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两岁宝宝不爱喝奶粉了最近晚上不爱睡觉了,光哭闹着要看电视,但她很困就是不睡

宝宝明明已经很困了,为何就是不睡觉宝宝明明已经很困了,为何就是不睡觉儿童经典阅读百家号我家宝宝明明已经很困了,可就偏不睡还要不停的哭闹。“妈妈,我口渴了……我又想尿尿了!”“爸爸,再念最后一本书吧。”(这已经是第3本了)看得出孩子很困了,但是他总是找各种理由不睡觉,到底是为什么啊?!1“困”宝宝为什么还不睡对于小婴儿来说:除了某些生理原因,宝宝有时候是害怕睡着后失去意识的感觉,认为睡着就见不到麻麻了。所以即使再困都僵持着不肯睡,在心理和生理反应上都做着抗争。对于大一点的宝宝来说:先来想想我们成人对睡觉这件事的心态。“啊,忙了一天,终于要休息了!”但身为成人的我们,就那么心甘情愿去睡吗?说实话,夜深人静时,身为爸妈的自己,是不是也舍不得就这么进入梦乡?就算打着瞌睡,也不肯放下手中的手机。所以,孩子不肯乖乖去睡觉,与幼儿的听不听话无关,问题源头,多半还是来自于心理上的“舍不得上床睡觉”呀!更何况,当幼儿发现,他们上床睡觉时,爸爸妈妈却是去客厅看电视、聊天、他们当然感觉到,深夜欢乐时光才正要开始呢!2让宝宝安心睡觉的三大步骤①接受他的挣扎要帮助孩子安心入睡,第一步要做的,是将心比心,理解孩子对睡觉的心态是“挣扎”。不只要接纳孩子的挣扎,也要接受这个挣扎会日日上演。这样的了解很重要。因为有了解和接纳,你才能不动气、笑看宝宝的每个“招术”,制定一套合情合理、可以一贯执行的睡前规则,帮助他度过每一天的抗拒。②制定固定的睡前规律或许没有一个孩子天生就肯乖乖睡觉,关键就在于:建立一套特有的“睡前规律”,而且确实执行。比如说,跟孩子说定了:每天晚上玩完玩具、刷牙后,就跟他坐在床上,念两本书给他听。当两本书一念完,跟孩子说你很爱他,然后道晚安、离开。当然,一开始执行时,一定会遇上孩子使出浑身解数拖延的状况,比如说:“再念一次”“再抱我一下”“我听见怪声音”等。面对孩子这样的“借口”,不要动气!温和但坚定地把孩子带回他的小床,然后告诉他:“我知道你舍不得去睡觉,但书已经念过了,现在你该睡觉了。晚安!”③陪伴孩子面对黑夜的恐惧有时候,幼儿不乖乖睡,是因为他怕黑。太黑,他无法掌控,会害怕。这也往往是孩子无法乖乖入睡的源头。一旦出现“害怕”的感觉,幼儿很难单靠自己去处理那样的感受。他必须依赖身边的爸妈抱着他、陪着他面对那与生俱来、无法选择的“害怕”情绪。不过,带领孩子面对黑暗,并不是告诉孩子“不要怕”“你怕的东西是假的”或“勇敢一点就好了”。抹杀孩子的恐惧,只会让他们觉得自己更渺小、更无能。成人要想办法带领孩子透过了解的力量,去平衡情绪的冲动,让孩子借由“寻求方法”去取代“不知所措”。首先,带领孩子去“了解”他害怕什么。与孩子聊天、和孩子玩游戏、画画、读有关黑暗和睡觉的图画书了解孩子的心结。孩子可以感受到接纳,相信自己的情绪和感受是正常的。有了这个基础,他所害怕的事的威力,就已经减轻了。再来,带领孩子利用“方法”来处理害怕,减低当下怕黑的困境,例如看看外面的月光、打开小夜灯等。因为他的爸妈不曾质疑他的害怕,反而是带着他一步步地面对黑暗,试着寻找方法,所以孩子便能在爸妈的带领下,一步步体会黑暗、面对黑暗,把黑暗的经验变成一个能掌控的情况。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儿童经典阅读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关注儿童经典阅读,和孩子一起健康成长!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孩子两岁了最近晚上不爱睡觉了,光哭闹着要看电视,但她很困就是不睡_百度知道
孩子两岁了最近晚上不爱睡觉了,光哭闹着要看电视,但她很困就是不睡
孩子后来是缺微量元素吗,说要看电视,不睡觉,哄一两个小时,半夜醒来哭着说要去客厅看电视,快崩溃了。其实之前看电视也不多您好?怎么好的?我家孩子三周多最近也是这样,睡之前哭着不睡觉
我有更好的答案
我觉得还是习惯问题,慢慢孩子就会少看电视了,慢慢纠正吧。
为您推荐: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十天内免登录
>>孩子两岁半了,无论是午睡还是晚上睡觉都很难,哄着不
孩子两岁半了,无论是午睡还是晚上睡觉都很难,哄着不睡,打也很不睡,这可怎么办呀?
小男生 当时年龄:
孩子两岁半了,无论是午睡还是晚上睡觉都很难,哄着不睡,打也很不睡,这可怎么办呀?
孩子对睡眠时间的需求个体差异很大,也不一定完全按照书的要求来做。如果你的宝宝晚上睡得很沉,而白天精神、食欲、活动都很好,就不必着急。不过你也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找一下原因:1、睡眠环境。要求光线暗一些,安静。2、睡前饮食量。睡前不要进食过多或饥饿都会导致宝宝入睡困难、睡眠不安。3、床上冷暖。检查一下宝宝睡觉的床,有时褥子垫的不舒服、被子太厚、衣服穿得太多,都会影响宝宝的睡眠质量。
孩子对睡眠时间的需求个体差异很大,也不一定完全按照书的要求来做。如果你的宝宝晚上睡得很沉,而白天精神、食欲、活动都很好,就不必着急。不过你也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找一下原因:1、睡眠环境。要求光线暗一些,安静。2、睡前饮食量。睡前不要进食过多或饥饿都会导致宝宝入睡困难、睡眠不安。3、床上冷暖。检查一下宝宝睡觉的床,有时褥子垫的不舒服、被子太厚、衣服穿得太多,都会影响宝宝的睡眠质量。
心理咨询师
您好,我是摇篮网育儿问答小助手,您提出的问题和之前已解决的问题比较相似,请参考问:宝宝19个月,最近无论是白天还是晚上睡觉都不容易睡答:还子嘛!都是这样的,不用去医院检查,这么小的孩子根本不明白什么是主动睡觉,只有他累了,才会睡,而且睡前给孩子创造安静的条件很重要,大人牺牲点,别看电视,灯都关掉...[更多]问:宝宝自己睡还是哄睡答:您应该和您的婆婆沟通一下,统一一下你们的教育观点,您可以把您的想法婉转的告诉她,请她配合您一起给宝宝养成一个好的入睡习惯。然后再坚持您的做法。[更多]问:我很困,可就是睡不着,每天晚上都这样,很难受!该怎么办?答:学会放松自己,没有办不完的事,放轻松点
您好,我是摇篮网育儿问答小助手,您提出的问题和之前已解决的问题比较相似,请参考问:宝宝19个月,最近无论是白天还是晚上睡觉都不容易睡答:还子嘛!都是这样的,不用去医院检查,这么小的孩子根本不明白什么是主动睡觉,只有他累了,才会睡,而且睡前给孩子创造安静的条件很重要,大人牺牲点,别看电视,灯都关掉...[]问:宝宝自己睡还是哄睡答:您应该和您的婆婆沟通一下,统一一下你们的教育观点,您可以把您的想法婉转的告诉她,请她配合您一起给宝宝养成一个好的入睡习惯。然后再坚持您的做法。[]问:我很困,可就是睡不着,每天晚上都这样,很难受!该怎么办?答:学会放松自己,没有办不完的事,放轻松点
没有满意答案?看看相关问答
加入宝宝同龄圈,与宝妈宝爸交流孕育话题
没有合适您的话题?加入同龄圈与千万妈妈交流吧!
宝宝生日或预产期:
妈妈关注的知识
宝妈们看的最多的问题
孕育周刊(每一周适合您的孕育知识)
0-1岁是宝宝出生后生长发育最迅速的时期,婴儿在这个阶段每周都有不同的变化和需求。新手父母只有学习和掌握 该阶段的养育知识,才能更好的陪伴宝宝健康、快乐的成长。
宝宝生日或预产期:
<option value="年<option value="年<option selected="selected" value="年<option value="年<option value="年<option value="年<option value="年<option value="年<option value="年<option value="年<option value="年<option value="年<option value="年<option value="年<option value="年<option value="年<option value="年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1日2日3日4日5日6日7日8日9日10日11日12日13日14日15日16日17日18日19日20日21日22日23日24日25日26日27日28日29日30日
问答难题榜,是高手就来挑战!
网友帮助了他人
用合作号登录:
5分钟测评,了解宝宝的测全面的发展情况
已有400万摇篮妈妈为宝宝做过测评
宝宝生日: <option value="年<option value="年<option selected="selected" value="年<option value="年<option value="年<option value="年<option value="年<option value="年<option value="年<option value="年<option value="年<option value="年<option value="年<option value="年<option value="年<option value="年<option value="年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1日2日3日4日5日6日7日8日9日10日11日12日13日14日15日16日17日18日19日20日21日22日23日24日25日26日27日28日29日30日
&SCRIPT LANGUAGE=&JavaScript1.1&&var browVersion = parseInt(navigator.appVersion);if (navigator.appName==&Netscape& && browVersion&=4) document.write(&&SCR&+&IPT=&& LANGUAGE=\&Javascript1.1\& SRC=\& http://adpub.yaolan.com/afp/door/;ap=598;ct=pu=4c451ece10ff899d0001;/?\& charset=\&utf-8\&&&\/SCR&+&IPT&&);&/SCRIPT&
&SCRIPT LANGUAGE=&JavaScript1.1&&var browVersion = parseInt(navigator.appVersion);if (navigator.appName==&Netscape& && browVersion&=4) document.write(&&SCR&+&IPT=&& LANGUAGE=\&Javascript1.1\& SRC=\& http://adpub.yaolan.com/afp/door/;ap=653;ct=pu=4c451ece10ff899d0001;/?\& charset=\&utf-8\&&&\/SCR&+&IPT&&);&/SCRIPT&
&SCRIPT LANGUAGE=&JavaScript1.1&&var browVersion = parseInt(navigator.appVersion);if (navigator.appName==&Netscape& && browVersion&=4) document.write(&&SCR&+&IPT=&& LANGUAGE=\&Javascript1.1\& SRC=\& http://adpub.yaolan.com/afp/door/;ap=674;ct=pu=4c451ece10ff899d0001;/?\& charset=\&utf-8\&&&\/SCR&+&IPT&&);&/SCRIPT&
孩子两岁半了,无论是午睡还是晚上睡觉都很
北京世纪摇篮网络技术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所有内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做其他使用
京ICP证010534号
客服信箱: & 电话:
立即扫描二维码关注摇篮网微信
立即扫描二维码关注摇篮网论坛教育孩子的方法 尹建莉:孩子不睡觉,一招解决(只要办法对,四两拨千斤)
我的图书馆
教育孩子的方法 尹建莉:孩子不睡觉,一招解决(只要办法对,四两拨千斤)
有人说:“世界上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孩子,孩子和孩子是不一样的。”此言既可认为是真理,也可看作是废话,取决于说话者持何种心理倾向——如果意在尊重个体差异,在每个教育细节中都想办法,避免简单粗暴对待孩子,相信教育力量的强大,它是对的;如果认为人生来就有好有坏,有的需要尊重,有的需要打骂,有的天生优秀,有的天生堕落,感叹教育拼不过天性,它就是错的。教育要研究的是人类共同的心理规律,目的是通过外部控制和刺激引发健康的内在心理倾向。所以从教育者的角度说,我更愿意强调人与人是一样的,这一点,其实也早已被心理学所证实,被无数先哲所强调。“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这是先圣孔子所有教育理想的立足点和前提,也是古今中外一切优秀教育思想能够成立的基础。儿童尚未受到社会文化的浸染,作为自然的、纯粹的人,相似度更高,每个儿童身上都包含着所有儿童的特征和心理需求——正因此,我们才能信任教育的力量,才能在面对每个不同的孩子、每一种不同的教育情境时去想办法,以共有的教育规律,通过“微调”,解决万千种不同的问题。以下几个小例子,可以让我们看到这一点。父母装瞌睡,孩子真瞌睡我曾收到一个标题为“一个崩溃的妈妈来信”的邮件。写信的妈妈说她女儿现在只有两岁多,可因为孩子的睡觉问题,她及全家人天天都饱受煎熬。他们本来很想培养孩子良好的作息习惯,一到点就拍着孩子睡觉,可小家伙明明已困得厉害,却硬挣扎着不睡,且为了不睡觉故意折腾人。如果妈妈带她到一个屋,她就要找姥姥,到了姥姥的屋,又要找阿姨,然后再找妈妈,轮番找,不让她折腾下去,就大声地哭,一直哭到声嘶力竭,弄得谁都睡不成。偶尔会因为很困,顺利地睡了,可半夜醒来就不肯再睡,在床上滚来滚去,一会儿要妈妈给讲故事,一会儿要喝奶,一会儿要上厕所,一会儿又要上姥姥的屋。妈妈不仅担心睡眠不足影响孩子的生长,自己也因为长期睡眠不足,脾气越来越暴躁,感觉精神和体力都很崩溃。全家人想过很多办法,妈妈爸爸姥姥姥爷及阿姨,大家轮番红脸黑脸白脸都唱过,不起作用,事情越来越进入一个恶性循环中,以至于孩子对睡觉这事充满警惕,只要一意识到家长想让她睡觉,就开始反抗。我告诉这位家长,制服孩子的坏毛病,最好不要红脸黑脸白脸轮着唱,而是“让拳头打在空气中”,即对于孩子的无理要求不回应,不回应才是最好的回应。然后给她讲了我治理圆圆不睡觉的办法,让她试试。我女儿圆圆小时候也经常在该睡觉的时候不想睡,找借口拖延时间。比如,说好讲3个故事就睡觉,我坐在沙发上给她讲完3个故事,该上床了,她却说:“我是想让你在床上讲3个故事,不是在沙发上讲3个故事。”这种情况下,我笑笑,不揭穿她的鬼把戏,听她的,再上床给她讲3个,但提出条件是,多讲的故事必须闭着眼睛听,睁开眼睛妈妈就不给讲。她就闭着眼睛听,往往一个故事没听完,就睡着了。偶尔她闭着眼睛听了一个又一个还没睡着,我绝不因此训斥她。这种情况下,我会自己装困,一边讲,一边做出困得无法支持的样子,一个故事刚讲完,或只讲到一半,就一下倒在床上,呼呼睡去。圆圆会来摇晃我,喊我,翻我的眼皮,抠我的鼻孔,掏我的耳朵。我被她弄得难受,忍不住,翻个身。她会转到这边来继续喊我、拍打我,我这时不光睡得香,还开始轻轻地打呼噜,再翻个身,就是不醒来。她偶尔会哭几声,但这没用,妈妈睡得醒不来,找救援也是不可能的事,因为这个时候爸爸肯定也睡着了,在沙发上或床上鼾声大作,也一样弄不醒。她独自一人折腾一会儿,没辙了,再哭几声,翻翻书或干点什么,用不了多长时间,也一头倒在床上睡着。我这个方法和很多妈妈分享过,屡试不爽,这位家长告诉我的结果则更令人鼓舞。她说,收到信的当天,她就采用了我的方法,果然孩子很快睡着。但到了清晨4点,孩子就醒了,按惯例还是要吃奶,她就下地去热了牛奶。喝完牛奶后,孩子照例做出不打算再睡的样子,说要去找姥姥。妈妈说姥姥在睡觉,不可以去打扰,孩子就哭起来。如果是以前,妈妈总是先好言相劝,劝不住就发火,然后姥姥跑过来抱走孩子。这次姥姥听到孩子哭声,确实又忍不住跑过来,但妈妈很坚定地让姥姥回去睡觉,不允许抱走孩子。“救驾”的走了,妈妈和颜悦色地对孩子说,宝宝不想睡,那就再哭一会儿吧,妈妈好困,先睡了啊。小家伙不明白今天这是怎么了,居然没人理她,拼了命地大声哭,却不能把妈妈吵醒,姥姥也一直没再来。孩子一直哭到有些累,哭声开始变小,妈妈才醒来,又叫她一起睡觉,孩子抽泣着,既有些委屈又听话地躺到妈妈身边,搂着妈妈,很快睡着。这位妈妈本来以为用这个方法至少得一个星期才可以让孩子适应,没想到第二个晚上,她跟孩子说,天黑了,我们该睡觉了。孩子居然对睡觉的提议没有了抗拒,开心地回答说好,乖乖地听着妈妈的故事入睡了。半夜醒来,有些哼哼唧唧,但仅仅是拍了几下,就又睡了,也没再要喝奶,一觉睡到天亮。之后再没出现因为睡觉哭闹的事。这位家长说到的孩子变化之快,也让我有些意外。分析为什么转变得那么快,可能是因为长期睡眠不足、折腾家长,孩子自己也很累,生理和心理都不舒服。一旦有一种生活方式让她感觉适宜,顺应了她的天性和生理需求,她会本能地趋往那个方向,毫无困难地接受。年龄越小的孩子,越容易改变,因为坏习惯还没有固化下来。发放三两“权力”,收获半斤“懂事”我的一个远亲,有个可爱的女儿叫小豆。小豆4岁时,父母带着小豆及奶奶一起回了趟老家。返程时,奶奶因为一些事情暂时走不了,要在老家多耽搁10天左右,这样小豆就需要留下来和奶奶一起走。因为父母要上班,早晚没时间接送她上幼儿园。小豆之前从没离开过父母,一听要把她和奶奶留下,不愿意,任凭父母把道理给她讲了一遍又一遍,就是不干。奶奶私下建议豆爸豆妈偷偷走,认为孩子哭上半天就没事了,但豆妈豆爸不忍心,不愿意那样做。小两口商量后,决定改变策略来给孩子做思想工作。临走的前一天,豆妈豆爸故意在孩子面前做出愁眉苦脸的样子,引起小豆豆的注意。豆爸像对一个大人说话一样,郑重其事地对小豆说:“爸爸妈妈遇到一件困难的事情,不知道该怎么办。”小豆问怎么了,爸爸说,我和你妈跟公司请假只请到明天,回去就得上班。不过,现在看来回去也不能上班,因为我们要接送你去幼儿园。到十天以后爷爷奶奶回去了,我们才能上班。不过,到那时候,好多工作已经耽误得完不成了,老板肯定要训斥我们,工资也要被扣掉很多。唉,这可怎么办呢?小豆有些同情地看着爸爸妈妈。妈妈也唉声叹气地说,这可怎么办呢,得赶快想个办法啊!小豆像个小大人似的眨巴着眼睛,似乎也在帮父母想主意。片刻后,豆爸像忽然想起什么好主意,对小豆豆说:爸爸想来想去,觉得有一个办法能够解决这个问题,不知你同意不同意?小豆豆一听,催促着爸爸赶快说。豆爸慢慢地讲到:我想到的好办法是这样的,爸爸妈妈先回去上班,你和奶奶在这里再住几天,这样我们的工作就能按时完成,不担心被公司开除,我们的困难就解决了。你看这个办法怎样?小豆豆看看爸爸,又看看妈妈,这些道理前面听过,没参与思考,现在爸爸征求她的意见,她就很努力地去想,欲言又止,一时不知该说什么。妈妈在旁边接话说,嗯,我也觉得是个好办法,宝宝你觉得怎样,好不好?小豆豆点点头,好。爸爸一下子一脸轻松,满怀欣慰地说,看来我们3个人一起动脑筋,就会想出解决办法的!妈妈也愉快地接着说,小豆真懂事,能跟我们一起想好办法了。孩子一下子高兴起来,很有成就感的样子。豆爸语气欣喜地说,小豆豆,你赶紧去告诉爷爷奶奶我们想出来的这个好办法吧!小豆欢快地去向爷爷奶奶汇报去了。第二天早上父母临走前,爷爷突然问小豆豆,真的不打算跟爸爸妈妈一起回去了吗?豆爸很担心爷爷这样问会弄得小豆豆又纠缠着不让他们走,没想到小豆豆很自豪地说:我们想出好办法了,现在我不回去,爸爸妈妈要上班,没有时间送我上幼儿园,我和爷爷奶奶一起回去!说话间,一副有担当的样子。分析豆妈豆爸的做法,他们在这件事上采用的是关系扭转的方式。开始时,孩子居于次要地位,是被动角色,是被说服的对象。她被要求听从大人的安排,需要为成全他人的安排而出让自己的利益,所以孩子本能地会抵触。到后来,爸妈主动把自己降到次要地位,孩子就从一个被说服对象,成为一个可以做出选择的主动者,同时成为可以实施决定的践行者。当她参与了一个决策,意识到自己有主动权,有办法帮助父母解决一个他们自己都不能解决的困难时,她的责任感和自我重要感都在上升。这种感觉是人类内在的追求,哪怕是一个孩子,也会被这种感觉陶醉,这样,思想工作就做到孩子的心坎里了。孩子自然就变得懂事,事情也就容易解决了。买下软豆腐,治好硬茬头有位年轻妈妈曾向我求助,说她两岁的儿子乐乐是天生的“硬茬头”,不让干什么事,偏得去干不可。尤其现在进入第一反抗期,变得更不听话,弄得她很抓狂,不知如何对付这个时期的孩子。我让她随便举个孩子不听话的例子。她说每次带乐乐到菜市场都很烦,原因是乐乐看到什么都想摸一摸、动一动,经常冒冒失失地弄翻什么,或把人家的蔬菜水果弄到地上。尤其最近,孩子对豆腐产生了兴趣,每次走到菜市场的豆腐摊前,看到板子上的豆腐,就想摸一摸,不让摸就大哭,有两次还生气地把旁边菜摊上的青椒故意拨拉到地上,弄得妈妈非常生气,打过两次屁股也没用,现在都不敢带孩子到菜市场了。这位妈妈自认为对孩子宽容,懂得给孩子自由,可就所述的事实来看,并非如此。所以我对这位妈妈说,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对一切都充满好奇,什么都想去动一下,这是他们认识世界的一种方式。尤其到了菜市场,那么多花花绿绿的菜,肯定吸引孩子;他看家长可以随意在菜摊上挑来挑去,就也想去模仿。所以说孩子“不听话”,根本就是家长的误判,是家长管得太多了。家长听我这样说,分辩道,其实平时他摸那些菜时,我管得并不严,只是说说,但豆腐和菜不一样,他摸过了,别人怎么买呢?卖豆腐的人也不允许。我说,很简单,让孩子去摸,你把摸过的那块买下来,回家做个麻婆豆腐,或干脆让孩子把豆腐捏碎了玩个痛快,满足一下他的好奇心,问题不就解决了?这位妈妈有点恍然大悟的样子,但又有些疑虑地说,那如果下次再去菜市场他还要摸,怎么办呢?我说,再买下来。这位妈妈有些诧异地看看我。我笑笑说,一块豆腐不过两块钱,即使一个月连着天天买,也不过六十块钱,等于给孩子买个玩具。况且孩子不可能对一块豆腐有那么长的兴趣,最多三四天,他应该就没兴趣了。这位妈妈是个非常有悟性的人,我只是轻轻地点了一下,她立即意识到了自己的问题。此后不但允许孩子到菜市场摸豆腐,而且自己从网上下载了做豆腐的方法,并订购了磨豆的小磨及其他相关用具,在家做豆腐给孩子看。她和乐乐一起做豆腐的过程,就是一个亲子游戏的过程,而所有的工具都变成了孩子的玩具。依此类推,在其他问题上,她也不再简单地去管束孩子,而是利用孩子的好奇心,像做豆腐那样,把一件简单的事扩展开来,让孩子感受更多的惊奇,领略到更多的知识。暗中设圈套,明处消劣习有一年,我9岁的小侄子虎虎在暑假从呼和浩特到北京玩,在我家住了一周。这孩子从小养成一个坏习惯,几乎不喝水,只喝瓶装饮料,水果更是一点不吃,不管什么水果,让他吃一点都像吃药似的难。这对他的健康没有好处,我想利用这次他来我家的机会,改变一下这个坏习惯。那几天北京气温非常高,坐着不动也会流汗,需要不停地喝水。我把家中的瓶装饮料清理干净后,买个大西瓜,冰镇起来,当天的晚饭放了相当于平时两倍的盐,空调也借故关掉。饭后不久,我们就又热又渴。小家伙爱出汗,看起来更渴,到冰箱中找饮料,没有,来问我。我装作刚知道饮料喝完了,表示出内疚。他看外面天黑了,不方便到超市买,就想喝水,又发现凉水壶是空的,好失望。我说:哦,今天忘了在凉壶里存水了,姑姑马上烧水。在我烧水时,我先生凑过来说他也觉得好渴,没水喝,吃西瓜吧,边说边到冰箱中取出西瓜,切开来。凉爽的西瓜端到桌子上,真是诱人。招呼侄儿过来吃,他摇摇头,本能地表示拒绝。我们不再说什么,自顾自地开始吃。先生还边吃边感叹一句:这西瓜真好吃,又凉又甜!壶里的水在响,小侄子在旁边一脸愁容地看着我们。水开后,我倒一杯放到他面前,热气腾腾的。本来就热得冒汗,看着这杯水,感觉更热。小侄子显出更焦渴难耐的样子。我心中暗笑,不理他。我吃完西瓜后,站起身一边收拾桌子,一边漫不经心地对侄子说,水看来一时半会儿凉不了,西瓜真的很好吃,要不先少吃一点解解渴?他犹豫着,不知该如何。我看他心有所动,没再说什么,到厨房把一小块瓜瓤挖出来,又切成几小块,放到一只漂亮的盘子里,并配上一只水果叉,放到他面前。对他说,试试看,感觉好吃就多吃点,不好吃就少吃点。说完走开了。小侄儿迟疑片刻,生理需求战胜习惯,终于拿起叉子,吃了一块,然后又一块,又一块,几下就把盘中的西瓜都吃了。我没再理他,装作没在意,不再提这事。过一会儿,他又把杯中的水都喝了。第二天,我又找借口没去超市买饮料,侄子既喝了水也吃了西瓜。傍晚,我还在网上“意外”地看到一篇关于喝饮料的坏处的文章,招呼侄子一起过来看了,然后感叹一句:“没想到喝饮料还是件冒险的事呢,看来以后还是要少喝!”侄子看完了没说什么,但我注意到,此后他在我家的几天,再没要求我买饮料,我也假装忘了这回事,没再给他买。他天天都能正常地喝水吃水果了。空出一面墙,挤走电视症有位家长说她特别不愿意孩子天天看电视,可自己没有老人帮忙,每天下午从幼儿园接孩子回家的时间,正好是做晚饭的时间,没时间陪孩子玩,又担心孩子一个人在客厅不安全,就只好把电视打开,这样孩子就可以安静地坐下来看电视,自己才能去厨房做饭。但她很担心这样长期下去,孩子会养成看电视的习惯,不知这个矛盾怎么解决。我认识一位姓刘的妈妈,管她叫小刘。小刘的情况和这位妈妈的差不多,但小刘却很好地处理了这个问题。我把小刘的经验介绍给了这位妈妈。小刘每天接孩子回家后也需要做饭,又希望能和孩子多说说话,她就把厨房的一面墙空出来,让这面墙成为孩子的大画板。她家厨房的四壁都镶了瓷砖,是光滑的,可以随时把画上去的东西擦掉。这样,每天从幼儿园接孩子回家后,母女一起进厨房。妈妈边做饭边和孩子说话,孩子或画画或和妈妈说话,或看妈妈做饭,总之孩子也非常喜欢这样待在厨房里,很少想到要去看电视。小刘总结说,用这样一个办法,既不会让孩子养成长时间坐在电视机前的习惯,同时又满足孩子画画的需求,此外还增加了和孩子沟通交流的机会。她发现比起独自坐在客厅看电视,孩子其实更乐意待在妈妈身边,因为一天不见面,孩子其实是很想和妈妈待在一起的。这样还有一个好处是孩子始终在自己的视线内,非常安全。可见,要防止孩子形成一些坏习惯,不是先不经意地“培养”,然后再费心费力地去改造,更不是事无巨细地去监督孩子;而是要家长自己从生活细节中去用心,努力为孩子营造一个健康的成长环境,从开始就不让孩子被坏习惯缠住。“看道理”,胜过“讲道理”我女儿圆圆两岁半上幼儿园时,我像绝大多数家长一样,也是告诉她妈妈要去上班,所以要送她到幼儿园。由于之前我正好有一个三个多月的假期,天天和她在一起,那正是她开始懂事、有记忆的时期,所以她的印象可能是妈妈总是这样天天24小时和她在一起。入园第一天,圆圆有新鲜感,很高兴地进去了;第二天就不愿再去,走到幼儿园大门口,说要跟妈妈回家,不进去。我就只好又给她讲妈妈要去上班的话,她无可奈何地哭着跟老师进去了。我心里很难过,一时也想不到如何给她做思想工作。接下来一天,早上要送她到幼儿园时,她忽然说一句:“妈妈不要和上班在一起,和我在一起。”圆圆这句话一下提醒了我,我才意识到孩子心里在想什么。是啊,“上班”对成人来说多么简单的一个词,可一个小孩子怎么能知道什么叫“上班”呢?本来天天和妈妈在一起,现在突然有一个叫“上班”的东西跳出来,和她争夺妈妈,她当然不愿意了。我于是决定带圆圆去看看什么是“上班”。第二天我正好没课,就把圆圆带到学校。在路上我告诉圆圆,妈妈上班就不在家里了,而是到学校。走进学校大门,我告诉圆圆,这就是学校,妈妈每天就是来这里上班的。然后我把她带到教学楼。正值学生们上课的时间,我让圆圆从教室门的玻璃上看进去,一个老师正在讲台上讲课。我告诉她说,妈妈是老师,就是像这个老师一样,要天天来这里给学生讲课,这就是“上班”。圆圆一定是听懂了,她明亮的眸子里闪现出好奇的神情,看看教室里的老师,又看看我,一定是把我和那个站在讲台上的人进行联系。我问她,你看妈妈上班时是不是不能带小圆圆呀?她点点头。我又问:“那妈妈上班的话,小圆圆是不是应该去幼儿园啊?”她说是。我还带圆圆去了办公室,尽量让她完整地看到我平时的工作场景,并简单给她讲了我平时要备课、看作业等。我相信她听懂了,虽然她不会理解讲课、备课的含意,但她知道妈妈是必须要天天来这里做事的,这个时间没有办法和她在一起。所以第二天,我送她到幼儿园时,她虽然在道别时还是有些想哭,却有了明显的自控力;此后,凡我说要去“上班”,她就不再因任何事和我纠缠。我在任何事上都不会让孩子一再地感觉为难,更不会强行要她接受某个事实或道理,我是成年人,有责任在各种问题上动脑筋、想办法。比如为什么要上幼儿园这件事,通过“讲”无法让孩子明白,带她去看一看,孩子一下就明白了,也就变得懂事了。家长不生气,孩子不惹事我曾在假期去一个同学家住过3天,当时她儿子两岁多,非常淘气,家长不让做什么,他就非做不可,仿佛是在故意挑衅。比如吃饭时,菜和米饭刚放桌上,妈妈对他说句“别乱动”,他就把小勺伸到盘子里乱搅;妈妈要喂他吃饭,他要自己吃,妈妈无可奈何地说“那你自己吃吧,别把饭洒了”,话音刚落,小家伙就把碗里的米饭故意拨拉到桌子上。同学说她要被儿子累死了,并说儿子比女儿难带。她没有女儿,就把原因归结到性别上。但我能看出来,她对孩子管得太多,吓唬、批评也太多,所以跟她说,我帮你带两天吧。这两天中,我尽量顺着小家伙,他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几乎没有阻止过他,也没批评过。比如他把放在茶几上的一个餐巾纸盒扔到地上,然后看着我,等我的反应。我知道小家伙在向我发出挑衅的信号,等我生气,但我不接招,只是笑笑,捡起来,放回茶几上。他又扔到地上,观察我的表情,我又笑着捡起来。然后就这样,他不停地扔,我不停地捡,后来他不再观察我,真正开心起来,每次一扔就大笑,我也和他一起笑,不知多少回合,他有耐心扔,我就有耐心捡。我同学在旁边都忍无可忍了,我示意她不用管。终于,孩子感觉腻了,不再扔了。小家伙也许开始还是想激怒我,但他发现我不生气,扔纸盒就纯粹变成了一个游戏。我们的友好关系就从这里开始了。过一会儿,孩子开始撕一本童话书,同学又想阻止儿子,我赶快对她说,让他撕,很多孩子最初“读书”,不是用眼睛,而是用嘴或手,不要管,这还能锻炼小手的灵巧性呢。小家伙在没有人打扰的情况下,把一张纸用力地撕成好多块,扔到地上,又从书上撕下一张,一撕两半,不再有兴趣撕碎,扔下,去搞别的“破坏”。这两天中,我和同学一直坚持不干涉孩子,这对同学来说可能是件痛苦的事,她开玩笑说忍得内脏快要出血了。但成就也很快看到,到第三天,孩子明显不再跟大人逆着来,而且也不再看妈妈的脸色,神情平和多了。我们准备出去时,我和同学都坐在餐桌边化妆,小家伙抓起我的一管口红。我带了两支口红,已被他弄坏一支,这支可不想让他毁坏。于是伸开手说,把这个给阿姨好吗,阿姨要用这个。他居然很听话地给了我,安静地看着我如何打开使用。我的同学眼睛一亮,我们都暗暗笑了——这可是小家伙以前从来不会做的事。我后来不时地和同学通个电话,她说小家伙自从我来过后,变得听话了,再不和她逆着来了,她现在感觉带孩子没那么累了。事实上,改变最大的是她自己。她心态平和了,能正面看待孩子的许多行为,不再把属于幼儿的正常探索看成是破坏,接纳孩子的行为,减少了对孩子的限制,给孩子充分的自由。孩子心里没有逆反,当然就变得听话了。以上几个故事都是个案,事情不同,解决方法看起来也各不相同,事实上它们共有一条红线——所有故事都让我们看到,天下没有不听话的孩子,只要方法对头,孩子都是好孩子。教育和医疗一样,其存在的价值基于人与人的相似,没有对相似性的把握,就不存在差异化对待的能力。所以,“教育”不在宏大话语中,也不在遥远的目标中,而在当下的细节中,做好了细节,就是做好了教育。《金刚经》里讲,任何一颗恒河的沙粒都包含着整个宇宙。每个孩子也都是一个小宇宙,需要我们心怀谦卑地以诚相待。作为父母或教师,如何检验我们对待孩子的办法对不对,如何避免被一些所谓的“教育专家”或“心理专家”误导,有一个简单的测试方法:你在让孩子哭泣、忧郁、屈服,还是让他欢笑、平和、悦纳——此方式不仅用于自我鉴别,也可用于判断专家水平高下——不要用教育意图来说事,也不要用专家名气论高低;教育的对与错,用孩子的表情和反应足以判断出来。只要方法对,不但能让眼前的事情从“山重水复疑无路”跨进“柳暗花明又一村”,还能暗暗地滋养孩子的好品格,并使这好品格迁移。这就是教育的魅力,具有四两拨千斤的功效。
馆藏&57930
TA的最新馆藏[转]&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两岁半宝宝不爱吃饭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