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对填报高考志愿有什么心得值得分享?

  当我们经过反思,有了新的启发时,写一篇心得体会,记录下来,这样能够培养人思考的习惯。相信许多人会觉得心得体会很难写吧,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高考心得体会,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今年6月,很幸运参与了xxx省高考英语学科的阅卷工作,和高考阅卷进行了一次亲密接触。整个阅卷工作虽然繁重而忙碌,但它使我有机会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待英语书面表达的教学,对我今后的教学进行了有效的指引,也丰富了我人生的阅历。通过阅卷,我有了一些新的感受:

  首先,整个阅卷工作非常规范、客观、公正。我们6月10日到阅卷点报到,其时所有的阅卷老师已被随机分为七个组,每组40人左右,由来自不同县市学校的中学一线教师和一部分研究生组成。把关的组长和专家组都是经验丰富的大学教授。6月11上午召开阅卷培训大会,由总负责人给我们讲详细的评分细则。同时要求大家对一些试卷进行评分,并与专家所给出的得分进行比对。整个下午大家都在机房进行试评,由组长和专家抽查考核。6月12日才开始进入正式评卷阶段。

  评卷系统很客观公正。每个阅卷人员都要凭各自的用户名和密码才能登入,登入后你的一举一动都处在组长及专家组成员的监视中,你离线多久,你阅卷的总量、平均速度、有效度、无效卷、吻合度、自评指数等等各项指标随时随地电脑里都有反映。根据这套评分系统,每份答卷由至少两名人员评分,而且彼此看不到对方的分数,两名人员不固定组合,电脑随机派送。如两人所给分数在一定的范围内(误差不超过4分),那就是有效分数,那么两者的平均分就是该答卷的最后得分。如两人所给分数超出了范围,由第三个人阅卷,取在范围内的两个分数的平均值为最后得分。如三者间皆有较大误差,无法确定时就会提交专家组仲裁,最后给定分数。这样得出的分数是比较公正的,最大程度地避免了草菅人命的现象。我们在整个评卷的过程中各个分数都有所覆盖,甚至还有几篇佳作通过专家组的审核成为满分作文。所以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只要学生注重平时的积累背诵,并加以妥善运用,在考试中写出有亮点的文章是不会被忽略的,总会获得高分的。

  然后,结合这次阅卷过程中暴露出的问题,我总结了一些考生须注意的事项:

  一、务必要认真审题,确保涵盖所有要点。

  考生如果因为审题不仔细或时间紧迫等原因,遗漏了要点扣分是比较严重的,因此平时就要养成认真审题的习惯,覆盖所有要点。今年的高考作文要求考生写自己英语学习的情况,并对学校的英语教学提出两至三点建议。整篇文章应有两部分要点:自己的情况和对学校的建议,两部分比重相当。每个要点各有三个次要点:自己的情况(目的、方法、课外途径);对学校的建议(主题句、建议一、建议二)。很多考生由于审题不清,第一部分忽略了是自己的情况,普遍使用we,you作主语而导致了扣分;第三个次要点很多考生又忽略了课外这一要求,导致了进一步的失分;还有很多考生对第二部分理解有误,把对学校的建议写成了自己对于学英语的建议,这无疑会降低自己的得分;更有甚者对于第二部分只字未提,这样的作文是肯定拿不到及格分的。

  二、用亮点吸引阅卷老师的眼球。

  高分作文通常是行文流畅,过渡自然,句型多变的文章。这样的文章英语味很浓,用语地道老练,文中往往会有不少出彩的句子,比如强调句,主从复合句,倒装句,或者非谓语结构等。此外,上下文的连贯性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要素,是评分原则之一。一篇文章要想上下文连贯、通顺,条理清楚,恰当地使用过渡语是非常必要的。过渡词语能承上启下,帮助读者理清文章的思路,密切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从而使整段文字衔接自然、流畅。因此,我觉得对于平时作文在四档分数的学生而言,其作文的主要特点就是中规中矩,虽然内容要点完整,语法与词形也正确,但全是简单句的堆砌,没有任何的亮点。这些学生应该多从以上角度去考虑,在避免时态等大错的前提下多用出彩的句子,多进行句型变化,多琢磨连接词的运用,争取能更上一层楼。而处于21-23分作文的学生就可以考虑从英语的地道性这一方面入手,多读多背一些原汁原味的英语文章。

  三、端正答题态度,诚实为上。

  在书面表达的阅卷过程中出现了许多“汉堡包式”或“沙拉式”的抄袭现象,即整段地抄袭试卷前面的客观部分内容,或者自己写几个单词,再抄几个单词的现象。尽管有些学生伪装得很好,但这种恶意欺骗的行为是不被原谅的,要坚决杜绝的,因此最终只会以零分收场。考生一定要尽自己的努力去写,只要你能写出与主题相关的一些内容,哪怕有很多的错误,根据评分标准,都会酌情给分的。今年的作文主题是比较贴合学生实际的,学生应该有话可说,哪怕只写对了一句“I like English.”都会得分。但是在阅卷过程碰到了大量的白卷,实在令人惋惜。此外,有些考生个性张扬,用英语或汉语拼音等发泄愤恨情绪或者辱骂阅卷老师,这无疑也是自取灭亡。

  四、整洁规范的书写会锦上添花。

  一篇书写优美的文章会让人赏心悦目,给人留下良好的印象。由于试卷答案卷上没有划横线,很多考生写得很不整齐,太小或者太挤,甚至乱涂乱改,严重影响了书面交流的目的。在高强度高速度的阅卷过程中,如果字迹过于潦草,必定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阅卷老师对书面表达的判断。同一档次的作文,如果书写整齐优美往往会得到这一档次的上档分数;反之如果字迹潦草,影响交流的话,得到的往往是这一档的下档分数。作为教师我们在平时对学生进行书面表达的训练时,最好是用白纸,要求学生在白纸上写整齐、清楚。在考试时,考生也应格外加以注意,尽量将影响得分的非智力因素降到最低。

  曾经有人将写英语书面表达比喻成戴着镣铐在跳舞。所谓镣铐就是指题中所规定的格式和所给的要点,考生务必要认真审题。在此前提下,重心要放在行文的表达上,即考生要注意遣词成句,组句成篇的语言表达能力,运用多变的句型和词汇使自己跳出的舞蹈更加绚丽多姿,色彩斑斓!

  高考,是多少人心目中与梦想接轨的桥梁,又是多少人的噩梦。我原本以为高考之后的生活是灿烂的,彩色的,不再像高三时那般疲惫,迷茫。可是伴随着那清脆的钟声之后,随之而来的是一种煎熬。那种等待自己分数的心情无疑是最迫切的,像是刑场上被判了死刑的囚犯,期待着枪声给他带来解脱,却又害怕枪声的到来,很痛苦。于是就抱着这种心情经历了短暂而又漫长的十几天之后,分数出来了。

  分数很低,当我看到我自己的分数之后心中那种难受不是因为分数,而是愧对自己父母的那种深深的自责。我敢于面对这糟糕的分数,就像男子汉那般敢做敢当的去面对它,接受它。我可以抛去一切痛苦,积极的向前看,不再像以前那样自暴自弃,但是我却不敢面对父母那种失望的神情。父母的爱是无私的,即使你一事无成,给他们制造了很多的麻烦,没有做过任何一件令他们骄傲的事情,即使你让他们在别人面前抬不起头,他们还是一如既往的付出,为你奔波。他们不会说累,不会像我们一样抱怨,他们永远把最深沉的幸福留给自己的孩子。而我却浪费了这一报答他们的黄金时机。我想让他们微笑,想让他们能够在别人面前骄傲地炫耀自己孩子的成绩,想让他们在工作遇到不顺时想到我能够有一丝欣慰。终究我还是没成功,当我看着父亲头上与之年龄不相匹配的白发时,我的心很痛。我的父亲永远没有对我失望过,可是这一次,我对我自己失望了。

  高考之后带给我最大的感悟不是我的分数,不是人生与前途,而是我伟大的父母。

  狂欢过,兴奋过,失落过,消沉过。高考不仅是我们开始迈向社会的信号,也是我们已经长大了的标志。有一句话我始终带在身边,并且也无比坚信它会引导我在人生的道路上勇敢的前进:想要战胜别人,首先你要战胜自己。虽然我的分数不尽人意,但是消极,沉沦,自暴自弃,颓废不能改变什么,只能使事情越来越糟。自责与反思的心情你要有,同时你要告诉自己的是这并不是世界末日。人生并不是一张白纸就能决定的,这不是我逃避自己分数的借口,这是我发自内心的勇气。至少我在考场上尽力了,我在高考这场重要的战役中战败,我输了分但没有输掉我自己。我举枪奋勇杀敌,我用我尽有的力量坚持到了最后。是的,我后悔了,如果当初我更努力一点,也许结果会不同。

  祝福考得好的高中同窗,用积极向上的心态去对待以后人生中会面对的种种,高考给了我绞心般的痛,也教会了我做人的态度。欢笑,泪水,这些色彩在经过高考的洗礼之后显得更加绚丽;困难,挫折,这些不堪的回忆在经过高考的打造后成为令我骄傲的勋章;困惑,迷茫,这些淡淡的薄雾在经过高考的照明后变成最明亮的阳光。

  小学,初中,高中,一幕幕回忆像是陈旧的电影胶片一般,当你在某时某刻轻轻的将它播放时,会是什么样一种心情。高考,真的带给我们许多,也带走我们许多。我想我会爱它,我会因为它证明了我终于不再是脸上带着棱角分明的稚气的孩子而感谢它,我想我又会恨它,毕竟它又严肃地将我从美好纯真的青春年代悄悄带走。我想对所有辛勤哺育我的老师说声谢谢,你们教会我的知识让我有了价值;我想对所有关爱我的亲戚家人说声我爱你,你们无私的爱才让我健康阳光的成长到了今天;我想对所有和我一起同窗奋斗的同学们说声加油,你们真诚的鼓励让我体会到了学习的快乐。

  高考,你就这样匆匆走了,我不想和你道别,我在你身上留下了我的足迹,浅浅的,微小的。或许有一天一阵轻轻的风拂过,我的足迹就这样被尘土掩盖,甚至你不会注意我曾经来过,但是那时,我已走远。

  20xx年8月29日,我听了长春生和姚契约两位专家的讲座,收获了很多。以下是我教育经验的总结。

  1、高考改革使教学发生新变化

  在新的高考改革方案中,“交大制”和分层教育已经成为学校发展的趋势,为此,教师要改变现有的统一教育模式,真正实现分层教育,保证课程质量。“轮班工作制”的实施在空间和时间上导致了班主任和班里学生的“分离”。这意味着教师要做好教学追踪,与学生保持密切关系。

  与目前的“固定班”不同,“交大制”要求教师进一步尊重学生差异,把握好自己的教学个性和学生个性的结合点,充分关注学生的不同需求,真正弥补学生的知识缺陷,扩大学生知识,发展学生个性,提高学生能力。

  2、高考改革对教师提出新挑战

  对高考制度的变化、一线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班级管理等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适应新的高考制度,教师的现有素养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着力丰富、加强和改善。

  (1)要改变教学理念

  新的高考制度将打破只有分数高的高考入学机制,废除文理分科,考试范围涵盖国家规定的所有科目。为此,教师要从应试教育模式中走出来,从单一兴趣分数上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要加强教师的学习和实践锻炼,突破旧的教学理念局限性,从不同角度广泛解读课程,从现有知识的开展到现有知识的总结,将教学思维方式转变为知识的各种生成、联系和拓展,积极推进素质教育,有效促进学生全面、个性的发展。

  (2)教学方法要改变

  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来决定不同的教学方法,运用认知主义和建构主义等理论,选择教学方法,设计教学内容,构建学习共同体。为了形成以教师为中心、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教师在学习过程中充当帮助者和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或注入者。学生是信息处理的主体,不是被动接受者和灌输的对象,而是意义上的主动建构者。约翰肯尼迪,学)充分发掘综合网络资源,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服务新课程。在可能的条件下,教师应组织和指导合作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重视教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在教学中充分体现学科价值,增强应用意识。让“自主、合作、探索”的学习方式进入课堂。

  (3)班级管理需要变更。

  “走班制”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教”与“育”的分离,班级管理难以再采用传统的管理模式。在这样一个开放的教育环境下,班主任教师需通过引领学生参与班规修订,增强学生主体意识,从实际出发,积极探求适合学生个性化发展的空间,突破传统管理模式,关注班级网络平台建设,可结合网络平台建立一整套科学、合理、完备的考核、评价制度,实现教师实时追踪,通过线上与线下互动增加与学生的相处时间。

  除此之外,新高考方案赋予了学生前所未有的选择权,要求学生必须学会选择、规划人生。教师的角色担当不再是简单的胜任学科教学工作,还要胜任学生成长导师工作。教师应该丰富职业生涯教育知识与实践经验,提升学生选择考试科目和报考专业的生涯规划指导能力,助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兴趣、发现自己的特长和优势,并结合自身所长尽早学会自我选择、自我规划,安排好高中阶段所有学业进程,做学生高考这个关键渡口的“摆渡人”。

  3、结合我校实际,为了迎接明年开始的新高考改革的全面实施,我认为:

  (1)学校应该尽快成立新高考改革领导小组,在进一步加强深入学习的同时,根据省、市教研室的指导意见,制定我校新高考改革拟行方案。并请专家进行指导修改,交全体老师讨论、学习。以此强化新高考改革理念,明确改革方向,统一思想,做到心中有数。

  (2)要有计划的地强对教师的培训。对于明年高一的管理人员和任课教师,尽可能多创造交流、学习的机会。此外,加强班主任培训,因为走班后对学生的管理是重中之重。新高考改革实施的第一年,首先是实现平稳过度,积累经验,学生稳定是前提。

  今天是一个值得我用一生来铭记的日子——高考,到底还是结束了。

  不知道是不是错觉,在打铃的那一刻我觉得很茫然,似乎失去了什么,觉得不知所措,连手都不知道该往哪儿摆了。

  收卷老师风趣的说了句:“你们解放了!”在一阵笑声中我走出了考场,心里还是有一中不踏实,但,毕竟已经结束了。校门外,站着家长和上午考完的学生,都在张望,眼中是一种期盼,脸上是一种轻松。我和吖李就这样,以一个高考考生的身份,走出了南中。

  高老师还是像前两天一样,在饭堂等着我们,那灿烂的笑容,融化了每一个人的心。当然,少不了抱怨两句试题有点难,大家都高声的说着多选题有多恶心,论述题有多意想不到,呵呵,以后,再也没有了吧?

  老师还是想来个最后的班会,她有点哽咽的声音,让我们大家也有点伤感。看着她随风摇曳的裙摆,我伸手拽住了,越抓越紧,她请拍了一下我的头,呵,还是没变嘛。她交代了我们报志愿的事,让我们好好算计算计,毕竟,大学,才是我们真正的目标。

  吖李拿出相机拍了给我和冯文佩拍了张照片,那闪光灯,让我的记忆之湖泛起了涟漪……

  记得高一的时候,我好期待高中的生活,人生的第一次住宿,就要在南中展开了。在十班这个特殊的班级,我认识到一群特别的同学。只有十个男生的班级,成绩在年级遥遥领先的班级,在年级所形成的形象是超级无敌乖小孩,个个是天才,但肯定高分低能。可是,这个班级,是那样的让我惊讶和感动:十个男生竟组出一个五人篮球队,在高一迎新杯篮球赛上拿了第三名,还有球场边我们班女生超强啦啦队;运动会上还有人坚持复习的班级,居然在运动会上出尽风头;还有那十一天豚和彘的故事,无论如何,对不起,谢谢。还有我们可爱的老师,茹茹,费费,阿英,阿地,江妈,小蔷,小红,老王,这一切都给我太多太多美好的回忆。

  随着选科分班,我们十班分崩离析,各自来到了新的班级。

  而我和冯文佩他们则来到了政治一班,文科最好班。这个班,依旧有茹茹,有阿英,但少了我的费费,可惜嘛!哈哈!但是,我们的人生中总有人进进出出,大B(李文虎老师)就这样进入了我的高中生活。他也很可爱,总是在黑板前小声说着我们听不懂的话,一开始还真郁闷呢。不过,高二的生活,很拥挤,因为小小的教室居然坐了46个人,比起高一那35个,多了好多,有点不习惯。可能是因为在十班惯了的关系,我不太喜欢这个班级。但是经过一年的相处,她们还是很可爱的,这个班,也只有11个男生。高二一年还是不错的。

  最后,进入我高中的最后一阶段,“噩梦”般的高三。这个班让我觉得讶异,因为,在他们身上完全没有所谓高三学子的死气沉沉,都超级活泼呢!虽说都是高二一个班过来的30人,但还是给我带来很多惊喜,这一群可爱的孩子陪我过了这个人生难忘的阶段,我真的很感谢他们。还有那一群陪我们在一线奋战的老师们,深深地鞠一躬。在高三的题海书山中有大家的欢声笑语,有大家的汗水泪滴,编织成一条斑斓的彩虹,点缀着我的人生。

  高中三年,就这样匆匆结束了。有不舍,有依恋,但这一切都不是我的了,我的高中生活渐行渐远了。但是,我会把这一份珍贵的回忆永远永远的藏在我内心深处。谢谢你们,给我这么一个璀璨美丽的高中生活。

  我们的故事真难忘,有太多记忆要分享,不能放弃,未来的日子我们还会相聚。

  A.在课堂上紧随老师思路,课下及时对知识总结、梳理。

  B.每次考试后,还会主动进行试卷分析,剖析每道题的失分点,即便是考了满分,也会认真总结经验。哪个同学得分比自己高、哪个同学错题整理的好,他都要从别人的长处中虚心吸取经验,帮助自己更好地进步。

  C.针对主观题失分现象,他就坚持每天做一道主观题,再请老师帮忙批改,仔细揣摩出题人的思路和考察范围,每道题都力求完美。

  D.每次考试前,他都会根据近期学习的内容,主动总结反思,预先判断考试中可能涉及的题型和知识点,然后有针对性地复习。这也是他在全面掌握学习内容的基础上,主动学习、勤于思考的表现。

  三年时光转眼即逝,恍然间我已走出了高考的考场,成为了“准大学生”,回首当初对高考,对未来的种种憧憬与迷惘,不由感慨万千,思绪缤纷。所以,我在这里写下对于高考,对于高中学习的一些心得,希望对同学们有所帮助。

  1高考前应适当的紧张,考前一般会有几天的假,好好利用那几天放松,但别玩电脑和其他会集中精神的东西。玩电脑会使人的记忆集中一部分在那游戏上,在考试时会走一下神,以致思维的断节,很有可能会拖了几分钟答题的时间,以致不够时间。

  2 高三能拼则拼,即使是高一高二很差的学生也应该努力,最好先突击好一科,不要各方面一起抓,这样比较容易提升也比较容易增加信心。

  3努力上课听讲!这点非常重要。即使你对任课的老师或那一科很厌恶,但只要老师在讲,你就应该努力去听。听不懂不是很重要,记笔记后,课后自己琢磨。别上课走神。走神是个很坏的习惯,养成了这个习惯可能你考试也会走。这条对于比较差的同学很实用。因此别怕跟不上,或许你基础很差,或许你天分不行。但一个重复很多遍的知识点,我相信只要是个人用点心就能记得很好。

  4课后的学习。最好对于数学和英语买本辅助的书。数学课本说的很不清楚,英语课本在语法方面也有不足。其他的哪科差就应该买一下哪科的,配合笔记我想也应该能搞懂那一科的基础知识点。对于差的科目,首先是要有信心。其次才是努力学习。

  5关于平时的考试。有句话说得很好,把平常考试当做高考,把高考当做平常考试。但平常考试不必太执着于名次。学校出的卷子,标准性远远不如高考。会有偏难或偏易的事情发生,以一颗平常心去对待好了。会考的名次不能太相信,也不能不相信。一般会考尽力就好,考差了你应该庆幸,幸亏这不是高考啊!

  考好了你应该高兴,我会考也能这么好,高考一定行!

  一、两个根本——阅读和写作

  1.阅读,是语文学习的根。

  抓住了阅读,也就抓住了语文学习的根本,从而也就扼住了语文高考的命门。让阅读成为一种学习习惯,从而成为一种生活常态。

  ①抓好课外阅读,继续读书文化节活动,做好课外阅读指导,上好阅读课,拓宽学生眼界,提升思想高度。

  ②落实课内阅读,通过专题训练,掌握做题技巧,规范答题步骤,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写作,是语文学习的最终目的之一。

  措施:①两周一次大作文,第一周写作,第二周升格,可以整体升格,也可针对某个点升格。

  ②每周两次新闻短评,跨界阅读,跨界写作,训练学生思辨能力。

  ③每月一篇读书感悟,读写结合,加深理解,增加思想厚度。

  二、两个阶段——前期和后期

  1.前期9月:继续复习课本文言文必修五、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系统梳理教材,落实背诵默写,掌握文言实词推断、文言虚词应用、文言断句、文言文翻译等考点。

  2.后期10月——1月底:根据《考试说明》和高考命题方向,按专题复习高考考点。具体见附表

  三、双线推进——明线和暗线

  1.明线:上面两个阶段提到的内容。依托课本和《创新设计》,根据高考命题方向,设计导学案。

  2.暗线:基础、默写、素材积累。

  ①基础:基础知识重在平时积累。字音、字形、词语利用早自习背诵《厚积薄发》《创新设计》上的相关知识;病句、标点通过专题讲解与训练,形成知识网络;通过老师们自己精心编制的“天天语文”,每天对所积累的基础知识进行巩固检测。

  ②默写:将考纲规定的必背篇目印制给学生,每天早自习背诵并当堂检测。

  ③素材积累:首先,上好阅读课,督促学生做好读书笔记。每读一本书,学生要深入了解作者并能将之转化成论据,写一篇读后感并能积累几个好句子。其次,看《新闻周刊》,写好新闻短评。再次,早读时间,教师投放好句、好段,学生朗读背诵,并能化为己用。

  阅读课:阅读方法指导课、优秀书籍推荐课、作品赏析课、阅读成果展示课等。

  早读:定时定量定内容,先背诵,再检测,变慵懒散为紧勤聚,提高早读课堂效率。

  课堂:少讲精讲,以生为本,适当点拨,提升能力。

  自习:作业适量,检查跟上。

  周末:精心设计测验题,有针对性,有计划性。

  假期:精选练习题,有目的地训练提升;推进阅读计划,读写结合提高阅读写作能力。

  当20xx4.16早上查询到成绩的那一刻,近一年备考的汗水与泪水都化作内心无限的喜悦。我,感谢曾经那么努力的自己。面对教招,我也曾经迷茫过,不知所措,因为我对它一无所知。然而一路走来,参加各种有关教招的讲座,向已经在教师岗位的学姐学长取经,自己的拼搏,报名闽试教招辅导班等等让今天的我站在教招的领奖台上。我,感谢曾经帮助自己的人和事。

  Step1:参加学校中各类有关教招的讲座。由于自己是应届毕业生,对教招相当陌生。很多人都有一定的误解,以为讲座都只是各种辅导机构打着正当的旗帜,来为自己的机构做宣传而已,肯定是一直在怂恿自己报名,以至于都不愿意“浪费”时间参加。不能否认有些许这样的成分存在,但我个人觉得报名不报名取决于自己,听听讲座能深入了解教招,获得最新的资讯,何乐而不为?记得第一次参加闽试公开讲座时还未开学,而且天上下着暴雨,原本以为在这种情况下应该不会有多少同学会到场。但是踏进教室的那一刻,我知道我错了。当你还在迷茫找寻教招起点的时候,你的对手已经在备考的路上了。我有些心慌,但同时我庆幸自己也来参加了,初步了解教招的一些常识。而后几乎闽试的讲座都会参加,因为在讲座结束后,还可以与机构老师交流解决自己的困惑,让自己少走一些弯路。所以,既然决定站在教招的战场上,那么自己的第一步便是了解教招,知道自己应该要为此做什么。

  Step2:向考上的学姐学长取经。学姐学长们能够成功,必然有其宝贵的经验可分享。于是当时自己通过老师和同学联系上他们,主动积极与他们交流。因为他们的专业与自己一样,所遇到的问题相似,会给予我更加准确可实施的方法。不过,曾经很多学姐学长都跟我说,教招不用太早准备,三四个月足矣。在这一方面,我始终坚持笨鸟先飞,准备永远都不嫌早,从大四上便开始挤时间备考。所以,自己的第二步便是有选择的采取有经验的人的方法。

  Step3:自己的拼搏。大四的课是少了,可是事情一点也不少。首先,实习,毕业论文都需要花掉自己大量时间来处理。再者,身边的小伙伴找工作的找工作,考公务员,银行,会计的也数不胜数。而自己在对教招熟悉了之后,做的便是协调好时间,定下心来,为自己制定备考计划。千万不要抱着广撒网,捞到一钓鱼是一条鱼的侥幸心理。各种考试都准备,同时也去投各种简历,毕业的各种出路都去参一脚。大量事实证明,这样的后果往往是所有都竹篮打水一场空。教招的笔试科目就两个:教综和专业。

  对于教综的准备,我把大部分时间放在了教育学和心理学上。其中,教育学好理解,但需要记忆的知识点杂多,心理学相对来说较难,需要花更多的时间去理解。来来回回,我把教育学和心理学(简称“两学”)的知识过了三遍。第一遍,速度最快,我把两学快速浏览一遍,抓住它们的大脉络。第二遍,速度最慢,负担也是最重的。如果说第一遍是通读的话,第二遍就是精读了。这一遍的任务是将重难点归纳,遇到不理解的知识点,千方百计弄懂,因为此时我有时间,当然也有这个必要。提早时间准备的好处在这个时候充分体现。第三遍,我抛开教材,对自己整理的笔记上的知识点进行记忆。就这样,慢慢把教材读薄。

  还有补充一点,不管是教综还是专业的准备,适当的练习,特别是历年真题的演练都是极其必要的。所以,在备考过程中,自己的努力这一步骤是最重要的,起着决定作用。

  Step4:最后,我想说说的是,对于备考中你不确定的因素,实在无法掌握的问题,可以向一些较好辅导机构求救,增强自己的竞争能力。我个人参加了闽试的辅导班,能在临近考试的最后阶段,帮自己抓一下重点,过一下知识点,在考场上,我发现虽然未做过原题,但是这个知识点熟悉,那个知识点也熟悉,便越做越有感觉,越做越有信心,考得自然也就不错。当结束考试,走出考场的时候,我长舒了一口气,心里由衷的感谢闽试,也很庆幸自己去参加培训。

  教招的备考是条漫漫长路,一路上有很多的诱惑,需要坚持,努力,向前!成功总会属于那个曾经很努力很努力的你!

  1、基础知识平时的训练一定认真、按部就班,一定要攒人品

  (1)字音、字形(第一题)虽总说是必拿分题,但高考还错的学生并不少,只要平时训练跟着认真走、考前扫一眼就够了。(2)文学常识一般不会出得太刁钻,每次大考前从头至尾过一遍就差不多了。(3)成语没事翻就行了,不要花费大量时间,因为成语是少有的没有范围的一题,很有可能高考出的有你复习一年也没见过的,很不值。(4)语基几种新题型,明年也可能再有其他变化,千万别慌,一般新题型都不会太难。

  2、默写——更要攒人品

  高三一年中要练无数次默写,一定要认真对待,默写前你一定要自己默一遍(很难做到)我因为总会忘记周四早读是默写,所以总打无准备之仗,结果次次都错一堆,也不太认真改错,总觉得到了最后肯定没问题,而事实是高考还扣了一分!

  类似于英语阅读的CD篇,从头到尾都要读。最重要的就是多读,读多了就知道了更多文言实词虚词的意思,也就更有古文的语感了,这和英语阅读是一样的。文言文一共四五道选择,其中有的是错误明显的送分题,但也会有的是比较难的,哪怕错一道也没关系。从今年起可能加入了翻译题,老师会具体讲翻译的要点,翻译挺难的,一定要多练,掌握技巧,即便扣分也无所谓。

  无外乎“爱国”“思乡”“壮志未酬”“寓情于景”“借物说理”等,看好是哪类,按老师教的套路答即可。

  技巧:注意答题的题目上面可能会有朝代等提示。如:“读下面一首唐诗/宋词/宋诗”等。

  有科技说明文或者一些较新颖的文章,一定要仔细读,题目不会太难,基本上都是从文章中概括总结出答案,但会出现一些你没听说过的名词,貌似强大,但不能被吓到,要从头到尾读完,总结段意中心意,找清答题区间即可。

  北京一直没出过小说,如果老师考前没有过分强调就有可能还不出。北京一般都会出抒情散文,或是借物喻理的文章,这是语文卷子中相当难的一道大题,但其中还是会有一些是给分的题。语文没有哪道题是难题,每道题都会按点设分,其中有一半或以上的点是简单的,但总会有你想不到的点,所以拿不满也很正常,但要尽量争取多拿。答题的技巧还是根据问题文的内容确定答题区间,然后在区间中分出层次,一层出一个点,就是答案了。但要注意一般不能用原文回答,要用自己的语言。还有,语文和文综一定要记住多答不扣分!在有时间的的情况下一定要尽可能地写满(当然要把最重要的写在前面)。

  作文是所有人最头疼的一部分了,但要注意作文想拿高分很难,想拿低分也不容易,结论就是作文并拉不开什么差距!所以不用太有心理负担~如何准备?——一定要多积累论据!各种论据!论据来源:1、平时在看新闻报纸杂志或是英语语文阅读时都可以留心一下,有哪些是可以用在作文里的。记住几个让自己印象深刻的例子,才能用的得心应手!2、语文书20xx年年级合出了一本集语文书精华的例子大全,所有事例均出自我们学过的语文课文,但不一定是每个班都会发的,向老师借一本自己复印一下,非常有用。语文书中的例子以古代文人为主,善于写诗人事迹的同学可以好好研究一下。3、文科生特有资源——历史书(高三的那本海淀区发的指导,高考范围)历史书简直是个太好的东西了!我最后几个月时意识到了它的强大,然后就在考试时给了自己一个心理暗示——我一定能从历史书中找到论据!结果是这是很可行的~因为那本书是每个文科生都必须尽量烂熟于心的,所以里面的故事在背历史时就已经记得很熟了,也就不用再花时间记例子了,而且,高三的这本指导,即历史高考的考试范围,是融汇了古代、近现代的中外历史的精华之作,事件都是短小精悍的,也比较好记,考场上可以根据字数需要简写或者加入一些画面描写性的语言扩写~所以,高三生能早点了解到这个问题,历史课好好听讲~~4、时事由于我不太会用华丽的辞藻,对古代文人也没太多了解,不想死记硬背那些句子,所以我的很多例子以及作文都是时事评论类的,像我一样的同学就可以多看看新闻,关注一下最近发生的大事、社会热点,自己没什么想法的就可以看看各大网站的评论员都有什么观点,写了什么文章,自己认同的就可以用在自己作文里,是能发现点与别人不同的角度观点,这样文章就会更出彩。怎么能出彩:(1)就是上面说的,同样的例子,但有与别人不同的角度观点,这样就会让考官觉得你思想独到新颖(2)同样的例子,大部分人写了表面的问题,如果你能再深入一步,写出小问题反映出的大道理,会让考官觉得你思想有深度。可以采用一点“上纲上线”的写法,即这个事情本身没那么严重,但为了配合你的论点,就可以把它写的危害社会、国家、人类、反映了人性丑恶的一面之类的,即“小题大做”。但如果把握不大就不要这么写了~(3)文体可以新颖些我最后几次的作文都用了书信体,即用第二人称写,这就是个与众不同的亮点了~还有很多其他的文体,都可以尝试(4)平时的作文统练还是挺多的,这是个尝试的好机会,如果哪次统练有了什么好想法,即便不确定是能得特高的分还是特低的分,还是要尝试一下,如果不敢的话就再写一篇交给老师,总之一定要勇于尝试。当然,在最重要的几次大考中还是要慎重一些,高考也是要求稳的!!(5)一定要养成改作文的好习惯。一篇作文不是写完就完了的,我的想法就是,要憋出一篇作文是多么痛苦的事情啊,所以,只要完成了一篇,就一定要改到48分以上才行,这样才有背的的价值,也就是说,这样,以后才有可能会再用到这篇,如果是个40出头的作文,以后肯定永远都用不上了~虽然,改作文和写作文一样痛苦,但是,改完一篇也会对以后写作文有很大的帮助,同时也是个给作文攒RP的好机会!!

  8、语文平时学习注意

  语文是个很靠平时功底的学科,所以,突击是不行的,就只能靠一整年的积累、努力才行,从头至尾都不能偷懒,老师让干什么就尽可能都做完,如果哪个方面是弱项就需要和老师交流交流用不用自己再找些题做。语文成绩有可能忽上忽下,所以不要被一次的好或坏蒙蔽,要认真积累,最后才能有好结果。

  基础五题10分钟以内;文言文20分钟;诗歌断句20分钟;大小阅读40分钟;作文至少60分钟。

  未曾想过这三年的高中学习,随着高考结束,在此时此刻彻底的落下帷幕,我一直都希望在这样的环境下面会遇到的问题,高考的结束之后我我是非常感慨的,我也一直都对自己很有信心,我认为有很多事情可以逐渐的去提高,让自己一点点去积累这方面的知识,随着高考的结束,我想我也会有一些自己的想法,我认为自己的有很多方面都是可以做的更好,这让我感觉非常的有意义,我也有一些感想。

  步入考场的时候我是非常的紧张,现在我也是能够清楚的体会到这一点,我希望能够做好这些事情,能够考的一个好成绩,但是随着高考的结束,我更加是能够清楚的感受到这些,我希望在这个好的环境下面所经历的一切,这对我的帮助很大,此时此刻我是非常轻松的, 长期积累的一些压力甚至让我感觉自己是喘不过气的,这段时间我确实深刻的体会到了这一点,我一直都在好好的复习,这对我来讲有很大的帮助,也是非常有意义的一件事情,我经常都会考虑到很多,在这些事情上面这是非常难得的,我想要让自己一点点进步就必须要去提高,现在虽然卸下了千斤重担,但是我一直都没有觉得自己是做不好的,没有什么的太多的心理负担,这种感觉是非常的好。

  随着高考的结束,我也会想了过去的很多事情,有很多真的是让我印象深刻,这段时间让我非常的有成就感,考试结束也是让我有非常多的想法,高中这一阶段的学习结束,有些事情我心里是非常的清楚的,当我回想过去的点点滴滴,确实是让感慨很多,有些事情是没有办法尝试的,这让我感觉无比的深刻,在这一点上面我对自己很是有信心,在这个过程当中我非常坚定态度,有些事情是没有办法去估量的,过去确实是有很多的压力,但是我也是过得非常的充实,我在学习当中也非常看中对自身能力的提高,在考试结束之后真的是无比的有感慨,我所做的一些事情都是在为自己各个方卖弄考虑,现在我也想把这些事情做好,只想好好的调整心态,然后等待考试成绩,这让我无比的坚定自己的态度,我也会继续去落实好相关的准备,不管是能不能考上大学我都会努力的去提高自己,对自己要求严格一点,这非常的关键,感激高中三年,怀念这段青春。

  到自己考了第一,刘锦通反应很平静。

  旷通说,自己不是特聪明的孩子,上小学的时候还觉得自己特笨呢,常常为了一个问题在那里冥思苦想,为的就是:为啥是这个样子呢?而上初一时自己也一直都时班级的十几名,不过自己一直都是一股劲,就是靠着一小步一小步提高,慢慢地就不一样了。

  不少人都好奇,成绩好的孩子都是咋安排学习时间的。提到时间的安排,锦通笑了,也没有什么特别啦,不会在那里弄个表格什么的,一般都是随机安排,根据一周或者是一天各科的重点分量来安排,哪一科分量中就会倾斜一些。还有就是自己觉得稍稍薄弱的科目,就会“偷偷”的加时。说到这,锦通做了个鬼脸。

  旷通说,如果一定要说点时间上的安排话,那就是自己不会熬夜,“睡太晚会影响第二天的学习质量的,再说了,成绩绝对不是靠时间堆出来的。”“一般每天都会在10点半左右就休息了,晚点也就是11点也休息了。最后初四冲刺的时候,也没有几次熬到12点的。

  旷通说,自己原来是个话很少的人,刚上初中时甚至有同学笑话他是个“书呆子”。“后来我就想通了,自己一个人在那里思考并不会快乐,而多和同学交流常常还能碰出点火花呢。所以,现在他们都说我特别能说。”

  语文:也要提炼归纳

  旷通说,可能不少人都认为,提炼归纳是学数学之类的科目必须的,其实,对于语文还是挺重要的。这几科中,语文曾经是锦通最薄弱的科,150分的总成绩只能得不足120分。

  如何提高的,锦通概括了四个字,“多读多看”。“别小瞧了这些,语文阅读不是占很大比重嘛,每次我都会非常细致的读阅读的原文,反复研究后面提出的问题,这中间要注意总结归纳,发现它们之间有‘共性’的地方,遇到不同的题则发现其‘个性’的地方,二者一结合,语文成绩就上来了。”

  数学:不要局限于书本

  初中时锦通曾经获得省数学竞赛一等奖,平时模拟考试也都会答140分以上,可他昨晚悄悄告诉记者,小学时数学成绩挺一般的,甚至可以说不好。后来接触了奥数,“我倒不是提倡大家都去学奥数啦,就是觉得,如果可以让自己的知识面稍稍高于课本一点点,不仅仅局限于书本那些,思维开阔一点,那么学数学就会成为一种乐趣。”

  旷通说,数学题要做,不过要精选,别一套又一套做起来没完没了,这样会让自己失去对数学的兴趣的,“要少而精”。

  外语:让自己在外语环境中

  谈到外语,锦通平静的脸上生动了几分。“不少同学都觉得听力挺难,其实听说是分不开的,一定要张嘴,要会说了,自己才能真正听明白录音中的发音。”锦通说,虽然咱平时都不能随时随地接触到外教,但是可以想点“办法”啊,“外语老师不是都说要有语言环境嘛,一般有时间,我就会给自己放录音,可以的话就跟着他们讲,别怕错,就在那自己对自己说,让自己生活在自己‘造’的语言环境里。当然,如果能找到一个对话伙伴那是再好不过了。”

  “外语的语法一定要准,这个还得靠练习,没有啥好办法。我和身边的同学都常犯的一个错误就是忽略细节,外语考试时常常会在小的语法方面丢分,就是那种特别简单的地方,于是就自己跟自己较针,怎么就错了呢,慢慢地就好了许多。”

  物理:让心中的知识形成“反射”

  “好多人开始学接触物理时都觉得挺难的,但是你要是抓住了物理知识间的那些‘细节’,记住它,就会发现物理其实并不太难。”锦通如是说,他中考[微博]前物理最好的模拟成绩是118分(满分120分)。

  认真这个词,锦通说了几遍,“最初接触一个知识点时,一定要认真记,把它印在心里,书里的黑体字啊,划线的部分,都是需要认真关注的,都得认真记住……”

  钧到记者重复“认真”这个词,锦通笑了,“真的,来不得一点含糊,物理老师都教我们要产生‘反射’嘛,我想认真了才会真的印在脑子里吧,见到试题,才会很快反映出来,然后才会有思路。”

  旷通说,如果大家觉得物理各个章节相对独立一点的话,那么化学就是更明显的一环扣一环,一环都不能落,都不能不“结实”。

  不少同学都会觉得化学的实验题挺难的,可锦通自有心得,“实验题要多见,老师做实验时你得看细节,看历年真题时得善于归纳思路方法,别在那里背题,要真正的开阔思路。”

  同学中不少人感觉基础比锦通好,可是答起化学题简答题时总是没有锦通得分高,“得答到点子上啊,拿到题得知道考的是哪个范围的知识,然后才具体到相应的点来分析,别东一下,西一下的答,这样会莫名其妙丢分的。”

  6月7日至9日,940万大军奔赴高考的战场,经过三天三夜的血腥厮杀,最终尸横遍野,尘埃落定。

  有的人欣喜若狂,有的人捶胸顿足。

  一九九七年六月,一个闷热的午后,在教室里填完高考志愿,同学们便散了。

  我有些伤感,一个人在校园里闲逛。

  风吹起走廊上张贴得花花绿绿的各校招生海报,哗哗作响。

  看到一个背影,静静地站在北大与清华的招生简章前,一动不动。

  我看着有些熟悉,走上去拍了他一下。

  果然是他,L君,我的舍友,也是我们班的一号,只是脸色苍白得有些吓人。

  我们高二文理分班时,学号是按成绩排的,他的成绩一直是第一。

  他的性格十分好强,从不允许自己考第二。譬如解数学题,只要有一个同学解答出来,而他未能做出来,就会彻夜不眠,一定要做出来才能睡得着。

  我戏谑道:“你在看招生简章啊,打算去哪里?清华,还是北大?”

  “呵呵”他笑了笑,有些勉强:“我这次考差了,哪也去不了。”

  “你这人就是太谦虚,每次都说考差了,成绩出来又是全班第一。”

  “呵呵”他道:“这次真的考差了。”

  我对他的谦虚再次表达了鄙视,就跟他挥手作别了。

  临出校门的那一刻,我回头望去,他还呆呆地站在原地,夕阳的余晖静静地撒在他的身上,在一片凌乱的招生海报映衬下,空旷宁静的校园中,他那微驼的背影显得那般萧索落寞。

  我第一个没有暑假作业的暑假开始了。

  而我不知道的是,这是我这辈子见到他的最后一眼。

  当高考成绩出来的时候,令全班同学大跌眼镜的是,经常考全县第一的他,这一次竟然考了个全班倒数的分数,再加上志愿没填好,最终只能上专科。

  听说他高考前几天压力太大,整宿整宿地失眠,上了考场,根本看不进试题,脑中一片空白。

  所有人都觉得他应该复读再考,但是家境困难的他最终还是选择了去那个大专报到。

  转眼已是九月一号,来不及唏嘘感慨,同学们都踏上了各自的人生征程,各奔东西。

  新的城市、新的学校、新的环境、新的朋友……高中的生活慢慢地离自己越来越远了。

  大学四年,漫长而短暂,稀里糊涂就毕业了。

  我回到家乡的一所高校教书,有一天早上六点,还在睡梦中的我忽然接到一个电话,问我是否认识L君。

  他说,他是L君的表弟,L君昨晚死了,让我跟同学们说一声。

  我那时候大学刚毕业,还很少遭遇熟人的死亡,骤闻同学的死讯,顿时有些蒙了。

  我在网上的班级校友录发布了L君的讣告。

  同学们都感到人生无常,唏嘘不已,平静已久的同窗友情开始涌动。

  几年后,一次在车上偶遇L君的同桌。

  他告知我,当年上了大专之后,L君每年都考全校第一,想要获得专升本的名额。但是老师觉得他只会蒙头读书,从不参加团体活动,没有全面发展,最终直到他毕业,都未能拿到专升本的资格。

  大专毕业之后,他心灰意冷,无心找工作,整天在街旁的游戏厅打游戏混日子,就这么过了几年。

  那个夏天的晚上,他很晚回家,敲门后,他母亲想给他开门,却被他父亲制止了。

  看到原本那么优秀的儿子变得如此颓废不堪,他父亲怒斥他滚。

  那晚,他没有回家。

  天热,他一个人来到南门外的河里游泳,本就生着病身体虚弱,被冷水一激,抽筋了。

  夜半三更的河水里,他羸弱的身躯无力地挣扎着,漾起几个波纹,渐渐力竭,慢慢没了动静,河面恢复了平静。

  第二天在下游拐弯的地方,他的尸体被挖沙船挖到。

  听到死讯的那一刻,他的父亲就疯了,嘴里反复念叨着一句话:“要是开门就好了,要是开门就好了。”

  几年后,他的父亲死了。

  他那信基督的母亲,强撑着活了下来,只是每当有同学去看望她的时候,她就会反复念叨着:“如果他还在,也有你们这么大了。”

  今日一年一度的高考结束,忽然想起这段往事。

  有句话想送给刚结束高考的学子与家长:

  考好了,固然可喜,考砸了,也无需悲伤,更不必绝望。

  考完之后,人生路才刚刚开始。

  高考结束,所有人都会问你考得好不好,估了多少分,打算上什么大学,但是却没有人问你,这些年累不累。

  考试结束之后,心中弥漫的是一种不知名的情绪,高中生活就这样结束了,就像做了一场很长很长的梦。再见了,这些年盛放的青春。那一天,当我们离开,一切都回到了我们来时的模样,那些曾经相伴的人,不会再整整齐齐地坐满一整个教室,我们毕业了,在这个奇妙的夏天。

  忽然忘记那是怎样一个开始,在三年前的那个九月。仔细的寻找,才发现在时光隧道的那头,站着自己模糊的身影,还有最初见到的同学,最初交到的朋友,最开始的那一份紧张与期盼。所有的最初,定格成了一副记忆中的画,开启了从此往后的故事,如果把每个人的故事都放到一起,这故事长的让我们转了好几个圈,长的让春天路过了夏天。

  也许我们的故事很平凡,但对故事的主角来说,永远是难以忘怀的刻骨铭心。

  军训时的迷彩服,被汗水湿了一遍又一遍,在回忆中的风雨里飘摇,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我们自己设计的校服、班服,记得最后一次做课间操,全班同学迎着全校学生的目光一起穿着带有同学签名的班服站在那里,现在想起校服成了我们舍不得丢掉又再也无法穿出去的纪念品。

  白天,长了又短,短了又长。花,开了又落,落了又开,从此后只开在记忆中。

  你不会了,你再也不会在每一个醒来的清晨,抱怨睡眠太少,日子太长。

  你再也不会,和你的死党,天南地北聊着说不完的话。

  你再也不会,只记住了别人的外号,却常常忘记他们真实的名字。

  你再也不会,抬头仰望夜空,忽然发现人生太过迷茫,美好的青春在被摧残。

  你再也不会,看着高考倒计时的数字变魔术、般减少,想象它变成1的样子。

  你再也不会,喜欢一个人却不靠近,只求在最美的年华遇见最好的他。

  现在的我们比自己认为的更容易受伤,比现实的我们更容易承担,所有的现在,没有什么后悔的,都是自己走出来的,就算是走错了,就当人生多走了几步。青春就是这样。无论岁月如何改变,青春都以某种亘古不变的姿势作为存在,在不经意间的时候会提醒你,你的青春在这里。无论世事如何动荡变迁,保持最内心的那份无知、单纯、善良,那才是真正的我们。以前我也想等到毕业一年、两年、三年、五年、十年再见,但其实过程中很多人早都断了联系。初中的朋友都是见一次少一次,你甚至不知道下一次再见的时间。所有少年相约的承诺在未知命运前都是当下的安慰。高中、大学都是如此。总有一天会明白:有些人,有些事,一时错过,便是一世。

  三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却足够一个人去成长。我们都曾有过一张天真而忧伤的脸,手握阳光的我们望着遥远。不管时光如何流转,不管浮华虚名如何蒙蔽世人,愿我们永远记住刚走出校门的自己,永远做最真的自己。愿所有遇见过远方的人心有惊雷、声似静湖,愿每一个正在为梦想努力的人最终都过上自己想要的日子。

  20xx年教师节之际,我和70~80名教育同事一起参加了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中心组织的20xx年第一期中学教师提高培训班。

  此次学院的主要任务和目的是标记新课程、新课程和新高考。通过省市各级专家的分析和先驱上海市专家的介绍,短短5天内,原来有些模糊的新课程改编背景下的新高考意识有了比较明确的轮廓。报告几点心情如下。

  1、此次新高考是国家层面的教育改革,顺应历史发展潮流的科学措施,既是历史的必然选择,也是人民群众的必然要求,是教育自身发展的内在需求,其中最重要或最核心的是全体教育工作者受到长期物理施工的压迫而逐渐消失的教育良心呼声。因此,关于为什么要开展这项改革的讨论没有空间,占主导地位的是如何抓住机会应对挑战,如何将挑战转变为学校、学生和教师发展的机会。

  2、上海等先行地区的经验和措施非常珍贵,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和参考意义。关于选课和考试的各种措施都是在实践中逐渐调整整形的。虽然需要不断完善,但至少即将展开的教育实践工作具有强大的指导意义,他们面临的困惑和问题也为我们提供了后起之秀。

  3、一些棘手的问题还没有出现,也没有形成好的解决方法。例如,班级管理需要学科背景的专业教师是否应该由班主任管理,或者只要有一名行政服务人员就可以进行班级管理,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学校的德育管理和实践究竟应该如何开展。因为大部分德育内容(如各种德育活动)已经分化成课程,成为选修课的一部分,明显的德育工作大部分都是看不见的。高中生的身心发展过程必然经历和产生的很多德育问题也需要通过学习指导、心理指导、经历辅导来解决。传统德育在新科目和新课堂中处于什么地位,专业德育部门是否也有存在的价值,班主任职位的性质是否发生了变化等。还需要教师的工作量和工作任务的安排、人员编制的变化等,甚至很小的问题,例如,核销学生的上班处理方法等,我们自己的大量实践提供想法,得到很好的解决。(另一方面,也是工作的一部分)。

  这次训练最大的收获就是开拓思想,清醒过来,为迎接新课程、新课程、新高考做好思想准备和理论准备。

  如果不是我家孩子今年高考,真正需要填报高考志愿了,兴许本人还一直会用过去陈旧的眼光看待高考志愿、大学专业以及未来的工作。在和我们家孩子高考完忙活了快一个月后,我终于明白了,填报志愿重要,大学专业重要,未来工作的发展重要,但这些都不及孩子的兴趣重要,毕竟人这一生真正要过的是自己想过的一生,而不是别人所羡慕的一生。

  在和我家孩子高考填报志愿之前,我一直都是用功利的眼光来看待学生们大学所学的专业。是,孩子毕业因为自己所学的专业吃不到饭,作为父母的会打心眼儿里的心疼,可就因为害怕这种心疼出现,害怕做家长的我们到时候难得操心,就逼着孩子们学他们根本不敢兴趣的专业,那孩子在不快乐甚至是“被禁足”的感受里度过人生中最美好的四年大学时光,这样的孩子就算是毕业之后月薪三万年薪几百万,又有什么快乐呢?

  通过高考填报志愿这件事,我也跟我当年一起上学的几位学霸同学咨询了一下,他们是真正的过来人,他们当年正是被父母逼着选了热门的专业,毕业之后有了烫手的工作,然而他们却拿着几百万甚至几千万的年薪,天天生活在焦虑里,天天没有快乐可言,你以为他们的工资已经非常高,你以为他们已经非常有钱了,那么他们应该会很快乐,其实并没有,他们有钱,但他们身边的人更有钱,大家永远在生活在一种比较中,已经不知道简单的快乐需要怎么样获得了。

  这些让我鼓励我的孩子,选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去做,如果还没有找到感兴趣的事情,那就选自己的分数可以稳稳考上的专业与院校去填写,等到大学里面真正开始学习,说不定就知道自己喜欢还是不喜欢了,而且这种给孩子选择自由的志愿填报方式,孩子也会有自己是自己人生主人的感受,这样的孩子有了独立思考的能力,又何怕学到了自己原来不怎么感兴趣的专业呢?到时候孩子们自己会想尽办法为自己谋出路,他们自己会慢慢长大,我们作为家长的,只要向他们随时敞开着大门就好,让他们知道不管他们飞得多高,只要累了,总有一个港湾可以给他们依靠,让他们停歇。

【高考心得体会通用15篇】相关文章:

本人一直在大学志愿服务中心担任学工助理。

报志愿方面个人觉得不是很难,只要肯用心钻研自己是可以搞定的。这篇文章仅代表个人拙见,仅供参考,只要是我知道的都会在这篇文章中毫无保留的告诉你们。

文章共3500字,建议先点赞再收藏喔。

1、两本报考的参考书,一个是报考指南,一个是招生简章,一般学校都会发。关于报考的基本常识里面都会有,并且有历年的分数线和高校招生计划,建议提前看看哦!

2、去搜集一下本省近三四年的一分一档表,超级有用,因为报志愿就是看省位次报的。

3、了解一下基本的报考常识,比如说什么叫平行志愿,什么是志愿级差,今年新高考的志愿新规定等等,都是需要你提前了解的常识。

二、缩小范围找到适合自己的学校和专业

我觉得报志愿的过程说白了就是个缩小选择范围的过程,其实不是很难,当你根据主客观条件筛选完一遍之后,剩下来的学校也就没几个了。

下面我们具体说一下如何根据主客观条件缩小范围,找到适合自己的学校和专业。

1、考后估分,缩小范围

这一步其实也可以不考虑,直接等成绩出来后。但对于理科生来说,比较提倡,基本估分差距不大,但对于文科来说真的很难说。

高考之后,出分之前,大概会有20天的时间,这20天你应该去做些什么?

熬夜修仙?晚睡晚起?胡吃海喝?打游戏?刷抖音?……

当然你需要放松,但要适度,不然你就会知道狂欢后的空虚寂寞会有多可怕。有可能高考结束也是你堕落的起始,而且一旦坠入深渊再想回来就不是那么容易的了。

还有就是希望你们明白,高考仅仅是走完你人生的一小小步而已,考好的同学你未来不一定一片光明,考不好的同学你还有大把的机会翻盘,人生就是这样,不管到了什么时候 attitude is everything

(好,过来的人的废话式说教结束了,我知道再听下去你们就烦了,或者你们已经烦了hhh)

那我们言归正传,俗话说,考得好不如报的好。所以考后这大概20天的时间对于你报一个好志愿还是至关重要滴。

不管你是花钱找人报还是自己报首先都需要对院校对自己对报考常识有一定的了解,而这些天正是了解这些知识的好时机。

这里好多人考完之后迟迟不敢估分,其实没必要啦,你以为不估分你就可以逃避现实了吗?不估分不成绩就会让你喜出望外了吗?不,你只是在自我欺骗和自我麻痹…

从你考完英语走出考场的那一刻你的成绩就已经定格了,不管你再做什么都没用了,不管结果如何你要做的都是为将来做打算了。

如果牛奶已经洒了,你要想的不应该是如何把它收集起来而是如何把地板弄干净。比起畏首畏尾你更应该做的是未雨绸缪。

2、根据位次,二次筛选

估分后可以做一个大致筛选。

但更重要的是出成绩后,出成绩的时候根据位次与近几年的相比较,范围缩小,结合学校名气,学科优势,就业前景和地理位置等因素考量。

你别看我说的简单,其实要真正的做起来还是比较难的,在自己的分数位次方面的主要工作就是筛选往年的位次比较。

这些东西做完之后你也只是做完了客观成绩方面的东西,要想报个好的学校这只是第一步,下面我们就说说主观选择问题。

三、学校专业还是城市我们到底该怎么选

看成绩定范围,看兴趣定志愿。客观的东西搞完,基本你能去的地方差不多就那几个了,那进一步又该如和选择呢?之后的东西就更加看你的个人意愿了,所以如下建议,仅供参考而已。

对于学校专业和城市,个人认为优先度为:城市>学校>专业

一个城市给一个人带来的眼界真的不同,就拿地铁来说,有的城市根本没有,新事物你都接触不到。这当然只是个人拙见,具体优先度排名还需要你们自己衡量一下。

然后对于这一点,我还有几个建议:

1、兴趣第一,扬长避短。

大学的学习其实专业性特别强,如果你不是特别喜欢你所选专业的话再加上大学比较自由,无拘无束的,极有可能过上天天逃课,期末挂科的那种放荡不羁的生活。

如果你四年都这样下来,那基本也就废了,所以我觉得兴趣是最重要的。

关于就业的问题,我觉得不管你在什么专业,只要你能做到前10%只要你能出类拔萃,那么就业绝对不是问题。

没有必要太追求热门专业了,大家都削尖了脑袋往里钻的专业虽然前景好,但是竞争也大呀。特别是如果你还不太擅长或是没太大兴趣的专业,那你肯定干不过别人家的孩子啊!

还有就是,千万别选你自己不擅长的东西做专业,它再热门也不要选!比如说,你数学很差,家里人非得让你报个会计金融这方面的专业,那千万不要答应。不然你这四年将过得生不如死hhh

所以,选择志愿专业的时候,一定要本着兴趣第一,扬长避短的原则。

如果你没兴趣那么也好,趁着这些天可以好好找一找兴趣,推荐一个平台叫中国大学MOOC(慕课)如下图,里面有好多学校的线上课程,没事的时候可以看看找找兴趣。

2、没有兴趣,学校第一。

有的同学可能要说了“学长,我是个没有梦想的人,我实在不知道自己喜欢哪个专业,该怎么办啊?”

巧了,我也是个没有梦想的人,所以我选了个好好学校(填了对分数线要求最低的专业hhh),并勾选了服从调剂,管TM你给我弄到哪个专业呢,先把学校拿下,反正我馋的只是她的身子hhh(学校)

可能有人会说,你这不是瞎扯吗?这么随意的嘛?

其实不是,我觉得有时候专业并不是很重要,毕竟投简历大多数看的是你的学校,而且文科生除了那种专业性特别强的学校(如中国政法大学)最后从事的工作极有可能和专业八竿子都打不着。

所以,对专业实在没什么想法的可以考虑考虑先拿下个名校再说。

当然,这只是因为我个人能力一般水平有限分数不太够用而且对专业实在没啥要求的下策,你们如果想进一步了解专业的话,尤其是就业前景的话,可以上网查一下,你心仪大学的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或是直接打开微信搜一搜打上“XXXX大学就业质量报告”里面基本哪些专业热门,学校就业人数和就业率,基本都有。

当然这一点也是个人拙见,可能我本身对于这个不太在意,但是有的人觉得可能也把这个放在第一位。

我觉得大学毕竟还是个增长知识与能力的地方,享受生活什么的没那么重要,再加上我本身家境贫寒,吃的苦比较多,又是全村人的希望,所以我满脑子想的都是学习,哪顾得上享受啊hhh(我想想来几个狗头比较合适呢?)

但是讲真,一般比较不错的学校环境也不会太差,也确实没有必要为了环境牺牲掉一些学科上优势较强的学校。

四、最后再总结强调三点

1、报考看省位次而不是分数

这个一般人都知道但因为比较重要还是要强调一下,小伙伴们一定要用好一分一档表,找到自己分数的对应位次,再找到高校录取线对应位次再进行筛选对比。

一定要有梯度,尤其是稳和保。

有时候保的最好专业就是稳,一般的情况,除了高校招生翻车的情况之外,很少有学校录取线波动特别大的。

或是可以看一下这个学校近几年的走势,国家支持经费的多少,再进行进一步的判断,不过这个对水平要求就有点高了,我就不BB了,不能误导你们。

有幸在高三找到另一半的小盆友注意了,千万不要一时冲动为了某某某浪费掉十几分或是几十分,以后的不确定性因素很多,变数很大,好多事情都不是你能够左右的,所以请你考虑清楚再做决定,其实别的倒是不太重要,主要是别让自己后悔就行了

4、以己为主,谨慎听取建议

家长,老师(个别老师可能会为了学校的升学率偏向保守一些)或是其他的人建议可以参考,但是最后这个志愿填哪里的决定权在你自己手中,一定要记住,你高中毕业了,已经是成年人了(或者接近成年)所以你应该有自己的主见,命运这东西还是掌握在自己手里比较好。

最后,祝点赞的小伙伴们都能如愿考上一所理想的大学。


为了把最有用的东西呈现给大家,本文从码字排版到发出来,用了近5个小时,如果你觉得能帮到你的话,还请花费0.5秒钟给我点个赞呀。

编辑于 ·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写太多你也不看,我说几个过来人的体会吧

学校决定了你在用人单位眼中的实力,是简历过关/申请国外深造的第一敲门砖。学校还决定了你未来很长一段时间的朋友圈。。。。校友永远是最好的人脉资源。

很多学校都可以选双学位和转系。北大很多学非常冷门的小语种(越南语etc)的同学通过双学位选金融在各大证券公司混的风生水起

2 城市很重要,特别是实用学科

金融,工科这种毕业要找工作的,北上实在太重要了,如果你选不了学校,又不打算出国深造,北上的大学比二线城市的好太多。。。。当然已经完全在招生分数上priced in。

3 学术性人才,要出国读博士的,去二线城市的牛校

比如合肥中科大,西安交大的牌子,出国是不错的

4 认清不同专业拼的是什么,看清自己

比如金融,拼的真不是基础知识,而是综合能力。。。家庭条件不好自己又比较内向的慎入

5 本科不要学太虚的专业

市场营销,人力资源,企业管理等等,没有会计实用好找工作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销冠分享心得感悟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