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梗死,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长期居高不下,什么药

得过心梗,低密度脂蛋白2.3属于高吗
得过心梗,低密度脂蛋白2.3属于高吗
病情描述(发病时间、主要症状、症状变化等):得过心梗,低密度脂蛋白2.3属于高吗曾经治疗情况和效果:2012年12月患过心梗至今一直吃药想得到怎样的帮助:解答低密度脂蛋白2.3算高吗。
医院出诊医生
擅长:脑血栓、冠心病、动脉硬化等
擅长:冠心病、脑供血不足、脑动脉硬、心肌炎等
共3条医生回复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及药品推荐仅供参考
职称:主治医师
专长:擅长冠心病、风心病、先心病、肺癌、食管癌、纵膈肿瘤...
病例分析:青年人平均约2.7mmol/L(105mg/dl);
中老年人约3.37mmol/L(120mg/dl);
大于4.14mmol/L(>160mg/dl)为明显增高。意见建议:低密度脂蛋白2.3应该在正常范围
职称:副主任医师
专长:糖尿病,I型糖尿病,II型糖尿病,老年人糖尿病
&&已帮助用户:6046
问题分析:冠心病患者常合并有血脂升高,应该同时治疗,才利于冠心病的控制。意见建议:对不同人群血脂控制水平要求不一样,对高血压、冠心病等慢性疾病患者,要求低密度脂蛋白在2.6以下。
职称:主治医师
专长:伤寒,湿气重,风湿热,筋痹,筋瘤,壮骨
&&已帮助用户:1548
问题分析:您好,低密度脂蛋白2.3不高,在正常范围内,不用担心。意见建议:建议您继续目前治疗,血脂保持当前水平就行,希望能帮到您。
问心急梗塞,2012年12月
&&已帮助用户:52767
问题分析:心肌梗死是指心肌的缺血性坏死,为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冠状动脉的血流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出现严重而持久地急性缺血,最终导致心肌的缺血性坏死.意见建议:家中应该常备如下药物:1.速效救心丸.2.通心络胶囊.3.冠心舒合胶囊.只要一发病感觉胸闷,呼吸困难,就立即用药.平常可用以下中药泡酒适量饮用可起到防治作用
问急性心急梗塞需要做手术吗?做支架吗?
职称:医生会员
专长:不孕不育
&&已帮助用户:18644
病情分析:不是所有的病都要做手术。早期融栓治疗成功或梗塞程度不太严重的不一定需要埴入支架的。
意见建议:
问日急性右下壁心肌梗死
职称:医生会员
专长: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神经病学
&&已帮助用户:1395
病情分析: 你好,心肌梗死的主要病因是心脏血管的阻塞导致心脏局部缺血缺氧的现象,支架手术后直接开通了血液通路,使得局部的心脏供血充足,同时需要进行抗血小板药物的服用。意见建议:你好,根据支架手术后的相关的心功能的检查明确分析,若是心脏不存在不是情况并且坚持服用抗血小板药物,可以适当的进行出租车和上夜班,主要药物的坚持服用和定期检查。
问我是日因心肌梗死在安贞医院做的支架手术...
职称:医生会员
专长:内科、消化内科
&&已帮助用户:248319
指导意见:您好,心肌梗死是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引起血栓形成、冠状动脉的分支堵塞,使一部分心肌失去血液供应而坏死的病症。多发生于中年以后。发病时有剧烈而持久的性质类似心绞痛的前胸痛、心悸、气喘、脉搏微弱、血压降低等症状。建议最好去正规医院做下明确的检查后有针对性的治疗,放松精神,愉快生活。祝早日康复。
问年龄75,女2012年底曾换轻微心肌梗赛,住院治疗半个多...
职称:医生会员
专长: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
&&已帮助用户:3633
病情分析: 补钙是一个长期的事情,任何好的钙片也不可能一下,两下就可以把流失的钙补充回来,也就是说钙片本身没有太大区别,区别的是在使用的过程中,是否持久。意见建议:一般老年人的吸收差了。一般的钙片很难吸收。需要维生素D来参与代谢。 所以建议老年人用一些液体钙。配合一些蛋白质粉效果比较好。
问心肌梗塞是否需要做手术
职称:医生会员
专长:高血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
&&已帮助用户:6829
病情分析:
意见建议:不一定要做支架手术。经济条件好的话,建议行心脏冠脉造影检查。了解血管梗塞的部位是否很重要、梗塞血管是否已通了,因为人体本身对梗塞血管有自溶功能,如果血管已通了,血流很好即使有狭窄,如果不严重就不必放支架了。如果心脏是多支血管弥漫性狭窄,不选择放支架,而应选择冠脉搭桥手术更好。如果经济条件不好,心肌梗塞经治疗胸痛已缓解,病情已稳定。正规药物治疗和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如低盐低脂饮食、戒烟限酒,减肥加适量活动,同样能延年益寿。
关注此问题的人还看了
大家都在搜:
关注健康生活!
心慌心悸、头晕目眩、咳血、少尿、胸闷胸痛、水肿、呼吸困难
遇寒冷刺激、失眠、过劳,或是太兴奋,甚至是雨淋或豪饮都可让隐性
心脏猝死并非毫无预兆,猝死发生前其实都是有征兆,应该及时预防
冠心病典型的症状为:胸痛,因体力活动、情绪激动等诱发,
泛指由于高脂血症、血液黏稠、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等所导致的心脏
百度联盟推广
心肌梗死相关标签
心肌梗塞(myocardialinfarction)是冠状动脉闭塞,血流中断,使部分心肌因严重的持久...
免费向百万名医生提问
填写症状 描述信息,如:小孩头不发烧,手脚冰凉,是怎么回事?
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
搜狗联盟推广
百度联盟推广
医生在线咨询
评价成功!我高密度脂蛋白0.93,低密度脂蛋白2.
我高密度脂蛋白0.93,低密度脂蛋白2.84,总胆固醇4.07,甘油三脂0.59,血压正常。没有症状,两年前检验高密度脂蛋白0.96,怎样才能提高?
医生回复(4)
问题分析:从您提供的检查报告结果分析:低密度脂蛋白、总胆固醇、甘油三脂、血压均正常,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偏低一点。意见建议:注意休息,保证睡眠,加强锻炼以增强体质。清淡温软低脂低盐饮食,避免辛辣刺激生冷油腻食物和酒精制品,戒烟。适当服用不保护脂肪酸制剂如深海鱼油、大豆卵磷脂等,可以提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问题分析:这个情况应该是一个高脂血症的检查结果,应该是有药物治疗意见建议:可以用它丁类的降血脂药物治疗,同时饮食低盐,低糖,低脂肪,适当增加运动量,
健康指导:调整饮食忌辛辣油腻的食物,以清淡少盐的食物为主,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每天坚持适量的体育运动锻炼,才可以更好的改善身体健康,日常保健泡水喝决明子、绞股蓝、山楂
决明子:清肝明目,润肠通便,降脂降压;
绞股蓝:降脂降压,助眠通便,促进人体微循环,双向调节人体机能,调节免疫力。
山楂:消食化积,活血化瘀;
适合:降脂降压,助眠通便,养心健脾,常饮可降血脂,降低胆固醇。
只要鸡蛋、鸭蛋不形成蛋黄吃则没事。
健康指导:从年龄来看,如果是62岁的情况下,您的高密度脂蛋白指标偏低,低密度脂蛋白需要得到有效的控制,总胆固醇数据正常,甘油三脂有点偏高,建议您要注意日常饮食要以低脂、低盐、低糖饮食,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平时多注意运动消耗,则可以让这些指标得到有效的控制。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吃什么药好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吃什么药好
病情描述(发病时间、主要症状、症状变化等):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吃什么药好
医院出诊医生
擅长:痔疮、肛瘘、肛裂、大便出血等
擅长:小儿内科
共6条医生回复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及药品推荐仅供参考
职称:医生会员
专长:心脑血管,皮肤病,儿科
&&已帮助用户:14490
问题分析: 血脂高,需要积极通过药物降血脂治疗,以防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现在对于高血脂症治疗,肯定有效的,一类是他汀类,比如新伐他汀、洛伐他汀等等,主要是针对性的降低胆固醇,二是贝特类的,主要是降低甘油三酯,服用药物注意三个月复查肝肾功能,没有异常的可以长期应用。意见建议:忌吃高脂肪食物如动物内脏、蛋黄、松花蛋、巧克力,肥肉、油炸食品、蛋糕、点心、油条等,以及辛辣刺激调味品,烟酒等等。多食富含高蛋白的食物、蔬菜及新鲜水果。适量进食瘦肉、鱼、鸡以及豆类制品
职称:医生会员
专长:糖尿病 心血管病
&&已帮助用户:41990
问题分析: 你好朋友。主要是与生活习惯饮食习惯有关系的.意见建议:建议低脂饮食低胆固醇饮食和戒烟酒和多吃蔬菜和降低血脂治疗.
职称:医生会员
专长:心脑血管疾病
&&已帮助用户:25783
问题分析: 根据您的症状描述,初步诊断考虑是高脂血症。建议您在正规医院检查确诊之后再针对性治疗。意见建议:平时限制多糖多脂类食物的摄入。注意不要饮酒和吃辛辣刺激性食物,饮食要清淡,别吃鱼.虾.蟹.牛羊肉等腥.膻的易致敏性食品,不要喝浓茶、咖啡,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避免骚抓、摩擦、肥皂、热水烫洗。
职称:医生会员
专长:高血压 糖尿病 冠心病以及神经内科疾病等等
&&已帮助用户:43533
问题分析: 您好,请问您的胆固醇及甘油三酯的含量都正常吗?低密度脂蛋白偏高的话,属于血脂异常意见建议:一般可服用他汀类的降脂药物,如阿托伐他汀、辛伐他汀或洛伐他汀等等,同时应该保持低脂饮食,少摄入脂肪含量高及胆固醇含量高的食物,
职称:医生会员
专长:骨科、普外科
&&已帮助用户:1470
问题分析: 你好,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 胆固醇在血液中以脂蛋白的形式存在。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可通俗地理解为"坏"胆固醇,因为LDL-C水平升高会增加患冠状动脉心脏病的危险性。 增高:见于高脂蛋白血症、急性心肌梗死、冠心病、肾病综合征、慢性肾功能衰竭、肝病和糖尿病等,也可见于神经性厌食及怀孕妇女。意见建议:建议在专业医生指导下服用药物
职称:主治医师
专长:高血压,糖尿病
&&已帮助用户:2251
问题分析: 你好,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主要提示可能有冠心病的倾向,主要还是要治疗好原发病,比如高血压,冠心病等。意见建议:平时注意适当锻炼,低盐低脂饮食。
问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偏高,好多年了,
职称:医生会员
专长:内科,尤其擅长高血压等疾病
&&已帮助用户:648
病情分析: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可能会因其心血管、脑血管疾患,需要重视意见建议:可以口服一些降脂药,饮食要清淡,多运动
问低密度脂蛋白偏高吃啥药
职称:医师
专长:高血压,小儿常见病
&&已帮助用户:28936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偏高,是好事,它能够帮助胆固醇代谢,携带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排出,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也偏高,就不大好了,易引起血栓。您可以吃点脂必妥,治疗
吃药吃点脂必妥,其实不吃也行,平时多吃点黑木耳和香菇,多喝酸奶,主食辅助点粗纤维多的粗粮,多吃蔬菜和水果,少吃红色肉类(猪牛羊),多吃白色肉类(鸡鸭鹅鱼),血象会很快就改善的
问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偏高应该吃什么药,怎...
职称:医生会员
专长:不孕不育,人流,
&&已帮助用户:282115
胆固醇升高不一定会得高血压,但冠心病的风险会增加.轻度的升高,控制饮食,适度运动就可以了.中度以上的升高,要用他汀类调脂药,如辛伐他汀,阿托伐他汀,血脂康.
问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偏高会出现什么后果?
职称:医生会员
专长:糖尿病,甲状腺疾病,高血压,痛风
&&已帮助用户:1769
病情分析: 您好,您所描述的检查结果,常见于高血脂症的患者,如果长期高血脂症,不治疗的话,会导致动脉硬化,最终会导致冠心病,脑梗塞等心血管及脑血管疾病意见建议:建议
可适当服用一些降胆固醇,降脂的药物,如阿托伐他汀等,少吃油腻的食物,少吃动物内脏
问低密度脂蛋白高请问吃什么药治疗
职称:医师
专长:各方面疾病均有所涉及
&&已帮助用户:8123
病情分析: 低密度脂蛋白高可用来判断发生冠心病的危险性,低密度脂蛋白是动脉硬化的危险因子,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增高和冠心病发病成正相关。遗传性高脂蛋白血症、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肾病综合征等也可升高。意见建议:建议去正规医院全面检查,明确诊断后遵医嘱服药,低脂饮食。
问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偏高和总胆固醇偏高,吃什么才能好?
职称:医师
专长:高血压、糖尿病
&&已帮助用户:34772
问题分析:总胆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偏高,考虑为高脂血症可能,为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应及时干预。意见建议:建议避免油腻饮食,可予不饱和脂肪酸(鱼油、植物油)代替动物脂肪饮食。同时应予有氧运动锻炼,多晒太阳。多吃蔬菜、水果。定期复查,如控制不佳可予辛伐他汀口服处理。
关注此问题的人还看了
大家都在搜:
关注健康生活!
医生讲:肛门瘙痒分内分泌性瘙痒、精神性瘙痒、继发性瘙痒、老年性
有以下几点:大便出血、大便疼痛、直肠坠痛、肿物脱出等……
你好!你的这种情况,可能是痔疮或直肠息肉的脱出,排便压力下脱出
肛周脓肿常见肛门周围红肿疼痛,有的会有发热寒战,从你描述的情况
便秘、久坐不动、喝酒、饮食辛辣、劳累、性生活过度等都是导致痔疮
医生警告:如厕安全临界线为1小时。通常如厕超过3分钟就可能导致
有以下几类:妊娠女性,久站、久坐和长期便秘的人群,不良排便习惯
在平时的生活中,自己还应该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禁食酒类及辛
百度联盟推广
身高相关标签
免费向百万名医生提问
填写症状 描述信息,如:小孩头不发烧,手脚冰凉,是怎么回事?
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
搜狗联盟推广
百度联盟推广
医生在线咨询
评价成功!警惕药物引起血脂异常
(转) - 全科医疗专业讨论版 - 爱爱医医学论坛
查看: 2621|回复: 0
警惕药物引起血脂异常
阅读权限20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
警惕药物引起血脂异常& &
&&易善永& &
&&&&5版&&寻医问药:用药咨询& & 编辑:张昀& &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高脂血症的发病率也在逐年攀升。
医学研究发现,高脂血症与心脑血管疾病具有密切的关系,如果血胆
固醇下降1%,心肌梗死的死亡危险性就会下降2%;如果高血脂下降
8%,低密度脂蛋白下降2%,便可使的发病率下降19%。可见
血脂对于人体健康至关重要。然而,最近临床研究发现,在人们常用
的药物中,有些药物可以使对人体健康有害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
低密度脂蛋白和极低密度脂蛋白不同程度的升高,而使有益于人体健
康的高密度脂蛋白降低。为了避免在用药时给人体健康造成不必要的
损害,现将一些可以引起血脂异常的药物介绍如下。
  双氢克尿塞医学研究发现,不同的利尿剂对血脂的影响各异,且
与剂量有关。长期用双氢克尿塞可以使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
脂蛋白(LDL)、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轻度升高,甘油三酯(TG
)升高或不变。停药后血脂水平可恢复正常。英国皇家医学会研究发
现,如果每日服用双氢克尿塞50~150毫克,连续使用3~6个月,可
使甘油三酯上升43.2%,胆固醇上升29.3%,极低密度脂蛋白上升17
.8%,低密度脂蛋白上升10%,而高密度脂蛋白下降12%,这对健康
十分不利。为减少这类不良反应,如果需要长期应用利尿剂双氢克尿
塞,宜用小剂量(≤25mg/日),而不宜用大剂量(≥50mg/日)。利
尿剂导致血脂紊乱的机制可能与胰岛素抵抗有关。其他利尿剂如速尿、
安体舒通和吲哒帕胺对血脂的影响不大,可供选用。
  心得安与心得平心得安是目前常用的β-受体阻滞剂之一。如果
大剂量长期应用,可以使血胆固醇上升51.3%,使高密度脂蛋白下降
16.8%。如果必须使用时,每日剂量应控制在160毫克以下,这样对
血脂影响就较小。如果每日用量超过160毫克,对脂代谢影响很明显。
其机制主要是β-受体阻滞剂使β-受体阻断,而α-受体未被阻断,
从而抑制脂蛋白酶活性,TG和VLDL分解受阻,导致TG升高,VLDL代谢
伴随物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下降。心得平为具有显著内在
活性的β-受体阻滞剂,如果长期应用可使血总胆固醇上升26.6%,
而高密度脂蛋白下降11.5%,故也不宜过久使用。
  乙胺碘呋酮乙胺碘呋酮为苯丙呋喃的衍生物,是α和β肾上腺素
受体的竞争性阻滞剂。目前认为该药是一个良好的广谱抗心律失常药。
医学研究发现,如开始每天用量为1600毫克,1周后改为200~600毫
克,两个月后血胆固醇平均由4.6毫摩尔/升上升为5.4毫摩尔/升,甘
油三酯由1.5毫摩尔/升上升为2.36毫摩尔/升。
  孕激素也可使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升高,而使高密度脂蛋白
下降。左旋-甲基炔诺酮比甲孕酮的升脂作用更强。好在口服避孕药
中均含有雌激素,对血脂的作用与孕激素相反,对人体有利。所以总
的看来,口服避孕药对血脂的影响不大。
  糖皮质激素与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糖皮质激素与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目前应用较广,短期应用对人体无明显影响,但若长期大量应用,可
使甘油三酯、胆固醇和极低密度脂蛋白上升,对健康不利。
  雷尼替丁雷尼替丁是目前应用较广、疗效较好的H2受体阻滞剂。
但研究发现,它能使极低密度脂蛋白上升,使高密度脂蛋白下降,血
脂高者或老年人在治疗溃疡病时不宜使用雷尼替丁,可以选用西咪替
  苯妥英钠是应用较早的一个抗药,同时有抗焦虑、抗心律失
常作用,临床应用比较广泛。如果连续口服3~6个月后,可以使血中
胆固醇平均增高19%。
  氯丙嗪氯丙嗪是吩噻嗪类抗精神病药物的代表药,具有治疗精神
病、神经官能症、呕吐、呃逆和急性心功能衰竭等功效。在治疗精神
分裂症用量比较大时,用药4周后即可发现病人血总胆固醇和甘油三
酯都有明显上升。
  其他临床上还有一些常用药物如胰岛素、干扰素、左旋多巴、维
生素D等也有使血脂升高的作用,也应予以高度重视。
Powered by低密度脂蛋白_美食攻略_美食知识_美食信息_百度攻略
相关攻略推荐
当前位置: > 文章阅读页
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是低密度脂蛋白沉积到血管内皮下,被氧化剂氧化后形成氧化的低密度脂蛋白,对血管内膜形成炎症样刺激,使血管内膜受损,受损处有脂质类沉积等变化后,受损处被血管内膜修复形成动脉硬化斑块。所以降低低密度脂蛋白对预防动脉硬化非常重要。2.6mmol/L以下最好,1.9mmol/L以下动脉硬化形成停止。 降低低密度脂蛋白,主要靠饮食调理:多吃豆制品和少量饮葡萄酒(一天不超过100毫升)可增加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大量饮酒极易由于热能过剩而肥胖,同时肝内合成甘油三酯量增加,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分泌也增多,反而造成高脂血症。精彩内容,尽在百度攻略: 血液中的胆固醇和甘油三酯一般与蛋白质结合,以脂蛋白的形式存在,故临床上又常将高脂血症,称之为高脂蛋白血症。脂蛋白有四种形式:①乳糜微粒,系食物来源的中性脂肪颗粒,主要含外源性甘油三酯。②低密度脂蛋白,主要含胆固醇。③极低密度脂蛋白,主要含内源性甘油三酯。④高密度脂蛋白,主要含蛋白质、胆固醇、磷脂等,这种脂蛋白是防止动脉硬化的有利因素。高脂蛋白血症在临床上可分为Ⅰ、Ⅱ、Ⅲ、Ⅳ、Ⅴ型等五型。Ⅰ型又称高乳糜微粒血症,血中出现乳糜微粒,甘油三酯异常升高,有遗传性,临床上少见。Ⅱ型又称高β脂蛋白血症,有家族性遗传特点,血胆固醇明显升高而甘油三酯正常或轻度升高,常见动脉硬化发生。 精彩内容,尽在百度攻略:Ⅲ型又称宽β脂蛋白血症,有家族性隐性遗传特征,血胆固醇、甘油三酯均升高,常见动脉硬化发生。Ⅳ型又称高前β脂蛋白血症,有家族性显性遗传特点,以血甘油三酯升高为主,是临床上最常见类型,常见动脉硬化发生。Ⅴ型又称高前β脂蛋白血症、高乳糜微粒血症,以血甘油三酯异常升高为主,有Ⅰ型和Ⅳ型两型的特点。 高脂血症的膳食防治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膳食控制是最重要的防治措施之一,对于减缓高脂血症发展、减少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有积极作用。精彩内容,尽在百度攻略: (一)饮食原则 精彩内容,尽在百度攻略:1.高胆固醇血症的饮食原则: (1)限制膳食胆固醇的摄入。忌食胆固醇含量高的食物,如动物脑、肝、肾,蟹黄、鱼子、蛋黄、松花蛋等。胆固醇摄入量每日应控制在300毫克以下,血胆固醇中度以上升高者每日膳食胆固醇应控制在200毫克以下。精彩内容,尽在百度攻略: (2)限制动物性脂肪摄入,适当增加植物油。 精彩内容,尽在百度攻略:(3)膳食纤维可促进胆固醇排泄,减少胆固醇合成,能降低血胆固醇。所以食物应勿过细过精,每日膳食不能缺少蔬菜、水果、粗粮等含纤维高的食物。 (4)适当增加一些具有降血脂、降胆固醇作用的食物,如豆类食品、大蒜、洋葱、山楂、灵芝等。精彩内容,尽在百度攻略: (5)饮食宜清淡。各种动物性食品中蛋白质量多而质优,但有些动物性食品胆固醇及脂肪含量也高,故应适当加以控制。特别是老年人,体内调节能力逐渐减弱,饮食清淡比肥腻更有利于控制血胆固醇升高。精彩内容,尽在百度攻略: 2.高甘油三酯血症的饮食原则: 精彩内容,尽在百度攻略:(1)保持理想体重,限制总热能摄入。体重超重或肥胖者,应通过限制主食摄入的办法来达到减肥目的,一般应吃八分饱。减肥时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逐渐减重,切不可操之过急。 (2)碳水化合物在总热能中以占45~60%为宜,尽量避免食用白糖、水果糖和含糖较多的糕点及罐头等食品。精彩内容,尽在百度攻略: (3)胆固醇每日摄入量应控制在300毫克以下。食物选择控制上可比高胆固醇血症患者略为放松。 精彩内容,尽在百度攻略:(4)在控制总热能摄入量的前提下,脂肪的热能比不必限制得过低,可占热能的25~30%,但应注意勿过多摄入动物性脂肪。每天油脂用量大约50克,植物油应占食用油的大部分。(5)多吃蔬菜、水果、粗粮等含纤维较多的食物,有利于降血脂和增加饱腹感。(二)食谱举例精彩内容,尽在百度攻略: 早餐:馒头(面粉100克) 精彩内容,尽在百度攻略:牛奶250克,加糖5克 拌瓜丝(黄瓜50克、豆腐干20克)精彩内容,尽在百度攻略: 午餐:大米饭(大米100克) 精彩内容,尽在百度攻略:馄饨(面粉50克、瘦猪肉20克) 炒葱头(葱头100克、瘦猪肉10克)精彩内容,尽在百度攻略: 菠菜粉丝(菠菜100克、粉丝10克) 精彩内容,尽在百度攻略:熘豆腐(豆腐100克) 晚餐:包子(面粉100克、羊肉30克、大红萝卜100克)精彩内容,尽在百度攻略: 苞米 子粥(玉米30克) 精彩内容,尽在百度攻略:炒小白菜(小白菜100克) 什锦小菜(胡萝卜20克、芹菜20克、青萝卜20克、卷心菜20克)精彩内容,尽在百度攻略: 餐后水果200克 精彩内容,尽在百度攻略:全日烹调用油20克 全日总热能大约9030千焦(2150千卡)左右。精彩内容,尽在百度攻略: (三)食物选择要点 精彩内容,尽在百度攻略:1.节制主食。体重超重或肥胖者尤应注意节制。忌食纯糖食品及甜食。 2.多食用鱼类(尤其是海产鱼类)、大豆及豆制品、禽肉、瘦肉等能提供优质蛋白,而饱和脂肪酸、胆固醇较低的食物。精彩内容,尽在百度攻略: 3.控制动物肝脏及其它内脏的摄入量,对动物脑、蟹黄、鱼子等要严格限制。4.用植物油烹调,尽量减少动物油脂摄入。精彩内容,尽在百度攻略: 5.多食用蔬菜、水果、粗粮等,保证适量食物纤维、维生素、无机盐摄入。尤应多食用含尼克酸、维生素C、维生素E、维生素B6等丰富的食品。 精彩内容,尽在百度攻略:6.已发现许多食品具有降血脂作用: (1)大蒜:大蒜可升高血液中高密度脂蛋白,对防止动脉硬化有利。精彩内容,尽在百度攻略: (2)茄子:茄子在肠道内的分解产物,可与过多的胆固醇结合,使之排出体外。(3)香菇及木耳:能降血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据研究,其降胆固醇作用,比降血脂药物安妥明强10倍。精彩内容,尽在百度攻略: (4)洋葱及海带:洋葱可使动脉脂质沉着减少;而海带中的碘和镁,对防止动脉脂质沉着也有一定作用。 精彩内容,尽在百度攻略:(5)大豆:研究人员发现,每天吃115克豆类,血胆固醇可降低20%,特别是与动脉粥样硬化形成有关的低密度脂蛋白降低明显。 (6)茶叶:茶能降血脂,茶区居民血胆固醇含量和冠心病发病率明显低于其它地区。精彩内容,尽在百度攻略:(7)鱼类:鱼中含大量高级不饱和脂肪酸,对降血胆固醇有利。渔民冠心病发病率低于内陆居民,就是证明。 (8)植物油:含有人体必需的不饱和脂肪酸能降血胆固醇,尤以芝麻油、玉米油、花生油等为佳。精彩内容,尽在百度攻略: (9)其它食物,如山楂、芹菜、冬瓜、粗燕麦、苹果等,均有不同程度降血脂作用。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 胆固醇在血液中以脂蛋白的形式存在。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可通俗地理解为"坏"胆固醇,因为LDL-C水平升高会增加患冠状动脉心脏病的危险性。第7版内科学已经明确注明LDL-C是明确独立的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其中起作用的是氧化修饰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Ox-LDL-C)。防止LDL-C被氧化是关键性的因素。精彩内容,尽在百度攻略:中文名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简
型概念精彩内容,尽在百度攻略:类
别体内含量目录1正常值精彩内容,尽在百度攻略:2危害3临床意义4偏高的原因精彩内容,尽在百度攻略:1正常值编辑 精彩内容,尽在百度攻略:青年人平均约2.7mmol/L(105mg/dl);中老年人约3.37mmol/L(120mg/dl);大于4.14mmol/L(&160mg/dl)为明显增高。精彩内容,尽在百度攻略: 2危害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性斑块精彩内容,尽在百度攻略:如果血液中LDL-C浓度升高[1] ,它将沉积于心脑等部位血管的动脉壁内,逐渐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性斑块,阻塞相应的血管,最后可以引起冠心病、脑卒中和外周动脉病等致死致残的严重性疾病。已经证实,LDL及其所携带的胆固醇(LDL-C)偏高常会引起冠心病等心脑血管疾病,这要引起注意,所以有人称LDL-C为坏胆固醇。引发多种疾病引起冠心病脑卒中和外周动脉病等致死致残的严重性疾病。如果血液中LDL-C浓度升高,危机心脏。LDL-C水平如果超出正常范围时就会使心脏的危险性增加。精彩内容,尽在百度攻略:诱发脂肪肝假如是肝功能不全者,长期出现低密度脂蛋白偏高,就有可能诱发脂肪肝,患者出现肝肿大,食欲减退,肝区胀痛,转氨酶升高,少数出现轻度黄疸,脾大等症状。低密度脂蛋白偏高会导致高胆固醇血症、高甘油三脂血症、混合型高脂血症、低度脂蛋白血症几种症状。 精彩内容,尽在百度攻略:纠正几个关于低密度脂蛋白的错误认识:[2]1.胆固醇高就是坏事,胆固醇越低越好。×答:错误,胆固醇主要分为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以下简称LDL),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以下简称HDL),LDL高于正常是坏事,但HDL高于3.0是大大的好事,他是脂质的清道夫。高密度脂蛋白HDL可将血液中的多余的胆固醇转运到肝脏,处理分解成胆酸盐,通过胆道排泄出去,从而形成一条血脂代谢的专门途径,也称“逆转运途径”。精彩内容,尽在百度攻略:2.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原因。×答:描述不全准确,正常情况下LDL-C是以非氧化状态存在,非氧化的LDL-C并不容易引起动脉粥样硬化(小动脉壁像稀粥样的改变),最新的第7版《内科学》已明确阐述LDL-C被氧化成了(Ox-LDL),这些氧化了的LDL-C才会沉积在血管内壁,导致粥样硬化。如果把LDL-C看成是奔驰在公路上的汽车,氧化了的Ox-LDL就是生锈有故障的汽车,HDL-C好比是清除路障的拖车。如果都车况良好的话,哪怕汽车多一点,交通照样顺畅,但有问题、生锈的汽车上路抛锚就肯定很容易导致交通堵塞了。道理就是这样的。 精彩内容,尽在百度攻略:3.只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正常了,其他的胆固醇不用管。×答:错误,即使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正常了,也不排斥LDL有部分被氧化,照样会导致粥样硬化。关键是要看HDL是否足量。1975年Miller博士和他的研究小组,发现了八例患者血脂水平都在正常范围,却患上了严重的冠心病(冠心病是心脑血管疾病的代表性疾病);同时又发现,这八例冠心病患者都有HDL偏低的特点。流行病学研究证实:HDL&0.907mmol/L时,冠心病发病危险性为HDL&1.68时的8倍;HDL每升高0.1,冠心病的发病率下降50%。 精彩内容,尽在百度攻略:3临床意义增高:见于高脂蛋白血症、急性心肌梗死、冠心病、肾病综合征、慢性肾功能衰竭、肝病和糖尿病等,也可见于神经性厌食及怀孕妇女。减低:见于营养不良、慢性贫血、骨髓瘤、创伤和严重肝病等。精彩内容,尽在百度攻略: 4偏高的原因很多种因素都能够引起低密度脂蛋白偏高的升高,主要可分为非病理性因素和病理性因素两类:精彩内容,尽在百度攻略:1、非病理性因素(1)饮食不均衡,摄入的脂肪过高。(2)吸烟饮酒引起的偏高。精彩内容,尽在百度攻略:(3)超重和肥胖的人容易引起低密度脂蛋白偏高。2、病理性因素(1)肝功能异常、肝炎患者精彩内容,尽在百度攻略:(2)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心血管疾病。低密度脂蛋白可以携带胆固醇进入人体动脉壁细胞,低密度脂蛋白高于正常值时,过量的胆固醇在血管壁堆积,形成动脉粥样硬化,甚至是冠心病的发生。[3]精彩内容,尽在百度攻略:精彩内容,尽在百度攻略:精彩内容,尽在百度攻略:精彩内容,尽在百度攻略:精彩内容,尽在百度攻略:精彩内容,尽在百度攻略:精彩内容,尽在百度攻略:精彩内容,尽在百度攻略:精彩内容,尽在百度攻略:精彩内容,尽在百度攻略: 精彩内容,尽在百度攻略:目前能有效降低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药物,俗称他汀类药物。应用他汀类药物能降低冠心病事件发生的相对危险性达30%~35%,除了能显著降低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作用以外,还能轻度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并降低甘油三脂。现在市场上出售的他汀类药物除血脂康(洛伐他汀)外,大多是进口产品如普拉固(普伐他汀)、舒降之(辛伐他汀)、来适可(氟伐他汀)、力必妥(阿托伐他汀)。它们的调脂作用主要通过减少胆固醇合成、增加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受体使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此外,近年来发现他汀类药物还具有调脂作用以外的心血管保护作用,尤其对降低急性冠脉综合征(急性心肌梗塞、不稳定型心绞痛等)有良好作用,其机制与稳定斑块、减少炎症细胞聚集、改善血管内皮功能、防止平滑肌细胞增生和内移、抗血小板聚集、降低纤维蛋白等有关。当然不是所有血脂升高的病人都必须立即服药治疗,也不是把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得越低越好,对血脂轻度增高的人,建议先采取非药物治疗,从严格控制饮食(高糖、高脂、高胆固醇食品)、减肥、增加运动、控制血压、血糖、戒烟酒着手,若3个月后无效,则应考虑药物治疗。精彩内容,尽在百度攻略:病情描述及疑问:腹部脹,人无力,人突然肥胖,3年前得过乙肝,后来全部转阴性,今天去复查,低密度脂蛋白偏高(3.16),血小板分布密度宽度(13.7);单核细胞绝对值(0.23),低密度脂蛋白高吃什么药? 精彩内容,尽在百度攻略:李季 广东省人民医院
17:00投诉建议:病情分析:你好,低密度脂蛋白高是属于血脂高的表现之一.指导意见:精彩内容,尽在百度攻略:可以吃点降脂药治疗,比如说舒降脂或者是阿托伐他丁钙都是可以的.饮食上可以多吃点洋葱,黑木耳,香菇,冬瓜等等,饮食上要求低补、戒烟、限酒的原则,保持清淡均衡的饮食,多食高纤维食物,减少进补、甜食和高胆固醇饮食。超重者要逐步减轻体重。 赵红 广东省人民医院
17:07精彩内容,尽在百度攻略:建议:建议您先到心血管内科就诊,医生会根据您的具体情况来评价您患冠心病的风险,然后确定您的低密度脂蛋白需要降到那个标准.在根据您的肝肾功能情况,决定用药的问题.平时饮食建议您低盐低脂饮食,不要食用蛋黄,动物油,动物内脏,尽量少在外面餐馆吃饭,多运动.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且降且争议 (综述)精彩内容,尽在百度攻略: 编者按:本文中,来自哈佛大学医学院布莱根和妇女医院心血管疾病预防中心的 Paul M Ridker 描述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在临床中的争议点,并着重介绍正在进行的一些有益研究。相关全文于 8 月 14 日在线发表在《柳叶刀》。 精彩内容,尽在百度攻略:背景介绍在哺乳动物中,脂蛋白转运系统发挥着许许多多的作用:将食物中的脂肪初始转运至肝脏;进一步将处理过的胆固醇颗粒转运至外周组织,为类固醇激素和膜合成提供原料;加工游离脂肪酸,最终作为直接利用或储存使用的能源,这些功能对生存至关重要。胆固醇在血浆中的转运依赖于由脂蛋白颗粒,脂蛋白的中央内核为疏水性的胆固醇酯和甘油三酯,外围由亲水性的磷脂和游离胆固醇折叠而成。 精彩内容,尽在百度攻略:一般情况下,每个脂蛋白颗粒包括一组维持复合体结构完整性的高度保守的载脂蛋白,参与组装、分泌及受体结合的过程。传统上,根据脂蛋白的颗粒大小和密度,可将其分为相对较大较轻的乳糜微粒、乳糜微粒残粒体和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以及颗粒较小及较重的低密度脂蛋白(LDL)和高密度脂蛋白(HDL)。外周组织的胆固醇主要来源于 LDL 颗粒的转运,并与调节 LDL 血浆浓度的 LDL 受体结合。 精彩内容,尽在百度攻略:LDL 受体的遗传缺陷导致其功能缺失是出现遗传性高脂血症的主要决定因素,而一种新型的单克隆抗体可延长 LDL 受体的生命周期,也为治疗这类疾病指明了一个新的主要研究方向。LDL 胆固醇颗粒更小、密度更大,内含较多的甘油三酯而胆固醇酯则较少,与之结合的载脂蛋白为载脂蛋白 B。 对临床医师而言,临床实践中很少有像 LDL 胆固醇一样如此重要的循环分子结构。精彩内容,尽在百度攻略:一直以来,流行病学证据均显示 LDL 胆固醇的升高与心肌梗死和血管疾病死亡风险的增加密切相关。经典的基因研究发现,早期出现过高的 LDL 胆固醇经常是由于 LDL 受体基因突变,从而在早期出现明显的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形成。正常人群一般在 50-60 岁出现动脉粥样硬化,而携带一个 LDL 受体相关缺陷基因的人群(杂合型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通常在 30-40 岁就出现临床症状。相比之下,那些携带两个缺陷基因或复合型基因缺陷的人群有可能在青少年或 20 岁早期就出现心肌梗死和卒中。 这些研究数据形成了一个所谓的“胆固醇暴露年”概念,它提醒我们早期降低 LDL 胆固醇或有长期的益处。孟德尔随机化研究的结果显示 LDL 胆固醇很有可能是斑块形成和进展的引发因素,而已知 LDL 可促进某些细胞过程,导致大量吞噬胆固醇的巨噬细胞出现——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标志,这与孟德尔随机化研究的数据不谋而合。精彩内容,尽在百度攻略: LDL 胆固醇的降低与血管事件发生率的下降密切相关,特别是在使用他汀类药物阻断胆固醇合成的限速步骤时。如果近期充满争议的公共卫生政策得以实施,那么美国和英国将有超过 1/3 的中老年人符合他汀治疗的推荐。然而,尽管 LDL 胆固醇是心血管疾病中研究最广泛、也是最重要的危险因素,但有关其检测和降 LDL 不同药物的净风险获益比在临床中仍然充满争议。除此之外,许多正在评估的降低 LDL 新药物在他汀治疗之外还有获益的潜质。精彩内容,尽在百度攻略: 血脂检测的时间和方法 精彩内容,尽在百度攻略:1.Friedewald 方程间接计算 VS 直接计算一般筛查血脂时要明确是否有高浓度的 LDL,而使用 Friedewald 方程间接计算 LDL 胆固醇是一种比较完备的方法。但由于 Friedewald 方程使用固定要素从甘油三酯中估计 VLDL,当甘油三酯过高时,计算的 LDL 浓度有可能被低估。而当未治疗的 LDL 非常低或使用强效他汀或降脂措施使 LDL 浓度极低时,这种低估将会更加严重。此外,在对胆固醇酯转移蛋白抑制剂(CETP)的某些研究中,研究者发现 HDL 浓度过高时 LDL 同样也会被低估。因此,LDL 检测的准确性仍有待提高,可以考虑评估 LDL 的替代方法。精彩内容,尽在百度攻略: 替代方法之一是使用非固定的相关要素估计甘油三酯 /VLDL 比值,另一个选择则是直接检测 LDL 胆固醇浓度。在大规模人群筛查中,直接检测的 LDL 胆固醇与 Friedewald 方程估计的 LDL 胆固醇通常高度相关(r>0.9,2.7 万名健康女性),而在糖尿病、明显肥胖或近期高脂饮食等情况下,直接检测 LDL 胆固醇在临床上略胜一筹。精彩内容,尽在百度攻略: 与计算的 LDL 相比,直接 LDL 检测在降脂治疗后 LDL 浓度非常低时同样也有比较准确。但当患者有肝病、肾功能不全、病变蛋白和某些遗传性高脂血症等情况下,直接检测 LDL 则有诸多限制且检测的准确性也会受到影响。 精彩内容,尽在百度攻略:2. 空腹 VS 非空腹与空腹血脂相比,非空腹血脂水平同样可预测心血管事件,且非空腹状态下甘油三酯的预测能力更佳。鉴于以上原因并且为减轻患者负担、提高效率,而今许多医疗中心允许在非空腹状态检测血脂。 精彩内容,尽在百度攻略:除了空腹检测等话题外,有关进一步血脂检测的方法也引起了激烈的争论,在常规检测总胆固醇、LDL 胆固醇和 HDL 胆固醇之外,进一步血脂检测方法可以为临床医师提供更详细的信息。理论上,由于特异性的增加,检测载脂蛋白 B 和 LDL 的颗粒大小与数量可以提高危险预测的能力。 3. 非 HDL 胆固醇 VS LDL 胆固醇精彩内容,尽在百度攻略:在一项纳入 37 项前瞻性队列研究共 16.5 万参与者的 Meta 分析中,与使用总胆固醇和 HDL 胆固醇的预测相比,载脂蛋白 B 的附加预测信息微乎其微。相似地,在血脂筛查研究中,使用 NMR 检测的预测能力与标准血脂检测相当,并无多少优势。在一项对 26 项血脂检测的全面前瞻评估中,总胆固醇 /HDL 胆固醇的比值是血管风险最强的单一预测因子。 越来越多的研究也显示,他汀治疗后患者的残余风险与 LDL 胆固醇、非 HDL 胆固醇、载脂蛋白 B 和脂蛋白(a)有关。相反的是,他汀治疗后残余风险与 HDL 的颗粒数的关系较为密切,而不是 HDL 胆固醇水平。在一项纳入 8 项他汀试验共 62154 参与者的 Meta 分析中,复发血管事件与非 HDL 胆固醇的关联强度大于 LDL 胆固醇或载脂蛋白 B。在某些情况下,基于 LDL 计算的风险与基于载脂蛋白、非 HDL 胆固醇或 LDL 颗粒数(LDL-P)计算的风险会出现不一致。在前瞻性女性健康研究评估血脂成分时,1/4 女性的 LDL 胆固醇与 LDL 颗粒数出现差异,1/5 女性的 LDL 胆固醇和载脂蛋白 B 不一致,1/10 女性的 LDL 胆固醇与非 HDl 胆固醇不一致。对于出现差异的参与者,当使用非 HDL 胆固醇、载脂蛋白 B 或 LDL 颗粒数计算而不是 LDL 胆固醇浓度时,这部分人群的血管风险出现大幅度的改变。 精彩内容,尽在百度攻略:在筛查和评估治疗效果时,使用非 HDL 胆固醇浓度可避免与 LDL 有关的许多限制。非 HDL 胆固醇并不依赖 VLDL 的估计,只需要简单地检测所有由载脂蛋白 B 携带的胆固醇,从而有助于消除某些研究出现的不一致。此外,由于非 HDL 胆固醇可直接由总胆固醇和 HDL 胆固醇计算而来,从而也可节省检测费用并避免进一步的检测。尽管抛弃 LDL 胆固醇而转向非 HDl 胆固醇仍需要大量的教育努力,但这很有可能改善所有的患者治疗。 LDL 胆固醇识别他汀获益人群的有效性精彩内容,尽在百度攻略:他汀类药物可有效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一项对胆固醇治疗协作组 27 项随机试验的 Meta 分析发现,他汀类药物每使 LDL 胆固醇降低 1mmol/L,主要冠脉事件的风险就降低 24%(95% CI 0·73–0·79)、卒中风险降低 15%(0·80–0·89)、冠脉血运重建降低 24%(0·73–0·79),并且不同性别、吸烟状态和年龄人群的获益相似,在所有肥胖程度、血压水平和血糖人水平人群的获益也相似。 精彩内容,尽在百度攻略:此外,尚无证据显示他汀治疗会增加癌症风险(HR=1,95% CI 0.96–1.04)或癌症死亡率(0.99,0·93–1·06)。尽管有部分随机试验和 Meta 分析显示他汀治疗可轻微增加糖尿病的风险,但不论患者糖尿病的风险如何,心血管事件降低所带来的获益仍超过风险。实际上,他汀类药物正是糖尿病患者大血管事件预防的选择。强效他汀类药物正受到美国和欧洲指南的推荐,部分患者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甚至得到逆转。 有关他汀类药物的 Meta 分析发现,绝对风险较低患者的相对风险下降超过绝对风险较高的患者,但此类话题少有研究讨论过。这与生物学观点是一致的——在疾病早期抑制 LDL 胆固醇的合成较延迟治疗能带来更多的保护作用。实际上,在未发现心血管事件明显下降的他汀试验中,患者开始服用他汀时已出现心力衰竭和终末期肾脏病,绝对风险已经非常高。再者,尽管压倒性的证据显示他汀治疗可有效降低 LDL 胆固醇,但基线 LDL 胆固醇水平并不能有效识别哪一类病人会从他汀治疗中获益。精彩内容,尽在百度攻略: 在所有的大型试验中,他汀治疗后相对风险的下降与基线 LDL 胆固醇水平无关。一方面,LDL 胆固醇是动脉粥样硬化中必不可上的生物学中介,另一方面,LDL 胆固醇只是心血管事件绝对风险相对敏感的标志物,理解这两方面的差异至关重要。 精彩内容,尽在百度攻略:尽管基于试验的方法给予他汀可以保证处方药物于证据明确的患者,但基于整体风险预测模型计算绝对风险仍是欧美指南他汀使用的主流方式,这种方法认为绝对风险较高的患者通常(但并不总是)绝对风险下降更多。因此,至少在无心力衰竭或肾衰竭的患者中,绝对风险较高的患者他汀治疗后 LDL 胆固醇下降使心血管事件的减少会更多。 不幸的是,没有一个他汀试验将整体风险评分作为一项入选标准。除此之外,当相关的试验数据缺失或绝对风险的计算几乎依据老龄(即使无心血管危险因素)时,基于流行病学模型的治疗方法占据推荐治疗的大部分。大型一级预防试验的研究人员认为患者的他汀治疗应依据高敏 C- 反应蛋白(hsCRP),而不是 LDL 胆固醇水平升高。精彩内容,尽在百度攻略: 基于上述原因,部分研究人员提出了他汀治疗的替代方法,如治疗效果的个体化预测。在许多新兴的方法中,个体化的需治疗数(iNNT)旨在平衡个体已知的治疗获益和潜在的加权风险。而另一种治疗方法则对所有超过固定年龄阈值的所有人进行治疗,如年龄超过 55 岁的人群。为进一步验证上述方法,相关研究不得不小心谨慎,因为不同的方法可导致推荐治疗人数的明显不同。 精彩内容,尽在百度攻略:他汀治疗后 LDL 胆固醇达标的重要性直到不久以前,美国的临床医师会强烈推荐 LDL 胆固醇降到治疗的目标值,而这种方法在大部分国家仍是主流。事后分析研究数据显示,胆固醇在指定目标值 1·8 mmol/L 以下更少发生心血管事件,而指南推荐正是基于上述数据。然而,从生物学视角关注 LDL 胆固醇并没有为临床中降 LDL 胆固醇药物的使用提供一个基本的依据,因为头对头的他汀试验只比较了不同药物不同剂量之间的区别,尚未比较治疗后不同 LDL 胆固醇水平之间的区别。 LDL 胆固醇水平在整体预测风险中只占少部分,至今仍无试验显示基线或治疗中的 LDL 胆固醇会改变他汀治疗的获益效果。因此,近期的美国胆固醇指南不再提倡治疗达到指定的 LDL 胆固醇目标,代而推荐高风险人群使用强效他汀药物。摒弃 LDL 胆固醇目标值的政策改变应该会减少非他汀类降胆固醇药物的使用,这些药物并未显示出降低临床事件的证据。尽管指南已作出推荐,但许多临床医生仍会继续检测治疗后的 LDL 胆固醇,但只是作为一种检验药物依从性的方法。精彩内容,尽在百度攻略:最新的欧洲和加拿大指南选择维持 LDL 治疗目标,而各方专家在近期也就不同地区的指南进行了激烈讨论。 降脂药物抗炎作用的重要性精彩内容,尽在百度攻略:炎症在所有阶段的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形成阶段均发挥着最基本的作用。他汀类药物除了降低 LDL 胆固醇之外还有抗炎作用。 他汀类药物降低 hsCRP 的能力正是其抗炎作用的临床表现。在大部分他汀试验中,经过系统地评估治疗前后 hsCRP 的水平后,研究者发现降幅最大的参与者复发血管事件的残余风险最低。在两项使用血管内超声评估粥瘤进展的他汀试验中,hsCRP 和 LDL 胆固醇下降的参与者的粥瘤进展出现延缓。精彩内容,尽在百度攻略: 在 JUPITER 一级预防试验中,对于 hsCRPC 升高但不适于其它治疗(LDL 胆固醇已经很低)的患者,他汀类药物可降低患者的心肌梗死、卒中和全因死亡率。在二级预防试验中,JUPITER 一级预防试验中治疗后 hsCRP 较低参与者的临床结局优于 hsCRP 未下降的参与者。影像学研究也进一步发现强化他汀治疗可减轻动脉粥样硬化炎症,但并非所有的他汀试验均显示治疗后的 hsCRP 强烈预测参与风险,CRP 本身也只是一个全身炎症的标志物,并不是导致炎症的病因;再者,尽管残余胆固醇似乎与低度炎症和血管事件有关,但在没有明显炎症的情况下,明显升高的 LDL 胆固醇似乎仍与血管事件相关。精彩内容,尽在百度攻略: 尽管近期的美国和加拿大指南赞同在风险评估不确定的情况下使用 hsCRP 筛查,但他汀治疗开始后炎症评估的临床实用性仍充满争议。至今为止,应对他汀治疗后 hsCRP 仍然持续升高的循证方法为增加他汀的剂量或选用更强效的他汀类药物。 精彩内容,尽在百度攻略:非他汀类药物用于降低 LDL 的适用性 鉴于有强有力的证据显示他汀治疗的安全性和降低临床事件,近期的欧美指南也适当地强调了他汀治疗作为降低 LDL 胆固醇的主要治疗方法。然而,他汀类药物应作为辅助治疗,而不是饮食和生活方式干预的替代,对于依从性较高的患者,凭借自身的力量就可大幅度地降低 LDL 胆固醇。但并不是所有的患者均能耐受他汀类药物,且妊娠期间禁止服用他汀类药物。同时,临床医师在治疗家族性高脂血症期望可以加用第二种非他汀类的降脂药进一步降低 LDL 胆固醇。精彩内容,尽在百度攻略: 在他汀前时代,使用部分回肠旁路术等外科方法也可降低 LDL 胆固醇。而就在最近,胃旁路手术被证明可有效地降低肥胖患者的心血管事件,尽管这种获益主要与血糖改善密切相关而非血脂改变。 精彩内容,尽在百度攻略:可降低 LDL 的非他汀类药物包括:1. 胆汁酸结合树脂(考来替泊、考来烯胺和考来维纶),主要优势为不经过全身吸收,因此可用于妊娠;2. 贝特类(非诺贝特、苯扎贝特和吉非罗齐),主要用于降低甘油三酯和升高 HDL 胆固醇;精彩内容,尽在百度攻略:3. 烟酸类,升高 HDL 的同时可轻微地降低 LDL 胆固醇和甘油三酯;4. 依择麦布,为胆固醇吸收抑制剂;5.ω- 3 脂肪酸补充剂。精彩内容,尽在百度攻略: 尽管上述药物可改善大部分患者的血脂,但同时代的试验并无过多的证据支持这类药物对普通人群的单一治疗或他汀类药物的辅助治疗。 精彩内容,尽在百度攻略:作为著名的例子,AIM-HIGH 试验和 HPS-2-THRIVE 试验不仅发现烟酸不能有效降低血管事件的发生,还增加了胃肠道事件和感染的危害。 相似的是,在 FIELD 试验和 ACCORD 试验中,非诺贝特的有效性同样受到质疑,尽管亚组分析显示对甘油三酯升高和 HDL 胆固醇降低的患者有效,但这只不过是一个还需直接验证的假说。在对 VA-HIT53 试验中,吉非罗齐确实可以降低心血管事件,但这种作用与 LDL 的降低无明显相关,此外,吉非罗齐还可增加他汀治疗的副作用,通常不推荐于他汀类药物合用。精彩内容,尽在百度攻略: 有关ω- 3 脂肪酸补充剂的当代试验仍然众说纷纭。最终,ENHANCE 试验显示,尽管 LDL 胆固醇下降,但依择麦布并未减少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这一替代终点,至今仍缺少证据证明单独使用依择麦布可改善患者的结局,或许即将结束的 IMPROVE-IT 试验会带来这方面的重要数据。SHARP 试验对慢性肾衰竭患者进行了研究,发现他汀类药物和依择麦布联合使用可降低心血管事件,但并未研究单独使用依择麦布。因此,在临床实践中应有限制地使用上述非他汀类药物。 精彩内容,尽在百度攻略:新型非他汀类降胆固醇药物尽管他汀类药物可有效降低心血管事件,但并不是所有降 LDL 的药物都可减少心肌梗死、卒中和心血管死亡,这些药物包括绝经后激素替代治疗(HRT)和 CETP 抑制剂 torcetrapib 和达塞曲匹。不管是汀类药物的成功还是 CETP 抑制剂降低血管事件的失败,认为这是由于他汀类药物具有抗炎作用的说法只是一种假设。 精彩内容,尽在百度攻略:同一类的不同药物有可能有不同的临床获益,另两种 CETP 抑制剂 anacetrapib 和 evacetrapib(二者均可升高 HDl 胆固醇降低 LDL 胆固醇)正在进行 III 期试验,而其它 CETP 抑制剂仍在早期研发阶段。LDL 降低的机制与心血管事件的降低密切相关,因此,任何一种新型降 LDL 胆固醇药物都应对结局进行评估。 许多降低 LDL 的新方法也在紧锣密鼓进行研究,2103 年,有两种新药物作为孤儿药得到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批准,用以治疗纯合子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的患者,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是一种罕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通常由于遗传了父母 LDL 受体的突变基因所致。 这些新药对临床进展至关重要,因为纯合子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患者的 LDL 胆固醇经常超过 13mmol/L,并且很早就会出现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形成的并发症。LDL 受体缺陷或阴性的患者通常对他汀治疗产生抵抗,必须依靠 LDL 去除疗法降低循环胆固醇,遗憾的是,LDL 去除疗法昂贵繁琐,不适用于大部分三级转诊中心之外的场所。精彩内容,尽在百度攻略:米泊美生作为第一个批准用于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的新药物,米泊美生是一种较短的单链反义寡核苷酸,它可特异性地与编码载脂蛋白 B 信使 RNA 上的 20 个碱基结合,从而抑制 mRNA 的翻译,减少载脂蛋白 B 的细胞合成,从而减少 VLDL 分泌至体循环中。目前,3 项米泊美生的 III 期试验已在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患者中完成,每项试验均显示 LDL 胆固醇平均下降 25-35%,同时甘油三酯和脂蛋白(a)也出现下降。该药常见的不良反应为注射部位反应和短暂的流感样症状。由于可使部分患者出现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和脂肪肝,使用时需监测肝功能,并且禁用于肝病患者。精彩内容,尽在百度攻略: 洛美他派洛美他派是第二个批准用于治疗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的药物,它是一种微粒体甘油三酸酯转运蛋白(MTP)抑制剂,通过减少肝脏 VLDL 产生降低循环 LDL 胆固醇。微粒体甘油三酸酯转运蛋白(MTP)与肝细胞内甘油三酯转运至载脂蛋白 B、VLDL 的组装和分泌有关。 使用洛美他派抑制 MTP 的概念基础部分来源于人类中一种罕见的隐匿性遗传病——无β脂蛋白血症,该病由于 MTP 的功能缺失,VLDL 不能从肝细胞分泌,造成体循环中缺少包精彩内容,尽在百度攻略:含脂蛋白的载脂蛋白 B。洛美他的批准主要来自于两项开放标签试验的数据,35 名纯合子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患者在他汀治疗的基础上使用洛美他派,LDL 胆固醇以剂量依赖反应的方式降低了 40-50%。正如米泊美生一样,洛美他派治疗后脂蛋白(a)也出现了下降。该药常见的不良反应为腹泻、恶心和腹痛。由于研究中分别有 8% 和 30% 的参与者出现肝脏脂肪沉积和肝酶升高,因此,处方洛美他派的临床医生必须密切关注患者的肝功能。精彩内容,尽在百度攻略:PCSK9 抑制剂前景最广阔的降 LDL 胆固醇药物为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杆菌蛋白酶可馨 -9(PCSK9)—一种由肝细胞分泌蛋白质,它可结合 LDL 受体,使其细胞内在化并随后由溶酶体降解。PSCK9 基因功能丧失性突变患者的 LDL 受体由溶酶体降解减少,使 LDL 受体在细胞表面的表达面积扩大,从而降低血浆 LDL 浓度并减少终生血管事件。相反的是,人类 PSCK9 基因的功能丧失性突变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高胆固醇血症有关。 精彩内容,尽在百度攻略:在许多 II 期试验中,以 PCSK9 为靶标的单克隆抗体(单独给药或合用他汀)可大幅度降低血浆 LDL 胆固醇,这是一个很重要的观察,因为他汀治疗可间接升高血浆 PCSK9。此外,抑制 PCSK9 同样可降低脂蛋白(a)。以 PCSK9 为靶标的单克隆抗体或许不仅可以作为杂合子高胆固醇血症患者(LDL 受体活性下降)的降 LDL 药物,还适用于 LDL 受体缺陷的纯合子高胆固醇血症患者。研究也发现,对于不耐受他汀类药物的患者,PCSK9 抗体可有效降低 LDL 胆固醇。 尽管这类药物很有可能获准用于严重的遗传性高胆固醇血症患者,但 PCSK9 抑制剂在临床中的广泛使用还需要大规模临床试验的支持,这些试验需要仔细评估其降低心血管事件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不管是单独用于他汀不耐受患者还是作为他汀治疗的辅助药物。全球正在进行的此类试验包括三种药物,分别是 alirocumab、bococizumab 和 evolocumab,总共有超过 6 万名的患者将使用 PCSK9 抑制剂至少达 2-4 年。精彩内容,尽在百度攻略: 至今为止,有关 PCSK9 抑制剂的人类研究尚未发现严重的不良反应,这与现实中的发现是一致的——少部分出生时 PCSK9 基因严重功能丧失性突变患者的寿命和生育能力正常。除此之外,几乎所有的人体细胞均保持有合成内源性胆固醇的能力,而 HDL 转运系统可将胆固醇从肝脏转运至全身器官。精彩内容,尽在百度攻略: 但 LDL 胆固醇浓度极低时患者的认知功能影响也受到了极大的关注,此外,许多无 LDL 胆固醇的动物物种却可以维持血脂转运的完全功能过程,而 PCSK9 基因敲除小鼠模型的研究也发现肝功能异常和糖耐量异常的问题。 精彩内容,尽在百度攻略:有关 PCSK9 抑制剂的毒性话题使得临床医师对 LDL 胆固醇最低安全水平保持持续关注。在他汀治疗研究中,LDL 胆固醇低于 1.3mmol/L 并持续 5 年并未增加任何特殊的害处,尽管观察到糖尿病的风险稍微增高。尽管他汀类药物降低 LDL 并未发现增加颅内出血的风险,但该终点在所有的 PCSK9 试验中仍须仔细监测。 由于 PCSK9 抑制剂脱靶外的不良反应难以评估,在该药被证明可有效减少心血管事件发生的基础上,要想在临床中接受此类药物,来自长期试验的安全性数据就显得非常重要。如果该药进入临床,单克隆抗体的费用仍将是一个实质性的话题。精彩内容,尽在百度攻略: 抑制 PCSK9 的替代药物包括小分子抑制剂——adnectins,它通过干扰 RNA 直接抑制合成,但这种方法需要预先使用抗炎药处理减少组胺反应,从而有可能限制该药在临床中的广泛使用。 精彩内容,尽在百度攻略:除了抑制 PCSK9 之外,其它降低 LDL 的药物正在研究中。例如,一种以肝脏腺苷三磷酸盐 - 柠檬酸盐裂解酶和磷酸腺苷激活蛋白激酶(AMPK)为靶向的新型药物正在两项 II 期试验中进行研究,发现该药分别使高胆固醇血症患者和糖尿病患者的 LDL 胆固醇降低了 27% 和 43%。 该药同时以 LDL 胆固醇和炎症为靶标,而对胰岛素抵抗患者使用此类药物的兴趣部分来源于另一个 AMPK 激活药物—二甲双胍—可安全用于 2 型糖尿病的治疗。另一种新药为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受体 -δ兴奋剂 MBX-8025,该药可改善致动脉粥样硬化血脂和降低 CRP。精彩内容,尽在百度攻略:LDL 胆固醇相关基因发现带来的启示LDL 受体的基因缺陷导致循环 LDL 胆固醇极度升高,这一过程曾经指导我们理解脂代谢及其在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早期的角色。将此类极致表型的开发作为探索和研发新型降脂药的方法同样为洛美他派、米泊美生和 PCSK9 抑制剂的研发提供了指导。然而,显著的基因突变通常会导致血脂的明显改变,很少只出现轻微异常。 精彩内容,尽在百度攻略:一项对 19 万名参与者的联盟研究描述了 157 个与一项或多项血脂成分有关的基因位点。所有的位点中只有一个编码蛋白质,有 4 个位点 CETP、TRIB-1、FADS1-2-3 和 ApoA1 在统计学上与 LDL 胆固醇、甘油三酯和 HDL 胆固醇明显相关。 许多脂类相关位点还与肥胖、胰岛素抵抗和高血压等代谢特征相关。与 LDL 和甘油三酯相关的位点继而也和冠脉疾病疾病事件相关(证据支持潜在的因果效应),而只与 HDL 胆固醇相关的位点并未明确发现这种关系(证据不太支持潜在的因果效应)。精彩内容,尽在百度攻略: 当研究人员尝试设计需要优先考虑的新药物靶点时,这些新出现的数据描述了研究人员需要面对的大部分挑战。在转化研究过程中,路径分析、蛋白质—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基因表达的调控、精细定位和定量方法等在评估未达到全基因组意义的位点时缺一不可。除了上述限制外,利用基因概念的转化研究已经出现了重大的新举措,同时也可潜在地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而不是仅仅关注直接降低 LDL 胆固醇。例如,与他汀诱导 LDL 降低的基因位点远离他汀减少炎症的位点。此外,可溶性胆固醇转变为胆固醇结晶通常发生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并且与 NLRP3 炎性体激活和白介素 -1(主要促炎因子)的局部分泌有关。 这些信息相当重要,因为它发现了动脉内胆固醇结晶沉积和固有免疫系统激活之间的联系,这也是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启动和进展中关键的一步。抑制白介素 1 同样会使白介素 6 信号通路的下调。有两项研究显示,白介素 6 信号通路的遗传学改变不仅可终生降低炎性标记物的浓度,还与终生心血管事件的降低有关,从而支持了动脉粥样硬化保护的概念。 基于部分上述概念,卡那单抗和低剂量甲氨喋呤等直接降低炎症的药物正在进行的大规模试验。这两种药物最终作用于肿瘤坏死因子 -α- 白介素 -6 信号通路,这也是与 darapladib、伐瑞拉迪和 succinobucinol 等失败的抗炎药的主要不同特点。至于在抑制 PCSK9 的试验中,在关注炎症降低有效性的同时仍需注意关注安全性。精彩内容,尽在百度攻略: 结语总而言之,有广泛的证据证明 LDL 胆固醇不仅是心血管风险的根本决定因素,也是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过程病因。许多来自随机安慰剂对照试验的数据始终显示,不管是在一级预防还是二级预防中,他汀治疗降低 LDL 胆固醇是降低心肌梗死、卒中和心血管死亡安全高效的方法。精彩内容,尽在百度攻略: 尽管如此,仍有许多问题充满争议:检测 LDL 的最好方法?治疗前后评估 LDL 胆固醇是否必要?LDL 胆固醇可安全地降到多少?是否所有降低 LDL 胆固醇的药物均可降低心血管风险? 精彩内容,尽在百度攻略:对于使 LDL 胆固醇降至远低于单独使用他汀类药物所能达到的新型药物,来自应硬终点试验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数据不久即将公布。从生物学观点来看,终生、早期降低 LDL 胆固醇很可能最大限度地降低绝对风险。 因此,在青年和成年早期强调饮食和生活方式改变的公共卫生项目必须积极地予以实施。 他汀类药物精彩内容,尽在百度攻略: 他汀类药物,是羟甲基戊二酸单酰辅酶A还原酶抑制剂。他汀类药物是一种治疗心血管疾病的常用药物,因有降胆固醇的功效而被许多人广泛使用。他汀类药物可能损伤肝脏和肾脏,并造成肌肉疼痛等副作用。 精彩内容,尽在百度攻略:目录1他汀类药物2结构比较精彩内容,尽在百度攻略:3体内过程4动脉硬化逆转5用药禁忌精彩内容,尽在百度攻略:1 他汀类药物他汀类药物(statins)是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抑制剂,此类药物通过竞争性抑制内源性胆固醇合成限速酶(HMG-CoA)还原酶,阻断细胞内羟甲戊酸代谢途径,使细胞内胆固醇合成减少,从而反馈性刺激细胞膜表面(主要为肝细胞)低密度脂蛋白(lowdensitylipoprotein,LDL)受体数量和活性增加、使血清胆固醇清除增加、水平降低。他汀类药物还可抑制肝脏合成载脂蛋白B-100,从而减少富含甘油三酯AV、脂蛋白的合成和分泌。他汀类药物分为天然化合物(如洛伐他丁、辛伐他汀、普伐他汀、美伐他汀)和完全人工合成化合物(如氟伐他汀、阿托伐他汀、西立伐他汀、罗伐他汀、pitavastatin)是最为经典和有效的降脂药物,广泛应用于高脂血症的治疗。精彩内容,尽在百度攻略: 他汀类药物除具有调节血脂作用外,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中早期应用能够抑制血管内皮的炎症反应,稳定粥样斑块,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延缓动脉粥样硬化(AS)程度、抗炎、保护神经和抗血栓等作用。 精彩内容,尽在百度攻略:2 结构比较辛伐他汀(Simvastatin)是洛伐他汀(Lovastatin)的甲基化衍化物。 精彩内容,尽在百度攻略:美伐他汀(Mevastatin,又称康百汀,Compactin)药效弱而不良反应多,未用于临床。目前主要用于制备它的羟基化衍化物普伐他汀(Pravastatin)。 3 体内过程精彩内容,尽在百度攻略:洛伐他汀和辛伐他汀口服后要在肝脏内将结构中的其内酯环打开才能转化成活性物质。相对于洛伐他汀和辛伐他汀,普伐他汀本身为开环羟酸结构,在人体内无需转化即可直接发挥药理作用,且该结构具有亲水性,不易弥散至其他组织细胞,极少影响其他外周细胞内的胆固醇合成。 精彩内容,尽在百度攻略:除氟伐他汀外,本类药物吸收不完全。 除普伐他汀外,大多与血浆蛋白结合率较高。精彩内容,尽在百度攻略: 4 动脉硬化逆转动脉硬化逆转有希望:精彩内容,尽在百度攻略: 爱丁堡皇家医院心脏病专家尼尔·乌伦表示,对于那些具有临床反应的患者而言,这种方法有可能会极大地延长他们的寿命。该院是唯一一家参与这项研究的英国研究中心。乌伦说:“过去人们总认为,一旦你不幸得了动脉硬化症,这意味着你将无药可治。现在我们的研究表明这种疾病其实可以得到显著缓解。”在英国,估计至少有两百万动脉硬化症患者。尽管一些人由于遗传原因,容易患这种病,但如果人们严格遵守健康的生活方式,这种疾病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得到预防。过去两年,美国、加拿大、欧洲和澳大利亚等地的53个研究中心在对349位心脏病患者研究后发现,降胆固醇他汀类药物类药物十分有效。 精彩内容,尽在百度攻略:近年来也有其他研究表明,动脉粥样硬化是可以消退的,动物实验证明,给家兔喂饲高胆固醇饮食,可造成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一旦实验性食谱停止后,病变会逐渐消退。在与人类较接近的猴身上,也得出相似结果。流行病学调查研究发现,第一次世纪大战后,某些国家居民动脉粥样硬化发病率明显下降,第二次世纪大战后,芬兰、挪威、瑞典三国居民随着奶油、脂肪的摄食减少,心血管病死亡率明显下降。这说明改变生活方式可使动脉粥样斑块减少,逆转动脉硬化。 5 用药禁忌精彩内容,尽在百度攻略:大多数患者可能需要终身服用他汀类药物,关于长期使用该类药物的安全性及有效性的临床研究已经超过10年。他汀类药物的副作用并不多,主要是肝酶增高,其中部分为一过性,并不引起持续肝损伤和肌瘤。定期检查肝功能是必要的,尤其是在使用的前3个月,如果病人的肝脏酶血检查值高出正常上线的3倍以上,应该综合分析病人的情况,排除其他可能引起肝功能变化的可能,如果确实是他汀引起的,有必要考虑是否停药;如果出现肌痛,除了体格检查外,应该做血浆肌酸肌酸酶的检测,但是横纹肌溶解的副作用罕见。另外,它还可能引起消化道的不适,绝大多数病人可以忍受而能够继续用药。 危险因素:精彩内容,尽在百度攻略: 1、高龄(尤其大于80岁)患者(女性多见); 精彩内容,尽在百度攻略:2、体型瘦小、虚弱; 3、多系统疾病(如慢性肾功能不全,尤其由糖尿病引起的慢性肾功能不全);精彩内容,尽在百度攻略: 4、合用多种药物; 精彩内容,尽在百度攻略:5、围手术期;( 6、合用下列特殊的药物或饮食(核对他汀类药包装盒内的警告插页):贝特类(尤其是吉非贝齐)、烟酸类(罕见)、环孢霉素、吡咯抗真菌药、红霉素和克拉霉素、HIV蛋白酶抑制剂、维拉帕米、胺碘酮、大量西柚汁及酗酒等。精彩内容,尽在百度攻略: 临床预防措施 精彩内容,尽在百度攻略:1、医生在开出他汀类药处方时,应想起上述危险因素; 2、不宜轻易加大他汀类药剂量;精彩内容,尽在百度攻略: 3、对于老年患者,尤其是体型瘦小、虚弱的老年女性,他汀类药治疗应慎重; 精彩内容,尽在百度攻略:4、合并慢性肾功能不全的糖尿病患者发生肌病的危险较高,应严密监测; 5、在使用他汀类药治疗时,应高度重视药物的相互作用。如他汀类加贝特类这种联合用药可增加肌病的危险,而他汀类加烟酸似乎比他汀类加贝特类发生肌病的危险要低;医生还应精彩内容,尽在百度攻略:想到上述他汀类药与其他药物相互作用的危险。现有的他汀类药物有哪些? 精彩内容,尽在百度攻略:由于他汀类药物疗效确切,安全性好,口服方便,许多制药厂家都在研究和开发这类药物;其制药方式多样,有从天然产物中提取的,也有化学合成的;制剂有片剂和胶囊等。目前在市面上可以见到的他汀类药物种类繁多,商品名更是不胜枚举。为方便大家查阅,在此做一小结。 目前上市的他汀类药物有5种:洛伐他汀、辛伐他汀、普伐他汀、氟伐他汀、阿托伐他汀、。其中,普伐他汀和辛伐他汀是在美伐他汀基础上经化学加工而成的;氟伐他汀和阿托伐他汀是化学合成的。这些药物更为大家所熟悉的是它们的商品名:精彩内容,尽在百度攻略: 洛伐他汀:美降之、罗华宁、洛特、洛之特、明维欣 精彩内容,尽在百度攻略:辛伐他汀:舒降之、理舒达、苏之、泽之浩、辛可 普伐他汀:普拉固、美百乐镇精彩内容,尽在百度攻略: 氟伐他汀:来适可 精彩内容,尽在百度攻略:阿托伐他汀:立普妥、阿乐 另外,我国研制的中药“血脂康”胶囊,主要含有洛伐他汀,因此也可列入他汀类。 浅谈他汀类药物副作用精彩内容,尽在百度攻略: 17:56 来源:丁香园作者:丁丁字体大小-|+他汀类药物 (statins) 是临床上应用很普遍的一类降脂药物,随着全球第一个他汀类药物洛伐他汀获美国 FDA 批准(1987 年)上市以来,辛伐他汀、阿伐他汀等他汀类新药不断问世。许多大型研究已经证实,他汀类药物可降低冠心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减慢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发展,甚至使斑块消退,从而打破了冠心病不可逆转的传统观念。但随着他汀类药物的广泛使用,其可能产生的弊端也渐渐浮出水面。大剂量长期使用他汀类药物除了经济上的负担,还有非常严重的安全隐患。今天就让我们来谈谈他汀类药物的副作用。精彩内容,尽在百度攻略:一、 高血糖他汀(尤其是大剂量他汀)可引起患者血糖异常,表现为空腹血糖水平升高、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升高、新发糖尿病以及糖尿病血糖控制恶化等。有关瑞舒伐他汀的一项 临床试验(JUPITER)结果显示,瑞舒伐他汀治疗组患者中报告的糖尿病增加了 27%。涉及普伐他汀和阿托伐他汀的临床试验(PROVE-IT TIMI 22)发现,大剂量阿托伐他汀与血糖控制恶化有关。2011 年发表的一项荟萃分析(JAMA : 2556)纳入 5 项有关他汀治疗的随机对照研究,结果显示,大剂量强化他汀治疗较中等剂量他汀治疗增加新发糖尿病风险 12%。精彩内容,尽在百度攻略:在大量数据面前,欧盟和美国 药品监管部门最终得出了相似的结论,认为他汀使用与新发糖尿病、糖化血红蛋白和(或)空腹血糖水平升高存在较明确的相关性。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CFDA)也在 2012 年 12 月 14 日发布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进一步警示了他汀对糖代谢的不良影响。二、 肌病精彩内容,尽在百度攻略:肌肉疾病可能算是他汀类药物最严重的不良反应,肌病得发生率和严重程度均与他汀的剂量呈正相关性,主要表现为肌痛或肌无力,伴有 CK 升高至正常上限 10 倍以上,也可有发热和全身不适症状。肌病未能及时被发现,仍旧继续用药,则可能导致横纹肌溶解和急性肾功能衰竭。三、 肝酶异常2012 年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 (FDA) 官方网站发布了新信息,建议删除他汀类药物原有说明中关于「服用他汀类药物的患者需常规定期监测肝酶」的规定,推荐在服用他汀类药物前进行肝酶检测,此后只有当临床上需要时才检测肝酶。精彩内容,尽在百度攻略:FDA 专家解释,进行此种修改的理由是,他汀类药物所致的严重肝损害仅罕有发生,且是不可 预测的,因此常规监测肝酶似乎不能发现或预防严重肝损害。同时想说的是,虽然他汀类药物有肝酶异常的副反应,但是肝功能异常并不是他汀使用的禁忌症。四、 记忆和认知障碍:联珠效应精彩内容,尽在百度攻略:服用他汀类药物出现记忆和认知障碍在临床上其实并不少见,只是大部分医生都忽视了这些现象,毕竟它看起来不像高血糖、肌病和肝酶异常那么容易发现,后果也没有那么严重。通常症状较轻,且停药后可逆。去年 5 月,美国亚利桑那大学对 1040 种药物进行测试,发现有四种药物会在神经突内造成结节形成, 像一根绳子上系了一颗珠子一样(见下图),这 4 种药物都是他汀类药物。神经元内出现了一些不寻常的肿胀,研究人员称其为「联珠(beads-on-a-string)」效应,联珠在停用他汀药物以后会消失。这一发现很可能可以揭开他汀类药物的神经系统作用机制。 出现各种副作用,除了停药以外我们还可以采取其他什么措施?阜外医院李建军主任给了以下建议:精彩内容,尽在百度攻略:减量与间断应用;他汀类药物之间的转换应用;非他汀降脂药物的替换应用;精彩内容,尽在百度攻略:他汀与降脂药物联合应用;保护性药物的联合应用。他汀类药物安全性评价专家共识 2014:他汀为安全调脂药精彩内容,尽在百度攻略: 14:13 来源:丁香园字体大小-|+笔者按:随着他汀类药物越来越广泛地被应用于临床,其安全性一直备受关注。为纠正广大患者和医生可能存在的错误认识,提倡正确认识他汀安全性,在近日召开的血脂论坛上推出了他汀类药物安全性评价专家共识。2014 年 7 月 19 日至 7 月 20 日,中国,长沙——由中南大学血脂与动脉粥样硬化研究所主办、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心血管内科承办的 2014 年长沙血脂论坛在长沙召开,主要围绕血脂代谢、血脂与动脉粥样硬化发生、血脂管理等议题展开相关讨论,并对近 20 年发表的所有重要临床试验结果进行细化解读,评价新近国际上发表的血脂相关指南,展望中国血脂指南的修改要点。精彩内容,尽在百度攻略:会上,论坛主席、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兼中南大学血脂与动脉粥样硬化研究所所长赵水平教授作了题为《他汀类药物的安全性共识草案》的主题报告,重点对他汀的肝脏安全性、肌肉安全性、与新发糖尿病的关系、与认知功能改变和神经系统损害的关系、肾脏安全性等 5 个方面进行了相关论述。他汀类的肝脏安全性高精彩内容,尽在百度攻略:赵水平教授表示,目前认为所有他汀类药物都可能引发肝酶增高(表 1),具体机制目前仍不清楚,在所有接受他汀类治疗患者中,约 1%~2% 出现转氨酶水平升高超过正常值上限 3 倍,但减量或停药后肝酶水平即可下降,即使不调整剂量,70% 也会自行下降;在肝酶增高后继续使用他汀类,没有引起肝衰竭的报道,也没有证据表明他汀与明显的肝损伤及肝衰竭有关,他汀治疗中肝衰竭发生率为百万分之一,并不高于普通对照人群。他汀 表.png对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可安全地使用,慢性肝病或代偿性肝硬化亦不属于此类药的禁忌证。他汀相关异常无需肝功能监测。但也要注意到,对于活动性肝病、不明原因的转氨酶持续升高以及任何原因所致血清转氨酶升高超过正常上限 3 倍、失代偿性肝硬化及急性肝功能衰竭患者,要非常慎重地加以确认。精彩内容,尽在百度攻略:他汀类相关的肌病发生率低他汀类偶可引起肌病,严重时可致命,但此种不良反应很少见。肌病包括肌痛(表现为肌肉疼痛无力,不伴 CK 升高)、肌炎(有肌肉症状,并伴 CK 升高)、横纹肌溶解(有肌肉症状,并伴 CK 显著升高至 10×ULN 以上,肌酐升高,常有褐色尿和肌红蛋白尿)。
对照试验显示,他汀类引起的肌痛的发生率为仅为 5%,且在安慰剂组与药物治疗组之间并无明显差异。少数重度肌病也呈剂量依赖性,其发生率约为 0.1%-1%。严重的横纹肌溶解更是罕见的,发生风险约为 0.04%-0.2%,呈剂量依赖性,且往往发生于合并多种疾病和(或)联合用药的患者。应用时尽量选择药物相互作用较小的他汀类药物,可降低肌病发生风险。 他汀相关肌病的确切机制目前还不清楚,易患因素有:①高龄患者,②体型瘦小、虚弱者,③多系统疾病,④多种药物合用,⑤特殊状态如感染、创伤、围手术期、强体力劳动,⑥合用药物或饮食,⑦他汀的用量,⑧特殊人群:甲状腺功能减退者、曾有 CK 升高等,⑨遗传因素。他汀对心血管的保护作用远大于新发糖尿病风险精彩内容,尽在百度攻略:研究显示,他汀类药物有增加新发糖尿病的风险,此为他汀的类效应,但是它对心血管疾病的保护作用远大于新增糖尿病的风险,另外,患者基线年龄与新发糖尿病风险增加强相关。大剂量他汀类药物会轻度增加新发糖尿病风险,但是无论是绝对风险还是与他汀类药物减少主要心脑血管事件相比,该风险的危害均很低。在适合他汀类药物治疗的人群中,需要继续使用,特别是对于有中高度心血管风险的人群及有明显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人群,他汀类的作用和地位毋庸置疑。应用他汀类药物的老年人群新发糖尿病的风险较高,需要注意监测血糖变化。他汀与认知改变和神经损害无明显相关性精彩内容,尽在百度攻略:美国 FDA 曾要求他汀类药物的说明书提示其存在失忆和意识模糊方面的不良反应。然而这些不良反应并未在大型临床试验中持续出现,即使出现通常也不严重,停药后就会消失。 他汀类药物相关的认知改变较少见,目前缺乏证据表明其与稳定性或进展性痴呆或阿尔茨海默之间存在相关性。两项针对 AD 患者随机试验的荟萃分析表明:他汀类药物对认知功能无影响。超过 2 万人参加的迄今最大规模降脂研究 HPS 研究显示辛伐他汀组 11 例出现外周神经病,安慰剂组则有 8 例,两组并无显著差异。PROSPER 研究中,普伐他汀治疗组也未见外周神经病发生,对认知功能评价和身体伤残也无影响。美国 HLA 专家小组最新建议,他汀类药物对有心血管风险的患者的健康获益,远远大于认精彩内容,尽在百度攻略:知功能障碍副作用的风险,当前已有数据不能确定这些副作用的真正发生率。不过,应该认真对待和妥善评估患者对于认知功能的主诉。他汀类药物无明显肾毒性也有病例报道他汀类药物对肾脏可能有损害作用,但在大规模临床试验中,很少观察到相关的肾脏损害。临床试验结果表明,他汀类药物不会增加急性肾功能衰竭发生的风险,服用他汀者肾衰竭发生率与未服用他汀者相似。美国 FDA 及新药申请局(NDAs)的数据表明,现有他汀类药物均无明显肾毒性。精彩内容,尽在百度攻略:对于心血管疾病患者来说,他汀对肾功能的这种保护作用更为明显。他汀不会导致慢性肾病,相反,甚或可能延缓肾功能的减退。荟萃分析显示,他汀可减少慢性肾病患者的死亡率和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但对透析患者不带来或少有获益,而对肾移植患者的效果不确定。NLA 肾脏专家组认为,尚无确凿证据证实他汀类药物与蛋白尿之间存在因果关系。他汀类药物可能是通过抑制受体介导的胞吞作用来阻碍近端肾小管的蛋白重吸收作用,导致蛋白尿的发生,这是一种类效应。经多项研究反复证实,应用瑞舒伐他汀后出现的蛋白尿为一过性,延长服用者蛋白尿可消失,即使是大剂量、长时期服用瑞舒伐他汀,也不会对肾功能造成损害。他汀类是安全的调脂药精彩内容,尽在百度攻略:报告接近尾声时,赵水平教授发表结束语,“他汀是安全的调脂药,不恰当的强调和渲染他汀类药物的不良反应,会使众多本可从他汀明显获益的患者对用药产生怀疑和延迟用药,尤其是对那些心血管病高危患者,由于未能及时用药和强化降脂,而导致有严重后果的心血管事件的发生。”他汀类药物的使用作者:钟优|发布时间:|浏览量:127次精彩内容,尽在百度攻略:他汀是一种HMG-CoA还原酶抑制剂,从而减少胆固醇合成,因此早期是作为一种降脂药为人们所熟知的。他汀类药物(statins)是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抑制剂,此类药物通过竞争性抑制内源性胆固醇合成限速酶(HMG-CoA)还原酶,阻断细胞内羟甲戊酸代谢途径,使细胞内胆固醇合成减少,从而反馈性刺激细胞膜表面(主要为肝细胞)低密度脂蛋白(low density lipoprotein,LDL)受体数量和活性增加、使血清胆固醇清除增加、水平降低。他汀类药物还可抑制肝脏合成载脂蛋白B-100,从而减少富含甘油三酯AV、脂蛋白的合成和分泌。 自1973年第一个他汀问世以来,他汀类药物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自1976年第一个他汀类药物美伐他汀(mevastatin)问世以来,目前已建立起了日益庞大的他汀家族。精彩内容,尽在百度攻略: 他汀类药物分为天然化合物(如洛伐他丁、辛伐他汀、普伐他汀、美伐他汀)和完全人工合成化合物(如氟伐他汀、阿托伐他汀、西立伐他汀(已退市)、瑞舒伐他汀、匹伐他汀)是最为经典和有效的降脂药物,广泛应用于高脂血症的治疗。 精彩内容,尽在百度攻略:他汀类药物除具有调节血脂作用外,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症急性患者中早期应用能够抑制血管内皮的炎症反应,稳定粥样斑块,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延缓动脉粥样硬化(AS)程度、抗炎、保护神经和抗血栓等作用。 大规模试验取得证据??他汀干预的临床研究精彩内容,尽在百度攻略:1994年的4S研究首次明确了辛伐他汀调脂治疗在降低LDL-C的同时,可以显著降低血脂异常患者死亡率高达30%,并同时减少心梗的发生及冠脉血运重建的必要。从此,关于他汀治疗改善患者预后的研究前仆后继,不断涌现。 精彩内容,尽在百度攻略:研究 近年来研究显示,他汀类药物能降低尿蛋白,延缓肾动脉硬化的进展, 对 肾脏有保护作用。这一作用除了通过降低血脂带来的间接益处外,还与抑制系膜细胞增殖,抑制炎症因子表达及减少细胞外基质沉积有关。另外,几项大型的药物临床研究也表明,他汀类药物有助于改善动脉粥样硬化病人的肾脏功能。精彩内容,尽在百度攻略: 希腊阿托伐他汀与冠心病评估研究(GREACEStudy)发现,在1600名希腊冠心病病人中,平均每日服用24mg的阿托伐他汀能够降低冠心病的总死亡率和冠心病事件。该研究的显示,长期积极的他汀类药物治疗能够明显地改善肾脏功能。在704名未接受他汀类药物治疗的病人中, “常规”治疗组中肌酐清除率增加4.9%,而在使用阿托伐他汀强化治疗组中肌酐清除率则上升了12%。 精彩内容,尽在百度攻略:在心脏保护研究 (HP S) 中,在随访 4.6年后所有病人的肾功能都减退了,但辛伐他汀显著减缓了这一趋势 。 除了降脂及心肾保护的作用,有研究认为他汀类药物具有抗增殖、抗炎症、抑制微血栓及诱导促进内皮细胞 NO表达 的作用,应用他汀治疗可以逆转肺动脉高压,在心力衰竭,抗心律失常、肿瘤防治、脓毒血症防治、自身免疫性疾病、阿尔茨海默症治疗中均有一定的应用。 第一个他汀类药物(Mevastatin,美伐他汀)是由日本药物学家Akira Endo于1973年发现的,但该药物毒性很大,最终不能面世,如今是生产普伐他汀的原料。首家将他汀类药物研发成功并投入市场的是默沙东公司,其产品洛伐他汀至今仍在广泛使用。可以认为,他汀类药物是美国有史以来开发最成功、销售情况最好以及很少遭遇重大挫折的一大类临床新药。所以,包括默克、辉瑞、先灵葆雅、诺华、百时美施贵宝和阿斯利康等大公司都有他汀类生产线。唯一受到挫败的是拜耳的西立伐他汀,商品名:“拜斯亭”。精彩内容,尽在百度攻略: 拜斯亭事件1997年,德国拜耳公司将独立开发的降血脂新药Baycol(西立伐他汀,商品名:“拜斯亭”)推出美国市场,因其降脂效果很好,当年,即开出了200多万张处方。正当拜耳信心满满地准备与美国制药巨头放手一搏之时,意想不到的事发生了。在2001年,美国FDA药物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接到全美各地发来的有关Baycol存在严重不良副作用的多起事故报告,在美国服用这一降脂药的病人中,共计发现有400多例横纹肌溶解症,其中31人不治身亡。之后,拜耳主动将其撤出国际市场。精彩内容,尽在百度攻略: 引起世界震惊的横纹肌溶解事件并非因单纯使用Baycol所引发,而是美国和欧洲一些医生为了能以最快的速度将患者的血脂降下来,而将另一种降脂药物吉非罗齐与Baycol合用,从而加剧了后者的横纹肌溶解副作用。虽然目前他汀类药物造成肝脏和肌肉不良反应的作用机制仍未阐明,但大量的分析表明,这类药物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其血药浓度密切相关,他汀类药物单独应用时的耐受性良好,洛伐他汀、辛伐他汀、普伐他汀和阿托伐他汀,因横纹肌溶解导致的死亡病例发生频率分别为每百万处方量 0.19 、0.12 、0.04和0.04,氟伐他 汀尚未发现因横纹肌溶解致死的病例报道,只有西立伐他汀的死亡率达3.16。有报道指出在美国根据长达12年时间的统计中,横纹肌溶解事件共计3339例,其中约58%的病例与其它药物的联合应用相关 。精彩内容,尽在百度攻略: 随着他汀类药物在临床应用经验的积累以及新型药物的研发,类似横纹肌溶解一样严重并发症的发生渐渐减少,但是长期,普遍人群中的应用是否合理再次被质疑。 精彩内容,尽在百度攻略:2001年的WOSCOPS研究发现,普伐他汀可能有减少新发糖尿病作用;而2008年的JUPITER研究提示,瑞舒伐他汀有增加新发糖尿病的风险。究竟他汀类药物对新发糖尿病,风险如何?对有心血管病风险或已有心血管疾病的人群中使用他汀类药物的风险和获益如何评价?这些问题成为近年备受关注的热点。而在众多荟萃分析中,有关绝经后妇女的情况仍是不清楚的。一项研究通过对大样本绝经后女性进行前瞻性观察随访,最终结论为应用他汀类药物对于绝经后妇女会引起新发糖尿病的风险。尽管存在着许多的不足,但是本研究的样本量较大,对一些潜在干扰因素进行了校正,数据结果仍能体现一定的趋势,所以这一结果可能会推动他汀类药物的适应症及禁忌症的修改。这项研究同时还证明了他汀引起新发糖尿病的风险增加是一种药物的类效应,与他汀的效力及种类无关。有无心血管疾病史的女性服用他汀与否得糖尿病的几率是一样的,这个结论间接证明治疗心血管疾病史的一些药物及心血管疾病史合并的疾病状况可能在他汀致糖尿病风险中未起影响作用。 2009年一篇荟萃分析【1】对6项降脂药的研究进行分析后指出:糖尿病发生风险与他汀类药物治疗无统计学差异[RR1.06, CI (0.93-1.25)],但排除WOSCOPS试验数据,他汀类引起糖尿病发生风险轻度增加[RR 1.13],且有统计学意义。2010年发表的一篇著名的荟萃分析【2】纳入了13项大规模临床试验,包括91 140例受试者,平均随访4年。结果显示他汀类药物治疗组和对照组新发糖尿病的风险分别为4.9%和4.5%,他汀类药物治疗使新发糖尿病风险增加9%。老龄患者他汀类药物治疗新发糖尿病风险更高,与体重指数和低密度脂蛋白改变水平无关。针对他汀类药物增加新发糖尿病风险的可能机制,可能他汀类药物通过葡萄糖转运蛋白-4 (GLUT-4)对葡萄糖代谢产生不良影响;也有认为他汀类药物拮抗钙通道,从而抑制胰岛素分泌。也有人认为,轻微风险增加可能是混杂因素所致,他汀类药物治疗使生存期延长,从而糖尿病发病人数增多,没有接受他汀类药物治疗的患者在发生心血管事件后更易改变为健康的生活方式,因此减少糖尿病风险。研究结果及荟萃分析的结果显示他汀类药物治疗与患者糖尿病风险增加相关,在绝经期妇女有明显的相关性。但无论是绝对值,还是与降低冠脉事件相比其风险都很低。因此对于存在中重度心血管危险或心血管病患者,不应该改变现行的他汀类药物治疗! 具体什么样的人群不适合服用这类药物,尚需进一步权衡他汀在改善心血管事件预后方面带来的益处与引起新发糖尿病增加的危害。心血管疾病高危人群应是推荐使用的,但低危人群或没有强适应症、合并代谢综合征或患糖尿病倾向人群应谨慎应用此类药物【3】。精彩内容,尽在百度攻略:请问他汀类药物哪种对抑制动脉粥样硬化作用更有效病情描述(发病时间、主要症状、就诊医院等):09年查出IGR疑似糖尿病,血糖控制一般在标准値内,糖化血红蛋白复查也都在5.6内,但有併发症现象,腿部感觉不适,今年4月做超声彩超结果为双下肢动脉粥样硬化.血脂检查在标准值內,在市中心医院门诊.曾经治疗情况和效果:主要服用10mg辛伐他汀和拜阿司匹林.想得到怎样的帮助:请问他汀类药物哪种对抑制动脉粥样硬化作用更有效,服药需多长时间检查肝功能.满意答案精彩内容,尽在百度攻略: 网友回答 来自 好大夫在线 - 中国最大的医疗网站 您好,就您目前服用的辛伐他汀就很好,服药开始的一个月后就需要检查肝功能,如果没问题再拉长复查的间隔时间。此外,至少每半年需要复查一次下肢动脉的压力指数(踝肱指数,简称ABI)和下肢动脉超声,一旦病变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血清低密度脂蛋白偏高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