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个月大的宝宝低烧和高烧的区别忽能又高烧怎么办

四个月的宝宝有点发烧怎么办
来源:网络
发布者:xiaobai
  很多朋友们认为自己生病只要按时吃药有着正规的治疗方法就可以治愈这个疾病了,所以在其他方面上没有任何禁忌的。这样往往导致病情反复发作,大家应该多了解一些关于这方面的知识。让我们一起了解下四个月的宝宝有点发烧怎么办。病例一:病情描述 :  四个月大的宝宝发高烧怎么办患者年龄:四个半月37.5的时候去医院看了下,医生发了妈咪爱,依托红霉素片,小儿豉翘清热颗粒。医生说到了38.5度时就要吃美林。问题回答 :  病情分析:服食药物可以,医生的判断也是正确的。指导意见:39度以上才需要送院治疗。当然,在家里也要做好物理降温。用湿毛巾擦身,还有冷敷头部。酒精擦手脚。   病情分析:您好,宝宝现在发烧38.5度是可以给宝宝服用美林退烧的,医生已经开了消炎和清热解毒药物,是合理治疗的,继续服药即可。指导意见:1:您好,宝宝发烧38.5度需要给宝宝服用美林退烧,同时多喝水,如果体温不下降可以配合物理降温,低烧也可物理降温。2:宝宝发烧多是有感染引起的,医生已经开了消炎药和清热解毒退热的药物,继续给宝宝服用即可不用去医院。3:如果通过服药和物理降温后宝宝体温不下降继续上升的话才能送医院的。祝宝宝早日康复~ 病例二:病情描述 :  四个月的宝宝发烧怎么办?零13天发烧了三天了,刚开始是37.5度,吃了美林,马上就退了.隔了几个小时又发烧,又吃了美林.又退了.今天早上四点又发烧,到了39度,一会一惊的,惊了三下,吃了美林,又退了.去了医院,检查了血液.说是病毒引起的.让打针,我看已经不烧了,就带宝宝回来了.吃了抗病毒的颗粒和头孢.现在一直再睡觉,就是怕她再发烧.我想问一下,用不用去医院打针.打针得打好几天.吃药能不能好.还有就是如果不发烧是不是可以不吃药呢.请给予明确的答案.谢谢了.问题回答 :  你好!孩子感冒发烧,就算没有发烧,也应坚持服药治疗.你使用美林的方法不妥,应该改一改.孩子发热推荐首选物理降温,3十8度5以下可勤些用温水擦浴,用温毛巾擦4肢及背部的皮肤至潮红(胸腹及颈部皮肤敏感,容易受刺激而出现寒战,不擦),每2十分钟左右一次,可以有效降温.甚至可以用温水给孩子泡澡,只要注意不要让孩子再次着凉就行.3十8度5以上推荐用美林(布洛芬)退热,效果不错.如果服过美林后一小时还没有汗出及退热的话,体温甚至上升高过3十9,可以用些百分之3十的酒精擦身降温(但小婴儿皮肤幼嫩,酒精刺激性大,都不主张用于小婴儿),如果再不行的话,可能需要到医院肌注退热药并作进一步治疗了.孩子发热反复也的确让家长担心,这是可以理解的,但并不是发烧对身体不好.家长所担心的是怕“烧坏脑”,对吗?“烧坏脑”的情形常因病毒、细菌感染侵袭大脑所致,而不是发烧本身的影响;那些出现高热惊厥的孩子也不是发烧本身引起的,而是孩子的大脑本来就可能存在着某些不如人意的地方,发烧引起抽搐也只是诱因,即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孩子的烧只要不是超高与持续时间过长,可以不用太担心,只要对症处理就好.因为孩子发热不一定是坏事,至少有3个好处:代表孩子的免疫系统正在工作、体温高时可以杀灭某些不耐热的病原体、促进新陈代谢(有俗话说“烧一次长一茬”是有道理的).孩子在3十9度时有一惊一惊的,应警惕可能会出现高热惊厥.如果孩子有过高热惊厥病史,那就不论热度是多少,都请及时就医,并带上退热药,必要时服了口服药再就诊,而不必等体温超过3十8度5.另外,也可以在家备些镇静药(如鲁米那、安定),一旦孩子出现发热,就喂一些以降低其中枢神经的兴奋,减少再出现高热惊厥的可能.   反复发热,药特有效,病毒感染.建议你每隔8小时服药一次,热退后连服3致5次即可.持续就是胜利.   本篇文章和大家介绍了关于患者的一些生活常识等的内容,希望大家可以预防疾病的继续发展。生活中只要及时治疗和预防,一般就能治愈。但是,为了自身的健康着想,患者在选择医院的时候,一定要去正规的医院进行手术,这样才更有保障。
在寻医问药你还可以
大家都在搜:共0件商品,共计&00.00
婴儿发烧怎么办_高烧需就医,低烧自护理!
现在的天气正是不冷不热的时候,但由于正值换季,天气变化也比较快,加上宝宝本来抵抗力就比较弱,如果家长没仔细保护的话,宝宝就很容易发烧。那么,婴儿发烧怎么办呢?是直接吃药治疗呢,还是采用物理方法呢?对于这个问题,还要分是高烧还是低烧,然后再对症处理哦。
婴儿发烧是非常常见的情况,太冷或太热,或是不小心吹了风,都可能导致宝宝发烧。需要注意的是,确定宝宝发烧不能只用妈妈的手背衡量,应该用体温计测腋温,正常腋温是36-37度,如果超过37.4度,就算是发烧了;如果超过39.5度,那就是高烧。另外,根据宝宝发烧时的表现,处理方法也是不同的。
婴儿发烧怎么办
&&&&&& 发烧是比较常见的情况,所以爸妈一定要明白宝宝发烧该怎么处理,这样当宝宝发烧的时候也不至于手忙脚乱。其实宝宝发烧是有个规律的,如果他发烧时手脚冰凉、面色苍白,说明他的体温还会上升,此时一定要尽快送医治疗;而如果宝宝手脚变暖,还出汗了,说明体温不会升高了,可以采用家庭护理治疗。
&&&&&& 1.三个月内的宝宝,如果发烧超过37.9度,就需要就医治疗。
&&&&&& 2.三到六个月的宝宝,发烧超过38.3度,也需要就医治疗。
&&&&&& 3.六个月到两岁的宝宝,发烧到39.4度左右,就需要就医治疗了。
&&&&&& 4.两岁以上的宝宝,发烧超过39.5度,需要就医治疗。
&&&&&&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宝宝还不满一个月的话,是不能服用退烧药的哦。另外,由于婴儿的身体免疫系统发育还不完善,可能轻微的感染都会发烧,所以妈妈们不只要通过体温来判断,还要注意观察宝宝的面色、精神状态和行动能力。
婴儿发烧的处理方法
&&&&&& 一般来说,如果宝宝发烧温度较高,且精神状态也不好,就需要到医院治疗,然后根据医生的嘱咐来服药,这里自不必多说。下面我们主要来看看发烧温度较低,采用物理治疗的方法。
&&&&&& 1.多喝开水
&&&&&& 要多给宝宝喝温开水,补充体液,这是最基础的降温方法,而且非常实用。主要不要给宝宝喝冷水,因为发烧时常常伴有胃肠症状和咳嗽,如果喝冷水的话会加重这些症状。
&&&&&& 2.温水擦浴
&&&&&& 即是用温水擦拭全身,这也是很好的降温方法,适合所有发烧的宝宝。一般水温在32-34度比较合适,每次擦拭10分以上,擦拭的重点部位是皮肤的褶皱处,比如颈部、腋下、肘部和腹股沟处。
&&&&&& 3.温水浴
&&&&&& 婴儿发烧也可以给他洗个温水浴,很多家长觉得,宝宝发烧了就不应该洗澡,其实不然,给宝宝洗个温水澡,还能帮助降温哦。注意水温要比宝宝的体温低3-4度,每次洗5-10分钟就可以了。
&&&&&& 4.退热贴
&&&&&& 这是近几年比较流行的处理发烧的产品,但其实退热效果一般,并没有广告说的夸大的效果。不过也可以在宝宝的额头贴一贴,这样宝宝头部会舒服一些,家长也能放心一些。
&&&&&& 5.冰敷
&&&&&& 这个方法有利也有弊,建议太小的宝宝不要用这种方法退热。因为冰敷的时候可能会引起宝宝皮肤的毛细血管收缩,阻碍散热,宝宝体温会更高,而且还可能伴有畏寒、寒战等情况。
&&&&&& 6.酒精擦浴
&&&&&& 宝宝皮肤很薄,酒精的渗透性很强,可能会通过皮肤吸收到血液中。另外酒精擦浴也会刺激皮肤,引起毛细血管收缩,阻碍散热。因此,并不建议用这种方法哦。
&&&&&& 总的来说,婴儿发烧的处理方法就两种,看医生和物理降温,家长要注意观察宝宝发烧时的表现,看看到底是去看医生还是物理治疗比较合适,当然如果你实在不知道怎么办,那建议还是尽快就医比较好哦。
更多精彩推荐
免责声明:美乐乐家居网部分文章信息来源于网络以及网友投稿,本网站只负责对文章进行整理、排版、编辑,是出于传递 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 邮箱信息不会公开 )
热销产品好评榜
mll_***点评了
mll_***点评了
mll_***点评了
mll_***点评了
mll_***点评了
新品独家首发
本站价:1878
本站价:1028
包邮价:4560
本站价:1920
全民疯抢商品榜
全网热销品牌榜
家具新品特惠
促销价:&8599.00
本站价:&6035.00
本站价:&1788.00
促销价:&3999.00
促销价:&3799.00
本站价:&1800.00
促销价:&3799.00
本站价:&4799.00
本站价:&11799.00
本站价:&7999.00
经营网站备案信息43被浏览63556分享邀请回答3213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74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宝宝发烧的10大原因排行榜
来源:妈妈宝宝
作者:王文珠
  不论多镇静的妈妈,只要遇到宝宝发烧,铁定心急如焚,最怕高烧不退,或者持续多日。
  其实“发烧”是“症”不是“病”,只要通过了解原因,小心面对、正确处理,并建立属于自己的就医步骤,就可以了!
  part 1 发烧新定义
  人体的正常温度是36.5℃,小朋友的体温通常会高出一些,但若超过37.5℃,我们就可以“怀疑”宝宝发烧了。
  很多新生儿会被妈妈连同四肢包裹的密不通风,然后抱来医院求诊说宝宝发烧了怎么办?其实,穿太多是许多新手妈妈的通病,提醒妈妈们,给宝宝穿衣服的准则是,比大人少一件。
  发烧定义
  临床上所指的体温超过37.5℃就是“发烧”,通常是指“口温”。因为可测量体温的地方很多,所以分别定义如下:口温37.5℃以上(含);耳温37.5℃以上(含);腋温37℃以上(含);背温36.8℃以上(含);肛温38℃以上(含)。
  发烧原因
  发烧是身体有潜在感染或发炎而引起的一种临床症状。原因可轻可重,如果没有伴随其他症状,就可能只是体温控制中枢失去平衡。但重者也可能危及生命。尤其有发烧以外症状出现,就可能是疾病的前因,不可忽视。
  Part2 10大可能原因
  为了让妈妈们不至于手忙脚乱,正确面对并处理宝宝发烧的问题,我们请杨健志医师就新生儿科和一般儿科做门诊统计,将宝宝发烧“最有可能的原因”做前10名排列,并标示其危险性。
  1.感冒
  不论一般感冒或流行性感冒都是宝宝最常见的疾病。细菌和病毒感染都有可能。
  症状不一,发烧、食欲下降、肠胃不适、拉肚子、耳鼻喉等问题都有。
  医师会给予“症状治疗”药物,加上多休息与多喝水,通常3~5天就可以痊愈。
  但若照顾不当,并发中耳炎、脑炎、脑膜炎等,就会有高烧39℃以上的危险。
  危险指数:★★★★★(第5名)
  2.耳鼻喉发炎
  耳鼻喉的问题通常会有发炎现象,所以会有红肿的产生,是一种病毒感染。
  症状多变,常见的有发烧、咳嗽、流鼻水、喉咙红肿(宝宝通常不愿意进食)等。
  医师会给予“症状治疗”药物,加上多休息与多喝水,通常3~5天就可以痊愈。
  该疾病容易并发中耳炎、耳突炎、肺炎等,也会有高烧39℃以上的危险。
  危险指数:★★★(第7名)
  3.玫瑰疹
  因玫瑰疹病毒感染而得名。1岁前后的宝宝最容易得。
  典型的症状就是会莫名高烧(39℃以上),大约持续3~4天,然后起红疹(此时烧会退去),红疹通常会慢慢消失,不会留下任何疤痕,也没有其他并发症,家长不必担心。
  危险指数:★★(第8名)
  4.打预防针
  因施打疫苗而有轻微发烧的宝宝很多,但会引起较明显发烧的通常是在注射“白喉、百日咳、破伤风”的疫苗后。
  若有身体不适或感冒则不适合带宝宝去打疫苗,以免症状混淆。
  72小时内是注射预防针发烧的观察期,超过就不是因为疫苗而引起的发烧了,家长要另外做判断。
  危险指数:★(第9名)
  5.败血症
  它是一种细菌侵蚀到血液中的疾病。
  通常是近亲联姻、先天免疫不良或使用高剂量类固醇的结果。
  有败血症的患者会有1/3几率合并脑膜炎,所以危险性排第二。
  危险指数:★★★★★★★★(第2名)
  6.尿道感染
  1岁以下男女宝宝是好发年龄。女宝宝通常是大便、尿片污染;男宝宝则是膀胱输尿管回流所致。
  除了容易发烧至38.5℃以上外,外观不易察觉。
  因属细菌感染,所以就医通常给予抗生素的药物治疗,大约需要2周才可痊愈。
  可能的合并症是肾功能受损和肾化脓。
  危险指数:★★★★(第6名)
  7.脑炎、脑膜炎
  6个月至3岁的宝宝是该病好发年龄。
  最典型也最受威协的症状就是容易高烧至39℃以上。而且伴随精神倦怠、眼神呆滞、食欲欠佳,甚至有抽筋现象出现。
  尽快就医是惟一的方法,目前惟一的检查方法是抽脊髓。(由专业人士进行,是安全的医疗行为,家长不必担心。)
  脑炎住院的患者通常给予降脑压以及抗病毒的药物。脑膜炎住院的患者则需要以抗生素来治疗,约需要2~3周才能痊愈。
  因为会有侵害性的合并症,如听力、视力变差;智能不足;神经功能障碍(脑麻痹),甚至死亡,所以危险性排第一。
  危险指数:★★★★★★★★★★(第1名)
  8.穿太多、发牙热、夏季热
  这类原因所引起的发烧通常是短暂而无危险,但确是许多家长容易疏忽的。
  只要宝宝活动力和精神状况均佳,食欲也不错,宝宝身体有发热现象,可能只是穿得太多或室内温度太高了,只要改善现况,通常就不会再有过热的问题了。
  危险指数:无(第10名)
  9.肠胃炎合并脱水
  分为细菌(沙门氏杆菌)感染和病毒(轮状病毒)感染两种。症状有:呕吐、拉肚子、尿步、食欲下降、精神不佳、发烧38.5℃以上(会合并脱水)。
  此病一定要就医住院,需给予注射添加电解质的点滴,其排泄物也需要特别隔离。
  状况轻微的3天可以痊愈,但通常7~14天才好。
  危险指数:★★★★★★(第4名)
  10.川崎症
  1岁~1岁半的宝宝是该病的危险族群,而且原因目前仍不详。
  症状颇多,例如持续多日高烧39℃~40℃以上;眼红;口唇有草莓舌、唇裂、手脚四肢肿;颈部淋巴肿;以及打卡介苗的部位会红肿等。
  一定要住院治疗,医师会先进行心脏超声波检查(检查冠状动脉有无扩大),然后给予免疫球蛋白的治疗,通常需要10~14天才有可能痊愈。
  愈后,四肢和肛门口周围会有脱皮的现象产生。
  危险指数:★★★★★★★(第3名)
  小叮咛
  每个宝宝都是独立个体,发烧的原因多种多样,了解前10种可能只是了解了一部分,您的宝宝发烧也有可能是排名在第11、第12……的原因,所以就医是惟一安全的方法。
  Part 3  正确量体温
  宝宝发烧与否,妈妈千万不能以手或自己的额头去“感觉”,必须通过测量体温的工具去实地测量。一般人测量身体温度的方法有:口温、耳温、腋温、肛温等四种;但1岁以下的宝宝无法测量口温,所以改以背温替代。
  不论以哪一种方法来帮宝宝量体温,前提必须在宝宝安静的状态下进行才可测得正确的温度。因为宝宝刚哭完或刚喝牛奶马上量体温,所测得的温度较高,刚洗完澡则较低,必须休息15~30分钟之后再进行。
  体温测量方法
  1.耳温
  使用工具 耳温枪。
  测温之前
  检查耳温枪的电池是否有电。检查宝宝耳朵内是否有太多耳屎,若有须先清除以免影响测量结果。
  测量步骤
  1. 打开耳温枪的电源。
  2. 固定宝宝,将宝宝的耳朵轻轻往下、往后略倾斜。(2岁以上则是将耳朵轻轻往上往后)
  3. 把耳温枪探测头插入宝宝耳道里面,轻按测温按钮。(通常会哔一声)
  4. 取出耳温枪观看结果。(荧幕显示数字即为所测量的温度)
  5. 耳温枪测得温度=宝宝当时体温(不需再加减温度)。
  2.腋温
  使用工具 一般温度计、酒精棉球。
  测温之前
  1. 用酒精棉球从温度计的末端往上擦拭一遍消毒。
  2. 将温度计用力甩一下,让水银指针回归到35℃以下。
  3. 检查宝宝腋下是否有流汗,若有要先擦干。
  测量步骤
  1. 将宝宝衣服稍作松解,以腋下能放入温度计为原则。
  2. 固定宝宝,把宝宝的手轻举,将温度计放到腋下中心点,手放下压住并夹紧5~10分钟。
  3. 取出温度计观看结果。(水银指针指到哪一刻度即为所测量的温度)
  4. 腋温所测温度+0.5℃=宝宝当时体温。
  <FONT color=#.背温
  使用工具 一般温度计、酒精棉球。
  测温之前
  1. 温度计检查工作同腋温。
  2. 检查宝宝背部是否有流汗,若有要先擦干。
  测量步骤
  1. 将宝宝衣服稍作松解,以背后能放入温度计为原则。让宝宝平躺,将温度计放在宝宝衣服内背后,避开中间脊椎和二侧肩颊骨的地方(量其棕色脂肪的温度),压住5~10分钟。
  2. 取出温度计观看结果。(水银指针指到哪一刻度即为所测量的温度)
  3. 背温所测温度+0.5℃=宝宝当时体温。
  4. 背温适合熟睡中的宝宝测量。
  <FONT color=#.肛温
  使用工具 肛温温度计(肛表)、酒精棉球、凡士林。
  测温之前
  1. 温度计检查工作同腋温。
  2. 将肛温温度计的前端涂上凡士林(1岁以下涂1.5厘米长左右;2岁以上涂2.5厘米长左右)。
  测量步骤
  1. 让宝宝平躺,先脱掉宝宝的尿片,一只手固定宝宝双脚并抬高。
  2. 将涂有凡士林之肛温温度计插入宝宝肛门(约1~2厘米)。
  3. 压住让宝宝夹紧1~2分钟。
  4. 取出肛温温度计观看结果。(水银指针指到哪一刻度即为所测量的温度)
  5. 肛温所测温度=宝宝当时体温。
  6. 宝宝若有拉肚子情形不适合测量肛温。
  Part 4 就医停看听
  人吃五谷杂粮,生病在所难免,更何况对于外界病菌的抵抗力较弱的宝宝。建议妈妈除了以正常心面对宝宝生病外,也要明白一套完整的看病步骤。
  就医前
  针对发烧宝宝,建议妈妈可以先做点功课,以帮助诊断更有效率。
  1. 体温趋势记录。
  2. 其他症状说明。
  3. 若有肠胃不适,需观察便便状况。
  4. 若起疹子,需观察它的发展趋势(例如从何处开始、颜色、大小等)。
  就医后
  看过医生以后一定要确实遵照医生的照顾建议以及服用药物,宝宝才会尽快好转,千万别任意减药或停药。
  有时候医生也不是看一次就会好,以下情况是需要立刻回诊的喔!
  1. 持续发烧不退。
  2. 出现就医时的其他症状。
  3. 发抖。
  4. 皮肤出现不正常状态。
  5. 眼睛有变化(变红、发黄等)
  如何确药到病除?
  我们都希望药到病除,所以用药须知也是每位家长必须留意的事情。以下是大家在就诊,以及领药、服药时要特别注意的事项。
  就诊时
  详实告诉您的医师或药师:有无药物过敏经验;家族有无特殊体质或遗传疾病。然后病人须遵照医师指示,在正确时间及正确期限内吃正确的药,且剂量要正确,同时要在医师指定的时间回医院检查。
  领药时
  当场仔细核对资料:病人的名字;药物的名称;药物的剂量;用药的时间(如一天3次、饭前、睡前、需要时使用等);使用的方法(如口服、肛门栓剂、外用药膏、针剂等)。
  服药时
  一般小孩和婴幼儿的退烧药剂型态有:口服锭剂(通常磨成粉状了)、口服水剂、肛门栓剂等三大类,服用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 意识不清或痉挛发作时不可使用经口投药的方式。
  2. 为婴儿授乳时,最好不要将药物放入牛奶中,以免日后婴儿讨厌喝牛奶,而且一旦牛奶没有喝完,便无法达到所应该服用的药量。
  3. 用汤匙、注射器、药杯服用时,应事先测定并确定其容量。
  DIY退烧法
  沐浴 体温若在38℃左右,或未达医嘱的服用退烧药时,妈妈可以用温水,以擦拭或淋浴的方式为宝宝降体温。但切勿使用酒精擦宝宝身体退热,酒精散热过快,宝宝会发抖甚至抽蓄,恐有危险。
  睡冰枕 宝宝发烧需要多休息,可以准备儿童专用的冰枕,在包裹毛巾之后给宝宝当枕头睡。除了阅读使用说明,还要知道冰枕不要直接接触到宝宝的颈部以下,以及使用中是否有嗜、昏睡的情况发生。
  使用退热商品 若是轻微的发烧或已有服用医师退烧药,在二次用药之间仍想退热亦可使用市售退热贴等,但使用之前最好先询问医师。通过皮肤吸收,确实可达退热效果,但因受使用面积限制,建议辅助使用。
  编辑:DJ(责任编辑:腾云)
·(02/06 10:21)
·(02/06 10:10)
·(02/06 08:50)
·(02/05 15:00)
·(02/05 11:58)
·(02/05 11:30)
·(02/05 08:53)
·(01/25 12:12)
·(01/16 20:00)
·(09/07 14:02)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火炬新动态 胡锦涛访日 山东火车事故 奥运安全 辱华事件
大米涨价 楼盘降价 手足口病 罕见日食
缅甸风暴 失业率
肥田喜事 火影忍者 我的团长我的团
林心如专辑
我的青春谁做主
潜伏 黑执事 新进职员 咖啡王子1号店 纸醉金迷
我的帅管家
周润发电影全集 郭德纲经典相声
热点标签:
相 关 说 吧
说 吧 排 行
上证指数(77445)
李宇春吧(104510)
茶 余 饭 后本站已经通过实名认证,所有内容由田曼大夫本人发表
六个月婴儿发烧导致白细胞增长过多.怎么办
状态:就诊前
请问孩子现在的症状?
田曼大夫通知通知:因医院部分搬迁,我每周四呼吸专科门诊及每月一次的哮喘专科门诊地点更改至南京市江东南路8号。谢谢!
大夫郑重提醒:因不能面诊患者,无法全面了解病情,以上建议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一定到医院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田曼大夫通知通知:请问孩子现在情况如何?病情是否有变化?如有问题请及时反馈我。谢谢!
大夫郑重提醒:因不能面诊患者,无法全面了解病情,以上建议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一定到医院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疾病名称:发低烧不退&&
病情描述(发病时间、主要症状、就诊医院等):
发低烧37.3头痛
曾经治疗情况和效果:
想得到怎样的帮助:
应该怎么办
疾病名称:低烧不退&&
希望得到的帮助:如何退低烧
病情描述:女,1岁3个月。宝贝1岁3个月,低烧已经10天不退,很着急
疾病名称:低烧不退&&
病情描述(发病时间、主要症状、就诊医院等):
低烧3-4天,手心出汗,晚上身体出汗,鼻子里呼出热气,身体有时出现畏寒!
曾经治疗情况和效果:
血常规血象9.6,血沉7,胸透正常,挂过4天水...
疾病名称:婴儿低烧不退&&
希望得到的帮助:婴儿低烧不退,怎么办
病情描述:婴儿低烧不退,睡觉时有时抽搐,不哭不闹的
疾病名称:低烧不退&&
病情描述(发病时间、主要症状、就诊医院等):
请问我儿1周多点,持续低烧不退怎么办 已经快有1个月了,血长规检测正常,刚开始的时候说,血象高,现在好了,说有点贫血
不高兴的时候就闹的慌...
疾病名称:宝宝低烧不退&&
希望得到的帮助:该怎么护理
病情描述:宝宝低烧不退,温度在37度到38度之间,不稳定
疾病名称:长期低烧不退&&
病情描述(主要症状、发病时间):
发病时间8月16日,初起感冒发热,后胃部不适,吃不下饭,舌苔黄腻,口苦发粘,头晕身痛,低热不退,极怕见风,中间还见风感冒过几次,现今早8点36.5度,11点...
疾病名称:长时间低烧不退&&
病情描述(发病时间、主要症状、就诊医院等):
2月17日至今、主要症状是全身乏力、体温是36.7到37之间、就诊医院是301、门头沟区医院
曾经治疗情况和效果:
打点滴、吃药:消炎的、退烧的、...
疾病名称:低烧不退&&
病情描述(发病时间、主要症状、就诊医院等):
三月中旬病毒性感冒发烧 中兴细胞74白细胞7左右 没咳嗽 咽痛有鼻涕喷嚏 吃了头包和感冒退热冲剂 没什么用 等到三月底感冒发烧都好了去上班有点累...
疾病名称:低烧不退 在36.8~37.4之间徘徊&&
病情描述(发病时间、主要症状、就诊医院等):
患者女,24岁,以前仅有一次类似状况,那次检查过血常规,有变化。治疗得痊愈。
此次病情:1、低烧不退,体温一直在36.8~37.4之间徘徊。
投诉类型:
投诉说明:(200个汉字以内)
田曼大夫的信息
小儿重症肺炎、慢性咳嗽、喘息性支气管炎、哮喘急症等呼吸系统疾病疾病的处理
田曼,主任医师,副教授,儿科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1995年毕业于南京医科大学儿科系。现为南京医科大学...
田曼大夫的电话咨询
90%当天通话,沟通充分!
小儿呼吸科可通话专家
副主任医师
小儿呼吸科
小儿呼吸科
山东省立医院
小儿呼吸科
西安儿童医院
副主任医师
南京市儿童医院
副主任医师
山西省儿童医院(山西省妇幼保健院)
重庆儿童医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低烧和高烧的区别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