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 什么是“教育部长课堂革命命”,为什么要“教育部长课堂革命命”

[转载]用课堂革命撬动教育变革
&&&&南票教育人反复思考这样两个问题:一是假如我们现在不缺钱拥有一流的教学条件,我们的教育质量是不是就能够办成高质量的人民满意的教育。二是目前的基础教育现状为什么离素质教育还这么远,如何让教育回到本真。南票教育人通过大量的调查研究,苦苦探索教育突围的有效路径,通过打造高效生命课堂的教育实践,正在通过一场课堂革命力求实现教育的整体变革。&
拷问教育现状,寻找改革支点
我们进行了无数次的调查研究,不断分析教育种种怪现象产生的原因,反反复复拷问教育究竟出了什么问题,不断探索撬动整个教育的发展的支点究竟在哪里。
走进学校我们看到的是这样的教育:孩子上学不需要花钱却厌学和辍学,而在我们一再封堵的网吧里,孩子们却在那里乐此不疲;孩子的性格变得越来越古怪而自我,致使家长和教师一筹莫展,束手无策;孩子们的书包越来越重,脸上的笑容越来越少,繁重的学习任务几乎夺去了孩子快乐的童年;教师苦口婆心的满堂灌,学生辛辛苦苦的记,结果还是有许多学生没有好的成绩;教学条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教师却远离了自己的职业幸福感;有许多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走向社会后却与成功无缘。教育为什么是这样呢?通过无数次的座谈分析,我们认为教育已经被“功利主义”绑架了,教育已经远离了本真,我们的教育体制与机制已经严重的阻碍了教育生产力的发展,在这种教育体制下形成的教育模式简单僵化没有活力,致使我们的教育出现了三个无解的难题,一是无法解决全体学生全面发展的问题;二是无法解决学生与教师共同成长的问题;三是无法解决学生综合素质与学习成绩同步提高的问题。要想让教育回到本真,就必须进行人才选拔制度和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只有双轮驱动教育改革才能成功。我们基层教育工作者,不能坐以待毙,不能等到教育体制改革后再去改革我们的课堂,我们要用课堂教学改革促进教育体制的变革。课堂教学改革就是教育改革的支点,用课堂教学改革撬动整个教育改革。
颠覆传统常识,寻找教育原点
教育存在一切问题的根本原因就是教育观念的落后,而教育观念落后的根本原因就是我们对教育的基本常识的认识存在误区,致使我们的教育行为的错位。我们深入学生和教师中间,通过座谈讨论,通过网络平台交流,开展重新解读教育常识大讨论,从颠覆传统教育概念出发,重新思考教育的基本常识,探究教育本源,寻找教育的原点,从思想上让教育回到本真。
根据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结合教育实践,通过一系列研讨活动,我们认为包括教在内的一切教育条件和行为都是为学服务的,学是学生学习和成长的内因。基于这样的基本认识,我们对基本的教育常识有如下认识。
学习就是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和能力进行知识体系和能力体系的自我构建过程。
学生只有在“学”中才能“生”,“学”是“生”的内因。
教育是为学生自我学习,自我构建,自我成长提供外因条件的。
&&&&教师就是为学生自我构建和自我成长整合教育条件的服务者。
&&&&学校就是为学生学习和成长提供重要外因的集合体。
课堂是学生体验生命成长并为生命发展奠定基础的重要场所。
教学是学生成长外因当中的最重要的条件即最重要的外因。
分数是学生在课堂上形成能力和素质的同时形成的副产品。
校长是为学生成长和教师成长搭建平台的服务者。
局长是为了学生和教师的发展让教育始终不离开本真的导航者。
对这些基本常识重新认识后,我们提出了教育观念的三大转变,由以师为本转变成以生为本,由以教为本转变成以学为本,由以知识为本转变成以素质为本。构建了我们新的教育观念体系。
&&&&&&&&&&&&&&&&&&&&
构建学本理念& 寻找课堂突破点
&&&&我们要改变教育现状,就必须构建一套能够承载科学教育思想的新课堂理念,这个理念的核心就是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坚持教为学服务,坚持素质教育在课堂。用这样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思想构建高效生命课堂。我们从十个方面构建了新的课改理念。
课改基本目标:构建高效生命课堂,实现高效率与高效益的统一。
课改终极目的:让全体学生和教师全面发展,让每个学生和教师都成为最好的自我。
课改基本理念;以生为本,以学为本,以素质本。
课改基本原则:以学定教,以学评教,以学促教。
课改核心理念:学生是课堂教学的最大资源。
课改核心技术:课堂教学的最核心技术是利用学生。
课改关键技术:导学案,小组建设,课堂评价。
课堂基本流程: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展示提升、评价反馈。
课改基本动力:教师职业幸福的回归和自我价值的实现。
学习基本动力:学生的好奇心和展示欲。
&&&&&按照上述的基本框架我们构建了一个以学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在全区25所学校开展了打造高效生命课堂的教育行动,一些重点学校,比如高桥中学、邱皮沟中学、联合中学、秋皮沟小学、实验小学、黄土坎小学不但整体推进了课改,还在中国教师报和中国名校共同体的指导下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积累了一些经验。
&&&&&&&&&&&&&&&&&&&&&&&&
冲破重重阻力,破解改革难点
课堂教学改革,是对传统课堂的颠覆后的重建,更是对利益的重新调整。因此,传统观念根深蒂固者和既得利益者必然会反对改革,能不能攻坚克难冲破各种阻力是课改能否进行的关键。
懒惰者反对改革。为全体学生全面发展服务和为少数学生升学服务相比较,要做大量的艰苦细致的工作,增加工作强度,而不增加待遇,一些懒惰者就会反对改革。
&&&&传统名师反对改革。传统课堂是评价教师教的如何,传统名师表演能力很强,多次获得各种教学荣誉称号。高效课堂是以学评教,这些名师不但要转变观念还要改变教育行为,一些人不愿意有大师变成学生。
守旧者反对改革。一些教师传统观念根深蒂固,对传统的满堂灌得心应手。对高效课堂提出的理念和流程很难适应,他们对新的教学模式不感兴趣甚至反对改革。
糊涂家长反对改革。一些好学生家长认为,教师由原来的关注少数孩子变成了关注所有孩子,特别是小组学习方式,一定会影响自己孩子的学习,所以他们就反对改革。一些成绩差一点的家长认为,教师少讲孩子更不会了,所以也跟着反对改革。
&&&&功利主义者反对改革。功利主义者搞的就是关注少数学生升学的教育,他们不愿意为全体学生全面发展投入全身心的探索和实践。因为功利主义教育最简单最省力。他们最怕的是改革影响了升学率和社会稳定,他们不愿承担任何责任和风险。
&&&&如何鞭策懒惰者,触及传统名师心灵,转变守旧者观念,让家长支持改革,让功利主义者退缩。我们通过去全国课改名校学习参观,请课改专家和课改名师报告和做课洗涤心灵和转变观念;通过课改名师俱乐部,课改教师博客群,中小学课改协作体开展的丰富多彩的课改活动,培养一批精英和骨干,带动落后者。通过与中国名校共同体加盟寻求技术上突破,增强教师信心。通过多次召开家长会,课堂开放日让家长了解课改支持课改。通过改革的成果展示教育功利主义者,让他们真正认识到课改是一项伟大的功德事业。
&&&&&&&&&&&&&&&&&&&&&
&总结课改成果&
抢占教育制高点
&&&我们的课堂教学改革虽然还没有取得我们自己期望的效果,但在一些课改的实验学校已经显现出可喜的成果。
---学生喜欢学习了。课堂的时间和空间交给了学生,学生成为了课堂的主人,每个学生都可以在课堂上进行展示,学生找到了自信,学习不再是痛苦的事情。厌学和辍学的学生逐渐减少。
---学生学会学习了。家长会上,家长激动的说:“这个方法真好,孩子不但喜欢学习了,还会学习了”。学生的学习能力不断提升。
---学生学会的增多了。教师编制的导学案是根据不同基础,给学生提供的营养大餐,也是知识的超市,不同学生都有收获,能够学会的学生逐渐增多,学习成绩大幅度提升,成绩逐渐变成了课堂教学的副产品。
---课堂成为德育的主渠道。你随便进我们的课堂,你都会感受到让你感到的片段,小组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培养了学生的团结互助精神,特别是在展示过程中生成了许多德育内容,培养了学生的优秀品质和健全人格。
---教师专业素养得到提升。以前的教研和集体备课往往流于形式,新的教学模式下,教师需要集体研究,共同破解教学中的问题,共同整合教材,共同预设大量的课堂可能出现的问题。形成完备的导学案,高效课堂给教师提供了快速成长的平台。
---教师的职业幸福感找到了。教师没有职业幸福感的根本原因就是自己的劳动没有体现创造性,现在的课堂,每天都会生成大量的有价值的问题,每天学生都会有新的进步,教师看到学生的进步,自己发自内心的高兴。
---师生关系进一步和谐。在新课堂,教师眼中没有差生,每个学生都能够得到关注,都能够张扬个性、抒发情感,都能够成为最好的自我,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服务者,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所以师生关系变得越来越和谐。
---校长的专业素质不断提高。过去有一些校长不进课堂,不给教师做业务讲座,不听课,不评课,现在课堂教学中会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如果校长的专业素质不过关,没有办法领导和指导课改,对课堂的领导力变成了校长的第一领导力。
---新的学校文化内核逐渐形成。原来我们的校园文化基本上是一种表面的文化,并没有真正形成学校文化的内核,现在通过高效课堂,重新构建了课堂文化、班级文化、学校文化。
---家长对教育的满意度不断增强。家长看到自己孩子的成绩不断提高,良好习惯逐渐养成,性格逐渐变好,所以家长对南票教育充满希望,一些想去外地读书的孩子,家长决定不去了,在外地读书的孩子逐渐回流。
&南票教育人正在用自己的心血苦苦探索教育的本真,正在用自己的教育信仰冲破来自传统的、世俗的、权威的、功利的重重阻力,正在用自己的实践构建着以生为本,以学为本,以素质为本的高效生命课堂。南票课堂教学改革已由原来的部分试点变成了在区委区政府领导下的民生工程。南票教育人要走出一条符合教育规律的具有南票特色的素质教育之路。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下载积分:1500
内容提示:课堂革命
文档格式:DOC|
浏览次数:9|
上传日期: 12:15:48|
文档星级: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 1500 积分
下载此文档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关注微信公众号圆桌论坛:技术为课堂带来了什么变革中国教育装备采购网围观194次我要分享我要投稿
(左起张拥军、沈坚、杜全平、田洪明、张素华、徐琨)
  11月25日,在第四届中国未来学校大会上,教育部科技司信息处处长张拥军、苏州工业园区教育局局长沈坚、潍坊市高新区教育局局长杜全平、深圳市福田区教育局局长田洪明、天津市和平区教育局局长张素华、成都青羊区教育局副局长徐琨围绕&技术对课堂革命的影响、为什么要进行课堂革命&等问题展开讨论。
  技术对课堂革命的影响有哪些?
  教育部科技司信息处处长张拥军:三个层面看变化
  &如今最主要的技术是以、大数据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张拥军说,从教育部的层面看,信息技术给教育带来了三个层面的变化。
  一是在微观层面上,信息技术必将改变学校现在人才培养的方式和教育教学的模式。二是在宏观层面上,信息技术将来一定会改变教育服务的供给方式,比如办学形态。三是信息技术将会更好地改变教育治理模式。
  深圳市福田区教育局局长田洪明:老师要刷新教育理念
  作为一名物理教师,田洪明认为,技术本身已经成为课堂革命的必要因素。他建议,学校首先要想办法改变现实条件,给学生创造创新的学习环境。其次要通过技术改变现有的教师,要让教师成为掌握现代信息技术的教师,他认为,掌握现代信息技术的教师一定会替代不掌握信息技术的教师。
  成都青羊区教育局副局长徐琨:课堂方式、学习方式、评价方式发生转变
  徐琨认为,技术对未来教育课程方面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课堂方式的转变。课堂方式的转变不仅是硬件的提升,还有学生参与方式的变化。课堂的位置空间也要发生变化,不仅在课堂里,还要在校园里面创设学习空间,或者与校外相关的社会资源、企业进行联系。
  二是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学习方式的转变不仅是运用技术带来的新产品、新程序,更多的是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新平台的运用,充分发挥创造力、合作精神和团队精神。
  三是评价方式的转变。不管技术怎样引领、渗透,最终要落实到课堂,必须要有一个完整的,从教师课堂设计到学生主动参与,再到最后课堂的评价。
  为什么要进行课堂革命?
  苏州工业园区教育局局长沈坚:数据驱动下的课堂一定会发生革命
  关于进行课堂革命的原因,沈坚认为需要弄清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课堂教学的指标指向问题。他认为,课堂变革的目标指向需要指向两个方面,一是始终指向学生,二是指向学生的学科素养。课堂教学变革的方向是真正实现让学习者成为中心,让学习发生在学生身上。
  第二个问题是学校需要怎样的课堂教学。他表示,学校在资源供给上一定要多样化,一是全领域供应资源,二是全时空供应资源。在教学评价上,他主张聚焦&三学&,即学成是否优化、学历是否提升、学法是否创新。
  第三个问题是变革中的课堂教学需要技术提供怎样的支持。沈坚认为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希望技术促进教师和学生能够很好地进行学习准备、教学准备,比如资源推送、自主学习、数据搜集、信息诊断。二是促进精准,所谓精准是指精准的课堂活动设计和精准的课堂实施优化。三是促进学习的延展,现在的课堂一定是打破时空界限的,它可以延展到课后学习和校内校外学习。
  最后,他强调,数据驱动下,学校可以更好对每个人了解、研究、完善和实现超越。数据驱动下的课堂一定会发生革命,而且数据驱动也一定会帮助教育工作者实现课堂的革命。
  天津市和平区教育局局长张素华:的出现是实现教育革命的起点
  张素华认为,创建未来学校、进行课堂改革的过程中,学生、教师、课程、学习方式、评价方式都在悄然地发生变化。
  学生在变化。过去培养学生是以一种整齐划一、工业化的方式培养,现在培养学生变得越来越有个性,学生的个性和兴趣可以得到充分尊重。
  教师在变化。由于学生的个性发展,要求教师必须是多元的。而且未来教师的来源、渠道会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出现更多远程的辅导教师。
  课程在变化。服务学生个性化发展需要,课程应该是由基础性课程和发展性课程两个方面组成。基础性课程贯穿学生的全学段,发展性课程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服务,由学生私人定制。
  学习方式在变化。学生可以线上线下同时互动学习,未来学校的学习方式,由原来学生的被动学习变成主动学习,学生真正变成学习的主体。
  评价方式在变化。由于技术介入,评价方式也在发生改变,学校可以通过大数据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分析,为学生画像。
  张素华表示,大数据的出现是实现教育革命的起点,最关键的是要转变在学校中各类人的思维观念,所有的人要认识到技术对推动教育革命至关重要。
  潍坊市高新区教育局局长杜全平:技术条件下的课堂发生了全面深刻的变化
  &技术支持下的课堂革命已经发生和正在发生,在实践中,在技术条件下课堂发生了全面而深刻的变化。&杜全平说,这些变化主要体现在学习内容更加丰富、课堂流程发生重构、学生学习方式发生变化、教学组织形式发生改变、学情诊断更加准确和互联网技术突破了传统课堂的时空限制,让人人处处可学、时时课堂成为可能。
  那么,课堂改革在潍坊具体是怎样落地的?
  杜全平介绍,高新区目前实践了三种课堂形态,第一种是基于简易环境下问题导向式课堂。通过网上课前预习和测试、课中问题及时生成、课后的检测,使课后学习更加有效。
  第二种是基于平板教学的差异性课堂,通过学生网上的学习和及时检测,能够及时掌握孩子的学情。学生学习不同的学习内容、学习路径,课后复习巩固推送不同的试题,真正使差异化教学得到实现。
  那么,有了技术,能否实现课堂革命?
  教育部科技司信息处处长张拥军表示,目前技术还仅仅是提供了一种可能性,并不是一定会引发教育革命。教育革命最主要的可能是要有教育理念上的变化,人才培养目标上的变化,再加上技术的助力才能达成课堂革命的追求。
来源:芥末堆责任编辑:云燕
扫一扫,欢迎关注教育装备采购网官方微信掌握教育装备行业最新、最权威资讯相关阅读中国教育装备采购网 10:26:35中国教育装备采购网中国教育装备采购网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 09:18:34东方今报 08:31:26中国经济网中国经济网中山商报中山商报刘鹏看未来 16:49:05中国教育装备采购网中国教育装备采购网光明网 09:05:13
12月15日12月16日12月16日12月16日12月16日12月16日12月16日12月16日12月16日12月16日
E-mail:&&&&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北三环西路11号首都体育学院&&&&&&&&&&
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备案第号 京ICP证050368号 
&&&&&&&&&&&&作为我国师范大学“课堂革命”的排头兵之一,陕西师范大学不仅向全国输送大量具有课改精神和理念的毕业生,还通过对基础教育的引领推动陕西甚至全国基础教育的课堂改革和教育发展。伴随着基层教育工作者不同层面学习和解读“课堂革命”,陕西师范大学部分“课堂革命”的倡导者和研究者也积极参与到这个话题的探讨中。
日前,中国教师报特别组织一次10人微型沙龙,围绕什么是“课堂革命”、为什么要“课堂革命”、怎样“课堂革命”等问题,展开了一场头脑风暴。
“课堂革命”十人谈
发布时间:
韩世文&《中国教师报·区域教育周刊》主编
&&&&创建教育多元效能场
既然“课堂革命”势在必行,而且成为深化教育改革、落实立德树人的重要命题。那么,我们就要搞清楚:什么是“课堂革命”,为什么要“课堂革命”,怎样“课堂革命”。
“课堂革命”就是要革除当下知识本位、教师主体、教室局限的弊端。在教育价值上,追求“课堂”从知识场拓展成生活场、生命场;学生团队从学习共同体延伸到生活共同体、精神共同体;成长空间从教室拓展到更广阔的社区、社会空间;学习场域从有限场突破到无限场、虚拟场;培养目标从知识能力提升到人格素养、精神信仰。
这是一条漫长、艰难的路。十多年来,虽然基层学校和教师在课堂教学改革层面的自主探索已成燎原之势,但距离全社会认同并参与“课堂革命”还有很大距离。因此,作为引领和示范基础教育的师范院校应该先行一步,在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上作出榜样。
冯加渔&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育学博士
&&&&拓展课堂的内涵与外延
“课堂革命”的号召,正当其时、意义重大,既呼应了当前国际教育改革趋势,也是对全面深化课程改革的方向引领。课堂既指静态的课堂(教室),也指动态的课堂(教学)。事实上,课堂(教室)是学生除家庭之外置身时间最长的地方,也是学生实现全面发展、学以成人的主要途径。
掀起“课堂革命”需要教师重构对课堂的理解。一方面,教师要超越对课堂(教室)的物理学理解——把课堂(教室)视为学生置身其中的物理空间,而应意识到课堂(教室)是教育学概念,是学生个性成长和全面发展的生命场域。这就意味着,课堂(教室)是立体的、灵动的、超时空的,必须突破围墙和固定桌椅的束缚。另一方面,教师要革新对课堂教学的传统理解——将课堂教学窄化为书本知识授受的单向活动,而应意识到课堂教学是教师指导学生探究乃至师生合作探究的过程;教学目标不是教师教学生学会已知,而是帮助学生建构新知,进而启发学生探究未知。简言之,课堂教学是创生精彩生成、分享个人智慧、合作探究实践的过程,必须摒弃“教材中心”和“教师中心”的旧思路,最终走向学生本位的教学。
李贵安&&陕西师范大学教务处处长
&&&&变“独角戏”为直播互动
传统课堂在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以及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方面具有无法克服的瓶颈,对传统课堂的简单改良也难以满足新时期国家对创新人才的迫切需求。因此,必须通过一场深刻的“课堂革命”整体推进教育革命、推进素质教育,进而培养出更多具有较高综合素质的创新人才。
课堂革命的实质是传统的教与学方式的改变,要将传统课堂上教师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师教为中心、学生静听”转变成为“学生学为中心,教师协助”的方式,从而改变学生在学校的生存环境与生存状态,让课堂成为学生喜闻乐见的学堂。
传统课堂就像一场独角戏:学生是台下的观众,教师是台上的演员。台上台下心境两重天。掀起“课堂革命”的风暴,要让独角戏转变成为直播现场。学生成为舞台展演的主人,教师成为总导演兼节目主持人;课堂是学生合作、讨论、展示、质疑的重要场所,教师负责课堂环节的承启调控、精彩点评、精讲释疑。“课堂革命”最关键、最直接、最基层的导演是教师。教师首先要行动起来,革新教育教学观念、转变角色,主动迎接挑战,努力成为学生心目中的明星、偶像;要努力成为综合素质全面、个性特色鲜明的一代名师。
相信,这样的教师学生喜爱,这样的课堂学生期待。
刘全国&&陕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
改革要在继承中创新
“课堂革命”是教育国际化的时代呼唤。只有把“课堂革命”置于纵向裂变和横向联动的教育国际化语境中,才能理解其历史意义和国际影响。同时,“课堂革命”是对中国传统教育短板的有效补偿。中国传统教育既蕴藏着博大精深的哲学思想,也面临着社会化与国际化的严肃命题,变革传统教育中的师生关系、教学关系、时空关系需要革命般的勇气和魄力。“课堂革命”也是中国国际影响力提升后一个政治大国和文化大国的教育诉求,也是实现教育强国的历史呼唤。
首先,回归生活是“课堂革命”的重要旨趣。“课堂革命”就是要使课堂教学深深扎根于现实生活,深度融入现实生活,最大限度服务于现实生活。其次,“课堂革命”要充分唤醒与激发教师的教学创新意识。教师创新是“课堂革命”的内驱力,没有教师的教学创新,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就无从谈起。“课堂革命”所要追求的不仅是传统教学中不合理成分的破解,而且是对主体教育、创新教育等当代教育理念的课堂践行。教师创新无疑是使课堂焕发生命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手段。再次,“课堂革命”应该搭乘信息技术的高速列车,将与互联网技术的深度融合作为“课堂革命”的重要契机和现实途径。
衣新发&陕西师范大学现代教学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学心理与创造性研究室主任
系统、科学地推进变革
“课堂革命”是从课堂入手、从根本上改变人才培养模式的战斗号角,也意味着我们要抛弃那些因循守旧、目中无人的教育教学理念与方法。
我们曾经调查了767名初中生和2604名小学生的学习负担和创造性人格发展状况。调查结果显示,从一年级到八年级,学生们的课业负担连年加重,而创造性人格发展水平却逐年下降。这一结果表明,随着儿童、青少年课业负担的逐年加重,与创新人才核心素养密切相关的冒险精神、对知识和探索的好奇心、想象力水平和敢于应对挑战的态度却逐年降低。如果不变革课堂,这种状况难以改变。那些在畸形的考试评价制度下崛起的“名校”正在加剧孩子们这种发展趋势,已经绑架了人们的教育理想,与发展人的教育渐行渐远。
我认为,“课堂革命”应该在以下方面着力:
首先,加大基于实证的教育基础科学研究力度,以实证研究引领课堂变革。以往无论何种教育变革成效的判断,大都是思辨、经验总结或个案报道,各种课堂教学方式的变革也经常像过山车一样,各领风骚三五年、你方唱罢我登场,这严重制约了课堂教学的进化。任何变革尝试都应该建立学生、教师和学校发展的评估指标、评估工具和评估体系,最起码要设立实验组和对照组,要有前测和后测,要在证据的基础上讨论不同模式的优劣,且这种评估不能只依据考试成绩。这也是课堂革命的科学基础。
其次,要重视“课堂革命”的系统性。课堂教学对学生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课程设置、教材内容、教师专业能力、家庭作业、考试评价、校园文化与制度以及教育行政机构的各种督导和检查,都对课堂变革的进程与效果产生影响,“革命的系统需要系统的革命”。当前已经是聚合科技时代,如人工智能知识和编程知识正大规模地更新基础教育的知识体系,如果我们仍然固化在传统的知识体系中,必然会落后于时代。系统的核心是什么?是教师的专业发展,他们的理念、态度和方法将极大地影响课堂变革的走向。
再次,中国的“课堂革命”需要广泛借鉴国际经验。2015年,美国心理学会出版了《基础教育教学和学习中最重要的20项心理学原理》,涵盖了课堂教学与学习的五大方面:一是学生是怎样思考与学习的;二是什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三是为什么社会环境、人际关系和情绪健康对学生的学习很重要;四是如何实现课堂的最优管理;五是如何评价学生的进步。我相信其成果能对推进“课堂革命”有所助益。
龙宝新&&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
改变学习与生活方式
当代课改正在走一条“新高考驱动新课改,新课改构筑新课堂”的路子,“课堂革命”的提出正是实现这一课改新思路的一把利器。当代“课堂革命”的实质是要实现“四重革命”:目标革命、动力革命、方式革命与行为革命。
在目标革命上,课堂要实现从“知识核心”向“学生素养核心”的转变,将教学关注点真正转移到“立德树人、全人发展”的科学目标上;在动力革命上,要高度重视学生学习动力弱化问题,甚至要放在置于高于“教法优化”的位置上,切实突破单纯的知识学业负担对学生学习内在动力的抑制,善于用活知识教学催发学生源自心灵与精神的学习自能量;在方式革命上,要突破知识传授式教学的枷锁,真正落实“3P”教学,即基于问题的教学、参与型教学与基于项目的主题教学,凸显知识获得“过程”的魅力与价值,构建过程为本的新教学;在行为革命上,要强调课堂的“生活”属性,将课改视为学生课堂生活方式的转变,高度重视学生课堂生活的质量、状态,将课改种子嵌入课堂生活的细胞与基因中,力促全面、深刻、立体的“课堂革命”发生。
王占伟&&《中国教师报·现代课堂周刊》主编
实现四个“乾坤大挪移”
为什么要“课堂革命”?因为当前一些地区的课堂严重偏离了“道”,违背了教育教学规律,背离了时代对人才规格的要求。
“一阴一阳之谓道”。任何事物都有阴阳属性。教与学、教与育、管与理、师与生都是一对阴阳。阴阳失调就违反规律,就会出问题。在我看来,“课堂革命”意味着四个“乾坤大挪移”。
一是教与学的乾坤大挪移。教师满堂灌的教学之所以饱受诟病,就是因为违背了教为学服务的基本常识,甚至走向了这个常识的反面。所以,要从“教中心”走向“学中心”。
二是师生关系乾坤大挪移。教师的价值因学生的发展而存在。当现实中教师没有了“传道”,却依旧“尊严”着,教育就走向了反教育。当学生见到教师不再是“老鼠见到猫”,时代所需要的基于师生地位平等的共创型师生关系才会出现。
三是教与育的乾坤大挪移。一些学校里教导多、教训多、训练多,唯独教育少。与教学相似,我们“教”得太多,“育”得太少!合道的教育应该是“多育少教”。
四是管与理的乾坤大挪移。教育从来都是一个有生命的系统。与教学关系、师生关系、教育关系的改变相匹配,管理关系也必须调整,从管控型关系向民主型、共创型关系转型,或者说,从“管理”走向“理管”。
余海龙&&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师
好课堂完善人格
“课堂革命”的提出抓住了当前我国教育的核心问题:好教师让人爱上教育,而好课堂让人成为人格完善的人。目前,在一些学校还存在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以标准答案为中心的考核、以分数为衡量标准的通病。教师教得苦,学生学得苦,无从谈起实现受教育者的“人格完善”。“课堂革命”就是从教育实践的全局出发,抓住了破解当前教育困境的“牛鼻子”,是对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强有力的回应。
任何教育行为的实施都离不开课堂。“课堂革命”就是从教育理念、教学组织、教学手段、教学评价等多方面出发,彻底改变原有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向课堂要效率。值得教育者思考的是,现在的许多课堂,教师在讲,学生是否在听;教师在讲,学生是否在学;教师在讲,学生有没有跟上甚至超越教学进度……教育绝不是把教师知道的照搬照抄复制到学生的脑子里。“课堂革命”的重点,是要树立“学生是教育主体”的理念。教师不是教学生,而是引导学生学习,并帮助学生形成终身学习的能力和习惯。
宋永成&&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
大学不应是课改旁观者
为什么提出“课堂革命”?第一,从全球化角度看,这是为了应对世界各国课堂改革浪潮提出的挑战。日本著名教育家佐藤学在《教师的挑战:宁静的课堂革命》一书中指出:“现在,全世界学校的课堂都在进行着‘宁静的革命’。全世界的课堂都在由‘教授的场所’转变为‘学习的场所’;从以‘目标—达成—评价’的程序型课程转变为以‘主题—探究—表现’的项目型课程;从班级授课模式转向合作学习模式;学校不仅仅是儿童合作学习、共同成长的所在,还是教师作为教学实践、专家共同学习和成长的所在……这种宁静的革命不仅在日本,而且在世界各国的课堂正波澜壮阔地展开。实际上,欧美各国的课堂改革潮流更是浩浩荡荡,势不可当。”由此可见,“课堂革命”已经成为世界潮流。与先进的课堂教学模式相比,一些地方所固守的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已经明显落伍,不“革命”就没有出路。
第二,从国家长远发展的角度看,这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需要。课堂是不见硝烟的战场,决定着一个国家基础教育的质量,甚至决定着一个民族的兴衰荣辱。为了应对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全面提升中国的综合国力,全面提高中国的国民素质,我们必须向基础教育要质量,向课堂要质量。但是,传统课堂根本无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难以实现国家提出的人才强国战略。
“课堂革命”是与教育部2001年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和2014年颁布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的核心精神一脉相承的。所谓“课堂革命”,就是要“革”传统课堂的“命”,就是要打破满堂灌,从班级授课制转向小组合作学习,把“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落到实处。
推动“课堂革命”必须做到两点:一是要充分发挥课改名校和课改示范区域的示范引领作用。把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运用到课堂教学改革中。“回归常识,回归本分,回归初心,回归梦想”,只有这样才能避免盲动、少走弯路,以最快的速度实现从“教中心”到“学中心”的转变,构建全新的课堂教学模式;二是大学要积极参与其中。“课堂革命”不仅仅是中小学的事情,而且需要大学特别是师范院校的密切配合。同时也要在大学掀起“课堂革命”,把最先进的理念和方法融入课堂,努力培养能够适应、推动、引领基础教育“课堂革命”的人才。只有这样,“课堂革命”才能贯穿于中国教育的整个过程,才能完成国家赋予教育的历史重任。
何聚厚&&陕西师范大学教师专业能力发展中心副主任
有理有据,多措并举
“课堂革命”是理念、模式和方法的系统改革,首先让教师从体力劳动者变成真正的脑力劳动者;以学生为中心,促进学生差异性、个性化发展;借助“互联网+”,以技术支撑实现课堂的优化。
“课堂革命”要遵循理念是导引,政策是保障,技术是支撑的原则;以教育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学方式方法的变革为核心;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因材施教,既是目标也是具体的实践指导。《中国教师报》日第7版&
  说起王宏,青海省称多县歇武镇的4000多居民几乎没有不知道的。王宏是歇武镇中心寄宿制学校...
  他一头扎进大山深处40年,用知识和青春反哺自己挚爱的一方水土;他总把学生挂在心上,张开宽...
  “幼儿园就是孩子们的一个家,我们中国传统的小院,不都有一个小柴门吗?”丰台区第二幼...
  2016年,是何黎在昆明医科大学从事皮肤性病学教学工作的第30个年头。作为昆明医科大学皮肤...
  在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有一位深得学生喜爱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她是全国模范教...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吹响课堂革命的号角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