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儿子一岁,有仓鼠一只眼睛睁不开往里对,请问有什么事吗?

哈西奈德溶液进眼睛里了,烧的很疼,我用凉水冲了很久就不疼了,过了几天也没什么感觉,请问有事吗?
哈西奈德溶液进眼睛里了,烧的很疼,我用凉水冲了很久就不疼了,过了几天也没什么感觉,请问有事吗?
如果不影响视力,也没什么感觉应该没事.这有个说明书哈西奈德溶液使用说明书 【药品名称】 通用名:哈西奈德溶液 曾用名:乐肤液 【性状】 本品为无色澄明微黏的液体.【药理毒理】 1、抗炎作用 (1)本品为局部用药,为高效含氟和氯的皮质类固醇,具有抗炎、抗瘙痒和血管收缩作用.本品在去炎松的骨架上,以氯原子取代21位羟基,其血管收缩试验测定抗炎效价倍数为360,已有证据认为血管收缩试验强度与疗效相一致.其抗炎止痒的作用机理是提高β受体对儿茶酸胺的反应性,通过激活腺苷环化酶使cAMP生成增多,并抑制磷酸乙酯酶使cAMP破坏减少,结果使细胞中cAMP年浓度增高,同时又抑制组织胺的释放.(2)本品抑制大鼠和小鼠肉芽肿增生的作用与地塞米松相似.用甲醛致小鼠和大鼠后足跟肿胀法观察,本品和地塞米松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而用高5倍量的氢化可的松也无抑制作用.本品对胸腺及脾脏有明显的减重作用.2、对各类细胞的选择性药理作用 减少T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嗜酸性粒细胞数量,抑制淋巴细胞增殖及细胞因子生成,抑制巨噬细胞分化及吞噬活性,抑制中性粒细胞粘附,降低血管内皮细胞通透性,抑制成纤维细胞增殖及胶原合成,抑制皮脂腺细胞活性.3、抗增生作用 本品具有抗有丝分裂作用,它降低PNA的转录,从而降低DNA的合成,也影响DNA的修复,结果使表皮变薄,尤其对胶原的合成影响最大.4、免疫抑制作用 本品通过与细胞浆的皮质类固醇受体结合,发生一系列反应,激活了细胞中“溶胞基因”的表达;它诱导淋巴细胞中核内DNA裂解直接杀伤淋巴细胞的死亡.毒理:1、急性毒性试验,肌肉注射雌性小鼠LD50为84mg/kg,雄性小鼠LD5o为35mg/kg,腹腔注射雄性小鼠LD50为215mg/kg;灌胃给药从250一1500mg/kg未见动物死亡.2、亚急性毒性试验,主要表现为胸腺和淋巴细胞的损伤.局部外用本品的致畸性尚无研究,但口服未见用药的人群致畸危险高于—般人群.3、大面积大量应用本品或封包用药,发现对丘脑一垂体一肾上腺轴(HPA轴)的抑制作用.【药代动力学】 包括制剂基质、表皮屏障的完整性以及封包等多种因素决定外用本品的经皮吸收量.通过正常完整的皮肤也可吸收,炎症性皮肤和或其它皮肤病经皮吸收增加.经皮吸收后其药代动力学的行为与系统应用相同,即不同程度的与血浆蛋白结合,主要肝脏代谢然后从肾脏排泄,也有部分从胆汁排泄.【适应症】 接触性湿疹、异位性皮炎、神经性皮炎、面积不大的银屑病、硬化性萎缩性苔癣、扁平苔癣、盘状红斑性狼疮、脂溢性皮炎(非面部)、肥厚性瘢痕.【用法用量】 外涂患处每日早晚各一次.【不良反应】 1,少数患者涂药部位的皮肤发生烧灼感刺痛、暂时性瘙痒,长期应用可发生皮肤毛细血管扩张(尤其面部)、皮肤萎缩、萎缩纹(青少年易发生)皮肤萎缩后继发紫癜、瘀斑、皮肤脆弱、多毛症、毛囊炎、粟丘疹、皮肤脱色、延缓溃疡愈合,封包法在皮肤皱褶部位容易继发真菌感染.【禁忌】 1、对该药过敏者.2、由细菌、真菌、和寄生虫引起的原发性皮肤病变.3、溃疡性病变.4、痤疮、酒糟鼻.5、眼睑部用药(有引起青光眼的危险).6、渗出性皮肤病.7、面部不宜用.【注意事项】 1、大面积大量用药或封包方式可使经皮吸收多,可发生全身反应,尤其是低龄儿童和婴幼儿,出现可逆行柯兴氏症及生长迟缓,突然停药可出现急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2、出现局部不耐受现象.应停药并寻找原因.3、警惕留在皮肤皱褶部位和尿布中的药物可吸收入体内.【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 在人类尚无局部用药致畸作用的研究,妊娠期应慎用.外用经皮吸收大量时可从乳汁排泄,哺乳期慎用.【儿童用药】 应小面积,短期应用,一旦消退迅速停药或改用其它药,一岁以内儿童尽量不用此药.【药物相互作用】 尚未明确如果滴入眼睛可能会引起青光眼,所以也可以去医院检查检查,青光眼一般都会眼胀,眼麻,如果没有也可以不去.
我有更好的回答:
剩余:2000字
与《哈西奈德溶液进眼睛里了,烧的很疼,我用凉水冲了很久就不疼了,过了几天也没什么感觉,请问有事吗?》相关的作业问题
要立即翻开上下眼睑,用流动水冲洗20分钟或用2%碳酸氢钠溶液冲洗并敷硼酸眼膏
有条件赶紧用水冲洗,或者是眼药水,千万别揉眼睛,还不见好,就马上去医院就医.
小虫死后会随眼泪排出,所以不用太担心
假的.但这些粉是鳞片,掉进眼里是很不好受的,最后不要用手揉,防止对眼睛造成伤害.
不用担心.眼睛受到刺激后,眼睛就会眨巴眨巴,会从泪水流到眼角,看看你的眼角是不是有沙子吧!我至今没听说过会跑到体内这个说法,戴眼镜可以预防沙子吹进眼睛.
我的情况和你也差不多,我是用润洁(红色的)、复方熊胆滴眼液、普南扑灵普拉洛芬滴眼液、盐酸左氧氟沙星片.眼药水应该继续坚持用,这种病不算严重但却很难根治,同时也应该注意用眼卫生,要保证每天有充足的睡眠.沙眼应该不会引起头痛,
据解放军总医院的专家说,荧光棒所含成分为苯二甲酸二甲酯和苯二甲酸二丁酯,低毒,刺激眼睛和皮肤.如果不慎发生泄漏,被人误吸食或接触,会引起恶心、头晕甚至昏迷等症状.
一般没事儿的,因为打火机里的液体是丁烷(在一个大气压,就是正常的大气中,是一种气体燃料)在打火机里因为在3个大气压以上,它就变成液体了!当它崩入你的眼睛时,通常会感到一丝凉意,那是它汽化吸热的原因!如果现在你的眼睛,感觉不舒服,就拿流水冲冲!如果说,没有什么不适,不必担心! 再问: 就是再吸烟 火星蹦到在眼睛里拿东西不
根据你说的没有办法知道成分啊.话说溅到后有什么感觉吗?眼睛...如果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觉的话直接用水冲一下眼睛应该就没有事了...如果觉得疼同时流很多眼泪的话建议先用水冲..然后去医院看一下吧...那还红肿吗?不红肿的话就基本可以认为没有问题了.想当年我也几次有这种经验啊.(硝酸,硫酸等等)
荧光棒荧光棒发光原理 荧光棒中的化学物质主要由三种物质组成:过氧化物、酯类化合物和荧光染料.荧光棒是否安全?由于荧光棒中的液体化学物质被聚乙烯(塑料)包装,所以不会对人体造成太大伤害.荧光棒所发出的光是靠化学反应激发染料发出的非放射性光,而不是由放射线激发染料发出的光,不会伤害人体.但若将荧光棒弄破,把里面的液体涂抹在
酸进入了眼睛,ph降低,会伤害眼睛.频繁眨眼会促进分泌泪液,并使之均匀覆盖在表面.有条件的还可以赶紧用生理盐水清洗
煤油不可以,有毒.煤油是从石油里提炼出来的,是一大类沸点接近的石油烃裂解物的混合物,并不纯粹,含有苯,苯酚等各种化工产品,在工业生产中还含有一些重金属,不能与人身接触,尤其是和娇嫩的眼睛接触,更是不可想象的.
流几滴眼泪就出来了,放心吧,现在不出来,早晚要出来,如果真对你的眼睛有影响,眼睛有自洁功能.每个人眼睛里面都会进灰尘沙子什么的,没听过会病变啊
没事的,我弄进眼里过好几回,502怕水,见水就没粘性了
病情分析:眼睛内部含有泪液,胶水滴入眼后不会立即出现固化的情况,若及时、长时间地用清水冲洗,能有效地清除.眼部一旦沾染具有腐蚀性的液体,应立即、长时间地进行应急冲洗.\x0d意见建议:随后需前往医院就诊,保证眼部的化学物质得到全面的清除,早期治疗一般无需手术.
(1)运用夸张手法写出了过年炒花生、炒瓜子之多,渲染了过年的喜庆气氛.(2)这是当地人民淳朴、善良个性的体现和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奶奶的心情是愉快轻松的,因为能为亲人祝福是幸福的.
作用就是安慰人心 希望来年有个好的运势 新年寓意的新的开始有好的开始才能有好的过程就是希望你欢欢喜喜的过年 高高兴兴的工作,快乐乐的活着.新年快乐 ,.
放心,没事!如果有事,你不可能还会上这来打字!平时,人们经常会让这样那样的东西弄到眼中的,只要不是太强烈刺激或有毒东西,大多数情况下,都会让眼它自己处理好的,眼,在人体上,是最有自我抵抗与保护力的!
我试过了,睁开眼睛用水洗,洗完后多滴眼药水,祝你早日康复.我刚买一条银龙鱼一只眼睛往里凹一只眼睛往外凸!凸出来的那只眼睛有一层白膜!是不是得蒙眼病了?怎么治疗?有养鱼高手请帮帮我谢谢!!
答案长度必须超过10个字,请勿发布无效或违法言论。
(共有1个回答)
买的时候也不好好看~应该时鱼店的水质不好造成的~水中的氮过量了.应该是蒙眼病,去如果眼睛没有受过伤的痕迹,那就是氮进入鱼体产生的.改善水质,加盐,浓度为千分之三~五,加温至30~33℃,加强换水,每三天换1/4吧,再加适量的盐,会痊愈的~以后买鱼要多注意啦
眼线膏最好用 新手上手快 错了还好改..眼线液虽然不晕 但手一抖就会悲剧了 眼影用深色的 大地色系
千万不要用粉的 淡紫的这一类.. 眼线当然是和眼影一起 是
眼影打深点,千万不要画下眼线,不然看起来眼球会更突出
鸽子的眼志 眼志也有人称作阿尔砂的,一羽优秀的赛鸽都具备眼志。眼志非常容易与环影圈搞错,有许多人误认为它们是同一物,其实它们是完全不同的。眼志是指水晶体周围的一
系统措施,借鉴APQP手册:产品和过程质量体系评审,“产品质量策划小组可对制造厂的质量体系手册进行评审,生产产品所需的任何额外的控制和/或程序上的更改都
看鱼的种类和习性定。善哉~难道想鱼缸长藻,自给自足,依楼主性情建议别养了。如果是当生命来照顾,就不该有长期不喂食情况发生,
如果能制冷,运转一会再停一下,然后又自动启动运转,是正常现象。如果是定频空调机,到达室内设定温度时,压缩机还不会停,需等到温度到达比设定温度低2度C时,才会停机
一般不会对脑子有影响。但手术风险很大,需来当面就诊。如果实在是来不了,可把资料传上来,最好三维ct重建的片子也传上来。如果没有,在当地现做。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
这些症状有可能与甲亢有关,建议去查一下甲功。关键是要明确病因,然后才能决定如何治疗。
您好,近视是由多种因素导致的,尤其不良的学习姿势,和用电脑等是现在常见的诱因,当然,遗传因素也起到一定作用,目前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手术治疗效果比较好。 指导意
万能鱼药加盐有效果,就别换药了,最好别两种药交替用,对鱼不好。
那应该是盐起作用比较大,庆大霉素效果也还行,万能药不知道什么成分不好说。 大缸里最好别用药,病
大家都关注
(C)2017 列表网&琼ICP备号-12&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副主任医师
本站已经通过实名认证,所有内容由肖亦爽大夫本人发表
儿子左眼黑眼珠里,在瞳孔右上方有一个圆形小黑点
状态:就诊前
希望提供的帮助:
我出生33天的儿子左眼黑眼珠里,在瞳孔右上方有一个圆形小黑点。不知道那个黑点是怎么回事
既往病史:
无(填写)
&副主任医师
这种情况一定要带到医院做详细检查。建议到我的专家门诊就诊
副主任医师
肖亦爽大夫通知出停诊:因临时工作安排,于日(周六)全天停诊,本周六我将在楚雄经开区医院眼科义诊。有需要复查的家长可带孩子前来参加。
大夫郑重提醒:因不能面诊患者,无法全面了解病情,以上建议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一定到医院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疾病名称:眼部网上翻,转,孩子说不舒服,&&
希望得到的帮助:确诊前需要检查什么项目?需要怎么预防,用药
病情描述:大夫之前暑假带她去看眼睛给开的滴液是大人用的,用了几天就停了,眼睛也见好,后来上学后发现又会有转眨眼,几天就好了,最近有两三个月又开始,孩子说难受,不由自主的转,我怀疑是多动,孩子...
疾病名称:宝宝忽然有大量眼屎,眼睛被糊住&&
希望得到的帮助:是否结膜炎,用药对吗
病情描述:宝贝今年四周10个月。昨天早上起来好好的,去了一趟外面看见宝贝老是揉眼,眼睛里都是黄色分泌物,刚开始以为是宝贝眼睛进去东西,没在意!中午时宝贝的眼开始出现大面积的分泌物,眼球有点红。...
疾病名称:孩子结膜炎用过托百士.色苷酸效果不好&&
希望得到的帮助:有更好的方法治疗过敏性结膜炎
病情描述:眼睛红,滴色苷酸效果不好,滴托百士10天了,一天3次还是不好.
疾病名称:过敏性结膜炎,过敏性角膜炎,过敏性鼻炎。&&
希望得到的帮助:一直去医院,都没看好,脱敏治疗也做了,真想不出其他办法,
病情描述:孩子爱哭,一哭就擦眼睛,眼睛越擦越红,眼膜有点破损
疾病名称:二个月的孩子上睑下垂&&
希望得到的帮助:多大可以做手术
病情描述:二个月的宝宝上睑下垂左眼给建议重度的小孩
疾病名称:眼睛眼屎多,流眼泪&&
希望得到的帮助:我想知道该怎么办
病情描述:孩子眼屎很多,而且有眼泪,已经有一个多月了,本来两只眼睛都有右眼好了,左眼还没有好
疾病名称:频繁眨眼&&
希望得到的帮助:如何纠正频繁眨眼
病情描述:前一段时间头发过长 总是碰到眼睛 导致现在频繁眨眼 在医院看了 没有什么病征 有没有好的方法可以纠正
疾病名称:诊断为结膜炎,眼睛有红血丝&&
希望得到的帮助:现在用药是否对症,可以使用什么药,还是过敏或上火引起的呢?
病情描述:感冒后眼睛红,医生开的妥布霉素和阿西洛维,三天后有所缓解,但还是早晚红血丝,白天缓解。用药十几天,但没有干、痒、痛、分泌物等症状。
疾病名称:结膜炎&&
希望得到的帮助:希望医生给出合理治疗意见!
病情描述:孩子十天前发热38.8,过敏,身上起疙瘩,眼睛红,揉眼睛哭闹,查血是超敏值高,去济宁附属检查,因为是晚上急诊,住院部大夫看了一下,说是结膜炎,让滴托百士,回家滴了五天,好了,昨天孩子又...
疾病名称:早上起来眼睛痒痒,打喷嚏,流清鼻涕&&
希望得到的帮助:这是什么情况?不像是感冒啊?吃什么药呢?
病情描述:孩子早上起来总说眼睛痒,揉眼睛,还打喷嚏,流清鼻涕,有一个月了吧,然后就上幼儿园去了,我让老师留意他在园情况也没有发生老揉眼睛现象,晚上回来也没发现眼睛痒,,也没有流鼻涕打喷嚏。
疾病名称:先天性上睑下垂&&
希望得到的帮助:目前病情是否需要手术?
病情描述:小孩9岁,右眼先天上睑下垂,未完全遮盖曈孔,右眼视力现在1.2左右孩子3岁时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0三医院,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沴病历
疾病名称:左眼下眼皮肿,眼皮内有红肿块,五天&&
希望得到的帮助:什么病?
病情描述:用药没有改善,也没有感觉恶化,孩子没有揉眼睛,应该是没有不适感
疾病名称:出生俩月一直左眼皮下垂近期双眼流泪眼皮肿&&
希望得到的帮助:是否是上睑下垂,流泪与下垂是否有关,何时就医比较合适
病情描述:当前宝宝两个半月,睡醒后一段时间就开始流泪,眼皮红肿
疾病名称:宝宝两只眼的眼睫毛根部有些发白&&
希望得到的帮助:请问宝宝眼睫毛根部有些发白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前段时间睑板腺发炎断断续续一个月,请...
病情描述:宝宝两只眼的眼睫毛根部有一些发白,不是很多,皮肤没发白,其他地方也没有发白
疾病名称:重症肌无力两年又上睑下垂并眼球向右移动差&&
希望得到的帮助:现在的情况要怎样控制,
病情描述:除眼睛外其他都好,服过甲泼尼两次。上一次服用是2015年12月至2016年1月
疾病名称:儿童尿潜血3?出院时1?,近期频繁眨眼睛&&
希望得到的帮助:是否去门诊就诊
病情描述:5岁儿童,近期感冒发烧,高烧四到五天,尿常规显示3?,出院时查1?,出院后孩子每天眨眼睛很频繁,孩子需要到医院挂什么科?做什么检查
疾病名称:眼睛红&&
希望得到的帮助:这种情况该如何处理呢?
病情描述:眼睛红,喜欢揉眼睛,去年夏天就去医院看过,说是过敏性的,滴一阶段眼药水好了,之后今年夏天就又开始红了,前几天滴几天眼药水好了(玻璃酸钠和普拉洛芬)今天发现又开始红了~
疾病名称:婴儿上眼睑下垂&&
希望得到的帮助:请医生给我一些治疗上的建议,目前病情是否需要手术?,是否需要就诊?就诊前做哪些准备...
病情描述:
孩子出生85天,刚出生前七天红肿右眼不能睁开,用了托百士眼药水,一星期后红肿好转,但眼睛不能全部睁开,在当地医院就诊说是上睑下垂
疾病名称:上睑下垂&&
希望得到的帮助:要双眼一起做还是分开做,分开做的话会不对称吗
病情描述:先天性双眼上睑下垂,看物要仰头,咨询过说是轻度
疾病名称:眨眼睛&&
希望得到的帮助:去看眼科么,还是要看精神科,
病情描述:昨天开始的,突然偶尔眨眼睛,眨起来比平时的用力一点,眨个两三下,你让他盯着某个东西的时候不会眨的!
投诉类型:
投诉说明:(200个汉字以内)
肖亦爽大夫的信息
儿童眼底病,斜视,弱视,近视,先天性白内障,先天性青光眼,眼整形
肖亦爽,男,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昆明市儿童医院眼科副主任,昆明市儿童眼病诊治技术中心主任,昆...
肖亦爽大夫的电话咨询
90%当天通话,沟通充分!
小儿眼科可通话专家
上海市五官科医院
小儿眼科与斜弱视学科
湖南省儿童医院
副主任医师
南京市儿童医院
副主任医师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
斜视弱视专科
副主任医师
天津眼科医院
斜视弱视与小儿眼科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副主任医师
重庆儿童医院1<input type="button" value="GO" onclick ="var val = Number(jQuery(this).parent().children(':text').val()); if (isNaN(val) || val
2){val = 2;}window.location.href = '/580-580020-detail--1-__id__.html'.replace('__id__', val); ">
一岁七个月的孩子非常小气,自我意识强,有解决办法吗?
夏天的奇妙
注册时间: -
注册时间:
点击标签查看相关内容
一岁七个月的孩子非常小气,自我意识强,有解决办法吗?
&&&&我女儿现在一岁七个月了,从出生就一直是外婆一个人带,一岁多就慢慢自我意识强,自己的东西别人不许碰,如果别人拿了她的东西,她就哭闹甚至有时会咬人。我们平时都特别注意教她学会分享,可是效果不大。平时我和LG,还有孩子的外公外婆四个人,因为是外婆一直带她,所以女儿特别粘外婆,一会也离不开,谁也不要就要找外婆。唉,平时到楼下也不愿意跟同龄的小孩玩,我也不知道她为什么会这样。在网上看到有些孩子也会这样,但都是三四岁左右,好象很少有这么小的孩子就这么自我。担心孩子以后会不会越来越自私,大家有什么好的建议都来说说吧。
注册时间: -
注册时间:
同意!我儿子九个月开始就很护着自己的东西,不让小朋友碰,大朋友碰他的玩具他都会抻手去打,我觉得孩子还小,你现在教他去分享他根本听不懂,如果大人硬是从孩子手中把玩具抢下来给其他的小朋友玩,我觉得会给孩子的心理产生阴影,他会觉得妈妈是不是不爱我呀,我觉得等孩子大一点再去慢慢引导他会更好[happyzz]( 13:12:08)很正常啊,我儿子比你家的大三个月而已,也是很护自己的东西,我不认为这是自私,也不认为这叫小气这本来就是这个时期孩子的特点孩子在学习心理疆界的建立,和自我安全的保护意识,这种自我意识的萌芽很宝贵的,也是非常自然的一个阶段不必过于担心孩子将来会不合群小气什么的,这都只是父母自己的担心而已,等过了这个阶段,就会自然好的,尤其当他开始需要得到别人的东西时他自己就会开始想办法,例如交换等方式我觉得在这个阶段里,引导孩子分享是可以的,但是不要期望孩子一定做到,并且一定不能强迫孩子分享用玩具互换的方式也是个不错的过度总之,前提是,要尊重到孩子本人的意愿,父母要做的只是提出自己的建议,最后的决定权仍属于孩子
注册时间: -
注册时间:
我儿子也护他的东西护就护吧,只是别人一动他的东西他就说要回家,这个比较头疼
注册时间: -
注册时间:
我家小孩2岁了也是这样的,她喜欢跟别人玩但是不肯把自己的玩具分给别人玩,一家一碰就哭。急了就咬自己,但是看到别人的玩具就要往自己包里塞,我也想知道怎么可以帮她改变这个不好的习惯啊
夏天的奇妙
注册时间: -
注册时间:
谢谢大家,我也多找些相关的书学习一下,希望孩子健康快乐成长.
注册时间: -
注册时间:
是哦,楼主要多学习哦,这些并不是老人结果,而是孩子长大的表现.不要刻意让她把玩具借给别人玩,或让别人摸,随意吧.她现在这个年纪还不会分享.
注册时间: -
注册时间:
只是粘贴了一些关于孩子敏感期的列子。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注册时间: -
注册时间:
如此这般我们每晚进行。我不知道她在学校是怎么上主题课的,是她特别喜欢主题课?还是我跟她一对一上感觉更好?或是她在学校的主题课没有得到满足……  无论如何,我都相信这样的主题课对她有帮助,如果她需要,我会打起精神,不厌其烦地进行下去。  孙瑞雪:这就是母亲,无论怎样忙,怎样累,只要孩子需要……  这就是孩子,他们从不偷懒,只要自身发展……  在家里上主题课并不是必需的,但只要孩子喜欢就可以进行。学校的主题课,每次都有新的主题,通过一些固定的程式让孩子学会文明的生活用语和雅致的举止。我们小的时候几乎没上过主题课,满大街的马路广告牌都在召唤着精神文明。如果让孩子在幼儿园的几年时间里天天上生活主题课,我们还用担心整个社会的文明程度吗?&咬人的故事晨晨是个活泼可爱的小女孩,是大家心目中的小天使。但在满2岁8个月的那段时间,她突然开始咬人了。  一天晚上,一家人正在看电视,突然,晨晨的妈妈恼怒地大喝一声:“怎么这么不象话!”就在妈妈扬手要打的那一刻,晨晨的表姐也惊叫了一声。她们俩先后被晨晨咬了一口!我赶紧挡住了妈妈的巴掌:“孩子可能到了咬人的敏感期。”说时迟那时快,我也被咬了一口!疼得我真想发火,但我控制住了自己的情绪,把晨晨轻轻抱在一边。  接下来的几天,大家做了充分的防备,晨晨不再能轻易地咬到谁了,她只好趁着和你亲近的时候咬你一口,有时咬不着手和脸,她就咬衣服,但她从来不咬不认识或不熟悉的人。  一个多星期过去后,澄澄不再咬人了。我手臂上被她咬的那片淤血还在,跟孙老师沟通后我知道了:咬人的敏感期在2岁半到3岁出现,孩子咬时并无恶意,把他抱在一边就可以了。  孙瑞雪:我们观察了部分2岁的孩子后发现,他们在咀嚼一些食物(如馒头、面包、硬一些的水果)时,口形和咀嚼的方式像老人,牙齿无力。显然,两岁以前他们吃的食物几乎都是稀软的。在长牙的敏感期,应该给幼儿提供较硬的食物让他练习咀嚼,他们常常会嚼了吐,吐了又嚼,但从不咽下,有时会被卡住,但幼儿会自我调整。  口的敏感期在0——1岁出现,孩子尝试着用口(也包括牙齿)来认识外在的世界,发展他的认知能力。有的孩子敏感期度过得很好,1岁之后不再有这一特征,但很多孩子却在2岁左右开始“咬”人。这时我们给孩子们提供了一些东西,如大象的鼻子等,但效果不是很好,有时孩子会明确告诉你,咬橡胶不好,咬皮肤的感觉才好。咬皮肤似乎能很快满足这一敏感期,并让孩子迅速度过去。然后,儿童会出现高度的宁静和下一步的智能需求。走楼梯2岁7个月的樊真刚来我们班,大概是刚到一个新环境吧,她显得很胆小。  吃完早餐,我见她站在楼梯边,一直不动地盯着楼梯看。我走到她身边,伸出手,她把手放在我的手心,我们一步步地走下楼去。下楼过程中我告诉她下楼梯的正确方法:手抓住旁边的扶杆,眼看着脚下的台阶,一级一级走。  来到院子里,她松开我的手走向一个有台阶的地方,然后沿着台阶,一级一级往上走,动作很缓慢,从9:30到10:30整整一个小时的时间里,她一直在这样走。走累了就坐在楼梯上休息,然后接着走。我发现她此后的每天都重复这一活动。很快,她就能独立在大厅及院子里四处活动了。  孙瑞雪:攀爬楼梯的敏感期一般在1岁左右出现。这时儿童开始喜欢在楼梯上爬上爬下,先用手判断上下楼梯之间的空间距离,然后试着用脚来判断。因为成人总担心这样危险,并觉得孩子用手摸地不卫生,常常阻止、破坏了这一敏感期的正常发展,对大多数孩子来说,这一敏感期往往滞后到2岁多甚至3岁才出现。&儿童智能发育的九大敏感期蒙台梭利发现敏感期是幼儿的学习关键期,是自然赋予人的一生仅有一欠的特别生命力。敏感期是自然赋予幼儿的生命助力,如何运用这股有效动力,帮助孩子完美成长,正是成年人的职责。  何谓敏感期?  孩子从呱呱落地后到会走路、说话、吃饭、写字……,孩子一切从无开始,是如何完成这些“看似不可能的任务”以适应这个复杂的世界的呢?  那是因为自然有赋予正在发育成长的生命以特有的力量。蒙台梭利指出助长幼儿发展的主要动力有二:一是敏感力,一是吸收性心智。其中的敏感力是指一个“人”或其他有知觉的生物个体,在生命的发展过程中,会对外在环境的某些刺激,产生特别敏锐的感受力,以致影响其心智的运作或生理的反应,而出现特殊的好恶或感受,这种力量的强弱,我们称之为&“敏感力”。  当敏感力产生时,孩子的内心会有一股无法遏止的动力,驱使孩子对他所感兴趣的特定事物,产生尝试或学习的狂热,直到满足内在需求或敏感力减弱,这股动力才会消失。蒙台梭利称这段时期为“敏感期”,有引起教育家则称为学习的关键期或教育的关键期。  敏感期一词是荷兰生物学家德?弗里在研究动物成长时首先使用的名称。后来,蒙台梭利在长期与儿童的相处中,发现儿童的成长也会产生同样现象,因而提出了敏感期的原理,并将它运用在幼儿教育上,对提升幼儿的智力有极卓越的贡献。&掌握九大敏感期根据蒙台梭利对婴幼儿敏感期的观察与研究,可以归纳出下列九种:语言敏感期(0~6岁)  婴儿开始注视大人说话的嘴形,并发出哑哑学语声时,就开始了他的语言敏感期。语言能力影响孩子的表达能力,因此,父母应经常和孩子说话、讲故事,或多用“反问”的方式,加强孩子的表达能力,为日后的人际关系奠定良好基础。   秩序敏感期(2~4岁)孩子需要一个有秩序的环境来帮助他认识事物、熟悉环境。一旦他所熟悉的环境消失,就会令他无所适从。幼儿的秩序敏感力常表现在对顺序性、生活习惯、所有物的要求上,如果成人没能提供一个有序的环境,孩子便“没有一个基础以建立起对各种关系的知觉”。当孩子从环境里逐步建立起内在秩序时,智能也因而逐步建构。感官敏感期(0~6岁)  孩子从出生起,就会借着听觉、视觉、味觉、触觉等感官来熟悉环境、了解事物。三岁前,孩子透过潜意识的“吸收性心智”吸收周围事物;3~6岁则更能具体地透过感官分析、判断环境里的事物。您可以在生活中随机引导孩子运用五官,感受周围事物。尤其当孩子充满探索欲望时,只要是不具有危险性或不侵犯他人他物时,应尽可能满足孩子的需求。对细微事物感兴趣的敏感期(1.5~4岁)  忙碌的大人常会忽略周围环境中的微小事物,但是孩子却常能捕捉到个中的奥秘。因此,如果孩子对泥土里的小昆虫或衣服上的细小图案产生兴趣,正是培养孩子具有巨细无遗、综理密微的习性的好时机。  动作敏感期(0~6岁)  两岁的孩子已经会走路,最是活泼好动的时期,父母应充分让孩子运动,使其肢体动作正确、熟练,并帮助左、右脑均衡开发。除了大肌肉的训练外,小肌肉的练习,亦即手眼协调的细微动作的训练,不仅能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也能帮助智力的发展。  社会规范敏感期(2.5~6岁)  两岁半的孩子逐渐脱离以自我为中心,而对结交朋友、群体活动有兴趣。这时,父母应与孩子建立明确的生活规范,日常礼仪,使其日后能遵守社会规范,拥有自律的生活。  书写敏感期(3.5~4.5岁)、阅读敏感期(4.5~5.5岁)  孩子的书写能力与阅读能力虽然较迟,但如果孩子在语言、感官、肢体动作等敏感期内,得到了充分的学习,其书写、阅读能力就会自然产生。此时,父母可多选择读物,布置一个充满书香的居家环境,即能使孩子养成爱读书的好习惯。  文化敏感期(6~9岁)  幼儿对文化学习的兴趣,起于3岁;而到了6~9岁则出现想探究事物奥秘的强烈需求。因此,这时期“孩子的心智就像一块肥沃的土地,准备接受大量的文化播种。”成人可在此时提供丰富的文化资讯,以本土文化为基础,延展至关怀世界的大胸怀。
注册时间: -
注册时间:
有时我正在走路,会听到他在后边叫我的名字,当我回头对他笑时,他却一溜烟跑远了。孙瑞雪:在我们学校,教师之间、学生之间、学生和教师之间的关系非常人性化。大家在这里自由、平等地交流,充满了博爱的精神。成人之间我们常会见到这种互相喜欢、若即若离的情感,这种情感给人的感觉很特别,它是人类千丝万缕的情感的组合。诗人们为它写出朦胧诗;音乐家为它作出不朽的曲目...儿童感情世界的丰富常常超出大人的想象。  &&&&&&&&&&&&&&&&&&&&&&松松的计谋&一般情况下,人际关系的敏感期在4岁到来。但是,松松的“小计谋”让我对这个敏感期出现的时间有了新的想法。3岁2个月的松松,长着一张胖嘟嘟的小脸,很惹人疼爱。前几天他妈妈给我说了一件事,我听了感慨半天。松松是全幼儿院有名的爱车迷,最近他又有了一辆别致的救护车,这辆车也很受缇缇的喜欢。两天后,缇缇带着辆一模一样的救护车来约松松玩儿,一看到新车,松松立刻拿来研究了半天,研究的结果是,缇缇的车上多了一面小小的标志旗。松松开始想办法了。想和缇缇交换,但缇缇不肯,松松最后诚恳地提议:“缇缇,你现在拿车不方便,我帮你保管好吗?”缇缇正在忙其他的事,便信任地把车给了这个保管员。第二天,缇缇的妈妈和松松的妈妈同时发现这辆车被“调包”了,缇缇却一无所知,而松松的表情很自然。这使两个妈妈哭笑不得,在老师的引导下,松松不情愿地把车还给了缇缇。这两天,缇缇又有了一辆漂亮的火车,松松看到了,很是喜欢,想让缇缇与他分享。但缇缇无论如何都不同意,松松又开始不急不忙地想办法了。“缇缇,咱俩来玩拔萝卜的游戏吧!”松松认真地说。缇缇想了想:“好吧!”松松提议把火车当作萝卜,两个人各握一半,一起开始唱:“拔萝卜,拔萝卜…”使劲一拔,火车拔到了松松的手里,缇缇还站在那儿唱着拔萝卜,看着松松。此刻的松松已经拿着火车跑到一边玩去了。这几天,我的办公桌上放着一辆精致的老式连体公共车,无人认领。经多方打听,确定是扬飞杨的。没想到,车的主人还没来,松松先来了。看着这辆独特的车,他眼睛一亮,问我:“老师,这是谁的车呀?”“扬飞杨的。”“那我可不可以看看?”“可以。”他看着车问这问那,最后开口了:“老师,我来帮他保管吧!”看着他那智慧的小眼睛,我心里想笑:“不行,因为车在我这里,我要等杨杨来取。”松松看了看车,无奈地走了。&过了一会儿,幼儿院的小朋友和老师都去上社会实践课,看火车去了。而松松走进我办公室,转了一圈,依偎在我身边,看着那辆车问我:“老师,你为什么不去看火车呀!”“我有工作,不能去。”“是保管车的工作吗?”我笑了笑没回答。他停顿了一下又说:“你去看火车吧,我帮你来保管它”。我实在太理解他了:“你可以在这里玩几分钟,但不能拿走,知道吗?”他马上点头承诺。第二天早晨,他又准时到我办公室报到。我为了减少麻烦,早已把那辆招眼的车藏在了纸袋子里。在办公室转了几圈,没看到车,松松终于开口了:“老师那辆车呢?”我笑着说:“我不知道呀!”他的小眼睛开始搜寻整个办公室,最终,眼睛直盯着我的纸袋子,车的尾部悄悄露出了纸袋。我假装糊涂:“原来在这儿。”“我想玩玩可以吗!”他笑着问我,我没办法,只好说:“你去问问扬飞杨好吗?”不一会儿,扬飞杨、松松、丁丁都来了。进了办公室,扬飞杨站在沙发上向外张望着,显然对他的车不感兴趣。丁丁和松松却一涌而上,都想拿到车。我开口了:“别人的东西不可以拿,请先问问杨杨。”丁丁马上问:“杨杨让我玩玩你的车吧!”杨杨没回答。松松伸手拿车的同时对杨杨说:“杨杨我帮你保管好不好呀!我给你管好它。”杨杨觉得这主意不错,立刻同意了。最终,这辆车还是被松松保管了两天后才到了杨杨手里。孙瑞雪:人际关系的敏感期一般在4岁左右出现。但广州的孩子却让老师感到吃惊。很多孩子是在自我意识产生的同时人际关系的敏感期就到来了,这个年龄往往在2岁多。到了松松这个年龄,他们的人际交往智能已经到了一种很高的水平。探讨这个问题时,我们认为这同一个地域的文化传统和集体遗传基因有着密切的联系,一些广州孩子在处理人际关系时所表现出的不温不火、不焦不躁、足智多谋,实在是有别于我们看到的其他地方的孩子。 &&&&&&&&&&&&&&&&&&&&&&&&&&&细小的灰尘&这是我来幼儿院上班的第二个星期。这星期,我发现3岁2个月的照照细小事物的敏感期来到了。早晨上主题课,一束阳光照进来,阳光里小小的灰尘在飞舞,照照先是全神贯注地看着这束阳光,然后用嘴去吹,试图把灰尘吹走。微小的灰尘在阳光里上下翻跳着,照照绕有兴趣地一直在吹。每天他都在观察阳光里的灰尘,直到阳光从教室里消失。孙瑞雪:儿童对某一事物感兴趣时,如果长时间不被打搅,就能形成高度专注的品质。如果老师不会观察孩子、不了解孩子的发展规律,就会轻易打断孩子的认知过程,这样孩子很难形成专注的品质。无论是幼儿院还是小学,我们整个上午都没有打铃声。我们让孩子自己选择学习时间和学习内容。吹扁的裙子、压皱的飞机&&初春的银川,还有点寒冷,3岁2&个月的竹竹却穿了一条夏天的纱裙,不过里面套了件毛衣。整理完教具出来,竹竹叫了我一声:“尚老师!”眼巴巴地看着我。我读懂了她的眼神,走过去,认真欣赏着她的裙子:“竹竹,你今天穿了条裙子呀!”竹竹抿着嘴嗯了一声。“真漂亮呀,竹竹!”听到赞扬,竹竹满意地点点头,用手轻轻抚摸着裙子。吃完早点,孩子们出去玩。竹竹和颜颜拉着手,不停地对颜颜说:“我今天穿的裙子漂亮不漂亮?你看我的裙子呀!”一路沉浸在对裙子的感受上,看上去格外深情。起风了,风把纱裙吹起来,裙摆贴在了身上。竹竹赶紧把裙子从身上拉开,让它恢复原来的园弧状。一松手裙摆又贴了回来,努力了好几次,裙子还是不停地往身上贴,竹竹放开颜颜的手,用两只手提起裙摆,两支胳膊向前伸、小屁股向后撅,努力使身体和裙子分开。这样,竹竹和颜颜渐渐落在了队伍后面。看着前面的队伍,颜颜急忙去拉竹竹的手,竹竹挣脱颜颜的手,颜颜向我求助:“老师,竹竹不拉我的手。”竹竹一听,急得哭了起来:“老师,我的裙子,我的裙子!”我蹲下去劝说竹竹,但她坚持用两只手抓着裙摆。我想起昨天的一件小事:竹竹在教室里做手工,她折的飞机被别的小朋友压在胳膊下,压了一个折皱,竹竹当即大哭起来,我怎么安慰都没用,最后重新折了一个飞机,才让她安静下来。我走过去拉起颜颜的手说:“竹竹,老师拉着颜颜,你自己走,别走出队伍。”就这样,竹竹用她的两只小手和风对抗着,一路扶着自己的裙子小心地走着。孙瑞雪:敏感期和吸收性心智是儿童发展的两样内在动力。处在敏感期的儿童,专心于某一特定的事物,在反复活动中,以特有的强度接触外部世界、感知世界、认识事物。一个敏感期过后下一个敏感期又被激起来,儿童的身心得到长足的发展。交往&&  (一)3岁的秀秀刚到学校的时候很胆怯,整天独来独往的,不与小朋友来往。过了一段时间,我发现她开始同别人来往了,但情况似乎并不好。有好多次,我看到她在给猜猜提鞋跟。有时,其他小朋友会命令她为他们端饭。还有一次,猜猜把大衣掉在了地上,她转身对秀秀说:“秀秀,帮我捡起来!”我说:“请自己去捡。”&秀秀站在一旁没有说话,脸上有些尴尬。因为受了点小伤,有一阵她没来学校。从那以后,这孩子每天来学校就睡觉,睡眠时间长达7个小时,似乎又回到了刚转来时的样子。我真有点揪心。我寻找一切机会和孩子交流。她以前不让老师抱,我就试着抱抱她,或给她买个礼物;她一直由奶奶爷爷带,我跟她妈妈谈话,告诉她必须把孩子接回去自己带。一段时间后,她情绪开始好转了。昨天,孩子们玩王子和公主的游戏,可那些“王子”都不愿意让秀秀做自己的公主。我知道,这是因为她平时穿得不好,头发总是乱蓬蓬的。正担心她会受到伤害、会尴尬,没想到她微笑着说:“没关系,我会找到我的王子的!”听到这话,我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孙瑞雪:父母、老师和孩子缺乏交流,孩子缺乏爱的成长氛围,造成的后果在孩子社交方面表现最明显:孩子不自信、没有自尊心。生活的残酷在于,家长不给孩子什么,孩子就没有什么。家长不给孩子自由,孩子的心灵就不会自由,家长不爱孩子,孩子就不会自爱。  (二)秀秀的家庭和一些家庭一样,父母不在乎她,情绪不好的时候会肆意向孩子发火,即使他们有很多钱,也会咬着牙对孩子说:“你又花了我五块钱!”前些日子,她们家发生了一次“车祸”,两车相撞时车窗玻璃掉了下来,打在了秀秀和妈妈的头上。她和妈妈都受伤了。医院里,医生剃光了孩子的头发,用摄子夹出嵌在肉里的玻璃渣,秀秀哭了。这时她突然看到旁边的妈妈也在动手术,因为疼痛,妈妈也哭了。秀秀突然止住了哭声,转过头看着妈妈,柔声说:“妈妈你别哭,一点儿也不疼,看我都不哭,你也别哭!”就这样,为了安慰她的妈妈,这个孩子做了整整一夜的手术,没再掉一滴眼泪。她妈妈向我讲述这件事时好几次泣不成声,几次脱口而出:“我真对不起她!”“我真对不起她!”我听得也哭了:“你把孩子接回去自己带吧!”从那以后,秀秀的妈妈不管多忙,再也没离开过孩子。孙瑞雪:蒙特梭利说,是儿童教我们爱和怎样去爱。是孩子把天使之光带到人间。但只有内心存有爱的人,才会受到启导。儿童的敏感期小记&这两天,3岁的曾麟然的表现和往常有点不同。早餐后,他一个人在走廊里来回走动,好象在思考什么。我过去叫他:“我们一起进教室听故事好吗?”“不,我不进去。”“那你需要我帮助吗?”我又问。他茫然地摇摇头。“好吧!如果你有什么事情需要帮助,可以告诉我。”他又茫然地点点头。过了一会儿,我看到他在跳跳床上玩得挺开心。午饭时,曾麟然坐在自己的位置上东张西望,看见我走过来了,说:“老师,我不想吃。”看着没有动过的饭菜,我问他:“你一口都没吃,是不是不舒服?”他看着我摇摇头。“如果你不吃东西,肚子会很饿,并且会没有精神,食物能提供我们能量的。”“不,我不想吃。”曾麟然答道,神情看上去很委曲。“老师喂你吃,好吗?”“不,我不吃。”我们就这样僵持着,过了大约5分钟,曾麟然的眼泪流了下来。“好吧!你不想吃就归位吧。饿了就告诉我,好吗?”“嗯。”曾麟然点点头。午休结束后,所有的孩子都起床了,只有曾麟然还在睡觉。“曾麟然,该起床了。”听到我叫他,他痛苦地半睁半闭着眼说:“我不起床。”“现在是起床时间,我们还要去上课。”“我不起床。”曾麟然边说边哭了起来,并且紧紧地抱着毛毯。“好吧!你还想睡觉就睡吧。”我离开后,他停止了哭声。下午吃加餐时,他慢悠悠地走出卧室,显得格外精神。在这以后的几天里,他天天如此。孙瑞雪:执拗期中的儿童,一定要按照自己的想法做事情,他是在发展和建构自我意识,一旦遭到拒绝就会很烦燥、很痛苦。这时成人要尊重他的选择,并且尽量满足他在这一阶段的需求,使他能顺利度过这一重要时期,由此获得快乐和顺从。&模仿&&丁丁3岁了。刚来幼儿院时,他对院内的各种玩具很感兴趣,一会儿玩脚踏车,一会儿荡秋千,一会儿滑滑梯,整天忙得不亦乐乎。他也爱玩教室里摆放的各种教具,一会儿倒豆子,一会儿弄圆柱体插座,一会儿玩水。他好像整天很忙。这两天,丁丁又开始喜欢模仿,模仿什么像什么,简直是出神入化。早晨一进校门,看见张敏行坐在秋千上,丁丁也坐到了秋千上;张敏行在秋千上旋转,丁丁也照着样子旋转;一会儿张敏行抱着篮球跑过来告诉老师:“是小天使班的球。”丁丁在旁边马上说:“是小天使班的球。”但他的双手是空的。午饭时,张敏行端着盘子过来说:“老师,我还要。”丁丁也端着盘子跑过来,边跑边往嘴里送喂米饭:“老师,我还要。”他的餐盘里还有米饭和菜。我被这滑稽的场景弄得哭笑不得。午休时,戴昊言在床上跳,丁丁也在床上跳;张松彦要小便,丁丁也要小便。就连有个小朋友感冒咳嗽,丁丁也要跟着咳嗽。总之,他只要发现其他孩子做什么,一定也要跟着做什么。孙瑞雪:从理论上来说,模仿的敏感期应该在1岁半——2岁出现,但大部分孩子的这个敏感期是在2岁半出现的,丁丁的敏感期滞后了,但显然他在全力以赴地弥补。&主题课女儿范嘉欣2岁9个月了。每天下班回家忙乎完晚饭,我都精疲力尽得直想上床睡觉,但女儿会在这时精神抖擞地跑过来:“妈妈,上主题课!”看着女儿天真的小脸,我迅速调整状态,打起十二分的精神给她上课。  从阅读开始,我认真进行每一个内容。孩子静坐的时间从最初的两三分钟增至五分钟,我常常暗自吃惊:2岁9个月的她有如此好的定力,正襟危坐,仿佛真正进入了境界。  每天的主题课内容都不一样:开门,关门,怎样翻书,怎样咳嗽,怎样擦屁股,怎样轻拿轻放……我示范完毕,她一丝不苟地模仿进行,每个动作都小心翼翼。我越来越认真,生怕哪一个不完美的动作影响她。杜威说过:“生活就是教育。”  该走线了,她的小屋里没有录音机,但她用她的玩具代替录音机,煞有介事地按一下,然后让我跟随着她的动作和节奏走线,走线完毕还会再去按一下玩具,一招一式都透露出严谨与秩序。
注册时间: -
注册时间:
那天吃午饭时,我发现“小浪底”孤零零地坐在小桌旁,看着周围来来往往的小朋友,当他把目光转向我时,我向他招了招手。令我惊喜的是他也向我友好地招招手,动作很优美。我又向他回报了一次招手,他也回报了我一次,并向我这边走来。&那天以后我开始与他交谈。他能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在适当的场合,我们以招手传递彼此的信任,那感觉真好!孙瑞雪:对儿童来说,初到一个新环境,安全问题是首要问题。哪些地方安全?哪些人友好?哪些人可以信赖……当他感觉某个人值得信赖时,就会亲近这个人,追随他,允许他抱。因此,面对每一个新入幼儿园的孩子,老师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让孩子建立安全感,让他熟悉环境,比如首先熟悉卫生间。成人到了新环境也是这样。大学生也会由于调整班级、毕业等变动,感到失落、烦恼、揪心。只是由于经验和理智,他们的感受没有儿童那样强烈而已。成人也都曾感知结识新朋友的重要,那会让你的心安定,给你精神慰藉&空间的敏感期  两岁的淼淼最近到了探索空间的敏感期。他总喜欢扔教具,我告诉他:“淼淼,如果你想扔东西可以去扔弹力球,教具是用来工作的。”把弹力球给他,他立刻扔出去,发现弹力球着地后会弹起来,非常欣喜地捡回来,再同样扔出去。&  重复多次后,他又把弹力球从桌上扔下来,试探这样是否能弹回来,发现结果一样;又把弹力球从教具柜上扔下来试探,发现结果还是一样,同样非常欣喜。(吕景球)&  点评:&  这是一个探索空间的例子。这个敏感期应当在1岁前出现,淼淼的这个敏感期滞后了。老师在非常认真、耐心、谨慎地帮助他补上这个敏感期。扔东西的动作虽然简单,但却非常重要。&  当老师告诉孩子扔错了东西或扔错了地方时,孩子常常会故意再犯一下错误。这是孩子的共同特点,他在试探你是不是爱他。这时,我们的老师通常只需理解地笑一笑,帮助孩子改正错误,一遍遍地帮助,直到孩子纠正过来。这之后,儿童就会自律。&第四章&3岁-4岁(20多个孩子的敏感期故事)&&&?秩序是文明的基础&  &为什么幼儿在出生不久就自发地要求秩序呢?这种需求到底能帮助孩子做什么?这种品质的建立,又对人类社会有什么意义? 找杯子&  3岁半的媛媛是一个非常可爱的女孩,做事总有一股认真劲儿。  上个月,我们班把旧杯子全部换成了新杯子。新旧杯子上都写有孩子们的名字,但名字的字体不一样,这样一来,有些孩子认新杯子就有点困难,喝水时不能马上找到自己的杯子。媛媛就是这样。  但我发现,媛媛找自己杯子的方式很独特。每当她喝水的时候,她总是先拿着刻有“张弛敏”名字的杯子到我面前问:“老师,这是不是我的杯子?”我说不是,她回去继续找,不一会儿,又举着刻有“马宇轩”名字的杯子来问我是不是她的杯子,我又说不是,她不声不响地离开,不一会儿,准会高举着刻有自己名字的杯子问我:“这是不是我的杯子?”我告诉她:“是的,这下对了,你真棒!”  媛媛毫不理会我的夸奖。每次找杯子时都要经历这个过程,先拿张弛敏的,再拿马宇轩的,最后拿自己的。孩子们一天要喝好几次水,拿好几次杯子,每次她都象运行电脑程序一样找三次。  我真想不透这其中的秘密。媛媛在认知什么呢?是杯子?是文字?是过程?还是老师我?还是一种她自己的独特体验?也许这里边什么都有。 老师,我很棒&孩子们都在专心地工作。3岁半的肖肖在探索二项式。摸索了半天,不知道下一步怎么办,就开始四处张望。我走到他旁边,坐下来问他:“我可以和你一起工作吗?”&他脸上是一副无从下手的表情,点点头表示同意了。我对他说:“请观察。”然后将二项式的操作过程,以分解、缓慢的动作全部演示了一遍。肖肖的表情依然不自信,悄悄对我说:“老师,我不会工作二项式。”我说:“老师相信你会做得很好。”他拿起二项式开始尝试,完整地操作了一遍,操作完毕,依然用一种很不自信的眼神看我。我说:“肖肖,非常棒,你还想工作吗?”他愉快地点点头。这一次操作完成后,肖肖的表情显得很有成就感,他指着完整的二项式,自豪地对我说:“老师,你看!”我亲吻了一下他的额头:“非常棒。”就这样,肖肖重复工作了很多遍,离开教室的时候,他对我说:“老师,我很棒吧!”孙瑞雪:二项式教具就是把中学里的二项式(a+b)2做成直觉的形态。这个教具在儿童阶段可以当作积木,而且是很好的、很高级的积木。到了中学时期,这个积木的数学意义表现出来,那时,工作过这个积木的孩子就会轻松地理解这个公式。二项式教具是这样的:a和b相加得到一个长度,以这个长度为边长求面积,就等于一块以a为边长的正方形的面积,加上一块以b为边长的正方面积,再加上两块以ab为边长的正方形面积。有了这个思路,孩子们接下去就能容易理解三项式:27块小立方体的总和。接着就理解多项式。这就是蒙特梭利教具的魔力。& &&&&&&&&&&&&&&&&&痴迷的绘画敏感期&3岁半的刘一楠入院3个月就出现了绘画的敏感期。那段时间,她每天来院后不接触任何教具,只用随身带的画笔画画。她没有什么绘画基础,常常要求老师帮她画。午睡时,她总是趴在床上,伸出右手食指反复描摹地面瓷砖上的花纹。2个月之内,每天中午她都会重复这个动作,每次大约40分钟。刘一楠的画大部分都画在小纸片上,图案也画得很小。渐渐地,她的绘画内容也固定下来:反复画小鸟。刚开始画面凌乱模糊,看不出什么。后来的几个月,她自己画出了一些以圆形组成的小鸟,非常可爱,画画时也很少找老师帮助了。除了固定的作息时间外,她在幼儿院的大部分时间都在画画。在这之前,刘一楠刚刚度过执拗的敏感期。自从喜欢上画画以后,她整天都沉浸在自己的绘画世界中,非常安静,象变了一个人。家长说她在家也这样画个不停。有一天,我帮她整理书包,看到一本童话书,扉页空白处有一群排成队列、飞向空中的小鸟,形态由大到小,颜色由深绿到浅绿,个个憨态可掬,与扉页搭配得非常和谐,我以为是印上去的。当我发现这是刘一楠的作品时真是惊喜万分,不由得夸赞起来。刘一楠以前很喜欢别人夸奖,但那天她表现得很平静。我想,她一定是在绘画中发展了自我,满足了自我。还有一个叫吕楠的小朋友,她各方面能力很强,能影响其他小朋友。当她处于绘画敏感期时,一天到晚带着纸笔,走到哪儿画到哪儿,教室里,走廊里,有时就干脆趴在地上画,始终保持着亢奋的创作状态。她的床紧挨着墙,午睡时我稍不注意,她就“嗖”地跳起来站在床上,捏着一根短短的铅笔头飞快在墙上画出一幅画。这一切仿佛是在一分钟内完成的。让我惊讶的不仅是她的行为,还有她的作品:墙面上出现了一个乘着降落伞从天而降的小女孩,两条辫子向上飞舞着,狂喜的笑容,精灵的眼睛,非常生动!这种造型成人根本无法想象!在我眼里,她就是个天才!午睡时也就不管这个天才,让她去教室画画。在吕楠的影响下,其他好些小朋友也一天到晚带着纸笔,随时跟她趴在地上画画。当时国际学校大组的孩子们上美术课时都特别投入,我觉得与吕楠的影响有关。还有一个例子。3岁9个月的彭怡慧当时也开始出现了绘画敏感期。她给自己起了个名字叫‘小狐狸’,她画的内容也全都是狐狸。有一次,彭怡慧在走廊墙面上画了一只很大的狐狸,狐狸斜倪着眼睛,竖着大尾巴,憨态中有机警。在绘画敏感期中,彭怡慧也和吕楠一样不接触任何教具,来幼儿园整天就是画画,家长说,她们在家里除了看电视也是画画。家长还反映,那段绘画敏感期中,彭怡慧原本有些急躁的性格逐渐变得安静了,顺从了。家长甚至担心这个孩子变得过于安静了。孙瑞雪:孩子们只是简单地画吗?只是简单地写生、描摹对象吗?成人可能是,但正常状态下的儿童不是。这是儿童根据他内心的引导进行的自发活动,他在表达他看见的,想到的,想象的,向往的。表达他的注意对象,他的内心活动,他的喜爱,他的情感。敏感期中的幼儿往往对敏感对象表现出痴迷的热情。幼儿绘画敏感期到来时正是如此。这个敏感期大约在4—5岁之间到来,但也有例外。整个敏感期持续1&个月到1年的时间。幼儿从2岁开始画线状团,3岁左右开出有了运笔意识,画的形状成了不规则的梨型、圆形以及其他的简单形状。这个时期过后,儿童会不断要求大人给画,他开始意识到自己能力有限。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儿童又开始自己画。此时儿童基本从宏观的角度来观察事物,能画出一个事物的基本轮廓,画人能画出头部、四肢和躯干,但没有多少细节内容。接着,他开始把握细节,对微妙的神态也有了感觉,他们的画也变得生动奇妙。这时儿童基本上已经进入了小学。满足儿童敏感期的需求使儿童表现出:1.天才的创作智慧&;2.无与伦比的热情、兴趣和意志力;3.迅速发展的认知能力和技能;4.得到满足之后人格状态的宁静、和谐和顺从;5.建构了巨大的潜力。痴迷,热忱的状态,使儿童达到一种出神入化的境界,使儿童深入事物的本质,掌握事物,最终改造和创造事物。它又能净化儿童的心灵,让儿童发现非凡的美。绘画是一种形象语言,是一种表达方式,这个敏感期发展得好,就可能奠定了成为绘画艺术家的基础。&& &&&&&&&&&&&&&&&&&&&&&怎么回家&今天刚出校门车就坏了,车上的孩子纷纷谈论起来。3岁多的肖肖问司机:“康爷爷,车能修好吗?王老师,我们怎么回家呀!”?快4岁的妞妞听了,劝慰道:“不要着急,康爷爷一定能把车修好送我们回家的,是不是王老师?”我回答说是的,并为妞妞高兴。刘嘉庚问我:“要不,咱们打‘的’回家吧。”?我还没回答,晶晶接嘴了:“可我们没带钱呀!”赵津觉得这个主意不错:“好,我们打车回家,我带钱了。”说着便从口袋里掏出几个硬币来。孙瑞雪:儿童在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刻意完美&&一天早晨,3岁半的文茜上楼吃早点。我递给她一份早餐,她坐下来,看着眼前的这份早餐,看了好半天,始终不吃。我问她:“为什么不吃?是不是身体不舒服?”她摇摇头。我说:“文茜,你说出来,老师会帮助你。”她伸出小手,指着盘子里的苹果:“嗯——”我一看,那块苹果上有一小点疤痕。“你自己去换一块完整的吧。”我告诉她。她没换大块的,只选了一块没有疤痕的,回到座位上,很快吃完了她那份早餐。还有一天,晶晶端着一杯水正在观看,突然,明明不小心碰了一下杯子,水洒出来了,晶晶满脸沮丧地跺着脚哭喊:“请你给我赔,请你重新给我倒水。”明明连忙给他道歉,接了大半杯水递给晶晶,晶晶痛苦地看着水杯:“不是这样的!”明明又去接了满满的一大杯,晶晶才点了点头,满意地接受了这杯水。孙瑞雪:从某个时刻起,儿童突然要圆圆的完整的大饼,整瓶的大瓶饮料,套装的衣服……饼子太大,被家长掰开,孩子就会痛苦,难过,甚至哭闹。追求完美是孩子的天性,当然也是人的天性。它从儿童时期开始出现,护它就是保护一个追求完美的人。成人不会把有瑕疵的苹果看成不完美的,但是成人依然会对一个接近完美的苹果惊叹,会为一个接近完美的自然对象或艺术作品感怀。完美给人带来精神上的愉悦,儿童追求完美,表明儿童的精神世界开始走向丰富和深入。 &&&&&&&&&&&&&触摸肌肤的敏感期&我穿着一套短裙,刚走进大厅,3岁半的一凡和龙龙迎面扑了过来,一人抱住我一条腿。我不知所措地停下来,不知他们要干什么。一凡抱着我的腿,手轻轻抚摸着,脸亲昵地挨着腿,笑呵呵地说:“亲爱的!”亲了好几下我的腿,我也回答他:“亲爱的,请你松手,老师要工作。”他根本不听,我只好拖着他走,另外一位老师过来帮我解围:“宝贝,你喜欢王老师,但不能打扰老师工作。”这才把他们俩抱开。&第二天早上我穿了条裤子。走进大厅又碰到一凡,他没有任何反应地看看我,我还挺“多情”的,上前问了句:“早晨好”。他理都没理我,继续玩自己的。下午我换回那套短裙,正上楼梯,一凡从后面冲了过来,抱着我的腿又开始说:“亲爱的”,亲了一下腿。我蹲下来说:“宝贝,你喜欢老师吗?”“喜欢”,“老师也喜欢你,但是老师必须去工作。”我亲吻了他的脸,他满意地离开了。孙瑞雪:安东尼?华尔士在他的《爱的科学》中说:“只有既为人所爱而又能投之以爱,我们才能体会到作为人的完整性。”而且“我们一旦拥有了它,幸福感、完美感和勃勃生机感便会油然而生。”儿童是通过皮肤来思考、也是通过皮肤来获得爱的。许多孩子,包括很多成人都有肌肤恐惧症和肌肤饥饿症。学校里,新进校的孩子的肌肤恐惧症能达到很极端的程度。有的孩子碰破了皮肤,给他处理时,他非常恐惧。这时,老师和大夫常常先在自己身上示范,然后再在孩子觉得较为安全的手臂上示范,孩子还是疯狂地哭喊。老师们说:“新来的孩子都这样,这是无安全感在身体上的表现。放松的孩子不会这样。”人在童年通过父母的抚摸获得身体的智能,也获得爱的感受。要尽可能触摸0——3岁的孩子的肌肤,裸体拥抱孩子,亲吻孩子。当幼儿欠缺抚摸时,在爱和自由的状态中,他因为放松而将欠缺了的需求从潜意识上升到意识状态,恢复机制自动开启,以弥补成长中的缺憾。&& &&&&&&&&&&&&&&&&&&&&若即若离&&小牛牛3岁半了,很喜欢站在门口看别人。每天早上我都热情洋溢地问候他、冲他笑,可他看都不看我一眼,不仅不理睬,有时还会骂我一句,更不让我接近他。即使这样,我还是很喜欢他,每天不屈不挠地跟他打招呼。他那倔强的神情总让我偷偷忍俊不禁。今天下午,小牛牛居然主动走到我身边,神秘地说:“我给你指照片。”说完拉着我的手跑到展板前:“我知道那是你。”我抱起他,不顾他的反抗亲了亲他的小脸蛋,起初他有些反抗,但马上又得意地笑了起来,看着他的表情,我也抑制不住地哈哈笑了起来,我问牛牛:“我是谁?”“你是王灵雪。”&他笑着回答。说完挣脱了我的怀抱,一溜烟跑了。他知道我是谁,却从不和我沟通。真有意思。从那天起,小牛牛不再排斥我,我靠近他,跟他打招呼,他往往看我一眼作为回应,但不让我抱他。
注册时间: -
注册时间:
们外出,去享受春日温暖的阳光和大自然的宁静。  吃完早餐,孩子们回到班里。穿外套的、找帽子的、喝水的,忙得不亦乐乎。几个小孩子喊着让老师帮他们穿衣服。我取下一件白色的小外套,摘掉套在袖子上的蓝色小背包,把3岁的樊琦叫过来准备给她穿。哪知刚套上一只袖子,琦琦便大叫起来:“这不是我的衣服!”“怎么不是你的,早晨是我帮你脱下来的,书包还套在上面呢!”我一边说,一边给琦琦穿好了衣服。  “这不是我的衣服,我的衣服在家没穿来!”说这话时,琦琦的眼泪已经噼哩啪拉掉下来了。“琦琦,昨天你穿的是粉色的外套,今天你就是穿这件衣服来的,你看,那不是你的小背包吗?”我指着挂钩上的一只小背包说,这时我的口气肯定是带着一丝不耐烦了。“这不是我的衣服!这不是我的衣服!我的衣服在家没穿来!”&琦琦奋力分辨着,哭得更厉害了。“那也不是我的小背包,这个才是我的小背包!”顺着她手指的方向望去,我看见一蓝一黄两个小背包。唉呀,那个蓝色的小背包好象是石丛的。那么,这件白色的小外套是石丛的了?难道我记错了?  正疑惑着,外面有人叫我,我应声出去了。  回到班里,凌老师已经帮石丛穿好了那件白色的小外套,琦琦依然在一旁无声地啜泣着。“琦琦早晨就这样来的,她没穿外套。”凌老师的话击碎了我一向自信的记忆力。  我摇摇头苦笑了,带着对琦琦满心的歉意,我拉过她,擦干她脸上的泪水:“对不起,琦琦,是我记错了!”&  孙瑞雪:我们学校有句格言:只有错误的成人,没有错误的儿童。  &&&&&&&&&&&&&&&&&&&&&&&&&&&&&&&&&&&&西天  每晚临睡前,女儿都让我给她唱歌或读诗。  今天还是老样儿,她选我读。第一首她选《蜻蜓》,第二首选《蘑菇》,第三首是《打翻了》,每次她都将《打翻了》说成太阳,因为这首诗的第一句是“太阳打翻了……”  读了一遍《打翻了》,她要求再读一遍,我读完后她又要求再读一遍,我边读边看着她,她的两只黑眼睛眨巴着,不知在想什么。  读完这遍,女儿突然对我说:“妈妈,应该太阳打翻了,金红霞流满西天;西天打翻了,……”天呐,她竟然发现了诗的韵律!正当我激动地要去亲她的小脸时,她又说:“妈妈,太阳打翻了,金红霞流满西天的‘西天’就是‘白龙马,蹄朝西’里唐僧西天取经的‘西天’。”  尽管此西天非彼西天,我也不愿再解释,总有一天她会弄明白这两个“西天”的区别,此刻我要做的是,给她一个紧紧的拥抱!我为她骄傲,为她的发现和配对而骄傲!  附原文:&  打翻了&  [台湾]张晓风  太阳打翻了,金红霞流满西天;  月亮打翻了,白水银一直淌到我床前;  春天打翻了,滚的满山满野的花儿;  清香打翻了,散成一队队的风;  风儿打翻了,飘入我小小沉沉的梦。  孙瑞雪:临睡前读优美的书,让童年的心积淀生活的诗意。在这种诗意里,儿童发现着,创造着,成长着。  儿童在临睡前的读书需求,是一个普遍现象。可以给孩子读各种各样的书,写实的,科幻的,童话,但必须是大师们写的,逻辑严密的,语言优美的,适合儿童心灵发展的。  记得看过一部著名电影:主人公向法院要求一名小孩的抚养权,可他并不是孩子的父亲。“你的理由呢?”法官问道。“我……我睡觉前给他读书。”男人说。“他给我读书。”孩子说。& &&&&&&&&&&&&&&&&&&&&&&&&&&了了观察记录&&& 了了快3岁了,以前从未上过幼儿园。?  了了刚来时没有安全感,看上去很拘谨,口头表达能力也比较弱,拒绝接触其他小朋友,表情也很冷漠。?  了了的吐字不太清楚,说一句话别人只能听懂个别意思。同意老师的建议就说声“好”,不同意说声“不好”,即使这两个字也说得比较吃力,说话时他也不看对方,或者左顾右盼,或者看地面。  刚来的两个星期内,了了整天呆在后院,从不玩玩具,有时看别的小朋友玩,有时在院里一个人转来转去。很少去大厅和教室,尤其恐惧吃饭,午饭和加餐时间都不愿进餐厅,基本上是呆在院里或大厅里,由老师喂着吃。  不仅如此,了了也很害怕午休。第一个星期的午休时间,他都是一个人在后院玩,第二个星期他开始接纳老师,在老师怀里渐渐入睡,但当老师试图将他放在床上时,他会惊醒过来,挣脱老师又跑向后院。  第三个星期开始,了了逐渐有了一些安全感,愿意进卧室了,但还是不愿睡觉。午休时间常常自己玩玩具,玩累了就把头倚在玩具上睡,不让老师盖被子。  第四个星期的头几天,午休时他还是不愿上床,在卧室里来回走动,一走就是四十多分钟。有一次我看他太困了,就把他抱到我床边坐下,他缓缓地坐在床边,但拒绝靠在我身上,我试图让他顺势躺在床上,他警惕地醒了,眼神困乏而惊恐,赶紧坐回原来的位置,继续坐着睡觉。?  后来的几天,他开始接受我的帮助,愿意靠在我身上睡,走动的时间也缩短了。再以后的几个星期,午休时他就直接坐在我床边,但仍不愿上自己的床&。整个这段时间他都很少和其他孩子玩,基本上是一个人玩沙子,有时也站在教室门口观看,但从未进教室。  一个多月后,他开始变了。适应了园里的作息时间,不过午睡过程中他会叫或发出极响的声音,他是在模仿其他孩子的声音。他的语言表达能力也比以前强了,也开始进教室、自己选择教具工作了,只不过更换频率较高,并且拒绝老师的帮助。  孙瑞雪:选这篇文章是想让所有家长和老师知道,幼儿园和老师有责任让孩子对环境、对带孩子的老师、对吃饭、对午休产生安全感。在过去的十几年里,我发现绝大多数家长和老师都认为,孩子上幼儿园哭几个月是正常的。我常常看到有些孩子,为不去幼儿园用尽手段,声嘶力竭地哭、苦苦地哀求。这都没有引起家长的思考,这是最严峻的问题——家长认为儿童的哭泣是无价值的,一次又一次,当儿童在绝望中被留下时,他内心深处积累了什么?了了不是一个完全正常的孩子,他在家里就没有建立起安全感,他对成人世界的恐惧和警觉表现在生活的任何方面:身体、语言、情感和思维。  我们学校专门安排一个老师照顾每一个新来的孩子,一个班每周或两周只接收一个孩子(混龄班级,2.5岁——5岁)。刚来的孩子都惧怕学校,大门一关,亲人被关到了外面。孩子尤其惧怕进教室,他担心教室将他关起来回不了家,见不到父母。孩子也惧怕老师(她是陌生人)、惧怕进餐厅吃饭、惧怕上床……相对而言,孩子觉得大街上比较安全。我们派老师陪孩子出去走动,累了再回学校,这样对学校就有了家的感觉,派老师陪孩子接近他恐惧的东西,逐渐消除他的恐惧。这个过程让孩子逐渐感觉这个人不错,跟妈妈很像,能够依赖她。这样孩子就开始依赖环境,就逐渐成为环境的主人。最后,孩子进幼儿院如同进了另一个家。春节过后,我们学校的很多孩子一走进幼儿院就兴高采烈。那感觉如同主人进入了他的另一幢房子里。学校是给孩子们带来快乐的地方,是孩子们发现秘密的地方&。  关于了了,他一进校我们就有判断,这个孩子的问题还不是很大,估计两个月就可以恢复正常状态。  一般来说,孩子的心理问题由多长时间造成,使他成为正常的孩子就需要多长时间的努力。这需要科学的方法、正确的语言、极大的耐心、非凡的爱心、长久的等待。&& &&&&&&&&&&&&&&&&&&&&&&&&&&&&&&&社交&  2岁10个月的樊琦刚入院时情绪低落,拒绝老师抱她,拒绝小朋友拉她的手,排斥周围一切事物。  樊琦的妈妈常给她带很多零食。刚开始她把零食抱在怀里,不要说和别人分享,甚至都不让人看一眼。但最近她开始喜欢站在旁边,看小朋友们一起玩,看小朋友们分享食品。有时她会自我安慰地说:“我也有吃的,就不给你们。”  那天刘寰宇正在和小朋友分享食物,樊琦走到老师身边说:“老师,我也想吃。”“你可以问问他愿意不愿意和你分享?”“他不给我!”“你没问怎么知道呢?”樊琦壮着胆子走了过去,小声问:“你能给我分享一个吗?”刘寰宇干脆地说:“行!”给了她一个。  樊琦很快吃完了,接着又问:“再给我分享一个好吗?”这次刘寰宇没有给她,而是提出了要求:“那你也给我分享。”边说边指着樊琦手里的食物。樊琦犹豫了一会儿:“好——吧。”小心地拿出一个和刘寰宇交换。两人交换了几次,看上去都很高兴。  有一天,我们班吴泽茜(比樊琦大一点的一个小女孩)带了一袋“麦咪”来幼儿院。她很喜欢樊琦,就给她分享了一块,但并没有要求樊琦给她分享。接受了几次分享物后,樊琦终于拿出自己的食物给茜茜分享。可爱的茜茜说:“姐姐不吃,你吃吧!”  茜茜常常叫樊琦妹妹,并且要求樊琦叫她姐姐。看到茜茜不吃,樊琦过来很不解地对我说:“她不吃!”“她是因为喜欢你才和你分享的。她并不想吃你的东西。”我说。  过了两天,情况发生了彻底的变化。樊琦一到学校就把自己的食物分享给很多小朋友(狗狗,茜茜,蛋蛋,贝贝等),分完后还要求和他们一起玩,大家一起玩得非常快乐。  有时候别的小朋友带了吃的没给她分享,她会很生气地说:“你不给我分享,我不和你玩了。”还要求别的小朋友也不和那个小朋友玩。就这样她开始有了自己交朋友的方法,还常给老师说她最喜欢和谁玩,谁对她好,谁最坏等等类似的话。  十一长假后,樊琦的兴趣又转移了,开始对荡秋千很感兴趣,每天都荡,并且常常是一个人荡。她动作的协调性越来越好。看来她已经对分享食物、交朋友不感兴趣了。  也许樊琦的另一个敏感期又来了。  孙瑞雪:在我们这里,孩子们有权将自己的东西带到学校。在自由自在的活动中,孩子们借助食物和玩具建构最早的人际关系智能,认识人与物,物与物,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有一次,3个男孩(4至5岁)来到校长办公室,每人手中拿2个模型蜘蛛侠,要给两个校长和我描述蜘蛛侠的特点:“他的胸前有一个蜘蛛”,“他的嘴像老头的嘴”……他们拿着蜘蛛侠在桌子上的上空摆来荡去,显示了一会儿,又把阵地转移到大厅里。三位校长对视一笑:三个孩子都到了身份确认的敏感期。这一共同的敏感期和共同拥有的玩具,使他们拥有了共同的语言,还自动组成一个行动小组(可能这是早期的组织能力的雏形)。这是一个让孩子多方位成长的机会。  和谐的人际关系不是在军队式的集体中建立的,而是通过自由选择伙伴、长期自由交往、对话、活动的过程而建立的。人是社会的存在者,正常儿童愿意和其他人交往与合作。因此,儿童一定要生活在一个适应的环境中,这个环境应该是自然(混龄的)而和谐的——一切该发生的都自然发生;这个环境应该是积极而友善的——孩子们和老师们互相尊重、平等地生活在一起。这就是爱和自由的成长环境。  成人的交往方式其实延续了儿童时期的很多做法,只不过呈现一个螺旋式的上升。百姓之间,一支烟、一杯酒就可能是一段交际的序幕;一束花、一件小礼物可以加深他们的关系;由于共同的物质需要,人们站到了一起;由于共同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学者们站到了一起;由于共同的理想,思想家、革命家又站到了一起……&我是孙悟空  两岁半的胖胖是我们班的新生,他最大的兴趣就是模仿孙悟空。有一次,我亲了一下怀里的他:“哈哈,被我亲到了吧!”我以为他会开心地笑,没想到他一语惊人:“妖精才会哈哈地笑,孙悟空是哼哼地笑!”&  胖胖每天带着金箍棒来幼儿园。他认定自己就是孙悟空,把打妖除魔视为己任。一天,娄域带着奥特曼的面具在后院里玩,被胖胖追打得满院跑,说是要打妖怪。平时胖胖的一言一行也都模仿孙悟空,与小朋友有冲突时就说:“看俺老孙怎么收拾你!”回家时则对我说一句:“师傅,老孙告辞了!”&  为了帮他建立正确的概念,我反复跟他说这个世上没有妖怪,也让班里的每个孩子都告诉他“你是胖胖,不是孙悟空”。刚开始他并没有理会,可大家都这样说的时候,他一下子委屈地哭了。那一刻,我开始怀疑自己这样做是不是正确,我不能肯定他的状态是一种单纯的模仿,还是一种神游。&  孙瑞雪:&儿童向往做神通广大的“超人”。大多数孩子都曾想像过自己是孙悟空,有些孩子收集孙悟空的书,画孙悟空,反复看电视剧《西游记》。&  儿童有神的敏感期,崇拜神,热切地认识神,搜集神的故事;想像神,进一步夸张和设想神,编织神的神话;希望神在现实中出现、想像自己和神在一起,想像或期待自己就是神,神游天下。当儿童不能把自己和故事分开时,就会认为自己就是那个神。把这个现象称作神游最名副其实。根据儿童发展是人类发展缩影的理论,我们可以从现存的神话和宗教以及一些供奉神的原始部落印证这一点。&  四五岁或者更早一点,儿童就会根据自己的心理状态去崇拜一些偶像。通过观察我发现,那些成长在强权中的儿童崇拜强大的、有暴力倾向的神,这有点像人格替换,借助强大的神去面对强大的父母和老师;那些生长在平和环境中的孩子,会崇拜智慧和美丽的神。&这个年龄段的儿童正处在身份确定的敏感期,他会选定一个偶像并时时模仿。“我是忍者神龟!”“我是超人。”我常常听到这些话。通过吸收偶像的人格特点,儿童建构自己的人格状态,最终形成自我。我们推想胖胖也可能正处在这一时期。&  这个敏感期过去后,你再这样叫他,他可能会不高兴,会说:“我就是我。”我们要和孩子一起度过人类的童话期,帮他走向成人。&信任&  班上来了个两岁半的小男孩,名字叫“小浪底”。他长得很恬静,再加上这么个不一般的名字,我忍不住格外关注他。&  由于不适应新的环境,“小浪底”刚来的几天里总是哭,特别是早晨妈妈离园时,他撕心裂肺的哭声总让妈妈一步三回头。妈妈走后,他才能逐渐恢复平静,但除了让老师抱外,拒绝与任何人交谈。&  我试图接近他,在任何一个能见到他的机会都向他微笑。渐渐地,他也向我报以微笑。他的笑很有意思,笑容收得特别快,但非常纯真。&
注册时间: -
注册时间:
妈妈,妈妈。”我突然意识到:平时吃饭时他总是坐在爸爸妈妈中间,今天为了照顾客人,爸爸坐到了我们对面。一桌人全体起立调换位置,让安吉坐回他爸爸和我中间。安吉这才安静下来,开始吃饭。  孙瑞雪:儿童位置的秩序感并不是一直存在,等到他对事物的位置“变变也行”时,他对事物的独立性及其相互关系的把握有了飞跃。  儿童位置的秩序感的发现,是蒙特梭利对儿童心理学的一大贡献。重上楼梯  我刚进小天使班不久,一个母亲对我说,她1岁多的孩子极爱走路,带孩子上街,一路上孩子都要求自己走。进了华联商场,人太多,妈妈抱着他乘电梯上楼。孩子大哭大闹,非让妈妈抱他下来。妈妈无奈地又把他抱下楼,他挂着泪珠跑到楼梯口,一步一步重新上了楼。妈妈为此大惑不解:“以前他不是这样,总让我们抱,可最近特别喜欢走路,而且路越长越高兴。”  孙瑞雪:走的敏感期大概从7个月开始出现。起先孩子拒绝坐,不断要妈妈拉着双手跳,一段时间后,他开始走,这可能是父母最累的时候,上楼梯、下楼梯都要自己来,不管需要多长时间;哪里不平偏要往哪里走......走路的敏感期中,儿童是一个自由、活跃的个体,他拥有空间的能力从此跨出了一大步。  这时,成人应该放弃自己的走路节奏、生活节奏去配合孩子,让孩子在敏感期内得到充分、良好的发展。  当走的能力发展起来时,孩子可能会重新回到妈妈的怀抱寻找慰籍、爱意和温情。他会走了,但他开始说:“妈妈抱抱!&”这时候,妈妈不应当说:“你会走了,怎么还让抱呀?”&捏香蕉  小外甥女容儿现在4岁了。我记得她的很多故事。  容儿8、9个月大的时候,家里人经常给她喂香蕉。一天,姥姥又给她喂香蕉吃,喂到最后一点,容儿“哼哼”着扑过来,用两只小手抓剩下的香蕉。软软的香蕉被她捏得糊满了手,她低头看着,又要捏,姥姥惊讶地叫着:“不能捏!脏!”拉过容儿要给她擦。容儿扑打着,想努力挣脱姥姥,但幼小的她没能争过姥姥,双手最终被姥姥擦得干干净净。  第二天,姥姥还是给容儿喂香蕉。容儿极安静地一边吃,一边看着姥姥手里的香蕉,吃完了一根,姥姥刚要给容儿擦嘴,容儿突然放声大哭起来!姥姥吓得忙抱起容儿哄,怎么哄都不行,容儿就是不停地哭!我抱过容儿问:“容儿不哭,告诉小姨要什么?”  容儿哭泣着,扭头看看桌上的香蕉皮。我问:“你是不是还要吃香蕉?”没等容儿反应,她妈妈说:“不会的,她平时只吃一个,有时一个还吃不了。”  我想起昨天容儿捏香蕉的情景,便拿过一根香蕉,剥了皮放到容儿手里。拿着香蕉,容儿不哭了,稍稍过了会儿,她轻轻捏了一下,一截香蕉被她捏扁了,她伸出另一只手,抓住香蕉使劲捏了下去,香蕉软软腻腻地粘在她手上,很快,一根香蕉被她捏得没了样,香蕉泥落到床上,落到她身上。我又剥了一根放进容儿手里,她急切地拿着这根香蕉又开始抓捏。  我在一边观察着她:她的动作时快时慢,有时用一只手,有时用双手。还不时抬起那双黏糊糊的小手,放在眼前观察。抓捏了一个小时后,容儿挥舞着粘满香蕉泥的双手,高兴得手舞足蹈。  以后一个多月的时间里,每当拿到软的物品,容儿便去捏;如果同时把软硬两种东西放在她面前,她会去捏软的东西,硬的东西捏一下便扔在一旁,不去理会。  孙瑞雪:抓捏香蕉还算脏吗?只要可能,婴儿会抓捏一切到手的软东西,果酱、面条、蛋黄、炼乳、泥巴……  常常是,当成人不能给孩子提供香蕉、面团时,孩子就喜欢吃饭时用手抓饭,玩饭;会抓“屎巴巴”,去体验那“粘糊糊”的手感......  记得有一种玩具,软乎乎、粘乎乎的,像大鼻涕一样,扔哪儿粘哪儿,十分受孩子的欢迎。很多成人不理解——孩子怎么喜欢玩这种恶心的东西。  八九个月的幼儿非常喜欢抓捏软的物体,手的活动不只是手的活动,而是有着智性的目标。成人常常因为无知给儿童设置了很多障碍,剥夺了他用手的自由,也剥夺了他认识世界的机会。&&小托蒂的悲剧一个名叫托蒂的意大利小男孩有一只十分奇怪的眼睛。说“十分奇怪”,是因为眼科大夫多次会诊得出的结论都相同:从生理上看,这是一只完全正常的眼睛,但它却失明。一只完全正常的眼睛何以失明了呢?  原来,当小托蒂呱呱坠地时,这只眼睛因轻度感染被绷带缠了两个星期。正是这种对常人来说几乎没有副作用的治疗,对刚刚出生、大脑正处于构建发育关键期的婴儿托蒂造成了极大的伤害。由于长时间无法通过这只眼睛接受任何外界信息,原先该为这只眼工作的大脑神经组织也随之“战略转移”了。  小托蒂的遭遇并非偶然。后来研究人员在动物身上做了很多类似的试验,结果都一样——生命的器官严格执行着“用进废退”的原则。  孙瑞雪:小托蒂的悲剧在于错过了眼睛受光的敏感期。  经验证明,在各个敏感期,如果儿童受到干扰和阻碍,不能正常使用他们的身体的各种功能,相关的功能就会丧失。不能使用手,手就会多动;不能使用脚,脚就会无用;不使用鼻子,鼻子就会失嗅;不使用耳朵,耳朵就会失聪;不使用眼睛,眼睛就会失明。  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当婴儿开始使用口和手时,成人的干涉就开始了。这种干涉刚开始还限于一些老人、低龄保姆和少数无知的父母,随着幼儿的活动越来越频繁,成人的干涉就越来越多。当儿童开始使用他自己的意志和思维时,成人的干涉会更厉害。  十年的实践让我们对儿童的心理有了一定的了解,我们发现很多儿童在无意中受到不公正的待遇,他们的心智是残缺的。当他们长大成人,当了父母,很可能接着干涉自己的下一代。这是一个残缺的循环。第三章&2岁半-3岁(20多个孩子的敏感期故事)&&&?自我的诞生&  &在古希腊的一座神庙里刻着一句名言:“认识你自己”。知道这是什么意思吗?  儿童与成人的斗争,向来都是一种本质的分歧。你要成为你,是吗?但我要让你听我的,不然,要受到惩罚。尤其是那些在权威中(权威指对别人在行为和心理上进行控制的)长大的父母,控制儿女,是他们永远无法改变的心理病。所以打自己孩子的父母,童年时,必遭他父母的打骂。  关于“我思”这样一个人本质的问题,从古至今谈论不休。然而“我思”的本源却在于,你童年期的自我是否已经形成了,否则你没有你。你是你妈妈、爸爸,你是你爷爷、奶奶,你是你的老师,你是知识的附产品,你从形成自己时就丧失了体验世界的机会。你不是你时,你就是别人或者多个人的赝品,你存在的价值、高贵、意义、创造性就没有了。  如果有人告诉我,婴儿从出生起同世界是一体的,如果你观察了,你一定会相信。但让你最震惊的是,婴儿成长到2岁时,甚至根本不到2岁,他就开始发现自己同世界实际是分离的。自我就这样开始悄没声地走了过来。  我想,我应该首先说说“我”对于人的意义。在心理学中,“自我”(self)大概是一个被广泛提到的一个词汇,也是一个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汇。  “我”为什么在人成长的过程中如此之早地就自然地出现在人出生后的一年多,然后这个“我”将困绕你一生。  弗朗西斯?克里克(英国)在他的《惊人的假说》中这样说:“从感觉上讲,大脑所获得的通常是与外部世界或身体其他部分有关的信息。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所看到的那些东西都位于我们的外部,尽管负责担任‘看’的神经元位于脑中。对许多人来说,这是个根深蒂固的观念:‘世界’位于他们的身体外,然而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他们所知道的),世界又完全位于他们的脑中。这对你的身体来说也是正确的,你对它所了解的不是附于你的头上,而是位于你的脑中。”基于以上的内容,我相信人有一种成为自己的先天性的需求和目的性追求。因为这一点,幼儿从2岁开始,就惊人地以自我为中心。0——6岁儿童(有的孩子一直持续到12岁)他几乎将他全部的热情和注意力全部集中在了自我的建构中。因此皮亚杰才断言0——6岁的儿童是以自我为中心的。如果没有这样的激情和全部的投入,你就永远无法形成自我,最后也无法走出自我,同时也就丧失了“我”与他人、社会分离的机会。“我”就丧失了独立、意志自由。这样成长大的人,无法对现实生活进行准确的把握,常常感到孤独、失助、没意思、消沉、绝望。  没有自我,就等于混同成万上亿个人,并在这样的人群中消失。我们所期望的创造力、幸福感、独立性、意志无法出现在我们的身上。  当儿童明确地说:“不”时,就好象发出了人的独立宣言,儿童开始从意识区别别人的意志。幼儿在最早只要是他不同意的事情,他就打,边打边说:“打死你。”打的全部含义是(这似乎在说,我已经有了我个人的主见,“我”提到了儿童意识的前面。)排除的意思,但这个时期很快就过去,接踵而来的是说:“不”。什么都是“不”,做与不做的都是不。儿童在这样的重复中,感受着我与他人的分离的快乐。  因为成人的决定来自思考,而儿童是在自然法则的感召下,全力地在形成自己。这就在告诉我们,儿童必须走他要走的路。这种自我在以后的几年里会表现的更为充分,从排除他物,到发出不,到“这是我的。”然后是我坚定不移地选择我的看法,自我在形成的过程中派生出了一种品质:专注和意志。  当儿童选择并决定了他要做的事情,他必然专注,任何一位家长和老师都能发现这一点。实际成人也如此,人的天性是喜欢按自己的意志做事。儿童也能不断产生对环境的信任和依赖。因为做着自己喜欢的事,因此心满意足,安静了,专注了,这种持续性的生活,最后会形成儿童的意志,在这种意志中,独立也就产生了,儿童也就学会了用自己的眼睛看世界。  实际上,大多数孩子生长到10岁时,他们已经开始思考许多本质的问题。例如:“成人为什么是不可改变的?”“为什么书上说的和现实社会不一样。”“为什么大人对待孩子和农民对待驴一样。农民打驴是为了让他快走,父母打孩子是为了让他学习,这实际并没有差别。”“难道人活着就不会有别的意义了?”  丧失自我的孩子,内心充满了挣扎。成长到10岁时,一个自我形成好的孩子,和一个自我形成差的孩子,在处理同一件事时,心理状态有着巨大的差异。一个引诱其他小孩的吸毒者对一个意志独立而坚定的孩子说:“吸一口吧!不吸就不是男子汉。你是个胆小鬼吗?”所有这些语言都不使他心理产生犹豫和挣扎,因为他归属于已经形成的较好的他的自我,他不需要从归属别人那里而寻求安慰。并且他能清晰知道对方的意图。但丧失自我的孩子,因为从小就有人对他说“这样做”“那样做”。他在别人的自我中迷失了自己,这一次经验也会使他再一次迷失自己:他吸了。 交际的敏感期小记&  轩轩进入蒙班时还不到3岁。此前他从未进过任何幼儿园,一直在家由父母(晚上)及保姆(白天)带。  入院的最初三个月,轩轩常常一个人独自玩耍或是在操场四处漫游,偶尔会和同龄或比他小一点的孩子接触,但基本上不与大孩子交往。分享自带来玩具,也始终紧抱着不和其他孩子分享。别人要分享他的玩具他就会大哭。  慢慢地,他和同龄的和小一点孩子的接触频繁起来,对小孩子尤为关照,常以大哥哥自居。但和大孩子仍无实质上的交往。又过了几个月,他开始和同龄小朋友发生冲突,并为此哭泣。与大一点的孩子交往也增多了,时常和他们结伙游戏,分享自带来的玩具也愿意与伙伴分享,但不肯把自己喜欢的玩具带来,只带旧的或自己不喜欢的玩具。  又过了两个月,夏天到了,他大多时候都在室外与伙伴们游戏,与同龄伙伴的冲突也减少了,开始喜欢和年龄稍大的孩子交往。分享日开始把自己最喜欢的玩具带来和伙伴分享。七月份开始,他坚持每天带糖来与小朋友分享,妈妈不允许带就跟妈妈哭闹纠缠。逼得妈妈没办法,找老师求救。老师和妈妈协商后决定,每天下午妈妈接他时带一大袋糖来。当小朋友围着他、向他要糖并表示感谢时,他非常快乐,与伙伴们的关系也更加融洽,找老师解决问题的次数也减少了很多。  两周后,他不再强求妈妈带糖来接他了。也就是说,他已经不用通过食物交朋友了,他和小伙伴们的关系已十分融洽。    孙瑞雪:在一个宽松的环境中,孩子逐渐放松并开始以自己的方式融合到环境中去。他学会观察周围的环境和人,学着用自己的能力尝试不同的交往方式,并从中找到乐趣,积累成长的经验。& &&&&&&&&&&&&&&&&&&&&&&&&&&重新开门&  2岁10个月的苗苗入院已经3个月了。自入院以来她情绪一直很稳定,但最近开始,她总因为一些小事儿哭闹不停。她执拗的敏感期提前到来了。  爸爸妈妈开车来接她回家,妈妈抱着苗苗,爸爸顺手将车门打开,苗苗忽然大哭起来:“让妈妈开车门。”爸爸赶紧把车门关上,妈妈重新打开了车门,可苗苗就是不上车,在妈妈怀里挣扎着:“不要现在打开车门,要妈妈刚才打开车门。!”爸爸妈妈无奈地等着,直到她情绪稳定了,才上车回家。  爸爸早晨送苗苗来,我正在为其他孩子脱衣服,她爸爸自己推开了教室的门,苗苗哭着不进来:“要冯老师开门。”爸爸关上门退出去,我在里面重新把门打开。可是已经晚了,苗苗叫嚷着:“要刚才冯老师开门。”  孙瑞雪:儿童秩序的敏感期呈现螺旋式上升的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为了秩序的破坏而哭闹,秩序一旦恢复就会安静下来;为了维护秩序而说不,自我意识开始萌芽;为了维护秩序而执拗,一切要重新来。    孩子执拗的这个阶段可能是老师和父母最为苦恼的时期,因为执拗的要求具有不可逆性,让人感到头疼。& &&&&&&&&&&&&&&&&&&&&&&&&&这不是我的衣服&  清晨上班的路上,我发觉今天的天空格外高、格外蓝。来到学校和凌老师一商量,我们决定带孩子
注册时间: -
注册时间:
见文文摇头,桓桓就像已经猜到了这个结果似的,非常平静地走出地下室,脸上没有任何表情。  他慢慢坐在游乐场的台子上,皱着眉头,出神地看着文文的车,看了好久,似乎在想着什么。忽然,他放松了眉头,叹了口气,跑向远处的滑梯。  孙瑞雪:儿童刚刚开始形成自我、还不知道如何同别人沟通时,教师的启蒙非常重要。儿童提请求的心理过程和成人的没有根本区别,但儿童心里没有世俗的考虑。和成人相比,儿童是一个心理的存在者而不是社会的存在者,交往对他的心理影响远远超过实际的交往内容。在交往中学会遵守秩序、调整自己,为将来孩子的人际关系智能打下基础。    这个例子中,我们看到了桓桓出色的心理调节能力。&&语言的敏感期&  乐乐2岁6个月了,大约三十天左右的时间里,他见谁学谁说话。&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一只眼睛看东西模糊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