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生两个女儿的坏处嘴里都坏了是怎么回事

美柚 | 资讯- 婆婆五十岁生日我送条金项链,三岁女儿无心的话,我愤怒掀了桌子
婆婆五十岁生日我送条金项链,三岁女儿无心的话,我愤怒掀了桌子 深夜等你
我们家是农村的,我和丈夫是媒人介绍认识的,婚后生了一个女儿,我和老公为了多挣些钱,就外出打工,女儿太小了,就留在家里给婆婆照顾着。 我老公是家里唯一的儿子,上边三个姐姐。婆婆说,当年为了生我老公,自己还差点丢了性命,就因为是个儿子,坚持生下来,也是万幸,母子平安。每次听到这,我还笑着对老公说:你真是福大命大啊。 我和老公在外打工,只有过年才回家,每天在外边,一到晚上就想女儿,但是想想,她要是跟着我们,也是受累,在家里好歹可以住的吃的好点。这样也就把对女儿的想念放在心里。 那天,听老公说,给婆婆打电话的时候,听说给闺女买了件新衣服。我当时还说了句:妈真是疼咱闺女呀。
这不,赶上婆婆要满五十岁生日,我想着,她在家带小孩,每天也够累的,也想讨好一下婆婆,让她开开心,那样好好带我闺女。我和老公商量了下,买了一条金项链,这样好让婆婆也在街坊邻居面前长点脸。 回到家,正好赶上吃饭,那天大姐家的儿子帅帅也在我家,我带俩小孩去洗手吃饭,洗完手,闺女就去搬椅子,而帅帅却站在一边看电视,那椅子比闺女还高,我就说:帅帅,你帮妹妹搬一下椅子呗,你妹妹才三岁,你都七岁了。 “一直就是她搬,我还要看电视呢。”帅帅头也不回的说。 “奶奶说我要从小学会干活,长大了才会有人娶”闺女边说,边拖着椅子走过来。 听女儿这么一说,我先是有点惊讶,后来以为是婆婆要教女儿学会懂事,也没多想。 后来吃饭,我递给女儿一块肉到碗里,女儿夹起来看了好久,吞了下口水,却很不舍的把肉给了帅帅。
“丫头,你怎么不吃肉呢,吃肉才能长身体啊,你之前不是很喜欢吃肉吗?。”我看着女儿,惊讶地问。 “妈妈,肉给哥哥吃,哥哥长大了要赚钱的。”女儿说。 “谁给你说的,你得吃肉长身体啊”我又追问道。 “奶奶说……女孩子……吃多少好的,长大了也会送给别人家……”闺女吞吞吐吐地说。 我当时一听,火冒三丈,去厨房里找婆婆问怎么回事。婆婆却装作一脸无辜:小孩子的话,都瞎说的。这时候帅帅在外边说:姥姥,你看,妹妹要偷吃肉了。我赶紧走了出来,婆婆也跟了出来,只见女儿在可怜巴巴的看着碗里的肉,又看向婆婆:奶奶,我想吃一点点肉。 我把头转向婆婆:你还有啥要解释的,俩孩子都这样说了,你孙女都求着你说吃肉,你还狡辩。我越想越气,一把把桌子掀了起来。
我指着婆婆:“你对我女儿做了啥,她这么小,才三岁,让她搬椅子,不让她吃肉。你这是欺负谁呢,孙女怎么了,她也是你家骨肉,你怎么可以这么对待她。都啥年代了,还这么重男轻女。” 说完,还没等婆婆反应过来,我拉着女儿就走了。 后来问女儿,奶奶买的那件新衣服怎么回事,女儿说:哥哥把我衣服撕坏了,那件衣服是邻居家姐姐给的,不是买的。听完,我当时气的牙疼。 幸好从女儿的嘴里看清楚了婆婆真面目,要不然以后还指不定怎么亏待我女儿,我以后就算苦累,也要把她带身边照顾。 你们说说,这是什么婆婆,是什么奶奶,亏我还省吃俭用,舍不得给自己买金项链给她买,我真是后悔死了。
正在为您推荐相关阅读孩子为何会学“坏”(一)
  常听到父母抱怨孩子有这方面或者是那方面的不足,在他们的眼中,自己的孩子就是个不听话的孩子,是个十足的坏孩子。那么,作为父母的你是否在空闲的时候想过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孩子为何会学坏,学坏了是否全是孩子的错?
  是的,每一个父母都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当孩子犯了一点错误时,然后就下结论说“这个孩子太笨,不能成才”之类的话。这时,我们要问一下作为父母的,难道你就没有丝毫的责任吗?你的教育方法就是完全的正确的吗?孩子的想法你有没有过问过?孩子与什么样的人交往,你知道吗?孩子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徘徊时,你关心过吗?你是不是只在孩子出现不良状况时,十分生气地责备孩子,而从没有想过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难道这些都是孩子的错吗?当然,也许你会用“我很忙,没有那么多的空闲时间”作为借口,但是孩子既然来到了这个世界上,你就应该好好地教育他,不要抱怨孩子的“种种劣迹”!
  其实,孩子就是孩子,纯净无邪,并无好坏的区别,或许你的孩子先前是个好孩子,之所以变“坏”,只是因为你的教育方法不对,没有给他一个相对好的生长环境。因此,改变你对孩子的认识,也许孩子会变得比你想象得更好。当你面对孩子的种种问题感到茫然,不知从何下手时,本书正是为你提供的一本教子指南。
  原则上讲,所有父母自身的素养,受教育的程度,对自我的要求,学习精神,人生观念,行为习惯等,都会对孩子的成长产生深远的影响。而教育阶段的科学把握,教育原则的有效实施,又是确保孩子健康成长的必要条件。《孩子为何会学“坏”》一书,将要告诉所有的父母,孩子学坏了,并不都是孩子的错,一大部分原因是出自父母身上的。本书将教你如何用智慧去关爱孩子,增强与孩子之间的情感纽带;让你解开与孩子的烦恼结,帮助孩子健康成长。
  为了让本书更具有引导力,本书以很大的篇幅论述了教育中易出现的不良的做法或者是错误的行为,以便给广大的父母以警示。也许这些论述还不是十分全面,但至少可以给所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父母们指明方向,告诉他们什么是错误的,应该怎么避免这种错误做法。至于怎么运用,还需要父母去用心体会,根据孩子的性格特点灵活运用。因为书中所有的知识本身都是死的,只有经过个人的灵活运用,才能真正发挥出知识的效力!
  最后,祝天下所有的父母通过阅读本书,都能改变以前的看法,使所有的“坏孩子”都变成好孩子!
第一章坏孩子之“坏”
  “坏孩子”的定义到底是什么,父母与老师眼中的“坏孩子”真的就是坏孩子吗?毋庸置疑,答案是否定的。其实,大多数时候父母眼中的“坏孩子”,只不过是因孩子没有达到家长与老师所期望的目标或愿望,而产生的一种排斥心理罢了。所以,家长们对“坏孩子”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才能采取相应的教育措施。
  1.叛逆并不是坏
  如今,许多的家长都在抱怨,现在的孩子越来越难管,他们有着各种不良的行为,还变得叛逆不听话……
  诚然,现在的孩子在各种社会因素的影响下,思想和行为方面都受到了巨大的影响,出现了许多家长眼中的坏孩子。但是,家长们在抱怨的同时,有没有想过:你的孩子真的是坏孩子吗?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是什么?除了抱怨,你有没有做些什么去补救?这些作为家长似乎很少去想!如果是这样,家长就该自我反省了。
  其实,好多时候,家长们眼中的坏孩子并不是坏的,只是孩子的行为不符合父母的期望与目标。比如叛逆,这是大部分家长都面临的“坏孩子”的问题,但是不论是从生理还是成因发展来说,孩子的叛逆都不能算作坏孩子的一种表现。
  叛逆心理是指人们为了维护自尊,而对对方的要求所采取相反的态度或言行的一种心理状态。叛逆心理是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经常会出现的一种心理状态,是该年龄阶段青少年的一个突出的心理特点。
  叛逆是青少年走向成熟的必经之路,是一种心灵自我完善的过程。不论是社会、教育界、家庭还是青少年自己都应该去正确认识它。叛逆的产生是因为人在生长发育的不同阶段,有着不同的生理特点和心理特点。因为青少年正处于心理的“过渡期”,思维方式也由儿时的形象思维转变为抽象思维。这诸多变化中的一个特殊变化,即其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日益增强,迫切希望摆脱成人的监护。他们反对成人把自己当“小孩”,而以成人自居。为了表现自己的“非凡”,就对任何事物都倾向于批判的态度。而他们在经济上依旧需要依附于父母,迫使他必须留下。两种力量常常“打架”,才产生了叛逆心理,从而用各种手段、方法来确立“自我”与外界的平等地位。叛逆的孩子就这样产生了。孩子在同父母争吵之后,他们常常会偷偷用眼角看你,看你有没有被气坏。不是叛逆的孩子没有良心,是这个年龄段孩子的良心暂时被狗吃掉了,或者说是他们故意把良心藏起来了。
  由此可以看出,叛逆是每个孩子心理发展的一个必然结果。并不是家长眼中的坏孩子。叛逆心理虽然说不上是一种非健康的心理,但是当它反应强烈时却是一种反常的心理。它虽然不同于变态心理,但已具有变态心理的某些特征。如果不及时加以矫正,发展下去会对青少年的成长非常不利。要帮助孩子走出叛逆的误区,家长首先要了解孩子产生叛逆的原因。
  案例一:家长存在教育误区
  8岁的小武阳上小学一年级,他常因父亲与母亲的不和而很少回家。在小武阳面前妈妈经常控制自己的情绪,从来不提爸爸。妈妈常对小武阳说:“妈妈这么辛苦就是为了你,你一定要好好学习,争取好成绩!”但事与愿违,小武虽然在妈妈面前总是表现很乖,但一到学校就显得很反叛:上课说话、写作业不专心,对老师的批评也置若罔闻。
  据医生分析,小武阳正处在性别认同的年龄,由于父亲很少在家,对性别的认同难以实现。整天与妈妈在一起,对女性有所依赖,在群体生活中就表现为难以适从,觉得很想有同性朋友。在课堂上只要被同性同学干扰,就难以控制地说话、做小动作。就这样,小武阳能受到老师的关注,成了得常常受到批评的主要原因。
  案例二:亲子之间缺乏交流
  小强是小学三年级的学生。他的父亲因为工作的需要常常出差,忽视了与小强的交流,而小强母亲也经常需要出国工作。小强在上小学之前很乖巧、听话,也顺利地考上了重点小学,但自从二年级以后,性格变得越来越孤僻,越来越叛逆,父亲说一,他非要做二。
  有一天,父亲突然接到学校的电话说,小强把头发染成了黄色,盛怒之下,父亲打了他一巴掌,小强就离家出走。那时,正好学校里来了实习老师,小强和这位实习女老师特别好,什么事都和她说,染发事件之后小强就一直呆在实习老师那里。后来经过实习老师的劝告,小强把头发染了回去,也搬回了家。但这次轮到父亲手足无措了,他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和小强交流,也不知道这一次风波对孩子会造成什么样的影响。
  案例三:成人没有以身作则
  在现代的教育中,常常可以看到这样一种状况:当孩子出现一些问题时,父母们总是要问上一句:“这孩子是怎么了?”习惯从孩子身上找原因。其实,有许多问题产生的根源是父母。孩子的某些叛逆心理和行为,可能恰恰是家庭教育弊端所致。
  对孩子要求严格,却对自己要求松的父母,孩子能心甘情愿听他们的话吗?即使爸妈说的条条是理,孩子依然不肯服从,孩子愈大,这种现象愈明显。比如,姗姗的爸爸就有这个问题,他不让姗姗在看电视时吃东西,可是自己却经常如此。姗姗有好几次忍不住给爸爸提意见,结果逢他看的高兴时,他就说下一次一定改;逢到他看的不高兴时,他不但不听,还发脾气,摆出家长的架子压人。起初,姗姗只是在这个问题上不服,渐渐地,这种不满就扩散开来,爸爸说的话都不愿意听,姗姗的叛逆心理愈来愈严重。
  除此之外,学校老师的教育方式也是导致学生叛逆心理的原因之一。有些老师不了解高中生的心理特点,居高临下,指示学生必须怎样想,必须怎样做,根本不与学生交流思想,共同探究,这容易激起学生叛逆心理。
  另外,大众媒体一些不恰当的渲染也是导致叛逆心理一个因素。比如一些影视作品,极力美化叛逆者的个人行为,夸大叛逆者的能力,鼓吹个人主义。许多高中生十分欣赏电视、卡通片中描写的“叛逆英雄”。
  每个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都会经历这个阶段。对于家长来说,在这个危险系数相对较高的时期,一定要处理好,否则就会适得其反。
  首先要尽早了解青少年出现的生理和心理上的变化,认识到他们出现的这些变化不是什么大问题,坦然地去接受这种变化,学会站在青少年的角度和立场上和他们倾心交谈,通过对话达成共识。
  其次,加强亲子沟通和交流。众所周知,两代人之间,甚至是同代人之间,都存在着思想交流上的冲突,这就是“代沟”现象。而且有越演愈烈的倾向。现在的父母都忙于生计,只注重给孩子物上的供给,而缺少了思想上的关心和交流。这种做法的必然结果就是,亲子关系的紧张,孩子也许会因此而叛逆。
  情感交流是人类的本能需求,在叛逆期,表面上,孩子不愿与家长、老师交流,但实际上孩子与父母沟通的愿望会更强烈,所以家长要适时把握,不要因为工作忙、应酬多而忽视与孩子的对话需求,当子女向你谈他感兴趣的话题时,要集中注意力听,不要心不在焉或不理睬,如果正在做十分紧急的事,不妨跟子女打个招呼,以便子女谅解。多陪孩子参加他们感兴趣的活动,做他们的知心朋友。注意以平等的态度对待他们,让他们感到自己在家庭里的主人翁地位,满足他们的“小大人心理”。
  第三,孩子始终是孩子,父母对孩子,特别是处于叛逆期的孩子一定要加倍的关心,要学会尊重他们。尽管他已经长得比你还高,可他还是很幼稚。在心理上,你把他视为大人,在生活上,一定要像对待孩子一样来关心他、爱护他,并且要给予他一定的空间,让他自由地生长。这就像竹笋的生长一样,你要搬掉压在竹笋上面的石头,它才能长成笔直的竹子。
  家长们不要认为这是对孩子的一种放任。其实不是,这是引导,你可以跟孩子亲近的同时,用另外的方法来指出他的错误。比如,让孩子捐款,让孩子享受到被人尊重的乐趣,这样会竖立孩子乐观向上的信心。一旦孩子有了耻辱感,他就会规范自己的行为,让自己处于被关注的地位。
  第四,开放自我,了解孩子。家长眼见孩子的兴趣会影响功课时,通常会即刻禁止。其实,最好能试着了解情况,例如,陪孩子去电子游戏中心,和孩子讨论他们的偶像,从旁提醒什么是应该学的,什么是不应该学的。然后进入孩子的内心世界,与之融洽的相处。能和父母相处融洽,孩子当然就不需要叛逆了。
  第五,要正确的看待叛逆的两面性。也许孩子在叛逆期有可能会做出许多令家长、老师不快的事情。但是,任何事物都是有两面性的:有叛逆,才有个性;有叛逆,才能不拘泥于既往,才能有所创新;有叛逆,才能抛弃陈旧的束缚,才能为自己开创一片天地。逆反,也是孩子的天性。如同其他的天性一样,不能不分青红皂白一概抹杀。如果只希望孩子成为自己的翻版,成为一只应声虫,没有个性,只有顺从,那他们的未来不过是今天的重演。我们的国家还有什么前途?所以,作为父母一定要认识到这一特点,不能抹杀孩子的这一天性,而是应该顺应其自然的规律,给孩子以更多更好的保护,使他们顺利渡过这一时期。
  其实,不只是中国,蓝天下的少年虽有着不一样的生活环境,但却有着一样的烦恼,经历着一样的叛逆年代。所不同的是,同样处于叛逆年代的少年,有的奋起,有的沉沦;有的能把握自己,有的却放纵自己;有的正在思考,有的仍在迷茫之中……根据一项调查,心理学家指出,所谓叛逆,有时并不是一件坏事,通过谈心、沟通之后,随之而来的是家庭关系变得再次紧密。
  对于青春期的叛逆,每个人或许都曾经经历过,只是身为家长已经无法真正地理解一个孩子的感受了。其实,叛逆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问题,每个人都会有叛逆的倾向。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来说,它也不过是暂时的,而且只有经过了这暂时的痛苦,才会慢慢成熟,真正地理解父母的用心。
  父母确实要反过来想一想:不能总是抱怨孩子不听话,难道孩子天生就是一个不听话、爱捣乱的孩子吗?孩子真的想做一个处处和爸妈作对的人吗?其实应该说,每个孩子都是好孩子,而父母未必都是好家长。
  家长必须要明白:叛逆不等于坏,叛逆的孩子也不一定就是坏孩子。要正确对待孩子的叛逆,不要因此而给他们挂上“坏孩子”的标签。
  2.成绩不是衡量孩子好坏的标准
  什么样的孩子是好孩子,什么样的是坏孩子,相信大多数的家长在面对这个问题时,考虑的第一要素肯定是孩子的成绩。这成了大多数家长衡量孩子好坏的标准之一。在他们的眼里,课堂上,能按照老师的思路回答出问题的就是好孩子;那些爱提怪问题,爱钻牛角尖的就是坏孩子;拿到试卷后,分数高的就是好孩子,反之就是“朽木不可雕”的坏孩子……
  分数高才是好孩子。孩子从托儿所开始就考试,一直到高考。以分数为标准的排名次也从托儿所开始一直到高考。几乎所有的荣誉都与分数有关,三好学生、优秀团员等等,分数几乎成了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
  这说明家长甚至是整个教育制度都对孩子的教育存在着一个误区,以孩子的分数论成败。“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为人父母者天下同心。但这种期盼的重心,在大多数家长的心目中已从德才兼备向“更重学习成绩”偏移。
  相关部门对某省的129个未成年人的家长进行了调查。调查问卷中,在回答当父母者“您考虑孩子前途时最为关心的问题是什么”的问题时,比例最高的“学到知识”的占80.6%,其次才是“良好行为习惯”,占43.9%,身体健康占37.3%。
  同时,调查问卷问及“您认为好孩子的主要标准是什么?”家长的回答前3项依次为学习成绩好占50%;道德品质好占36.2%;身体好占27.8%。有近一半的家长要求孩子进入高一级的重点学校。这表明,父母评价孩子的首要标准是学习成绩。
  如果仅仅把成绩好、听话作为“好”的标准,那么,数学成绩只有15分的钱钟书岂不成了笨蛋?因成绩差而被学校开除的爱迪生岂不是愚蠢至极……
  韩寒现象引起了教育界乃至整个社会的反响。反响的焦点和落脚点不同,因而便产生了众说纷纭的观点。这些观点,使人们越来越糊涂,不知道今天的教育问题到底出在哪里,韩寒是不是个好孩子?1999年,他的成绩单上有7门课不及格,按规定只得留级,重读高一。2000年,韩寒还是7门功课不及格。在家长的眼中他肯定不是一个好孩子,而是坏孩子的典型代表,但是,不可否认的是,韩寒在大多数人的眼中是天才,而且他成功了。这不得不引起家长们的反思。
  其实,培养好孩子不应是教育的目的,培养创新人才是教育的目的。创新人才都是有个性的人才,无法用孬好来衡量。你说比尔·盖茨和杨振宁谁孬谁好?你说爱迪生和哥德谁孬谁好?那些有成就的人哪一个不是从小充满个性的孩子。爱迪生小时候只上了几个月的学,就被老师辱骂为“愚钝糊涂”的“低能儿”而退学,可他决心长大了在世界上做一番事业。他曾因要实验人身体里充满气体能否飞上天,而让小伙伴喝下一种药,差点送了小伙伴的命,被爸爸打了一顿还不让再搞实验。最后他还是靠倔强的个性成了一个伟大的发明家。
  相反,在以分数论成败的思想下,又造成了多少高分低能者,难道“高分低能”就是家长所追求的好孩子的最终模型吗?
  新生康宁入学不到100天的时间不得不休学,究其原因,康宁的妈妈为了孩子学习好,不让康宁做过任何家务,所有学习外的事情他都不用费心。除了学习之外,康宁没有可以骄傲的另一个支点,如今到了大学成绩低落,他就非常压抑。同时,极度的生活无能使康宁完全不能独立生活,衣物物品不知如何打理、时间不会安排、金钱不会管理,不得不选择休学调整。他的妈妈是多么悔恨自己的教育方式,因为这种教育方式培养了一个只会读书不会生活的低能儿。
  其实父母以分数作为评价孩子的首肯标准,给孩子带来了很大的危害,也许这就是逼迫着孩子真正的走上了“坏孩子”的道路的原因。
  一位不满15岁的初中女生,因为期终成绩不好,为了逃避爸爸的一顿可怕的毒打,离家出走整整一年。孩子离家出走后,父母才醒悟、追悔莫及……
  有一对夫妇是高级知识分子,他们认定孩子应该具有与他们一样的智力和能力,对于孩子学习成绩差,他们认定是孩子学习不努力所致,从而以购买孩子喜爱的运动鞋作为条件,激励孩子努力考高分。殊不知孩子的智商达不到父母的要求,所以他要运动鞋的愿望只是可望而不可即。情急之下,在商场里偷了一双名牌运动鞋,抓获后被送到了工读学校。
  过分看重分数,加大了孩子的心理压力。有一个小患者在小学时的学习成绩总是遥遥领先,因此一直生活在赞扬声中,这也给孩子带来了压力。他一到考试时就特别紧张,头脑中总是想:如果考不好,我就不是别人夸奖的好孩子了。由于心理负担过重,考试没考好,进初中后,厌学情绪非常严重,来到医院治疗,医生诊断为“学校恐惧症”。
  据某市委统计,2002年上半年该市青少年离家出走的就有375例,在出走的孩子中多数是小学高年级和初中生。这个年龄段的孩子生理和心理都不成熟,十分脆弱,精神上非常需要父母的关怀。但很多父母不了解孩子的心理需求,教育子女的方法粗暴、简单,对孩子管得过死。片面认为孩子分数高就是好孩子,对孩子的内心活动、思想见解及孩子对社会的看法不屑一顾甚至反感,很少与孩子沟通,与孩子之间的心理距离越来越远。
  一个孩子能否成材,要看个方面的综合素质。而很多家长却在教育孩子中,把考分当作孩子的“命根子”,把学习成绩当作衡量孩子优劣的唯一标准:孩子成绩好,一切皆好;成绩差,一切皆差。不少父母不关心孩子的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忽视了他们意志品质、道德情操的发展。以致上演了一幕幕的家庭悲剧。这使得未成年人从小就形成了一些不良的思想和行为习惯,如只会读书不知世间万物;以自我为中心,不会关心他人;思想拘谨,缺乏生活兴趣。同时,父母对孩子学习成绩的期望过高,有的连一次小测验都要看名次找过错,往往会给孩子造成难以承受的心理压力,扭曲孩子的人格,造成孩子厌学、逃学,甚至走上自杀之路。
  考试分数是学校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某门课程在一定阶段上的检查所做的成绩评定。它只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而不能反映孩子的智力水平和综合素质。更不能以分数的高低来衡量学生优劣。作为家长,注重孩子的学习成绩,是关心孩子的一个具体表现,但应如何看待分数,却是一个科学而又严肃的问题,它反映着家长对子女教育的态度、方法及其成败。
  一般说来,家长对孩子分数认识的误区有以下两个方面:
  一、片面的夸大分数的功能,不仅将其视为学习好坏的唯一标准,更将其看作是孩子好坏的衡量因素。
  家长看到孩子考试分数比前次考试高了,就喜上眉梢,认为孩子学习下工夫了,成绩进步了,进一步推论孩子懂事了,在学校各方面表现肯定优秀。反之,若分数下降了,就认为“不争气”、“没出息”,甚至恶语相讥,拳脚相加,伤害孩子的自尊心与自信心。一小学生因考试分数未达到家长的要求而被家长活活打死的惨痛事件,就是家长片面夸大分数功能而导致恶果的一个特例。
  一个人的好坏不是片面、单纯而论的,高分者也有许多走上了犯罪道路,其犯罪的手法与危害更高于那些智力低的人。思想品德、行为习惯都要在衡量孩子好坏方面占相当大的比重。
  二、机械地、片面地分析分数,从而得出错误结论。
  不能正确分析分数,会被表面现象迷惑,最终将使家长、孩子都被误导而进入学习的误区。仅因某次分数的下降就否认孩子学习的进步,会使孩子失去学习兴趣。而仅依据某次分数的表面分析来指导孩子学习时间与精力的分配,无疑会使孩子忽视真正的困难,得不到真正的帮助,使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久而久之,等到问题暴露时,很可能良机已失,悔之晚矣。
  家长应如何对待分数,才能发挥分数的功效,才能使你眼中的“坏孩子”变成好孩子?
  第一,正确看待孩子的考试分数。既要重视分数,而又不唯分数。孩子的学习主要从学习成绩上反映出来,但并不是说分数决定一切,分数高不能说明孩子就聪明,反之也不能说明孩子蠢笨。因为思想品德、活动能力、表达能力等在分数中是无法体现的,知识毕竟不是能力。在科学史上有许多科学巨匠,例如达尔文、爱迪生等,在童年时代,甚至到中学时代学习成绩都不很出众。但他们后来都成了闻名于世的伟大科学家和发明家,这些都是大器晚成的典型例子。
  第二,父母要善于发现“坏”孩子的亮点。我国的教育方针指出要让每个学生德、智、体、美诸方面因素全面、和谐发展,但全面发展不等于平均发展。家长要在尊重孩子个性及认知特点的基础上,发掘其潜能,让每个孩子都能在各自不同的方面显现出自己的优势,要让“坏”孩子也意识到自己的优点和价值,确信自己不是坏孩子。
  第三,要发掘孩子的优点,扬长补短。任何人的欠缺都比才干多得多,而且大部分欠缺都是无法弥补的。家长也是如此,你能正视自己身上的优缺点,就不能正确对待孩子的缺点吗?你不能只看到孩子在分数上的缺点,而忽略了他在其他方面的优势,因此,家长不能为了刻意弥补“坏”孩子的缺点而扼杀了他们的优点,更应提倡“扬长避短”,是兔子就让它去跑步,是鸭子就让它去游泳。
  总之,家长们应该清楚,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孩子考试分数的高低,不足以代表其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正因为如此,目前一些教改区的高中招生,已不再把升学考试成绩作为录取的唯一标准,而是把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创新实践成果评价等共同作为招生录取的主要依据。
  中国的发展不需要“好”孩子,而是需要有创造力的、有个性的孩子。个性不仅是人的灵魂,也是教育的灵魂,更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你们眼中的“坏孩子”也许将成为世界的主宰力量。
  3.爱玩是孩子的天性
  玩是孩子的天性,专家学者认为,世上只有两种儿童不爱玩,一种是弱智;另一种是处于患病的孩子,正常的孩子都爱玩。对于孩子们来说,玩是最快乐的事,是自发的,玩起来浑身是劲,不会觉得累;而学习往往是大人强迫的,枯燥无味。
  家长多数都有这样的情形,看到孩子专心致志地学习很高兴,对孩子玩很不满意。幼儿时期孩子爱玩父母还挺高兴,小学时期爱玩父母还能容忍,但到中学你就忍无可忍了,可能会把正常的玩也称之为贪玩了。在许多父母看来,如果孩子玩心太重,必然会影响学业,而学业又是和学习成绩联系在一起的,于是,这些孩子就被父母们定义为“淘孩子”,甚至是“坏孩子”。逐渐的,这些爱玩的孩子就成为了坏孩子的代名词之一。而判定他们是坏孩子的唯一标准,就是他们在玩上花费了太多的时间,可能会影响学习。
  这样看来,父母并没有认真孩子玩耍的真谛和重要性。家长们可以想想,你们的童年是如何度过的,是在不同的游戏中,和泥土、玩具、小伙伴一同度过的。但反观现在的孩子呢?他们天天忙碌于各种学习当中,往返于不同的补习班,在各种才艺班中默默的努力。家长们看到这,是不是也汗颜了,原来自己为孩子加了这么重的负担,完全剥夺了孩子游戏的时间和权利。现在的孩子快乐吗?很明显是不快乐的。
  教育孩子的目的是想让孩子有一个快乐的生活和美好的未来,但是现在家长的所作所为剥夺了孩子的快乐,那么,教育的意义又从何谈起呢?所以,作为家长,一定要正确认识玩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地位。
  1989年第44届联合国大会通过的《儿童权利公约》明确规定:儿童有权享有休息和闲暇,从事与儿童年龄相宜的游戏和娱乐活动,应尊重儿童参加活动的权利,并应鼓励提供从事文化、艺术、娱乐和休闲活动的适当和均等的机会。强调游戏是儿童的权利。《儿童权利公约》指出:父母主要关心的问题是儿童的最大权益得到保障,而儿童的最大权益中最主要的就是游戏。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游戏是儿童的生命。玩,是从婴儿到老人都喜欢的活动,这是人的天性,难道父母们不爱玩吗?著名的迪斯尼公司就是一家制造“玩”的公司。你们也是孩子,只是年龄大点而已。只要孩子不因为玩而荒废了学业。其实玩对人类是很重要的,甚至玩在某种意义上是有潜在的作用,当时看不出,但只要在脑子里留下印迹,未来的某一时刻都会派上用场。
  其实,孩子应该有孩子的天地,游戏更是激发孩子潜能的极佳手段。孩子会将木棍当马骑,将纸飞机当火箭,正是这些在成年人看来十分幼稚甚至可笑的行为,构成了孩子创造力的源泉和动力,成为日后天才的基石。天才是什么?许多名人都用自己的切身体会,给天才下了各种各样的定义。大科学家爱迪生说:“天才就是1%的灵感,加上99%的汗水。”由此可知,天才对每个孩子来说,并不是遥不可及的概念,每个孩子都是天才,每个孩子身上都有自己的天赋和不可估量的潜力,就看父母怎么挖掘了。
  19世纪学前教育之父福录贝尔提出对幼儿进行游戏教育的主张。在他创立的世界上第一所幼儿园里,实施以游戏为基础的教育取得好效果。20世纪60年代以来,各国教育心理学家在对幼儿发展规律的研究中,对游戏教育有一致看法。他们指出:幼儿期蕴藏着丰富的发展潜力,这些潜力可在游戏中挖掘。因此,为使孩子成长为一个完整的人,实施教育的正确途径与方法是组织好游戏活动。可见,游戏教育是对幼儿进行的科学的育儿教育。
  受“业精于勤,荒于嬉”的说法的误导,父母反对孩子玩游戏,控制和禁止孩子的玩。他们不了解,在世界范围内,无数教育学、心理学家的研究证实:“孩子应当在游戏中学习,在游戏中成长。”其实正常的游戏并不像家长想象的那样会影响孩子学习,相反,游戏对孩子的智力发展,情商发展方面都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引导得当,孩子可以玩出天才。玩和学习并不是相冲突的,对孩子来说,玩是一种最佳的学习方式。
  牛顿小时候常做“蠢事”。他曾把灯笼系在风筝上做实验。
  爱迪生小的时候也坐在鸡蛋上企图暖出小鸡来。
  飞机的发明家莱特兄弟小时候对月亮好奇,好几次天真地爬到树上“摸月亮”,有一次差点摔下来。
  游戏的过程就是孩子的学习过程。你看过孩子玩玩具吗?他们在充满新奇、幻想和奥秘的玩具世界里,小脑袋不停地问,并努力去摆弄、操作以期得出答案。不倒翁为什么不倒?陀螺怎么会转?火车怎么会叫、会冒烟?这些问题不仅激发孩子丰富的想象力、思维力,同时也成了孩子认识世界的工具,启迪他们智慧的教科书。美国语言学家斯特金娜夫人,她常和女儿维尼玩语言游戏、表演游戏。维尼3岁就会写诗,4岁写剧本,5岁出诗集。由于游戏为孩子们提供了一个轻松愉快、具有丰富刺激的、能鼓励幼儿自己学习的良好环境,使他们获得安全感、自尊和自信,获得对学习的持久热情,从而终身受益。而一些父母力图让孩子提早学习,其结果很可能适得其反。因此,游戏是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应充分发挥它的教育作用。
  一、玩有利于培养学习兴趣和提高学习效率。历史上有许多的名人就是从玩中成名的。爱迪生上小学时,老师过于严格,死板的教学使他对学习丧失了兴趣。后来,他母亲南希带着他去小河边,一边欣赏春天景色,一边教他学习;又带他爬上瞭望台,一边乘凉,一边讲解罗马帝国兴衰的历史知识。这种学、玩结合的教学方式使爱迪生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也训练了他的思维能力,对他后来成为一名伟大的发明家起了很大的作用。国外有一种教儿童学习外语的启发教学法,又叫洛扎洛夫教学法。教学过程是让儿童在听音乐、做游戏中完成的,效率比一般教学提高5倍以上。由此看来,玩不是家长认为的那种单纯的贪玩,而是开发孩子能力的一种方法。
  二、高尔基说:“游戏是儿童认识世界的途径。”因为孩子在游戏中玩弄着各种玩具,运用着各类游戏材料的同时,不仅辨别了它们的颜色、形状,比较着它们的轻重、大小,也认识了不同材料的性质、用途。他们在游戏中要假装是什么人,就要知道他该干些什么,该怎样行动,该说些什么话,就要有目的地去观察、回忆、想象,去运用他们已有的有关周围生活的知识。游戏前要想玩什么,怎样玩;游戏中要想办法发展游戏的内容,解决游戏中出现的困难,协调同伴间的关系,思维和语言都在积极活动之中。所以游戏还能促进孩子智力的发展。给孩子一个玩的机会,就等于给孩子一个认识世界的途径。
  三、另外游戏还可以满足孩子社会性交往的需要。小孩子更喜欢与大人和小伙伴一起玩,所以游戏的过程是小孩子最早的社会性活动。在2岁以前孩子一般与大人交往,2岁以后逐渐对小伙伴发生兴趣,大人代替不了小伙伴的位置。伙伴交往在以后的过程中越来越重要的。在游戏当中,让孩子自己制定目标、制定计划,孩子就不会有挫败感,每一次玩,他都可以体验到自己的成功,有一种自我肯定的需要,有一种成就感。给孩子一个玩的途径,你就是间接的帮助孩子与人交往。
  有些父母认识到了玩的重要性,但却不知道怎样玩才是最好的,那么父母应该怎么做呢?不少父母给孩子买玩具从不计较数量和价格,但不关心孩子的玩。他们认为孩子玩就玩吧,只要不闯祸就行。其实他们不知道游戏有好与坏之别,不是任何游戏都具有教育价值的。如孩子玩“死人”的游戏,反映迷信的内容,就是不好的游戏。玩好游戏时,如缺乏正确指导,同样也会给孩子以不良影响。如运动量过大的游戏会损害健康,不掌握玩具操作技能的游戏会危及生命,在游戏中常处于被支配地位的孩子会形成胆小、软弱的性格,而那些霸道孩子在游戏中如得不到指正,将会形成自私、骄横的性格。游戏中的教育因素需父母去引发才能达到游戏教育的目的。在孩子玩耍中父母应注意:
  允许孩子选择自己的玩耍方式,允许他充分地研究和探索玩具,即使方法不对也不要去干涉,除非他要求,才去帮助他。这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很重要,死板的规定会阻碍孩子的好奇心和创造力。
  作为父母,要善于引导孩子玩,要主动的、有意识的,带领孩子做游戏和玩耍,支持孩子玩的天性。在同孩子玩的过程中,给予支持和限制,玩就要玩好,学就要学好,在玩中学,在学中玩,主动的培养孩子学习的兴趣。
  当然,玩中学不能理解用玩来替代学习,只是说明适度的玩,对激发孩子的潜能是有好处的,只有在这个前提下,家长要帮助孩子玩、和孩子一起玩。如果可能的话,每天都要花一点时间与孩子在一起玩一会儿。
  玩耍使孩子逐渐了解自己周围的世界;在玩耍中培养儿童与其他人积极相处的能力;在玩耍中学会以适当的方式关注别人;玩耍能提高儿童的注意力,为今后进学校学习打下基础;玩耍能促进大脑左半球和右半球的发育;在玩耍中发展了儿童的好奇心,锻炼了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自主性。
  英国有句谚语说得好:整天用功不玩耍,聪明孩子也变傻。因此,家长要懂得玩的重要性和功能,了解自己的孩子对游戏的需要,在游戏中的表现,创造玩的环境,善于和自己的孩子一起“玩”,使孩子玩得快乐、专注、尽兴,让孩子在玩中得到教育和发展。
  4.好奇是孩子进步的源泉
  经常和孩子在一起,就会发现他们似乎有问不完的问题,闯不完的“祸”,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情形:孩子把自己的玩具拆了,追着父母有着问不“烂”问题……父母经常感觉孩子多动,破坏能力太强,弄得大人往往觉得他们挺烦,于是常常搪塞他们或听而不闻。当然,有时孩子的淘气举动还会招致大人的斥责,甚至大动干戈。
  在父母的眼中这样的孩子就是坏孩子,不听话,不乖巧……这所有的一切在父母的眼中看来都是坏行为,长期发展下去,孩子将无可救药。这样的孩子真的就是“坏孩子”吗?相信大多数的家长都会说是,但是他们根本就没有看到这“破坏”背后的奥秘,其实,这些都是孩子的好奇心在作怪。
  一天,4岁的宝宝在院子里玩得正起劲儿,只见他在沙堆前忙碌着,一会儿用小手捧起沙子,一会儿用捡来的树叶、草棍插在沙堆上,接着宝宝站了起来,左看右看,似乎还有什么不满意的地方。他转了转眼珠,冲着沙堆撒起尿来,然后迫不及待地蹲下来,用手搅拌着尿湿了的沙子,嘴角露出了快乐的笑意。妈妈冲过来:“天哪,你怎么这么淘气呀!这么脏的东西你也玩?”宝宝抬起头来,迷惑地看着妈妈……
  好奇心强的孩子,也常常是好动的孩子。例如,小文常常把买来的玩具拆开,重新组装。外出旅游时,不让进去的地方他偏要去,时常给父母招来麻烦,有时甚至会“闯祸”。6岁时,他从书本上看到陶是用泥巴烧成的,竟把泥巴捏成一定形状用打火机烧,直到把手烧出许多泡也未烧成。
  有时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孩子会做出一些在家长看来属于过激或不合常理的行为,比如啃咬拖鞋,故意破坏玩具……像大发明家爱迪生小时候将家里的草料库点燃引起火灾,却只是为了搞清楚为什么干草可以燃烧。
  也许大多的家长对于孩子的“淘气”不能理解,一般都误以为是孩子在作对或者是不懂事,于是或严厉斥责,或置之不理。殊不知,孩子正是通过他的淘气行为在探索、检验自己的一些异想天开的想法!这些想法和行为就是孩子好奇心的表现。上例中的宝宝就是在玩沙子的过程中,想探索湿沙子和干沙子有什么不一样。而大人的粗暴、忽视、干涉和误解会在很大程度上伤害了孩子,长此以往,有可能使孩子失去探索周围事物的兴趣,变得麻木不仁,没有强烈的求知欲望。
  研究证明,一个富有好奇心的人能够保持旺盛的求知欲,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体验乐趣,这种乐趣又会激励他不知疲倦地去探究未知的领域,促进其智力的发展。好奇心就像是性能优秀的赛车引擎,保证赛车勇往直前,在激烈的竞争中遥遥领先。
  保持孩子的好奇心,因为这是人获得智慧的关键。好奇心是孩子们的天性,也是他们敢于探索新知,敢于创新的动力。创造精神就像是一双巨大的翅膀,能带着孩子在知识的天空里展翅高飞。保护孩子的好奇心,就是保护孩子的未来幸福。
  世界上第一架飞机的发明者莱特兄弟,小时候是一对富有好奇心的孩子。有一次,兄弟俩在大树底下玩,两人产生了爬上树去摘月亮的想法。结果,不仅没有摘到月亮,反而把衣服钩破了。他们的父亲见此情况,不仅没有责骂他们,而是耐心地开导他们。
  在父亲的引导下,兄弟俩日夜为制作能骑上天的“大鸟”而努力。这期间,父亲不失时机地买了一架酷似直升机的玩具送给他俩,这更加激发了他们对制造升空装置的浓烈兴趣。他俩不断地学习升空技术方面的知识,翻阅了大量有关飞行的资料。在父亲的鼓励下,经过多次试验,兄弟俩终于发明了世界上第一架飞机。这些也说明了玩是开发孩子智力的最好的催化剂。
  说了这么多,也许许多父母就会有了这样的疑问:到底该如何面对孩子的“坏行为”呢?其实,好动、好哭、好“破坏”是孩子的天性,摔杯子、拆玩具、撕东西,“坏”起来就乐此不疲,有时候真叫爸爸妈妈哭笑不得,不知道该制止还是该鼓励。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头上。儿童的双手掌握的技巧越高超,这个孩子就越聪明。”孩子喜欢摆弄各种物品和工具,尝试自己想做的事,正是在这样的动手探索过程中,智慧得以发展。如果不去分析孩子的动机和心理特点,就采取断然阻止或粗暴批评的行为,会挫伤孩子的好奇心和积极性,浇灭孩子智慧的火花,对孩子的成长不利。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碰到这样一件事。一位母亲对他抱怨说,她的儿子非常淘气,把好的一块贵重金表给拆坏了,她把儿子打了顿。陶行先生当即说:“可惜呀,中国的爱迪生让你给枪毙了。”陶行知先生的这番话确实道出了目前在家庭教育中,父母怎样无意识地扼杀了孩子可贵的好奇心。这可直接影响到一个人的创造性的形成。
  好奇心是孩子最宝贵的东西,因为只有富有好奇心的人才能够保持旺盛的求知欲,才能够不知疲倦地去探究未知的领域,并在这个过程中,体验乐趣,充盈生命,发展智力。
  如果你静下心来,便会从孩子问这问那,摸这摸那中看出,其实他们是对大千世界充满了好奇,他们渴望通过自己的探索了解世界,探个究竟。所以,做家长的,一定要理解珍视并保护好孩子的好奇心,并将孩子的好奇心发扬光大,而不是去扼杀它。那么,如何保护孩子的好奇心?
  保护孩子的好奇心不是一句空话,当父母的要理解孩子。如果孩子看到新鲜好奇的东西,做父母则表现出漠然的样子,就会冷了孩子的心。即使孩子因好奇而惹了麻烦或做错了事,家长也要正确引导,切不可动手打孩子。
  保持孩子好奇心的诀窍是大人要有童心,要换位思考。大人对孩子的好奇心不能理解,甚至不耐烦,是因为孩子问的问题,大人早就都知道了,站在大人的角度,没什么可问的。正如作家桑姆·金丽所说:“我们的眼睛变得只盯着追求的目标,以至于对眼前的玫瑰花也不惊奇。”因此,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尊重孩子的好奇,允许他提问。
  当孩子的好奇心冲破父母的知识范围时,这也是很正常的,这时父母可以通过翻书或向人请教,有了正确的答案,事后再告诉孩子,千万不能不耐烦地说:“就你能!”“就你话多!”或者饭桌上父母回答不了孩子的问题时,就用“吃饭吧!”来加以搪塞敷衍。有的家长面对孩子提出的问题不经意地说“怎么连这也不懂啊!”这也会使孩子的敢于质疑的萌芽遭到扼杀。
  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利奥彼德·鲁齐卡的父母没有什么文化,可是幼儿的鲁齐卡富有强烈的好奇心,他常瞪着大眼睛问父母:“天为什么是蓝的?”“水从哪里来?”……许许多多的“为什么”使他的父母解答不了,但他的父母并不为此感到难堪,也不因此阻止儿子发问,而是怀着喜悦的心情鼓励儿子:“好好学习吧!相信你将来会弄懂的!”正是这样的鼓励,使鲁齐卡不断奋进,从而最终登上了科学的巅峰。
  鼓励孩子积极探索。好奇、好问、好动是孩子的天性,应加以爱护,并给他们充分的自由,允许他们大胆地去想象。即使产生了一些稀奇古怪的想法,也不能盲目否定,而应采取他们能理解的方式,耐心解答,共同讨论,或提出问题引导他们继续思索。
  允许孩子探索(拆东西)。家中如果有贵重东西,尽量放在孩子看不到的地方,只要他看到了给拆了,就千万不要责备他。否则对孩子的好奇心是致命的打击。
  遇到孩子有拆玩具、爱摔东西的行为,父母应该用科学的方式予以鼓励和引导。首先应该给予称赞而不是批评,更不是训斥,如果是能摔的玩具,父母应该让孩子重复这样的行为,然后帮助孩子把玩具重新组装好,让孩子知道这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东西。如果是贵重的东西,父母应该心平气和地先褒扬孩子,然后给他一个能摔的玩具(安全、卫生)让他尝试,逐渐让他认识到什么东西是不允许摔的,这样既及时制止了对物品的损坏,又调动了孩子的探索欲望与积极性。即使是孩子发怒摔东西,父母也不要打骂孩子,因为一次训斥就会挫伤孩子探索未知世界的热情。
  在这一方面,我国著名的数学家陈景润就做得很到位。陈景润的儿子陈由伟天生聪明,每当他拿玩具,便好奇地把玩具解剖──拆开看个明白。一个玩具几十元,当母亲的便拉下脸来严肃批评儿子。这时,陈景润总是乐呵呵地站在儿子一边说:“孩子有好奇心是件好事。他能拆开玩具证明他有求知欲望,能研究问题。当父母的要支持他才对。”
  陈景润认为,教育培养孩子,要因人而异,不同环境、不同性格,教育的式方法也要不同。这正是这位举世闻名的数学家的过人之处。
  要关心孩子们的那些在大人看来是“错误”的行为。要善于发现他们“错误”中的创造成分,帮助他们选用适宜的方法,继续展示出来,及时肯定他们与众不同的想法和做法,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以保证他们自由探索的空间。在保护想象、创造的热情的基础上,教师、家长还需不断扩充这个空间,尽量为他们提供丰富的环境和材料,鼓励他们利用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继续探索,及时肯定他们所付出的努力。这个保护好奇——支持探索——培养创新精神的过程,犹如在孩子好奇心的背后,架起一座有利于他们自己探索、感受成功的桥梁。当然,这里所说的成功,不是大人眼中的成果,而是他们大胆尝试,包括尝试错误(避免危险、伤害)而产生的快乐,继续探索的兴趣和再创新的信心。因为好奇永远是孩子探索的源泉。
  为孩子提供动脑、动手的机会。根据孩子模仿性强、爱动的特点,可以让他们利用手边的工具,充分运用各种感官,自己观察,自己动手操作,让孩子体验到一种自我成就感和乐趣。比如让孩子自己制作简单的玩具,自己设计一种游戏等。他们对于自己动脑筋想出来、自己动手做出来的东西,有一种偏爱和特殊的兴趣,因而类似活动有利于激发起他们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从而逐渐培养起学习兴趣。
  正如一位哲人说过:“知识是一种快乐,而好奇心则是知识的萌芽!”面对今天的孩子——21世纪国家的栋梁,有什么能比精心呵护孩子的好奇心,努力培育那刚刚绽露的创造萌芽更有跨时代的意义呢!
第二章孩子是跟着父母学坏的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在孩子的成长、教育过程中起着独一无二、不可替代的作用!父母会爱孩子,但不一定就会教育孩子,孩子是父母的镜子,父母的一举一动将直接的反映在孩子的身上。当孩子学坏时,不要责怪孩子,父母也要反思一下自己是否也是直接的“凶手”。
  1.父母是孩子最重要的导师
  在中华民族悠悠几千年的浩瀚历史长卷中,家庭教育有着悠久的历史。家庭是每一个孩子的第一个生活环境。父母,是孩子不能选择的第一人教师。家庭教育是人一生中接受教育的开端。
  父母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精神导师,是孩子灵魂世界的第一奠基人,是孩子社会化过程中的引路人。孩子从出生的那一天起就接受着父母的影响和教育。孩子最初的言语是从父母那里学会的,最初的感情是受父母感染的,是父母手拉手教孩子迈出人生的第一步,是在父母指导下进入社会生活,了解社会的。孩子小时候,是形成习惯的最佳时间,良好的习惯形成在人的一生成长中起着打基础的作用。孔子说:“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是说早期形成的习惯像是与生俱来的一样稳固。
  父母是孩子的榜样。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会逐渐形成自己的价值判断,在小孩子的心目中父母是最强大的、无所不能的权威,所以日常生活之中当孩子遇到其认为的危险情境时,总是往大人后面躲,挨了别人的欺负也总是寻求爸爸妈妈出面摆平。处于这个时期,模仿是孩子特别突出的一个心理特点。年幼的孩子,他的心灵是敞开的。他总会情不自禁地模仿自己看到的、听到的一切。对他来说,一切东西都是他的榜样——行为方式、体态姿势、言语、习惯和品格等。他们通过观察父母的行为举止进行模仿学习。当父母把脏东西放入垃圾箱里,孩子也会这样做;当父母随处乱丢垃圾,孩子也会乱丢杂物。父母的一举一动,孩子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父母说得再多,也往往不如亲自做一件事对孩子更有说服力。所以,现在的孩子的许多不良行为都是从父母那么学习得来的。
  “子不教,父之过。”这条古训是很有道理的。正所谓“上梁不正下梁歪”,父母在抱怨孩子学坏了的时候,是否想过父母这个“上梁”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起到了一种什么作用?
  孩子犹如一白纸,由于不懂明辨是非,加之又有着超强的模仿能力,父母平时的言行好坏善恶,将极大地影响到孩子将来能否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因为父母就是孩子的启蒙老师,一言一行都是孩子成长道路中的“指南针”,是孩子心目中最近、最直接的“参照物”。现在,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时有发生,造成这样的后果,当然也有孩子自身主观和社会客观原因,但作为父母,也应该扪心自问,自己是否为孩子树立了正确的学习榜样,是否引导孩子向健康的道路去发展,是否是个称职的父母。
  曾经有过这样一则消息:
  日早晨,正值上班的高峰期间,美国迈阿密市的一辆运钞车不慎从立交桥上翻落,顿时,从车厢里飞出许多美元。路上的行人、居民、乘客见到满天飞舞的钞票纷纷挤上前去,争抢钞票。不一会儿,55万美元都被抢光了。
  第二天,为了追回银行的损失,警方宣布一道特别令,要求捡钱的人将所拾钱钞如数归还,否则将以偷窃论处。
  结果,只有两人去警察局交还捡到的钞票。其中一位是有6个孩子的母亲,她拿出捡到的一把硬币,共计19.38美元。当人们问她为什么要交出钱的时候,她说:“我有孩子,我要为他们树立一个好榜样!”而这位母亲只是一个普通的售货员,每小时的工资仅5美元。身教重于言教,这是教育的第一原则。
  与此相反,有的父母却非常不注重自己的言行,而且还给孩子灌输一些不正确的思想。
  在宋城公园建春门城楼旁边,一名年约六七岁的小男孩在父亲的陪同下在攀爬城墙。也许是考虑到小孩的安全,这位父亲用脚使劲地把支架在地面上的城墙景观灯扳平,然后双脚踏踩在灯罩上面伸出双手保护小孩,嘴里还不时地为儿子打气:“&&加油,好样的,明天爸爸还带你来爬。”小男孩质问父亲会把灯罩踩坏,谁料这位父亲回答说:“反正是公家的,踩坏了自有人来修理。”
  这位父亲的不良行为或语言,直接对孩子造成了负面影响,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设立了绊脚石。父母一些不良的行为和语言的频频出现,无疑是对孩子的一种反复强化过程。这个负面的强化过程,就会让孩子学会这些不良行为和语言。
  有不良行为、越轨行为甚至违法犯罪行为的家庭,这对孩子的负面影响是绝对的。据对某工读学校的调查,其女生中30%的家庭成员中被判过刑,25%有坏作风;母亲酗酒行为,子女行为越轨率为23%;父亲有酗酒行为的子女行为越轨率为32.8%;父母有性犯罪,子女行为越轨率为44%和62%;60%的少年犯来自破裂家庭。
  哪个父母不爱护自己的孩子,然而现在有些父母对孩子的爱正逐渐陷入一个怪圈。父母在自己的言行上给孩子们树立了一个极坏的榜样。也许他们是无意识的,也许是对于给孩子产生的影响不甚了解和重视。但是无论如何,危害已经存在了,或许有的父母会为自己辩解说,自己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孩子着想。是的,不可否认,每个父母都是爱孩子的,但是,在爱孩子的同时,你是否想过,孩子的心灵中撒下了什么东西?真挚希望父母们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水平,不断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不断提高教育孩子的能力。正如鲁迅先生曾说过的:“许多精神上体质上的缺点,也可以传给子孙”,这“便是子孙灭亡的伏线,生命的危机”。
  那么,作为父母该怎样以自己的言行给孩子正确的引导呢?
  一、要以自己的言行来感染孩子,给孩子做表率。
  李女士的母亲已年逾八旬,李女士因为工作忙碌,无法天天照顾母亲。
  而李女士是一个“孝女”,于是给母亲雇了个小保姆,并且每星期一定会抽出时间回娘家,去看望母亲。
  每次去的时候都会带去一些好吃的食物,还常常帮助老人洗衣、做饭、收拾房间。母亲生病了,李女士更是服侍得体贴入微。
  李女士的这些行为潜移默化地影响她为女儿。
  女儿工作后,用第一个月的工资就给姥姥买了一件毛衣,也给妈妈买了一件衬衫。全家人都夸女儿也是个孝顺孩子。
  以上这个故事,一定可以给父母们很大的提示。只有父母的身教才能达到教育的最佳效果。说得再多,不如让孩子看着自己去体会。
  二、给孩子积极的心理暗示
  有这样一则小故事:两位妈妈分别带着自己的孩子在公园里玩耍。当看到美丽的蝴蝶在草地上翩翩起舞时,两个孩子奔跑着去追赶,不小心都摔倒了。一位妈妈赶紧跑过去,抱住孩子心疼地说:“乖乖,摔疼了吧?”孩子“哇”地一声大哭起来:“我好疼啊。”而另一位妈妈则站在一旁,淡淡地说:“没关系,自己爬起来。”这位孩子若无其事地爬起来,又继续奔跑着玩去了。同样是摔跤,为什么有的孩子显得脆弱娇气,而有的孩子却表现得坚强勇敢呢?
  积极的心理暗示带给孩子的是积极的认识和体验。与说理教育相比,暗示教育能融洽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的关系,含蓄而委婉,避免说理教育给孩子带来的压抑感和逆反心理,使孩子于无形中养成良好的道德认识和行为举止以及坚强的情感意志。据调查,有接近90%在品质、意识、和智力方面有杰出表现的人,年幼的时期都感受过来自父母的积极暗示。
  可想而知,如果孩子自小接受到的暗示就是如何为自己的利益着想,那么长大后,又怎么能期望他变得大公无私呢,也许到时候,孩子将会为谋求利益而不顾一切,甚至触犯法律。
  三、不要对着孩子是一套,背着孩子又是一套。要注意父母之间有矛盾和争吵时,避开孩子。不要在孩子面前为了家庭琐事,互相扯皮,争吵。不要在孩子面前说谎话或者说大话。不要不分场合批评孩子的过错,以至伤害了他们的自尊心。在孩子面前,不要以冷淡的态度待人接物。
  此外,纠正孩子的不良语言和行为,往往需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来进行“淡化教育”。在纠正孩子的同时,还需要纠正父母的语言、行为并创造一个文明的环境。
  前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父母自身的行为对孩子有重大的影响。不要以为只有你们同孩子谈话和教导孩子、吩咐孩子的时候,才是在教育孩子。在你们生活的每一瞬间,甚至当你们不在家的时候,都是在教育孩子。你们怎样穿衣,怎样跟别人说话,怎样表示欢欣和不快,怎样对待朋友和仇敌,怎样笑,怎样读报……所有这一切,对孩子都有很大的教育意义。”
  俗话说:可怜天下父母心。可能所有父母做事的初衷都是为了儿女好,人们都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尤其是在孩子身心发展的关键期,父母更要注意到自己的言行举止。教育孩子做到的事情,自己首先要做到;教育孩子不能做的事情,自己首先不能做。
  2.坏孩子是骂出来的
  骂孩子也要讲技巧,不是好孩子需要赞赏,而是赞赏使他们变得越来越好;不是坏孩子需要责骂,而是责骂使他们变得越来越坏。所以,父母良好的教育习惯,决定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要因为孩子的缺点而忽视了孩子的优点,许多孩子的优点是促进孩子健康成长的家教秘诀。
  父母在孩子犯了错误时,往往一生气就会来骂孩子。这其实是错误地方式,孩子做错事很多时候并非有意,而是缺乏知识,经验或技能,又充满好奇,想探索所致。如果做父母地一看到孩子做错事,不问青红皂白就骂,根本无意于孩子纠正错误。这样孩子会因害怕而变得退缩,不再积极探讨,对什么都不感兴趣,因而会比其他孩子更缺少知识,经验与技能,以后更容易犯错。此外,孩子地好奇并没有因骂而得到满足,他可能用另一种错误方式去满足好奇心。
  父母有责任教育孩子,甚至批评得重一些也没有关系,但一定不要骂孩子,孩子有时候也有自尊心,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比用木棍打还要坏的多!父母骂孩子,一是会引起孩子对父母的强烈反感,跟父母的距离越来越远;二会逼的孩子自暴自弃,这样对孩子与父母都没有好处。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的许多行为都是从父母那里得到的,父母对孩子的成长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父母经常骂孩子,便会让孩子产生一种焦虑,自卑的心理,严重的影响了孩子的心理健康。行为又是受心理控制,不健康的心理极有可能导致不正确的行为,比如,去偷、去抢……这都是相互的。所以孩子可能越骂越坏!
  现在的父母总拿自己孩子的缺点去比别人的优点甚至骂孩子“笨”,也许是为了鼓励孩子,可殊不知这样往往会伤了孩子的自尊心。
  父母希望自己的儿女成才,对儿女的学习成绩通常十分重视。有的父母一看到孩子的成绩不好,或是考试不及格,脸马上就沉了下来:“怎么考得这么差?!真丢人!”或者:“不及格,你的书怎么读的?真是蠢死了!”孩子没有考好,或者不及格本来就有些着急和不好意思,甚至难受。羞耻之心人皆有之。因而,这时孩子最需要的是亲人的关怀,尤其是父母的关怀。如果这时父母能更加关心他一些,帮助他找出失败的原因,鼓励他从中吸取教训,努力学习。孩子也可能会奋发努力,赶上进度。反之,如果像前面所讲的那样一味指责,孩子只会更加悲观。失望,甚至内心很可能反抗:“丢人就丢人,我笨,我学不好!”进而走上撒谎、涂改成绩的道路。这样的事,不是没有,而是经常发生。
  日本当代著名心理学家、教育学家多湖辉曾经研究过各界名人的幼儿时期。他说,没有比不用强制压迫,而给予正当动机的教育,更能收到良好教育效果的。而日本当代教育家井深大则更进一步认为,以母亲为主的身边所有的人,懂得给予孩子深切的理解和用心,才是幼教的根本。而且自出生到两三岁间的孩子,对外来刺激具有惊人的敏感吸收力,如果每天反复不停地给予同样的刺激,那种刺激就会固定在他们脑中,变成一种“能力”。
  如在“模式时代”,一再的给予不良刺激,孩子就会养成“坏的能力”。
  例如,一个脾气暴躁的妈妈,每当孩子一哭,便发起火来,来叱喝责骂,于是这种刺激就会固定在孩子脑中,很可能培养出孩子挨骂也满不在乎的“能力”。又如母亲倘若每天哼着奇腔怪调的摇篮曲给孩子听,日久之后孩子就会养成了无音感的“能力”;或者每天当着孩子面尽讲父亲的坏话,也会使孩子产生轻蔑爸爸的心态。
  骂孩子也是如此,长期的骂孩子,会在孩子的脑海里产生很坏的影响。比如,如果父母骂孩子笨,长此以往当中,孩子也许会觉得自己真的很笨。有的父母经常骂孩子坏,事实上这个孩子不坏,但是,父母的责骂给他造成了印象交应,相当于对坏孩子的一个反复强化,那么他以后的行为也就会逐渐驱向于向坏孩子发展了。所以,在某一程度上说,坏孩子是被骂出来的,也不为过。
  其实,父母责骂孩子无怪乎两个方面,一是经常拿孩子和别人比,总是发现孩子的缺点点,而忽视了孩子的优点;另一个原因是孩子做错了事情。但是,相信任何人都可以看出,责骂对于这两个方面的影响效果并不是很好的,有时候,只要父母换个角度去考虑,换种方法去做就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有一天,陶行知发现学生王友用泥块砸自己的同学,他当即制止了王友,并让他放学后到校长办公室。放学后,陶行知来到校长室,王友已经等在门口准备挨批了。陶行知立即掏出一块糖果送给他:“这是奖给你的,因为你按时来到这里,我却迟到了。”
  当王友惊疑地接过糖果后,陶行知又掏出一块糖果放到他手里:“这也是奖给你的,因为我让你不再打人,你就立即住手了,这说明你很尊重我。”
  王友迷惑不解,陶行知又掏出第三块糖果,说:“我调查过了,你砸他们,是因为他们欺负女同学。这说明你很正直,有跟坏人作斗争的勇气!”
  王友感动地哭了,他后悔地说:“陶校长,你打我两下吧,我错了,我砸的不是坏人,是我的同学呀!”
  陶行知满意地笑了,他随即掏出第四块糖果递过去:“为你正确地认识了错误,我再奖给你一块糖果……我的糖浆完了,我看我们的谈话也该结束了吧!”
  面对王友的错误,陶行知既没有批评更没有打骂,而是换了一个角度,用充满赏识的心态,从错误中发现学生诚实守信、尊众师长、为人正直、敢于承认错误的优点,并及时给予赞扬。陶行知用赏识唤醒学生的良知,让学生主动承认错误、接受教育,从而在心灵深处产生改正错误、完善自己的愿望。相信这比责骂要有用的多。
  一张白纸上有个黑点,父母通常都是看到那个黑点。孩子若有85%的优点,15%缺点,大部分的父母都忘记看见他的优点好处。所以,有位心理学家曾说过:孩子需要一个懂得疼惜他的父母。
  有个比马龙定律就是:你用什么眼光看你的孩子,他就会成为那样的人。发明电灯的爱迪生,当学校的老师都放弃他,认为他一无可取,把他带回家交给他妈妈时说:笨蛋还给你,爱迪生的妈妈却对他说:别人看不起你,妈妈觉得你不错。因此看孩子的角度不同,结果就会不一样,最重要的是让孩子有自信。
  当然,这里并不是不让父母责骂孩子,不可否认,叱责确实是教育孩子的一种方法。我国民间有句俗话:“不骂,孩子就不晓得厉害。”适当的责骂可以促进孩子的生长,对孩子是有利的,关键是父母必须要掌握住这个度。但是怎样责骂却大有学问。因为简单、粗暴的叱责不但不能使孩子心服,感受到父母对他们的关怀;反而易引起孩子的反抗。这种叛逆心理一旦形成就会造成父母和子女间的隔阂和冲突。世间由于父母一句过失的话、过火的责骂而使孩子感到绝望,甚至自杀,以及举刀杀死父母的事,亦时有所闻。
  责骂孩子要让他知道原因,并且必须是合情合理的,不是因为父母的强加。
  有的年轻父母脾气躁,看到孩子做错事或者不听话,脾气来了,就喜欢大骂一通。这时老实一点的孩子就呆呆地站在一旁让母亲骂,调皮的不免要顶上一两句。做母亲的骂了一通、出了气。可是孩子并没有认识自己的错误,更没有什么悔改之心。
  所以,父母在责备孩子时,一定要注意,绝不能动感情,由于恨铁不成钢,把自己的不满一股脑儿全部发泄出来。因而就事论事,冷静客观地向孩子讲明孩子所犯错误,说明道理,使孩子认识自己的错误,更加热情地帮助孩子认识自己的错误,寻找出犯错的原因。使孩子认识到自己的不对,而产生悔改之心。这样才能收到教育孩子的效果。
  另外,骂孩子时不要一味的揭孩子的短处,尤其是在大众面前。每个人都有自尊心,当孩子的自尊心受到伤害时,会使他的心理产生危害。而且,每个人都有羞耻心,即使孩子错了也不要对外宣扬,否则容易使孩子产生自惭形秽的心理。
  赏与惩罚的目的,是让孩子从小就学会基本的生活习惯,这点不仅对孩子本身,甚至对父母而言,都是非常重要的。因此,父母亲应该在孩子尚小的时候,研究出一套奖赏与惩罚的方法,以便教育他们成为有用的人。
  有人说:“懂得骂孩子的父母,同时也最懂得夸奖孩子。”这句话一点儿也不错。
  爱孩子是需要技巧的,并不是高兴就抱一抱,不高兴就揍一揍,应该多了解孩子,体察孩子的心,并配合孩子的生活方式来教导他们。
  骂孩子是一门艺术,如果父母不能掌握其中的奥妙,就不要轻易的骂孩子,否则好孩子也会被你骂坏的。
  3.父母的态度对孩子的影响
  父母对孩子的不同态度,造就了不同类型的孩子,而不同类型的家庭,对孩子的影响也不同。孩子的情感是脆弱而多变的,孩子需要父母的爱护和关怀,在孩子不安、恐惧时,表示安慰;在孩子进步时,表示称赞和鼓励;在孩子痛苦时,表示安慰和同情;在孩子委屈时,表示理解。
  父母的态度对孩子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不仅影响了孩子的智力发展和学习,而且孩子的社会适应能力、人际效能力,自主能力都会受到影响。还决定了孩子的性格发展,甚至是孩子的人格。
  父母对孩子持有消极和不良的态度,就会影响孩子的行为往不良或不健康的方面发展,父母对孩子持有积极和良好的态度,就会影响孩子的行为往健康的方面发展。只有在父母良好的态度下,在父母的鼓励和帮助下,孩子在这些社会能力方面才能建立起较好的自我评价和自我意向,建立起自信心,很好的发展孩子的自主能力、独立能力和其他社会能力。
  比如,父母如果鼓励孩子与其他人交往,他们交往能力就会受到很好的锻炼,反之,他就容易形成自闭的性格。当孩子遇到挫折时,父母嘲笑孩子,就会使孩子在今后的生活中,逃避挑战,逃避挫折,这些对于孩子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
  现在的许多孩子在性格上都处于两种极端,一种是过分的骄纵,以自我为中心,不考虑其他因素,严重的将会以自我的放纵行为触犯法律。一种是性格懦弱,畏畏缩缩,心理却存在着障碍,这种孩子也容易做出越轨的事情。这些孩子就是父母眼中的坏孩子。
  如何为人父母,父母对这个问题总的态度会大大影响孩子的成长经历和身心发展。既然现在已经为人父母,能给孩子的最好开始就是以积极的态度面对孩子。有些人想要孩子,还有些人根本不想要。很多人认为没有孩子婚姻就不完整,可也有人把孩子视为事业成功与日后升迁的绊脚石。如果你属于后一种人,那么你很难成为理想的父(母)亲。
  许多事实证明子女性格上的一些弱点都和父母的态度直接有关。比如,放纵的态度对待子女,常会使孩子形成任性、不会反省、不尊重他人的性格;若父母对孩子吹毛求疵,要求孩子十全十美,就会使孩子出现好自卑、易失望等性格;若父母不重视不宽容孩子,不愿与孩子多接触,常给孩子以严厉惩罚,就会使孩子形成冷漠、不合群、好攻击的性格;若父母对子女关心过度,盲目溺爱和迁就,就会使孩子形成依赖性强、浮躁、冒失等不良性格。
  父母对孩子的态度非常重要,在父母的影响下孩子建立起自己对生活的看法,父母对孩子的态度影响孩子智力和能力的发展,影响孩子的行为和道德发展。父母给孩子的成长提供大量的实践材料。孩子的各种行为,处理事物的方式,对待人际关系的方式,都是主要受父母态度的影响和强化。孩子的自尊,自信,自主性,意志力也都受父母态度的影响。因此父母的态度也直接影响到孩子智力和能力的发展。
  一些年轻父母养育孩子没有经验,有时怨恨宝宝,或疏远宝宝,有时又觉得对不住宝宝,又是搂又是亲。结果,因为对宝宝忽冷忽热,态度无常,弄得宝宝搞不清楚妈妈爸爸会在何时以何种方式回应其身心需要,这就容易使小宝宝焦虑成习,导致孩子将来发展出矛盾焦虑型的人际模式。德国心理学教授Thiel-Bonney也发现,有的父母只关注自己的偏好,却没有估计宝宝的需要,其实“在对的时间给宝宝对的刺激”才是最好的。反之,孩子就会反感焦虑。
  父母对孩子的态度决定了他们的教育方式。教育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孩子的生长和发展。以此推论,也就是说父母的态度决定着孩子的未来与前途。心理学家把父母对子女的不正确的态度分为:对孩子冷漠不关心的否定型和对孩子宠爱、温情的保护型以及命令、支配孩子的支配型和一味顺从孩子的服从型等四种类型。而这4种度态就形成了几种不正确的教育方式。父母的教养方式大致可分成3种,即专制型、放任型、民主型。父母的教养方式对孩子心理与社会的发展有重要的影响。
  专制型的教育有两种极端,一种信奉棍棒之下出孝子,一种信奉为孩子做了一切,才是对他真正的爱。前者容易使子女形成自卑、懦弱、冷漠、消极的情绪。容易发生不能克制的逆反、倔强、攻击和冲动的行为。
  后者缺乏正确的爱,过分依赖他人,自私自利,容易产生对立、自卑、仇视、嫉恨甚至报复的行为。一些孩子精力不集中,兴趣易转移,形成浮躁的性格,其主要原因可用公式来表示,就是“过多的刺激——兴趣转移——精力分散——浮躁——寻求新刺激”,这是一种恶性循环。父母过分溺爱孩子,以一味顺从的态度来对待孩子,随意满足孩子无休止无节制的欲望,孩子要什么就给什么,新异刺激过多,导致孩子“得陇望蜀”,“这山望着那山高”,不知何为满足,以致形成了浮躁的性格,从而又提出新的不切实际的要求。
  放任型的父母,其态度是对孩子不管不问,小时候交给父母,大了交给老师,对孩子没有太大的责任心。在这种态度下长大的孩子往往因为缺乏父母的爱而自卑,性格内向或缺乏权威意识,责任感差。严惩的行为放纵,一些不良的个性与态度会影响学业。这种孩子往往在心理上存在缺陷。他们一般情绪波动大,常有莫名其妙的焦虑和恐惧,容易产生敌意,缺乏同情心,嫉妒、残忍等不健康的心理状态,他们不愿接受伦理道德的约束,富于攻击性。
  民主型父母不任意打骂孩子,对孩子的行为更多的是加以分析与引导,对于孩子在成长或学习过程中发生的问题更多的是采取帮助与鼓励的方法,并合理地应用奖励与处罚的手段,使孩子从父母的行为与教育中获得知识,明白事理。调查发现,学业不良孩子的父母中更多的是使用专制及放任的教养方式,而正常孩子,特别是优秀学生的父母,更多的是用民主型的教养方式。
  所以父母在教育子女时必须注意。如果父母对孩子既热情关心,又严格要求;既满足他的正常要求,又要使他体会到艰难;既给予必要的物质上的提供,又要使他在思想上受到教育。这样才能使他形成良好的性格。
  父母的态度对孩子的影响大概集中在两个方面:
  一、父母态度对孩子心理的影响
  相信每个父母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带孩子去医院看病的时候,医生给孩子打针或者采血的时候,几乎每个孩子都会喊疼,有的甚至不停地哭喊“疼死了”,通常父母会做出这样的反应,要么顺着孩子,非常宠爱的一直安抚;要么就简单粗暴地说“疼什么疼!”能够正确对待孩子面临“问题”的父母,在生活中确实很少。父母的关心让孩子的健康还停留在身体健康的层面,对于孩子的心理健康知之甚少。
  这是父母对孩子的态度决定的。大部分的父母都认为能给孩子最好的物质条件就是最好的,而忽视了他们精神层面的需求。亲子之间缺乏沟通,这造成的直接后果就是父母和孩子之间的关系紧张。严重的还会使孩子的心理发生扭曲,做出不理智的行为来。
  二、父母态度对孩子行为的影响
  父母对待孩子的行为,往往起到强化作用。父母对孩子的行为举止反复用言语或表情明确地表示“对”或“不对”,使孩子逐渐对客观事物有一个判断标准。比如孩子爱打人,父母如果认同,孩子的行为就会得到强化。如果不认同就得不到强化,打人这样的事情就会因得不到鼓励而终止。避免孩子重复不适当行为。如果对打人这样的事件再进行惩罚,比如父母可以冷静地打孩子一下,让孩子也知道“疼”的滋味,然后再口头加表情教育。孩子就会得到打人不对的,是一种不好的行为的认知。
  另外,父母双方的态度不一,也会对孩子产生不良的影响。很多青少年学生的心理问题,形成的关键在于他们对孩子态度不统一的基础上,表现在:父亲严厉教育孩子,母亲却护短,有的对丈夫甚至冷嘲热讽,使丈夫不得不作罢;有的母亲十分关心孩子,丈夫却不以为然,认为妻子小题大做,太担心了,等等。
  父亲对孩子这样教育,母亲又那样说,或母亲这样教育孩子,丈夫又反对,最后,孩子不知该听谁的,这不利于孩子良好性格的形成和培养。有的成年人二面三刀和显示多重人格,就是因为他小时候受到父母不同态度影响的结果。
  所以,父母的态度对孩子发展的影响是很大的,好的态度教养出好的孩子,坏的态度养出坏孩子。也可以这样说,孩子学坏了,不是孩子的错,是父母的态度把孩子教坏了。在生活中,作为父母一定要注意自己的态度对孩子的影响,争取以自己的态度感染出一个好的孩子。
  4.对孩子要言而有信
  每个父母都可以肯定的说不诚信的孩子是坏孩子。很多的父母也在为自己的孩子诚信品德的缺失而烦恼。但是他们却很少想自己在孩子的诚信方面扮演了一个什么样的角色。
  相信父母们都听过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天早晨,曾参的妻子忙完了家务,就想上街去买点东西。正在家门口玩耍的小儿子看见了,高兴地跑了过来,缠着妈妈带他一块去。
  曾参的妻子没有答应,摇了摇头说:“妈妈是去办事,不是去玩!”
  小儿子又哭又闹,拉住妈妈的衣服,“我要和你一起去嘛!”
  曾妻被闹得没有办法,回过头去,她看见了自家院子的那头小猪,又想起儿子最喜欢吃肉,就随口应允说:“好乖乖,妈妈回来就把小猪杀了,炖肉给你吃!”
  听到妈妈的保证,小儿子高兴极了,这才放她走。
  曾参的妻子从街上回来,还没有进家门,她就看见丈夫正在院前的大树下准备杀猪,那头小猪被捆了四蹄,“嗷嗷”地叫着,雪亮的尖刀搁在水盆边……
  一见这个情景,她大吃一惊,马上明白了是怎么回事,赶忙制止曾参说:“哎呀,这猪太小了,你怎么能现在就杀呢。”
  曾参指了指站在一旁热心观看的小儿子,问道:“你早上跟他说的那些话,难道不记得了吗?”
  “我刚才是和孩子说着玩的呀,你怎么当真杀猪呢?”
  曾参语重心长地对妻子说:“孩子是不能被欺骗的。他年龄还小,不懂事,只会学父母的样子,相信父母说的话。咱们今天说话不算数,那么孩子也就学会了说谎。再有,他以后还信不信咱们的话啦?”
  曾参终于说服了妻子,真的把小猪杀了。
  有句俗话说,什么样的父母教出什么样的孩子。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是孩子模仿、学习的对象。父母的言行举止,待人接物、生活方式甚至动作姿势,对于孩子的思想作风、生活习惯,都有很大影响。如果父母在这方面做得好,久而久之,潜移默化,就会使孩子受到良好的影响,促使孩子健康成长。反之,则会对孩子产生负面影响,使孩子逐渐养成言而无信、言行不一的处事风格。
  作为成人,也许你有过这样的经历:一个月前,老板说要给你加薪,为此你兴奋、期待,并以二十倍的热情努力工作着,但是至今,你的工资分文未涨。你一定会为老板的失信,言行不一而感到气愤和不受尊重,很可能会丧失工作热情。而作为父母,你也一定做过这样的事:孩子想要买一架遥控飞机,你当时答应了,可是最终这个承诺你都迟迟没有兑现。那么,不知道这时候你有没有想过,孩子在你的失信上想到了什么,学到了什么,受到了什么伤害?
  不要以为孩子受到的伤害比你要小,也不要以为孩子面对失信时的承受力比你要大,更不要忘记孩子有样学样,将来他所做的事有可能就是你的翻版。因此,虽然承诺是每个人都常做的事,可是对孩子,如果自问不能言必行,行必果,就不要轻易承诺。
  在生活中经常可以听到孩子对父母的抱怨。比如为了让孩子听话,爸爸许诺给她买一个芭比娃娃,妈妈许诺带她到游乐园玩。可是只管说,却常常因为种种原因没兑现。在她眼里,爸爸妈妈就是言行不一、说话不负责任的人。
  在日常生活中,为了安抚孩子一时的情绪,随口许下诺言事后却抛到脑后的父母更是比比皆是。也许父母并不是存心,可当孩子一而再、再而三地失望时,父母在他们心中就会变成“狼来了”,不仅不再信任父母了,父母对他的教育,恐怕他也无法再接受。
  一位心理学家曾说过,许多父母对孩子哪怕很小的错误都不能容忍,其实他们不知道孩子的很多错误、缺点都是从父母身上学来的。比如乱穿马路、爱慕虚荣、说话不算数等等,看似事小,可孩子都记在了心里。在某些方面,身教比言传更重要。
  幼小的孩子生活经验和社会知识都非常缺乏,不会辨明是非,时刻都需要父母的指点。父母应该给孩子讲清道理,告诉孩子怎样做不对,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这些都是非常必要的。但是只讲道理还不够,也难以达到教育目的,因为给孩子讲道理,只能讲几分钟或更长一点时间总不会很长,而且孩子接受这种说教也只能用耳朵听,听到的是空空洞洞的道理,然而父母的言行举止却是从早到晚,时刻都出现在孩子的面前,孩子用眼睛看到的,是具体的,活生生的形象,两者相比,后者比前者更有影响力。因此,父母在教育孩子时,不仅要重视对孩子的说理教育,更要重视以身作则,在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方面都要为孩子作出表率,做到言而有信,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榜样。
  有很多父母在孩子的面前太不注意自己的言行了,有的父母认为孩子无评判能力,也不会注意大人的言行,所以在孩子面前掉以轻心,放纵自己的行为;有的父母认为自己是成人,是孩子的长辈,在孩子面前愿意怎么做就怎么做,没必要在乎孩子的感受;还有的父母是人前一套,人后一套,在言行方面缺乏诚信。事实上,父母在孩子面前言行不一、缺失诚信造成的危害很大。
  试想,父母边打麻将边教育孩子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孩子会听吗?言行不一、言而无信的教育的确是很难让孩子接受的。尤其是孩子的是非观念尚未形成,只要父母的行为稍稍偏离的轨道,孩子对于事物的正确认识就会立即产生动摇。
  父母对子女的教育,关键也是“诚信”——说话算数,言行一致。很多父母可能认为,跟自己的孩子,难道还能不讲“信用”?其实,说起来比较容易,做到却并非易事。不少父母都是对孩子许下了很多诺言,但是,真正能实现的却很少。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曾在北京、上海等6省市进行了一个针对中小学生学习和生活现状与期望的调查,结果显示,43.8%的小学生和43.6%的中学生最渴望得到父母的信任,最不满父母说话不算数。
  现在孩子在品德方面的缺点主要集中在撒谎和欺骗上,这是孩子最难医治的毛病之一。比如,有的孩子怕父母会上老师向父母“告状”,就撒谎说父母全出差了;为了逃学,就装生病,父母想要治这个毛病,要花很多的时间。同时,不知道父母是否想过,孩子为什么会出现这种行为呢?父母在平时的言而无信,是不是给孩子做了不诚信的榜样?
  现在的父母往往是对孩子教育时说一套,而在自己做时却又是另一种相反的行径;有些父母经常给孩子灌输一些不良的思想和习惯;轻易对孩子许下承诺,却从不会去实现……当孩子明白时,会对父母的权威与可信度产生怀疑。因此,孩子会对父母的话产生一定的抵抗。
  面对家庭教育的种种不当方式,父母们如何培养出一个好孩子呢?若想要有一个好孩子就必须有一个正确、合理的家庭教育方式。什么是好的教育方式?简单回答就是:有效。
  首先,对孩子来说,树立诚信,戒除欺骗等恶习,这应是一个综合工程。英国作家萨克雷说过,播种行为可以收获习惯;播种习惯,可以收获性格;播种性格,可以收获命运。对于父母亲来说,这种播种就是家庭教育。在每一件大小事情上,每一个行为举止上,每一个脸色上,都让孩子去感受诚信、学习诚信,这是一种身教。
  父母要为孩子做一个良好的榜样,为孩子创设好成长的环境。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孩子的模仿力、可塑性极强,父母是孩子首先学习的对象。父母生活的态度、思想观念和文化素质时刻影响着孩子,孩子的言行举止真实地反映父母教养子女的态度。优秀的父母都是以自身开朗豁达的个性、民主平等的作风去影响孩子,在言行上做孩子的好榜样,从生活中培养孩子好习惯,从启发中引导孩子学会宽容他人、感谢生活和珍惜幸福。
  其次,对孩子诚信的表现要及时地肯定和鼓励。当孩子出现一些欺诈和虚伪的苗头时要抓紧批评教育,抓而不紧等于不抓,趁热打铁才能成功。只有这样,才能让孩子从小明辨是非、爱憎分明、树诚信而戒欺诈。这个抓紧是指生活中的一切机会,比如与孩子一起看电视,做父母的便可对电视中的人物品行加以赞扬和抨击……主张正面教育为主,但也要配合反面教育,让孩子在成长道路上有一种警惕性,懂得失去诚信就意味着犯罪。
  第三,父母对孩子要慎许诺言。
  做父母的要讲究诚信,既然答应了孩子,就要信守承诺,说到做到,否则,就很难和孩子沟通。“诚信”是一本通行证,在与孩子的沟通中,同样需要父母坚守诚信的态度。许诺由于某种原因未能做到,要向孩子说明情况。如果是父母忘记了,或者其他原因,必要时要向孩子道歉,会取得孩子的谅解,并尽可能择日兑现。
  身为父母,最大的乐趣莫过于看着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作为天生的教育家,父母必须运用各种方式来教育孩子。但是现今不当的家教方式限制了孩子良好人格的形成和智力的发展,如何教育孩子已成为所有父母共同关注的问题。这需要父母们慢慢去探索。
  诚信是言而有信,说话算数;诚信是言行一致,知行统一;诚信是明是非,辨善恶。诚信,关乎孩子对未来社会的适应,每一个理性的父母都应该高度重视。若想要孩子诚信,父母必须首先言而有信,言行一致,这是永恒不变的真理。
  5.父母的虚荣心——“面子”教育
  很多父母会孩子去上培训班,其目的不在于让孩子娱乐,而在于让孩子别“耽误”了假期的大好时光。很多父母都是把孩子的成绩当作自己的荣耀,自己没有实现的愿望想在孩子身上实现,正如一些父母所说的那样:“我为什么给你花钱,生你,养你,为了你长大了有出息,给我们挣脸。”所谓的面子教育就是父母在自己虚荣心作用下而产生的一种错误的教育观念。
  有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
  一个家庭有两个儿子,老大天资平平,而小儿子却聪明过人,成绩优异,才艺精通。可想而知,这小儿子为父母争了光彩,也是亲友们夸奖羡慕的对象。父母便放弃不争气的大儿子,投资时间金钱来重点栽培小儿子。为他选送好学校,课外也花重金带他到处拜师学艺。
  高期待高压力下的老小,很羡慕哥哥的清闲自在,但他还算听话,直到高中毕业都是各方面出色的好学生,又进入了人人向往的哈佛大学,父母更为之自豪无比。然而,从哈佛毕业之后,老小却什么事都不想做。他告诉父母:“我已向你们交了差,你们有了个哈佛毕业的儿子,够有面子了。但我从小就在高压力下生活,如今已经筋疲力尽,该是我放松一下,按自己的方式生活的时候了!”“这个哈佛毕业生多年闲荡而无所事事。而老大,没有过多的压力,有了更多的时间和机会去自己学习和选择,接触更广泛的项目,获得综合知识技能,找到自己喜爱和擅长的领域,而且培养了自信、自立、自强精神,大学毕业后创出了自己的一片天地。”
  这就是面子教育。归根结底,大多源于传统陈旧的思想观念。如:“扬名声,显父母”、“光宗耀祖,为家族添彩。”
  在中国面子教育尤为严重。其实面子教育反映在父母的作为就是盲目性的攀比心理。在很多家庭,父母都喜欢把自己的孩子和别人家的孩子做比较,尤其是独生子女家庭,父母更是喜欢和别的孩子做比较。比如,一些父母常常对自己的孩子抱怨:“你看人家小李又考了100分,多聪明!你怎么这么笨呢?”“人家小牛多懂事,会招呼人,多懂礼貌!你怎么见人就成了哑巴呢?”……父母的目的是为了让孩子看到差距,知道自己的不足,好有个努力的方向,但是话语里的责备埋怨情绪也显而易见。
  希望儿女成龙成凤,父母的心情可以理解。作为独生子女,他们不愿意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于是,他们拿自己的孩子和别人的孩子比,希望寻找一条捷径来超过别人。他们认为,别的孩子没学的认识他的孩子要先学,别的孩子在学校学的认识他的孩子还得请家教在家里学,从而进一步得到巩固。父母的这种攀比心理,产生的根源主要是:希望自己孩子处处比别人家的强,恨不得他(她)小小年纪就出人头地。
  还有一些父母喜欢拿自己的过去和孩子比。这样也是不可取的,毕竟年代不同,社会现状不同了。父母不要有一厢情愿的“补偿”心理:一定将自己所未实现的愿望,过早过重地寄托在孩子幼稚的肩上,对孩子提一些不切合实际的要求本身就是不科学的教育方式。
  中国的传统观念就是孩子是自己的附属品,是自己的面子。父母没有把孩子当成一个有独立思想的人,为了自己的面子就要给孩子施以压力,孩子也必须服从自己的安排。而且,长久以来,中国传统观念就是“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而且,只有读成“状元”才算完美,才有出息,也才能表现出父母教育的成功。正是父母的虚荣心、攀比心、功利心才使他们把自己最大的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给孩子施以巨大的压力。孩子的成功实际上是父母的一种满足。
  很多的父母为孩子报了各种的培训班。对于为什么要让孩子这么超负荷地学习,父母的回答是,别人家的孩子都在学这学那,如果自己的孩子不学,将来长大了赶不上别人,竞争不过别人怎么办?当看到别人家的孩子请了家教,自己就赶紧给孩子约了补习的老师;看到别人家的孩子在学绘画,自己也让孩子学起了画画;看到别人家的孩子能背不少英语单词,自己赶紧又让孩子补起了英语。“砝码”就是这样给孩子逐渐加上的,而且越加越重。
  有70%的学生特别反感父母拿自己同别的孩子比。一位同学说,他的作业一写错,妈妈就大嚷,你看人家某某某学习多好,像你这样还想考大学,没门!这些话总让他感觉自己低人一等。还有个同学说,妈妈老拿她跟别人比,有时正看电视,突然心血来潮说她不如电视里的好,说什么跟人家比真是一个天一个地,还叹气说咋会生个这样不争气的孩子,真是烦死人!妈妈越是这样,她就越和妈妈做对,从而形成了叛逆的性格。
  作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暗网 玩坏女儿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