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侧面部毛周角化治疗皮肤病灶,表皮轻度增生伴角化不全,真皮浅层血管扩张充血,血管周围较

做了一个病理:皮肤组织,表皮增生,角化过度,真皮及...
做了一个病理:皮肤组织,表皮增生,角化过...
病情描述(发病时间、主要症状、症状变化等):做了一个病理:皮肤组织,表皮增生,角化过度,真皮及血管周围多曾经治疗情况和效果:做了一个病理:皮肤组织,表皮增生,角化过度,真皮及血管周围多量淋巴细胞浸润 想得到怎样的帮助:这代表是什么病
医院出诊医生
擅长:小儿内科
擅长:外科
共1条医生回复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及药品推荐仅供参考
职称:主治医师
专长:滴虫阴道炎,霉菌性阴道炎,习惯性流产
&&已帮助用户:37102
问题分析:你好,皮肤或粘膜表面的上皮细胞过度角化,角质层发炎增厚的一种病理变化。外用10%甘油和3%乳酸溶液,适用于湿润性损害。意见建议:这种情况目前无理想的治疗方法,可以分次用二氧化碳激光或液氮冷冻治疗,但注意治疗深度,过深易留疤痕,过浅又可能复发。
问表皮较伴角化不全,局灶棘层水肿变性,真皮浅层小血管...
职称:医师
专长:霉菌性阴道炎,宫颈糜烂,痛经
&&已帮助用户:243497
指导意见:除了要用医学的知识和器械治疗外还要加强体育锻炼呀!坚持就能有所回报,祝早日康复
问clsm检查结果如下:与正常皮肤比较,皮损区角化不全,...
职称:医生会员
专长:中风,骨折术后等
&&已帮助用户:113768
病情分析: 您好,根据您提供的这个检查结果显示,是提示存在有局部的炎症病变所致,从而引起有水肿和核细胞浸润的现象,目前需要通过药物消炎或是抗生素治疗,如果存在有化脓的病变可能需要局部切开引流,建议要根据具体的病情,尽早在医生的会诊指导下进行针对性的治疗处理。
问表皮过渡角化,真皮浅层少量及灶性淋巴细胞浸润,胶原...
职称:医生会员
专长:荨麻疹,玫瑰糠疹,湿疹
&&已帮助用户:74795
问题分析:该病只能对症治疗。平时避免摩擦、搓洗、搔抓等。躯干、四肢应长期外抹保湿润肤霜,如硅霜、E肤霜、白凡士林、甘油、橄榄油等,意见建议:掌跖厚皮可外抹低浓度的水杨酸软膏、复方苯甲酸软膏、尿素软膏、维A酸软膏等。不用碱性肥皂洗澡
问表皮角化过度,上皮脚伸长,真皮纤维组织增生,见灶性...
职称:主治医师
专长:手足癣,荨麻疹,湿疹
&&已帮助用户:6295
问题分析:这只是一个病理描述,没有什么特异性。病理也需要结合临床才能做出诊断。意见建议:建议提供病史、症状及皮疹形态的描述,最好有图片。
问医院诊断(表皮不规则增生,灶性角化不全,真皮上部上...
职称:医师
专长:高血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
&&已帮助用户:235509
病情分析: 皮肤结核是结核菌感染皮肤而引起的,常常是全身结核病的一种皮肤上的表现,其中肺结核占多数意见建议:从您的描述上很可能是皮肤结核,可结合皮损特点、结素试验等,做出诊断。一般治疗注意适当休息,增加营养,提高机体抵抗力,同时治疗伴发疾病或间发感染。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抗结核药物治疗
问真皮浅层血管周围稀疏淋巴细胞浸润 代表什么?
职称:医生会员
专长:手足癣,传染性软疣,白驳风
&&已帮助用户:409612
朋友你好,根据你的提问,去当地3甲医院治疗.设备和治疗技术是最好的,积极配合医生治疗,祝早日康复,谢谢对我们的支持.
关注此问题的人还看了
大家都在搜:
关注健康生活!
淋巴细胞相关标签
免费向百万名医生提问
填写症状 描述信息,如:小孩头不发烧,手脚冰凉,是怎么回事?
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
百度联盟推广
搜狗联盟推广
评价成功!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表现特殊的面部真菌感染1例
下载积分:2990
内容提示:表现特殊的面部真菌感染1例
文档格式:PDF|
浏览次数:127|
上传日期: 19:02:24|
文档星级: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 2990 积分
下载此文档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表现特殊的面部真菌感染1例
关注微信公众号皮肤组织,表皮角化过度伴角化不全,局部棘?皮肤组织,表皮角化过度伴角化不全,局部棘细胞层增厚,上角皮变扁平,真皮浅层血管周中等量淋巴细胞侵润.。这是什么病
全部答案(共2个回答)
在医学上是指病变局部异常出现大量淋巴细胞,对这一现象的解释要看临床基础病、淋巴细胞数量、及形态等其他因素
醋酸泼尼龙局部注射治疗指节垫
中华皮肤科杂志 1999年第1期第32卷 临床经验
作者:杨东生 刘凤华
单位:杨东生(010050 呼和浩特,内蒙古医学院附属第...
重要病理改变
a 全层表皮不典型角质形成细胞和角化不良细胞,前者核大小不一,深染,可见核核丝分裂象;后者细胞大而圆,胞浆均一、红染,核固缩或消失,胞质呈空泡状,...
病情分析:
你好,很高兴能帮到你,你上面的病检提示是正常的上皮组织,无恶化,所以不必过于担心,当然你那个疣切除也避免了日后的刺激,造成恶性病变,目前来看,建议在...
答: 三个月宝宝脸上起湿疹这个应该要怎么办才好的啊?大家告诉我下吧。
答: 注意饮食:食用以下食物会有利于长发。
  1、绿色蔬菜:绿色蔬菜中的碱性无机盐(钙、镁、钠、钾等)含量高,可中和体内不利于头发生长的酸性物质,并使之成为无毒性物...
答: 狐臭是大汗腺的分泌物加上局部微生物的分解导致的一种异味,可以用乌洛托品溶液治疗或者手术、注射肉毒素等治疗。可以手机下载“蜜肤”APP,里面有更多专家可以咨询!
白癜风是由于后天性黑色素脱失造成的色素性皮肤病,开始无自觉的局部皮肤变白,逐渐扩大,境界清晰,表面光滑,无脱屑。这样的情况们可以先观察一下,白斑部位是否光...
大家还关注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广告或垃圾信息
激进时政或意识形态话题
不雅词句或人身攻击
侵犯他人隐私
其它违法和不良信息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这不是个问题
这个问题分类似乎错了
这个不是我熟悉的地区皮肤性病科习题2 - 医护临床考核与继续教育版 - 爱爱医医学论坛
查看: 14292|回复: 0
皮肤性病科习题2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
皮肤性病学题库
--------------------------------------------------------------------------------
& && && && && && && && &第一章&&皮肤的结构
& &【A型题】
& & (1)关于皮肤下列哪项正确:
& & A.皮肤由表皮、真皮构成
& & B.皮肤由基层细胞层、棘细胞层、颗粒层、透明层和角质层构成
& & C.皮肤由表皮、真皮、皮下组织构成
& & D.完整皮肤由表皮、真皮、皮下组织及筋膜构成
& & E.以上C及D均是正确的
& & (2)下列哪项不属于皮肤附属器:
& & A.毛发& & B.毛囊& & C.竖毛肌& & D.皮脂腺& & E.顶泌汗腺
& & (3)皮肤属于:
& & A.人体的最大器官& & B.人体的最小器官& & C.人体的一种组织
& & D.既不属于器官,也不属于组织& & E皮肤属于鳞状上皮组织
& & (4)表皮是:
& & A.属复层柱状上皮& && && && && & B.属复层鳞状上皮
& & C.由基底层的单层柱状上皮及其上方的复层上皮混合构成
& & D.由复层上皮及腺上皮混合构成& & E.由上皮组织及结缔组织构成
& & (5)正常表皮更替时间:
& & A.约5~6天& &B.约2周& &C.约28天& &D.约2月& &E.约65天
& & (6)桥粒由两类蛋白质构成,分别是:
& & A.糖蛋白和粘蛋白& && && && &B.疏松蛋白质和致密蛋白质
& & C.细胞膜蛋白和细胞质蛋白& & D.跨膜蛋白和桥粒斑蛋白
& & E.以上都不是
& & (7)黑素细胞起源于:
& & A.基底层细胞& &&&B.朗格汉斯细胞& & C.未定类细胞
& & D.外胚层神经节& &E.外胚层神经嵴
& & (8)黑素细胞内含丰富的:
& & A.黑素合成酶& &&&B.ATP酶& & C.胱氨酸酶
& & D.酪氨酸酶& && & E.黑素转移酶
& & (9)朗格汉斯细胞含:
& & A.Birbeck颗粒& & B.张力细丝& & C.角质小体
& & D.透明角质颗粒& &E.桥粒
& & (10)皮肤基底膜带在下列哪种特殊染色时显色:
& & A.甲基紫染色& &&&B.嗜银染色& & C.Alcian blue染色
& & D.Giemsa染色& &&&E.PAS染色
& & (11)毛发由哪种成分构成:
& & A.胶原纤维& && && & B.致密结缔组织& & C.角蛋白
& & D.角化的上皮细胞& & E.以上都不是
& & (12)毛发由内向外分三层,分别为:
& & A.毛根、内毛根鞘和外毛根鞘& & B.毛球、毛根和毛杆
& & C.毛根、毛囊和包膜& && && && &D.髓质、皮质和毛小皮
& & E.髓质、皮质和结缔组织膜
& & (13)大约有多少毛发同时处在生长期、休止期或退行期:
& & A.约80%同时处在生长期& & B.约50%同时处在生长期
& & C.约80%同时处在休止期& & D.约50%同时处在休止期
& & E.约50%同时处在退行期
& & (14)一般来说,每天约有多少头发脱落仍属正常范围:
& & A.约10~20根& & B.约30~50根& & C.约70~100根
& & D.约200~400根& & E.约500~1000根
& & (15)小汗腺分泌的汗液主要源自于:
& & A.分泌部& &B.导管部& &C.明细胞& &D.暗细胞& &E.肌上皮细胞
& & (16)有关小汗腺导管,在HE片下哪种描述是正常的:
& & A.由于导管直上升穿越表皮,故镜下见汗管垂直表皮
& & B.由于导管先平行在表皮穿行,再折往上穿越表皮,故镜下见汗管呈直角
& && & 形状穿出表皮
& & C.由于导管稍带弯曲穿越表皮,故镜下见汗管呈半月形穿越表皮
& & D.由于导管呈螺旋状穿越表皮,故镜下见汗管呈多个垂直排列的小圆形穿
& && & 出表皮
& & E.由于导管先开口于毛囊,故镜下见汗管开口于毛囊的漏斗部
& & (17)丹毒的致病菌——β溶血性链球菌产生的“扩散因子”主要能深解真皮哪一种成分,以增强致病菌的侵袭能力:
& & A.胶原纤维& & B.弹力纤维& & C.网状纤维
& & D.透明质酸& & E.成纤维细胞
& & (18)顶泌汗腺的分泌活动主要影响因素:
& & A.性激素&&B.神经调节&&C.精神因素&&D.高糖血症&&E.高脂血症
& & (19)甲板的构成,下列哪项正确:
& & A.由角化细胞构成& && && & B.由致密结缔组织构成
& & C.由组织中钙沉积而成& && &D.由甲皮质和髓质构成
& & E.由甲板下的甲床逐渐生成
& & (20)下列哪项不是皮肤中的神经小体:
& & A.Meissner小体& && &B.Krause小体& & C.Colloid小体
& & D.Vater-Pacini小体& & E.Ruffini小体
& & (21)皮肤的运动神经来自:
& & A.交感神经的节前纤维& && &B.交感神经的节后纤维
& & C.副交感神经的节前纤维& & D.副交感神经的节后纤维
& & E.源于皮肤的神经小体
& &【B型题】
& & (22)~(23)题:
& & A.16%& & B.20%& & C.1.5m2& & D.0.5m2& & E.2.5m2
& & (22)皮肤约占人体体重的
& & (23)成人皮肤总面积约是
& & (24)~(25)题:
& & A.基底细胞& & B.神经细胞& & C.神经嵴& & D.淋巴结& & E.骨髓
& & (24)黑素细胞源于
& & (25)朗格汉斯细胞源于
& & (26)~(27)题:
& & A.渗透和屏障作用& & B.营养神经作用& & C.重要免疫作用
& & D.皮肤营养缺乏,病理下见表皮萎缩 E.真、表皮分离,形成水疱或大疱
& & (26)皮肤基底膜带具有
& & (27)如果皮肤基底膜带结构异常可导致
& & (28)~(30)题:
& & A.约3年& & B.约1年& & C.约3月& & D.约8周& & E.约3周
& & (28)毛发(头发)的生长期
& & (29)毛发(头发)的退行期
& & (30)毛发(头发)的休止期
& & (31)~(31)题:
& & A.外毛根鞘& &B.内毛根鞘& &C.峡部& &D.漏斗部& &E.毛乳头部
& & (31)自毛囊口至皮脂腺开口处,称为
& & (32)自皮脂腺开口处至立毛肌附着处,称为
& & (33)~(35)题:
& & A.淋巴腺&&B.全浆腺&&C.顶浆分泌腺&&D.细胞分泌腺&&E.内分泌腺
& & (33)小汗腺属于
& & (34)大汗腺属于
& & (35)皮肤腺属于
& &【X型题】
& & (36)皮肤由下列哪几部分构成:
& & A.表皮& & B.真皮& & C.皮下组织& & D.筋膜& & E.脂肪组织
& & (37)下列哪些是皮肤附属器:
& & A.指甲& & B.粘膜& & C.小汗腺& & D.大汗腺& & E.神经小体
& & (38)关于黑素细胞下列哪些是正确的:
& & A.毛囊有黑素细胞,故毛发有色素
& & B.粘膜无黑素细胞,故粘膜不发生色素性疾病
& & C.黑素细胞主要合成黑素& & D.黑素细胞主要贮藏黑素
& & E.黑素细胞源于神经嵴,所以有感觉功能
& & (39)皮肤基底膜带在电镜下有哪几层结构:
& & A.基底层& & B.胞膜层& & C.透明层& & D.致密层& & E.致密下层
& & (40)以下哪些是皮脂溢出部位:
& & A.头& & B.面& & C.胸& & D.臀& & E.股
& & (41)哪些部位主要分布顶浆分泌腺:
& & A.腋& & B.乳& & C.掌& & D.脐& & E.跖
& & (42)关于皮肤下列哪些叙述正确:
& & A.皮肤仅有感觉神经& && && && &B.皮肤仅有运动神经
& & C.皮肤有感觉神经和运动神经& & D.表皮没有任何血管
& & E.毛细血管伴随汗管进入表皮
& &【名词解释】
& & (1)skin groove&&(2)dendritic cell&&(3)desmosome&&(4)hemidesmosome
& & (5)黑素单元&&(6)inner root sheath的构成&&(7)glomus
& &【问答题】
& & (1)光镜下表皮由哪几层细胞构成,试述其镜下特征。
& & (2)试述真皮的主要组成。
& & (3)试述毛囊的主要结构。
第二章&&皮肤的功能
& &【A型题】
& & (1)皮肤的生理功能应除外哪一项?
& & A.防护作用& && && & B.吸收作用& && & C.感觉作用
& & D.分泌和排泄作用& & E.抗衰老作用
& & (2)经皮吸收的主要途径,应除外哪一条?
& & A.角质层细胞& & B.毛囊& & C.皮脂腺& & D.基底膜& & E.汗管
& & (3)有关皮肤的吸收作用,下述哪一项不正确?
& & A.角质层是影响皮肤吸收能力的最重要因素
& & B.角质层厚,皮肤吸收能力强
& & C.角质层含水量多,皮肤吸收能力强
& & D.皮肤糜烂、溃疡处,皮肤吸收能力增强
& & E.皮肤对脂溶性物质吸收能力强于水溶性物质
& & (4)有关皮肤的感觉作用,下述哪一项不正确?
& & A.皮肤的感觉可以分为单一感觉和复合感觉
& & B.触、冷、温、痛、压等属于单一感觉
& & C.干、湿、光、糙、硬、软等属于复合感觉
& & D.不同的单一感觉仅由不同神经小体感受
& & E.表皮中亦有感觉神经末梢
& & (5)有关皮肤的分泌和排泄作用,下述哪一项是正确的?
& & A.皮肤的分泌和排泄功能主要由汗腺和皮脂腺完成
& & B.皮脂腺分泌受节后无髓交感神经纤维调控
& & C.小汗腺分泌的酸性汗液pH值约为3.5~4.5
& & D.大汗腺是全浆分泌
& & E.汗液使皮肤表面偏碱性,可抑制某些细菌生长
& & (6)有关皮肤的体温调节作用,下述哪一项不正确?
& & A.皮肤是调节体温的外周感受器
& & B.皮肤主要通过物理性方式调节体温
& & C.由于皮肤血管结构的特点,在热应激时皮肤血流量可比正常增加10倍
& & D.外界温度高于或等于皮温时,出汗是机体散热的惟一途径
& & E.外界温度低于皮温时,对流是机体散热的主要途径
& & (7)关于皮肤的代谢作用,下述哪一项不正确?
& & A.皮肤含葡萄糖量约为血糖的2/3
& & B.皮肤各层中,真皮含葡萄糖量最高
& & C.糖尿病患者皮肤含糖量增加是容易发生真菌和细菌感染的原因
& & D.表皮中最丰富的必需脂肪酸是亚油酸和花生四烯酸
& & E.黑素合成中最重要的酶类是酪氨酸酶
& & (8)下述哪一项与皮肤对机械性损伤的防护作用无关?
& & A.皮肤表面的弱酸性环境& & B.致密、柔韧的角质层
& & C.真皮中交织如网的胶原纤维、弹力纤维、网状纤维
& & D.皮下脂肪垫& & E.皮肤的再生修复能力
& & (9)关于皮肤对物理性损伤的防护作用,下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 & A.角质层含水量少,电阻较大,可防护低压电流损伤
& & B.角质层细胞有反射和吸收短波紫外线作用
& & C.棘细胞和基底细胞有吸收长波紫外线作用
& & D.黑素细胞主要吸收中波紫外线
& & E.常晒太阳能增强皮肤对紫外线的防护能力
& & (10)下述哪一项与皮肤对微生物的防御作用无关?
& & A.致密的角质层结构& && &B.角质层的代谢性脱落
& & C.皮肤表面弱酸性环境& & D.皮肤表面正常寄生菌
& & E.皮下脂肪组织中的脂质
& & (11)关于皮肤对外用药物的吸收作用,哪一项是错误的?
& & A.婴儿皮肤较成人吸收增加& & B.干燥皮肤较皮肤浸渍吸收增加
& & C.粘膜较皮肤吸收增加& & D.涂抹软膏后封包较单纯涂抹软膏吸收增加
& & E.糜烂处较红斑处皮肤的吸收增加
& & (12)关于皮肤的黑素,哪一项是错误的?
& & A.不同种族肤色的差异与黑素小体的数目、大小、形状、分布、降解方式
& && & 不同有关
& & B.黑种人的黑素小体较大,不易被酸性水解酶降解
& & C.白种人的黑素小体较小,易被酸性水解酶降解
& & D.黑素在溶酶体中合成
& & E.黑素细胞存在于表皮基底层细胞间
& & (13)角质层对下列哪一段波长的光线有吸收作用:
& & A.&180nm&&B.180~280nm&&C.280~320nm&&D.320~400nm&&E.&400nm
& & (14)关于正常皮肤的酸碱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酸性,pH值3.5~5.5& && &&&B.偏碱性,pH值约7.0~8.5
& & C.偏酸性,pH值约5.5~7.0& & D.不同部位的皮肤,pH值相同
& & E.能抵抗弱碱的作用,不能抵抗弱酸的作用
& & (15)对化学性刺激的防护作用,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是:
& & A.皮肤的完整性& & B.皮肤表面的脂膜& & C.皮肤棘细胞层的厚度
& & D.真皮胶原纤维的致密度& & E.皮下脂肪的厚度
& & (16)青春期后,皮脂腺分泌何种物质能抑制真菌繁殖:
& & A.皮脂&&B.饱和脂肪酸&&C.不饱和脂肪酸&&D.白三烯&&E.蛋白酶
& & (17)皮肤吸收外界物质最主要的途径是:
& & A.角质层细胞间隙&&B.角质层细胞&&C.毛囊&&D.皮脂腺&&E.汗管
& & (18)下列部位的皮肤吸收能力从强到弱排列正确的是:
& & A.阴囊&大腿屈侧&上臂屈侧&前额&前臂&掌趾
& & B.大腿屈侧&阴囊&前额&上臂屈侧&前臂&掌趾
& & C.大腿屈侧&上臂屈侧&前额&前臂&阴囊&掌趾
& & D.阴囊&前额&大腿屈侧&上臂屈侧&前臂&掌趾
& & E.前额&大腿屈侧&上臂屈侧&前臂&阴囊&掌趾
& & (19)维生素A和维生素E主要由以下哪个部位吸收:
& & A.角质层细胞间隙&&B.角质层细胞&&C.毛囊和皮脂腺&&D.汗管&&E.真皮
& & (20)关于皮脂腺的分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皮脂腺的分泌是顶浆分泌
& & B.皮脂分解产生的游离脂肪酸对真菌有抑制作用
& & C.皮脂腺分泌的产物是皮脂
& & D.皮脂腺分泌受人种、气候及皮肤部位等因素影响
& & E.雄性激素可使皮脂腺增生,分泌增加
& & (21)黑素细胞进行黑素合成的扬所是:
& & A.细胞膜& & B.细胞质& & C.核糖体& & D.黑素小体& & E.线粒体
& & (22)关于糖代谢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皮肤中的糖类物质主要为糖原、葡萄糖和多糖
& & B.人体表皮细胞具有合成糖原的能力
& & C.皮肤中的糖主要是提供能量
& & D.皮肤中的糖主要是生物合成
& & E.皮肤中的无氧糖酵解在人体各组织中最快
& & (23)皮肤免疫系统的细胞成分中数目最多的是:
& & A.淋巴细胞& & B.朗格汉斯细胞& & C.肥大细胞
& & D.巨噬细胞& & E.角质形成细胞
& & (24)表皮细胞因子主要由下列哪种细胞产生:
& & A.淋巴细胞& & B.朗格汉斯细胞& & C.角质形成细胞
& & D.肥大细胞& & E.巨噬细胞
& &【B型题】
& & (25)~(26)题:
& & A.&180nm& & B.180~280nm& & C.280~320nm
& & D.320~400nm& & E.&400nm
& & (25)角质层吸收的紫外线波长是
& & (26)棘细胞和基底细胞吸收紫外线波长是
& & (27)~(29)题:
& & A.对Na+有重吸收功能& & B.对蛋白质有重吸收功能
& & C.顶浆分泌腺& & D.全浆分泌腺& & E.细胞分泌腺
& & (27)小汗腺导管
& & (28)皮脂腺属
& & (29)大汗腺属
& &【X型题】
& & (30)皮肤生理功能主要包括:
& & A.防护作用& && &&&B.吸收作用& && & C.感觉作用
& & D.体温调节作用& & E血压调节作用
& & (31)下列哪些是在正常皮肤寄居的细菌:
& & A.白葡萄球菌& & B.金黄色葡萄球菌& & C.抗酸杆菌
& & D.痤疮杆菌& && &E.马拉色菌
& & (32)皮肤吸收外界物质主要的途径是:
& & A.角质层细胞间隙&&B.角质层细胞&&C.毛囊&&D.皮脂腺&&E.汗管
& & (33)大部分糖皮质激素主要由以下哪个部位吸收:
& & A.角质层细胞间隙&&B.角质层细胞&&C.毛囊&&D.皮脂腺&&E.汗管
& & (34)关于朗格汉斯细胞的免疫功能:
& & A.呈递抗原& && &&&B.免疫调节& & C.免疫监视
& & D.分泌细胞因子& & E.免疫耐受
& & (35)下列细胞属于皮肤免疫相关细胞的是:
& & A.内皮细胞& && &&&B.Merkel细胞& & C.角质形成细胞
& & D.肥大细胞& && &&&E.朗格汉斯细胞
& &【名词解释】
& & (1)皮肤免疫系统& & (2)不显性出汗& & (3)显性出汗
& & (4)精神性出汗& & (5)味觉性出汗
& &【问答题】
& & (1)简述影响皮肤吸收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 & (2)试述皮肤对微生物防御作用的机制。
& & (3)根据皮肤吸收作用的原理,分析皮肤外用药物吸收的主要影响因素。
& & (4)试述皮肤免疫系统的组成。
第三章&&皮肤性病的症状和诊断
& & (1)下述哪一项是继发疹?
& & A.斑疹& & B.脓疱& & C.鳞屑& & D.囊肿& & E.结节
& & (2)哪一项符合糜烂?
& & A.结缔组织修复愈合& & B.皮肤缺损可达真皮& & C.愈后无瘢痕
& & D.愈后可能有瘢痕& && &E.愈后形成萎缩斑
& & (3)痂形成与下述哪一项无关?
& & A.糜烂& & B.溃疡& & C.抓痕& & D.脓疱& & E.苔藓样变
& & (4)关于原发性损害,下述哪一项正确?
& & A.皮损出现局限性颜色改变者为斑疹
& & B.皮肤出现局限性损害,内含有液体者为水疱或脓疱
& & C.直径大于1cm的扁平、实质性、隆起性的浅表性皮损是斑块
& & D.皮肤出现红色斑疹是因为皮肤毛细血管扩张或充血所致
& & E.局限、充实、隆起的皮损即为丘疹
& & (5)关于继发性损害,下述哪一项正确?
& & A.痂是皮损表面脱落的角质层形成的附着物
& & B.浸渍是因表皮各层细胞含水量增加所致
& & C.溃疡是深达真皮或以下的局限性组织缺损
& & D.裂隙是深达真皮或以下的线条状局限性组织缺失
& & E.萎缩是真皮或皮下组织减少而出现的局部皮肤凹陷
& & (6)下述哪一种病好发于下肢?
& & A.结节性红斑& & B.红斑狼疮& & C.接触性皮炎
& & D.脂溢性皮炎& & E.花斑癣
& & (7)以下哪种皮疹瘙痒明显?
& & A.慢性单纯性苔藓&&B.荨常疣&&C.扁平台藓&&D.湿疹&&E.疥疮
& &【X型题】
& & (8)哪些皮损高出皮肤表面?
& & A.丘疹& & B.斑块& & C.糜烂& & D.水疱& & E.风团
& & (9)哪些皮肤病常有线状或带状皮疹?
& & A.接触性皮炎& & B.局限性硬皮病& & C.扁平苔藓
& & D.盘状红斑狼& & E.鱼鳞病
& & (10)掌跖过度角化可见下述哪些疾病?
& & A.鱼鳞病&&B.掌跖角化病&&C.银屑病&&D.硬皮病&&E.手足癣
& & (11)哪些病不发生在手掌?
& & A.寻常疣& & B.梅毒& & C.毛囊炎& & D.寻常性痤疮& & E.银屑病
& & (12)哪些疾病可有心脏损害?
& & A.系统性红斑狼疮& & B.特应性皮炎& & C.结节性红斑
& & D.Behcet病& && && & E.梅毒
& & (13)哪些病好发于下肢?
& & A.郁积性湿疹& & B.变应性皮肤血管炎& & C.过敏性紫癜
& & D.结节性红斑& & E.色素性紫癜性皮肤病
& & (14)哪些病常单侧分布?
& & A.汗管瘤& & B.脂溢性角化病& & C.节段型白癜风
& & D.黑变病& & E.带状疱疹
& & (15)哪些皮肤病瘙痒明显?
& & A.疥疮& & B.疱疹样皮炎& & C.湿疹
& & D.二期梅毒性斑疹& & E.扁平苔藓
& & (16)哪些病尼氏征阳性?
& & A.大疱性表皮松解型药疹& & B.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
& & C.天疱疹& & D.家族性慢性良性天疱疮& &E.遗传性大疱性表皮松解症
& & (17)哪些病有传染性?
& & A.红斑狼疮& && &&&B.寻常狼疮& & C.扁平湿疣
& & D.脓疱性银屑病& & E.Behcet病
& & (18)关于水疱的描述,哪些是正确的?
& & A.寻常型天疱疮——表皮内水疱或大疱
& & B.类于疱疮——表皮下水疱或大疱
& & C.家族性慢性良性天疱疹——表皮内水疱或大疱
& & D.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表皮内水疱或大疱
& & E.疱疹样天疱疮——表皮下水疱或大疱
& &【名词解释】
& & (1)原发性皮肤损害&&(2)继发性皮肤损害&&(3)班疹(macule)&&(4)丘疹(papule) (5)斑丘疹(maculopapule)&&(6)丘疱疹(papulovesicle)&&(7)丘脓疱疹(papulopustule) (8)斑块(plaque)&&(9)水疱(vesicle)&&(10)大疱(bulla)&&(11)结节(nodule)&&(12)囊肿(cyst)&&(13)风团(wheal)&&(14)鳞屑(scale)&&(15)痂(crust)&&(16)浸渍(maceration) (17)糜烂(erosion)&&(18)溃疡(ulcer)&&(19)裂隙(fissure)&&(20)抓痕(excoriation)&&(21)瘢痕(scar)&&(22)萎缩(atrophy)&&(23)苔藓样变(lichenification)
& &【问答题】
& & (1)简述尼氏征检查方法。
& & (2)对皮肤性病进行视疹检查应注意观察什么?
& & (3)对皮肤性病进行触诊时应注意检查什么?
第四章&&皮肤性病常用实验诊断技术
& &【A型题】
& & (1)对于较大的环状皮损,组织病理检查时应切取:
& & A.皮损的中央& & B.整个皮损& &&&C.皮损周围正常皮肤
& & D.活动性边缘部位同时带一部分皮损周围的正常皮肤& & E.早期皮损
& & (2)棘层及颗粒层个别或小群角质形成细胞提前异常角化叫:
& & A.角化过度& & B.角质栓& & C.角化不良
& & D.角化不全& & E.颗粒层增厚
& & (3)表皮水肿是指:
& & A.颗粒层增厚& & B.棘层增厚& & C.细胞内水肿
& & D.细胞间水肿& & E.细胞内水肿或细胞间水肿
& & (4)基底细胞液化可见于:
& & A.银屑病&&B.红斑狼疮&&C.天疱疮&&D.类天疱疮&&E.寻常疣
& & (5)Pautrier微脓肿可见于:
& & A.天疱疮&&B.类天疱疮&&C.水痘&&D.蕈样肉芽肿&&E.银悄病
& & (6)Munro微脓肿可见于下列哪种疾病:
& & A.天疱疮&&B.盘状红斑狼疮&&C.银屑病&&D.鱼鳞病&&E.牛痘
& & (7)乳头瘤样增生是指:
& & A.颗粒层不规则增厚& & B.疣状增生
& & C.真皮乳头不规则的向上增生,使表皮呈不规则波浪状起伏
& & D.上皮脚不规则的向下增生& & E.棘层不规则的增厚
& & (8)直接真菌检查,需用何种液体溶解标本:
& & A.10%氢氧化钠& & B.10%氢氧化钾& & C.10%氢氧化铝
& & D.10%碘化钾& && &E.10%溴化钠
& & (9)真菌直接涂片检查,下列哪种说法是对的:
& & A.主要用于明确是否存在真菌感染,一般不能确定菌种
& & B.根据菌丝或孢子形态,一般都能确定菌种
& & C.要确定菌种可做PAS染色
& & D.要确定菌种可做革兰染色
& & E.要确定菌种需加做生化反应
& & (10)下列何种培养基常用于真菌培养:
& & A.血琼脂培养基& & B.巧克力培养基& & C.1640培养基
& & D.肉汤培养基& && &E.葡萄糖蛋白胨琼脂培养基(Sabouraud agar)
& & (11)Wood灯发出的波长为:
& & A.&180nm& & B.180~290nm& & C.290~320nm
& & D.320~400nm& & E.&400nm
& & (12)疥疮病人检查疥螨时,选取哪些部位的皮损做检查阳性率较高:
& & A.颈部小丘疹& & B.腋部小丘疹& & C.臀部小丘疱疹
& & D.阴囊小结节& & E.指缝或手腕屈侧的丘疱疹、水疱或隧道
& & (13)斑贴试验应在何时观察结果:
& & A.15~20分钟& & B.1~2小时& & C.24~48小时
& & D.48~72小时& & E.1周
& & (14)淋球菌检查取材时含无菌生理盐水的棉拭子应伸入男性尿道内多深?
& & A.0.5~1.0cm& & B.1.0~2.0cm& & C.2.0~4.0cm
& & D.3.0~5.0cm& & E.无严格要求,只要能取到分泌物即可
& & (15)某固定培养基上标签遗失,取其标本于低倍镜下观察,发现有“油煎蛋”状菌落,请问此培养基上所培养的是:
& & A.淋球菌& && &&&B.支原体& && &&&C.衣原体
& & D.梅毒螺旋体& & E.金黄色葡萄球菌
& & (16)下列有关梅毒螺旋体检查的试验中哪项是属于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试验?
& & A.VDRL& & B.USR& & C.RPR& & D.TPHA& & E.C-C快速法
& & (17)有关淋球菌的检查,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 & A.分离培养常用于慢性与无症状淋球菌感染者的检查
& & B.淋球菌培养的环境是含5%~10%的CO2相对湿度为80%以上,湿度在35~37℃
& & C.分泌物涂片镜检可在多形核细胞内找到成双排列,呈肾形的革兰阴性双球菌
& & D.男性患者取材时间最好在清晨首次排尿后立即以尿道拭子采集标本进行培养
& & E.如培养结果有可疑,可用氧化酶试验或糖发酵试验进一步证实
& & (18)有关梅毒螺旋体检查的临床意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试验为筛选试验,阴性结果可排除诊断
& & B.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试验是证实试验,阳性结果可明确诊断
& & C.非螺旋体抗原血清定量试验是观察疗效、判断复发及再感染的手段
& & D.某些结缔组织病、自身免疫疾病患者的USR检查可出现阳性结果
& & E.暗视野显微镜检查阳性者结合临床症状和不洁性接触史可确诊
& & (19)悬滴法检查毛滴虫,其阳性率有:
& & A.40%~50%& & B.50%~60%& & C.70%~80
& & D.80%~90%& & E.90%~100%
& & (20)甲苯胺蓝试验适用于检查哪种疾病?
& & A.扁平疣& & B.寻常疣& & C.尖锐湿疣& & D.扁平湿疣& & E.跖疣
& & (21)醋酸白试验,常用的醋酸浓度是:
& & A.1%& & B.2%& & C.3%& & D.4%& & E.5%
& & (22)甲苯胺蓝试验常用的诊断液浓度是:
& & A.1%& & B.2%& & C.3%& & D.4%& & E.5%
& & (23)梅毒螺旋体经吉姆萨染色法染色后呈何种颜色?
& & A.暗黑色& & B.橙黄色& & C.桃红色& & D.亮绿色& & E.浅蓝色
& & (24)梅毒螺旋体的性病研究实验室试验阳性结果应表现为:
& & A.液体混浊,无块状物& & B.液体微混,肉眼可见中等或大的聚合物
& & C.液体混浊,肉眼可见中等或大的聚合物
& & D.液体混浊,肉眼可见小的块状物
& & E.液体透明,没有块状物质
& & (25)支原体检查中,液体培养基培养24~72小时,颜色如何变化表示可能有分解尿素支原体生长?
& & A.由淡黄色变成粉红色& & B.由淡黄色变成蓝色
& & C.由粉红色变成淡黄色& & D.由深红色变成淡黄色
& & E.由淡紫色变成深红色
& & (26)进行淋球菌培养时所需的温度应该是:
& & A.15~25℃&&B.25~27℃&&C.27~33℃&&D.35~37℃&&E.55~65℃
& & (27)下列有关沙眼衣原体的检查,哪项是错误的?
& & A.直接涂片染色法可在多形核细胞内找到包涵体
& & B.衣原体检查中的细胞培养法所需的培养瓶常为McCoy单层细胞管
& & C.细胞培养法阳性标本碘染色包涵体呈棕黑色
& & D.免疫荧光法中荧光素标记的是抗沙眼衣原体单克隆抗体
& & E.细胞培养法阳性标本吉姆萨染色成桃红色
& & (28)有关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的说法,哪项是不正确的?
& & A.是一种改良的USR试验
& & B.是一种改良的VDRL试验
& & C.本试验敏感性高,特异性差
& & D.卡片定性试验阳性者可见卡片圆圈中出现黑色凝聚颗粒和絮片
& & E.分卡片定性试验及卡片定量试验
& & (29)有关梅毒螺旋体抗原知清试验,下列哪项是不正确的?
& & A.有荧光螺旋体抗体吸收试验(FTA-ABS)和梅毒螺旋体血凝试验(TPHA)两种
& & B.FTF-ABS试验是检测患者血清中抗梅毒螺旋体IgG抗体
& & C.TPHA试验中抗体滴度在1:80以上者为阳性
& & D.两种试验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高,且TPHA的特异性高于FTA-ABS
& & E.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试验是证实试验,阳性结果可明确诊断
& &【B型题】
& & (30)~(34)题:
& & A.棘细胞间水肿& &&&B.棘层松解& & C.Munro微脓肿
& & D.Pautrier微脓肿& & E.Kogoj微脓肿
& & (30)天疱疮可见
& & (31)寻常型银屑病可见
& & (32)脓疱型银屑病可见
& & (33)接触性皮炎可见
& & (34)蕈样肉芽肿可见
& & (35)~(39)题下列疾病在Wood灯下显示何种荧光:
& & A.亮绿色荧光& & B.暗绿色荧光& & C.明亮蓝白色荧光
& & D.红色荧光& && &E.无荧光
& & (35)白癜风
& & (36)白癣
& & (37)红癣
& & (38)黄癣
& & (39)黑癣
& &【X型题】
& & (40)角质栓常见于下列哪些疾病:
& & A.银屑病& && &B.盘状红斑狼疮& & C.毛发红糠疹
& & D.扁平苔藓& & E.寻常疣
& & (41)色素增多是指:
& & A.颗粒层黑素颗粒增多& && &B.表皮基底层黑素颗粒增多
& & C.棘细胞层黑素颗粒增多& & D.真皮浅层黑素颗粒增多
& & E.真皮深层黑素颗粒增多
& & (42)基底细胞液化可见于:
& & A.银屑病&&B.红斑狼疮&&C.天疱疮& & D.皮肌炎& & E.扁平苔藓
& & (43)免疫病理检查发现基底膜带有IgG和C3沉积,可能的疾病是:
& & A.银屑病& &&&B.红斑狼疮& &&&C.天疱疮
& & D.获得性大疱性表皮松解症& &&&E.类天疱疮
& & (44)直接免疫荧光病理检查有助于哪些病的诊断?
& & A.天疱疮&&B.类天疱疮&&C.红斑狼疮&&D.皮肤血管炎&&E.荨麻疹
& & (45)关于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查,哪些不正确?
& & A.天疱疮——基底膜带免疫球蛋白和/或补体线状沉积
& & B.类天疱疮——表皮细胞间免疫球蛋白和/或补体网状沉积
& & C.红斑狼疮——基底膜带免疫球蛋白和/或补体颗粒状沉积
& & D.变应性血管炎——血管壁免疫球蛋白和/或补体沉积
& & E.过敏性紫癜——血管壁免疫球蛋白和/或补体沉积
& & (46)关于盐裂皮肤免疫荧光法,哪些不正确?
& & A.类天疱疮——IgG沉积于盐裂皮肤表皮侧
& & B.获得性大疱性表皮松解症——IgG沉积于盐裂皮肤真皮侧
& & C.用1mol/L NaCl溶液使表皮与真皮分离
& & D.用10mol/L NaCl溶液使表皮与真皮分离
& & E.用1mol/L NaOH溶液表皮与真皮分离
& & (47)浅部真菌的标本常见有:
& & A.毛发& & B.皮屑& & C.甲屑& & D.痂皮& & E.活检组织
& & (48)Wood灯主要用于诊断:
& & A.某些细菌感染性皮肤病& & B.某些真菌感染性皮肤病
& & C.某些大疱性皮肤病& & D.某些色素异常性皮肤病& & E.卟啉病
& & (49)斑贴试验适用于:
& & A.急性荨麻疹& & B.急性药疹& & C.接触性皮炎
& & D.职业性皮炎& & E.化妆品皮炎
& & (50)关于斑贴试验的操作,下面哪些是正确的:
& & A.贴于背部健康皮肤& & B.贴于前臂屈侧健康皮肤
& & C.贴于皮疹部位& && &&&D.在急性发作期做斑贴试验
& & E.原发刺激反应在受试物去除后很快消失
& & (51)下列哪些是淋球菌检查的注意事项?
& & A.取材时棉拭子伸入尿道或宫颈口内的深度要足够
& & B.涂片时动作要轻柔,防止细胞破裂变形,涂片的厚薄与固定及革兰染色
& && & 时间要合适
& & C.男性患者采集标本的时间最好在清晨排尿前
& & D.男性患者采集标本的时间可在排尿数小时后进行
& & E.患者采集标本的时间应在排尿后立即收集
& & (52)下列属于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试验的是:
& & A.RPR& & B.USR& & C.VDRL& & D.TPHA& & E.FTA-ABS
& & (53)某女性患者,30岁,已婚。停经3个月,检查发现TPHA阴性,USR阳性,滴度是1:4。无异常、不适。对此实验室结果的解释可能是:
& & A.患者可能患有某些自身免疫系统疾病
& & B.患者可能为怀孕妇女,USR可出现阳性反应
& & C.患者为二期妊娠期梅毒者
& & D.血清固定
& & E.患者为三期梅毒者
& &【名词解释】
& & (1)keratinous plug&&(2)parakeratosi&&(3)dyskeratosis&&(4)hypergranulosis&&(5)papillomatosis&&(6)verrucous hyperplasia&&(7)基底细胞液化&&(8)Munro’s microabscess&&(9)acantholysis&&(10)incontinence of pigment&&(11)mucinous degeneration&&(12)不加热血清反应素试验(unheated serum regain test)&&(13)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apid plasma regain test)&&(14)梅毒螺旋体血凝试验(treponema pallidum hemagglutination assay)
& &【问答题】
& & (1)组织病理检查的适用症有哪些?
& & (2)直接免疫荧光检查的常见适应证有哪些?各有什么特点?
& & (3)简述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抗核抗体出现的各种核型的意义。
& & (4)简述淋球菌检查的适应证及检查方法。
& & (5)临床上衣原体检查有哪些方法?
& & (6)简单说出梅毒螺旋体检查的临床方法。
& & (7)简述梅毒血清反应假阳性的原因。
第五章&&皮肤的保健与美容
& &【A型题】
& & (1)皮脂膜是由:
& & A.皮脂形成& && && & B.汗液形成& & C.脂肪酸形成
& & D.皮脂和汗液形成& & E.乳酸形成
& & (2)关于皮肤的性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油性皮肤易发生痤疮& & B.干性皮肤易发生皱纹
& & C.油性皮肤对外界刺激耐受性弱& & D.干性皮肤易老化
& & E.油性皮肤弹性好
& & (3)混合性皮肤是指:
& & A.中性皮肤& & B.非干非油性皮肤& & C.pH值等于7.0的皮肤
& & D.皮肤油、干混合存在& & E.油性适中皮肤
& & (4)下列哪项不是倒模面膜的禁忌证:
& & A.面部有接触性皮炎& & B.面部有湿疹& & C.面部有单纯性疱疹
& & D.发热& && && && && & E.脂溢性皮炎
& & (5)皮肤基底层细胞更新最旺盛的时间主要发生在:
& & A.早上6~8时& & B.早上10~12时& & C.中午12时
& & D.傍晚4~6时& & E.夜间10时~凌晨2时
& & (6)一般每周洗头多少次较为适宜:
& & A.1~2次&&B.2~3次&&C.每天1次&&D.每天2次&&E.每月1次
& &【问答题】
& & (1)影响正常皮肤性状的因素有哪些?
& & (2)根据皮肤的性状,可分成几种类型。
第六章&&皮肤病的治疗
& &【A型题】
& & (1)关于抗组胺药物,下述哪一项不正确?
& & A.根据作用的受体目前一般分为H1受体和H2受体拮抗剂
& & B.第一代H1受体拮抗剂易透过血脑屏障,有较明显嗜睡副作用
& & C.第一代H1受体拮抗一般不经体内代谢,以原形经肾脏排泄
& & D.第二代H1受体拮抗剂不易透过血脑屏障,无明显嗜睡作用
& & E.联合应用H1受体和H2受体拮抗治疗某些皮肤病有协同作用
& & (2)下述哪一项不是糖皮质激素的适应症?
& & A.药疹& & B.SLE& & C.天疱疮& & D.Bowen病& & E.类天疱疮
& & (3)下述抗真菌药物哪一项不正确?
& & A.灰黄霉素抗真菌谱窄,对花斑癣和深部真菌病无效
& & B.制霉菌素是多烯类抗真菌药物,毒性强,不能口服
& & C.伊曲康唑口服吸收后在甲中可停留6~9个月
& & D.特比萘芬能抑制真菌细胞膜麦角固醇合成所需的角鲨烯环氧化酶
& & E.碘化钾是治疗孢子丝菌病的首选药物
& & (4)下述皮肤病治疗哪一项是错误的?
& & A.特应性皮炎——服用抗组胺药
& & B.寻常型银屑病——服用糖皮质激素
& & C.掌跖角化病——服用维A酸类药物
& & D.扁平湿疣——肌注长效西林
& & E.复发性生殖器疱疹——服用阿昔洛韦
& & (5)干扰素可用于下述哪种病?
& & A.尖锐湿疣& & B.湿疹& & C.瘙痒症& & D.天疱疮& & E.Behcet病
& & (6)孕妇抗过敏治疗不宜使用哪种药物?
& & A.钙剂& & B.扑尔敏& & C.寒庚啶& & D.维生素D& & E.西替利嗪
& & (7)粉剂适用于哪种皮损?
& & A.角化过度型足癣& && &B.急性渗出性湿疹& & C.无渗出的间擦疹
& & D.天疱疮皱褶部皮损& & E.银屑病红斑鳞屑疹
& & (8)洗剂不能用于哪种皮损?
& & A.无渗出红斑& && && && &B.水疱,无糜烂& & C.结节性丘疹,瘙痒
& & D.脓疱疮,糜烂、渗液& & E.无渗出抓痕
& & (9)糊剂不宜用于下述哪一项:
& & A.躯干& && && & B.手足& && && && &C.头部
& & D.亚急性湿疹,少量渗出& & E.急性湿疹,少量渗出
& & (10)应选择哪种剂型软化厚痂?
& & A.溶液& & B.洗剂& & C.乳剂& & D.软膏& & E.硬膏
& & (11)哪一种病不是电疗法适应证?
& & A.寻常疣& & B.扁平湿疣& & C.传染性软疣
& & D.化脓性肉芽肿& & E.体表小肿瘤
& & (12)下述物理治疗的适应证哪一项是错误的?
& & A.氦氖激光——体表疣、瘤& & B.可调染料脉冲激光——鲜红斑痣
& & C.冷冻疗法——尖锐湿疣& & D.水疗——银屑病
& & E.放射疗法——慢性湿疹
& &【X型题】
& & (13)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的副作用有哪些?
& & A.高血压&&B.糖尿病&&C.消化道溃疡、出血&&D.骨质增生&&E.感染
& & (14)长期外用糖皮质激素,局部可见哪些副作用?
& & A.皮肤萎缩& & B.毛细血管扩张& & C.痤疮样疹和毛囊炎
& & D.色素沉着& & E.多毛
& & (15)氨苯砜可用于治疗下述哪些病?
& & A.麻风& && && & B.类天疱疮& & C.变应性皮肤血管炎
& & D.疱疹样皮炎& & E. 家族性慢性良性天疱疮
& & (16)光化疗法可用于:
& & A.白癜风& & B.银屑病& & C.蕈样肉芽肿
& & D.扁平苔藓& & E.盘状红斑狼疮
& & (17)紫外线照射治疗的禁忌证有:
& & A.活动型肺结核& & B.甲亢& & C.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
& & D.银屑病进行期& & E.光敏感
& & (18)下列哪些是外用抗真菌剂?
& & A.1%克霉唑霜& & B.肤轻松软膏& & C.1%特比萘芬霜
& & D.10%~30%冰醋酸溶液& & E.2.5%硫化硒洗剂
& & (19)关于外用药物的剂型,哪些是错的?
& & A.洗剂是由不溶于水的粉(&40%)与水混合而成
& & B.水包油型乳剂称为脂
& & C.油为连续相,水为分散相的乳剂称为霜
& & D.糊剂是含有30%~50%固体粉末的软膏
& & E.溶液是由药物加入水中而成
& &【名词解释】
& & (1)糖皮质激素冲击疗法&&(2)清洁剂&&(3)保护剂&&(4)角质剥脱剂(keratolytics)&&(5)角质促成剂(keratoplastics)&&(6)收敛剂(astringents)&&(7)洗剂(lotion)&&(8)乳剂(emulsion)&&(9)糊剂(psate)&&(10)PUVA
& &【问答题】
& & (1)试述糖皮质激素在皮肤科的主要适应证、应用方法及副作用。
& & (2)试述维A酸类药物的分类、主要适应证和副作用。
& & (3)试述免疫抑制剂在皮肤科的主要适应症,简述四种皮肤科常用免疫抑制
& && &剂名称、药理作用特点及副作用。
& & (4)试述硬膏的组成、作用特点及适应证。
& & (5)简述涂膜剂的组成、作用特点及适应症。
& & (6)以湿疹的外用治疗为例,试述皮肤科外用药物的治疗原则。
第七章&&细菌性皮肤病
& &【A型题】
& & (1)引起脓皮病最常见的致病菌是:
& & A.链球菌& & B.大肠杆菌& & C.金黄色葡萄球菌
& & D.表皮葡萄球菌& & E.乙型溶血性链球菌
& & (2)丹毒是由哪种细菌感染引起的皮肤及皮下组织内淋巴管及其周围软组织的急性炎症:
& & A.表皮葡萄球菌& & B.大肠杆菌& & C.金黄色葡萄球菌
& & D.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 & E.凝固酶阳性金黄色葡萄球菌
& & (3)大疱性脓疱疮主要致病菌是:
& & A.表皮葡萄球菌& & B.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
& & C.噬菌体Ⅱ组71型金黄色葡萄球菌
& & D.B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 & E.大肠杆菌
& & (4)寻常性脓疱疮主要致病菌是:
& & A.凝固酶阳性金黄色葡萄球菌& & B.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
& & C.金葡菌感染或与溶血性链球菌混合感染
& & D.金黄色葡萄球菌& && &&&E.表皮葡萄球菌
& & (5)下列疾病不属脓皮病的是:
& & A.脓疱疮& &B.毛囊炎& &C.丹毒& &D.脓疱型银屑病& &E.蜂窝织炎
& & (6)寻常性脓疱疮好发于:
& & A.老年& & B.体弱者& & C.儿童& & D.青年& & E.中年
& & (7)新生儿脓疱疮下列哪种说法是错误的:
& & A.多见于体质较差的新生儿& & B.由口周先发生皮损,迅速波及全身
& & C.尼氏征阳性& & D.全身中毒症状严重& & E.忌用糖皮质激素治疗
& & (8)丹毒皮损好发于:
& & A.臀部& & B.小腿和面部& & C.下肢& & D.上肢& & E.躯干
& & (9)丹毒治疗首选:
& & A.庆大霉素& &B.红霉素& &C.四环素& &D.青霉素& &E.头孢菌素
& & (10)关于引起寻常狼疮的病因,正确的是:
& & A.免疫缺陷&&B.免疫异常&&C.链球菌&&D.结核杆菌&&E.麻风杆菌
& & (11)苹果酱现象见于:
& & A.盘状红斑狼疮& & B.系统性红斑狼疮& & C.寻常狼疮
& & D.疣状皮肤结核& & E.麻风
& & (12)关于麻风各型患者的麻风杆菌量,正确的是:
& & A.TT&BT&BB&BL&LL& & B.LL&BL&BB&BT&TT
& & C.LL&BT&BB&BL&TT& & D.BB&BL&BT&LL&TT
& & E.LL&BL&TT&BT&BB
& & (13)关于麻风各型患者的细胞免疫水平,正确的是:
& & A.TT&BT&BB&BL&LL& & B.LL&BL&BB&BT&TT
& & C.LL&BT&BB&BL&TT& & D.BB&BL&BT&LL&TT
& & E.LL&BL&TT&BT&BB
& & (14)麻风的首选治疗药物是:
& & A.利福平& & B.氯苯吩嗪& & C.泼尼松
& & D.氨苯砜& & E.酞胺哌啶酮
& & (15)关于皮肤结核病的治疗哪项是错误的:
& & A.局限皮肤者,最好单用异烟肼治疗
& & B.常主张2~3种抗结核药物联合使用
& & C.一般疗程为6个月& & D.局部可用利福平软膏
& & E.小病灶可手术切除或激光去除
& & (16)“狮面”可见于下列哪一型麻风病人:
& & A.结核型& && && & B.瘤型& & C.中间界限类
& & D.界限类偏瘤型& & E.界限类偏结核型
& & (17)下列哪一型麻风可侵害睾丸:
& & A.结核型& && && & B.瘤型& & C.中间界限类
& & D.界限类偏瘤型& & E.界限类偏结核型
& & (18)麻风反应的首选治疗是:
& & A.利福平&&B.氯苯吩嗪&&C.泼尼松&&D.氨苯砜&&E.酞胺哌啶酮
& & (19)某患者,男,35岁,10天前于背部起一红色丘疹,疼痛,自用红霉素软膏外搽,效果欠佳,皮疹渐扩大成一硬块,疼痛加剧,并伴畏寒、发热。体检:体温38.5℃,右肩胛部见一直径约4cm的圆形红肿斑块,中央见数个小脓栓,浅表破溃,挤压见少量脓知性液体渗出,明显压痛。血常规:WBC12.5×109/L,中性粒细胞89%。本病例最大可能性诊断是:
& & A.毛囊炎& & B.疖& & C.痈& & D.丹毒& & E.尖丹毒
& & (20)关于脓皮病的发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金黄色葡萄球菌是引起脓皮病最常见的致病菌
& & B.引起脓皮病的链球菌主要为乙型溶血性链球菌
& & C.脓皮病的发生不仅与细菌的数量和毒力有关,还决定于机体的抵抗
& & D.链球菌毒力较强,可侵犯皮肤较深组织引起丹毒、蜂窝织炎,并可诱发
& && &&&肾炎等
& & E.正常皮肤的酸性膜以及皮脂中的游离脂肪酸,均具有抑制细菌的作用
& & (21)寻常性脓疱疮的临床表现为:
& & A.传染性强& & B.皮损好发于面部、问皮
& & C.补发损害为红斑及水疱,迅速变为脓疱
& & D.疱破裂后露出糜烂面,干燥后上覆蜜黄或灰黄色痂
& & E.可因搔抓向周围或其他部位扩散
& & (22)寻常性脓疱疮是由于:
& & A.表皮葡萄球菌感染& & B.大肠杆菌感染& & C.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
& & D.金黄色葡萄球菌与溶血性链球菌混合感染
& & E.B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
& & (23)关于深脓疱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由凝固酶阳性菌噬体Ⅱ组71型金黄色葡萄菌引起
& & B.多见于营养不良的儿童或老年人
& & C.痂脱后成边缘陡峭的溃疡
& & D.好发于小腿与臀部& & E.结疤而愈
& & (24)下列哪些是丹毒发生的诱因:
& & A.足癣及下肢皮肤外伤& & B.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
& & C.毛囊炎& & D.鼻腔、咽、耳等处损伤& & E.患有糖尿病
& & (25)丹毒应与下列哪些疾病相鉴别:
& & A.接触性皮炎&&B.癣菌疹&&C.银屑病&&D.红皮病&&E.蜂窝织炎
& & (26)与接触性皮炎相比,丹毒:
& & A.无刺激物或致敏物接触史
& & B.有发热等全身症状
& & C.境界明显的鲜红色水肿性斑片
& & D.皮疹为密集成片的红斑、丘疹及水疱
& & E.自觉瘙痒而无疼痛
& & (27)寻常狼疮的临床表现为:
& & A.好发于面部& & B.常见于手部及手指伸侧
& & C.基本损害为“狼疮结节”& & D.有苹果酱现象& &E.一般不发生溃疡
& & (28)下列疾病,现在认为与结核有关的是:
& & A.寻常狼疮& && && & B.疣状皮肤结核& & C.盘状红斑狼疮
& & D.瘰疬性皮肤结核& & E.硬红斑
& & (29)关于麻风的临床分型与机体免疫、麻风菌量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 & A.麻风杆菌量LL&BL&BB&BT&TT
& & B.麻风杆菌量TT&BT&BB&BL&LL
& & C.细胞免疫水平TT&BT&BB&BL&LL
& & D.体液免疫水平LL&BL&BB&BT&TT
& & E.细胞免疫水平LL&BL&BB&BT&TT
& & (30)Ⅱ型麻风反应主要发生于:
& & A.TT& & B.LL& & C.BB& & D.BL& & E.BT
& & (31)结核型麻风的临床特点是:
& & A.皮损局限& & B.病情不稳定& & C.神经损害发生早而严重
& & D.一般不累及粘膜,内脏器官& && &E.查菌阴性
& &【名词解释】
& & (1)金黄色葡萄球菌性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TEN)
& & (2)苹果酱现象
& & (3)麻风反应
& &【问答题】
& & (1)试述脓疱疮的临床表现。
& & (2)丹毒应与哪些疾病相鉴别,如何鉴别?
第八章&&病毒性皮肤病
& &【A型题】
& & (1)下列哪一种病毒性皮肤病不是由DNA病毒引起:
& & A.单纯疱疹& & B.带状疱疹& & C.扁平疣& & D.麻疹& & E.寻常疣
& & (2)单纯疱疹好发于:
& & A.四肢& & B.躯干& & C.粘膜& & D.口周& & E.皮肤粘膜交界处
& & (3)原发单纯疱疹的特征性临床表现是:
& & A.神经痛&&B.水疱&&C.大疱&&D.群集性小水疱&&E.局部淋巴结肿大
& & (4)关于单纯疱疹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口周单纯疱疹均由HSV-1型引起& & B.生殖器疱疹均由HSV-2型引起
& & C.第一次发病症状轻
& & D.新生儿单纯疱疹HSV-1型感染比HSV-2型感染多见
& & E.新生儿单纯疱疹HSV-2型感染比HSV-1型感染多见
& & (5)单纯疱疹与带状疱疹相比:
& & A.潜伏时间长& & B.易于复发& & C.自觉症状重
& & D.并发症多& && &E.容易治愈
& & (6)单纯疱疹与带状疱疹的鉴别诊断,下列哪项能确诊:
& & A.群集小水疱& & B.带状分布& & C.病毒分离培养
& & D.神经痛& && &&&E.有没有复发
& & (7)带状疱疹患者局部皮损水疱已破,红肿明显,宜用:
& & A.炉甘石洗剂外搽& && &B.硼酸溶液湿敷& & C.阿昔洛韦软膏外搽
& & D.万乃洛韦软膏外搽& & E.甲紫(龙胆紫)外搽
& & (8)关于扁平疣,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好发于青少年& & B.多发于面部、手背
& & C.可出现Koebner现象& & D.可自愈& & E.皮疹表面呈乳头疣状突起
& & (9)手足口病是由下列哪种病原体引起:
& & A.HPV& & B.MCV& & C.HSV& & D.埃可病毒& & E.柯萨奇病毒
& & (10)关于传染性软疣,错误的说法是:
& & A.由传染性软疣病毒引起& & B.由HSV的一个亚型引起
& & C.可由性接触传播& &D.皮损中央常有软疣小体& &E.由DNA病毒引起
& &【X型题】
& & (11)疣的主要治疗包括:
& & A.不必治疗& && && & B.外用制剂& & C.液氮冷冻
& & D.大量抗病毒药物& & E.长期的免疫调节药物
& & (12)带状疱疹的特征性临床表现包括:
& & A.神经痛& && &B.沿神经带状分布& & C.易并发水痘
& & D.反复发作& & E.聚集小水疱
& & (13)Ramsay-Hunt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包括:
& & A.耳鸣& & B.面瘫& & C.三叉神经痛& & D.耳痛& & E.外耳道疱疹
& & (14)带状疱疹的治疗包括:
& & A.局部治疗& & B.抗病毒药物& & C.止痛药
& & D.营养神经& & E.糖皮质激素
& & (15)关于单纯疱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原发感染中90%为隐性感染& & B.生殖器疱疹均由HSV-2型起
& & C.新生儿单纯疱疹HSV-2型感染比HSV-1型感染多见
& & D.正常人群中50%以上为HSV携带者
& & E.反复发作者可能存在免疫缺陷
& & (16)扁平疣的临床表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好发于壮年& & B.皮损为扁平丘疹& & C.可呈散在或线状分布
& & D.可自愈& && &&&E.可出现Koebner现象
& &【名词解释】
& & (1)Ramsay-Hunt综合征& &(2)顿挫型带状疱疹&&(3)软疣小体
& &【问答题】
& & (1)病毒性皮肤病临床表现可分为哪几型,试述各型的临床特点,常见于哪些皮肤病?
& & (2)有一患者4天前出现左侧头痛,2天前左额面部、左眼睑出现红肿、水疱,在医院诊断为“带状疱疹”,如何治疗?
第九章&&真菌性皮肤病
& &【A型题】
& & (1)关于真菌的说法,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是真核类微生物& & B.不耐热,在低温下不能长期存活
& & C.真菌喜温暖潮湿& & D.基本结构为菌丝和孢子& &E.培养具有双相性
& & (2)白癣多由哪种真菌引起:
& & A.许兰毛癣菌& & B.断发毛癣菌& & C.犬小孢子菌
& & D.许兰毛癣菌& & E.铁锈色小孢子菌
& & (3)黄癣由哪种真菌引起:
& & A.石膏样小孢子菌& & B.犬小孢子菌& & C.断发毛癣菌
& & D.许兰毛癣菌& && &&&E.铁锈色小孢子菌
& & (4)下列哪种疾病在Wood灯照射下呈亮绿色荧光:
& & A.黄癣& & B.白癣& & C.黑点癣& & D.脓癣& & E.体癣
& & (5)在我国,引起皮肤癣菌最常见的是:
& & A.犬小孢子菌& & B.石膏样小孢子菌& & C.断发毛癣菌
& & D.红色毛癣菌& & E.黄癣菌
& & (6)关于黑点癣,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少见,儿童及成人均可发病& & B.头皮损害类似白癣
& & C.患区头发一般距头皮2~4mm处折断
& & D.损害小而数目多,常伴不同程度炎症
& & E.病发刚出头皮即折断
& & (7)关于花斑癣,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一种浅表真菌病& & B.一般以儿童儿见
& & C.皮疹无炎性反应,偶有轻度瘙痒感
& & D.由糠秕色菌感染表皮角质层引起&&E.病因是卵圆形糠秕孢子菌
& & (8)我国手、足癣最主要的致病菌是:
& & A.石膏样小孢子菌& & B.犬小孢子菌& & C.断发毛癣菌
& & D.红色毛癣菌& && &&&E.铁锈色小孢子菌
& & (9)下列哪一型的手、足癣最易继发感染:
& & A.鳞屑水疱型手癣& & B.鳞屑水疱型足癣& & C.浸渍糜烂型手癣
& & D.浸渍糜烂型足癣& & E.角化过度型足癣
& & (10)下列哪种真菌引起疾病属甲真菌病而不属甲癣:
& & A.小孢子菌& && &B.毛发癣菌& & C.表皮癣菌
& & D.红色毛癣菌& & E.念珠菌
& & (11)下述哪些表现无助于甲真菌病的诊断:
& & A.伴有其他部位的皮肤癣菌病& & B.若多个甲板累及且过程渐进
& & C.病甲外观形态不一致即严重程度各异& & D.全部甲板累及
& & E.真菌检查主要是直接镜检阳性
& & (12)头癣的首选治疗是:
& & A.自愈& & B.剪发& & C.外用抗真菌药
& & D.口服灰黄霉素& & E.抗真菌药洗发
& & (13)花斑癣皮损在Wood灯照射下呈哪种荧光:
& & A.亮绿色& & B.黄色& & C.暗绿色& & D.无荧光& & E.红色
& & (14)浸渍糜烂型足癣合并感染时,治疗首先用:
& & A.复方雷锁辛& & B.克霉唑霜& & C.治疗继发感染
& & D.联苯双酯& && &E.口服灰黄霉素
& & (15)目前,最常见、最有效的治疗甲癣的方法是:
& & A.拔甲& & B.局部30%冰醋酸治疗& & C.局部联苯双酯冰醋酸治疗
& & D.口服灰黄霉素& & E.伊曲康唑口服治疗
& & (16)马拉色菌毛囊炎是属于:
& & A.细菌性皮肤病& & B.微小棒状杆菌皮肤病& & C.病毒性皮肤病
& & D.真菌性皮肤病& & E.非感染性皮肤病
& & (17)马拉色菌毛囊炎主要皮损形态为:
& & A.毛囊性圆形小红斑& & B.毛囊性半球形小丘疹
& & C.毛囊性小脓疱& && &&&D.粉刺& & E.瘢痕
& & (18)疑诊马拉色菌毛囊炎,如果做病理活检,需做何种特殊染色:
& & A.PAS染色& & B.抗酸染色& & C.HPV免疫组化染色
& & D.HE染色& &&&E.阿新蓝染色
& & (19)最常见的念珠菌感染是哪一种:
& & A.白色念珠菌& & B.近平滑念珠菌& & C.热带念珠菌
& & D.克柔念珠菌& & E.乳酒念珠菌
& & (20)孢子丝菌最易感染:
& & A.小血管& & B.小静脉& & C.小动脉& & D.淋巴管& & E.末梢神经
& & (21)着色真菌病与下列哪项关系密切:
& & A.是浅部真菌感染性皮肤病& & B.夏季发病多见
& & C.常是外伤后诱发& & D.皮损瘙痒剧烈& & E.皮损疼痛剧烈
& & (22)着色真菌病有哪种特征:
& & A.涂片做革兰染色见阴性孢子或菌丝
& & B.涂片做革兰染色见阳性孢子或菌丝
& & C.抗酸染色见阳性小杆菌
& & D.病理活检HE染色可见棕色厚壁孢子& & E.以上都不对
& &【X型题】
& & (23)下列哪些疾病可引起永久性脱发:
& & A.黄癣& & B.白癣& & C.黑点癣& & D.脓癣& & E.体癣
& & (24)下列哪些疾病是表皮癣菌病:
& & A.花斑癣& & B.表皮念珠菌病& & C.体癣& & D.甲癣& & E.头癣
& & (25)关于花斑癣,正确的是:
& & A.病程慢性,冬重夏轻& & B.皮损好发生于胸背部
& & C.皮损无炎性反应& && &&&D.镜检呈弯曲或弧形菌丝
& & E.Wood灯照射皮疹显示黄色荧光
& & (26)关于头白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以学龄前儿童多见
& & B.头发外周白色菌鞘,这是因为真菌孢子寄生于发外形成
& & C.亲动物性菌种常引起明显的炎性反应,甚至变为脓癣
& & D.头部皮损早期呈灰白色鳞屑性斑片
& & E.患区头分刚出头皮处折断
& & (27)关于手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皮肤癣菌引起手掌、指间皮肤感染& && &B.夏重冬轻
& & C.主要由红色毛癣菌、须癣毛癣菌引起等&&D.反复发作,伴有瘙痒
& & E.临床上与足癣相似,但分裂不明显
& & (28)马拉色菌毛囊炎临床表现特征:
& & A.好发于头皮、面部、小腿等毛囊分布较多的部位
& & B.皮损主要为毛囊性半珠形丘疹,可杂有小脓胞和黑头粉刺
& & C.皮损数量多,密集但不融合& & D.一般没有自觉症状
& & E.抗生素治疗效果好
& & (29)念珠力病是属于条件致病菌,其发病与机体的哪些方面有关:
& & A.屏障功能破坏& & B.菌群失调& & C.机体内环境变化
& & D.免疫功能低下& & E.长期使用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
& & (30)念珠菌病常见于下列哪些人群:
& & A.正常人&&B.新生儿&&C.HIV感染者&&D.育龄妇女&&E.性乱人群
& & (31)关于孢子丝菌病哪些是正确的:
& & A.属于真菌病& && &&&B.腐生于各种植物、泥土、朽木等
& & C.可沿淋巴管播散& & D.不侵犯内脏& & E.常在外伤愈后发病
& & (32)关于孢子丝菌病的治疗哪些是正确的:
& & A.首选青霉素,若青霉素过敏,改用碘化钾治疗
& & B.首选碘化钾,若碘化钾过敏,改用伊曲康唑
& & C.外用碘化钾或聚维酮碘溶液外敷
& & D.用药疗程4~8周& & E.病变局限时,可手术切除或电灼治疗
& & (33)长期不愈的着色真菌病可导致:
& & A.瘢痕& & B.象皮肿& & C.致残& & D.癌变& & E.自然愈合
& &【名词解释】
& & 1.脓癣&&2.癣菌疹&&3.真菌双相性&&4.thrush&&5.孢子丝菌初疮
& &【问答题】
& & 1.有一患者10天前出现左侧足第四趾间瘙痒,发红,浸渍,搔抓继而出现糜烂;两天前,患者出现发热37.9℃,左侧足背红肿,躯干、双上肢出现对称性红斑、丘疹、丘疱疹、水疱、瘙痒。试问可能诊断是什么?如何治疗?
& & 2.简述马拉色菌毛囊炎的治疗。
& & 3.某男,35岁。因躯干、四肢起大量水疱,口腔粘膜糜烂3个月,诊断为寻常型天疱疮住院治疗,每天使用皮质类固醇激素80mg,以及抗生素抗感染治疗。一周后,躯干、四肢水疱好转,没有新发水疱,但口腔粘膜出现较多白色附着物,轻擦易剥落,露出鲜红糜烂面,灼痛感。根据以上资料,你如何判断该病人的病情,以及提出进一步处理意见。
& & 4.试述皮肤粘膜念珠菌病的临床表现。
第十章&&动物性皮肤病
& &【A型题】
& & (1)引起动物性皮肤病最常见原因是:
& & A.原虫& & B.节肢动物& & C.哺乳动物& & D.水母& & E.海葵
& & (2)下述关于疥疮各项,哪一项是正确的?
& & A.人的疥疮仅由人疥螨引起,动物疥螨只感染动物
& & B.疥螨产卵后,需15天左右孵成幼虫
& & C.疥螨离体后还可以生存2~3天
& & D.阴囊处疥疮结节疹含有大量疥螨,传染性强
& & E.动物疥螨亦可感染人,所致症状较人疥螨更为严重
& & (3)疥疮皮疹的好发部位是:
& & A.头皮& & B.颜面& & C.背部& & D.指缝& & E.足底
& & (4)关于挪威疥疮,哪一项是正确的?
& & A.由挪威型疥螨所致& & B.多见于身体虚弱、免疫功能低下者
& & C.患者对疥螨不能起反应,因而皮疹不明显
& & D.患者皮疹处疥螨数量少& & E.传染性弱
& & (5)隐翅虫皮炎的致病机制是:
& & A.隐翅虫毒液为强过敏原,引起接触性致敏反应
& & B.隐翅虫毒液为强酸性刺激物,引起原发性刺激反应
& & C.隐翅虫毒液为强碱性刺激物,引起原发性刺激反应
& & D.隐翅虫毒液是虫体的一种分泌物,飞虫在人体皮肤上停留时分泌毒液而
& && & 引起皮炎
& & E.隐翅虫毒液内含斑蝥素,与皮肤接触后引起急性毒性皮炎
& & (6)一中年男性在发生不洁性行为一周后,自觉阴部瘙痒剧烈,检查内裤见多数点状污褐色血迹。最有可能为:
& & A.淋病& & B.非淋菌性尿道炎& & C.股癣& & D.疥疮& & E.阴虱
& & (7)一青年学生夏季在树下读书学习,不久,颈、肩等处皮肤出现点状和片状斑丘疹、风团,中央有针头大小深红点,瘙痒剧烈。考虑可能为:
& & A.隐翅虫皮炎&&B.毛虫皮炎&&C.接触性皮炎&&D.荨麻疹&&E.螨皮炎
& & (8)一位农民近一周内收割水稻,下肢、前臂等部位出现散在水肿性丘疹、瘀斑,部分皮疹中央见小水疱,瘙痒剧烈。考虑可能为:
& & A.疥疮&&B.毛虫皮炎&&C.隐翅虫皮炎&&D.接触性皮炎&&E.螨皮炎
& &【X型题】
& & (9)下述关于疥疮各项,哪些是错误的?
& & A.疥疮可由人疥螨七动物疥螨引起
& & B.疥螨在皮肤内产卵,经3~4天孵成幼虫,约15天变为成虫。根据这一
& && & 规律,外用药物治疗疥疮时,一般间隔1~2周后需进行第二个疗程的治疗
& & C.挪威疥疮的传染性强& & D.日间较夜间瘙痒明显
& & E.疥疮结节处易找到疥螨
& & (10)一疥疮患者经用1%r-666霜治疗后,阴囊处结节仍长期不消退,可采用何种治疗方法?
& & A.手术切除& & B.继续外擦1%r-666霜
& & C.外擦糖皮质激素霜剂& & D.结节内注射糖皮质激素
& & E.冷冻治疗
& &【名词解释】
& & (1)挪威疥疮&&(2)疥疮结节&&(3)谷痒症
& &【问答题】
& & (1)简述动物性皮炎的主要发病机制。
& & (2)试述治疗疥疮应注意的事项。
第十一章&&皮炎和湿疹
& &【A型题】
& & (1)集体敷药后,个别人于敷药处出现红斑、丘疱疹的诊断为:
& & A.药物性皮炎& & B.自身敏感性皮炎& & C.变态反应性拉触性皮炎
& & D.原发刺激性接触性皮炎& & E.湿疹
& & (2)接触性皮炎最好发于:
& & A.遮盖部位& & B.暴露部位& & C.掌跖& & D.接触部位& & E.臀部
& & (3)诊断接触性皮炎最可靠的方法是:
& & A.血中查致敏原& && &&&B.斑贴试验& & C.病理活检
& & D.淋巴细胞转化试验& & E.根据皮肤局部有红肿、丘疱疹
& & (4)一婴儿,于会阴及臀部出现大片潮红、丘疹、斑丘疹,边界清楚,与尿布包扎范围一致,诊断为:
& & A.过敏性皮炎& & B.特应性皮炎& & C.接触性皮炎
& & D.婴儿湿疹& && &E.念珠菌性皮炎
& & (5)染头发后头皮发红伴痒,自服“消炎药”未见好转,两天后出现头部及面部红肿、水疱,诊断为:
& & A.药物性皮炎& & B.自身敏感性皮炎& & C.急性接触性皮炎
& & D.急性湿疹& && &E.脂溢性皮炎
& & (6)某人接触油漆后,于面部、手指出现红肿、水疱及渗液,首选外用药是:
& & A.氢化可的松霜& & B.氧化锌油剂& & C.炉甘石洗剂
& & D.3%硼酸溶液& &&&E.氧化锌粉剂
& & (7)某白癜风患者,于白斑处处用0.1%8-MOP,5天后局部出现红肿,水疱及大疱伴疼痛,应诊断为:
& & A.药疹& & B.原发性刺激性接触性皮炎& & C.带状疱疹
& & D.变态反应性接触性皮炎& & E.药物正常反应
& & (8)与湿疹发病有关的是哪型变态反应:
& & A.Ⅰ型变态反应& & B.Ⅱ型变态反应& & C.Ⅲ型变态反应
& & D.Ⅳ型变态反应& & E.Ⅴ型变态反应
& & (9)关于急性湿疹下列哪项正确:
& & A.致病因素易查清& & B.皮疹局限& & C.皮疹单一
& & D.渗出明显时用溶液湿敷& & E.较快痊愈
& & (10)关于慢性湿疹哪项错误:
& & A.皮疹肥厚苔藓化& & B.易有急性发作& & C.易有疤痕形成
& & D.激素软膏治疗有效& & E.有渗出史
& & (11)疱疹样湿疹是急性湿疹合并何种病原体感染形成的:
& & A.金黄色葡萄球菌& & B.真菌& & C.单纯疱疹病毒
& & D.链球菌& && && && &E.水痘-带状疱疹病毒
& & (12)汗疱疹属于:
& & A.手足癣& & B.接触性皮炎& & C.汗腺病变引起
& & D.湿疹& && &E.食物过敏引起
& & (13)特应性皮炎临床分为:
& & A.婴儿期、儿童期和青年成人期& & B.婴儿期和儿童期
& & C.儿童期和青年成人期& & D.新生儿期、儿童期和青年成人期
& & E.婴儿期、儿童期、青年期和成人期
& & (14)特应性皮炎患者哪项正确:
& & A.血清IgE升高,血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 & B.血清IgE正常,血嗜酸性粒细胞减少
& & C.血清IgE降低,血嗜酸性粒细胞减少
& & D.血清IgE正常,血嗜酸性粒细胞正常
& & E.血清IgE降低,血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 & (15)患儿5岁,从小有“湿疹”病史,四肢屈侧红斑、丘疹,呈片状苔藓化,剧痒,反复发作加重,时有少量渗出,其父有哮喘史,诊断为:
& & A.亚急性湿疹& && &&&B.慢性湿疹& & C.特应性皮炎
& & D.慢性单纯性苔藓& & E.痒疹
& & (16)几名工人接触同一化工试剂后均出现手部红斑、丘疹伴瘙痒,诊断为:
& & A.原发刺激性接触性皮炎& & B.变态反应性接触性皮炎
& & C.湿疹& & D.自身敏感性皮炎& & E.手部过敏性皮炎
& & (17)接触致敏反应的诱导期约需:
& & A.24~48小时& & B.3日& & C.4日& & D.5日& & E.1周
& & (18)引起接触致敏反应的致敏因子是:
& & A.低毒性物质& & B.强刺激性物质& & C.半抗原
& & D.完全抗原& && &E.弱刺激性物质
& & (19)接触油漆引起的皮炎多为:
& & A.急性皮炎& & B.亚急性皮炎& & C.慢性皮炎
& & D.常由急性转化为慢性皮炎& && &&&E.慢性湿疹样
& & (20)特应性皮炎渗出性损害最常见于:
& & A.新生儿& & B.婴儿& & C.儿童& & D.青年& & E.成人
& &【X型题】
& & (21)关于接触性皮炎哪些正确:
& & A.急性反复发作可转化为慢性& & B.亚急性可转化成慢性
& & C.发病时即表现为慢性皮炎& && &D.慢性均由急性转化而来
& & E.所有急性均转化为慢性
& & (22)接触性皮炎治疗原则包括:
& & A.寻找病因,脱离接触物& & B.抗组胺药物
& & C.局部治疗按急性、亚急性、慢性皮炎治疗原则处理
& & D.合并感染加用抗生素& & E.急性接触性皮炎首选激素治疗
& & (23)关于接触致敏反应哪些错误:
& & A.属速发型变态反应& & B.接触者仅少数人发病
& & C.有一定潜伏期& & D.皮疹轻重与接触时间有关
& & E.再次接触在24~48小时内发病
& & (24)关于接触物哪些正确:
& & A.接触物分为原发性刺激物和接触性致敏物
& & B.有些物质低浓度时为致敏物,高浓度时为刺激物
& & C.强酸引起接触致敏反应
& & D.接触物分为动物性、植物性、化学性三大类
& & E.外用药可引起接触致敏反应
& & (25)湿疹的病变发生在皮肤的:
& & A.表皮层&&B.真皮浅层&&C.真皮层&&D.真皮深层&&E.皮下组织
& & (26)与湿疹发病有关的因素包括:
& & A.慢性感染病灶& && &B.神经精神因素& & C.遗传因素
& & D.内分泌代谢因素& & E.血液循环因素
& & (27)关于湿疹哪些正确:
& & A.手部湿疹发病率高& && && & B.乳房湿疹多见于老年性妇女
& & C.钱币状湿疹无水疱及渗出& & D.钱币状湿疹好发于躯干
& & E.汗疱疹属于湿疹样改变
& & (28)急性湿疹可有:
& & A.红斑& & B.丘疹& & C.丘疱疹& & D.水疱& & E.大疱
& & (29)亚急性湿疹可有:
& & A.红斑& & B.丘疹& & C.丘疱疹& & D.糜烂& & E.苔藓样变
& & (30)关于湿疹哪些是不正确的:
& & A.与变态反应无关& & B.急性湿疹常迁延不愈
& & C.组织病理常有特征性改变& & D.急性湿疹常全身用皮质激素
& & E.合并感染应积极抗感染治疗
& & (31)关于湿疹的局部治疗以下选择哪些正确:
& & A.急性期无渗液——炉甘石洗剂& & B.有水疱、渗液——溶液湿敷
& & C.有糜烂、渗液——氧化锌粉& && &D.慢性期——氧化锌油
& & E.慢性肥厚性损害——皮质激素局封
& & (32)以下哪些符合手部湿疹:
& & A.皮疹多位于手掌部& & B.皮疹常单侧分布& & C.可出现干燥、皲裂
& & D.皮疹易找到真菌& && &E.有特应性素质者易发生手部湿疹
& & (33)皮质激素霜剂可用于湿疹的:
& & A.急性期无渗液& & B.亚急性期无糜烂、渗出
& & C.亚急性期有糜烂、渗液& & D.急性期有渗液& & E.慢性期
& & (34)特应性皮炎的防治哪些不正确:
& & A.治疗用药与湿疹相同& & B.积极防治感染
& & C.儿童期应特别注意食物过敏& & D.环境变应原可加重病情
& & E.多清洗皮疹有助于缓解症状
& & (35)特应性皮炎的临床特点有:
& & A.不同年龄阶段表现不同& & B.剧烈瘙痒
& & C.皮疹多形性无渗出& & D.慢性反复发作& & E.皮疹多局限
& & (36)特应性皮炎常伴:
& & A.哮喘& &B.单纯疱疹& &C.寻常疣& &D.药物疹& &E.过敏性鼻炎
& & (37)特应性皮炎又称为:
& & A.异位性皮炎& & B.泛发性神经性皮炎& & C.湿疹样皮炎
& & D.遗传过敏性皮炎& & E.自身敏感性皮炎
& & (38)关于特应性皮炎哪些正确:
& & A.婴儿期特应性皮炎双称婴儿湿疹& & B.通常一出生即发病
& & C.婴儿期皮疹局限于面部& & D.儿童期皮疹常限于肘窝及月国 窝
& & E.青年成人期要形成播散性神经性皮炎
& & (39)自身敏感性皮炎的诊断依据包括:
& & A.皮肤上有湿疹等原发病灶& & B.原发灶加重& & C.原发灶好转
& & D.皮疹有红丘疹、水疱& && &&&E.皮疹发生于远隔部位或全身
& & (40)自身敏感性皮炎的诱因:
& & A.过度搔抓& & B.外用药刺激& & C.病毒感染
& & D.并发化脓性感染& & E.全身使用皮质激素
& & (41)自身敏感性皮炎的治疗可选择:
& & A.抗组胺制剂& & B.抗生素& & C.皮质激素
& & D.抗病毒制剂& & E.3%硼酸溶液湿敷
& &【名词解释】
& & (1)原发刺激反应&&(2)尿布皮炎&&(3)cosmetic dermatitis&&(4)dermatitis rhus&&(5)eczema&&(6)eczema herpeticum&&(7)钱币状湿疹&&(8)atopic dermatitis&&(9)autosensitization dermatitis&&(10)感染性湿疹样皮炎
& &【问答题】
& & (1)接触性皮炎的发病机制是什么?
& & (2)简述急性接触性皮炎的临床表现
& & (3)接触性皮炎的治疗原则是什么?
& & (4)急性、亚急性、慢性皮炎的皮疹特点。
& & (5)急性湿疹与急性接触性皮炎的鉴别要点。
& & (6)慢性湿疹与慢性单纯性苔藓的鉴别要点。
& & (7)以湿疹为例试述外用药治疗原则。
& & (8)湿疹的治疗包括哪几个方面?
& & (9)简述特应性皮炎三个不同阶段的临床表现。
& & (10)试述特应性皮炎的诊断要点。
第十二章&&荨麻疹类皮肤病
& &【A型题】
& & (1)荨麻疹的主要表现是:
& & A.瘙痒& & B.水肿& & C.风团& & D.丘疹& & E.红斑
& & (2)引起民荨麻疹最常见的感染是:
& & A.真菌& & B.寄生虫& & C.肠道杆菌
& & D.上呼吸道病毒感染& && &E.表皮葡萄球菌
& & (3)参与荨麻疹的发病中最主要的抗体是:
& & A.IgA& & B.IgG& & C.IgE& & D.IgD& & E.SIgA
& & (4)参与非变态反应性荨麻疹的免疫成分是:
& & A.IgG& & B.IgE& & C.C3a、C5a& & D.Il-2& & E.TNF
& & (5)下列哪种物质引起荨麻疹的机制为非变态反应性:
& & A.细菌& & B.血清制剂& & C.真菌& & D.蛇毒& & E.病毒
& & (6)下列哪项不是慢性荨麻疹的临床表现:
& & A.全身症状一般轻& & B.风团时多时少& & C.反复发生达数月之久
& & D.伴有瘙痒& & E.常伴有腹痛
& & (7)荨麻疹患者伴有高热、脉速和全身中毒症状应注意:
& & A.急腹症& & B.过敏性休克& & C.败血症
& & D.严重荨麻疹& & E.荨麻疹性血管炎
& & (8)下列哪项不是荨麻疹伴有过敏性休克的表现:
& & A.风团消退& & B.脉速& & C.四肢冰冷& & D.血压降低& & E.发热
& & (9)荨麻疹性血管炎与一般荨麻疹表现不同的是:
& & A.风团大小不等& & B.风团可渐消失& & C.风团可此伏彼起
& & D.风团持续时间较长& & E.可伴高热、腹痛
& & (10)某患者饮食热汤后数分钟即出风团,直径为2~3mm,周围有红晕,约1~2cm。散发于躯干上部和上肢,不互相融合,半小时至1小时内消退,考虑:
& & A.寒冷荨麻疹& && &B.胆碱能性荨麻疹& & C.日光性荨麻疹
& & D.压迫性荨麻疹& & E.急性荨麻疹
& & (11)慢性荨麻疹的治疗不宜用:
& & A.非镇静类抗组胺药& & B.镇静类抗组胺药& & C.糖皮质激素
& & D.多种抗组胺药& && &&&E.中医中药
& & (12)缓解急性荨麻疹患者腹痛可用:
& & A.马来酸氯苯那敏& & B.泼尼松& & C.普鲁本辛
& & D.氨茶碱& && && && &E.肾上腺素
& & (13)急性荨订疹伴有过敏性休克的患者应立即:
& & A.找出病因,排除发病因素& &B.静脉滴注氢化可的松
& & C.肌肉注射苯海拉明20mg& & D.皮下注射0.1%肾上腺素
& & E.静脉滴注氨茶碱
& & (14)哪种药物治疗寒冷荨麻疹效果较为突出:
& & A.马来酸氯苯那敏& & B.西替利嗪& & C.氯雷他定
& & D.寒庚啶& && && && &E.非那根
& & (15)丘疹性荨麻疹的典型皮损是:
& & A.风团& & B.丘疱疹& & C.风团样丘疹& & D.斑丘疹& & E.丘疹
& & (16)急性荨麻疹的发病机制中,最主要的是:
& & A.Ⅰ型变态反应& & B.Ⅱ型变态反应& & C.Ⅲ型变态反应
& & D.非变态反应性& & E.物理因素
& &【X型题】
& & (17)关于荨麻疹的发病机制:
& & A.荨麻疹的病因复杂,大多数患者不能找到原因
& & B.蛋白食品没有彻底消化之前,以胨或多肽形式被吸收,可引起荨麻疹
& & C.许多药物常易产生机体的变态反应,引起本病
& & D.有些药物为组胺释放物& & E.精神紧张可引起乙酰胆碱释放
& & (18)急性荨麻疹的临床表现正确的是:
& & A.大小不等、形态不一的鲜红色风团& & B.起病常较急,皮肤突然发痒
& & C.全身症状一般轻,反复发生达数月
& & D.数小时内水肿减轻,风团变为红斑而渐消失
& & E.新的风团陆续发生,此伏彼起
& & (19)荨麻疹性血管炎的临床表现正确的是:
& & A.风团处疼痛& & B.风团速起速退& & C.风团消退后常有色素沉着
& & D.常伴有过敏性休克& & E.风团持续数日
& & (20)荨麻疹的治疗原则,正确的是:
& & A.找出病因,排除发病因素& & B.对症处理& & C.抗组胺药物
& & D.降低血管通透性& & E.中药是首选
& & (21)关于慢性荨麻疹的治疗,正确的是:
& & A.应积极寻求发病因素
& & B.给药时间一般应根据风团发生的时间予以调整
& & C.一种抗组胺药物无效时,可2~3种同时给药
& & D.H1受体拮抗剂合并H2受体拮抗剂
& & E.风团控制后,可持续再服药月余并逐渐减量
& &【名词解释】
& & (1)皮肤划痕症(dermatographism)&&(2)胆碱能性荨麻疹(cholinergic urticaria)&&(3)日光性荨麻疹(solar urticaria)&&(4)压迫性荨麻疹(pressure urticara)&&(5)血管性水肿(angioedema)
& &【问答题】
& & (1)试述荨麻疹的可能病因?
& & (2)试述荨麻疹的可能发病机制?
& & (3)如何治疗荨麻疹合并过敏性休克?
第十三章&&药疹
& &【A型题】
& & (1)引起药疹最常见的抗生素是:
& & A.青霉素& & B.磺胺类& & C.链霉素& & D.四环素& & E.氯霉素
& & (2)关于药疹下列哪项不正确:
& & A.同一种药物在不同患者可引起不同的皮疹
& & B.同一种药物在不同患者可引起相同的皮疹
& & C.同一皮疹可由不同的药物引起
& & D.同一种药物在不同患者的不同时期可引起不同的皮疹
& & E.不同的药物在同一患者引起的皮疹均相同
& & (3)不符合药疹的是:
& & A.皮疹剧痒& & B.皮疹分布广泛& & C.发病机制可为非变态反应
& & D.首要治疗措施是使用抗组胺药& &&&E.使用皮质激素后明显好转
& & (4)关于变态反应性药疹,以下哪项不正确:
& & A.潜伏期多为7~8天& & B.初次用药潜伏期长达20天
& & C.初次用药潜伏期可为数分钟& & D.再次用药可在数分钟内发疹
& & E.再次用药者24小时内发疹
& & (5)半合成青霉素类最常引起哪型药疹:
& & A.固定型& & B.多形红斑型& & C.麻疹样型
& & D.剥脱性皮炎型& & E.大疱表皮松解型
& & (6)患者在生殖器出现红斑、水疱、糜烂伴轻度瘙痒,三天前曾服磺胺药,首先考虑:
& & A.生殖器疱疹& & B.梅毒& & C.药疹& & D.软下疳& & E.湿疹
& & (7)药疹可引起下列哪些皮疹:
& & A.黄褐斑& & B.扁平苔藓样型& & C.天疱疮样皮疹
& & D.系统性红斑狼疮样皮疹& && && &E.以上均是
& & (8)长期服用皮质激素可引起哪型药疹:
& & A.湿疹型& &B.荨麻疹型& &C.痤疮样& &D.固定型& &E.麻疹样型
& & (9)过敏性休克多见于哪型药疹:
& & A.麻疹样型& && && && &B.荨麻疹型& & C.紫癜型
& & D.大疱表皮松解散型& & E.重症多形红斑型
& & (10)药物皮内试验可用于预测:
& & A.Ⅰ型变态反应& & B.Ⅱ型变态反应& & C.Ⅲ型变态反应
& & D.Ⅲ型变态反应& & E.以上均不是
& & (11)关于剥脱性皮炎型药疹,下列哪项不正确:
& & A.多是长期用药引起& & B.尼氏征阳性& & C.可有红肿、渗出
& & D.可伴粘膜损害& && &&&E.可在麻疹样药疹基础上发展而来
& & (12)有磺胺药过敏史的患者足部外伤,局部外敷磺胺三天后,龟头出现红肿、丘疱疹,诊断为:
& & A.龟头炎& &B.药疹& &C.接触性皮炎& &D.湿疹& &E.过敏性皮炎
& & (13)关于药疹下列哪项不正确:
& & A.Ⅰ型变态反应引起荨麻疹型药疹
& & B.Ⅱ型变态反应引起猩红热样药次
& & C.Ⅲ型变态反应引起紫癜型药疹
& & D.Ⅲ型变态反应引起血清病样综合征
& & E.Ⅳ型变态反应引起湿疹型药疹
& & (14)药疹的诊断主要根据:
& & A.明确的服药史和临床表现& & B.病理活检& & C.皮内试验
& & D.药物激发试验& & E.淋巴细胞转化试验
& & (15)关于药疹的处理哪项不正确:
& & A.停用可疑致敏药物& & B.加速药物排泄& & C.首选激素治疗
& & D.应用抗组胺药& & E.尽量减少用药以免发生多价过敏
& &【X型题】
& & (16)与药疹发生有关的变态反应包括:
& & A.Ⅰ型& & B.Ⅱ型& & C.Ⅲ型& & D.Ⅳ型& & E.Ⅴ型
& & (17)关于药疹哪些正确:
& & A.多数属非变态反应& & B.中药不会引起药疹
& & C.严重的药疹可累及内脏& & D.皮疹的轻重与药物的药理作用无关
& & E.皮质激素治疗有效
& & (18)以下哪些属于重型药疹:
& & A.剥脱性皮炎型& & B.大疱表皮松解型& & C.紫癜型
& & D.猩红热样& && &&&E.重症多形红斑型
& & (19)荨麻疹型药疹多由哪些药物引起:
& & A.血清制品& & B.镇痛药& & C.青霉素& & D.痢特灵& & E.催眠药
& & (20)关于药疹哪些选项是错误的:
& & A.由药物引起的非治疗反应称药疹
& & B.任何药物在一定条件下都可引起药疹
& & C.同一个体在不同时期对药物敏感性不同
& & D.某些药物可引起不同类型的变态反应
& & E.发生药疹后立即应用皮质激素
& & (21)常见的引起光变态反应药疹的药物有:
& & A.磺胺类& && &B.喹诺酮类& & C.吩噻嗪类
& & D.四环素类& & E.解热镇痛类
& & (22)引起变态反应性药疹的药物可以是:
& & A.药物原形& &B.降解产物& &C.代谢产物& &D.药物赋性剂&&E.杂质
& & (23)重症药疹的治疗哪些正确:
& & A.先用一般抗过敏处理,效果不好再用皮质激素
& & B.大面积糜烂者宜暴露与湿敷交替& & C.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 & D.应用血清及白蛋白& & E.纠正水电解质紊乱
& & (24)关于药疹预防哪些正确:
& & A.避免使用已知过敏药物
& & B.青霉素皮内试验阴性者不会发生药疹
& & C.用药中突然出现瘙痒、红斑应立即停药
& & D.可使用与过敏药物结构近似的药物
& & E.复方制剂含已知过敏药物应避免使用
& & (25)何种情况下应用药物激发试验:
& & A.口服药物所致轻型药疹& & B.有速发反应的药疹
& & C.有严重胃肠道反应又必须使用该药时
& & D.重症药疹& & E.用药前常规做
& &【名词解释】
& & (1)drug eruption&&(2)光变态反应性药疹&&(3)交叉过敏&&(4)多价过敏&&(5)重症药疹&&(6)药物激发试验
& &【问答题】
& & (1)引起药疹的常见药物有哪些?
& & (2)药疹常见的临床类型有哪些?
& & (3)各型轻型药疹的皮疹的特点。
& & (4)简述重症多形红斑药疹的临床表现。
& & (5)简述大疱表皮松解型药疹的临床表现。
& & (6)简述剥脱性皮炎型药疹的临床表现。
& & (7)药疹的诊断依据是什么?
& & (8)轻型药疹的治疗重点。
& & (9)重症药疹的治疗要点是什么?
& & (10)如何预防药疹的发生?
第十四章&&物理性皮肤病
& &【A型题】
& & (1)下列哪一种波长的光线能可深达真皮,造成光老化:
& & A.短波紫外线(180~280nm)& & B.中波紫外线(280~320nm)
& & C.长波紫外线(320~400nm)& & D.可见光(400~760nm)
& & E.红外线(&760nm)
& & (2)下列哪一种波长的光线能在皮肤上主要产生热效应:
& & A.短波紫外线& & B.中波紫外线& & C.长波紫外线
& & D.可见光& && &&&E.红外线
& & (3)皮肤含有光敏物质时皮肤表面出现的急性损伤反应称:
& & A.日晒伤& && && &B.光毒反应& & C.光变态反应
& & D.多形日光疹& &&&E.日光性皮炎
& & (4)关于光变态反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有潜伏期& & B.任何个体均可发生& & C.皮疹多形
& & D.被动转移试验阳性& & E.弱光即可诱发
& & (5)多形日光疹的发病机制与下列哪一种免疫过程有关:
& & A.光毒反应& && &&&B.Ⅰ型变态反应& & C.Ⅱ型变态反应
& & D.Ⅲ型变态反应& & E.Ⅳ型变态反应
& & (6)某中年女性患者暴露部位出现多形性皮疹,春夏发病,与日晒有关,考试:
& & A.湿疹&&B.接触性皮炎&&C.夏季皮炎&&D.多形性日光疹&&E.日晒伤
& & (7)红痱是由于汗液在汗管哪一处溢出而引起:
& & A.角质层汗管& & B.角质层下汗管& & C.表皮螺旋形的汗管
& & D.表皮与真皮交界处汗管& & E.真皮处汗管
& & (8)晶形粟粒疹又称:
& & A.白痱& & B.红痱& & C.脓痱& & D.深在性痱子& & E.汗疹
& & (9)冻疮患者一般不出现的皮损是:
& & A.水疱& & B.紫红色斑块& & C.虹膜样红斑& & D.糜烂& & E.溃疡
& & (10)慢性放射性皮炎一般不出现的皮损是:
& & A.色素沉着&&B.色素脱失&&C.毛发消失&&D.皮肤增厚&&E.皮肤干燥
& &【X型题】
& & (11)日光引起的皮肤病可分:
& & A.日晒伤& && &B.夏季皮炎& & C.光变态反应
& & D.光毒反应& & E.多形性日光疹
& & (12)关于光毒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任何个体均可发生& && &B.表现与日晒伤症状相似& & C.无潜伏期
& & D.接触光感物质浓度高& & E.弱光即可诱发
& & (13)关于光变态反应特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皮疹多形,临床表现复杂& & B.任何个体均可发生
& & C.接触光感物质浓度高& & D.无潜伏期& & E.弱光即可诱发
& & (14)下列多形性日光疹的临床表现,正确的是:
& & A.皮疹多形性& & B.春夏发病& & C.持续多年
& & D.皮损发生于暴露部位& & E.日晒后即发生皮损
& & (15)白痱是由于汗液在汗管哪一处溢出而引起:
& & A.角质层汗管& & B.角质层下汗管& & C.表皮螺旋形的汗管
& & D.表皮与真皮交界处汗管& & E.真皮处汗管
& & (16)脓痱是:
& & A.由汗液在表皮螺旋形汗管处溢出而引起
& & B.由汗液在表皮与真皮交界处汗管溢出而引起
& & C.由红痱发展而来& & D.由白痱发展而来& & E.由痱子感染发展而来
& & (17)下列关于间擦疹的说法,哪些是错误的:
& & A.多见于体胖婴儿& && && & B.多发生在皱襞部位
& & C.易继发细菌、真菌感染& & D.皮疹多形性,渗出明显
& & E.边缘炎症明显,呈丘疱疹
& &【名词解释】
& & (1)光毒反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面部红色毛发角化病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