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建 华大基因因曲折融资终上市 夹击之下如何自卫

华大基因要上A股 公司业绩没有想象中那么好
  12月18日,深圳华大基因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华大基因)的招股说明书一出,业界就再次将焦点聚向了这家国内基因测序行业的龙头企业。
  华大基因还没上市就已笼罩在光环之下——“全球最大的基因组学研发机构”、“世界领先的遗传学研究中心”、“生物界的腾讯”。坊间还把华大基因与腾讯、华为并称为“深圳三宝”。曾经最火的一段是2012年华大基因为华大科技进行融资时,上百家大大小小的机构组队去其深圳总部调研。此次披露的招股书显示,有超过20家机构在短短一年时间里扎堆进入。
  2012年起,不断有华大基因要上市的消息传出,最早的上市地点是美国,当时其融资估值参照公司是全球最大的基因测序设备公司Illumina(Illumina同时也是华大基因主要测序设备供应商)。2014年,彭博社曾报道华大基因改为赴港上市,甚至已经选定花旗与大摩作为承销商,但此后也不了了之。
  从2013年9月起,经过一系列股权腾挪与资本运作,此前的拟上市主体深圳华大基因医学有限公司已不复存在,新的上市主体由华大医学和华大科技重组而来。前者专注于临床诊断的基因测序服务业务,而后者主要业务是辅助科学研究所需要的基因测序业务,二者的核心技术相似。
  华大基因主要通过基因检测等手段,为医疗机构、科研机构、企事业单位等提供基因组学类的诊断和研究服务获得营收。此前华大基因方面从未披露过公司营收数据,对外界猜测也从不表态,媒体对这家机构宠儿的业绩情况曾有诸多猜测,如“早在2010年年收入就超过10亿元,2012年的营收则达到20亿元,净利润2亿元”。
  但此次发布的招股说明书终结了这些美好的猜测。华大基因2012年营收仅为7.95亿元,2013年、2014年及2015年上半年营收分别是10.47亿元、11.31亿元、5.65亿元,其净利润也颇令人担忧,华大基因2012年扣非后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仅为1692万,2013年、2014年及2015年上半年分别为6313万、2457万、6792万。曾经估值33亿元的华大科技2014年度净资产只有6.2亿元,净利润6485万元;今年上半年净利润仅为1182万元。
  华大基因主营业务的开展也存在行业监管政策方面的压力。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联合发出通知,要求在相关的准入标准、管理规范出台以前,任何医疗机构不得开展基因测序临床应用,已经开展的,要立即停止。而华大基因的主营业务中就包括了产前基因检测。
  据了解,华大基因的产前基因检测业务被指为“产前优生优育筛查服务”,违背现行法律,华大基因总裁汪建也承认其曾遭国家药监局两次下文叫停,但华大基因这方面的业务并没有停止。
  在主营业务收入结构中,华大基因生育健康类服务的收入占总营收比重逐年上升,今年上半年该比例为42.98%,相比之下,药物研发类服务收入仅占3.94%。而生育健康类服务就包括无创胎儿染色体异常检测、新生儿耳聋基因检测、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和单基因病检测等产前基因检测项目。
  筹备上市的过程中,华大基因还遭遇了高管“离职潮”,包括公司创始人之一王俊在内的四大高管同时离职。王俊在1999年华大基因成立时加入,曾担任华大基因研究院执行院院长,及华大基因CEO一职,后来在决策权归属问题上,与创始人兼董事长汪建产生了矛盾。
  据招股说明书显示,目前,王俊是华大基因第二大股东华大投资的执行事务合伙人,其仍持有华大基因10.5%的股权。
  除此之外,基因测序行业竞争激烈,华大基因还要面对很多强大的竞争对手。国内主要的基因检测服务提供商有贝瑞和康、博奥生物、上海伯豪生物、药明康德、金域检验、达安基因(002030.SZ)、迪安诊断(300244.SZ)、艾迪康、凡迪生物、安诺优达等。其中,达安基因2015年上半年实现营收6.2亿元,净利润0.66亿元。感谢赞赏!给好友秀一下吧
内容棒,扫码分享给好友
华大基因上市,基因产业将转向何方?
虎嗅注:随着华大基因即将在A股上市,精准医疗在中国市场的发展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然而已经挤进大批竞争者的行业,似乎并不拥有核心技术。那么基因测序还有哪些机会?本文对赛道中的选手、细分领域存在的机会和可能性进行了阐述。本文首发于《财经》杂志,略经虎嗅删编。文 | 孙爱民 编辑 | 王小华大基因上市,是近年来A股最受关注的IPO之一。这也是近年备受资本与舆论热议的基因测序行业的一个缩影。从2015年资本对基因产业的追捧,到2016年的小幅度理性回归,再到2017年上半年投资热潮趋缓,基因测序行业热点频出。作为中国基因测序行业龙头老大的华大基因,被称为基因测序的“黄埔军校”,被迫告别了一家独大的日子,迎接众多竞争者,尤其是与自家出来创业的近80家“华小”公司,在全产业链与细分领域的竞争,市场与技术的暗战接连不断。华大上市,是否会改变现在的竞争格局?“华大上市,更多的投资人会投基因测序公司,尤其是非医疗领域基金,这会催生更多的创业机会。”济峰资本创始合伙人余征坤分析,华大的基因测序收入本就是中国第一,上市前后的竞争格局不会有太大变化,但对于整个行业来说是利好的。如今基因测序产业的发展态势,很像2000年以前的互联网产业。与当年互联网产业不同的是,半疯狂状态的基因测序产业,已经有一些扎实的应用、成型的商业模式产生。“华大上市会给投资者一个信号,基因测序是一个造福人类的产业,国家很支持。”法国凯辉基金执行总监杨海鼎称,这会刺激资本。这个行业已有的泡沫需要挤掉,资本能否保持冷静,从技术、商业本身的逻辑出发,逐步认清整个市场状况,让热潮退去,还有待观望。红海之战尽管国内竞争格局早已形成,医疗创新企业与互联网公司不停进场参与竞争,华大上市,仍然算得上2017年基因测序产业的大事件。自2006年,第二代测序技术推出,DNA测序成本以“超摩尔定律”之势急速下降,全基因组测序成本从30万美元下降到1000美元,而且有望未来几年降至100美元。测序成本的下降,催生了市场的繁荣。国际著名投资咨询机构BCC Research数据显示,全球基因测序市场总量从2007年的 7.94亿美元增长至2015年的59亿美元,2020年将达到138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8.7%。与全球发展同步,中国的基因测序行业呈现了群雄逐鹿、百花齐放之势,各细分领域竞争激烈。短短十几年时间,200多家公司进入该行业,包括此次上市的华大基因与2016年底借壳上市的贝瑞和康,以及新三板挂牌的18家基因企业。随着基因测序成本的不断下降,在华大与贝瑞和康上市之前,基因测序行业已经发生了重大变革。在发展初期,国内的测序公司几乎采用同一个套路,即引进国外的基因测序仪,用于开发中下游的应用。基因测序的产业链上,上游为测序仪器、设备和试剂供应商;中游为基因测序与检测服务提供商;下游为使用者,包括医疗机构、科研机构、制药公司和受检者。作为现代生物学的重要手段之一,基因测序是对目标DNA进行碱基的序列测定,并进行各种相关分析。基因测序行业的用户为科研机构、医疗机构与个人终端用户。在中国,面向基础研究的服务商,大多为大型测序服务公司,以华大基因、诺禾致源、药明康德等为代表;面向个人终端用户,提供临床、医疗类的基因检测服务提供商,主要为医学独立实验室,以金域检验、达安基因迪安诊断、艾迪康、安诺优达等为代表。无创产前DNA检测,是公众接触最为广泛的基因测序服务。此外,药物靶向治疗检测、遗传缺陷基因检测、致病基因检测、肿瘤基因检测、病原微生物检测、疾病风险评估等,是面向个人终端的医疗服务,同时也是测序企业扎堆的领域。在美国,基因测序行业每个细分领域往往只有四五家公司竞争,中国则不然,每个细分领域都吸引了众多公司参与。通过查询各个公司官网的服务介绍,《财经》记者不完全统计,仅提供疾病风险评估服务的公司就有近40家。最早进入测序行业的华大基因、贝瑞和康、诺禾致源、安诺优达、达安基因等,处于行业竞争的第一梯队。它们往往在全行业上中下游全面布局,并且拥有自己的一个或几个主打产品,后进入的公司往往在某个细分方向做开发。基因测序行业的中下游领域,进入门槛相对较低,大部分公司缺乏核心技术与竞争力,只是服务提供商。和玉另类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曾玉接受《财经》记者采访时分析,这个产业以后会强者越强、弱者越弱,投资机构看重公司的全盘战略,“没有长期竞争力与固定价值观的公司,可能就会消失”。中晴蓝沃资本管理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何岩则倾向于没有资本支撑的中小企业将会更加困难,已经有产品上市、有资本支持,并能独辟蹊径的基因检测企业可能有很好的发展前景。对于整个行业,大批公司扎堆细分领域有利有弊。“几年前,有的公司连测序仪器都没有,买台打印机就能出报告。”安诺优达CEO陈重建说,企业扎堆可以快速地拓展、教育整个市场,而且行业的繁荣会加快监管机构规范市场。不可避免,扎堆也会带来价格竞争、服务混乱。比如,不少基因检测公司与医疗机构进行合作,由医生开方子,通过医院的肿瘤科、检验科、病理科等科室,以临床试验的形式为个人开展诸如癌症基因检测、遗传病基因检测等服务。这属于产业的灰色地带。“行业仍需监管部门的进一步规范。”陈重建说。站在这个行业的第一梯队的企业,已拥有成型的商业模式、稳定的现金流,而且完成了全产业的布局,看上去一切就绪,但仍欠东风。在中国,基因检测产品要在临床医疗使用,需要得到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CFDA)的批准,提供基因检测诊断的医疗机构则需要国家卫生计生委批准。目前,CFDA只批准了无创产前检测(NIPT)的注册证,其他的临床应用都没有注册证。于是,之前一些企业只能将注意力停留在科研上。随着测序仪价格下降,很多研究机构自行购置测序设备,再加上来自诺禾致源等公司的竞争,2016年,华大基础科研类服务营收下降逾25%,占主营业务收入不足五分之一。从成立之初到2014年,基础科研类服务一直是华大主营业务收入的最大贡献板块,动植物分子育种、动物克隆、数据库、生物技术外包等服务,带有强烈的科学家办企业印记。但受上游供应商钳制导致缺乏自主定价权,以及竞争对手的兴起等,从2014年到2016年,华大在这一板块的收入每年以超5000万元的速度下降。这也是全行业面临的共同问题。单纯从上游供应商购买设备,B2B面向研发机构,提供简单的测序报告就能轻松赚钱的时代已经过去;基于测序数据,研发直接面向消费者的医疗临床与健康应用,才能在未来竞争中占得先机。上游卡死了脖子像中国的行业突进一样,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基因测序产业也异常繁荣,甚至Google、IBM、索尼、三星等都在积极进军基因产业。美国基因测序行业分为两类:提供商业化收费服务的公司,与提供临床阶段服务的公司。个人基因组测序代表企业有23andMe、Knome和Foundation Medicine。其中,23andMe是少有的可以向健康人提供基因测序服务的商业化公司。4月,美国食品和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23andMe个人基因组服务遗传健康风险检测用于10种疾病或病症的检测,这是FDA批准的首个直接面向消费者的检测。这和三年多前的光景完全不同,那时FDA叫停一度被追捧的23andMe的服务,称其违反了联邦法律,只有获得FDA批准的医学测试才被允许做基因检测。FDA的顾虑是,疾病检测具有一定风险,万一检测失误,人们由于恐惧将来会得乳癌就做了乳房切除手术,人们的健康损失,谁来担此责任?在给出一系列的数据证明后,23andMe终于回归基因测序市场。23andMe公司此前出售的基因检测仪器使用试剂仅为99美元,声称被检测者只需采集自己的唾液即可分析出DNA特征,可检测是否患上糖尿病、心脏病、乳腺癌等240多种健康预测。“23andMe属于互联网科技公司,只是提供便捷的途径,而华大基因等本质上是基因科技与生命科技公司。”曾玉认为,23andMe与国内第一梯队的基因测序公司,虽在产品表现形式上有相同之处,但不足以对后者构成威胁。美国公司对中国测序行业最大的威胁,来自于上游测序仪器的绝对优势。全球基因测序行业的上游设备供应,被数家美国公司占据了绝大部分市场份额。2015年,美国Illumina、Life Technologies和Pacific Biosciences三家公司,在全球基因测序仪市场中合共占据94%份额,Illumina是老大。图/视觉中国由于缺乏自主研发能力,中国的基因测序公司,使用的二代测序仪器,主要由美国公司提供。测序仪的垄断,使中下游的服务提供商寝食难安,不仅失去测序服务的自主定价权,还会受到供应威胁。为摆脱上游供应商的钳制,国内基因测序公司做了不同的尝试。华大并购了美国测序仪制造商CG(Complete Genomics)。与测序仪龙头“和平共处”、合作开发,也是一种可行之道。贝瑞和康、安诺优达和诺禾致源,分别与Illumina公司签署合作研发测序仪的协议。贝瑞和康旨在推出基于中国市场的高通量基因测序系统解决方案,安诺优达致力于与Illumina联合开发临床和学术延展应用的高通量测序平台,诺禾致源则开发应用于生殖健康和肿瘤的二代测序平台。2015年3月,贝瑞和康与Illumina共同研发的NextSeq CN500,获得CFDA审批。一位业内人士分析,贝瑞和康与Illumina“联姻”,直接促成了前者商业模式的转变,由购买仪器做测序,转成直接将测序仪和试剂提供给医疗机构,公司的市场网络覆盖迅速追上华大,大有超越之势。华大招股书显示,华大基因在国内的服务范围覆盖了31个省区市的1500多家科研机构和800多家医疗机构。贝瑞和康的官网则显示,其“市场网络覆盖国内30多个省区市超过2000家医院”。2017年3月,安诺优达发布与Illumina共同研发经CFDA认证的新款桌面式高通量基因测序仪NextSeq 550AR。“研发测序仪,是全产业链布局的必然过程。需要有一个学习、技术积累、创新的过程,先进行复制、移植式的创新。”陈重建说,安诺优达可能会等到测序仪更小,到像pad、优盘一样便捷的时候,布局自主研发。除了收购与合作开发,2015年8月,紫鑫药业所属的中科紫鑫发布了BIGIS二代测序仪,并称是“中国第一款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实用型国产测序仪”。上述业内人士分析,目前的测序仪,还是Illumina的更优一些,“CG的读长太短,短期内中国想要生产出自主研发的、比Illumina技术更好的测序仪,比较难”。哪些细分领域是“黑马”经历了2015年的热捧,2016年的资本小幅理性回归,2017年上半年的热潮趋缓后,泛泛的基因测序已经无法吸引资本的目光,未来的行业热点将在于技术突破,或者商业模式的突破。做一次全基因检测,会产生100多G海量数据,其中能被用于科研与临床应用的,只是蛋白编码基因与少量的非蛋白编码基因,占整体数据的1%-2%之间;而这部分数据中,被研究透彻的、能将之与疾病关联后得以应用的,占1%。“但这是一个非常大的潮流。人们的检测理念已经改变,以前只是测个血等,现在通过蛋白看到更多的个体差异,来制定特定的治疗方案和健康方案,设计药品的原理也发生了改变。”杨海鼎说。基因检测最被看好的临床应用市场,在肿瘤领域。Illumina预测,基因测序在肿瘤诊断与治疗应用方向的市场容量为120亿美元,是基因测序最大的应用市场。基因测序技术应用于肿瘤个体化治疗,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肿瘤易感基因检测,即利用DNA测序技术,确认导致患者患病的基因或者受检者是否携带有肿瘤易感基因,寻找患者适用的肿瘤靶向治疗药物或者其他适宜的治疗手段;二是肿瘤靶向药靶点检测,即在分子靶向药使用之前检测病人是否携带药物靶点,实现肿瘤的个体化治疗,以提高用药效率,达到最佳疗效并减少治疗费用。“这是一个巨大的市场,人类基因组计划完成也就十几年的时间,现在分子靶向药也就几十个,等有几百个的时候,很多疾病可能都要先测基因,再用药。”余征坤说。在靶向药物的选择方面,基因检测行业在一代测序时代就已经开展,升级版的高通量二代测序,在业内也得到广泛认可。此外,基于ctDNA(肿瘤患者血液中游离的来自肿瘤的DNA)的基因检测,对肿瘤进行动态监控的应用也比较成熟。在肿瘤的早筛方面,Grail公司正在融资,针对不同的癌症进行数据积累、构建算法,以提升肿瘤预测的精准度。日,国家卫生计生委医政医管局发布了第一批肿瘤诊断与治疗项目高通量基因测序技术临床试点单位名单。据不完全统计,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深圳华大临床检测中心、广州达安临床检验中心、杭州迪安医学检验中心、北京博奥医学检验所等20家机构入选。肿瘤的基因检测应用不同于NIPT,是一个领域,而不是单一的产品,况且存在不同的肿瘤、不同的发展阶段,未来整个领域的服务产品将呈现多样化,这对监管也提出了挑战。此外,很多疾病与微生物有密切的联系。“微生物的基因检测,将会是另外一个重要分支,借助高通量测序技术,可以解密微生物跟疾病、健康、营养的关系。”陈重建说。医疗产业是一个具备防御性的行业,资金量的注入非常大,相比其他行业,波动性不大。“不像AR/VR,热点来得快、退潮也快。”杨海鼎分析。下一件大事情其实,仍处于初期阶段的基因测序行业,未来还有很多可能的发展路径。那么下一个颠覆性的创新、下一件大事情可能发生在哪些环节?“基于基因测序的传统服务,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去进行一些机器学习、分布学习,在基因测序基础应用之上的迭代、升级,是未来的大方向。”曾玉说,无论是硅谷,还是中国的互联网巨头,普遍认为基于基因测序的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的大数据应用,“是下一个大事件”。事实上,已经有不少互联网巨头跨界进入基因市场。如誉衡基因和京东合作开展基因健康业务;IBM、Intel、阿里、华为等将基因大数据作为云平台战略重要组成部分。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的落地,促进临床大数据和基因数据的结合,极有可能独立成为一个跨界产业。陈重建十分看好“基因+”大时代的到来。“人的生命周期这么长,基因检测未来应用的领域很广,未来可以实现基因加保险、动植物改良、加健康、营养、运动等。”在美国,出现了多种针对基于基因检测的NIPT商业健康保险,购买保险的消费者可以由保险公司买单支付NIPT费用。国内也有尝试,2015年,互联网保险公司众安保险与华大基因,联合推出首款互联网基因检测保险计划“知因保”,将互联网保险与基因检测技术“联姻”,为用户提供前端风险预防、中端风险管理到后端风险处置的健康管理方案。未来,这一领域上游的测序仪机器会变小,甚至像pad、手机、U盘一样大小;从现在的B2B端到未来B2C端;在中游,大数据的积累,基因测序技术会与AI等数据挖掘技术的结合,如今云计算、AI带来的改变,都会在基因大数据上发生;下游的应用层面,更多算法的开发,能够确定基因与各种疾病的关联度,惠及疾病的诊疗、预测。英国的测序新秀Oxford Nanopore,研发出了一种平板大小的台式测序仪PromethION,已经上市的便携式测序仪MinlON,更是只有U盘大小。如今国内应用市场,仍以二代测序仪为主,三代测序仪在科研机构少量使用。短时间内,二、三代测序仪将并行存在,但未来一定是属于三代测序仪乃至更新版本的天下。“中美等国实施的精准医疗战略,不只是疾病的精准诊断,是基于每个人的基因对健康实施精准策略,给每个人建立基因档案,就需要更便宜、速度更快的DNA检测仪器。”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博士生导师何大澄说,现在的基因检测对于个人来说是“有能力实现,但需要花大价钱”。与前两代测序仪器不同,第三代基因测序仪器属于单分子测序、测序过程无需进行PCR扩增,未来技术优化与商业化后,能做到更快、更便宜测序,个人全基因组测序甚至会降至1000元以下。不过何大澄强调,不管是未来基于基因测序的精准医疗的实现,还是测序行业本身的产品市场化,都会不可避免地遇到个人数据的隐私问题。“基因数据背后是个人的疾病风险、药物风险等,这对于个人的就业、婚姻、社交等都是不适合披露的。”何大澄说,在科研中,他会将样本的个人数据进行技术处理,使之不可回溯到个人。“未来不管是在健康管理,还是在药物研发领域,都需要法律法规来规范市场参与者的行为。”国内的基因测序公司,多在中下游布局未来。20多家公司在基因数据库与分析方面布局,近40家公司在研发基因数据与各种疾病的关联度,70多家公司锁定肿瘤相关领域。基因测序行业,从刚开始的不规范,变成了一个走向规范、为资本市场和大众接受的行业。当经济放缓时,医疗的增长反而是健康的,来自房地产、能源等行业的资金都可能向医疗产业转移。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网立场
发表,并经虎嗅网编辑。转载此文章须经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及本页链接。原文链接https://www.huxiu.com/article/207531.html
未来面前,你我还都是孩子,还不去下载 猛嗅创新!
后参与评论华大基因曲折融资终上市,众“华小”夹击之下如何自卫|《财经》特别报道华大基因曲折融资终上市,众“华小”夹击之下如何自卫|《财经》特别报道八卦光誉百家号近些年的狂飙突进已使基因测序行业成为“红海”,行业上中下游亦存在各自的发展壁垒,这让不少人看淡华大基因的长期业绩。(7月14日,华大基因正式登陆创业板,仪式上,一群“特殊嘉宾”登台为华大基因敲钟。他们分别是华大基因员工、唐氏综合症患者代表佟星女士、陈宥臻先生,肿瘤患者代表胡荣川女士,CORD罕见病发展中心创始人、瓷娃娃患者代表黄如方先生,地贫患者代表林烯婷女士,Can众创空间创始人江文山先生。图/视觉中国)《财经》记者 龚奕洁 陆玲/文 王东/编辑日,深圳证券交易所举办了一场特殊的敲钟仪式,唐氏综合征代表、基因检测用户代表,以及关爱罕见病和残障群体人士等6名代表,敲响了华大基因(300676.SZ)A股上市的钟声。当天,身着红色T恤的华大基因董事长汪建用一组数字、一个红烧肉的故事,和一个五年不减持的承诺,讲述华大基因的成就、对政府支持的感激,以及长足发展的自信。像联想一样,华大脱胎于中国科学院。汪建曾一度排斥上市,当他扭转态度拥抱资本时,又因极高的融资估值和强硬姿态,备受争议。不过,自登陆创业板以来,华大基因已连续五个交易日涨停,市场以狂热的情绪表达了欢迎,不少机构惊呼又一匹“白马”奔来,甚至有机构给出了80倍的天价估值。这使人渐渐淡忘上市之前,证监会发审委对华大提出的多达59条的反馈意见,涉及融资、重组、公司治理、盈利等多个方面。尤其是,近些年的狂飙突进已使基因测序行业成为“红海”,行业上中下游亦存在各自的发展壁垒。作为该行业的龙头公司,不少人看淡华大基因的长期业绩,市场对它的业绩能否支撑起一、二级市场如此高的估值仍有疑虑。登陆A股成立于1999年的华大,是深交所第2001家上市公司,首次公开募股的发行数量为4010万股,发行价格为13.64元/股,募集金额5.47亿元,募集资金净额4.83亿元。自2015年12月递交招股书以来,华大基因经历了一年的等待。得益于证监会IPO加速放行,华大基因在2017年迅速完成反馈、过会和上市。与此同时,基因测序领域另一龙头贝瑞和康借壳*ST天仪(000710.SZ)上市的重组方案已在4月通过证监会审批。但因其尚未完全完成重组与更名,“基因测序第一股”的称号终于被华大基因摘得。人们在为华大背后的机构股东计算,还要有多少个涨停板他们能覆盖投资成本时,亦为新股申购阶段因未及时缴款而弃购了的5万股扼腕叹惜。“我们的中签率其实比较低,股民的认购热情比较高。但好多认购到了却没有及时缴款,就给收回了,应该很后悔吧。但我们的承销商开心啦。”华大基因CEO尹烨说,按照规定,被弃购的新股归由承销商中信证券包销。华大的主营业务是基因检测,面向医疗机构、科研机构、企事业单位等提供基因组学类的诊断和研究服务,业务分为生育健康类服务、基础科研类服务、复杂疾病类服务和药物研发类服务四大类。近三年来,华大基因的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1.31亿元、13.19亿元和17.11亿元;净利润分别为0.58亿元、2.72亿元与3.5亿元。生育健康类服务是华大基因的主要营业收入和利润增长业务,而基础科研类服务的贡献则逐年递减。生育健康类服务2016年对华大业务的贡献占比达54.62%,主要以预防新生儿缺陷的无创产前筛查(NIPT)为主,这是基因测序临床应用最成熟的领域。在NIPT领域,华大基因占到30%-40%的市场份额。华大基因的发行市盈率为22.99倍,但多家券商对华大基因市盈率的预计在55倍-80倍不等,对应目标价46元-94元/股。综合多家券商研报来看,除看好全球基因测序市场百亿美元的市场空间之外,华大基因在NIPT领域的市场占有率和成长空间也是重要因素。国信证券认为,受益于无创产前领域、肿瘤筛查和个性化诊断领域双轮驱动,华大基因业绩有望在未来三年大幅增长。预计依托NIPT的生殖健康领域未来三年保持30%左右的增速,复杂疾病领域有望保持17%的增速。分析人士也普遍看好大数据对于未来科研和商业化的重要性,而华大基因背靠国家基因库,拥有大样本数据资源,且具有分析能力。尽管如此,华大基因上市过程中,质疑声不曾停止。日,证监会官网发布《深圳华大基因股份有限公司创业板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申请文件反馈意见》,长达19页、事涉59条。在这份反馈意见中,发审委对密集重组后华大基因与华大控股之间的独立性提出尖锐质询。华大基因2016年盈利3.3亿元而华大控股则亏损10亿元,证监会要求华大基因说明和华大控股及其他企业是否存在与发行人共用资产、分担成本等利益输送情形等。对此,华大基因董秘徐茜对《财经》记者解释称,控股股东虽然在2016年发生较大金额的亏损,但仍具有持续经营能力和较为多元化的资金来源,不会对发行人的生产经营或股权稳定产生不利影响。截至记者发稿,华大基因没有就“持续经营能力和较为多元化的资金来源”做进一步解释。发审委还要求华大基因说明是否具有独立研发体系,是否存在华大控股和关联企业承担研发费用的情况。对此,华大方面表示,其拥有独立的研发体系,具备相应的研发人员、设备、场所、知识产权等研发要素,不存在对控股股东的依赖,而且华大基因的研发能力可以有效保障持续盈利能力。最终,华大基因的说法得到了证监会的认可,获得了期盼已久的上市批文。曲折融资路华大基因的融资历史有种逆袭的感觉,从一开始拒绝,到后来的遇冷,在上市前又遭到追捧。华大基因背后有40家PE、VC,共持有上市主体38%的股份。敲钟演讲中,汪建亦感谢了资本在华大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华大以前是一个很理想化的创业公司,穿着拖鞋短裤的测序员,多数人就知道钻研技术。”一位已离开华大基因的前员工如是形容。作为一群科学家创办的公司,那时华大人高举着不上市的FLAG。“汪建认为自己做的是长远的事情,而资本总是短视的思维去衡量业绩。所以不愿意用投资人的钱,而更希望用银行贷款等方式。”华大基因的外部股东与董事之一、盛桥投资的金春保如是说。盛桥旗下多个基金先后参与多轮华大基因的融资,与汪建打交道多年,并称认可华大基因对于生命科学的价值观。华大的融资主要是三轮:2012年为华大科技融资、2014年为华大医学融资、2015年为医学与科技重组后的华大股份融资。2012年9月,华大美国基因测序仪器生产商Complete Genomics(GNOM,下称CG)宣布为并购拟出让旗下华大科技的股权筹措资金。最初之所以选择出让华大科技的股份,是因为2012年时华大科技是发展最成熟的,也是唯一有业绩体量的机构,彼时华大医学尚处于萌芽状态,“连收入都没有”。据投资人介绍,华大科技首轮融资时,并未出现“投资人蜂拥而至抢投”的情况,事实上,那时候有许多投资人看了之后放弃了。在商业模式不明朗时,华大科技33亿元的估值并不低。“当时我们不是没有纠结过,因为华大科技是to B的业务,它的成长空间有限,而且成长速度远不如医学那么快。”一位参与首轮投资的投资者表示。“坦率地讲,我们盯着后面,如果华大医学开放融资,可以优先投资。”金春保说。当时急需融资的华大科技并没有后来那么强硬的融资态度,投融资双方的话语权平等。以光大控股为代表的投资人则为自己挣取到了相当的利益。包括可以在华大医学融资时有优先投资权和8.5折的投资优惠。这一优惠在后来华大医学的融资轮中,为这一轮投资人争取了很大的利益。这也是为什么后来披露出来的融资文件中会出现在相近的时间节点“同股不同价”的原因。《财经》记者获得的一份华大科技2012年的投决报告显示,华大科技当初承诺业绩2012年收入不低于6.5亿元,2013年净利润达到2.6亿元,2014年净利润不低于3.38亿元。然而,2015年的华大基因招股书显示,华大科技2013年、2014年的净利润分别为约0.97亿元、0.65亿元,远低于承诺。华大科技单独上市渺茫,与被看涨的华大医学合并成为必然。随着NIPT等临床应用大规模发展,占据市场最大蛋糕的华大医学格外引人关注。2014年上半年华大医学启动融资,尽管估值叫到了100亿元天价,却引来投资人抢投的盛况。“第二轮投资者看到了这个行业长远的爆发式增长,和华大医学巨大的应用市场。”一位投资者表示。然而同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CFDA)叫停了NIPT临床应用,华大医学的盈利腰斩。“如果不是遇上叫停,也许估值会更高。”上述投资人说,就当时来看,政策沟通有转圜的可能性很大。果不其然,十个月后CFDA即开放试点资格,华大入选第一批试点,算是赢在起点。在投资者正式注资华大医学的前夕,2014年5月,华大注册成立员工持股平台华大投资(有限合伙),并将华大控股所持有的华大医学32%的股份作价4480万元转让,与外部投资人的投资成本价格相比,相差甚远。“员工持股平台早在2012年的时候就已经商量过,但是当时连华大内部员工都对发展存疑,一直也没有实缴。”华大基因CEO尹烨表示。在华大投资的股东名单中,尹烨个人持股排在第五,而这份名单中的不少人,如今都已离开华大基因。华大2014年曾计划,华大科技与华大医学分别赴港股和A股上市,为符合港股上市的要求,将持股主体变更为相关的境外持股主体,海外投资者占比超25%。其后又变为内资。华大医学与华大科技也于2014年12月启动重组合并为华大基因,整体估值约191亿元。这一估值在一级市场的PE水平很高。2015年上半年启动第三轮融资,仅和玉高林一家就投出了20亿元,一跃成为持股11%的最大外部股东。共40家外部机构投资者,在华大基因的董事会中占据三席。各轮投资者以推举的方式推举出洪涛、金春保、陈鹏辉作为代表担任。“从华大的经营管理和收购整合我们付出了不少心血,也在给华大业务发展介绍客户;在上市过程中尽力督促、帮助公司重组。”一位董事说。与“华小”共处华大基因不断有人才出走创业,这些企业被称为“华小”,而华大基因也被誉为“基因界黄埔军校”。然而,这样的称呼算不上赞美,往往带着对企业文化和管理层分歧内耗的疑问。华大基因的主要竞争对手,就是“华小”。原华大医学负责人高扬出走创建了贝瑞和康,在无痛产前应用上与华大基因平分秋色,并借壳*ST天仪先一步登陆创业板;原华大基因副总裁李瑞强创建诺禾致源,在科技服务领域盈利超过华大基因;原华大医学副总裁易鑫等人创建吉因加,专注肿瘤检测;原华大基因二号人物、CEO王俊带领华大科技CEO李英睿等人出走,创建碳云智能,创业方向围绕生命大数据。“我们可不敢叫他们‘华小’,我们称他们为‘华创’。”尹烨称,这些企业从华大基因出走试验新的可能,也非常有可能成为华大基因生态圈重要的合作伙伴。日,华大基因领衔向吉因加投资2亿元,支持其启动cfDNA基线计划,建立中国人肿瘤基线数据库。吉因加正是华大基因肿瘤团队出走的结果,这次战略投资是基于对吉因加团队的了解和发展的认同。但是,各个有做大趋势的“华小”,直逼华大,甚至有超越的可能。2011年底,华大基因与贝瑞和康几乎同时向市场投放NIPT产品,在各大医院迅速铺开。华大招股书显示,2012年、2013年、2014年和2015年上半年,公司在生育健康类服务的收入分别为0.92亿元、3.27亿元、3.57亿元和2.41亿元。贝瑞和康借壳天兴仪表的重大资产重组草案则显示,2013年、2014年、2015年和2016年上半年,贝瑞和康在生育健康类上的收入分别为2.58亿元、3.34亿元、4.45亿元和3.85亿元。“华大基因带动了基因测序产业的发展。”华大基因人力资源总监李治平表示,“事实上,人才有出也有进。近两年华大基因的员工团队较为稳定。”华大自卫之路华大基因和贝瑞和康两大基因测序公司的上市,会加速行业洗牌,进入大浪淘沙的阶段,较成熟的领域会向大企业倾斜,市场集中度进一步集中。基因测序的产业链可以根据“仪器-服务-应用”划分为上中下游。在上游的仪器和试剂领域寡头效应明显,美国Illumina公司占据了全球83.9%的市场。2010年,华大基因一举从Illumina购买128台测序仪,成为Illumina签下的最大一单,华大借此一跃成为全球最大的基因测序服务提供商。但此时的华大人更倾向于认同自己科研人员的身份,对未来的市场没有明朗的目标。2012年,Illumina曾停止向华大基因出售最新的测序设备,对华大算是当头一喝。对此,有两种说法,一是Illumina要提价,华大感到了威胁;二是,由于华大要收购CG(Complete Genomics)。2013年,华大以1.17亿美元完成对CG的收购,基于CG的测序仪研发技术,华大研发了BGISEQ-500、BGISEQ-1000和Revolocity;并且,华大还与Life Technologies合作,基于后者的Proton测序仪开发了BGISEQ100。2014年6月,华大推出的BGISEQ-100和BGISEQ-1000率先获得了CFDA的上市审批。华大的招股书显示,这两款仪器“目前已广泛用于无创产前基因检测服务”。“不通过投资与并购的方式,单纯靠自己研发,这在基因测序仪的生产领域是很难的。”法国凯辉基金执行总监杨海鼎对《财经》记者说,“但也不是不可能实现,毕竟技术性垄断永远比行政性垄断好突破。”然而,华大基因未能摆脱对Illumina的依赖,后者的仪器和耗材更成熟,至今仍是华大基因的大供应商。中游市场是测序服务,华大基因本是立足中游市场的企业。中信证券研究认为,华大基因可能是中游市场覆盖基因检测相关服务种类最多的机构。但中游的问题是,行业进入壁垒较低,“华小”林立,竞争激烈,盈利空间下降。鉴于主要营收来自于测序服务,华大基因亟须找到可行之路,摆脱这一困境。基因测序的下游,主要客户是科研和学校,如何拓展应用的技术和商业模式,这是全行业要面对的问题。据尹烨说,华大移军深圳时,和深圳市政府约定,在SCI发一篇高水平的论文,深圳市付1000万元。直到2014年,基础科研类服务仍占到华大收入近40%。(日,云南省昆明市,华大基因入驻云南建立的首个高通量基因检测医学检验服务机构——云南华大昆华医学检验所在昆明正式开业运营。图/视觉中国)根据招股书,华大基因这三年来,五大客户在发生变化,合作对象由科研单位、医院向企业拓展与转变。华大2016年的第一大客户为中国烟草。两者联手解密烟草的基因组图谱,希望未来能发现吸烟人群的相关性状和烟草之间的关系,包括在保持烟叶风味的情况下,减少尼古丁的含量,甚至逐渐培育出更加适合能降低焦油的品种。同时,启动与吸烟有关的健康大数据研究,为抽烟成瘾的烟民提供干预和治疗手段;并将根据每个人的遗传背景和基因背景制造个性化的烟。现在,华大基因谋求的是,下游临床应用与变现领域更多的横向拓展。“我们会在全球寻找拥有先进的基因测序临床技术的公司,如信息技术、分析技术上领先的公司。”尹烨表示。最具威胁的对手Illumina,也在通过并购布局全产业链,先后收购了北美NIPT四大家之一的Verinata、数据分析软件供应商NextBio、伴随诊断及其他IVD产品咨询公司Myraqa,并与Genomics England合作开发基础数据平台。面对外企的压力和“华小”的竞跑,华大基因能否借助上市融资平台,完成跳跃式的发展和全产业链的贯通,还待观察。(本文首刊于日出版的《财经》杂志)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八卦光誉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本人有丰富的写作经验。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王思聪怼华大基因ceo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