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理不日本妓院怎么接待客人人,小月接

美女市长老婆-第181章 直接昏死-求书网(www.qiushu.cc)
当前位置: >
> 第181章 直接昏死
小提示:按【空格键】快捷往下,按{回车键}返回目录,按(键盘左键←)返回上一章 按(键盘右键→)进入下一章
推荐阅读:
&&&&“哗啦!”&&&&手机重重撞在对面的墙壁上,然后掉在地上摔烂了。&&&&“朱时龙,你给等着,我一定让你好看!”本来因为推销草皮的事情,牛志刚就憋了一肚子的火,现在又被朱时龙呛了几句,顿时让牛志刚火冒三丈、暴跳如雷。&&&&小赵躲在一边,胆战心惊的望着牛志刚,一句话也不敢说。&&&&摔烂手机尤不解气,牛志刚又伸手把床头柜上的早餐全部扫到地上,之后对着床铺又狠狠喘了几脚……&&&&“咔嚓!”&&&&床铺的一条腿突然折掉,整张床铺顿时倒在了地上。&&&&小赵脸色顿时一变,完了,这下有的赔了……&&&&牛志刚所在房间是二楼,牛志刚又是摔东西、又是踹床铺,动静弄的很大,直接惊动了住在一楼的客人,一楼的客人可不是忍气吞声的主,直接从房间内出来,去找宾馆经理投诉。&&&&宾馆经理一听二楼有房间传出打砸的声音,脸色顿时变了,二话不说,领着两个服务员就来到了牛志刚居住的房间。&&&&在宾馆经理进入房间的时候,牛志刚正在大力踢踹床铺。&&&&“你干什么!”宾馆经理轻喝一声。&&&&看到宾馆经理来了,小赵顿时一惊,急忙冲过去拦住了发脾气的牛志刚:“牛书记,你冷静一下,宾馆经理来了……”&&&&“来就来,怕什么!”牛志刚哼道。&&&&“你为什么毁坏我宾馆的床铺!”宾馆经理恶狠狠的瞪着牛志刚。&&&&牛志刚翻了翻白眼:“不就是一张破床铺吗,我赔给你就是了。”&&&&“赔?”宾馆经理冷哼一声:“你知道我这床铺是从哪里买的吗?告诉你,我是从国外进口的,一张床铺就要五千块钱!”&&&&“啥玩意?”牛志刚眼睛顿时瞪了起来:“就这破床铺,还是从外国进口的?你蒙谁呢!”&&&&“你爱信不信,总之我这床铺是从国外进口的,当时花了我五千块钱。”宾馆经理冷声说道:“我看你是外地来的,也不讹你,就收你一个成本价吧,给我五千块,这事就算了。”&&&&“你当我是三岁小孩啊,你说五千就五千啊?”牛志刚气道:“你这床铺就是用普通木头做的,成本价最多一百块,你居然张口要五千,你心真够黑的啊!”&&&&“你耳朵有毛病吗?我刚才说了,这张床铺是从国外进口的,用的是上好的……国外木头,要你五千块已经是够便宜你了……”宾馆经理哼道。&&&&“想讹诈我?没门!”牛志刚掏出手机,就报了警。&&&&不一会儿,警察就赶到了宾馆,经过警察的一番调解,最终牛志刚赔偿宾馆五百块钱了事。&&&&赔了钱,牛志刚和小赵就离开了宾馆。&&&&“妈的,居然住了一个黑店!”牛志刚对着宾馆门口狠狠吐了一口唾沫。&&&&“牛书记,你消消气,跟那种黑心人生气不值得。”小赵在旁边劝道。&&&&“最近不知道撞了什么邪,事事不顺!”牛志刚深深吸了口气:“走,我们接着去找购买草皮的买家。”说完,牛志刚就上了车。&&&&小赵急忙坐进驾驶位,开着车子离开了宾馆。&&&&“嗡嗡嗡……”&&&&一阵手机震动的声音响起。&&&&牛志刚拿起手机一看,发现又是丁大虎打过来的,牛志刚皱了皱眉头,伸手按下了接听键。&&&&“牛书记,你给朱时龙打过电话了吗?”手机里传出丁大虎的声音。&&&&“打过了。”牛志刚淡淡的说道。&&&&“那朱时龙怎么说?”丁大虎急忙问道。&&&&牛志刚歪歪嘴:“丁副乡长,你侄子杀了人,性质非常严重,按照法律程序,你侄子是不能会见家人的。”&&&&“啊?”丁大虎一听就急眼了:“牛书记,你就帮帮忙,让我见见我侄子吧?求求你了!”&&&&“唉……”牛志刚叹了口气:“丁副乡长,不是我不帮忙,而是那个朱时龙……他根本就不答应,我也没有办法啊……”&&&&“朱时龙难道连你的面子都不给吗?”丁大虎问道。&&&&“朱时龙现在只听马逍遥的话,对我的话根本就不当回事了。”牛志刚眼里闪过一丝怒气。&&&&“这……这究竟是怎么回事?朱时龙不是一向都听你的吗……现在怎么……又和马逍遥牵扯在一起了……”丁大虎问道。&&&&“我也想知道是怎么回事!”牛志刚气道:“等我从市里回去,一定要好好收拾收拾朱时龙,敢背叛我,绝对不会有好下场!”这一次牛志刚是真的动了怒火,暗暗发誓一定要整治一下朱时龙,让所有人都看看,背叛他绝对没有好下场。&&&&“牛书记……那我侄子的事情……”丁大虎犹豫的问道。&&&&牛志刚撇撇嘴:“这样吧,你先别着急,等我回乡里再说。”&&&&“你什么时候回乡里?”丁大虎追问道。&&&&“这个……大概还需要几天吧……”牛志刚不肯定的说道:“你放心吧,等我回去以后,一定狠狠收拾朱时龙,至于你侄子……丁副乡长,你要做个心理准备,你侄子毕竟杀了人,就算最后不被判处死刑,估计也会做牢。”&&&&“我知道,我别的不求,只求我侄子能活命。”丁大虎点点头。&&&&“那行,就先说到这吧,一切等我回乡里再说。”说完,牛志刚就挂断了电话。&&&&……&&&&高河乡。&&&&一栋装修讲究的平房内。&&&&丁大虎慢慢放下手机,脸色非常的难看。&&&&“哥,怎么样了?”丁二奎急声问道。&&&&“是啊,大哥,牛书记怎么说?”宋小月也是一脸的焦急。&&&&丁大虎微微摇摇头:“牛书记也帮不了忙。”&&&&“啊?”宋小月脸色一变:“那该怎么办啊……呜呜呜……”宋小月眼眶一红,又哭了起来。&&&&丁大虎眉头一皱:“我说你能不能别哭了,你就是哭死了,丁武也不能救出来!”&&&&被丁大虎训斥了几句,宋小月立即止住了哭声。&&&&“哥……你可一定要想想办法救救丁武啊……”丁二奎求道:“哥,求求你了……”&&&&丁大虎沉吟了片刻:“我去找马逍遥谈谈吧。”&&&&……&&&&乡长办公室。&&&&马逍遥坐在办公椅上,手里端着一杯茶慢慢的喝着。&&&&丁大虎坐在马逍遥对面,皱着眉头一言不发。&&&&“啪!”&&&&马逍遥把茶杯放在桌子上:“丁副乡长,你都坐了十分钟了,到底有什么事,就直说吧。”&&&&丁大虎嘴角动了动:“马乡长,我今天来,是有一件事想求你帮忙。”&&&&“什么事?”马逍遥问道。&&&&“昨天我侄子被派出所给抓了起来,我希望马乡长能和朱时龙说说,让我见见我侄子……”丁大虎说出了来意。&&&&马逍遥眉毛一挑:“你侄子是丁武吧。”昨天朱时龙就把丁武是丁大虎侄子的事情告诉了马逍遥,当时马逍遥很是惊讶,他怎么也没想到凶手丁武竟然会是副乡长丁大虎的侄子。&&&&“对,就是丁武。”丁大虎点点头。&&&&马逍遥看了一眼丁大虎:“丁副乡长,你侄子杀了人,属于重犯,按照法律程序,是不允许会见家人的。”&&&&“马乡长,我只是想见一下丁武,问问事情的经过……”丁大虎急忙说道。&&&&马逍遥摆摆手:“丁副乡长,我很理解你的心情,但是……我不能违反原则,希望你能谅解。”&&&&“马乡长,真没有商量的余地吗?”丁大虎脸一沉。&&&&马逍遥摇摇头:“没有。”马逍遥对丁大虎一向没好感,他才不会帮丁大虎呢。&&&&丁大虎脸皮抽搐了几下:“马乡长,凡事不要做的太绝,否则会有报应的……”&&&&“报应?”马逍遥笑了:“我完全是按照规章制度办事,既没做伤天害理的事情,也没违法,我何来报应?倒是你侄子丁武,他公然杀人,而且杀人手法还极其的残忍,他才会得到报应!”&&&&“你……”丁大虎气的脸色发青。&&&&“丁副乡长,你有没有想过丁武为什么会杀人?不,应该这么问,丁武为何敢杀人?”不等丁大虎回答,马逍遥就接着说道:“就因为你,有一个副乡长的大伯做靠山,所以丁武平时才如此的嚣张,才敢公然杀人,丁武一直觉得,不管犯了什么事,你这个大伯都能给他摆平……反过来说,要不是有你这个大伯当靠山,丁武根本不敢杀人!”&&&&“你……你……”丁大虎气的都说不出话来了。&&&&“我很忙,没工夫跟你嗦,现在请你出去。”说完,马逍遥低头拿起一份文件看起来,不再搭理丁大虎。&&&&丁大虎用了很大的毅力才压制住胸口的怒火,狠狠瞪了马逍遥一眼,然后从牙缝里挤出几个字:“咱们走着瞧!”说完,丁大虎转身离开了办公室。&&&&……&&&&两天后。&&&&丁武被移交到了县人民法院。&&&&由于证据确凿,法院很快就对丁武进行了宣判,以故意杀人罪,判处丁武死刑。&&&&听到宣判结果之后,宋小月直接昏死在法庭上。&&&&丁二奎一个大老爷们,更是当庭嚎啕大哭起来,发疯般的朝儿子冲去,最后被法庭的警察硬生生的按住了。&&&&丁大虎双眼之中也是饱含热泪,他一直把丁武当成亲儿子对待的,现在看到丁武要被执行死刑,丁大虎心里是钻心的痛。
txt下载地址:手机阅读: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第181章 直接昏死)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兰岚谢谢您的支持!!在爱卡看到的帖子,转过来!    澳洲163投资移民真实经历和教训---转贴,献给上分准备投资移民的兄弟    先声明为转贴:    第一回 引子     我终于彻底放弃了163澳洲投资移民,7月22日我在墨尔本开的意大利餐厅终于交割完毕,超低价转让出去了,2009年12月,我带着美好的憧憬和对这个国家的无限向往正式登陆墨尔本,日,我将要带着对澳洲的无限的失望和痛苦的回忆永远和他告别了,163商业移民,哥伤不起,哥回去了。         为了使各位看客更理解我下面讲要讲的故事,先来简单一下163澳洲移民的简单概况,163就是澳洲移民局给于对国内有一定企业经营经验的人4年的澳洲临时签证,到澳洲后要做满2年的生意,每年营业额要达到25万澳元,这还是我那时的要求,现在据说要求提高到40万澳元了,呵呵。当然还有其他要求,但是与本文无关,所以不再累述,达到要求后就可以获得澳洲PR(俗称绿卡)。         下面我要讲的就是我163投资移民澳洲的一段血与泪的经历。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 更多
  这个话题貌似不错。楼主加油
  第二回 办理签证          2008年3月,在国内经商多年的我的手机又收到一条关于投资移民讲座的短消息,这类消息,我经常收到,以往常常一删了之,而那天我不知道为什么,却来了兴趣,决定去听一下,来到现场,移民顾问滔滔不绝地讲解了关于澳洲的种种好处,如澳洲正附如何廉洁高效,百姓如何友善,福利如何得好——————         我以前虽没去过澳洲,但是也久闻澳大利亚是常被联合国评为最适合居住的国家之一,又经过一段时间移民中介的排山倒海般的电话营销,我于是决定先去澳洲考察一下。2008年11月,移民中介给我办妥了商务签证,浩浩荡荡的考察队伍出发了。         11月,澳洲已是初夏季节,如倒翻了蓝色颜料的天空下的邦迪海滩的悠闲,著名的悉尼歌剧院的壮观,情人港的浪漫,墨尔本的旧国会大厦的沉淀,企鹅岛神仙小企鹅的可爱,都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回来后我很是兴奋,决定移民这传说中的澳洲,相对悉尼的繁华,我最终还是选择了移居更有文化底蕴的曾经是澳大利亚首都的墨尔本,并在澳洲的东南区花39万澳元买下一块地,因为房产中介说,现在是金融危机,房价很低,而且这时候澳元汇率也低,1澳元兑4元5毛RMB左右,现在看来果然买对了,现在那块地已经升值了近10万澳元,并且现在澳元的汇率已近7元左右了。为何要提到买地的事情,不是因为我要装13,而是这块地与下面买生意的事有关系。         经历了种种周折,2009年8月终于拿到了163投资移民签证。  
  第三回 初识墨尔本          由于本人在国内的生意也红红火火,就那样放弃国内生意也实在可惜,经过和我夫人的商讨,决定由我先去墨尔本经营生意,等拿到PR了,全家才过去。           2009年12月,我只身一人来到了墨尔本,幸亏来之前,我的国内朋友小伟介绍了一个在墨尔本的也是上海人的一个女孩给我认识,虽然关系很远,她只是小伟的同事的女儿,但来之前已经给我租好了房子,所以我来到墨尔本倒也马上就有的地方安身。         可能有人会问,你不是买了地吗,为何还要租房?然而地皮只是地皮,必须要盖好以后才能住,澳大利亚买房,有2种方式,可以买地找人按自己喜好设计和搭搭建,也可以买建筑商造好的现成房子,澳大利亚90%以上的人都居住在别墅(这里称为HOUSE)里,而土地是私有的,如果你的房子旧了,可以推倒重建。我就是买了地皮,准备找人按自己的个性设计和建造。          既然已经安居,我决定先好好在墨尔本看看,12月的墨尔本,已经是盛夏,皆临近圣诞,所以在墨尔本的市中心(当地人称为CITY)特别热闹,街上还有各种卖艺人,有唱歌的,跳舞的,表演杂技的,甚至有人把自己油漆成全身银色,一动不动地像雕塑一样坐在那,也有很多摆地毯的,却不见城管来驱赶?当然也有乞丐,他们会向过往的行人说给点零钱买面包。          墨尔本不愧是花园城市,到处是大块绿地,绿地中鸟语花香,一种像鸡又像鸭(没有脚蹼,嘴巴有点尖,却能在水中游来游去)的鸟在小河中游来游去,乌鸦在树上呱呱地叫(这里的人好像不讨厌乌鸦),海鸥和鸽子常常在你头定飞过,一片祥和的景象。          而在马路上行走,车遇到行人一般都会停下来,让你先行,当你在马路上散步时,经常会有陌生人和你打个招呼,“hi”一下,所有的这一切,都让我觉得这是个美好的国家,对要在这开始的新生活充满憧憬。  
  第四回 买生意和贷款          就这样,我在墨尔本看看逛逛,半个多月过去了,既然是投资移民,那就必须做生意,我在国内做的是电子产品销售的生意,这个生意需要大量的人脉,如果要在墨尔本这个人生地不熟的地方做这个生意,销售额达到25万澳元貌似很有难度。所以我决定买现成生意。          于是我买来大量的华文报纸,(因为这里华人很多,所以有很多华文报纸),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报纸中铺天盖地都是生意转让的广告,这让我隐隐感觉到这里的生意可能不好做,不过既然已经走到这一步了,当然也只能咬咬牙上了。报纸上的生意都是生意中介打的广告,各种生意都有,最常见的有咖啡店,2元店(就是杂货店),MILK BAR(就是小型超市),鱼薯店(买烤海鲜和薯条的店),饭店等,甚至还有加油站,邮局等?原来在澳洲私人也能开邮局啊?          又说到那个帮我租房的上海女孩,英文名是rose(化名),她在墨尔本某大学财会专业硕士毕业后,2年来一直在一家日本料理店当经理,因为我刚到墨尔本,没有其他朋友,所以和她接触比较多,当时她每星期工作50小时,领取600澳元工资,也就是说每小时12澳元,所以我就问她,如果我买生意,是不是可以来我这做经理,她说可以。所以我想她有饭店工作经验,所以我买生意就偏向饭店了。         看来一般要转让的生意确实不怎么样,看了中介介绍的几家咖啡店,坐2,3个小时,没几个人来喝咖啡,开价居然都要40万澳元左右,于是更坚定了还是买饭店的注意,说实话,这里的中餐馆很多生意都不错,尤其是华人聚集的唐人街和BOXHILL那一块,生意可以说暴好(看来还是华人喜欢吃),但几乎都不转让,于是只能看其他餐馆。          无意中翻报纸,看到一家意大利餐厅要转让,开价只有35万澳元,而且楼上楼下有2个楼面,这在墨尔本已经算是大饭店的,最吸引人的是这么大的饭店租金居然只有1100澳元(其它我看的很多地方比这小很多,每星期都要澳元租金),于是想要不就这家了。          偷偷地观察了一下,这家饭店楼下是TAKEAWAY,就是客户买了带回去吃(当地人很多喜欢买了回家吃,所以这里你到饭店柜台点餐,店员一般都会加问你是带走还是堂吃),厨房也在楼下,楼上是堂吃,楼上虽然不能说生意好,但是每天晚上也能坐满半个多楼面,15桌左右,这在我看过的生意中已经是不错了。     我找到卖那家饭店的中介,看了报表,看到每年的营业额有70多万澳元,也就是说每星期差不多是1万2千澳元,中介又跟我说其实每星期有1万4千澳元,有部分现金收入没有入账。         在澳洲买生意是可以试店的,经过砍价,我把35万压至33万澳元,在我交了10%保证金后,于日开始试一星期店,原老板是2个意大利人,他们合伙,大股东名叫罗纳多,小股东叫做吉姆,饭店雇有2个厨师,一个来自印度,一个来自香港,其他还有轮班做pizza的4个人,厨房帮工2人,服务员7个,还有一个送外卖的。          一个星期试店下来,果然有1万4千多,我算了成本,因为这里的人工很贵,这个营业额虽然挣不到什么钱,但也感觉能保平。所以又通过那个移民中介找了一名当地律师,准备正式买这个饭店。         因为那年是2月14日过年,我试店完毕已经1月底了,于是我决定过完年后再回来交割生意,所以律师把交割期定在合同签后的2个月之内,因为由于签合同那天已是2月9日,所以交割日最迟不超过4月9日,初步定为3月25日。  
  在签订合同之前,我又一次的邀请ROSE来到这家意达利餐厅吃饭,再次确认如果我买这家餐厅,你能来当经理吗?得到了肯定的回答。         为何我一定要请一个经理人呢?前面已有交待,我的国内生意并没有终止,而我上海公司所从事的电子产品销售中,因为日本和韩国的电子产品总体上还是领先的,所以我上海的公司代理了几个日本和韩国的监控产品,而我的太太虽然能够管理好国内的客户,但是因为不懂日语和韩语,所以和产家沟通一直是我负责的,而且日本和韩国人的思维方式和中国人完全不一样,有时一件很小的事情,都要沟通好几个回合。(一般是通过发E-MAIL方式),所以我虽在墨尔本,但每天必须也要花费好几个小时和日本,韩国产家沟通,然后把结果发给上海。而且这些代理的品牌需要经常在国内召开产品推广会,参加展示会等,作为总经理的我如果遇上这些会议是必须回去出席的,所以这个饭店必须要有经理人打理才行。而且我虽会日语和韩语,但英语水平很一般,也需要一个英语水平好一点的人来处理一些事情。          由于前面交待我已经在墨尔本买了一块地皮,所以不想再投入太多的钱,因为国内生意资金也需周转,所以我决定把地皮抵押给银行贷款买生意,澳洲的移民中介(就是帮你申请绿卡的中介)介绍了澳洲联邦银行的贷款部总监袁先生(和我是老乡,也是上海人)给我认识,我和他说了一下情况,他说可以贷,并且说资料交齐后2个星期就可以批下来,于是我问清了所需要提交资料后,一个星期左右以后的在日就把所有资料都给了袁先生,虽然在递交资料的时候我还没完全决定买前文所说的那个饭店,但是不管买什么生意都需要钱的,所以先申请贷款肯定没错的。
  第五回 傲慢的澳洲联邦银行(上)          如果说,最初的3个月的澳洲之旅,我心理感觉还算顺利的话,那么过年以后的再回到澳洲的日子就很不顺利,也可以说是霉运不断了。          先从帮我做贷款的联邦银行说起,因为那个总监袁先生说,交齐资料后2星期贷款就可以下来,我想:我1月10日就把资料亲手交到袁总监手里,到3月25日的初步交割日有2个半月,怎么也得下来了把,所以我就安心地回去过年了。         过完年,并处理了一些国内的业务后,我再次来到澳洲已经是3月5日了,第一件事当然是打手机给袁总监,可是那个袁总监就是不接电话,我只能跑到银行去找,好几次人都不在,留言同事让他回电给我也从没有回音,好不容易3月10日找到他了,我问他贷款批下来了吗,他居然说忘记了,我又问他为何不接收我手机,他居然说,这么多客户,如果每个人都接听,我不要忙死啊?天哪,这说的是什么话?我有点生气了,问他到底帮我办不办?后来他说这就开始办,2个星期保证下来,我想,到3月25日正好还有2星期,我千叮万嘱一定不要再忘记了,他说一定。其实本来我想换一家银行的,但一想,换一家银行又要重新办手续,有可能赶不及3月25日,就还是让他办吧。         由于上次的教训,我不放心,我每2天都给他打手机,他还是不接,于是我又只能跑到银行去找他,这次他到在银行,我说我不放心,来看看,他说正好有事要找我,说我提交的资料还缺一份什么东西,我再次晕倒,资料交到你手里2个月了,才和我说缺资料,这2个月你们都干吗去了?就算你现在发现少资料了,你也要主动给我打电话啊,为何要我找到你,才和我说?他也不解释,反正就说把资料补齐。         急事急办,我给律师打电话,说还是把交割期推迟到最后一天4月9日吧,然后,把袁总监要追加的资料第二天又送过去,又一次千叮万嘱,跟袁说:这次不是开玩笑,如果4月8日,还办不下来,我的10%定金3万3千元就算做违约金,就没了。         过了几天,我没打电话,因为打了也白搭,我又去银行找他,果然又让我晕一次,他说他的申请文件有内容打错,现在已经修改好,但需要我重新签字,如果在上海的话,我抽他的可能性都有了,但是在澳洲,人生地不熟,只能忍,所以只能重新签了字。         对他已经不抱有幻想,我只能做2手准备,让我太太在4月初的时候抽了30万澳币汇过来。以防万一。4月7日我还是去找他,这次还好,说批下来了,我又把30万澳元汇回上海,一来一去损失了不少汇费和兑换手续费。
  第六回 傲慢的澳洲联邦银行(下)         也许有人会说,也许这只是袁总监的个案,并不能说所有的澳洲联邦银行的员工都如此吧,一开始,我也是这么想的,可是结果证明我选择联邦银行又一次受伤了。          我的贷款是在CITY 市中心联邦银行办的,我的饭店在CLAYTON,正好饭店附近也有联邦银行,而原来的老板意大利人开户行也就在饭店附近的联邦银行,我想我饭店的帐户如果也开在联邦银行,到时候交割的时候打款是不是会更方便一些,于是我又在饭店附近的联邦银行开了饭店帐户。开户很顺利,后来,饭店交割以后,我要申请POSE(刷卡)机,又一次领教了联邦银行的傲慢。         我们按要求提交了申请POSE机所需要的资料,并且要了联系人卡片,说是一个星期就可以来安装。一个星期后并没有来人安装,我们打她手机也不接,又只能跑到银行,说还没批下来,还要再等一星期,又过了一星期,找到她,她说:我们饭店因为刚接手,不符合他们装POSE机的条件,所以不能给我们安装。我的娘,我们提交资料时候,很清楚地写了,我们是4月9日才交割的,难道看个日期要花2个星期?再说,为什么新客户不能申请POSE机?她也不给我们解释原因,很不耐烦,说没批下来就是没批下来,她也没办法。          看来,我只能换银行了,很快我在另一家名为ANZ的银行重新开了户并安装了POSE机,一个星期后就为我们安装完毕。看来也不是每家银行的服务都是差的。          因为澳洲联邦银行的这种办事作风, 害我到现在还有8000多元钱在那2个意大利老板手上,因为这里的鬼佬(当地中国人对白人的称呼)虽然消费不高,很多人却喜欢刷卡消费,如果没有POSE机,会很不方便,所以我只能先借用他们的POSE机,钱就进了他们的帐户,说好会还给我的,但是钱到现在还没给我。  
  第七回 光拿钱不办事的律师上          再说一下这里的律师,为我买生意的律师是也是请的当地鬼佬,因为我在国内做了几年生意,所以也稍微有点法律意识,提醒律师,让他检查一下前任老板意大利鬼佬水,电,煤气等费用,还有供货商的货款都有没有付清,还有要确保他们对店里所有东西都享有所有权。          由于我回到墨尔本后,如上所述,被澳洲联邦银行贷款的事情搞得焦头烂额,而不管国内的中介还是国外的中介,都说这里是法制社会,一切按法律办事,凡事请律师就没问题,而且我们国内的舆论对鬼佬的评价实在是太高了,总说西方人素质如何如何高,加上我还提醒了他,我想律师说这合同没问题了应该就没问题了。          于是签字后买卖合同生效,4月9日开始,这个店就属于我的了。          5月11日,煤气突然停了,打电话过去,原来的意大利鬼佬从去年12月底知道我有买这个店的意向开始就没付煤气费,那天我们饭店只好关门。还好,这里的煤气公司不是一家,我们当天就申请了另外一家煤气公司,付了加急费后,第二天开通了。后来,就去查了其他费用,果不其然,都没付,加起来有2万多澳元。除了水是**经营的,其他都是公司经营的,我们把电话,煤气,电,宽带等都换了新公司,水费也和**经营的事业部门说明了情况,**到也能理解,就把从4月9日以后的账单寄到我这。  
  第八回 光拿钱不办事的律师下         也是5月初,饭店收到一个名为RIVA的公司传真,大意是:我们饭店的收银管理系统和软件是以前的意大利鬼佬以租代买的发式分5年付款买的,现在已经付了3年,每月支付800元,还剩2年,要我一次性支付剩下2年的全部费用,共计19600澳元,限定1个星期内付清,如果我们不付清,就要让这套软件停止工作(这套软件可以远程遥控的,他们已经设定1个星期后停止工作,)天那,还有这等事?律师居然也没有帮我查出来。          但从这个软件本身来说,确实不错,是针对我们饭店设计的,触摸式的,我们饭店的菜上面全有,点单相当方便,而且因为我们饭店是2层的,楼上点单,楼下的厨师通过系统也能马上知道楼上点了什么?不用服务员楼上楼下跑下。          看到这个传真,当然第一反应就是找律师,质问他这个事情为何买生意的时候没注意?按道理你应该对一切可能发生的问题都要遇见,更何况我也提醒你了,要确保店里的每件东西意大利鬼佬都有所有权,能全部转让给我们。律师说,马上去协调,而RIVA公司坚决不同意,按照合同,意大利鬼佬他们如违约,应该一次性全部支付余款,现在意大利鬼佬不愿付,他们只能让我们付清,当然我们如果不愿意付的话可以不用。          我又问了店员:他们说如果不用这个软件,会跑上跑下很忙,然后收银的时候,还要用计算器一个一个加,而且每桌点了什么,要记在纸上,增加很多工作量,而且容易出错。我到其他饭店看了下,发现一般有点规模的都用软件系统。看来不用软件管理还真不行。          但是被RIVA公司迁着鼻子走又不甘心,又从其他公司打听,买差不多这样一套软件要多少钱?调查下来都要2万多,而且现在这套软件员工已经用熟悉,换新的软件的话,员工还不熟悉,又有个熟悉过程。          所谓虎落平阳被犬欺,为了不影响饭店正常运作,一咬牙付了19600澳元。          这笔钱付完后,我找到这个律师,问他有没有责任性?他居然说我们只管给你们起草合同,什么水电煤的费用,要你们自己去协调的。我说,那软件的事情呢?他说你去看合同,我们已经写明这套软件是租赁的,那我说,那你至少把那个租赁协议一起转给我啊,至少我不用一下子支付近2万澳元了呀?他还是说,这些小事要你们自己去协调的。我说,那请你们律师干吗?他说,我们只负责你能买下这个店就可以,很多细节我们没时间去查的,我们律师很忙的。我巨晕。如果没找律师,买到这么麻烦的生意,是我不对,但是我请了律师啊,难道还能说是我的错?         我想告这个律师,又找了一个律师事务所咨询,上来就说咨询费300一小时,半小时起算。我咨询了半个小时,大致是官司可以打,出场费3000元一次,不管输赢。后来我想,如果这样搞下去,很可能官司没结果,又花掉很多律师费,你能确保这个律师就不捣浆糊?嗨,只能长叹一声!  
  第九回 极端卑鄙的意大利鬼佬上          又再说那2个前老板,罗纳多和吉姆。除了前文已经提到的欠了水电煤费,电话费,宽带费以外,还欠了很多供货商的货款,在报纸上刊登广告的广告费,以后很长的一段日子里,不断有人上门来讨钱,我们都一一解释,花费了很多精力。还好,没有人来闹事,一般给他们做出解释后,很多人也就走了,有不少还在合作。那个系统软件也是他们2个违约,应该由他们支付剩下的19800的,最后还是害了我损失了这么多,现在这软件系统的所有权虽归我了,但是每个月还是要缴165元系统维护费给RIVA公司,以便软件出问题的时候,他们通过网络给我们远程解决,这个软件每个月都会出现1-2次问题,不过,现在RIVA公司的服务还跟地上,都及时解决了问题。          如果仅仅就这两件事我或许还不会用用极端卑鄙来形容他们。          合同约约定,生意交割后,他们要无偿带我们一个星期,以便我们能顺利经营这个饭店,那个罗纳多在生意交割的4月9日那天是没走,除了告诉我们一些供货商的信息外,其他也没教我们什么。晚上在我们营业结束的时候,关灯的时候,他特地告诉我们有2个主开关要关掉,那还是第一天,对以后他们欠那么多费的事情还都不知道,所以还是很信任他的。所以我们每天晚上都按照他所说的,关掉这2个主开关,一个月后,厨房后面的下水道的水漫出来了,原来有一个开关是控制下水道的一个水磅的,是不能关的,而且由于一下开一下关,水磅坏了,把下水道处理干净和修理水磅又花费了我2000多澳元。还有一个开关是控制所有冷库的,也要24小时开的,由于这个原因,我们放在冷冻箱里的食品坏得很快,因为晚上开关关掉了,冰库不制冷了。         交割的第二天4月10日罗纳多视来了,说带我们要给钱了,说是一天200澳工作5小时,(40元澳元一小时,简直是狮子大开口!!!)否则他就不带我们了,我说合同不是约定免费带我们,他说随你便,否则我现在就走,我很气愤,但我的律师也就那个鸟样,指望他帮你?我还能怎样?因为刚接手,很多东西确实还需要问他,只能妥协。就是这样的条件,他也是每天迟到早退实际在店里的时间不超过3小时。一个星期后,总算打发他走了。  
  第十回 极端卑鄙的意大利鬼佬中          在我试店的时候,周营业额试下来有14000多澳元,他交给中介的报表复印件写明一年也有70多万,我们接手以后的第一周马上就下降到8000元左右一周,而且我一开始厨师和所有其他员工都没换,没理由下降这么多,除了他们交给中介的报表是假的,试店的时候叫了朋友来吃了,我实在想不出有其他原因。          5月中旬,我的一个服务员和我说:罗纳多打电话给她们,让她们赶快找其他工作,因为这个店2个星期以后就要关门了。我当然先稳住她们,隐隐感觉罗纳多又在搞鬼了,叫他们鬼佬真的是名副其实。果然2个星期左右,卫生部门来检查,说有人举报我们这卫生不干净,我问大约是什么时候举报的,他也很老实,说2个星期前。还好,我们这一直坚持每天打扫,没查出什么大问题,但是他既然来了,总能说出些不足的地方,说过2个星期再来查,如这些问题没解决,就要停业整顿。     于是在他来的前一天,我们把他指出的问题都解决了:把厨房上面的油烟机的油腻擦洗干净,门口买来防蝇灯,每个水龙头旁都放了洗手液,彻底大扫除了一下,当然又花费了不少人工和钱。后来他来检查说很满意,希望保持下去。          我想不明白,这罗纳多为何要这样害我?如果这生意是他做的好好地,我通过强制手段硬抢过来的,他这样对我,我还能理解,可是是他要卖生意,我要买生意,一个愿卖,一个愿买,这到底是为什么?         差不多3个多月以后,在路上碰到那个生意中介,他对我说,罗纳多前段日子来找过他,说我如果饭店经营不下去了,他愿意出5万元再收回去。到这时我才明白,也许这是罗纳多设计的陷阱,生意买给我后,他千方百计让我把生意做砸,如果我挺不住了,他可以低价收回,如果我资金不能继续垫进去,关门回国一走了之的话,他甚至有可能无偿地收回这个饭店,因为房东也是意大利人,他们的关系不错,如果我真这样走的话,他很有可能就这样捡个大馅饼。只是为何这陷阱这陷阱偏我遇上?  
  第十一回 极端卑鄙的意大利鬼佬下         如果说国内很多人喜欢装13的话,我觉得鬼佬也喜欢装,但是喜欢装善装纯,那个罗纳多在我试店的时候,我也觉得他不错,对我说,以后开这个店有任何困难,他都可无偿帮我,还教我做意大利菜。哪里知道我店买了以后,就干尽卑鄙事。          再说那个小股东吉姆,也一样的装,一开始我对他的感觉太好了。记得试店时候,有一天下午,因不是吃饭时间,店里也没什么客人。我就和他去附近散步,看到一户人家有条小狗被关在门外,那条小狗好像要进门,但是进不去,急得在门口跑来跑去,吉姆看到了,就去按了那家的门铃,让他条狗进去,我那时想:西方人果然友善,连条狗都这么关爱.         5月中旬,我有事回到上海,我聘请的经理给我打来电话,说吉姆来店里了,说是我让他(吉姆)来店里帮助她的(那个经理)的。我说没有啊。她说他已经来了几小时了,刚才打我电话没打通,我说没有啊,让他回去吧         5月下旬,我回到墨尔本,那个吉姆来我店了,拿了一张账单给我,说我们店里的那个咖啡机也是他贷款买的,现在店既然归我了,要我一下付清楚。哦,是不是那个软件让他们得了大便宜,还上瘾了?我一下火有点大,用中文骂了他几句,又把火气强压下去,对他说,我查一下,先让他走,约好明天再来。我让人通过账单上的电话联系到那个贷款公司(澳洲除银行外,很多公司也可以做贷款业务),确实那个咖啡机是吉姆贷款卖的,共5000多澳元,他们每月供180元,还有2000多澳元没有还,我又拿出合同,这个合同里货物清单上有这个,不过没写明这个是贷款卖的,根据我的法律知识,我是无需还给他这笔钱的,又和浆糊律师确认后,我决定不给钱给他们。为何那个软件我只能妥协,因为我不还这钱,系统就会停止运作,影响我营业,咖啡机他们又不能远程遥控让它不做咖啡,对吧,还有什么可担心的?          意大利人真是不守信,如果和你说好今天过来的,那么他今天肯定不会来,没和你说好要过来的,会突然跑来,在这2个意大利人身上100%应验,所以他第2天果然没来,第二天晚上9点多了,他突然跑来,说来要钱,我说合同上没写明这个咖啡机贷款的,货物转交清单上写的很明确,你贷款是你的事情,但这个咖啡机肯定是我的了,他说,不付清的话,那个贷款公司会来搬走。我说,让他来搬搬试试。         过了几天,那个贷款公司果然发来传真,说一个星期不付清,就把咖啡机搬走,我没理他,后来他们又打电话来威胁,还是说要来搬东西,我说来吧,来我就报警!后来他们没来搬,到现在这个咖啡机还在我店里。不给他们some colour see see ,真当我好欺负啊?          更雷人的事情出现了,吉姆见咖啡机的事情搞不到钱,过了几天,又来要上次我在上海的时候,他自说自话来上班的工资了,他说,你以前给罗纳多200澳元一天,我来了一天也要给我澳200元,当然我一开始时不答应的,因为我没答应你来上班,莫名其妙啊?这个人的无赖劲头我算见识了,以后3天2头来我店里要钱,我实在无语了,想200澳元就算给你卖棺材吧,最后还是给了他200澳元。不过,拿了这200澳元钱后,吉姆到没有再出现过。  
  第十二回 我的五大经理(一)         说完意大利鬼佬,再开始说说我的4个经理吧。         先说那个ROSE,就是一开始帮我找好房子的那个。前面已经说过,我把ROSE领到这家饭店,让她确认这个店如果我买下,她可以来做经理吗?她说行。于是我就买下来,因为她在餐厅有2年做经理的经验,而且那时她的工资是12元一小时,我答应她来我这我给她15元一小时,如有赢利,赢利部分全归她,说得好好的,试完店,我就回国过年了。          3月5日回来后,联系到她,她说她不能来了,她说她现在的老板不让她走,再说她也觉得她老板对她不错。我的头大了,你不能来,你早说啊,我的买店合同签了,定金付了,你说你不能来了?不是因为你,我不一定买饭店,我可能会买相对更容易打理的小超市,因为只要东西买进卖出,请2个人就够了,现在饭店又要厨师,又要服务员的,很多员工要管理。         但是人家既然不愿来了,逼着人家也没用。她说介绍她的同学小丽(华名)给我,说以前也和她同一家饭店做过工,因为过年小丽也回国了,所以回国之前她辞职了,回国后没有工作,所以可以来帮我,我想也只能这样了。         和小丽见面,感觉还不错,英语雅思也是4个7,也是会计专业硕士毕业2年的。因为澳洲开饭店要去培训食品卫生管理和酒类管理这2个课程,我想,一方面她以后要在我做经理,二是我英语也不好,就和她一起去培训吧,所以我让她和我2个人的培训费共计900多元都付了。这2个培训一共需要4天次,根据课程4月9日交电之前有3天,4月9日以后有一次。         于是4月9日之前,我和她培训了3天,到很顺利,拿到了证书(每节课上完,都要考试,不过是开卷考的),考完就发一张证书。         4月9日到了,生意交割了,那天小丽也如约到我饭店和我一起办理交割手续,开始上班。那天晚上6点多的是时候,在没和我提起的情况下,小丽的同学小月(化名)被小丽叫到店里,小丽对我说:她让她的同学来帮忙。 我说:我刚接下饭店,还不知道生意好坏,不需要2个经理啊。到这时,小丽才跟我说,她找到其他工作了,不能来我这上班。      
  第十三回 我的五大经理(二)         唉,怎么会这样?由于小丽已经和我在一起读了几天书,4月9日交割日之前,我也带她来这饭店吃过饭,实地考察过,她已经了解了不少饭店的情况,并且已经在店里呆了一天,罗纳多或多或少地也教了她一点东西,现在又跑来什么事情都不清楚的小月,小丽说,他要一个星期后才去新公司上班,这几天她会带小月。罗纳多也搞晕了,白天刚刚看到一个经理人,晚上又冒出一个新的经理,或许他第二天提出要收钱,或多或少也因为有这个原因。当然按合同他是应该免费教我们的。          最让我生气的是,小丽在晚上9点多的时候说了一句话,从她的语句来说并不是开玩笑,她说:你现在爽死了,出一份工钱2个人来帮你做事情! my god ,她居然没认识到这件事是她理亏,我没让她还培训费不说,她居然还以为我占了便宜。人往高处走是没错,但也要有责任心,刚答应我要到我这上班,一边和我去培训,一边却偷偷地在找工作,还一点愧疚都没有。很明显,她的意思是她这星期如果带小月,也要支付她工钱,我当然不能答应。所以果然第二天,小丽就没有再出现。          再说这个小月,1984年生,和小丽是老乡,都来自湖北某个小县城,大学毕业后来这读会计硕士。澳州的课程是学分制的,你可以每学期多修几门,1-2年毕业,也可以慢慢地学,3年4年都可以。小丽和ROSE都是不超过2年就毕业了,小月呢,修了3年了,还差一门,预计6月份考最后一门,然后毕业。就是说,小月来我这的时候,还没毕业。虽没毕业,但却结婚了,嫁了一个同样是留学生的来自福州的30多岁的男孩。          我的培训不是还有一堂课是在交割日4月9日以后去上吗,既然小丽走了,我就让小月陪我去。本来我想,她在这读了3年书了,英语应该过关了,上完课,我问小月,你都听懂吗,她到也很老实,说只能听懂20%,真是令我吃惊,在这读了3年硕士,英语居然还是如此差劲。我又问她,那你上你的硕士课能听懂多少?她说50%左右。不过,下课我可以问同学的。还好,当天来培训的中国人有一个英文很好,在她的帮助下,我们那天拿到了证书。         再说说她的能力,更让人无语,先不说连传真都不会发(这到也算了,很多中国大学毕业的学生也有很多刚进公司的时候也是不会发传真的,我上海公司的新毕业员工就有不少这样的)。就说那件送PIZZA的事情,有天那个送PIZZA外卖的员工请假没来,那我就自己去送,因为我对墨尔本的路不熟悉,所以我都要用GPS(我在墨尔本买了一辆车),有一个地址,GPS 没法导到,因为我急着去送另外一个外卖,我就对小月说,这个你打个的去送吧。我就急匆匆地出门来,等我送完那个外卖,看见她在店里,我以为她送完回来了,她却说没有,我问为什么?她说,她不会打的,从来没在这打过的?我把他领到店外,我店正好在CLAYTON火车站对面,所以对面火车站出口一排的的在这排队,我说送货单上面有地址,你把地址给司机看就行,她死活不去,又说所这么长时间了,现在送过去,客户要骂她的。          第二天,我让他去银行去换点零钱,她说她从没换过零钱,气得我只能陪她一起去。这是我在想,都说澳洲大学的教育比中国质量高,看来也只是一种传说,国内大学毕业的,我觉得至少会打的,会去银行兑零钱.  
  第十四回 我的五大经理(三)         经理每天的主要工作是做个日记帐,采购食品原料,有人送货过来就签收一下,然后一个星期排一下员工工作时间安排(每个员工不是同时上班同时下班,而是根据情况调整每个人的上班小时,所谓Parttime),然后每个星期发一次工资,这点活,平均每天2小时足矣。但是我让她是每天工作8个小时的。          所以我让小月把我饭店的菜单熟悉起来,以便晚上忙的时候可以兼个服务员,因为ROSE在她打工那个饭店的职位也是经理,但忙的时候,也是帮着做服务员。而且经理兼个其他人工在澳洲是常规,没有一个饭店的经理是清闲的,可是小月到我这半年以后她对饭店的菜单还是没搞清楚,还是兼不了职。我这时候才明白为何她来澳洲3年英语还是没过关的道理,根本就没有上进心,如果有上进心,哪怕每天读1小时英语,3年下来,英语也该溜了。          如果上面她还可以说这不是她的专业,但是会计专业的人发工资应该是小菜一碟了吧,我们饭店一般有18个员工左右,每个员工每小时多少钱的清单都有,每个人做了多少小时员工也递交给她了,就是把每个人的小时数乘以每个人的工作时间数就是这个员工的本周工资,就这点事情,我想一般30分钟就能搞定,她从下午1点开始做。到6点多的时候我看她还在算,我问她还没做好啊,她说差不多了,只剩下2个了,明天再算。晕,一个18人的工资计算居然要花这么多时间。当然她雷人的东西还有很多,也不一一说了。我想,在海龟队伍里确实有不少具有真才实学的人才,但是也有不少像小月一样外语不过关,专业不过关,能力不过关的3不人才,这也是现在海龟回国后工作越来越难找,起薪越来越低的原因吧。  
  第十五回 我的五大经理(四)         再说第4个经理小米(化名),她是小月的同学,1975年生,也是上海人。前面说过,这里读书是学分制的,所谓同学可能就是正好同时修某一学科时认识的。与小月不同,小米是太爱读书了,她高中毕业后来到新西兰读读了外贸专业的本科和硕士,嫁了一个新西兰鬼佬,后又一起移民到澳洲,到了澳洲又去读了会计硕士,这时候认识了小月。          小月一开始的工作时间是每周五天,星期二,日休息,我们饭店是中午11:30开始营业到晚上10:00左右关门,她是这营业的这段时间按需来8个小时,(因为星期二上午她要去读书,还剩下一门科),周二,日是由我来顶经理的岗位。但是,我5月份回去了2个星期,她就每个星期要工作7天,连续工作14天。回来后,小月说,一周7天太累了,要不我让一个同学来帮我。我在墨尔本的时候,她(小月)工作2天,她同学(小米)工作3天,我回上海的话,她(小月)工作3天,她同学(小米)工作4天,我一想,一周天天上班确实太累就同意了。         于是小米被小月引进给我,第一次来,聊了一下,觉得小米英语不错,比小月好多了,而且又是上海老乡,所以让小米第二天就来上班。那天晚上还很开心,心想:终于有个英语好的来帮我了。而且有30多岁了,不会像小月那样没经验吧。         第二天,看她打开电脑的时候,我又再一次晕了。  
  第十六回 我的五大经理(五)         小米的脸是几乎是贴着电脑打字的,原来她是高度近视啊。就这样,一个英语不好,一个高度近视,所以她们2个人就根本兼不了其他工作岗位。          更让我失望的是这2个原本的同学,为了一件小事闹矛盾了,后来居然打死都不说一句话,你想,她们2个原本就隔天上班的,(原本她们每天下班的时候会给对方交待一下,今天做了什么事情,明天需要处理那些事情),现在连电话都不打了,另一方根本就不知道今天她做了什么?后来就发现有的货订重复了,又的没订的却2个人都没订,连其他员工都觉得再这样下去这个饭店就要关门了。          而我已经对他们一连串的同学失望透顶了,所以我想自己去物色一个.         2010年9月的一天,一个中国女孩来买pizza后,上来找服务员聊天,这时候我得知,她原来也在这店干过服务员,因为与原来老板罗纳多不合,就走了。我就来了兴趣,和她深谈了一下,得知她来自安徽一个小城,来莫纳什大学读会计硕士,预计10月拿毕业证书,英语雅思有2个8,2个7,可以说相当好,而且眼睛也很好,为了慎重起见,我没有一开始就让她做经理,而是问她是不是还愿意来这个店做服务员,她说可以,原来老板给她10$每小时,我给他12$每小时,于是她第二天就来了。干了一个星期,我对她的表现相当满意,什么事情都强着干,就升她为经理,工资也加到15$,让2个很长时间还不能胜任的小月和胜任不了的小米走人了。         这就是我的第五任经理,姑且称她为小雨,以为她很优秀,而这优秀也仅仅维持了刚来我店前1个月左右的时间。         11月初,我又回国了, 3个星期后,当我又回到墨尔本时候,发现她不在店里,而很多员工向我投诉,说几乎看不到她人,每天到店里晃一圈,不到2个小时就不见人影,而且有事情打电话找她处理时,有时候电话不接,接了态度也很不好。我又看了电脑,天那,满桌面都是小游戏,还有淘宝网的链接界面,难道就是这2个小时也在打游戏,上淘宝网?         我马上打电话给她,让她第二天准时上班,而第二天,她居然还是睡到下午三点才来上班,说是习惯了,到饭店后也不着急做事,先点一个饭慢慢吃,吃到4点多,然后居然对我说,去肉店买点牛排回来,我的天啊,到底她是老板还是我是老板?我批评了她,可是她还是我行我素,每天3点到店,没有一点改观,说实话,女孩子,除非是在夜店工作的,能睡到下午3点起来的我还是第一次见到。说了她几次后,她反而不高兴了,还给我脸色看,就这样,过了圣诞节,忍无可忍的我让她走人了。
  第十七回 印度和绅--吉特          说完五大经理,再来说一下其他员工。先从印度厨师吉特开始说起。          上文提过,我们饭店有2名主厨,一个来自印度,名叫吉特,周一到周五工作,一个叫TOYI,香港人,工作周六,日(TOYI周一至周五在其他饭店工作),我们饭店是每天11:30AM开业一直营业到晚上10:00至10:30左右。但是因为有准备工作,有的员工包括厨师10:30AM就会来到饭店开始工作。          小月来我饭店当经理后,一开始我让厨师把要订的东西列出清单,然后让小月采购,小月她英语不好,对菜单也不熟悉,当她拿到清单后,根本就不能打电话采购东西,又跑到楼下去让吉特打电话采购东西,久而久之,吉特就不把清单递交给小月了,干脆自己直接打电话订了,采购大权就落到吉特手了,而本来就不求上进的小月当然若得轻松,干脆也就不闻不问。吉特爱订什么就订什么。后来来了小米,因为眼睛不好,根本就看不清,所以还是吉特采购。         后来,发现他的采购:一是价格高,比如,鸡蛋附近超市里买2$能买一打12个,,他的进货价居让是24个鸡蛋35$,牛排(PORTERHOUSE,T-BONE,RUMP)他都是花25元左右一公斤进货的,而且质量很次,我后来在附近的肉店买只有15元左右一公斤,而且质量好,包括PASTA(意大利面点,有6种),海鲜等所有的进货价格都很高。二是大量采购,不管生意好坏,他每天都采购大量东西,先是积压,坏了就倒掉。这样做的目的,除了他有回扣拿,我想不出有第二条理由。        后来那个吉特我让他走人,打开冷库,很惊人,里面的海鲜库存足足可以用3-4个月,PASTA也3-4个月不用订了,只是3-4个月后这海鲜不知道还新鲜否?    和绅跌倒,嘉庆吃饱,看来吉特走人,我就可以很长时间不用订货了  
  第十八回 前老板的朋友白吃帮         我刚接手饭店的时候,楼下做pizza的其中有2个分别叫ANDREW和巴蕉的2个小伙子,在他们当班的时候,只要罗纳多的朋友来我店吃喝,都是免费的.          罗纳多的朋友很多, 一开始每次只是1到2个人来带个pizza走,我虽然跟这2个小伙子强调,每个人来都必需收费,但他们依然我行我素,他们知道我离不开他们,因为刚接手,什么都不懂.有一次,他的朋友有20多个(很奇怪,罗纳多没来)一起过来过生日,一进来,我就直截了当跟他们说,今天来,你们必需付钱,他们说,他们在这吃饭从不付钱,一开始由于由其他客户在,我不便发作.等他们吃完饭,果然准备不买单走人,我坚决不让他们走,后来报警后,他们才各付各的钱.不过,很奇怪,他们这帮朋友后来真的就没来过.看来鬼佬果然都是欺软怕硬的.         后来那个香港厨师告诉我,那个巴蕉是罗纳多的儿子,那个ANDREW是他的外甥.那个ANDREW除了给人免费吃喝外,更烦人的是他还有偷钱的嫌疑,因为他当班的时候,收银机经常少钱.每天会少20-30刀左右.          当然,这2个人,在我找到新的pizza maker 后,就让他们走人了
  看看我店的特价:星期一2个大pizza(13寸的),2碗意大利面(pasta),还有一个咖喱面包才20.8澳元啊,不够支付厨师1小时工资。星期二牛排特价,才10.95刀,要知道我们店里的牛排都是6两重的,快赶上中国3块大小了,但是卖掉一块还不够服务员1小时工资啊。就这个卖价,还不是最低的,附近有几家小的pizza店比我们还便宜啊。    第十九回 光拿钱不办事的律师(补充篇)         关于律师,我漏掉一件事情,现在补充一下:         澳大利亚卖酒是要酒牌的(相当于酒类销售许可证),所以原老板的酒牌也是要转让给我的,合同里也有这条约定,按道理,作为律师,你应该在我交割之前把酒牌转让在我名下,但是到交割那天并没有转到我名下.         但是没有酒牌,就不能卖酒,律师就把原来老板的酒牌复印一份挂在我墙上,说是马上给我去办.         这个鬼佬律师有个助手是中国人,所以我打电话就经常催她,她老是说马上就去办,但是一直都没有转过来,有一次,我就跑到他们律师事务所去催,她暗示我另外给她点钱就帮我抓紧,我就给了她300$,以为这事情马上就可以办下来.但是,一直拖到2个月后的6月,我的第二任经理小米来后,还没转过来,我就和小米说起这事,小米马上就和当地的相关部门打了个电话,说明情况,后来3天左右,新的写有我公司名字的酒牌就寄到我店里了,我就故意又给那个律师助理打个电话,问酒牌何时转过来,她又给我说了一大堆理由,然后我冷笑一声,我的经理前几天一个电话就解决了,现在已经寄到我店了,你们到底怎么办事的?我问她要300$,她居然不愿意还给我,说是已经帮我在办了.         其实一开始我也和小月经理提起这件事情,但是她的能力,连的都不会打的人,怎么会办这种事情?所以一直拖到6月小米来后.         罗纳多不知怎么知道了我的酒牌没有转过来,还在用他的酒牌,所以有一段时间经常借监督的名义,带着全家人(1个老婆,2个女儿)来我店免费吃喝,他的儿子给他做。  
  第二十回 我放弃163的原因概述         本来这回是要放在最后写的,因为有不少网友都觉得我放弃163移民很可惜,所以我就提前写.         如果我说不可惜那是假的,毕竟投了那么多精力和金钱,但是我不后悔,因为:        一:确实亏太多     下面我给大家列个明细:     我饭店的周营业额平均在7800刀左右(一般在之间浮动,好的时候到过9500多刀,不好的时候6000多刀的时候也有。     每周成本:    员工工资,是大头,在左右浮动(算5750刀)    房租: 1100刀    食品等材料采购费: 4000刀    电费,平均: 350刀    水费,包括排污费: 300刀    电话费: 120刀    GST(按财务的移民要求)350刀    维修费(设备老出问题):250刀    宽带: 49刀    报纸刊登广告费: 50刀    印菜单: 100刀    合计在:12419刀    也就是说平均我每周要亏=4619刀,折合RBM32000元,要知道是一周亏32000,一年是52周的话是亏掉168万元啊。说实话,要是一下告诉我2年亏掉320万,我还可以承受,好比是枪毙了,但是每周让我这样亏3万多,就好比是凌迟,让你有种生不如死的感觉。  
  二:巨亏虽然是重要原因之一,但不是根本原因,根本原因是我对澳洲这个国家极其失望 ,    从律师,中介,银行,前老板,供应商,警¥察,还有政……#府机关,经理,几乎没有遇到好人,如果澳洲的人很讲诚信这个命题成立,那我的人要倒霉到何种程度才能这样,不管怎么说,我是同样一个我,为何我在中国经商能成功,到澳洲却兵败如山到?我在国内经商10多年碰到的倒霉事总和还不如在澳洲1年遇到的多,所以说我倒霉也可以,觉得澳洲不适合我。    -------------------------    刚才文中有谈到警¥察,  ------------------------  
因为我接店的大约1个星期左右,有4-5个警¥#察来我店中吃饭,有服务员来请示我,以前老板凡是警¥#察都是支付5刀,畅吃畅喝的,问我是不是也可以这样,我当然不可以刚接店就得罪他们,对吧,所以还是维持原样,后来这些警察虽不是经常来,但是一个月来个2-3次是有的,所以说,国外的 警%#察很廉洁,看来也只是中国人一厢情愿的yy而已。  -------------------------------    还有政-----……%¥府机关,  ------------------------------  
记得我移民之前来商务考察的那次,他们的政¥#……府接见了我们,说了一大堆的好话,说以后经营中遇到任何问题,他们都可以帮助我们,后来我遇到这么多麻烦事情,通过中介约他们,只是想把遇到的困惑与他们聊一下,他们却避而不见,上次商务考察的时候说的话,根本就兑不了现。  
  三;澳洲这个国家确实不适合经商,巨高的劳动力成本,但普遍缺乏中国员工的敬业精神 ,举个例子 ,自幼就来到澳洲的前老板意大利人2人合伙,每天轮流在店里监视, 采购大权紧握在自己手中,而且罗纳多自己还会烧,每星期二自己亲自做主厨,就这样,后来员工告诉我,他们以前只是勉强保本,所以才转让给我,你想一下,在澳洲生活了几十年,做的又是他们熟悉的意大利菜,而且他们每天都到店里监视,还只是勉强保,而我却是跨国界,跨语言,跨文化,跨行业的四跨生意, 能赚钱才是奇迹。所以即便我拿到PR,全家移民过来,还做生意嘛,但是不做生意,坐吃山空吗?        四:我移民澳洲的有一个主要目的是为了子女的教育,总以为那里的教育比中国好,后来我接触了这5个经理留学生,不是能力及其差,就是自私,不敬业,懒惰,没有责任心,素质比我国内公司招聘的人差的不是一个档次,难道我要把我小孩也培养成那样的人吗?        五:这里的生活实在是无聊,很多人多有体会。也不累诉了。
  第二十一回 清洗印度帮         其实,那个厨师吉特不是印度人中第一个走的,厨师帮工是个女的,叫做REJET,也是印度人,罗纳多把以前的工资簿给我,只有她的工资记录每个星期都有涂改,改成了14刀一小时(其实是12刀).而且改得相当粗糙,一看就能明白是12刀,我看她做假,其他人都加了1刀,她就还是按照12刀发给她,她居然跟我闹,还让罗纳多打电话来一定让我按14刀发给她.我想到刚接手,马上抄人,会人心慌慌,,后来也加了她1刀,按13刀发给她了事情.以后,我在饭店的举动,她全汇报给罗纳多.那天,我想把营业开门时间推迟,问了一下员工的看法,就这样的小事情,罗纳多也马上知道,立马过来对我说,推迟营业不好.(其实,我们80%的营业额都在晚上,白天其实关掉,还亏的少).至于罗纳多为何要坚持不推迟营业时间,前面也提到过,他是希望我亏更多的钱,坚持不下去,他可以捡天下掉下来的陷饼.(虽然当时我也纳闷,为何我要调整营业时间,他这么关心?)         吉特和另外一个印度人洗碗工也是这样,和罗纳多,吉姆穿一条裤子.我也不一一举例了.忠于前老板,出卖现老板的人是不能留的,随着9月底,厨师吉特的俺发走人,厨房印度帮总算清理完毕.我把厨师帮工和希碗工都找了中国人来干,果然要比印度人勤快.      
  第二十二回 鬼佬的坑蒙拐骗之音乐版权篇         澳洲鬼佬的坑蒙拐骗,宰人之凶狠,很确切的说比国内有过之而无不及,下面我就举几个例子吧,先从那个音乐版权费开始说,有天我的经理接到一个来自悉尼的电话,说他们是一个知识产权机构(姑且称为A公司),问我们饭店有没有电视机,有几台,经理说有3台,他说要收取音乐版权费用,1台电视机1年580,三台要1740$,说是因为电视台经常会放音乐节目,而我们作为饭店是经营场所,所以要收版权费,过几天还真的寄来一张账单,经理问我要不要付,我吃不准,先打电话给移民中介公司,问其他饭店有没有电视还要收取音乐版权费一说,中介公司回答我没听说过其他饭店有缴纳,于是我就拖着没有付。         这个A公司于是接三天两头打电话来催,还说不缴费的话要罚款。更搞笑的事在一个多月后发生了,我们又收到一份来自墨尔本的C公司的信,说要过来收取音乐版权费,还在信中说,他们是权威机构,指名A公司不是权威的,不要缴给他们A公司,要缴给C公司。看到这份信我更确定这2家公司都是打着知识产权机构的名义骗钱的公司。为了慎重,我又让经理打电话去政%¥@府机构确认到底要不要缴版权费,缴给谁?果然政%¥#府构也没听说电视要支付版权费的事情。 看来在澳洲做生意是防不胜防啊。  
  第二十三回 鬼佬之坑蒙拐骗之修理冷库篇         我饭店的楼下有个大约5平方的冷库,一般气温保持在2-3度左右,第一次我的冷库不制冷了,那时,我在外面发传单,员工打电话给我,我赶忙回来到店,让员工查了黄页叫人来修,那个鬼佬维修工1个多小时后到了,查了下说,一个很重要的什么零件坏了,要换,全部修好要3500刀,我嫌贵,他就连忙说不要发票给现金的话3000刀,还叫我马上决定修不修,还说什么过了今天就不是这个价,看着他一脸奸相,这更让我觉得有鬼,就没让他修,就这样他还收了我上门费150刀。后来我找到这个冷库厂家制定的维修,加了点什么气就好了,修好后只收了我250刀,与那个开价3500到的整整相差10多倍啊,我们中国就算被宰,也不会这么离谱吧?所以这个国家就是这么令人无语。  
  第24回 澳洲的坑蒙拐骗之冒充警察         有一天我的员工叫我接电话,说是有警察找我,我就去接了,那时候我的英文虽不是很好,但是他在电话里说他是警察这句话还是听明白了,他唧唧哇哇的讲了半天,我没完全听懂,后来就让经理小米来听,这个自称警察的人先问了我店有没有酒牌,我说有.又问我有没有酒鬼在我这里闹过事,我说目前还没有.这时候我还真以为他是警察,来调查治安情况,我那时还想,澳洲的警察很关心我们吗.         然后就告诉我要过来收取费用,我问什么费用?他说是广告费,我想警察还收取广告费? 就很奇怪,告诉他说,我先调查一下.第二天这个电话又打过来了,说马上过来收钱,我说警察局就在我旁边,我过来吧,他说不行一定要上来收, 我就更不相信他是警察了.1个小时后,他来了,后来才搞清楚原来是一家杂志社,只不过他们的读者主要面向警察,要让我的饭店在他这本杂志上做广告.后来我当然没有在这本杂志上做广告.
  第25回 不同移民对澳洲不同感觉之解析(上)         网友慢性忧郁症患者是495签证,我网上查了一下,是技术移民,而网友尼考拉从她文中的描述来看应该是留学后毕业在澳洲工作.其实不光是这2位,我在澳洲后来也接触了很多技术移民和留学移民,他们普遍对澳洲的感觉要好于国内的感觉,所以我先暂停我的讲述,就这个现象的原因做个分析,由于我水平有限,难免有失偏颇,望广大网友指证.         为何技术移民和留学移民大多数会对澳洲这个国家的感觉比我们投资移民好,甚至完全相反呢?我认为:         1: 比起我们,你们接触的人群,相对简单,我们投资做生意要和各种各样的三教九流打交道,接触的人相当复杂,而留学生来到澳洲接触的主要就是学生和老师,毕业后找工作,就和技术移民一样,主要接触的就是同事,接触的人员也相对固定.         2:更主要的一点是经济实力,虽然留学生和技术移民人群中也有一些富二代,但是整体经济实力比我们这批人群还是相差很远,这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所以,技术移民和留学生移民这个群体,你们不可能成为这些要设陷阱害你的那伙人的目标,因为他们的胃口很大,他们花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只骗取你们区区几百或几千的生活费根本不是他们想要的,如同枫叶所讲的第三个故事,8个163就可以骗取80万刀,(根据文中描述, 加盟店和非加盟店的价格相差10万刀),所以如果要骗你们留学生和技术移民80万刀,不知道要骗多少人才能达到这个数目?而我文中也有描述,鬼佬喜欢转纯,装善,只要不涉及到经济利益的,所以你们在这里生活这么多年没遇到这么多陷阱,主要还是这个原因.而并不是这个国家真的没有陷阱.  
  第26回 不同移民对澳洲不同感觉之解析(中)         第三点,网友seegun已经提到了,就是语言问题,seegun说的很对,熟悉所居住的国家的语言很重要。技术移民对英语的要求是比较高的,雅思要考到几分才行,(具体几分我也不是很清楚),所以他们过来在语言上的障碍比我们要小的多,留学生虽然语言要求相对低些,但是他们来到澳洲的任务就是学习的,通过几年的学习,只要好好学,到毕业工作时候一般也能达到相应水准。由于语言上比我们有优势,所以他们肯定比我们更容易融入这个社会。而我们因为有语言障碍,所以难度大些。         四:心理落差:大家知道我们这个群体,在国内都是被人家成为某总,某总的,在外面是应酬不断,在公司只需发号施令就行。到这里,没人称你总了,没人请你吃饭了,没有施令可发了,所以心理肯定会有落差。网友枫叶8046所讲故事那个家具店老板为何要搞得如此豪华,其实是在弥补心理的落差,他要找回那种感觉。最后亏了这么多  
  第27回 不同移民对澳洲不同感觉之解析(下)          而技术移民和留学生心理落差就不会这么大,因为他们在国内过得也是相对平静的生活。        五:这里更能实现技术移民和留学生的普遍向往的优质生活。         大家说起高质量的生活,有房有车是一个很普遍的被大家认可的目标,也是绝大数人认为优质生活的一个基准。而这个目标澳洲更容易实现。          拿上海和墨尔本2个城市比较,现在上海的打工族人均月收入应该在4000多元,年薪在5万左右,而墨尔本差不多是平均每月4000多刀,年薪5万刀。上海的房价,不说绝对中心区动辄7-8万甚至10多万1平的房价,就说中环附近的大约2.5-3.5万每平的房子,买100平米,取中间值3万,那就是300万,相当月60年年薪。而在墨尔本与上海相当位置的应该是1区和2区的交界地方,比如我的餐厅所在位置就在此地,这里的300平左右的别墅(house)一般价格在50-70万,也取中间值60万刀,相当于12年年薪。所以上海你不借助父母的力量,完全凭借自己的力量在工作10年内付首付买上房是很难的,而墨尔本只要你做好规划,量入而出,工作10年内完全靠自己的力量贷款买上房完全是可能的。还有一点值得注意,上海的房子是一般是不装修的,你还得另外花费10多万(又是2-3年的年工资)装修,而墨尔本的房事装修好的,你直接可以居住了。          再说车,这里花2.5万刀,也就是5个月工资就可以买一辆不错的车了,而上海这样一辆车需要15万元,相当于3年工资,更要注意的是上海的一个牌子要买5万,又是1年工资。汽油费,墨尔本加油价在1.3元上下浮动,加40升油52刀,相当于月薪的80分之一多一点,而上海油时7元7左右波动,40升油需要300元,快达到月工资的13分之一了,而墨尔本除了CITY那一小块地方,每小时停车费4刀,BOXHILL每小时1.5刀外,其他地区貌似都是免费停车,家门口停车也不要钱,而上海很难找到免费停车的地方,家里小区的停车一般也要几百元。还有国内要买路费,澳洲几乎没有,墨尔本有那么一小段收费,也只有几刀,而且可以避开的。所以在上海,你只有平均工资的话,养车是肯困难的,而在澳洲事很轻松的事情。          所以,技术移民和留学生在上海打工和墨尔本打工过上的将是完全2样的生活,在墨尔本只要有份过得去的稳定工作,就可以有可能过上有房有车的生活,而在上海你不好好打拼出个人样,出人头地的话,很难过上有房有房的生活。          而163这个群体就不一样,他们在国内本来过得就是有房有车的生活,很多还不止1套房,1辆车,所以来到澳洲以后也就那样,并不能给163带来很大惊喜    。          还有人可能会说,小县城的房价没那么高,我在中国也可以过那样的生活,但是每年的春运告诉我们,确实还是有那么多的人不满足于小县城,而向往在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          综上说述,就能彻底明白为何技术移民和留学生对澳洲的感觉好,更愿意留在澳洲,而我们163过来绝大多数都有受骗上当的感觉,我相信很多坚持到底的163并不是从心底里喜欢上了这个国家,而是因为来之前已经处理掉了国内的生意,没有退路了,只有坚持下来。呵呵,也欢迎真心爱上这个国家的163来反驳我。       
  第29回 澳洲的坑蒙拐骗之卖店风波         这里要说的卖店的事情不是我的餐厅,而是我的一个朋友的店。这个朋友是我来墨尔本后认识的,开了一家电脑维修为主的店,还卖些电话卡,香烟,饮料,另外店里还有几台电脑,供人有偿上网。         我认识的缘由是因为有天我的笔记本电脑的屏坏了,找到他开的店修理,由于老板也是上海人,所以就聊了很多,后来成为朋友。 得知他的店每周营业额大约在刀,其中电脑维修占营业额的40-50%左右,其他为零售。也雇佣了几名留学生轮流做营业员(每班当然只需一个),他自己主要负责维修电脑。由于营业额不高,所以也赚不到什么钱,我认识他的时候是我刚来澳洲1个多月,他的店已经在中介挂牌半年多了,说是只挂了5万,心里价位如果3万他也愿意转让。一直转让不出去。他和我说,中介对他说,让他挂18万,营业额写1万,才有可能转出去,他不愿意,说是不想骗别人。后来因为和他很聊的来,我们经常会彼此到对方的店去坐坐。一直说他的店没有卖掉。          有一次我离开墨尔本时间有点长,有3个多星期,回去后,又找他,发现他店已经换老板了,就打手机给他,原来已近卖掉了,他告诉我,1年多没有卖掉,只能听中介的意见,价格和营业额都挂高了,这样以后果然来看店的人多了,挂牌3 个多月后,店以15万刀的价格成交了,他说他心里很过意不去,因为试店的时候,他听中介的安排,也做假了,零售额达到8000多,再加上自己维修电脑2000多,一共1万多,所以以15万刀成交了。
  我只是把我的说经历的事情说出来,给大家一个参考,这个国家有很多陷阱,大家引起注意,具体怎样做才完全正确,我怎么能说的清楚啊?毕竟我在澳洲是个失败之人,呵呵.     第30回 PIZZAMARKER众生相         我们的店最稳定的是服务员,从接手到我饭店转让几乎没换过,一直是这些老员工。厨师这一块,那个印度和绅吉特走后,招了一个印尼人来,20刀每小时,和香港厨师TONY共2个也算稳定,厨师帮工和洗碗工清理了印度帮,后来请了中国人后也算稳定。         最不稳定的就是做PIZZA的,除了那个叫TOM的孟加拉国人一直做到我饭店转让外,其他人走了来,来了走,换了很多批,当然有的是我让他走的,有的是他们自己走的。         前文已经讲过:我刚接店的时候,有2个做批萨的,一个是前老板的儿子,工作时间老是带他女朋友来,一边工作一边和她女朋友打情骂捎,而且吃饭的时候他和他女朋友在我店都要点很多东西吃,当然是不会付钱的。一个是前老板的外甥,在他当班的时候,都会少钱,所以这2位我是很快请走了。         后面又陆陆续续的换了好几批,我就讲几个有特色的,至于具体是谁走了谁来的先后顺序,我已经忘记了。         有一个叫MARK的,埃及人,动不动对客户发火,在我这工作了1个月不到,和客户吵了好几次架,对其他员工态度也是很差.举个例子,前面我发的图中就可以明白,星期一我们店PIZZA是搞特价的,所以想对来说,会忙一点,有个客户等的时间长了,催他一下,他就发火说:催什么催?没看我忙不过来.后来,他竟然自说自话,和下面的客户说,从现在开始,特价没有了,害得逃掉好多老客户。         还有一个是澳大利亚当地人,具体名字我现在也记不清楚了,因为换得人太多了,只记得有一次我星期五下午3点左右发完工资(我们是每星期五发工资的),后来就发现他人就不见了,打他电话也不接,后来就再也没有来过,害得我那天下午饭店只能停业。后来,我的那个叫小米的经理的鬼佬老公来我店里,我们和他谈起这件事,他说,在他们公司,也会有员工拿到工资,就见不到人影的情况的。原来澳大利亚人这么没有责任心啊,你要走,你要提前和我说啊,有这样拿好工资连招呼都不打,就走的?通过这件事情,我以后发工资再也不敢在下午发了,改在晚上关店前发。以免发生拿到工资突然就走人这种情况。即使第2天早上有人突然不来那天休息,总比人家点了批萨没有人做好吧。         再说一个澳大利亚当地人,叫ROBOT在我这工作了大约2个月左右,突然说要去度假1个半月,说已经订好了机票,这点他稍微好点,没有说走就走,我就找了人替代他。1个半月后,他回来了,说又要回来我餐厅工作,那时我已经找到了替代人,没理由你想走就走,你一回来我就要把代替你的新员工开掉再让你回来,对吧,这样对那位员工也不公平,所以我就没有马上答应他,和他说,以后如有空缺再让你来,他说我这样是不对的,要去告我什么的,我的娘啊,真的是我错吗?后来他又来我店找了我几次后,也就不了了之了。         还有一个叫Alan的,原是尼泊尔人,先移民到加拿大,取得加拿大国籍,不知为何又跑到墨尔本来,好像对中国人有种特别的仇恨,毕竟我是老板,有时他做的事情有点不对,我就会说他,或者让他去做点什么事情,他开口闭口就是,你以为这是在中国啊,澳大利亚是民%¥主国家等话来,在他眼里,在这即使员工做错事请老板也是不能说他的,还得陪笑。         还有一个叫REPARK的小伙子,也是澳大利亚人,做事实在粗糙,几乎天天有客户投诉他。因为我们店的PIZZA有很多种类,大约有30种左右吧,不同种类的批萨放的馅是不一样的,而他老是放错。         后来的做pizza的澳大利亚当地人确实很多,再说一个澳大利亚人,也叫ANDREW,这个人很奇怪,工资老是不够花,等不到星期五,他就会自己给自己先发工资,因为星期三或星期四的晚上,只要是他当班,我经常会在收银机的抽屉了发现这样一张纸条:ANDREW预支100刀或200刀。不过总体来说他拿了钱还知道写张纸条,比起前老板那个同名的外甥强多了。在这个国家,要求能高吗?不能太高啊!  
  第31回 漫漫传单路         大家知道,我刚接店的时候,每周的营业额有8000多刀,前文描述了,由于我店的pizzamaker很不稳定,整体素质很低,有经常放错料的, 有和客户吵架的,有拿了工资就悄悄走的让点了pizza的客户等半天没上的,再加上每个人做的pizza不一样,所以我店的pizza质量又很不稳定,再加上不称职的各大经理,所以我的营业额是每况愈下,有一个星期甚至低至5000多刀,连工资都不够发。         面对如此营业额,8月初,我先印刷了2万份传单,开始以我饭店为圆心,以5公里为半径的范围广发传单.(就是把我饭店的菜单放入别人的信箱).如果是上海,20000份传单3-4天也许就能发完,因为都是高楼,在楼下集中的信箱往里塞,一幢楼就可以发掉上百份.但这里全是别墅,一家一家发,发100份平均要花45分钟左右.         墨尔本8月到9月初,几乎天天下雨,就这样,我每天冒着风雨,花4个半小时发500份左右传单,硬是在45天把20000份传单发完.每天回到店里,腿酸的走不动路,累的饭都吃不下。         生意也确实慢慢好传,尤其是外卖增加很快,开接店的时候一般每天就4-5个外卖,我发了传单后几乎每天都有10来个.到9月份,一个星期的营业额居然突破9000刀大关,这是我接店后从没有过的.。         10月初我又回去2个多星期,很奇怪,我一回去,没有人发传单了,生意就会下降到7000多刀,而我回来又印传单,又发,生意又好转。就这样循环着,但是即使有9000多刀,还是稍微亏得少点,就从来没有盈利过。  
  第32回 我的营销策略和好心办坏事的TIYA         如果我为这个饭店的努力仅仅是发发传单,那确实也不适合当老板,其实我还是搞了一些营销活动。         原老板意大利人的营销活动主要有3个:     星期一:2个13寸的大批萨,2个意大利面加一个咖喱面包 20.8刀,但是take away only(仅限外带)     星期二:牛排特价 10.95刀     说实话,虽然卖这个价格,几乎没有利润,但是还是带来了人气,所以我保留了下来。         原老板还有个活动就是星期一到星期三12岁以下儿童免费吃喝,这个活动我接店1个月后就取消了,因为澳洲没有独生子女政策,每个家庭都有不少小孩,最夸张的一次就是有一次一个妇女带了5个小孩来吃饭,你说我要吐血伐?         我饭店除了周五,周六生意相对较好,周日还过的去,周一,周二因为有活动,虽有人气,但是因为卖价低,所以营业额一般也没有周五周六高,还没有利润,周三周四就生意就非常差。所以我第一个活动就是每周四推出LUCK DAY 10-40%OFF,我去2元店买来很多兵乓球,分别贴上10%,15%,20%,25%,30%,35%,40%的标签放入盒子,当然10%。15%的折扣的球多些,35%,40%的球就只有一个,客户买单的时候让客户摸球,摸得什么折扣就给客户打什么折扣,开始执行,还是带来了一定效果,因为毕竟有一定的娱乐性在里面,还有客户问服务员,这是谁想出来的办法,很有趣!         第二个策略就是因为我的店在clayton地区已近算是大店了,很适合开各种party,所以我就执行凡是来我店开生日party的都15%折扣,以上2个活动我也都贴了海报,所以来我店过生日的人也多了起来。         还得说一下tiya,楼上的服务员,虽然来自孟加拉国,但是因为据说来的比较早,在楼上服务员中很有威望,虽没有领班这一说,但事实上她就是领班,因为其他服务员很听她的。         看到这2个销售政策比价成功,我心里也很高兴。有段时间我回国了一段时间,再回到墨尔本后,发现服务员在星期四的时候那个摸奖盒不再拿出来,而是直接给客户打10%的折扣,生日的时候也不打85折,而是送一瓶可乐了事,和我饭店门口海报上的宣传的就不一样了。我问怎么回事情?她们说是tiya说的,我找的tiya,问她为何不按照我的意思,她说,我看你亏了那么多,所以不给客户打很多折扣,只给10%,生日party送可乐,我看他们也很高兴啊。我相信她确实心里是这么想的,想为我减少点损失,但是她没站在客户立场上想,客户毕竟会觉得上当了,因为和海报上写的不一样了。果然星期三,星期四的生意又差了。         既然这2个活动,客户已经觉得上当了,我就取消了,后期我又推出了发抵扣卡的活动,就是每星期三,每星期四到我店用餐的客人消费满20刀,发2刀的卡片,30刀发3刀,依次类推,这张卡片我印成名片大小(还是我国内做好带过去的,呵呵),有2刀,3刀,5刀3种,如果客人消费40多刀,就发2张2刀的。规定也只有每星期三,四才能用。这个活动推出后,虽有效果,但是就没有上次2个活动刚推出时好了,可能客户以为又是忽悠他们吧?其实我们的主要客户群就是以我们饭店为圆心方圆3公里以内的客户,所以客户群相对固定,上当一次后,人家就不相信我们了。         tiya啊,tiya,你的好心帮了倒忙啊!  
  第33回 无可奈何只有关店         有网友建议可以关闭午市,确实我也这样做了,日开始,我就关闭了星期一到星期四的午市,因为确实那4天90%的生意都是在晚上,星期五,六,日的白天生意还过得去,所以保留白天生意.         调整后的营业时间为:星期一到四 17:00-22:00     星期五到日 11:30-22:00     当然调整前,每天的营业时间都是11:30到22:00.         调整前我们人员的安排: 早上10:30 厨房一人 pizza一人, 11:00服务员一人先要来做准备工作,然后,11:30,又要来厨师帮工,星期一到四到17:00前能干活的就4安排4人,当然还有经理在。晚上,星期二(牛排特价),五,六,天服务员会安排3名,其他日子的晚上服务员2名,做PIZZAD的每天17:00后都有2名。还会来一个洗碗的,一个送外卖的,这就是我调整前的人员安排。         可以看出那是我们准备得时间是提前1小时。但是我决定一到四关闭午市后,本来想16:00让他们来准备足矣,他们非说来不及,说是 晚上生意比白天要好,所以必须3点就来准备,否则就肯定来不及,他们众口一词, 我也没办法,只好依他们。各类送货也不能要求晚上送到,所以经理也必须3点就来收货。这样一来,由于我白天本来安排的人就少,所以发工资发现,每周人工成本只下降了不到1000刀,但是营业额却下降了1500刀左右(看来白天关店,也会影响晚上的营业额啊),如此一来,反而比原先亏得更多。         本来想新的营业时间出来,也不能说改就改,过一段时间客户熟悉了我们的新的营业时间,可能生意会转好吧,所以也就想再坚持下去。         让我下决心关店的导火索终于点燃了,这样一个月左右后的一天,他们这帮非中国籍的员工集体找到我(tiya除外),说由于我调整了营业时间,减少了他们的工作时间,造成他们收入减少,所以要求我给他们加工资,否则就要集体罢工。我的天啊,本来我就在为亏得比以前更多的事情烦着,他们还来这么一招?那时已经快1月底了,快到中国新年了,于是我先稳住他们,说可以考虑。毕竟移民不是我1个人的事情,我就让太太过年带着小孩过来看看,决定到底是不是放弃163移民,他们2月1日过来,一起体验了一下我这里的惨淡经营,和太太商量后,决定放弃163,于是就在2月8日年初六把店关了回国了,当然,对于没有参与这次罢工的中国籍员工和TIYA我多发了他们2个星期工资,说要罢工的鬼佬,我一分钱都没多给。  
  第34回 性情中人------香港厨师TONY         说了这么多倒霉的事情,也说一个感动过我的员工,他就是TONI,来自香港.他在我一周只工作2天,星期六和星期天.他是个真正的性情中人,只要他看不惯的人,就算是天王老子,他也不愿和你多说一句话,如果他认可你,他会心甘情愿地帮助你.         前面说过财务建议我搞几个fulltime全职员工,由于前文提到过的原因,很多人都不愿fulltime,TONI和他一说就答应了,后来TONI见我接店店后遇到这么多倒霉的人和事,生意也亏损得厉害,于是有一天我发工资给他,(2天500澳元).他和我说:&你生意也不好,下星期开始给我发400刀就行,说是他fulltime员工年底可以退税.&说实话,我经商这么多年,只见过要求加薪水的员工,还没见过主动要求降低工资的员工.确实把我感动坏了.后来发给他每周430刀。         他也是中国人,当然也吃不惯西餐,知道我也肯定不能每天吃西餐,所以只要他当班,他会经常烧点香港菜给我吃,而且好像怕我吃不饱,经常烧满满一大盘菜,还有一大碗汤(香港人果然重视汤),于是几个月下来,我胖了不少.         那次因为罗纳多的举报,有人来查卫生,TONI也尽心尽力的把油烟机擦洗干净.        这么优秀的员工当然不能亏待他,所以我帮他加了保险和养老金后,使他的实际收入还是比500元高.  
  第35回 我的移民中介(一)         我们一家为何选择澳大利亚是这样考虑的:热门的移民国家主要是加拿大,美国,澳大利亚,新加坡.首先排除了加拿大,因为听说那里很冷,我们都有点怕冷,美国排除的原因是听说那里的人都可以有枪,担心治安不好,新加坡是不错,但是总感觉没有冲出亚洲走向世界,所以我们最终选择了澳大利亚,因为那里冬天不冷夏天不热,气候不错.其实我们潜意里早就有这个想法,一直没有真正去实施,随着手机里不断有移民的短信收到,终于一天我们要付诸实施了.         那次是上海的著名的移民公司上海**出入境服务中心发来的,我们去听了一次163投资移民课,讲师说的天花乱坠,说什么澳洲的福利如何好,**如何廉洁,澳洲人如何友善------总之没有说一点点困难,也没有讲到还有其他投资移民澳洲的方式,一直就在介绍163.         几个关键问题的我们提问和中介的提问大致是这样的:         我们:我们去澳洲人生地不熟,做什么生意比较好?      中介:这个完全不用担心,去了澳洲后,因为你们是澳洲洲**担保的,所以澳洲的**相关部门会给你们介绍盈利中的生意给你们的.比如超市,咖啡馆,加油站等.      我们:澳洲生意好做吗?      中介:**部门介绍的生意都是有职业经理人打理得,你只要出钱买下,不用操很多心,再说澳洲是法治社会,所有事情都很规范,2年后拿到PR,**部门会把你的生意又介绍给其他163的.      我们:有没有移民监?      中介:4年里只要住满1年就可以了.         这就是当年中介给我们的说明。  
  第36回 我的移民中介(二)         既然中介说那里的生意是这么好做,而且是盈利中的生意,我们回来又商量了一下,觉得在那里建立生意也不错啊,毕竟以后全家过去了,有一个生意也是一个收入来源,也是一份保障.         于是,我们就按照要求提交移民所需各种资料,那时候是2008年的夏天,我们就决心办澳洲163移民了.         2008年9月份,移民中介对我们说,11月有个商务考察团去澳大利亚考察,问我们有没有兴趣报名一起去,我以为既然叫商务考察团,到了那里应该主要去考察那里的生意的,于是就报名参加了,缴纳了不菲的费用后(具体多少忘记了,只记得比旅游团贵好多),办了商务签证后出发了.         到了那里,才知道象征性的花了2天多时间带我们参观一个超市以及悉尼,墨尔本的1-2个景点后,以及会见了一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接待客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