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手机屏幕投影到电脑已经抛弃16:9的所谓黄金比例了吗?

为什么绝大多数手机屏幕的比例都是16:9?原来还暗藏这些学问
为什么绝大多数手机屏幕的比例都是16:9?原来还暗藏这些学问
近几年,不少厂商都在手机屏幕上下功夫,或是改变材质,或是提升分辨率,但小雷今天却要和大家聊聊屏幕比例的事儿。
近日,LG G6被官方确认将配备自家研发的5.7英寸2K+分辨率的18:9比例屏幕,据称能带来更好的横向分屏体验,这在如今市面上绝大多数都是采用16:9屏幕的机海中应该是一个异类。
18:9屏幕在分屏时会拆分成两个1:1的窗口区域
那么究竟为什么16:9会成为手机行业约定俗成的屏幕比例呢?
从非智能机时代说起
相信大家都是经历功能机时代的,那时的手机造型百变,翻盖、滑盖、直板百花齐放,例如诺基亚就曾开发出一堆奇形怪状的产品,导致手机屏幕的比例非常的杂乱,并没有统一的标准。
由于功能机和早期智能手机(塞班S60)都要为实体键盘预留一定的位置,再加上当时的手机功能比较少,需求单一,基本就是打电话、发短信、浏览wap网页,最多玩玩简单小游戏,所以屏幕相对较小,比例类型比较少,常见的几种已经够用。
例如诺基亚于2003年推出经典黑白机1100采用的是3:2比例的屏幕,而诺基亚6270等采用塞班S40系统的不少机型则是采用4:3比例的屏幕。功能机里面比较冷门的就是LG Chocolate BL40,采用了罕见的21:9比例的显示屏。
近年来各类手机屏幕比例层出不穷
到了2008年第一台安卓手机HTC Dream诞生时,当时市面上不少手机已经有一定的多媒体功能,并且能够基本满足一部分用户的娱乐需求。
HTC Dream(G1)
由于处于功能机时代向智能手机时代的过渡期,那段时间仍有不少手机厂商崇尚3:2比例屏幕,例如苹果就从iPhone第一代到iPhone 4S均采用这一比例,魅族首款手机M8和首款安卓机M9也是采用此比例,而上面提到的HTC Dream也是采用3:2比例屏幕。3:2屏幕历史性较为悠久,供应商们制造这类比例的屏幕最是得心应手。
早期网络视频画面尺寸比例和电视机一样是4:3,因此个别厂商也推出了屏幕比例为4:3的安卓手机。2012年,LG推出了Optimus Vu,就采用了在当时被认为是“奇葩”的4:3比例屏幕,这条产品线一共持续了三代,最后随着16:9的统一而消亡。
LG Optimus Vu2
当然,还有一些与众不同的早期安卓机型采用了非主流的屏幕比例。例如魅族就在MX2、MX3、MX4上先后采用了16:10、15:9等比例,16:10是考虑到手机在竖屏时一行能够阅读到更多的内容,15:9则是为了能够更好的单手握持。还有像京瓷、NEC之类的日本厂商玩出了拼接双屏的花样。
而LG G6所采用的18:9(2:1)比例屏幕,在2011年也已经有了先例。酷派在当时曾推出一款型号为9930的机型,在当时安卓机还不能分屏的情况下,其这一设计则是为了影音娱乐。
回到最近两年,则还有黑莓Passport这样1:1的等比例屏幕机型,它之所以采用正方形屏幕,也是在机身上为其QWERTY键盘预留了位置。
为什么屏幕比例逐渐统一为16:9?
尽管到了现在,市面上仍然有一些小众的手机屏幕比例。但不得不承认,就像不可拆卸电池那样,16:9屏幕比例在手机行业已经占据了统治性的地位。那么为什么屏幕比例会逐渐统一为16:9呢?
1、数码摄像、电视行业推动手机屏幕比例变革
观看16:9和4:3两个比例的照片和视频不难发现,前者由于更宽,在视野上要比后者更加的开阔,记录的内容更多,因此摄像和电视行业纷纷推崇主张16:9的比例。而内容在某种程度上也导致硬件的变革,使用16:9的屏幕观看16:9的照片或视频,就能获得更好地无缝体验,否则则会在画面周围出现黑边。
2、16:9屏幕比例的切割成本更低
当业内已经有一部分手机厂商使用16:9的屏幕后,上游的屏幕供应商们就逐渐以16:9作为模板,在切割的时候就以这个比例作为标准。如果在这个情况下,有人需要4:3或者18:9这样的非主流屏幕比例,制造商们就需要弃用16:9,导致更高的成本。
iPhone 5是首款16:9比例屏幕的苹果手机
3、所谓的“黄金比例”
虽然16:9(1.778)并非真正的黄金比例1.618或者0.618,但它却是20世纪80年代最流行的几种屏幕比例的中和,因此这一比例的屏幕不管是看电视剧还是宽屏影片,都有一个相对平均的视觉效果。
事实上,早在16:9刚刚进入手机行业时评价并不是太好。不少人都更崇尚经典的3:2或4:3,而吐槽16:9屏幕为“带鱼屏”(现在这个称号给了21:9),直到后来大家习惯了才被视为一种常态。
当然,这也不是说像G6这样的18:9比例屏幕就没有好处了。除了最开始提到的分屏体验更佳外,至少我们看电影的时候,通过一比例屏幕看21:9比例的电影,在消除黑边上应该会更好。
你觉得哪种比例的屏幕最好呢?&的最新主题
& && && && && && && && && && && &
揭秘魅族手机的屏幕比例为什么一直很奇葩(转载)
& &众多周知,现在市面上有超过90%的手机厂商采用16:9比例的手机显示屏,这样做是为了切割时能割出更多的可用材料来,废料少还省钱。之前笔记本和显示器也有这样的先例,后来慢慢的手机屏幕也选用这样一个比例。& &
& &那么,问题来了,魅族手机为何一直不遵守这个大家约定俗称的规定呢?当你看到魅族手机的时候,它的分辨率不得不说是很奇葩,不是我们所熟悉的16:9,而是16:10或15:9。网友认为魅族要么是装逼要么是作死,其实不然。至于为什么,且听我细细道来。& &如果16:9的比例用在显示器上,确实是一个黄金比例,因为16指的是宽度,9指的是高度。从人眼的视野来看,在接受了9的高度后,宽度设定为16是最舒适的,这时候你基本不用转动脑袋就能集中注意力看清你视野里的所有内容。
& &但是这个比例用在经常竖屏使用的手机来说只能说是生搬硬套,手机产品大多是竖着使用,偶尔横屏看视频。所以如何让一部屏幕小于7寸正常手机的可视面积最大是个值得考虑的问题。
& &当人的眼球接受了能接受的高度极限16后,能接受的左右的极限是多少呢?所以在这里就不是9了,魅族人员认为是10。所以16:10是比较适合手机屏幕尺寸的。因为手机屏幕宽度越宽,我们看到的单行内容越多,阅读和浏览网页的体验就越舒服。
& &所以我们不难理解,为什么当初魅族MX2采用了16:10。后来由于魅族想制作超窄边框,所以魅族从MX3开始采用了15:9的比例,最新发布的魅族MX4分辨率为,比例依然也是15:9。
& &说道这里,有人可能要反驳,16:9不是黄金比例吗?这样想那你就大错特错了,从美学上来看,黄金比例就是1.618或者0.618,公认为最具有审美意义的比例数字。魅族MX2的比例是16:10=1.600。魅族MX3/MX4的屏幕比例是15:9≈1.667。相对普通的16:9的比例(1.778)更接*黄金比例的。
& &煤油们看完介绍后,是选择16:9的比例还是15:9的呢?
单选投票, 共有 61 人参与投票
投票已经结束
65.57% (40)
22.95% (14)
3. &无所谓什么比例
11.48% (7)
您所在的用户组没有投票权限
魅族现在为啥不出个15:9的手机。。除了14年的四妹和四婆。。。
虽然6寸已经失去便携的意义,15:9还是能多显示些内容
6寸太大了,手感不好
6寸15:9的比例跟6.3寸16:9的宽度差不多。。。单手操作肯定有困难的。
别想了,除非魅族能做到像水果那样话语权大过供应商,否则不可能再有15:9
什么时候的文章了。。。。。
16:9的维修价格低
先问问你的荷包愿不愿意
最主要的是分辨率我自己认为的
超过5.2寸还是16:9的好单手还是可以玩的像MX4单手没法打字发消息
别在做4不像了,16:9都优化不好,还去做15:9
达到MX4的比例,屏幕必须达到5.8---6寸。
你无法左右
一直等15:9
一直坚守MX4,就是因为这些魅族的味道。屏幕比例,超窄边框,熄屏美学等等。。。但愿还能看到这些元素的重生。
预估后期不会有15:9的屏了
额。只是想魅族为啥不坚持15:9的屏,体验是王道啊。
有的话我肯定愿意的。
只要肯出,分辨率没问题。。
魅蓝MAX单手可以?还不是需要双手。。
额。FLYME5现在优化体验还可以。。。
是啊。15:9的6寸基本上就是16:9的6.3寸。变宽,变短
确实。。。我只是希望能出一款15:9的大屏手机。
我只是想要一款魅族的15:9的6寸以上大屏手机而已!这个要求不过份。。
我只是想要一款魅族的15:9的6寸以上大屏手机而已!这个要求不过份。。
如果是6寸的手机的话确实无所谓了。
但是如果屏幕小一些& &还是更喜欢15:9
15:9显示的更多,体验跟舒服哦!
大屏时代还要15:9的人是怎么想的?
那么宽严重影响握持感,单手操作明显比16:9困难。
大多数应用厂商没有专门适配15:9。
大多数视频或照片都是16:9,拍摄设备即是如此。
还有人说15:9显示的更多,这什么逻辑?数学真是体育老师教的吗?大黑边甩你一脸好么?
6寸还15:9?那得多宽啊?
但是太大了& &
额,也许吧。
差不多6.3的宽度吧。
本来6寸这个尺寸就已经很大了& & 15:9感觉又会宽一些& &感觉更大。
本来也不喜欢大屏的& &
so& &如果小一些
绝对要15:9
我想要跟mx3一样的屏幕比例,不要又窄又长的
6寸15:9大屏感觉差不多了。
可惜魅族除了4妹和4婆以后就再也没有15:9比例的手机了。
上传的图片不符合要求
来自的祝福
网络异常,抽奖失败
(本次不消耗打开红包的次数)
Please select your country or region当前位置 & &
& 你以为只有16:9?盘点那些奇葩屏幕比例的手...
阅读更多:
好文共享:
文章观点支持
文章价值打分
当前文章打分0 分,共有0人打分
[08-26][08-25][08-25][08-25][08-25][08-25][08-25][08-25][08-25][08-25]
登录驱动之家
没有帐号?
用合作网站帐户直接登录电影的长宽比/16:9
好莱坞影视长宽比沿革电影中的画面大小是由 胶卷齿孔之间所纪录的真实大小所决定的。电影拍摄时常使用35mm胶卷,所谓35mm指的是胶卷的宽度,而胶卷两侧有齿轮孔。1892年由威廉·迪更逊和 爱迪生所提出的通用标准,每个画格(frame)的长度定为四个扣片齿轮孔高。胶片本身为 35mm 宽,但齿孔之间的宽度是 24.89mm,高度则为 18.67mm。美国 好莱坞在1932年以前是无声电影时代。电影在画格上的图像比例为1.33:1(宽24mm、长18mm)。 年: 好莱坞进入有声电影时代。胶卷左侧要放置音轨,所以电影画面的比例改作1.375:1(宽22mm、长16mm)。Academy of Motion Picture Arts and Sciences 在1932年制定: 1.375:1为 Academy ratio (学院比例)。是指在35厘米胶卷上,4个齿轮孔高度的画格的长宽比,其宽为22厘米,长为16厘米。1.375通常简写为1.37,有些外行人会误以为Academy ratio是1.33:1,甚至坊间部分电影书籍也有所讹误。学院比例在Academy of Motion Picture Arts and Sciences的规章上一直没有改变,从1932年至今都是1.37:1。而1.33:1(4:3)或1.78:1(16:9)是电视屏幕的标准,并非电影的标准,两者常被混淆。1953年后: 为了挽救因选择在家用电视观看电影而流失的戏院票房,好莱坞进入宽屏幕时代。在比例为1.375:1的画格上使用Hard matted方式或等到在电影院放映时用soft matted的方式,将图像画面以1.85:1(宽0.825英吋,长0.446英吋)的比例作商业放映,1.85:1被作为电影标准宽屏幕比例。好莱坞的宽屏幕电影比例还有2.35:1(1970年以前)和2.39:1(1970年以后),在此须注意一点,1970年代后拍摄的所谓2.35:1的电影,真实的比例都是2.39:1(或写为2.4),但一直以来习惯上还是写为2.35:1。1982年后: 部分电影使用Super 35mm拍摄,音轨不放置在胶卷上,并且将一个宽屏幕的画面(2.4:1)横压在一个1.33:1的画格上(宽24.89mm、长18.67mm),以完整利用胶卷可提供的空间。放映时再反向还原图像投射在布幕上。电影术语在电影工业中,习惯将图像比例的高度缩小为1,如此一来,像一个 2.40:1 的横向图像只需要描述为“240”。而目前在美国电影院中最常使用的播映比例为 1.85:1 和 2.39:1。有些欧洲国家使用 1.66:1 作为宽屏幕标准。1.37:1 一度是所有电影院所播映的比例,直到 1953 年 1.85:1 取代之成为播映标准。电影摄影机系统摄影机系统的开发最终仍必须服膺于胶片齿孔之间的大小,以及必须预留给音效轨的空间。VistaVision是一个宽屏幕的创举,由 派拉蒙影业所研发,它使用标准的 35mm 大小的胶片,但胶片是横着运转而非直的运转,齿孔是在已摆正的画面框的上下而非左右,结果就能使用较大的横向画面,是一般图像的两倍宽。相对而言高度就被降低。但是在放映时,VistaVision 系统的输出比例 1.5 仍然必须裁剪为 1.85 并且使用透镜转换方向,变回原始的直式打印(即四个齿孔高的 35mm 胶片图像)才能投影。虽然这个格式在 1970 年代由 Lucasfilm因为特效的要求而重新被使用(光学转换时的 image degradation 对于多图层合成是必要的),这时已有较好的 摄影机、透镜,和大量的标准 35mm 胶片库存供消耗,加上这一直横之间的转换在冲洗上造成额外的成本,于是 VistaVision 广泛地被视为已经过时的系统。然而,这种转换在后来又被 IMAX以及他们的 70mm 胶片所使用。Super 16 mm胶片因为价格低廉而被许多电视制作所使用,由于不需要预留音效轨空间(它原本就不是用来投影而是输出为图像),它的比例为 1.66:1,接近 16:9 的 1.78。因为它也能放大为 35mm 胶片作放映,所以也会拿来拍摄影片。
电视的长宽比/16:9
标准4:3是历史最久的比例,它在电视发明之初就已经存在,到现今仍在使用,并且用于许多电脑显示器上。在美国电影方面,1950年代好莱坞电影进入了宽屏幕(1.85:1)时代,标榜更高的视觉享受,以挽回从电影院流向电视的观众。标准16:9是高清晰度电视的国际标准,用于 澳洲、 日本、 加拿大和美国,还有欧洲的卫星电视和一些非高清的宽屏幕电视(EDTV)PAL-plus。日本的 Hi-Vision 原本使用的是 5:3,但因国际标准的组织提出了一个 5.33 比 3 的新比例(即 16:9)而改变。1.78:1 是为了合并美英及欧洲使用的不同宽屏幕比例,虽然都是 35 mm 胶片,但前者为 1.85,后者为 1.66:1。今日许多数码摄影机都有拍摄 16:9 画面的能力。宽屏幕的 DVD 是将 16:9 的画面伸展为 4:3 作数据存储,并依照电视的处理能力作应变,假如电视支持宽屏幕,那么将图像还原就可以播放,如果不支持,就由 DVD 播放器裁剪画面再送至电视上。更宽一些的比例如 1.85:1 或 2.40:1则是在图像的上下方再加上黑条。欧洲联盟组织了16:9 行动计划,欲加速完成转换至 16:9 信号的变革,他们在 PAL 规格上和高清规格上有着同样的努力。欧洲联盟最终为此计划筹款2亿2800万欧元。
节省成本16:9的屏幕16:9的必须做成21.5英寸的屏(当然18.5的也可以,这里主要与22的对比),这样一来就节省了屏的成本,但16:9的分辨率是,观看16:9的影片刚合适,分辨率相对较高,并且支持1080P。随着高清电影、电视剧的日渐普及,液晶显示器也开始从16:10时代逐渐向着16:9过渡。各大知名厂商,如华硕、三星、LG、AOC、飞利浦等等厂家陆续推出了16:9尺寸的显示器。从近些年的各大厂商新品发布的情况来看,16:9已经开始成为了液晶显示器屏幕尺寸的主流,如华硕液晶显示器当下主打的MS系列显示器均为16:9。画面质量高从使用方面来看,播放高清电影、电视剧,接驳PS3、Xbox360等高清设备的16:9比例显示器效果更佳,能够完全杜绝上下黑边的情况发生,并且1080P高清显示也符合当下人们追求高质量生活的需求。分辨率清晰16:9的屏幕可以更高的扩充分辨率,十分清晰。分辨率是指在屏幕上一共有多少有效的像素点。对液晶显示器而言,就是有多少发光单元。分辨率越高,画面显示越精细,同样大小的图片,在显示器上占的空间就越小。分辨率一般用长和高上各有多少个像素点来描述。如,就是说长有1024个点,高有768个点。
根据人体工程学的研究,发现人的两只眼睛的视野范围并不是方的,而是一个长宽比例为16:9的长方形,所以,为了让电视画面更加符合人眼的视觉比例,现在的电影和连续剧大部分都做成了16:9的长方形画面,也称为宽银幕、宽屏等等,未来的高清晰数字电视节目也都是16:9的国家关于数字高清晰显示器的标准早在2004年就已经出台了,里面就有明确的一条标准:屏幕宽高比是16:9,而且,今年,全国各地都开始进行数字电视的整体转换(整体平移)工作了,就是直接在现有的有线网络里面传输数字电视节目,家里只要有一台从有线电视台订制的机顶盒,就可以观看数字节目了,如果小区还没有开展数字电视的平移工作,那时间也不会太久了,因为根据国家数字电视发展时间表,到2008年,全国人民都要看上数字节目呢,更有最新消息,中央电视台现在已经储备了6000多个小时的高清晰度数字电视节目,据说今年十一就开始试播了,不仅是数字电视节目,就连数字高清晰电视节目的播出都是近在咫尺了,16:9的宽屏电视可是彩电发展的潮流跟趋势呢,现在买电视,再买个传统的4:3电视,那不是跟不上潮流了么,另外,现在市面上销售的平板电视全部都是16:9的,就是为了应对将来的高清晰数字电视节目,因为平板电视价格都比较贵,如果买个4:3的,将来还得换,那多划不来啊。标准的22宽屏显示器都是16:10的,分辨率.适合电脑应用.即使观看16:9的影片,上下仍有少量黑边(正好放字幕).而16:9的一般只出现在液晶电视上.观看16:9的影片刚合适,分辨率不详,点距大,不适合电脑文本观看.买显示器最好是16:10的,电视最好还是16:9的.16:9的显示器浏览网页会很不爽的..
遇到的问题/16:9
收看习惯16:9的显示器、电视虽已销售,但大部分人仍然习惯4:3,不习惯宽屏。16:9系列取代4:3仍需时间。外界指责各式各样的长宽比给电影制作人和消费者造成额外的困扰,并且在电视广播的服务之间造成混淆。一部宽屏幕的影片使用变造之后的比例来播出,这并非不寻常的事,通过各种方式包括剪裁画面、加黑边、和伸展画面等等。窗型黑边也是很常发生的情况(当上下和左右的补偿黑边同时出现时,见图),例如 16:9 的广播服务可以把 4:3 的广告内嵌在画面之中,那么当一个拥有 4:3 电视的观众收看这个信号时,由于图像本身就具左右补偿黑边,加上电视的上下补偿黑边,那么他将看到一个窗型的画面。这种效应称作“windowboxing”或者是“postage stamp”。同样的情形会发生在使用 16:9 电视观看内嵌 16:9 画面的 4:3 信号。最常见的补偿是伸展,将一个 16:9 甚至 2.39:1 的画面上下伸长并适应 4:3 屏幕,这比起剪裁或 letterbox 更加容易观看的品质。在 PAL 和 NTSC 系统的规格中,可使其所传输的信号中含有提示画面长宽比的消息(见 ITU-R BT.1119-1,宽屏幕广播之提示信号),支持它的电视将侦测这种消息并且自动转换电视的长宽比。如之前提到的情况,也能自动转换以避免 windowboxing。当图像信号通过欧洲的SCART连接时,有一条电线即是用来传输这种信号。对于创作人而言,他们认为比起科技或媒介上的限制,作品图像的长宽比更应该由内容或故事来决定。的确,在 20 世纪早期的电影巨人如D. W. Griffith,会在电影中改变图像的长宽比。例如在Intolerance这部片中,一场描述角色从高墙上跌下的戏,就剪裁了一部分的画面来强调墙的高度。在今日,摄影师经常专注于将图像的主题维持在画面的中央,这是预期他们的作品将可能遭到剪裁而使用的折衷方案。
&|&相关影像
互动百科的词条(含所附图片)系由网友上传,如果涉嫌侵权,请与客服联系,我们将按照法律之相关规定及时进行处理。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本站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www.baike.com。
登录后使用互动百科的服务,将会得到个性化的提示和帮助,还有机会和专业认证智愿者沟通。
此词条还可添加&
编辑次数:6次
参与编辑人数:6位
最近更新时间: 05:08:33
贡献光荣榜
扫码下载APP手机屏幕那点事 曲面屏 无边框 全面屏
自1993年,IBM推出的全球第一款触摸屏幕手机以来,屏幕无论是在功能机时代还是在智能机时代都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以至于现在屏幕取代实体按键,成为智能手机最大的元器件,直接影响手机外观的设计形态。
汪峰自称是乐坛的半壁江山,这有待商榷。但现在说屏幕是智能手机的半壁江山却一点也不为过。屏幕不仅在人机交互中扮演着载体的角色,更是被视为手机外观创新的下一个突破口。而近一两年,也确实如此。
特别是在近几年手机外观设计到了瓶颈期,趋同现象也越来越严重,基本上做到了千机一面,挡上logo很难分清谁是谁,所以只要是在外观设计上有点建设性突破,就能以绝对的差异化引领风骚。直到2015年起,趋同现象才被三星(双曲面屏)、努比亚(无边框)和今年最近发布的小米MIX(超高屏占比)打破,并且都已改变屏幕的形式,让手机外观极具差异化。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双曲面屏、无边框屏幕和小米MIX的全面屏到底怎么一回事。
无边框屏幕
无边框手机在去年曾风靡一时,各家厂商纷纷以无边框手机这个热点进行炒作,并且还进行了专利之争,可是到最后,nubia Z9成了在去年唯一的一款在视觉上做到无边框的智能手机,而到了今年也只有nubia一家能生产视觉无边框智能手机。
在无边框技术上nubia Z9和之前夏普推出了一款AQUOS CRYSTAL“无边框”手机采用的技术类似。不过想要了解这个无边框手机首先还是先来科普一下屏幕的显示原理吧。
手机屏幕的显示原理,首先液晶是一种介于晶体和非晶体之间的物质,并且非常容易受电场的影响发生偏转,而偏转的角度决定透光的强弱。而液晶本身是没有颜色的,它只能通过电场来影响偏转角度来控制背光光线的强弱,光线通过红绿蓝三基色滤光板后所呈现的就是我们在屏幕上看到的颜色。
了解屏幕的显示原理后,想要实现屏幕的无边框就必须面对两个问题。一,就是液晶虽然不是纯粹的液体形态,但也具有一定的流动性,所以必须要考虑泄漏这个问题。二,手机液晶显示屏是通过栏极驱动器和源极驱动器来控制液晶单元的充放电,而栏极一般位于屏幕周边,但有一点需要特殊说明,分辨率越高的屏幕,栏极线就越宽,结果就是屏幕的边框就会越宽。也就是说要是解决不了这两问题无边框显示屏幕基本没戏。
随着显示技术的发展,以目前的技术可以通过把栏极驱动器IC集成在玻璃基板上或者移除显示区域的方式将边框做到极窄(大多超窄边框就是使用这个原理)也就是说第二个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解决,但黑边这个问题就真正让手机厂商头疼了,只因“黑边”的功能可不单单只是防止泄漏,另一个不能去除的重要原因就是“黑边”可以有效的防止屏幕漏光,因此黑边必不可少。
以上的所有不可抗拒因素,以现在的显示技术基本上就和无边框手机说再见了,但是有句老话说的好条条大路通罗马,此路不通我们就另辟蹊径,aRC技术就是最好的例子。好了就不卖关子了,下面主角登场。
aRC技术简单的讲就是通过极窄边框的液晶显示屏幕配合玻璃面板边缘的折射原理来实现无边框效果并成功的翻越了“黑边”这个鸿沟,这也是以目前显示技术而言是最接近无边框的解决方案,以至nubia Z9给我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极致显示效果。而aRC技术用一种巧妙的方法成功的规避了“黑边”无解的这个难题,将无边框手机提前带我们面前。
双曲面屏幕
双曲面屏幕最早出现在三星S6 Edge身上,边框处弯曲的屏幕极具亮点,也非常具有差异化,而到了今年多家国内手机厂商相继引入这项技术,而双曲面屏幕的优点和缺点有什么呢。
优点:目前的曲面屏幕充分利用OLED的特性,使图像再现更加明亮生动,且最大程度减少眩光。柔性屏幕采用了特殊的塑料制作,相比传统的刚性易碎直面玻璃平面,弹性更好、不易破碎、更耐摔。尽管如此,OLED屏幕的特殊材料受空气、湿气接触的影响,其耐用性将大大下降。而传统的玻璃材料却能很好地适应气候环境。因此,玻璃材料被认为是解决未来“可折”曲面屏手机耐用性问题的一个经济有效的办法。
另外,在曲面屏幕技术的引领下,未来智能手机处理器和其他重要部件或许也将像OLED屏幕一样实现“弯曲”。但在此之前,除了以上所说的几样好处之外,曲面屏智能手机另一个好处恐怕也只是打电话时更加贴合脸部轮廓罢了。
缺点:曲面屏手机的价格普遍较贵,无论是在智能手机还是智能电视领域,都没有丝毫性价比可言。究其原因,还是因为OLED核心技术普遍掌握在LG和三星两家企业中,称为垄断都一点都不过分。OLED技术竞争不够充分激烈,才让LG和三星掌控OLED的价格,决定目前上OLED产品的高端价格。
价格只是一部分原因,更多的还是曲面屏智能手机的实用性,实际上目前市面上几款曲面屏手机的外观形态,有的设计得有点奇葩,有点只是中庸,在外观设计上的保守,是人们普遍不愿意接纳的一大因素。手机厂商应该利用OLED可折叠的特性,去设计几款可折叠手机,令手机看起来有那么一点未来感,这才是人们想要的,而并不是现在只是把手机设计得变弯一点人们就会接受购买。
超高屏占比
全屏幕手机是对未来手机的一种向往,但是目前的科技而言还不能实现,不过在前一段时间小米发布了一款屏占比高达91.3%的智能手机小米MIX,成为在今年发布的最具特点的智能手机。不过要如何才能实现如此高屏占比呢?我们来看看小米MIX是怎么做的。
小米MIX全面屏概念手机是菲利普·斯塔克大师作品,6.4”全面屏黑科技,采用陶瓷声学系统与超声波距离感应器,下沉式前置相机,比传统模组小50%,屏幕空间更大,支持拍照旋转;17:9屏幕,确保16:9黄金比例内容区;隐藏式虚拟按键,大屏幕浮球操作;真正圆角切割屏幕,边框更薄,超高屏占比。
分享给你的圈子
来源: 手机之家
热门手机排行榜
imobile.com.cn 手机之家 所有权利保留
京ICP备号&京ICP证090349号&电信业务审批[2009]字第281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手机屏幕投影到电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