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mol的铜能与多少摩尔mol的稀硝酸完全反应?有多少摩尔mol的硝酸钡还原?在标准情况下能生成多少升的No气体?

[ID:7-2208592]辽宁省铁岭高级中学学年高一(下)入学化学试卷【解析版】
当前位置:
[ID:7-2208592]辽宁省铁岭高级中学学年高一(下)入学化学试卷【解析版】
3个学币 (或普通点1个)
同分类其他资源
资料简介:
==================资料简介======================1.要除去FeCl2溶液中少量的FeCl3,可行的方法是(  )A.滴入KSCN溶液 B.通入氯气C.加入适量铜粉并过滤 D.加入适量铁粉并过滤2.如表各组关于强电解质、弱电解质、非电解质的归类正确的(  ) A B C D强电解质 C NaCl CaCO3 HNO3弱电解质 CH3COOH NH3 HCl H2O非电解质 蔗糖 BaSO4 C2H5OH 酒精A.A B.B C.C D.D3.下列各溶液中氯离子(Cl﹣)的物质的量浓度最大的是(  )A.200mL,0.5molL﹣1的FeCl3溶液B.100mL,0.5molL﹣1的MgCl2溶液C.150mL,1molL﹣1的NaCl溶液D.50mL,0.5molL﹣1的CuCl2溶液4.下列属于纯净物的是(  )A.空气 B.漂白粉================================================压缩包内容:辽宁省铁岭高级中学学年高一(下)入学化学试卷【解析版】.doc
试卷类型:月考试卷/名校月考
资料版本:通用
适用地区:辽宁省
文件大小:167.13KB
下载与使用帮助
21世纪教育
中小学教师帮An error occurred on the server when processing the URL. Please contact the system administrator.
If you are the system administrator please click
to find out more about this error.资源篮中还没有资源,赶紧挑选吧!
《硫酸、硝酸和氨》同步测试3
扫一扫手机阅读更方便
预览已结束,查看全部内容需要下载哦~
扫码支付,立即下载
充值储值后下载,只需储值
高一化学《硫酸、硝酸和氨》练习题
一、选择题
1、当三份铜粉分别与足量的稀硝酸、浓硝酸、热的浓硫酸反应后收集到的气体在相同状况下体积相等时,三份铜粉的质量比为&&&&&&&&&&&&&&&&&&&&&&&&&&&nbs
审核人:zzhfu
扫一扫手机阅读更方便年全国高考试卷及答案-化学-pdf版
年全国高考试卷及答案-化学-pdf版
当前文档过大,建议您在wifi环境下观看高考化学考点解析全程复习考点:化学反应速率_伤城文章网
高考化学考点解析全程复习考点:化学反应速率
高考化学考点解析全程复习考点:化学反应速率1.复习重点 1. 2. 3. 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及表示方法. 理解浓度温度压强和催化剂等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初步运用有效碰撞,碰撞的取向和活化分子等来解释浓度压强温度和催化剂等条件 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2.难点聚焦 (一)化学反应速率: 不同的化学反应进行的快慢不一样. 有的进行得很快?瞬间完成. 如:氢氧混合气爆炸;酸碱中和等 有的进行得很慢?需数小时;几天;甚至几百年;几百万年?. 如:有机化合物间的反应,一般较慢,需数小时乃至数天;塑料的分解,需数百年.石油的形成 需几百万年?? 化学反应的速率: 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少(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来表示化学反应进行的快慢. 叫化学反应的速率. 浓度的单位,常用: mol/L. 则,化学反应速率的单位:mol/(L?min) mol/(L?s) 例:在一密闭容器内,装有氮气和氢气。反应开始时,氮气的浓度为 2mol/L,氢气的浓度 为 5mol/L。2 分钟后,测的氮气的浓度为 1.6mol/L,求这两分钟内的化学反应速率。2mol/L ? 1.6mol/L ? 0.2mol/(L ? min) 2min 答:这两分钟内的化学反应速率为: 0.2mol/(L ? min) 解 : V(N 2 ) ?以上化学反应速率,是用氮气浓度的变化来表示的,如果用氢气呢?用氨气呢?N 2 ? 3H 2 ? 2NH 3催化剂高温高压132 0 .80 .4 1 .2V(H 2 ) ? 1.2mol/L ? 2min ? 0.6mol/(L ? min) V(NH 3 ) ? 0.8mol/L ? 2min ? 0.4mol/(L ? min)显然,同一化学反应的速率,用不同物质浓度的变化来表示.数值不同. 故,在表示化学反应速率时,必须指明物质. 不同物质表示的同一化学反应的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 (二)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不同的化学反应,具有不同的反应速率.(如: 氢氧混合气爆炸;酸碱中和; 塑料的分解;石油 的形成?) 参加反应的物质的性质是决定化学反应速率的重要因素. 有些外界条件也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主要探讨浓度温度压强和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4. 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做实验 2-2(见 P32) 许多实验证明: 当其它条件不变时,增加反应物浓度,可以增大化学反应速率. 这是为什么呢? 化学反应的过程,就是反应物分子中的原子,重新组合成生成物分子的过程. 反应物分子中的原子,要想重新组合成生成物的分子,必须先获得自由. 即:反应物分子中的化学键,必须断裂! 化学键的断裂是通过分子(或离子)间的相互碰撞来实现的. 并非每次碰撞都能是化学键断裂. 即:并非每次碰撞都能发生化学反应.(如投篮.见 P33 图 2-2) 能够发生化学反应的碰撞是很少的. 有效碰撞: 能够发生化学反应的碰撞,叫有效碰撞. 活化分子: 能够发生有效碰撞的分子,叫活化分子. 活化分子比普通分子具有更高的能量!才有可能撞断化学键,发生化学反应. 当然,活化分子的碰撞,只是有可能发生化学反应.而并不是一定发生化学反应.还必须 有合适的取向. 在其它条件不变时,对某一反应来说,活化分子在反应物中所占的百分数是一定的. 即: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的数目和单位体积内反应物分子的总数成正比. 即:活化分子的数目和反应物的浓度成正比. 因此:增大反应物的浓度,可以增大活化分子的数目,可以增加有效碰撞次数. 则,增大反应物浓度,可以使化学反应的速率增大! 5. 压强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对于有气体参加的化学反应来说,增大压强,气体体积缩小,则单位体积中分子数增加, 则浓度增大,反应速率增大. 6. 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温度升高,使每一个分子的能量都增大.则: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加,反应速率增大! 同时,温度升高分子运动加快,碰撞次数增多,化学反应速率也增大. 7. 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催化剂能够降低反应所需要的能量,使更多的分子成为活化分子,大大的增加了活化分子的 数目,以及活化分子的百 3.例题精讲 例 1 盐酸与碳酸钠固体反应时,能使反应的最初速率明显加快的是 ( ) A.增加碳酸钠固体的量 B.盐酸的量增加一倍 0 C.盐酸的用量减半浓度加倍 D.温度升高 40 C [分析]增加反应物浓度,可以增大化学反应的速率。CaCO3 是固态反应物,增加其用量 并不影响其浓度,故 A 对最初的反应速率几乎无影响;对于一定浓度的盐酸,增加盐酸的用 量并不能增加其浓度,故 B 对反应速率也无影响;C 中虽然盐酸用量减半,但因浓度加倍, 会使最初反应速率加快,故 C 正确。 [答案]C、D [方法提示]本题考查学生对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啊的理解和应用, 用于巩固基 础知识。能增大反应速率的措施有: ①增加浓度;②增大压强; ③增高温度;④使用催化剂。 例2 度为 时的在、转化为的反应中, 的浓度为的起始浓度为,的起始浓, 3min 后 和。 计算该反应的反应速率是多少?3min的浓度各是多少?分析:计算化学反应速率的关键在于依据给出条件,正确求出各物质转化浓度,用转化 浓度除以反应时间,就可以得到反应速率,转化浓度求法简单,对于反应物来说: 转化浓度 = 起始浓度 - 终了浓度 对于生成物来说: 转化浓度 = 终了浓度 - 起始浓度本题给出生成物的终了浓度为, 起始浓度为零,的转化浓度为:依据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系数比, 可以由 度的转化浓度求出和的转化浓再用各物质的转化浓度除以反应时间(3 分),便可得出 的起始浓度和转化浓度,可以方便地算出 3 分钟时 和、和从、的浓度 反应 A + 3B = 2C + 2D 在四种不同情况下的反应速率分别为: -1 -1 v (A)=0.15 mol (L?s) v (B)=0.6 mol (L?s) v (C)=0.4 mol (L?s) -1 -1 v(D)=0.45mol (L?s) 。该反应进行的快慢顺序为 【分析】方法一:由反应速率之比与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比较后作出判断,由化学 方程式 A+3B=2C+2D 得出: v (A):v(B)=1:3,而 v(A):v(B)=0.15:0.6=1:4 故 v(B)&v(A),从而得②&① v(B):v(C)=3:2,而 v(B):v(C)=O.6:0.4=3:2 故 v(B)=v(c),从而得②=③ v(C):v(D)=2:2=l:l,而 v(C):v(D)=0.4:0.45 故”(D)&v(C),从而得④&③ 故该反应进行的快慢顺序为④&③=②&①。 方法二: 将不同物质表示的速率换算为用同一物质表示的速率, 再比较速率数值的 大小。 若以物质 A 为标准,将其它物质表示的反应速率换算为用 A 物质表示的速 率,则有 j -1 v(A):v(B)=I:3,则②表示的 v(A)=0.2mol/(L?s) -1 v(A):v(C)=1:2,则③表示的 v(A)=0.2mol/(L.s) -1 v(A):v(D)=1:2,则④表示的 v(A)=0.225mol/(L.s) 故反应进行的快慢 顺序为④&③=②&①。 [答案]④&③=②&① 例 4 一定温度下,对于反应 N2+02 2NO 在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措施能加快反应速率 的是:( ) A.缩小体积使压强增大 B.恒容,充入 N2 C.恒容,充入 He 气 D.恒压,充入 He 气 [分析]A 选项, 气体的量不变, 仅缩小体积, 气体的浓度必然增大, 速率必然增大。 B 选项,容积不变,充入 N2,使反应物 N2 的浓度增大,浓度越大,速率越大。 C 选项,容 积不变,充入 He 气,虽然反应容器内压强增大,但反应物 N2、02、N0 的浓度并没有变化, 因此不影响反应速率。 D 选项,压强不变,充人 He 气,反应容器体积必然增大。压强虽 然没变但 N2、02、NO 的浓度减小,反应速率减慢。例3 例 5 KClO3 与 NaHSO3 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 Cl ? 和 SO4 应速率随着溶液中 C ( H ) 的增大而加快。 (1)反应开始时,反应速率加快的原因是 (2)反应后期时,反应速率下降的原因是v?2?的速率如图所示,已知这个反。 。0t1??t[解析]由于 KClO3 与 NaHSO3 反应随 C ( H ) 增大而加快,首先写出二者反应的化学方程 式(或离子方程式: ClO3 ? 3HSO3 ? Cl ? ? 3H ? ? 3SO4? ? 2? ? 2?)可见反应后有 H ? 生成。?[答案](1)开始发生 ClO3 ? 3HSO3 ? Cl ? ? 3H ? ? 3SO4 反应,随 C ( H ) 增大,加快。 (2)反应进行至 t 1 时,因 C(反应物)减小,且 H ? ? HSO3 ? ? SO2 ? ? H 2 O 反应使C ( H ? ) 也减小,则减慢例 6 某温度时,在 2L 容器 中 X、Y、Z 三种物质的量随时间的 变化曲线如图 2-1 所示。 由图中数 据分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反应开始至 2min,Z 的平均反 应速率为 。 [分析] 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关键是 确定 X、Y、 Z 之间谁是反应物、谁是生成物 以及方程式中 X、Y、Z 三种物质的化学计量 数。确定反应物和生成物,主要是看反应过 程中各物质的有关量的变化情况,一般地, 反应物物质的量随反应的进行不断减小,生 成物物质的量随反应的进行不断增加,由图 2―1 可知,X、Y 为反应物,Z 为生成物。再 根据化学方程式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等 于相应物质的物质的量的变化量之比的规 律,结合图示 X、Y、Z 三种物质物质的量的 变化量即可求出它们的化学计量数,从而写 出正确的化学方程式。 由图示可知 x、Y、z 三种物质物质的量的变化量分别为: △nx=1.0mol 一 0.7mol=0.3mol △nY=1.0mol 一 0.9mol=0.1mol △nz=0.2mol―Omol=0.2mol 故化学方程式中 x、Y、z 三种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 0.3mol:0.1mol:0.2mol=3:1:2。因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X+Y=2Z。 Z 物质在 2min 内的平均反应速率,可通过先求出 Z 物质的物质的量浓度的 变化量,再根据反应速率的计算式(△c/△t)求解。 ―l -1 [答案]3X+Y=2Z , 0.05molL ?min [方法提示]确定化学反应方程式的步骤及方法是: (1)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确定。方法是:反应物的物质的量、质量或浓度随反应的进行不 断减小;生成物的上述量随反应的进行不断增加。 (2)反应方程式[如: aA(g)+bB(g)――cC(g)+dD(g)]各物质化学计量数的确定。 方法是: a:b:c:d(化学计量数之比) =△nA:△nB:△nC:△nD(物质的量的变化量之比) =△cA:△cB:△cC:△cD(物质的量浓度的变化量之比) =vA:vB:vC:vD(反应速率之比)4.实战演练 一、选择题(每小题 5 分,共 45 分)? 1.(2001 年高考理综题)将 4 mol A 气体和 2 mol B 气体在 2 L 的容器中混合并在一定 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 2A(g)+B(g) 2C(g)?-1若经 2 s(秒)后测得 C 的浓度为 0.6 mol?L ,现有下列几种说法:? -1 -1 ①用物质 A 表示的反应的平均速率为 0.3 mol?L ?s ? -1 -1 ②用物质 B 表示的的反应的平均速率为 0.6 mol?L ?s -1 ③2 s 时物质 A 的转化率为 70% ④2 s 时物质 B 的浓度为 0.7 mol?L ,其中正确的 是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 2.把下列四种 X 溶液,分别加入四个盛有 10 mL 2 mol?L 盐酸的烧杯中,并加水稀 释到 50 mL。此时 X 和盐酸缓慢地进行反应,其中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1 -1 A.20 mL 3 mol?L B.20 mL 2 mol?L ? -1 -1 C.10 mL 4 mol?L D.10 mL 2 mol?L ? 3.已知 4NH3+5O2===4NO+6H2O,若反应速率分别用 v(NH3) v(O2) v(NO) 、 、 、 v(H2O)表示,则正确的关系是?4 v(NH3)=v(O2)? 5 5 B. v(O2)=v(H2O)? 6 2 C. v(NH3)=v(H2O)? 3 4 D. v(O2)=v(NO)? 5A. 4.将 A,B 置于容积为 2 L 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4A(g)+B(g) 2C(g) ,反应进行到 4 s 末,测得 A 为 0.5 mol,B 为 0.4 mol,C 为 0.2 mol,用反应物浓 度的减少来表示该反应的速率可能为? -1 -1 A.0.025 mol?L ?s ? -1 -1 B.0.0125 mol?L ?s ? -1 -1 C.0.05 mol?L ?s ? -1 -1 D.0.1 mol?L ?s ? 5.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可逆反应,A 与 B 反应生成 C,其反应速率分别用 v(A) v(B) 、 、 -1 -1 v(C)(mol?L ?s )表示且 v(A) v(B) v(C)之间有以下关系:v(B)=3v(A) 、 、 , 3v(C)=2v(B) 。则此反应可表示为? A.2A+3B B.A+3B C.3A+B D.A+B2C ? 2C ? 2C ? C?6.反应 4A(g)+5B(g)===4C(g)+6D(g),在 5 L 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半分钟后, C 的物质的量增加了 0.30 mol。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1 -1 A.A 的平均反应速率是 0.010 mol?L ?s ? B.容器中含 D 物质的量至少为 0.45 mol ? C.容器中 A、B、C、D 的物质的量的比一定是 4∶5∶4∶6 D.容器中 A 的物质的量一定增加了 0.30 mol ? 7.在 2 L 密闭容器中充入 2 mol SO2 和一定量 O2,发生 2SO2+O2 2SO3 反应,进行到 4 min 时,测得 n(SO2)=0.4 mol,若反应进行到 2 min 时,容器中 n(SO2)为? A.1.6 mol B.1.2 mol ? C.大于 1.6 mol D.小于 1.2 mol ? 8.在锌片和盐酸的反应中,加入下列试剂,可使生成氢气的速率变慢的是? A.硫酸铜晶体 B.水? C.氯化钡晶体 D.醋酸钾晶体? 9.反应速率 v 和反应物浓度的关系是用实验方法测定的, 化学反应 H2+Cl2===2HCl 的反 m n 应速率 v 可表示为 v=k[c(H2) [c(Cl2) ,式中 k 为常数,m、n 值可用下表中数据确 ] ] 定之。?c(H2)(mol?L-1)① ② ③ 1.0 2.0 2.0c(Cl2)(mol?L-1)1.0 1.0 4.0v(mol?L-1?s-1) 1.0k 2.0k 4.0k由此可推得,m、n 值正确的是 A.m=1,n=1 C.m=1 ,n=1 21 1 ,n= 2 2 1 D.m=1,n= 2B.m=二、非选择题(共 55 分)? 10. (12 分) (2001 年上海高考题)某化学反应 2A-1B+D 在四种不同条件下进行,B、D 起始浓度为 0。反应物 A 的浓度(mol?L )随反应时间(min)的变化情况如下表: 时 实验 序号 1 2 间 浓度 温度 800℃ 800℃ 0 10 20 30 40 50 601.00.80 0.600.67 0.500.57 0.500.50 0.500.50 0.500.50 0.50C2 3 4800℃ 820℃C31.00.92 0.400.75 0.250.63 0.200.60 0.200.60 0.200.60 0.20根据上述数据,完成下列填空:? -1 (1)在实验 1,反应在 10 至 20 min 时间内平均速率为 mol?(L?min) 。 -1 (2)在实验 2 中 A 的初始浓度 C2= mol?L ,反应经 20 min 就达到平 衡,可推测实验 2 中还隐含的条件是 。 (3) 设实验 3 的反应速率为 v3, 实验 1 的反应速率为 v1, v3 则 v1 ?(填 “>” - “=”或“<”=,且 C3 1.0 mol?L 1(填“>” “=”或“<”=。 (4)比较实验 4 和实验 1,可推测该反应是 反应(选填“吸热”或“放 热”。理由是 ) 。 11.(8 分)根据化学方程式 2N2O ???? 2N2+O2,填充表中①、②、③、④空栏处测定反应 速率的实验数据和计算结果。?① ② ③ ④ 12.(5 分)反应 A+3B==2C+2D在四种不同情况下的反应速率分别为①v(A)=0.15 -1 -1 -1 -1 -1 -1 mol?L ?s ;②v(B)=0.6mol?L ?s ;③v(C)=0.4 mol?L ?s ;④v(D) -1 -1 =0.45 mol?L ?s 。该反应进行的快慢顺序为 。 13.(12 分)可逆反应 aA(g)+bB(g)cC(g)+dD(g),取 a mol A 和 b mol-1B 置于 V L 容器中, min 后, 1 测得容器内 A 的浓度为 x mol? , L 这时 B 的浓度为 mol? -1 -1 L ,C 的浓度为 mol?L 。这段时间内反应的平均速率若以物质 A 的浓度变化 来表示,应为 。 14.(18 分)现有一份“将二氧化硫转化为硫酸铵”的资料,摘录如下:? 一个典型实例:初步处理后的废气含 0.20%的二氧化硫和 10%的氧气(体积分数)。在 3 -1 -1 400℃时废气以 5 m ?h 的速率通过五氧化二钒催化剂层与 20 L?h 的速率的氨气混合, 再喷水, 此时气体温度由 400℃降至 200℃, 在热的结晶装置中得到硫酸铵晶体(气体体积均 已折算为标准状况)。 利用上述资料,用氨来除去工业废气中的二氧化硫,回答下列问题:? (1)按反应中的理论值,二氧化硫和氧气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2∶1,该资料中这个比值 是 ,简述不采用 2∶1 的理由是 。 3 -1 -1 (2)通过计算,说明为什么废气以 5 m ?h 的速率与 20 L?h 速率的氨气混合?? 4 3 (3)若某厂每天排放 1×10 m 这种废气,按上述方法该厂每月(按 30 天计)可得硫酸铵 多少吨?消耗氨气多少吨?参考答案 一、1.B 2.A ? 3.解析:v(NH3)∶v(O2)∶v(NO)∶v(H2O)=4∶5∶4∶6。 答案:D ? 4.BC 5.B 6.B 7.D 8.BD ? 9.解析:由①②组数据解得 m=1,由②③组数据解得 n= 答案:D 二、10.(1)0.013 (2)1.0 催化剂 (3)> > (4)吸热 温度升高时,平衡向右移动? 11.①2a ②c-2a ③a/t ④2a/t 12.④>③=②>①? 13.1 。 2bx ac c ? x V a(a -1 -1 -x)? mol?L ?min V14.(1)1∶50 根据勒夏特列原理,通入过量而廉价的氧气,可提高 SO2 的转化率 -3 3 (2)废气中每小时排出的 SO2 的体积为:1000 L?m ×5m ×0.2%=10 L,每小时 氨与废气中 SO2 混合的体积比为 2∶1,恰好可全部转化为(NH4)2SO4。? (3)SO2 ~ 2NH3 ~ (NH4)2SO4 ?1 ? 10 4 ? 10 3 ? 0.2% ? 30 mol ? 22.4 6 ? 10 5 6 ? 105 mol mol ? 22.4 22.4 6 ? 105 -1 -6 -1 故可得(NH4)2SO4: mol×132 g?mol ×10 t?g =3.54 t 22.4 5 6 ? 10 -1 -6 -1 消耗氨气: mol×2×17 g?mol ×10 t?g =0.91 t 22.4 第一章卤素 单选题 1.氯水有漂白作用是通过 [ ] A.分解作用 B.中和作用 C.氧化作用 D.均不是 解析:在氯水中存在的次氯酸 HClO 是一种不稳定的弱酸,它见光 或受热会发生分解 + ↑ 有很强的氧化性,它能 光照 2HClO 2HCl O HClO 2 杀死细菌,并能氧化掉色素,所以氯水可以杀菌消毒,氯水或氯气在湿 润条件下具有漂白性,是利用了HClO 分子能氧化掉色素的原理. 命题目的:主要考查氯气溶于水后溶液的化学性质. 解题关键:新制的氯水中存在的分子有氯分子、水分子、次氯酸分 子.氯气溶于水后Cl2 与水分子发生化学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Cl2+H2O HCl+HClO 其中HClO 具有很强的氧化性. 错解剖析:有人对氯水与干燥氯气谁有漂白性分不清,氯气是没有 漂白性的,氯水或湿的氯气是利用了HClO 有很强的氧化性. 答案:C 2.在实验室制取氯气时,常含少量氯化氢气体,可以通过下列哪种 溶液除去 [ ] A.饱和食盐水 B.烧碱溶液 C.浓硫酸 D.澄清石灰水 解析:在制氯气时由于浓盐酸挥发出HCl 气体与新制氯气混在一起, 所以先将产生的气体通入装有饱和食盐水的洗气瓶,因为氯气难溶于饱 和食盐水,但氯化氢(HCl)易溶于饱和食盐水即除去氯化氢气体. 命题目的:实验室制氯气,怎样才能收集到纯净氯气. 解题关键:氯气难溶于饱和食盐水. 错解剖析:有人只考虑用碱溶液除去氯化氢,没有考虑到氯气也能 与碱溶液反应. 答案:A 3.在氯气与水反应中,水是 [ ] A.氧化剂 B.还原剂 C.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D.既不是氧化剂也不是还原剂 解析:判断一物质是氧化剂还是还原剂,要分析此物质在反应中有 没有得失电子(有没有化合价降低或升高),在反应中失去电子(化合价升 高)的原子或离子叫还原剂,得到电子(化合价降低)的原子或离子叫氧化 剂. 在氯气与水的反应中,H2O 既没有得电子也没有失电子(即各元素化 合价无变化),所以水既不是氧化剂,也不是还原剂. 命题目的:如何判断氧化―还原反应中的氧化剂和还原剂. 解题关键: “剂”一般指物质而言.所以某物质中含有的原子或离 子的变化归纳为: 失电子,化合价升高,发生氧化反应,本身为还原剂. 得电子,化合价降低,发生还原反应,本身为氧化剂. 其次要清楚 Cl2 与H2O 反应的产物为HCl 和HClO.再分析各元素的 化合价有无变化,水在整个反应中各元素原子的化合价均没有变化,即 得出水不是氧化剂也不是还原剂. 错解剖析: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不清楚. 答案:D 4.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质的是 [ ] A.漂白粉 B.液氯 C.氯水 D.磷在氯气中燃烧的产物 解析:纯净物是由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漂白粉是次氯酸钙(Ca(ClO)2) 和氯化钙(CaCl2)的混合物,磷在氯气中燃烧生成三氯化磷PCl3 和五氯化 磷PCl5 的混合物.问题主要是有的人搞不清“液氯”“氯水”的概念.液 、 氯即纯净氯气冷却到-34.6℃所得到的液体.氯水是氯气溶于水,在氯水 中存在着Cl2、H2O、HClO 等分子,故为混合物. 命题目的:考查纯净物及混合物的概念. 解题关键:①纯净物是由同种分子构成的.混合物是由不同种分子 构成的.②搞清液氯的成分,氯水的成分,各为什么. 答案:B 5.下列氯化物中不能用金属和氯气直接反应制得的是 [ ] A.CuCl2 B.FeCl2 C.MgCl2 D.KCl 解析:氯气能与大多数金属反应,反应时氯原子获得电子,转变成 氯离子(Cl-).氯原子易结合电子的能力,还反映在它与具有可变化合价 的金属(如铁或铜)反应时,生成高价态的金属氯化物. 命题目的:氯气具有强氧化性的本质的体现. 解题关键:氯气具有强氧化性,表现为在反应中氯原子很容易得到 一个电子,成为负一价的氯离子. 这就是氯气具有强 氧化性的本质原因.所以氯气与铁或铜等变价金属反应时必把它们氧化 成高价状态. 错解剖析:氯气的基本性质没有掌握. 答案:B 6.在实验室制备氯化氢时,经常采用向食盐里加浓硫酸的方法,使 用浓硫酸的理由 [ ] A.因为浓硫酸具有脱水作用 B.因为浓硫酸具有吸水作用 C.因为浓硫酸具有氧化作用 D.因为浓硫酸是难挥发的高沸点酸 解析:制备HCl 气体的反应是利用浓H2SO4 是一种高沸点(约380℃) 难挥发性的酸,而HCl 是易挥发的气体. 命题目的:实验室制取氯化氢(挥发性的酸)为什么用浓硫酸的原理 (制备卤化氢气体的原理). 解题关键:制备氯化氢(卤化氢),都是用不挥发性酸(顺便提一点制 备HBr、HI 气体时不能用有强氧化性的浓H2SO4 来制取,而用没有强氧 化性的高沸点H3PO4 来制取). 错解剖析: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掌握不好. 答案:D 7.下列微粒中只有还原性的是 [ ] A.ClB.Cl C.H+ D.H2O 解析:还原性是指失电子,失电子的物质或微粒具有还原性.在上 述四种微粒中Cl-只能失电子. 命题目的:考查还原性的基本概念. 解题关键:一般非金属阴离子都有还原性,都能具有失电子的能力, 所以比较四种微粒可以马上得出答案. 错解剖析:弄不清阴离子有还原性还是阳离子有还原性.选 H+有还 原性的是还原性的基本概念没弄清楚. 答案:A 8.通过以下三个实验,确定下列物质中最强的氧化剂是 [ ] ①Fe+CuCl2=FeCl2+Cu ②Cl2+2FeCl2=2 FeCl3 ③Cu+2FeCl3=CuCl2+2FeCl2 A.CuCl2 B.FeCl2 C.FeCl3 D.Cl2解析:氧化剂是指得电子的物质,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被 还原得到还原产物,还原剂被氧化得到氧化产物.反应的通式为 在反应中的氧化剂和氧化产物都具有氧化性,氧化性的强弱为: 氧化剂>氧化产物. 在反应中的还原剂和还原产物都具有还原性,但还原性的强弱为: 还原剂>还原产物. 根据这个规律可判断出:氧化性(剂) ① CuCl2>FeCl2 ②Cl2>FeCl3 ③FeCl3>CuCl2 所以 Cl2 的氧化性最强. 命题目的:考查如何判断比较氧化―还原反应中物质氧化性、还原 性的强弱. 解题关键:氧化剂+还原剂=还原产物+氧化产物.反应中氧化剂 和氧化产物都具有氧化性,氧化性强弱为:氧化剂>氧化产物.反应中 的还原剂和还原产物都具有还原性,还原性强弱为:还原剂>还原产物. 另外还要会分析反应中,谁是氧化剂,谁是还原剂,解这类题就不 难了. 错解剖析:①不知此类题的判断原则因而不会分析. ②对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判断有误从而造成选错. ③判断时要分析氧化剂得电子以后变成什么物质,该物质就是还原 产物.还原剂失电子以后变成的物质是氧化产物.举一个简单的例子. 如 明白这个简单的例子就能分析复杂的氧化―还原反应而不出错误. 答案:D 9.在一定条件下,KClO3 按下式发生反应: 2KClO3+I2=2KIO3+Cl2 由此可以判断出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 ] A.该反应属置换反应 B.还原性I2>Cl2 C.非金属性I2>Cl2 D.氧化性KClO3>I2 解析:用氧化―还原反应产物的原理分析,反应中各物质的作用: 此反应是置换反应(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起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 和另一种化合物,这类反应叫置换反应),所以A 排除.还原剂的还原性大于还原产物的还 原性I2>Cl2,所以B 排除,氧化剂的氧化性肯定大于 还原剂的氧化性,所以D 排除.根据卤素的单质F2、Cl2、Br2、I2 的非金 属性依次减弱判断C 是错误的. 命题目的:考查卤素单质化学性质及其规律. 解题关键:卤素单质化学性质的规律为从上到下非金属性依次减弱 是解此题的关键,马上判断出C 是错误的. 错解剖析:没有选 C 的原因是只看到题给的是置换反应,思维停留 在表面现象上,没有透过现象看本质.这是错解的要害. 答案:C 10.已知浓硫酸与3 价铁离子都可以使铜氧化成2 价铜离子,浓硫 酸可使溴离子氧化成溴,铁与溴反应生成三溴化铁.根据以上事实,可 以确定氧化性由弱到强的顺序排列的是 [ ] A.Br2、Fe3+、Cu2+、浓H2SO4 B.Cu2+、Fe3+、Br2、浓H2SO4 C.Fe3+、Cu2+、浓H2SO4、Br2 D.浓H2SO4、Br2、Fe3+、Cu2+ 解析:由题中给的条件可以写出以下反应, H SO Cu Cu H SO Cu Fe Cu Cu Fe Cu 2 4 2+ 2 4 2+ 3+ 2+ 3+ 2+ + → +?? 氧化性: > 氧化剂氧化产物 + → + ?? 氧化性: > 氧化剂氧化产物 H SO Br Br H SO Br Fe Br Fe Br Fe 2 4 2 2 4 2 2 3+ 2 3+ + → + ?? 氧化性: > 氧化剂氧化产物 + → + ?? 氧化性: > 氧化剂氧化产物 ? 由以上分析得出氧化性由弱到强的顺序为 Cu2+<Fe3+<Br2<浓H2SO4. 命题目的:考查氧化还原概念和判断氧化能力的强弱综合分析能力. 解题关键:利用上题讲的规律分析各反应中谁是氧化剂,谁是氧化 产物,从而进行比较,得出正确答案. 错解剖析:①氧化还原反应概念理解不清楚.②题中排出氧化性由 弱到强的顺序,而有的人因为没有看清题目而错选了氧化性由强到弱的 D. 答案:B 11.今有下列三个氧化还原反应: 2FeCl3+2KI=2FeCl2+2KCl+I2 2FeCl2+Cl2=2FeCl3 2KMnO 16 HCl 2KCl 2MnCl 8H O 5Cl 4 2 2 2 + = + + + ↑ 若某溶液中有 Fe2+、I-、Cl-共存,要除去I-而不影响Fe2+和Cl-,可 加入的试剂是[ ] A.Cl2 B.KMnO4 C.FeCl3 D.HCl 解析:除去 I-可以用沉淀法或氧化法,但本题只能用氧化法.由题 中给的条件可知氧化性是:KMnO4>Cl2>FeCl3>I2.也就是说KMnO4 可氧化Cl-、Fe2+、I-,Cl2 可氧化Fe2+、I-,而Fe3+只能氧化I-,所以要除 去I-,只能加入FeCl3. 命题目的:考查用氧化法除去溶液中的离子怎样选择合适的氧化剂. 解题关键:本题中有三种离子Fe2+、I-、Cl-共存,要除去I-必须加 入氧化剂,但这种氧化剂只能氧化I-,而不能氧化Fe2+、Cl-,通过已知 条件分析,氧化性KMnO4>Cl2、Cl2>FeCl3、FeCl3>I2,所以加入FeCl3 为最合适. 错解剖析:有人一看题中给了三个氧化还原反应,而要除去溶液中 I-又不影响Fe2+、Cl-,一时不知从何下手,盲目地加入Cl2 认为Cl2 可把 I-离子氧化成I2 而除去I-离子,但没有考虑到Cl2 还可以把Fe2+也氧化了. 答案:C 12.以下各组表示卤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变化规律中,错误的是 [ ] A.得电子能力F2>Cl2>Br2>I2 B.还原能力F-<Cl-<Br-<IC. 稳定性 HF>HCl>HBr>HI D.酸性 HF>HCl>HBr>HI 解析:卤化氢溶于水,在水分子作用下,发生电离生成氢离子和卤 离子.HX=H++X-,若按HF、HCl、HBr、HI 的顺序其电离能力依次增 强,所得溶液中H+离子浓度依次增大,所以酸性依次增强.但这种比较 要在同浓度的条件下进行.所以氢卤酸的酸性为: HF<HCl<HBr<HI,故D 是错误的. 命题目的:考查卤化氢酸性的变化规律. 解题关键:学习完卤素,一定要把卤化氢的性质、变化规律记清楚, 不能有似知非知的印象. ①氢卤酸的酸性为:HF<HCl<HBr<HI ②卤化氢的热稳定性为:HF>HCl>HBr>HI ③卤化氢的还原性为:HF<HCl<HBr<HI 如果以上的规律记得清楚并能理解其原因,遇到这类题就能轻松地 解出. 错解剖析:没有选 D 的原因,是认为非金属性强,它的氢化物酸性 也强,主要问题是概念不清楚,没有看到问题的实质,看卤化氢的酸性 大小要看它电离出H+的浓度大小而定. 答案:D 13.对于I-离子性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能发生升华现象 B.能使淀粉溶液变蓝 C.易发生还原反应 D.具有较强的还原性 解析:首先分清分子的性质与离子的性质不相同,能发生升华现象, 能使淀粉溶液变蓝是碘分子(I2)的性质,所以排除A、B. 易发生还原反应是指物质得电子的反应,而 I-不可能再得电子故C 不对.具有较强的还原性是指I-易失电子被氧化具有还原性,又因为I有5 个电子层,离子半径较大,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引力减弱,失电 子能力变大,所以I-有较强的还原性,D 对. 命题目的:考查碘单质的性质及碘离子的还原性. 解题关键:碘分子I2 与碘离子I-性质不能混淆.卤离子的还原性I>Br->Cl->F-,所以I-具有较强的还原性. 错解剖析:卤素的一些基本概念不清楚. 答案:D 14.除去液溴中溶解的少量氯气,可以采用的方法是 [ ] A.加入AgNO3 溶液 B.通入溴蒸气 C.加入适量溴化钠晶体 D.加入适量NaOH 固体 解析:除去杂质(Cl2)时,选用试剂应首先考虑的是只能除去杂质, 不能增添新杂质;试剂与杂质(Cl2)作用,不能和要提纯的物质(液溴)作 用.根据以上的观点考虑,加入适量的溴化钠为最佳选择.因为2NaBr +Cl2=2 NaCl+Br2 生成的 NaCl 和过量的NaBr 不溶于液溴而析出,故 可得到纯净的液溴. 命题目的:考查除去少量杂质,提纯物质的知识点.同时考查卤素 单质的活泼性的知识点的实际应用. 解题关键:氯可以把溴从它们的化合物里置换出来. 错解剖析:若加入 AgNO3 溶液,除去Cl2 的同时与液溴也起反应, 方案错.若通入溴蒸气与除去Cl2 无关.若加入NaOH 固体也不能除尽 Cl2,因为Cl2 跟碱溶液起反应,Cl2 与固体NaON 接触面太小. 答案:C 15.砹是第六周期ⅦA 族元素,推测下列单质或化合物的性质中有 明显错误的是 [ ] A.砹单质有颜色 B.砹的化合物较稳定 C.砹单质不易溶于水 D.砹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为强酸 解析:根据砹所在周期表位置,根据 F、Cl、Br、I 同族元素的单 质,同类型的化合物有相似的性质,可以推测.从F2→I2,颜色渐深, 砹在碘的下面,必然有颜色,排除A.从HF→HI,稳定性逐渐减弱,例Br2 与H2 加热到高温 反应.I2 与 H2 持续加热发生可逆反应,推测到砹化氢就更不稳定,所以B 错误.从 卤单质Cl2 与H2O 可逆反应,Br2 与H2O 微弱反应,I2 与H2O 难反应,推 测砹单质不易溶于水是对的,排除C. 卤族元素从上到下,非金属性减弱,卤素在周期表中非金属性最强 的元素,必然含氧酸的酸性也都较强,排除D. 命题目的:根据卤素单质的化学性质的特点及规律,推测砹的化学 性质. 解题关键:对卤素的单质的化学性质及其规律记忆和理解得很清楚, 解这类题也就易如反掌. 答案:B 16.人们发现卤族元素氟、氯、溴、碘的时间顺序是 [ ] A.氟、氯、溴、碘 B.碘、溴、氯、氟 C.氯、溴、碘、氟 D.氯、碘、溴、氟 解析:氯元素是在1774 年由舍勒发现的,他使二氧化锰跟盐酸起反 应,产生了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Cl2.碘是在1812 年发现,当库尔特瓦 用硫酸处理海草灰的时候,发现有紫色蒸气出现,即为I2.溴是在1824 年巴拉尔(法)发现的.氟是1886 年由摩瓦桑发现的,用干燥的氢氧化钾 溶解于无水的氢氟酸制成的溶液作为电解液,用铂铱合金作电极,在- 23℃的低温,制得了氟的气体. 命题目的:考查化学史的知识点. 答案:D 17.下列各组中的微粒,都是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的一组 是 [ ] A.S、Cl-、H+ B NO ClO Na 3 . ?、?、+ C.H2S、SO2、Fe2+ D MnO SO Fe 4 3 2 . ?、?、 解析:判断一些微粒的氧化性和还原性时,只知道一般常见氧化剂 和还原剂是不够的.首先清楚,元素处于最高价态时,不具有还原性, 元素处于最低价态时,不具有氧化性.当元素处于中间价态时,或微粒 同时具有最高价态和最低价态的元素,这样的微粒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 性. 在此题各组微粒中 A 组中H+处于最高价态,在B 组中Na+处于最高 价态,只有氧化性,在D 组中Fe 是最低价态的只有还原性.所以,A、 B、D 都不符合题意.在C 组中H2S 中+1 价氢元素有氧化性,-2 价硫 具有还原性,SO2 和Fe2+的+4 价硫和+2 价铁都处于中间价态,所以这 三种微粒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命题目的:考查判断微粒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的规律.解题关键:分析一种微粒既有氧化 性又有还原性的关键,是对每一 种元素的价态都要作分析,若这种微粒中元素的价态处于中间,或这种 微粒中具有最高价态的元素,也具有最低价态的元素,则这种微粒既有 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错解剖析:对元素价态与氧化性、还原性的关系搞不清楚.或者是 遇到实际例子时分析不全面,考虑不周到而出现差错. 答案:C 不定项选择题 1.下列物质中,分别加入少量溴水,振荡后静置,溶液无色的是 [ ] A.NaOH 溶液 B.NaCl 溶液 C.KI 溶液 D.Zn 粉 解析:溴与NaOH 反应生成NaBr 和 NaBrO(无色),A 符合题意.溴 与NaCl 不反应即溶液有颜色,B 不符合题意.溴与 KI 溶液反应生成紫 色I2 游离出来,但溶液仍有颜色,C 不符合题意.D 溴水与Zn 粉反应生 成ZnBr2(无色)符合题意. 命题目的:考查溴的化学性质及知识的迁移. 解题关键:教科书上没有直接讲溴的化学性质,但通过卤族元素的 原子结构及氯气的化学性质的学习,应会迁移正确推出溴的化学性质.另 外Zn 粉与溴水反应生成ZnBr2 溶液无色也可从CaCl2 溶液无色推出来. 错解剖析:①对学习的知识的迁移能力差,表现在学过Cl2 与NaOH 溶液的反应,当Br2 与NaOH 溶液反应不知生成什么产物.②对溴与锌 粉反应不反应更是不清楚. 答案:A、D 2.下列物质中,为某些卤素或卤化物特有的性质是 [ ] A.氟化氢可用于雕刻玻璃 B.溴化银在光的照射下即可分解 C.单质溴在水和汽油中溶解性不同 D.碘水能使淀粉溶液变蓝 解析:氟化氢 HF 能腐蚀玻璃,它与玻璃中的SiO2 反应是氟化氢特 有的性质,所以A 符合题意.卤化银在光照下都分解,分解的通式2AgX 光热2Ag+X ,所以溴化银在光的照射下分解不是特有的性质,不符合题2 意.单质溴在水和汽油中溶解性不同不是溴单质的特性,碘单质也有相 似的性质,C 不符合题意.碘水能使淀粉溶液变蓝是I2 的特性,其他卤 素单质没有此性质,D 符合题意. 命题目的:考查学生审题的能力和对卤素及卤化物的特有性质掌握 的情况 解题关键:关键是审题要准确,题中要求的是某些卤素或卤化物的 特有的性质,而不是通性.答案:A、D 3.盐酸具有的化学性质为 [ ] A.只有酸性 B.有酸性和氧化性 C.没有还原性 D.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还有酸性 解析:盐酸存在三性,酸性表现在 HCl+NaOH=NaCl+H2O.氧 化性表现在 + = + ↑.还原性表现在+ 浓 + + ↑,但要注意的是氯化氢纯净物只具有还原性, △ 2HCl Zn ZnCl H MnO 4HCl( ) MnCl 2H O Cl ( ) 2 2 2 2 2 2 命题目的:考查学生对氯化氢与盐酸特性不同掌握的情况. 解题关键:对氯化氢与盐酸在组成、状态、特性三方面进行比较, 是学习氯化氢这节的难点,具体特性上面已叙述过. 错解剖析:有些人只答 A,即盐酸只有酸性,还是用初中学习的知 识来看问题,产生了很大的片面性.应该用氧化还原反应来分析HCl 与 Zn 的反应和HCl 与MnO2 的反应. 答案:D 4.19g 氟单质通入81g 水中,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 ] A.19% B.19.8% C.20% D.21.7% 解析 : + = + ↑ × × × 1 2F 2H O 4 HF O 19 4 20 4 16 2 19 x y 2 2 2 解得 x=20 y=8 溶质为 HF=20(g),溶液为水+HF=(81+19)-8=92(g) 溶液的质量分数 × %= % 20 92 100 21.7 解析 2:估算法 2F2+2H2O=4HF+O2↑由于反应有氧气跑出,溶液的质量必小于 (19+81)g,溶质是 HF,根据方程式马上看出 HF 为 20(g),而溶液质量 又小于100(g),推知HF 的质量分数必大于20%,所以选D. 答案:D 命题目的:考查①氟与水反应的产物是什么.②求溶液的质量分数. 解题关键:氟与水剧烈反应并放出 O2 和生成HF,所以要考虑到溶 液总质量小于(19+81)g. 错解剖析:有些人用 Cl2 与水反应生成HCl 和HClO 来推F2 与水的 反应的生成物从而出错.答案:D 5.已知以下两个反应:2F2+2H2O=4HF+O2↑ 4NH3+3O2 点燃2N +6H O,下列结论错误的是2 2 [ ] A.氟、氧、氮与氢结合的能力依次减弱 B.氮的非金属性比氧弱,氧的非金属性比氟弱 C.按氮、氧、氟的顺序,非金属性依次减弱 D.按氮、氧、氟的顺序,单质的氧化性依次增强 解析:氟与氢气在暗处剧烈反应而爆炸,氧与氢气点燃才反应,氮 与氢气常温不发生反应,所以A 对.根据题中给的两个反应方程式,根 据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的规律,可以得出氧化性F2> O2、O2>N2 对于单质来讲,它的氧化性强,非金属性也强,所以B 对.根 据B 得出非金属性F2>O2>N2,而C 是相反,所以C 不对.D 与B 推出 的结论相同所以D 也对. 命题目的: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根据题中给的信息来分析出 F2、O2、N2 的氧化能力的强弱. 解题关键:要把初中学习的知识加以运用,H2 与O2 反应的条件,及 N2 与H2 在常温时不易发生化学反应,得出N2 的氧化性弱. 错解剖析:有些人认为氮的性质没有学过,与卤素性质不知怎么比 较.学了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不能灵活运用来分析问题. 答案:C 6.在一测气管中充入体积氯气、体积氮气和体积氢气,让日 1 4 1 4 1 2 光照射一段时间,待混合气体变为无色,立即将其倒立于盛水的水槽中, 则在相同条件下进入测气管中的水的体积占测气管容积的 [ ] A. 1 2 B. 1 3 C. 1 4 D. 3 4 解析:当光照射一段时间,混合气体变为无色,说明 Cl2 与H2 完全 反应. H Cl 2HCl 1 1 2 1 4 HCl HCl 2 2 + 根据方程式得知生成气体的体积为体积.又因为 光照 1 4 1 2 1 2 易溶于水,所以测气管中的水的体积占测气管容积的. 1 2命题目的:考查Cl2 与H2 的混合在光照条件下生成HCl 的知识点, 以及HCl 气体的溶解性. 解题关键:①H2 与Cl2 反应生成HCl 方程式的配平. ②HCl 气体易溶于水,H2、N2 难溶于水. 错解剖析:方程没有配平可能误选 C. 答案:A 填空题 1.若要除去氯化钠中混杂的少量碘化钠和碘,可先将混合物 ________,用________方法除去________,再将剩余固体溶于水,向溶 液中________,最后将________并________,得到氯化钠晶体. 解析:此题为除杂题,但题中已把顺序给出,只需选出合适的方法 及最佳的试剂.NaCl 中NaI 和I2 为杂质,除去I2 利用I2 的升华性质,然 后溶于水,通入足量的Cl2,利用Cl2 可以把NaI 中的I2 置换出来,将溶 液蒸干得到NaCl、I2 的固体,最后灼烧使I2 升华即得到纯净NaCl. 命题目的:1.考查碘受热易升华,及氯化钠受热很稳定的性质.2.Cl2 可以从化合物中置换出Br2、I2 的性质. 答案:加热 升华 碘 通入定量氯气 溶液蒸干 灼烧残渣 2.一定量的空气中混有少量的氯化氢、氯气和水蒸气.将此混合气 体依次通过氢氧化钠溶液、浓硫酸、灼烧的铜网后,最后收集到的气体 为________. 解析:一定量空气(N2、O2、少量稀有气体)及少量 HCl、Cl2、H2O(气), 这些气体通过NaOH 溶液可除去HCl、Cl2.再通过浓H2SO4 可除去水蒸 气H2O,最后通过灼烧的铜网,可除去O2.收集到的气体为氮气N2(有 少量稀有气体). 命题目的:考查氢氧化钠溶液与 HCl、Cl2 反应的知识点,及初中的 知识:浓H2SO4 的吸水性,铜在加热条件下与O2 的反应等知识点. 解题关键:一定量的空气中主要含有 N2 和O2 及少量稀有气体.Cl2 与NaOH 溶液反应,还有热铜网与O2 的反应生成氧化铜. 答案:氮气 或:氮气(含有少量稀有气体) 3.将灼烧的细铜丝放进氯气瓶中,可观察到发红的铜丝在氯气里 ________,集气瓶里充满________色的烟.在溶液中注入少量的蒸馏水 振荡,得到________色的溶液.在溶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则有________ 析出,证明有________离子存在,用淀粉碘化钾试纸检验,变________ 色,证明溶液中还有________分子存在.以上三个变化的化学方程式① 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 命题目的:主要考查热的铜丝在氯气中反应及生成物的检验. 答案:继续燃烧 棕黄 绿 白色沉淀 Cl- 蓝 Cl2 三个化学方程式 ① + 点燃Cu Cl CuCl 2 2 ②CuCl2+2AgNO3=2AgCl↓+Cu(NO3)2 ③2KI+Cl2=2KCl+I24.溴化银用于照相底片、印相纸和变色眼镜片中.但底片或印相纸 感光后不能复原,而变色镜片在强光下变暗,光线弱又复原的主要原因 是________. 解析:卤化银见光易分解,分解的通式可表示为: + 光热2AgX 2Ag X Ag 2AgBr 2Ag Br 2 2 分解产生的变黑.对于溴化银反应为+ .底片光 感光,溴逸出不能复原.变色镜Br2 包于玻璃内,在银粒周围无光或光弱 后又发生化合反应生成AgBr 而使颜色变浅. 命题目的:主要考查溴化银的性质在实际中的应用. 答案:变色镜中溴化银包在玻璃内,遇光分解出银微粒而变暗,在 光弱时溴与银化合为AgBr,所以颜色又变浅. 5.有 A、B、C、D、E、F、G、H 八种气体.已知A 是所有气体中 最轻的气体, G 的分子量是A 的分子量的14 倍,A、G 分别通过灼热 的氧化铜,能还原出红色物质,B 能使还原出的红色物质重新变黑,G 在B 中燃烧生成C,D 与A 反应生成F,F 在空气中产生白雾,D 与E 混合生成红棕色的物质,H 不能装在玻璃瓶中.试写出八种气体的分子 式. 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 E________;F________;G________;H________. 解析:解这类题先从物质的特征入手,A 是所有气体中最轻的气体, 一定是H2.G 的分子量是A 分子量14 倍即为28.分子量为28 的气体有 N2 和CO,但N2 化学性质不活泼,在加热条件下不与氧化铜反应,与氧 化铜反应的是CO,所以得出G 为CO.B 能使还原出的铜重新变黑一定 是O2.G 在B 中燃烧即 2CO O 2CO 2 2 + 燃烧 一定生成 CO2,所以C 为CO2.D 与A(H2)反应生成白雾,D 又与E 混合生成红棕色的物质,即推出红棕色为Br2,又因为D 的化学性质比 Br2 要活泼,又能与H2 反应,在空气中为白雾,D 一定为Cl2,则F 为 HCl,H 又不能装在玻璃瓶中的一定为HF. 命题目的:主要对 O2、CO2、Cl2、HBr、HCl、CO、HF 几种气体的 特点的综合考查. 答案:A为H2 B 为O2 C 为CO2 D 为Cl2 E 为HBr F 为HCl G 为COH 为HF. 6.有一包含CaCl2、NaCl、NaBr 三种物质的混合物粉末,按下列实 验测定各成分的质量分数, ①气体 X 是________,溶液Y 中的溶质是________,最后得到的白 色沉淀C 是________ .(均填化学式) ②加入足量Y 溶液的目的是________.过滤后,沉淀 C 必须用蒸馏 水冲洗干净,其目的是________. ③计算原混合物中氯化钙的质量分数的代数式是________. ④计算原混合物中溴化钠的质量分数的代数式是________. 解析:本题已给出实验方案,只需选择合适的试剂.把三种混合物 溶于水通入X 气体,溶液有颜色,一定通入Cl2 才能把NaBr 中Br2 置换 出来,所以X 为氯气.有色溶液通过蒸干、灼烧、冷却,得到白色固体 (NaCl,CaCl2)B g,B g 白色固体加入蒸馏水溶解,再加入足量Na2CO3 溶液促使Ca2+沉淀完全,得白色沉淀CaCO3 C g. 命题目的:主要考查在测定卤化物混合物时应怎样选择最佳试剂.另 外在无数据的计算题中用质量差量法是一种较好的方法. 解题关键:①熟练掌握卤素的性质是解题关键,②会熟练运用差量 法. 答案:①X 是Cl2,Y 溶液中的溶质是Na2CO3,最后白色沉淀C 为 CaCO3 ②加足量 Y 溶液目的是促使Ca2+沉淀完全.沉淀C 必须用蒸馏水冲 洗干净,目的是除去沉淀表面吸附的可溶性杂质. ③氯化钙 CaCl2 质量分数代数式 CaCl2+Na2CO3=CaCO3+2NaCl 111 100 X C X A 100 100 解得= 氯化钙的质量分数为÷ × %= × % 111 100 111 100 111 100 C C C A ④溴化钠的质量分数代数式 在解无数据计算题在题目中都隐含着质量的变化关系,用差量法是 解无数据题的一种常用方法. 2NaBr+Cl2=2NaCl+Br2 差量 206 71 160 m 89 Z A B Δ = ― Z 89 100 100% = 溴化钠质量分数× % × 206 206 89 206 89 ( ) ( ) ( ) A B A B A A B A ? ? ? 7.有A~G 七种物质,其中A、E 在通常状况下为气态单质,这些 物质能发生如下反应:①A+KOH→B+C+H2O ③ + 浓+ ④ + + + △ △ C H SO ( F G F MnO MnCl A H O 2 4 2 2 2 )??? ??? 上述七种物质的化学式依次为 A________、 B________、 C________、 D________、 E________、 F________、G________. 解析:通常状况下为气态又能与碱KOH 反应的有CO2 和Cl2,但CO2 与KOH 反应只能生成K2CO3 和水,而不能生成B、C、H2O 三种物质.那 么只有Cl2 可以与KOH 反应生成KCl、KClO、H2O 三种物质,所以Cl2 符合题意.即B 与C 为KClO 或KCl,A 为Cl2.D 物质在MnO2 作催化剂的条件下受热分解一定是KClO3,2KClO3 2KCl+3O2↑, 已知 E 为气态单质,所以 E 为O2,则C 是KCl,B 为KClO.则KCl+ H2SO4(浓) KHSO4+HCl↑即得出F 与G 为HCl 或KHSO4,根据F+ MnO2 MnO2+Cl2+H2O 推知F 为HCl,则G 为KHSO4. 命题目的:考查 Cl2 与KOH 的反应,KCl 与浓H2SO4 的反应,HCl 与MnO2 的反应. 解题关键:最易出现的问题是 KCl 与浓H2SO4 反应在加热或微热时 产物为KHSO4 和HCl.当条件在500~600℃时产物为K2SO4 和HCl,一 定要看清反应条件,才能得出正确的产物. 答案:A为Cl2 B 为KClO C 为 KCl D 为KClO3 E 为O2 F 为HCl G 为KHSO4 8.用元素符号或分子式表示 ①卤素单质氧化性由弱到强的顺序是________. ②卤素阴离子半径由小到大的顺序是________. ③卤素阴离子还原性由弱到强的顺序是________. ④卤化氢稳定性由弱到强的顺序是________. ⑤氢卤酸酸性由弱到强的顺序是________. ⑥卤化氢还原性由弱到强的顺序是________. 解析:①卤素的原子核最外层上都有 7 个电子,因此在化学反应中 易得1 个电子而形成8 电子稳定结构.因此反应中价态降低被还原,作 氧化剂,表现出氧化性.卤素单质氧化性由弱到强顺序为I2<Br2<Cl2 <F2. ②卤原子随着核电荷数增大,电子层也增多,所以卤素阴离子半径 由小到大的顺序为: F-<Cl-<Br-<I-. ③由于 F-、Cl-、Br-、I-离子半径依次增大,核对外层电子的引力依 次减小,失电子能力依次增强,还原性也依次增强.卤素阴离子还原性 由弱到强的顺序为F-<Cl-<Br-<I-. ④卤化氢分子都是由氢原子与卤原子间通过一对共用电子对形成 的.由于F、Cl、Br、I 原子的半径依次增大,分子中两原子的结合力依 次减弱,所以共热稳定性依次减弱.卤化氢稳定性由弱到强的顺序是HI <HBr<HCl<HF. ⑤卤化氢溶于水,在水分子作用下发生电离生成氢离子和卤离 子.HX=H++X-.但是按HF、HCl、HBr、HI 的顺序电离能力依次增强, 所得溶液中H+离子浓度依次增大,所以酸性依次增强.但是这种比较要 在同浓度的条件下进行,氢卤酸的酸性由弱到强的顺序为HF<HCl<HBr<HI. ⑥卤化氢的还原性与卤素阴离子的还原性相同,是一个问题从不同 角度提出来,其原因上面已叙述.所以卤化氢的还原性由弱到强的顺序 是:HF<HCl<HBr<HI. 命题目的:对卤素单质的氧化性及卤化氢的性质变化规律的小结. 9.①写出实验室里用二氧化锰跟浓盐酸反应制取氯气的化学方程 式,并注明反应条件________. ②高锰酸钾(KMnO )是常用的氧化剂,在酸性条件下,MnO 被4 4 ? 还原成 Mn2+,试写出用高锰酸钾跟浓盐酸在室温下制氯气的反应的化学 方程式:________. ③历史上曾用“地康法”制氯气,这一方法是用 CuCl2 作催化剂, 在450℃利用空气中的氧气跟氯化氢反应制氯气,这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为:________. ④从氯元素化合价的变化看,以上三种方法的共同点是________. ⑤比较以上三个反应,可认为氧化剂的氧化能力从强到弱的顺序为: ________. 解析:① 4 HCl(浓)+MnO2 MnCl2+2H2O+Cl2↑ ② 2KMnO4+16HCl(浓)=2 KCl+2MnCl2+5Cl2↑+8H2O ④氯元素的化合价由-1 升高到零 ⑤KMnO4>MnO2>O2 上面的三个反应中,HCl 都是还原剂,二氧化锰、高锰酸钾、氧气 分别是氧化剂,判断这三种氧化剂的氧化性强弱是根据,高锰酸钾与浓 盐酸在常温下进行,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在加热条件下进行,氧气与浓盐 酸是在较高温度,而且还需要催化剂的条件下进行. 命题目的:主要考查通过三种不同氧化剂制取氯气的化学反应,综 合分析氧化剂的氧化性的强弱. 解题关键:正确写出三个化学反应的方程式及反应条件. 10.当MnO2 与浓盐酸共热时,若产生7.1g 氯气,参加反应的HCl 是________g , 被氧化的HCl 是________g,参加反应的MnO2 是 ________g. 解析:MnO2+4 HCl=MnCl2+Cl2↑+2H2O 87 146 71 y x 7.1 解得 y=8.7(g) x=14.6(g) 参加反应的 HCl 是14.6g,参加反应的MnO2 是8.7g. 在参加反应的盐酸中只有一半被氧化,所以被氧化的 HCl 是参加反 应14.6g 的一半即7.3g. 命题目的:主要考查实验室制取氯气时,被氧化为 HCl 只是参加反 应的HCl 一半. 答案:14.6 g 7.3 g 8.7g. 11 . 液氯的成分是________( 写化学式) . 新制氯水的溶质有________(写化学式),起 漂白作用的成分是________(写名称).在光照下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解析:液氯是纯净物只有一种分子 Cl2.而新制氯水是混合物,其溶 质为Cl2、HCl、HClO. 命题目的:主要考查氯气、氯水的成分的知识点. 答案: 、 、次氯酸+ ↑ 光照 Cl Cl HCl HClO 2HClO 2HCl O 2 2 2 12.做过碘升华实验的烧杯壁上沾有碘,应用________洗涤,实验 室制氯气的烧瓶底沾有二氧化锰固体,用________洗涤,盛石灰水的试 剂瓶上的白色斑迹应用________洗涤. 解析:碘不溶于水,易溶于酒精,用酒精洗涤.烧瓶中沾的二氧化 锰(氧化剂),用还原剂浓HCl 洗涤.盛石灰水瓶上的白色斑迹是CaCO3, 用稀HCl 洗涤. 答案:酒精 浓 HCl 稀HCl 13.在 2 KClO3 2KCl+3O2↑的反应中,氯元素从________价 变为________价,发生________反应;氧元素从________价变为________ 价,发生________反应;氧化剂是________ ,还原剂是________.电子 从________元素转移给________元素,转移的电子总数为________. 得失电子个数的计算方法是:一种元素一个原子一价一个电子.即 升高一价失去一个电子,降低一价得到一个电子. KClO3 中Cl 元素:+5→-1 得 6 个电子,共有2 个氯原子,所以共 得电子6×2=12 个电子.KClO3 中O 元素:-2→0 失去2 个电子,共有 6 个氧原子,所以共失2×6=12 个电子. 命题目的: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如何判断电子的得失及数目,如何 判断氧化剂、还原剂. 答案:+5 -1 还原-2 0 氧化 KClO KClO O Cl 12 3 3 ?2 +5 14 S 2KNO 3 C K S N 3CO 3 2 2 2 .在反应中+ + + ↑+ ↑中,氧点燃 化剂是________,还原剂是________,转移电子数为________. 反应中 S 从0→-2 得2e KNO3 中N 从+5→0 得 5e×2=10 e C 从0→+4 失 4 e×3=12 e 命题目的:主要考查根据各物质中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判断氧化剂、 还原剂,及转移电子的数目. 答案:S 和HNO3 为氧化剂 C 为还原剂转移电子数为 12 15. 指出反应中什么元素被氧化, 什么元素被还原, 什么物质是还原剂, 什么物质是氧化剂. 并 用箭头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及数目 KClO3+6HCl=2KCl+3Cl2↑+3H2O 解析:在反应中 K ClO 中Cl→Cl,盐酸中 H Cl,Cl→Cl.这里 +5 3 +5 0 ?1 ?1 0 要注意的是对于同种元素高价态与低价态间发生的反应,其还原产物和 氧化产物的价态都趋向中间价态,但不能交错,这就是“价态归中”的 规律.根据此规律, → , → ,绝不可分析为→ , → Cl Cl Cl Cl KClO KCl HCl Cl +5 0 1 0 +5 3 1 1 0 2 ?? ? 命题目的: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如何判断,及“价态归中”的规律 的应用. 解题关键:在 KClO3+6 HCl= KCl+3Cl2↑+3H2O KClO3 中 的 要降到不是降到,而中则也升到.因此, 产物中的不是由中转化来的,而是由提供的. Cl Cl( Cl) HCl Cl Cl KCl Cl KClO HCl +5 0 1 1 1 3 ?? ? 0 答案:氧化剂KClO ,还原剂HCl,反应中Cl元素被还原,Cl 3 +5 ?1 元素被氧化. 16.按下列要求,各写一个化学方程式(不允许重复). ①盐酸作氧化剂 ②盐酸作还原剂 ③有盐酸参加的非氧化还原反应 ④氯气只作氧化剂 ⑤氯气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⑥氧气氧化一种非金属单质 ⑦氢气还原一种非金属单质 ⑧氢气还原一种化合物 ⑨同一种物质中,一种元素被另一种元素氧化 ⑩同一种物质中,同价态的同种元素之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解析:①盐酸作氧化剂,那么一定是盐酸得电子.Zn+2HCl= 0 +1 ?1 ZnCl H +2 2 0 + 2 ↑ 盐酸HCl中的H得电子生成H ,所以盐酸为氧化剂. +1 2 ②盐酸作还原剂,那么一定是盐酸失电子. MnO 4 H Cl MnCl Cl 2H O HCl Cl Cl 2 2 0 2 2 2 + + ↑+ 盐酸中的失电子生成,所以盐酸为还原剂. ??△ ? 1 1③有盐酸参加的非氧化还原反应,也就是说盐酸HCl 中的各原子无 化合价的变化. 例: CuO+2HCl=CuCl2+H2O ④氯气只作氧化剂,也就是说氯气 Cl2 得电子.例: 2Na Cl 2NaCl Cl Cl Cl 0 2 0 2 + = 氯气中得电子生成,所以氯气作氧化剂. ?1 ?1 ⑤氯气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也就是说氯气 Cl2 中的Cl 既得电子 又失电子.例: Cl 2NaOH NaCl Na O H O 0 2 1 2 + = + + ??? Cl 1 同一种物质中的同一种元素化合价既升高又降低,氧化还原反应发 生在同一种元素中,称为歧化反应.其中Cl ,Cl→Cl,Cl→Cl,所2 0 +1 0 ?1 以 Cl2 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⑥氧气氧化一种非金属单质,也就是说氧气是氧化剂.例: + O 0 2 C CO O O O C O C 0 +4 2 2 2 点燃0 2 0 +4 ,在反应中氧气由→ 得电子,而由→ 失电子被氧 ?? 化. ⑦氢气还原一种非金属单质,也就是说氢气 H2 为还原剂.例:2H2 + 在反应中氢气由→ 失电子被氧化,本身为还原剂. 点燃 O 2H O H H H 2 2 2 0 +1 ⑧氢气还原一种化合物,也就是说氢气与化合物反应时作还原剂(失 电子)例: H CuO Cu H O H H H ( ) 0 2 +1 2 2 0 +1 + + 反应中由→ 失电子被氧化本身为还原剂. △ ⑨同一种物质中,一种元素被另一种元素氧化,也就说此物质既是 氧化剂,又是还原剂,是自身的氧化还原反应.例: 氯酸钾KClO 中Cl→Cl,O→O,所以KClO 既是氧化剂,又是3 +5 0 3 ?1 ?2 还原剂. ⑩同一种物质中,同价态的同种元素之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实际 上是歧化反应,在⑤小题中已说过.例: Cl H O HCl HClO Cl Cl Cl Cl Cl 0 2 2 +1 2 0 +1 2 + = + 氯气中→ , → 其中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 ? 1 1 0 Cl 命题目的:考查对氧化还原反应的类型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 解题关键:氧化还原反应的类型基本分为四类,第一类全部的氧化 还原反应,氧化剂、还原剂中的元素全部变价.如⑥反应 C O CO 2 2 + 点燃 第二类是部分的氧化还原反应,氧化剂、还原剂中的元素部分发生氧化或部分发生还原.如 第② + + ↑+ △ MnO 4 HCl MnCl Cl 2H O 2 2 2 2 在此反应中 HCl 只有部分作还原剂. 第三类是自身的氧化还原反应,如第⑨ 2 KClO3 2 KCl+3O2↑ KClO3 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第四类是歧化反应,如第⑤ Cl2+2 NaOH=NaCl+NaClO+H2O Cl2 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17.写出下列五种物质的贮存方法:氢氟酸________,新制的氯水 ________,漂白粉________,液溴________,溴化银________. 解析:氢氟酸HF 能腐蚀玻璃,贮存氢氟酸要用塑料瓶,放置在阴凉 处. 氯水中有次氯酸 HClO,是一种不稳定的弱酸.它见光或受热会发生 分解,2 HClO 2HCl+O2↑ 新制氯水存于细口棕色试剂瓶中,放置在冷暗处. 漂白粉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钙和次氯酸钙,其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钙 (Ca(ClO)2),次氯酸钙在遇到酸或空气中的CO2 时,就会发生反应,所以 漂白粉存于广口瓶中,密封干燥保存. 液溴熔点较低,易挥发,所以存于用水液封的细口棕色试剂瓶中, 放置阴冷处. 溴化银见光易分解,存于广口棕色试剂瓶中避光保存. 命题目的:主要考查几种物质的贮存方法. 18.有A、B、C、D、E 五种物质,能发生如图的变化.通常情况 下A 为气体,则它们的化学式分别为:A________、B________、 C________、D________、E________. 解析:通常情况下是气体而又能与 H2、H2O、Na、Ca(OH)2 反应的 只有氯气Cl2,所以A 为Cl2. Cl2+2 Na 2NaCl B 为NaCl 2NaCl+(浓)H2SO4 Na2SO4+2HCl↑ Cl2+H2 2HCl C 为HCl 2 Cl2+Ca(OH)2=Ca(ClO)2+CaCl2+2H2O D 为Ca(ClO)2 Ca(ClO)2+CO2+H2O=CaCO3↓+2HClO E 为HClO 命题目的:主要考查氯气的化学性质. 答案:A 为Cl2 B 为NaCl C 为HCl D 为Ca(ClO)2 E 为HClO 实验题 1.在下图的装置中,当将浓盐酸与重铬酸钾(K2Cr2O7)共热时产生的单质气体X 经A、B 两 装置后,在C 处与加热的某白色晶体反应,最后 在D 瓶内壁有紫黑色晶状固体析出,请回答: ①单质气体为________,制取气体X 时,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主要 有________. ②要得到纯净气体 X,A 瓶中盛________,作用是________,B 瓶 中盛________,作用是________. ③C 处的白色晶体是________ ,D 瓶内壁析出的晶状固体是 ________. ④C 处加热的目的是________. ⑤E 装置(内盛碱石灰)的作用是________. 解析:浓盐酸与重铬酸钾K2Cr2O7 共热,重铬酸钾的作用为氧化剂(与 二氧化锰作用相同),那么产生的气体X 一定是氯气.制取氯气时的仪器 为分液漏斗、烧瓶、酒精灯.要得到纯净氯气,A 瓶中盛饱和食盐水, 作用是除去HCl 气体,B 瓶盛浓硫酸,作用是除去水蒸气. 在 D 瓶内壁的紫黑色晶状固体一定是I2,即可推出C 处的白色晶体 为NaI(或KI),氯气与 KI 反应生成I2,加热促使生成的I2 升华. E 装置的作用是吸收多余的氯气和未冷凝的I2 蒸气. 命题目的:考查制取氯气的原理及装置仪器以及怎样收集到干燥纯 净的氯气.同时考查Cl2 与KI(NaI)的反应,最后考查产生的尾气怎样吸 收等知识点. 解题关键:教科书中制取Cl2 用浓盐酸(还原剂)和二氧化锰(氧化剂), 本题用的氧化剂是重铬酸钾K2Cr2O7 可能比较陌生,一时可能不知是怎 么回事,其实在讲常用的氧化剂时,一般老师都要介绍的.若这个关键 问题清楚,后面的问题应是不成问题的. 答案:①Cl2 烧瓶、分液漏斗、酒精灯 ②饱和食盐水 除去 HCl 气体浓硫酸 除去水蒸气 ③NaI(或KI) 碘晶体 ④促使生成的 I2 升华 ⑤吸收多余的 Cl2 及未冷凝的I2 蒸气. 2.某化学课外活动小组用海带为原料制取少量碘水.现用CCl4 从 碘水中萃取碘,并用分液漏斗分离两种溶液.其实验操作可分解为如下 几步: A.把盛有溶液的分液漏斗放在铁架台的铁圈中 B.把50mL 碘水和15mLCCl4 加入分液漏斗中,并塞好玻璃塞 C.检验分液漏斗活塞和上口的玻璃塞是否漏液 D.倒转漏斗,用力振荡,并不时旋开活塞放气,最后关闭活塞,将分液漏斗放正 E.旋开活塞,用烧杯接收溶液 F.从分液漏斗口倒出上层水溶液 G.将漏斗上口的玻璃塞打开 H.静置、分层 就此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①正确操作步骤的顺序是(用上述各种操作的序号字母填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G________→E→F ②上述(H)步骤,见液体分为两层,上层为________色的________层, 下层为________色的________层. ③上述(E)步骤的操作中应注意________. ④上述(G)步骤操作的目的是________. ⑤能选用 CCl4 从碘水中萃取碘的原因是________. ⑥下列物质:1 汽油 2 煤油 3 酒精 4 苯,不能用于从碘水中萃取碘 的溶剂是________. 解析:做实验中只要有塞子的仪器一定要先检验是否漏气或漏液(气 密性)C,第二步放药品B,第三步操作D,第四、五步题中已给出,第 六步做萃取实验,实验操作后一定要静置分层,第七、八步题中已给出. 命题目的:主要考查萃取实验正确操作顺序、实验现象和注意事项. 解题关键:此实验为学生必做实验,只要认真做实验,注意观察实 验现象,搞清每步的原理,回答此题没有问题. 答案:①C→B→D→A→G→H→E→F ②无 水 紫红 油 ③使漏斗下端管口紧靠烧杯内壁及时关闭活塞不要让上层液体流出 ④使漏斗内外空气相通,保证旋开活塞,溶液顺畅流出 ⑤四氯化碳与水互不相溶,且碘在四氯化碳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的 大得多 ⑥酒精不能从碘水中萃取碘.因为酒精与水互溶. 计算题 1.将氯气通入含有12.5 g NaBr 的溶液中,反应后将溶液加热蒸干 得到 8.05 g 固体,求反应中消耗的氯气重量. 解析 1:本题中没有说明氯气用量是否充足,这样就必须计算一下, 来证明氯气是否充足. 2NaBr Cl 2NaCl Br 2 103 71 2 58.5 x 8.05 x 14.17 2 2 + = + × × 解得= 此解说明若通入氯气充足时,则加热、蒸干得到 8.05 g 全部为NaCl 时,则溶液中含NaBr 应是 14.17 g,题目中的 NaBr 是 12.5 g,这就证 明了 8.05 g 固体有一部分是NaCl,还有一部分是未反应掉的NaBr 的混 合物. 设:有 x1g 的NaBr 未反应.2 NaBr Cl 2 NaCl Br 2 103 71 2 58.5 12.5 x 8.05 x x 2.2 g 2 2 1 1 1 + = + × × - - 解得= 设:反应中消耗氯气为 yg 2NaBr Cl 2NaCl Br 2 103 71 12.5 2.2 y y 3.55 g 2 2 + = + × - 解得= 答:反应中消耗的氯气重量是 3.55 g 在解析 1 中,要考虑8.05 g 固体可能全部是NaCl,也可能是NaCl 和NaBr 的混合物的重量.分别计算,费时费力. 解析 2:可由两种固体重量差为出发点进行计算,即用差量法求解. 2NaBr Cl 2NaCl Br 2 103 71 2 58.5 2 2 + = + × × 根据反应式的重量关系,只要有 71gCl2 参与反应,必有206g NaBr 转化为117 gNaCl,也就是固体重量必减少(206-117)=89 g,从而避开 Cl2 用量是否充足的问题,使计算过程简单化. 解:设通入的 Cl2 重量为x2g Cl 2 NaBr 2 NaCl Br m 71 206 117 206 117 89 2 2 + = + Δ - = 若余 体积是氧气,则通入的氧气是, ∶ - = ∶ ,解得= ,选. a a a 2 2 5 4 ymL a (y ) 4 3 y C 命题目的:考查反应物部分被氧化的计算方法. 解题关键:①若题中没有讲通入充足氯气时,一定要考虑NaBr 是全 部被氧化,还是部分被氧化.②用差量法避开Cl2 的用量是否充足问题, 从而使计算过程简化. 错解剖析:考虑问题不周全,把加热蒸干固体8.05 g 全部认为NaCl, 从而得出错解. 答案:反应中消耗的氯气重量是 3.55 g 2.若将浓盐酸和二氧化锰反应后生成的氯气全部通入碘化钾溶液 中,测知置换出的碘单质质量为12.7g,则反应消耗含杂质2%的二氧化 锰(杂质不为盐酸反应)和36.5%的浓盐酸质量为多少克? 解析 1:实验中发生两个反应,一个是: 4HCl+MnO2 MnCl2+Cl2↑+2H2O 一个是:Cl2+2 KI=2 KCl+I2 设:置换出 12.7g 碘用去Cl2 为x1g,用纯MnO2 x2g,用纯HClx3 g Cl2+2KI=2KCl+I271 127 2 x 12.7 x = 71 12.7 127 2 = 3.55g 1 1 × ? ? 4 HCl+MnO MnCl2+Cl2↑+2 H2O 4 36.5 87 71 x x x (3.55) x 4.35g 3 2 1 2 × = = 87 355 71 ??. x 7.3g 2% 4.44(g) 36.5% 7.3 36.5% 3= = 需含杂质的二氧化锰质量为= 需的浓盐酸质量为. 4 365 355 71 4 35 1 2% 20 ??? ? ? . . . (g) 答:需要含杂质 2%的二氧化锰重量4.44(g). 需 36.5%的浓盐酸质量为 20 g. 解析 2:本题为多步反应,第一个反应的生成物恰好为第二个反应的 反应物,因此可借助反应方程式中HCl、MnO2、Cl2、与I2 之间的系数, 推导出有关的关系式. 4HCl+MnO2 MnCl2+Cl2↑+2H2O Cl2+KI=2KCl+I2 推导关系式:4 HCl~MnO2~Cl2~I2 设需纯 MnO2 为x1g,纯HCl 为x2g 4 HCl MnO Cl I 4 36.5 87 254 x g x g 12.7 g 2 2 2 2 1 ~ ~ ~ × x 4.35g x 7.3g 1 2 = = = = 87 12 7 254 4 365 12 7 254 ? ??? . . . 需含杂质 %的二氧化锰质量为= 需%的浓盐酸质量为= 2 4.44(g) 36.5 20(g) 4 35 1 2% 7 3 365% . . . ? 命题目的:考查多步反应的计算.通过多步反应,借助反应方程式, 推导出反应物与生成物的有关的关系式,从而简化计算过程的综合分析 能力. 解题关键:借助反应方程式中 HCl、MnO2 与Cl2 及Cl2 与I2 之间的 关系,导出的关系式即4HCl~MnO2~Cl2~I2 是解题的关键. 另外方程式必须配平,也非常重要. 错解剖析:①综合分析能力不够,只能用解析 1 的方法,计算过程 多易出现错误.②最基本的方程式的配平出现问题,后面计算也是无用功. 3.将17.4 g 二氧化锰和150 g 36.5%的盐酸充分反应.问①可制取 氯气多少克?②被氧化的纯HCl 多少克? 解析:当已知两个反应物的量时,必须先判断反应物的过量问题, 然后用适量(不过量)的反应物为依据求产物. 判断哪个反应物过量有两种方法: 方法一 试算法 设用纯 HCl 为xg MnO2+4HCl MnCl2+Cl2↑+2H2O 87 4 36.5 17.4 x x 29.2g × = = 17 4 4 365 87 . ????. 150 g 36.5%的盐酸含纯 HCl 为 150×36.5%=54.75 g 说明盐酸过量 方法二 十字交叉法确定过量物质 MnO2+4HCl MnO2+Cl2↑+2H2O 87 4×36.5 17.4 150×36.5% 17.4×4×36.5<150×36.5%×87 按十字交叉法相乘,乘积大者对应的已知量为过量物质,在此盐酸 过量,MnO2 为不足量,然后按不过量的已知量列比例式求解. ①设可制取氯气 yg,消耗HCl 为zg, MnO2+4 HCl MnCl2+Cl2↑+2H2O 87 4 36.5 71 17.4 z y × 87∶17.4=71∶y y= =14.2g 17 4 71 87 . ? ②87∶17.4=4×36.5∶z z= =29.2g 17 4 4 365 87 . ????. 分析化学方程式可知,每 4 份HCl 中有2 份HCl 被氧化.所以被氧 化的HCl 为29.2÷2=14.6 g 命题目的:考查①反应物中有一种过量时的计算.②反应中只是部 分被氧化的计算. 解题关键:用十字交叉法确定过量物质,不用实际计算出数值,只 要能看出大小即可,方法简便、省时. 本题中只有 的被氧化是解题关键. 1 2 HCl 错解剖析:误认为 HCl 全部被二氧化锰氧化,从而得出错解. 答案:可制取氯气 14.2 g.被氧化的HCl 为14.6 g. 4.让足量浓硫酸与 10.0 g 氯化钠和氯化镁的混合物强烈反应,把生成物氯化氢溶于适量 水中,加入二氧化锰使盐酸完全氧化,将反应生成 的氯气通入碘化钾溶液中,得到11.6 g 碘,试计算混合物中氯化钠的百 分含量. 解析:此题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有 4 个 2NaCl H SO Na SO 2HCl 2 4 2 4 + + ↑ 强热 MgCl2+H2SO4 MgSO4+2HCl↑ 4 HCl+MnO2 MnCl2+2H2O+Cl2↑ Cl2+2KI=2 KCl+I2 设混合物中氯化钠为 xg.根据所发生的化学反应,分析出以下的关 系: 4 NaCl I 2 MgCl I 4 58.5 254 2 95 254 2 2 2 → → × × x 254x 4 58.5 10 x 254(10 x) ? ? ? ? ? ? ? ? - 2 95 254 4 585 254 10 2 95 116 x x . ( ) . 解 x=7g NaCl在混合物中的百分含量为×100%=70% 7 10 命题目的:主要考查求得混合物中各物的百分含量的计算方法. 解题关键:根据 4 个反应方程式分析出 4 NaCl→I2 2MgCl2→I2 是解题的关键. 然后根据此关系找出用 x 表示I2 的量的关系式,从而解出x 的值. 错解剖析:①关系式没有找对.②没有用 x 的关系量表示碘的量, 而是根据方程式分步计算,由于计算量大易出错误. 答案:NaCl 的百分含量为70%. 5.将ag 氢气和bg 氯气合成氯化氢,问可能得到多少克氯化氢?若 氯气过量,则合成的氯化氢全部通入足量的硝酸银溶液中,可生成沉淀 多少克? 解析:①设 Cl2 过量,a g 氢气完全反应,则:设生成HCl 为x g H2+Cl2 2HCl 2 71 73 a x x= =36.5ag 73 2 a ②设 H2 过量,b g 氯气完全反应则: H2+Cl2 2 HCl 2 71 73 b x x= 73 71 365 355 b b ??g . . ③Cl2 过量生成HCl 通入AgNO3 溶液(足量),设生成ygAgCl 沉淀, 因为Cl2 过量在计算时用不过量H2 生成的HCl 的量去进行计算. HCl+AgNO3=AgCl↓+HNO3 36.5 143.5 36.5 a y y= =143.5ag 365
. . . a ? 命题目的:此题是无数字的计算题.主要考查反应物中有一种物质 过量时的计算.因为无数据,所以必须要讨论. 解题关键:题目中间可能得到多少克氯化氢的可能性都要加以讨论, 即氢气过量或氯气过量都要讨论说明. 错解剖析:解此题主要错在少一组答案,而忘了把两种反应物加以 讨论. 答案:当氯气过量,a g 氢气完全反应生成氯化氢36.5 a g,当氢气 过量,b g氯气完全反应时生成氯化氢g.当氯气过量时,生成氯化氢 365 355 . . b 全部与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为 143.5 a g. 6.目前专家研究成功用二氧化氯(ClO2)消毒人们的用水,二氧化氯 消毒后的还原产物是氯离子(Cl-).试证明二氧化氯(ClO2)消毒是氯气消毒 的几倍. 解析:本题是氯化物溶于水后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二氧化氯是氧 化剂与水反应后还原产物为Cl-,氯气是氧化剂,还原产物也是Cl-,故 可利用得到电子的数目相同得出它们消毒的倍数关系. Cl 2 Cl ClO Cl 0 2 +4 ?得??2e??2 ?得??5e???? 使它们得电子数目相等时可以得到以下的关系.最小公倍数 10: 相对分子质量 → 得 → 得 × × = × × = 氯气质量 二氧化氯 = Cl Cl 2 e 71 ClO Cl 5e 67.5 5 5 355 2 2 135 (Cl )W (ClO )W 2 2 2 2 ? ? ? 355 135 2 63 1 . 也就说明当用相同质量的氯气和二氧化氯消毒时,二氧化氯的消毒 效益是氯气的2.63 倍. 命题目的:考查利用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题关键:①氯气Cl2 的还原产物Cl-,二氧化氯的还原产物也是Cl-, 利用它们得电子数目相等看出倍数关系.②根据得到相同电子时比较用 量的倍数. 错解剖析:看到这种无数据的题不知如何下手分析,主要是见题少, 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得失电子,能不能灵活运用去分析问题、解决问 题,一般情况下遇到氧化还原问题不知所措时,应想到用得失电子来分析问题. 答案:二氧化氯的消毒是氯气消毒的 2.63 倍.第二章摩尔 反应热 单选题 1.摩尔是表示 [ ] A.物质的量的单位 B.物质的量是多少 C.物质的质量的单位 D.微粒个数的单位 解析: “物质的量”是一基本物理量,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 命题目的:主要考查摩尔与物质的量之间的关系是否清楚. 答案:A 2.0.5mol 氢气 [ ] A.含0.5mol 氢原子 B.含1 个氢原子 C.约含6.02×1023 个氢分子 D.约含3.01×1023 个氢分子 解析:含有阿伏加德罗常数(6.02×1023)个微观基本单元的物质的量, 称为1mol.使用摩尔时,应明确基本单元是什么,本题中基本单元是分 子. 命题目的:主要明确使用摩尔时,应指明基本单元. 答案:D 3. 1mol 氯化钙中含有 [ ] A.1mol 氯化钙分子 B.约 6.02×1023 个氯离子 C.2mol 氯离子 D.约3×6.02×1023 个电子 解析:题中是问 1mol 氯化钙含有的微粒数是多少.A 的1mol 氯化 钙分子与1mol 氯化钙是一种讲法,所以不对.氯化钙(CaCl2)即一个CaCl2 分子里有2 个Cl-,那么1molCaCl2 中应有2molCl-,2molCl-即2×6.02× 1023 个Cl-,所以B 也不对,C 是对的. 在一个 CaCl2 分子中含有电子数应为 20+17×2=54,所以 1molCaCl2 中含有电子数应为54×6.02×1023 个,所以D 不正确. 命题目的:主要考查1mol 任何物质都含有阿伏加德罗常数个微观基 本单元的概念掌握得清楚与否. 答案:C 4.硝酸氨(NH4NO3)中氮原子的物质的量分数为 [ ] A. 35 100B. 22 100 C. 14 100 D. 7 100 解析: 1 个NH4NO3 分子中有9 个原子,1mol 的NH4NO3 中有9mol 原子,其中有2mol 氮原子. 设 NH4NO3 为1mol 氮原子物质的量分数为 × %= × %= 2 9 1 4 5 22 100 mol mol 100 100 . 命题目的:主要考查物质的量分数概念与质量分数概念的区分. 解题关键:氮原子物质的量分数= 氮原子物质的量 总原子的物质的量 错解剖析:不能把质量百分数与物质的量分数混为一谈.错选 A 者 就是二者概念不清楚. 答案:B 5.在一定体积的容器中,加入1.5mol 氙气和7.5mol 氟气,于400 ℃2633 kPa 压强下加热数小时,然后迅速冷却至25℃,容器内除得到一 种白色固体外,还余下4.5mol 氟气.则所得无色晶体产物中,氙与氟的 原子个数比是 [ ] A.1∶2 B.1∶3 C.1∶4 D.1∶6 解析:Xe+F2 1.5mol (7.5-4.5)mol 1.5mol 3mol Xe∶F2=1∶2 原子个数比 Xe∶F=1∶4 命题目的:主要考查反应的各物质的物质的量比与原子个数比之间 的关系. 答案:C 6.下列对于摩尔概念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摩尔是表示物质的质量的单位,每摩尔物质含有阿伏加德罗常 数克的质量. B.摩尔是表示物质的数量的单位,每摩尔物质含有阿伏加德罗常 数个微粒. C.摩尔是表示物质的量的单位,每摩尔物质含有阿伏加德罗常数 个微粒. D.摩尔是表示物质的量的单位,每摩尔物质含有阿伏加德罗常数 个分子或原子.解析:物质的量是一基本物理量,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1mol 任 何物质都含有阿伏加德罗常数个微粒.这些微粒可以是分子、原子、离 子、电子、质子、中子等.根据上述定义只有C 正确,其余A、B、D 均 不正确. 命题目的:主要考查对摩尔概念的正确的理解. 答案:C 7.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1mol 硫酸中含4mol 氧原子 B.硫酸的摩尔质量是98 g C.6.02×1023 个硫酸分子的质量是98 g D.每个硫酸分子的质量是g 98 6.02 ??1023 解析:摩尔质量是 1mol 物质的质量.单位是克?摩-1 或g?mol-1, 根据定义B 是不正确. 命题目的:主要考查对摩尔质量概念的正确理解. 答案:B 不定项选择题 1.0.1molKClO3 和0.1mol KClO 中所含微粒数相等的是 [ ] A.钾离子 B.氯离子 C.氯原子 D.氧原子 解析:1 个KClO3 分子能电离出1 个钾离子,0.1mol KClO3 能电离出 0.1mol 钾离子.1 个KClO 分子能电离出1 个钾离子,0.1mol KClO 能电 离出 0.1mol 钾离子,所以A 正确.无论是KClO3,还是KClO 都不能电 离出氯离子,所以B 不正确.1 个KClO3 分子和1 个KClO 分子都含有一 个氯原子,0.1mol 的KClO3 和0.1molKClO 当然含有的氯原子各都是 0.1mol,所以C 正确.很明显D 不正确. 命题目的:主要考查物质的量是 nmol,则微观基本单元数是阿伏加 德罗常数的几倍的概念的应用. 答案:A、C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1mol 物质中含有6.02×1023 个微粒 B.96g 氧的物质的量为 3mol C.摩尔是7 个基本物理量之一 D.1mol 氢氧化钠的质量为40g 解析:阿伏加德罗常数可用近似值 6.02×1023 来表示,但不能认为 6.02×1023 就是阿伏加德罗常数(例如π 值是3.14,但不能认为3.14 一定 就是π 一样),1mol 物质应有阿伏加德罗常数个微粒,所以A 不正确.96g 氧没有指明是氧原子,还是氧分子,所以物质的量不能确定,所以 B 不正确.摩尔是物质 的量的单位,物质的量才是 7 个基本物理量之一,所 以C 不正确.只有D 正确. 命题目的:主要考查对摩尔、物质的量的基本概念的理解. 答案:D 3.a gMnO2 与足量的浓盐酸混合加热,产生bmol 气体,被氧化的 HCl 应为 [ ] A. mol a 435 . B. mol a 87 C. mol b 2 D.2bmol 解析:MnO2+4HCl MnCl2+Cl2↑+2H2O 从方程式来分析被氧化的盐酸,只是参加反应的一半. MnO2+4 HCl MnCl2+Cl2↑+2H2O 1 mol 2 mol 1 mol mol x mol b mol 1 2 x 2 1 x b a a 87 87 ∶ = ∶ ∶ = ∶ C = 2 H = 8 N = 28 14 = 2 : × : × : × × 60 40% 12 60
60 40% 60 1333% 14 . ??. 命题目的:通过化学方程式进行有关物质的量的计算.另外 MnO2 与浓盐酸的反应中,盐酸只是部分被氧化. 解题关键:方程式中的同一种物质上下单位要一致,左右单位要对 应. 答案:A、D 4.Gg 镁溶于盐酸,生成氢气为m mol,则镁的原子量可表示为 [ ] A. 2G m B. G 2m C. 2m G D. G m 解析:设镁的原子量为 x Mg+2HCl=MgCl2+H2↑编号溶液加入的物质图像序号 ① 饱和石灰水通入过量CO2 ② 含少量NaOH的NaAlO2 溶液通入过量CO2 ③ 含少量NaOH的NaAlO2 溶液滴入稀盐酸 ④ MgCl2 、AlCl3 混合溶液逐滴加NaOH溶液至过量 ⑤ NaOH溶液逐滴加AlCl3 溶液至过量 命题目的:主要考查方程式中系数可直接表示物质的量之比.单位 可取用质量(克),也可同时取用物质的量或微粒个数.使用时要注意:上 下单位要一致(同一物质),左右单位要对应(不同物质或微粒:克←→摩, 摩←→个). 答案:D 5.多少克碳-12 中含有1mol 电子 [ ] A.12 g B.6 g C.2 g D.1g 解析:1mol 碳-12 原子的质量是12g,1mol 碳有6mol 电子. 设含 1mol 电子质量为xg 12∶6=x∶1 x=2(g) 命题目的:主要考查物质的质量与物质的量之间的关系. 答案:C 6.设N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1g 氢气中所含有的质子数为NA B.58.5 g 食盐中含有离子数为2NA C.32g 氧气中所含的氧原子数为NA (2) 2Mg CO 2MgO C 2 反应方程式: + + 高温 解析:物质的质量、物质的量、物质的微粒数之间的换算公式 A 0.5mol 1molH 2N 0.5molH N A 2 A 2 A . ? = 有质子, 有质子.即 1 2 1 g g mol? 正确. B.中NaCl物质的量1mol 1molNaCl 2mol ? = . 有离子也可以说 585 585 1 . . g g mol? 有 2NA 离子,所以B 正确. C.中氧气的物质的量1mol 1mol 2mol ? = . 氧气有氧原子,也 32 32 1 g g mol?可以说有2NA 氧原子,所以C 不正确. D SO 0.1mol 1molSO 4 2 4 2 .中的物质的量 ? ??= . 中有 ? ??9 6 96 1 . g g mol 50mol 0.1molSO 5.0mol 5.0 4 2 电子, ?中有电子,也就是说有 NA.所以D 不正确. 命题目的:主要考查物质的质量、物质的量、物质的微粒之间的换 算. 答案:A、B 7.与2mol NaCl 电离出的Cl-数目相同的是 [ ] A.1 molMgCl2 B.2mol KClO3 C.molAlCl3 D.1.5molCaCl2 解析:2mol NaCl 能电离出2molCl-. A.中1 个MgCl2 分子能电离出2 个Cl-,所以1mol MgCl2 能电离出 2molCl-,所以A 正确. B.中KClO3 不能电离出Cl-,所以B 不正确. C.中1 个AlCl3 分子能电离出3 个Cl-,1mol AlCl3 中能电离出 3mol Cl molAlCl 3 2molCl C 3 ?, 能电离出× = ?,所以正确. 2 3 2 3 D.中一个CaCl2 分子能电离出2 个Cl-,1mol CaCl2 中能电离出2mol Cl-,1.5molCaCl2 能电离出1.5×2=3molCl-,所以D 不正确. 命题目的:主要考查不同物质的量的电解质电离出Cl-的物质的量与 2molNaCl 电离出的Cl-的离子的之间关系比较. 解题关键:1mol 电解质电离出的各种离子的物质的量,在数值上等 于1 个分子含各种原子的数. 答案:A、C 8.下列物质中含分子数最多的是( ),质量最大的是 [ ] A.1g 氢气 B.6.02×1022 个水分子 C.0.4 mol 二氧化碳 D.13 g 一氧化碳 解析:题中单位有克、摩尔、微粒个数,这样难比较大小多少,如 果都换算成摩尔,问题就一目了然. A 中1g 氢气=0.5mol 氢气 B 中6.02×1022 个水分子=0.1mol 水 C 0.4mol 二氧化碳 D 中13 g 一氧化碳=0.46 mol 一氧化碳分子数最多的是A. 质量=物质的量×摩尔质量 B 0.1mol 质量=0.1mol×18g? mol-1=1.8gC 0.4molCO2 质量=0.4mol×44g? mol-1=17.6g D CO 质量=13 g 质量最大的是 C. 命题目的:物质的质量、物质的量、微粒数之间的换算. 答案:A、C 9.等质量的SO2 和SO3 中,氧原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 A.2∶3 B.3∶2 C.4∶5 D.5∶6 解析:设质量为 Wg SO SO SO SO 2 3 2 3 物质的量= ? 物质的量= ? 氧原子物质的量 氧原子物质的量 = Wg g mol Wg g mol W W 64 80 64 2 80 3 5 6 ?1 ?1 ? ? ? 命题目的:质量、物质的量、微粒数之间的关系. 答案:D 10.在标准状况下,下列气体体积最大的是 [ ] A.2 gH2 B.16 gO2 C.48g SO2 D.22gCO2 A 2gH2 2g/2g?mol-1×22.4L?mol-1=22.4L B 16gO2 16g/32g?mol-1×22.4L?mol-1=11.2L C 48gSO2 48g/64g?mol-1×22.4L?mol-1=16.8L D 22g CO2 22g/44 g?mol-1×22.4 L?mol-1=11.2 L 命题目的:主要考查物质的质量、物质的量、气体体积之间的关系. 答案:A 11.同温、同压、同质量的乙炔气体(C2H2)与苯蒸气(C6H6)的体积比 为( )同温、同压、同物质的量的乙炔气体(C2H2)与苯蒸气(C6H6)的体 积比为 [ ] A.3∶1 B.1∶1 C.1∶3 D.2∶3解析:设乙炔、苯蒸气的质量为Wg 同温、同压下体积比等于摩尔数比(物质的量比) 乙炔的物质的量为 ? 苯蒸气的物质的量为 ? ∶ = = ∶ . Wg 26g mol Wg 78g mol V V = 3 1 1 1 (C2H2 ) (C6H6 ) ? ? W W 26 78 正确选项 A 同温、同压下设乙炔、苯蒸气物质的量为 1mol V V 1 1 (C2H2 ) (C6H6 ) ∶ = ∶ 命题目的:主要考查根据阿伏加德罗定律推导出的同温同压下,任 何气体的体积比等于分子数或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等规律的应用. 答案:A、B 12.150℃时,将1molC5H12 气体和8molO2 混合于一体积不变的密闭 容器中,用电火花引燃充分反应后,恢复到起始状态,此时容器压强与 反应开始前压强的比值是 [ ] A.5∶1 B.5∶9 C.9∶11 D.11∶9 解析:根据阿伏加德罗定律推导的规律,在温度、体积不变时,压 强与气体物质的量成正比,反应为C5H12+8O2 5CO2+6H2O.1mol C5H12 气体恰好与8molO2 完全反应,生成 5molCO2 和6molH2O.注意150 ℃时水为气态. 设:压强用 p 表示,物质的量用n 表示 p p n n 后 前 后 前 ??? ? ? ? 5 6 1 8 11 9 命题目的:阿伏加德罗定律的应用. 答案:D 13.有氢气和氧气的混合气体100 mL,用电火花点火使其燃烧,再 恢复到原温度和压强时,水为液态,气体体积减小为amL,则在原气体 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mol摩尔时尚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