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见的亲情高中亲情作文细节描写作文

亲情作文_高中作文_高二作文_1200字作文_作文大全_作文范文_百度文库·作文
透过历史的岚帐望去,隐约中祖先们用石斧开辟出的始祖图腾依然清晰可见,倾听祖先的脚步声,它仿佛在向我诉说着中华五千年的璀璨与辉煌——题记。灯火阑珊,笔尖轻轻的、急促的在纸上飞扬着,我正企图用它来勾画出五千张树叶的脉络,描绘出每一朝美一代的版图。或许我的笔触仍然稚嫩,可我实在是无法令自己的那颗激情澎湃的心平静下来,所以希望借我拙陋的文笔记录下今日所见所想得点点滴滴。“八重宝函”、“西汉玉仙奔马”、“唐鎏金舞马衔权纹银壶”……若非亲眼所见,我仍不敢相信这些近乎完美的艺术品是出自几千年前劳动人民之手。是的,今天我正是怀着崇敬的心情参观了期盼已久的“周秦汉唐文明大展”。原本我是以一种进一步了解中华文明历史的心情参展的,谁知当一件件来自数千年前的工艺品一一呈现在我面前时,我心中的震撼与感动早已溢于言表。精彩内容,尽在百度攻略:“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饮成三人。”的酒仙在与世无争、半醉半醒之间吟出了多少脍炙人口的诗句。而在他之后吟叹“朱门猪肉臭,路有冻死骨”的杜子美,以浪迹天涯的孤寂,看透事情的悲沉,枯槁的沧桑,郁愤的哀痛向后代诉说着那段苍凉的历史。还有白居易、陈子昂、李商隐……是他们创造了大唐群星璀璨的天空,写就了五千年文化中最为辉煌的一页。当我从这些近来才在陕西“重见天日”的文物前缓缓走过,脑海中不知不觉地就浮现了这些诗句,同在一个时代,这些精致的文物是否也经历了一个伟大王朝的兴盛与灭亡?是否也见证了一代又一代有志之士为国献身的壮丽与伟岸?是否能够像我们这些后人透漏前人的所感所想?尽管文物仅能静静的被挡在玻璃橱窗外供我们后人观赏,可它所看见的、它所经历的、它所能见证的是那么的深刻,是任何人甚至是时间都无法磨灭的!今天,来自数千年前的艺术品令我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心灵震撼,而一同参展的人们也同样令我感动。当我刚到门口,人们早已经排起了长龙,而且其中不乏学生,有的比我年龄还要小;除此以外,甚至有头发花白、满面沧桑的古稀老人冒着冬日刺骨的冷风、冰冷的雨丝前来,而他们竟然已来过数次,为的仅是带着儿孙一同来看看这来自千年之前的珍贵文物,他们语重心长的说:“这机会来之不易,我们要好好珍惜啊!”精彩内容,尽在百度攻略:后来,我在报纸上了解到这次的展览吸引了近30万名上海市民参展,而且在参观的观众中,年龄最大的92岁,最小的仅四岁。这些数字令我再次的感动,这足以说明上海市民们对中华历史文明的关注,也从一个方面说明了上海市民精神文明程度的提高。这些都为了上海更辉煌的明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我不想因为我对中华文化几句粗陋的见解而抹煞了中国文化,因而我也只敢选取五千年灿烂文化中几粒微小的细沙来抒发自己对此次观展的感想、对上海未来的憧憬、对中国文化的景仰,仅此而已。我希望用我稚嫩的笔画下那条正在腾飞的龙,龙的希望告诉我,中国是辉煌的!希望这文明的辉煌能够带动现在及未来的成功!愿我们伟大的中国创造出更为壮丽的明天!精彩内容,尽在百度攻略:高中作文亲情记叙文_作文吧
,,,!|||||||||||||||||| >
高中作文亲情记叙文
【篇一:亲情】
人生是由许多情感组成的,其中包括:亲情,友情,师生情等。少了哪样,人生都会变得不完美。
亲情是这么多感情中分量最重的。因为友情也许会因某种因素而闹背叛,相互顶撞;师生情也并不会都长长久久。只有亲情永远不会改变。
当你做错事的时候,你的亲人也许会教育你,打你,骂你,但他们始终会原谅你,而且你们的感情会更深厚。当你感到孤独无助的时候,你的亲人会给你力量,帮你出谋划策,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当你感冒生病的时候,你的亲人会守在你的床边,细心地照顾你,希望你早日康复&&
由此可见,亲情,是多么的重要,多么的伟大!它,如涓涓细流进入你的心扉;它,如一缕阳光,温暖着你的心窝。可还有些人,往往把握不住&&
有因遗产闹上法庭,断绝关系的兄弟姐妹;有因照顾年迈的双亲的问题,互相推辞,导致关系决裂,也伤透老人家的心;也有娶了媳妇忘了娘的儿子,宠着自己的老婆,让老人家干重活&&
亲情,是需要表达,需要行动的。因为人毕竟不是神,人有生老病死。每个人都会离开这个世界。所以,你并没有太多时间去消磨。其实,只要你平日的一句问候;失落时的一句鼓励;落泪时的一张纸巾&&这些小动作都透露出你对他的关心,流露出一种情感&&亲情!
让我们珍惜最珍贵的亲情,让我们关爱身边的亲人,让亲情出现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篇二:亲情】
十八年前的仲夏夜,我带着嘹亮的哭声来了。您说,这是个吉祥的开头。
在您的牵手中,我蹒跚学步;在您的教导中,我呀呀学语;在您的期盼中,我迈入学堂;在您无微不至的关怀中,我逐步成长&&
感谢您给了我,即使降生在贫困的家庭。妈妈,我怎能忘记上次我从学校回家,低低地和您说:&妈,好多年没吃西瓜了,我想吃西瓜&&&我惴惴地看着你。您无言,叹了声气,走进灶房。我多恨自己提出这个无理的要求啊,父亲去世的早,仅靠您单薄的身体守着父亲留下的二亩薄田。这一刻,我真的恨自己残忍,怎能再给母亲施压呢?
可是第二天,起床的时候看到您赶集回来,肩上背着个小西瓜,篮子里还有些刚下地的青绿的菜。妈妈走进灶房操劳着一天的饭菜,我忽然有想哭的冲动。过了一会儿,您叫我吃饭,坐在那张简陋的八仙桌旁,我明显地看到菜比以前要丰富好多,还有让我垂涎的红红的西瓜。妈说:&娃要高考,给你加些菜,快吃吧。&
我胡乱地吃了一些饭菜,伸手拿起一块西瓜,地吃了起来。我说:&妈,您也吃啊。&您说:&我从小就不喜欢吃这个,吃了肚子受不了。你快吃吧。&我便心安理得地吃光了所有的西瓜。
我回房间整理回学校要带的东西,妈妈收拾了碗筷。后来,忽然想到告诉妈妈要体检了,于是就去灶房找她。可是,我分明看到,母亲正背对着我,啃我吃剩的西瓜皮&&那一刻,我不晓得该和母亲说些什么!庆幸妈妈没有回头,我冲回房中,捂着被子哭了好久。
妈妈,把她能给我的都给了我,我唯有学业可以回报。可是考前最后一次重要的模拟,我却考得很糟糕。我拖着沉重的脚步回家,远远地发现,昏黄的残阳中,母亲佝偻着背在村口望着我归来的路。那一刻,我有向后走的冲动,可我终究不能。
和母亲一起回家的路上,我心疼着,该怎样告诉母亲我的失败呢?到家的时候,我头低着告诉母亲我考砸了。母亲,望了我好久,然后用她枯槁的双手,轻轻搂起我,抱了一下:&下次你会考好的&&&
有这样的母亲,即使穷又怎么样?她疼我,爱我,相信我,给我一个充满爱的充实的成长过程,母亲给我的已经太多&&
今天,我坐在考场上。我知道一定会有一个好结果。我会一直努力。最后,要告诉母亲:下辈子还做您的女儿!
【篇三:亲情】
我不是个好儿子,我一直这么想,而且这种想法在读完了贾平凹的文章后尤为强烈了。
小时候本没让父母操心的,随着年龄的增长应该更加成熟,然而我却发觉自己愈发地不懂事&&时而自负,时而逆反。父亲事业忙,常出差在外,于是母亲便成为了最大的&受害者&。
初中时,经常与母亲因一点小事而争吵。母亲说我错了,我偏要证明自己是对的;母亲说我不懂,我偏要大喊着说自己懂了。吵到不可开交时便关门进了自己的屋子,那时也不去想母亲是怎样的感受,只顾自己舒服就行了。但没过一会,总能听见门口徘徊的脚步声,我一开门,便看到母亲一只手端着水果盘,另一只手凝在半空中&&
母亲心里很苦。我有这样一处属于自己的小天地,我可以躲到屋子里,听听音乐,看看书,把所有事情都忘掉,可母亲能躲到哪儿去呢?她无处可躲,因为整个家都是她的。每每想到这里,我便觉得自己不是个好儿子。
当时我的成绩一般,总在中上游。可母亲的期望极大,几乎每一次我都令她失望。有一段时间听课不认真,考试一塌糊涂,回家便被母亲狠狠地教训了几一顿。我不服气,心想怎么能仅用一次学习成绩来衡量我的学习情况呢?于是又关门回屋了。夜晚十点,我和往常一样完成了作业出了屋子,却看见母亲在微弱的灯光下正辛苦地抄写着什么,我清楚地听见她急促地呼吸声,隐约看见了她额上沁出的汗珠&&
一定很累,母亲抄完了我全科的试卷!若是女孩子,此刻怕已哭了,可我不是,尽管我是多么想要几滴泪水来偿还母亲的辛劳。我只是淡淡地接过了试卷,淡淡地说了几句话,当时说了什么我已不记得,后来结果如何我也不记得,我只记得母亲的期盼,而我却鲜有令她欣慰的时候,我实在不是一个好儿子。
中考发挥得不错,母亲的笑容便整天绽开着。我也很开心,心想终于能够回报母亲了。作文/可这幸福还未有一个月,我便住了医院。当时只是疼,未有别的感受,然而母亲却是整天的抹眼泪,还要小心地不让我看到。那时我还不懂儿子的疼痛在母亲那里是要成倍增加的。我看看点滴,又看看母亲憔悴的面容,我突然意识到:十六年的光阴,十六年的成长,我竟未令母亲有片刻的歇息!
父亲是山,那种坚毅让人时刻感受得到;母亲是海,无论怎样的苦难也都容得下。看到母亲脸上的皱纹,渐白的青丝,我便想到,若不是我的不孝,任凭岁月的刀刃再如何锋利也无法在母亲的面容上留下如此深刻的印迹。
虽然我曾经不是一个好儿子,但我相信母亲的美德一定能影响到我。如今又是一个春天,又是一个新的开始,我希望母亲在新的一年里为我骄傲,为我欣喜。为此我愿付出一切,于是仰天大喊:&我要做个好儿子!&
【篇四:亲情】
世上最昂贵的无价之宝是什么?答:亲情。亲情是很多的,而在我,一个孩子看来,大人们给我的情太多了,从出生到现在,我一直被&情&这个字包围着,这些情,让我感激,让我沉思,让我幸福!
记得小时候,由于爸妈忙,都是奶奶照顾着我。有一次,我偷偷拿了10元钱去买玩具,10元是小,可偷拿是大,虽然没被爸妈发现,可我心里还是有些不安。晚上睡觉时,我把这件事告诉了奶奶,奶奶并没有责罚我,而是掏出10元钱放进了妈妈的钱包里,然后对我说:&孩子,以后不能这么做了,你现在还小,还不知道干这种事的恶果,如果你这样形成习惯了,将来成了罪犯你还得认为是我们不管你。这次就算了,要记住啊,你奶奶别看大字不识几个,可这点道理我还是懂的。&听到这儿,我不知怎的视线模糊了。小时候,最记忆犹新的事莫过于此了。从此,哪怕再怎么需要钱,我也不会去&拿&钱了。
都说父亲的情怀如宽广的大海,而对我的父亲,我只能用&随和&来形容。老爸是个不善于说什么&宝贝儿,老爸爱你&之类的话,而默默关心我的人。有时买东西找回钱给他,他看也不看就装进兜里,眼里满是信任。考试考砸了,他也不说什么,只是鼓励鼓励我;考好了呢,也只是爽朗的笑笑。因此,我的学习压力就从来没他的一份。工作上,他从来不对我和妈妈炫耀。可在为我选择学校的时候,老爸却一改这种随和的生活作风,常常为此奔波,却一直不说自己累。最终还是让我步入了理想的小学和中学。而我小时却一直也不了解。
老爸正是以这种不流露于表面的情感,支撑起这个家,默默地给我们关爱。
妈妈是谁?一个给过我最多亲情的人。看着我一直从小到大,我原来比她矮一截儿,现在比她高半头。在爸爸从外地工作后,生活的担子就全部给了妈妈。尤其是我上了中学后,奶奶又突然发病住在了我家,照顾奶奶的生活又给了妈妈。妈妈对这些突如其来的负担似乎早有准备,稳稳当当地干了起来,每天都是深夜睡觉,很早起床。在繁忙工作的同时还要为奶奶买药。以前,早晚饭能不做就不做的条件已不再生效,早中晚都要做饭,而且要有菜有汤,适合奶奶的口味。看着妈妈那瘦小的身体来回奔波,让我痛苦不已。问妈妈累不累,她总说不累。可是就因为她日夜操劳,经常瞒着我吃药,不让我发现,当我偷偷知道这件事后,再也控制不住内心的难受,眼泪流了下来。我知道,我现在能做的,只能是好好学习!
大家可能问我介绍母亲的什么情,可我只能这样说,母亲给我的是一种无私的,无限量的情怀!而这种情,是单一的母爱情所不能及的!
生活在这么多的情感里,我还有什么可埋怨的呢?正是这些情感,才让我明白了怎样做人,怎让做一个对社会付出情感的人!
【篇五:亲情】
人生长河里,我们常常需要做出选择,我们要让人过得充实而有意义。张开双臂,我选择博爱&&一生无悔。选择博爱,就是选择用一颗充满爱的心去关心身边的人和事物,就是选择把自己的整颗心,用于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世界的感恩。
选择博爱,就是选择对情感的珍视。人生一路,处处关情。亲情、友情、爱情,无不让生命充满感动与绚丽。&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是亲情的关爱;&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友情的牵挂;&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是恋情的思念。每一个生命都走不出情感的射程,是那些情感,让人们好好生活,好好工作,好好珍惜属于自己的分分秒秒。珍视情感,让生命多些感动与回味。
选择博爱,就是选择对万物的眷恋。时光在飞快地流逝,我们眼前的一切无不如白驹过隙,成为往事,我们要珍惜啊,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射进瞳孔,当水石相搏,一滴水珠亲吻我的脸庞,当微风过处,树叶的那一丝微微的颤动飘入眼帘&&我的心中无不升腾起一股柔情,那是对万物的景仰和对生命的热爱啊,我们那么想让时光慢些流转,就让我们珍惜生命的机缘吧,从此时,从此地。这样,我们多年后回味人生时,就可以自豪地说:我一直都在珍惜,我无悔。chuāng)选择博爱,就是选择高远的人生志向。
明朝学者王守仁说:&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确定志向,就是定位人生;为志向而奋斗,就是充实人生;实现志向,就是升华人生。人生就是在奋斗中一天天走向圆满。有的人为了享乐,天天争分夺秒,岁岁年华虚度,到头来发现一辈子真短,怎么能不短呢?没有用博爱的心对待生活。
是的,我们一直在选择,谨慎地选择。选择博爱,我们品味异样精彩的人生;选择回忆,我们度量往事的厚重;选择诚信,我们畅享生命的真真切切;选择坚强,我们感受经历失败后的成功的甘甜;选择关爱,我们因几颗心同时跳动而愉悦不已
紧紧地拥抱博爱让我一生无悔!
【篇六:亲情】
亲情如酷暑中的一丝凉风,源于母亲扇叶轻摇的温情,使躁动的心渐渐平静。亲情是暴雨中的一柄伞,父亲那被雨淋湿的臂膀下,裹住浑身干爽的孩子,平静的,是一份关切与信任。
爷爷的嘱咐,言犹在耳:&不要吃太多零食;天凉了,穿多件衣服,别看太多电视,别&&、&爷爷一遍遍地嘱咐我,有时会觉得是多余而哆嗦。可是视线落在爷爷那饱含深情的眼神中,爷爷的嘱咐无疑是对我的爱的表达。爷爷,你放心吧。孙女会注意的!妈妈的关怀,时刻浮现:&阿君,小心身体,考试不要紧张,我支持你,加油!差点忘了,睡不着,喝杯牛奶&&熟悉的声音再次在我的耳边荡漾,每次考试前,妈妈都对我说这番话。妈,你别太担心我了,我长大,我会照顾自己。妹妹的安慰,滋润心田:
&姐,别哭了。不是你的错呀,这次奶奶烫伤不是你的错!完全是意外,大家都不想奶奶受伤,你不要埋怨自己吧!&妹妹的燕语,让我的&伤口&渐渐地痊愈了。妹,谢谢你,姐这么大了,还要你安慰我。
亲情可贵。然而年轻的心渴望飞翔,渴望长大。渴望摆脱一份份源于亲情与爱的束博。然而,在那一份渴望破蛹成蝶的急切中。父母的心里多了一块大石。
亲情是一枝彩笔,在黑夜之中,孤独的身影总会停靠在那儿,彩笔飞舞,孤独的凄清,失败的诅丧,无奈的眼泪就会幻化成贴心的安慰。温馨的甜蜜和欢喜的,人们得逃脱黑暗,走进一个斑斓的世界。作文/
【篇七:亲情】
风,轻轻地吹,触动着心灵中沉睡的思念的弦;恬静柔美的月光,笼罩着仁慈博厚的大地。穿越时间的薄纱,在萧瑟的秋风中,回荡着妈妈的如蜜般的微笑,无可奈何的爱的唠叨。
昔日如灰烟尘飘浮,似心灵如飞的跳跃。如果往事是满天圣洁的白云,那么洁白的云霞中绚烂异目的彩虹,便是妈妈的唠叨。
听!山泉汩汩地唱着欢歌向西而去,汇聚成浩瀚的大海&&那便是唠叨的蕴涵的爱。是妈妈的唠叨,伴我快乐的成长;是妈妈的严声厉色,跟我渡过那座以错误搭成的小桥&&
打开记忆的闸门,往事如烟如雾,如沙如尘,童年的那片湛蓝如洗的高空,回荡着妈妈的唠叨时留下的灿烂的云彩。踏着欢快的脚步从青草丛中一路走来,我却没有发现脚下绵绵的细草是一种至高无上的爱,掺杂着母亲对子女的殷切希望与无微不至的关怀。绵绵细雨中,母亲说:&出门别忘了带雨伞,身体可是革命的本钱啊!&寂静的黑夜中,母亲说:&要盖好被子,小心受凉。&凛冽的寒风中,母亲说:&多穿些衣服,小心感冒&&&
妈妈的唠叨,像春雨,像山泉,使我欢乐,让我厌倦,让我愤然;如一首深奥难解的诗,似一杯醇香而浓烈的咖啡,可口而耐人寻味。伴随着成长的音符,妈妈唠叨,像一条小河,在儿时的记忆中流淌。幼时的我,又何曾知晓:自以为烦琐之至的唠叨,便是母亲储存关爱的密码。
时间的帆船,载着我划向成熟的港湾。打上沉重的背包,满载着父母的期盼与嘱咐,我开始了新学期的住宿生活。不知是风吹走了还是雨淹没了唠叨,也不知是距离还是思念让我忆起了拥有妈妈的唠叨时的美好。对夜沉思,募然回首才顿悟:失去妈妈的唠叨,日子才难过。思念在寂寞中燃烧,自责让我想哭,懊悔让我默言无笑。这时我多想回到童年,听妈妈的唠叨,这样有多好!
望窗外无月,又是一个悲壮的秋季,空中飞舞着片片黄叶,不知他们是悲伤还是欢笑的代表。
曾经厌恶过,惮惧过、躲避过妈妈的唠叨;曾经反对过、指责过、憎恨过妈妈的罗嗦。经过风的摧残,雨的洗礼后,一切都只能在回忆中相聚。如今才知道,生活中的美,经时间的折射,再细细的咀嚼后,才能品尝出香甜的味道。
多想登上世界之巅,寻找遗失的昨天,可惜,山之险,路之遥,无法实现。只有在这月明风清之夜,倾听大自然的心声,感触大地的心跳。用心去聆听妈妈的唠叨,感受伟大的母爱。原来,母爱起源于平凡。唠叨是我们生活的必然,成长的需要。
我惮惧着,深爱着妈妈如痴如爱的唠叨&&
【篇八:亲情】
有时亲情就像一坚硬的墙,可以任依靠、有时又像把伞可以为你遮风避雨、有时又像一团火,可以在你寒冷时带来温暖。
我不止一次的感受着亲情,最令我难忘的是暑假,尽管已过去四个多月了可当天的景象时时刻刻的在我记忆中重演。是因为前一天我用了过量的西药造成了我难忘的痛苦。可在亲情面前痛苦始终缓解了。
那天早晨刚吃完早餐不久胸口有了一种火辣辣的感觉,告诉了爸爸。&或许是因为在是吃多了辣椒而已,暂时喝点凉水吧。&他尽管这么说可额头上的皱纹却舒展不开,一旁看电视时不时充满关怀的眼神看着我。将近二十多分钟后我的胸口变得疼痛起来,痛的只想在地上打滚,连话都说不出来。
爸爸变得紧张起来打电话叫自己的朋友,准备送我去医院。说话说得很仓促交代事情后连个客套话都来不及说了电话。同事无奈之下把这件事告诉了正赶往长沙出差的妈妈,想让她同出主意。可妈心慌慌的毫无顾忌的转头回来。
这是喉咙肿了痰堵住了喉咙难受急了。车已到了楼下爸爸赶紧把我背到了车上,车一边开着爸爸以便联系着在医院当医生的伯伯,直接挂了号。又过去了十多分钟,已没原来那么痛苦了只是皮肤瘙痒了起来长出了一个又一个包。
这时爸爸才知道原因,又来我是严重的过敏。我也舒了口气,我还以为我得了什么怪病呢?可谁有知道接下来我又会有什么反应呢?
到了那儿爸爸拿着我的病历与医生谈话,我躺在了外面的凳子上。没想到妈妈就感来了,一副焦急的样子一边发出一阵阵气喘吁吁的声音。什么话也没有说用慈祥而痛心的眼神望着我,我能感受到妈妈手心的温暖。
接着吃了医生开的药包一个个消失了,渐渐的不痒了。爸爸妈妈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可不料到了中午包又长了起来,手臂上、背上长便了闹都挠不过来。爸爸妈妈的笑容顿时消失了又皱起了眉头。
给我看病的医生赶紧把送到了急诊部搭吊针我一下午都躺在了病床上,爸爸时时刻刻都守在了我身边。妈妈买了一盒粥用勺子细心的喂着我。终于熬过聊一个寂寞的下午,打完了吊针。
爸爸妈妈的愁眉总算舒展了。
这次让我感受到了关键时刻亲情的力量,也让我知道其实亲情一直洋溢在我们身边呵护着我们不要不以为然,要懂得珍惜珍惜。本文地址:/a/105134.html
推荐分类:
上一篇作文:
下一篇作文:
版权声明:
1、本网站发布的作文《高中作文亲情记叙文》为作文吧注册网友原创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本网站作文/文章《高中作文亲情记叙文》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作者文责自负。
3、本网站一直无私为全国中小学生提供大量优秀作文范文,免费帮同学们审核作文,评改作文。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本网不承担责任。
皖ICP备号-2 CopyRight &
作文成就未来,请记住本站域名是【作文吧】的谐音。小时候,会怨你你与我的见面,总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一向听到你说最多的话总是你必须得走了,下次再来见我。
在生活中,亲情似乎是个很细微的动作,但意义却很重大。亲情无价,并不需要可以去收藏,却也会令我们时时感动,记忆终生
情是我们人世间最美妙的东西东西。在我们的生活中到处都充满了亲情、友情、爱情……这些都是构成我们生活的必不可少的因素
老师曾说,星星是美好的象征。我想,星星也应该象征着人与人之间深厚的感情吧!我漫步于小花园,望着那路灯撒下的银光,望着那夜空上闪烁的繁星,不禁想起那个炎热的夏日
是亲情的力量使我和弟弟的误会化解了。妈妈说得对,一家和睦才最重要。没有亲情是一件多么痛苦的事呀!我们应该去珍惜
教育的九大定律 态度决定一切——教育定律之一 米卢神话虽然破灭了,但他给中国足球带来的理念不应该随之而去。 在中国足球队员的帽子上写着这样一句话:“Attitude is everything”(态度决定一切)。在预选赛上,中国队靠它打出了精神,打出了气势,终于冲出了亚洲。在世界杯赛中,中国队似乎把这个理念无偿地送给了韩国,在韩国队一往无前的时候,自己却大败而归。 其实,“态度决定一切”,不仅是体育的定律,更是生活的定律、教育的定律。教育,在一定意义上说,就是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的过程。 积极的人生态度有以下这样几个维度。 一是对待未来的态度。一个人能否乐观地面向未来,能否用激情和诗意去追寻人生理想,能否具有明确的人生目标,把所有的行为纳入自己的目标轨道,锲而不舍地向理想迈进,是是否具有积极的未来态度的体现。 二是对待工作的态度。一个人能否认真地对待工作,用“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的精神,处理工作中的每一个细节,爱岗敬业,提高效率,不断地追求卓越,是是否具有积极的工作态度的体现。 三是对待社会的态度。一个人能否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主动地参与各种社会公益活动,有没有公正、正义感,是不是爱憎分明,见义勇为,乐于助人,是是否具有积极的社会态度的体现。 四是对待学习的态度。一个人能否具有良好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能否不断地充实自己、完善自我,能否在信息化与国际化的浪潮中成为时代的弄潮儿,抓住各种机遇,利用点滴时间进行学习,是是否具有积极的学习态度的体现。 五是对待他人的态度。一个人能否与他人和谐地相处,能否具有优良的人际沟通能力,能否受到同事与朋友的尊重和爱戴,能否主动帮助别人,理解别人,是是否具有积极的交往态度的体现。 六是对待自己的态度。一个人能否正确地评价自己,能否拥有自信,能否充分挖掘自己的潜能,能否把握各种机会锻炼自我,是是否具有积极的自我态度的体现。 如果我们的教育能加强这些方面的训练,使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可能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说你行你就行——教育定律之二 “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你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横批是“不服不行”。 这是在社会上人们讽刺人事任免的长官意志时常常引用的经典妙句,这种亲情眼里出能人的悲剧或是乔太守乱点鸳鸯谱的闹剧,若是出现在生活中,显然是可怕的。 然而有趣的是,这样一种“定律”用在教育方面常常令人拍案叫绝。如果你想激励一个学生,你就不断地(当然也是适时地)对他说:“你行,你行,你真行。”那他便往往能做得比别人期望的更优秀、更卓越。慢慢地,这个学生会变得“行”起来。相反,要毁掉一个学生的意志,你就不断对他说:“你不行,你不行,你真笨!”这样,原本是“行”的学生,也会逐步地丧失信心,变得“不行”起来。 仔细留心注意中小学课堂上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你会发现一般是贬多褒少。似乎我们的教师认为:学生做正确是应该的,出错是无法容忍的。就在这种不成比例的褒贬之间,有多少学生的信心被碾磨得粉碎!真正的名师往往是严格与亲善的完美统一:他们既对学问一丝不苟,又能为不同的学生设定不同的近远期目标,并为学生点滴的成就而喝彩。会欣赏学生才会当好教师。 当然,这个教育定律更重要的是对于学生自身来说的。如果你能不断地对自己说我能行,我真行;如果你能拥有强烈的自信心;如果你能毫不计较别人说你不行:你肯定会变得很行。让我们看看坂本保之介的故事。 日本能力开发研究所所长坂本保之介先生在《提高记忆力的奥秘》一书中说过一段令人回味的话:“对于来我们研究所请教的人,我首先让他懂得自信心的重要性,要‘相信一定能记住’这样一种自信。说来也怪,一旦来访者确实认识到这一点时,好像就在这一瞬间,他们的记忆力一下就提高了很多。” 其实,自信心不仅是提高记忆力的诀窍,也是成才的先导。自信心是人生重要的精神支柱,是人们行为的内在动力。只有自信,才能使人自强不息,不达目的不罢休,几乎每个成功者都具有自信心这个最重要的法宝;而自卑,只会使人自暴自弃,畏首畏尾,多愁善感,无所追求,从而失却成功的希望。几乎每个失败者都与自信心无缘。著名小说家蒲松龄在科举考试落第后曾写过这样一副自勉联:“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他落第不落志,自信心毫无削弱,更加勤勉写作,终于完成了不朽杰作《聊斋志异》。蒲翁的成功,就是自信加勤奋的结果。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人的智力呈正态分布,真正的天才的白痴都是很少的,只占1%左右,我们大多数的“芸芸众生”,在智力上的差异是不大的。只要不是白痴,我们每个人的成功概率几乎是相同的,只要选准目标,奋力拼搏,每个人都可以有所作为,有所成就。明了这个道理,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树立自信心呢? 请记住:你能行,我能行! 体罚近乎无能——教育定律之三 在学校教育中,奖励与惩罚是一对常用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它用肯定与否定的评价来巩固和发展学生的优良行为,克服和改正学生的不良行为。奖励是一种阳性强化,分赞许、表扬、嘉奖等;惩罚是一种阴性强化,分批评、劝告、指责、申斥、警告、记过、留校察看、勒令退学、开除等。 在以上惩罚的过程中,有两条未被包括:一是罚钱,二是体罚。罚钱又叫“经济制裁”,在有些学校里仍然还在使用,如有些学校规定,上课讲话罚多少,迟到早退罚多少,打架骂人罚多少……我认为,第一,罚钱是决不可以在校园中存在的。罚钱其实不是罚学生,而是罚家长。罚了钱,孩子自然要挨家长的打骂训斥,这是借家长的手打孩子。第二,罚钱,使孩子幼小的心灵蒙上了“金钱万能”的阴影,感受到钱的威力无边,崇拜金钱,甚至会不择手段去寻钱。第三,罚钱往往要有人监督,所以班干部往往就专门盯住谁犯错谁有过,而不去认真听讲,不去关注学习本身。 罚钱不行,体罚行否?答曰:更不行。我认为体罚是无能的表现。一般说来,体罚会在三种情况下出现:一是说而不服,管而不理,教育方法“失灵”;二是教师情绪不好时的冲动,难以控制自己的行为;三是坚信体罚能解决问题,消除危机。如有的人就说:“鞭子本姓竹,不打书不读”,“不打不成才,一打分数来。” 在这样的理念支配下,有些学校和老师便理直气壮地对学生进行惩罚。也有一些国家甚至允许学校运用体罚。如新加坡教育部规定,中小学的校长、副校长和纪律事务长有权对学生实行体罚,其方式是用尺子或藤条来轻打学生的手掌或臀部。 尽管如此,我还是认为体罚是不能应用于教育的。第一,体罚并不能使学生真正心悦诚服,不能从根本上感化学生的心灵。俄国教育家皮罗果夫说过一句很有意思的话:“抽打,是为激发人的羞愧感而采用的一种过于粗暴的强制手段。而羞愧感是一种在温室里培育出来的娇嫩的花朵。它一旦落入粗暴之手,就会立即枯萎。抽打会使人产生恐惧,这是无疑的,但是这种恐惧并不能起感化作用,也是靠不住的,它只能掩盖内心的邪恶。抽打只能改造那些精神脆弱的,用甚至不那么危险的方法也可以改造过来的人。”第二,体罚往往使人自暴自弃,滋长仇恨的心理。明代教育家王守仁也有精彩的论述:“鞭打绳缚,若待拘囚。彼视学舍囹圄而不肯入,视师长如寇仇而不欲见,窥壁掩复,以遂嬉游,设诈饰诡,以肆其顽鄙。偷薄庸劣,日趋下流。是盖趋之于恶,而求其为善也,何可得乎?”第三,体罚往往容易使学生模仿暴力。当他成年以后,或者当他们面对比自己更弱小的教育对象时,他们会毫无犹豫地抱拳相向。 因此,即使是法律“允许”体罚的新加坡,也对体罚作了许多限定:体罚只能作为教育的最后手段用于男生(也就是说不允许体罚女生);体罚时必须有第二位教师在场作证,详细记录学生的违法行为,执行体罚的时间和执行人的姓名;要将体罚事因通知家长,等等。这样一来,可能真正实施体罚时已经怒气全消了。 教育是心灵的艺术,只有心与心面对,心与心交融,才能取得真正的实效。皮肉之苦,只能是饮鸩止渴,所以,“体罚近乎无能”,这大概也是教育的基本定律了。 读书改变人生——教育定律之四 很多年前,我读苏霍姆林斯基的著作时看到这样一段话,它使我刻骨铭心:“无限相信书籍的力量,是我的教育信仰的真谛之一。” 许多年过去了,我对这句话的理解与日俱增。是的,如果说人类的物质文明可以通过建筑、工具等物化的形态保存和延续,那么人类的精神文明如何保存和延续呢?一个刚刚诞生的新生儿,在他成长的过程中,精神世界又如何与身体的发育、成熟一道与时俱进?我认为读书是实现以上目的的必由之径。书籍是传承文明的桥梁,是延续文化的中介。充实而有意义的人生,应该伴随着读书而发展。 在一定意义上说,读书就意味着教育,甚至意味着学校。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学校,首先意味着书籍。“学校里可能什么都足够多,但如果没有为人的全面发展及其丰富的精神生活所需要的书,或如果不热爱书和冷淡地对待书,这还不算是学校;相反,学校里可能许多东西都缺乏,许多方面都可能是不足的、简陋的,但如果有永远为我们打开世界之窗的书,这就是学校了。” 苏霍姆林斯基还具体阐述了阅读不同书籍对学生的影响,其实也从另一方面阐释了“读书改变人生”的哲理: 阅读描写杰出人物的书,往往决定一个人的前途; 文学作品是影响人的心灵的有力手段; 阅读自然书籍是发展思维和认识能力的需要,是适应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需要;不论哪类书籍的阅读,都是课堂教学的智力背景;课外书籍的阅读,是了解和影响学生个性的门径,它还能够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 所以,他号召教育工作者,“应该让学生走进图书馆,让书籍成为青年一代的挚友!”其实,读书正如饮食,不同的饮食往往造成人不同的营养结构,不同的书籍也同样造成人不同的精神结构。还是这位大教育家说得好:要培养一个人,设计一个人的个性,就努力帮助他从小学建立起自己的“小藏书箱”,建立他独特的读书体系。 纵观世界各国,凡是崇尚读书的民族,大多是生命力顽强的民族。全世界读书最多的民族是犹太族,平均每人每年读书64本。作为犹太人聚居地的以色列,它的人文发展指数(将出生时的预期寿命、成人识字率和实际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等衡量人生三大要素的指标合成一个复合指数)居全世界第21位,是中东地区最高的国家。酷爱读书,不能不说是犹太人在亡国两千年之后,又能重新复国的重要原因;酷爱读书,不能不说是犹太人在复国之后,能迅速建成一个现代化国家的重要原因;酷爱读书,不能不说是犹太人在流离失所中诞生了马克思、爱因斯坦和门德尔松等无数杰出的思想家、科学家和艺术家的重要原因;酷爱读书,不能不说是犹太人不仅在全世界的富豪中名列前茅,而且在历届诺贝尔奖得主中也有惊人比例的重要原因。一句话:酷爱读书使犹太人成为一个优秀的民族;热爱读书的国家,必定是不断向上的国度。 而我们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崇尚、热爱读书的民族。只是随着科举制度的出现,读书人的阅读视野渐渐狭窄化了。现在的应试教育,也在很大程度上挤兑了学生读书的空间,学校中无书可读的现象远未销声匿迹,学生无暇读书、不想读书的情形也不少见。除了几本干巴巴的教科书,学生几乎不再有也不再读其他书。这就使他们的精神世界逐渐枯萎,他们的人生色彩逐渐黯淡。这是令人痛心、发人深省的。“读书改变人生”,我想以最近读到的一位普通作者——黑龙江青年阿穆尔的一篇文章来与大家一起领略、品味这个定律的意义和价值。他这样写道: 我在少年时期读了一本苏联小说《明天到海洋去》。这本小说叙述的是一所中学的学生假期到黑海上航行的故事。读后久久不能平静,幻想着有朝一日到远方,到世界的每一个地方漫游。长大后,我特别钟情于旅游,游览过不少名胜古迹,名山大川。是《明天到海洋去》点燃了我投入大自然怀抱的热情和激情。 后来,我做过汽车搬运工、更夫,烧过锅炉,卖过烧饼,还当过编辑、秘书、代课教师,进过机关工作;我在乌苏里江边承包过土地,在俄罗斯当过倒爷,在北京做过小报记者。现在,我成了一名自由撰稿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我为此感到骄傲:是书给我提供了生活基础,它是我的衣食父母。1996年,我在北大荒承包土地时,白天干活,晚上点起蜡烛,读随身带着的帕斯捷尔纳克的《日瓦戈医生》。2000年,我在北京漂泊时,一边忙着记者工作,一边忙里偷闲读《李普曼传》……书能改变人的一生,性格、爱好、禀赋、气质、思想和观念,以及对生活的理解。 ——学无止境,行者无疆。书陪伴着阿穆尔成长,也祈愿它能一生伴于你我左右! 课堂属于学生——教育定律之五 人类从事科学研究、探求新知的过程从一个侧面看也是发现常识、逼近常识、接受常识、利用常识的过程。像“地球绕太阳转”,可以说是一个最“常”不过、妇孺皆晓的知识,然而它由“异端”变为“常识”,却经过了怎样一个漫长而惊心动魄的过程啊! 在这个意义上,“课堂属于学生”这个道理的普及与“地球绕太阳转”十分相似。 当然,围绕“课堂属于学生”,虽未曾有过血腥的、惨烈的场面,但你能说它所面对的反对势力没有“地心说”一派那么强大和顽固吗?恐怕不能。“地心说”早已见鬼去了,而在明里暗中对“课堂属于学生”观点持“不合作”、反对抑或挑战态度的却大有人在。可以说,这也正是导致课堂改革推进不力、大面积教学效率长期低迷不前的一个非常重要甚至决定性的原因。 构筑课堂的目的何在?当然是为了学生的增知长识,为了学生的成长进步。就好像构筑一个屋子的目的是让主人遮风蔽雨,取暖防寒。我们说屋子属于主人,谁都不会持有异议;那么说课堂属于学生,又有什么理由投去一瞥怀疑的目光? 有人说,难道课堂就不属于教师?问得好!但它的“潜台词”(“课堂属于教师”,“师为主,生为客”)及其所蕴含的观点或许就是课堂没能“回归”主体(学生)的根本障碍所在。 表面上看,“课堂属于教师”没有什么错。但一旦我们认识到,如果没有学生,课堂和教师就失去存在的必要和意义,那么我们就会清醒地发现,学生才是课堂的终极目的对象,而教师只是实现目的的手段和途径,或者比喻为桥梁和纽带。 作为“中介”的教师是不具备主人资格的,是不应该获得“归属”权利的。那么他的角色应怎样定位呢?我想,既然教育是为人(学生)更好地生存,那么,把教师定位于“护卫者”“服务者”“促进者”“协作者”等角色是很合适的。鉴于此,人们提出三个“一切”(即“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我以为深得教育“三昧”。 课堂属于学生。但“学生不是一只筐,什么都可以往里装”,课堂必须有学生高度的参与,而且要做到全员参与(不是个别尖子学生的参与)、全程参与(不是一时半会的参与)和有效参与(不是形式主义的参与)。课堂教学绝不能是教师的表演(更不能是他的“独角戏”),不能是事先预设程序的再现。我个人主张,在一般课堂上,学生参与(这里指发言与其余听讲之外的活动)时间不能少于二分之一。 课堂属于学生。既然如此,他就不应该有下人的拘谨、奴仆的胆怯、童媳的压抑。他应该投入洋溢四周的自由轻松的氛围,他应该享受汩汩而来、欲罢不能的诗意和幸福。而现实中,我们的许多课堂如战场,强调的是严明纪律,要求的是正襟危坐,学生如履薄冰,战战兢兢……我曾把某些教师比做“教育警察”。更有甚者,有的教师在学生的眼里竟变成“教育的魔头”。有他们的存在,课堂就不是学生的“家”,纵使是“家”,也是一个冰窖般让学生畏而远之的“家”。于是,他们只能成为“一个不回家的人”。 课堂属于学生。因此,课堂应该是学生生活和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未来生活技能的操练场,是学生未来人生阅历的实习地。所以,在课堂里,我们不仅要让他们学到知识,还要让他们学会生活,为他们营造必要的交际场,让他们学会交往,甚至学会“理论”,学会争吵。“赤橙黄绿青蓝紫”,少了一色,就无七彩生活;“酸甜苦辣咸”,少了一味,也无五味人生,哪怕你给予他们的永远是火红的热情,是蜜糖的甘甜。所以,真正的课堂还要让学生拥有多种生活的体验、多种情绪情感的体验,让学生拥有解开疙瘩、战胜挫折的经历,体尝“苦乐年华”的滋味。 课堂属于学生。孩子把小手背在身后,一直以“坐如钟”的姿势纹丝不动看着教师,盯着黑板,或者当教师问题一出,大家异口同声……这是多么令人醉心的教学场景,是多少公开课赢得满堂喝彩的教学镜头,但我以为,这恰恰是对人性的善意嘲讽,甚至是对人性的恶意戕贼。好的课堂永远是人性的、人道的,而上述课堂却剥离了人之为人的本质和特征,又哪里能实现还课堂于学生的教育追求?在这样的教学情景中,课堂非但不属于学生,而且也不属于人类。所以,“课堂属于学生”要义之一就是“课堂属于每一个鲜活的、富有个性的生命体”。 性格主宰命运——教育定律之六 在我的心理学教育和研究历程中,乌申斯基的一句话让我难以忘却:“教育中的一切都应该以教育者的人格为基础,因为只有人格才能影响人格,只有性格才能形成性格。”是的,性格在人的整个发展中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 性格有几个内在层次:生活原则层就是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它是一个人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总的看法,最稳定,处于支配地位,是性格的主导因素;对现实的态度层包括对别人、对自己、对事物的态度,是性格的核心和实体,是比较稳定的,它受制于生活的原则,但却制约着活动方式;活动方式层是个体心理活动的表达方式,是性格的表现特征,它主要包括一个人的认知、情感、意志等方面的特征,相对地说,它的可变性较大。 创造、创新是新世纪的教育主题,也是永久的教育话题,而这一切离不开人的创造性性格,而创造性性格在目前中小学教育中却严重地缺失。对中小学师生的大量调查表明,多数人不知道如何才能拥有创造性性格。我在长期的思考中发现,创造性性格类型的人有着极其相似的特征,那就是勤奋努力、科学安排时间、虚心进取、有强烈的好奇心、具有怀疑精神、个体独立以及对错误容忍、观点灵活并且具有不寻常的价值观念,等等。这些特征对于每个教师来说,对于成长中的中小学生来说,是否重要,当然不言而喻。 由此,我想到了我国当代著名历史学家张舜徽的事。张教授有着独立的性格特征,他集“恒心、毅力、耐性、信念、傻气”于一身。在这种性格影响下,他19岁时读《资治通鉴》,日尽一卷或两卷,经过七个月,读完这部294卷的大书,并且还写了简明的札记。年龄稍大后,又决心读《二十四史》,于是他不畏艰难,不避寒暑,整整花了十年时间,终于将这部3259卷的大书读完,而且都用朱笔圈点,读得很仔细。1946年,张教授任教的兰州大学买到明刻本《皇朝经世文编》,504卷,收录424家的政治论文3145篇。他趁暑假休息的机会,经过50天的伏案,把它浏览了一遍。我又想起苏霍姆林斯基倾其所有,使个人藏书达19万册……这就是顽强的性格的力量和顽强性格的魅力。 面对这无数的成功者,有人会说他们有着这样那样的优越条件,强调着自己好像有着什么先天性的不足,不适合走向成功,不适合拥有那份更美的命运。这种想法有着极大的危害性、传染性。研究表明,在人的心理发展中,客观条件的影响呈递减趋势,而主观因素则呈增长倾向,两者表现为逆向效应。其条件是个体的自我意识水平正常发展,也就是说,个体的主观努力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愈显重要。虽然人的自我意识在个体早期就已有萌芽,但此时还更多地表现出不自觉性和受动性。随着青春期的到来,自我意识愈益增强,从而更多地表现出自觉性和能动性,更倾向于支配环境和他人。苏联心理学家鲁宾斯基说:“一个人要增进其体力,发展其智力、道德力量和意志力,只有通过自身的努力才能成为可能。” 所以说性格是决定命运的关键,我们每个人也应该重视自己性格的设计与养成。在这方面,不妨学学托尔斯泰。托尔斯泰在十多岁时就给自己制定过“性格修养计划”,立志使自己成为一名扬善惩恶的文学家。他在晚年回忆人生历程时,每每提到自己年轻时代的这一性格修养计划,说它在一生中经常起到提醒、督促、推进自己从事创作的作用。 21世纪是新的世纪,是充满生机的世纪,更是中国人创新的世纪。愿我的这一“定律”,能唤醒充满灵性的个体,使之拥有更美的性格,打造绝美的命运。 特色就是卓越——教育定律之七 几年前听的一个故事,已经记不大清了。大致是这样:一位建筑公司的老总要从一班普通工人中物色一名管理人员,工地负责人和他在工地转了一圈,问他有没有合意的人选。老总说,我要那个穿红色工作服的人。他解释说,大家都穿蓝衣服,只有他例外……有特色的人往往有追求,有成就。后来的事实证明老板的想法是正确的。 我想,特色就是卓越。特色就是鹤立鸡群,就是万绿丛中一点红。 有人可能表示异议,说:“如果一所学校培养出一大批青年‘嬉皮士’,这是其他学校没有的,你能说这种特色就是卓越吗?”假如有这样的问题,我不准备回答。因为我所说的特色当然是正面的、积极的、符合教育发展应有方向、代表未来教育希望的。毫无疑问,这就像学校要培养国家建设所需人才而不是庸才、奴才和“危险品”一样天经地义。 特色最根本的要义就是不同寻常,或者说它的本质属性是差异。目前的中国基础教育在“差异性发展”方面做得还非常不够。我曾经到过辖区范围内一所省重点中学搞调研,校长汇报工作一套又一套,我提问:“你认为你们学校最大的特色是什么?”他想了半天,最后说是优异的教学质量和在同类学校中一流的升学率。质量当然是学校的生命线,升学率也很重要,但我以为,重点中学之间的比较和竞争不应该再“聚焦”于这些方面,它们是“等式”两边的相同量,可以同时“划掉”。 当然不能去怪罪这位校长和其他校长,因为他所置身的大背景就是不利于甚至有碍于特色形成和发展的背景。确实,在我们的教育现实中,还存在着古希腊神话中的那张“魔床”,所有的学生、教师、校长和学校都必须与“魔床”的长度保持一致,短则补之,长则截之。有如此统一的“模子”或范式去规定,去制约,你还能期望出现“不拘一格降人才”的可喜局面吗?有人说:“上帝造人本来不一样,可是现行的教育却与上帝对着干。” 呼唤特色,追求特色,铸造特色,应该是当代中国教育的主题之一;没有特色的教育就像千篇一律的文章,像千人一面的群体,是没有美和卓越可言的。 当然,特色或个性与共性不是“不共戴天”的。特色或个性寓于共性之中。像前面所举的那所重点中学,如果没有较高的教学质量和较高的升学率这两点共性作为基石和保证,那么,你即便有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即便在科技发明、艺术表现等方面出了一批苗子,我们也很难说你就是我们理想和期待中的好学校,你的办学业绩就是卓而不群的。问题是,你不能满足和停留在这两点上,而要以更广阔的视野和更豁达的胸襟去发现、包容和造就有差异的学生、有风格的教师、有特色的学校。从这个意义上说,共性是基础,特色是超越。谁能在基础层面上裹足不前,谁又能不在超越突破中铸造辉煌? 原苏州六中是一所基础相对薄弱的学校,校长为此苦恼,向我讨计。经过一番考察、思考和论证,我认为它应该在特色方面做文章,而这篇文章的“切题处”或者说“突破口”可以选在艺术教育上。后来该校朝这个方向作了不懈努力,学校的品位不断攀升,现已通过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省级验收。很难想像,没有特色的营造,它能以“三级跳”的速度和气势后来居上,令人瞩目。同样,吴江市同里第二小学在写字教育方面倾注了特别多的心血和努力,该校的学生都能写一手很漂亮的字,学生整体写字水平在全国同类学校中处于一流水平。艺术或书写水平的提高也必然带动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必然不断丰富他们的人文精神内涵。所以,特色绝不是一种孤立的存在,它是报春的腊梅,是出墙的红杏,在它的后面必然呈现“千树万树梨花开”“万紫千红春满园”的喜人景象。 特色能助你提升品质,追求卓越。你或许在埋怨生源不好,教师平平,学校落后,在曾经令你怦然心动的“特色”面前徘徊,在曾经让你翘首期盼的“卓越”门外嗟叹,我要告诉你:“朋友,何必为特色而发愁?” 我愿以一个真实的故事来收笔,并与你一起思考、共勉。 日本一家大公司招聘人才,贴出启事:“本公司只招留级生。”应聘者纷至沓来。经过面试,智商低的不要,不勤奋的不要,因为专注、痴迷于创造发明而耽搁了课程一类的“怪人”却“多多益善”。 理想创造辉煌——教育定律之八 很多学生的作文都曾把理想、志向、抱负等比做航标、路灯、方向牌,说没有理想的人生是迷茫一片的,没有志向的人生是消极颓废的,没有抱负的人生是浑浑噩噩的。 大家都这样比喻,老实说,落俗套。我倒以为,大俗乃大真,大俗乃大雅,这个看似很俗气的比喻却揭示了理想、志向、抱负等心理学范畴概念的本质特征,包容了它们最主要、最深刻的内涵。现在的问题不是比喻是否落俗,而是这样的道理有没有真正融化到学生生命的血液中,有没有沉积到他们意志品质的基因组织中。 我自以为还有点创造的潜能、创新的禀赋,有时候也在真情流露或表白中说出惊人之语,但一旦说到理想、梦想这一类话题,我都无一例外想到一个故事。说句不谦虚的话,不是我积累的有关故事很少,实在是因为这个故事太耐人寻味,也太催人泪下。这个故事足以把理想的美丽,把志向的神奇,把抱负的迷人揭示得淋漓尽致,演绎得震魂动魄。 这个故事讲述的是英国内阁教育大臣、盲人戴维的故事。还是在幼儿园的时候,戴维在题为《未来的我是——》作文中描述了自己的梦想,希望长大后当一名英国内阁大臣。他认为,在英国历史上还未曾有过盲人进入内阁的先例,他要创造历史。长大后,戴维梦想成真,当上了英国内阁教育大臣。他说:“只要不让年轻时美丽的梦想随岁月飘逝,成功总有一天会出现在你的面前。” 事实是最好的教科书。每当我把这个故事讲给我的青少年朋友甚至讲给我们的老师、学生家长听的时候,我都看到一张张为之动容的面庞,一双双为之含泪的眼睛。这或许是一本正经八百的关于理想的教科书根本无法产生的效应吧! 理想创造辉煌。你有怎样的理想,往往就决定着你将采取怎样的行动,取得怎样的成绩。没有理想,你人生的“记分册”上将永远是零或者是一片空白。一个有大成的人绝不可能“瞎猫碰着死老鼠”——没有一点儿理想,却“蒙”来了成功、成就甚至是辉煌。这是毫无疑问的。 戴维幼年的理想在不少人看来与白日做梦无异,但他却梦想成真。我们不难想像他所经历的艰难困苦、坎坷挫折甚至是偏见歧视。没有他的进取不息,奋斗不止,没有他的百折不挠,愈挫愈勇,一句话,没有他后天的努力,他就可能永远在黑暗的世界中做一个混混沌沌的盲人,甚至也闹出“盲人摸象”之类的现代笑话。后天的努力怎么形容和比喻都不过分,但在承认和赞美“努力”之“化腐朽为神奇”的功用的同时,我们更不应该忘记“努力”的动力源自何处,起于哪里。 答案是理想。 我所讲的理想是能创造辉煌的理想,还必须是“心存高远”的理想,是“不畏浮云遮望眼”的理想,是“少年壮志当拿云”的理想! 爱心产生奇迹——教育定律之九 有这样一个真实而感人的故事: 25年前,有位教社会学的大学教授,曾叫班上学生到巴尔的摩的贫民窟调查200名男孩的成长背景和生活环境,并对他们未来的发展作一评估。每个学生的结论都是“他毫无出头的机会”。 25年后,另一位教授发现了这份研究,他叫学生做后续调查,看昔日这些男孩今天是何状况。结果根据调查,除了有20名男孩搬离或过世,剩下的180名中有176名成就非凡,其中担任律师、医生或商人的比比皆是。 这位教授在惊讶之余,决定深入调查此事。他拜访了当年曾受评估的年轻人,跟他们请教同一个问题,“你今日会成功的最大原因是什么?”结果他们都不约而同地回答:“因为我遇到了一位好老师。” 这位老师目前仍健在,虽然年迈,但还是耳聪目明。教授找到她后,问她到底有何绝招,能让这些在贫民窟长大的孩子个个出人头地。 这位老太太眼中闪着慈祥的光芒,嘴角带着微笑回答道:“其实也没什么,我爱这些孩子。” 对教师来说,没有什么比爱心更重要的。 你没有丰富的知识、扎实的功底、精湛的教艺……但你有一往情深的“爱心”,你就会吃别人不能吃的苦,坐别人不愿坐的“冷板凳”,苦读苦练,日积月累,终成大器。钱梦龙只有初中文凭,魏书生的情况也是这样,但他们却登上当今中国教育界巅峰,是对教育事业痴心不改的“爱”使他们实现了人生飞跃。 你的学生中没有天才,没有一看就聪明过人的孩子,没有英俊少年,有的是表现平平、看不出多大“出息”的一群少年,甚至是一班“调皮大王”、顽劣不化的“主儿”,是一考就“大红灯笼高高挂”的“差生”……但你有“化腐朽为神奇”的执着期待,有“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的律己精神,有“转化一个后进生与培养一个优秀生一样重要,甚至更重要”的理性认识,一句话,有非凡的爱心,你同样可以培养出一批又一批的优生和俊才。李镇西自愿把人见人厌的“差生”要到自己班级,在“转化”和促成方面写下了一篇篇瑰丽的教育诗章;孙维刚在名不见经传的北京二十二中为清华大学等重点高校输送了许多新生,同样是充盈胸间、激情荡怀的“爱”让他们体会与领略到教育的美丽和幸福。 你的学校没有气势磅礴的教学大楼,没有让莘莘学子足不出户就可以神游天下的互联网,甚至没有像样的课桌课椅,但你有“跟困难作斗争其乐无穷”的精神,有“黄土高坡也能长出参天大树”的充分信心,有“鸡窝里飞出金凤凰”的不灭梦想,你就会迎难而上,变不利为有利,造就一个个敢于放眼天下、胸怀全球的“国际化的现代中国人”。我曾经到过一些老少边穷地区进行教育考察,一方面为他们的贫困落后而揪心,另一方面,也为那些“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教育人”的可贵精神和他们创造的非凡成绩叹为观止。“匹夫不可夺”的“爱心”让他们也拥有了一份独特的风景和辉煌。 教育的爱心是空气,是阳光,是土壤,是水源,是食粮,是布匹……你可以把它比喻为人类生存和发展必不可少的一切,而且绝不过分。所以,老一辈教育家夏丏尊说:教育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称其为池塘。没有情感,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 可是,在我们教育的现实生活中,缺乏爱心的现象太多了! 学生有不遵守纪律的行为(注意:有些行为是否“违纪”值得我们静下心来认真思辨,譬如上课没有举手就发言,譬如跟教师或家长“顶嘴”,还譬如对异性同学有好感,写了一封流露好感的信,等等),不是循循善诱,而是充当“教育警察”,毫不留情,横加呵斥,甚至挥以老拳;学生有化解不开的思想症结,不是努力捕捉,认真发现,耐心引导,而是视而不见,甚或冷嘲热讽,大泼冷水;学生成绩有波动,不是和他一起分析原因,热情鼓励,而是公开批评,厉言“敦促”,不使他懊丧不已,就好像不能逞示严师之威……陶行知说,在我们的冷眼之前,可能就有牛顿;在我们的棍棒之下,可能就有瓦特;在我们的恶语之中,可能就有爱迪生。是啊,从某种意义上说,成才成器是人的潜力发掘和发展的必然,是人的一种不应受到抹杀的天性,有意无意中,我们有许许多多的同仁摧毁了这种必然,践踏了这种天性,“创造”了一个个不该发生、令人痛心的“奇迹”! 如此“奇迹”当然不是我们所希望的,甚至不应该是我们平心静气所能接受的。 我们所企盼的奇迹是按常规、循常理不能发生、出乎意料的“好事”,它只能萌芽于热情,胎动于鼓励,最终诞生于爱心之中。没有这一些积极的情绪体验和情感表达,“奇迹”永远不会奇迹般地发生,就像冰窖里不会吐出新苗,蒸笼里不会冒出新生一样。 任何教师都不会与奇迹无缘。但要与奇迹结缘,你就要弹出爱心的红线,抛出爱心的绣球。这虽然还不是“充足条件”,但肯定是不可或缺的“必要条件”。 不止一例的植物人因为得到亲人细心呵护而从梦魇中走了出来,重新拥抱美丽的人生。我想告诉你,你的教育对象中没有“植物人”,你的奇迹并不那么难以创造! 说得更直白点儿,我想问:你是否愿意创造教育奇迹,YES或者NO? 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帖有0条评论
首饰,是女人一生的钟爱 无论是在那个年龄段,首饰从未远离女人的生活; 首饰,承载着许多意义:第一次约会、第一次工资、 恋爱了、结婚了、友情的、爱情的、亲情的…… 喜欢买首饰,也喜欢珍藏首饰 每每打开首饰盒,关于它的点点滴滴,便涌上心头 也许是一种感动 也许是一份纪念 也许是一个祝福…… 如果这对手镯可以称得上是首饰, 那么它确实是我人生中第一件首饰 我出生的那年 爸爸送给我的第一份礼物 这对手镯早已不戴了 但是它仍是我的最爱 小升初的时候 我们几个要好的朋友围在一起 哭得一塌糊涂 玉送了我这条手链 每每捧起 就会想起快乐的童年 情义无价 初中的时候 非常流行水钻饰品 生日的时候 同桌送了我这枚卡子 如今早已锈迹斑斑 情感的意义超过了价值 初三的时候 我写的作文发表了 拿着稿费 买了心仪已久的链子 高中的时候 我和朋友经常在周末逛石头记 只是看却很少下手 毕业的时候 同寝室的女友 把我心仪已久的冬凌玉放在了我的手中 连同我们的友谊 第一次收到男生的礼物 翔是学美术的男生 高三的时候去北京学习 有一天收到了他寄来的包裹 考北大吧,这里真美啊! 我们的约定最终成空 想起的时候 心里还是暖暖的 考上大学那年 全家去新疆旅游 妈妈送了我这个玉镯 哥哥送给我了这枚佛像 大一的时候 我一度迷上了安妮宝贝 看了她的《莲花》 跑到云南买了这枚项链 戴了三年 现在却被我扔在了角落里 与老公相识的第一个情人节 他送我一对白金的耳环 很喜欢但没有收 我喜欢耳钉 于是换了这对廉价的耳钉 他怎么会知道 我已经决定和他共度一生 怎么舍得让他破费 老公又怎会不了解我的心 在我工作的第一天 送了我一对耳环 可惜去海边游泳丢了一支 好心疼啊 有段时间我迷上了《浪漫满屋》 泪珠型的耳坠好漂亮啊 我不经意地说 第二天 老公就买来了这对耳坠 老婆想要的我一定买 他如是说 每个待嫁的女子都是幸福而美丽的 而幸福的一部分就是 只有这段时间, 你可以把花钱当作一种任务 于是以结婚的名义 我收了这美丽的戒指 还有白金的项链 简单的梅花设计 低调的美丽 很适合我的性格 结婚一周年 老公送了这枚黄金戒指 天天带着 竟没去清洗过 同年情人节 老公送了黄金项链 我也渐渐喜欢上黄金饰品 怀孕的时候 我情绪很不稳定 不化妆不打扮 总觉得自己变丑了 又一次在贵成购物 看到了流行美的卡子 一个就200多 我只是试戴了一下 老公便买了下来 只要老婆开心什么都值 说得我好不感动 或许 在别人的眼中 这些东西是那么的微不足道 对我 却是非常珍贵 那些过去的故事 想起来 就会觉得幸福满满……
本帖有48条评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高中作文亲情记叙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