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清华大学人文社科科冬令营

清华自主招生首个人文社科冬令营今起报名(2)_教育热点_教育_北京晨报网
清华自主招生首个人文社科冬令营今起报名(2)
体验营中将包含测试环节,其中笔试科目包含阅读与表达(中英文)、数学与逻辑、文科综合,面试内容为文科综合面试和学科专业测试(部分学生)。
根据营员的笔试、面试和学科专业测试等综合成绩择优评定获奖营员。获奖营员将由相关院系推荐给学校招生办公室。
体验营期间,参营学生将聆听多场专家学者报告,并与各个院系老师面对面座谈。
四。日程安排
1月13日:报到及开营报告
1月14日:笔试;院系交流
1月15日:综合面试;专家报告
1月16日:学科专业测试
具体安排详见《报到通知书》
本次&全国优秀中学生人文社科冬季体验营&不收取参营费用,参营学生自行安排食宿,食宿费用及交通费用自理。
六。联系方式
报名系统技术咨询:(010)782051,zsb@tsinghua.edu.cn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清华大学人文学院
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
清华大学法学院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清华大学新雅书院
2016年11月
(京城教育圈)
原标题:清华自主招生出大招儿!首个&人文社科冬令营&今起报名
责任编辑:邵波涛
责任编辑:胡南清华今日迎新!最后一批90后报到,最小新生仅13岁清华今日迎新!最后一批90后报到,最小新生仅13岁
靠谱青年 14:31
跟贴 67 条 今日,清华大学迎来3000余名新生,不同以往,今年清华园迎来最后一批90后入学报到,并有部分00后学生入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看,我的录取通知书和学生证!王建一 摄此次入学的新生中,1999年出生的同学占比最多,00后新生也有428名,占“七字班”总人数的11.4%。最小的一位00后学生出生于2004年,只有13岁。
8月23日,清华大学2017年新生开始报到。不少新生在“新生报到绿色通道”咨询入学报到事项。今年入学的新生是清华实行大类招生招收的第一批本科生,十六个大类中机械、航空与动力类400余人,人数最多。新生的男女比延续了清华一贯的传统,仍是2:1。其中,电子信息类“阳气”最盛,而艺术类女生最多,男女比接近1:3。新生们来自全国乃至世界各地,其中,来自西部地区的学生近20%。新生涵盖26个少数民族,包括东乡族、毛难族、仡(gē)佬族、撒拉族、土族、羌族、哈尼族等。同时,还招收了来自韩国、马来西亚、美国、日本、加拿大、缅甸、新加坡等国家330余名国际学生。家长更尊重孩子的兴趣爱好发展澎湃新闻记者在清华校园里随机采访了几位00后的家长,大多数家长表示尊重孩子的个人兴趣发展,给孩子准备的入学行李中不乏乒乓球拍、乐器、运动鞋等物品。清华学长看新生新生更自信了。他们在公共场合擅于介绍自己的特长,自信满满,落落大方。新的一届综合素质更强了,体育、乐器等方面做得很出彩。次旦央吉:愿用一生所学传播藏文化新闻与传播学院2017级新生次旦央吉是个来自拉萨的藏族姑娘。走下4000米的高原,跨越3600公里的路程,央吉怀揣着美好的梦想踏入清华园。16岁的次旦央吉是个多才多艺的“学霸”。上学期间,她曾连跳两级;高中阶段一直主持学校的校庆和文艺晚会,并担任校学生会宣传部部长。2013年,12岁的次旦央吉参加了康巴卫视“藏汉双语大赛”,与来自西藏自治区和四省藏区的学生同台角逐,最终斩获桂冠。如今,这个热爱西藏、热爱藏文书法的小姑娘已经是拉萨市书法协会会员。
次旦央吉在清华迎新现场儿时的次旦央吉有一个梦想,要把家乡西藏的故事讲给更多的人听。14岁那年,次旦央吉代表西藏参加中国《小小百家讲坛》电视演讲比赛,演讲的题目是《我的理想》。演讲中她表示希望自己将来成为藏语老师,为传播藏族文化尽一份力。去年冬天,次旦央吉参加清华人文社科冬令营,聆听了新闻与传播学院陈昌凤教授的讲座。那一刻,伴随次旦央吉长大的梦想变得更加坚定,愈发清晰。她立志考入清华大学学习新闻学,用自己的笔和镜头让大家认识一个真实的西藏。“清华是一个有无限机遇、激发人无限潜能的地方。我会在这里努力学习,用一生所学传播藏族文化,回报清华,回报家乡。”次旦央吉说。网友评论:@鹊鸦:乍一听九零后与零零后像是隔了几十年。@杭先生:90后空巢老人打卡@我的头像有故事:90后叔叔和00后小鲜肉待一个学校了。@lovekuandy:一直在纠结明年到底上清华、北大,还是哈佛@西域有福:时代的交替,90后走出大学校园,00后开始称霸大学校园!@一个想不出名字的朋友:为什么一直感觉00后都是小学生@fanjackie:我当年差200分上清华&&看完记得给小编一个赞后再走呗!
编辑|黄磊来源|新京报、澎湃新闻、清华大学、新浪微博等特别声明:本文为网易自媒体平台“网易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网易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大家都在看分享成功热门推荐清华举办人文社科冬令营来源:北京晚报
张航  清华大学将于明年1月中旬举办&全国优秀中学生人文社科冬季体验营&,从中选拔人文社科领域的英才。这是清华首次举办面向人文社科领域的中学生冬令营,冬令营测试中的优秀者将被推荐给清华招办。  记者注意到,此次冬令营的举办方包括经管学院、人文学院、社科学院、法学院、新闻学院、新雅书院等,几乎覆盖了清华所有的文科专业。&&  冬令营将在明年1月13日到16日举行,届时学生将有机会聆听多场专家学者报告,并与各院系老师面对面座谈。冬令营期间的测试环节中,笔试科目包含阅读与表达(中英文)、数学与逻辑、文科综合,面试内容为文科综合面试和学科专业测试。举办院系将根据营员的笔试、面试和学科专业测试等综合成绩择优评定获奖营员,获奖营员将由相关院系推荐给学校招生办公室。编辑:苑苑&&&&&&&&内容
清华马院师生赴美参加2017年清华—斯坦福中国近代史学术冬令营
1月15日,2017年清华&斯坦福中国近代史学术冬令营正式启动,由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韩冬雪教授、王峰明教授、李蕉副教授领衔带队,张牧云、赵紫玉、常莉、李戈、田书为等博士、硕士研究生赴美展开了为期十天的学术访问行程。在为期十天的学术冬令营中,清华马院师生走访了美国加利福利亚州的八个档案馆与图书馆,领略到海外历史档案收藏的魅力。这次学术之旅是2016年8月清华&斯坦福近代史学术训练营的继续。上一次来自斯坦福大学历史系的墨磊宁(Thomas.S Mullaney)教授及其五位博士生来到清华大学进行访问。在中美高校的往来交流中,两校师生不仅建立了深厚的友谊而且拓展了学术研究的深度与广度,为清华马院近代史研究注入了新的生命力。2017年清华&斯坦福中国近代史学术冬令营得到了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和清华大学研究生院的大力支持。行程NO.1& 斯坦福大学(Stanford University)&&& 1月17日清华马院赴美访问团的行程第一站是斯坦福大学。首先,师生参观了校园,了解斯坦福的发展历史与文化以及它的优势学科与发展趋势。与清华类似,曾经偏重于理工科的斯坦福大学也在开拓人文社科研究的新领域,力求文理汇通,而这次的近代史学术之旅也将成为清华近代史研究领域贯通中外文理的一次大胆尝试。&&& 在开营仪式上,清华马院赴美师生受到斯坦福大学历史系墨磊宁教授的热情欢迎,他与来访的清华师生进行座谈,就斯坦福大学中国历史研究的现状进行了交流,讨论了当前历史学研究的新视角与新方法,并对冬令营的日程做出安排。在斯坦福大学,赴美师生团先后访问了该校的主图书馆Green Liberary。Green Library、地球科学图书馆(Branner Earth Sicences Library)以及东亚图书馆(East Asian Library),东亚图书馆研究员薛昭慧老师表示自己也曾接待过不少国内的访问学者,但这是第一次接到如此规模的师生访问团。薛老师向大家展示了该馆目前搜集的手稿以及图片史料,其中不乏尚未整理的个人档案以及企业单位的珍贵材料。随后大家便开始研究这些史料,有些字迹虽然难以辨认,但同学们的好奇心却丝毫不减。行程NO.2 胡佛档案馆(Hoover institution)胡佛档案馆是此次赴美行程的第二站。1月18日一早,清华师生团与斯坦福历史系学生Riley与Joseph一起参观了胡佛档案展览室。在半个多世纪发展中,胡佛档案馆以战争、革命与和平为主题形成了别具风格的收藏。王峰明老师与美方学生就革命宣传话语中的方言内涵进行讨论。&&& 参观过后,胡佛档案馆研究员林孝庭老师为大家进行了档案指导讲座,介绍了该馆重要的中国史料。胡佛档案馆涉及中国的文件有200多类,其中大部分是个人档案,如备受瞩目的两蒋日记。相关史料500余种,包括中国近代史上著名人物的档案,如陈独秀、胡适等;另外还有一些涉及中国外交事务的个人档案,史料主要集中于国民党政要人物。会后,小伙伴们也就自己的研究方面向林老师咨询了相关内容,进一步明确了档案查找的方向。&&& 下午,赴美师生团在胡佛档案馆进行了初步的档案查阅。韩冬雪老师调阅了清华大学老校长梅贻琦的个人档案,王峰明老师调阅了蒋介石日记,两位教授均表示历史人物在档案中鲜活起来了,理论与现实遥相呼应。行程NO.3 加州伯克利大学(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清华马院赴美访问团的行程第三站是加州伯克利大学(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在这里,师生一起走访了加州伯克利大学的主图书馆班克罗夫特图书馆(Bancroft Library)、民族研究图书馆(Ethnic Studies Library)以及伯克利东亚图书馆(C.V.Starr East Asian Library)。加州伯克利大学与斯坦福大学一样是北美地区收藏两党档案的重镇,但伯克利尤其侧重对中国共产党档案的收集。伯克利大学东亚图书馆的何剑叶老师热情接待了大家,在她的带领下小伙伴们开始了参观活动。伯克利的主图书馆班克罗夫特图书馆(Bancroft Library),该馆是美国最大的特藏图书馆之一,目前有超过五万卷的加州以及美国西部的历史资料;民族研究图书馆(Ethnic Studies Library),是伯克利大学亚裔美国学研究的中心,该馆的图书馆员Sine特别向大家介绍了研究美国华人历史的学者麦礼谦的收藏,约一百多个档案合集,其中有不少晚清名人在海外的活动史料。&&& 最后,师生一行来到了心仪已久的伯克利东亚图书馆(C.V.Starr East Asian Library)。东亚图书馆对中文图书的收藏始于19世纪末,距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在北美高校中排名前五。目前拥有纸质中文藏书579920册,占东亚图书馆总藏书量的 51.6%。东亚图书馆中文馆藏涉及人文科学、艺术和相关的社会科学领域,尤其是语言文献方面。期刊文献包括中文、日文、韩文和其他东亚文种。参观学习之余,同学们利用剩下的时间(20日、21日、24日)奔赴各个图书馆与档案馆,一头扎进史料中,为了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收集最完整的史料,大家分工拍摄,轮流上岗,顺利完成了材料搜集的任务。马克思主义学院韩冬雪教授表示通过此次赴美访学进一步了解了美国中国学研究的最新动态,这既是对学术视野的开拓,又是对问题方法的交互。&&& 马克思主义学院王峰明教授表示深受蒋介石日记的触动,希望能将此行的所感所悟在未来的教学中呈现给更多的同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李蕉副教授感慨道,清华&斯坦福中国近代史学术训练营在这短短的半年中已经完成了中美的一轮互访,师生们都在历练中成长,希望未来能有更多同学从此项目中受益,为学院国际化水平提升做出应有贡献。&&& 斯坦福大学历史系墨磊宁教授表示他对清华师生团到访美国感到非常欣慰,在这短短的十天中走访查阅了如此之多的档案馆与图书馆,并且收获满满,他也希望这里的资源能够帮助到更多中国学者的研究。&&& 斯坦福大学历史系的Riley以及Michelle表示清华马院师生的到来让她们能够重新认识与学习身边的档案馆与图书馆,而这正是一个教学相长的过程。&&& 清华马院博士生赵紫玉同学对几日图书馆的参观感触颇深,她表示这里的图书馆员既是管理者又是研究者,而自己也应当学会通过他们的协助来增益自己的学术研究。博士生李戈同学则表示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专业博士生,这次赴美访学让他对自己的研究进路、方法和问题意识来源有了全新的思考,这实在是一种很酷的学术体验。1月25日,2017年清华&斯坦福中国近代史学术冬令营顺利结营,这次学术冬令营访学是一次对问题的求索与升华,一次对史料的丰富与拓展,一次中西文化的交流与碰撞,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增进国际化建设水平的探索将一直在路上。清华大学冬令营有什么用?为什么门槛那么低? - 知乎23被浏览<strong class="NumberBoard-itemValue" title="1分享邀请回答28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2添加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武汉大学计算机好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