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大北方交大是私立的么

北方交通大学(附属中学分校店)电话,地址,价格,营业时间(图)-北京-百度糯米
有即将到期的糯米券笔订单未评价笔订单未付款条新的商家回复百度糯米:nuomivip
热门分类中国菜外国菜热门影片热门院线
团购北方交通大学(附属中学分校店)
北方交通大学(附属中学分校店)
学院南路1号
查看地图
支付宝-特约商家
可信网站 身份验证
网站认证 Web Trust请问全中国的交通大学排名大致如何,我一个晚辈今年考入北方交大(还是北京交大记不得了),此校如何,一本二本?我是学文的所以不甚了解,还请诸位告知,谢谢!
楼主发言:2次 发图:0张 | 更多
  新竹》上海》西安》北方》西南  大概就是这样子,其他的交大统统是冒牌的垃圾。  你读的还算可以吧,不过在北京显然不是前三,呵呵。
  这么说,我又多了一个师弟(妹),欢迎.  交大不错,是一本.  二本还混吗?
  北京学校的排名  北大清华〉人大师大〉北理北航〉北科交大……  http://www.
  新竹》上海》西安》西南》北方
  其实西南交大和北方交大差不多。无非西南交大的毕业生基本控制了很多设计院和铁道系统。  上交和西交其实也差不多吧。上交发展很快,工科不错,西交的管理很好。  新竹交大肯定是No.1  其余的叫交大的学校都是垃圾...
  听说新竹交大马上&新竹清华合并了,厉害啊,到时候实力绝对是中国第一,远远超过大陆的任何一所学校。    在美国硅谷,交大校友的公司听说占据了50%。    另外,西交的管理科学听说不错。可是,我是从上交安泰管理学院出来的,西交管理毕业后的就业,绝对不如上交管理。管理这东西,&经济发展水平息息相关。
西南交通大学最新的“城市交通网络研究”是受到了 美国城市问题研究中心 的称赞的!!并于2003年邀请西南交大时任校长周本宽等人前往“哈佛”做学术演讲!
    西南交大是所很不错的学校啊.    特别是桥梁隧道等专业, 很好的.好有交通工程都是全国第一   排名上, 西南交大比不上上交和西安交大, 但是比北京的好很多, 以前的铁道部第一就是西南交大啊.
  西南交大?没听过.  我只知道有西安......
  湖说!!
  偶是西交的  很多人以说是不是搞交通方面的  晕死
   西南交通大学最新的“城市交通网络研究”是受到了 美国城市问题研究中心 的称赞的!!并于2003年邀请西南交大时任校长周本宽等人前往“哈佛”做学术演讲!  ===========================================================  校长的名誉多着呢,人家还是超导所的所长啊     唉  
  另外,西交的管理科学听说不错。可是,我是从上交安泰管理学院出来的,西交管理毕业后的就业,绝对不如上交管理。管理这东西,&经济发展水平息息相关。      =============================  说的没错,真实情况就是这样,西交管理强在工程管理(汪应洛院士是此学科的学科带头人…),而不是就业良好的MBA,就工商管理来说,前面还有北大光华这样的牛B学院在前面带头呢,当然,还有复旦,上交的华泰也不错啦。  
  楼上的错误的有2点:    工商管理最牛的不是北大,是清华管理学院。下面的是复旦。  当然,最好的还不是清华,而是中欧国际商学院。中国唯一一家排到世界前20名的商学院。里面的MBA出来后,第一年平均月薪2万。    第二,上海交大的是“安泰管理学院“不是华泰。一字之差,内容完全不同,安泰是美国的一家保险公司,华泰是国内一家公司,实力比较弱。
  上海 西安 北方 西南  其他的都~~~盗名
  西南&北方,当然了
      作者:tayixu 回复日期: 11:23:33 
    西南&北方,当然了    
  作者:pptmeng 回复日期: 11:06:17 
    上海 西安 北方 西南    其他的都~~~盗名    兄弟把台湾的交大忘了?  
  看台湾的干吗呀,现在能考台湾的学校么?就我来看,全国的当这样排。  西安》上海》北京》西南  西安,正如上者说,管理不错,其他综合实力也不赖啊  上海,虽主体迁到西北,北京和西南,但口碑仍然皆上啊。  北京,和西南的差不多,可能北京的就占了在首都的光吧。      看了别砸我。
  作者:liuanson 回复日期: 11:08:49 
    看台湾的干吗呀,现在能考台湾的学校么?就我来看,全国的当这样排。    西安》上海》北京》西南    西安,正如上者说,管理不错,其他综合实力也不赖啊    上海,虽主体迁到西北,北京和西南,但口碑仍然皆上啊。    北京,和西南的差不多,可能北京的就占了在首都的光吧。    看了别砸我。  ======================================================    呵呵,楼上这位兄弟,想不砸你都难。    说实话:现在的上交实力要强于西交了。绝大多数领域,以及各个指标上,上交都强于西交。可能西交的人还有点别扭,但这已经是事实。    另外,上海(老交大)的主体是在57年迁到了西安。可是老交大从来没有被分拆到北京和西南,因为它是不搞铁道的“交通大学”。  北京和西南交大这一脉不是上海为基地的南洋公学发展而来,而是唐山铁道学堂和(铁路管理传习所)。    所以,台湾的新竹交大,上海交大,西安交大是一脉相承的。  西南交大和北京交大是关系很近的。西南和北京在铁道方面的实力和声誉很好。    说实话,“交通大学”的辉煌和良好口碑,主要是解放前在上海的老交通大学打下的。因为几所交大解放前分分合合,相互也就不多计较了。    ==================  交通大学之家族史    南洋公学     山海关北洋    ()    铁路官学堂      上海     (0.9)      |       八国联军      |       入侵停办      ↓         ↓     商部高等     山海关内外     实业学堂      路矿学堂   ()   (8.1)      ↓        唐山    邮传部上海       ↓   高等实业学堂    邮传部唐山          铁路管理传习所   ()     路矿学堂         (6.12)北平      ↓      (2.1)           ↓    南洋大学堂       ↓             交通传习所   ()    唐山铁路学校         (6.12)      ↓      (4.8)       ________↓_________    交通部上海       ↓          ↓         ↓   工业专门学校   唐山工业专门学校   北京铁路管理学校   北京邮电学校   ()    (1.7)   (1.7)  (1.7)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交通大学(1921年4月合校)                  (2秋)                办事处成立,设北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   交通大学上海学校      交通大学唐山学校      交通大学北京学校   (1921夏-1922秋)       (2.9)       (2.7)       ↓              ↓             ↓   交通部南洋大学        交通部唐山大学      交通部唐山大学北京分校   (1922秋-1927夏)       (8.2)       (-1923.3)       |              | ^┄┄┄┄┄┄┄┄┄┄┘ ↓       ↓              ↓           北京交通大学   交通部第一交通大学       唐山交通大学       (8.6)   (8.8)       (8.6)          |       |              ↓             ↓       |          交通部第二交通大学     交通部第三交通大学       |           (9.9)      (-1928.8)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交通大学(6.6)                  (校长驻上海本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     交通大学          交通大学唐山        交通大学北平   设电机工程,机械工程,      土木工程学院       交通管理学院分院   交通管理三学院        (1.8)       (9.2)   (9.7)上海         |           | |       | ^┄┄┄┄┄┄┄┄┄┄┄┄|┄┄┄┄┄┄┄┄┄┄┄┘ ↓       ↓1928.11起交大改归铁道部管 |       交通大学北平交通管理学院   交通大学上海本部          ↓          (9.7)   交通管理改为铁道管理 &┄┄┄交通大学唐山工程学院         ↓   增设土木工程学院        (7.8)    交通大学北平铁道管理学院   (7.8) &┄┄┄┄┄┄┄┄┄ |┄┄┄┄┄┄┄  (7冬)       |              |        七七事变后,学生南下,迁校       |              |         内地,1938.1附于唐院       ↓              ↓             ↓   交通大学上海本部      交通大学唐山工程学院   交通大学北平铁道管理学院   (2.8) &┄┄┄┄  (1.8)       (1937冬-1941.8)   校舍迁入法租界,1941.9   37.12迁湘潭复课,38.5迁   38.1并入唐院铁道管理系   曾改名私立南洋大学     杨家滩,39.2迁贵州平越     39.2迁贵州平越       | ^┄┄┄┄┄┄┄┄┄┄┄┄|┄┄┄┄┄┄┄┄┄┄┄┘ |       |────────────┐ └─────────────┤       ↓            ↓               ↓   1942.8,租界沦陷,被     交通大学重庆分校         交通大学   日汪伪组织接收改名:    1940.9在渝小龙坎成立    唐山工程学院,北平铁道管    国立交通大学       1942.10迁九龙坡       理学院 (贵州平越)   (5.8)          ↓           (2.1)       ↓         国立交通大学重庆总校         ↓   上海临时大学第一分班     (6.5)      国立交通大学贵州分校   (6.6)      1945.8抗战胜利后由 &┄┄┄  (6.4.9)   1945.8由租界迁徐家汇      重庆返上海        1944.12迁重庆丁家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   国立交通大学        国立唐山工学院      国立北平铁道管理学院   (9.5)       (9.7)        ()      上海        1946.6返唐山,1948.12迁        |       | ┆        上海,1949.5返唐山          |       | ┄┄┄┄┄┄┄┄┄┄┄┄|┄┄┄┄┄┄┄┄┄┄┄┄┄|┄       ↓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 ↓     交通大学          中国交通大学        交通大学电子研究所   (9.9)       (0.8)       (7.9)台湾   55年中央决定迁西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6年交大大部分迁西安    ↓       |      ↓    |       |      中国交通大学     |   中国交通大学北 |       |       唐山工学院     |   京铁道管理学院 |       |      (0.8)    ↓   (0.8) |       |          |   北方交通大学    |    |       |          |   (2.5)   |    |       |          | __________|__________ |    |       |          ↓|           |↓    |       |         北方交通大学      北方交通大学  |       |         唐山工学院       北京管理学院  |       |──────┐  (50.8-52.5)      (50.8-52.5)   |       |      |      ↓        ↓      |       |      |    唐山铁道学院   北京铁道学院    |       |      |    (50.5-72.3)   (52.5-70.6)    |       ↓      ↓   64年决定迁峨眉,    |      |     交通大学   交通大学   71年迁峨眉      |      |     西安部分   上海部分      ────────|      |   (57.9-59.9)  (57.9-59.9)     |    ↓   |      |       ↓      ↓      | 
|      |   西安交通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    ||      ↓   (1959.9- )   (1959.9- )     ↓ ↓   交通大学工学院                  西南交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9.7)                   (1972- )    (1970.6- )     ↓                  84年决定迁成都    北京    新竹交通大学                  88年3月迁成都         (1979.7- )台湾新竹      
  由图可看出,西交,上交是一家,西南交和北交是一家.虽然解放前都统一在交通大学的牌子下,其实是没有多少血缘关系的,西交,上交认的祖宗是南洋公学,西南交,北交的祖宗是山海关北洋         铁路官学堂 .    
  从南洋公学始的交大从来就没以交通为主,所以其交通并不代表行业,其交通就象清华,南开等是一样的,所以西交,上交后来一直是教育部在管,而北交,西南交到名副其实的一直在搞交通,所以很长时间是铁道部管.  
当然,台湾的新竹交大和西交,上交是亲亲的兄弟啦.    
所以,西交,上交,新竹是一回事,西南交,北交,兰州交大是一回事,华东交大,大连交大等又是另外一回事.    
  听说重庆的铁道学院,山东的铁道学院以后也会改名&XX交通大学“。以后估计全国的铁道和交通类学校都会变成交通大学。    “交通大学”这块牌子也会给这些垃圾学校搞臭了,就算上海,西安和新竹交大再努力,很多人也会对交通大学指手画脚,政府害人不浅啊。
  唉~~这年头,火车上和人聊,我说我是上交的,人家说出来当个交警还不错,晕死......  还有,高中同学聚会,考到大连交大的也满嘴“我们交大”...
  大连交大
     交大的名头是自南洋公学始的老交大和西交,上交,新竹三兄弟创出来的,西南交和北交因为历史的原因可以沾光,但请西南交的同学们注意一下,西南交就是西南交,最好不要自称西交,因为西交应该是专指西安交大的,以免混了.  
  看来,交大是要分个三六九等的!  
  love sjtu
       作者:卖火柴的小女孩7 回复日期: 13:45:50 
         交大的名头是自南洋公学始的老交大和西交,上交,新竹三兄弟创出来的,西南交和北交因为历史的原因可以沾光,但请西南交的同学们注意一下,西南交就是西南交,最好不要自称西交,因为西交应该是专指西安交大的,以免混了.      =====================  现在西南交大新校区的名字直接四个字:交通大学,你要骂就骂周本宽去吧!
  有没有人知道武汉交通科技大学1990年左右的校长是谁?
  作者:卖火柴的小女孩7 回复日期: 13:45:50 
         交大的名头是自南洋公学始的老交大和西交,上交,新竹三兄弟创出来的,西南交和北交因为历史的原因可以沾光,但请西南交的同学们注意一下,西南交就是西南交,最好不要自称西交,因为西交应该是专指西安交大的,以免混了.  ============================================================  被吹了你,我们西南交大100年校庆是1996年,全国第一个    你们西安和上海算什么,不过是吹出来的,尤其是上交,就是一骗子  
  如果没了西交上交,还有人人交大这块牌子吗?
  牛刀兄还真自信  交大的牌子是谁撑起来的大家都很清楚,不是你说的一样,张口一吹就吹出来的。
  作者:牛刀三两 回复日期: 15:12:05 
      被吹了你,我们西南交大100年校庆是1996年,全国第一个        你们西安和上海算什么,不过是吹出来的,尤其是上交,就是一骗子    ========================================================    没有西安交大和上交,你以为就凭西南交大(老唐山铁院也只是在铁道部门有点名气而已,其他差了远了)那点实力能打出“交通大学”这块牌子,可笑。  自己占了光还说人家是骗子,可笑。
其实西南交和北交是“交通大学”这个牌子的最大受惠者,西交,上交创了牌子,西南交一方面可以理直气壮的享用,另一方面还BS后改叫交大的。    
说人上海交大是骗子的西南交真是没良心又不厚道!没西交,上交撑着,能踩交大这个牌子学校不下50个。
  牛刀三两  -----------  就算外人说几所交大内讧,也要说清楚!    虽然网上那些大学排名多少有些问题,但是相对客观反映了大学实力。  上海交大和西安交大都在前10位,西南交大呢,所有排名都在50名左右。难道其他所有人都是傻瓜,就你这么“伟大”是能看出上交“骗子”的上帝?笑话。    现在的西南交大,除了桥梁和隧道专业还可以,弄出个没实用的磁悬浮,其他你们哪什么和上交和西交叫板?  比生源,比师资,比2院院士,比校园建设,比学校硬件,比国家重点学科,比重点实验室,比科研成果,比学校内部的管理,比在外的声誉和名气,现在的西南交大哪点可以拿出手和上交西交比的。    就算历史上,唐山铁院培养出来的人才,也远不如在上海的老交大(现在的上海交大,西安交大)培养的人多和出名。“交通大学”这块牌子,如果没有20-40年代上海的老交大那段辉煌,就凭你们西南交大(唐山铁院)十辈子也达不到这个高度。    而现在的“交通大学”要不是上交西交和台湾新竹交大撑着门面,就凭西南交大现在的没落样子,还能在外面对人家指手画脚?你就以为人家铁道学院纷纷改名“XX交通大学”就是冲着你们西南交大来的?笑话了,还有脸在外面动不动上海交大骗子,省省吧。
  作者:狗狗头上的香蕉皮 回复日期: 23:28:30 
    作者:牛刀三两 回复日期: 15:12:05            被吹了你,我们西南交大100年校庆是1996年,全国第一个            你们西安和上海算什么,不过是吹出来的,尤其是上交,就是一骗子        ========================================================        没有西安交大和上交,你以为就凭西南交大(老唐山铁院也只是在铁道部门有点名气而已,其他差了远了)那点实力能打出“交通大学”这块牌子,可笑。    自己占了光还说人家是骗子,可笑。  ============================================================  不错,我们西南交大就是打的铁路牌    可是我们本分,我们知道我们其他的不行,但是在铁路上我们就是第    一。我们西南交大的前身是唐院,唐院不是交大了?????    不要说西安交大,上海交大如何如何    我们电气学院的磁悬浮、超导技术就是世界一流的    你们搞出个啥???    再说了,上海交大电气学院一年的经费没有上千万    我们这一个系的经费都两千多万    就你们那个破电气学院,也算国家重点学科??????    丢咱交大的脸      
  作者:狗狗头上的香蕉皮 回复日期: 23:28:30 
         没有西安交大和上交,你以为就凭西南交大(老唐山铁院也只是在铁道部门有点名气而已,其他差了远了)那点实力能打出“交通大学”这块牌子,可笑。    自己占了光还说人家是骗子,可笑。  ============================================================  不错,我们西南交大就是打的铁路牌    可是我们本分,我们知道我们其他的不行,但是在铁路上我们就是第    一。我们西南交大的前身是唐院,唐院不是交大了?????    不要说西安交大,上海交大如何如何    我们电气学院的磁悬浮、超导技术就是世界一流的    你们搞出个啥???    再说了,上海交大电气学院一年的经费没有上千万    我们这一个系的经费都两千多万    就你们那个破电气学院,也算国家重点学科??????    丢咱交大的脸      
  作者:狗狗头上的香蕉皮 回复日期: 10:55:16 
          现在的西南交大,除了桥梁和隧道专业还可以,弄出个没实用的磁悬浮,其他你们哪什么和上交和西交叫板?    比生源,比师资,比2院院士,比校园建设,比学校硬件,比国家重点学科,比重点实验室,比科研成果,比学校内部的管理,比在外的声誉和名气,现在的西南交大哪点可以拿出手和上交西交比的。        就算历史上,唐山铁院培养出来的人才,也远不如在上海的老交大(现在的上海交大,西安交大)培养的人多和出名。“交通大学”这块牌子,如果没有20-40年代上海的老交大那段辉煌,就凭你们西南交大(唐山铁院)十辈子也达不到这个高度。        而现在的“交通大学”要不是上交西交和台湾新竹交大撑着门面,就凭西南交大现在的没落样子,还能在外面对人家指手画脚?你就以为人家铁道学院纷纷改名“XX交通大学”就是冲着你们西南交大来的?笑话了,还有脸在外面动不动上海交大骗子,省省吧。  ============================================================  解放前,上交的土木有出40多个院士级人物??????    西南交大做到了    电气化轨道交通,我们是全国第一,这是事实    超导磁悬浮我们是世界第一    事实上,我从没有说过我们学校非常好,我只说铁路上第一    我们只是不承认所谓的“上交”这样权威    是的,我们条件没有你们好,那西南联大如何,比你上交如何???    但不表示你就比我们强。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俺只知道俺上海的同学都把西南交大和上交当一个档次的    对不起我孤陋寡闻,真不知道南洋工学院出了多少人才
  作者:不过一片云 回复日期: 19:50:01 
    牛刀兄还真自信    交大的牌子是谁撑起来的大家都很清楚,不是你说的一样,张口一吹就吹出来的。  ============================================================  西南交大的牌子是不如以前  可是再以前呢???唐院的牌子可不比清华差    再说,学校的实力是第一位,名气是吵作出来的    上交要是多些跳楼的,怀孕的,自杀的,还会更出名的
  本是同根生,  相煎何太急!
  说句公道话    如果现在还有人认为 西南交大
和上交 西交一个档次    我估计他脑子有毛病
  转本人于2001年所作一篇关于交大的东东,:)      百年交大    
稍稍对中国高校有些注意的人都会知道著名的上海交通大学和西安交通大学,但中国冠以交通大学名的却决不止这两所,至少西南交通大学和北方交通大学也同样引人注目。北京大学“北大未名BBS”里有一个交大国际论坛,由这四所交通大学,加上亚洲名校、台湾的新竹交通大学共同组成。那么,这五所间究竟有什么联系呢?相信大多数人除了知道上海交大与西安交大的血缘关系外,其他是一无所知的。因为交大的这历史太复杂,条理太乱,以至便是交大学生也不一定能说清楚。   
交通大学前身南洋公学诞生于1896年,与同为盛宣怀创办的北洋大学堂同为中国近代历史上中国人最早创办的大学。从此南洋北洋交相辉映,开创了中国高等教育史的新篇章。其实客观公正地讲,中国第一所具有高等学府意义的大学是北洋大学堂也即今天天津大学的前身,南洋公学则为第二。但由于19世纪末天津闹义和团,北洋大学堂师生被迫转移到上海南洋公学教学,因此近代中国第一批大学生是在南洋大学毕业,学生中较为出名仍在世的有曾任清华副校长的张维等。   
北洋大学堂虽然早于南洋公学,但由于战乱原因,发展一直不如南洋公学,特别是抗日迁自西安联合北平其它院校成立北洋工学院,备受抗日战争战火摧残,已经逐渐消亡,直到解放后在天津旧址成立天津大学,但历史脉络已断,今非昔比。今日我们到天大网上主页上仍可看到“原北洋大学”字样,他们对历史传统的尊崇仍值得我们肃然起敬。话说回来,南洋公学由于地处上海,位于租界,免受战火侵拢,成立后发展很快,在本世纪二十年代中期前一直无可争议是中国第一高等学府,这当然一方面也是由于当时北大、中央大学尚末觉醒,而清华还末成立的原故。当时交大学生灿若星辰,出名的有黄炎培(后为共和国第一任政务院副总理)、李叔同、王安等。其中李叔同更是交大历史上独树一帜的人物,文词歌赋,样样精通,这在交大以工救国的办学百年历史上是罕见的。   
交大当时教学用的全是麻省理工学院的原版教材,被世人称为“东方MIT”。可惜到现在五所交大已经无人敢再提当年之勇了。百年沧桑变化,真是令人感慨万千。   
南洋公学创立后如同当时的政府变迁一样几经易名,甚至曾一度叫上海工业学校,直到本世纪十年代后期才有了个比较亮响的名字--南洋大学。可是好景不长,二十年代后,国民党政府为了加强交通建设和教育,把当时南洋大学和唐山路矿学校(即现西南交通大学的前身)和北平邮政学校(即现北方交通大学的前身)联合起来成立了国立交通大学,归交通部管辖。本部设在上海,依次称第一、第二、第三交通大学,后两所后来又称交通大学唐山工学院和北平工学院。   
据说正因为叫交通大学,后来唐文治校长确定校庆的时候,就定于4月8日,取自交通是为了“四通八达”的意思;另外有种迷信说法,是“四分五裂”,后来交大确实是四分五裂的命,分成了五个交大,院系调整的还不算数。话说回来,自从归交通部更名为交通大学后,就把交大定位于理工科大学了,交大发展的方向基本确定了。   
本来南洋公学时交大是具有很好的人文基础的,原来有个南洋公学特班,班主任曾是大名鼎鼎的蔡元培,该班培养了不少人很有名气的人文艺术方面的人才(如李叔同)。当时上海大多文艺名流都来进修,如同今天的交大中欧国际工商管理学院一样。据说连当初在上海失意落魄的蔡锷将军在红颜知已小凤仙的劝说下也来弄了个研究生文凭(野史),由此可见很有名气。后来,南洋大学时期人文气氛也不错,因为唐文治校长是前清进士翰林,是著名国学大师,本专业当然要有些活。到了交通大学时期,文科消失殆尽。有名的校友邹韬奋,在交大读土木时由于交大理工科要求严格,读得半夜吐血,读不下去,只好转学到圣约翰大学去学新闻了。要是没有趁早跑,恐怕中国近代史上又少了位名人,这只能说是交大的悲哀。后来交大除了理工科外,三四十年代逐渐兴办了管理学院,成为中国较早开办财会、管理等专业的大学之一,可惜解放后又被院系调整,调到复旦、上海财大去了,当时交大在人文方面一个比较有名气、可称大师级人物的教授朱东润也跑到复旦去了。现在世界一流大学大都是综合性大学。交大由于先天不足,很吃亏的。   
一个大学的发展与学校的领导紧密相关,一个好校长往往标志着学校发展的里程牌。北大有蔡元培、蒋梦麟、傅斯年;清华有梅怡崎、蒋南翔;浙大有竺可桢,路甬祥;在交大历史众多校长中,对交大发展起过重要作用的有盛宣怀、唐文治、叶恭绰、凌鸿勋、彭康,邓旭初(党委书记)。在二三十年交大名校长辈出,叶恭绰、凌鸿勋,还有黎照寰,交大也因此蒸蒸日上。当时交大的办学思路是建成“东方的MIT”,当时的交大的老师大部分是留美博士,水平非常高,如朱物华是哈佛博士,张钟俊是MIT博士,还有凌鸿勋,钟兆琳,王之卓等,不胜枚举。当时大学教授社会地位非常高,全社会对大学教授非常崇敬,工资几百个大元是当时普通公务员平均工资的十几倍。   
当年的国立交通大学用的大都是MIT的原版教材,要求非常严格,有硬性的不及格率,能进交大都是千里挑一,能拿到交大文凭意味拿到了金饭碗。钱学森去美国加州理工时,发现许多东西跟在交大学的一模一样,要求免修得到批准;茅以升从交大唐山工学院毕业去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时,由于学习特别优秀,名列第一,校方决定从此对中国交大的留学生免试入学;王安去哈佛时,由于抗战没有带交大毕业证书和成绩单,哈佛知道是交大毕业的,决定破格录取。因为之前去哈佛的交大学生都非常优秀,交大当时不仅在美国而且在全世界都是具有相当知名度的。   
由于二三十年代交大名校长治校有方,交大在国内享有盛誉,成为有志于工程的学子的最高学府。在抗战前交大达到了历史上最辉煌的顶点。当时中国的名校格局大体是中央大学,交通大学,清华大学平起平坐。中央大学是当时国民党的最高学府,由蒋介石亲自任校   长,学科门类最齐全,综合实力最强。交大则是专注工程、管理类,是工程方面的最高学府。清华由于二十年代是留美预学校,在短短十几年间也名声鹊起,也日渐成为综合性大学,理工文都有很强实力。此时的北平大学经历了五四的荣耀,除了人文方面实力很强外,   整体实力已经稍逊。当时交大南有交通大学上海本部,擅长机电类;北有交大唐山工学院,执全国土木之牛耳,交相辉映。这里特别要提一下唐山交大(即今西南交通大学),水平之高,名气之大,人才之多,当时绝对可以和上海交大本部平分秋色。现在从校史博物馆列出的一百三十多名交大出的院士,至少有三分之一是出自唐山分部。   
抗战后交大上海分部内迁到陪都重庆,也说明了国民党对交大的重视,唐山、北平分部也内迁至贵州遵义,虽受一定的影响,交大依旧实力雄厚。但此时西南联大和中央大学实力已经强于交大。浙大由竺可桢治校后也奋起直追,到了抗战后也逐步赶上了交大。离开了大上海,交大发展也进入停滞不前阶段,抗战后,西南联解体后,失去了龙头老大的位置。当时的中国大学格局是中央大学、清华大学、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北平大学。交大仍是工程类的最高学府,但主要原因是因为中央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都已经成为综合性的大   学。当时交大的名教授也明显少于上述三校。   
返回上海后交大逐渐恢复元气。在四年内战中交大基本没有受太大影响,但交大学生也不再耽于书本,开始积极参加政治运动,用血的代价铸就了当时上海的“红色堡垒”。当时交大学生具有较强的政治意识,不少当时学生后来也因此成为了政治活动家,像、丁关根等。解放战争后期,国民党败局已定,开始把交大的一些名教授带去台湾,如凌鸿勋、李熙谋等,正是他们后来在台湾“恢复”了国立交通大学(即今新竹交通大学),现在已经是亚洲知名学府,实力远超大陆四所交大。   
交通大学在迎来解放曙光的同时,也迎来了史无前例的高校调整。解放时的王之卓校长被调往武汉测绘学院。解放后的负责人开始是李培南,再后是彭康,前者是二野军队南下干部,后者是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学者,也是共产党干部。解放前后学校总体保持平稳过渡,实力依然很强,   
继续保持“北清华、南交大”均衡局面。到了一九五二年,由于中央实行对苏联一边倒的政策,在教育上也采用苏联单科分类别大学模式,在全国范围内进行第一次校院大调整。在当时的几所顶尖大学中,北京大学(由北平大学吞并燕京大学并占了燕大的校园)、清华大学由于位于首都,得于重点加强,从全国各大学抽调精英壮大实力,成为院校调整的受益者。中央大学由于是国民党的中央学府,自然没有好果子吃,而被强行拆成南大、南工、南医、南农等几个学校,从此消亡。交大则成了下蛋的老母鸡,由具有相当规模的理、工、管理的多学科大学被拆成单一工科大学:理学院中的数学物理化学学科被调到复旦大学,化学还支援成立了华东化工学院;实力雄厚的土木建筑全部被调入同济大学,带走了俞调梅等一大批教授;独具特色的管理学院的管理、会计、财务等系并入复旦大学和华东师范大学,部分支援成立了上海财经学院;纺织系分离出去成立了中国纺织大学(即今东华大学);水利系由严恺带去成立华东水利学院(即今河海大学);航空系分出成立了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电中的电子部分支持了南工(即今东南大学),55年又支持了成都电子科技大学,机电中还支持成立了哈尔滨工业大学,带走了一大批著名教授;此外还有部分院系分出去支援了西北工业大学、上海海运学院等许多学校。当然交大也从外面调入了一些工科力量,但除了造船得到同济支援得到加强外,其它都是被撤掉的上海二流大学的专业并入。一出一进,实力大损,但比起中央大学来血脉还得以保存,已是庆幸。当此时复旦从交大、浙大的调整过程占了大便宜,从解放前的二流的私立大学一举成立实力雄厚的综合性大学。后来上海市委副书记徐匡迪在上海交大211工程中预审中也指出“复旦是院校调整的最大受益者,而交大则是最大的受害者”,这当然也包括后来的1956年交大的分裂。其它几个交大下场也很惨,著名的唐山交大被迁到四川几乎消亡,北方交大则变成了北京铁道学院。   
就在交通大学六十周年的1956年前后的二次院校调整中,交大上海本部再次被拆分。今日五个交大局面最终形成:当时中央考虑到东西部院校不均衡,决定在贫穷落后的大西北建立一所高水平大学。挑来挑去,北京的高校加强还来不及自然不在考虑范围;中央大学已经消亡并且政治上也不太“可靠”;上海高校最多,交大实力最强,交大解放前后又是红色大学,无论学术和政治都最合适,于是当时国务院和高教部就选上了交大。当时的交大党委和校领导一听,觉得中央把这么光荣的任务交给交大,是对交大的信任,也就接受。于是彭康等校领导就到西安去选校址,直到1956年西安校舍盖好后要搬家时问题发生了。   
当时交大的教师中大部分都是上海人或在上海住了很长时期,对上海和交大感情都很深,部分教师觉得西迁是削弱交大,感情和生活都不能接受,但由于当时的政治气氛都不敢提出来,只好逐步开始西迁。到了1957年,西迁问题在交大师生引起了强烈的讨论。当时分   成两派:支持派主要是政治上支持加强大西北建设的年轻教师和学生;反对派主要是老教授和认为这样会削弱交大的教师,已经到西安的师生生活很不适应也助长了反对之风。结果越吵越大,还没搬一半就停下来了。高教部长杨秀清部长向周总理汇报了这个情况。周总理亲自召集交大校领导和老教授进行研究。周总理明确说,西迁就是要牺牲交大支持大西北,并提出三个方案:要么继续全部迁到西安;要么已迁去的全部迁回;要么维持现状一边一半,迁不迁由你们决定。其实当时绝大数教师都反对西迁,但这在政治上是什么后果大家也都明白。经过艰难地讨论,采用了折中的办法,一边一半。但此时大部分设备已经先期运到西安,教师和学生也有60%到了西安。机电系、能源系等较早过去的留在西安;造船系、起重机械系等没过去的则留在上海;同时允许已经去西安感到不适应的或妻了和子女不便可回上海。于是一个交大,上海、西安两个分校就形成了。由于两地较远,不便统一管理,1959年交大终于分裂成西安交大和上海交大。上海交大有19个专业,西安交大有24个专业。   
1959年分成了两个交大后,彭康校长去了西安交大,程孝刚、朱物华副校长留在了上海交大。实是求是分析,在分割过程中,老教授中有三分之二留在上海,包括当时交大全部四名中科院学部委员:周志宏、程孝刚、朱物华等,还有著名的张钟俊、陈石英等;三分之一的老教授去了西安,著名的有钟兆琳、陈大燮、张鸿等。这也是上海交大七、八十年代学部委员比西安交大的多的重要原因。在中青年教师中有三分二去了西安,三分之一留在上海,这也是现在西安交大中坚力量比上海交大强的重要原因。在改革开放后,又有不少是上海人的西安交大教师陆续调回上海交大,如杨世铬等,使得上海交大元气逐渐恢复。按照西安交大在1996年在《研究生学位教育研究》杂志上的说法是:“实验设备的大部分,60%的教师去了西安交大”。上海交大对去西安的教师从来没有进行统计,但老交大的风水宝地留在上海这点则是毫无疑问的。   
交大分家好比兄弟俩,一个出远门,一个留在家里,结果导致了后来相互争遗产的历史问题,并产生两个交大之间的精神上的分裂和对立情绪,一直延续至今。这种对立表现为到底是爱国还是爱交大??去西安的认为留在上海的是逃兵,而且独自霸占了交大的遗产,西安交大才是正宗交大。而上海交大则认为上海交大保存下了老交大的底蕴,由于解放前人们为了区别唐山交大和北平交大习惯称在上海的交通大学本部为上海交大的历史缘故,在名气方面也确实是占了很多便宜,对西迁历史很少也不愿意再提起。而且交大校友由于毕竟在上海念书对上海交大也比较有认同感,校友各种简历也全部写上海交大,比如江总书记和两院院士的介绍以及平常的说法都说是上海交大毕业的,没讲是交通大学毕业,更不用说是西安交大毕业的。校友们捐钱也大部分都给上海交大,统计上海交大获校友捐款就达两亿多,校内各种建筑都是校友捐盖的。这对于西安交大在感情方面肯定是不能接受。于是争论谁是正宗也越来越激烈,并在百年校庆的到来前达到白热化的程度。   
西安交大坚持认为彭康校长带了60%的师生去了西安,因此是西安交大才是正宗。上海交大则认为当时西迁老教授很多都没走,况且后来西安还有不少教师和学生跑回上海交大,上海交大得了老交大的家产,还用争谁是正统吗。去西安的对大西北是作了很大的贡献,但生活却水土不服,感情上念念不忘上海;留在上海的使老交大在上海得以延续,生活上也比较好,但在政治上抬不起头,不少反对西迁的在文革残遭批判。其实,如果是纵向比,两所交大综合实力都堪称一流,进入全国前十名不成问题;如果横向比,论名气上交比西交响,再加上地理位置又好,高考学生的分数线比西交高不少,校园硬件设施比西交强得多;论教师水平,则西交水平比上交高,学科门类也比上交完整。上交虽则声名日响,可是所做的实际而有很高学术水平的成果却稍逊于西交的。海外的校友对交大有种亲切的称呼,以西交为唐城交大,上交为申城交大。唐申二校,一西一东;一黄原,一东海;一长乐坊,一徐家汇。以黄原上高大的城墙卷积厚重的长乐坊,凭东海边呼啸的海风振荡轻扬的徐家汇,谐振东西于海山,卷舒南北之晴空,则“交通大学”四字几可无愧无憾。     现在,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北方交通大学、新竹交通大学五所交大已经联合成立“交通大学校友总会“(Jiao Tong University Alumni Association)。其宗旨是:加强校友与母校、校友之间的联系、团结和合作,发扬交大的优良传统,共同为振兴中华,为增进各国人民之间的友谊,为母校的发展贡献力量。其任务是:沟通校友与母校、校友之间的联系、发挥海内外校友的智力优势和广泛影响,为母校的发展作贡献,为祖国的统一和现代化建设作贡献。   
而交大海外校友因其饮水思源,爱国荣校的光荣传统,虽身居海外,却仍然魂系母校,积极关心母校,从学术上,财力上,社交等方面鼎力支持母校发展教育。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交大海外校友超过5000人,遍布世界各地,其中主要集中在美国,加拿大,日本,澳大利亚,巴西,以及香港,台湾地区,并且都成立了当地校友会,定期举行校友活动。   
在美国,交大校友最多,校友活动也最活跃,在纽约,华盛顿,南加州,北加州,休斯顿,中西部,纽芬兰等地均建立了校友分会,每5年举行交大校友大团聚活动。2000年第7次全球交大校友年会已经圆满结束。据当时《世界日报》报导,来自台湾的老校友蒋光照,在会议结束前,宣布“全球交大校友联谊会”成立。首任会长为汪道涵;副会长8位包括五校现任校长谢绳武、谈振辉、周本宽、张俊彦、王文生及美洲校友会总会会长李天和、台湾交大校友会长郭南宏、香港交大校友会长陈明敏;秘书长蒋光照。   
香港校友会也十分活跃,同母校联系密切,支持甚大。每年4月8日校庆,海外校友不远万里,纷纷返校,参加毕业周年大联欢并捐款捐物,讲学指导,以表达海外赤子的心意和期望。留学日本的校友均是80年代以后出国深造的,大都已获得硕士、博士学位,并在大学任教或在大公司任职,于1998年汇集l00多位校友成立了留日校友会。   
交大百年,天下一家……   
★北方交大   
]~-~r   
_F' ]&   
-r--=-_~-_ L
★西安交大`-_   
./★上海交大   
★西南交大._L_~
&'`-_/~~-_ -, Z'
./'d|   
___-~ ` ★新竹交大   
-__z-=&`L____r-&
        交大校史沿革   南洋公学
山海关北洋   
铁路官学堂   
(0.9)   
八国联军   
入侵停办   
山海关内外   
路矿学堂   
(8.1)   
邮传部上海
高等实业学堂
邮传部唐山
铁路管理传习所   
(6.12)北平   
南洋大学堂
交通传习所   
唐山铁路学校
(6.12)   
________↓_________   
交通部上海
工业专门学校
唐山工业专门学校
北京铁路管理学校
北京邮电学校   
(1.7)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交通大学(1921年4月合校)   
(2秋)   
办事处成立,设北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交通大学上海学校
交通大学唐山学校
交通大学北京学校   
(1921夏-1922秋)
(2.7)   
交通部南洋大学
交通部唐山大学
交通部唐山大学北京分校   
(1922秋-1927夏)
(-1923.3)   
┘ ↓   
北京交通大学   交通部第一交通大学
唐山交通大学
(8.6)   
交通部第二交通大学
交通部第三交通大学   
(-1928.8)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交通大学(6.6)   
(校长驻上海本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交通大学唐山
交通大学北平   设电机工程,机械工程,
土木工程学院
交通管理学院分院   
交通管理三学院
(9.2)   (9.7)上海
↓1928.11起交大改归铁道部管
交通大学北平交通管理学院    交通大学上海本部
(9.7)   交通管理改为铁道管理
交通大学唐山工程学院
↓   增设土木工程学院
交通大学北平铁道管理学院    (7.8)
(7冬)   
      
七七事变后,学生南下,迁校   
内地,1938.1附于唐院   
↓    交通大学上海本部
交通大学唐山工程学院
交通大学北平铁道管理学院    (2.8)
(1937冬-1941.8)   校舍迁入法租界,1941.9
37.12迁湘潭复课,38.5迁
38.1并入唐院铁道管理系    曾改名私立南洋大学
杨家滩,39.2迁贵州平越
39.2迁贵州平越   
| ────────────┐
└──────────   ───┤   
↓    1942.8,租界沦陷,被
交通大学重庆分校
交通大学   日汪伪组织接收改名:
1940.9在渝小龙坎成立
唐山工程学院,北平铁道管   
国立交通大学
1942.10迁九龙坡
理学院 (贵州平越)    (5.8)
(2.1)   
国立交通大学重庆总校
↓   上海临时大学第一分班
国立交通大学贵州分校    (6.6)
1945.8抗战胜利后由
(6.4.9)   1945.8由租界迁徐家汇
重庆返上海
1944.12迁重庆丁家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国立交通大学
国立唐山工学院
国立北平铁道管理学院    (9.5)
1946.6返唐山,1948.12迁
上海,1949.5返唐山
↓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
─────────────   ┘
中国交通大学
交通大学电子研   究所   (9.9)
(7.9)台   湾    55年中央决定迁西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6年交大部分迁西安
中国交通大学
中国交通大学北
唐山工学院
京铁道管理学院
(0.8)   
北方交通大学
| __________|__________
北方交通大学
北方交通大学
唐山工学院
北京管理学院
|──────┐
(50.8-52.5)
(50.8-52.5)
唐山铁道学院
北京铁道学院
(50.5-72.3)
(52.5-70.6)
64年决定迁峨眉,
71年迁峨眉
交通大学工学   院   (57.9-59.9)
(57.9-59.9)
(1967.9-   1979.7)   
西安交通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
西南交通大学
北方交通大学
新竹交通大   学   (1959.9-)
(1959.9-)
(1972.6-)
(1979.7- )   
84年决定迁成都
台湾新竹   
88年3月迁成都
                  上海交通大学(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创办于1896年,以南洋公学为前身,是教育部直属、由教育部和上海市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被国家确定为21世纪首批重点建设的若干所大学之一。     上海交通大学是一所以坚实的理科为基础,强大的工科为主干,管、农、文、法等学科具有特色,具有国内一流水平,并有较大国际影响的全国重点大学。著名校友有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以及陆定一、丁关根、汪道涵、钱学森、邹韬奋、茅以升、蔡锷、黄炎培、邵力子、王安等。      学校现设有17个学院和2个直属系,还建有研究生院、成人教育学院、技术学院、网络教育学院和国际教育学院。目前有48个本科专业,14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57个二级学科博士点、106个硕士点,其中包括11个领域的工程硕士点、工商管理(MBA)和公共事务管理(MPA)等3个专业硕士点。有13个博士后流动站,涵盖理、工、文、管、农、经、法、教育等学科门类。学校拥有工科物理、工科数学和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等3个国家教学基地、8个国家重点学科、9个上海市重点学科、9个国家重点实验室、部委重点(开放)实验室、2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上海交通大学教学设施先进,校园环境优美。拥有古色古香的百年徐家汇老校区;布局合理、格调新颖、风景秀丽的现代化闵行新校区;还有法华镇路校区、上中校区、七宝校区。校园面积约172公顷,校舍建筑总面积近99万平方米。有全日制在校学生20400名,其中本科生13568名,高职生1239名,硕士研究生4039名、博士研究生1526名。      学校有1800余名专任教师,其中有教授430名、副教授约700名。其中有中国科学院院士8名、中国工程院院士8名,博士生导师366名,国家“长江计划”特聘教授17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2名,高等学校优秀青年教师科研和教学奖励基金获得者4名。
    上海交通大学决心在国家和上海市的重点支持下,抓住机遇,奋力拼搏,努力实现总书记对母校的殷切期望:“继往开来,勇攀高峰,把交通大学建设成世界一流大学”。   地址:上海市华山路1954号
邮编:200030   网址:&http://www.&
联系电话:021-         西安交通大学(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位于西安市,地处八百里秦川,占地2716亩,校舍面积110万平方米,是国家教育部直属重点大学。其前身为1896年创建于上海的南洋公学,是国内建立最早的高等学府之一。西安交大是国家“七五”、“八五”重点建设的几所大学之一。也是首批进入国家“211工程”建设的七所大学之一,1999年又被国家确定为我国中西部地区唯一一所以建设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为目标的若干所大学之一。2000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西安医科大学、陕西财经学院与西安交通大学实现合并。
     西安交通大学是一所具有理工特色,涵盖理工医经管文法等9个学科门类的综合性大学。现有教职工10081人,其中博士生导师259名,正、副教授1567名,其它各类高级专业人才386名。有中国科学院院士5名,中国工程院院士4名,中国青年科学家2名,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1名,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三届学科评议组成员11名,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20名,对国家做出突出贡献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560余名,全国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和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及委员107名。
    学校现有全日制学生23757人,其中博士、硕士研究生4479人。全校有54个本科专业,106个学科(专业)有权授予硕士学位,53个学科(专业)有权授予博士学位,学校有重点学科28个,其中 11个专业被列为国家重点学科。还拥有工程硕士和MBA两个专业学位点,有13个博士后流动站,有13个学科被列入国家“长江学者计划”。有5个国家重点实验室;有4个国家专业或专项实验室;有7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和2个省级工程研究中心。
    西安交通大学建校100多年来,经过几代人的辛勤耕耘,学校创建了良好的办学传统和育人环境。1995年经国家教委评审,在全国首家获得本科教学优秀学校称号合并后的西安交通大学学科范围和研究领域得到拓宽,总体办学实力进一步加强,同时为新兴学科的发展提供了基础和生长点。
    学校的奋斗目标是:通过“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的实施和建设,把学校建设成世界知名的高水平大学;再经过十年的努力,把学校建成具有理工特色、综合性研究型高水平大学;到21世纪中叶将学校建成世界一流水平大学,成为培养和造就高素质创造性人才的摇篮。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咸宁西路28号
邮编:710049   网址:&http://www.&
联系电话:029-3268845         西南交通大学(Southwest Jiaotong University)1896年创建于山海关,时称山海关北洋铁路学堂。1905年迁河北唐山,曾先后为唐山交通大学,中国交通大学唐山工学院等。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后,成为一所侧重于铁路基础科学与应用科学教学和研究的工科大学,遂更名为唐山铁道学院。1972年学校内迁四川峨眉改为现名,沿用至今。1984年经国家计委、铁道部和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在成都扩建总校,峨眉校区改为以大学专科为主的峨眉分校。总校位于四川成都市二环路北一段,占地1000余亩。校园景色怡人,建筑风格新颖。
现在,西南交通大学已经发展成为一所以工为主,工、理、经、管、文相结合的多科性理工大学。建立起了有研究生、本科、专科、成人教育、继续教育的完整的高等教育体系。     学校现有7个学院6个系、33个本科专业(专业方向),52个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和5个博士后流动站。在校学生近两万名,现有教师1400余人,其中正副教授 500人,博士生导师86人,中科院院士3人,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学校是国务院首批批准的博士、硕士学位授权单位之一。建有17个研究所,10个跨学科的研究中心、有三个学科为国家级重点学科,另有17个省、部级重点学科;有全国铁路系统唯一的国家重点实验室——牵引动力实验室以及其它教学、科研实验室63个,总面积80000平方米。设有现代工业技术培训中心, 并建有国家CAD网成都培训中心。     一个世纪以来,学校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办学成就。遍布全国和世界 十几个国家和地区的六万余名毕业生中,有茅以升、林同炎、竺可桢等老一辈国际著名专家、学者,有张维、周惠久等40名中科院院士和工程院院士,有佘俊南、刘济源、林在贯、邵厚坤、王步云等国家著名建筑勘测设计大师,也有邹世昌、沈志云、侯振挺等一批中青年知名专家,他们杰出的学术成就和卓越的贡献,光耀历史,辉映来者。
西南交通大学将以进入“211工程”建设为新的创业起点,按照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的指示:继往开来,勇攀高峰,为把学校建设成为“世界一流的大学”而努力。
  地址:成都市二环路北一段
邮编:610031   网址:www.
联系电话:028-7604160       北方交通大学(Northern Jiaotong University)座落在北京市西直门外,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迄今已有105年的历史。1994年7月我校率先通过“211工程”预审,成为首批进入“211工程”建设的高校之一。2000年,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与我校合并,组建新的北方交通大学,并从铁道部直属管理划归教育部直属管理。
     北方交通大学占地千余亩,校舍近60万平方米。现设有9个学院及成人教育学院、网络教育学院、研究生院、工程研究院和两个在职管理、技术人员培训中心。拥有3个国家级重点学科,11个部级重点学科;拥有48个硕士点,2个专业硕士学位点(工程硕士及MBA),4   个一级学科博士点,21个二级学科博士点,6个博士后流动站,有五个学科被教育部批准设立“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岗位。     百年老校,世纪辉煌。学校现已发展成为一所以工、管为主体,以通信与信息类、经济与管理类学科群为主干,工、管、经、理、文协调发展的多科性重点大学。北方交通大学师资力量雄厚,拥有中国科学院和工程院院士3人、教授163人、副教授429人。全日制在校学生有一万余人,其中硕、博研究生2000余人。  
    先进的教学手段、现代化的教学环境、雄厚的办学实力使学校的声誉日益提高。目前学校面向包括港、澳、台地区在内的全国各地招生,世纪之初,北方交通大学将抓住机遇,开拓进取,以百倍的努力把我校建设成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研究教学型大学。   地址:北京市西直门外上园村3号
邮编:100044   网址:&http://www.&
联系电话:010-     据《交通大学校史》(高等教育出版社)   北京大学“北大未名BBS(/bbs.)”交大国际论坛   西南交通大学“锦城驿站BBS(bbs.)”交大校友总会章程   
  作者:牛刀三两 回复日期: 11:18:41 
        不错,我们西南交大就是打的铁路牌        可是我们本分,我们知道我们其他的不行,但是在铁路上我们就是第        一。我们西南交大的前身是唐院,唐院不是交大了?????        不要说西安交大,上海交大如何如何        我们电气学院的磁悬浮、超导技术就是世界一流的        你们搞出个啥???        再说了,上海交大电气学院一年的经费没有上千万        我们这一个系的经费都两千多万        就你们那个破电气学院,也算国家重点学科??????        丢咱交大的脸    ----------------------------------    作者:牛刀三两 回复日期: 11:28:18 
      解放前,上交的土木有出40多个院士级人物??????        西南交大做到了        电气化轨道交通,我们是全国第一,这是事实        超导磁悬浮我们是世界第一        事实上,我从没有说过我们学校非常好,我只说铁路上第一        我们只是不承认所谓的“上交”这样权威        是的,我们条件没有你们好,那西南联大如何,比你上交如何???        但不表示你就比我们强。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俺只知道俺上海的同学都把西南交大和上交当一个档次的        对不起我孤陋寡闻,真不知道南洋工学院出了多少人才    ============================================================    你自己承认够孤陋寡闻倒也好,省得别人再说你!!!    1。首先我承认西南在铁路方面是不错,但是除了铁路,中国这么大,学科这么多,你们还有什么成果,拿出来看看阿!    2。只有不要脸的才说西南交大磁悬浮世界第一,你们那个磁悬浮技术还没有实用化,很多东西根本没有过关,和德国人比起来,差的远。要真是西南交大的磁悬浮世界第一,我就纳闷为什么上海的磁悬浮列车当年怎么不请你们来造?最后德国人还不肯向中国转移技术,你们不是世界第一么,上海市政府应该请你们来解决技术问题啊,根本不要用德国人的技术。所以少来吹了。    3。你说“上海交大电气学院一年的经费没有上千万,我们这一个系的经费都两千多万”。  不知道你这个数据是哪里来的,请给出数据来源,吹牛谁不会阿。此外,退一万步,你说你们一个系的经费2000万这是事实,我想问得是:除了你这个系,西南交大还有多少系是这么多钱?请给出数据。  西南交大一年的经费多少,科研经费多少?  上海交大2004年一年科研经费就9.8亿(上交网页上有),西南交大多少,给个数据把。      4。西南联大(这是抗日战争的事情了吧?主力是原中央大学等),和你们西南交大有多大关系?先弄清楚历史再来说吧。    5。你说“你们搞出个啥?”,好啊,那么给你看看数据,我的数据都是从官方网页上摘录的,不象你是P话连篇,查无实据的。  下面是上海交大简介的地址:  http://www./intro/overview/  -----------------------------------------------------------  在科学研究方面,学校科研经费连续五年名列国内高校第三;发明专利申请数持续上升,2004年居国内高校第一;2003年 SCI收录论文数为1163篇,全国高校排名第六位,EI收录论文数为1441篇,继续排名全国高校第二,2004年有3篇论文发表在《Science》和《Nature》上,2003年获得国家级科技奖6项,2004年获得国家级科技奖8项。学校拥有“数字高清晰度电视系统关键技术与设备”、“阻燃镁合金及其应用关键技术研究”、“轿车车身制造质量控制”、“无缆水下机器人”、“‘汉芯’DSP系列芯片”、“重要脏器血栓栓塞的基础与临床研究”、“人类造血和内分泌相关细胞/组织基因表达谱和新基因识别研究”等重大科技成果。  ----------------------------------------------------------    下面是上海交大获奖成果的地址:  http://kejichu./cgshow/hj.asp    国产300MW机组汽轮机运行寿命管理系统
安徽省科学技术进步奖
外单位     金融工程研究
第三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
吴冲锋     可持续发展评估
第三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
朱启贵     金融工程研究
第三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
吴冲锋     可持续发展评估
第三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
朱启贵     上海市轿车消费政策研究
第四届上海市决策咨询研究成果奖
宣国良     上海市轿车消费政策研究
第四届上海市决策咨询研究成果奖
宣国良     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十五”规划研究
第四届上海市决策咨询研究成果奖
王浣尘     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十五”规划研究
第四届上海市决策咨询研究成果奖
王浣尘     焦作电厂NO3炉反吹系统煤粉火焰稳定技术(交大为3)
电力部科技进步奖
章明川     智能机器人机构仿真系统
光华科技基金奖
洪嘉振     XC-JBZ型消磁设备(交大第二单位)
广西科技进步奖
王正华     实用电磁型微马达关键技术的研究
国家发明奖
张 琛     实用电磁型微马达关键技术的研究
国家发明奖
张琛     现代机械设备设计手册
国家机械工业局科技进步奖
翁史烈     现代机械设备设计手册
国家机械工业局科技进步奖
翁史烈     平面载体催化可燃气体检测元件与检测系统
国家技术发明奖
董华霞     圆度、圆柱度在位精密测量法
国家技术发明奖
朱训生     复合阻尼隔振器和复合阻尼器GB/T14527-93
国家技术监督局科技进步奖
勾厚渝     过冷态超流氦中的稳态和非稳态传热研究
国家教委科技进步奖
王如竹     重写技术的理论及应用
国家教委科技进步奖
孙永强     超级智能视听信息处理系统研究
国家教委科技进步奖
施鹏飞     子午线轮胎模具铝花块精密铸造
国家教委科技进步奖
丁文江     复合材料界面设计研究
国家教委科技进步奖
吴人洁     不锈钢真空保温杯钎封技术研究
国家教委科技进步奖
吴毅雄     箱体零件柔性制造系统协同及企业系统化管理研究
国家教委科技进步奖
王浣尘     汽轮发电机组热力状态诱发故障的研究及其在线监测诊断系统的研制
国家教委科技进步奖
翁史烈     奥氏体氮碳共渗的基础研究与应用
国家教委科技进步奖
胡明娟     金属间化合物脆性本质及韧化机理的研究
国家教委科技进步奖
林栋梁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示范工程(交大第三单位)
国家教委科技进步奖
汪为农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示范工程(我校为3)
国家科技进步奖
汪为农     轿车活塞关键制造工艺设备及技术的研究开发
国家科技进步奖
胡德金     轿车活塞关键制造工艺设备及技术的研究开发
国家科技进步奖
胡德金     热处理数学模型和计算机模拟的研究与应用
国家科技进步奖
潘健生     6000米深海拖曳观察系统
国家科技进步奖
朱继懋     6000米深海拖曳观察系统
国家科技进步奖
朱继懋     热处理数学模型和计算机模拟的研究与应用
国家科技进步奖
潘健生     环境控制通风系统优化技术研究开发
国家科技进步奖
任世瑶     轿车车身制造质量控制技术及其应用
国家科技进步奖
林忠钦     轿车液力变矩器
国家科技进步奖
吴毅雄(排名第三)     中国高速信息示范网
国家科技进步奖
胡卫生(排名第五)     上海科技馆重大工程建设与研究
国家科技进步奖
建力学院     环境控制通风系统优化技术研究开发
国家科技进步奖
任世瑶     上海科技馆重大工程建设与研究
国家科技进步奖
建力学院     中国高速信息示范网
国家科技进步奖
胡卫生(排名第五)     轿车液力变矩器
国家科技进步奖
吴毅雄(排名第三)     轿车车身制造质量控制技术及其应用
国家科技进步奖
林忠钦     数字化制造关键技术研究及其在上海的工程应用
国家科技进步奖
严隽琪     阻燃镁合金理论研究及应用关键技术开发
国家科技进步奖
丁文江     海洋平台结构检测维修、安全评定与实时监测系统
国家科技进步奖
顾永宁     职业性急性化学物中毒诊断的应用研究
国家科技进步奖
任引津     高清晰度数字电视关键技术与设备
国家科技进步奖
张文军     炼油厂气体分裂装置计算机优化控制
国家科技进步奖
邵惠鹤     “埕岛中心一号”桩基液压自升式固定采油平台(交大2)
国家科技进步奖
张世联     大型旋转机械状态监测、分析及故障诊断技术研究(交大5)
国家科技进步奖
徐敏     “埕岛中心一号”桩基液压自升式固定采油平台(交大2)
国家科技进步奖
张世联     “埕岛中心一号”桩基液压自升式固定采油平台(交大2)
国家科技进步奖
张世联     “埕岛中心一号”桩基液压自升式固定采油平台(交大2)
国家科技进步奖
张世联     相变原理 (著作)
国家科技进步奖
徐祖耀     浮筏技术研究(交大第四单位)
国家科技进步奖
韩祖舜(4)     现代机械设备设计手册
国家科技进步奖
翁史烈     相变原理 (著作)
国家科技进步奖
徐祖耀     现代机械设备设计手册
国家科技进步奖
翁史烈     浮筏技术研究(交大第四单位)
国家科技进步奖
韩祖舜(4)     无缆水下机器人的 研究、开发和应用(交大为5)
国家科技进步奖
黄根余     A-1型短指(趾)症致病原因的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奖
贺林     聚合反应的动力学模型(基础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奖
颜德岳     聚合反应的动力学模型(基础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奖
颜德岳     自发辐射和受激吸收中的量子干扰效应
国家自然科学奖
郑 杭     自发辐射和受激吸收中的量子干扰效应
国家自然科学奖
郑杭     300MWe核电站压水堆上腔室流场试验和分析研究(交大为2)
核工业总公司科技进步奖
于平安     264厂XSK-42-B型精密流量定量控制仪(交大为2)
核工业总公司科技进步奖
王耀中     SF6 GIF SAS互感器外壳铸造
机械工业部科技进步奖
丁文江     压力机CAD系统开发应用(交大第四单位)
机械工业部科技进步奖
肖文斌     大型旋转机械状态监测、分析及故障诊断技术研究(交大5)
机械工业部科学技术进步奖
徐敏     800千伏冲击电压发生器(推广类)
教育部科技进步奖
陈文针     植入式电动智能掌指关节
教育部科技进步奖
陈大跃     涡轮增压柴油机性能与增压系统研究
教育部科技进步奖
顾宏中     大型催化裂化装置多变量约束控制与优化
教育部科技进步奖
邵惠鹤     全光通信试验网
教育部科技进步奖
曾庆济     600MW切向燃烧锅炉再热器超温问题
教育部科技进步奖
罗永浩     智能Nd:YAG激光眼科治疗机
教育部科技进步奖
周 衍     新型高效节能水冷式空调机研制
教育部科技进步奖
鲍士雄     计算机系统结构(教材类)
教育部科技进步奖
陆鑫达     6000米深海拖曳观察系统
教育部科技进步奖
朱继懋     实用电磁型微马达关键技术的研究
教育部科技进步奖
张 琛     热处理数学模型和计算机模拟的 研究与应用
教育部科技进步奖
潘健生     昂立一号口服液
教育部科学技术奖
蓝先德     并行工程(交大为4)
教育部科学技术奖
候晓林     航天器复杂系统动力学与控制(交大为3)
教育部科学技术奖
刘延柱     河口海岸高潮滩盐沼地貌动力学的实验研究
教育部科学技术奖
时钟     涡轮增压柴油机性能与增压系统研究
教育部科学技术奖
顾宏中     植入式电动智能掌指关节
教育部科学技术奖
陈大跃     大型催化裂化装置多变量约束控制与优化
教育部科学技术奖
邵惠鹤     800千伏冲击电压发生器(推广类)
教育部科学技术奖
陈文针     DMJ1600H高速马垛机
教育部科学技术奖
杨汝清     基于图象的三维运动估值和定位理论
教育部科学技术奖
刘允才     SET《电路理论》(时域分析卷)
教育部科学技术奖
林争辉     充液系统动力学研究
教育部科学技术奖
刘延柱     利用高压喷射等技术解决D系列柴油机的有害排放
教育部科学技术奖
顾宏中     汽车钢板Zn-Fe电镀层的结构和相变
教育部科学技术奖
顾明元     量子阱红外探测器理论研究
教育部科学技术奖
彭建平     变环境参数下汽车空调系统动态特性研究
教育部科学技术奖
陈芝久     1000KVA/2*500KV绝缘前外壳串级无局部放电工频试验变压器成套设备
教育部科学技术奖
陈文针     超显微硬度的研究
教育部科学技术奖
蔡旬     新型高效节能水冷式空调机研制
教育部科学技术奖
鲍士雄     600MW切向燃烧锅炉再热器超温问题
教育部科学技术奖
罗永浩     智能Nd:YAG激光眼科治疗机
教育部科学技术奖
周衍     计算机系统结构(教材类)
教育部科学技术奖
陆鑫达     全光通信试验网
教育部科学技术奖
曾庆济     神经网络理论及其智能信息处理应用基础(交大为6)
教育部科学技术奖
戚飞虎     相变原理
教育部科学技术奖
徐祖耀     实用电磁型微马达关键技术的研究
教育部科学技术奖
张琛     6000米深海拖曳观察系统
教育部科学技术奖
朱继懋     热处理数学模型和计算机模拟的 研究与应用
教育部科学技术奖
潘健生     非线性动力系统的全局理论及其应用
教育部科学技术奖
韩茂安     A-1型短指(趾) 症致病原因的研究
教育部科学技术奖
贺林     DMJ1600H高速马垛机
教育部提名国家科学技术奖
杨汝清     基于图象的三维运动估值和定位理论
教育部提名国家科学技术奖
刘允才     A-1型短指(趾) 症致病原因的研究
教育部提名国家科学技术奖
贺林     非线性动力系统的全局理论及其应用
教育部提名国家科学技术奖
韩茂安     固体吸附式制冷的理论与实验研究
教育部提名国家科学技术奖
王如竹     基于天地网的远程教育示范工程
教育部提名国家科学技术奖
申瑞民     计算制造的几何方法与应用
教育部提名国家科学技术奖
丁汉     高速电路系统信号完整性问题基础研究
教育部提名国家科学技术奖
李征帆     SBF-A型三维步态分析仪
辽宁省科技进步奖
外单位     SBF-A型三维步态分析仪
辽宁省科技进步奖
外单位     发展产学合作教育,培养机械工程新型人才( 论文类)
上海市第七届教育科学研究成果奖
陈关龙     发展产学合作教育,培养机械工程新型人才( 论文类)
上海市第七届教育科学研究成果奖
陈关龙     加快建设现代大学制度( 论文类)
上海市第七届教育科学研究成果奖
陶爱珠     高等教育系统分析 ( 著作类)
上海市第七届教育科学研究成果奖
赵文华     加快建设现代大学制度( 论文类)
上海市第七届教育科学研究成果奖
陶爱珠     高等教育系统分析 ( 著作类)
上海市第七届教育科学研究成果奖
赵文华     论“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统一
上海市第四届邓小平理论、第六届哲学社会奖
胡 伟     回天—武王伐纣与天文历史年代学
上海市第四届邓小平理论、第六届哲学社会奖
江晓原     回天—武王伐纣与天文历史年代学
上海市第四届邓小平理论、第六届哲学社会奖
江晓原     论“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统一
上海市第四届邓小平理论、第六届哲学社会奖
胡伟     21世纪的中国政治学:建构新的民主发展理论
上海市第四届邓小平理论、第六届哲学社会奖
胡伟     法权与宪法
上海市第四届邓小平理论、第六届哲学社会奖
童之伟     加入WTO与中国农民问题
上海市第四届邓小平理论、第六届哲学社会奖
顾海英     一种新的汇率波动度量方法:波动率法
上海市第四届邓小平理论、第六届哲学社会奖
冯芸     法权与宪法
上海市第四届邓小平理论、第六届哲学社会奖
童之伟     21世纪的中国政治学:建构新的民主发展理论
上海市第四届邓小平理论、第六届哲学社会奖
胡 伟     一种新的汇率波动度量方法:波动率法
上海市第四届邓小平理论、第六届哲学社会奖
冯 芸     加入WTO与中国农民问题
上海市第四届邓小平理论、第六届哲学社会奖
顾海英     “可持续发展评估” 专著
上海市第五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朱启贵     “可持续发展评估” 专著
上海市第五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朱启贵     软测量技术及其工业应用
上海市科技进步奖
邵惠鹤     医学图像重建、理解、分割及体积CT理论的研究
上海市科技进步奖
庄天戈     结构非线性稳定理论若干问题的研究
上海市科技进步奖
沈惠申     上海教育与科研网的研究与实施
上海市科技进步奖
张伟江     WXH-35型微机短线路保护装置
上海市科技进步奖
郁惟镛     燃汽轮机推进系统计算机仿真及计算机辅助论证软件包
上海市科技进步奖
翁史烈     制冷系统故障诊断及其故障模拟技术
上海市科技进步奖
鲍世雄     产品装配建模和白玉兰CAD系统
上海市科技进步奖
张申生     城市交通自适应控制系统与信号控制器检测器及其应用
上海市科技进步奖
赵正校     上海市CIMS推广应用
上海市科技进步奖
严隽琪     液固相变法(L—S法)模具制造系统(技术发明)
上海市科技进步奖
丁文江     上海市CIMS推广应用
上海市科技进步奖
严隽琪     液固相变法(L—S法)模具制造系统(技术发明)
上海市科技进步奖
丁文江     城市交通自适应控制系统与信号控制器检测器及其应用
上海市科技进步奖
赵正校     产品装配建模和白玉兰CAD系统
上海市科技进步奖
张申生     上海三菱电梯有限公司CIMS工程
上海市科技进步奖
朱思中     软体排铺设工程船设计研究
上海市科技进步奖
谭家华     光电功能聚酰亚胺材料应用研究
上海市科技进步奖
王宗光     SF6GIF SAS 互感器外壳铸造
上海市科技进步奖
翟春泉     航天器姿态运动的稳定性、分岔和混浊
上海市科技进步奖
刘延柱     多变量约束控制及软件
上海市科技进步奖
邵惠鹤     航天器姿态运动的稳定性、分岔和混浊
上海市科技进步奖
刘延柱     多变量约束控制及软件
上海市科技进步奖
邵惠鹤     SF6GIF SAS 互感器外壳铸造
上海市科技进步奖
翟春泉     光电功能聚酰亚胺材料应用研究
上海市科技进步奖
王宗光     软体排铺设工程船设计研究
上海市科技进步奖
谭家华     上海三菱电梯有限公司CIMS工程
上海市科技进步奖
朱思中     太阳电池及组件测试仪
上海市科技进步奖
崔容强     新一代引进轿车数字化组合仪表制造关键自动化设备
上海市科技进步奖
杨毅     镁合金便携式电子产品外壳制造技术开发
上海市科技进步奖
丁文江     金属间化合物大晶粒超塑性研究
上海市科技进步奖
林栋樑     KV系列冲击电压发生器
上海市科技进步奖
陈文针     40t三柱塔架动臂式集装箱起重机研制
上海市科技进步奖
陈树根     镁合金便携式电子产品外壳制造技术开发
上海市科技进步奖
丁文江     40t三柱塔架动臂式集装箱起重机研制
上海市科技进步奖
陈树根     KV系列冲击电压发生器
上海市科技进步奖
陈文针     新一代引进轿车数字化组合仪表制造关键自动化设备
上海市科技进步奖
杨 毅     太阳电池及组件测试仪
上海市科技进步奖
崔容强     金属间化合物大晶粒超塑性研究
上海市科技进步奖
林栋樑     上海优质蔬菜的开发研究(交大第六)
上海市科技进步奖
高峰(第六)     产品开发的敏捷化工程与供应链集成
上海市科技进步奖
张申生     车身功能尺寸互动优化设计系统及在桑塔纳轿车上的应用(交大第二)
上海市科技进步奖
林忠钦(排名第二)     上海科技网升级改造成全光网(交大第二)
上海市科技进步奖
曾庆济(排名第一)     阻燃镁合金及其相关应用技术研究
上海市科技进步奖
丁文江     手臂残端再造指控制多自由度电子假手研究
上海市科技进步奖
胡天培     大棚蔬菜反季节栽培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上海市科技进步奖
陈火英     汽轮发电机组性能监测管理与相关故障诊断系统
上海市科技进步奖
苏 明     信息技术中的若干电路系统理论问题
上海市科技进步奖
林争辉     生物医学实验用清洁级猪的培育
上海市科技进步奖
华修国     上海中小企业CAD推广应用 (交大第二)
上海市科技进步奖
何援军 (排名第二)     DNA单分子的纳米操纵 (交大第二)
上海市科技进步奖
胡 钧 (排名第一)     原位自生钛基复合材料的研究
上海市科技进步奖
张 荻     华东电网中长期电力负荷预测数据库和负荷
上海市科技进步奖
程浩忠     房间空调器智能化仿真技术
上海市科技进步奖
丁国良     三峡工程左厂1~5#坝段深层抗滑稳定有限分析研究
上海市科技进步奖
葛修润     产品开发的敏捷化工程与供应链集成
上海市科技进步奖
张申生     上海优质蔬菜的开发研究(交大第六)
上海市科技进步奖
高峰(第六)     上海科技网升级改造成全光网(交大第二)
上海市科技进步奖
曾庆济(排名第一)     阻燃镁合金及其相关应用技术研究
上海市科技进步奖
丁文江     DNA单分子的纳米操纵 (交大第二)
上海市科技进步奖
胡钧(排名第一)     上海中小企业CAD推广应用 (交大第二)
上海市科技进步奖
何援军(排名第二)     车身功能尺寸互动优化设计系统及在桑塔纳轿车上的应用(交大第二)
上海市科技进步奖
林忠钦(排名第二)     房间空调器智能化仿真技术
上海市科技进步奖
丁国良     三峡工程左厂1~5#坝段深层抗滑稳定有限分析研究
上海市科技进步奖
葛修润     原位自生钛基复合材料的研究
上海市科技进步奖
张荻     华东电网中长期电力负荷预测数据库和负荷
上海市科技进步奖
程浩忠     汽轮发电机组性能监测管理与相关故障诊断系统
上海市科技进步奖
苏明     手臂残端再造指控制多自由度电子假手研究
上海市科技进步奖
胡天培     大棚蔬菜反季节栽培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上海市科技进步奖
陈火英     信息技术中的若干电路系统理论问题
上海市科技进步奖
林争辉     生物医学实验用清洁级猪的培育
上海市科技进步奖
华修国     供电行业服务质量指数和技术平台
上海市科技进步奖
王浣尘(第二)     工程机械成套焊接空间变位装备及变形控制技术
上海市科技进步奖
金鑫     大型燃煤锅炉降低NOX排放的技术研究和应用
上海市科技进步奖
罗永浩     车用柴油机节能与排放控制
上海市科技进步奖
黄震     汽车电机用新型复合材料电刷的研制及应用
上海市科技进步奖
吴瑜英     时滞系统有限复杂度控制器设计与优化(自然)
上海市科技进步奖
张卫东     复杂环境与复合载荷作用下板壳结构非线性行为和动力特性研究(自然)
上海市科技进步奖
沈惠申     大豆多抗性品种资源创新及抗性遗传基础的研究
上海市科技进步奖
武天龙     新型高速紫外可见分光光度仪及数据处理系统
上海市科技进步奖
窦晓鸣     多源状态信息融合理论及应用
上海市科技进步奖
敬忠良     计算机三维运动分析理论(自然)
上海市科技进步奖
刘允才     21世纪上海市中心区道路交通供求模型及其应用
上海市科技进步奖
陈培翼     开放式中西文兼容图书馆管理集成系统-UNILS
上海市科技进步奖
柯祖强     浦东新区现代化农业发展规划研究报告
上海市科技进步奖
高校软科学中心     小型轧钢系统综合节能研究(交大第二单位)
上海市科技进步奖
邹礼瑞     质量成本研究
上海市科技进步奖
陈俊芳     非线性预测控制技术在连续生产过程中的应用
上海市科技进步奖
许晓鸣     人体解剖学多媒体系统(胸部)
上海市科技进步奖
周源华     实时图像处理与识别系统
上海市科技进步奖
戚飞虎     JNH手臂稳定度测试康复仪
上海市科技进步奖
胡天培     超流氦传热中的几个特殊物理问题
上海市科技进步奖
王如竹     超导微电子器件基础研究
上海市科技进步奖
蒋建飞     材料微观力学行为及其计算机模拟
上海市科技进步奖
蔡旬     基于遗传算法和智能启发优化的规划调度研究
上海市科技进步奖
席裕庚     多目标规划有效性理论
上海市科技进步奖
胡毓达     中国航空油料华东公司虹桥油库供油智能控制系统
上海市科技进步奖
冯正进     DCE型数字式电缆绝缘故障测试装置
上海市科技进步奖
叶芃生     冷轧钢带卷专用全自动多点焊机及控制系统
上海市科技进步奖
王敏     甜瓜工厂化育苗及无土栽培技术研究
上海市科技进步奖
黄丹枫     活塞半自动浇铸机产业化
上海市科技进步奖
张增泰     JTU--211数字程控调度机
上海市科技进步奖
黄佩伟     通用聚合物材料的高性能化和功能化研究
上海市科技进步奖
唐小真     模具CAD及信息管理软件开发
上海市科技进步奖
彭颖红     固体吸附式制冷循环机理及其实验研究
上海市科技进步奖
王如竹     高速电路系统互连和封装电特性研究
上海市科技进步奖
李征帆     双轴晶体多波相互作用时最佳相位匹配问题研究
上海市科技进步奖
谢绳武     远程教育系统
上海市科技进步奖
申瑞民     预测控制(专著)
上海市科技进步奖
席裕庚     界面几何形状对低维电子体系物理性质影响理论研究
上海市科技进步奖
孙弘     泛函微分方程解的性态
上海市科技进步奖
张书年     现代化温室栽培引进技术经济效益监测和评价体系研究
上海市科技进步奖
陈德昌     甜瓜工厂化育苗及无土栽培技术研究
上海市科技进步奖
黄丹枫     固体吸附式制冷循环机理及其实验研究
上海市科技进步奖
王如竹     模具CAD及信息管理软件开发
上海市科技进步奖
彭颖红     上海港口机械制造厂第一期CAD应用工程
上海市科技进步奖
李士瀛     麦草生料栽培平菇试验研究
上海市科技进步奖
郁建强     通用聚合物材料的高性能化和功能化研究
上海市科技进步奖
唐小真     DCE型数字式电缆绝缘故障测试装置
上海市科技进步奖
叶芃生     远程教育系统
上海市科技进步奖
申瑞民     双轴晶体多波相互作用时最佳相位匹配问题研究
上海市科技进步奖
谢绳武     高速电路系统互连和封装电特性研究
上海市科技进步奖
李征帆     界面几何形状对低维电子体系物理性质影响理论研究
上海市科技进步奖
孙 弘     泛函微分方程解的性态
上海市科技进步奖
张书年     预测控制(专著)
上海市科技进步奖
席裕庚     冷轧钢带卷专用全自动多点焊机及控制系统
上海市科技进步奖
王 敏     活塞半自动浇铸机产业化
上海市科技进步奖
张增泰     JTU--211数字程控调度机
上海市科技进步奖
黄佩伟     现代化温室栽培引进技术经济效益监测和评价体系研究
上海市科技进步奖
陈德昌     上海港口机械制造厂第一期CAD应用工程
上海市科技进步奖
李士瀛     麦草生料栽培平菇试验研究
上海市科技进步奖
郁建强     工厂化蔬菜和瓜果育苗工程
上海市科技进步奖
黄丹枫     模具电火花加工过程计算机仿真系统
上海市科技进步奖
彭颖红     大型集装箱吊机制动器动态特性模拟实验研究装置
上海市科技进步奖
张秀彬     太阳能热水器冰箱复合机
上海市科技进步奖
王如竹     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自动抽气系统的理论和实验研究
上海市科技进步奖
陆震     早熟、优质菜用大豆新产品(系)的选育及繁育、供种研究
上海市科技进步奖
武天龙     主流数据库格式动态转换
上海市科技进步奖
董传良     含氟酰基过氧化物及其衍生物含氟氟氧自由基的化学
上海市科技进步奖
赵成学     XC-42吸收扩散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北方交大远程教育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