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科学创新的动力机制与运行机制分析科学创新需要怎样的文化环境

美国创新驱动战略:内涵特征、动力机制和举措
| 美国创新体系:基本框架、主要特征与经验启示
美国创新驱动战略:
内涵特征、动力机制和举措
来源:《战略与管理》(ID:zhanlueyuguanli)
昌忠泽,中央财经大学财经研究院研究员
孟倩,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生
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世界各国都积极地探索适合本国发展的路径,创新驱动成为各国谋求发展的首要战略。美国作为典型的创新型科技强国,在创新领域有着巨大的优势。20世纪60年代以前,美国一直坚持“市场竞争、物竞天择”的做法配置创新资源,并没有政府部门牵头制定的创新战略。自肯尼迪政府起,联邦政府逐渐认识到政府的作用,在市场配置资源的同时,辅以官方的技术政策和创新政策促进经济发展。2009年8月,奥巴马政府发表《美国创新战略:促进可持续增长和高质量就业》的国情咨文,首次正式提出“美国创新战略”(A Strategy for American Innovation )的概念[1]。2011年,美国国家经济委员会和科技政策办公室对原版战略进行修订,发布新版的《美国创新战略:确保美国的经济增长与繁荣》报告。2015年10月,经过再次修订,最新版《美国国家创新新战略》报告发布。如此连续、密集地发布国家创新战略在美国历史上尚属首次,创新在美国战略体系中的地位上升至前所未有的高度。
本文以3个版本的“美国创新战略”为切入点,对近年来美国实施的创新战略进行对比分析,试图回答4大问题:美国创新战略的内涵是什么?具备哪些特征?驱动美国创新的动力和因素有哪些?美国采用了哪些典型的创新战略促进经济发展?
1、美国创新驱动战略的内涵
“创新驱动”的经济理论最早萌芽于美国学派,代表人物为约翰·雷、帕申·史密斯、亨利·凯里等。约翰·雷在其著作《关于揭示〈国富论〉中自由贸易和一些其他学说谬误的政治经济学新原理》中,首次提出发明和技术创新作为经济发展驱动力的思想。他认为,在自然资源和有效积累意愿不变的前提下,国家财富将最终来源于技术创新,这一思想成为后来现代演化经济学、创新经济学和美国制度主义经济学的重要先驱。1990年,迈克尔·波特在其著作《国家竞争优势》中首次明确提出“创新驱动”的概念,把创新视为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自此开启了各国专家学者对“创新驱动”的研究热潮。在文献梳理过程中我们发现,目前对“创新驱动”的研究集中于探讨创新驱动经济增长方式、国家创新能力、国家创新体系等方面,尚没有学者对“创新驱动战略”开展系统的研究,“美国创新驱动战略”也尚没有形成明确、统一的概念。
抛开地域色彩,一般而言,国家创新战略是指一国为提升其创新能力而对教育、科技、经济等方面制定的带有全局性的指导方针、发展思路和重大举措等。[1]根据历年的美国创新政策和3份支持创新的国家级战略性文件——“美国创新战略”(15),我们将“美国创新驱动战略”定义为:为促进经济增长并保持美国作为世界科学发现和技术革新引擎的领先地位,美国政府以创新为基础对创新主体、创新驱动形式、创新驱动目标等方面所制定的带有全局性的指导方针、发展思路和重大举措等。其本质是为确保美国未来繁荣而制定的多方面的、带有普遍共识的、可持续的办法。
国家创新战略是一项具有全局性、复杂性的系统工程,需要从创新驱动的目标、主体、形式、流程等不同角度来理解创新驱动的内涵。[2]美国创新驱动战略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对现有资本、劳动力、物质资源、知识等要素重新组合,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创新战略的具体目标、参与主体和实现形式各不相同。为全面掌握美国创新战略的内涵,本文对2009年、2011年和2015年3个版本“美国创新战略”的创新驱动目标、主体和形式等进行对比,如表1所示。
从创新目标来看,推动经济可持续增长、提高社会福利水平、实现社会繁荣始终是美国创新战略的目标,只有2009年刚经历金融危机的美国曾提出“创造高质量就业”的战略目标。2015年创新目标由“确保国家的经济增长和繁荣”修改为“创建共享繁荣”,更加强调全民共享创新成果。
从创新驱动主体来看,美国先后将政府、私营企业、社会民众纳入创新主体,创新主体呈现出日益多元化、大众化的特征。2009年第1版“美国创新战略”强调“政府在创新驱动中发挥适当的角色”,反对政府无所作为和过分管制,认为政府以正确的方式支持个人和企业创新才是最为关键的。2011年第2版“美国创新战略”明确提出“私营企业是创新的动力”,进一步明确政府作为创新推动者的作用。2015年,在推动私营部门创新之上,美国进一步提出“打造创新者国家”的举措,强调发挥全民创新潜力,可谓美国版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政策。
从创新驱动形式来看,历次美国创新战略都从投资创新要素、激励市场创新活力、促进重点产业发展等方面进行了战略部署,通过产业、技术、制度、组织的创新提升国家创新能力。在投资要素方面,年间美国不断对其进行扩充,并于2015年形成创新生态环境的理念。
在优先发展领域方面,诸如清洁能源、医疗卫生、教育技术和空间技术一直是美国优先推动创新的领域。2015年,受全球信息化技术发展影响,又将智慧城市、高性能运算等列入,形成10大优先领域(详见表1所示)。
2、美国创新驱动战略的特征
目前国内对美国创新战略特征的研究还比较少,本文认为美国创新驱动战略的最大特点体现在以市场为基础配置创新资源,最大程度发挥私营企业的创新能力,而政府作为创新推动者仅进行必要的弱干预。
1.以市场为基础配置创新资源。作为高度市场化的国家,美国将市场视为为创新活动配置资源的决定因素。美国创新战略始终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放在首位,以此保持企业的竞争优势和利润空间。2009年“美国创新战略”提出促进开放的资本市场、确保有效的金融市场等多项措施,将资源配置到最有前景的创意中去。2011年“美国创新战略”则明确直接指出进行“以市场为基础的创新”,通过财税制度、知识产权政策、法律法规等推动建设创新的、公开的、竞争的市场。
杨东德等人的研究显示,市场对企业的巨大自组织功能是其保持优势创新能力的主因,美国颁布的反垄断法和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法案也为企业生存发展扫除了障碍。[1]刘恩东等人则指出美国拥有最发达的资本市场,良好的金融环境和风险投资体系可以帮助企业迅速获取创新资金并降低市场风险。[2]
2.政府作为创新的推动者进行弱干预。与其他国家相比,美国政府对市场的管制一直较少,只有在市场失灵会阻碍创新活动时政府才会发挥适当的作用。但政府并不直接介入创新活动,只作为科技创新的保护者、创新活动的服务者以及科技创新政策的规划者实行弱干预。
美国政府作为科技创新的保护者,先后推出《专利法》、《版权法》、“打击知识产权侵权计划”,通过构建一个运作良好的知识产权体系给予创新者有效的法律保护。作为创新活动的服务者,政府核心工作是提供公共基础设施和增加基础研究投资。基础设施和基础研究几乎没有直接的商业回报,需要利用政府资金作为支撑。在美国企业申请的科学基础专利中,73%来自政府支持的基础研究。作为科技创新政策的规划者,政府的基本职能之一是在具体领域内设立法律法规促进创新,更新和淘汰已过时的法规。《美国竞争力计划——在创新中领导世界》、《站在风暴之上——为了更辉煌的经济未来而激活并调动美国》、《创新议程:致力于保持美国第一的竞争力》、《新一轮美国创新》和奥巴马政府的三版“美国创新战略”都是美国为鼓励创新而颁布的政策文件。
3、美国创新驱动战略的动力机制
美国创新战略旨在充分利用美国人的智慧来实现经济全面、可持续地发展,并改善所有美国公民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近百年来,美国源源不断创新的根本动力是什么?学者们从不同视角进行了研究探讨。从技术投入到产出的发展阶段来看,创新动力来自政府部门的投入、政产学研互动带来的科技成果转化效率、消费需求(含出口)和政府采购。[1]从创新环境动因来看,美国人对创新的认可、源自移民文化的强烈危机意识和冒险精神、完善的政治经济制度是美国创新驱动发展的动力。[2]还有一些学者从开放环境、技术成熟度、竞争不确定性等角度进行了归纳,但当前研究大多缺乏理论基础,对创新驱动力的概括均不够全面。
国家创新战略的主要内容是技术创新,本文以技术创新的动力理论为基础,建立一个更为全面的国家创新动力模型。技术创新的动力理论认为,企业创新的动力主要来自外部动力——技术推动、需求拉动、市场竞争和政府政策行为;内部动力——企业对利益最大化的追求、企业对创新成功概率的预期、企业的创新意识。[3][4]从国家战略角度来看,企业的内部、外部动力恰恰是国家施以创新的内部动力,国家的外部动力更多源自于国际市场等不可控因素。据此,本文提出“三外四内”的国家创新动力机制。所谓“三外”是指3大外源动力因素:对创新文化的信仰、经济运行的周期性、国际市场激烈的竞争。所谓“四内”是指4大内源动力因素:技术发展、市场需求、政府政策、企业家精神。这7个驱动力共同作用,成为美国不断创新的源泉。
(一)外部驱动力
1.对创新文化的信仰。美国是从原野中走出的移民国度,首批英国移民在北美漫长的拓荒岁月中培育了美国人勇于冒险、敢于创新的精神。这也在美国文化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硅谷的叛逆精神和创新精神就是一种体现。在美国人看来,创新精神一直深深地植根于美国的国家精神之中,停止创新不是美国人的作风。[1]2006年美国教育部发布的《回应变革世界之挑战》中则将创新视为美国的DNA,是“美国性格”的一部分。2011年“美国创新战略”开篇便提到:美国人视自己为实验者和风险承担者,开发新产品、催生新产业一直是美国成功的关键,也是美国赢得未来必不可少的要素。
2.经济运行的周期性。经济运行的周期性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致命弱点,美国自1783年以来先后发生过约12次经济危机。如何确保经济不陷入周期性衰退是美国乃至全世界长期面临的难题。有学者指出,创新型国家具有较强的持续性、稳健性和较高的抗周期能力;创新可以缩短经济衰退的时间,减弱周期性波动对经济的负面冲击。[2]
纵观美国经济发展史,技术创新支撑美国摆脱经济危机的案例不在少数。比如,大萧条时期的通讯、化学合成、有声电影等新技术带动了相关产业迅猛发展;20世纪70年代半导体产业转移至日本后,计算机、互联网新信息技术成为新经济的引擎;2008年金融危机后,以云计算、大数据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互联网技术对经济的快速复苏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美国政府通常会提前部署前沿技术的创新战略,以此奠定经济转型的基础,以便在经济危机来临时能够迅速扭转不利局面。
3.国际市场激烈的竞争。随着全球化的发展,美国在国际市场上的经济领先和技术领先地位面临挑战。世界经济论坛发布的《年全球竞争力报告》显示,2015年美国全球竞争力排在瑞士和新加坡之后,位居第三名。早在2006年,美国总统布什在国情咨文中就表示:“在动态的世界经济中,美国正面临着新的竞争者,如中国和印度,而这造成了不确定性。”在其他国家已经意识到创新是保持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并不断加大对创新的投资时,果断创新成为美国保持领先地位的重要战略选择。
(二)内部驱动因素
1.技术发展驱动。技术的发明和出现,驱动企业家进行技术创新,这也是驱动美国创新的主要因素之一。美国有引进欧洲各国先进技术并加以创新的传统。18世纪至19世纪美国的棉纱机、织布机、炼钢等技术均是从欧洲引进。第一辆蒸汽火车虽然由英国人发明,但美国的铁路运输却发展最快。因此,国际上曾有“发现在英国、发明在美国”的说法。此外,美国政府会提前部署高新技术的研发为未来奠定基础,如2015年3月奥巴马政府意识到大数据技术的重要性,发布了《大数据研究和发展倡议》,将大数据作为战略性技术,大力推动其发展。
2.市场需求驱动。技术创新理论认为,社会需求规模和结构影响着创新的规模和方向。1966年美国经济学家Schmookler提出企业创新的“需求拉动模型”,指出美国专利活动(即创新)是追求利润的经济活动,受市场需求的引导和制约。[1]市场需求对创新的驱动在2011年“美国创新战略”中有明显体现,该战略称“美国的经济增长由更好地生产商品和服务的新方法所引领”,而新的生产型投资由市场需求触发。对美国而言,经济繁荣的关键不在于通过廉价劳动力、制造低价劣质的产品进行竞争,而是通过把握市场最新的需求开发新产品,从中获取更高的附加价值。
3.政府政策驱动。企业创新离不开政府财政支持,而合理的政策环境能够激发企业的技术创新。二战后,美国依靠对军事的巨额投资刺激了研发,由政府主导的核武器竞赛、登月计划、信息技术高速公路计划分别推动了原子弹、航空航天、信息技术等高新科技的迅速发展。一些技术成功民用化,进入日常百姓生活,成为拉动美国经济的强劲引擎。如硅谷发展初期,美国国防部基本采购了惠普和Lockheed等公司生产的所有微型芯片,政府可以说是硅谷的第一位风险投资家。
4.企业家精神驱动。革新是企业家精神的根本特质,美国企业家天生有着冒险和创新的精神,他们构成了创新的投资、决策和研发主体,创造出全美约75%的研发成果。美国政治家Dean Alfang在《美国企业家宣言》中将企业家精神表述为:“(企业家)不愿选择做一个普通人,有权成为杰出的人,不断寻求机会,而不是寻求安稳。”“跳槽文化”和创业文化是企业家精神的重要表征。“跳槽文化”提高了工作的流动性,带来知识外溢的同时,也避免创新陷入僵局;创业文化使美国的小企业“遍地开花”,硅谷80%的企业以不足50人的员工创造着良好的效益。
4、“美国创新战略”的主要举措
2009年至今,“美国创新战略”始终坚持以促进美国经济增长和保持国际竞争力作为政策目标,战略举措呈现出一定的连续性,从要素投资、产业、企业、人才等多方面构建了与经济发展阶段相适应的创新战略体系。
1.坚持对创新要素的投资。何为创新基本要素?2009年和2011年的“美国创新战略”将美国创新要素明确概括为教育、科研和基础设施。2015年“美国创新新战略”将“移民政策”纳入创新要素,为“全民创新”的战略思想提供支撑;同时,将基础设施细分为“21世纪基础设施”和“下一代数字基础设施”(详见图1所示)。图1显示各创新要素互相影响,形成美国创新生态系统的雏形。例如,强化教育需增加基础设施投资,可以满足创新对人才的需求;基础设施需求增加又能反馈给学校,形成对新技术人才的需求。
2011年和2015年“美国创新战略”均把“加大对创新要素的投资”作为促进创新能力的3大内容之一。进一步对比它们对创新要素投资的主要举措,可以看出,两者之间呈现出显著的延续性和动态调整性特征(如表2所示)。两个版本的创新战略中,2015年对创新要素的支持政策可视为2011年的延续,在2011年战略指导之下继续夯实之前部署的要素投资目标。比如,2015年继续完成增加STEM教师和高校毕业生的任务。此外,根据“创建共享繁荣”的创新战略目标,2015年新添对移民政策的松绑计划,这既是战略的动态调整需要,也体现出美国对创新要素的重视程度与日俱增。
2.不断激发私营部门的创新活动。美国政府素来重视企业创新活动并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法规激发其创新活力。虽然2009年的首个“美国创新战略”受金融危机所困,聚焦于政府对创新的扶持作用,未对企业创新功能进行定位,但2011年修订版本的战略迅速明确“私营企业是创新的引擎”,该理念在2015年得到了延续。在创新举措上,美国一般通过立法、财税政策等间接方式鼓励和引导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具体包括:(1)通过研究和实践税收减免政策加速企业创新;(2)削减专利申请难度,通过有效知识产权保护以确保企业创新利润;(3)通过财政补贴、低息贷款等方式为企业提供融资便利;(4)促进区域创新集群发展,加速新企业成立;(5)完善法律法规,建设公平竞争的市场。
3.产学研高度配合的国家创新生态环境。美国政府鼓励产学研的合作共赢,并于2015年在“国家创新战略”中提出“创新生态环境”的理念。该理念超越简单的产学研互动交流,旨在将支持创新的一切资源、机构、基础设施和人才联合起来以促进科技发展。美国曾实施一系列以“产业—大学合作研究中心”项目计划、先进技术计划、先进制造业伙伴计划为代表的研究,通过产学研合作,加速技术商业化进程。2015年,美国发起“清洁能源孵化器计划”,在全国建立5个商业孵化器,帮助企业家尽快商业化清洁能源技术。类似的还有“熔炉技术转化加速中心”、“挑战乳腺癌创业加速器”和“创新兵团计划”等。其中,创新兵团计划已经为600个政府资助的科学家和工程师团队提供创业培训,使他们的研发更加专注于市场需求的驱动。
4.支持战略新兴产业的发展。美国将新技术领域的机遇视为增加就业、促进经济繁荣的战略高地,自里根政府开始便持续推出支持新兴技术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如国际信息高速公路计划、国际环境技术计划、人类基因组计划、国际空间站计划等专项产业计划。美国创新战略的产业政策涵盖两大方面的内容:第一,密切关注关键技术的发展态势,结合未来市场需求潜力和自身科研优势,提前布局投资未来产业,抢占技术制高点。2009年至今连续三版的“国家创新战略”都对国家优先发展技术进行了明确(如表3所示),通过公共资金引导,进而撬动私人投资,加速技术的开发和商业化进程。第二,通过“再工业化”战略吸引制造业重回美国。2011年美国将“先进制造技术的突破”纳入“美国创新战略”,确保“发明在美国,则必在美国制造”。联邦政府大力支持制造业初创企业的创新活动,以增强小制造商和制造业供应链的创新潜力,并将在2025年以前建立45家制造业创新研究院。
5、美国创新驱动战略对中国的启示
(一)充分发挥创新战略体系的联动作用
国家创新战略涉及基础设施、人才战略、产业政策、财税政策、制度安排等多方面内容,其政策体系需对人力资本、资金、资源等要素统一整合形成联动机制,任何一个环节的薄弱都有可能阻碍战略目标的实现。我国正处于重要的战略转型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在制定创新战略时要始终立足于国情,识别当前的核心目标和关键突破领域,以财政、税收、产业、区域、教育等多项政策形成合力,推动国家创新向前发展。
(二)激发企业、全社会民众共同创新
美国创新战略中将企业视为创新的引擎和原动力。重大的创意往往源自竞争市场中分散在各地的企业。贴近市场的私营企业作为创新主体才能坚持技术创新的市场导向,加快创新成果转化,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占得先机。为激发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创新活力,政府需要扮演好自身角色——科技创新的保护者、创新活动的服务者以及科技创新政策的规划者。
此外,激励个人创新积极性也是现代创新战略关注的焦点之一。2015年“美国创新新战略”提出“打造创新者国家”,体现出对民众创新能力的极大重视,可视为美国版“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政策。面临日益复杂的国际环境,我们应该坚定不移地发动一切力量开展创新,切实落实“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各项政策,激发出民众的创业精神和创新基因,这也是扩大就业、实现富民强国之道的根本举措。
(三)政府以恰当的方式参与创新过程
政府是国家创新战略的制定者,也是执行者。创新政策的正确与否,关键在于政府是否以适当的方式参与到创新战略的执行过程中。一般情况下,政府只要做好企业创新的服务者、科技创新的保护者和市场秩序的维持者,发挥其引导作用即可。只有在基础研究等市场失灵的领域,关系到国家安全和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行业或领域,政府才发挥其主导作用,对创新活动进行较强干涉。我国东中西部各区域发展还很不平衡,一些落后地区并不具备大跨步发展高端产业的能力。在创新战略的执行过程中,应避免政府(尤其是地方政府)过度用力,造成高新技术产业投资一哄而上,导致产业同构、重复建设等问题。
注:因篇幅有限,注释从略。
美国创新体系:
基本框架、主要特征与经验启示
来源:《社会科学》、耳闻窗外
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根据OECD对国家创新体系的定义,国家创新体系(National Innovation System)是指,参加新技术发展和扩散的企业、大学、研究机构及中介组成的为创造、储备及转让知识、技能和新产品的相互作用的网络系统。国家创新体系呈现出网状的结构,主要行为主体是政府、企业、大学和科研机构,主要任务是引导创新性的行为、产生创新的成果,以及将创新的成果应用于实践。国家创新体系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系统,在创新实践的过程中,不同机构、不同组织、不同主体之间的相互联系和作用会直接影响创新成果。笔者选择美国作为分析的案例,从创新主体的角度分析美国国家创新体系,并对美国国家创新体系的特点加以阐述。
一、国家创新体系:内涵与主体
创新是一个新的想法,一份挑战旧秩序的计划,一个被认可的新的准则或特别的方法。从微观上来看,创新是一个企业在感知外部市场环境和内部资源整合的过程中,对一些沉积事件的反应并采取行动。创新可以分为技术创新和过程创新,技术创新包括新的科技、产品和服务。过程创新代表了新的过程、政策和组织形式。创新对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是毋庸置疑的,创新对社会、制度和经济结构的变化有持续动态的作用。
创新体系的研究是一个复杂而又庞大的系统,存在着许多不同的研究分支。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有国家创新体系、生命周期理论、技术体系、区域创新体系、部门创新体系和产业集群等。近年来最为流行的,也是被许多学者所认可的是国家创新体系(NIS)。
企业是创新活动的承担者,也是创新活动的关键。因为真正面向市场的是企业,企业的创新活动受市场的引导,可以说企业是创新成果和市场的一座桥梁。决定企业创新的有三样东西:创新的意愿、创新的能力和机会。创新的意愿是企业创新的原始动力,是创新的前提。只有创新的成果能够给企业带来利益,企业才会愿意去创新。能力是企业创新的基础。这种能力包括对市场的准确判断、对未来的前瞻性眼光以及具有持续性的投入能力。创新本身就是一种高风险的行为,企业不仅需要有创新的人才,还要有持续支持创新的资金。机会是创新不可或缺的一个因素。比尔·盖茨能够成立微软公司,乔布斯能够成立苹果公司,因为这些都发生在互联网不断发展的大背景下。就像牛顿时代,没有人会想到计算机,苹果也只让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基于微观的视角,从短期来看,影响企业创新的两个因素为:利润以及企业创新能力,包括识别和感知外部环境的能力以及研发能力。
(二)大学和科研机构
大学和科研机构在创新活动中是一个十分重要的主体。一方面,大学是知识的象征,是人才的聚集地。创新最重要的就是人才,尤其对于高新技术产业,这也不难理解为什么世界上著名的高新技术产业园区都分布在高校周围。另一方面,高校也是创新活动的直接参与者之一。这种创新活动,一是与政府合作,参与政府投资的项目;二是与企业合作,参与企业的科技研发。这种合作对大学、对企业都是有益的。大学中所传授的知识往往都是已经落后于市场的,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这些知识在学生毕业后或许已经过时了。所以企业可以与大学合作,享受大学的科研和人才资源,大学也能够贴近企业,培养适合市场的人才。
科研机构是创新活动的另一个承担主体。研究机构与企业不同,研究机构主要都是非营利性的,而且更加注重基础性的研究。研究机构主要开展与国家机构紧密相连,涉及民生的高风险、耗资大、企业无力承担或者不愿开展的技术研究。研究机构的主要职能是实现知识传播、人才培养,提高生活质量。
(三)政府部门
在创新体系中,政府对创新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对研发的支持,颁布一些有利于创新的政策和法规以及提供技术上的帮助。美国的创新在二战期间得到了飞速发展,二战期间政府开始关注R&D(Research and Design),因为创新是军事进步的推动力量。除了研发投入之外,政府对于教育的支持,对创新企业进行税收的减免,这些对于创新来说都是利好的消息。也有研究指出,政府政策对于创新的影响是双向的。一方面,政府的大力支持会促进大规模的基础设施的创新、军事和科技的创新;另一方面,太多的政策保护会导致不公平的竞争,使得市场失衡(11)。但是大部分学者都认为,政府对创新的干预和支持企业创新是有正向影响的。一是政府所提供的稳定的经济环境,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也会提高企业的创新意愿;二是政府在基础设施、商业平台以及科学研究方面的投资,会增强企业的创新能力;最后,政府颁布的一些有利于创新的政策,例如税收的减免等,对于企业创新也是十分有利的。
二、美国创新体系:基本框架与主要内容
美国从20世纪开始直至今天一直处于世界的领先位置,不管是经济、科技还是国防,这种领先地位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美国在创新领域的巨大优势。但是随着西欧的不断发展、日本的进一步壮大以及亚洲的崛起,美国所面临的竞争和挑战也日益激烈,这也使得创新政策更加迫在眉睫。美国为了重铸20世纪的辉煌,进行了很多的尝试,历任美国总统都十分重视创新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奥巴马政府执政以来,一直在强调创新对于美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政府也在支持创新方面做出了很多的努力。2009年,奥巴马政府通过一个超过1000亿美金的经济复苏法案,用于支持创新、教育、基础设置以及其他监管措施。
(一)政府在创新活动中的积极引导
美国的创新活动离不开政府的政策支持。20世纪早期,私人部门的力量还比较薄弱,无法承担科技研究所需要的巨大投入。所以从20世纪初,美国政府开始支持创新政策,实现了创新政策制度化、实体化。在二战之前,联邦政府加大了对科研的投入,也制定了相应的政策和法律来保护创新行为,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知识产权法。知识产权是对创新行为的保护,保证了创新研发者的基本权益,也保护了科研人员创新的动力和积极性。在二战期间,政府逐步意识到科技的力量以及创新的重要性,开始大力支持研发,尤其是军事领域的研发,与此同时也让部分军事领域的研发成果向民用发展。二战之后,美国政府开始大力支持大学和科研机构,大学和科研机构的联系日益紧密。并且随着金融业的发展,美国的投融资系统为创新系统以及创新者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和巨大的帮助。21世纪以后,政府更加重视创新的积极作用,也极力采取各种措施来鼓励科研和创新。政府的政策也开始逐步的多样化,包括增加政府预算、税收优惠政策,等等。可以说,美国的创新政策在任何时期都离不开政府的扶持和帮助,但是政府在创新的过程中始终都扮演着一个引导者的角色,而不是创新的参与者。美国政府不直接参与创新行为,但是通过投资、政策以及教育影响着创新的决策和创新系统的走向。
1、政府对科研和创新的资金投入
根据国际经济与发展合作组织的定义,“研究开发活动(R&D Activity)是系统进行的旨在增加人类知识储备以及利用这些知识储备设计新的应用品的创造性活动,这些知识包括有关人、文化和社会的全部知识”(14)。对研究和实验发展(R&D)的投入就是研发经费。R&D是衡量一个国家科技竞争力的重要指标,通过对R&D的分析可以反映出一个国家对科技和研发的支持程度和支持力度。美国在R&D上的投入是世界上最高的,并且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根据美国国家基金会收集的从1953年到2007年美国企业R&D资金投入状况,美国R&D资金总量在二战以前投入是相对较少的,而且投入的增加趋势也比较缓慢。上个世纪70年代以后,也就是二战结束后,尤其是在美苏争霸时期,美国政府加大了对科研的投入。到了21世纪,美国政府对R&D的投入成倍增加。从整个过程来看,美国政府对科研的资金投入呈现指数上升的趋势。
在美国,企业的R&D资金来源比较多元化,主要来自于五个部分:联邦政府、州政府、大学和科研机构、非营利组织和公司的研发基金。从图2可以看出,联邦政府对R&D的投入上升比较缓慢,而公司和其他方面投入的增长趋势与总的资金投入趋势大体相同。
2、R&D资金的使用偏向
美国政府不直接参与企业的科研创新,而是对企业的创新提供积极的鼓励与引导。在美国,2/3的R&D资金用于提高产品技术,即进行产品创新,1/3的R&D资金用于过程创新。这种倾向不可避免地使美国在突发性、激进性的技术创新上更有优势(15)。而日本在R&D资金的使用偏向上则与美国相反。日本将2/3的研发资金用于过程创新,产品的创新只占了1/3,这就决定了日本更擅长过程创新,美国则擅长产品创新。
3、对中小企业的支持
中小企业是美国经济最具活力的一部分,也是创新最重要的一部分。相对于大企业来说,中小企业组织更为灵活,公司内部允许个人主义,也更适合创新的发展。2005年美国一共有5983546个企业,其中雇员少于20人的小企业占了89.54%,雇员少于500人的中小企业更是占到了企业总数的99.71%。所以毫不夸张地说,美国简直是小企业的天堂。表1是2006年美国不同规模企业的数量以及R&D的资金投入。以雇佣工人的数量来衡量企业规模,员工人数在5人至24人的占了很大的比重,而员工人数在25000人以上的超大型企业只有105个。美国没有“中小企业”的说法,他们将企业雇佣人数在500人以下的统称为“小企业”,雇佣人数在500人以上的称为“大企业”。从表1的数据来看,虽然大公司在R&D资金的投入数量上占了绝对优势,但是小企业的好处在于,数量众多,企业运行灵活,而且从人均投入来看,小企业在R&D上的投入一点也不比大企业少。
美国是世界上最富有创新精神的国家,高涨的创业热情使得美国的小企业数量不断上涨。政府管理小企业的首要任务就是保障小企业的成长空间和市场竞争地位。经过不同部门的长期共同努力,美国已经形成了一套有利于小企业生存和发展,包括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在内的完善的法律和法规体系。此外,美国的企业税收体系透明而有针对性,充分考虑到小企业的缴付能力。政府对知识产权以及产权拥有者的保护也比较到位。
(二)企业是创新的主体
美国创新体系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特征就是以企业为主体,这种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企业不仅是创新的决策和投资主体,也是研究和开发的主体。美国企业在美国创新过程中承担了很重要的一部分,75%的研发成果是企业和公司的功劳,同时企业利用了全美国约五分之三的研发经费并吸取了75%的全美科技工作者。企业是美国创新的主体也是创新的最终归宿。创新成果的产业化、市场化最终要由企业去完成,创新的成果和收益由企业和公司共享。
1、企业崇尚自由、冒险主义精神和创新的文化
创新本身就是极具风险的行为,每一次的创新行为都带着极大的不确定性。在科技研发的前期需要大量的持续性的投入,后期的创新成果和创新收益给企业带来的收益也是无法预估的。但是对于美国这个国家来说,冒险主义、创新的文化一开始就是这个国家的烙印。美国是一个由移民组成的国家,最初移民到美国的欧洲人本就是喜欢自由和闯荡的冒险家,这些人后裔的身上自然也是流淌着冒险的血液。
2、企业不断进行管理方面的创新
管理创新是一个系统工程,从产品设计开发到上线生产、从市场开拓到售后服务、从卓越的管理人员到高素质的普通员工、从企业追求目标实现到个体理想成真,管理的学问无处不在,一个好的企业一定要有上佳的管理做保证(22)。美国卓越的公司管理学问体现在很多方面。
(1)尊重员工的个性发展
创新最重要的元素是人,能够留住人才,并且使员工在公司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禀赋才是企业成功的关键。而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是建立在员工的自觉性基础之上的。美国的企业普遍推行以人为本的管理策略,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员工,尊重员工的个性、人格和尊严,着力激发员工的自觉性。这可以说是美国企业最基本、最重要的价值观。比如IBM公司的“尊重员工个人”,摩托罗拉的“对人保持不变的尊重”,这些都体现了以人为本的价值观。英特尔公司把一个大房间分隔成若干个小房间,每个人都分配到同样的一个,没有私人办公室、停车场,也没有为管理层特设的车位,体现了该公司“人人平等”的观念,等等(23)。在美国,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企业本着以人为本的观念,充分发挥每个员工的个性和特长,保证员工的自由。
(2)重视企业教育和员工培训
在美国,员工在入职前都会进行入职培训,这种培训往往分成两个方面:一个是入职的技能培训;另一个则是对企业文化的新员工培训。对员工的入职培训是必须的,也是十分必要的。许多美国企业认为,员工不是挣钱的机器,企业的目标也不仅仅是利润。公司希望每一个员工都能把企业当成家庭一样去经营和维护。
(3)推崇变革与创新
在美国的企业管理中,无论是产品设计、生产材料、工艺流程、产品包装、产品推广、销售渠道、支付手段、价格策略,还是企业的经营观念、运营机制、战略管理等,每一个环节几乎都能体现出创新的意识(25)。在美国,企业创新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创新关系着企业发展的方方面面,也是企业获得超额利润的关键。美国企业普遍以创新和变革为最高价值观,彻底抛弃僵化和保守,极力推崇变化和灵活,在创新和变化中把握机会。例如,GE(通用电气公司)以“进步是我们最重要的品牌”为基本理念,HP(惠普)则强调“以世界第一的高精度而自豪”,微软成功的秘诀则是“不断淘汰自己的产品”(26)。
3、企业创新的空间集聚效应
企业创新的空间集聚是指创新要素、创新企业以及创新人才集中到一个区域的现象。创新的空间集聚现象是近年来很多学者研究的问题,随着空间计量经济学的发展,创新的空间测度问题得到了有效的解决。在美国,比较典型的创业集聚和创新空间集群的案例是美国的硅谷和波士顿的128号公路。
硅谷模式是指一般合伙人组成的风险制投资基金通过严格的筛选程序,选择出具有发展潜力的风险企业进行投资。风险投资基金深入参与到风险企业的经营管理之中,并且根据对风险企业的了解和评估,决定是否对风险企业进一步融资的运作模式。硅谷模式的主要运营主体包括风险投资家、机构投资者和创新企业家。风险投资家吸纳了养老金基金会(1996年占45%)、基金会和大学(20%)、大企业(18%)、保险公司和银行(6%)的投资,投向新设立的创新式企业(27)。风险投资是一项极具风险的投资行为,创新企业最终能够成功的寥寥无几,但是成功的回报也是十分的丰厚,高额的利润和回报吸引了很多风险管理人参与其中。在硅谷,新成立的创新企业往往都是小企业,他们在吸纳了风险基金的资金后,会与风险投资家约定企业未来的利润分配。在整个硅谷模式中,创新才是最至关重要的,它关系着企业生产的每一个环节,也是企业最关键的生命力所在。硅谷不缺风险基金,也不缺风险投资家,缺乏的是真正好的、有市场的创新产品或创新技术。一般情况下,只要你的创新产品或者是创新技术能够打动风险投资家,你就能获得投资。
作为信息时代高新科技创新型城市的典范,美国的波士顿具有全美一流的科技创新水平。总结波士顿高新科技创新型城市的发展历程,不难发现科技资源和人才资源的集聚、完善的创新环境、充足的风险投资、政府的扶持成为波士顿发展的四大主要力量。一流的科技和教研人员,全球知名的大学和研究机构,实力雄厚的科研技术,加上充足的风险投资,使得波士顿变成了创新的“沃土”,也使波士顿成为全球知名的创新城市和学习的榜样。波士顿的128号公路地区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科技和人才集聚的地区。
虽然硅谷和128号公路都是美国产业集聚和创新集群的代表,但是两者是不同的创新模式。硅谷是美国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代表,是小企业的“温床”,而波士顿的128号公路地区则是以大企业为主。波士顿128号公路地区被认为是政府主导形成的,而硅谷地区的创新能力源于市场丰富的科技资源、不断衍生和壮大的科技型企业、政府的新政策和管理方法以及区域主体间互动合伙制的协调创新能力。不管是哪种模式,企业创新的空间集聚现象都会对该地区的创新水平带来一定的影响。
(三)大学和科研机构的技术支撑
大学和科研机构是美国创新体系的技术支撑,任何一个创新产业集聚的地区都有大学环绕,仍然以硅谷和波士顿为例。硅谷依傍着全球知名的斯坦福大学,斯坦福大学被认为是硅谷成功的摇篮,是硅谷成功之源。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加里·贝克尔认为硅谷附近两所大学,斯坦福大学和伯克利加州大学的教授和大学毕业生在建设充满活力的新创办公司中起着重要作用。好的大学也许是发展新工业中心的必要条件。而另一个著名的创新企业集聚的城市波士顿拥有35所大学,其中包括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等一流学府。研究表明,波士顿的8个研究型大学仅在2001年就为该地区贡献了740亿美元,为48750名大学教员和其他3700名各类人才提供了工作机会。此外波士顿拥有高度密集的创新人才资源,年轻人和受过高等教育人群的比例位于全美国前列。
所谓创新人才是指能够孕育出新观念,并将其付诸实施,取得新成果的人。创新人才通常表现出:灵活、开放、好奇、精力充沛、坚持不懈、注意力集中、想象力丰富以及富于冒险精神等特点。创新的特点包括:(1)创新必须经过人的努力才能完成;(2)创新需要战胜社会成见;(3)创新需要付出艰辛的劳动并承担一定的风险;(4)创新来源于原创力、责任感和坚强的毅力;(5)人们可以对创新成果加以识别、学习和应用。针对这些要求,美国的教育在教学内容、形式、学校的种类等方面做出改革。
美国十分注重教育方面的投入,联邦政府在教育方面的投入巨大,美国的R&D投入每年都在增加,对教育的投入更是如此。1990年,美国教育开支达到3530亿美元,占GDP的6.8%,首次超过军费开支,此后美国的教育开支一直维持在GDP总量7%-10%的水平上,成为世界上教育经费投入最多的国家。
三、美国创新体系的基本特点及对中国的经验启示
美国之所以能成为全球创新活动的中心,具有强大的创新引领示范能力,主要在于其创新体系有着以下基本特点。
(一)美国政府科研经费预算高,尤其重视对小企业的投资
美国的创新体制离不开政府的参与,但是政府并不是直接参与企业的创新,而是从多个角度对美国的创新体系进行积极的引导。在美国的创新体系中,政府的积极作用一方面体现在R&D的资金投入,另一方面则体现在政策上对创新企业进行扶持和帮助。和中国的政府支持相比,美国政府不仅在R&D方面投入巨大,而且更加注重对小企业的投资和引导。美国小企业众多,也是创新真正活力所在。
(二)创建了科学的人才培养机制和人才引进政策
美国的教育是全球知名的,也是这种创新的教育方式吸引了来自全球各地的留学生。不仅政府在教育方面的投入是最多的,对教育的重视和培养也是其他国家所不及的。在人才的引进方面,美国拥有最多的世界一流大学,这是美国吸引全球人才的一个十分有利的条件。美国用高薪来吸引人才,美国的人均收入是世界平均水平的7倍,同时也通过不断创新的移民政策吸引外来人才。
(三)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创新体制和机制
美国创新体制的一大亮点是其较为宽松的融资渠道,美国的风险资本充足。在硅谷有大批持有风险基金的风险管理人,只要有新颖的并且有市场的创新产品或创新技术,你就有可能获得风险投资家的支持。即使最后的创新产品或者是创新企业最终以失败而告终,美国也有比较完善的风险退出机制。这是对创新人才的保障,也为创新成果进一步走向市场提供了优质的渠道。
(四)美国社会自由活跃的创新环境与创新文化
美国政府十分注重基础设施的建设,为创新企业和创新人才提供最基本的基础设施。整个美国都有一个提倡创新的环境和氛围,美国人的自由和冒险精神是美国创新成果的助推剂。创新本就是冒险的行为,而这种冒险的精神渗透到了美国的每一个细节。“故乡”不会成为美国人选择居住城市的牵绊,频繁跳槽也是美国人的一种“冒险”文化。美国人极其推崇创新和创业,这是流淌在美国人血液里的元素。
(五)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创新集群和科研队伍
创新元素的集聚为美国之后的创新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和十分有利的条件,这种集聚包括大学和科研机构的集聚、人才的集聚以及风险资本的集聚。创新集聚所带来的影响我们还无法测算,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它一定会给创新体系带来积极的影响。比较有代表意义的就是美国的硅谷和波士顿的128号公路地区,尽管创新的模式不同,但是创新成果都是世界瞩目的。同时,美国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水平最高的科研队伍。据统计,整个20世纪,美国造就了40%的诺贝尔奖获得者。美国研发人员在1993年就已经达到96.27万人,超过同期日本和英国研发人员之和。
中国目前正处于经济转型、建设科技创新大国的关键阶段,科技创新能否成为重要的推动力量,上述方面是取得成功必不可少的支撑。中国应积极借鉴美国创新体系的成功经验,在创新体系的基本框架内容上采取更为有力的措施。
(一)政府应当加大对创新的投入,并且要重视小企业的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七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二次院士大会上强调,我国科技发展的方向就是创新创新再创新(35)。虽然我国在R&D方面的投入在逐年走高,但是地区之间发展还很不平衡,不管是从投入规模还是从投入强度来看,东部地区都处于领先的地位,中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在R&D方面的投入还比较少。而且中国与世界强国的对比差异也比较明显,世界公认的用R&D占GDP比重的百分比来衡量科技资金的投入强度,我国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我国政府对R&D资金的投入也主要集中在大企业和国营企业,对小企业的支持比较少。小企业也普遍缺乏科研的资金,科技创新的能力不高,热情不够。中国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过程中,过度强调大公司的作用,过度依赖政府的资金投入和政策优惠(36)。
(二)制定比较完善的风险投资体系,并为风险投资提供比较有效的市场退出机制
我国的创新体制缺乏完善的风险投资机制。一方面是缺乏风险投资资金,我国的养老金基金、教育基金等基金普遍投资于金融行业,从事风险投资的很少。国内还没有形成像美国那样的风险投资氛围。另一方面,缺乏一套有效的风险退出机制。建立完善的风险投资机制的核心就是提供一套有效的风险退出机制。风险资本能够为创新成果和创新实践者提供资金支持,并且能够让创新成果真正地流向市场。创新的过程需要资金的大力支持,所以风险投资机制显得尤为重要。
(三)进行教育体制改革,并且制定政策吸引外来人才
中国家庭以及中国政府在教育方面的投入在逐年上升,中国人的教育意识也在逐渐增强,但是中国这么多年的教育改革依旧是失败的。中国的教育太过于注重应试教育,“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压抑学生的天性,更不用说是创新了,中国学生普遍缺乏创新意识。在人才引进方面,政府应当制定相应的政策来鼓励各国优秀的人才来到中国。同时,我们也要逐步改进我国的“户口”政策,让创新型人才能够更加自由地流动。
(四)重点培养创新产业集群
我国目前还没有形成像硅谷和波士顿128号公路地区那样有影响力的创新产业园区,政府应当大力支持创新产业和创新企业的集聚,形成颇具影响力的创新产业园。创新产业园也会在全国起到一个先锋模范的作用。每一个创新产业集聚的地区都有自己的特色,政府应当着力支持一个创新产业园区做大做强。
一网打尽系列文章,请回复以下关键词查看:
创新发展:习近平 | 创新中国 | 创新创业 | 科技体制改革 | 科技创新政策 | 协同创新 | 成果转化 | 新科技革命 | 基础研究 | 产学研 | 供给侧
热点专题:军民融合 | 民参军 | 工业4.0 | 商业航天 | 智库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 基金 | 装备采办 | 博士 | 摩尔定律 | 诺贝尔奖 | 国家实验室 | 国防工业 | 十三五
预见未来:预见2016 |预见2020 | 预见2025 | 预见2030 | 预见2035 | 预见2045 | 预见2050 |
前沿科技:颠覆性技术 | 生物 | 仿生 | 脑科学 | 精准医学 | 基因 | 基因编辑 | 虚拟现实 | 增强现实 | 纳米 | 人工智能 | 机器人 | 3D打印 | 4D打印 | 太赫兹 | 云计算 | 物联网 | 互联网+ | 大数据 | 石墨烯 | 能源 | 电池 | 量子 | 超材料 | 超级计算机 | 卫星 | 北斗 | 智能制造 | 不依赖GPS导航 | 通信 | MIT技术评论 | 航空发动机 | 可穿戴 | 氮化镓 | 隐身 | 半导体 | 脑机接口
先进武器:中国武器 | 无人机 | 轰炸机 | 预警机 | 运输机 | 战斗机 | 六代机 | 网络武器 | 激光武器 | 电磁炮 | 高超声速武器 | 反无人机 | 防空反导 | 潜航器 |
未来战争:未来战争 | 抵消战略 | 水下战 | 网络空间战 | 分布式杀伤 | 无人机蜂群
领先国家:俄罗斯 | 英国 | 日本 | 以色列 | 印度
前沿机构:战略能力办公室 | DARPA | Gartner | 硅谷 | 谷歌 | 华为 | 俄先期研究基金会 | 军工百强
前沿人物:钱学森 | 马斯克 | 凯文凯利 | 任正非 | 马云
专家专栏:黄志澄 | 许得君 | 施一公 | 王喜文 | 贺飞 | 李萍 | 刘锋 | 王煜全 | 易本胜 | 李德毅 | 游光荣 | 刘亚威 | 赵文银 | 廖孟豪
全文收录:2016文章全收录 | 2015文章全收录 | 2014文章全收录
其他主题系列陆续整理中,敬请期待……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动力机制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