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大学本科毕业设计教学有哪些办学特

当前位置:
东南大学2017年专业介绍
文章《东南大学2017年专业介绍》由作者投稿、栏目编辑于 00:53:27收集整理发布,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如有错误请及时反馈。
东南大学专业目录建筑学城市规划景观学机械工程工业工程热能与动力工程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环境工程核工程及核技术通信与信息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电磁场与微波技术电路与系统信息安全土木工程工程力学工程管理给水排水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物联网技术新能源材料与器件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统计学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物理学生物医学工程和生物医学工程(本硕连读)生物信息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政治与行政学社会学汉语言文学旅游管理哲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工商管理会计学电子商务物流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经济学金融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英语日语化学化学工程与工艺制药工程交通工程专业( 交通工程系)道路桥梁及渡河工程专业 (道路工程系、桥梁工程系 )交通运输 (运输与物流工程 )专业 (运输与物流工程系 )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 (地下工程系 )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专业(港航工程系)测绘工程专业 (测绘工程系 )地理信息系统专业 (地理信息工程系 )东南大学茅以升班测控技术与仪器工业设计美术学动画法学拔尖创新医学人才培养试点班临床医学专业(5+3 一体化)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大类招生,含临床医学、医学影像学方向)生物工程专业(四年制 工学)医学检验专业( 四年制 理学)护理学专业( 四年制 理学)预防医学专业 ( 五年制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 ( 四年制 )科学教育东南大学专业介绍 建筑学(本科专业)以建筑设计为核心课程,学习相关专业理论课及专业基础课,并参加若干实践性教学环节,以培养学生具有作为未来建筑师应有的素质和修养。本专业注重职业教育、专业技能训练,注重培养学生宽阔的社会视野和灵活的社会适应能力。2011 年本专业第四次通过国家建筑学专业评估,获A 级优秀。学生通过严谨求实而又生动活泼的教学过程,修满规定的学分,毕业时可获建筑学学士学位。学生毕业后可继续攻读硕士学位直至博士学位,或到各设计机构、国家机关、高等学校、科研单位从事设计、管理、教学、研究等工作。 城市规划(本科专业)以城市物质形态规划为主线,规划设计和规划理论为核心课程,学习相关专业理论课及专业基础课,并参加若干实践性教学环节,以培养学生具有作为未来规划师和规划高级管理者应有的素质和修养。本专业注重规划综合素质教育和专业能力训练,注重开放性教育,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2010 年本专业再次通过国家城市规划专业评估,获A 级优秀。本专业是江苏省品牌专业。学生通过严谨求实、生动活泼的教学过程,修满规定学分,可获工学学士学位。学生毕业后可继续攻读硕士学位直至博士学位,或到设计机构、国家机关、高等学校、科研单位从事规划设计、管理、教学、研究等工作。 景观学(本科专业)源于1986 年创建的风景园林专业,是全国高等院校中办学历史较早、整体实力雄厚、社会影响较广的景观学专业之一,是一门集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为一体的综合性学科。该专业以景观规划设计课程为核心,学习相关专业理论课及专业基础课,同时辅以若干实践性教学环节,旨在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基础扎实、知识结构合理,具有实用型、复合型的景观设计的高层次人才。学生通过严谨求实而又生动活泼的教学过程,修满规定学分,毕业时可获工学学士学位。学生毕业后可继续攻读硕士学位直至博士学位,或到设计机构、国家机关、高等学校、科研单位从事景观规划设计、管理、教学、研究等工作。 机械工程(本科专业)机械工程专业是国内最早设立的硕士点和博士点之一。本专业学生系统学习和掌握以机械设计、机械制造、机电测控为核心的课程,具备扎实的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基础知识,良好的计算机和外语应用能力,掌握系统的现代机械工程专业知识和专门技术,具有主持机电产品设计与制造以及进行企业管理所需的知识结构和潜力,同时具有适应科研、教育、行政等部门工作或继续深造的资质和能力。优秀学生可进入吴健雄学院机械动力强化班学习。本专业特别注重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组建了东南大学机械设计与智能控制学生创新基地、智能车辆学生创新基地、Robocup 机器人竞赛基地、电光源工程创业基地等,为学生参加科技创新提供条件。学生主持承担“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和“江苏省高等学校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20 多项。学生的科技作品在全国挑战杯科技作品和创业计划大赛、全国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全国电子设计竞赛、国际RoboCup 机器人竞赛等重要赛事中屡创佳绩。 工业工程(本科专业)工业工程是以工程技术为基础,由自然科学、管理学、经济学以及人文社会科学形成的交叉学科。它以系统的观点研究生产和服务系统,以实现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改善质量和增加效益等目的。本专业具有硕士和博士学位授予权,具有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和良好的实验条件。本专业旨在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广、应用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和国际化视野、掌握机电工程基本知识和管理科学基本方法、具有定性和定量分析能力的工业工程专业高级专门人才。本专业毕业生能够在制造业、服务业、科研院所以及政府机构从事系统规划设计、分析评价、运行控制、管理决策和改进创新等工作。 热能与动力工程(本科专业)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包含电厂热能动力及其自动化、制冷与低温技术两个专业方向。本科生在二年级末,通过本人申请和教师指导选择其中之一作为专业方向。方向一:培养学生掌握现代动力工程和热工自动化方面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以及计算机应用技能,使学生具有在电力等行业进行研究、规划、设计、调试、运行和管理的能力。为国家电力工业输送高级工程技术和管理人才。方向二:培养学生系统地掌握现代制冷与低温技术领域内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计算机应用技能。使学生具有独立从事各种制冷设备和系统的研究、工程设计和技术管理能力。为国家制冷、空调制造和应用领域输送高级工程技术和管理人才。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本科专业)培养学生掌握人居环境工程方面的供热通风、空气品质控制、建筑给排水、建筑环境测试和楼宇自动化等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使学生具有从事供热、空调、建筑智能化等公共设施的规划、设计和管理能力;具有从事相关领域的创新研究和技术开发的能力。为国家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领域输送高级工程技术和管理人才。 环境工程(本科专业)培养学生掌握环境工程学科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使学生具有从事环境方面的监测、规划和管理的能力;具有从事城市和工厂企业的水、气、固体废弃物和噪声等污染工程治理,水资源保护和给排水工程规划、设计等方面的工程应用能力。为国家环保管理和环境监测部门、相关研究机构和设计单位以及大型专业工程公司等培养高级技术和管理人才。 核工程及核技术(本科专业)培养基础宽厚,具有核能工程、核电站运行、核技术应用及其它交叉领域的高级技术和管理复合型专业人才,使学生既有坚实的核科学理论知识又有较强的工程背景。在未来很长时间内国家核能相关部门将需要大量核科学与技术人才,就业前景广阔,毕业生可在大型核电站、国家级科研院所、国家政府部门、高等院校及外资企业任职。 通信与信息系统(本科专业)通信与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学科是全国首批批准的国家重点学科。移动通信国家重点实验室是1990年经国家教委和国家计委批准,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及国内配套资金,在东南大学建立的国内高校中唯一专门从事移动通信研究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实验室于1995年通过国家验收并正式开放运行,经过十余年的建设和发展,实验室在科学研究和专业人才的培养方面成绩斐然,目前已成为在国内外均有较大影响的移动通信科研机构。 信号与信息处理(本科专业)信号与信息处理学科是我国最早的无线电技术专业学科之一,1981年成为首批博士授权点,1986年设立博士后流动站,1988年被批准首批国家重点学科。2002年被批准为信号与信息处理国家重点学科。学科创始人为已故著名信号处理专家、IEEE终身Fellow、国家八五攀登计划重大项目首席科学家何振亚教授和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著名水声信号处理专家陆佶人教授。本学科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卓著的声誉,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科技和教育骨干,成为我国在信号处理领域有影响力的人才培养基地之一;在科学研究方面,致力于前沿信息科技的研究与应用,为国家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做出了突出的成绩。学科设有教育部水声信号处理重点实验室(B)、数字信号处理教研室、信息获取技术中心、多媒体技术研究所、江苏省数码工程中心等。现学科主任为王桥教授。学科现有教师38人,其中教授13人、副教授15人。学科目前的主要研究方向包括:1)信号与信息处理的基础理论研究;2)海洋信息工程;3)水下通信;4)无线通信及其网络理论与技术;5)情感计算与面向图像与语音的智能信息处理; 6)多媒体编码、传输及图像/视频、语音等内容分析、识别等技术;7)复杂网络与社交网络。学科近年来承担了数十项国家和部委级科研项目,其中包括国家攀登计划重大项目、863高技术项目、国防863项目、97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总装预研项目、型号项目等,在新型协同无线通信网络中多基站、多中继站协作处理和分布式无线资源管理与多用户调度、数据压缩基础理论研究、高速数字信号处理及传输技术研究、网络信号处理、多媒体信号处理、水声目标分类识别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理论和应用创新成果。在国际和国内一流的学术刊物发表论文数百篇,申请和授权国家发明专利数十项,出版论著20多本。近几年学科的科研主要围绕通信信号处理、网络信息处理、水声信号处理与目标识别、智能信息处理等方向。目前承担国家973/86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防预研重点项目和企业重点项目数十项。相关成果获得省部级科技奖7项,在IEEE信息论汇刊、信号处理汇刊、通信汇刊、无线通信汇刊、电路与系统汇刊等国际权威杂志上发表近百篇论文,授权和受理发明专利近百项,多项技术已完成产业化应用。水声目标探测与识别技术、水声信号传输与多传感器信息一体化处理3个方向展开研究,形成了一系列有特色的成果。最近四年,承担了包括总装“国防973”二级课题2项、国家自然基金项目3项、海装预研项目3项、型号项目3项等30多项研究项目,合同总金额4200万元。在多用户MIMO、超高速短距离无线接入技术的标准化、中继协同和多点协作等系列关键技术上取得重要进展。相关成果已在IEEE信号处理汇刊、通信汇刊和无线通信汇刊等国际权威杂志上发表论文20余篇,被国内外同行引用百余次。授权和受理了国际和国家发明专利30余项,其中4项专利技术被IEEE 802.11ac和IEEE 802.16m采纳。在数字广播通信方向的研究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取得了多项发明专利的授权并实现了推广应用。该研究工作还获得了“军队科技进步三等奖”。多媒体信息处理领域,在情感计算、儿童情感识别等领域持续取得了江苏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教育部自然科学二等奖。围绕智能视频信息处理技术,在智能交通实时场景分析、实时表情分析、社交网络数据挖掘等方面完成了一系列科研项目,完成了实用技术开发。复杂网络相关的研究中,在国际期刊发表了多篇论文。目前该领域总共获得30余项国家发明专利授权。在产学研科技成果转化领域,学科参与了多项江苏省内外企业的市场化合作。融合通信站、高速数字荧光示波器等产品开发获得企业认同并已经走向市场化,获得40余项发明专利授权。在人才培养方面,学科拥有“东南大学点子信息工程专业”省级品牌专业称号,目前正在建设国家级“电子信息工程一类特色专业”,已形成了由吴镇扬教授领衔的国家级教学团队。在产学研合作方面,学科已与国际知名ICT企业建立了一批联合实验室:与德州仪器建立了DSP联合实验室、与Xilinx建立了FPGA联合实验室、与加拿大QnX和美国德州仪器成立了智能交通技术联合实验室等。学科已为国家培养了数百名博士、硕士,获得2000年度国务院学位办优秀博士论文奖和2003年、2007年优秀博士论文提名奖,获江苏省优秀博士论文5篇。水声专业为近五十年来已为国防建设培养了近千名专业人材。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本科专业)电磁场与微波技术国家重点学科是全国首批批准的国家重点学科。毫米波国家重点实验1991年经国家计委批准建设, 1993年建成并通过验收, 正式向国内外开放。实验室依托电磁场与微波技术国家重点学科而建, 拥有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经过近20年的建设和发展,实验室现已逐步建成为:开展微波、毫米波、亚毫米波领域高水平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的基地;针对国家相关重大需求的高技术研究基地;聚集和培养本领域优秀科学家和工程师的基地;本领域高层次国际学术交流的平台。 电路与系统(本科专业)电路与系统学科分别于1983年和1998年建成硕士点和博士点,所在一级学科设有博士后流动站,2000年设立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岗。本学科拥有“东南大学射频与光电集成电路研究所”、“南京射频与光电集成电路工程技术中心”、“江苏省射频与光电集成电路工程中心”和“射频集成电路与系统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通过211工程、985工程的建设,电路与系统学科在射频、超高速、光电与生物集成电路研究方面已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并开始在国际上产生影响。目前,学科主任由国务院归国定居专家、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王志功教授担任。现有包括3名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和11名教授的25人的教学研究骨干队伍(其中18名具有博士学位,15名有留学经历),2005年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科研方面,本学科的主要任务是:微电子光电子高技术人才培养,承担国家级、省级科研项目和横向研发课题。人才培养方面, 本学科10年来出版专著3部,译著6部、教科书14本,发行数十万册。已培养出300多名本科毕业生,350多名硕士毕业生、近50名博士和7名博士后。学科目前的主要研究方向包括:1)电路与系统理论;2)电路与系统CAD;3)射频、高速和光电集成电路设计技术;4)生物集成电路。本学科建立了射频、超高速与光电集成电路设计的硬件和软件环境,开辟了国内外射频、超高速与光电集成电路MPW(多项目晶圆)模式的十多条委托加工渠道,建立了多种集成电路工艺的器件模型、单元库和工艺设计套件,建立了一个功能齐全的射频、超高速与光电集成电路测试环境,研究了射频、超高速与光电芯片封装技术。建成了射频、超高速与光电集成电路无生产线设计平台。为国内大规模开展射频、超高速与光电芯片研究奠定了基矗通过无生产线设计平台,本学科承担和完成了包括8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5项863计划研究课题在内的国家和省部级重大科研项目高达40多项,企业合作项目30多项。研究经费累积6000多万元。本学科成功地进行了近100批射频、超高速、光电与生物集成电路的流片,累计芯片面积超过1000平方毫米,相继设计出CMOS、硅和锗硅BiCMOS、砷化镓和磷化铟等多种工艺的1000多种集成电路,在国内外分批投入工艺制作,并测试成功。其中33种芯片分别于2002年和2005年通过了江苏省科技厅组织的成果鉴定,10项被专家组鉴定为达到国际领先水平,18项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3项达到国内领先,2项达到国内先进。13种光纤通信用集成电路的研究成果已经实现转让价值560万元。本学科与生物电子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和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合作,利用‘微电子神经桥’和3G无线互联网传输技术成功地实现了千里之外两只蟾蜍的互感互动,实现了神经信号的远程传递和再现。最近世界上首次实现健康肢体以通信方式控制瘫痪肢体协调动作的临床实验。 信息安全(本科专业)信息安全学科是信息与通信工程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成立于2003年。现已设立信息安全硕士、博士点。该学科设有东南大学信息安全研究中心,2005年该中心与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联合申请成立了江苏省网络与信息安全重点实验室。近年来,在国家“985”、“211”及“江苏省优势学科”建设工程的重点支持下,实验环境不断得到改善和提高,建立了一整套移动通信网实验和测试平台,为本学科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目前,在无线网络和移动通信安全领域,本学科处于国内领先水平。目前,学科主任由胡爱群教授担任。现有教授2人,副教授8人,讲师6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占91%,有海外学习经历的占33%,45岁以下的占83%。目前在校博士生7人,硕士生人数80多人。信息安全学科致力于移动通信和无线网络安全的理论和技术的研究,涉及通信安全、内容安全、可信计算、接入安全、终端安全、信息监管等多个研究方向。近年来,学科先后承担一系列国家 “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重大专项与重点研究项目、各大部委项目,以及国际、国内政府与企业的合作项目共计20多个,科研经费近2000万元。近五年获得国家及部省科技奖励数3项,发表各类论文达200多篇,其中被SCI、EI收录论文达160多篇,取得国家技术发明专利 32项。在无线网络和移动通信安全领域先后研制了“公共无线局域网安全接入系统”、“移动通信网络监管系统”、“无线局域网设备安全评估系统”、“高精度无线定位系统”、“网络应急通信设备”、“无线传感器网络安全测试床”、“移动终端保密通信装置”、“3G无线安全视频监控系统”等一系列实用化成果。学科着力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创新人才培养方式,形成了有特色的从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到博士后的教学和培养体系。研究生规划教材《网络与信息安全基础理论与应用》和本科生精品教材《信息安全》,为国内多所高校使用。国内外学术交流广泛,定期聘请知名专家来校讲学。多位本科学生毕业设计论文获得江苏省优秀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3篇硕士研究生论文获江苏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指导学生获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信息安全技术专题邀请赛一等奖6项、二等奖5项,获IEEE Xtreme programming competition 4.0国际大奖4项。学科为国内相关安全管理部门提供优质的技术服务的同时,针对无线网络和移动通信领域的安全市场,积极和国内通信和安全厂商展开广泛的合作与交流,先后与华为、中兴、十四所、国人通信、擎天科技、北京天融信、维尔科技、天鹅科技等国内多个企业建立了密切合作关系,多项实用化成果实现了产业化,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土木工程(本科专业)东南大学土木工程专业是在茅以升先生创立于1923 年的土木工程学科(设土木建筑门、造门、道路和市政门)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我国最早设立的土木工程专业之一,在2012 年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组织的全国高校学科评估中,东南大学土木工程学科位列全国第3。东南大学土木工程学科是国家“985 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教育部振兴行动计划重点建设学科,拥有一级学科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结构工程学科是国家重点学科,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学科是国家重点学科培育点。土木工程专业于2006 年获批江苏省首批品牌专业,2007 年教育部批准建设国家级特色专业,2010年入选教育部首批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2012 年获批教育部“本科教学工程”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同年获批江苏拾十二五”高等学校重点专业类,并于1995 年、2000 年、2005 年、2013 年连续四次以优秀成绩通过国家专业评估(专业认证)。拥有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 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1 个和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 个。近年来,土木工程学科主持完成的科研成果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奖5项(含一等奖一项)、国家技术发明奖1 项、国家教学成果奖3 项(含一等奖一项)、省部级奖24 项。科研积极反哺教学,实现了教学、科研良性互动。东南大学土木工程专业迄今已建设国家精品课程5 门、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立项建设课程4 门、国家级规划教材21 种、国家精品教材2 种、国家级教学团队1 个、国家教学名师1 人、国家级土木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 个、国家级土木工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建设点1 个。 东南大学土木工程专业建设了一支在国内学术界享有较高声誉的教师队伍,包括工程院院士1 人、国家“千人计划”特聘专家3 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3 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 人、“国家教学名师”1 人、“教育部骨干教师”2 人、“长江学者讲座教授”2人、“教育部跨世纪、新世纪优秀人才”6 人。培养方向土木工程专业主要培养掌握结构工程、隧道与桥梁工程、岩土工程以及防灾减灾与防护工程等学科基本理论知识,接受注册工程师基本培训并具备从事土木工程项目规划与设计、施工与管理、研究与开发等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本专业学生要学习公共基储学科基础及专业主干课的基本理论,通过实验、实习、课程设计及毕业设计等基本训练,应具备下列基本知识和能力:(1) 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以及继续深造、终生学习和专业发展的基础;(2) 掌握工程力学基储流体力学、结构力学、土力学等基本理论和土木工程规划与选型、工程材料、结构分析与设计、地基处理等方面的基本知识,以及施工技术、工程测量、试验等基本技术,了解建设项目经济与管理方面的基本内容;(3) 具有综合应用外文、计算机和现代化设备进行工程设计、施工、管理的初步能力,以及研究和应用开发的创新潜力;(4) 了解土木工程法规,具有社会交往、组织管理及领导工作的初步能力。 工程力学(本科专业)钱学森曾指出:“力学是工程科学的基础,以工程和自然界的真实介质和系统为研究对象,成为技术科学中贡献特别多的一个部门”。东南大学力学学科始于1952 年。1960 年开始招收本科生,1964 年开始招收硕士生,现拥有从本科、硕士、博士到博士后完整的力学人才培养体系,并建有江苏省工程力学分析重点实验室、江苏省基础力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目前工程力学专业除了紧密结合土木学科大型工程和前沿科学问题开展科研和学生培养工作之外,还同时结合机械、交通和材料科学等热门领域的前沿问题,充分发挥力学专业作为工科基础学科和应用学科的双重作用。培养方向东南大学力学学科创立了在通识教育基础上的宽口径工程力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了“厚基储重实践、宽口径、强能力”的专业特色,培养数学力学基础扎实的科研型人才;动手能力强、思维活跃的创新型人才;具有土木、材料、机械等工程背景和国际视野的复合型人才。东南大学力学教师指导学生在历届全国或江苏省大学生力学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仅2013 年,就获得的奖项包括:第九届全国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个人特等奖1名(全国有17338 名大学生参赛,特等奖仅6 名)、一等奖3名;第八届江苏省大学生力学竞赛本科组团体特等奖、优秀组织奖和学生个人特等奖(包揽省前三名);第八届江苏省大学生力学竞赛基础力学实验赛团体特等奖。工程力学专业现有教师26 名,包括教授9 名、副教授8 名,40% 以上的教师拥有海外博士学位或者海外一年以上研学经历。在一般力学与力学基础(动力学与控制)、固体力学、流体力学、工程力学等学科领域,承担了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仪器专项项目、国家重大专项基础研究计划项目等国家级科研项目在内的数十项高层次研究课题,形成了以源头创新的基础研究为主,兼顾应用研究的研究特色。 工程管理(本科专业)东南大学在上世纪20 年代就设有营造门并开设了工程管理相关的课程;70 年代末,在全国率先开展工程管理的科学研究;1983 年正式招收工程管理领域研究生(建筑经济与管理硕士专业);1986 年获批设立“建筑管理工程”本科专业,1998 年按教育部本科专业目录改名为“工程管理”,是我国最早设立的工程管理本科和研究生专业。经过30 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已建成工程管理本科- 硕士- 博士三阶完整的培养和教育体系。东南大学工程管理专业是全国首批通过国家专业评估的六所高校之一,获英国皇家特许建造学会(CIOB)和美国工程教育协会(ACCE)的国际互认,以及英国皇家特许测量师学会(RICS)的国际认证;是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首批江苏省特色专业和江苏拾十二五”重点专业,也是全国同类高校中获得国家精品课程、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国家级精品教材最多的;所完成的《现代工程管理人才“一体两翼”型专业核心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获2014 年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是全国牵头获得工程管理领域国家教学成果奖的三所高校之一,凸显本专业的国内领军地位。同时,本专业在近年来分别目前,本专业专职教师22 名(含教授5 人、副教授9 人、海外知名高校背景的博士16 人),其中多位教授是RICS 和CIOB 资深会员,还分别了担任全国高等学校房地产开发与管理和物业管理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国高等学校工程管理和工程估价学科评估委员会委员等学术职务。本专业聘请海外客座教授3人、国内产业界兼职教授4 人,并与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日本以及港澳台地区的多所高校及研究机构有密切的合作关系,教师学生互访交流密切。培养方向本专业通过实施理论教学、实践教学、自主研学和网络助学“四位一体”的教学模式,以及本科生导师制、校企联合培养和出国学习交流等教学手段,着力培养具有土木工程技术、管理学和经济学等学科基本理论知识,掌握现代管理科学的方法和手段,接受工程师基本训练,具备工程项目建设方案论证与决策、投资控制、招标投标和全过程项目管理的能力,形成以“工程项目管理能力”为主体,“工程造价管理能力”和“工程合同管理能力”为两翼支撑的“一体两翼”型核心能力结构,并具有国际视野的复合型高级工程管理人才。近年来,本专业毕业生除在国内外顶尖高校读研外,主要去向是国内一流的房地产企业、建筑施工企业、工程咨询机构,以及银行、政府机关等。许多毕业生已经成为行业骨干和领军人才,包括万科、中海、中建、华润、英国阿特金斯等国内外知名企业的区域负责人。 给水排水工程(本科专业)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属于土木工程一级学科的市政工程二级学科。东南大学市政工程学科的发展可以追溯到20 世纪20 年代国立东南大学时的市政门和20 世纪40 年代中央大学土木系卫生工程组。现拥有市政工程硕士点、博士点和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设有江苏省水处理与生态修复工程中心,具有国内一流的教学与实验条件。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师全部具有博士学位,60% 以上拥有海外研学经历,国际化水平高。近年来,先后承担了一批国家“863”专项、“973”高技术、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研究,在城市污水处理与资源化、城市水环境规划与综合整治、城市固体废弃物处理处置与资源化,以及雨水收集利用等方面的研究居国内领先水平;与美国、英国、日本、澳大利亚、香港等地的多所大学和研究机构有着良好的合作和对口交流关系。 电子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培养以电子器件及其系统应用为核心,重视器件与系统的交叉与融合,能跟踪新理论、新技术的发展,具有宽广的国际化视野,在微电子、物理电子、光电子、光通信等技术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教学、工程设计及技术开发等工作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研究型、应用型和管理型人才。 物联网技术(本科专业)培养以嵌入式系统设计应用为核心、具备扎实的物联网技术专业基础知识,能跟踪新理论和新技术的发展,具有宽广的国际化视野,在传感器、射频通讯、自组网、微机电系统、集成电路、嵌入式系统等技术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教学、工程设计及技术开发等工作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创新实践能力的研究型、应用型和管理型人才。该专业依托成熟的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建设基础,按照电子科学与技术大类培养,并围绕物联网产业发展需求,加强传感器、自组网、集成电路、嵌入式系统等专业知识,多方面与本领域知名行业企业共同开展人才培养。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本科专业)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是涉及材料、物理、化学、电子、信息等相关学科的交叉专业。培养具备扎实的电子工程领域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基础知识,能跟踪本领域新理论和新技术,具有宽广的国际化视野,在光电子材料、太阳能、生物能、绿色电子器件与系统等方向具有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分析和解决相关领域实际问题的能力,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创新能力的研究型、应用型和管理型人才。该专业依托成熟的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建设基础,按照电子科学与技术大类培养,并围绕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产业发展需求,加强太阳能、光电材料与器件的专业知识,多方面与本领域知名行业企业共同开展人才培养。 数学与应用数学(本科专业)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为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江苏省品牌专业和江苏省特色专业。本专业培养掌握数学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具有良好的数学思维与数学素养,受到科学研究的初步训练,具有创新意识和能力,能把数学知识应用到相关交叉学科的复合型人才或数学研究专门人才。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数学与应用数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在数学理论及应用两方面都受到良好的教育,具备坚实的数学基础和系统的专业知识、较强的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较高的科学素养和创新意识,能运用所学的理论、方法和技能解决应用中的实际问题,在科技、教育、经济、金融或管理等部门从事研究、教学工作或在生产、经营及管理部门从事实际应用、开发研究和管理工作,或继续攻读硕士学位。 信息与计算科学(本科专业)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为江苏省特色专业。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数学基础和数学思维能力、较宽的知识面,掌握信息或计算科学的基本理论、方法与技能,受到科学研究的初步训练,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信息科学或科学与工程计算的高级专门人才,尤其侧重于学生金融计算能力培养。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信息或计算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掌握科学思维方法,具有良好的数学基础和系统的专业知识、较强的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较高的科学素养和较强的创新意识,能运用所学的理论、方法和技能解决应用中的实际问题,尤其是科学计算和金融计算,能在科技、教育、信息产业、经济、金融等部门从事研究、教学、应用开发和管理工作,或继续攻读硕士学位。 统计学(本科专业)统计学专业为江苏省统计科研基地。本专业是适应社会需求而开办的专业,专业方向为金融统计。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数学基础,掌握统计学的基本思想、理论和方法,具有熟练应用计算机软件处理统计数据的能力,并具有把统计学知识应用到相关领域(如社会经济、金融保险、生物、医学、信息管理等)的综合应用能力与复合交叉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统计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在统计理论及应用两方面都受到良好的教育,掌握科思维方法,具备坚实的数学基础和系统的专业知识、较强的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较高的科学素养和较强的创新意识,能运用所学的理论、方法和技能解决应用中的实际问题,毕业生能在科技、教育、经济、金融和管理等部门从事研究、教学工作或在生产、经营及管理部门从事实际应用、开发研究和管理工作,或能继续攻读硕士学位。 自动化(本科专业)自动化专业是以控制科学与控制工程、电气工程、信息工程、系统工程理论为基础,以电工技术、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为主要手段,以“厚基储宽培养、重能力”为特色的宽口径综合自动化专业,2005 年成为自动化学院丰富多彩的学生活动自动化学院江苏省首批品牌专业。2007 年被评为首批国家级第一类特色专业建设点,2008 年经教育部批准建设研究型大学控制类工程师培养创新实验区,2010 年经教育部批准列入第一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011 年入选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一期项目。自动化专业培养注重素质教育,要求学生具有深厚的自动化和电子与信息理论基础,具有很强的基于计算机软硬件的综合自动化系统分析、设计与应用能力。自动化专业设有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四个学科方向,主要培养从事自动化研究与应用领域高素质综合自动化专业人才。升学与就业自动化专业毕业生适应性强、应用面广、社会需求量大,毕业生供不应求,是全校的热门品牌专业之一。毕业生可去研究院(所)、高等学校、高科技公司、邮电通讯、金融、外贸、电力、交通、国防、建筑等单位从事科学研究、经营管理、产品开发、工程设计等工作,还可根据个人志愿,进一步在院内或外校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学院为学生出国留学、联合培养深造创造便利条件。学院每年选派优秀学生赴海外交流与联合培养,资助学生参加国际学术会议与学科竞赛,每年招收一定数量的海外留学生,并聘请著名高校外籍教师任教。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长期贯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原则,课程体系强调本硕贯通,拓宽培养口径,加强实践,注重创新和发展学生个性。专业教学指导思想:“软硬结合、立足系统、面向应用”。人才培养目标:以研究型人才培养为中心,同时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使之成为研究与应用的复合型人才。开办“计算机科学理论强化班”,强化学生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为学生的继续深造奠定良好基矗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是首批加入“国家卓越工程师计划”的专业,也是首批江苏省重点建设专业。主修课程程序设计基础及语言、离散结构、数据结构基储编译原理、操作系统、计算机组织与结构等。升学与就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毕业生理论基础扎实,综合素质高,受到用人单位的普遍欢迎。对毕业生需求较大的行业有:邮电通讯,电力交通,航空航天,国家机关,银行外贸和中外合资企业等。多年来,本科学生的就业率均保持100%,而且就业层次较高。本科优秀毕业生可免试直接攻读硕士、博士学位,也可通过校际合作和交换计划赴国外著名大学进行联合培养和合作交流。毕业生中已有多位成为国内外著名大学教授、国内著名科研机构及企事业单位的领军者等杰出人物。 软件工程(本科专业)学院重视基础理论和专业技能的培养,注重案例与实验教学,以实际案例为线索,规划课程知识点,加深对软件知识的理解和加强实际动手能力;构建以工程实践为核心的“边学习―边实践―再学习―再实践”的人才培养模式,强调学生“做中学、做中练”;聘请软件企业的资深工程师,开设软件项目实训系列课程;与爱立信等企业合作建立了校内项目实践基地,开展项目实践,培养学生的工程攻关能力。学院强化国际化教学,特设“全英文授课专业”,制定了专门的教学计划,其中绝大部分课程均以全英文或双语形式授课。而在非全英文授课专业的教学计划中,也有1/2 以上的课程为双语教学课程,其中,“双语物理导论”和“数据结构”入选教育部“百门双语教学示范课程”,“计算机软件技术基幢入寻国家工科电工电子教学基地双语教学示范课程”,是东南大学双语课程和双语教学示范课程最多的学院。此外,学院每年聘请8-9 名外籍教师为学生授课,拓宽学生的国际化视野,并使高水平海外教师的授课成为常态。软件工程专业是首批加入“国家卓越工程师计划”的专业,也是首批江苏省重点建设专业。主修课程程序设计基础及语言,面向对象程序设计(C++、Java 语言),计算机硬件基础,离散数学,数据结构,操作系统原理及应用,计算机网络及应用,编译程序构造,软件工程导论,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软件系统设计与体系结构,软件项目管理与实践,软件测试,软件项目实训等。升学与就业十年来学院本科生先后获得了包括首届“全国大学生软件创新大赛”总决赛冠军、“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金奖、“大中华地区高校资讯科技网上大赛”团体亚军(大陆地区最好成绩)、“国际大学生数模竞赛”一等奖、“全国大学生数模竞赛”一等奖、“江苏省大学生创业大赛”特等奖、“江苏省首届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团体第一名、全国“ACM 程序设计大赛”银奖等在内的一系列奖项,百余人次获得省级以上奖励。许多同学一毕业就担任了项目经理或进入了企业的高层研发队伍,受到了企业的高度评价。学院的毕业生素质高、适应能力强、应用面广、社会需求量大。绝大多数毕业生在软件、通信、邮电、电力、航空航天、银行、外贸等行业的中外资企业单位和国家机关等事业单位的技术、管理部门从事软件设计、研究、开发、应用、咨询、项目管理、软件质量保证等方面的工作,得到了用人单位的的高度认可。十年来毕业生到国内外著名软件企业任职及进入国内外著名高校深造的达到了毕业生人数的近80%,一次就业率接近100%。 物理学(本科专业)按“物理学类”每年招生,学生进入二年级后分“物理学”和“应用物理学”2个专业培养,其中“应用物理学”为江苏省特色专业建设点。“物理学”专业的培养方向:理论物理、凝聚态物理。“应用物理学”专业的培养方向:光电材料物理、纳米结构物理。师资特色专业课程的主讲教师多数为教授、博生生导师,并且有海外学习或研究经历,与美国、德国、英国、加拿大、日本、意大利、新加坡等国及香港、台湾等地区的同行保持密切学术交流与合作。毕业去向近50%的学生保送或考取国内外著名高校或科研机构(国内主要有清华、北大、中科院等院所,国外有斯坦福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等高校),在物理学及相关的电子学、材料学、信息学科等领域攻读硕士或博士学位。绝大多数就业学生进入通讯、材料、光电、金融等大型企业或研究机构,从事技术研发或管理工作。 生物医学工程和生物医学工程(本硕连读)(本科专业)培养目标培养生物医学工程领域高水平、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掌握科学研究和工程应用的基本方法,能解决生物医学工程领域的工程和科学研究实际问题。毕业后主要在医学仪器、生物信息技术、生物医学材料、生物传感、脑科学及应用、医学信息处理等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研发和市场管理等工作。生物医学工程(本硕连读)专业分本科和研究生两个阶段进行培养和管理,本科阶段的学制为4 年,硕士阶段的学习时间为2-2.5 年。达到本科阶段培养要求后,可免试直升硕士阶段学习,并可免试申请提前攻读博士。主干课程生物医学传感器与测量,计算机结构与逻辑设计,信号与系统,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数字信号处理,单片机应用及设计,细胞与分子生物学,有机化学( 含实验),生物化学,生物医学材料学,生物分析化学,物理化学,基因组科学与技术。 生物信息技术(本科专业)培养目标培养生物信息技术这一前沿交叉领域的高水平、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掌握生物学与信息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术,能够在生物、医学和药学研究中熟练应用生物信息技术解决具体问题。毕业后主要在生物医药、生物医学工程、计算机应用等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工程应用或管理工作。主干课程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数据库原理及应用,生理学,软件工程,生物统计学,代谢工程,系统生物学导论,基因组科学与技术,医学成像理论,医学仪器。 材料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学院本科按照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招生。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是国家特色专业和江苏省品牌专业、江苏省优势学科,涵盖土木工程材料、金属材料、电子信息材料、先进材料制备与应用四个方向。具体研究包括:高性能水泥基复合材料、纤维增强复合材料、高分子基建筑材料、生态与环境材料、功能和智能土木工程材料、新型金属结构材料、先进轻质多功能金属材料、高性能金属基与陶瓷基复合材料、生物医学材料、稀土材料、电子信息材料、薄膜材料、功能陶瓷等。学院人才培养以“卓越化、国际化和研究型”人才为目标,拥有江苏省高校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基地和江苏省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并与多家知名企业联合建有产学研合作基地。部分学生将有机会在本科学习期间作为交换生到德国乌尔姆大学、法国公共工程学院、台湾中央大学等海外知名院校学习。 政治与行政学(本科专业)该专业为人文学院最早设立的本科专业,其所在的公共管理系在学术研究方面,尤其是在公共治理、公共政策和行政伦理的研究方面,实力雄厚、独具特色,取得了丰硕成果,共出版专著、教材40 多部,发表学术论文400 余篇。已完成国家级省部级课题多项,目前所承担的各类课题达27 项。获得国家级奖项5 个,省部级奖项9 个,以及多个校级奖。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旨在培养具有政治学、行政学、管理学的基本理论及专门知识的人才,本科生毕业时授予法学学士学位。 社会学(本科专业)社会学系与英国伦敦大学国王学院、美国阿肯色州立大学等高等学府建立了友好交流关系。社会学是国际公认的5 大社会科学之一,在学术研究和增进人类知识中居于基础性的关键地位,发达国家基本上每所大学都有社会学系。社会学在国内是个新兴专业,全国招生总量约为3000 人,还不到每年340 多万本科招生人数的0.1%,实属稀缺资源。社会学专业教育注重“文理交融”,毕业生既具备扎实的文科理论功底,又能熟练运用数理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是“文科中的理科生”。社会学属于法学门类,本科生毕业时授予法学学士学位。 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中文系近五年来承担国家社科基金以及省部级项目十余项,发表各类学术论著、论文200余篇,建成国家级精品课程两门,获国家教学二等奖一项。该专业师资力量雄厚,在编教师100% 博士化。长期以来,该专业在科研上形成两大特色:一是古典文学与现当代文学等专业基础扎实,二是人文素质教育研究成果突出。该专业采用宽口径培养模式,利用东南大学自然学科与工程学科的优势,促进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渗透与融合;注重将学生放在大人文环境中培养,强调文、史、哲、艺的融贯,夯实学生的大人文基础;利用小班教学优势,采用互动式、问题式、研究式的教学方式,强化学生的创新思维与能力。旨在培养具有较高文艺理论素养、扎实文史哲基本功、系统的专业知识以及掌握现代传媒技术、有较强管理能力和组织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本科生毕业时授予文学学士学位。 旅游管理(本科专业)东南大学旅游学科是国内较早发展的旅游学科之一,在旅游文化和遗产旅游、旅游规划与策划等方面的科研水平在国内具有较高地位。本科专业课程设置全面、新颖、务实、前沿,综合运用全英文、双语、中文及研讨、实践等多种教学形式,本科教学质量在全国旅游学业中享有很高声誉,曾获南京地区高等院校旅游教育十佳单位榜首,在高校专业排名榜中名列本科生“国旗团支部”答辩全国同类前茅。既可享受重点工科大学的现代化设备资源和技术资源,同时又可享受中华文化的熏陶,是东南大学旅游管理专业的特色所在。2000 年该专业设置的硕士点是江苏省内最早的旅游管理硕士点。旨在培养具有旅游管理专业知识,扎实的文史素养、良好的中英文表达沟通能力组织协调能力,能在各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旅游企事业单位从事旅游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本科生毕业时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哲学(本科专业)哲学与科学系是东南大学人文学院学科实力最强的系,其伦理学学科为江苏省重点学科和“985”重点建设基地。该系创立于1915 年,时为南京高等师范学哲学系,如今东南大学哲学与科学系秉承优良的历史传统,是我国培养高水平学术人才的重镇,确立了东大哲学“止于至善”之学统。目前,该系形成了以伦理学和科技哲学为轴心,以马克思主义哲学、外国哲学、中国哲学、宗教学为重点的学科布局。作为国内唯一以“哲学与科学”为系名的哲学系,东大哲学系不仅强调哲学与自然科学之融通,更强调哲学与一切科学之交汇,且通过学科间的交叉融合,追踪理论前沿,关注社会现实。本科生毕业授予哲学学士学位。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本科专业)该专业为各类大中型企业及事业单位、政府机构、经济管理部门、金融证券机构以及学校与科研机构培养高层次、高素质的从事经济信息管理、信息技术管理与管理信息系统设计开发的复合型专业人才。该专业要求学生具有坚实的数理基础,系统学习并掌握现代经济理论和管理科学方法以及现代经济预测与决策分析方法,掌握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等信息技术,精通外语,熟练应用先进的管理科学方法与信息技术工具解决实际管理问题。该专业学生基础扎实,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强,适应性强。专业方向(1)物流与供应链管理;(2)交通管理;(3)信息系统;(4)金融工程。主要课程管理学、经济学、运筹学、投资学、会计学、财务管理、生产与运作管理、数据库管理、管理信息系统、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预测与决策分析、电子商务、软件工程、信息技术管理、供应链与物流管理、客户关系管理等。 工商管理(本科专业)该专业培养适应网络时代发展需要的高级职业管理人才。该专业学生将熟悉经济活动规律与现代企业特征,具有现代管理意识与国际视野,勇于探索,厚基础,广知识域,高适应性,强实践力与研究力,善于战略思考,精通管理方案设计和执行手段,具有“敢创新,善创业,能创富”的能力,可在各类企业组织及政府部门行政事业单位从事战略管理、营销、人力资源管理等专业岗位的工作。本专业要求学生系统地学习管理、经济、金融、法律等方面的基础知识,牢固掌握市场营销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企业战略管理、运营管理、项目管理、财务管理等现代工商管理的理论与方法,突出管理方案设计和贯彻执行手段的培养,强调战略思维和创新两个重点,通过管理理论、企业实践与科研的三种结合,实现学生在知识、能力、智慧、素质四元结构的协调发展。同时,要求学生熟练掌握一门外语,熟练掌握计算机操作和应用的基本技能与网络时代的数据分析方法。专业方向(1)市场营销管理;(2)人力资源管理;(3)企业战略管理。主要课程管理学、经济学、会计学、市场营销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企业战略管理、运营管理、公司金融、项目管理、财务管理、电子商务等。 会计学(本科专业)该专业主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获得良好的经济、管理、法津、现代信息技术训练的复合型人才。该专业要求学生专业知识扎实、适应能力强,既懂会计又善于理财和经营管理,真正成为国家经济建设需要的、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专业人才。学生具有财务会计所具备的专业素养以及理论创新精神、实际解决问题能力等特点。能在企事业单位、金融单位、证券公司及政府部门和会计师事务所从事会计实务及理论科研方面工作。专业方向(1)财务会计;(2)管理会计;(3)财务管理;(4)会计信息系统;(5)审计。主要课程管理学、宏微观经济学、数据库原理、会计信息系统、中高级财务会计学、中高级财管理、审计学、成本管理、管理会计、国际会计等课程。 电子商务(本科专业)该专业适应网络经济时代对电子商务管理与工程专门人才的需要,致力于培养战略型、创新型的电子商务高级管理人员和高级工程技术人员。要求学生具有坚实的数理基础,掌握现代商务基本理论、管理科学方法、金融学和经济学的基本原理以及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了解互联网思维及其经济规律,掌握网络营销方法、电子商务技术与政策法规,熟悉电子商务行业商业模式和基本流程。注重学科融合,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富有创新创业精神的高级复合型人才,能到各类企事业单位、政府机构、金融机构以及高校和科研院所等从事网络工程与管理、网络营销与管理、信息系统设计与管理、互联网金融与管理等方面的工作。专业方向(1)网络营销与管理;(2)互联网金融;(3)移动商务和智能商务。主要课程管理学、运筹学、经济学、投资学、会计学、财务管理、供应链与物流管理、IT 战略与管理、IT 项目管理、互联网金融、软件工程、计算机网络与通讯、管理信息系统、企业资源规划、客户关系管理、电子商务概论、电子商务系统设计、电子商务经济学、网络安全与管理、电子商务法律、网络支付与结算、网络营销。物流管理专业 该专业坚持东南大学“重基储重实践、重素质”的本科教育教学传统和“卓越化、国际化、研究型”本科教育教学新境界,从全球化的视角致力于为社会培养具有扎实物流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的研究型、创新型和复合型高级人才。学生不仅具有物流管理、供应链管理、金融工程和财务管理等多领域的专业知识,还具备良好的科学素养、坚实的数理基础和较高的分析问题解决能力。毕业生具有现代企业经营理念和战略意识,具有创新和研究探索精神,就业面广、适应性强,能够从事物流服务、生产制造、咨询、信息技术和教育科研等多个行业物流领域的研究和高级管理工作,如物流与供应链金融服务、物流业务的运营规划、物流服务的组织、供应链管理系统的开发和维护等。专业方向(1)物流与供应链金融;(2)全球化采购管理;(3)电子商务物流。主要课程管理学、运筹学、统计学、计量经济学、博弈论、国际商务、国际结算、供应链与物流管理、物流学导论、物流运营管理、国际物流学、物流经济学、供应链金融、全球化采购管理、物流信息系统、服务科学导论、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物流系统仿真、供应链高级计划与排程、电子商务物流系统规划等。 物流管理(本科专业)专业方向(1)物流与供应链金融;(2)全球化采购管理;(3)电子商务物流。主要课程管理学、运筹学、统计学、计量经济学、博弈论、国际商务、国际结算、供应链与物流管理、物流学导论、物流运营管理、国际物流学、物流经济学、供应链金融、全球化采购管理、物流信息系统、服务科学导论、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物流系统仿真、供应链高级计划与排程、电子商务物流系统规划等。 国际经济与贸易(本科专业)该专业旨在为外贸公司、外资企业、银行、证券公司、国有大中型企业和政府涉外经济部门等培养从事国际贸易、国际企业管理和国际投资方面的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学生在校期间强化外语学习,具有较强的听、说、读、写及翻译能力;掌握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国际金融、国际企业管理、国际商法、国际市场营销、国际经济技术合作等方面的基础理论与知识,并结合实际强化应用技能的培训。毕业生具有专业理论知识扎实、适应能力强的特点,能胜任国际贸易、国际企业管理和国际投资等方面的工作。专业方向(1)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2)国际金融与投资;(3)跨国公司与国际企业管理;(4)国际市场营销。主要课程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管理学、会计学、国际贸易理论、国际贸易实务、跨国公司理论、国际金融、国际结算、国际市场营销、服务贸易、国际商法、外贸英语函电与谈判、外贸英语。 金融学(本科专业)该专业秉持“卓越化、国际化、研究型”的人才培养理念,旨在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系统掌握现代金融理论方法和实务技能,能灵活运用现代金融量化技术创造性地解决金融实际问题,具有止于至善的实践创新精神和良好专业素养,能胜任银行、证券、保险、信托、基金等金融机构及其他经济管理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工作的研究应用型、数理分析型、国际开放型的高素质复合型现代金融专业人才。专业方向(1)金融理论与政策;(2)银行经营与管理;(3)国际金融;(4)资本市常主要课程金融学原理、国际金融(双语)、宏微观经济学、投资学、金融时间序列分析、公司金融(双语)、金融风险管理、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双语)、金融经济学(双语)、中央银行学、金融学专业综合实验、行为金融学、金融工程学、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金融市场学、投资银行理论与实务、国际结算、证券投资学、保险理论与实务、金融财务分析等课程。 经济学(本科专业)该专业面向金融业、证券投资业、政府部门、经济管理研究院所、高等院校及各类企业,培养适应现代经济发展,具有创新思维和能力,能够胜任经济分析与经济管理、企业运营与咨询决策、经济学研究与教学的高级人才,为学生考研、出国深造和就业提供坚实的知识根基和宽阔的就业方向。该专业注重学生知识、素质和能力的综合培养,学生具有扎实的数学知识、较高水平的外语能力、计算机能力和人文科学理论知识,熟练掌握经济与管理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经济问题分析与研究能力,了解相关领域的经济工作业务,能担任企业经济与管理工作,适合于政府经济决策咨询部门工作和经济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专业方向(1)国民经济;(2)区域经济;(3)转型经济;(4)制度经济。主要课程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管理学、统计学、会计学、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货币银行学、产业经济学、环境经济学、公共财政学、劳动经济学、西方经济学流派、经济学原著选读、证券投资学、企业投资学、计量经济学等。 金融工程(本科专业)该专业秉持“卓越化、国际化、研究型”的人才培养理念,旨在培养专业理论基础厚实,知识结构合理,系统掌握现代金融工程理论方法,能够熟练运用现代金融工程技术进行金融计算与建模、金融产品开发设计、金融量化智能分析、金融风险管理、投融资决策,创造性地解决金融实际问题,具有止于至善的实践创新精神和良好专业素养,能胜任银行、证券、保险、信托、基金等金融机构及其他经济管理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工作的高素质复合型现代金融工程人才。专业方向(1)金融产品开发设计;(2)金融量化智能分析;(3)金融风险管理;(4)投融资决策。主要课程宏微观经济学、金融工程学、金融学原理、国际金融(双语)、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双语)、公司金融(双语)、投资学、固定收益证券、行为金融学、金融风险管理、金融市场学、中央银行学、金融衍生工具、R 语言与统计分析、金融计量学、金融建模、随机过程理论与应用、运筹学、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投资银行理论与实务、金融产品开发设计、量化投资、程序化交易、金融分析软件应用、金融工程专业综合实验等课程。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本科专业)该专业是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是江苏省品牌专业,江苏省重点专业建设点。2006 年,该专业全国第一家通过教育部组织的工程教育专业认证;2013 年,我国加入“华盛顿协议”后再次首批通过工程教育认证,为未来毕业生学历国际互认和申请注册工程师奠定了基矗学院根据电气行业的技术发展,不断优化培养体系和课程结构,体现了强电与弱电结合、电力与电子技术结合、元件与系统结合、计算机软件与硬件结合的特点,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具有扎实理论知识、宽广专业知识、较强工程实践能力的创新型工程技术人才。学院每年为本科生开设40 多门课程,包括电路基储电子电路基储计算机结构与逻辑设计、信号与系统、自动控制原理、电磁尝微机系统与接口等大类学科基础课,以及电机学、电力系统基储电力电子基储电力系统暂态分析、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电气检测技术、电力传动技术、微特电机及系统等专业课。学院所培养的学生理论基础扎实、工程实践能力强,在科学研究、工程设计与管理、产品开发等方面具有很强的能力。培养的毕业生历年都供不应求,深受国家机关、科研院所、等学校, 以及国家电网、南方电网等用人单位的欢迎和广泛好评,近三年的学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接近100%。毕业生还可根据自己的意愿,进一步在校内外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优秀毕业生可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并可硕博连读。本院与国际上多所知名大学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将为学生毕业后出国、出境留学、联合培养、深造创造机会。 英语(本科专业)以传授英语知识和语言应用技能为主,同时强化第二外语能力,兼融英语语言文学、国际金融、国际贸易、英语翻译等学科知识。主修课程基础英语、高级英语视听说、英语口语、英语高级阅读、英语写作、翻译、口译、语法、英美文学、英美概况、第二外国语、语言学、语言文学类、商贸类主干课程、计算机类课程等。升学与就业毕业生具有扎实的语言基础和口语能力、创新能力以及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本科毕业生可申请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也可报考硕士研究生或申请出国深造。毕业生可从事外事、经济、文化、新闻、教育、科研、旅游等领域的翻译、研究、教学、管理等工作。多年来,本科生一次就业率达98%,受到用人单位和社会各界的普遍赞誉。2014年外国语学院“Christmas Cosy Night”圣诞晚会承办并参与2014年第十一届中国模拟联合国大会日语系学生在当地成人式现场SEU 院系介绍外国语学院 日语(本科专业)主要传授学生日语语言文学、经济贸易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在日语听、说、读、写、译、科研等方面进行严格的训练,并强化第二外语英语的听说读写译的能力。这种“日语+ 英语+ 商务”的培养模式符合时代所需,为学生将来走上社会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此外,近年来日语专业积极贯彻国家及江苏省的国际化培养战略,每年均公派出学生30 余人赴日留学访问,在省内乃至全国高校屈指可数。国际化办学大大提升了学生的综合实力,就业时优势明显。主修课程日本概况、日语文言语法、日语泛读、科技日语、商贸日语、日本文学史、日本文学作品选读、日本文化概论、日语报刊阅读、日语概论、同声传译等。升学与就业实践证明,日语专业培养的毕业生,无论是在就业还是在升学竞争中都凭借其出色的日、英双语能力以及多元化的知识结构受到用人和招生单位的青睐。近几年来,日语专业毕业生的一次性就业率将近100%。有多名毕业生被保送或考取国内外著名大学攻读学位,主要升学高校有京都大学、东北大学、名古屋大学、早稻田大学、广岛大学、御茶女子大学、北京日本学研究中心、上海外国语大学等,其中有同学以突出学术水平获得日本文科省奖学金。主要就业单位有上海海关、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德勤会计事务所、普华永道会计事务所、中远船务、海企国际、南京夏普、IBM 等。我系毕业生的日语水平和工作能力得到用人单位的一致好评,就业前景光明。 化学(本科专业)主要专业课程大学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化工原理、仪器分析、工程制图以及电工技术基础,无机化学、有机化学Ⅱ、物理化学Ⅱ、结构化学等。 化学工程与工艺(本科专业)主要专业课程化工原理、化工热力学、化学反应工程、计算机辅助化工设计、化学工艺学、化工设备及化工厂设计、精细化学品、精细有机合成、分离工程、高分子化学、高分子物理及加工、聚合物合成工艺、功能高分子材料等。 制药工程(本科专业)主要专业课程化工原理、生物化学及分子生物学、生理药理学、微生物学、药物化学、药剂学、药物合成及制药工艺学、天然药物化学、生化制药、药代动力学、药事法规等。 交通工程专业( 交通工程系)(本科专业)东南大学是1987 年经国家批准的最早设立交通工程本科专业的院校之一。本专业现有专任教师31 人,其中教授16 人,副教授7 人,包括1 名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教学名师、4 名“国家千人计划”特聘教授和青年千人、1名“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以中青年教师为主体的专职教师队伍全部具有博士学位,建有江苏省交通规划与管理重点实验室、城市智能交通重点实验室。近年来,先后承接了国家973计划、国家863 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重点基金等一大批纵横向科研项目, 在公路与城市道路交通规划、建设、管理与控制等领域的成果获得4 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专业依托建设的“交通运输工程”国家一级重点学科在2012 年学科评估中排名全国第一。培养方向本专业以道路交通为特色,以国际化、卓越化、研究型为导向,培养具备交通运输系统分析与规划、交通工程设计及施工与管理、交通运输系统控制与管理及交通安全等方面知识及相关研究开发能力的高级工程技术及管理人才。2004 年《交通规划》被评为国家精品课程;2007 年专业教师入选国家级教学创新团队和教育部科研创新团队,专业被评为国家级一类特色专业建设点;2005 年、2009 年、2014 年连续获得3 项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励;2010 年入选教育部首批“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试点专业,2011 年入选首批国家综合改革试点建设专业,并设置“茅以升”班级,致力于优秀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毕业生主要就业于大型交通规划、设计、建设、管理相关的企事业单位和科研机构,近年来出国留学和攻读研究生比例约占60%。主修课程交通运输导论、画法几何与AutoCAD、工程测量、工程力学基储交通工程基储工程地质、土力学、运输经济学、结构力学、土木工程材料;专业主干课:交通分析、交通规划、交通设计、道路勘测设计、路基路面工程、交通控制与管理、道路交通安全等。 道路桥梁及渡河工程专业 (道路工程系、桥梁工程系 )(本科专业)东南大学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专业是我校历史悠久的特色专业之一,其前身可追溯至1943 年中央大学的路工组,曾拥有方福森、方左英、刘树勋、邓学钧、陈荣生、邵容光等全国著名的教授、学者。本专业依托“道路与铁道工程”国家重点学科和“桥梁与隧道工程”学科,科研实力雄厚,现有教授14 名,其中拥有工程院院士1 名、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 名,1名国家“千人计划”特聘专家,博士生导师17 名,副教授17 名,以及多位从国外学成归来的年轻学者。2010 年被评为江苏省品牌专业,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道路与桥梁工程江苏省优秀教学团队和国家级教学团队。本专业在国家高速公路网络系统建设中,解决了重大工程的许多关键技术问题。参与了沪宁高速公路、京沪高速公路、南京长江二桥、三桥、江阴长江大桥、润扬长江大桥、苏通大桥、杭州湾大桥、南京地铁等多项国家级重点项目的建设。培养方向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专业下设道路工程和桥梁工程两个培养方向。本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数学、力学、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的基础理论知识,掌握道路工程及桥梁工程领域内系统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以及相当的人文社会科学、法律法规、经济管理及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知识,了解国内外最新专业理论与技术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主修课程道路工程方向的主修课程:交通运输导论、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土木工程材料、工程测量、水力学、土力学、结构力学、交通工程学基储结构设计原理、道路勘测设计、路基路面工程、桥梁工程、弹性力学、基础工程、城市道路设计、道路桥梁工程案例分析、道路桥梁工程试验与检测、机场规划与设计、地铁与轻轨、道路工程施工与监理等。桥梁工程方向的主修课程:土木工程材料、工程测量、水力学、桥涵水文、土力学、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弹性力学与有限元、结构设计原理、桥梁工程、组合结构桥梁、桥梁基础工程、大跨径桥梁、钢桥、桥梁施工技术、桥梁养护管理、桥梁美学等。 交通运输 (运输与物流工程 )专业 (运输与物流工程系 )(本科专业)东南大学交通运输专业拥有4 位教授、6位博士生导师、5位副教授,90% 以上的教师具有博士学位,2008年被评为江苏省特色本科专业,2009年被评为全国运输与物流院校教学示范基地,2011年8月被江苏省经信委授予“江苏省重点物流研究基地”称号,2014年10月顺利通过教育部全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本专业以物流工程技术中心与载运工具运用工程研究所为研究平台,重点研究领域主要有现代物流技术、现代运输技术、运输环境管理与控制、运输安全管理与控制技术等,承接国家、省部及地方科研项目多项,年科研研究经费800余万元,近年来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3项、申请国家发明专利40余项、SCI与EI 论文100余篇,完成的科研项目大都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培养方向本专业以综合性、应用型、宽口径为特点,在现代运输、现代物流、运输安全与环境等方向进行重点培养。主要培养具备客货运输与物流工程的规划、设计、组织与管理等方面知识及相关开发能力,能从事客货运输系统的规划、组织、指挥、决策以及物流系统规划、设计与管理的高级工程技术及管理人才。主修课程运筹学、管理学、运输经济学、运输组织学、运输港站枢纽规划与设计、运输系统信息与控制、物流学、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物流信息系统、运输系统规划与设计、城市客运交通运营组织、汽车构造与原理、汽车运用工程等。 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 (地下工程系 )(本科专业)本专业依托岩土工程江苏省重点学科和“城市地下工程与环境安全”江苏省重点实验室。岩土学科创建于1954年,1981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现具有博士学位和硕士学位授予权。学科现有教授8名,副教授17名,博士生导师9名,其中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名,江苏拾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2名,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指导教师1名,江苏省杰出青年基金资助人选1名,留学回国人员11名。本专业在特殊地基处理、土的工程特性、环境岩土工程、原位测试技术、地下工程、桩基工程等领域中,取得多项重要科研成果,解决了重大工程的许多关键技术问题,先后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二等奖等奖项20余项,累计授权国家发明专利60余项,在国际岩土工程重要期刊发表论文百余篇。近年来,先后承担了国家973计划、国家86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重点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等一大批纵横向科研项目,年均科研经费达1000万元以上。培养方向本专业培养知识、能力和素质协调发展的岩土工程与城市地下空间工程领域的创新人才。掌握土木工程、城市地下空间工程、地质工程等学科基本理论知识,接受国家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的系统训练,能在地下空间开发利用与城市地铁轨道交通等领域从事工程勘察、规划、设计、施工、管理和科研等工作。主修课程交通运输导论、城市地下空间工程导论、工程力学基储土木工程材料、画法几何与AutoCAD、工程测量、郑州国家干线公路物流港效果图港航工程研究――长洲水利枢纽“城市地下工程与环境安全”江苏省重点实验室工程地质、土力学、岩体力学、结构力学、地下水动力学、结构设计原理、岩土工程勘察、基础工程、环境岩土工程、城市地下空间规划、地下建筑结构、地铁与轻轨、地下管网工程、隧道工程、地下工程施工等。 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专业(港航工程系)(本科专业)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专业的前身是1955年创办的港口与水工建筑物专业和航道工程专业,现有教授和副教授7人,其中有交通部跨世纪优秀青年科技人才、江苏拾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第三层次培养对象、江苏省高校优秀青年骨干教师等。本专业与中国交通建设集团多个子公司以及科研院、设计院合作建立有多个实习基地。近五年在航道工程、港口工程、河流海岸水动力学及工程泥沙、港航工程规划、港航工程经济与风险管理等,主持国家自然基金4项,承担省部级项目8项,厅局级科研项目27项,应用型项目15项;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4项,并取得了一批科研成果应用于工程实践。本专业近年来就业率100%,与国外多个高水平大学有学生交流和学术交流。培养方向本专业注重培养宽口径、能力强、素质高、有创新精神的高级人才,接受注册土木工程师(港口与航道工程)的系统训练,具备在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领域以及相关水利工程、土木工程、海洋工程等领域从事规划、勘察、设计、施工及管理等工作的知识和能力。主修课程工程制图、工程测量、工程地质、土木工程材料、工程力学、结构力学、土力学、水力学、结构设计原理、工程水文学、河流动力学、海岸动力学、港口规划与布置、港口工程学、航道工程学、渠化工程学、基础工程、水运工程施工、工程经济与管理等。 测绘工程专业 (测绘工程系 )(本科专业)测绘工程系现有教师23人,其中教授、副教授共15人,博士生导师3名,硕士生导师10名。近五年来,正式出版专著和教材15本,先后承接了国家863计划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一批纵横向科研项目100多项,年均科研经费达600多万元。本系拥有700多万元的各类先进仪器设备。测绘工程系的科研机构――南京北极测绘研究院有限公司,具有国家甲级测绘资质,是测绘工程专业学生的实习基地。培养方向本专业主要培养具有测绘工程基本理论知识,掌握卫星大地测量(GPS)、航空摄影测量与遥感(RS)以及地理信息系统(GIS)等先进技术与应用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可从事国家基础测绘建设、运载工具导航、城市和工程建设、国土资源调查等方面的测量工作,并能从事地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和应用、环境保护与灾害预防以及地球动力学等领域的工作。主修课程地形测量学、控制测量学、测量平差、工程测量学、航空摄影测量与遥感(RS)、数字图像处理、GPS测量原理及其应用、GIS原理与应用、建筑物变形观测、土木工程概论、工程监理等课程。本专业实践性很强,所有专业课都包含大量实习环节。 地理信息系统专业 (地理信息工程系 )(本科专业)地理信息工程系现有教师10人,其中教授、副教授共7人。先后承接了国家973计划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科技计划项目等一批科研项目,获得国家、江苏省和公安部科技进步奖励,取得了一批科研成果并应用于工程实践。地理信息科学专业是一个新兴的GIS理论与应用相结合的、且发展非常迅速的专业。本专业以“地理信息工程”学科为依托,以交通作为主要应用背景,以GIS在交通领域的应用为主要特色,从事基础地理信息系统的理论与技术方法研究、交通地理信息系统应用开发研究以及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集成应用研究,完成或承担多项国家和省级科研项目,目前正致力于网络GIS、空间信息视觉化、交通系统虚拟现实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培养方向本专业培养具有地理信息系统、计算机应用技术和遥感技术等方面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基础理论研究和技术应用开发方面科学训练的地理信息系统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主修课程本专业课程分为三类:计算机科学类、测绘与制图类、GIS及遥感类。开设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语言、数据结构、计算机图形学、全球定位系统(GPS)原理及应用、遥感技术及应用、数字图像处理、地图学、地图设计、计算机地图制图、地理信息系统原理、地理信息系统设计、地理信息系统开发、空间数据库技术等。 东南大学茅以升班(本科专业)为了适应交通领域对高技术拔尖人才的需求,学校2007年起特别开设了东南大学“茅以升班”。“茅以升班”是以我国著名土木工程学者、桥梁专家和工程教育家茅以升的名字命名。茅以升班分为“茅以升交通班”和“茅以升路桥班”,2015级茅以升班选拔不组织单独的选拔考试,将与大二开学前的专业分流同时进行,分流后在进入交通、路桥专业的学生中选拔最优秀的学生分别进入茅以升交通班和路桥班。培养模式茅以升班单独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和适应优秀学生发展的教学计划,实行滚动培养机制。学生前期培养要求掌握较坚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基本工程实验技能;后期培养则“突出研究、强化实践、致力创新”,着力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意识和能力。我院的重点实验室、省级人才培养基地、国家基础课程教学基地等教学资源优先向茅班学生开放,要求学生参加学科竞赛和课外科技活动,所有学生二年级下开始配备导师;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国际竞争力。定期邀请国内外著名学者和专家开设讲座或学术报告,开展优秀学生的国际交流项目,为学生提供到国内外高水平大学进行短期交流、学习、研究、参会的机会。培养目标卓越化、国际化、研究型。实施英才教育,采用灵活的教学模式和培养机制,培养基础宽、厚、专、交并行,富有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具有远大抱负和人生理想,在工程及其相关领域具有科学研究能力、开发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人才。 测控技术与仪器(本科专业)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以东南大学电类学科平台为基础进行宽口径招生,主要专业方向有:1.计算机测量与控制技术;2.工业检测与自动化仪表;3.机器人技术;4.传感网与物联网技术;5.车辆测控技术与工程;6.导航定位与测控技术;7.虚拟现实与人机交互技术。教学模式学院为学生开设有通识教育基础课、电类平台基础课、学科专业主干课和方向课、大型实验课和集中实践环节等,具有规范化、系列化和内容现代化的特点,既为学生奠定宽厚的基础理论,拓宽知识面,又反映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中的新思想、新技术、新工具、新手段。学院在创新人才培养方面形成了显著的特色和优势,拥有“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近五年来承担国家级和省部级教学改革项目11项,建立了“科研与教学相结合、学习与研究一体化”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了“理论教学、实践教学、课外研学、网络助学”的多方位人才培养特色,建设了两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机电综合工程训练中心”、“机电测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以及一个江苏省工程实践教育中心“物联网技术工程训练中心”和一个江苏省实验教学与实践教育中心“测控技术与仪器学科综合训练中心”。“测控技术与仪器本科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和培养方案的改革”获2004年江苏省教学成果一等奖,“建立科研与教学相结合、学习与研究一体化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获2009年江苏省教学成果特等奖和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于2009年被评为江苏省品牌专业及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2012年入选江苏省重点专业类。培养特色本专业人才培养重基础强实践,是教育部首批批准的“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实施专业之一。学生既要学习电子信息理论及应用、计算机科学基础及应用、控制理论及应用、光学与光电子理论及应用、机械基础理论及应用和测控仪器设计方法,也要学习经济分析、市场营销、管理及多门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学生进校后首先进行大类培养,按照电类统一的基础课和技术基础课进行学习,进入高年级学习阶段后可自选方向课深入学习。学生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宽厚的专业基础知识及能力、宽泛的测控技术应用能力、仪器系统的设计、开发能力及初步的经营与管理能力。学院重视课程建设,现建有国家精品课程5门及一批本科生seminar课程。《传感器技术》2013年入选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学院结合学科特点为学生课外研学活动提供了良好环境,在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优秀生培养方面具有特色和优势。学院本科生多年来在“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机械创新大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国际数学建模竞赛”等重大比赛中取得了优异成绩,仅近5年就获得了国际级、国家级及省级奖项80多项,三分之一以上的本科生在省级以上各类学科竞赛上获奖。国际交流学院和国外知名高校间建立有良好的学术合作和学生联合培养合作关系。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美国西北大学、加拿大维多利亚大学、意大利都灵理工大学、俄罗斯鲍曼工学院、新加坡国立大学、日本早稻田大学等国外大学有密切联系。通过学校途径,本科学生可到国外或境外高校进行交流与联合培养,如瑞典皇家理工学院、法国巴黎电子信息学院、美国密西根大学迪尔伯恩分校、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日本早稻田大学、台湾逢甲大学等。每年约有15%的本科毕业生出国交流深造。优秀的硕士或博士还有机会获得公派出国留学资格。此外,学院重视学生的国际化培养,每年都有来自美国、日本等高校的著名学者应邀担任我院客座教授,定期进行学术交流和讲演。在日常授课中,开设了一批由外籍教师以及国外留学教师担纲授课的全英文、双语授课课程,为学生的国际化培养创造了良好的学习条件。升学与就业学生毕业后就业适应面宽,可到科研院所、高科技公司、高等院校等企事业单位工作,也可在该学科或相关学科继续深造。多年来毕业生供不应求,得到用人单位的普遍好评,成为领域内的骨干力量。不少毕业生已成为各个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和高级管理人员,如微软副总裁沈向洋博士,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房建成教授,朱向阳教授,刘成良教授,江苏省轻工业厅马明龙厅长等。学院每年有40%左右的毕业生继续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或出国深造,其中一部分免试在本校或赴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院校读研以及到美、英、法、德、意、加等国家或地区留学深造。 工业设计(本科专业)专业特点本专业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视学科交叉与协同创新,并已形成了系统、科学的教学体系,建立了多个教研平台与实习基地,旨在培养能够在企事业、学校等单位从事产品设计和设计管理与策划,以及教学、科研的专门人才。培养富于人文关怀和科学精神,在本学科领域积极探索,勇于创新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主要课程现代设计史、设计表达、计算机辅助设计、产品语义设计、材料与工艺、家具设计、产品设计专题、信息设计、设计心理学、产品系统设计、产品形象设计研究、产品设计实践、设计文化考察等。就业范围毕业生可到电子、电器、通讯、汽车、家俱等生产企业、设计公司及相关部门和单位从事产品造型设计与开发、设计管理与策划及艺术设计等工作,也可到相关学校和科研单位从事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 美术学(本科专业)专业特点设有美术理论、美术创作及文化传播策划等专业方向,培养具有坚实的艺术理论基础与专业技能的高端美术专门人才。主要课程中外美术史;中外美术理论;艺术原理;艺术批评;中国画写生与创作;西方绘画写生与创作,中国书法临摹与创作;博物馆学;中国陶瓷鉴定;中国书画鉴定;艺术市场与管理等课程。就业范围美术教师;文化部门美术创作人员;博物馆、美术馆研究与管理人员;杂志、出版社美术编辑;画廊、拍卖公司策划与经济人;职业书画家等。 动画(本科专业)专业特点动画专业设有影视动画设计与制作方向,旨在培养既掌握动画基础理论又熟悉动画制作流程的高端动画专门人才。主要课程中外动画史、动画编剧、结构素描、主题速写、动画色彩、手绘原创技法、动画概论、动画软件应用、动画设计与制作、漫画设计与制作、动画后期合成等。就业范围可从事动画企划管理、动画原画创作、动画制作、广告传媒、影视传播等行业以及高等学校动画专业的教学与科研工作。 法学(本科专业)向选修课兼顾二级学科培养。本科专业教学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实施小班化教学、案例研讨教学及双语教学,坚持精英教育,围绕“交叉性、团队式、实务型”的办学思路,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推进教学质量工程和创新教育工程建设,努力塑造具有现代法治理念的“高境界、高人品、高素质”的复合型、实践型的高级法律人才。目前本专业有2门省级以上精品课程,法学本科专业为江苏省高校优秀特色专业、及江苏拾十二五”高等学校重点专业。本专业从2013起专门设置“工程法方向实验班”,面向文理科考生招生。本实验班旨在培养具有扎实系统的法学知识和工程管理基本专业知识、以及综合运用法学和工程管理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创新能力、能够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多样化法律职业要求的应用型、复合型的卓越工程法律人才。本实验班采取跨学科培养方式,由法学院与土木工程学院共同培养,学生除系统学习法学专业核心课程外,还需系统学习工程管理专业核心课程;采劝高校――实务部门联合培养”机制,与实务部门共同确定培养目标、共同设计课程体系、共同开发优质教材、共同组织教学团队、共同建设实践基地。本专业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尤其是通过模拟法庭、法律诊所和教学实习基地等实践教学环节,接受法律实务的基本训练,使学生具有运用法学理论和方法分析、解决法律实务问题的基本能力。近年来,本专业四年级学生国家司法考试通过率稳定在50%以上;学生班集体多次被教育部、团中央等授予“全国先进班集体”称号,本院学生参加的大学生创新团队曾获得全国大学生“挑战者”杯科技创新大赛金奖。本专业毕业生主要服务于国家司法、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律师事务所等服务机构,从事法官、检察官、公务员、律师、公司法务等职业,优秀毕业生可按学校规定获推荐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及进行硕博连读。近年来,我院本科毕业生升学、就业率稳定在96%以上。 拔尖创新医学人才培养试点班(本科专业)培养目标培养具有宽厚的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基础,扎实的医学基础理论知识,熟练的临床专业技能,优良的职业素养和国际视野的拔尖创新医学人才。选拔入学后,从临床医学专业(5+3 一体化)学生中择优选拔。主要课程1、大类学科基础课:系统解剖学、组织学与胚胎学、生理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医学微生物学、免疫学基础与应用、病理学、药理学、病理生理学、诊断学等。2、专业主干课: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临床基本技能、临床高级技能;科研训练I- Ⅴ等。培养及管理按照“拔尖创新医学人才”要求制定本硕博贯通培养计划,采用“分阶段、滚动式、淘汰制”学籍管理模式,完成规定学业、达到东南大学相应条件的,可被授予博士学位。 临床医学专业(5+3 一体化)(本科专业)培养目标培养具有良好思想道德和职业素质,具有较广阔和扎实的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具有扎实的医学基础理论与知识,具有熟练的临床专业技能和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具备发展潜力的医学专门人才。主要课程1、大类学科基础课:系统解剖学、组织学与胚胎学、生理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医学微生物学、免疫学与免疫学技术、病理学、药理学、病理生理学、临床流行病学、诊断学、医学统计学、预防医学等。2、专业主干课: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中医学、神经精神病学等。培养方案按照“本硕连读”制定人才培养计划,本科阶段学籍审核合格者转入研究生阶段学习,不合格者转为“临床医学(五年制)”。转为研究生者享受当年硕士研究生待遇,在国家级基地参加3 年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生完成学位课程,修满规定学分,通过校学位外语考试,临床技能考核合格,除获得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外,通过学位论文答辩,毕业时可获得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 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大类招生,含临床医学、医学影像学方向)(本科专业)学生入学后,经过一年半的基础课程学习,根据自己的兴趣、能力并结合对专业的了解,依据学习成绩、学生志愿和该类两个方向的容量,分流进入相应专业学习。培养目标a 临床医学: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思想道德和职业素质,掌握了较扎实的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和医学基础理论,具有一定的临床医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各级医“医路同行”――医学院2013届毕业生毕业晚会医学院杰出校友杨焕明、贺林院士、黄钢教授、翁建平教授等回访母校与同学面对面交流疗卫生、科研机构从事医疗、教学和科研工作,具备进一步深造和发展潜力的临床医学专业人才。b 医学影像: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思想道德修养和职业素质,具有扎实的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知识、临床医学和医学影像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医学人才,具备进一步深造和发展潜力的专门人才。主要课程1、大类学科基础课:系统解剖学、组织学与胚胎学、生理学、生物化学、医学微生物学、医学免疫学、病理学、药理学、病理生理学、诊断学、预防医学、医学统计学等。2、专业基础和主干课:a 临床医学方向: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中医学、神经精神病学等。b 医学影像学方向:断层解剖学、成像原理、影像解剖学、放射诊断学、超声诊断学、核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东南大学本科招生办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