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收集能和溴反应的官能团团与物质反应表格,0代表不反应,1代表生成氢气,2表示生成二氧化碳。求化学学霸看看

化学官能团反应_百度文库
赠送免券下载特权
10W篇文档免费专享
部分付费文档8折起
每天抽奖多种福利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化学官能团反应
&&高中有机化学重点
你可能喜欢当前位置:
>>>0.2mol某烃A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后,生成CO2和H2O各1.2mol.试回答..
0.2mol某烃A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后,生成CO2和H2O各1.2mol.试回答:(1)烃A的分子式为______.(2)若取一定量的该烃A完全燃烧后,生成CO2和H2O各3mol,则有______g烃A参加了反应,燃烧时消耗标准状况下的氧气______L.(3)若烃A不能使溴水褪色,但在一定条件下能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其一氯取代物只有一种,则烃A的结构简式为______.(4)若烃A能使溴水褪色,在催化剂作用下,与H2加成,其加成产物经测定分子中含有4个甲基,烃A可能有的结构简式为______.(任写1个)(5)比烃A少一个碳原子且能使溴水褪色的A的同系物有______种同分异构体.
题型:填空题难度:中档来源:不详
(1)、0.2mol某烃A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后,生成CO2和H2O各1.2mol,根据原子守恒确定A分子中C原子数目为1.2mol×10.2mol=6、H原子数目为1.2mol×20.2mol=12,故烃A分子式为C6H12,故答案为:C6H12;(2)根据C原子守恒可知参加反应的烃A的物质的量为3mol6=0.5mol,故参加反应烃A的质量为0.5mol×84g/mol=42g,故消耗氧气的物质的量为0.5mol×(6+124)=4.5mol,标准状况下氧气的体积为4.5mol×22.4L/mol=100.8L,故答案为:42g,100.8;(3)烃A分子式为C6H12,烃A不能使溴水褪色,不含不饱和键,在一定条件下能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其一氯取代物只有一种,A为环己烷,结构简式为,故答案为:;(4)烃A能使溴水褪色,含有1个C=C双键,在催化剂作用下,与H2加成,其加成产物经测定分子中含有4个甲基,故加成产物的结构简式为或,若加成产物为,对应的A的结构为(CH3)2CHC(CH3)=CH2或(CH3)2C=C(CH3)2,若加成产物为,对应的A的结构为(CH3)3CCH=CH2,故答案为:(CH3)2CHC(CH3)=CH2或(CH3)2C=C(CH3)2或(CH3)3CCH=CH2;(5)比烃A少一个碳原子且能使溴水褪色的A的同系物,分子式为C5H10,含有1个C=C双键,符合条件的同分异构体为:CH3CH2CH2CH=CH2,CH3CH2CH=CHCH3,CH2=CH(CH3)CH2CH3,(CH3)2C=CHCH3,(CH3)2CHCH=CH2,故答案为:5.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0.2mol某烃A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后,生成CO2和H2O各1.2mol.试回答..”主要考查你对&&有机物的推断,有机化学的有关计算&&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有机物的推断有机化学的有关计算
有机物推断的一般方法: ①找已知条件最多的,信息量最大的。这些信息可以是化学反应、有机物性质(包括物理性质)、反应条件、实验现象、官能团的结构特征、变化前后的碳链或官能团间的差异、数据上的变化等等。 ②寻找特殊的或唯一的。包括具有特殊性质的物质(如常温下处于气态的含氧衍生物--甲醛)、特殊的分子式(这种分子式只能有一种结构)、特殊的反应、特殊的颜色等等。 ③根据数据进行推断。数据往往起突破口的作用,常用来确定某种官能团的数目。 ④根据加成所需的量,确定分子中不饱和键的类型及数目;由加成产物的结构,结合碳的四价确定不饱和键的位置。 ⑤如果不能直接推断某物质,可以假设几种可能,结合题给信息进行顺推或逆推,猜测可能,再验证可能,看是否完全符合题意,从而得出正确答案。 推断有机物,通常是先通过相对分子质量,确定可能的分子式。再通过试题中提供的信息,判断有机物可能存在的官能团和性质。最后综合各种信息,确定有机物的结构简式。其中,最关键的是找准突破口。 根据反应现象推知官能团:①能使溴水褪色,可推知该物质分子中可能含有碳碳双键、三键或醛基。 ②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可推知该物质分子中可能含有碳碳双键、三键、醛基或为苯的同系物。 ③遇三氯化铁溶液显紫色,可推知该物质分子含有酚羟基。 ④遇浓硝酸变黄,可推知该物质是含有苯环结构的蛋白质。 ⑤遇I2水变蓝,可推知该物质为淀粉。 ⑥加入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加热,有红色沉淀生成;或加入银氨溶液有银镜生成,可推知该分子结构有-CHO即醛基。则该物质可能为醛类、甲酸和甲酸某酯。 ⑦加入金属Na放出H2,可推知该物质分子结构中含有-OH或-COOH。 ⑧加入NaHCO3溶液产生气体,可推知该物质分子结构中含有-COOH或-SO3H。 ⑨加入溴水,出现白色沉淀,可推知该物质为苯酚或其衍生物。 根据物质的性质推断官能团:能使溴水褪色的物质,含有C=C或CC或-CHO;能发生银镜反应的物质,含有-CHO;能与金属钠发生置换反应的物质,含有-OH、-COOH;能与碳酸钠作用的物质,含有羧基或酚羟基;能与碳酸氢钠反应的物质,含有羧基;能水解的物质,应为卤代烃和酯,其中能水解生成醇和羧酸的物质是酯。但如果只谈与氢氧化钠反应,则酚、羧酸、卤代烃、苯磺酸和酯都有可能。能在稀硫酸存在的条件下水解,则为酯、二糖或淀粉;但若是在较浓的硫酸存在的条件下水解,则为纤维素。 (4)根据特征数字推断官能团 ①某有机物与醋酸反应,相对分子质量增加42,则分子中含有一个-OH;增加84,则含有两个-OH。缘由-OH转变为-OOCCH3。 ②某有机物在催化剂作用下被氧气氧化,若相对分子质量增加16,则表明有机物分子内有一个-CHO(变为-COOH);若增加32,则表明有机物分子内有两个-CHO(变为-COOH)。 ③若有机物与Cl2反应,若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增加71,则说明有机物分子内含有一个碳碳双键;若增加142,则说明有机物分子内含有二个碳碳双键或一个碳碳叁键。 根据反应产物推知官能团位置:①若由醇氧化得醛或羧酸,可推知-OH一定连接在有2个氢原子的碳原子上,即存在-CH2OH;由醇氧化为酮,推知-OH一定连在有1个氢原子的碳原子上,即存在; 若醇不能在催化剂作用下被氧化,则-OH所连的碳原子上无氢原子。 ②由消去反应的产物,可确定-OH或-X的位置 ③由取代反应产物的种数,可确定碳链结构。如烷烃,已知其分子式和一氯代物的种数时,可推断其可能的结构。有时甚至可以在不知其分子式的情况下,判断其可能的结构简式。 ④由加氢后碳链的结构,可确定原物质分子C=C或CC的位置。 根据反应产物推知官能团的个数:①与银氨溶液反应,若1mol有机物生成2mol银,则该有机物分子中含有一个醛基;若生成4mol银,则含有二个醛基或该物质为甲醛。 ②与金属钠反应,若1mol有机物生成0.5molH2,则其分子中含有一个活泼氢原子,或为一个醇羟基,或酚羟基,也可能为一个羧基。 ③与碳酸钠反应,若1mol有机物生成0.5molCO2,则说明其分子中含有一个羧基。 ④与碳酸氢钠反应,若1mol有机物生成1molCO2,则说明其分子中含有一个羧基。 根据反应条件推断反应类型:①在NaOH水溶液中发生水解反应,则反应可能为卤代烃的水解反应或酯的水解反应。 ②在氢氧化钠的醇溶液中,加热条件下发生反应,则一定是卤代烃发生了消去反应。 ③在浓硫酸存在并加热至170℃时发生反应,则该反应为乙醇的消去反应。 ④能与氢气在镍催化条件下起反应,则为烯、炔、苯及其同系物、醛的加成反应(或还原反应)。 ⑤能在稀硫酸作用下发生反应,则为酯、二糖、淀粉等的水解反应。 ⑥能与溴水反应,可能为烯烃、炔烃的加成反应。
根据反应类型推断官能团:利用官能团的衍生关系进行衍变(从特定的转化关系上突破):(1)(2)芳香化合物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有机化学的相关计算:包括确定有机物分子中元素质量比,所含原子个数,有机物燃气确定其组成,确定有机物分子中元素质量分数,确定有机物分子式、结构简式等。确定有机物分子式、结构简式的计算: (1)先求有机物的最简式和相对分子质量,再依(最简式相对分子质量)n=相对分子质量,求得分子式,再根据题中给的信息确定有机物的官能团,进而确定有机物的结构简式。 (2)商余法适用于烃分子式的确定:商为C原子数,余数为H原子数。注意:一个C原子的质量=12个H原子的质量有机物分子式的确定:
1.有机物组成元素的判断一般来说,有机物完全燃烧后各元素对应的产物若某有机物完全燃烧后产物只有则其组成元素可能为 C、H或C、H、O。欲判断该有机物是否含氧元素,首先应求出产物CO2中碳元素的质量及H2O中氢元素的质量,然后将C、H的质量之和与原来有机物的质量比较,若二者相等,则原有机物中不含氧元素;若有机物的质量大于C、H的质量之和,则原有机物中含氧元素。 2.确定有机物分子式的方法 (1)实验式法:实验式又叫最简式。&(2)物质的量关系法:由密度或其他条件求摩尔质量求1moL分子中所含元素原子的物质的量求分子式。 (3)化学方程式法(代数法):利用化学方程式列方程组求解未知数值求分子式。 (4)通式法:题干要求或物质性质类别及组成通式n值分子式。 3.相对分子质量的测定方法相对分子质量的测定方法——质谱法,找最大质荷比,确定相对分子质量。 4.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的相关规律 (1)设烃的混合物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平均分子式为则: ①若&26,则一定有CH4;②则一定有CH4;③若y&4,则一定有C2H2。 (2)最简式相同规律 ①含有n个碳原子的饱和一元醛与含有2n个碳原子的饱和一元羧酸和饱和一元酯具有相同的最简式 (n≥2)。 ②含有n个碳原子的炔烃与含有3n个碳原子的苯及其同系物具有相同的最简式。最简式相同的有机物,无论多少种,以何种比例混合,混合物中元素质量比例相同。 (3)相对分子质量相同规律 ①同分异构体的相对分子质量必然相同。②含有n个碳原子的一元醇与含(n—1)个碳原子的同类型一元羧酸和一元酯的相对分子质量相同。 ③含有n个碳原子的烷烃与(n—1)个碳原子的饱和一元醛,即的相对分子质量相同。 ④常见的相对分子质量相同的有机物和无机物有: a.相对分子质量为28的有b.相对分子质量为30的有 c.相对分子质量为44的有 d.相对分子质量为46的有e.相对分子质量为60的有 (4)由相对分子质量求烃的分子式设烃的相对分子质量为M,由可知:若则烃的分子式为若b为0,则烃的分子式为若b太小而不合理,则可变换为(减碳增氢法,减1个C原子,增加12个H原子)。如分子式为又如分子式为(萘)或 (壬烷)。酚类化合物与反应时最大用量的计算:
&溶液是有机反应中的常见试剂,它们能参与的反应有哪些呢? 1.Br2:①与等发生加成反应;②取代酚羟基邻位、对位上的氢原子;③取代饱和碳原子上的氢原子。 2.H2:与有机物中的 ,等发生加成反应。3.NaOH溶液:与酚、羧酸发生中和反应(但不与醇反应),催化卤代烃、酯等的水解并与水解生成的氢卤酸、酚、羧酸等发生中和反应。 注意:①发生加成反应时,断裂双键或三键中的1mol键消耗1molBr2或H2;发生取代反应时,1molBr2只取代1mol(而不是2mol)氢原子(同时生成1molHBr)。& ②H2不与羧酸、酯基及羧酸酐中的发生加成反应.
发现相似题
与“0.2mol某烃A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后,生成CO2和H2O各1.2mol.试回答..”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3394412132403089387968930880397038化学中说盐加酸会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什么的.那食盐和醋会不会发生化学反应呢?现象是什么?
化学中说盐加酸会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什么的.那食盐和醋会不会发生化学反应呢?现象是什么?我把这两样东西放在一起,摇晃后表面出现白色物质,成分是什么?后来又拿燃着的火柴放到上方,好像对火焰是有一点影响,是不是生成了二氧化碳呢?
应该说NaCl和CH3COOH溶液是不会发生反应的,他们不满足复分解反应或氧化反应的条件.至于你说有新物质产生,可能实验用品不是纯净的,而且食醋易挥发,可能会在火焰处与氧气反应得到CO2和H2O
我有更好的回答:
剩余:2000字
与《化学中说盐加酸会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什么的.那食盐和醋会不会发生化学反应呢?现象是什么?》相关的作业问题
炭的质量=4.4*12/44=1.2g氢的质量=2.7*2/18=0.3g炭氢的质量=1.2+0.4=1.5小于5.1,一定有氧1A含有C,H,O三种元素2C,H,O质量比1.2:0.3:(5.1-1.5)c、H、O物质的量之比=1.2/12:0.3/1:(5.1-1.5)/16=1:3:2最简式:(CH4O2)x,x
生成物二氧化碳、水中含有碳、氢、氧元素,则反应物中也一定含有这三种元素.物质在空气中燃烧是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氧气由氧元素组成,则碳氢元素一定是从某物质中来,而某物质中也可能含有氧元素.故这种物质中一定含有含碳元素和氢元素,可能含氧元素.故选B.
1.文字表达式:红磷+氧气 —点燃→ 五氧化二磷2.文字表达式:高锰酸钾--加热-->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3.文字表达式:铁+氧气----点燃 -四氧化三铁4.文字表达式:酒精+氧气→(点燃)二氧化碳+水
假设一摩尔参加反应A.C2H4+ 3O2 === 2CO2 + 2H2O 生成2摩尔二氧化碳 是88g 2摩尔水是36g 所以二氧化碳和水的质量比是22比9 A不对B.C2H5OH + 3O2 === 2CO2 + 3H2O 生成2摩尔二氧化碳 88g 3摩尔水是54g所以二氧化碳和水的质量比是44比27 B不对C.2
高中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1.生成二氧化碳和水(1)固体受热分解;比如说碳酸氢钠受热就会分解成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还有碳酸分解)2NaHCO3==加热==Na2CO3 + H2O + CO2 ↑(2)碳氢化合物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如甲烷、乙烷、乙烯、乙炔、苯等;碳水化合物燃烧也是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如乙醇、甲醇、丙醇
设有机物的分子式为:CxHyOz,则其燃烧通式为CxHyOz+(x+y/4-z/2)O2=xCO2+y/2H2Ox+y/4-z/2 x y/23 2 2根据系数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就可以算出来了 再问: 有机物一定要有氧吗
首先,能量不是物质.化学反应前后一般都是物质的化学式,能量并没有什么化学式.只是在此化学反应中产生的.不理解的话给你举个例子,植物光合作用的方程式,“光”是其中的条件,但同时更是最终被储存进物质中的能量来源,你能说光是反应物吗?还有,所有化学反应都伴随能量的释放与吸收,只不过呼吸作用最重要的意义便是大量提供能量,所以人
CH4+2O2===点燃CO2+2H2O化学语言就是化学式的意思
8.8克二氧化碳含碳:8.8g*12/44=2.4g10.8克水含氢:10.8g*2/18=1.2g可燃物质量为:8.8g+10.8g-12g=7.6g可燃物含氧元素的质量为:7.6g-2.4g-1.2g=4g该化合物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2.4g:1.2g:4g=6:3:10
楼上回答不正确.HCl的生成必须具备两个条件:1.由强酸生成与之较弱的酸2.由稳定酸生成与之不稳定的酸故可以由浓硫酸和NaCl反应,生成NaHSO4和HCl,反应时应注意温度,初始反应慢时可以微预热,温度高时则应减少NaCl的加量.
先写方程式CH4 +2O2 =CO2 +2H2O摩尔比为1:2:1:2那么质量比为摩尔比分别乘以分子量即可即质量比为16:64:44:36化简为4:16:11:9
所有体积均在标况下测定,水是液态,则氧化钙吸收的是二氧化碳nCO=2.8/22.4=0.125mol 由1体积氧气生成1体积二氧化碳参加反应的氧气为:5-(5-0.56-2.8)=3.36L 3.36/22.4=0.15molmHO=3.4+0.15×32-0.125×44=2.7g (质量守恒) mH=2.7/18×
则1mol 该烃 生成 6mol H2O 和6 mol CO2显然该 碳氢化合物 中 一分子中 有12mol H 6mol C 所以分子式 C6H12第二问有0.5 mol 的该物质 参加反应,即 0.5*(6*12+12)=42 g 烃 参加反应 C6H12 +9O2 =6CO2 + 6H2O 所以消耗氧气 4.5m
可以的,室温下碳酸就能分解了,因为这个反应生成的碳酸量是很大,在水中是溶解不了那么多碳酸的.从大学化学的角度来讲其实是Ka1Ka2的这么酸解离常数问题,现在的话只要知道常温下其实也是可以冒气泡的,加热的话会生成更多的二氧化碳气体,不加热同样也会生成. 再问: 哦 那在做那个石蕊试纸试验的时候,二氧化碳和水使石蕊试纸变红
根据二氧化碳可以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性质,检验它;最简单的方法是:点燃液化气,在火焰上方罩一冷而干的烧杯.故答案为:点燃液化气,在火焰上方罩一冷而干的烧杯,烧杯内壁有水雾出现,然后将烧杯迅速倒置过来,加入少许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液化气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标准情况下每mol任意气体的体积均为22.4L所以题目中的甲烷CH4为0.5mol再看化学方程式:CH4+2O2 —点燃— CO2+2H2OCH4 :CO2 :H20 = 1:1:2所以生成CO2:0.5molH2O:1mol
含有机酸根的盐都是有机盐比如羧酸盐:醋酸钠,苯甲酸钠等等醇钠:乙醇钠等等炔钠(炔与氨基钠反应生成):乙炔钠等等不知道格氏试剂是否算有机盐
500mL 2mol/L Na2CO3溶液中,碳酸钠的质量为:0.5*2=1mol750mL 2mol/L HCl溶液中,HCl的质量为:0.75*2=1.5mol 1)向HCl溶液中逐渐加Na2CO3溶液时,发生下面的反应:Na2CO3+2HCl=2NaCl+CO2+H2O 1-------------2------
由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NH4+)与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例如,NaCl、NH4NO3等.大部分盐类是离子化合物,属于强电解质.少数盐如醋酸铅、氯化汞等为弱电解质.盐类在水中的溶解性不同,差别很大.一般说来,钾盐、钠盐和硝酸盐都易溶于水,而碳酸盐、磷酸盐、氢硫酸盐(硫化物)大多不溶于水.盐可以跟某些金属发生置换反应,生成拒绝访问 | www.gkstk.com | 百度云加速
请打开cookies.
此网站 (www.gkstk.com) 的管理员禁止了您的访问。原因是您的访问包含了非浏览器特征(4252fda3b18143c5-ua98).
重新安装浏览器,或使用别的浏览器【Sの总结】有机化学(从典型物质看官能团性质)【高中化学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169,766贴子:
【Sの总结】有机化学(从典型物质看官能团性质)收藏
看到吧里有很多人问到关于有机化学怎么学的问题,其实个人觉得学习方法是要自己把握的,只有你自己能找到最合适的学习方法。当然除了方法,基础也是很重要的一部分,所以今天就把这几天总结的一些有机官能团的性质分享下。【几点说明】1、此贴总结的主要是常见官能团的常见物性和反应类型,有关机理不做深入讨论;2、LZ不学化学好久,总结中难免出现错误,谨请指正;3、补充各种官能团的性质请回复对应的楼中楼,为了帖子版面,未完之前请勿插楼;4、本帖原创,转载请注明!
高中化学新课程标准,在线1对1辅导领导品牌,免费全面学情评测,找准学习漏洞,找出失分点,高中化学新课程标准,1对1针对性教学,成绩快速提升!
2L楼中楼等下放上网盘链接,整理的WORD文档供下载。
目录:一、碳碳双键(乙烯)二、碳碳叁键(乙炔)三、卤素原子(卤代烃)四、羟基(甲醇、乙醇)五、羟基(苯酚)六、醚键(乙醚)七、羰基&醛基(丙酮、乙醛)八、羧基(乙酸)九、酯基(乙酸乙酯)
一、碳碳双键(乙烯)碳碳双键为sp2杂化。由碳的一个2s亚层和两个2P亚层杂化为三个sp2杂化轨道。这三个sp2杂化轨道分布在同一平面上。 主要能发生的反应类型为氧化、加成和加聚。以乙烯为例,乙烯可以被 ①高锰酸钾氧化成二氧化碳; ②和氧气发生催化氧化生成乙醛; ③与过氧酸反应,先生成环氧化物,再水解成反式邻二醇; ④ 与臭氧发生臭氧化反应,生成粘稠状的臭氧化合物; ⑤和氢气加成生成乙烷,其中催化剂主要有Pt、Ni; ⑥和水加成生成乙醇(工业制乙醇的主要反应之一); ⑦与酸发生加成,常见的酸有卤化氢、硫酸;⑧与卤素(主要为Cl2和Br2)加成,生成邻二卤代物; ⑨自身加聚可生成聚乙烯(一种用途广泛的塑料)。其他含有碳碳双键的物质与之有类似的性质。
二、碳碳叁键(乙炔)碳碳叁键键长为0.120nm,键能为835kJ·mol-1。碳碳叁键中激发态的碳原子由一个2s轨道和一个2p轨道重组,形成两个能量均等的sp杂化轨道。两个sp轨道向左右两边延伸,对称轴在一条直线上,互成180º。两个碳原子各以1个sp轨道相互重叠,形成一个σ键,另外,每个碳原子还有两个互相垂直的未杂化的p轨道,互相侧面重叠形成两个π键。主要反应类型为加成,氧化和加聚。以乙炔为例,乙炔可以 ①与卤素和卤化氢发生亲电加成(产物以反式为主),乙炔和氯化氢催化加成生成的氯乙烯是合成重要塑料PVC的单体; ②在酸性溶液中与水加成先生成乙烯醇(不稳定),最终互变异构为乙醛,其他炔烃水化产物则为酮; ③被高锰酸钾氧化生成CO2; ④被臭氧氧化,生成CO2; ⑤乙炔中的氢原子可以被金属原子取代生成炔化物,如乙炔与银氨溶液反应生成乙炔银(白色沉淀); ⑥与氢气的加成,根据氢气量的多少产物不同; ⑦自身可发生加成反应,二分子加成产物为乙烯基乙炔,三聚产物为苯,多聚产物聚乙炔是良好的半导体材料。
【注意】碳碳双键的加成、氧化都易于碳碳叁键,故当两者同时存在时先作用于前者。
三、卤素原子(卤代烃)【物理性质】:卤代烃多为液体,少数为气体,难溶于水,是良好的有机溶剂。一卤代烷的密度小于1,多卤代烷的密度大于1;一卤代烷的碳数越多,密度越小;碳数相同时按氯代烃、溴代烃、碘代烃的次序密度升高,熔沸点升高。碳数相同,卤素种类相同时按一卤代烃、二卤代烃、三卤代烃的次序,密度升高,熔沸点升高。【化学性质】:中学涉及的主要反应类型有 ①水解反应,如氯乙烷水解生成乙醇,条件为氢氧化钠水溶液加热; ②消去(除)反应,如氯乙烷消去生成乙烯,条件为卤代烃的α碳上有氢,氢氧化钠醇溶液加热; ③与金属反应,如R-X+Mg == RMgX,产物为格氏试剂(有机合成中重要的试剂之一),条件为无水乙醚; ④与硝酸银反应,R-X+AgNO3 == RNO3+AgX(沉淀),此反应可以鉴别有机物中是否含有卤素。
羟基(甲醇、乙醇)现以最简单的甲醇为例,简要介绍醇的结构。在甲醇分子中,碳原子和氧原子均处于sp3杂化状态,氧原子中两对未共用电子对各占用一个sp3杂化轨道,剩下两个sp3杂化轨道分别于碳原子和氢原子结合,形成碳氧单键和氢氧单键。由于醇分子中氧原子电负性大于碳原子,使得氧原子上的电子云密度较高,故醇分子具有较强的极性。【物理性质】:直链饱和一元醇中,含C4个以下的为有酒味的流动液体,含C5~11个的为具有难闻气味的油状液体,含C12及个以上的为无臭无味的蜡状固体。【化学性质】:醇的化学性质主要由官能团羟基决定。①醇具有弱酸性,能与活泼金属反应放出氢气,如乙醇和金属钠的反应,产物为乙醇钠,极易水解,其碱性强于氢氧化钠。与其他活泼金属也可在较高温度下发生反应; ②与氢卤酸反应生成卤代烷,是制备卤代烃的重要方法,R-OH+HX == R-X+H2O(注:烷烃直接和卤素的取代并不适合制备卤代烃,因为其产物为混合物且反应可逆); ③与卤化磷反应,3R-OH+PX3 == 3R-X+P(OH)3 ,此方法一般可用来制备溴代烃或碘代烃; ④脱水反应,主要有分子内脱水和分子间脱水两种方式,前者生成烯,后者产物为醚。如乙醇在95%硫酸,170℃加热条件下主要产物为乙烯,在140℃加热条件下则生成乙醚; ⑤伯醇能被强氧化剂氧化为醛,其余氧化为酮; ⑥与硫酸硝酸等反应,产物为无机酸酯。
五、羟基(苯酚)酚与醇的官能团相同,都是羟基,区别在于酚的羟基直接与芳环相连。【物理性质】:酚一般为固体,少部分为液体。由于分子间氢键的作用,酚的沸点较高。以苯酚为例,其熔点为41℃,沸点为182℃,微溶于水。纯净的苯酚是无色的,但往往由于氧化而略带红色。苯酚有毒,毒性较大。【化学性质】: ①由于羟基氧原子上的未共用电子对与苯环上的π电子形成共轭,降低氧原子的电子云密度,有利于质子的脱去,故酚的酸性比醇强,能与强碱反应生成盐。如苯酚与氢氧化钠反应可生成苯酚钠和水; ②与Fe3+发生显色反应(鉴定酚的特征反应),不同的酚显色不同,如苯酚与氯化铁溶液反应显紫色;(注:与Fe3+发生显色反应的不限于酚,事实上具有烯醇式结构的化合物也具有这个反应。如无特殊说明,中学对此不作要求) ③芳环上发生亲电卤代,如苯酚和过量溴水常温反应可生成2,4,6-三溴苯酚(反应灵敏,常用作苯酚的鉴定和定量分析),如果反应在较低温度,非极性溶剂中进行,则产物为一溴代物; ④苯酚易发生硝化反应,室温下,苯酚与稀硝酸反应可生成邻硝基苯酚和对硝基苯酚混合物; ⑤苯酚和亚硝酸作用可生成对亚硝基苯酚,产物极易被氧化为对硝基苯酚; ⑥苯酚易被氧化,用重铬酸钾与苯酚作用,可得黄色的对苯醌; ⑦苯酚可以通过催化加氢生成环己醇,工业生产环己醇的方法之一。
六、醚键(乙醚)中学阶段要求很少,主要掌握常见的物性即可【物理性质】:常温下,除甲醚和甲乙醚为气体,其他均为易燃液体。醚的沸点相对于醇要低很多。醚可与水形成氢键,故在水中有较好的溶解性。很多有机物都溶于醚且醚在大部分情况下不发生反应,例如乙醚常作为良好的有机反应溶剂。【化学性质】: ①醚能溶解于强酸中形成鍚盐; ② 许多烷基醚在空气中可以缓慢地被氧化为有机过氧化物。
高中化学,平均教龄超10年,随时在家上课,24小时答疑,家长手机旁听授课效果!智能硬件带来流畅上课体验,1对1直播互动,接近一半的价格,老师好,提分快!
七、羰基&醛基(丙酮、乙醛)在醛、酮分子中,羰基碳原子为sp2杂化,碳原子的3个sp2杂化轨道与相邻的原子形成三个σ键,其中一个σ键是碳原子与氧原子形成,另外碳原子垂直于sp2杂化平面的2p轨道与氧原子的一个2p轨道侧面重叠形成π键。羰基氧原子电负性大于碳原子,故羰基是极化的。【物理性质】:由于羰基的极化程度大,故醛、酮的沸点比相应的醚要高,但由于分子间不能形成氢键,故比相应的醇沸点低。羰基氧原子能与水形成氢键,故低级醛、酮溶于水。碳原子数较少的醛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中级醛具有果香味,故含C9~10个的醛可用于香料。低级酮是液体,高级酮是固体。【化学性质】: ①与HCN的加成,丙酮和乙醛都可以发生此反应,反应在碱性条件下进行速率更快,结束后酸化即可得产物α-羟基腈; ②格氏试剂中R带有部分负电荷,可以和羰基发生加成反应,得到相应的伯、仲、叔醇; ③水、醇中氧原子带有孤对电子,一定条件下可以与酮与醛中的羰基加成; ④乙醛可以发生催化加氢生成乙醇,反应条件为催化剂Ni,加热加压;(注:酮的加氢还原高中阶段如无特殊说明不考虑) ⑤与酮相比,醛的氧化要容易得多,乙醛可以被银氨溶液或是斐林试剂氧化为羧酸,特别注意不同反应环境下方程式的书写! ⑥醛也能被空气氧化成羧酸,此方法也可用来工业生产某些羧酸; ⑦醛可以被强氧化剂(如铬酸,酸性高锰酸钾等)氧化为羧酸; ⑧卤仿反应,如果醛或者酮分子中有多个α-H,则这些H可以被卤素取代,生成多卤代物; ⑨醇醛缩合,具有α-H的醛或酮,在碱催化下生成碳负离子,然后碳负离子作为亲核试剂对醛、酮进行亲核加成,生成β-羟基醛,β-羟基醛受热脱水成不饱和醛。在稀碱或稀酸的作用下,两分子的醛或酮可以互相作用,其中一个醛(或酮)分子中的α-氢加到另一个醛(或酮)分子的羰基氧原子上,其余部分加到羰基碳原子上,生成一分子β-羟基醛或一分子β-羟基酮。。可通过醇醛缩合增长碳链。
八、羧基(乙酸)在羧酸分子中,羧基碳原子以sp2杂化轨道分别与烃基和两个氧原子形成3个在同一平面的σ键,剩余的一个p电子与氧原子形成π键,构成羰基中的π键,且羧基中的羟基氧原子上有一对未共用电子对,故可与π键形成p-π共轭体系。因此在羧基中羰基和羟基相互影响,导致即不存在典型的羰基也不存在典型的羟基。【物理性质】饱和一元羧酸中,甲酸、乙酸、丙酸具有强烈酸味和刺激性。含有4~9个C原子的具有腐败恶臭,是油状液体。含10个C以上的为石蜡状固体,挥发性很低,没有气味。饱和一元羧酸的沸点比相对分子质量接近的醇要高。由于氢键的存在,低级的羧酸在蒸汽中以二聚体的形式存在。比如乙酸分子间氢键键能为25kJ·mol-1。羧基是亲水基,可以与水形成氢键,故低级羧酸都能溶于水。【化学性质】①羧基具有酸性,如乙酸可以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乙酸钠和水,还可与碳酸钠反应生成乙酸钠、二氧化碳和水; ②酯化反应,如乙酸和乙醇在酸性共热条件下可以生成乙酸乙酯; ③脱羧反应,不同的羧酸脱去羧基的难易程度相差较大,如乙酸很难发生脱羧反应,要无水乙酸钠和碱石灰混合加强热才能反应生成甲烷和碳酸钠(这也是实验室制取甲烷的一种方法)其他反应中学阶段一般不会出现,有兴趣的话到时候我会补充在楼中楼。
九、酯基(乙酸乙酯)这个不多说,高中出现的应该就只有水解了。注意掌握乙酸乙酯的合成实验即可。
--------------------------------The end----------------------------------
我来观摩大神的
楼主果然还是总结了,不过灰常感谢
学长辛苦了
这两天正复习有机,,灰常感谢
很明显超纲的有点多
不过超纲也有好处,信息题不至于看蒙掉
辛苦了 为什么叫S呢←_←   --无尾巴
给大神跪了
好多超纲。。。8楼最后一条,我在大本看过,然后考试考到居然说是错的。。。
马克,辛苦了
真心不错,(话说抄下来好辛苦的说)
好贴 不过没化学方程式呢?
留下。准高三妹子谢楼楼
这。。。。。。。。
登录百度帐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能与氢气反应的官能团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