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式说cpu主频1.8ghz低吗太低了,大家看看应该怎么改性能可以提高?

5304被浏览1708977分享邀请回答2.8K238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2.6K1034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查看更多回答&主题:请教i7-5500u的性能怎么样,比4700MQ差多少?
泡网分: 6.856
帖子: 7472
注册: 2012年08月
同事打算买台笔记本,第五代酷睿肯定更省电,目前上市的好像最高也就i7-5500U了,请教一下,这个cpu比起四代i7-4700MQ性能差多少呀?
作者相关热贴:
微信扫一扫分享
&浏览:176292&&回帖:30 &&
泡网分: 6.275
帖子: 13095
注册: 2010年09月
“BMW的车子和Intel一样,也是按3,5,7分类的,520i怎么跑不过340i呢?“
怎么可能一样呢? 大家都知道3\5\7是三个系列, 你说i7-5500u和i7-4700MQ 都是i7, 对应宝马车应该是在宝马730/740/750/760比, 很显然后面的马力月来月大, 怎么可能750比730马力还小.
宝马的车型号很清楚看到318就知道是318系列, 至于318Ci还是318iA 后面的是配置区别这不会和5系列和7系列混淆, 而intel的cpu
显然你已经被intel的垃圾命名法害到了, 辨别宝马车这么简单的事情都失去了正确的逻辑.
i7-4770HQ (6M cache, 4 Cores, 8 Threads, 2.20 GHz, 22nm)
i7-4770K (8M cache, 4 Cores, 8 Threads, 3.50 GHz. 22nm)
给人感觉差别不大可着俩东西完全两回事, 前者是脑残的笔记本Mobile, 后者是桌面机Desktop.
HQ什么意思Q: 四核心&&H: Haswell K: 不锁倍频. 告诉你是移动版了吗? 没有! 但是实际上就是Mobile版,--Mobile (FCPGA10/Socket G2, FCBGA10)!
以前的intel cpu是有M的标识的, 代表Mobile移动版cpu, 现在的神不知鬼不觉没有M了, 搞的移动版i7-4770HQ看起来和桌面i7-4700系列的U一样, 这种误导行为实在是找骂。 你说intel的U又不是性能比不过AMD, 装这么大的鼻有必要吗,这种显得蛋疼的笨拙愚蠢的装B犯的感觉印象真的很差。
实在讨厌烦了就去玩儿AMD去了, 本来很多用户也不是追求顶级的CPU性能。
nahcooo 发表于
记得以前就是把系列放前面的
最前面是E,T,L什么的。
后来就给放后面了,要看后面的是Y,U,M还是MQ什么的区分系列。
估计着吧,Intel原本是想用简单的357来区分性能的,哪知道macbook air以后开始推超极本概念时,如果超极本全是一水的i3还要卖上万块钱肯定卖不出去。所以才把不到2G主频的双核CPU标i7,但即使如此,因为性能有限,第二位数字也不敢用789这三个数字,所以i3,i5,i7可以认为是价格等级,第二位数字才是性能等级。
这种命名方式起始不少见。显卡也是这么来的,A卡的强啊。N卡的780比950也要强啊,因为性能主要看第二位数字。
BMW的车子和Intel一样,也是按3,5,7分类的,520i怎么跑不过340i呢? 本帖最后由 燕啤大马甲 于
06:56 编辑
泡网分: 22.845
帖子: 9351
注册: 2008年06月
燕啤大马甲 发表于
当初 i3,i5,i7是CPU的性能级别, i3 是初级, i5 是中级, i7 是高级性能。 现在又说系列错了? 改M、Y 、U分类了, 就算是又多了分类, 那也不能本末导致应该 先按i3、i5、i7分类, 然后再跟上M或者U, 然后后面再跟型号数字代表代的先后。 如果同期推出不同的型号可以在数字后面再加标识 这是很简单通用的分类方法, 大家不会搞错,比如:
i7 MQ 4600
所有的移动笔记本电脑的菜谱系列都应该是M系列, i7 5500U也应该带“M“因为属于mobile的cpu命名为类似这样
等等一看”i7-M...”就知到是笔记本电脑cpu, 然后是不同类型cpu的后缀什么Q=4核;X=至尊;U=超低功耗;Y=极低功耗; 等等这样就很清楚很明确了。
现在这i7-5500** 和&&i7-4700**一看就让人觉得前者比后者更新一代,应该更强, 而实际上后面才来个补充字母弄得那么大的差别。
比如就像数字, 2820 和 1815,弄得后者比前者更”大”,别人不懂, 你就解释, 性能特点的高低大小不是取决于第一位数字而是取决于最后的一位数字是几, 因为1815最后的5 数字大于前者的0 所以性能上 。 ...记得以前就是把系列放前面的
最前面是E,T,L什么的。
后来就给放后面了,要看后面的是Y,U,M还是MQ什么的区分系列。
估计着吧,Intel原本是想用简单的357来区分性能的,哪知道macbook air以后开始推超极本概念时,如果超极本全是一水的i3还要卖上万块钱肯定卖不出去。所以才把不到2G主频的双核CPU标i7,但即使如此,因为性能有限,第二位数字也不敢用789这三个数字,所以i3,i5,i7可以认为是价格等级,第二位数字才是性能等级。
这种命名方式起始不少见。显卡也是这么来的,A卡的强啊。N卡的780比950也要强啊,因为性能主要看第二位数字。
BMW的车子和Intel一样,也是按3,5,7分类的,520i怎么跑不过340i呢? 本帖最后由 nahcooo 于
05:56 编辑
泡网分: 6.275
帖子: 13095
注册: 2010年09月
当初 i3,i5,i7是CPU的性能级别, i3 是初级, i5 是中级, i7 是高级性能。 现在又说系列错了? 改M、Y 、U分类了, 就算是又多了分类, 那也不能本末导致应该 先按i3、i5、i7分类, 然后再跟上M或者U, 然后后面再跟型号数字代表代的先后。 如果同期推出不同的型号可以在数字后面再加标识 这是很简单通用的分类方法, 大家不会搞错,比如:
i7 MQ 4600
所有的移动笔记本电脑的菜谱系列都应该是M系列, i7 5500U也应该带“M“因为属于mobile的cpu命名为类似这样
等等一看”i7-M...”就知到是笔记本电脑cpu, 然后是不同类型cpu的后缀什么Q=4核;X=至尊;U=超低功耗;Y=极低功耗; 等等这样就很清楚很明确了。
现在这i7-5500** 和&&i7-4700**一看就让人觉得前者比后者更新一代,应该更强, 而实际上后面才来个补充字母弄得那么大的差别。
比如就像数字, 2820 和 1815,弄得后者比前者更”大”,别人不懂, 你就解释, 性能特点的高低大小不是取决于第一位数字而是取决于最后的一位数字是几, 因为1815最后的5 数字大于前者的0 所以性能上 。这是反人类的做法,制造逻辑混乱。
nahcooo 发表于
系列都不同,放在一起比本来就不应该。
你以为i3,i5,i7是系列?错了,而后面那个字母才是系列。M系U系Y系。字母越大越省电但性能就越差。
而前面的i3 i5 i7只是为了给人以直观影响的销售策略,这个只是个区分档次的标识,不看那个也完全没问题。
M&&M 4100M,性能当然是数字7的强,数字1的弱。为了直观点儿,数字大的给i7,数字中间的给i5,数字小的给i3
泡网分: 22.845
帖子: 9351
注册: 2008年06月
燕啤大马甲 发表于
相机一般是保证画质的情况下新一代相机提高感或者提高像素, 为了提高像素而明显降低画质是脑残的行为。
intel 为了降低功耗就采取阉割硬件降低性能的方法?
黄鼠狼下崽子 —— 一窝性能不如一窝;
鳄鱼变壁虎儿 —— 越活越抽抽!
小壁虎比鳄鱼消耗能量小多了. 这是玩儿什么呢也不是系列都不同,放在一起比本来就不应该。
你以为i3,i5,i7是系列?错了,而后面那个字母才是系列。M系U系Y系。字母越大越省电但性能就越差。
而前面的i3 i5 i7只是为了给人以直观影响的销售策略,这个只是个区分档次的标识,不看那个也完全没问题。
M&&M 4100M,性能当然是数字7的强,数字1的弱。为了直观点儿,数字大的给i7,数字中间的给i5,数字小的给i3
泡网分: 6.275
帖子: 13095
注册: 2010年09月
相机一般是保证画质的情况下新一代相机提高感或者提高像素, 为了提高像素而明显降低画质是脑残的行为。
intel 为了降低功耗就采取阉割硬件降低性能的方法?
黄鼠狼下崽子 —— 一窝性能不如一窝;
鳄鱼变壁虎儿 —— 越活越抽抽!
小壁虎比鳄鱼消耗能量小多了. 这是玩儿什么呢也不是
nahcooo 发表于
没觉得误导啊,5表示5代,第二个5是表现在5级别,U代表低压系列,省电但性能低。
另一个是4代,但表现是7,M代表是常规电压系列,而且有个Q代表4核
泡网分: 6.275
帖子: 13095
注册: 2010年09月
确实让人猛一看弄不清楚。
henry_fan 发表于
英特尔真得很可恶,玩儿数字游戏。I7的双核版本其实差得要命还要卖I7的高价(尤其是笔记本平台的双核四线程节能处理器),5500U跟4700MQ真没可比性,自己看一下参数吧,I7的4500U基本和桌面版的I3是一个档次,你说5500U呢?
不管怎么说自己知道差别就OK了,在天朝的消费观念里你选哪个都是对的,毕竟还是有N多的朋友愿意为此买单的,所以说下单前多做做功课是很有必要的,否则吃亏的只有自己。
泡网分: 22.845
帖子: 9351
注册: 2008年06月
白云飞过 发表于
这编号有误导的感觉.没觉得误导啊,5表示5代,第二个5是表现在5级别,U代表低压系列,省电但性能低。
另一个是4代,但表现是7,M代表是常规电压系列,而且有个Q代表4核
本帖由安卓客户端编辑于: 22:00:08
泡网分: 6.012
帖子: 9581
注册: 2012年08月
这编号有误导的感觉.
强劲脚力 发表于
差的不是一点两点,笔记本还是先4700MQ吧
泡网分: 18.412
主题: 1295
帖子: 27166
注册: 2011年08月
岳耳 发表于
& &同事打算买台笔记本,第五代酷睿肯定更省电,目前上市的好像最高也就i7-5500U了,请教一下,这个cpu比起四代i7-4700MQ性能...还有i7-5600U的
iPhone6 iOS8.3 客户端发布
泡网分: 23.6
帖子: 3339
注册: 2006年01月
怎么比,一个被阉割了低电压,一个是完整的4核
本帖由安卓客户端发布
泡网分: 24.44
帖子: 2297
注册: 2005年04月
nahcooo 发表于
注意用途就行。这个CPU适合上上网,看看视频,做个PPT,玩玩休闲小游戏啥的。要是跑PS,LR什么的会不爽,跑CAD类的会恶心死。
...向您请教一下,要是surface pro3的i5,8G内存版,用来处理照片,特别是raw,好用吗?
本帖由安卓客户端发布
泡网分: 0.011
注册: 2015年04月
英特尔真得很可恶,玩儿数字游戏。I7的双核版本其实差得要命还要卖I7的高价(尤其是笔记本平台的双核四线程节能处理器),5500U跟4700MQ真没可比性,自己看一下参数吧,I7的4500U基本和桌面版的I3是一个档次,你说5500U呢?
不管怎么说自己知道差别就OK了,在天朝的消费观念里你选哪个都是对的,毕竟还是有N多的朋友愿意为此买单的,所以说下单前多做做功课是很有必要的,否则吃亏的只有自己。
泡网分: 6.856
帖子: 7472
注册: 2012年08月
nahcooo 发表于
同一代产品里,规格越高就越热、越耗电。
所以我一般建议人买i5低电压的笔记本,别选i7,即使标注的TDP相同,i7也比i5热。
例如,surface pro 3的i7款就有过热的问题。
还有个人见解:Broadwell这代根本就不要考虑什么高频高性能。看看Broadwell-K的传闻就知道了,这代的高频Broadwell热得可怕,连Intel都要放弃这代的高频版本,全部转向低频低性能低功耗。
今年是Intel的工艺年,就是老架构,新工艺。新工艺能带来更省电的优点,但是老架构在更紧凑的环境中散热问题就突出了。
而明年是Intel的架构年,保持老工艺,更新架构,新架构出来就能带来更多性能提升,并且解决一些紧凑环境中的散热问题。这是个问题,不过伴随工艺进步,电压降低,漏电减少,整体功耗大幅降低才是主流!
泡网分: 16.53
精华: 1帖子: 8699
注册: 2002年03月
nahcooo 发表于
不改进架构,光改进工艺的结果就是原来比较大的电路集中在一个比较小的范围,往往会遇到热量不能及时从一个小范围内散走的问题。
例如说这次broadwell-K系就遇到这种问题。改进工艺的结果就是逻辑相同的电路,尺寸变得更小。是电路线路的缩小,而不仅是压缩电路之间的空间。
泡网分: 28.809
帖子: 1841
注册: 2003年06月
玩过超频的都知道,超频要加压,降频可以降压,低压U其实就是官方降频降压的玩意,何来性能?
泡网分: 22.845
帖子: 9351
注册: 2008年06月
wayyt 发表于
商榷一下,省电就是发热少,说新工艺省电却散热有问题是矛盾的。...不改进架构,光改进工艺的结果就是原来比较大的电路集中在一个比较小的范围,往往会遇到热量不能及时从一个小范围内散走的问题。
例如说这次broadwell-K系就遇到这种问题。
本帖由安卓客户端发布
泡网分: 16.53
精华: 1帖子: 8699
注册: 2002年03月
nahcooo 发表于
同一代产品里,规格越高就越热、越耗电。
所以我一般建议人买i5低电压的笔记本,别选i7,即使标注的TDP相同,i7也比i5热。
例如,surface pro 3的i7款就有过热的问题。
还有个人见解:Broadwell这代根本就不要考虑什么高频高性能。看看Broadwell-K的传闻就知道了,这代的高频Broadwell热得可怕,连Intel都要放弃这代的高频版本,全部转向低频低性能低功耗。
今年是Intel的工艺年,就是老架构,新工艺。新工艺能带来更省电的优点,但是老架构在更紧凑的环境中散热问题就突出了。
而明年是Intel的架构年,保持老工艺,更新架构,新架构出来就能带来更多性能提升,并且解决一些紧凑环境中的散热问题。商榷一下,省电就是发热少,说新工艺省电却散热有问题是矛盾的。
泡网分: 6.856
帖子: 7472
注册: 2012年08月
wuson 发表于
hq的cpu是焊死在主板上的,mq的cpu是可以更换的,其它基本没区别。主要是比较i7五代低电压和四代标电压的性能。
泡网分: 6.856
帖子: 7472
注册: 2012年08月
nahcooo 发表于
刚好反了,笔记本还是用U结尾的吧。
4710MQ那47W的TDP,消耗三倍的电,发出三倍的热量,为了满足它得把电池造的更厚更重,得把散热器造的更厚更重。而付出了这么多代价,把笔记本变成一个准台式机以后,仍然被真正的i7台式机打趴下。多谢各位回答,同事最后选了4710MQ+GTX850M的游戏本,好像是雷神的一款,搞特价清货才4500元,性价比不错。
泡网分: 22.845
帖子: 9351
注册: 2008年06月
强劲脚力 发表于
差的不是一点两点,笔记本还是先4700MQ吧
刚好反了,笔记本还是用U结尾的吧。
4710MQ那47W的TDP,消耗三倍的电,发出三倍的热量,为了满足它得把电池造的更厚更重,得把散热器造的更厚更重。而付出了这么多代价,把笔记本变成一个准台式机以后,仍然被真正的i7台式机打趴下。 本帖最后由 nahcooo 于
00:44 编辑
泡网分: 3.233
帖子: 1954
注册: 2011年03月
差的不是一点两点,笔记本还是先4700MQ吧
泡网分: 26.712
注册: 2003年03月
hq的cpu是焊死在主板上的,mq的cpu是可以更换的,其它基本没区别。
本帖由安卓客户端发布
泡网分: 22.845
帖子: 9351
注册: 2008年06月
applemaker 发表于
我也在挑选笔记本 所以搭车咨询一下
请问MQ和HQ的区别是什么呢 是不是HQ性能更高但发热更厉害 该怎么选择呢集成显卡的差别,HQ基本上有更强大的集成显卡,MQ往往是HD4600这样的,HQ是Iris Pro 5200,当然发热也会大一些。CPU部分是一回事。
也有例外,4700HQ和4700MQ用的显卡一样,但多了个VT-D 本帖最后由 nahcooo 于
23:49 编辑
泡网分: 36.647
帖子: 8667
注册: 2007年07月
nahcooo 发表于
U是超低功耗,同时也是超低性能的意思。
笔记本用这个很合适,如果你需要性能应该直接上台式机。硬要笔记本的话也应该选择MQ结尾的i7,Q是四核的意思,M是移动版常规电压的意思,性能比这个5500U好很多。
看cpubenchmark上i7-5500U的性能大概也有i3-3220的水平,作为笔记本是还不错的。
而i7-4800MQ有着i7-2600的水平,属于一定需要笔记本又要性能的选择。我也在挑选笔记本 所以搭车咨询一下
请问MQ和HQ的区别是什么呢 是不是HQ性能更高但发热更厉害 该怎么选择呢 本帖最后由 applemaker 于
23:16 编辑
泡网分: 22.845
帖子: 9351
注册: 2008年06月
岳耳 发表于
多谢指导,还是建议同i7-5500U吧,反正不完游戏,性能也够用了。
真要工作站级别的笔记本,价格又太贵。...注意用途就行。这个CPU适合上上网,看看视频,做个PPT,玩玩休闲小游戏啥的。要是跑PS,LR什么的会不爽,跑CAD类的会恶心死。
本帖由安卓客户端发布
泡网分: 6.856
帖子: 7472
注册: 2012年08月
nahcooo 发表于
同一代产品里,规格越高就越热、越耗电。
所以我一般建议人买i5低电压的笔记本,别选i7,即使标注的TDP相同,i7也比i5热。
例如,surface pro 3的i7款就有过热的问题。
还有个人见解:Broadwell这代根本就不要考虑什么高频高性能。看看Broadwell-K的传闻就知道了,这代的高频Broadwell热得可怕,连Intel都要放弃这代的高频版本,全部转向低频低性能低功耗。
今年是Intel的工艺年,就是老架构,新工艺。新工艺能带来更省电的优点,但是老架构在更紧凑的环境中散热问题就突出了。
而明年是Intel的架构年,保持老工艺,更新架构,新架构出来就能带来更多性能提升,并且解决一些紧凑环境中的散热问题。多谢指导,还是建议同i7-5500U吧,反正不完游戏,性能也够用了。
真要工作站级别的笔记本,价格又太贵。
泡网分: 22.845
帖子: 9351
注册: 2008年06月
岳耳 发表于
多谢,再考虑考虑,是不是等更高规格的5代酷睿笔记本上市后再买算了。同一代产品里,规格越高就越热、越耗电。
所以我一般建议人买i5低电压的笔记本,别选i7,即使标注的TDP相同,i7也比i5热。
例如,surface pro 3的i7款就有过热的问题。
还有个人见解:Broadwell这代根本就不要考虑什么高频高性能。看看Broadwell-K的传闻就知道了,这代的高频Broadwell热得可怕,连Intel都要放弃这代的高频版本,全部转向低频低性能低功耗。
今年是Intel的工艺年,就是老架构,新工艺。新工艺能带来更省电的优点,但是老架构在更紧凑的环境中散热问题就突出了。
而明年是Intel的架构年,保持老工艺,更新架构,新架构出来就能带来更多性能提升,并且解决一些紧凑环境中的散热问题。
本帖最后由 nahcooo 于
22:00 编辑
泡网分: 6.856
帖子: 7472
注册: 2012年08月
nahcooo 发表于
U是超低功耗,同时也是超低性能的意思。
笔记本用这个很合适,如果你需要性能应该直接上台式机。硬要笔记本的话也应该选择MQ结尾的i7,Q是四核的意思,M是移动版常规电压的意思,性能比这个5500U好很多。
看cpubenchmark上i7-5500U的性能大概也有i3-3220的水平,作为笔记本是还不错的。
而i7-4800MQ有着i7-2600的水平,属于一定需要笔记本又要性能的选择。多谢,再考虑考虑,是不是等更高规格的5代酷睿笔记本上市后再买算了。
泡网分: 22.845
帖子: 9351
注册: 2008年06月
U是超低功耗,同时也是超低性能的意思。
笔记本用这个很合适,如果你需要性能应该直接上台式机。硬要笔记本的话也应该选择MQ结尾的i7,Q是四核的意思,M是移动版常规电压的意思,性能比这个5500U好很多。
看cpubenchmark上i7-5500U的性能大概也有i3-3220的水平,作为笔记本是还不错的。
而i7-4800MQ有着i7-2600的水平,属于一定需要笔记本又要性能的选择。
本帖最后由 nahcooo 于
21:20 编辑
[本版禁言]
泡网分: 11.853
帖子: 17633
注册: 2010年10月
u结尾的cpu是超低功耗的型号,笔记本还是选这个好了,在意性能就别考虑笔记本
本帖由安卓客户端发布
&版权所有:&&&&查看: 67254|回复: 125
【原创】关于低压和标压的CPU,个人观点及实验(我要加分~~嗷~)
[ 2182字 ]
中级会员, 积分 6.8, 距离下一级还需 1.2 积分
技术分6 分
资产值10884 nb
联谊分0 分
推论直接写开头,嫌下文太长的请看这里:
同架构同频率的标压u和低压u,在同等运行条件下,性能、功耗、发热都基本一致,因此标压降频=低压低频,低压似乎没啥优势
看到大家都在讨论x62上低压还是标压u,也大致了解了主张低压u和主张标压u的网友的诉求,先罗列一下。
对于主张低压u的网友来说
低压u:功耗低、发热低
标压u:功耗高、发热高、x6的散热器可能镇不住
而对于主张标压u的网友而言
低压u:性能不足
标压u:性能高
lz个人是主张标压的,理由是标压u的性能空间大,而且可以通过在系统电源选项中设置cpu最大性能值,通过降频来达到和同代低压u一样的低功耗和发热,十分方便。反之低压u无法轻易超频。另外,日常应用尤其在用电池的时候,很少会长时间将cpu满载,而在cpu处于同样的低频的时候,标压和低压在性能、功耗和发热上更加没有区别。
先来一极限超低频(用throttlestop拉低倍频到8,原本最低默认倍频是12)的四核i7截图,可见在cpu并非十分空闲的情况下,当前功耗只有7w左右~超超低电压低功耗妥妥的有木有!!(当然lz开着几十个chrome标签加上杂七杂八n多程序已经明显感觉到有些卡了好在是四核,略卡倒也还能接受)
i7_SULV.png (150.83 KB, 下载次数: 2)
10:37 上传
lz自己买电脑,也是在预算允许的情况下,尽量买机器能支持的最高频率的cpu(反正要低功耗可以降频,反之却不行)。
其实从酷睿2那时,lz就已经验证了降到了1.6g的p8400和运行在最高1.6g的su9600,满载时功耗和发热并无显著差别。
因此一个简易结论是,对于同代同架构、同样核心和线程数、同样二级缓存、核显基本一致的cpu,运行频率和性能以及功耗发热是正相关的。频率越高,性能就越高,功耗和发热也就相应越大。所谓低电压的cpu并非有特殊节能技术,而只是intel人为将其最高频率标定得比较低,从而限制了它的最大性能及功耗而已。并且,低电压cpu并非总是体质好,往往可能是体质不那么好,难以达到高主频的那些,被拿来标定成低压u;但是对于现在带有睿频的cpu,如果能验证,同代同架构的低压u在满睿频满负载时,实际的电压(v1)比标压u在同等频率和运行条件下的实际电压(v2)要低的话,就可以说明低压u体质反而可能是更好的。。(cpu生产过程中,型号和对应的最高频率那些是厂家对每个生产出来的u进行测试后才标定的)
举例:酷睿2时代的sl9400有很多最低电压是0.925v,而一些p8400、p8700却有0.900v甚至0.875v的;显然是因为部分sl9400体质不好,能够稳定运行的最低电压就比较高,而还是因为体质不好,所以高频也上不去,因此标定成所谓低压u- -
------实验荤割线------
下面是个小实验,手上暂时没有双核机子,先用着i7-3612qm,2.1g(四核满载最大睿频2.8g),四核八线程,6m缓存,标称tdp是35w的u来测试。测试方法是人为设定不同的最大cpu频率,然后分别用aida64单勾fpu,尽量占满cpu并使之达到最大发热量,观察cpu在满载时的实际功耗值,以及温度。
首先,将cpu降到1.7g,可见此时满载功耗只有17w,温度不算高,低电压的四核i7哦~
i7_LV.png (154.97 KB, 下载次数: 3)
09:01 上传
然后,再将cpu降到默认最低的1.2g,此时满载只有13w,温度更低了,超低电压四核有木有!!
i7_ULV.png (158.67 KB, 下载次数: 1)
09:01 上传
再然后,将cpu提升到2.1g(99% cpu性能,即不睿频),满载去到了22w(但还是远远没有达到标称的35w),温度提高相当明显
i7_noturbo.png (157.65 KB, 下载次数: 1)
09:01 上传
最后,允许睿频(即windows电源选项默认的100% cpu性能),满载峰值达到了35w,正是这块cpu的标称tdp,温度也非常暴力 (散热器一段时间没有清理了- -);因为过热的关系,截图一刻频率自动降了一点,因此图上的当前功耗是33w
i7_turbo.png (158.2 KB, 下载次数: 0)
09:01 上传
从实验结果可见,只要人为在系统中限制cpu的最高频率,即可使得标压cpu达到等价于所谓低压或者超低压的满载功耗值,同时降低发热。
另外还需要说明一点,lz的实验只将cpu核心满载,而并没有将核显满载(图上可见核显一直保持350mhz的最低频率)。如果核显同时有负载,那么它的功耗是和cpu核心的一块算的,也就说如果标称的tdp较大,如37w,那么cpu核心和核显都能同时达到更高的频率,从而获得较高性能;反之,来个17w的低压版,两者功耗加起来不能超过15w,那么对于cpu和显卡同时密集的应用,低压u真正低能的时刻就到了——cpu核心主频上不去,核显频率也上不去,因为tdp给标定得太低了好吗!!
那么说回x62,其实无论从价格还是性能来看,都更应该上标压i5。如果到时做出来发现最高频率满载时散热压不住,只需在系统电源设置里面改一下cpu最大性能值即可。会去改造x62的网友应该不会介意这个相当于在软件上打个小补丁的做法吧?
(i5-4200u的intel报价是281刀,i5-4200m只要225刀,前者不但最大频率低,核显也低了一点,低压坑爹伐?坑爹伐?)
当然了,i5-4258u和i5-4288u这俩低压i5配的核显是5系的,理论上显卡性能更高;可见最大tdp也28w了(这货并不是特别的低嘛),比15w多出来那部分功耗显然就是给核显留的了。但这俩8结尾的低压i5貌似是苹果用的,价格较贵(315刀)。低压i7嘛,那价格,呵呵
那么为神马intel要生产低压u,甚至还卖得更贵呢?第一,市场原因,需要细分产品线,至于标价并不总是客观反映实际性能或者技术的先进程度,低压u并没有更先进的节能技术,只是人为标定低频率来达成所谓的低能耗,然后甚至卖得更贵,呵呵 第二,的确部分散热器不够强大的超极本,需要这样的低压u;普通用户谁会去开电源选项调cpu最高性能值哦?如果超极本都用标压u,到时一堆因cpu被某些软件长期高占用导致过热烧毁的事情出来,厂家不哭瞎
另外,说一个扩展的实验思路,有条件的网友可以试一下。
i5-3317u,tdp是17w,缓存3m,最大睿频可达到2.6g
i5-3230m,tdp是35w,缓存3m,非睿频最高频率也是2.6g
找一个i5-3317u的机子,测试其cpu满载(睿频至2.6g)时的cpu package功耗值
再找一个i5-3230m的机子,将cpu最大性能限制在99%(即不允许睿频),此时该cpu最高只能跑2.6g,用同样的方法测试其满载时的功耗值
假设1:观察到的两者的功耗值基本相同
假设2:使用充满电的电池供电,保持其它条件不变,让测试持续至两个机子都没有电,则分别将两机的电池实际容量(单位是瓦时),除以其各自的实际运行时间(单位用小时),得到的结果(即每小时平均功耗)应该也基本相同。
[ Edited by&&kfgg on
技术贴,应该精华&
资产值 +10
初级会员, 积分 1.2, 距离下一级还需 2.8 积分
技术分0.9 分
资产值3486 nb
联谊分0 分
换了主板之后,体验对比了超低压和标压U,赞同LZ的绝大部分观点。
但是有一点是LZ没说到的,就是超低压的U的最低频率可以到相当低的程度。比如原签名机U5400最低频能到600MHz,而i5-560M最低频只能到1.2GHz,即U5400的满载频率,两个U在1.2GHz下的实际性能表现也基本如LZ所说,没差,同代U同频率没有明显的性能差别。
但是在空载或轻载的时候,超低压最低档频率下不是一般的省电。原签名机我曾经用电池插耳机开Foobar听APE,期间开着WiFi挂着Q,用了7个半小时,原厂6芯电。
碰到需要外带纯码字记录、纯轻度使用的时候,这时的续航优势就来了。
[ Edited by&&sp670 on
初级会员, 积分 2.5, 距离下一级还需 1.5 积分
技术分0 分
资产值41014 nb
联谊分0 分
赞同卤煮的想法。
入门会员, 积分 0.4, 距离下一级还需 0.6 积分
技术分0 分
资产值4661 nb
联谊分0 分
俺支持楼主,支持标压。
高级会员, 积分 9.2, 距离下一级还需 6.8 积分
技术分8.4 分
资产值11485 nb
联谊分0 分
初级会员, 积分 1.6, 距离下一级还需 2.4 积分
技术分0 分
资产值24103 nb
联谊分0 分
赞同卤煮的想法。
初级会员, 积分 3.9, 距离下一级还需 0.1 积分
技术分3.1 分
资产值11423 nb
联谊分0 分
赞同楼主。
高级会员, 积分 8.6, 距离下一级还需 7.4 积分
技术分1.4 分
资产值104864 nb
联谊分0.1 分
基本同意使用标压!
但是这散热问题始终是揪心的!
初级会员, 积分 1.3, 距离下一级还需 2.7 积分
技术分0 分
资产值11199 nb
联谊分0 分
支持楼主,支持标压
入门会员, 积分 0, 距离下一级还需 1 积分
技术分0 分
资产值257 nb
联谊分0 分
x6系列定位于便携,如果便携时候散热与电量不行,那就超出当初的想法了,支持使用低电压芯片。
中级会员, 积分 6.8, 距离下一级还需 1.2 积分
技术分6 分
资产值10884 nb
联谊分0 分
Posted by mikdu on
x6系列定位于便携,如果便携时候散热与电量不行,那就超出当初的想法了,支持使用低电压芯片。
我整篇文都在说标压降频=低压低频。。。。。。
高级会员, 积分 8.2, 距离下一级还需 7.8 积分
技术分1.1 分
资产值97715 nb
联谊分0 分
楼主写的很好,希望下面的实验有网友做出来看看
入门会员, 积分 0.5, 距离下一级还需 0.5 积分
技术分0 分
资产值5492 nb
联谊分0 分
入门会员, 积分 0.2, 距离下一级还需 0.8 积分
技术分0 分
资产值3621 nb
联谊分0 分
入门会员, 积分 0.1, 距离下一级还需 0.9 积分
技术分0 分
资产值1370 nb
联谊分0 分
初级会员, 积分 1.1, 距离下一级还需 2.9 积分
技术分0.6 分
资产值3898 nb
联谊分0 分
赞同楼主观点
入门会员, 积分 0, 距离下一级还需 1 积分
技术分0 分
资产值287 nb
联谊分0 分
我的观点是,本子,尤其是定制本,性能够用就行,本来就是升级,不应该指望高性能。
首先要看标压的限制频率是否方便,如果方便,那没话说;
如果不方便,并且低压性能足够的话,那支持低压;如果低压不够,部分时候标压才能满足,这点真不好权衡,每个人对性能和稳定的要求不同。
中级会员, 积分 6.8, 距离下一级还需 1.2 积分
技术分6 分
资产值10884 nb
联谊分0 分
Posted by njufoolfish on
我的观点是,本子,尤其是定制本,性能够用就行,本来就是升级,不应该指望高性能。
首先要看标压的限制频率是否方便,如果方便,那没话说;
如果不方便,并且低压性能足够的话,那支持低压;如果低压不够 ...
额,lz个人觉得,升级的最直接目的就是获得显著的性能提升嘛~
限制频率我帖子那几个图有体现,灰常方便啊,控制面板改电源选项一个参数而已。
而且最主要是,用标压比较便宜啊~
入门会员, 积分 0.2, 距离下一级还需 0.8 积分
技术分0.2 分
资产值103 nb
联谊分0 分
支持标压,不过4258u也不错,核显不错
入门会员, 积分 0.2, 距离下一级还需 0.8 积分
技术分0 分
资产值2395 nb
联谊分0 分
思路很新鲜,就是样本少了点
中级会员, 积分 5.6, 距离下一级还需 2.4 积分
技术分4.9 分
资产值6310 nb
联谊分0 分
支持楼主的论点
好几年前我就说过,所谓低电压CPU不过是intel消耗主频上不去的晶圆的一个营销手段。说得更过分一点,你花了大价钱买了低电压CPU,得到更低的性能。
同理,当初intel推上网本概念,为了消耗库存的低品质晶圆出了ATOM,麻痹的第一代ATOM跟P3 1.0一个性能。那可是酷睿双核时代了啊!
现在炒超级本也是一样的伎俩。好多不懂的朋友还来问,超级本的性能是不是最好?我擦,性能你妹,阉割版CPU,阉割版GPU,更贵的价钱。钱多人傻速来
初级会员, 积分 2.5, 距离下一级还需 1.5 积分
技术分0 分
资产值35886 nb
联谊分0.2 分
中级会员, 积分 6.8, 距离下一级还需 1.2 积分
技术分6 分
资产值10884 nb
联谊分0 分
Posted by 金陵老游侠 on
支持楼主的论点
好几年前我就说过,所谓低电压CPU不过是intel消耗主频上不去的晶圆的一个营销手段。说得更过分一点,你花了大价钱买了低电压CPU,得到更低的性能。
同理,当初intel推上网本概念,为了消耗库 ...
握爪握爪,正是当年在侬这儿得到不少启发啊哈哈~
记得兄弟当年组装过x200来着
初级会员, 积分 1.8, 距离下一级还需 2.2 积分
技术分1.5 分
资产值4686 nb
联谊分0 分
标压I5降频用,等于跑不满全部性能
既然这样不如购买标压I3,省去降频步骤,同时节省了金钱。HOPE的选项里面没给I3,51nb很多的CPU党估计也不买账I3。
I3基本上不存在超过TDP的情况。
中级会员, 积分 6.8, 距离下一级还需 1.2 积分
技术分6 分
资产值10884 nb
联谊分0 分
Posted by cuttondog on
标压I5降频用,等于跑不满全部性能
既然这样不如购买标压I3,省去降频步骤,同时节省了金钱。HOPE的选项里面没给I3,51nb很多的CPU党估计也不买账I3。
I3基本上不存在超过TDP的情况。
标压i3目前官方数据只有两枚,i3-4000m和i3-4100m(,),报价和i5是一样的都是225刀。。。。。不过某宝上,i3-4100m的pga正式版散片是600大洋,i5-4200m要900多,i3便宜了三分之一。如果到时i5满载确实过热的话,i3的确是一个好的替代选项~ (i3-4100m基本就是i5-4200m的无睿频版,哦还有核显最大频率比i5低50mhz。。)
只不过,看着cpu参数,心有不甘哪
[ Edited by&&kfgg on
初级会员, 积分 3.9, 距离下一级还需 0.1 积分
技术分3.1 分
资产值11423 nb
联谊分0 分
楼主的主要意思是低压U是贵的废柴,用低压没有任何意义,属于&人傻钱多&的选择
至于I3 还是 I5 ,厚朴已经给出答案,因为I3根本不在他的选择范围以内.
初级会员, 积分 1.8, 距离下一级还需 2.2 积分
技术分1.5 分
资产值4686 nb
联谊分0 分
回复 #22 kfgg 的帖子
低压确实不是优质晶圆做出来的,优质晶圆用在顶级u上了,我有一颗3840qm满载温度比3610qm还低(当然那个3610qm是个大雷)
手头一个i5 520M一个i7 640LM 都维持在1.2G运行 640LM是2540P 温度30多 520M是X201 温度40出头
IVB有一个区别,标压的最低频率是1.2G,低压是0.8G,如果都锁在最低频,低压会省一点电
TB的低压I5加针并不算贵,和标压I3差不多钱。
不清楚HOPE会从什么渠道购买CPU(应该不是Intel的TRAY)
高级会员, 积分 9.2, 距离下一级还需 6.8 积分
技术分8.4 分
资产值11485 nb
联谊分0 分
其实i系列在日常使用的过程中,本来就是自动降频使用的。一般情况下上网、办公、视频,CPU的使用频率也很少超过1.5G。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什么CPU都一样,包括功耗和续航都一样。
所谓“睿频”,只是让你万一需要的时候用一下,而不是一直用着的。如果一直用睿频的话,那么更可能是需要换一个更好的CPU了。
[ Edited by&&slangmgh on
中级会员, 积分 6.8, 距离下一级还需 1.2 积分
技术分6 分
资产值10884 nb
联谊分0 分
Posted by sp670 on
换了主板之后,体验对比了超低压和标压Uvihz赞同LZ的绝大部分观点。
但是有一点是LZ没说到的,就是超低压的U的最低频率可以到相当低的程度。比如原签名机U5400最低频能到600MHz,而i5-560M最低频只能到1.2GHz, ...
用throttlestop这个软件,可以降倍频,这样标压也能低到非常低的
lz在主贴也更新了下图
[ Edited by&&kfgg on
初级会员, 积分 1.2, 距离下一级还需 2.8 积分
技术分0.2 分
资产值4075 nb
联谊分0 分
标压是必需的
银牌荣誉勋章(注册8年以上会员)
注册8年以上会员
月全勤勋章
金牌荣誉勋章(注册10年以上会员)
注册10年以上会员
Powered by Discuz! X3.2 &
Comsenz Inc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志强主频为什么那么低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