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一把十厘米的手机直尺在线测量量了七次是几分米

[数学米分米厘米毫米]二年级数学下册《分米、厘米、毫米的认识》公开课教案
小学数学教案设计:
《分米、厘米、毫米的认识》公开课教案
教学目标 (1)初步同学认识分米、厘米、毫米,知道这些单位的实际长度,建立相应的长度观念。以和它们之间的进率。
(2)掌握用尺量物体长度的方法,会用尺量较短物体的长度。
(3)通过直观演示、操作、观察、概括等方法,培养同学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发明、能力。
教学重点 让同学建立分米、厘米、毫米的具体观念,这也是难点所在。
1.谈话(出示直尺):同学们,知道这是什么吗?(直尺)对,这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离不开的直尺,那你们知道人们为什么要发明直尺呢?
过渡:人们为了准确的知道物体的长度发明了直尺。那直尺是通过什么信息告诉我们物体的长度的呢?现在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直尺。
2.同学观察自身的直尺,四人小组讨论交流。全班整理。
(1) 同学观察直尺上有什么?(尺子上有长长短短的线,有数字,大格,小格。)
指导并板书:直尺上这些长长短短的线有个名字叫做刻度线。(板书 刻度线)
(2)找一找:数字和线是怎么排列的?
指导并板书:数字0对的长刻度线取名叫0刻度线,你知道这个0表示什么意思吗?(这里的0不是表示没有,而表示起点)你也能学着给数字1对长刻度线取名吗?(1刻度线),数字5对的长刻度线就叫( )?
(3)描述:相邻的刻度线之间的距离我们称它为小格的长度怎样?相邻的长刻度线之间的距离我们称它为大格,数一数你的直尺一共有( )个大格。一个大格里面有( )小格。
3.小结:直尺就是通过这些刻度线和数字告诉我们长度的。
一、 复习导入
(1)猜谜语
一粒粮食3尺长,不能吃来只能量。(打一长度单位) 米
(2)出示米尺
谈话:老师这里就有一把米尺,谁能用米尺来量一量黑板的高度。(同学量高度,比1米多一点,2米不到。)那到底比1米多多少呢?用米这个单位够了吗?
(3)出示一支铅笔
谈话:你觉得用米尺量铅笔的长度方便吗?为什么?
(4)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就要来认识几个长度单位家族里的新朋友。揭示课题:分米、厘米、毫米。
二、 教学新知
1.认识厘米
谈话:最性急的是厘米了。它迫不和待地说:“小朋友们,你们能在你们的直尺上把我找出来吗?”
(从“0”刻度线到“1”刻度线之间的长是1厘米)还有吗?你是怎么想的?(同桌互相指着尺子说一说)
2.建立1厘米的观念。
(1)找一找工具盒里你认为哪些物体长是1厘米,动手验证一下。
(2)量一量我们身上的东西,你发现了什么?
(3)举例,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
3.认识几厘米。
看着自身的直尺说一说:从( )刻度线到( )刻度线的长度是1厘米。从“0”刻度线到“4”刻度线有( )个大格,是( )厘米。这样的长度还可以是从( )刻度线到( )刻度线。
4.丈量物体的长度。
(1)让同学丈量铅笔的长度。
(2)交流丈量的结果,并说说 你是怎样丈量的。
(3)根据他们的丈量方法,电脑相应演示不同的丈量方法。
方法一,用直尺直接去丈量:
方法二,先把铅笔的长度在纸上作上首尾的标志点,然后连接这两点,做后用尺丈量两点间线的长度即可。
(量时,先把尺的0刻度线对准笔的一端,再看笔的另一端对着尺的刻度线上的数,这支笔就是几厘米)
(4)小组合作丈量工具箱里的物品并记录。
(二)认识毫米
1.认识毫米
(1)刚才我们认识了厘米,下面我们再来认识一下另一位朋友——毫米。
(2)电脑演示放大的1厘米刻度。在0刻度线到1刻度线之间你还发现了什么?
(3)在1厘米内有10个小格,每小格的长度就是1毫米。那么,你能说说1厘米等于几毫米呢,你是怎样想的?
2.建立毫米的实际长度观念。
(1)在你的工具箱里找出一个你认为是1毫米的物体,并动手操作丈量。
(2)交流丈量的结果:1分硬币的厚度约是1毫米。用手势比划1毫米的长度。用1个字说出1毫米的特点吗?(短、小、细)
(3)再次丈量螺丝、叶片的长度,准确读出它们的长度。
(三)认识分米
1.动手操作量1分米长的线。
通过丈量得出线的长度为10厘米。
2.10厘米就是1分米,所以这条线的长度可以说是1分米。
3.阅读书P.86,看看书本是如何描述1分米的。
(四)1米=10分米=100厘米
1.出示米尺。
(1)从这把米尺的刻度线上你可以看出1米=( )分米
(2)交流得出:1米=10分米,说说忸怩是怎么想的?
2.知道了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现在你能说说1米=( )厘米呢?
3.生讨论后交流,并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4.得出结论:1米=10分米=100厘米。
三、 师生小结
1.通过刚才的学习,你们认识了哪些新朋友?谁能来介绍一下它们?
2.你们还知道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吗?
四、 知识内化
1.在( )里填上米、分米、厘米或毫米。
课桌长约1( ) 小军身高120( ) 教室宽约6( ) 粉笔长7( )5( )
碟片厚约1( ) 跳绳长约2( )
2.在( )里填上适当的数。
4分米=( )厘米 3厘米=( )毫米 2米=( )分米=( )厘米
看图说说这些图形的长度。
出示一把残尺,你能用这把破尺子量一量粉笔的长度吗?
6.趣味日记
小明的日记
日(星期六)天气:下雨
今天早晨,我从2分米长的床上爬起来,来到了卫生间,拿起1厘米长的牙刷刷完牙后,急急忙忙地洗脸,吃早饭。学校离我家不远,大约有90毫米,上学路上我看见有一棵高2厘米的树被风刮断了,连忙找来了一根长1厘米的绳子把小树绑好。我跑步赶到学校,看到老师已经在教室里讲课了,我赶紧从书包里翻出1毫米长的钢笔和4米厚的笔记本,认真地做起笔记。
五、 课堂总结
1.到现在为止我们都认识了哪些长度单位?你能从大到小给它们排排队吗?
2.我们知道米还有一个英文名字m,分米、厘米、毫米也有,分别是dm、cm、mm
3.假如我们用学过的米、分米、厘米、毫米计量我们宁波到北京的路程有多远,你觉得怎么样?所以除了米、分米、厘米、毫米以外还有其它的长度单位,有兴趣的同学可以通过课外书或者上网去了解一下。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纸条(铅笔)有多长》教学设计 福建省南安市教师进修学... 2、通过独立思考与合作学习,初步明确米、分米、厘米和毫米之间的关系,会用所学的...
毫米、分米的认识教案 教学时间:年月日教学内容 课本第60、61页上的例1、例2,练习... 教学具准备 米尺、分币、30或50厘米长的带子.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谈话:同学们想...
《毫米、分米的认识》教学反思 厦门市翔安区阳塘小学 李锦旗 本节课是在学生对长度单位“厘米”和“米”的已经有初步认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认识毫米和分米.我们知道教...
答:我简单说一下我在教学冀教版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毫米的认识》这一课时,我设计了... 二、认识活动.从1千米、1分米、1厘米的长度提出毫米有多长的问题.教师向学生介绍1...
2.通过把分米、厘米、毫米作单位的数改成用米作单位的小数等情境来表示,初步了解小... 从而进一步认识到数学知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2.学生进一步认、读、写小数部分不超过...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教案 梧州市塘源小学校 张海金 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六... 边长1厘米的小正方体(每组至少8个).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请同学们来回忆...
三年级下册第88~89页例1,“做一做”第1、2题. [教学目标] 1. 通过创设情境,初步认识小数. 2. 学生会正确地读、写小数. 3. 学生能把以分米、厘米、毫米做单位的数改成用米...
二年级数学《万以内数的认识》教案 辽河农垦管理区茅山二小学 杨玉林 章节名称 万以内数的认识 计划学时 2课时 学习内容分析 学生已经学习了“20以内数的认识”“100以内数...
二年级数学下册课时检测7 1.5厘米=( )毫米 90厘米=( )分米 10分米=( )米 8分米=( )厘米 2.小刀长7厘米,用毫米作单位是( )毫米;一条绳子长60厘米,用分米作单位是...
毫米、分米的认识 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和分米,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概念. 知道1厘米=10毫米,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 ...
与"[数学米分米厘米毫米]二年级数学下册《分米、厘米、毫米的认识》公开课教案"相关文章
热门排行榜用一把25厘米长的直尺量1米长的纸条,最少需要量多少次_百度知道
用一把25厘米长的直尺量1米长的纸条,最少需要量多少次
用一把25厘米长的直尺量1米长的纸条,最少需要量多少次
我有更好的答案
解答:可以测量一次然后进行折叠
最少需要量:100÷25=4次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分米和毫米的认识》
&|&&|&&|&&|&&|&&|&&|&&|&&|&&|&&|&&|&&|&&|&
您现在的位置:&&>>&&>>&&>>&正文
专 题 列 表
相 关 文 章
没有相关文章
最 新 推 荐
《分米和毫米的认识》
&&&&&&&&&&★★★
《分米和毫米的认识》
文章来源:
更新时间: 8:57:13
教学目标:1.在具体情境和实际测量的活动中,经历毫米产生的过程,认识长度单位分米、毫米,明确长度单位之间的联系。2.结合实际测量和具体的生活情境,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观念;在具体情境中学会选用适当的长度单位进行测量,能估计物体的长度,进一步发展估测意识。3.在实际测量的过程中,体会长度单位在生活中的应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产生对身边事物长度的关注与好奇心以及积极参与测量的愿望,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教学重点:毫米和分米长度概念的建立。教学难点:估测物体的长度。教具准备:课件、厘米尺、学生尺、1分硬币、身份证、2张长度不同的金箍棒纸条(5厘米7毫米、1分米)、米尺、高度约为1分米的纸杯。学具准备:厘米尺、学生尺、1分硬币、身份证、2张长度不同的金箍棒纸条(10厘米、5厘米7毫米、1分米)、高度约为10厘米的物体2个。教学过程:聊天:你知道今年是什么年吗?(猴年)说道猴年,你想到了哪个神话人物呢?(孙悟空)&孙悟空有个宝贝――金箍棒。一、情境导入看,陈老师今天跟大圣借了这个宝贝,(看表演),这根金箍棒大约多长?(1米)板书(米)米―是我们的一个老朋友了,这是一把长度为1米的米尺,通常我们用它来测量长一点的物体长度,当金箍棒缩小后,我们测量时就要用厘米来作为单位。&& 板书(厘米) 二、你说我讲1.认识分米(1)认识1分米师:看,现在金箍棒变到小朋友的桌上了。根据你们的经验能测量出它有多长吗?快从红包里拿出1号金箍棒纸条和这把尺子(厘米尺)量量吧。学生测量出这根金箍棒纸条的长度正好是10厘米。课件出示图1,呈现出学生测量的结果。师:这10厘米就是1分米,1分米也就是10厘米。分米是一个新的长度单位,用dm表示。 & 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分米,(板书)现在,老师在黑板上画出1分米,这1分米也就是多长?(10厘米)& 板书:1分米=10厘米。& 一起来读一读。 师:拿出你的尺子,找出1分米,指给同桌看看。你是怎么找到的?学生回答:在直尺上从0刻度线到10是1分米。你还能找出其他的1分米吗?(2)感受1分米比一比师:大家都在尺子上找到1分米了,你能用手比划出1分米的长度给老师看看吗?学生比划。师:你们比划的长度是1分米吗?小组之间用尺子量一量看谁比划出的1分米更准确,然后调整一下。学生用尺子测量、调整。找一找师:大家都认识了1分米,看一看、找一找,我们身边有没有1分米?学生可能会想到:纸杯的高度大约是1分米;铅笔盒的宽度大约是1分米……老师这里也带来了一些长度为1分米的物体。画一画现在大家已经能够准确的比划出1分米了,你能画出1分米的线段吗?画在作业纸上。学生动手画,画完同桌互换,看看他画的准不准。(3)利用1分米估测看来大家对1分米已经有了准确的认识,你能用这样的感觉去估测一下桌面的长度吗?师:哪位同学介绍一下你的估测结果和方法?学生可能会利用自己的手长或桌上的纸杯进行估测,桌面的长大约6分米。师:我们估计的准不准呢?谁愿意来亲自量一量?学生到黑板前用米尺进行测量,汇报测量结果。师:咱们同学真的很厉害哦!它的长度正好是6分米。(4)明确米和分米的关系师:我们知道10厘米也就是1分米,分米和米之间也有一定的关系,为了方便大家观察,老师把1米放大到屏幕上,你能找到1分米吗?(课件动)这就是1分米。那么1米里面有几个1分米呢?学生可能会想到:1米里面有10个1分米。让我们再数一次,发现1米=10分米。教师板书:1米=10分米2.认识毫米(1)经历毫米产生的过程师:看,孙悟空的金箍棒变短了,现在有多长?拿出2号金箍棒纸条,用这把尺子(厘米尺)你能又快又准量出它有多长吗?课件出示图2:学生可能出现的测量结果:①5厘米多一点;②大约6厘米;③5.7厘米。师:5厘米多,不到6厘米,这可不是一个准确的结果啊!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学生可能想到:①这根金箍棒不是整厘米长;②5厘米多,多了多少用这把只有厘米刻度的尺子量不出来。师:多出来的这一部分不够一厘米,看来用这把只有厘米的尺子不能准确的量出这张金箍棒纸条到底有多长,那多出来的这一部分到底怎样表示呢?各小组一起商量商量,看看能不能想出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小组交流,全班汇报。师:同学们的想法虽然不太一样,但是都想到了小格。王老师的这把尺子也能分出许多小格,你们相信吗?仔细看,看到什么了?教师在实物展台前演示变尺子的过程(如图3),把原来只有“厘米”的尺子,变成有“毫米”的尺子。(2)初步建立毫米概念师:为了方便观察,我们把它放大,(课件出示图4),尺子上1小格的长度就是1毫米。这节课我们又认识了一个新朋友―毫米(板书:补充课题)师:你们的尺子也会变,想不想试试?学生动手操作,经历变尺子的过程。师:看来咱们同学和孙悟空有得一拼了,把这把只有厘米的尺子变得和我们平常用的尺子一模一样了。在尺子上多找几个1毫米,指给同桌看看。学生在尺子上找1毫米,并指给同桌看。师:尺子上1小格的长度就是1毫米,毫米用mm表示。老师现在想把1毫米的长度画在黑板上。(板书:1毫米)教师拿着学生尺,在黑板上画1毫米,学生观察发现1毫米实在太短了,不容易画出来。师:是啊,1毫米真的太短了,但在生活中还是随处可见,仔细找一找,看一看你能不能找到1毫米。学生能在准备的学具中找到1分硬币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身份证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教师引导学生测量。课件出示图5。师:这么一量,我们就知道1分硬币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身份证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数一数数学书上数出10张纸,它的厚度也是1毫米。让我们一起感受一下1毫米吧,像老师这样:用拇指和食指轻轻捏住1分硬币或身份证,两个手指不要动,用另一只手慢慢的把硬币或身份证抽出来,现在你两个指缝之间的长度就是1毫米了。你感觉到了吗?你想对1毫米说点什么?学生跟着老师一起感受1毫米,能想到:1毫米太短了。(3)明确厘米和毫米之间的关系师:我们知道尺子上一小格的长度就是1毫米,认真观察尺子,想想厘米和毫米之间有怎样的关系?同位互相观察尺子,全班交流,并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学生根据课件演示一起数,教师小结并板书:1厘米=10毫米。齐读。(4)借助毫米准确测量师:我们认识了一个新的长度单位“毫米”,知道了1厘米=10毫米,现在你能准确的测量出这根金箍棒到底有多长了吗?课件出示图6:学生操作,全班交流,汇报测量结果。师追问:怎么知道是5厘米7毫米?学生能想到:5厘米多了7个1毫米,所以是5厘米7毫米。5厘米7毫米也可以写成57毫米。师:1毫米虽然很短,但是在准确测量中却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练习:(2)你能说出它们的长度各是多少毫米吗?3.建立长度单位间的联系师:现在,我们一共认识了四个长度单位,它们之间有这样的联系:(指黑板)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齐读)课件演示:师小结:我们再来看一看,为了便于观察,这是老师放大的1米,这里是―1分米,1米=10分米,。。。。。。。。。这些长度单位每相邻的之间的进率都是十。现在你知道这根金箍棒的长度还可以怎么表示吗?100毫米 10厘米 1分米师:同一根金箍棒,却有这么多种表示方法,是因为我们用的单位都不一样。下面就让我们再次感受一下这些单位吧!三、自主练习1.基本练习:(1)现在,我们一共认识了毫米、厘米、分米、米,你能用手势表示出1毫米、1厘米、1分米、1米的长度,与同桌交流。有了这样的感受,你能想象出下面各个物体的长度吗?综合练习:1、在( )里填上适当的长度单位。学生能结合生活经验和对长度单位的认识,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交流时,说说自己的想法。同学们的生活经验真的很丰富,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下世界之最吧!2、读一读(指名读)四、回顾反思师:同学们,回想一下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学生能想到:(1)认识了毫米和分米,知道了1毫米和1分米有多长;(2)知道1分硬币的厚度大约1毫米、手长大约1分米;(3)知道1厘米=10毫米、1分米=10厘米、1米=10分米;(4)会用长度单位毫米、厘米、分米进行测量师:孙悟空的金箍棒还能变得更长,直插到天上去,要测量这个高度,就要用到比米更高级的长度单位,比如:千米;金箍棒也能变得更短,变得像一张纸的厚度,变得肉眼几乎都看不到,要测量这个长度,就要用到比毫米更低级的长度单位,比如:微米,纳米……。在以后的学习中我们将继续研究。
文章录入:xiajf&&&&责任编辑:夏季风&
【字体: 】【】【】【】【】【】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学校地址:江苏省泰州市海陵区吴洲北路121号网站维护:泰州市海光中心小学 联系电话:86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直尺在线测量1 1图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