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表内电压计算怎样计算

您的位置: >
  绝缘电阻的吸收比怎样计算?兆欧表是测量绝缘电阻的专用仪表。
  常见的兆欧表根据其电压等级有100V、250V、500V,1000V,2500V,5000V等几种;从使用型式分又分为手摇式和电动式。高压电力设备绝缘预防性试验中,常用的兆欧表是1000V,2500V,5000V 。
  常用手摇式兆欧表的原理接线如图1-1所示。从兆欧表外观看有三个接线端子,它们是:
  图1-1 手摇式兆欧表原理接线图
  &L&端子&&线路端子,输出负极性直流高压时接于被试品的高压导体上。
  &E&端子&&接地端子,输出正极性直流高压时一般接于被试品外壳或地。
  &G&端子&&屏蔽端子,输出负极性直流高压,测量时接于被试品的屏蔽环上,以消除表面或其他不需测量的部分泄漏电流的影响。
  手摇式兆欧表的直流电源一般由内装手摇发电机供给。数字兆欧表的直流电源则采用电池使晶体管振荡器产生交变电压,经变压器升压及倍压整流后输出的直流高压供给。
  图1-1中,L1、L2分别为兆欧表的电流线圈与电压线圈,二者绕向相反,固定在同一转轴上,并可带动指针旋转;由于设有弹簧游丝,所以指针没有反作用力矩,当线圈中没有电流时,指针可停留在任意偏转角&位置。
  RU为分压电阻,RI为限流电阻,RX为被试设备绝缘电阻。当测量某一被试品RX时,线圈L1、L2中分别流过电流I1、I2,产生的两个不同方向的转动力矩为:
  M1=I1f1(&)
  M2=I2f2(&)
  在这两个力矩差的作用下,可动部分旋转,一直旋转到力矩平衡时为止,即:
  M1=M2 或 I1f1(&)=I2f2(&)
  I1/I2=f2(&)/f1(&)=f(&)
  或者说&=f(I1/I2)
  由图1-1可见,I1的大小决定于回路电压U,以及RI和RX之和,即:I1=U/RI=RX;I2的大小决定于U与RU。即:I2=U/RU,所以:
  &=f{(U/RI+RX)/(U/RU)}=f{RU/(RI+RX)}
  由于RI、RU为常数,所以:
  &=f(RX)
  即兆欧表的转偏角&的大小是绝缘电阻RX的函数,由RX决定。
  流过屏蔽端子&G&的电流I3不流过L1、L2线圈,故对兆欧表偏转角&无影响,即对绝缘电阻Rx无影响,起到了屏蔽作用。
  将&L&、&E&端子短接,流过电流线圈L1的电流最大。指针按逆时针方向转到最大位置,此位置应是&0&值位置。当&L&、&E&端子间开路时,电流线圈L1中没有电流流过,只有电压线圈L2中有电流流过,于是指针按顺时针方向转到最大位置,并指&&&,即被测电阻RX为无穷大。这种方法在现场可用于简单判断兆欧表正常与否。注意短接&L&、&E&端子的时间不宜很长。
  当&L&、&E&端子间接上被测电阻RX时,其数值若在&0&与&&&之间变化,则指针停留的位置有L1、L2两个线圈中的电流I1和IU的比值决定,由于RX是串在L1支路中,故I1的大小随RX的大小变化而变化,于是RX的大小就决定了指针的偏转角位置。
  用标准电阻作为被测件刻度兆欧表的表盘,然后用此兆欧表测量被测电阻,根据表盘指示,就可以知道被测电阻的大小。
  兆欧表测的的电阻与其端电压有关系。兆欧表所测得的绝缘电阻同端电压的关系曲线叫兆欧表的负载特性,如图1-2所示。
  图1-2 兆欧表的负载特性示意图
  当被试品绝缘电阻过低时,表内电压降低将使其端电压显著下降;端电压剧烈下降时,测得的绝缘电阻值就不能反映绝缘的真实情况。一般兆欧表的容量较小,测得的大容量设备的绝缘电阻&般准确性都较低。
  不同型号的兆欧表,其负载特性不同,因此用不同型号的兆欧表测量结果有明显差异。实际测量当中,为便于纵向及横向比较,同类设备尽量采用同一型号兆欧表。
  三极管开关电路中的电阻选型守则
  下图就是一个典型的把三极管当开关用的栗子。一般,我们都知道,NPN三极管是高电平导通,PNP三极管是低电平导通,至于基极限流电阻R1的阻值选取,却知道的很少。最近我稍微总结了一下与大家分享,有不对的地方,还请指出。
  在选取电阻之前,我们有必要先来了解一下三极管的三个工作区,如下图:
  三极管有三个工作区间:饱和区、放大区、截止区。
  三极管作为开关用,是工作在什么区呢?
  三极管不导通,当然是工作在截止区。那么,三极管导通,就有饱和区导通和放大区导通两种。如果把三极管当开关用的话,我们当然希望三极管是作为&一条导线&,不希望在三极管上有压降产生,也就是希望Vce越小越好,再对比看一下三极管的输出特性曲线的横坐标,就知道是工作在饱和区了。
  来实践一下吧:
  取一个NPN三极管S8050,一个5V继电器,再分别拿几个不同电阻值的电阻,就可以做实验了。
  先来测测继电器线圈的电阻值,大概是72欧姆。
  如果要让继电器工作的话,我们就需要让继电器通过的电流是5V/72欧=69mA(这就是Ice),当然,这是假设三极管Vce没有压降(Vce=0),实际上,肯定会有些压降,我们希望是很小,这就需要调整基极限流电阻来实现。
  下面是S8050的输出特性曲线:
  如上图,如果要让Ice达到69mA,大概所需的基极电流就是400uA(临界值)。以400uA计算的话,基极限流电阻大概就是(5V-0.7V)/0.0004A=10K。
  实践一下:
  先用10K电阻做为基极限流电阻,测得:Ube=0.75V Uce=0.13V Ibe=419uA Ice=61.1mA
  再用1K电阻做为基极限流电阻,测得:Ube=0.80V Uce=0.05V Ibe=4.12mA Ice=62.6mA
  再用20K电阻作为基极限流电阻,测得:Ube=0.71V Uce=1.06V Ibe=210uA Ice=48.4mA
  总结:
  用10K和1K电阻作为基极限流电阻时,继电器会很有力的吸合,Uce很小,很显然工作在饱和区。
  用20K电阻作为基极限流电阻时,继电器不会很有力吸合,Uce达到1V,Uce》Ube,很显然工作在放大区了。
非常好我支持^.^
不好我反对
相关阅读:
( 发表人:易水寒 )
评价:好评中评差评
技术交流、我要发言
发表评论,获取积分! 请遵守相关规定!提 交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3亿+用户的选择
下载作业帮安装包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3亿+用户的选择
一只量限为100V,内阻为10kΩ的电压表,测量80V的电压时,怎么计算表内电流
只如初见丶Js00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3亿+用户的选择
不考虑电源内阻,则电压表相当于高电阻接在80V电压上,直接用80÷(安培)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电压降计算公式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