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的2009年谁掌管中国经济济 到底是谁的经济

中国人的大脑一直不能够升级,这就是中国经济一直滑翔的原因 ?
《大脑升级人》之中国人的大脑一直不能够升级,这就是中国经济一直滑翔的原因
感觉现在中国处处需要大脑升级,我出去逛了一下,很早就认为现在中国经济之所以不能够腾飞归根结底还是因为人们的思想太低级,导致现在的经济只能一直滑翔,,,
有一个很关键的地方需要认清,就是不是随便哪一个国家就能够成为发达国家的,要成为发达国家是需要智商的,很多野蛮和低级中国人就是不明白,一直活在梦里,,,
假如有朝一日,我对中国人的大脑升级教育起到了作用,能够使得很多中国人大脑升级了,那么我就当是一件幸运的事情,如果不能,那么就随他们去好了,反正我没什么损失,,,
开启民智的事情,其实还远远不够,很多人以为自己已经觉醒了,其实自己还是一个野蛮人,,,
总得来说,中国人还是缺乏创意,很多人嘴边上的所谓创意根本不是创意,他们根本就没有弄懂创意的真正涵义,,,
其实中国人的水准几千年来一直就只是半桶水来着,赚钱的能力也是一样,总是不能抓住发大财的要点,天才创意才是发财的根本,很多中国低级老板就是不明白,,,
我说中国人没有创意还是高估他们了,就算没有创意,老实人也是能够发大财的,问题是很多中国人都不老实,这才是中国的经济不能腾飞,只能滑翔的原因,,,
有人说中国经济在坠落,我是不认同的,因为我的影响力和口碑相比以前要大了很多,所以我觉得中国人还是大脑升级了一点的,所以我相信越来越文明的中国人会越来越多,所以我不敢保证中国经济会腾飞,但是至少会一直滑翔,,,
作者:独人13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answer/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中国实际的经济规模到底有多大[原创]
中国实际的经济规模到底有多大
&&&&&&中国实际的经济规模到底有多大?&&这一直都是个世界性的争议问题。那些想要贬低中国的人,总是喜欢毫无根据地说:“中国GDP数据的水分太多”。然而,就凭中国所公布的区区还不到五万亿美元的GDP数据[2008年],如果对比起铺天盖地的中国物产,以及对比起占据着世界每一角落的中国制造来说,中国所公布的GDP数据真的是“水分太多”了吗?&& 在我长期的经营活动中,从市场上-以及国内外民众实际生活的对比中,我所了解的中国经济的事实,却是:中国所公布的GDP数据并不是水分太多,而是缩水太多。其实,中国人大都存有“财不露白”的思想,所以,能够统计得到的数据只不过是冰山的一角而已。
&&&&& 那些专搞经济研究的人可以坐在办公室里玩弄数据游戏,但是,作为拼搏在经济第一线的经营者却只能走向市场,做些很细致的市场调查。如果市场调查的数据不准确,就会误判市场,就会作出一些不利于企业的决策,就会给企业带来损失[市场调查包括:各地的经济总量、市场走向、民众消费能力、生活水平、行业竞争、商品动态、&消费心理、原料差异、技术发展、民生变化、风俗移易、文化流向、经济政策……等的因素]。&正由于市场调查的需要,长期走南闯北的经历,才使我对中国的经济规模有了更明确的认识---这也正是那些专家们所不能了解的地方。
&&&&&&那么,中国经济规模到底有多大呢?
&&&&& 首先,我们可以从中国的工农业总产量而估摸出中国经济的实际规模:
&&&&& 中国的经济,经过了三十多年的发展,工农业的总产量(注:是产量,不是产值),从1977年[当年,全国的总产量大约只是相当于现在山东省总产量的十分之一而已(现在,山东省也仅位于广东省、江苏省之后,居全国第三名而已)]而到2009年,已是整整增长了一百多倍。但是,以美元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即“GDP”)却只是增加了二十多倍而已,仅居世界第三位,还不到美国的三分之一,甚至连小日本都不如。这只能说明,以美元计算的中国经济规模被严重低估了。
&&&&&& && &1。在农业方面,中国的粮食、棉花、蚕丝、油料、肉类、禽蛋、水产、海盐、皮革等方面的产量长期稳居世界第一,中国农业是世界上无可争议的最大农业。&中国还是食品制造的超级大国。&我国经济林产品年产量一直都居世界第一;松香、木材、竹制品、人造板等产品产量均居世界第一位。&我国水产品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三分之一左右,位居世界第一位。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畜牧产品生产与消费国家,目前我国肉类人均占有量已超过世界平均水平,而蛋类则达到或超过发达国家平均水平。2008年全国肉类产量达到7278.7万吨、禽蛋产量2701.7万吨,居世界第一位;奶类产量3781.5万吨,居世界第二位。人均肉、蛋、奶占有量分别达到55.9公斤、23.4公斤和30.5公斤。
& &&&&& 2。在工业方面,中国有210多种制造产品的产量成为世界第一,生产了世界53%以上的工业产品,囊括了家电制造业、通讯设备、纺织、医药、机械装备、化工等十多个行业。以电视机、电脑、空调、冰箱、洗衣机、移动电话、计算机等为代表的内在家电工业居世界第一:家电制造业中,彩电的产量为世界份额31%;洗衣机产量为世界份额为27%。在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电话机世界份额为53%;显示器世界份额为45%。中国是居世界第一的纺织产业超级大国,世界份额为75%,以丝为代表,世界份额为71%。医药行业中,青霉素和土霉素的世界份额分别为65%和70%。机械装备工业中的拖拉机和集装箱的世界份额高达85%,是我国制造业中占世界份额最高的两类产品,2008年中国汽车产量升至世界第二位,2009年中国将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汽车制造商。中国船舶产量占世界份额达到23%,新接订单居世界第一位。近年来,我国生产的机电产品中的激光唱机、光学元件、电动工具、小家电等产量也升至世界首位。除此之外,其他的还有鞋类、化肥等的产量在世界上也是世界第一的。在我国轻工产品中,产量居世界第一的还有钟表、自行车、缝纫机、电池、家具、日用陶瓷、电光源和灯具等,皮革行业、啤酒等也是位居世界第一位。 还有家电的微波炉,...等等也是位居世界第一位。&
&&&&&& 3。在能源方面,原煤的产量世界第一,发电量世界第二,原油产量居世界第四。
&&&&&& 4。在原材料方面,中国钢产量居世界第一,占全球总产量的46.6%,中国的钢产量比世界上从第二名到第十名的九个钢铁大国的产量总和还要多,中国有色金属产量一直居世界第一,水泥产量也一直居世界第一,中国建材的产量同样稳居世界之首,中国的化纤产量更是居世界之首,2008年中国化纤总产能已达到2712万吨,总产量达到2405万吨,占世界总产量的57%,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化纤超级大国。20
。服务业方面,截至目前,我国网民数达到4.04亿,其中宽带网民数达到3.46亿,使用手机上网的网民达到2.33亿人,国家CN域名数达1357.2万,三项指标继续稳居世界第一。而且互联网普及率达到28.9%,大大超过21.9%的全球平均水平。这是继2008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超过美国,一举成为全球第一之后,中国的互联网普及再次实现飞跃,赶上并超过了全球平均水平。信息化部近日公布的2009年上半年通信业主要运营数据显示,我国电话用户总数超过10.3亿,移动电话用户已突破7亿,达到7.03亿,普及率过半,为52.5部/百人。到2008年底,全国固定电话用户数达到34035.9万户。电话网络规模世界第一,电话普及率也大大超过全球平均水平。中国人所用的手机,也比美国人先进很多。国内的电话要比美国先进十年,还有很多的日用品也要比美国先进。中国还拥有全球最大的并且也是最为先进的铁路、公路网,海、陆、空营运都名列世界前茅。我国的铁路、公路、高速铁路、高速公路、城市地铁的总体数量和质量已经是世界第一了,而且这些交通设施到2010年将达到世界的40%以上,有超过30个城市拥有了地铁!我国的高速铁路网和高速公路网的建设和服务水平都是世界第一,远远超过发达国家的水平,已使美国等发达国家羡慕不已,美国还因此而准备引进中国的高铁。到2008年,中国的中资银行已进入世界银行排名前三甲: 1.世界第一的工商银行 、2.世界第二的建设银行、 3.世界第三的中国银行。当前的金融危机使得世界各大银行的排名起伏跌宕,顺序大乱。从前占据排名高位的美国花旗银行、美洲银行、UBS银行等均跌到了排行榜的低处。而本来已经相当具备实力的中国一些银行则迅速攀升。根据当前的市值排名,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银行荣登世界银行排行榜前三甲,而中国交通银行也名列第十位。[注: 2007年的世界前三大银行曾为美国花旗银行、美国美洲银行、英国汇丰银行,中国工商银行当时排名第四,紧随其后]。我国的房地产业也可谓全球最大的高产行业,全国到处都是建设工地。而遍布全国的住宿和餐饮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批发和零售业,实际上已达到了见缝插针的地步,无疑也是世界最大的服务系统。中国的广播电视事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大有线电视用户国,在全国拥有两千座以上的广播电视播出机构、拥有两千套以上的广播节目和1247套电视节目频率频道资源,电视观众达12.17亿,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95.1%。在一个城市里可以同时收看、收听到几十套综合性的电视频道和十几套广播节目,初步满足了我国13亿人大众化的需求。目前,我国有线电视用户达到1亿五千多户,并以每年500万户以上的速度增长,已经形成了国家干线网与省级干线网和地县级本地网相连接的全国网络传输体系,形成了大约3000多亿的存量资产。我国还拥有全球最大的旅游业。
&&&&&&以上的数据,还不包括由于偷税漏税而未统计进去的产量,也不包括绝大多数无法统计得到的私营企业的产值,更不包括绝大多数统计不到的个体经济的产值,还有许多被漏掉的统计[如服务行业等,所能统计得到的都只是象征性的一小部分而已]。但是,单凭以上的数据就已表明,中国的经济规模已居世界前列,绝对毫无逊色于美国的。然而,中国所公布的GDP数据,所显示出的总体规模居然还不到美国的三分之一,甚至比小日本还少[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如果按实际统计的话,单是广东和福建这两省的经济总和,就抵得上一个小日本,而完全用不着拿整个中国的经济和一个小日本比(本文里对此有专论)],这说明中国的经济被严重低估了。
&&&&& 其次,可以从中国人和其他国家人民的实际消费水平的比较,从中估摸出中国经济的实际规模:&&&&&
&&&&& 某些消费公司发现:中国沿海地区民众的购买能力,大约相当于官方所公布数字的四倍以上。消费公司还发现:内地其他省份的普通民众,他们平日里吃喝住穿的实际水平,绝对要远高于泰国等东南亚国家[尽管泰国或马来西亚等国所公布的人均GDP要大大高于中国]。消费公司的调查报告还发现:内地普通民众人均所实际占有的物质量,如果按同等的价格计算,也大约相当于官方所公布数字的四倍以上。对此,中国人均GDP的合理估计大约应该是官方统计数字的四倍。
&&&&& 从营养水平和主要食品人均消费的比较来看,中国已接近或超过亚洲“四小龙”水平[部分省市的实际消费水平则早已超过了高丽省(韩国)和台湾省]。从主要社会指标的比较来看,中国人均寿命大大高于发展中的国家,而直比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大陆人均食品消费情况与台湾人均消费量大致相当,而沿海部分省市则早已超过台湾省和高丽省(韩国)。由于中国地大物博,从南到北跨越了寒、温、热三带,从东到西具备了海、原、山三梯,因而物产极其丰富,加上中国的美食是世界上的极品,所以,中国人的生活,实际上要比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人活得丰富多采。许多中国人,除了在农村拥有自建房以外,在城市也都还拥有商品房,所以,中国所拥有住房的人均平方数,也是要高于许多亚洲国家的[包括某些自称“发达”的地区和国家]。中国各种家电的普及程度,也是处于一流水平的。中国的通讯、交通、广电等方面的发达和普及程度,也并不逊色于许多发达国家[只是人均车辆少一些而已,但中国的环保也经不起拥有太多的车辆,如果都按照美国人的生活方式生存,全世界需要四个地球才够支撑。]
&&&&& 虽然,官方所公布的数据表明,中国和“金砖四国”的印度的生活水平接近[人均一千至五千美元],但任何熟悉这两国情况的人都可以证实,这两个国家的生活水平简直就是天差地别,两者完全不在一个档次上。那些既到过中国又到过印度生活过的外国人都非常感慨地发现: 印度最“富裕”地区民众的生活水平,比中国西部最穷省份民众的生活水平还要差很多。象今天的印度,饿死个人就象死只蚂蚁一样,不少穷人一天只吃一顿。而同样,那些生活在饥饿线上的发展中国家,更是无法和中国这个“发展中国家”相提并论的。
&&&&& 中国人均拥有的谷物和煤的产量,按世界市场平均价格,人均产值就达到500美元以上,如果再把中国大宗产品的人均产量和消费量,如猪肉、鸡蛋[人均占有量已超过世界平均水平,而蛋类则达到或超过发达国家平均水平]、水泥、电视、自行车、摩托车、纺织品、鞋类、家电、计算机、和钢、化肥、木材……等等包括进去,人均实际产值就已超过五千美元,而这些产品仅仅是国民生产总值的一小部分,还有许多产品和服务消费未算进去。
&&&&& 现在中国的电、钢、水泥、化肥、棉布、棉纱……等主要产品,人均产量早已高于韩国的水平[注:是产量,不是产值]。对比起其他亚洲国家来说,中国各种工农业产品的人均产量和消费量,则就是其他国家人均产量的好几倍。中国的各行各业,产能具全,拥有规模庞大而又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而从技术含量来说,中国也正在直追发达国家的水平。所以,我实在是不明白那些亚洲国家[如韩国、泰国或马来西亚等],它们到底是如何得出--它们的人均GDP“要大大高于中国”的这个结论的。
&&&&& 其三,从中国的进出口额所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分析,从中估算出中国经济的实际规模:
&&&&&& 一般来说,一个国家的进出口数字都是准确的[可以把中国对某个国家的出口数字同这个国家的进口数字作比较,数字一定是相吻合的],所以,从中国的进出口额所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分析,从中就可以估算出中国经济的实际规模。象美国、日本、巴西等经济大国的外贸比例都在20%以下,而中国则高达60%以上,这60%的比例不但严重偏高,而且不符合大国经济的正常水平,问题就在于中国的国民生产总值被严重低估了。
&&&&&&& 中国2008年的进出口总值超过了两万五千亿美元,而所公布的GDP则只有四万多亿美元而已,按所公布的数据--中国进出口总值和GDP的比例居然达到了百分之六十以上。---这就是说,如果扣掉那些出口少的服务业和农业的总值,那么,中国的企业差不多家家都在做外贸业务。所以说,这个比例是严重失常的,也是严重失实的。从官方所公布的数据看来,中国的贸易占经济的比例居然高于日本和美国好几倍,---这不只是过于异常,也是不可能的事。鉴于贸易的数字是准确的,那么,必然是中国的GDP被严重低估了,也就是说,中国所公布的GDP数据是严重偏低了。严格地说,如果断定中国实际的经济规模远远大于官方所公布的数据,则其他的许多数据就变得合理了。如果把中国的GDP数据扩大3到4倍,那么,外贸总额就只占到GDP的20%左右,这才比较符合中国的实际情况。&&据此推算,2008年的外贸总值为25000多亿美元,则中国的GDP应该是13万亿美元左右。
&&&&& 有一篇论文,说的是中国经济对外贸的依存度超过了百分之六十八,因此,那位专家便断定中国经济很难摆脱这次世界性的经济危机。但我要提醒同胞们的是: 所谓“一个13亿人外贸依存度超过68% 的国家…[专家原话]”的说法, 根本就不符合中国经济的实际情况的。 中国经济果真是象那位专家所说的那样----对外贸的依存度超过68%的话,那么,在中国,差不多家家都在做出口生意,而到处都是出口企业了。但其实上,真正能够看到的出口企业却不是很多。我在企业经营的商业活动中,曾经从南到北地走遍了沿海的那些出口大省,但是,在十家中国企业当中,差不多还不到一家是做出口业务的。中国的出口行业主要是以第二产业的产品为主,除此之外,中国庞大的第一产业,其出口业务则是极其稀少。而布遍大江南北的第三产业,则就几乎没有什么出口业务了! 沿海的出口大省都这样,这就更不用说那些出口业务少的内陆省份了! 这说明什么? 说明外贸在中国经济的比重并不是那么大,说明中国经济的重心还是内需居多,内需的规模庞大: 中国13亿人的消费以及一千三百万平方公里幅员[海陆]的建设需求,其规模之大可想而知!----那么,如果外贸的数据是正确的,这也只能说明中国的经济总量并不象所公布的数据那么小。 从具体观察的企业实况看来,中国进出口总值和经济总量的实际比例大概也只能是在百分之二十以下。因此,我们完全有理由可以断定:由于中国的外贸数据是准确的[这是贸易两国双方和一些世界机构的统计结果,而不是中国的单方统计结果],问题就在于中国的GDP被严重低估了。
&&&&& 所以,如上所述:如果按正常的经济结构比例[进出口总值大概只占经济总量的百分之二十左右]推算: 去年中国的进出口总值超过了两万五千亿美圆,那么,中国的GDP按理说就应该是13万亿美圆才对[甚至还多,因为只有具备经济规模的一桶水,才能给外贸一杯水]。这也才能解释中国的许多重要产品的产量在世界上都是第一,而中国的经济总量却为什么只能居老三,而且还不到美国的三分之一的怪诞原因。
&&&&& 在国内,很多人都喜欢妄自菲薄,叫苦连天,处处喊穷。所以,一提起中国,要么自我贬低,要么动不动就怒气冲天,好象是别人欠了他们三百两银子似的。有些人,则因为他们自己贫穷,或是他们的所在地比较穷,便总认为中国很“穷”,动不动就崇洋媚外,大骂中国,比反华分子更反华,---天下哪有绝对平均的事? 之所以会贫富不均,除了机遇之外,和个人的智慧与努力也是分不开的,我所了解的富人,他们所付出的努力和艰辛确实是要比常人多,而且还必须要有商业灵感和市场嗅觉才行。就如同并非每人都能成为艺术家、体育明星、文学家等等一样,因此,也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富翁的。有些人明明就是他们自己懒惰,有机会也不想争取,有拼搏的地方也不想奋斗,畏苦怕累,还要整天怨天尤人,埋怨社会不公。如果说,头脑苯并不是他们的过错,但是,好吃懒做则就是他们的不是了。我就开除过不少这样的员工: 对工作总是挑三拣四,吊里郎当,或者浑水摸鱼,或者心不在焉,总想跳槽[那些满口“民主”的自由派们大都是这类人]。明明有机会可以加班多赚钱,可他们就是不想做得那么辛苦,宁可少赚也不能亏了玩乐。象这样的人,怨谁呢?
&&&&& 至于社会的福利制度,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解决的问题。再说,福利应该是为了提高全民在医疗、教育、养老等方面的公共保障水平,为了照顾孤、老、病、残、弱、幼的,以及照顾一些一时还找不到工作的失业者,因此,如果你不是孤老病残弱幼,或者不是失业者的话,你又在起哄什么呢?& 难道赖着纳税者养你吗? 你以为到了西方就可以躺着依赖人来养吗? 到了西方就有挖不尽的金子吗? 不想自强不息的人,到哪个国家都是一样的命运!
&&&&& [现在,真正值得抱怨和担忧的社会问题,其实就是教育、医疗、养老送终等问题&&这是改革开放后所造成的社会的严重倒退,也是罪大恶极的“计划生育”政策所造成的种种后遗症&&这不只是给民间带来了严重的生活危机[如,老年化问题],还为国家埋下了不可估量的前途危机[如教育质量、兵源质量、人才质量等]。我一想起这些问题也同样是怒火冲冠的,也希望民间的抱怨能够引起政府的关注!!!]
&&&&& 但还有许多人,总把国外想象成了天堂,总觉得国外的月亮圆。这是因为,中国大多数人都没有去过国外,没有对比,便不知优劣。例如,泰国和马来西亚的人均GDP都比中国要高,按说他们的生活应该比中国好了,可是,实际上并非如此,他们平民的生活比中国的穷人还差! 在亚洲,除了日本以外,中国人的实际生活水平其实要比其他的国家高[哪怕是中国的穷人也要比他们的下层平民过得好]。你们如果有机会出国,看看所谓的“四小龙”的韩国,再对比京、沪、粤、吴、闽、浙等省人民的实际生活,你就会觉得韩国人的生活水平其实就如同中国的中等省份水平而已。那么,中国的GDP为什么会少报呢? 关键就在粤、吴、闽、浙等经济大省的私营成分大,为了偷税藏富[特别是南方人,最怕露富,本文里对此有专论],所报的实际GDP往往不到实际的百分之十,而且,全国还有许多个体经济根本就无法统计[有些个体户大多只靠现金交易,连执照都没有]。所以,中国GDP的水分问题,并非如外界所猜测的那样“含水量高”,而是缩水量高。
一&中国有太多的GDP和民间收入的数据,没有被统计进去
&&&&&& 1. 由于中国的农业还是个体的小农经济为主,又是现行的“免税区”,所以,最是无法得到具体统计的。我们所能够统计得到的,大概也就是一些上了规模的农业产业,或者靠国家收购的以及市场上用以大宗交易的一些方面。至于农民们许多自供自足的耕种、经营[如经济作物、多种副业、农产加工、食品制作、土产采获、特产收集、帮工转手等等]以及其它的额外收入等等,则是根本无法得到具体统计的。有些农民在农闲时作些诸如豆腐奶酪、糕饼甜品、面线米粉、蜡烛香火、礼品吉物、竹编石雕、木制丝绣、……等等,全都是属于家庭作坊,都是直接送货上门或者挑担沿乡镇叫卖,全都不在统计之中。至于许多农民或农村商贩,则把蔬菜豆菽、水果薯芋、鸡鸭鱼肉等等的农产品或土特产品,直接挑到附近城镇卖掉,则更是不在统计之中。
&&&&&& 2. 中国民间的服务行业,几乎都是以现金交易为主的,其中的绝大部分都不在统计之中。因此,除了有办营业执照的服务业能够统计得到以外,民间的个体服务几乎都不办营业执照。至于有办营业执照的私营服务经济,根本就无法真正了解到他们的营业额到底是多少,能够了解到的都只是象征性的了解[例如,有许多经营者都有明店和暗仓的双重经营,明店是给客户看的,暗仓则是主要的运作中心。一些营业额百万以上的店,每个月大多只交几百元的税而已。还有那些歌吧舞厅,酒店饭馆、洗浴桑拿、娱乐场所等等,则更是无法知道他们实际的营业额。]。
&&&&&& 3. 中国人是一个非常勤劳进取的民族,许多人在第一职业收入之外,都不失一切机会地从事第二或第三职业,那些第二或第三职业的所有收入,几乎全不在统计之中。许多企业和单位,每年还有许多的津贴、暗补、奖励、红包、佣金……等等,也都不在统计之中。所以,所谓中国人均收入的数据,大多无法反映事实。这也才能说明--在房地产不断涨价的情况下,购买房子的人为什么还是趋之如骛。
&&&&&& 4.中国规模庞大的私营经济,由于偷税漏税严重,所以,绝大多数企业都隐瞒实际产值,所能统计得到的数据只是实际产值的一小部分而已。为何说广东和福建这两省经济的总和,就抵得上一个小日本呢?& 这是因为: 闽、粤、吴、浙、琼等东部省市,都是偷税漏税大王,所以,许多GDP都是少报的,没有被统计进去。以我对闽、粤企业界的熟悉:&估计闽、粤的实际GDP差不多是公开公布数据的五倍以上甚至还要多。如,闽、粤企业的财务管理大多要做三本账[一本专门做给政府机关看的---所做的账本数额往往不到实际GDP的十分之一。一本是给董事会或经营者看的---那才是真账。还有一本是给金融机构或客户看的---可以根据需要做出各种假账]。一个年产值十亿的企业,他们只会做一亿的账骗政府。有些个体户则都是现金交易的,基本不在统计之中,甚至连营业执照都不办,只是在名义上挂靠某某企业的某某部门而已。所以,在各省所公布的GDP数据中,居然出现了内蒙古人均GDP比福建还高的滑稽现象。----我并不怀疑内蒙古人均GDP的数据,只是,福建人的实际生活水平实际上要比内蒙古人高很多----其原因是福建的实际GDP被严重少报了----也就是前面所说的偷税漏税的原因。闽、粤是侨乡,还是对外投资的财团区,所以,在海外和省外还拥有庞大而神秘的资产。所以,如果以实际统计的数据[包括那些偷漏的产值],用同等的价格[不是以官方公布的汇率比值]算,则闽、粤的经济总量就已经抵得上一个小日本了。&&
&&&&&& <font color="#.我是以实际的生活体会和亲身见闻为依据的,而不是以公布的GDP数据为依据的,所以,尽管山东的GDP不低,但由于国有经济比重大,所创效益并非私有,因而居民的实际收入并不很高。根据实际见闻,暂时还不敢把山东也列为高生活水准的省份。 另外,广东的珠江金三角、福建的闽南金三角等地区才是名副其实的富裕地区,但并不是闽、粤所有地区的生活水准都很高的: 这是因为,这两个地区[广东的珠江金三角、福建的闽南金三角地区]的经济主体都是私有经济,私营企业非常发达,企业的创利当然都只能是归私人所有,人均的实际收入当然要比国有经济成分大的省份高。 除了当地企业的经营收入以外,这两个地区还是全国最著名的侨乡,世界上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华侨祖籍都在这两个地区,丰盛的侨汇收入往往成倍于国内的经营收入。 另外,这两个地区还是对外投资的财团区,对外投资的企业遍布天涯海角,在国内外拥有几万家的企业和数不清的资产,对外投资的收获,是这两地居民的第三收入。所以,这两地的实际生活水准并不亚于日本、美国等发达地区。&&&
&&&&& 6.除了这两地以外,闽、粤等东部省市的其他地区也有不发达的,但是,同理,许多亚洲国家也有一些不发达的地区,所以,彼此彼此,但其他亚洲国家[日本除外]富裕地区的生活水准绝对要比闽、粤富裕地区的生活水准差很多。
二&中国产品价格的严重偏低,也是导致中国人均GDP数据严重缩水的原因
&&&&& 中国产品的物美价廉,是全世界众所周知的。在美国,同样款式和同等质量的一种玩具,中国的产品只要卖六美元,而意大利的产品却要卖六十多美元。中国的产品虽然价格很低,但质地都很高,甚至比其他国家还要先进[如通讯产品等]。然而,由于“中国制造”还处于上升发展阶段,是不可能一步到位的,因而,中国产品目前还只能是以量取胜。所以,在当前,尽管中国的产品铺天盖地,占据着世界的每一角落,但以美元计算的总值却并不是很多。如果用世界统一的价格计算的话,则中国的出口总值就要翻上几倍甚至是十几倍。同样,水涨船高,中国的GDP数据也同样要跟着翻上几倍甚至是十几倍。
&&&&& 当然,这种现象也很容易引来一些蠢货的攻击,例如,有些不懂装懂的蠢货就说:“正是中国低廉的劳动力供养着欧美那些贪婪的掠食者,中国拼命地用珍贵的而低廉的原材料制造廉价的出口产品,而被卖到外国后被外国买办转手获得暴利,而中国只得到了微不足道的利润,中国是用血在养着一群外国杂种”。如果这位蠢货的“道理”能够成立的话,那么,是不是中国必须马上停止出口那些“用低廉的劳动力、珍贵的而低廉的原材料制造的廉价的”产品? 是不是必须把中国原来所占有的市场拱手让给印度、墨西哥、东南亚……等等的第三世界国家? 是不是必须让中国成千上万的出口企业马上倒闭? 是不是必须让无数“低廉的劳动力”赶快失业? 这样,中国就不必“用血在养着一群外国杂种”了! 这不就称了那些攻击者的意了吗?
&&&&& 市场竞争的法则本来就是这样的: 它必须要有一个积累阶段、上升阶段、品牌阶段的发展过程,不可能是一步登天的。况且,产品的上升还有待于科技和文化的同步发展。而其实上,中国已是从积累阶段而逐渐过渡到了上升阶段了,离品牌阶段也已经不远矣[其实,部分的中国产品已经开始品牌化了],到那时,中国再也不必“用血在养着一群外国杂种”了!&
&&&&& 在中国的商品大量出现之前,有许多高档的生活品,是各国人民原来想都不敢想的奢侈品,然而,由于中国制造业的兴起,使得各国人民终于梦想成真--实现了奢侈消费的高质生活。中国铺天盖地的商品,还成为了稳定各国物价的镇海神物,成为美国等发达国家生活成本低廉[低物价]的根源。当中国的商品出现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的时候,给各国人民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变化。同样的一种消费品,中国的产品往往只有发达国家同类产品价格的几分之一、十几分之一或者几十分之一,但品质却直追发达国家。这样,中国的制造业就给各国人民带来了福音----让他们买到了曾经连做梦都不敢想的奢侈品。使各国人民手中的钱一下子宽裕起来---同样数目的一笔钱,翻了几倍的值,可以买到比原来多出好几倍的东西,使得全球无数下层的平民百姓,也能过上中产阶级的生活。从表面看来,中国产品是方便了世界,但同时,中国也开始拥有了整个世界。
&&&&&&在中国产品“品牌化”到来的时期,也就是中国告别“廉价”的时代,随着中国产品价格的正常化,中国的GDP数据必然会因为产品价格的提升而得到大幅度上升。那时,一个新的经济霸主的面孔,就要开始显露出来了!&&&&&
三&中国汇率比值的严重失实,也是导致中国人均GDP数据严重缩水的原因
&&&&& 人民币和美圆的实际比值最多也就是2:1或者3:1而已,而不是官价汇率过分离谱的7:1。所以,从数据上看起来,中国总是显得那么“穷”。中国2008年所公布的GDP是三十多万亿人民币,按官价汇率比值的算法,则只有四万多亿美元而已,但如果按实际的比值[人民币和美圆的实际比值最多也就是2:1或者3:1],则中国2008年实际的GDP就是10万~15万亿美元[这只是从官方公布的数字去计算而已,还不包括大量没有被统计进去的私营经济的产值]。如果真要以实际产量[包括那些被漏掉统计的产值],并以实际物价来估值的话,中国的人均GDP应该是超过一万美圆才对,而中国的经济总量说什么也不会比美国低的[现在美国国内只剩下科技、金融、服务三大块而已,而中国则有几百种产品的产量是世界第一的。中国的产品,几乎淹没世界的每一角落。如果把中国所生产出来的总产量用世界统一的物价估值,则中国的GDP数据就不会显得那么可怜了。]。
&&&&& 比如,中国数据上的人均GDP只能和印度同属于发展中国家,但有过这两地生活体会的人都知道: 这两个国家的生活水平简直就是天差地别的。在不久前,英国慈善组织“救助儿童”发表的报告指出: 每一年,印度有200万五岁以下的儿童被饿死,每1000名新生儿中就有92人死亡。印度穷人则叫苦连天,有些人甚至一天只吃一餐。在印度,无论你走到哪里,到处都能看到成群结队的乞丐和露宿街头的穷人。在印度,死个人就象死只蚂蚁一样。印度的城市,简直就是脏臭无比的垃圾堆。他们那破破烂烂的基础设施,更是百年而无一变……。印度有4、5亿世界上最穷的贫困者,贫穷程度和规模超过非洲,世界第一,其人均钢产量、发电量、粮食产量等所有民生指标都是世界末尾,高速公路基本没有,铁路运能很小,效率低下,更重要的是国内的基础工业无论规模、品种还是技术水平都极差,根本没有实现工业化……。&
&&&&& 又如,从数据上的GDP看来,日本的人均GDP要比中国高出十几倍,但是,有到过日本生活的人,都清楚日本人的实际生活水平并不比中国东部的富裕地区好多少。例如,当我们已是习惯于整箱整箱地买水果、啤酒时, 日本人却总是一根一根地买菜(还有买四分之一白菜的)、一个一个地买苹果、一片一片地买西瓜……,这并不是因为日本人会精打细算,而是因为日本物产贫乏,物价昂贵的原因。日本人均每月几十万日元的惊人收入,其实上是买不到许多东西的。日本人的收入,从数据上看起来是很可观的,但并没有实际的物值:一百日圆的实际价值大概只值一元人民币而已[其实还不值一元],而不是官价汇率的7元多。日本人的社会福利也没有如那些假洋鬼子所吹嘘的那样滋润: 日本民众的福利主要是靠企业提供的,& 政府并没有为平民提供福利。随着企业的日益艰难,平民的福利已是越来越没有保障了!&&&& 以我所认识的一个日本朋友(华人)为例吧: 她的丈夫在一家制造公司工作,年收入780万日元(按官价汇率约58万人民币),比日本家庭平均收入的556万日元(按官价汇率约41万人民币)要高。但扣除每月二十多万日元的楼宇按揭(每年近300万)、孩子的8万日元学费(每年约100万),再加上全家6人生活费后,基本上没钱可储,生活比较拮据。日本人买房子,普通的职员是要用一生的劳动来换取的,所以,他们的普通职员必须努力工作才能还清贷款。一生拼下来,贷款还完了,他们也老了。日本的食物很贵,所以,他们平日里都是一丁点一丁点地买,显得很小气,我很少看到他们买过完整的食物[如,整个西瓜、整打鸡蛋、整篮蔬菜、整盒水果、整箱饮料……等等,在日本普通家庭吃饭,绝对是无法让你吃得过瘾的。& 反之,如果一个6口的中国家庭,年收入也是近60万人民币[人均十万人民币],会剩不了钱吗?&& 可见日元并没有汇率的实值,所以,数据都是虚假的,要看他们实际的衣、食、住、行、用等水准,才能够判断生活的幸福与否。& 什么是钱? 当它有物值的时候才显珍贵,当它没有物值的时候就是废纸一堆,日本人空有那么多的纸钱,的确是“很富”。而中国的物产虽然山堆海积、船装车运,产品铺天盖地,但人们口袋里的钱数确实是不多,当然是“很穷”。
&&&&& 再如,依据韩国的物价,1000韩元其实只值1元人民币而已,而不是官价汇率的1000:6。所以,如果对比中国物价的话,所谓韩国人均一万多美圆的年收入,在韩国也就只能买到几千美圆的物品和服务消费而已。 不少哈韩的蠢货总是喜欢吹嘘韩国的所谓人均每年一万多美圆的“高收入”, 但是,有到过韩国生活的人都知道: 在韩国,一万多美圆也只能买到三百公斤的牛肉而已。而我国的人均收入虽然只有三千多美圆,但在中国却可以买到一千多公斤的牛肉。以韩国人均三百公斤牛肉的年收入--而对比起我国人均一千多公斤牛肉的年收入,这其中,实在是看不出韩国人的生活能比我国好在哪里?& 当然,人不可能是天天只吃牛肉的,但韩国的其他物价,除了部分工业品以外,大多数物品的价格总要比中国同类物品的价格昂贵六倍至十倍,服务消费就更贵了。在韩国,饭店就餐的价格特别的贵,一顿非常普通的饭就要花费超过人均10万韩元的钱,也就是说人均要超过100美元。韩国房地产的价格也是惊人的高: 公寓房的价格每平方米高达2000万韩元。韩国统计厅发布的“社会统计调查”报告说: 由于经济困难的持续,每10个韩国人中就有一个曾经因生活痛苦等而产生过想自杀的冲动,即便是月收入平均600万韩元以上的家庭也有11%的回答说自己的生活非常拮据。当我们每天吃着肉却嫌不好吃的时候,韩国人却把肉当成宝。&我们的红薯是喂猪的,但韩国人也当成宝。&当我们夏天可以把西瓜当饭吃,&韩国人把吃西瓜当奢侈品。在韩国,吃顿排骨都要上千元人民币,还就那么一点,要是在中国,都可以吃半个月了。草莓,在中国5块钱一斤,大约20~35颗;韩国则是盒子装的,一盒一打,12颗,大约售价折合人民币60块。韩国人的三餐,大都天天白菜萝卜,萝卜白菜,一点油水没有。在北京请韩国人吃饭的时候,韩国公司的会长就说:中国人吃的真好啊!那些到中国来的韩国公司总部小姐们,天天都有鱼肉和西瓜草莓等各种水果吃着,乐的嘴都合不上了。总体来说,韩国的生活水平比国内的一些城市要低上不少的。浙江省的GDP只有高丽省[韩国]的1/2(折合成美圆),但浙江省的平均消费水平已经超过了韩国1倍多,高丽省[韩国]的消费水平只有浙江省的1/2还不到。所以,一个国家的富与不富不能只是从金钱数的角度来衡量,还要从消费水平来衡量。 为了给韩国留点面子,就算韩国的价格只比中国贵六倍好了[按理说应该是十倍的]。据此,韩国人均近二万美圆的GDP应该除以六, 即:20000美圆/6 = 3333美圆。也就是说,韩国的人均GDP其实也就只有三千多美圆而已,大约相当于我国中等水平的省份。以我实际的生活体会和实际的社会观察看来,觉得人均三千多美圆GDP的这个数据----才更符合韩国的实际状况。&& [ 按物价和实际生活对比,在我国各省市的的人均GDP的排名中,高丽省只能排在第十三名,按次序应该是这样排名的: 1.港、2.沪、3.澳、4.京、5.津、6.粤、7.闽、8.吴、9.浙、10.鲁、11.辽、12.台、13.韩、14.冀、15.黑……高丽省(南韩省)只能相当于我国中等水平的省份。
&&&&& 人民币和台币、港币的比值就更悬了: 台币和人民币的实际比值差不多也就是15:1而已,但官价却是离谱的4:1,& 所以,& 台湾所谓的4000亿美圆GDP的实际物值--充其量也只能折算成七千多亿人民币而已。在全国各省市的经济实力排名中,台湾只能排在十名之外,而不是靠数据游戏来假充富裕的“名列前茅”。同样的,港币和人民币的实际比值大约是5:1左右,而不是官价离谱的1:0.88。& 正由于人们总喜欢迷信那些虚数,而不注重日常生活的实际水平对比[ 如,实际的衣、食、住、行、用等水准的对照],因此,靠数据游戏所塑造起来的“亚洲四小龙经济神话”,使得港台的人均GDP表面看起来要比大陆的人均GDP高很多,以致于使港台数据上的富裕程度被吹嘘得过于离谱,也使大陆的“穷困”程度总是被过于夸张!& 就这样,使得港台人一直总是生活在自慰的“优越”快感之中,成为了阿Q的正宗传人而不可自拔,并彻底沦为不可药救的井底青蛙而处处固步自封。& 但是,港人在香港的实际生活水平真的比珠江三角洲的实际生活水平高吗?& 而台湾人在台湾的实际生活水准难道真的比闽南金三角的实际生活水平高吗?& 如果能用公正的、不带变态的港台式意淫看问题的话,港台人根本就没有什么值得自傲的!&&&&& 香港的“亿万富翁”的确是不少的,例如,我的一个同学就是香港的“亿万富翁”----他的财产也就是楼上的一套住房加上楼下的店面、货仓、货物等,这在香港就已经值上亿港币了。但是,他那一丁点家产,要在闽南估值的话,充其量也就值几百万人民币而已,在闽南,百万是很普通的人家而已,算不上是“富翁”。所以,香港的许多中产级的“亿万富翁”,最多也就相当于大陆的百万富翁而已。
&&&&&& 大陆人毕竟出国的太少,有出国旅游的也只是走马观花而已,所以,绝大多数人对国外缺少了解,因此,全凭国内一些美化西方的报道,以及国外那些带有严重偏见陋见和成见的别有用心的恶毒报道,还有那些彻底洋化了的忘祖背宗的假洋鬼子的胡说八道,以及那些严重失实的影视作品的渲染等等,所以,使大多数的大陆人都生在福中不知福,有如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的感觉!&&&& 这种愚昧无知的自卑,实在是比贫穷更可悲: 盲目自大当然不可取,但如果过于妄自菲薄,彻底丧失了自尊和自信,则也不是一个曾经统治过世界的大天朝国民所应该有的。而大陆人的这种丧失民族自信心的自卑心理,也正是西方人所巴不得中国人这样的!&它们[西方和美日韩印等]希望中国人丧失斗志,更希望天朝人永无复兴之日!& 它们唆使那些中国的民族败类在宣传上不断美化西方、抹黑中国的目的,也就是为了打击中国人的民族自信。&& 其实,人间的兴衰是很正常的事,中国几起几落的历史也不是没人知道,有落也必有起,中国已是经受了一百多年苦难的磨炼,是应该再次复兴之时了----这也正是西方和美日韩印们所最为害怕的。 所以.国人们何至于自卑到如此?
&&&&&&&我并非有意夸大中国的经济规模,而只是从一个经营者的角度去判断经济实况。作为一个经营者,首要具备的素质就是对市场判断的准确: 包括经济总量、市场走向、消费能力、生活水平、行业竞争、商品动态、&消费心理、原料差异、技术发展、民生变化、风俗移易、文化流向、经济政策……等的因素,都是必不可少的研究对象。但这些因素只能靠经营者自己的研究判断才能准确。只有掌握准确的资料情况,才能对症下药,制定出正确的经营和发展方略,才不会误人误己。如果都象那些“专家”“学者”那样的闭门造车,则企业早就倒闭了! 我只能说那些“专家”“学者”们对实际情况的了解太少,而并不是有意贬低他们。&
&&&&&&由于经营上的需要,所以,我不时地总要到网上充充电。然而, 没想到的是: 真正使我得益的,却是许多不见经传的草根阶层的见解。而对某些所谓专家教授的论述,越是看得多了,就越是使我学会了看不起人,我不明白某些专家学者为什么老是那么喜欢故作玄虚! 他们对经济的论述和分析,差不多都是在玩弄数字游戏而已,或者是把一些书本上的空头理论以及一些网上的权威之作加以引用,或者把名人的谈话搬来套去,改头换脸,便就是他们的“学术成果”了!& 例如, 有一篇发表在凤凰博报上的经济文章,作者只是引用了一些日本学者的谈话,便论断“中国经济比日本落后八十多年”[由此推之,中国经济只相当于日本1929年的水平,这话恐怕连他的老婆儿子都不会相信!],这可是非同一般的夸张呵! 。这些“学者”,他们对经济的认知水平虽不怎么样, 但沽名钓誉、哗众取宠的水平却是无以伦比的!&&&
&&最后修改于
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经济的三驾马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