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学会做人 学会做事比学会做学问更重要,引

你的影子;-----读《影响孩子一生的36种好习惯》有感;圣诞节,趁着这美好时机,闪过念头,想给孩子们点惊;XXX:很高兴认识你,祝愿你节日快乐,学习进步,;孩子收到这样的一份礼物,很是吃惊,小心翼翼的翻开;于是,新华书店,再次和此书相遇???教育实践家冯;我一直以来相信一句话:“性格决定一切;言必行,行必果;一直以来,我认为小学教育缺少对古代启蒙教育的分析
你的影子 -----读《影响孩子一生的36种好习惯》有感 圣诞节,趁着这美好时机,闪过念头,想给孩子们点惊喜,一个是在这暖暖的节日气氛中让他们开心愉悦下,另一个目的则是加深和孩子们的感情,于是,说到做到,我给每一个孩子布置作业的同时,一人一份小礼物,当然我也不免存有些许的私心,送给我最爱的孩子一本书――《影响孩子一生的36种好习惯》,并且在扉页上大大的写下了几个字: XXX:很高兴认识你,祝愿你节日快乐,学习进步,健康快乐每一天!
你的朋友:丁玲 孩子收到这样的一份礼物,很是吃惊,小心翼翼的翻开书本,仔细的看着封面上的每一个字,当看到扉页上我的留言后,开心的冲着我笑着说:“谢谢丁老师,难怪你的习惯那么好!”真没想到孩子会这样来“夸奖”我,坦白说,买书的时候我也只是在一大堆的孩子读物中选择了一本应该说比较合适的书籍,并且我也不曾阅读过这本书,只是孩子的这番话,让我不得不深思,我是不是也该好好的拜读此书,学习下这些能影响一生的好习惯呢? 于是,新华书店,再次和此书相遇??? 教育实践家冯恩洪曾经说过:“我们的教育要教会孩子什么?学会做人比学会做学问更重要,要引导孩子先学会做人,然后是做学问。” 我一直以来相信一句话:“性格决定一切。”对于小学生的教育问题上我更加坚信其重要性。小学6年,在一个人的一生中占到的比重并不大,但是这段时间正是一个人的各种各样的习惯形成的重要时期。对于刚刚入学还是一张白纸的学生来说,怎样帮助他们树立起适合自身发展的性格是决定人一生关键中的关键,而之后怎样帮助学生依据各自的性格进而养成他们一生的习惯也是至关重要的。 一、诚信 言必行,行必果。――孔子 一直以来,我认为小学教育缺少对古代启蒙教育的分析。其实在《弟子规》、《三字经》、《千字文》很多都不仅仅是对日常知识的灌输,很大一部分是对怎样做人的讲述。而关于这方面,古人认为最重要的是“诚信”。值得高兴的是,现在社会的大环境也在努力塑造一个诚信社会,我们应该在教学中通过各种不同的手段向学生灌输诚信这个概念。 二、自信 凡事总要有信心,老想着“行”。要是做一件事,先就担心着:“怕不行吧?”那你就没有勇气了。――盖叫天
自信很难说是一种习惯,自信的性格可以帮助一个人成就自己。一个没有自信的人,很难做好一件事情,一旦有了挫折,也很难从跌倒的地方重新站立起来。而一个自信的人却往往能够成为一群人的支柱,帮助别人从困难中走出来。自信是一个光环,但是自信同样也是一把双刃剑。如果自信是盲目的,那就会影响到我们最开始谈论的“诚信”问题。所以怎样引导学生做一个自信的人就需要教师了。我个人认为这不是一个短期的过程,需要教师自己首先要有足够的自信,然后要时时刻刻意识到怎样的事件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信,而不是把学生引导向一个盲目自信的方向。 三、自主选择 很多父母把自己未来的期望寄托在孩子身上,这是一件很残酷的事情,不如让他们自己做选择。――张满意
让孩子自主选择在中国的很多地方都是很难实现的。很多父母都会自说自话的把孩子的一生都安排好,认为孩子是自己生的,自己就有权力安排,孩子若是不听从安排就是莫大的不孝。但是就像张满意说的那样“这是一件残酷的事情”。毕竟没有哪个父母能陪伴他们的孩子一辈子,孩子终将面对需要自主选择的时刻。如果孩子一直就没有这样选择过,那他在这个人生的十字路口就会迷茫、不知所措。所以我觉得需要帮助学生树立自主选择的习惯。 四、抵抗挫折 从失败中培养成功。障碍与失败,是通往成功的两块最牢靠的踏脚石。若肯研究它们,利用它们,便没有别的因素更能对一个人发挥作用。――戴尔?卡耐基
上面我们谈到自主选择,那么其中不可避免的就是会有失败的选择。那么失败以后,我们都不希望看到孩子从此一蹶不振,所以我们要帮助孩子们抵抗挫折。抵抗挫折,我认为从很大一部分角度上来说是利用挫折。在对挫折进行思考分析之后,找出其发生的原因,并在事后想出解决的方法。 五、观察 应当细心地观察,为的是理解;应当努力地理解,为的是行动。――罗曼?罗兰
上面已经说到,要使学生能够抵抗挫折,就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观察能力和思考分析能力。那么怎么样去培养观察能力呢?观察分两种:有意观察和无意观察。有意观察能帮助学生为分析创造条件,而无意观察可以帮助积累经验。一般说来,语文教学中的看图说话就是在培养有意观察,而记日记的形式就是帮助学生进行无意观察。日记不但能帮助学生掌握语言文字的使用,而且可以帮助学生为今后的创作积累素材,更重要的是可以使学生养成观察的习惯。 六、思考 缺少知识就无法思考,缺少思考就不会有知识。――歌德
帮助学生养成思考的习惯,不单单是对于学术问题的思考。更多的应该是对事件的思考。养成对事件的思考,可以促进对学术问题的思考。要培养学生这样的习惯,首先就要教师在教授知识的过程中有这样的思考,并把这样的思考表现给学生,自然而然学生也会开始使用这样的思考方式。然后就可以开始诱导学生在处理事件的时候也使用这样的方式。 七、阅读 每当第一遍读一本好书的时候,我仿佛觉得找到了一个朋友;当我再一次读这本书的时候,仿佛又和老朋友重逢。――伏尔泰
阅读是应该从识字起就培养的一种习惯。阅读对帮助学生扩大知识面有着可怕的影响,而在学会观察和思考之后的阅读可以帮助学生快速的成长起来。阅读的习惯需要氛围,一个人对另外一个人说,这本书很好看,这样一传十十传百,没看过书的人都会觉得这本书值得一看,应该去看看。这样的氛围在班级中是需要教师去创造的。 八、倾听他人 如果你希望成为一个善于谈话的人,就要做一个注意倾听的人。
――戴尔?卡耐基
这种习惯在没有养成之前,人们通常称之为一种礼貌。一旦养成,人们称之为一种修养。孩子们对于自己知道的事情往往会想要卖弄一下,所以往往会有插嘴和争辩这样的情况发生。作为老师,我首先认为自己就应该在被学生插嘴和争辩以后,倾听他,而不是斥责他打断了你的话,因为同样你也打断了他的话。你可以在他之后的一次滔滔不绝中,数次打断他的话,然后询问他对于这次谈话的感觉,并且告诉他其实自己也没有较好地了解到他所要表达的意思。 九、感恩他人 如果你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你一生中留给人们的都是些美好的东西――鲜花、思想,以及对你的非常美好的回忆――那你的生活将会轻松而愉快。那时你就会感到所有的人都需要你,这种感觉使你成为一个心灵丰富的人。你要知道,给永远比拿愉快。――高尔基
这个习惯是有点基督徒性质的。但是我认为对学生也是十分重要的。人,生来一无所有。一个人拥有的东西,经历的事情,获得的经验都是后天他人带给他的。感恩他人是一种廉耻的区别,也是教养的体现。我们可以把感恩细化到各种各样的活动中去,比如对父母养育之恩说谢谢,对老师的辛勤教导说谢谢,对同学的帮助说谢谢。从最基本的礼貌开始,一直慢慢上升到对一切都怀着感恩的心态。挫折是为了让我不再受挫,别人总是给予我这么多,而我能回报的却微不足道。 以上就是我在书中看到,并自认为比较重要的一些习惯。其他还有很多习惯也都是值得我们去关注和帮助学生培养起来的。在这些习惯理解中,我也掺入了自己的一些想法,就像自己的影子一样,好的习惯会陪伴你一生,并且受用一辈子,反之则会在潜意识里对你产生莫名的影响,就像影子斜了,抑或在阳光下却没有了影子一样可怕! 努力,和孩子一起寻找和探索,找到我们的影子,并且让其受益终生!
三亿文库包含各类专业文献、各类资格考试、文学作品欣赏、高等教育、行业资料、中学教育、幼儿教育、小学教育、你的影子-12月读书笔记10等内容。 
 《追风筝的人 》读书笔记_文学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故事发生在阿富汗,从童年开始讲起,12 岁的阿富汗富...但我们要明白,不真挚的友谊好似你的影子,当你 处...  读书笔记_教育学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读书笔记 1、...我唯一 花好月圆 是你我在人间唯一的蓝图 12、...想念你,一切成了你的影子,希望我的思念可以穿越时空...  目送读书笔记_语文_高中教育_教育专区。《目送》读书...有没有在这里找到你的影子, 这里的“我”又是多少...赏析:生活中不必时时恐惧就 、 12、斜坡上的杂化...  《偷影子的人》读后感_学习总结_总结/汇报_实用文档。我想读懂你的影子 ---...偷影子的人 读书笔记 2页 免费
偷影子的人-大学语文PPT 29页 2下载券 读...  三联读书笔记第4期 暂无评价 2页 免费 三联读书笔记...你看不见你自己,你所看见的只 是你的影子 ――...日起“驾照新规”出炉 科目三实际道路驾驶...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
LOFTER精选
网易考拉推荐
用微信&&“扫一扫”
将文章分享到朋友圈。
用易信&&“扫一扫”
将文章分享到朋友圈。
本文转载自ddmxbk
&教育就是培养习惯教育就是培养习惯(一)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指出:“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就是培养习惯。”以良好的教育养成良好的习惯,是教育最核心的任务。基础教育的基本含义之一,就是从小养成良好习惯,努力形成健康人格。& & 爱因斯坦在《论教育》一文中指出:“学校的目标必须是培养能独立行动和思考的人,…….但是人们怎样才能实现这一理想呢?是通过道德说教达到这一目标?绝对不是。……人格并不是由所听所说形成的,而是由劳动和行动形成的。因而,最重要的教育手段是促使小学生们采取行动。”& & 假如我们把教育定义为:“如果人们已经忘记了他们在学校里所学的一切,那么所留下的就是教育。”就这个定义,我们可以进一步发问:什么是一个人忘不掉的呢?显然,这就是习惯。因为习惯是一种相对稳定的、自动化了的行为。& & 道德和习惯& & 我们先从习惯培养和道德养成的关系来探讨教育就是培养习惯这个主张。&&&&现在,我们国家,从中央到地方,从学校到家庭,从校长到教师,上上下下,方方面面都非常重视德育,重视学生品德的成长。但是学校的德育究竟是什么?学生的品德究竟如何培养?虽众说纷纭,但莫衷一是。长期以来,我们的所谓德育在很大程度上变成了说教和训斥,而道德则异化成了一门知识;德育不知如何去落实,道德则变成了可以粘贴的标签。学校德育不仅显得软弱无力,在某种程度上,被异化的德育甚至起到了反教育的作用,它使得一些学生养成言行不一,表里不一,以空话代行动,拿大话当光荣的不良人格。& & 德育过程包括四个基本环节,即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认知产生情感,情感维系意志,并支配行为。道德习惯是道德行为积累的结果。而道德认知、情感和意志,一定要外化为道德行为,持久的道德行为就形成道德习惯。习惯是前四者的终结。& & 习惯对于学生品德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虽然行为习惯的优良与道德品质之间不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但是,学生品德的优良往往体现在其养成习惯的好坏之上。从这个意义上说,良好习惯的养成在一定程度上是学生良好品德形成的标志,是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外在表现形式。& & 学校的道德教育最后一定要落实到学生的道德习惯的培养上。衡量德育效果的真正标准,不是听一个学生说得怎样,也不是看他偶然表现出来的行为,而是看他是否养成了良好的道德习惯。反过来说,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就是学校道德教育的切入口。&&素质和习惯&&&&我们也可以从素质和人格的角度来谈习惯培养的重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我国教育的根本目的,是我国教育方针的总要求。学生的全面发展就是其身心的和谐发展,就是在德、智、体、美等方面素养的和谐均衡发展。& & 素质是人的基本品质,是指人在后天通过环境影响和教育训练所获得的稳定的、长期发挥作用的基本品质结构,包括人的思想、知识、能力、身体、心理等。素质与先天遗传有密切关系,但主要还是通过后天的教育形成。& & 习惯不仅是指一个人的行为习惯,这是对习惯的偏狭的理解。我认为,一个学生的良好习惯,可以分解为他的思维习惯、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处事习惯和处人习惯。这显然包括了一个学生的全部素养。& & 习惯与素质都是人的稳定的、长期起作用的品质。素质的外显就表现为习惯。从一定的角度说,素质就是习惯。对于学生而言,素质教育的基础是一系列基本素质的培养。一个人的基本素质,就是那些在人身上表现出来的稳定的、自然的品质和行为。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人的能力和素质的生长点,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支撑性平台。学校从培养良好习惯入手,是培养学生良好素质的最佳途径。& & 人格和习惯& & 习惯与人格都是个体的心理特征与心理形成物,但两者处于健康心理的不同发展水平和层次。人格通常是指一个人的个性特征。它是由各种特质组成的,是一个人各种稳定的行为特征的总和。特质通常是稳定的、不易改变的。人格特质除了一部分是受遗传的影响外,大多数是后天环境影响和教育的结果,是人在较长时期中逐步形成的。一个人的人格特质,一定表现出相应的行为方式。 &&习惯就是这些人格特质所体现出来的自动化了的、相对稳定的行为方式。习惯比人格更为具体化。一般来讲,常态的行为习惯都和人格特征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如果比较诚实,往往会表现为谦虚;如果比较认真,往往会表现为一丝不苟;如果具有爱心,往往会表现为尊重、公正和关心等。因此,人格的形成与习惯的养成之间存在着密切关系。& &&&具有健康人格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基本标志。习惯是人格形成的基础和外在标志,健康人格是良好习惯的升华和结晶。健康人格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它要经过长期的教育培训。其基本的、有效的途径就是促成形成各种人格的特质所需的相应行为,以形成稳定的行为方式,这就是习惯。所以,培养良好行为习惯就是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 &&&成绩和习惯& & 在谈到教育问题的时候,其实,整个社会最关注的是学生的成绩而不是其他。& & 决定学生成绩好坏的不是他的智力,而是他的习惯。在学生群体中,特别聪明的孩子和智力有问题的孩子都只占千分之三。绝大多数的学生智力水平都是相仿的。专注,敏捷,持久等良好的行为和思维习惯,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在学习上的差异。学生的成绩一时好而习惯不好,这样的成绩一定会成为昙花一现。学生的习惯好而成绩一时不好,这样的学生的成绩一定会变为柳暗花明。& & 其实,这是一个很简单的推理:一个学生,如果他拥有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思维习惯、处事习惯和处人习惯,他的学习还会不好吗?& & 当学生的学习动力没有被充分开启,学生的良好的学习、生活、思维等习惯的培养没有得到重视的时候,极尽全力增加教学时间,强迫学生投入学习,这对全体师生来说都无异是一场巨大而残酷的身心折磨,而对提高学习成绩的效果来说却是微乎其微。更严重的是,这会进一步摧毁学生的学习欲望并磨损教师的职业自信。所以,要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的最好办法并不是一味增加学生的学习时间、增大学习量。而是在专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同时,从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着手。不仅关注在学习上培养学生的习惯,而且通过学校管理,通过组织各种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文化、体育和社会活动,全面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学习成绩就会成为学生良好习惯养成的一个自然的结果。教育就是培养习惯(二)  教育应当促进每个人的全面发展,即身心、智力、敏感性、审美意识、个人责任感、精神价值等方面的发展。应该使每个人尤其借助青少年时代所受的教育,能够形成一种独立自主的、富有批判精神的思想意识,以及培养自己的判断能力,以便由他自己确定在人生的各种不同的情况下他认为应该做的事情。——《学习——内在的财富》&&&&1978年,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聚会。人们对于诺贝尔奖获得者非常崇敬,有个记者问其中一位:“在您的一生里,您认为最重要的东西是在哪所大学、哪所实验室里学到的呢?”&&&&这位白发苍苍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平静地回答:“是在幼儿园”。记者感到非常惊奇,又问道:“为什么是在幼儿园呢?您认为您在幼儿园里学到了什么呢?”&&&&诺贝尔奖获得者微笑着回答:“在幼儿园里,我学会了很多很多。比如,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们;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饭前要洗手;午饭后要休息;做了错事要表示歉意;学习要多思考,要仔细观察大自然。我认为,我学到的全部东西就是这些。”所有在场的人对这位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回答报以热烈的掌声。事实上,大多数科学家都认为,他们终生所学到的最主要的东西,就是幼儿园老师教给他们的良好习惯。&&&&本杰明?富兰克林是美国历史上最有影响力的伟人之一。作为科学家、作家、外交家、发明家、画家、哲学家的富兰克林博学多才,他自修法文、西班牙文、意大利文、拉丁文,并引导美国走上独立之路。富兰克林的成功也是来自于他对习惯的运用。&&&&富兰克林在年轻时就发明了一种方法,他首先列出获得成功必不可少的13个条件:节制、沉默、秩序、果断、节俭、勤奋、诚恳、公正、中庸、清洁、平静、纯洁和谦逊;然后,富兰克林决心获得这13种美德,并养成习惯;为此,他设计了一个成功记录表,每一项美德占去一页,画好格子,每天晚上反省时若发现有当天未达到的地方,就用笔作个记号。就是把这些美德化为习惯使富兰克林走向了成功。富兰克林在79岁时,把自己的一生记录在了自传当中。在那本不朽的自传中,富兰克林花了整整15页纸,特别记叙了他的这一伟大发明,他认为,他的一切成功与幸福都来自于这个伟大的发明,那就是对习惯的控制。富兰克林在自传中写道:“我希望我的子孙后代效仿这种方式,有所收益。”&&&&事实正是如此,习惯对于一个人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你也许听说过“林旺”的故事。&&&&林旺是一只小象,它在很小的时候,就被放进了动物园,鼻子被一根链条拴在了木桩上。&&&&有一次,林旺想挣脱铁链到猴山看看猴老弟,没想到用力过猛,铁链把鼻子挣得生疼。“哎呀,这条铁链太牢了!”林旺含泪舔着自己流血的鼻子,心想:“我这头小象是挣不开这条铁链的。”&&&&半年后,林旺又想到大街上去转转,一挣链条,又把鼻子挣得生疼,它又想:“我这头小象是挣不开这条铁链的。”经过两次的失败,林旺再也不敢去挣那条铁链了。&&&&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林旺长成大象了。这时候的林旺完全可以挣脱铁链到外面潇洒走一回了,但是,经过前两次的失败,林旺已经习惯性地认为自己是不可能挣脱这条铁链的,它再也不想到外面去玩了。终于,林旺老死在象房里了,直到死,林旺也没有实现潇洒走世界的愿望。&&&&可见,习惯决定了林旺的一生碌碌无为。英国唯物主义哲学家、现代实验科学的始祖、科学归纳法的奠基人培根,一生成就斐然。他在谈到习惯时深有感触地说:“习惯真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因此,人从幼年起就应该通过教育培养一种良好的习惯。””&&&&1998年,世界巨富比尔?盖茨和巴菲特应邀到华盛顿大学演讲,当学生们问“你们怎么变得比上帝还要富有”时,巴菲特的回答是:“非常简单,原因不在于智商。为什么聪明人会做一些阻碍自己发挥全部功效的事情呢?原因在于习惯、性格和心态。”比尔?盖茨听后也表示十分赞同。由此可见,很多成功人士都非常看重习惯的作用和影响。&&&&那么,什么是习惯呢?&&&&在最新版的《新华词典》中,对于“习惯”是这样释义的:“长时期养成的不易改变的动作、生活方式、社会风尚等。”事实上,广义的习惯不仅仅是动作性的、生活方式性的或社会风尚性的,还包括人类所有的优点。甚至包括“善良”“仁爱”这样永恒的主题,也需要进行不断修炼,才会真正化为行动性的习惯。&&&&孔子说:“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意思就是小时候形成的良好行为习惯和天生的一样牢固。近代英国教育家洛克在其《教育漫话》中说道:“儿童不是用规则教育就可以教育好的,规则总是被他们忘掉。你觉得他们有什么必须做的事,你便应该利用一切时机,给他们一种不可缺少的练习,使它们在他们身上固定起来。这就使他们养成一种习惯,这种习惯一旦养成以后,便不用借助记忆,很容易地、很自然地发生作用了”。&&&&确实,儿童期是形成习惯的关键时期。孩子的心灵是一块神奇的土地,你播种一种思想,就会收获一种行为;播种一种行为,就会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就会收获一种性格;播种一种性格,就会收获一种命运。习惯对于孩子的生活、学习以至事业上的成功都至关重要。我国教育家陈鹤琴先生则说:“习惯养得好,终生受其益,习惯养不好,终生受其累。”事实上,习惯是一种惯性,也是一种能量的储蓄,只有养成了良好的习惯,才能发挥出巨大的潜能。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和终身的幸福,每一个父母都需要高度重视孩子的习惯培养。&&&&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曾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 叶圣陶认为,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习惯。他说:“我们在学校里受教育,目的在养成习惯,增强能力。我们离开了学校,仍然要从多方面受教育,并且要自我教育,其目的还是在养成习惯,增强能力。习惯越自然越好,能力越增强越好。”叶圣陶先生非常重视少年儿童良好习惯的培养。20世纪40年代,叶圣陶先生就提出了“教育就是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这个理念,并专门写了《习惯成自然》和《两种习惯养成不得》等文章。&&&&培养儿童的良好行为习惯,也是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陶行知先生早年留学美国,师从美国进步主义教育大师杜威。归国后,他终身致力于中国教育的改造,教育思想和实践经验都十分丰富。&&&&陶行知认为,儿童期是人格和习惯形成的最佳时期。他在《创设乡村幼稚园宣言书》一文中写道:“从福禄倍尔发明幼儿园以来,世人渐渐地觉得幼儿教育之重要;从蒙台梭利毕生研究幼儿教育以来,世人渐渐觉得幼稚园之效力;从小学注意比较家庭送来的与幼稚园升来的学生性质,世人乃渐渐觉得幼儿教育实为人生之基,不可不趁早给他建立得稳。儿童学者告诉我们凡人生所需之重要习惯、倾向、态度多半可以在六岁以前培养成功。换句话说,六岁以前是人格陶冶最重要的时期。这个时期培养得好,以后只要顺其自然,自然成为社会的优良分子;倘使培养得不好,那么,习惯成了不易改,倾向定了不易移,态度决了不易变。”那么,怎样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呢?一、好习惯要在生活中培养日本教育家福泽谕吉说:“家庭是习惯的学校,父母是习惯的老师。”事实正是如此,孩子习惯的养成主要在家里,父母应该注重在生活中培养孩子的各种良好习惯。陶行知先生认为,各种知识和技能学习最好在生活中进行,习惯培养更应该如此。他在《生活教育》一文中写道:“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需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因此,我们说‘生活即教育’,到处是生活,即到处是教育;整个社会是生活的场所,亦即教育之场所……生活教育与生俱来,与生同去。出世便是破蒙,进棺材才算毕业……随手抓来,都是活书,都是学问,都是本领……自有人类以来,社会即是学校,生活即是教育。”德国哲学家康德从小就在父亲的教育下养成了严谨的生活习惯。据说,他每天散步要经过镇上的喷泉,而每次他经过喷泉的时候,时间肯定指向上午七点。这种有条不紊的作风正是哲学家严密思维的根源。可见,良好的生活习惯对于一个人的成功起着积极的作用。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环境,是孩子习惯形成的摇篮,6岁前的儿童主要生活在家庭中,家庭生活对孩子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有一个小朋友叫阳阳,由于父母工作繁忙,阳阳从小就跟随爷爷奶奶生活,爷爷奶奶对阳阳非常宠爱。他们对阳阳总是照顾得无微不至。当阳阳进入幼儿园时,还不会独自上厕所,不会自己吃饭,不会自己睡觉……阳阳在生活中根本就没有学到良好的自理习惯!这时候,阳阳的父母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赶紧把阳阳接到家中,对阳阳进行生活习惯的训练。由此可见,生活即教育,父母应该积极为儿童创造适宜的家庭环境,同时,父母应当经常在行为、举止和谈吐等方面给儿童一个最好的榜样,讲话时要注意礼貌、举止要文雅,表现出高尚的情操、道德行为和良好的习惯。如果能够经常这样以身作则,这种长期熏陶使儿童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最佳的教养,通过日积月累,让儿童的良好习惯在不知不觉中形成。二、好习惯要在实践中培养在实践中养成习惯,要不断身体力行,使习惯成自然。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非常重视在做中学。因此,他主张在做中养成习惯,即在实践中养成习惯。他在《教育的新生》一文中写道:“我们所提出的是: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行动是老子,知识是儿子,创造是孙子。有行动之勇敢,才有真知的收获。”叶圣陶先生也认为,要养成某种好习惯,要随时随地加以注意,身体力行、躬行实践,才能“习惯成自然”,收到相当的效果。什么是“习惯成自然”呢?叶圣陶是这样解释的:“成自然就是不必故意费什么心,仿佛本来就是那样的意思。”他举例道:“走路和说话是我们最需要的两种基本能力。这两种能力的形成是因为我们从小就习惯了,‘成自然’了;无论哪一种能力,要达到习惯成自然的地步,才算我们有了那种能力。如果不达到习惯成自然的程度,只是勉勉强强地做一做,就说明我们还不具有那种能力。”“通常说某人能力不强,就是说某人没有养成多少习惯的意思。比如说张三记忆力不强,就是张三没有把看见的、听见的一些事物好好记住的习惯。说李四表达能力不好,就是说李四没有把自己的思想和感情说出来的习惯。因此,习惯养成得越多,那个人的能力就越强。做人做事,需要种种能力,所以最要紧的是养成种种的习惯。”良好学习习惯形成的过程,是严格训练、反复强化的结果。现代控制论创始人、美国著名数学家维纳,在回忆父亲对他早期学习习惯的严格训练时说:“代数对我来说没有什么困难,可父亲的教学方法,使我们精神不得安宁,每个错误都必须纠正。他对我无意中犯的错误,第一次是警告,是一声尖锐而响亮的‘什么’,如果我不马上纠正,他会严厉地训斥我一顿,令我‘再做一遍’。我曾遇到不止一个能干的人,可是他们到后来一事无成。因为这些人学习松懈,得不到严格纪律的约束。我从父亲那里得到的正是这种严厉的纪律训练。”父亲严格的训练,终于使维纳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后成为誉满全球的科学巨人。三、要抓住教育的关键期自从奥地利动物心理学家洛伦兹发现动物行为发展的关键期,并荣获诺贝尔奖后,人类广泛地开展了对自身各种能力与行为的发展关键期的研究。研究发现,孩子习惯的养成有一个关键期的问题。幼儿园和小学是培养生活习惯与学习习惯的关键期,而到了中学,就是改造习惯时期了。在儿童时期养成的良好习惯,孩子可以受益终身;在儿童时期养成了坏习惯,就有可能终身受到伤害。因此,在养成习惯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利用儿童的关键期。如果错过关键期,对习惯的改造将要比塑造艰难得多。抓住关键期进行习惯的培养,可以取得很好的效果。下表是一些儿童习惯养成的关键期。年龄2岁3岁3岁半4岁4岁半5岁5岁半6岁习惯计数能力规则意识观察力语言能力交际能力生活观念思维能力创造能力要使孩子养成一种好习惯,父母一定要注意孩子第一次出现的行为。例如,孩子第一次骂人的时候,他并不是道德驱使,而是觉得好玩。这时候,孩子会观察父母或其他大人对自己行为的反应。如果大人的态度是冷淡的、严肃的,孩子就会明白:“大人不喜欢我的这种行为。”由此,他会减少这种行为。如果这时有大人对孩子的行为表现出赞扬、夸奖或者高兴地笑等反应,孩子就会觉得自己的行为是受到大人喜欢的,由此,他会增加这种行为出现的频率,从而养成不良的习惯。因此,父母一定要注意抓住教育的关键期来教育孩子。四、好习惯要培养,坏习惯要纠正对于父母来说,要注意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更要注意不要让孩子养成不良的习惯。因为坏习惯一旦养成,就具有自然的驱动力和心理惯性,有时候就算没有外部条件,习惯行为也同样可以做出。许多孩子有时候知道自己有不良的习惯,但是往往控制不住自己而重复不良的习惯。这时候,父母要帮助孩子抑制和纠正坏习惯。那么,什么是坏习惯呢?叶圣陶认为,习惯不嫌其多,但有两种习惯养成不得,除此之外,其他的习惯多多益善。这两种习惯就是:不养成什么习惯的习惯和妨害他人的习惯。什么是“不养成什么习惯的习惯”呢?叶圣陶用日常生活中的某些习惯的养成来说明不养成什么习惯的害处。他说:“坐要端正,站要挺直,每天要洗脸漱口,每事要有头有尾,这些都是一个人的起码习惯。有了这些习惯,身体和精神就能保持起码的健康,但这些习惯不是短时间内就形成的,要逐渐养成。在没有养成的时候,多少需要一些强制工夫,自己得随时警觉,直到‘习惯成自然’,就成为终身受用的习惯。可是如果起先没有强制与警觉,今天东、明天西,今儿这样,明儿又那样,就可能什么习惯也养不成。久而久之,这就成为一种习惯,牢牢地在身上生了根。这就是不养成什么习惯的习惯,最要不得。” 这种习惯与其他种种习惯冲突,一旦养成,其他种种习惯就很少有养成的希望了。什么是“妨害他人的习惯”呢?叶圣陶举例说:“走进一间屋子,砰的一声把门推开;喉间一口痰上来了,噗的一声吐在地上;这些好像是无关紧要的事,但这既影响他人学习和工作,又可能传播病菌,一旦习以为常,就成为一种妨害他人的习惯。”妨害他人的习惯是恶劣品质形成的重要根源。如果一个人不明了自己与他人的密切关系,不懂得爱护他人,一切习惯偏向妨害他人的方面,就极有可能成为一个恶人。对于好习惯要培养,坏习惯要纠正。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的公式是:培养好习惯用加法,克服坏习惯用减法。例如,在培养孩子的读书习惯时,可结合孩子兴趣特点先选择故事书,由浅入深,由短到长。不在一朝一夕,贵在长久坚持。一位细心的妈妈观察写作业的儿子,一会喝水,一会撒尿,不到一小时出来四五次。这位妈妈看在眼里却没有急于求成,而是在第二天孩子写作业前给孩子提了个建议:坐下前把该办的事办好,我看你写作业时出来三次完全可以。孩子在妈妈的鼓励下果真少出去一次;过几天妈妈又提议再减少一次,孩子又轻松做到了。家长的要求依次递减,直到孩子可以集中精力把作业写完,既帮孩子克服了不良习惯,更重要的是保护了孩子的自信心。另一位家长的做法更有意思。他的孩子看书写字的习惯非常不好,经常是眼睛离书本非常近。他担心孩子会患上近视,非常苦恼。后来,他去咨询一位教育专家。教育专家问这位家长,孩子有什么特别的好恶。这时,他想起孩子对大葱的气味非常敏感。于是,教育专家指导家长把大葱的液汁涂在桌面上,并告诉这位家长,这样可以帮助孩子养成看书写字的好习惯。这位家长将信将疑,但还是按教育专家的意思去做了。果然,这个方法真的有效。原来,孩子在写字的时候,一旦头低得接近桌面,他的眼睛就受不了大葱的刺激而流泪,从而不得不抬起头。久而久之,孩子真的纠正了坏习惯。这种方法是教育学上所说的“厌恶法”,这种厌恶法不仅可以纠正孩子在行为上的习惯,而且对纠正孩子某些心理上的坏习惯也有较好的作用。当然,纠正孩子不良的习惯不仅需要行为的弱化,还需要大人们配合做一些思想工作,如心理辅导和正向诱导,各种方法共同参与、协调配合,坏习惯是可以消除的。五、纠正孩子坏习惯要有毅力俄罗斯教育家乌申斯基说:“好习惯是人在神经系统中存放的资本,这个资本会不断增长,一个人毕生都可以享用到它的利息。而坏习惯是道德上无法偿清的债务,这种债务能以不断增长的利息折磨人,使他最好的创举失败,并把他引到道德破产的地步。”确实如此,如果孩子养成了一种坏习惯,他将一辈子受这种坏习惯的折磨。美国研究发现,养成一个习惯需要21天。也就是说,教育孩子养成一种好习惯至少要21天的时间。但是,如果孩子已经养成一种坏习惯,要纠正孩子的这种坏习惯,需要花费的时间却比21天要多。这就要求父母在纠正孩子坏习惯的过程中要有毅力。事实上,在纠正孩子坏习惯时,父母应该直接提出坏习惯的不良影响,并以此触动孩子的心灵,这样纠正起来相对容易得多。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中有这样的情节:有一次,保尔参加青年团员们的争论:人能不能克服已养成的习惯,如吸烟?保尔说:“人应该支配习惯,而不是习惯支配人。”当时有位青年嘲笑说:“保尔就会说漂亮话……问他自己抽不抽烟?抽的。他知不知道吸烟没有好处?知道的。可是戒掉呢———又戒不掉。”保尔听后,马上将口中正抽着的烟卷拿下来揉碎,说:“从今天以后,我绝不再抽烟。”从此,保尔戒掉了几乎是从儿童时代就养成的抽烟习惯。坏习惯难以改掉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决心不大、毅力不强。富兰克林说:“习惯就利用轻忽,嗜好有时比理由还强硬。”对于抽烟这个坏习惯,不少烟民都想改,但为什么有的改掉了,有的改不掉?关键是不仅要认识到坏习惯的危害,而且要痛下决心去改。这样,诸如吸烟、酗酒、随地吐痰等不好的习惯,都是可以改掉的。教育学家威廉?坎宁安说过这样一个寓言:一个人正在沙漠里散步,突然,一个声音对他说:“捡一些卵石放在你的口袋里吧,明天你会又高兴又后悔的。”这个人弯腰捡了一把卵石放进口袋。第二天,当他将手伸进口袋时,他惊奇地发现口袋里放的不是卵石,而是钻石、绿宝石和红宝石。他感到非常高兴,不一会儿,他又感到非常后悔。他高兴的是自己拿了一些卵石,后悔的是,自己没有多拿一些。教育也是这个道理。家长今天怎样教育孩子,明天孩子就会成为怎样的人。习惯就像是那些卵石一样,你现在多培养孩子一些好习惯,明天的孩子就会得到钻石、绿宝石和红宝石。那时,作为家长的你,会和寓言里的这个人一样,又是高兴,又是后悔。高兴的是,你的孩子拥有一些良好的习惯,后悔的是,你其实还可以培养孩子更多的好习惯。所以,为什么不从今天开始为孩子多捡一些卵石呢?明天,这些卵石将变成孩子一生的财富,让他幸福一生。做人的习惯,教育实践家冯恩洪曾经说过:“我们的教育要教会孩子什么?学会做人比学会做学问更重要,要引导孩子先学会做人,然后是做学问。”每一个孩子首先要学会做人,他才可能去做事、学习、与人交流。做人的教育,实际上是培养孩子为人的正确态度和品格。如果父母没有对孩子的为人态度和品格进行教育,孩子无疑会养成一些不良的习惯,这些习惯将直接影响孩子与人交往。&&
用微信&&“扫一扫”
将文章分享到朋友圈。
用易信&&“扫一扫”
将文章分享到朋友圈。
历史上的今天
在LOFTER的更多文章
loftPermalink:'',
id:'fks_',
blogTitle:'引用 教育就是培养习惯',
blogAbstract:'&',
blogTag:'',
blogUrl:'blog/static/',
isPublished:1,
istop:false,
modifyTime:0,
publishTime:3,
permalink:'blog/static/',
commentCount:1,
mainCommentCount:1,
recommendCount:0,
bsrk:-100,
publisherId:0,
recomBlogHome:false,
currentRecomBlog:false,
attachmentsFileIds:[],
groupInfo:{},
friendstatus:'none',
followstatus:'unFollow',
pubSucc:'',
visitorProvince:'',
visitorCity:'',
visitorNewUser:false,
postAddInfo:{},
mset:'000',
remindgoodnightblog:false,
isBlackVisitor:false,
isShowYodaoAd:false,
hostIntro:'',
hmcon:'0',
selfRecomBlogCount:'0',
lofter_single:''
{list a as x}
{if x.moveFrom=='wap'}
{elseif x.moveFrom=='iphone'}
{elseif x.moveFrom=='android'}
{elseif x.moveFrom=='mobile'}
${a.selfIntro|escape}{if great260}${suplement}{/if}
{list a as x}
推荐过这篇日志的人:
{list a as x}
{if !!b&&b.length>0}
他们还推荐了:
{list b as y}
转载记录:
{list d as x}
{list a as x}
{list a as x}
{list a as x}
{list a as x}
{if x_index>4}{break}{/if}
${fn2(x.publishTime,'yyyy-MM-dd HH:mm:ss')}
{list a as x}
{if !!(blogDetail.preBlogPermalink)}
{if !!(blogDetail.nextBlogPermalink)}
{list a as x}
{if defined('newslist')&&newslist.length>0}
{list newslist as x}
{if x_index>7}{break}{/if}
{list a as x}
{var first_option =}
{list x.voteDetailList as voteToOption}
{if voteToOption==1}
{if first_option==false},{/if}&&“${b[voteToOption_index]}”&&
{if (x.role!="-1") },“我是${c[x.role]}”&&{/if}
&&&&&&&&${fn1(x.voteTime)}
{if x.userName==''}{/if}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list x.l as y}
{if defined('wl')}
{list wl as x}{/list}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如何学会做人做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