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与老子之间的故事的故事

诚恳求学|孔子向老子尊师的典故
公元前521年春,孔子得知他的学生宫敬叔奉鲁国国君之命,要前往周朝京都洛阳去朝拜天子,觉得这是个向周朝守藏史老子请教&礼制&学识的好机会,于是征得鲁昭公的同意后,与宫敬叔同行。到达京都的第二天,孔子便徒步前往守藏史府去拜望老子。正在书写《道德经》的老子听说誉满天下的孔丘前来求教,赶忙放下手中刀笔,整顿衣冠出迎。孔子见大门里出来一位年逾古稀、精神矍铄的老人,料想便是老子,急趋向前,恭恭敬敬地向老子行了弟子礼。进入大厅后,孔子再拜后才坐下来。老子问孔子为何事而来,孔子离座回答:&我学识浅薄,对古代的&礼制&一无所知,特地向老师请教。&老子见孔子这样诚恳,便详细地抒发了自己的见解。&
回到鲁国后,孔子的学生们请求他讲解老子的学识。孔子说:&老子博古通今,通礼乐之源,明道德之归,确实是我的好老师。&同时还打比方赞扬老子,他说:&鸟儿,我知道它能飞;鱼儿,我知道它能游;野兽,我知道它能跑。善跑的野兽我可以结网来逮住它,会游的鱼儿我可以用丝条缚在鱼钩来钓到它,高飞的鸟儿我可以用良箭把它射下来。至于龙,我却不能够知道它是如何乘风云而上天的。老子,其犹龙邪!&
孔子简介:
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市东南)人。
孔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相传有弟子三千,贤弟子七十二人,孔子曾带领弟子周游列国14年。孔子还是一位古文献整理家,曾修《诗》、《书》,定《礼》、《乐》,序《周易》,作《春秋》。孔子的思想及学说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来源:中国文明网
(责任编辑 骆璟)
微信公众号
鄂ICP证:鄂ICP备号-2
中国湖北广播电视台 版权所有
COPYRIGHT (C) 2016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关于孔子与老子的故事片段;老子与孔子的师生故事,有不少散落在古籍中,从中既;在老子向孔子讲授的知识中,就有关于自然学说的内容;《庄子?知北游》载,孔子问老聃以“至道”;《孔子家语?执辔篇》,记载了一段子夏讲人和万物生;同时,老子还以五行生万物之说教孔子;另外,我们看到孔子与老子在思想上还有其他一些相似;老子和孔子都以“水”比喻最好的德性;老子和孔子都称道“无
关于孔子与老子的故事片段
老子与孔子的师生故事,有不少散落在古籍中,从中既可以看出老子与孔子思想的差异 ,也可以看出两者之间的相同点,许多不看古籍的人往往以为孔子的思想是与老子的思想相对立的,比如,认为老子同意无为,孔子同意有为,相信看了这位朋友的帖子,一定会增长许多见识。(编者)
在老子向孔子讲授的知识中,就有关于自然学说的内容。
《庄子?知北游》载,孔子问老聃以“至道”。老聃曰:“夫道,然难言哉!将为汝言其崖略。夫昭昭生于冥冥,有伦生于无形,精神生于道,形本生于精,而万物以形相生,故九窍者胎生,八窍者卵生。其来无迹,其往无崖,无门无房,四达之皇皇也。邀于此者,四肢强思虑恂达,耳目聪明,其用心不劳,其应物无方。天不得不高,地不得不广,日月不得不行,万物不得不昌,此其道与!”这样解释“至道”,实际是发挥老子“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的思想。《庄子》所记老子向孔子说的这段话,不能简单地当作寓言看待,因为其中“九窍者胎生,八窍者卵生”,即人兽九窍而胎生,禽鱼八窍而卵生的说法,亦见于《孔子家语》。
《孔子家语?执辔篇》,记载了一段子夏讲人和万物生成之本原的话,请教孔子是不是这么一回事,孔子答道“是的”,他曾经听老聃这样说过。这段话是:“子夏问于孔子曰,商闻易之生人及万物,鸟兽昆虫,各有奇偶,气分不同。而凡人莫知其情,唯达道德者能原其本焉。天一地二人三,三三如九,九九八十一,一主日,日数十,故人十月而生。八九七十二,偶以从奇,奇主辰,辰为月,月主马,故马十二月而生。七九六十三,三主斗,斗(主)狗,故狗三月而生。六九五十四,四主时,时主豕,故豕四月而生。五九四十五,五为音,音主猿,故猿五月而生。四九三十六,六为律,律主鹿,故鹿六月而生。三九二十七,七主星,星主虎,故虎七月而生。二九一十八,八主风,风为虫,故虫八月而生。其余各从其类矣。鸟鱼生阴而属于阳,故皆卵生。鱼游于水,鸟游于云,故立冬则燕雀人海化为蛤。蚕食而不饮,蝉饮而不食,蜉蝣不饮不食,万物之所以不同。介鳞夏食而冬蛰,吞者八窍而卵生,龃(左齿右爵)者九窍而胎生,四足者无羽翼,戴角者无上齿,无角无前齿者膏,无角无后齿者脂。昼生者类父,夜生者似母,是以至阴主牝,至阳主牡,敢问其然乎?孔子曰,然。吾昔闻诸老聃亦如汝之言。”这些周易的阴阳数理观点,对生物自然现象所作的解释,由于孔子以前曾经听老子说过,所以能作出肯定地回答。这件事说明,易学不仅是儒家所修,道家早有研究,以后儒道两家均用易学思想,解说万物生成或养生之道,亦是早有渊源,也就不足为奇了。而且,《家语》关于“吞者八窍而卵生,龃(左齿右爵)者九窍而胎生”的见解,与《庄子?知北游》所谓“九窍者胎生,八窍者卵生”的说法一致,两者互相印证,其为老子向孔子所说,应是可信的了。
同时,老子还以五行生万物之说教孔子。《孔子家语?五帝篇》记说:“季康子问于孔子曰:旧闻五帝之名,而不知其实,请问何谓五帝?孔子曰:昔丘也闻诸老聃曰:天有五行,木火金水土,分时化育以成万物。其神谓之五帝。古之王者,易代而改号,取法五行更王,终始相生,亦象其义。故其为明王者而死配五行。是以太配木,炎帝配火,黄帝配土,少配金,颛顼配水”。孔子这又是听老子讲的!这条材料表明,我国古代的五行生物说和五德终始论,原来与老聃的思想有关,而孔子乃是其直接传扬者。
另外,我们看到孔子与老子在思想上还有其他一些相似的地方,例如:
老子和孔子都以“水”比喻最好的德性。老子讲:“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孔子也说:“夫水者,君子比德焉,遍与之而无私似德”。两者如出一辙。
老子和孔子都称道“无为而治”。老子讲:“无为而无不为”,“我无为而民自化”,“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孔子也赞扬“无为而治”,他说:“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夫何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又称“西方之人有圣者焉,不治而不乱,不言而自信,不化而自行,荡荡乎民无能名焉”。这些也都表现了老子对孔子思想的影响。
孔子师老子,师徒俩互相赞誉,留下了千古佳话。孔子见老子之前,对老子已很崇拜,他说:“吾闻老聃博古知今,通礼乐之原,明道德之归,则吾师也”。既见老子之后,认为老子的知识和见解,高深莫测,不及企及,犹如“乘风云而上天”的“龙”。“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大为惊叹。老子则比喻孔子为凤凰。《御览》卷915引《庄子》云:“老子见孔子,从弟子五人。问曰,前为谁?对曰,子路,勇且有力,其次子贡为智,曾子为孝,颜渊为仁,子张为武。老子叹曰:吾闻南方有鸟,名凤凰,……凤凰之文,戴圣婴仁,左智右贤”。老子以凤鸟比喻孔子,不独有偶,楚狂接舆陆通,过孔子而歌曰:“凤兮凤兮!”L亦喻孔子为凤。孔子喻老子为“龙”,老子喻孔子为“凤”,而一龙一凤,龙凤呈祥,历来是中华古老文明的标志和吉祥如意的象征。
孔子拜老子为师,这是历史事实。以治学严谨著称的司马迁,在《史记》的《老子传》和《孔子世家》中都有记述。儒门后学所著之《礼记》与孔子后裔所撰之《家语》,也都一再提及,就证明绝非无中生有。而且,教育者先受教育,要先当好学生,才能当好先生,本是很正常的事情。因此,对于孔子师事老子一事,大可不必避而不谈,讳莫如深,更用不着极力抹杀,矢口否认。实际上,孔子尊师重教,勤学好问,成为学生和教师的楷模,正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应当如实地予以评价,从中学到有益的东西,才是对待历史文化遗产的正确态度。
从上述孔子师事老子一事看出,孔子尊敬教师,虚心求教,获得不少知识充实自己,无论是为人处世,还是丧葬礼仪,抑或是自然学识诸方面,都从老子那里得益颇多。当他向学生传授或答疑时,总不忘教师的教诲,常常讲到“吾闻诸老聃曰”云云,尊师之情溢于言表。孔子这样好学尊师的优秀品德,不仅是他成为博学多识的思想家、教育家的必要条件,而且也是一份珍贵的精神文化遗产,给后世以积极影响。在21世纪的今天,继承和弘扬孔子尊敬师长,向老子虚心求教的可贵品德,对于提高全民族的道德文化素质,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摘自:道德之光论坛 三亿文库包含各类专业文献、行业资料、文学作品欣赏、应用写作文书、中学教育、各类资格考试、外语学习资料、关于孔子与老子的故事片段43等内容。 
 孔子求教于老子的史料故事_幼儿读物_幼儿教育_教育专区。有个孔子求教于老子的史料故事: 年轻的孔子曾来到东都洛阳,向老子请教学问。 彼此一番见面礼仪之后,老子...  (出示: 《叫花子的故事》 、 《孔子与老子的故事》 、 《孔子离开鲁国的故事...2.选择《孔子的故事》相关片段,排演话剧。 (1)以小组为单位,排演话剧 (2)...  孔子虚心的向老子问礼的故事_育儿理论经验_幼儿教育_教育专区。虚心向别人请教是一种礼貌,希望孩子保持这样的习惯。孔子虚心的向老子问礼的故事公元前521年的春天,...  史上最全的孔子故事 1、孔子到庙堂参观,看到一种倾斜易覆的器皿,守庙的人说...6、孔子问礼老子,辞行时,老子对他说:“富贵之人送人以财,仁义之 人送人以...  孔子的故事_家庭教育_幼儿教育_教育专区。有一个关于孔子的故事。这个故事跟老子一样古老。 孔子在旅行, 经过一个村庄, 他看到一个老人, 一个很老的老人, 他...  孔子老子等人故事_文化/宗教_人文社科_专业资料。历史必修三第一单元的主要人物的故事 孔子 孔子学琴 众所周知,孔子是位大大的教育家,可他同时也是一位音乐家,...  孔子听过了,觉得郯子虽然举止有些可笑,但对古代官制倒确实有点研究,便 “见于郯子而学之”。 孔子与打水的老人 有一个关于孔子的故事。这个故事跟老子一样...  其实, 在听这个故事之前,我以为孔子和老子不会有什么交集的,因为他们一个是讲究入世的儒家,一个是讲究出世的 道家,两者思想是截然不同的。但是随着学习的深入,...10-2110-2110-2110-2110-2110-2110-2110-2110-2110-21最新范文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关于孔子与老子的故事片段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关于孔子与老子的故事片段
阅读已结束,下载文档到电脑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孔子与老子的故事视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