缓慢地降低升学率。
&&& 优缺点的分析仅能说明县中模式是否值得去抵制,但是要想到具体的行动方案,还要对这种模式下产生的各种强点弱点加以分析才行。只有真正地避开甚至吸收强点,抓住弱点,才有战胜它的胜算。
发表于:10-09-20 13:20
&&& 说到13中那种县中模式的强点,在于反映了多数人的两个明显的共识:1.努力了就一定有回报;2.努力――回报的周期要很短。这种模式还迎合了多数人的另外两个潜意识:1.少动脑,多干体力活;2.大家怎么做我也怎么做。
&&& 对于多数的高中生和思维能力不够高的家长、老师来说,这四点看起来没什么问题,甚至是情有可原的。如果仔细一分析,问题就出来了:高考的最终结果是一个分数,不是一堆各式各样的证明――证明谁更努力。因此,拿高分是一个竞争策略,而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竞争策略上高明,很可能导致戏剧性的局势变化。努力有回报的前提必须建立在“好钢用在刀刃上”这个前提下,否则付出的再多也是打水漂;回报的周期长的付出,更有可能获得更高的收益,今天这个社会风气浮躁,多数人没有耐心去等,选择寂寞地等待或许会带来惊喜;脑力劳动可以成倍地增加很多工作的回报比例,不过多数老师和家长并不聪明,依赖脑力只会显得捉襟见肘(所以他们会强调努力和情商),我不否认情商和勤奋的作用,只是多锻炼出些脑力总不是坏事。如果多读一些诶书,就会知道如果总是跟着大家一起走,肯定要付出比多数人更高的代价才能有高收益。但是如果能够跳出常规思维,或许会发现捷径。
&&& 强点并不见得是正确的,只是更多的人能去认同,而且这些特点在短期内绝对是占优的。大量的小规模测验表明,上述四点绝对是无比正确的。在多数人都认为上述四点绝对正确的情况下,面对着数量众多的“证据”,你们能怎么办?
&&& 强点的反面往往就是致命的弱点,如果将思维倒转,就一定能发现些意想不到的结论。
发表于:10-09-22 23:24
&&& 如果静下心来,好好分析一下多数老师和其他同学在想什么,就会发现县中模式的第一个弱点:目标面太窄。多数老师都太喜欢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对眼前知识的死记硬背上,还特喜欢突击记忆。更广义地看,无论是支持还是反对县中模式的老师,都有这个相同的缺点。从军事上讲,如果打仗的时候只看战斗的最前沿,忽视了战场上的其他信息,那么失败是及其可能的。真正懂得兵法的人,应该想到:高中生只需要在指定时间内记住更多的东西,并为将来的高考奠定基础。如果过分地突击记忆眼前的东西,肯定对全盘课程的掌握达不到最优。
&&& 更糟糕的是,过于频繁地突击记忆消耗了太多的时间,却只能达到一个低层次水平――死记硬背。一旦出现了变化的题型、以前长期不复习的内容或者融会贯通的习题,那可就完了。如果仔细观察13中的全部考试卷,会发现这些内容都是平时讲过的内容直接生搬硬套的。如果真的有了变数,那么成绩很可能就不作为
排名次的一个依据了(据说这样是为了保护自信,我觉得是惧怕暴露教学呆板的缺陷)。
&&& 由于没有形成深刻的长期记忆,很多东西学完了就忘(这在90后高中生里很普遍)。为了防止遗忘,更多的时间会被用来没完没了地重复以前曾经掌握但又忘记的内容。然后么,就是没完没了地修修补补。就因为在一开始没有耐心把该掌握的东西彻底印在脑子里,导致了日后无休止地时间损耗。
&&& 虽然这种错误持续了很多年,但是貌似到了今天也没得到解决。
发表于:10-09-23 18:52
&&& 和第一个弱点相比,第二个弱点比较难想到:天天强调基础,却从根本上误解了基础是什么。
&&& 到底什么是基础?是课本知识还是那成堆的“基础习题”?10年前,多数老师都喜欢照本宣科地把书上的内容写个板书,然后整齐地朝在黑板上,粗略地讲一下这些内容是怎么回事,然后就过去了。历史、地理、政治也就算了,反正横竖都要记得。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可就不是闹着玩了。如果不对数理化的公式和概念有清晰的理解,肯定是学不好这几门课的。如果随随便便地从语文、生物、英语的知识点上过一遍,没人会多想些什么,一到了做实际练习,保证问题百出。如果接着深究所有科目的概念以及这些概念的来龙去脉,很多练习中的错误就可以事先避免了。不少所谓的“难题”也无所遁形了。
&&& 非常不幸的是,很多老师把“基础习题”当成了真正的基础。“基础习题”只是一种委婉的说法,实事求是的说法应该是:垃圾习题。这些烂东西只是肤浅地覆盖了基础的表面,却没有触及到基础的本质。由于这些垃圾习题都只需要很少的概念就能做出来,于是它们构成了你们的作业主体。形象地说,这些东西就象是超市里卖的方便面,方便而没有内涵。大量地做这种东西是可能会让自己产生搞懂问题的错觉。唯一的缺陷是过了一段时间后就要忘记曾经学会的东西。
&&& 这个缺点和前一个相结合,就足以让多数人在整个高中阶段像没头苍蝇一样忙个不停了。&
发表于:10-09-24 16:46
&&& 县中模式最后一个弱点,也是最致命的一个弱点,就是“信心”。无论从什么观点看,“信心”都是最重要的。可从实际的角度看,“信心”真的很糟糕。
&&& 我曾经听很多高中生抱怨,说是“信心”被打击了,没“信心”了。我觉得简直就是扯淡嘛!信心应该是站在最后面的,哪那么容易被打击到?后来搞清楚了,我说的信心和多数人理解的信心根本不一样。多数人理解的信心根本就是个面子。如果遇到挫折过不去,就会被别人看不起,面子上拉不下来。为了保护这个脆弱的“信心”,多数人就开始避重就轻,裹足不前。
&&& 多数人的信心究竟是怎么来的?被家长、老师表扬出来的,被几个不错的小测验成绩捧出来的。这信心实在来得太容易了。多数13中学生都是一副自信满满的样子,实际上也就一般般。来得太容易的自信就像脆弱的玻璃瓶,稍微磕磕碰碰就完蛋了。
&&& 做学生的不行还情有可原,做老师的也不过如此。要不然,为什么考试都那么简单?只要平时努力就能考出来,这也太假了吧?我曾问过10届毕业的高三学生,真正太难的考试,是不会公开分数和排名的,公开排名的成绩主要来自简单的月考和那些校内命题的期中期末考。这怎么解释?是怕差分数太难看了?
&&& 既然多数人都那么看重“信心”,那么一旦这信心被打碎,他们都会茫然的。茫然状态的人还会付出什么努力?在南北战争中,当薛尔曼将军率领着6万北军士兵将南部邦联的腹地彻底蹂躏后,南军中开小差逃跑的人开始激增。因为多数南方军人参战是为了保卫自己的小家,现在小家都被北军连根拔除了,谁还有心情打下去?
&&& 信心本是用来起到保护作用的。现在却变成了被保护的高危对象,不能不说是一个最大的败笔。强调山寨版“信心”的错误有很悠久的历史,我1999年入校的时候就感觉到了。遗憾的是,这个错误还要继续下去。
发表于:10-09-26 19:27
&&&在详细了解了种种弊端后,就可以有意识地抵制这些负面的因素了。由于各人的具体情况有很大的差异,因而异地采用合适自己的战略是有必要的。战略只有在完全切合战术的前提下,才是适合的。如果只能采取步兵战术,就不要尝试速度太快的战略,因为步兵战术速度慢的弱点会暴露出来。如果采取的是机动战术,就没必要把速度压下来。
&& 对于多数人而言,由于资质的限制只能依靠努力,因此在战略规划上应当以步兵战术为主体。在这种前提下,学习进度可以放慢些,但是务必保证学过的东西要有很深的记忆,而且一定要熟练地掌握格式技巧性的东西。仅把课本上写的东西都记得肯定是不够的,多数最常规的变化肯定得见过。举例来说,对于数学中的函数,如果学了一大堆定律、做了上百个习题却不知道配方法、因式分解、韦达定理才是所有函数题的根基所在,那就不算学扎实了。函数题固然存在一些巧妙的新式解法,但是最根基的部分却只有配方法、因式分解、韦达定理三种。其它的方法――诸如三角代换、数形结合等属于高级方法,一时学不会也无所谓。对于历史、地理,如果书本上的细枝末节都没有印像,一碰到选择题就发昏,那真的不能算学扎实了。进度慢不要紧,只要抓到核心就好。高中课程的确多,可是各科的核心就没那么多了。
&&& 要想抓到核心,就必须在着手学的时候耐下心,千万不能为了赶时间而忽视了思考甚至偷工减料。我见过有的人为了在白天的时候在别人面前证明自己而不动脑筋的疯狂做题,其实这没有意义。因为疯狂做题无异于猴子学人:题目做得多,时间花得多,思考却很少。遗憾的是这种人很受家长和老师的欢迎,因为他们看上去努力。“成功或者失败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是否努力了。如果努力后还失败,你也能问心无愧。”成年人总喜欢这么说。我只能说,这种看似平常的想法违背了战争法则,很可能埋下了失败的种子。
&&& 由于不能赶时间,势必会造成总的学习时间增加。如果九门课都这么扎实,一天花掉20小时的学习时间都不够。有选择地在一部分功课甚至一门功课的某些部分上降低标准就很有必要。只有在次要环节上先削减时间,才能在主要环节上支配更多的时间。等到主要环节先学扎实了,就可以改变方向。这样在总的时间上就能节省不少。
发表于:10-09-27 19:00
&& 在采用以步兵战术为主的战略规划中,有必要知道一个叫做支撑点的概念。支撑点是一个军事术语,是指一个全方位防御的小型据点。这种据点大到一个筑垒阵地,小到一个小小的火力点,但是肯定是一个难以分割的战斗整体。支撑点的作用在于当敌方突破防线后依旧保持战斗力,并为后防的主力提供有效的情报和接应。
&&& 在第四次中东战争中,以色列在“眼泪谷”里设置的支撑点被数百倍的的叙利亚军队包围,他们利用支撑点小而坚固的特点将叙利亚人抵挡在支撑点外,还有效地为炮兵、空军部队提供了可靠的地面情报,有效地打击了叙利亚人。
&&& 这个概念实际上可以用到现实中来。历史、地理、政治、生物、英语和语文两门课的一部分,都是需要记忆的。平时在这些地方下点功夫,是有可能记得很牢的。如果平时记牢了,以后就没必要每次考试前忙活了。如果想记牢,平时的功夫要下够。在每次用足够多的时间专心致志对付一两门课的时候,效果是很好的。选择合适的顺序逐一对付各科是个不错的办法,这样学的扎实,投入的总时间也不见得多。一次投入时间的长短因人而异,但是务必确保一次性彻底掌握所学的东西。如果一次性对付好几门课,那就是分散精力了。表面看来,这样做似乎更加有利于齐头并进、增长信心,实际上代价高昂,还可能带来豆腐渣工程的隐患。
&& 如果平时下工夫够了,考试前就可以利用那些已经啃掉的硬骨头,因为这些区域已经是“支撑点”了。只要稍加复习,就能准备充分了。如果学有余力,可以在这些点附近多下些功夫,将这些点连成一片,考试时的效果会很好。如果实在力不从心,把这些点扔一边都行,至少不会一点都没印象,而以后回忆起来也比较省力。特别是到了高二的小高考或者高三的总复习时,“支撑点”的作用会更明显。
&&& 短期内考不到好的结果没什么值得遗憾的,发现自己精通的东西越来越多才更有意义。这一点在高中生活以外更加适用。
发表于:10-09-29 01:01
表扬一下 的技术贴,这个版里值得顶一顶的帖子越来越少了。
但是对于这种表达方式高一的学弟学妹们能不能接受表示担忧,你絮絮叨叨这么多话,大概比不上一句“去TM的应试教育”有影响力。
以一个老家伙的经验来看,我基本认同你的观点,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的矛盾没有那么突出,应试教育的训练对一个人也是相当有帮助的,现在我在处理一些复杂问题时的冷静、审慎和抽丝剥茧的能力,大概和高中时反复的理科习题训练不无关系。
所以,不要把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的矛盾上升到意识形态的对立层面,我身边大多数的优秀人才,在上学时都能很好的处理两者的关系。
倒不如讨论因为大量的应试习题作业挤压了自我兴趣发展的时间,作为一个时间管理的技术问题,这个更有实际意义。
Thematrix,你给了我们很多很好的学习策略,我的看法跟你一样,对于学习时间和学习目标有科学的管理,合理的分配将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并且一定可以协调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的时间矛盾,但是这些策略的理解和领悟对于一个高一学生大概不易,在执行起来也有难度。
从技术层面继续探讨,对于学习时间和资源科学管理的策略不要说学生,老师们也是难以理解和实施。为什么这么多年十三中考上清华北大的学生如此之少,这决不是因为十三中学生的天赋不行,不是因为南师附中、金陵中学和南通那些县中的学生比十三中的同学们聪明多少,而是当老师面对一个60多人的班级时,必须选择给大家的练习是什么水平的,是一个为了本科达线而练习的水平,还是一个为了考上一流大学的练习水平。大家都是学生过来的,老师给学生的学习资源,我们自己进行的应试练习,有多少是无谓的重复呢?
所以,奉劝版内各位,不要再苦大仇深的贩卖应试教育伤口,老师们也不要再为了几个绩效工资争来争去,多从技术层面考虑问题,以上问题不是没有解决方案,做好了各位学弟学妹们可以更高效的应对考试,更自由的提高素质,岂不快哉?
我什么动物都不喜欢,我看到什么动物都想吃。
发表于:10-09-29 12:07
回复 第21楼 的 卡福卡:
&&& 其实我提倡根据个人的具体情况采取实际可行的方案。我觉得如果能以较低的代价获得同样高的分数,就已经是一个高中生阶段的大成就了。
&&& 如果进一步想,在应试过程中逐渐地摆脱各种封建的思想,锻炼出新式的思维,那不是更好?在三年的高中生涯里,我为了提高成绩而不断地约束自己情绪化的决策习惯,大量的战争史阅读让我逐步学会了如何做出有魄力的抉择以及为了达到目标不懈的努力。
&&& 记得在《穷爸爸和富爸爸》这本所谓的拜金主义经典教材里,富爸爸提出了将尽可能多的钱用来购买资产而不是负债的观点。这个观点已经在我的高中生涯里得到了验证。因为我觉得13中的很多急功近利的做法实际上给多数人构造了大批的“负债”,而我那种沉稳的战法给自己带来的是“资本”。“资本”和“负债”在表面上看都是分数,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两者的差别增加了:“资本”带来时间,“负债”消耗时间。我当时也不知道自己在制造“资本”,只觉得不该给日后留麻烦。我在学习战争史时,注意到“节约兵力”的原则,其中就有类似的表述。如果不亲身实践,怎么想得到?当我在高中时摸索出的间接路线应用于投资和人生规划时,收效显然比拿个好大学的录取通知书管事。
&&& 在《武器和战争的演变》这本书里,提到了拜占庭这样的观点:拜占庭战争是为了保护自己的利益不受损害,但又必须在最低的代价下实现这一点。为了防止利益受到侵害,就必须有足够强的武力保家卫国。而打仗是要消耗社会财富的,维护一支足够强大的军队也是个昂贵的开销。为了减小军费开支,就必须大幅度提高军官们的战争水平。
&&&&在现实中,拜占庭人这个观点非常适用于多数城市中学生。为什么要好好学习?因为日后要找好的前途,过上舒适的生活。但是为了将来势必会牺牲现在的娱乐时间,无论是牺牲现在(县中模式提倡)还是牺牲将来(伪素质教育就这么说),损失都是巨大的。发展出高级的手段来处理这种问题,无疑是奏效的。
&& &找到一种合适的方式以较轻的代价达到一个还算满意的结果、并保证收益率达到最高,这才是一个真正值得追求的目标。其它的一切,均是过眼云烟。
&&& 问题是,学校教育能帮助人达到这样的目标吗?不见得。不过可以肯定的是,和损失金钱、机遇、社会地位相比,分数上的得失是最轻的。利用现行的应试制度因地制宜地摸索合适的行为方式,是一种最合算、最切实的手段。在分数的得失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就能在将来避免一些更大的损失。
发表于:10-09-29 19:40
&& 掌握最经典的步兵战术,仅仅只能在风平浪静的情况下得到“一份努力,一份回报”的结果。而且也效果也主要局限于不那么灵活的科目上――历史、地理、政治、生物,以及语文和英语的基础。在数学、物理上,即使下了苦功夫也不见得有用。究其原因,还在于应变力的训练不足。
&& 应变能力绝对是大多数师生(注意,老师也被包含在内!)的死穴。我记得99年读高一的时候,老师发给我们一本很简单的练习册,鼓励我们自学完成,并且告诉我们很多考试的题目都从那里出。我当时是数学课代表,但是我第一个带头不做那本练习册。因为那本练习册上的题目毫无变化,用用基本概念就全做出来了,做这种东西有意义吗?还不如玩电脑来得带劲呢!我自己另外买了一本高难度辅导书,自己在家慢慢啃。和一般的同学相比,我做的习题量小得多。但是习题的难度很高,综合性很强。由于一直锻炼对于各种习题的反应能力,我的水平当然提升的快。我曾在高一的时候试探过老师的水平,结果发现一旦他们离开了教案、离开了以前的经验,也会和多数同学一样被难倒。究其原因,无非是对于以前没教过的东西一无所知。
&&& 在毫无应变力的情况下,老师也没办法想出新办法,也不喜欢搞新办法。在多数学生那里,九年制义务教育里都在强调记忆、经验,很少顾及逻辑分析、创造性思维。很难想像这样的学生突然脑子转弯,对琢磨新花样感兴趣。
&&& 人是否聪明,并不是取决于智商的高低,而是起源于对新事物的接受。遗憾的是,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都在有意无意地排斥着新鲜的处事方法。我接触过的很多中学生,都喜欢说:“唉,会了不就行了嘛!想那么多干嘛!”做老师的,很多时候会说:“知道怎么回事就行了,没必要搞太复杂!”可能还会拿教学进度来搪塞。
&&& 为了弥补这种能力的不足,就必须见过足够多的题型。为了对每种题型都很熟悉,就有有必要针对每一种题型做大量训练。题海战术就这么来了。由于没办法对付高难度题,就不得不最大限度地提高简单题的正确率。于是数学、物理题就没完没了地布置了。
&&& 在高考中,以高档的思维方式对付高难度题、高计算量题已经足够了。金陵、南师的学生只要做到这两点,也不难做到这两点。但是如果不切实解决13中疯狂的题海,恐怕熬不到高考就被那么多练习淹死了(以前有这种事发生的)。因此,如何快速处理成批量的作业就成了13中学生不得不多掌握的一门技术。
发表于:10-09-29 21:16
&&[第2版 09-29 21:16]
确实如你所言,这种学法最后就把数学学僵掉了。你的帖看了很受启发,最好一直写下去,呵呵,非常感谢
发表于:10-09-30 13:07
&&&以数学、物理为例,有多少人在做完简单习题后还会继续反思过程?绝对没几个。做题多的人我见得多了,反思那些已经做完的习题的人没见过。三天两头不断反思、不断搜索原题中没有被问及的所有信息,估计就没人这么干了。原因很简单:我都做出来了,还有什么好想的?做下一题!这样浮躁的心态,被题海战术淹死也是活该!
&&& 即使是最简单的习题,如果仔细深究,还是能发现很多的意想不到的信息。哪些步骤容易出错?哪些步骤可以替换?各种解题思路的适用面是什么?为什么这个办法在这题速度快,换个题目就不行了?如果真的速度快,能快多少?这些问题根本不需要什么数学天分就能回答,平时自己多观察自己,就能得出很好的答案。遗憾的是,有多少人知道注重细节?大多数人对司空见惯的东西都保持着熟视无睹的态度。怎么会想这么多?如果仔细地关注所有的细节,就能在不大规模改动思路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增加解题速度。这样的提高根本就用不到什么天分,仅仅在观察方面稍微勤奋一点就可以了。
&&& 在实际考试中,速度的用处并不大,因为真正的简单题在数量、分值上还是有限的。不过加快解题速度的直接效果是减少了写作业的时间。对于作业多如牛毛的13中学生来说已经很不错了。
发表于:10-10-01 22:58
&&& 以火力战术为主的学生,在战略规划上也可以采用四平八稳的战略思想,和以步兵战术为主的人几乎完全相同。由于在语文、英语上的巨大优势,可以省下更多的时间来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实在太懒的话,永从学业中省出的时间去打电脑游戏、睡大觉都行。我一直觉得读大学只要能考到南邮的热门专业就足够了,分数再高意义并不大(我本人是被逼着去超越所有人才不得不一再前进的)。既然在过去的那么多年月里都凡事好商量,这一次也不例外。父母对你们学业的重视实际上来源于一种恐惧,一种对未来的恐惧。如果能有效沟通,平息恐惧的根源,就打开了自己的枷锁,就没有必要把自己逼得太紧。从一个硕士生的角度看,只要能进一个一本的好专业,就能给自己一个宽泛的选择空间,宽泛的空间远比你们能看见的任何好前程都要好。因为自由的选择权其实是最珍贵的。
&&& 县中模式的一个弊端在于花费了过高的代价却追求了一个并不那么好的结局。这个弊端在社会上也是普遍流行的。遗憾的是,总有千千万万的普通人在不断地重复着这个错误,他们整日为了心理上的宁静而忙忙碌碌,到头来却始终不能如愿以偿,反而像是在给自己制造更多的心灵深处的烦恼。作为父辈的50后、60后中,有很多是这样的人。如果能在中学阶段就给自己一个清晰的定位,只争取那些自己日后真正需要的东西,生活会变得很轻松。而无拘束的生活不正是你们为之日夜奋斗的最终目标吗?如果很小的代价就达到目标了,何必兴师动众地拼搏?
发表于:10-10-03 23:43
&&& 最后一种人,也就是数理方面比较出众的人。我很不客气地说,你们的负担要比常人重得多,而且不要指望去获得来自外界的认同。道理很简单,来自社会的压力不允许你们有任何的懈怠:1.因为你们能做出别人无论怎么努力也完不成的数学题,所以上不了名牌大学就是一个错误,一个不可饶恕的错误(人家可以说:我没那么聪明,我做不到)。2.因为你们过强的思维能力,遭到来自成人世界的约束是很常见的。
&&& 我本人在高中阶段曾一再地遭到来自成人世界不公正的对待――老师的指责、家长的苛求,尽管我曾一再地仰仗勤奋或者头脑克服困境,但是我始终处于被动的地位。我若是暂时失利,一定要被嘲笑、指责;我若是胜了,也不能骄傲,因为成年人会撂下狠话(“你等着,下次有你好看”)或者指责我不尊重长辈(说白了就是要给自己一个台阶下)。几乎所有给我制造压力的人,大都是人从心里鄙视一切新鲜事物,鄙视进步,看不惯别人更强。他们总想着如何将不符合自己价值观的东西强行和谐掉。这种人拥护传统,遵循应然道德。由于表面上“顺应民意”,他们很难对付。唯一能对他们造成压力的东西就是适者生存的丛林法则。高中里的分数、社会上的财富不均就是个例子。
&& 10年后的今天,你们的压力实际上比我还要大。这种遵循应然道德的人数量大大地增加了,随着绩效工资的出现、小升初、中考的逐步转变,教师中遵循应然道德的人越来越多。当分数不再成为制约教师底线利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时,你们的处境变得险象环生了。
&&& 对于你们而言,唯一可行的选择就是快速进步,毫不懈怠、永不停息地把自己的名次往前赶。不论多苦、多累、多不合理,也要拼着命地往前赶。从常规的战略理论上看,这是难以做到的,甚至是泯灭人性的。但是从切合实际的角度上看,高速的推进可以减轻来自应然道德带来的困扰。和技术上的困难相比,来自身边的那些人为压力更加可怕。
&&& 作为一个还算成功的过来之人,我会提供足够多的知识和经验帮你们渡过难关。
发表于:10-10-04 19:15
&& 对于那种真正可能把数学、物理学好的人来说,抛弃数学公式的约束是极其重要的。如果动不动就去想用什么公式,那就完了。死套公式――大批解方程――最后用复杂运算处理问题的方式,只能是那些智力一般的普通人干的。你们要打破常规,不断地想出思维高度复杂但是计算极度傻瓜化的解题方式。我承认很多的13中提供的数学、物理题都是那种针对性很强的题目――一个题目看似只有一个办法,一个萝卜一个坑。这并不能作为你们沿着那条“仅有”的康庄大道和别人挤到一起的理由。学校正规教育的束缚性固然很强,但是并没有人直接强迫你们不去思考。只要思维还在,你们就得去想如何打破束缚。对于中国人来说,通过接西方人那种开放的教学方式来启迪思维是根本不现实的,打开束缚是锻炼思维能力最好的方式。如果你们有能耐一而再再而三地扰乱全本看似“板上钉钉”的事实,那么你们就迈出了第一步。
&&& 如果认为新鲜的思想能带来旁人的喝彩,那我只能说你们太单纯了。要知道那些应然道德的拥护者们可不是白混的,他们怎能容忍一个新的异端成长起来?尽快消灭任何不合常理的因素是他们的职责所在。要想不被消灭,有两条思路可用:1.荫蔽自己与众不同的想法,使自己尽量看起来和别人一样;2.把所有思维正常的人都超过。
&&& 先讲第一个思路。我在教高中生数学的时候,一再强调用快速的方法计算,并用官方教的那种比较笨的办法在作业或者试卷上作答。这种极端措施专门针对一些仇恨新思想的老师,他们通常很凶悍。由于这种人不大可能去肆意辱骂智商平平的多数人,所以口碑不见得坏。不过要是看见有人越轨,他们就凶相毕露了。值得庆幸的是这种老师的智商都很低,根本鉴别不了冒牌的解答过程。这样的老师或许并不多,但是谁能保证自己不碰到?为了防止自己受到伤害,将所有老师不分青红皂白地都当成坏人的做法是最合适的。如果真的有水平很高、作风刚直不阿的的好老师,应该有可能看出问题并体会到这种做法背后的辛酸。
&& 如果扰乱常规的做法实在过分到难以掩盖(比如我本人),采取第二个思路就很有必要。由于数学、物理在高考中的份额呈逐渐下降的趋势,仅凭数学物理上的优势做到这一点实在是很难。将所有功课都学好成了几乎是唯一的、也是最不人道的一个选择。要想将目标扩大到9门课,时间上的投入是必不可少的。虽然你们在数学、物理上节省了不少时间,却必须在其余的7门功课上付出更大的努力。只有在所有科目上都下了功夫,才可能在所有方面远远地超过多数人。总时间用不但要多,还得像那些依靠勤奋的同学那样保质保量,否则持久的大幅度进步是个根本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发表于:10-10-06 21:10
&&& “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孙子兵法》),这句话指出了冷兵器时代的战争真谛:谋略上的胜出对手是战争胜利的最高的境界,通过高明的外交手段获得胜利是其次的,依靠战争努力来获得胜利是更下一层的,最蹩脚的求胜方法莫过于强行攻占城池。这段话同样也适用于高中生。
&&& 要想彻底地胜出别人,就必须依靠谋略上的优势,谋略上的优势并不是单一地依靠数理化比别人高来拉开差距,而是要在一开始的计划上就高人一等。我一再强调阅读战争史,就是为了借助别人的所有经历(所有的成功和失败的因素)。反观现在的高中生,似乎很少有人有什么计划(那种早上几点起来读英语的“计划”不算数)。而多数13中老师,似乎也就是在按照以前的老路子一遍遍地重走。至于老路子究竟有什么问题,估计没几个人去想,更不能可能去探索怎么改进。至于那些喊口号的,我都懒得说了:你们以为现在还是50年代的大跃进吗?
&&& 如果头脑实在是不够聪明,想不出什么新花招,那不妨可以试试“伐交”。借助其他类型的人拥有的某些优势,就可以在自己不擅长的领域少花些努力,甚至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种办法以前有人试过,效果很好(在我读高一的时候,我们班有几个女生用这个办法终于把我挤到班级第二去了)。“伐交”忌讳结交酒肉朋友(整天吃吃喝喝玩玩,碰到点事就闪人的那种),忌讳自信、自我表现意识,更忌讳自私自利。团队意识和合理有效的互帮互助是“伐交”的基础。现实中,卑微的小人之心总能将原本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破坏干净(小人嘛,不就是能贪小便宜就贪小便宜。结果总是贪了小便宜破坏了大利益)。所谓的素质教育,从本意上讲应当是鼓励“伐交”,可是太多的老师(还都是不强调分数的那种)都在有意无意地鼓励学生排斥异己、散布那种大一统的思想。我不知道能说什么好。
&& 如果以上两招都不行,就只能“伐兵”了。“伐兵”就意味着要自己付出努力。由于几乎所有人都存在劣势,因此在每一点付出努力会得到不一样的回报。如果始终避开自己的劣势,那么维持现状并小有进步还是可行的。多数耍小聪明的人其实都是这么做的。而在13中还算好一些的老师也暗地里支持这种做法。高中科目多少下需要靠努力的,因此“伐兵”实际上是必不可少的。只是不提倡完全依赖这种做法的效果。
&& 最后一个就是“攻城”。虽然《孙子兵法》里很严厉地指出这是种最白痴的做法,在现实中,却成了最受欢迎的做法。几乎所有13中的老师都在大肆宣扬“努力”,都在大喊口号,然后以一种疯狂而杂乱的方式安排教学。最后的成绩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花费的努力多少。这就像打仗是为了死人而不是打赢一样荒谬。
&&& 或许每个人都有自己与众不同的特点,不过制定最高层决策时所遵循的原则都是差不多的。只是每个人具体实施时要根据自己的特点量身定做。
发表于:10-10-08 19:37
&&& 我相信很多人对于以分数决定将来命运的制度是很不满的。有人觉得成绩不好也无所谓,只要有所谓的“个性”就行了。有的人会说:“去他妈的应试教育”。无论是哪一种人,都把应试当作是一种不可避免的灾祸。他们的不同点在于用什么样的态度去对待这样的灾祸:强调“应试”的人用一种“积极主动”的心态去面对,强调“素质”的人用一种“混一天是一天”的消极心态去面对。反正横竖都要挨一刀,与其“情绪低落”,不如“开开心心”。
&& 高考选择生物作为选修课的高中生应该知道,自然界中的选择压可以让生物出现不同方向的进化以适应新的环境。应试制度的存在无疑让多数人失去了独立思考的时间,但是如果过分地统一了思想,高低分如何分化?如果大家都考了相近的分数,还怎么通过分数选拔人?因此单纯地依靠分数衡量人反而会逼迫少数人去更深入地思考,直到找出拿到高分的新办法。一旦有人找到了新办法就会产生垄断性优势,进而逼迫更多的人去反思而不是随大流。因此,单纯地追求分数完全有可能制造出更加极端的逆反分子来反抗制度的约束。从这个角度上讲,这个不合理的制度存在可以利用的价值。
&&& 不过在现实中,还有另两股力量协助应试制度来防止极端逆反分子的产生。这两股力量来自安分守己的“小老百姓”和遵循应然道德的“腐儒”。
&&& “小老百姓”并不邪恶,也不会抱怨所遭受的任何不公,只是想安安分分地过好眼前的日子。因为不想要的更多,也就不存在争取的欲望。生活能有改善固然更好,如果改善是建立在短暂而痛苦的斗争基础上,那还是算了。我在读高中时曾遇到过很多这样的人,当他们被残忍地当成“白痴”、“废物”的时候,的确会很难过。可是过不了几天,这种屈辱感就没了,因为安分地混过每一天是最首要的。反抗现实中的不公会把过安分日子的可能都葬送掉,是得不偿失的。
&&&&“腐儒”可就不一样了,这种人多半是既得利益者,甚至一度是受人尊敬的对象。任何的改变都可能动摇这些人固有的习惯和他们在别人思想中的地位。因此,维持现状就是对好的选择。这些人总是试图扼杀任何的新鲜思想,对正在进行中的变革行为采取言论攻势和暗中破坏。而对于已经获胜的新事物,则采取“和谐”或者“招安”的做法。
&& 要想真正能够地利用这个不合理的制度去提升自己,就必须学会逆风而行:外界不允许你们思考,你们就硬着头皮想下去,不想出新东西就绝不停下。与风气抗争必须做好付出代价的准备,就不能贪图安分的日子,从内心深处摆脱那种想当“小老百姓”的念头就很有必要。不断地打破常规才会知道“腐儒”的危害,才能设身处地的为后起之秀着想,间接地为自己的生活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发表于:10-10-09 18:48
&&& 高一上的期中考试,是进入高中以来第一次全面的测试。无论是那些“轻视分数”的做法(“小考小玩,大考大玩”)还是那些“重视分数”的做法(比如日夜苦读)都是错误的。因为这些做法都是基于某种一成不变的死观念,缺乏一种起码的实事求是。观念都是死的,现实总是千变万化的。用刻板的观念去解决毫不确定的现实问题,肯定不行。
&& 拜占庭将军贝利撒留在和意大利的哥特人作战时,从来没有失败过。一位同行问他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于是贝利撒留就将哥特人的惯用战术仔细地分析了一遍,还指出了哥特人战术习惯上的一大把问题。贝利撒留在意大利与哥特人交战前对哥特人一无所知,他通过与哥特军队的几次小规模遭遇战进行了总结,得出了日后百战百胜的方略。
&&& 我认为,对于多数毫无经验的高一学生来说,自己的优势、劣势、规划可行性是难以在平时被检验出来的。我当年曾经依靠高一上的几次测验就粗略地估算出自己的水平。现在这个办法不管用了,因为现在讲求“素质”,轻视分数。小测验的范围和次数都下降了很多,测验反映出的信息实在太少,根本不能提供有效信息(当然,测验多了,也会有问题,但这已经是高二的问题)。既然在期中考试前不大可能对自己了解太多,那么用这次考试来检验一下自己的真实水平就很有必要了。
&&& “勤能补拙”这个道理谁都知道。如果在期中考之前下死功夫,肯定会把所有需要死记硬背的科目都考好。但这样一来,也无形中把自己可能存在的弱项给掩盖了。及早发现自己的弱点、并为日后近三年的规划提供一个相对真实的依据,远比一开始考得好管用得多。毕竟,从成功中总结自己的弱点和失败因素实在太难。因此,没必要为了考好而太拼命。因为一时的拼命将自己的未来置于隐患之上,绝对是个愚钝的做法。
&&& “大考大玩”之类的做法也是很有问题的。道理很简单,只有真正做到常备不懈,才可能在日常不断发现自己的问题。如果小考试时总疏于戒备,谁能保证最后一次高考时不会因为习惯而松懈?一旦高考糊了,十多年的寒窗苦读不就全白费了?再说了,如果由于思想上的松懈造成了失利,那么这样的失利也不能为日后的决策提供任何有用的参考信息。
&&& 最恰当的准备,应当就是和平时保持一致,这样才能从那个好坏参半的成绩里得到最多的信息。对自己了解得越多,才越有可能在日后做到实事求是。
发表于:10-10-11 19:45
&&& 如果说,正常准备期中考是一种“知己”的途径,那么“知彼”的途径就是最大限度地了解身边的人。知道一个班级里的另外50多号人究竟有些什么样的优缺点值得借鉴,就能给自己省下不少的精力。
&&& 即使没有交流,你们也能从别人的各种习惯中看出足够多的蛛丝马迹。我知道多数成年人总觉得非要通过交流才能知道别人在想什么,实际上不是那么回事。多数人的价值观、习惯、思维方式可以从生活中的所有点点滴滴看出来。如果惯于观察、分析,就能不通过交流发现很多。《福尔摩斯探案集》里,大侦探福尔摩斯非常强调对于细节的观察。他认为对细节性的东西能得到被掩盖的真相。事实的确如此,我曾经花了半个学期去观察人,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就轻易地了解了多数人的习惯。这其实不难,因为所有人都会在下课说话或者在上课发言,所有人都会活动。只要大家在说话、活动,就会发出各种信息,展示自己的内心。
&&&&以当年我们班为例,当看见一个女生因为老师写错板书上的某些字而大动干戈地修改笔记时,你们会想到什么?这个女生应该是个认真的人,有着良好的作息习惯,干什么都像是时钟般精准,不喜欢留下犯错的空间。因此这也应该是严谨的人。由于出了一点错就要大动干戈地修改笔记,那么她一定是个刻板的人,不喜欢变化。也许有人会问,我怎么注意到的。很简单,只要看到老师修改板书,就会发现她嗷嗷地抱怨,然后拿出各种修正工具在那里忙活。
&&& 再举一个例子,有个男生戴着眼镜,皮肤保养得很好(军训时看他带了防晒霜),举止也相当优雅,军训时身边带着《安娜卡列尼娜》。你们看见会怎么想?或许有人说不就是爱看书、细心么?太简单了。托尔斯泰的小说文学性很强的,能看这种东西的人必定是个文学爱好者,也一定是个文学功底很好的人。从防晒霜和极度优雅的举止可以推想到他不太可能来自一个文化不高的家庭(因为这样的家庭不会把生活细节和高度优雅的举止当回事)。如果再进一步分析,这个人的价值观里肯定有不少相当深的概念,但是逻辑性就不见得了。所以数理化瘸腿的可能是存在的(多数数理化好的人,多少有些不修边幅,不看文学性强的小说)。
&& 细心观察身边的人有两个目的:1.找出那些拥有自己不具备的长处的人,最好是在这些方面最突出的个案。过于明显的优点其实也会在某种程度上变成缺点,但是对于有取长补短需求的人来说,他们更有帮助。2.多数人如果都会想到一个方向去,那么从这样的大众逻辑中就能分析出真正有价值的思想。在很多情况下,知道如何与众不同的人会抢占先机。
发表于:10-10-12 13:54
&& 在没有任何考试成绩的情况下,通过观察鉴定出各种真相是很有难度的。比如说,不能因为谁的笔记记的好就轻易断言他/她的历史地理等副科就一定好,也不能因为谁看起来掉书袋就确信他/她语文英语很好。通过相对粗浅的判断缩小观察面倒是可行的。我先讲哪些人可以被直接排除掉:
1. 非重点初中毕业、上课不听讲、作业全赖抄袭、成天就知道和一大群性格类似的人玩的。这样的人很难接受到优质的初等教育,因此拥有更高级的学习方法可能性不大,如果再不听讲,基本没戏。作业,属于一种检验手段。如果真的是高手,根本不需要抄作业,因为抄作业的实际速度可能低于自己写的速度(特别是抄作业可能会逼着自己早起去学校抄,懒觉睡不成了)。上课睡觉和抄作业,也可能会是某些懒的写作业的高手故意的。因此还要加上最后一条:成天和一大群人玩。如果真的有高手满足前三条,人数肯定很少了,他们一般要保持低调以防被人注意。与成天和一大群人搅在一起相比,独来独往更不易引起注意,更安全。
2. 平时喜欢豪言壮语,但是喊完口号、抒发完感情后该干什么干什么的人。这种人属于“口头行动派”,豪言壮语只是说说的,没有当真的意思。任何微小的目标,都要付出努力去实现。如果不愿意付诸行动,那么所有的志向都是假的。既然都是假的,那不如把口号喊得响一点,以显示自己“志向高远”,以便引起别人的注意。这种人不喜欢干实事,甚至可能在对待自己时都能搞豆腐渣工程,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指望他们给自己取长补短,可能吗?
3. 没遇到问题的时候,个个都像张居正一般老练;一遇到问题时就像三岁孩子般幼稚可笑。这种人有一种人生信仰:无论遇到什么问题,总会有谦虚、好心的能人站出来拯救世界。因此,他们不可能靠自己站起来。他们不会处理问题,只知道如何通过“合作”的形式进行剽窃。说他们是剽窃,是因为他们只求别人付出来帮自己,而不会自己进行实质性付出去帮别人。由于需要从别人那里吃白食,圆滑的处事技巧就很有必要。你们又不是他/她们的爹妈,没义务当苦力还吃力不讨好。
4. 成天大呼小叫,动不动就发火唾骂制度的黑暗,却从不去想如何自救。这种人有一种破坏制度的冲动,却没有建立新秩序所需要的耐心、理智和毅力。无论在什么样的历史环境下,如果旧制度被打破后没有更好的新秩序来替代,那么社会就将长期处于民不聊生的混乱境界。这样的人纯粹属于自暴自弃,不可能采取有效的方式自救。一个连自己都不帮、甚至还要感染他人仿效自己的人,还是躲远些吧。
&&& 以上几种人,是很容易被甄别出来的。把他们剔除掉,剩下的人就能得到更多的关注。他们只能算是“必要条件”,还需要借助逻辑做进一步筛选。
发表于:10-10-13 20:12
&& 经过筛选后,剩下的人大多会比较勤奋,其中混杂少数有才的。他们的共同点在于没有什么严重的恶习去制约自身、拉别人下水。
&&&借用一个化学概念讲,剩下的人是混合物,不是纯净物。因为他们各有所长,每个人的优缺点都不一样。这些优缺点完全以杂乱无章的形式分布在所有人身上,某些人比别人的优点数量多一大截的可能性实在太小(如果有,当然最好,这可以省下日后交际的成本)。别人的优点正好可以补上自己的短处是不够的,最好是自己的长处对别人有用,这样别人才有合作的愿望。
&&& 有些优点是对所有人都有帮助的,有些仅限于个人使用,不便于旁人吸纳。举例来说,数学方面的才能可以细分为特殊化的创造思维、常规的逻辑思维、以及四平八稳的计算能力。最后一种能力谁都可以依靠勤奋习得,中间一种可以通过与这方面的强人沟通来慢慢提高。第一种能耐不方便自己学,如果别人不能长期耐心地教是不可能学会的。所以除非关系很硬,否则不要轻易地去锻炼创造性思维。
&&& 这样的案例还出现在语文这样的文科上。以前一个金中老师这么和我们说:既然是应付考试,就没必要把自己搞成文学大师,只要能把基础打好、文言文搞透、现代文阅读和作文写得中规中矩就能在代价最小的前提下拿到相对偏高的分数。现代文阅读和作文拿到高分需要极高的文化功底,没个三五年的熏陶还真不好办。代价很惨重,结果也就多考十几分。如果把同样的努力花到前面的语文基础或者其他科目,几十分肯定都没问题。
&&& 就连最简单的习惯――勤奋,也能进一步细分。有的人喜欢多买书看、有的人喜欢多做习题、有的人喜欢记笔记、有的人喜欢归纳白天讲的知识点。买书看、多做题的结果都只能在人家脑子里产生效果,不便于借鉴。而归纳知识点的做法多半会带有主观性,看这样的东西很容易被不利的人为因素干扰。最后比下来,原样抄笔记的习惯才最具有可借鉴性。毕竟笔记只带有老师一个人的因素。需要笔记的科目主要是以记忆为主的历史、地理、政治、生物、化学以及语文和英语的一部分。13中老师讲这些东西出错或者遗漏的概率不大(整天默公式的,会笨到忘记教知识点吗?)。不必担心有遗漏的情况。
&&& 即使有可用的优点,也不代表这个优点大到足以发挥功效。因此还有必要做进一步筛选。单凭对人的观察就显得不够了,得借助期中考的分数。合理的做法是先通过两次筛选细分出一个较小的范围,然后等待期中考的成绩来帮忙完成最后一步。
发表于:10-11-01 17:17
&&& 我记得以前高一第一次期中考试以后,所有的老师都会忙忙碌碌地按照成绩排名次,然后就是找出单科和总分的班级前几、年级前几的。然后就是开个表彰大会,表扬成绩好的、“鼓励后进的同学”加油(或者直接拉进办公室骂他们是饭桶),最后开个家长会,跟家长讲讲那些数字(成绩)的伟大含义。至于很多高中生呢,如果考好了,多半觉得自己还有两刷子,可以偷点懒或者继续按部就班,偶尔搞点早恋之类的小把戏。如果考差了呢,要不觉得信心被邪恶的应试制度彻底剿灭了、没信心了,要不就是开始自欺欺人地让自己相信分数是没有用的(他们认为考试是一种对个性的磨灭与摧残)。
&&& 以上情节年年发生,精准得就像是韩国肥皂剧一样,闭着眼睛都能知道下面有什么情节了。这种无聊的剧情至少持续了10年,也没搞出些新花样。问题的关键在于太多的人都把那个表面的成绩看得太重,而且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分数这一个点上,有谁想过更多的东西?
&&& 我一直觉得,分数本身的高低不能说明什么好坏。用分数来衡量自己,能获得的信息是很有限的(特别是从这种水分很高的成绩里提取信息)。不过用分数去衡量别人倒是很有用处。
&&& 首先是家长。要知道身为60后的家长不可能做不到心口不一。不少家长口口声声说“分数其实是不重要的,努力了就好”,其实心里哪有不看重分数的?他们的真实想法是:我花了那么多钱供你们读书,你们总得给点回报吧?你们考不出来,能对得起我花的钱吗?当然了,如果真的把上面那句话说出来,倒也是一种坦诚。问题是多数家长死活不认账,如果看见不好的成绩,就会找点别的借口趁机宣泄情绪。要是摊上这样的爹妈,日后最好不要尽全力。我建议最多用80%的精力去对付学业,表面上装出进了120%的努力,暗中找点机会偷懒。日后最好保持小幅度进步的状态,这样能借助父母的失望情绪来抑制他们不切实际的要求。当然,最后还是最好达到一本线的水平,这样就能给自己的将来打下基础。如果上不了好大学的好专业,日后通常会托关系找工作,然后父母又会搅和进来唧唧歪歪,那就夜长梦多了。
&&& 其次是同学。对于13中的大多数人来说,真要有什么绝对的过人之处实在是不容易。很多人都只是在某些方面比别人稍微强一些,就觉得自己有点小资本了。这种微小的优势很容易通过努力来超越,所以实在没有什么值得自豪的。真正的大才是根本超越不了的。以我那一届高中为例,在期中考试前,很多男生都觉得自己的理科不错,因为平时总能轻易地帮女同学解答各种问题。但是期中考的成绩一出来,他们也就比班级一般的水平高一些。事实表明,只要别人加把劲,是完全可以消除这种差距的。从另一个方面讲,如果能和这些人搞好关系并劝服他们再接再厉,就可能让他们带来更大的回报。如果抱着一种“这有什么了不起”的心态,那就不可能获得有益于自身的东西。如果身边存在某些大才,那么期中考试更能让他们浮出水面。这种人就像是沙特阿拉伯的石油矿,只要不胡乱浪费,绝对是一种财富。举个例子来说,我以前有个同学,高一的时候比较喜欢化学(因为教化学的赵美霞老师人好,水平也不错),就特别喜欢问问题。他先是问化学老师,老师不可能总在教室里转,他就转而问同学。最后问到我这里,因为关系好,我就泄漏点高级方法给他玩玩。因为泄漏的都是我自己研究的高效办法,所以他高一下的期中考就得了95分,从班级中下直接变成班级第二。
&& 最后就是老师。大多数老师分成几种:1.肆意谩骂型号,比如一个叫王飞的数学老师,传说骂起人来地动山摇,不过此人智商估计只比阿甘(《阿甘正传》的那个傻子主角)略高;2.推卸责任型号,考好了都是自己“辛勤培育”的结果,考差了都是学生脖子上长猪脑的缘故;3.淡定型号,考好考不好都和自己无关,自己都是尽到责任了(其实连例行公事的程度都不见得达到了);4.喊口号+健忘型号,无论考出什么来,都说大大地进步了,然后豪情万丈地宣布下一阶段的伟大目标;5.安乐死型号,多少无视高考的存在,觉得中国高中生活是应该和歌舞剧《歌舞青春》里的那些美国高中生一样舒服。当然,肯定还有少量老师不在这个行列,那就很不简单了(但是他们属于“痕量”级,不是主要成分,所以不予考虑)。既然多数人都有问题,那就别放清醒些了。我见过有些高中生,估计是记性出问题了,老师犯过什么样的错误、有什么样的缺陷,一概记不住,结果一而再再而三地因为老师的错误受到牵连。别人犯错误不要紧的,毕竟最后承担责任的是自己,由于别人的错误影响而受到牵连的人是得不到赔偿的。所以,如果不想把自己的前途稀里糊涂地葬送掉,现在清醒清醒还来得及。
发表于:10-11-03 11:52
标题:3000元/月 急聘兼职网络信息回复员,工资日结
标题:急聘 网络兼职人员,100元/天!工资日结
标题:急聘 兼职网络信息回复员(若干名)100元/天 工资日结
招聘人数: 若干名  薪资待遇: 工作每天3-5小时,100-200元/天工资每日支付;
岗位描述: 负责公司所要求的信息回复工作(有内容样版),工作地点不限,专兼职均可!
应聘要求: 上网熟练,平均每天工作投入约3小时,具体根据效率自定; 学历不限,在
职或学生皆可;勤奋,认真,有责任感;熟悉用电脑发消息的整个流程。(很简单,学一下就会!)
(请注意,应聘不用交任何费用,押金等)
详情看公司招聘:
邮箱:vip@
发表于:10-11-03 19:34
&& 对于期中考试的成绩,显然是要好好分析的。我不认为排名次――表扬/批评一下――“再接再厉”这种老掉牙的模式是一种可取的办法,因为按这个老套路来的话,无论怎么转都还在原点。分数的高低,小学生都能看出来。不过各门分数之间的联系、每门课的个人成绩、班级均分、试卷难度等稍微复杂些的信息,就真的需要下点功夫才看得出来了。我坚信多数老师只知道在自己教的课程中谁考多少,至于进一步的详细分析,就没了。至于多数家长,顶多就是看看排名,决定一下是上补习班还是打板子。而多数高中生呢?估计都不去多想什么。对于多数人而言,事实已经摆在这里了,想那么多干嘛?
&&&对于老师和家长,是不指望他们能搞点什么新花样出来。你们要是整不出来,那就不好玩了――没完没了的补习班、被剥夺娱乐时间、三天两头地被责骂。我不想说什么创新是“祖国的需要”、“中华民族的未来”之类的大话。我只想说:成果的创新思维可以带来娱乐时间和起码的自尊,没准还有更多的零用钱和更多的自由。
&&& 对于试卷的分析,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1.试题的来源;2.自己在各科各个类型题目上丢失的分数比例;3.自己的各科成绩分布。
&&& 首先说试题的来源。13中的考卷,大多从课本、练习册上直接找些很刻板的题目,稍微改改数字就当考试题。这种考试题毫无变数,只要把平时学的东西死记硬背了多少都做得出来。因此,如果考得差差,只能说明自己有问题。考得好却不能说明任何问题――或许难度大了分数就降了。从试卷的答案看,会发现多数试题只涉及到基本概念最浅薄的运用,只要会背那些东西就多少弄的出来,不需要什么变通。从这些小细节就该联想到,大多数老师只教皮毛,不切入纵深更不灵活变通。短期看是有效果,可是随着课程的进一步深入,会发现大家都越来越被动,于是题海战术就作为一种治标不治本的大众化措登场了。&&
&&&&其次是自己单科的各种错误比例。如果基础题错的多,说明自己平时学的不扎实。如果说稍微有些变化的题目错了,那就说明自己不善变通。无论学什么,都很忌讳不扎实,这一点即使到了大学毕业也是适用的。造成不扎实的原因大致有两个:1.自己不重视(包括贪玩和心理上的忽视);2.自己太浮躁,沉不下心去记忆(这是个更加普遍的现象)。造成不灵活的原因很简单――觉得死记硬背一些基本套路就足够了,可是是不是那么回事。如果沉下心去多想想,就能逐步克服。
&&& 最后就是总分的问题。
&&& 如果发现数学、物理以及语文、英语中相对灵活的部分并不出众,那就把自己当个有才气的人了。剩下那些需要死记硬背的科目就基本上要成为日后高中三年的重点目标。在这些领域里,勤能补拙的原则是适用的。如果能和别的同学一起分担这部分压力,就能在那些相对灵活的科目上多下功夫,即使不能达到多好的结果,也不至于落下太多。在战略方面,还是老老实实地用四平八稳的战略吧。机动战略不适合你。
&&&&如果数学、物理还可以,那么就再分析一下自己的思路,是不是和老师想得差不多?如果是,那就放老实点,踏踏实实地学文科去吧。战略上也别想图快了,四平八稳比较适合你。但是如果总能整点和老师不一样的办法(比如我),那么尝试着抛弃用方程组来解决数学、物理的原则。多动动脑子,想想如何不解方程就能处理问题。想得深了,水平超过老师也是很正常的事情。这个世界上本没有那么多板上钉钉的处事方法,只是多数人都懒得去想(“想那么多不累啊?”)。
&&& 如果语文、英语不费力气就能拿到高分(只是比一般人高一点的不算数),那么就适当地在那些死记硬背的东西上花些时间吧。别太把总成绩、特别是数学成绩看得太重了。我倒不是说数学成绩没用,而是觉得从军事战略的角度看更应该优先巩固现有的优势。
发表于:10-11-07 19:21
&& 对于多数普通人来说,总觉得考试过后就该放松,就该把之前的东西看淡。总之,一旦危机过去,就该彻底淡忘过去,重新开始。这着实是一种很低效的做法。在压力最小的时候就该未雨绸缪,事先计划好下一步。省得日后再次陷入手忙脚乱。我知道多数人很懒惰,一定要被外界的压力硬逼着才愿意动一下。如果你们还想保持这种习惯,那么前途就不用想了,肯定不会好。
&&& 无论对哪一种人而言,高一上的下半学期就要开始巩固各自的战略根基了。现在开始打好底子,日后就能最大限度地减轻时间上的消耗。打好基础不是要把成绩提到多高,而是要阻止自己在最不利的情况下考的多差。《孙子兵法》里有这样一个观点: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意思是:要想不被对方打败就必须加强防范,要想取胜就必须学会利用敌方的破绽。很多见识浅薄的老师、父母都意识不到觉得打基础就一定要考的好,其实根本不是那么回事。只要静下心来,把该记住的都记住、该掌握的都掌握,并确保在至少一年的时间内都有较深的印象就很好了。短期内学得太快,印象不能保持太久。长期耐心地学各门课是最实惠的。这不仅仅可以保证准备高考时能够节省下很多的复习时间,还能在毕业后有效地使用这些知识(至于怎么用就不说了,反正那些自认为“素质很重要的人”也想不出来)。
&&& 课外书方面,最好加紧写看。我觉得,战争通史是必须了解的。不了解尽可能多的战争模式就不能很好地锻炼思维。90后接受的教育(不论是“素质教育”还是“应试教育”,在这一点上简直就是一丘之貉)都是强行记忆以板上钉钉的事实和单一的逻辑思维为基础,尽力了解一些自己不了解的东西,可以逐渐地松开思维上的约束。各种不同性质的人也应当多了解自己能适应的那种战争模式。历史书(显然不是课本)会告诉你该如何去赢,如何去打败不同性质的困难。千万不要认为这些东西不在考纲之内就不学了,要知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道理。既然高考模式的怪圈是不能被任何官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化学属于文科还是理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