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比喻的比喻修辞手法的成语赞美冬不拉英勇无畏的精神

神鸟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认识生字 7 个,会写生字 14 个,掌握词语 11 个。 2、指导学生默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明白故事中蕴含的道理,体会课文所表达 的思想感情,感受民族文化的魅力。 3、引导学生体会“既??也??”的用法并造句。 4、初步了解课文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 了解神鸟是怎样一次又一次地从依尔特戈尔可汗那里逃脱的,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 从神鸟讲的 3 个小故事中,体会作者是怎样把自己的思想感情和善良愿望表达出来的。 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认识生字 7 个,会写生字 14 个,掌握词语 11 个。 2、初读课文,理清课文写作顺序,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重点: 读准字音,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 了解课文结构,理清课文写作顺序。 一、解题,导入新课 1、导语:我国是一个由五十六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在这个大家庭中有许许多多动人 的民间传说故事。今天让我们走进内蒙古的山林里,去看看那美丽的“神鸟” ,去听听那动 人的故事。 2、齐读课题 3、揭示课题: “神鸟” “神”是什么意思? 4、默读课文,神鸟神奇在哪儿呢?为什么称它为神鸟,说出本文的主要内容。 二、学习生字 1、汇报预习生字时有什么困难,同学间互相解决。 2、指导学生读准字音,如“伶、淙”字的读音;区分多音字的读音。指导学生区分“燥、 躁” “婉、碗”等相近字的用法。 3、自读全文,画出新词,再把词语放到句子中读一读,并结合句子理解词语的意思。 (字幕出示新词并出示含有新词的语句。 )读词、读语句。 4、小结: 指导学生在理解词语意思时要注意把词语放在语言环境中去理解, 不要就词解词。 有的 词语在不同语境下有不同的意思。如“包袱”一词在本文中的意思是“用布包起的包。 ”而 在“我们要放下包袱,轻装前进。 ”这句话中指思想负担, “抖包袱”又是指相声快书等曲艺 中的笑料。因此,在学习中要有意识地帮助学生区别这些词语在不同语境下的意思,扩大学 生对词语的理解。 三、自读全文,理清脉络 1、快速浏览课文,看全文有几个故事,想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2、提出不懂的问题,解决简单的问题。 3、小结:故事中有故事,读了以后,你有什么感受,有什么想法,请在下节课和同学 们交流。1 四、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积累新的词语 2、带着课后思考题再次读课文。 教学后记:(第二、三课时)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默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明白故事中蕴含的道理,体会课文所表达 的思想感情,感受民族文化的魅力。 2、初步了解课文的表达方法。 3、引导学生体会“既??也??”的用法并造句。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 教学难点: 作者是怎样表达这种情感的。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在蒙古族的山林里结识了一位新朋友,它就是――“神鸟” 。还记得课文主 要讲了些什么吗? 1、回忆课文主要内容。 2、提出不懂的问题。 3、理清文章结构。 二、读中感悟,体会情感 1、指名读 1―3 自然段。 (1)神鸟的神奇之处体现在哪儿? (2)想象着神鸟聪明伶俐的样子,自己读一读。 2、默读 4―16 自然段,出示自学提示: 3、全班汇报 步骤一:解决自学提示第 1 题 (1)小声读一读第 4 自然段 (2)出示 ①这句话写的是可汗的()活动。 ②从“非??不可”这组关联词中你看出了什么? ③读出这种决心与信心。 ④说一说这一自然段与下边内容的关系。 步骤二:解决自学提示第 2 题 (1)读相关段落请同学说一说,神鸟是怎样一次又一次逃脱的? (2)为什么神鸟能一次又一次地逃脱? 要点:①两人有约定 出示: A、自读语句, “既??也”这组关联词前后的意思有什么关系? B、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2 C、用“既??也”说一句话。 ②故事中猫、狗、乌鸦被猎杀令人同情 ③可汗富有同情心,被打动,叹了气,违背了约定 步骤三:解决自学提示第 3 题 (1)分别读 3 个小故事,画出故事中的人物、动物。 出示: (2)请你谈谈对他们的看法? (3)为什么好人也会办错事? 步骤四:解决自学提示第 4 题 (1)表达的情感 ①表达了对聪明伶俐的神鸟的喜爱之情。 ②表达了对狗、猫、乌鸦忠于职守,勇于救人的品质的赞美之情。 ③表达了对可汗富有同情心、善良之心的赞扬。 以上内容就是文章要表达的美好心愿。 (2)是怎么表达的 通过故事情节的起伏变化,通过人物形象的生动刻画来表达的。 4、学习课文第 17 自然段 (1)指名读第 17 自然段 (2) 可汗说 “确实没办法捉它回家了” 与课文开头中哪句话完全不同?为什么这么说? (3)能结合全文说说神鸟聪明在哪儿吗? 回读课文,概括回答 要点; ①人们捉不到它②捉到后与人们的约定③用惨遭错杀的故事打动人心, 使人违背 约定④知道有同情心的人都会被打动,一定会叹息。 三、总结全文,深化理解 1、读了这个故事后,你受到什么教育? 2、你怎么评价课文中的各种人物、动物? 3、总结: 神鸟以其聪明才智,使得可汗不得不打消了捉它的念头。这是贯穿全文的大故事。而神 鸟讲的 3 个小故事却是课文真正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这种表达方式是我们应该学习借鉴的。 4、请你向文中的人物说一句话。或赞美,或批评,或劝诫。 四、布置作业: 1、完成造句 2、积累词语 3、把故事讲给家人听 4、小练笔:选择课文中的一个人物或动物进行评价。以我想对你说为题或自拟题目。 教学后记:3 《格萨尔王的故事》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2.引导学生学会“稣、陌、犊、妥、缴、蹬、靴”7 个会认字。理解“酥油、陌生、牛 犊、妥当、缴纳、马靴”等词语。 教学重点、难点: 默读课文,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 大家都知道我国是五十六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 可是你们知道其中五大主要民 族是哪些吗?(汉、满、蒙、回、藏)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藏族绚烂而神奇的传说,听听藏族英雄格萨尔王的故事。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根据题目质疑,引发学生猜想课文内容 师:大家刚才读了题目,有什么疑问或想知道些什么吗? 生:我想知道格萨尔王是谁? 生:我想知道课文到底写了格萨尔王的什么故事? ?? 师(相机引入) :大家的思考都很好,现在就请大家带着这些问题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 文。看看能不能从课文中解决问题。 2.边读边想,引导学生思考课文讲了格萨尔王的什么故事,根据故事把课文分成两个 或三个部分,说说每部分的主要内容。 3.小组围绕上面的问题进行交流并汇报。 三、再读课文,把握主要故事的叙述顺序,体会格萨尔王的性格特点。 1.课文第二部分中所叙述的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是怎样的?(了解故事的叙述顺 序,理清这一部分的脉络) 2.格萨尔王(觉如)是怎样对待嘉察和岭地的亲人的,他的态度前后有什么变化?表 现了他怎样的性格特点。 (称为盗匪(不知情) ,准备战斗――献上哈达,哥哥求情――拥抱嘉察,热情款待) 四、重点部分的语言文字品读 1.好汉们四下寻找,最后发现了一个地方,那里山坡墨绿,平原紫黑,草尖上开着美丽 的花朵??那山川的牧草,岭地的牛羊三年也吃不完) 联系上下文,想象上面这段话描绘的场面,说说自己的感受,想一想,作者为什么要这 么细致地描写格萨尔王属地的风景? 2.“六名盗匪听我言??看什么妖魔鬼怪还敢来! ” 简要说说这段唱词表现了格萨尔王怎样的性格特点。 3.“黄嘴野牛的犄角??却不会咬噬亲生的幼虎” (联系课文练习第 2 题)说说这段唱词中的“野牛” “母虎”是想说明什么?相机引入 藏族传说常用唱词的特点以及《格萨尔王》作为口耳相传的知识。 五、联系全文,交流学习感受 大家觉得格萨尔王是个怎样的人,喜欢他吗,联系全文说说各自真实的想法。 大家学完了这个藏族传说,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吗? 六、巩固练习4 积累本课中的好词好句, 大家可以把觉得有利于以后习作的词语放到 “词语采集” 中去, 也可以把这些优美的词句记在自己的“采集本”上。 教学后记:3、冬不拉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 15、16 自然段。 2、引导学生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帮助学生认识 6 个生字,会写 15 个生字,掌握 11 个词语并能联系上下文理解它们 的意思。 教学重点: 了解王子与黑熊搏斗并英勇牺牲的事件,感悟王子的勇敢无畏的品德。 教学难点: 琴声分别描述了哪些故事情节,能结合课文内容找出来并说一说。 教学时间:3 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帮助学生认识 6 个生字,会写 15 个生字,掌握 11 个词语并能联系上下文理解它们 的意思。 2、理解文章层次,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重点: 1、了解课文大意 2、读准字音,认识生字,掌握词语意思。 教学难点:理清文章写作顺序。 教学过程: 一、读课题,导入新课 1 看冬不拉琴的样子,听弹奏冬不拉的乐曲。 导语:这种琴就叫“冬不拉” 。冬不拉琴声悠扬,琴的样子也很有特色,那么这种乐器 为什么叫冬不拉呢?这里面有一个怎样的故事呢?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 把你了解到的向 大家做一下汇报。 2、能说说冬不拉琴的由来吗? 二、学习生字,读准字音 1、 预习时易读错音的字有什么?易写错, 易混淆的字是哪个?你是怎么区分、 记忆的? 2、学习生字具体步骤: (1)判断正确读音 冥思苦想(mínmíng)骏马(jùnzùn) 依恋(luànliàn)匕首(bǐbì) (2)把正确字填在()里5 一()莫()自() ()勇如()如() () ()不安()死如() ()眉不展 (3)带读词语 (4)自己读一读,记一记这些词语(见书) 三、理清顺序,了解文章结构 1、 速读课文, 想一想文章先写了什么又写了什么。 最后写了什么?按什么顺序记叙的? 2、提出不懂的问题并解决简单的问题。 四、布置作业: 1、写生字,抄写词语,积累本课书中的成语。 2、读课后思考题,再次带着问题读书。 板书 1、瞎熊伤害人畜 2、王子除害牺牲 3、琴声讲述故事 教学后记:第二、三课时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 15、16 自然段。 2、引导学生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指导学生背诵 15、16 自然段。 教学重点:了解王子与瞎熊搏斗的过程,体会王子为民除害敢于牺牲的精神。 教学难点:阿肯的琴声是怎样使国王了解事情的经过的,体会这种表达方式的特点,感 悟哈萨克民族的音乐文化。 一、导入新课 谈话:同学们,请齐读课题,初步了解课文内容后你说一说“冬不拉”指的是什么?这 节课我们要细读课文,看一看这种乐器得名的由来。 二、回忆课文,理清脉络 1、出示填空:本文先写了,又写了,最后写了,这是按照的顺序记叙的。 2、能根据填空说一说本文的主要内容吗? 三、抓住重点,朗读理解,体会情感。 1、默读 2-10 自然段,思考 (1)你认为王子冬不拉是一个怎样的人?从哪儿看出来的,边读边画批。 (2)全班交流(学生从哪一点切入都可以,教师最后梳理顺序) 要点一:不顾个人安危(2 自然段) 出示文字片 步骤①“自告奋勇”一词什么意思? ②联系上文想想为什么王子自告奋勇去除掉瞎熊? (联系第一自然段及国王的表现,理解“一筹莫展” 、 “心急如焚” 、 “愁眉苦脸”等词语 的意思。明白任务艰难,危险性大,别人无法完成,替父分忧,为民除害这几个意思。 )6 要点二:胆大心细,不辞辛苦(5、6 自然段) ①先读一读 ②王子是怎样找黑熊、 布置兽夹的?把描写他动作的词语找出来, 从中你看出了什么? (不畏艰辛的为民除害,他决心坚定,胆大心细。 ) ③写黑熊的这一自然段删去可以吗?为什么? (不可以。 这部分写出了黑熊的狡猾, 可以看出下面王子与瞎熊的搏斗时危险万分的。 ) 要点三:勇敢无畏,不怕牺牲(7 自然段) ①王子与瞎熊是怎样搏斗的?读一读 ②指名朗读,大家评一评。 ③你感到这场面怎么样? 2、小结: (1)冬不拉是怎样的一个人? (2)理清文章层次,先写什么又写什么。 四、想象画面,朗读课文,体会情感。 1、 “冥思苦想”什么意思?人们深思什么,苦想什么,为什么这样冥思苦想?(联系上 文) 2、想出什么办法? 3、读琴声这一部分,说一说通过音乐阿肯是在讲述什么事情? 4、找出与琴声相对应的故事情节读一读。 (同桌对读) 5、理解“视死如归、低回婉转、音韵铿锵、如泣如诉”词语的意思,这分别是怎样的 场景? 6、指名四人读四种琴声,指名四人读四种相应的故事情节。 (1)指名朗读 (2)说一说这几个情节。 (出示填空) 7、带着想象,配乐朗读。 8、配乐背诵(自由读、背) 9、试着背一背,介绍自己是怎么背诵的? (想象画面背、回忆故事情节背、抓住四个词语背等) 10、用琴声叙述王子为民除害的故事,让你感受到什么? (音乐也是一种语言,音乐的魅力,音乐文化的特点) 五、弄清来历,明白意义,体会情感 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说一说乐器的来历。 六、总结全文,归纳板书,提高升华 1、全文还有几处描写表达了人民群众的思想感情,请你找出来读一读。 2、读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受?请和大家说说。 3、归纳板书,提高升华 冬不拉纪念琴 自告奋勇承担重任视死如归 不辞辛苦准备作战低回婉转 毫不畏惧英勇搏斗音韵铿锵 献出生命为民除害如泣如诉 七、布置作业,巩固练习 1、继续背诵课文 15、16 自然段 2、积累词语,会说成语的意思。7 3、小练笔:写读后感。要求从多角度写 (如对人物的崇敬,对音乐语言魅力的感受) 教学后记:《火把节》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 2.引导学生了解彝族火把节的盛况和火把节的纪念意义, 体会彝族人民欢度节日时无比 欢乐的心情和彝家人勤劳勇敢、不屈不挠的品德。 3.帮助学生认识“蒿、寨、矫、犄、蝗、淫”6 个生字;会写“帕、披、毡、宰、寨、 矫、跤、熊、嫉、妒、蝗”11 个生字;掌握“头帕、披毡、山寨、矫健、摔跤、嫉妒、蝗 虫”等词语。 教学重点、难点:了解彝族火把节的盛况和火把节的纪念意义,体会彝族人民欢度节日 时无比欢乐的心情和彝家人勤劳勇敢、不屈不挠的品德。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预习。 1.根据需要查找资料(如有关彝族、火把节等情况) 。 2.自读课文, 自学生字; 默读思考: 课文是分哪几部分写的, 你是根据什么划分出来的? (二)导入新课。 谈话: 1.同学们都喜欢哪些节日?说说过节的情况和心情。 2.我国是有着五十六个民族的大家庭,除了全国人民共同的节日,很多民族还有自己特 有的节日,我们先交流一下查找的这方面的资料。 3.“来吧,到我们大凉山来吧,??”听,彝族朋友在召唤我们了。我们今天就一起走 进大凉山,走进彝族的火把节去感受那盛大的节日气氛吧!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朗读课文。 2.说说课文写了哪几部分内容。 3.课文写了火把节的哪几个场面? (四)细读课文,理解感悟。 1.读了课文,你对彝族火把节有了哪些了解? (准备过火把节那天的活动――打扫房子,准备节日饭菜,斗牛、摔跤,点燃火把奔向 田野山川,围着篝火尽情歌舞,火把节的来历) 2.你最喜欢哪些场面,说说自己的感受。 3.说说彝族火把节的来历。了解了这个传说,你想到了什么?大家交流。 (通过第 2、3 两问,了解彝族民族风情和彝家人优良美德,从而感受民族文化的无穷 魅力。 ) (五)有感情朗读课文。 1.采取个人读、小组读、指名读等方式有感情地朗读全文。8 2.朗读你最喜欢的段落,展示给大家听。 (六)巩固练习。 1.交流学习、记忆生字的方法。 2.读读写写(课后练习 4) 3.词语采集――交流自己从课文中积累的词语。 教学后记:《刘三姐》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默读课文,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刘三姐疾恶如仇、敢于斗争的优良品 德。 2.引导学生学会“喉、禽、债、轿、箩、奴”6 个会认字。理解“歌喉、飞禽、欠债、 花轿、奴才”等词语及课文中出现的一些成语。 (一)导入新课。 1.放《刘三姐》选曲: 《山歌好比春江水》 。 2.谈话:这是一首脍炙人口的歌曲,大家知道它出自哪里吗? (学生根据自己查到的资料谈) 对,这是电影《刘三姐》中刘三姐唱的一支歌,它传唱了近半个世纪,深受人民群众的 喜爱。电影《刘三姐》就是根据壮族民间故事编的,今天我们就来学课文《刘三姐》 。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要求:1.读准生字表中的会认字,并记住它们。 2.思考:课文是分几部分写的?重点部分写了刘三姐的哪几件事? 第一件:莫怀仁的管家仗势抢阿牛射中的野兔,刘三姐路见不平,用歌声大灭了管家的 威风。 第二件事:是刘三姐用山歌揭穿了莫怀仁想霸占茶山的阴谋,莫怀仁恼羞成怒想用“提 亲”的鬼主意陷害刘三姐,刘三姐提出要想结亲就对歌摆擂台。 第三件事:写“对歌”情景。这部分重点描写了刘三姐和乡亲们在对歌中击败了财主和 秀才们。 3.以上两项内容在小组或全班交流。 (三)抓住关键语句,深入理解课文。 1、结合课文说一说刘三姐的机智勇敢和莫怀仁一伙儿的蛮横和愚蠢表现在什么地方。 刘三姐:敢于揭露财主及其走狗的伎俩,敢于仗义执言,敢于用智慧来讽刺和斥骂财主 及其走狗。莫怀仁一伙儿:想霸占别人的劳动果实,想霸占茶山,诬陷刘三姐的哥哥欠债, 想要强娶刘三姐。 2、结合具体歌词,想一想刘三姐的机智有哪些具体表现,你是怎么理解刘三姐山歌内 容的。 重点引导学生体会山歌中所说明的道理,引导学生体会山歌中所运用的夸张、比喻、对 偶等修辞方法, 体会运用语言斥骂和讽刺莫怀仁一伙儿的巧妙之处。 不必向学生讲述修辞知 识,只需要引导学生明白这些修辞表达了什么内容和取得了什么样的表达效果即可。9 (四)整体感悟课文。 1.结合课文内容说一说:为什么土豪劣绅听了刘三姐的歌声如坐针毡,丧魂落魄;乡亲 们听了却扬眉吐气,拍手称快? 2.刘三姐和乡亲们唱的山歌中你喜欢哪些?可以给同学们读一读,也可以唱一唱,然后 说说为什么喜欢。 3.读了课文谈谈自己的感受。 (五)巩固练习。 1.按下面要求从课文中找出成语。 描写刘三姐和乡亲们的: (疾恶如仇、仗义执言、扬眉吐气) 描写土豪劣绅和秀才的: (恼羞成怒、气急败坏、狼狈不堪、如坐针毡、丧魂落魄、幸灾 乐祸) 教学后记:语文百花园一 教学目标: 1、在本单元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加深对我国民族文化的了解与热爱。 2、在实践活动中,锻炼学生动口、动手、动笔的能力,培养与人合作的精神。 3、提高学生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 教学重点:达到整理资料的两项要求 教学难点:搜集资料的途径的落实,按主题分类的指导。 教学准备: 1、提前分组,落实搜集资料的途径。 2、请组长填写表格。 (表格见后面) 3、教师准备一些有关故事或歌谣。 4、歌谣文字稿、一份小报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导语:这一单元,我们学习了许多民间故事,你们看有的神鸟,有的格萨尔王,有 的冬不拉,有的火把节,有的刘三姐。在我们这五十六个民族大家庭中,还有许许多多民间 故事和民间歌谣呢!今天,我们就召开一个故事会,请各组同学来讲讲你们组搜集、整理的 故事或歌谣。 2、提出要求: (1)讲故事或歌谣时吐字清楚,内容健康、具体。 (2)语气生动、用手势助说话气势。 3、全班交流 4、介绍过程 刚才同学们故事讲的好,能把你们搜集过程或整理过程向全班介绍吗? (1)组长将填写表格利用投影给同学们看,并进行讲解。10 (2)组员补充并说说体会 表格一搜集途径 时间小组成员搜集途径(画“√” )具体内容 采访图书馆 上网读物 表格二整理资料 按主题分类故事名举例 善良、美好的 勤劳、质朴的 勇敢、无畏的 聪明、智慧的 二、各组把找到的民间故事及歌谣作为内容办一份小报,在全班展示并评出最佳编辑、 记者、优秀小报。 (出示老师找的歌谣,让学生读一读,出示教师准备的一份小报请同学参看。 ) 教学后记:编写故事 教学目标; 1、大胆想象,清楚完整地写一个故事。培养学生想象、书面表达能力。 2、懂得续写故事所表达的意思应与原文内容一致。 3、故事内容具体,有故事情节。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导入新课: 1、同学们,还记得《神鸟》的故事吗?谁能说说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 2、 “神鸟”给可汗讲了三个小故事,什么内容,都是歌颂什么,批评什么呢? 3、 可汗不甘心失败, 他又第四次捉住了神鸟, 神鸟又给他讲了一个故事, 什么故事呢? 你们现在就是这只神鸟,想想,你准备讲什么故事呢? 二、根据原文,选择材料 1、同桌互相说说(故事中角色是谁?故事内容是怎样的?) 2、全班交流。请 2-3 名说说 3、评议:哪些材料选的好,为什么? 4、小结:选材必须与原文意思一致,不能与课文内容脱节。怎样保持一致呢? 要点; (1)歌颂小动物某一方面的好品质。 (2)被主人误解错杀了。 (3)这个故事中的主人公令人同情。 三、内容具体,情节感人 1、出示例段,请大家修改 2、看来,要使故事情节感人就要有具体内容。11 要点: (1)写故事时,要想好这个故事分为几个环节,每一步是什么?理清文章顺序。 (2)写故事时每个人怎么说,怎么做,怎么想的要写出来。 (3)要把感人之处、令人同情之处写具体。 四、写出作文,互相评改 1、学生自己写文 2、读文,学生评议。 (按习作讨论平台中的三个问题评议) 3、修改作文,抄写作文 教学后记:猫 [教学要求] 一、认识猫的特点,体会作者对猫的感情,从而爱护小动物。 二、复习生字,理解本课生词,要求掌握:古怪、无忧无虑、尽职、闭息凝视、变化多 端、生气勃勃,会用&任凭&、&生气勃勃&造句。 三、懂得本课抓住猫的性格特点,有层次地叙述方法。 四、能正确、流利,有表情地朗读课文,并能背诵。 第一课时 一、导入(联系学生的生活,让学生对新课产生亲切感) 。 哪些小朋友家里养过猫?你们仔细观察过猫吗?猫给你们什么印象? 叙述:有一位很有名的作家,他的名字叫老舍(板书) ,他非常喜欢猫,还特地为 猫写了一篇文章呢!这就是我们课本上《猫》 。 二、自学课文。 △小朋友自己读课文,看能不能读懂。不懂的自己做上记号。 △查字典:尽职、变化多端、闭息凝视。 (让学生抓住组成词的关键性字眼,查字意,然后理解词义) △这篇课文中,写了哪些猫?(大猫和小猫) ,分段就可以把前面写大猫的作为一段, 把后面写小猫的作为一段。小朋友再读一遍。划分段落。分好段想一想:课文第一段,主要 写大猫的什么特点?课文第二段,写小猫的什么特点?把能概括它们这一特点的句子划下 来。 (第一段:猫的性格实在古怪。 ) (第二段:满月的小猫更可爱。 ) 三、讲读课文:第一段: 1.课文开头第一句就说:&猫的性格实在古怪&,当你读到这一句时,你是怎么想的。 2.下面就写它怎么古怪,它古怪在哪儿呢?听老师读课文。 3.范读第一段。 4.现在我们先来看第一小节,边读边想:从这一节叙述的内容里,我们看到了猫的 几种不同的形象。 结合放幻灯,以及平日观察,具体描绘一下猫的这些形象。每叙述一个形象,要求 概括一下自己对猫的印象。 △(放幻灯①:猫在睡觉)学生叙述:猫很老实。 (释:无忧无虑) △(放幻灯②:猫出去玩)学生叙述:猫很贪玩。 △(放幻灯③:猫等老鼠)学生叙述:猫很尽职。 (释:尽职) (突出:&非┉┉不可12 ┉┉&) 5.点拨:猫又是老实,又是贪玩,又是尽职,那么课文上是怎么把这些不同的特点 联起来的呢?你们再读读课文,特别注意课文中连接的词语和句子。 (&说老实吧,它的确┉┉&;&可是┉┉&;&说这贪玩吧,的确是呀┉┉&&可是┉┉ &) ①说它老实吧 6.比较读 这两种句式语气有什么不同? ②它很老实 ①说它贪玩吧 比较读 再比较比较,体会体会 ②它很贪玩 &说它老实吧&&说它贪玩吧&,我们体会体会,这种语气给你什么感觉?(并不完全 这样) 7.根据板书指点: 说它 老实(可是)贪玩 贪玩(可是)尽职 指点:说它老实,它是乖,可是,它又贪玩;说它贪玩吧,它是贪玩的,可是,它 又尽职的。所以课文开头第一句就说:&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这些就是猫的古怪的表现 之一。 启发:其实猫就是猫,白天睡大觉,晚上捉老鼠,没事东跑西跑,根本谈不上什么 古怪呀,老实呀,乖,贪玩呀,尽职呀。但是作者为什么这么写呢?(作者爱猫,觉得猫像 顽皮可爱的小孩似的,所以运用了拟人的手法,这样就把作者爱猫的感情表达出来了) 8.指导朗读。现在我们看,谁能把作者对猫的爱表达出来。 9.继续往读,猫又怎么古怪,这一节中,你觉得哪几句是主要的,能概括全小节内 容的,把有关的语句划下来,准备自己讲书。 (可划的词语:它要是高兴,能比谁都温柔可亲,它若是不高兴,一声不响。 ) 这一小节请小朋友自己读读、想想、讲讲。例如层次怎么分,详略怎么样运用的什 么表现手法,用词造句,甚至标点符号的作用都可以讲。 自己讲书要点: (1)&它要是高兴,能比谁都温柔可亲&后面用了冒号,表示下面写猫的温柔可亲。 (2)高兴时的温柔可亲是详写的,不高兴时一声不响,写得简略。 (3)写高兴,着重写了猫的不同叫声。突出有关词语: 长短不同 丰富多腔 变化多端 粗细各异 (4)猫并无高兴与不高兴之分,这里作者运用拟人的手法,表达了作者对猫的感 情。 10.指名读第二节,要把你们刚才讲的冒号、层次、感情,用停顿和语调表达出来。 四、巩固词语。 任凭、无忧无虑、温柔可亲、尽职、变化多端、闭息凝视、古怪,从中挑出两到三 个,写出猫给你的印象。 五、各自练习背诵一、二两节。 教学后记:13 第二课 一、讲读课文。 第一段,第三节。 1. 这一节进一步写出猫的古怪。 你们能用一对反义词把这一节的内容概括一下吗? (板 书:怕、勇猛) 2.用上关联词语把它们联接起来。&既┉┉又┉┉&&虽┉┉但更多的是┉┉& 3.现在我们来看整个的第一段,写猫的古怪,分了哪几层来写。就前一课出现的板书 指点。 说它 老实 (可是) 贪玩 __ 贪玩 __ 尽职 古怪 __ 温柔可亲 __ 一声不响 __ 怕 __ 勇猛 这些方面,课文中哪些写得详细(老实、尽职、温柔可亲、勇猛。根据学生回答在上面 这些词上用彩色粉笔做上着重号。 ) 为什么作者写猫的老实、尽职、温柔可亲、勇猛比写猫的贪玩、一声不响、胆小要详细 呢?(原因有二:一方面是作者爱猫,就把猫的长处写得详细,二方面事实上猫的优点是主 要的,不然的话,怎么会许多人家养猫,作者又怎么会爱猫呢?) 4.指导:概括段意,这一段主要写的什么?我们还可以用书上哪一句概括?(&猫的性 格实在古怪)这一句写在这一段的第一句,这叫什么方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让人一看 就明白,而且印象深刻) 第二段 1.你们再看第二段的第一句,在全段中的地位怎样?(也是段首概括) 。 课文上说&满月的小猫更可爱&,这个&更&字告诉我们,作者爱猫,更爱小猫。现在你们 从课文里找找,哪些词语本来是用在小朋友身上,现在却用到小猫身上去了。 (&好玩具;不 哭、打秋千、生气勃勃、天真可爱&以体会拟人手法的运用及作用。 ) 2.小猫的可爱,你们感觉了吗?我请谁来讲,先照课文讲,然后补充自己所观察的, 说出小猫的天真可爱。 3.指名朗读。 4.特点层次。 一根鸡毛 淘气 一玩起来 它们的胆子 你见了 二、练习背诵。 三、说话练习:过去我们写动物,只懂写出动物的形状、生活习性,这篇课文却着重写 出了猫的性格及作者对猫的爱。谁能选自己所喜爱的一种小动物,说出它的特点,表达出你 对它的感情。 (提供导语:_____的性格实在_____,_______。 ) [板书设计] 猫 (说它) 老实 (可是) 贪玩 古怪 贪玩 尽职 温柔可亲 一声不响14 怕 好玩具 小猫 更可爱 教学后记:勇猛 也不哭 胆子越来越大 摔抱打《珍珠鸟》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到由于“我”为珍珠鸟创造了安逸舒适的生活环境,精心地呵 护它们,逐渐得到了它们的信赖。揣摩课文的表达方法。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摘抄描写珍珠鸟外形和动作的 语句。 4、产生喜爱小动物的情感,体会到人与动物的和谐相处要靠相互之间的信赖。 教学重点: 知道虽然珍珠鸟很怕人,但是由于“我”为它们创造了安逸舒适的生活环境,精心呵护 它们,才使得它们与“我”越来越亲近,给“我”带来情意,从而体会到人与动物和谐关系 要靠彼此信赖。 教学难点: 理解“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的含义。 教学时间:2 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2、初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摘抄描写珍珠鸟外形和动作的语句。 3、学习作者精心呵护一对大珍珠鸟的内容。 4、试背自己喜欢的段落。 教学重点:初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 通过学习作者精心呵护一对大珍珠鸟的内容, 初步感受作者对珍珠鸟的关爱。 教学过程: (一)读题目,师生共同介绍作者。 (二)检查预习情况: 1、检查并强调一些字词的读音,如:垂蔓、葱茏、啄着、撞得、嚓嚓、较远、扒开、 趴在、颤动、好熟、呷呷嘴 2、学习“巢”的笔画,订正“框”的笔顺。 3、结合课文相关语句,理解词语意思:决不、神气十足、再三、信赖 4、检查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三)初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15 1、练习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将订正过的字词在句子中朗读准确。 2、默读课文,想想本文主要写了哪些内容? 3、全班交流。 (四)师生共同介绍珍珠鸟,了解到它是一种怕人的鸟,阅读课文中描写珍珠鸟外形和 动作的语句,练习朗读。 (五)品读作者精心呵护一对大珍珠鸟的内容,初步感受作者对珍珠鸟的关爱。 (六)作业: 1、练习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摘抄课文中描写珍珠鸟外形和动作的语句。 教学后记: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到由于“我”为珍珠鸟创造了安逸舒适的生活环境,精心地呵 护它们,逐渐得到了它们的信赖。揣摩课文的表达方法。 2、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产生喜爱小动物的情感,体会到人与动物的和谐相处要靠相互之间的信赖。 教学重点: 知道虽然珍珠鸟很怕人,但是由于“我”为它们创造了安逸舒适的生活环境,精细呵护 它们,才使得它们与“我”越来越亲近,给“我”带来情意,从而体会到人与动物的和谐关 系要靠彼此的信赖。 教学难点:理解“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引入: 齐读课题。先播放珍珠鸟的视频画面,请同学们浏览课文,找出作者是怎么描写珍珠鸟 外形的?冯骥才先生饲养了一家三只珍珠鸟, 在小鸟与大作家相伴的日子里, 作者曾以他的 笔触流泻下了一时的感受,还记得是什么吗?齐读――“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 初读了课文,你知道是说的是谁信赖谁呀?(珍珠鸟的雏儿信赖作者冯骥才) (二)学习课文: 1、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学习了 1 至 5 自然段,大家知道了那一对大珍珠鸟与作 者一点点?(熟悉了)可作者是怎样描写小珍珠鸟逐渐信赖作者的呢?出示自学提示:认真 默读课文第 6-16 自然段,从哪些语句看出小珍珠鸟逐渐信赖了作者?你有什么感受?做简 要批注,再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2、学生默读自学批注,教师巡视。 3、学生汇报交流,教师点拨: 教师设想:学生学习的切入点可能会有多种,如:按照文章顺序谈,也可能先谈自己感 受最深的内容,也可能将两处联系起来谈,这都是允许的,教师要顺学而导,以学定教。 (1) “探脑袋” :小珍珠鸟的好奇心多强呀! (2) “屋里飞” : 小珍珠鸟在屋里的具体表现让我们忍俊不禁, 它都去了哪呀? (笼子四周――柜顶上― ―书架上――灯绳旁――画框上――窗框上) 地点变化了这么多, 但我们为什么没有错乱的16 感觉,作者是如何巧妙描写的?(用了三个“一会儿” )瞧,我们低年级学过的表示时间短 的词大作家用的多巧妙呀,没画下来的同学快快批画积累下来。 小珍珠鸟在屋里四处活动,看来,它不仅活动的地点变了,活动的?(方式)也变了。 如果我就是作者,谁能来扮演小珍珠鸟告诉我原因好吗?师生进行对话。 师:你这只小家伙为什么起先只在笼子四周活动呢? 师:为什么又敢在我的屋里飞来飞去呀? 师:你为什么要落在柜子顶上呀? 师:你为什么那么神气十足地站在书架上,还敢啄我尊敬的那些大文豪的名字呀? 师:你一定觉得撞灯绳,跳上画框很有趣吧?窗子都打开了,你站在窗框上为什么都不 飞出去呢? 自由读,指名读。 (3) “喝茶水” : 它的这一系列举动,确实有了很大变化。看来大家越来越了解它了,能结合课文内容补 充一下吗?[出示文字片] 它先离我较远,见我不去伤害它,便一点点挨近,它是一只的小鸟。然后它蹦到我的杯 子上, 俯下头来喝茶, 再偏过脸瞧瞧我的感受, 它真是一只的小鸟。 它放开胆子跑到稿纸上, 绕着我的笔尖蹦来蹦去,它更是一只的小鸟。 指名回答。你们填写的这些词,不禁让我想到都和文中哪个词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怕 人的鸟)珍珠鸟的性格也变化了?能将你的感受朗读出来吗? (4) “啄笔尖” :同桌合作朗读这一段。 (5) “肩头睡” : 作家不是最珍惜自己的创作时间吗?不是最怕自己的创作思路被打断吗?(出示资料: 冯骥才先生的话: “我的生活秩序是很严的。无论有多么忙,我还是要保证每天有写作的时 间。 ” ) 小鸟在作家创作时睡在他肩头的画面却被作者称作美好的境界, 对比冯骥才先生的这 句话,不矛盾吗?你有什么感受吗?(冯骥才将呵护小鸟看得比写作更重要) 我们也和作者深有同感,都不忍心搅了小鸟的甜梦,我们该怎么读这一段呢?指名读。 提示学生应轻声慢读。 (三)回读第 1―6 自然段: 1、看来,在作者的精心呵护下,小珍珠鸟的活动地点变化了,我们感受到小珍珠鸟的 活动方式、性格也发生变化了,它越来越亲近“我” ,越来越信赖“我”了。透过小珍珠鸟 的变化,你感到仅仅是小珍珠鸟信赖作者吗? 大鸟也信赖我,它们允许自己的孩子飞出笼子,与“我”亲近。 2、 文中哪些语句体现出一对大珍珠鸟也信赖 “我” ?你不禁想读一读课文的哪些段落? 默读 1―6 自然段,画一画相关语句。 3、谁来朗读你画到的语句,体现一对大珍珠鸟也信赖“我” 。学生朗读所画语句。 (1) “它们就像躲进深有的丛林一样安全;从中传出的笛儿伴又细又亮的叫声,也就格 外轻松自在了。 ” (2) “小鸟的影子就在这中间隐约闪动,看不完整,有时连笼子也看不出,却见它们可 爱的鲜红的小嘴儿从绿叶中伸出来。 ” (3) “它们便渐渐敢伸出小脑袋瞅瞅我。我们就这样一点点熟悉了。 ” (四)关注描写人的语句,体会信赖是彼此创造的: 1、不论是大珍珠鸟,还是小珍珠鸟都对“我”产生了信赖,但这珍珠鸟一家为什么会 对“我”产生信赖呢?(因为是“我”精细呵护它们的缘故)画一画描写“我”精心呵护珍 珠鸟的语句。学生朗读,体会“我”对鸟的爱。归纳出:不看――不管――不伤害――不停17 ――不写 2、此时,我们再来体会作者的感受。你感到仅仅是鸟信赖人吗?作者坚信只要通过自 己的精心呵护;自己对小鸟的尊重;自己的付出的爱,就一定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五)扩展升华课文内容: 1、作者仅仅是想表明生活中只需要人与鸟之间的信赖吗?(不,人与人之间都需要信 赖) 2、是呀,有了信赖使世界多了一抹温馨的色彩,是什么才能使“信赖”永驻人间呢? 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认为是“爱” !因为爱,所以作者对珍珠鸟一家呵护备至;因为爱,所 以作者笔下的小鸟也充满了灵性。在大千世界里,何处不需要关爱,何处不需要信赖?让我 们再深情地读读作者那富有哲理又打动我们的话吧!齐读: “信赖,往往能创造出美好的境 界。 ” 3、你能仿照作者“信赖,________________。 ”的形式写一句有关信赖的句子吗?学生 写后汇报。大家都对信赖有了更深的感悟,就让我们心中多一份信赖,充满爱的情感,一齐 努力地去追寻作者所期望的那种境界吧! (六)布置作业: 1、继续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回忆自己的生活中,亲身经历或读到过哪些人与动物,人与人彼此信赖的事,写下 一篇日记。 板书设计:大鸟信赖探脑袋 珍珠鸟――――――――――――人屋里飞 小鸟爱喝茶水 啄笔尖 肩头睡 教学后记:海豚救人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 3 个生字。 2、朗读课文,了解海豚是怎样救人,为什么能够救人的。领会作者运用的表达方法。 3、受到爱护动物、保护动物的教育。 教学重点、难点: 1、从海豚救人的事件中,体会到海豚是人类的好朋友,我们应该保护动物。 2、学习作者所运用的表达方法。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在生活中,当人们遇到危险时,警察叔叔会救人;当发生火灾时,消防员叔叔会 救人。可是同学们知道吗?在动物世界中,也有一些动物会救人。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 于动物救人的文章。18 2、学生齐读课题。 3、同学们可能见过海豚精彩的表演,为它高超的本领所叹服。可你们知道吗?海豚 还被称为“见义勇为的海上救生员”呢!看到这个题目,你们想了解些什么? (1)海豚怎样救人? (2)想知道海豚救人的故事。 (3)海豚为什么会救人? (4)想知道海豚是怎样的一种动物? 4、过渡:课文的阅读提示中也提到了同学们想知道的一些问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顺、流利。 2、检查读书情况(抽一小组读一个自然段) 。 3、再读课文,想想课文中哪些段落讲了海豚救人的故事?哪些段落讲海豚救人的原 因? 4、你们打算用怎样的学习方式来学习这篇课文? (记者采访、当介绍员、朗读、汇报资料、介绍小报等) 5、学生分小组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课文。 (自主、合作、探究) 三、检查自学情况。 1、刚才哪个小组的同学采用记者采访的形式学习课文的?出示幻灯。 (一组) (汇报海豚怎样救人、为什么会救人。师生评价) 2、我听说有的小组在课前合作办了一些小报,能给大家介绍一下吗?(两组) (介绍两份小报,师生评价,贴在黑板上) 3、听了这两个小组同学的介绍,你们想看看这些见义勇为的海上救生员吗?(播放 录像) 刚才有一个小组是用介绍员向游客介绍的形式来学习的, 下面我们就请他们结合这段 录像给我们介绍,好不好?(一组) (师生评价) 4、海豚这么棒,你们想用哪些词语来形容我们的海豚呢?请你们上台把这些词语板 书出来。 (7、8 个学生) 5、感情朗读 5―8 自然段。 (播放录像) 四、交流文章的表达方法。 1、回忆《鲸》的表达方法。 (幻灯出示句子,学生说出所用的表达方式) 2、小组讨论:说说作者为了说明海豚救人,运用了哪些表达方法? 3、提问交流。 (举例叙述、提出问题、回答问题的方法。 ) 五、总结、扩展。 1、除了课文中介绍的内容外,你还知道海豚的哪些知识?介绍给同学听。 (学生展示 搜集的资料:故事、习性、种类) 2、学习本文后,你有什么想法?(爱护动物,保护环境) 六、作业。 练笔: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关于海豚的内容,写一篇《海豚的自述》 。用上学过的一 些表达方法。 板书设计: 海豚救人 海豚:见义勇为的海上救生员 1966 年一艘韩国海船 1972 年南非一位姑娘19 1992 年两名海员 海豚救人的原因 教学后记:《老人与海鸥》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 10 个会写字,6 个会认字及 9 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理解课文具体的语言文字,体会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深厚感 情,揣摩作者是如何把老人和动物之间的感情写具体的。 3、背诵课文最后四个自然段。 教学重点: 体会老人与海鸥之间深厚的感情。 教学难点:揣摩作者是如何将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感情真实、具体地表达出来的。 教学时间:2 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 10 个会写字,6 个会认字及 9 个词语。 2、了解课文内容。学习课文第一部分,体会老人对海鸥的喜爱呵护之情。 3、通过联系上下文,想象句子所描绘的画面,感受到老人与海鸥之间的默契。 教学重点:体会老人对海鸥的喜爱呵护之情。 教学难点:想象句子所描绘的画面,感受到老人与海鸥之间的默契。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我们通过老舍先生的笔触感受到了猫的可爱; 因为冯骥才先生的精心呵护, 怕人的珍珠 鸟与他能和谐相处; 即将葬身大海的人们居然能被海豚挽救了生命??这些发生在人与动物 之间的一幕幕,让我们为之动容。今天,我们还要学习一篇发生在人与鸟之间真实的故事。 引出课题并板书。 (教师适时强调“鸥”字的笔顺笔画) (二)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1、检查预习生字、新词的读音情况。 (1)同桌互读,相互订正。 (2)指名读,强调: 旋(xuán)涡塑(sù)料袋模(mú)样扇(shān)动 炸了营似(shì)的 (3)齐读加强记忆。 2、指名说说哪些字在写法上要注意的地方。如:俯、歇、瞻 3、理解新词的意思。如: 抑扬顿挫――声音高低起伏和停顿转折。 亲昵――十分亲密。 (三)在预习的基础上再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20 1、练习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一遍,注意将本课的生字和新词读准确。 2、请你快速默读课文,想想从课文中你都读懂了哪些内容?之后,同桌两人相互简单 交流一下。还有哪些不懂的问题?(学生可能会质疑:为什么会发生“意想不到的事情”? 教师可以先设下悬念。 ) 3、认真默读课文,想想文章围绕着课题主要写了什么事?同时理清文章的结构。 (老人十几年如一日喂养海鸥,与海鸥结下了深厚感情;老人去世后,海鸥送别老人, 不忍离去。 ) (四)引导学生学习第 1 至 13 自然段,通过课文中具体的描写初步体会老人与海 鸥之间的深厚感情。 1、默读老人精心呵护海鸥的部分,想一想老人和海鸥之间有着怎样的感情,你是从课 文中的哪些地方体会到的,做一做简要批注。 2、根据学生汇报进行交流、点拨,重点学习以下内容: (1)喂海鸥:抓住描写老人动作的“放、退、撮” ,描写海鸥的“应声而来、扫” ,感 受老人喂海鸥的动作娴熟,他们之间那种默契的配合。联系上下文想象重点句描写的画面, 感受到作者的比喻是恰当、形象的。 练习朗读。 (出示课件)边读边想象翠湖边这道美丽的风景,感受老人与海鸥之间这份 真挚的感情。鼓励学生把这句话背诵下来。 (2)唤海鸥: ①学生可用自己的话简单介绍这部分内容,说说自己的感受。 ②指名朗读 4 至 9 自然段。 ③三个人为一小组, 分角色练习朗读这部分, 老师在行间中听听哪组最能表现出老人与 海鸥之间的这份亲昵之情。 (3)谈海鸥: ①学生谈感受,教师小结:说起海鸥,内向的老人滔滔不绝。十多年了,每逢冬天,老 人都到翠湖边喂海鸥,风雨无阻。老人和海鸥就像是?(亲人一样,板书) ②齐读第 13 自然段。 (五)结合板书小结课文第一部分内容。 (六)布置作业: 1、继续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抄写生字、新词。 教学后记: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理解课文具体的语言文字,体会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深厚感 情,揣 摩作者是如何把老人和动物之间的感情写具体的。 2、指导背诵课文最后四个自然段。 教学重点: 体会老人与海鸥之间深厚的感情。21 教学难点: 揣摩作者是如何将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感情真实、具体地表达出来的。 教学过程: (一)齐说课题引入。 (二)回顾课文主要内容: 浏览课文, 回忆课文向我们讲述了一个怎样真实而感人的故事?出示课件 (老人喂海鸥 的图片、海鸥送别老人的图片配乐)引导学生说出课文两部分的主要内容。 过渡:这样的情景完全出乎人们的意料,难怪作者说: ()的事情发生了。学生填写。 (意想不到)能换个词语吗?(出乎意料、出人意外、始料未及等) (三)学习课文第二部分: 1、指名朗读,整体感受海鸥对待老人具有怎样的情感? 2、进行二次默读,边读边批画:你是从哪些地方体会到海鸥对老人的深厚感情的?一 会儿将自己体会到的准备和同学们进行交流。 3、师生共同交流:选取最令你感动的一组镜头,和同学们交流自己体会到的。 (1)镜头一:海鸥围着老人的遗像翻飞盘旋,连声鸣叫。 ①为什么叫声和姿势与平时大不一样? (平时海鸥会以高兴的语调欢迎老人, 见到老人 是无比快乐的。而此时老人不见了,只剩下遗像,海鸥惊恐、疑惑更感到悲伤。 ) ②师生对读“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2)镜头二:海鸥纷纷落地,在老人遗像前站成两排。 ①海鸥为什么要这么做?(为老人守灵,与老人做最后的告别,已经把老人当成了自己 的亲人。 ) ②指名有感情地朗读。 (3)镜头三:收起遗像时,海鸥向遗像扑来。 ①它们为什么要扑来?(海鸥不舍得老人离去,希望老人留下来,永远和它们在一起, 哪怕只是老人的一张像也好。 ) ②请你结合文章所描写的相关语句,想象一下当时的场景,如果你当时在场,在这白色 旋涡中,你体会到了什么?(海鸥与老人的感情太深了。 ) ③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评读。 (四)回归整体,升华情感: 1、这一组组镜头,让我们深受感动,让我们为之感概。我们不禁要问:海鸥为什么会 有这样的异常举动呢?你能联系课文中相关的语句谈一谈吗?默读全文思考。 2、学生必然会回读到课文的第一部分,及时鼓励学生能够结合上文进行理解。通过回 读第一部分的相关语句, 进一步体会到正因为老人对海鸥的细心无私的照料与关爱, 他们之 间才建立起了如同亲人般的情感,在老人去世后,海鸥才会出现不寻常的做法。 (五)小结全文: 如今,在翠湖边,市民为了纪念这样一位关爱动物的老人,为他修筑了一座铜像。 (出示课 件)每到海鸥飞临翠湖边的季节,就会有许多市民像当年的老人一样,给它们喂食。老人虽 然已经故去, 但他关爱动物的善举将永远在人们中间传承下去! 让我们再次有感情地朗读一 边课题 教学后记:22 《草虫的村落》 教学目标: 1、默读课文,把握文章内容。体会作者是如何观察、如何展开想象和表达自己独特感 受的。 2、感受作者热爱自然、关爱小生灵的情怀。 3、学会 6 个会认字,并能按要求进行词语积累。 教学重点:默读课文,把握文章内容。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是如何观察、如何展开想象和表达自己独特感受的。 教学时间:1 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我们学习过了《猫》 、 《珍珠鸟》和《海豚救人》这三篇课文后,越发感到了动 物是我们人类的伙伴。 其实在动物界不仅仅是这些哺乳动物非常可爱, 就连大自然中我们常 见的那些不起眼的小虫子也别有一番情趣呢! 今天, 我们就一同走进虫子的家去感受这份快 乐,那里就是?(学生齐说课题,教师板书) (二)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自由朗读课文,要做到正确、流利。注意将自己在预习时自学到的生字新词读准确。 2、指名朗读课文,师生共同评价是否正确,反馈预习情况。 3、默读全文,想一想: “草虫的村落”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之后学生可简单谈谈, 可以用文中的词语,也可用自己的话。 (三)默读课文,把握内容: 1、出示自学提示:默读课文,想一想你在“草虫的村落”中看到了什么,画一画你是 从那些描写中体会到作者的丰富想象和独特感受的? 2、学生自学,教师巡视。 3、学生汇报交流自学情况,教师点拨: (1)从“归来的游侠”中,体会作者的独特感受: “我想,它一定是游侠吧!虽然迷了路,但仍有着傲然的气势。它不断地左冲右撞,终 于走出了一条路。 ” 追问:作者为什么要把黑甲虫称作“游侠”呢? 小结:从这位勇敢的游侠身上,我们体会到了一种成功者的喜悦。它是快乐的,作者看 到了它,并做了合理丰富的想象,也感到了快乐。 (2)从“村民和谐生活”中,体会作者的独特感受: 可抓住“驻足痴望” 、 “攀谈得很投机似的”等关键词句,体会小甲虫们不但同类之间相 处友好,和异类的关系也十分融洽。大家在这个小天地中,生活得真是其乐融融。 (3)从“音乐演奏会”中,体会作者的独特感受: “他们全神贯注地振着翅膀。优美的音韵,像灵泉一般流了出来。我敢说,它们的音乐 优于人间的一切音乐,这是只有虫子们才能演奏出来的! ” 学生可以通过“音韵” 、 “灵泉”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力。 作者认为甲虫的叫声“优于人间的一切音乐” ,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4)从“村民的勤勉劳动”中,体会作者的独特感受: 是什么力量使一只只小虫们这么勤勉地奔忙,你能理解吗?(生活的快乐,以及对自己 家的责任感,促使甲虫们如此勤勉的工作着。大家各司其职,在劳动的同时,它们也从中感 受到了快乐。 ) (四)情感升华,感受写法:23 1、我们随着作者在草虫的村落作了一次奇异的游历。可大家想一想,为什么我们不能 将日常见到的小虫子写成这么美的文章呢?同桌相互讨论讨论。 2、师生交流: (1)认真观察事物,特别是观察容易被大家忽视的小生灵,而且有自己独特的视角; (2)能展开丰富的联想与想象,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受; (3)喜爱小昆虫,有一颗关爱小动物的善良的心; (4)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 ?? 3、大家分析的都很好,其实作者在文中也流露出了,我们来一起对读一下文章的开头 和结尾部分,读出作者这份情怀。 (五)将自己喜欢的词句摘录在采集本上。 教学后记:《语文百花园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体会陈述句和反问句表达的意思和表达的效果,能将两种句式相互转换,不改变原 句的意思。 2、 能以阅读日记的形式交流在阅读过本单元的课文后的收获, 学习作者如何细致观察、 如何细致描写和如何表达自己的真实感情的。 3、挑选一种自己喜欢的动物,在小组内介绍清楚这种动物的外貌体态、生活习性和生 存环境。 4、阅读《螳螂的启示》 ,认识连续观察日记,知道这种日记在写法上的特点。 5、通过自己对某种事物的连续观察,学写连续观察日记。 教学时间:4 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同总目标 1、2。 教学过程: (一) “温故知新”中的句子训练: 1、通过第一组句子,体会陈述句和反问句的表达特点。 (1)轻声读读句子,说说两个句子的意思是否相同呢?(意思完全相同) (2)再默读句子,想想两个句子还有什么不同之处?根据学生的发现,老师适时总结: ①标点不同:一个用问号,一个用句号; ②部分词语不同; ③朗读时的语气不同; ④表达的效果不同,反问句所表达的感情要更强烈一些。 (3)师小结:第一句叫反问句,第二句是把第一句变换一种说法改为了陈述句。两句 的意思完全相同,但反问句表达的情感更强烈一些,可以增强语言的表达效果,我们在习作 中也可以尝试着写一写。 2、通过第二组句子,尝试改写。24 (1)审清题目。提示:我们在改写时要注意什么?(①不能改变原句意思;②标点要 正确使用;③不丢字,不写错别字。 ) (2)学生改写,教师巡视。 (3)指名汇报。根据学生出现的问题,要及时点拨订正。其中,变为反问句可以有多 种答案,只要意思保持不变,通顺即可。反问词可用“怎么” 、 “怎么能” 、 “难道”等。 (二) “温故知新”中的“拓展与交流” : 1、指名朗读导语。 2、默读丫丫的阅读日记,边读边想一想:丫丫的这则阅读日记中都记录了哪些内容? 3、根据学生的发言进行梳理: (1)读了什么?(自己感兴趣,印象深的一篇课文、某个段落,或几篇课文进行对比 阅读都可以) (2)读后产生了哪些问题? (3)思考后寻找到的答案是什么?即深入阅读后,揣摩到的写作手法。 4、想想丫丫这样做阅读日记,对自己的语文学习有什么好处吗? (1)将自己在阅读中的收获做及时记录,可以为今后的复习提供材料; (2)能将课文中作者的写作方法作更细致的揣摩,便于自己积累、掌握各种写作手法, 今后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 (3)培养自己质疑问难的好习惯,并通过自己反复品读和思考寻求答案; (4)坚持进行练笔,能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等等。 5、想想你在学习过本单元后,哪些阅读的内容让你最有收获或最感兴趣,不妨也照着 丫丫的样子,写一则阅读日记吧。 6、学生当堂写作,教师巡视。 7、指名朗读日记。师生共同评价,适时修改。 8、小结:希望大家能将阅读日记坚持写下去,一个学期后,我们做一次班级阅读日记 展览交流会,那时大家一定会写得很多,写得更好! (如果班级中已经有学生曾写过阅读日 记,老师要及时给予肯定、表扬) (三)布置作业: 1、陈述句、反问句互换的补充练习。如: (1)妈妈批评得对,我还有什么可说的呢? (2)时间如此宝贵,我们要珍惜它。 2、将自己课堂上所写的阅读日记进行修改完善。 教学后记: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同总目标 3。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 提前一周左右布置预习。提示学生认真阅读导语及活动建议、活动评价的内容。可以搜 集查找相关的资料,将自己的发言列一个简要提纲。 (一)通过导语引出口语交际话题,并引发学生的思考,回忆各自在课前所准备的25 内容。 (二)准备发言: 1、认真默读“活动建议” ,明确此次发言的要求和具体内容有哪些。 2、检查自己必须介绍的三项内容是否都做了准备?想想自己还想补充哪些内容?进一 步调整、完善自己在课前所列的发言提纲。心里面试着先说一说。 (三)明确小组发言的要求后,进行小组内的介绍。 1、认真默读“活动评价” ,对说者、听者提出的要求要分别明确。 2、小组内发言,之后本组按要求进行评价,选出本组发言最佳者。 3、每组选代表在班中发言,同学进行评价,选出本班发言最佳者。 (四)布置作业: 1、将今天的发言进一步修改,回家说给家人听,请他们作出评价。 2、预习“阅读平台” 。 板书设计: 介绍一种动物 内容:要求: 1、 外貌体态说者听者 2、 生活习性(1)内容准确,观点正确①认真倾听,不打断别人 3、 生存环境(2)说话连贯,有条理②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 ??(3)语气、语调适当③能大胆提出自己不同的意见 (4)动作、声音模拟准确 教学后记: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同总目标 4。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 课前布置学生预习连续观察日记《螳螂的启示》 。 (一)引入: 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都写过日记,但昨天我们预习的日记――《螳螂的启示》和我们所 写的日记有哪些不同之处呢?(同一个写作内容,却由几则日记共同组成) (二)明确什么是连续观察日记: 这样在一段时间内, 围绕同一个写作内容, 把观察到的事物发生的变化通过几则日记描 写出来,叫作连续观察日记。它属于应用文的一种。 (三)阅读内容,明确写法特点: 1、指名朗读,每名学生朗读一则日记,其他同学听听他们是否朗读得正确、流利,想 想每则日记各写了什么内容。 师生共同评价学生的朗读,明确每则日记各写了什么内容。 2、默读这六则日记,边读边思考:从这几则连续观察日记中你都学到了什么?把自己 最欣赏的地方画下来。26 3、学生交流自己的收获。 (1)先小组内交流。提示:可以从以下一个或几个方面来谈,但必须要结合日记中的 具体的语言文字交流收获。 (2)全班进行交流。 ①仔细认真地观察。找出能体现作者观察细致的语句。 ②认真思考。能通过观察事物,进一步思考,从中获得启示。 ③能坚持进行观察,做事能持之以恒,有始有终。 ④热爱生活,喜欢小动物。 ⑤能运用各种写作方法描写观察对象。如:比喻、设问。 ?? 4、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两则日记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四)小结: 1、我们了解到了什么是连续观察日记。请大家想一想:写这样的应用文,对于我们有 什么样的好处吗? 如: 培养自己认真观察事物、 深入思考问题的能力, 能将某种事物的变化及时记录下来, 锻炼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等等。 2、大家都坚持记录了一段时间的观察记录,是不是希望自己也能写出几则不错的连续 观察日记呢?我们只要前一段坚持认真观察,像作者那样细致描写、深入思考,一定能! (五)布置作业: 完善自己的观察记录,准备习作。 教学后记:第四课时 教学目标:同总目标 5。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 放寒假前,或学期初就布置给学生观察任务,确定观察对象,开始进行连续观察,并根 据观察到的及时作观察记录。 观察记录表: (在此期间,教师要经常询问学生观察及记录的情况,解答他们所遇到的 问题。 ) 观察时间 观察重点 详细情况记录 自己所联想到的 连续观察后获得的启示 (一)引入:今天,我们要尝试创作一种应用文,能准确地说出它的名称吗?(板书) (二)指导审题: 1、指名朗读题目要求,看看什么是连续观察日记? 2、默读题目,画一画:你还知道了什么?想提示同学们哪些地方? (1)写作的内容:种植花草果木、饲养小动物、观察气候变化、做科学小实验等。 (2)要记录事物变化的情况。 (三)回顾《螳螂的启示》 ,明确写法: 1、默读《螳螂的启示》 ,回忆从这几则日记中你都学到了什么?27 2、将《螳螂的启示》中你认为描写得好的语句练习朗读。 (四)习作讨论平台: 1、默读讨论平台中提示的问题以及三名同学所想到的内容。 2、拿出自己的连续观察记录,我们先回顾一下,你对哪种事物在什么时间进行了连续 观察?重点观察到了它的哪些变化? 3、展示 3 至 4 名同学的观察记录表格,简单评议。 4、班级中统计一下,哪些同学记录的是事物连续几天的不同变化,哪些同学记录的是 它有突出变化的那几天的情况。 师小结:变化比较快,比较明显的事物往往适于我们记录它连续几天的不同变化,如: 天气在一周内的变化、科学小实验前后的变化等。而变化相对时间段稍长一些的事物,适于 我们记录它有突出变化的那几天的情况,如:饲养蚕宝宝、泡水仙头等。 5、指名朗读书上三名同学的话,看看他们三个都想到了哪些习作中的内容。 第一个同学实现选择好了观察内容,准备进行连续观察; 第二个同学选择了日记的写作内容; 第三个同学明确了连续观察日记要注意的内容上的衔接,要写完整。 6、你能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也给自己提示些内容吗?先进行小组交流,再作全班交 流。 提示:写法方面、格式方面、内容方面,如:描写细致,获得了启示等。 (五)学生先试写一则,教师巡视。 (六)讲评一两则学生当堂所写的日记,修改。 (七)布置作业:写连续观察日记。 教学后记:《黄道婆》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我国历史上的巾帼英杰黄道婆对我国纺织业的伟大贡 献及她勇于革新、无私奉献的精神。 2.认识“媳、轧、卉、赢、祠”5 个生字,会写“谣、筒、媳、虐、累、州、憔、悴、 套、效、率、踏、卉”13 个生字,掌握“歌谣、虐待、劳累、憔悴、效率、花卉、赢得、 举目无亲、衣食无忧、百感交集、潜心研究、应运而生”等词语,理解“衣衫褴褛、乌泥泾 布、衣被天下”等词语。 3.学习作者是怎样抓住典型事例来表现人物精神的。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了解我国历史上的巾帼英杰黄道婆对我国纺织业的伟大贡献及她勇于革新、 无 私奉献的精神。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学习作者是怎样抓住典型事例来表现人物精神的。 教学准备: 演示文稿 第一课时28 教学目标: 1.认识“媳、轧、卉、赢、祠”5 个生字,会写“谣、筒、媳、虐、累、州、憔、悴、 套、效、率、踏、卉”13 个生字,掌握“歌谣、虐待、劳累、憔悴、效率、花卉、赢得、 举目无亲、衣食无忧、百感交集、潜心研究、应运而生”等词语,理解“衣衫褴褛、乌泥泾 布、衣被天下”等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了解文章主要内容,学习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 教学重点: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了解文章主要内容,学习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 教学难点: 了解文章主要内容,学习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预习准备 出示 ppt(预习题): 1.你认为黄道婆是怎样的一个人,举例说明。 2.全文写了黄道婆的几件事? 二、初读课文,读通读顺 1.自由读书,把词语读正确,句子都通顺。 2.检查词语 (1)听写 虐待漂泊思念传授歌谣研究创造推动认真赢得 (2)订正 3.默读课文,从听写的词语中选择几个词语,说说文章讲了什么事? 三、理清文章结构,学习概括主要内容 1.读课文,试着给文章分段,并说说每段的段意。 2.把段意连起来读读,这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 出示 ppt: 黄道婆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 “棉神” 。 黄道婆不堪忍受封建家庭的压迫而流落崖州, 并向当地的黎族人学习植棉方法和纺织技术。 黄道婆向父老乡亲们传授植棉技术和改革纺织 生产工具。黄道婆去世后,人们对她的功绩的追念。 (1)读读这段话,有没有问题,想想怎样修改,就简练通顺了。 (2)学生分组讨论修改主要内容。 出示 ppt(修改后的主要内容): 黄道婆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棉神” 。她不堪忍受封建家庭的压迫而流落崖州,并 向当地的黎族人学习植棉方法和纺织技术, 随后她回到家乡, 向父老乡亲们传授植棉技术和 改革纺织生产工具。黄道婆去世后,人们很怀念她的功绩。 (3)谁能总结出连接段意归纳主要内容的方法。 (重复的删去,碌牡胤揭么视锔爬āH鄙倭哟实牡胤郊恿哟省 ) 3.本文主要写谁?她做了什么事情? (黄道婆在崖州学习植棉方法和纺织技术,并回乡教给家乡的人民。 ) 4.讨论一下,学会了几种归纳主要内容的方法? 5.讨论结果 (1)连段意,归纳文章主要内容。29 (2)抓主要人物的主要事件归纳主要内容。 四、交流有关黄道婆的资料 黄道婆(约 1254―?)又名黄婆。我国元代著名的棉纺织技术家。松江乌泥泾 镇 (今上海县华泾镇) 人。 出身贫苦, 小时为童养媳, 不堪虐待, 逃离家乡后流落到崖州 (今 海南省的三亚市) ,向黎族人民学得纺织技术。 年间,她返回家乡,着手改革纺 织生产工具,创造了轧花车、弹花弓、纺车,改革了织机,提高了生产效率。她热心地把纺 织技术传授给乡人,促使松江一带棉纺织业繁荣发展,对当时植棉和纺织业起了推动作用。 至今她的家乡仍建有黄母祠。北京的国家博物馆里还陈列着她的塑像和松江布。 五、布置作业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写生字。 教学后记: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作者是怎样抓住典型事例来表现人物精神的。 2.了解我国历史上的巾帼英杰黄道婆对我国纺织业伟大贡献及她勇于革新、 无私奉献的 精神。 教学重点: 了解我国历史上的巾帼英杰黄道婆对我国纺织业的伟大贡献及她勇于革新、 无私奉献的 精神。 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是怎样抓住典型事例来表现人物精神的。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播放: “民谣??” 1.听了这段民谣,你知道了什么? (黄婆婆能帮人织布,她是个织布能手。) 2.还想了解什么? (黄婆婆为什么要叫这儿的人织布。两只哨子,两匹布是什么意思?黄道婆她自己织布 的水平有多高??) 二、初读课文,试着解疑 1.自由读书,试着从文中找到答案。 2.初读课文后,你可以回答哪些问题? 生:她教的是自己的家乡人。 生:她是在崖州学会了织布,并且生活得很好。 生:她从小受公婆、丈夫的虐待所以?? 三、深入质疑,探究学习 1.黄道婆好不容易从家乡逃了出来,学习手艺,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可她又回到了家 乡,文章读到这儿,你有什么新的疑问?30 (为什么她要放弃衣食无忧的生活回到那个让她受苦的地方?) 2.读读文章,你能否找到答案。 3.学生读句子 出示 ppt: 虽然黄道婆在崖州过得衣食无忧,但是她常常思念家乡。每次想起家乡的贫穷和人 们劳作的艰辛,黄道婆便百感交集。终于,到老年的时候,黄道婆毅然搭上顺道的海船,回 到了故乡。 (1)从这句话中你们读懂了什么?批注在自己书的边上。 (2)指名有感情地读。 (3)出示 ppt: 虽然黄道婆在崖州过得衣食无忧,但是她常常思念家乡。每次想起家乡的贫穷和人 们劳作的艰辛,黄道婆便百感交集。终于,到老年的时候,黄道婆毅然搭上顺道的海船,回 到了故乡。 虽然黄道婆在崖州过得衣食无忧, 但是她思念家乡。 每次想起家乡的贫穷和人们劳作的 艰辛, 黄道婆便百感交集。 终于, 到老年的时候, 黄道婆毅然搭上顺道的海船, 回到了故乡。 对比读读这两句话有什么新的感受。 (特别思念家乡) (4)是啊,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她想念. 在中秋佳节的时候,她想念。 (5)从中你觉得黄道婆是怎样的一个人。 (爱家乡) 5.从文章中什么地方感受到黄道婆爱家乡? 6.你认为黄道婆是怎样的人? 生:聪明,改进了纺纱的工具 生:手艺高超,教大家织物上绘画。 生:为家乡做了很大的贡献。 生:杰出的人才 7.资料补充 (1)找有关黄道婆推动家乡变化的内容 (2)出示 ppt: 各种各样布的图 松江布的图 (3)看到这一切,如果作为黄道婆的家乡人,你现在想对这位老婆婆说些什么? 四、自主归纳 1.出示 ppt: 黄道婆对家乡的爱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方面。 2.学生填写手中的小练习。 五、读写结合 1.出示 ppt: 我对集体的爱表现在: 2.学生讨论发言 六、布置作业 把黄道婆的故事讲给家人听。 教学后记:31 《提灯女神》 教学目标: 1.认识“歧、欲、敦、窟、渍、瞩”6 个生字,能正确书写“誉、鄙、歧、毅、伦、 敦、窟、批、臭、渍、降、瞩”12 个生字,正确读写“声誉、鄙视、歧视、毅然决然、伦 敦、 贫民窟、 大批、污渍、 臭气冲天、下降、 瞩目”等词语,会用“不是??就是” “不仅?? 还”造句。 2.能通过理解课文,学习南丁格尔无私奉献和忘我工作的精神。 3.体会作者是怎样通过典型事例来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 教学重点: 1.能通过理解课文,学习南丁格尔无私奉献和忘我工作的精神。 2.体会作者是怎样通过典型事例来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是怎样通过典型事例来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 教学准备: 演示文稿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 认识“歧、欲、敦、窟、渍、瞩”6个生字,能正确书写“誉、鄙、歧、毅、伦、 敦、窟、批、臭、渍、降、瞩”12 个生字,正确读写“声誉、鄙视、歧视、毅然决然、伦 敦、 贫民窟、 大批、 污渍、 臭气冲天、 下降、 瞩目” 等词语, 会用 “ “不是??就是” “不仅?? 还”造句。 2.能概括各段段意和文章主要内容。 3.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1.能概括各段段意和文章主要内容。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体会“不是??就是” “不仅??还”在句子里的作用和练习造句。 教学过程: 一、读题质疑 1.读到题目,你有什么疑问? (提灯女神指什么?为什么叫她提灯女神?) 二、初读课文 1.读准字音,争取做到正确流利地朗读,自学生字。 2.检查听写 歧视幸福赞誉呻吟安慰解除给予传奇 (1)歧视的近义词是什么? (2)传奇的“传”还可以读什么音? 三、默读课文,说说文章写了南丁格尔的几件事? 1.试着用抓主要人物,主要事件的方法来说说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 2.按不同事件,给文章分段。 第一部分(第 1―4 自然段) :讲南丁格尔不顾世俗的偏见和家人的反对,毅然32 地放弃优裕的生活,当了一名护士。 第二部分(第 5―9 自然段) :具体讲南丁格尔在护理事业方面的卓越成就。 第三部分(第 10―12 自然段) :讲南丁格尔逝世后,她在护理事业方面的卓越 成就,引起了全世界的瞩目。 四、学习文章第一段 (一)读读第一段,你都读懂了什么? 生:南丁格尔想当护士。 生:她的家人反对她当护士。 生:南丁格尔不顾家人的反对当了护士。 (二)在读懂的基础上,还有不明白的吗? 生:为什么家人反对她当护士? 生:南丁格尔怎么会有这样大的勇气与家人抗争? (三)再读第一段,寻找答案,用笔画出有关内容,仔细读读。 1.对于“护士”这个职业,当时人们怎样看? (有损家族荣誉) 2.我们一起来看看当时的贵族人的生活。 (播放影片) 3.对于护士这个职业你了解吗? 4.那么南丁格尔选择护士,实际上是选择了什么? 5.那她又是在放弃什么?从中你认为南丁格尔是个怎样的人? 五、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一部分 六、布置作业 查找有关南丁格尔的资料。做一份专刊。 教学后记: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通过理解课文,学习南丁格尔无私奉献和忘我工作的精神。 2.体会作者是怎样通过典型事例来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 教学重点: 1.能通过理解课文,学习南丁格尔无私奉献和忘我工作的精神。 2.体会作者是怎样通过典型事例来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是怎样通过典型事例来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 教学准备: 演示文稿 教学过程: 一、回顾全文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到全文写了南丁格尔的几件事? (选择护士职业、霍乱是照顾病人、照料伤员) 二、学习第二部分33 (一) 仔细读书, 你认为南丁格尔是怎样的一个人, 边读边把相关语句画出来, 做批注。 (二)全班交流 (三)交流中指导第五自然段朗读 1.你对“霍乱”这种病了解吗? 2. (出示有关“霍乱”的资料)读读这段文字介绍,联系南丁格尔的行为,你有什么体 会? 霍乱是一种由霍乱弧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通过被污染的食物或水传染,主要 症状是呕吐、腹泻、脱水、高烧等,如不及时治疗会导致死亡。 近两个月以来,一些非洲国家发生霍乱疫情,目前已造成 200 多人死亡。 报道说,自上周以来,利比里亚东南部地区的霍乱疫情已造成至少 100 人死亡。当 地官员分析,病因可能是患者曾饮用过被污染的河水。 几内亚比绍卫生部日前透露, 霍乱正在该国迅速蔓延, 全国 9 个省中已有 7 个省发 现疫情,目前患者已超过 5000 人,其中 89 人不治身亡。 在尼日利亚东部地区,也有 20 多人死于近来暴发的霍乱,另有数十人住院。 在马里,霍乱已至少造成 10 人死亡。 在塞内加尔和肯尼亚首都也分别有 13 人和 3 人死于霍乱。 此外,今年初以来,喀麦隆、赤道几内亚、冈比亚等国也都出现了霍乱疫情。 3.读出你对她的敬佩之情。 4.当你读到“日夜奔忙”这四个字时,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白天工作她吃不上饭,晚上工作特别紧张??) 5.有感情地朗读 (四)学习第六自然段 1.从第六自然段中感受到什么? 2.提到“前线”凭你的生活经验,你们对前线有什么认识? 3.对比读下面两句话,再联系前线思考一下,你又有什么新的感受? 出示 ppt: 南丁格尔得到这个消息以后, 立即组织了一个护士志愿队, 赶到前线去救护伤病员。 南丁格尔得到这个消息以后,被派往前线去救护伤病员。 (她是自愿去的,说明她心中有病人;她是自愿去的,冒着生命危险去的。 ) 小结方法: 我们抓住文中的重点词语,结合生活实际联想开来,并与南丁格尔的行为相联系,来体 会文章,多好的方法,希望同学们以后会运用这种方法。 三、总结 想一想:南丁格尔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学到这儿,你想说些什么? 教学后记:34 《香玉剧社号》 教学要求 1、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常香玉爱祖国、爱人民的高尚品质。 2、指导学生会认本课 2 个生字,运用已掌握的学习方法理解词句,读懂课文。 3、指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了解常香玉捐献飞机的原因及经过, 学习常香玉爱祖国、 爱人民的高 尚品质。 教学难点 了解常香玉捐献飞机的原因及经过。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质疑解题 1、学生质疑: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2、在学生质疑的基础上,归纳出: (1)这架飞机为什么叫“香玉剧社号”?它有什么作用? (2)为什么要写“香玉剧社号”飞机? 二、阅读提示,明确要求 自读提示,说说提示为我们提出了哪些要求? (1)读一读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说一说常香玉在抗美援朝中是怎样想的,怎样做 的。 (3)想一想课文赞扬了常香玉的什么思想。 三、自读课文,感知内容 1.自由读文,读通句子,读准字音。 2.默读,大体了解课文内容。思考上述你质疑的问题:你读懂了什么?哪里没读懂? (1)思考后自由发言,概述课文内容。 (2)请同学们把没有读懂的语句,和上下文联系起来多读几遍,多读多想。还不懂的,作 上记号,有疑问的,把问题写在旁边。 四、细读课文,质疑交流 1.把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提出来。 2.重点学习“常香玉捐献飞机”这一部分 (1)请你运用我们学过的“一边读,一边想”的读书方法,找出描写常香玉在捐献飞机的 过程中是怎样想的、怎样做的句子。 (2)想一想,你从中了解到常香玉的什么思想。 3.交流。鼓励学生主动积极地发表自己的见解。要求发言者,先交代探讨的是什么问题, 再说说是怎么读书思考的,然后阐明自己的见解,在交流中鼓励学生发表不同意见,尊重学 生独特的体验与感受。 4、探究:说说你心目中的常香玉。 五、谈一谈:学过课文后,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 “香玉剧社号”飞机 拿出积蓄 捐献飞机 卖掉汽车 多次立功 (为抗美援朝) 全国义演 常香玉爱祖国、爱人民 教学后记:35 《居里夫人的三克镭》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认识“镭、陋、弘、癌、签”5 个生字,会写“镭、陋、郎、贯、囊、弘、 捐、赠、数、癌、签” ,掌握“简陋、法郎、富甲一方、困惑不解、出乎意料、腰缠万贯、 解囊相助、弘扬、捐赠、数年、癌症、签字”等词语。 2.指导学生读懂课文,通过三克镭的故事,了解居里夫人科学家人格的伟大和精神的崇 高。 3.引导学生找出课文里哪些事情表现了居里夫人对人类贡献巨大, 哪些事情显示出居里 夫人经济的困顿,并初步了解课文这样写的好处。 教学重难点: 1.学生能读懂课文, 通过三克镭的故事, 了解居里夫人科学家人格的伟大和精神的崇高。 2.能找出课文里哪些事情表现了居里夫人对人类贡献巨大, 哪些事情显示出居里夫人经 济的困顿,并初步了解课文这样写的好处。 教学准备: 演示文稿。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认识“镭、陋、弘、癌、签”5 个生字,会写“镭、陋、郎、贯、囊、弘、 捐、赠、数、癌、签” ,掌握“简陋、法郎、富甲一方、困惑不解、出乎意料、腰缠万贯、 解囊相助、弘扬、捐赠、数年、癌症、签字”等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能简练地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教学重难点: 1.掌握本课生字。 2.能简练地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 一、背景介绍(有关居里夫人的生平) 出示 ppt: 居里夫人()原名玛丽•斯可罗多夫斯卡,波兰物理学家,最早荣获 诺贝尔奖的女性。她勤奋努力,于 1893 年获得物理学硕士学位,1894 年又获得数学硕士学 位。1903 年,居里夫妇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金。1911 年 12 月,居里夫人又获得了诺贝 尔化学奖。居里夫人终生为人类的幸福献身科学,从不计较个人的私利和荣誉。她先后获得 奖金 10 种之多、奖章 16 种之多,以及 100 多个名誉头衔。 二、初读课文 (一)过渡:居里夫人确实是个伟大的科学家,她的伟大并不只在于她在科学研究领域 的杰出贡献,还在于她的人格,今天我们一起来走进《居里夫人的三克镭》 。 (二)自由读书,要求正确流利 (三)检查预习情况 1.听写: 简陋弘扬腰缠万贯解囊相助癌症保留穷困一贫如洗镭捐献 2.解囊相助的反义词是什么? 一贫如洗的反义词又是什么?36 3.结合句子读懂词语: (1) “简陋”什么样?文中说什么简陋?该怎么读。 出示 ppt(句子): 端庄典雅的居里夫人与简陋的实验室。 那简陋前面再加上“异常”呢?又有什么新理解,那读怎么读这句话。 端庄典雅的居里夫人与异常简陋的实验室。 4.能从听写的词语中选择几个,来说说文章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吗? 四、深入读书,理清文章脉络 1.默读课文,看看这篇文章是按什么顺序写的?(按时间顺序) 2.分段段意 出示 ppt: 第 1-4 自然段先从美国记者麦隆内夫人 1920 年 5 月的一天采访居里夫人讲起,讲 居里夫妇在十八年前炼出了第一克镭, 当时每克镭价值七十五万法郎, 这位夫人应该早已富 甲一方了, 事实上十八年后居里夫人却买不起一克镭。 原因是居里夫妇十八年前就放弃了他 们的专利。 第 5、6 自然段讲麦隆内夫人为居里夫人奔走、募捐购买一克镭的饯的经过以及数年以 后美国公众再次向居里夫人捐赠一克锂的情况。 第 7、8 自然段揭示了居里夫人始终不要专利的崇高思想和美好的内心世界。 五、引导质疑 1.题目是《居里夫人的三克镭》 ,对于这三克镭文章有描写吗?读文章,找出来,读读。 2.你能结合居里夫人的处境,想想有什么疑问? (这三克镭她都做什么用了?第一克镭研究出来时她做什么?) 3.读课文自己试着解答问题。 六、布置作业 1、写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后记: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读懂课文,通过三克镭的故事,了解居里夫人科学家人格的伟大和精神的崇 高。 2.引导学生找出课文里哪些事情表现了居里夫人对人类贡献巨大, 哪些事情显示出居里 夫人经济的困顿,并初步了解课文这样写的好处。 教学重难点: 1.学生能读懂课文, 通过三克镭的故事, 了解居里夫人科学家人格的伟大和精神的崇高。 2.能找出课文里哪些事情表现了居里夫人对人类贡献巨大, 哪些事情显示出居里夫人经 济的困顿,并初步了解课文这样写的好处。 教学过程: 一、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可不可以对居里夫人做个简单的评价。 (居里夫人十分伟大;居里夫人很傻) 二、讨论、辩论中加深理解37 1.过渡: 这两种截然不同的评价, 令我们惊讶, 哪种评价更符合居里夫人的做人准则呢? 我们从书中寻找答案。 2.用笔画出有关描写居里夫人的句子,来证实你对她的评价,准备时间(5 分钟) 。 3.引导发现,深入探究,感悟居里夫人的伟大。 出示 ppt(句子): 端庄典雅的端庄典雅的居里夫人与异常简陋的实验室。 (1)对于这段文字,认为居里夫人伟大的同学,你是怎么理解的? 出示 ppt: 镭倾注了居里夫妇巨大的心血、智慧、体力,甚至生命。为了证实镭的存在,他们 在一间夏不避燥热,冬不避寒冷的破旧棚屋内从事起脑力加苦力的劳动,从 1898 年到 1902 年四年时间里,坚持不懈,终于从几十吨铀沥青矿废渣中提炼出十分之一克纯镭盐,并测定 了镭的原子量。1903 年,居里夫妇和柏克勒尔共同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金。 (2)结合资料,对于这段文字,你又有什么新的体会? (居里夫人的伟大就在于她把自己的研究成果, 毫无保留的贡献给了人类而没有考虑自 己。 ) (3)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师:一克镭的价格曾高达“七十五万”金法郎,我们一起来换算一下,合人民币多少? 生: (略) 师:那这一克镭可以为居里夫人换来什么? 生:豪宅、汽车、高档实验室 师:这些居里夫人有吗? 生:没有 师:那她有的只是?? 生:简陋的实验室 师:这简陋前面再加个异常呢? 生:感觉居里夫人的生活十分贫困,也感受到她对科学的追求是那样的执着。 师: (出示资料,最初研究出的一克镭的去向) 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抓住人物语言,体会居里夫人的伟大 (一)还能找到什么理由来说明居里夫人的伟大? (二)体会重点句理解 1.出示 ppt: 居里夫人的解释异常平淡: “没有人应该因镭致富,它是属于全人类的。 ” (1)读懂了什么? (2)用平淡的语气说说这句话。 (3)用异常平淡的语气说说这句话。 (4)从这“平淡”的语气中我们还可以感受到什么? (5)从这“平淡”的语气中,我们还可以感到那异常不平淡的是什么? (6)带着赞美的语气来读。 2. 他们所说的并非没有道理,但我仍相信我们夫妇是对的。人类需要勇于实践的人, 他们能从工作中取得极大的收获,既不忘记大众的福利,又能保障自己的利益。但人类也需 要梦想者,需要醉心于事业的大公无私。 (1)读懂了什么? (2)读出居里夫人的无私38 (3)读出居里夫人的忘我 (4)引出资料理解醉心于事业的大公无私 出示资料: 居里夫人、牛顿、爱迪生、研制“神州”的科学家的阅读资料。 3.读读这些人的故事,你们发现了什么? 4.在这些“醉心”于事业的梦想者心里有的只是什么? 生:有的是人类科学的进步,没有自己 生:有的只是科学研究,没有自己 生:有的只是为人类造福,没有 (1)能用一个词来评价这样的人吗? (大公无私、伟大??) (2)赞美的读 五、从三克镭的用处上体会伟大 六、对比体会“伟大” 第四自然段对那些冷漠的富商的描写是否可以不要,为什么? 七、归纳结论 现在你再来评价“居里夫人”是个什么样的人。 八、布置作业 1.写感受 2.给课文换题目 教学后记:《花木兰》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认识“昼、袜、赫、凯、孝、帼”6 个生字,理解“逊色、昼夜、鞋袜、 赫赫、凯旋、忠孝、巾帼、从军、男丁、不期而遇、幸会、张灯结彩、晋升、一表人才、受 之有愧、不可思议、须眉”等词语。 2.帮助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 3.引导学生体会花木兰的爽朗、善良和孝敬父母、热爱祖国的情怀,并初步了解剧本这 种文学形式,领悟其是怎样通过人物的对话来表现人物特点。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体会花木兰的爽朗、善良和孝敬父母、热爱祖国的情怀,并初步了解剧本这种 文学形式,领悟其是怎样通过人物的对话来表现人物特点。 教学难点: 初步了解剧本这种文学形式,领悟其是怎样通过人物的对话来表现人物特点。 教学准备: 演示文稿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学习了本单元的四篇课文, 认识了四位古今中外著名的女性, 她们的精神和业绩,39 在大家的脑海里留心了深刻的印象。 今天, 我们再来学习一篇反映我国古代妇女豪杰的课文, 题目是《花木兰》 。 二、介绍背景 我国古代有一个朝代叫北魏。就在北魏后期,北边的柔然族、东北边的库莫溪、契丹等 少数民族逐渐强大起来。他们经常派兵骚扰中原,抢劫财物。北魏朝廷为了对付他们,常常 大量征兵,送到边防去驻防。花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就发生在这个时期。 三、再次认识剧本 1.这篇文章和我们四年级时学的哪篇文章相似。 ( 《快乐王子》都是剧本) 戏剧是一种综合性的舞台艺术,剧本是舞台演出的依据和基础。 2.剧本有什么特点? (1)空间和时间要高度集中 (2)反映现实生活的矛盾要尖锐突出 (3)剧本的语言要表现人物性格 3.从剧本中我们能读懂什么? (1)故事内容 (2)重点通过人物特点感受 四、初读课文,了解文章内容 1.理解词语 逊色、巾帼、不期而遇、幸会、张灯结彩、须眉 2.读课文想想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 五、自由读,评价人物 1.默读课文,想想花木兰是个怎样的人,你是从哪里看出的,划出相应句子,做批注。 (爽朗、善良、孝敬父母、热爱祖国) 2.交流 (1)全文有几个人物? (2)这些人物各有什么特点? 3.分角色朗读课文 六、小组表演,突出人物特点 七.全班评价 八.课外拓展,读木兰诗 出示: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 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貉,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至黄河边。不闻 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但辞黄河去,暮宿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 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析,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比喻修辞手法的好处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