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心理 种子下载的企图由哪几种表达心理

犯罪心理学 - 知乎犯罪心理学(Criminal Psychology)是一门研究犯罪者、潜在犯罪者、再社会化人员以及受害者的心理结构和心理行为…阅读全文关注话题分享阅读全文19K2,806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阅读全文12K921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阅读全文10K1,442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阅读全文9.9K843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阅读全文9K872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strong class="NumberBoard-itemValue" title="1,324犯罪心理学-工作总结范文网
全站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法学
犯罪心理学
犯罪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内容及意义 一、犯罪心理学(criminal psychology)的概念
(一)狭义的概念:犯罪心理学是运用心理学的基本原理研究犯罪主体的犯罪心理产生、形成及发展规律的一门学科。
(二)广义的概念:犯罪心理学是运用心理学的基本原理研究犯罪心理现象的产生、形成、发展规律、表现特点及犯罪对策中的心理学问题的一门学科。 ? 二、犯罪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一)犯罪与犯罪人 1.犯罪
(1)《刑法学》中关于“犯罪”的界定
(2)《犯罪心理学》中关于“犯罪”的界定 2.犯罪人
(1)《刑法学》的界定:犯罪人是指实施了
犯罪行为的人以及受过刑事处罚的人。 (2)《犯罪心理学》的界定:犯罪人包括以下对象:犯罪嫌疑人,罪犯(已判刑的人),虞犯(即有可能犯罪的人),刑满释放人员。 ? 二、犯罪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二)心理与犯罪心理 1.心理
(1)定义:心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主观
(2)心理的产生:
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哺乳动物
心理是脑的机能,脑是心理的器官 (3)实质: 心理是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心理的产生方式:S――O――R ? 二、犯罪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二)心理与犯罪心理
2.犯罪心理
犯罪心理通常是指犯罪主体在犯罪活动中的心理。犯罪心理学就是要研究在犯罪发生的自始至终,犯罪人的心理是如何发展变化的,有何规律。 (三)犯罪心理与犯罪行为
1.犯罪心理是犯罪行为发生的原因
2.犯罪行为是犯罪心理的外化
3.犯罪心理的相对独立性 ? 三、犯罪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一)研究犯罪主体的犯罪心理
1.研究犯罪主体犯罪心理的成因及规律
2.研究犯罪主体犯罪心理的各种表现 (二)研究被害人、知情人心理 (三)研究警察心理 (四)研究犯罪的对策心理
1.研究侦查对策心理
2.研究犯罪的预测和预防? 四、犯罪心理学的学科特点
(一)犯罪心理学既是一门交又性学科,也是一门边缘性学科
(二)犯罪心理学也是一门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综合性学科
(三)犯罪心理学是一门自然性学科 ? 五、研究、学习犯罪心理学的意义
(一)理论意义
1、挖掘规律
2、提炼理论
(二)实践意义1.可为犯罪的预测、预防提供心理学依据和具体的方法
2.可为警察提高心理素质、提高公安队伍战斗力提供理论指导 3.通过研究犯罪人的心理痕迹,可为发现、揭露和证实犯罪,确定侦查范围和方向提供帮助
4.通过研究犯罪人的心理状态,提高审讯效果 ? 第二节
犯罪心理学的研究原则与方法 一、犯罪心理学的研究原则 (一)我国犯罪心理学的学科特点 1.阶级性2.实践性 (二)犯罪心理学的研究原则 1.辩证唯物主义决定论原则 2.坚持客观因素与主观因素辩证统一原则 3.坚持社会性与生物性相统一的原则 4.坚持发展的原则 5.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6.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原则 7、坚持伦理性原则
? 二、犯罪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一)犯罪心理研究的困难和有利条件 1.研究的困难(四)区域性的、国际间的犯罪心理学研究合作与交流日益增多? 第二章
影响犯罪心理形成与犯罪(1)犯罪心理的隐蔽性。
(2)犯罪心理研究的间接性。
(3)犯罪人心理的抵触性。(4)犯罪心理的难于实验、不可实验性。 2.研究的有利条件
(1)丰富的实践经验。
(2)犯罪心理的转化。(3)现代心理科学的研究成果和方法。? 二、犯罪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二)常用的研究方法
3.实验法4.案例分析法
5.统计研究法? 第三节
犯罪心理学的发展概况 一、西方国家犯罪心理学的发展(一)古代思想家关于犯罪原因的探讨时期
1、恶魔研究2、“骨相学”和“面相学”(二)近代犯罪心理学思想的酝酿时期
1、 刑事古典学派认为犯罪是自由意志的产物。2、神经生理学派认为犯罪人犯罪是由于精神方面发生了重大质变。
(三)犯罪心理学形成时期? 二、我国犯罪心理学的建立和发展
(一)、中国古代犯罪心理学的思想观点
1、早期关于犯罪心理成因的探讨
2、中国早期关于犯罪心理预防的思想
3、中国早期关于审判心理的论述
(二)、中国近代犯罪心理学的发展
20世纪初,心理学开始传人中国。20世纪30年代,欧美各派的心理学才相继进入。我国犯罪心理学的建立和发展是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的。? 三、当代犯罪心理学的研究动态
(一)广义的犯罪心理学成为当今犯罪心理学的主流(二)注重青少年犯罪心理的研究
(三)把被害人心理作为研究内容 行为发生的诸因素犯罪心理形成与犯罪行为发生的影响因素,是指那些对犯罪心理的形成、发展、变化直至犯罪行为的发生具有一定影响作用的因素。本章将影响犯罪心理形成与犯罪行为发生的诸因素,分为主体因素和环境因素两大方面进行分析。? 第一节
影响犯罪心理形成的主体因素影响犯罪心理形成与犯罪行为发生的主体因素,是指犯罪人犯罪心理赖以形成的生理情况、心理和行为发展水平等因素。
一、生理因素(一)年龄因素
首先,犯罪率的高低与年龄相关。
其次,年龄与犯罪类型的选择也有一定的关系。(二)性别因素
首先,性别影响着犯罪的主动性。
其次,性别对犯罪的类型和方式也有影响。? 年龄与犯罪率 ? (三)神经类型因素神经类型之人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在犯罪心理形成过程中,主体神经类型所表现出的心理特点,是与其他心理因素相联系而起作用的,使主体在选择犯罪种类时体现出各自的特色。有资料表明,暴力犯罪中,兴奋型的人为多;盗窃犯罪中,灵活型、安静型的 人多。(四)异常生物学因素
1.遗传素质
2.精神障碍3.脑损伤、身体残疾4.内分泌和物质代谢异常
5.酒精中毒及药物依赖 ? 神经类型一览表 ? 二、心理因素(一)低级的认知水平(二)个性倾向性中的不良因素 (三)性格不良因素性格是人对现实的稳定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行为习惯。性格是个性的核心,是十分复杂的心理构成物,包含了以下复杂的内容:1.对社会现实的性格特征
2.性格的意志特征
3.性格的情绪特征 二、心理因素(四)不良的道德品质
道德品质,是指个人以一定的道德行为标准与准则在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某些较稳定的心理特征。
(五)薄弱的自我控制系统总之,犯罪人不良心理品质是在不良客观因素和生理因素的作用下产生的,而它一旦产生,又作为主观因素促进个体对不良环境的吸收和同化,并和生理因素一起相互作用,导致犯罪心理的产生。? 第二节
影响犯罪心理形成的环境因素一、家庭对犯罪心理的影响(一)不良的家庭教育方式对犯罪心理的影响通常我们把家庭不良的教育方式归纳为三种:过分溺爱、简单粗暴和放任自流。(二)家庭破裂对犯罪心理的影响家庭破裂可以分为两种情形,即结构破裂和心理破裂。(三)家庭中不良行为对犯罪心理的影响
父母充当家庭教师这一角色,是不可选择的结果。由于父母与子女之间天然的特殊联系,使得父母的思想、观念、态度和行为必然会对其子女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父母的言行举止,无论好坏,都极易被孩子无意识地模仿和学习。 二、学校对犯罪心理的影响学校环境中存在的不良因素对犯罪心理形成的影响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学校教育内容失衡对犯罪心理的影响 (二)学校教育方式对犯罪心理的影响学校教育方式的缺陷主要表现为两方面,一是只教书不育人,二是以处罚代替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三)教师责任心不强对犯罪心理的影响
教师对学生关心不够是其责任心不强的表现之一。教师对学生的正面影响不足是其责任心不强的又一表现。 三、朋友群体对犯罪心理的影响 四、社区居住环境对犯罪心理的影响(一)居住环境中的不良现象对青少年的消极影响(二)居住环境中存在犯罪的直接诱因五、工作环境因素对犯罪心理的影响 六、情境因素对犯罪心理的影响
(一)侵害对象因素
(二)犯罪现场其他人
(三)现场条件和气氛? 七、自然环境对犯罪心理的影响
(一)地理环境因素影响犯罪心理形成的地理环境因素是指边境地区、沿海和内地、城市和农村、繁华闹市与偏僻小巷等。不同的地理位置,为犯罪人实施某种犯罪提供了一定的方便条件。(二)季节因素季节本身对犯罪心理的形成并无直接关系,只有当它同人们的习惯和人们的日常生活联系起来时,才成为影响犯罪心理形成的一种外在相关因素。
(三)时间因素时间因素对犯罪心理形成的影响表现在昼夜周期和社会周期两
(四)自然灾害因素自然灾害造成的特定情境会给具有不良意识的人带来可乘之机。? 第三节
探讨犯罪原因的各种学说
人们对犯罪心理的研究,是从探讨犯罪原因开始的。由于人们的哲学观点不同、研究的角度不同,在看法上存在很大分歧,特别是在西方,形成了许多流派。对不同学说的比较、鉴别,有助于我们弄清犯罪心理产生的真正原因。
? 一、生物学的犯罪原因论这种学说是从人的自身生理素质寻找犯罪的原因,主张犯罪是由个体体型、体质和遗传素质等生物学因素决定的。龙勃罗梭是该学说最早的代表。由于生理素质是多方面的,对不同方面的侧重又使它们之间产生分歧,形成各自的学术流派。
(一)体型说这种学说又称体格类型犯罪学派,其代表人物是德国精神病学家克瑞奇米尔(E.Kretschemer,1882年~1962年),他根据人的体型把人划分为肥胖型、瘦长型、斗士型和虚弱型四种,并认为瘦长型和斗士型的人犯罪的倾向性大。
(二)遗传说这种学说又称为犯罪遗传决定论,其中又有不同的区别。
(三)物质代谢说这种学说认为,一个人犯罪与体内物质的高低和平衡有密切关系。
(四)内分泌说这种学说认为,内分泌失调,诸如甲状腺亢进、肾上腺皮质素欠缺和荷尔蒙失调等,是形成犯罪心理的重要原因。? 二、社会学的犯罪原因论这种理论是从社会因素方面来探讨犯罪原因的。他们认为,不良的社会影响是形成犯罪动机,产生犯罪的根源。德国犯罪学家李斯特(F.V.Liszt,1851年-1919年)是这个学派的创始人,他虽未完全忽视犯罪人的素质,但认为犯罪的主要原因是犯罪人受外部的、社会环境的影响,大众的贫穷是培养犯罪的最大基础。
(一)模仿论法国社会学家、犯罪学家塔尔德(J.C.TaMe,1843年―1904年)认为,社会即模仿,所有社会生活的重要行为与现象,均由模仿而来,犯罪行为也不例外。1890年他提出了三条模仿法则:一是距离法则,人与人的距离越近,模仿性越强,接触密切的人相互模仿;二是自上至下法则,低劣者模仿优越者;三是插入法则,两种对立的东西同时流行,则其中一个将被另一个所取代。塔尔德认为,犯罪的原因在于模仿他人的犯罪活动,犯罪过程就是模仿过程。
(二)不同接触论美国犯罪学家萨瑟兰(E.H.Suthefiand,1883年~1950年)认为,犯罪行为并非遗传得来,而是由于与他人的交往及相互影响、学习而形成。一方面,学习犯罪的方法;另一方面,将动机、欲望、态度和理由引向特定的方向。当违反法律的想法战胜遵守法律的想法时,人就会犯罪。
(三)条件反射论英国心理学家艾森克(H.J.Eysenck)根据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学说认为,人的“社会化”就是“朝向正确方向”的条件反射的形成,乃是学习社会规范的结果,没有完成这个过程的人就容易犯罪。美国学者伯吉斯(R.LBurgess)对萨瑟兰的理论提出修改意见,主张犯罪行为是通过操作性条件反射而习得的,并且在形成的过程中受到各种因素的强化。他们强调犯罪人的直接经验和其他罪犯的影响,强调犯罪行为决定于外部刺激环境。
(四)社会学习论美国学者班杜拉(Alben Bandura)认为,攻击行为不是与生俱来的,是后天习得的。最重要的学习机制是客观学习,受以下几种因素的影响:一是家庭影响,二是文化影响,三是符号示范。
(五)标签理论标签理论认为,犯罪行为是越轨行为中的一种特殊类型。它从社会结构中寻找越轨以及犯罪的原因,其重要特征是强调社会越轨的相对性。该理论认为,在社会生活中并不存在本质上就是越轨的社会行为。社会中之所以会有越轨行为,是由于社会中的某些权力集团对某些社会成员及其行为贴上越轨的标签。因此,所谓越轨行为,只是某些权力集团的主观认定,而不是它的本质属性,社会往往通过创造新的行为准则而创造越轨行为。社会学的犯罪原因论只强调社会环境、外部因素对犯罪行为发生的决定作用,忽视了犯罪者犯罪的主观心理原因,不能解释在同样的社会因素作用下,为什么有些人犯罪,有些人不犯罪。? 三、心理学的犯罪原因论这种学说以奥地利精神病学家弗洛伊德(S.Freud,1856年―1939年)精神分析理论为基础,直接从人的心理动力、人格结构方面寻找犯罪的原因,认为犯罪人之所以犯罪,或是因为心理原动力(侵犯性、利欲性、性冲动)的方向没有得到正确的引导,或是人格结构不完善。
(一)人格结构学说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由三部分组成:本我、自我和超我。犯罪人犯罪是由于人格结构发展的不平衡,特别是自我和超我发展的缺陷,不能对人原始的本我加以限制和调节而导致的。(二)“挫折一攻击”说达莱德(J.Dollard)和米勒(N.E.Miller)修订了弗洛伊德的观点,结合他们的实践结果,提出“挫折一攻击”理论。“挫折一攻击”理论认为,当个人动机、行为受到挫折时,攻击与侵犯就成为一种原始而普遍的反应。攻击的强度与人的性格、欲求的强度及障碍的性质是相关的。
(三)心理原动力说这种学说主张,犯罪心理来源于人的心理本能,即所谓本原性的心理原动力。人的犯罪心理活动的发生,是这种心理原动力的继续和发展,要抑制和矫正犯罪心理,就要正确引导这种心理原动力。
1.侵犯性说这种学说认为,侵犯性是人的一种本能,如果人能消除自己的侵犯性这个犯罪心理原动力,就不会犯罪。
2.利欲性说美国犯罪学家希利(W.Healy)认为,正常的欲求并不构成犯罪心理,只有在正常欲求受到阻碍从而谋求不正当的补偿性满足时,其行为就成为犯罪行为。当谋求优越(名誉、地位、财产)而构成对他人的侵害时,也会成为犯罪。
3.性冲动说这种学说认为,性冲动不仅是性犯罪心理的惟一根源,而且还可能导致其他犯罪心理,如杀人、抢劫、欺诈、盗窃等犯罪心理。性冲动还可以作为犯罪手段。
弗洛伊德的结论是,犯罪行为的发生是由于自我对超我的顺从减弱,趋向本我的倾向增强所致,是幼儿时期就有的性冲动和超我控制不均衡的表现。
(四)精神病理学理论这种学说认为,犯罪是由于精神机能的病态障碍,失去理智的控制所致。所谓病态障碍,主要有精神病、病态人格(人格障碍、人格异常)、智能不足以及其他由中毒(兴奋剂、麻醉剂、酒精等)所引起的各种精神障碍。心理学的犯罪原因论虽然从个体方面揭示了犯罪的原因,但片面强调人的心理属性,忽视人的社会属性,或者忽视人的主观能动性,仍然不能正确揭示犯罪心理的实质及其产生原因。
四、多元性的犯罪原因论
这种学说认为,犯罪心理和犯罪行为并不是由某一单一因素决定的,而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五、辩证唯物主义关于犯罪原因、犯罪心理实质的理论
首先,客观现实的不良因素是犯罪心理产生的根源。
其次,犯罪人的生理素质是犯罪心理产生的自然前提。
最后,犯罪人的主观能动性是犯罪心理得以产生的直接原因。
总之,犯罪心理的产生是多方面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这些因素的作用绝不是平等的,而是有一定的主次关系,并且是相互作用的。一、犯罪心理产生的机制(一)犯罪心理产生的生理机制人的心理活动就其产生的方式来说,是大脑的反射活动,犯罪心理也不例外。1、反射的概念:反射是有机体借助神经系统而实现的对客观刺激有规律的应答性反应。
2、反射弧的构成:反射弧由感?
但意志选择行为,并非都是受器官、传人神经、中枢神经、传出神经、个体积极、主动地加以选择的,根效应器官五部分组成,每个部分都有自己相据个体积极性的差异,可以把意志对独立的功能,各部分的有机配合共同完成选择行为分为主动选择行为和被动了反射活动。任何反射都不是神经信息的一选择行为。 次性“单向”传导,而是其在传人和传出过程
主动选择行为 及高低级中枢神经间都有来回往返的“双向”
选择 传导。刺激感受器传入神经中刺
被动选择行为
传入信息枢激传出信息神经反应效应器传出神经 ? (二)犯罪心理形成的模式
犯罪心理是个体在主观因素的基础上,接受了不良刺激的影响,并通过不良行为实践的尝试而逐渐形成的。不同犯罪人犯罪心理的形成有不同形式,但一般来说,可以归纳为两种模式,即渐变模式和突变模式。
1.渐变模式
(1)概念:犯罪心理形成的渐变模式是指犯罪心理的形成有一个渐进的、由好变坏的逐渐变化的过程。
(2)分类:犯罪心理形成的渐变模式是犯罪心理形成较为常见的模式,它又包括两种类型,即原发型和继发型。 ?
原发型渐变模式:是指个体从少年时起就形成了不健全的人格,逐渐演变以致发展成为犯罪心理。 ?
继发型渐变模式:个体早年并无劣迹,已经能正常地参与社会生活,有的甚至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在生活的某个阶段开始,经不住不良刺激的诱惑,动摇了自己的心理防线,从思想观念、生活作风的蜕变开始,逐渐腐化堕落而走上犯罪道路。这种人初犯年龄一般较晚,但有较理智的思想基础。 ?
其特点是:犯罪动机强烈、具体、明确;被害人与犯罪行为的相关性较小;由犯罪心理的形成到犯罪行为的发生往往经过较为清晰的几个心理阶段(心理冲突和思想斗争一确立犯罪动机,明确犯罪目的一制定作案计划一进行作案准备一实施犯罪)。
2.突变模式
(1)概念:犯罪心理形成的突变模式是指个体犯罪心理因一些特定的刺激、环境而突发性地产生、形成,缺乏一个逐渐变化的过程。
(2)特点:突发性;无预谋性;情境性;情绪性。
(3)突变模式往往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是由人际关系冲突而引起-例如,因恶语伤人而发生口角进而升级为暴力行为,因婚恋挫折而产生报复犯罪,等等.
2.突变模式
二是由特定环境的气氛而引起。特定的环境和气氛会使一些是非观念和自制力差的当事人情绪失控,由此可引发犯罪行为。三是由情境的诱惑而引起:一定的情境激发了行为人某种内在的不良需要,潜在的不良心理品质使其为满足这种需要而产生犯罪动机。四是由回避危险而引起。行为人在突然遇到危险情况时,因认知发生困难,出于自我保护需要而出现举止失措行为。 2.突变模式
(4)犯罪心理的突变模式向犯罪行为的转化
反应性行为,是指犯罪人实施的犯罪不是出于预谋,未经过明显的意志活动,而是个体在外部诱因刺激下产生的应答性反应。
其特点是:事先无预谋,犯罪行为表现为个体对外部刺激的自动化的、带有反射性质的应答性反应;刺激情境的出现是反应性行为出现的重要原因;心理过程短暂或没有有意识的心理过程(如应激反应)。
2.突变模式反应性行为一般表现为以下几种情况:
A.防卫反应和避险反应这种行为常常是由被害人引起和挑动的,犯罪人事先并无准备和预谋。
B.应激反应和激情反应
在应激情境中,个体由于愤怒、恐怖、嫉妒及怨恨等情绪达到极点,极易造成攻击性的犯罪行为。
C.习惯性行为习惯是一个人后天习得,并经过反复刺激与反应之后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动力定型。
D.变态反应变态反应是犯罪人在变态心理支配下出现的行为反应。? 二、犯罪心理形成的规律
(一)犯罪心理的形成过程,是主客观因素相互作用、相互转化的过程
首先,犯罪心理的形成表现为不良客观因素转化为犯罪主体不良意识的内化过程。其次,犯罪心理的形成过程也是犯罪主体的主观意识不断转化为不良行为的外化过程。(二)犯罪心理的形成,体现了个体对外界因素的积极、能动的反映1、主观能动性使得不同个体对刺激有不同的选择。2、主观能动性还使得人们对同一刺激有不同的反映。3、主观能动性还使得同一个体对同一刺激在不同时间、场合有不同的反映。
(三)犯罪心理的形成,是从量变到质变的发展过程犯罪心理有别于一般性的过错心理或一般性的越轨心理,它的形成标志着个体在个性品质方面的质变,因而同样遵循着从量变到质变的规律,有一个从弱到强、从小到大、从量变到质变的发展过程。事实证明,大多数犯罪人的个性不是骤然变坏的,犯罪人大都经历了在个性方面逐步演变和越变越坏的过程,到了一定程度才演变为犯罪心理。(四)不良的实践活动是犯罪心理形成的基础
1、通过不良实践,也只有通过不良实践,个体才能接受不良客观因素的影响。2、通过不良实践,不良主体意识外化为不良行为,逐渐形成犯罪心理。? 第二节
犯罪心理的形成特征 一、犯罪心理形成的标志? 不良个性的形成是犯罪心理形成的标志。? 犯罪心理形成的标志具有抽象性。 ? 不良个性只提供了犯罪的可能性而非必然性。? 不良个性的形成因人而异。? 不良个性是犯罪心理的本质特征,除此之外,犯罪人心理还具有一些非本质特征。二、不良个性及特征
(一)个性概述:所谓个性,是指一个人在他内在的生理素质的基础上,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通过社会生活的实践与陶冶,逐步形成的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多种心理品质的总和。个性
个性心理特点(能力、气质、性格)
个性倾向性(兴趣、需要、信念、世界观等)个性是一个人心理的最深层、核心的部分,决定着个体心理活动(认识、情感、意志)的特点和方向。正是由于各不相同的个性,人们才表现出各不相同的心理和行为特征。(二)不良个性及特征1、不良个性的含义:不良个性是犯罪人在其内在生理素质的基础上,在不良客观环境的影响下,通过不良实践逐渐形成的具有反社会倾向性的各种心理品质的总和。2、不良个性的特征:
(1)个人主义的价值取向
犯罪人为满足个人需要,损人利己,不择手段,置他人、国家利益于不顾,把个人幸福建立在他人的痛苦之上,是极端的利己主义。(2)反社会的倾向性犯罪人的信仰和世界观与我们所提倡的共产主义信仰和世界观是根本对立的,因而他们对我们倡导的共产主义道德、精神文明极为反感,表现出情感上的抵触和对立。(3)畸形的知识、能力结构由于不良环境的影响以及坏人的教唆,或者不良行为的尝试,犯罪人懂得了许多损害他人、危害社会的犯罪知识、经验,掌握了一些犯罪的技能和本领,为他们从事犯罪活动打下了基础。
(4)盲目、冲动的性格特征犯罪人的性格多属冲动型,他们理智性差,思维狭窄,偏激固执,嫉妒心、虚荣心、报复心极强,自制力差,冒险、侥幸心理强。? 第三节
犯罪动机犯罪心理最终通过犯罪行为得以表现,而推动个体犯罪的直接原因是犯罪动机。一、犯罪动机的概述 (一)犯罪动机的概念.
“动”即行为、行动,“机”即原因,动机,是指推动和维持人们活动的内部原因或动力。犯罪动机,是指促使行为人决定犯罪的内心起因和动力因素,它通常表现为犯罪意向、犯罪决意。
(二)犯罪动机的分类为了更准确地认识犯罪动机,有必要从不同角度按照不同标准对犯罪动机作一些分类:
1.根据犯罪动机满足需要的种类不同,分为物欲型动机、性欲型动机、情绪型动机和信仰型动机2.根据犯罪动机产生的时间长短,分为已久动机和突发动机。3.根据动机的结合程度,分为简单动机和复杂动机4.根据动机的地位与作用,分为主导性动机与辅助性动机5.根据动机与行为的关系,分为直接动机和间接动机,又可称为长远动机和短近动机? 物欲型犯罪动机统计表 二、犯罪动机的形成(一)形成犯罪动机的基本要素1.犯罪人不正当需要是犯罪动机形成的基础
个人需要和欲望无止境地发展,脱离现实条件个人不合理的生理需要常居优势地位个人需要与社会需要处于对立状态
2.不良的个性心理品质在犯罪动机形成中也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不良个性品质对于不正当需要的产生及向犯罪动机的转化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一方面,错误或反动的世界观和信念、顽固的反社会态度、畸形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等是不正当需要产生的基础;另一方面:薄弱的道德、法制观念,不良的情绪、情感、冲动,不理智的意志品质等构成的不良的自我控制系统,不仅不能限制不正当欲望,反而为其向犯罪动机的转化提供支持。
3.犯罪目标是犯罪动机激发的客观因素
不正当需要是犯罪动机产生的主观条件,它只表明了个体的欲望和要求,并不具有推动个体行动的驱动力。只有和客观条件结合,寻找到合适的作案目标之后,个体才会产生为猎取目标而行动的动力(这里的目标是指能满足犯罪人不正当需要的客观对象)。(二)犯罪动机的形成过程
1.萌发阶段犯罪动机还处在意识与潜意识之间的前意识层,具有模糊性和初始性。
2.过渡阶段犯罪动机已上升到意识层,能够被主体所意识,形成清楚、明晰的犯罪动机。3.定型阶段犯罪人似乎进入“箭在弦上,不得不发”的犯罪预备状态,伺机犯罪。
4.消失阶段一般情况下,通过犯罪行为的实施,犯罪目的已经达到,犯罪动机因抵达归宿点而消失。(三)犯罪决意过程中的动机斗争 1.双趋冲突所谓双趋冲突,就是个人在有目的的活动中,同时有两个目标并存,这两个目标对他具有同样的吸引力。 2.双避冲突有两个目标可能同时对个人具有威胁性,在这种情况下所引起的反应,自然是两者都想躲避。但迫于当时的形势必须接受其中一个目标,才能避开另一个目标,这种在抉择时产生的难作选择的心理冲突叫双避冲突。 3.趋避冲突个人对某一目标同时具有趋近与躲避两种动机,形成既爱之又恨之、欲趋之又避之的矛盾心理。这种患得患失、进退两难的心理冲突就叫趋避冲突。在初犯身上,趋避冲突表现最为明显。 三、犯罪动机的发展变化(一)犯罪动机发展变化的趋势
1.良性转化所谓良性转化,是指犯罪人在实施犯罪的过程中遇到了意外情况,经过内心的动机斗争,导致犯罪动机的消失,中止了犯罪行为。良性转化是由于客观外界影响与内部心理的交互作用,动机斗争中的积极性因素占优势的结果。发生这种转化,既要具备一定的客观条件,又要有一定的主观作用(自动终止、被迫放弃)。
2.恶性转化所谓恶性转化,是指犯罪人在实施犯罪过程中,遇到了意外情况,产生了动机斗争,形成新的犯罪动机;或者强化了原有的犯罪动机,导致更严重的犯罪行为。 (二)犯罪动机转化的表现其一,在犯罪过程中,按原有的犯罪动机,顺利地达到犯罪目的,以完成犯罪活动而告终。在实施犯罪的过程中,没有发生重大意外的情况,犯罪目的按原计划实现。这是犯罪动机实施最通常的一种模式。
其二,在实施犯罪的过程中,遇到了新的刺激和情境,从而形成新的犯罪动机,导致更严重的犯罪行为。这是犯罪动机恶性转化的典型表现。 (二)犯罪动机转化的表现其三,实施犯罪时,由于遇到阻力和困难,犯罪人意识到自己无法克服这些阻力和困难,难以达到犯罪目的,而被迫停止犯罪。其四,犯罪人在实施犯罪时,由于外界因素的影响,良心发现,恻隐之心的产生,或道德观念和法制观念的恢复,自动放弃.犯罪而停止犯罪。这是犯罪动机良性转化的典型模式。其五,实施犯罪时,犯罪人突然被抓获,犯罪动机未能得逞,犯罪目的无法达到。与上述情况不同的是,犯罪人虽然也停止了犯罪行为,但主观上并非放弃犯罪企图,仍然属于恶性转化的范畴。? 第四节
犯罪心理的发展变化犯罪心理形成以后不是固定不变的,随着客观环境的变化以及犯罪人实践的变化,犯罪心理也会发生这样那样的变化。这种变化的一种形式是犯罪心理的强化,另一种形式是犯罪心理的消退。犯罪心理的强化,是指犯罪心理的巩固、加强并向恶性发展的过程。犯罪心理的消退,是指犯罪心理的减弱和消失过程。? 一、影响犯罪心理强化的因素
(一)犯罪心理强化的外在因素1.对犯罪打击不力,惩罚处理不及时
2.不良交往的感染,使犯罪恶习不断加深3.犯罪人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未能得到妥善解决(二)犯罪心理强化的内在因素
1.犯罪得逞的内心体验
2.不断增长的非法欲求
3.反社会情绪的加深? 二、犯罪心理强化的表现
(一)犯罪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增强(二)犯罪动机的转化简单并逐渐增强(三)不良个性结构体系更加系统完善? 三、犯罪心理强化的阶段 (一)定型化阶段经过反复的犯罪实践,犯罪心理不断得到强化,犯罪活动已不再是偶尔进行的情境性活动,而是相对稳定、自觉的行为,成为其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这个阶段,犯罪人的犯罪意识、犯罪方向明确,犯罪行为定型化。
(二)个性化阶段在这个阶段,不仅犯罪心理各要素继续得到强化,而且各种消极心理因素支配犯罪行为更为协调,阻碍犯罪的心理冲突越来越少,犯罪心理逐渐成为其个性心理的主导方面,形成鲜明的犯罪人格。其显著特征表现为顽固的反社会意识.畸形的需要结构,犯罪行为的习惯性、连续性、狡诈性、残忍性,等等。 (三)职业化阶段这一阶段的犯罪行为已经职业化,犯罪人已经将犯罪收入作为生活的主要来源,犯罪成为其生活的基本内容和生活意义。多数犯罪人成为犯罪组织的正式成员,组织犯罪集团,专门从事职业化的犯罪活动。? 四、犯罪心理的良性转化
所谓犯罪心理良性转化,是指犯罪心理形成后,在主体内外各种积极因素的影响下,逐渐减弱或消除,或者处于暂时性抑制状态。这种良性转化,可能发生在犯罪行为实施前,也可能发生于犯罪行为的准备、实施过程中,或犯罪活动结束后。 (一)犯罪心理良性转化的条件要实现犯罪心理的良性转化,是十分艰难而漫长的过程因素形成一种合力。其基本条件包括:1、要产生内部心理矛盾需要各方面的积极 2、要有促进犯罪心理良性转化的动因 3、要遵循转化规律(二)犯罪心理良性转化的类型 1、渐进型通过强有力的教育措施、积极的环境影响和本人的主观努力,行为人逐渐认识到违法犯罪的危害,罪责感萌发,并有一定的悔改决心和表现,犯罪心理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但这种良性变化只是初步的、不彻底的,犯罪人改恶从善的态度迩会动摇,甚至还会再实施一些轻微的违法违纪行为,但总的趋势是向好的方面发展。这是比较普遍的情况,大多数犯罪人犯罪心理的良性转化都属于这种类型。(二)犯罪心理良性转化的类型
2、顿悟型通过某一事件的震撼和启发,使犯罪人对自己犯罪行为的性质及危害猛然醒悟,并以很强的意志力克服自己的不良意识和行为习惯,从而终止犯罪,改恶从善,重新做人。这种类型在恶习不深的初犯和偶犯中时有发生。
3、反复型一些犯罪人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也有改好的愿望和表现,但由于恶习深,意志薄弱,以致在良性转化进程中经常出现反复,时好时坏,但经过教育均有所悔悟,能继续努力改正错误和恶习,经过时间的推移和几次反复后,终于改好。许多有一定犯罪经历的犯罪人大都属于这种类型。? 第一节 物欲型犯罪心理 一、物欲型犯罪的概念及类型(一)概念:物欲型犯罪就是指以非法手段侵占公私财产和牟取经济利益的犯罪行为。 (二)主要类型:①侵犯财产罪中所列的各项犯罪行为;
②金融诈骗罪中所列的各种犯罪行为;
③贪污贿赂罪中的贪污、受贿等犯罪行为;
④其他以贪利为动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通过侵犯他人财产所有权而获得财产利益的行为。? 一、物欲型犯罪的概念及类型 (三)物欲型犯罪的一般心理及行为特征 1、一般心理特征
(1)认知特征
(2)情绪特征
(3)意志特征
(4)动机特征
(5)个性特征2、物欲型犯罪的行为特征
(1)作案方式的多种多样
(2)作案手段的智能化(3)犯罪习惯的顽固化? 物欲型犯罪动机统计表? 一、物欲型犯罪的概念及类型 (四)物欲型犯罪的发展趋势
1、财产犯罪暴力化趋势明显。2、作案手段与形式逐渐向智能化方向发展,财产犯罪人利用现代化的科技手段获取非法利益。3、白领中的财产犯罪突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贪污贿赂案件呈现不断增长的趋势。4、金融犯罪危害严重。? 二、几种主要的物欲型犯罪的心理与行为特征(一)盗窃犯罪的一般特征盗窃犯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秘密地窃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犯罪行为。 1、盗窃犯罪地点的选择 2、盗窃犯罪的手段 3、盗窃犯罪的组织方式 4、盗窃犯的犯罪动机 5、盗窃犯的人格特征? 二、几种主要的物欲型犯罪的心理与行为特征(二)、抢劫犯罪心理
1.抢劫犯罪的一般特征(1)抢劫犯罪人的年龄
(2)抢劫犯罪的时间和地点
(3)抢劫犯罪的手段与方法
(4)抢劫犯罪中的被害人
2.抢劫犯罪的类型第一类,职业抢劫犯
第二类,投机抢劫犯
第三类,毒瘾抢劫犯
第四类,酗酒抢劫犯? 二、几种主要的物欲型犯罪的心理与行为特征(二)、抢劫犯罪心理3.抢劫犯罪人的心理特征
(1)犯罪意识抢劫犯罪人法制观念淡薄,道德观念有缺陷。(2)犯罪动机尽管抢劫犯罪的主要动机是满足犯罪人贪婪的物欲,但是近年来,抢劫犯罪的动机更加复杂多样。(3)犯罪者的人格特征抢劫犯罪人大多胆大妄为,冲动鲁莽,性情暴躁,情绪不稳定,攻击性强,多为兴奋性高、外倾型的人。? 二、几种主要的物欲型犯罪的心理与行为特征(三)、诈骗犯罪心理诈骗犯罪是指以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方法,公开地以和平方式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1.诈骗犯罪的一般特点 (1)诈骗犯罪中被害人的特点 (2)诈骗犯罪人惯用的手段? 二、几种主要的物欲型犯罪的心理与行为特征(三)、诈骗犯罪心理 2.诈骗犯罪人的心理特征
(1)诈骗犯罪人的犯罪动机
(2)诈骗犯罪人的能力特点
(3)诈骗犯罪人的人格特征3.诈骗犯罪中犯罪人与被害人之间的心理互动第一阶段――试探阶段
第二阶段――引诱阶段 第三阶段――施骗阶段 第四阶段――结束阶段? 第二节
性犯罪心理 一、性犯罪概述性犯罪是一种传统的犯罪类型,不仅侵犯了公民的人身权利,对被害人的身心造成了严重的伤害,而且妨碍了社会秩序,败坏了整个社会的道德风尚,破坏了我国社会的伦理关系,对社会造成了严重的危害。? 一、性犯罪概述 (一)
性犯罪的概念及类型性犯罪是指一切受法律、道德、风尚、习惯以及其他社会行为规范所禁止、谴责和惩罚的性行为。
类型:1.强奸罪2.奸淫幼女罪3.其他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和扰乱公共秩序罪如强制猥亵妇女、侮辱妇女罪,侮辱尸体罪,聚众淫乱罪。? 一、性犯罪概述 (二)性犯罪人的一般特点1.性犯罪人的重复犯罪
2.性犯罪人的智力较低
3.性犯罪人多为未婚青少年
4.性犯罪人的心理? 二、强奸犯罪心理 (一)强奸犯罪的一般特征C 强奸具有暴力犯罪和性犯罪的双重性质,是一种极其严重的性犯罪。C 强奸犯罪不仅对被害人身心造成极大的伤害,而且严重扰乱了公共秩序,践踏了人性的尊严,给社会治安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 二、强奸犯罪心理
(一)强奸犯罪的一般特征 1.时间和地点就强奸犯罪发生的时间而言,夏季发生的强奸案件占一半以上(55.1%),具体的时段则以17:00―0:00为最,占44.2%,其次是8:00―17:00,占38.9%;
就地点而论,强奸案件发生在郊区的比例高于市区(郊区35.4%,市区24.2%),发生在室内大大高于野外,尤其是在受害人家中(占30.3%)和犯罪人家中(占25.3%)? 二、强奸犯罪心理 (一)强奸犯罪的一般特征 2.犯罪人与被害人的关系在很多人的观念中存在着心理变态的色狼在月黑风高的郊外强奸妇女的所谓“强奸神话”,但国内外的一些调查发现事实并非如此。?
国内近年来的调查也发现,在强奸犯罪中,62.9%的被害人认识犯罪人,5.8%的被害人对自己的被害负有一定责任,高达61.7%的强奸是发生在被害人或犯罪人的家中。? 二、强奸犯罪心理 (二)强奸犯罪的心理分析强奸行为究竟是怎样发生的,与哪些因素有关,长期以来,不少学者认为强奸犯罪行为与下列四个因素密切相关。C 第一,生理上的兴奋。 C 第二,认知评估。 C 第三,情感失控。 C 第四,人格问题。?(三)强奸犯罪人的心理特征
1.强奸犯罪人的犯罪动机
1) 性欲动机。
2) 攻击动机。
3) 权力欲动机。
4) 发泄怨恨。
5) 报复心理。
6) 寻求刺激。
7)满足变态心理。? 二、强奸犯罪心理(三)强奸犯罪人的心理特征
2.强奸犯的人格特点(1)低自我克制力性格
①冲动性 ②追求刺激
③缺乏同情心 (2)人格特征①认知能力低下。
②情感扭曲,无同情心。③挫折耐受力低,大多有自卑感
④人际关系不好? 二、强奸犯罪心理(四)强奸犯罪中被害人问题的有关研究
1.被害人的心理弱点(1)利用女性的恐惧和软弱心理
(2)利用女性追求享乐的心理。
(3)利用女性有求于人的心理
(4)利用女性的隐私或劣迹
(5)利用女性弱智、残疾、精神病等非正当状态? 二、强奸犯罪心理(四)强奸犯罪中被害人问题的有关研究
2.强奸犯罪对被害人的心理危害
有研究者把妇女在遭受强奸或强奸未遂以后的种种不良心理反应称为“强奸创伤综合征”。强奸创伤综合征的发展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急性期”。 ? 第二阶段为“重组期”。 ? 第三节
报复型犯罪心理
报复型犯罪,是指由于人的某种愿望受到阻碍,或人自身的某种利益受到损害而产生的对阻碍者或干涉者的一种侵犯性犯罪行为。主要形式有行凶、杀人、放火、爆炸、诬告等。一、报复型犯罪心理特征(一)报复型犯罪的一般心理特点
1.褊狭固执的认识特征
2.强烈、冲动的情绪、情感
3.薄弱的意志特征
4.消极个性特征? 一、报复型犯罪心理特征
(二)报复型犯罪的犯罪动机的形成
1.婚姻恋爱挫折
2.尊重需要受挫3.社会不公正现象导致的挫折
4.个人恩怨导致的挫折? 二、报复型犯罪的行为表现报复型犯罪根据其作案形式可分为暴力式犯罪(包括伤害、爆炸等)和非暴力式犯罪(包括诬陷、诽谤等),其行为表现出不同的特点。(一)暴力式报复犯罪的行为表现暴力式报复犯罪一般表现为激情犯罪,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特征:
1.突发性强
2.手段简单3.当面行凶,行为外露
4.作案时间短
5.行为疯狂? 二、报复型犯罪的行为表现 (二)非暴力式报复犯罪的行为特征
1.预谋性强非暴力式报复犯罪一般表现为预谋犯罪,他们往往经过长期筹划,计划周密,善于掌握作案的时机。
2.手段隐蔽,阴险狡猾
与暴力式相反,这类犯罪人往往在暗地里散布他人流言飞语,暗做手脚,或栽赃陷害,或借刀杀人,表面伪装成好人甚至巧言奉承内心阴险狠毒,暗下毒手。? 第四节
过失犯罪心理
一、过失犯罪与故意犯罪的异同 (一)过失犯罪与故意犯罪的共同特点1.同属犯罪行为,行为的后果都具有社会危害性2.都是在行为人的心理支配下实施的,同样受到个体心理特点及特定情境下心理状态的制约
3.结果的产生与行为人有直接关系,因而要承担必要的刑事责任? 一、过失犯罪与故意犯罪的异同 (二)过失犯罪与故意犯罪的区别
1.犯罪的主动性不同
2.心理状态不同
3.心理品质不同4.对客观因素的依赖性不同
5.对犯罪表现的态度不同? 二、过失犯罪的心理及行为特征
(一)过失犯罪的心理特征
1.认知方面的缺陷
2.意志努力欠缺
3.社会态度消极(二)过失犯罪的行为特征过失犯罪的行为特征集中表现为行为动机和行为结果及行为本身的错误性。? 三、过失犯罪发生的心理原因
(一)疏忽大意过失犯罪发生的心理原因
1.认知因素
2.性格影响
3.能力影响
4.消极的情绪
5.挫折递增的影响
6.应激不良的影响? 三、过失犯罪发生的心理原因
(二)过于自信过失犯罪发生的心理原因
1.个性倾向性的影响
2.心理状态的影响
3.经验泛化的影响4.自我意识的不完善
5.缺乏社会责任感
第五章 不同经历犯罪人心理分析 一、初犯概述 (一)、初犯的定义刑法中指第一次违法犯罪并应当受刑法惩罚的人。犯罪心理学中指第一次实施犯罪的人。 (二)、初犯的类型犯罪心理的形成受年龄、性别等因素的影响,因而又可以依据不同的标准把初犯分为不同类型。
1、依据年龄标准可以把初犯分为青少年初犯、成年初犯和老年初犯。2、依据性别不同还可把初犯分为男性初犯和女性初犯。
3、 依据犯罪动机产生的方式不同可以把初犯分为渐变型的初犯和突发型的初犯。
一、初犯概述 (三)、初犯心理的特殊性在犯罪心理学中,加强对初犯心理的研究及控制有其特别重要的意义。初犯是屡犯的基础,如果对初犯心理特点及规律深刻揭示并有效预防和矫治,就杜绝了其发展为屡犯的可能。从心理学角度讲,“往往在人们心理上的影响是巨大的、深刻的,“第一次经历”的心理状态也与后继行为的心理状态迥然不同,如果给予正面强化,则对这种行为起到激励作用,负面强化则会使之产生畏惧和退缩。
二、犯罪前的心理特征1、犯罪动机斗争激烈、持久
初犯动机斗争的形式一般表现为趋避冲突,而且由于趋避双方力量相近,因而斗争激烈、持久,犯罪人很难立即产生犯罪决意。2、犯罪决意慎重犯罪决意即犯罪的决心、决定,是行为人作出实施犯罪行为的最后决定的过程。3、初犯意志薄弱初犯在意志的自觉性、果断性、坚持性、自制力等意志品质方面表现得较为薄弱。
初犯心理 三、实施犯罪时的心理犯罪人产生犯罪决意之后,进行作案前的准备,一旦时机到来,便进行犯罪活动。由于是第一次实施犯罪,对作案环境感到陌生和不适应,一般会有以下心理表现:
2、情绪紧张
3、侥幸心理
四、犯罪后的心理1、心情不易恢复平静
2、悔罪心理3、侥幸心理进一步加强第二节
屡犯心理一、屡犯概述
(一)、屡犯的概念屡犯就是多次违法犯罪,经司法机关惩处、屡教不改的犯罪人。
(二)、屡犯的类型1、屡犯一般指累犯和惯犯。累犯,是指因犯罪受过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行为人,刑罚执行完毕或赦免之后,在5年内又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故意犯罪。
惯犯,又称“惯行犯”、“常习犯”,即犯罪成为习性的罪犯,其特点是反复实施同一犯罪并习以为常。
屡犯心理 一、屡犯概述 (二)、屡犯的类型2、累犯和惯犯的关系:
区别:惯犯往往实施同一种犯罪,累犯则可能涉及多种犯罪类型;惯犯作案已成习惯和定式,往往表现出同一作案方式、手法,累犯则因作案类型不同而方式各异;惯犯由于长期从事同一种违法犯罪行为,动作娴熟,皆有“―技之长”,而累犯则没有明显的特殊技能;惯犯以犯罪为职业,累犯则多表现为机会型犯罪且不以犯罪为生。
共同点:惯犯和累犯都是由初犯演变发展而来的,都是由于初次犯罪后,重复、连续发生了违法犯罪行为,犯罪心理都有不同程度的恶化和发展,同属屡犯。 二、犯罪前的心理特征
(一)、犯罪动机斗争缓和及转化对于屡犯而言,“干”与“不干”已不是他们考虑的主要问题,“怎么于’、“如何干”才是他们动机斗争的焦点,犯罪动机斗争的形式已从“趋避冲突”转化为“双趋冲突”或“双避冲突”。
(二)、畸形的认识特征与自暴自弃心理
畸形的认识和自暴自弃的心理使屡犯把犯罪作为他们的必然和惟一选择,犯罪决意很容易产生。这与初犯形成鲜明对照。二、犯罪前的心理特征
(三)、反社会的倾向和不断增长的非法需要其一,他们的“胃口”越来越大,对物质的需要由一般的生活需要转化为对吃喝玩乐的追求,非法欲望在深度上不断发展。其二,不正当需要的范围越来越广泛,他们已不满足于一种欲望的满足,往往是追求各种非法欲望的满足。其三,他们又把犯罪本身转化为一种需要,并通过犯罪活动本身达到一种满足,实现自身的“价值”(为了偷而偷)。
(四)、顽固的意志品质首先,犯罪的目的性增强了。
其次,意志的果断性增强了。
再次,屡犯的自制力和坚持性较之初犯也有很大的发展。 三、实施犯罪时的心理
1、沉着、镇静2、实施犯罪坚决、谨慎3、犯罪心理定式及动力定型的形成 四、犯罪后的心理1、寻求合理化与心理平衡
2、侥幸与满足3、后悔、恐惧与悲观厌世心理? 第六章
青少年犯罪心理? 第一节
青少年犯罪概述
一、青少年及青少年犯罪的概念所谓“青少年犯罪”,在绝大多数国家,一般指少年或未成年人犯罪。但在研究过程中,根据青少年违法犯罪低龄化的趋势和青少年生理、心理发展阶段的特殊性,往往对这个时期前伸和后延,看法不完全统一,但大体上与上述青少年的年龄界限是一致的,即十一二岁至二十一二岁的青少年犯罪统称青少年犯罪。? 青少年不同年龄段犯罪率 ? 二、青少年犯罪概况
(一)青少年犯罪概况青少年犯罪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最初开始于19世纪后半期的欧洲几个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就我国而言,20世纪70年代末,尤其是进入20世纪80年代,青少年犯罪呈增长趋势,已成为危害社会治安的严重问题。进入20世纪90年代,青少年犯罪增长的势头虽然有所减缓,略有回落,但从总体上看,比例仍很高,其中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的案件中,青少年犯罪所占比重一直在55%以上,并且逐年上升。? 二、青少年犯罪概况(二)当前我国青少年犯罪的主要特点
1.低龄化趋势比较明显
2.在校生和流失生犯罪增加
3.青少年团伙犯罪突出
4.犯罪向暴力化发展
5.作案手段成人化6.女性青少年犯罪比例上升? 第二节
青少年的生理特点、心理特点? 一、青少年时期的生理发育特点
(一)形态发育
其一,身高和体重的迅速增长,少年出现成人感,由此而引发身心冲突,同时,也就具备了实施犯罪的体能基础。
其二,第二性征出现,既增加了少年成长的烦恼和矛盾,同时,又大大地扩展了青少年的需要范围,无论是生理上的需要,还是心理上和社会上的需要都较儿童期有质的飞跃。? 一、青少年时期的生理发育特点(二)内分泌变化个体发育速度在青春期由缓慢转向迅速,而青春期的发育要受到一系列内分泌变化的影响。
(三)机能发育神经系统受到甲状腺机能旺盛的影响,表现出不稳定性,易疲劳;肌肉机能迅速增长,握力、弹跳力、背力等迅速增长;运动能力明显增加。? 二、青少年时期身心矛盾与犯罪的关系(1)旺盛的精力与调节能力低的矛盾
(2)兴奋性高与控制能力低的矛盾
(3)性发育成熟与道德观念缺乏的矛盾?
三、青少年时期的心理冲突与犯罪的关系青少年时期的主要心理矛盾有:(1)孤独感与强烈的交往需要的冲突
(2)独立性与依赖性的冲突(3)好奇心强烈与辨别能力相对较低的冲突(4)强烈的情绪冲动与理智控制
(5)理想与现实的冲突? 第三节
犯罪青少年的心理及行为特征? 一、犯罪青少年的心理特征 (一)认识特征
(二)情感特征
1、好恶颠倒2、好冲动,极易感情用事
3、情绪体验不稳定 (三)意志特征 (四)个性特征
1、需要特征2、人生观特征
3、性格特征? 某少管所1050名犯罪少年之犯罪动机? 二、犯罪青少年的行为表现
(一)冲动性
(二)模仿性
(三)纠合性
(四)戏谑性
(五)易变化性
(六)反复、连续性? 三、青少年犯罪的心理分析. (一)青少年的生理发育尚未完全成熟 (二)青少年的体能强壮、精力充沛 (三)青少年的欲求最多、最强烈 (四)青少年遇到的矛盾最多、最复杂? 中国台湾地区各地方法院审理少年犯罪案件? 案例:7.1
三少年杀人练胆
1998年8月,四川省某县三个初中毕业未考上高中的少年
甲(16岁)、乙(16岁)、丙(15岁)相约到广州
“闯社会”。丙说:“我们的社会经验不足,胆量也不够大,不知道在社会上会不会吃亏?”
甲说:“我们可以先做件事情试一下,如果胆量够大就到广州去闯,
如果胆子不够大就在家算了。”做什么事情检验胆量呢?三个人商量了很久,决定杀人练胆。如果敢于杀人,说明就有胆量闯社会;如果不敢杀人,就不去闯社会。这天,三个人在街上闲逛,遇到甲的姐姐的同学丁(女,19岁),谎称甲姐邀请丁到家玩,将丁骗至甲家杀害,并碎尸食肉,情节十分恶劣。?
评析? 三少年与丁无怨无仇, 只是为了检验他们的胆量而将丁杀害,且手段残忍、情节恶劣、影响极坏。这说明少年犯罪动机浅显,戏谑性强。少年团伙犯罪危害更大。
变态犯罪心理一、变态心理的实质(一)变态心理的概念:变态心理是人在大脑生化、生理机能障碍和人与客观现实关系失调的基础上,所产生的对客观事物的歪曲的反映。(二)变态心理的实质首先,人的大脑生化、生理机能障碍是变态心理的直接物质基础。
其次,变态心理的社会实质就是人与客观现实、社会关系的失调和不适应。再次,“对客观事物的歪曲的反映”是有其特定含义的,这种“歪曲”并不等同于我们所说的“错误”。
最后,“对客观事物的歪曲的反映”,不但指变态心理在认识活动上的反映而且也包括在情感过程、意志过程和个性特征等方面的歪曲反映。 ? 二、变态心理的划分
(一)划分变态心理的标准
1.是否和大多数人的心理相一致
2.是否能坚持正常的学习、劳动、生活和工作
3.是否能与他人保持正常的人际交往关系
4.是否稳定积极的情绪多于消极的情绪
5.是否有正常的统一协调的行为
一个具有正常心理的人的行为有以下三个特点:第一,他的行为方式和他的社会身份或他所扮演的“角色”相一致;第二,反应的强度和刺激的强度相一致;第三,行为的统一、协调和稳定。 (二)变态心理的类型
精神障碍 癫痫
情感性精神病
无情型变态人格
变态人格 偏执型变态人
变态心理 爆发型变态人格
性满足对象异常
性倒错 性活动方式异常
智能障碍 痴愚
白痴 ? 三、变态心理的形成原因 (一)变态心理的生物学因素 ?
变态心理的生物学研究主要涉及变态心理产生的遗传因素、大脑形态器质性病变、神经生化因素等。现代医学、生物学研究已表明,生物学因素在变态心理特别是那些严重精神疾病的形成中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 ?
人脑中的一些中枢神经介质,如乙酰胆碱、儿茶酚胺、内啡肽的含量过剩与不足,都可导致人的心理和行为异常。 ?
另外,人的大脑的病变和创伤,都可诱发心理异常和性格变异。 ?
目前国内外学者倾向于这种认识,即遗传是心理变态产生的影响因素之一,但并不能说是惟一的、决定性的原因,因为并不是所有的变态心理都可找到生物学的依据和证明。即使是那些有明显遗传
倾向的变态心理,也不能说是直接和绝对地由生物性因素所决定。
) 变态心理的心理学因素
现代心理学和精神病学都
表明,心理异常的发生,往往与一个人的性格、情绪、后天经历和挫
折等心理学因素有关。 ?
另外,人们日常生活工作中
的挫折和冲突如果处理不好,会使人的心理压力增强、情绪困扰、行
为偏移和心理变态。精神分析学派
认为,心理和行为异常的根源就在
于潜意识中的矛盾冲突。 ?
我们认为,变态心理的形
成,必然要受主体的心理结构和既 有人格特征的调节和影响。因此,
心理学因素是变态心理形成的必不可少的因素。但是人的心理从来就
不是自发产生的,同样,变态心理的形成,总是与人的先天生物遗传
素质和后天社会实践分不开的。
(三)变态心理的社会文化因素
人总是处于一定的社会关系和社会历史文化背景中的,变态心理,作为我们人类所特有的精神疾病,必然与人类的社会文化有着必然的内在联系:文化精神病学研究认为,不同的文化背景对各科精神病的发病形式、表现形式及临床症状等有着不同的影响。(四)变态心理的“生物一心理一社会”综合模式说?
“生物――生理――社会”综合模式的基本观点是,任何心理、行为的变态,都是生物、心理和社会文化因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结果。这里所说的生物因素,主要包括个体的遗传、体质、神经类型、生理生化系统和内分泌系统;心理因素包括认知能力、思维方式、情绪倾向、动机系统、行为习惯、早期经验、人格类型、理想信念、人生观和世界观等;社会文化因素包括经济状况、物质生活水平、所处的社会环境、职业、性别、风俗习惯、教育方式、道德伦理、法律观念、信仰和阶层差别等。?
总之,任何变态心理和行为的发生,都是个体的生物因素、心理因素、社会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结果。这其中的任一因素都不是既成的,而是生成的;都不是独立生成的,而是相互生成的。变态心理就是人的生物因素、心理因素、社会因素相互刺激、相互影响、相互强化、共同作用的结果。 ? 第二节
变态人格、性倒错与犯罪
(一)变态人格的概念变态人格,又称病态人格、人格障碍,是一种人格在发展上和结构上的明显偏离正常,以致不能适应正常的社会生活的心理行为表现。(二)变态人格的特征我国精神障碍学和心理学界一般认为病态人格主要有以下几种特征:第一,变态人格患者在解剖生理上,可能有些神经系统功能上的障碍,但一般没有神经系统的形态上的病理变化。
第二,变态人格早在儿童期就在某种不良社会环境影响、熏陶下慢慢形成和发展着,一般到十岁左右便可出现某些人格异常,到青春期即有明显的人格缺陷。
(二)变态人格的特征第三,变态人格者,一般意识、智能良好,能正常料理自己的生活,也有一定的批判认识能力。它是在没有意识障碍、记忆力和智力活动都正常的情况下出现的情感和意志行为的明显障碍。第四,变态人格者的情感障碍,大多表现为:情绪不稳定,易波动,易激怒,爱感情用事,反复无常,对人冷酷无情,人际关系不融洽等。
第五,变态人格患者的意志和行为障碍,主要表现为:行为活动极易受情感冲动、偶然动机和本能欲望所支配,缺乏目的性、计划性和完整性;自制力较差,常与人发生冲突;易因其肤浅的或歪曲的道德认识而做出违法犯罪的事,却不能吸取经验教训。
第六,变态人格有相对的稳定性,一旦形成则比较恒定而不易改变。耐心细致的教育方式、严厉的惩罚手段、药物治疗均难以使其得到矫正和改变。二、变态人格的类型与犯罪
(一)反社会型变态人格反社会型变态人格,又称无情型变态人格,是一种严重影响社会,极易产生违法犯罪行为的变态人格类型。这种反社会变态人格的主要表现特征为:一是智力良好,思维正常;二是对人不真实、不忠诚、不可靠;三是没有悔过和自责心理;四是所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行为缺乏充分的动机;五是判断力较贫乏,不能从过去的经验中吸取教训;六是病理性自我中心和不能真正地爱别人;七是缺乏主要的情感反应;八是一般人际关系不协调;九是对生活没有计划和任何长远的打算;
十是常因违法犯罪行为而受到处罚,但屡教不改,我行我素。? 二、变态人格的类型与犯罪 (二)偏执型变态人格主要特点为偏执心理过程变得高度组织化,并且深留在人格的结构中,从而能支配心理过程的内在活动。表现为: 一是过分敏感、多疑 二是主观、固执,意志过分坚定和不计后果,坚信自己“正确”.
三是胡搅蛮缠。四是有歪曲经验的倾向。 五是缺乏自我认识。对自己评价过高而又狂妄自大。? 二、变态人格的类型与犯罪 (三)爆发型变态人格此类型包括易兴奋型、类癫痫型、情绪不稳定型和攻击型变态人格。其共同特点是情绪极不稳定,一点小事就会引起强烈的情感冲动,表现出猛烈、突然、短暂的狂暴状态,这类人暴怒时易造成灾难性的后果:虽然事后悔恨不已,但再次遇到挫折或心情不舒畅时,仍不能理智地控制自己。 (四)怪癖型变态人格怪癖型变态人格的特点是有明显区别于正常人的顽固癖好。其中最为严重也较为常见的有“纵火癖”、“偷窃癖”、“赌癖”等。? 三、变态人格犯罪的一般特征
(一)犯罪行为的自觉性
(二)犯罪动机的偶然性
(三)违法犯罪目的不明显(四)犯罪行为具有残忍性、冲动性
(五)犯罪行为的连续性正确理解和认识变态人格与犯罪的关系,应消除以下两种错误认识:一种错误认识是,认为所有的变态人格者都是犯罪人。另一种错误认识是,认为所有的犯罪人都是人格变态者。?
四、性倒错
(一)性满足对象倒错 1.同性恋 2.恋物癖(二)性活动方式倒错 1.异装癖 2、露阴癖 3、窥阴癖 4、摩檫癖5、施虐癖与被虐癖 ? 第三节
精神障碍与犯罪精神障碍是一种严重的精神异常疾病。精神障碍症患者通常不能进行正常的生活、学习和工作,而且有可能导致极其严重的危害社会的行为,如凶杀、伤害、性犯罪和盗窃犯罪等。我们这里所说的精神障碍,主要包括精神分裂症、情绪性精神障碍和癫痫等。? 一、精神障碍概述 (一)精神障碍的概念精神障碍,又称为精神疾患,是指由于人的大脑机能失调,精神状态和行为表现异常,不能应付日常生活要求,或不能保持对现实恰当接触的一种疾病,是变态心理系统中的重型变态。 (二)精神障碍的主要类型精神障碍主要分为两大类,即器质性精神障碍和功能性精神障碍。? 一、精神障碍概述(三)精神障碍与变态人格的区别?
首先,精神障碍者影响到整个人格,变态人格只影响到一个人的部分人格。?
其次,精神障碍表现为变态心理的重型疾病;变态人格者具备基本生活能力,能够对其周围环境及日常生活作出合理的调整。?
再次,精神障碍者常伴有大脑神经系统可观察到的病变或机能改变,同时伴有变态人格;单纯的变态人格者一般观察不到生理性病变。?
最后,精神障碍者常表现有妄想或幻觉,变态人格者则不然。 ? 二、精神障碍症状与违法犯罪行为特征(一)感知障碍
(二)思维障碍1.幻觉
1.思维过程障碍2.错觉
2.思维内容障碍――妄想(三)情感障碍
(四)意志行为障碍1.情感高涨
1.意志增强2.情感低落
2.意志减退3.病理性激情
3.意向倒错
? 二、精神障碍症状与违法犯罪行为特征(五)智能障碍1.作案常无预谋
2.认识判断能力低下3.独立性差
4.缺乏自制力5.适应能力差
6.犯罪手段愚蠢(六)精神障碍犯罪的特点1.犯罪动机离奇、古怪2.违法犯罪行为突然,缺乏充分的准备3.行为残暴4.保护性差5.意识清晰6.言行异常
上一篇: 下一篇: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copyright &copyright 。文档资料库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犯请联系客服。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犯罪心理 种子下载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