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新能源专业的大学?

全国开设新能源材料应用技术专业的大学有安徽职业技术学院、江西应用技术职业学院、宜春职业技术学院、江西新能源科技职业学院、枣庄职业学院、许昌陶瓷职业学院、广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广西蓝天航空职业学院、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四川科技职业学院、云南现代职业技术学院,以下是具体大学名单一览表,排名不分先后,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有变动,以学校最新公布的名单为准。

江西新能源科技职业学院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部分专业: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思想政治教育介绍

专家谈专业(方凤玲教授)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我国一切工作的“生命线”。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21世纪以来,面对社会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日趋活跃、主流和非主流同时并存、社会思潮纷纭激荡的新形势,如何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等,是十分重要的现实问题。由此可见,无论是从意识形态建设还是更好地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方面,都迫切需要加强对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人才的大力培养。

石油石化作为国家的战略性产业,在当前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环境中,对于思想政治教育人才有着特殊需求。既了解石油文化概况又掌握思想政治教育技能的人才,在石油石化企业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并且能在变化的环境中不断解决新问题与新矛盾,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1.具有坚定正确的社会主义理想信念,遵纪守法,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学术修养,积极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身心健康。

2.具有较高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具有较强的阅读经典文献的能力、理论写作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分析理解现实社会问题的能力。

3.全面系统掌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同时了解本学科的理论前沿与发展动态,掌握一定的专业技能和实务类知识,具备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进行专业理论研究的基本能力。

4.毕业生成为既能在学校和科研机构从事本专业的教学、研究工作,又能在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从事以本专业为基础的宣传、组织、管理、思想政治工作的复合应用型人才。

1.注重培养阅读经典文献的能力、理论解读能力,以马克思主义经典著解读作为核心的课程:马克思主义理论专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专题、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思想政治教育原著选读等。

2.注重培养理论分析实际的能力、学术兴趣和研究的能力,以思想政治教育知识为重心的课程:中共思想政治教育史、思想政治教育导论、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等。

3.注重培养宽厚的多学科理论素养、科学的思维方式和创新精神、汉语口头与书面表达能力,以历史、政治经济、社会发展为导向的课程:西方政治思想史、中共党史、政治经济学、社会心理学、社会学概论、公文写作与处理、论文撰写等。

打造有“油”味儿的思政课程。充分挖掘和发挥石油思政素材,让专业课程和“油”紧紧连结。

体验有“心”意的思想洗礼。在老师的精心引导下,通过相应的场景和环节,从鲜活的实践、案例中使学生感受新时代,展现新担当,突出新作为。

开发了思政专业实践基地:大庆铁人精神训练营、玉门油田思政实践基地。进一步规范了课程实践教学,推动思政实践教学与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以及专业课实习有机结合。系统设计了实践育人体系,整合实践教学资源,打造思政课程实践与专业实践有机融合的实践教学基地。

毕业生适应范围和主要去向

一是参加公务员考试或者考研继续深造;二是在党政机关、新闻出版机构、社会团体和企事业单位从事行政管理、宣传教育、思想政治研究工作;三是在学校、科研单位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的教学和科研工作。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介绍

专家谈专业(周红军教授)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是一个年轻的、极富朝气的专业,于2011年经教育部批准设置,至今不过数年,但新能源的概念和研究由来已久。新能源一般是指在新技术和新材料的基础上,新近才被人类开发利用、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发展的能量资源,因此,新能源是相对于常规能源而言,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科技水平,新能源有不同的内容。

能源是现代化的基础和动力。随着常规能源的有限性以及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以环保和可再生为特质的新能源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根据《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35年到2040年,可再生能源将占到我国一次能源总量的25%以上。要实现这些目标,需要大量人才从事相关产业。而目前我国的新能源人才普遍匮乏,新能源专业的人才培养远远落后于市场需求。

我校作为能源领域的高等学府,在新能源领域也已深耕多年,涉及生物质能、氢能、太阳能、地热能等。我校于2011年成立新能源研究院,2018年重组为新能源与材料学院,并向教育部申请新能源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于2019年秋季招收第一批本科生。

本专业拥有一批高学历、高学术水平的师资队伍,现有专任教师24人,其中75%的教师毕业于清华、北大等国内985高校或海外知名大学。主持承担了多项国家“973”和“863”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在基础研究和工业领域取得了一批重要成果。

本专业教学条件优越,先后获批“生物能源北京高等学校工程研究中心”、“生物燃气高值利用北京市重点实验室”、“生物天然气北京市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等省部级平台支持。专业重视与国内外科研单位和企业的交流合作,与多个国家的多所大学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面向新能源产业,立足于国家发展规划,根据能源领域的发展趋势和国民经济发展需要,培养适应我国新能源相关领域发展需要,具有扎实的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基础,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知识获取能力、社会交往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思维,能将专业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与科研、生产实际相结合,能够在新能源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工程设计和经营管理的优秀专门人才。

机械制图、无机化学与分析化学、物理化学、有机化学、电工电子学、工程热力学、仪器分析与实验、储能与能源互联网、生物质能原理与技术、化学电源、氢能与制氢技术、天然气水合物技术、地热能开发和利用。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整合了我校新能源领域的教学和科研力量,重点培养生物质能、氢能、地热能、新型电池等新能源领域所需的人才,具有鲜明的新能源行业特色,同时又与我校的石油石化特色和优势相结合。

毕业生适应范围和主要去向

毕业生就业前景广阔,可在生物质能、氢能、地热能、新型电池等新能源和节能减排领域的企事业单位、高等院校和政府部门从事技术研发、工程设计、新能源科学教育与研究、新能源管理等相关工作。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介绍

专家谈专业(张宝生教授)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可以认为是经济管理领域的大数据专业。本专业定位是以计算机科学、信息科学等自然科学知识为手段解决管理与决策问题,是信息科学和管理科学的交叉学科。

随着大数据和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社会对于具备多学科复合型特点的信管专业人才需求量加大。特别是我校具有能源特色,能源经济管理与大数据下的信息管理、信息分析、管理决策与优化等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学生就业前景广阔。

在校期间,学生将打下深厚的计算机科学、信息科学、管理科学等基础,获得信息分析与挖掘、信息管理与咨询、信息系统设计开发和管理决策优化等方面的能力,具有很强的竞争力。

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信息与知识经济时代要求,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具备坚实的计算机科学、信息科学和管理学基础,以及信息分析、信息管理、信息系统设计开发、管理决策优化等知识,能在各类企业及部门从事信息分析、信息管理与咨询、信息系统设计开发和管理决策支持等方面工作的,具有较高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国际视野的复合型优秀专门人才。

信息科学与大数据类分析类课程: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机器学习、人工智能、Python程序设计、JAVA程序设计、信息管理理论与方法、面向对象程序设计、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数据库原理、计算机网络及应用、管理信息系统

管理科学类课程:运筹学、管理决策方法、经济统计学原理、计量经济学、运作管理、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电子商务、ERP原理与应用、管理学、经济学

1.经济管理领域的大数据专业,社会需求量大,发展前景广阔。本专业注重大数据环境下的信息管理和信息分析素质的培养,紧跟国家和行业需求,结合能源经济管理特色,使得学生既能够从事传统信息化工作,也能从事大数据环境下的新兴信息管理与分析工作。

2.本校设有信管专业本科所对应的硕士点、博士点、博士后流动站,学位点设置全面。本专业所在的学科为北京市重点学科、北京高校高精尖学科。本专业正在进行本科、研究生培养方案的一体化改革,本科期间可以提前修读研究生课程,在学院可以完成从本科到博士,直到博士后的培养。

3.本专业师资力量雄厚,专业教师全部具有博士学位(近半数为欧美国家博士学位获得者),且具有海外留学经历;科研水平高,实战能力强,承担了大量的国家级以及省部级科研项目。

4.本专业学生读研率高、就业质量高,在同类专业中均位居前列。读研率(国内、国外)接近40%,就业率100%,多数在一线、二线城市就业,就业岗位和所学专业一致度高,就业质量很高。

毕业生适应范围和主要去向

根据麦克斯的统计数据,在全国层面,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的就业率和收入水平均位居前1%行列,我校信管专业的就业(含读研、出国、工作)质量各指标的表现均位居前列,就业质量很高。

毕业生可以选择在国内深造或出国,每年都有很多毕业生保送或考取到国内著名985高校、“双一流”高校读研、硕博连读或直接读博,还有许多毕业生出国去国外世界名校继续深造。

毕业生也可在各级管理部门、企业、金融机构、科研单位和信息机构从事大数据分析、信息分析与管理决策支持、信息系统设计开发和管理、信息化咨询与实施等工作。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社会对于信管专业的毕业生需求量大,特别是一线、二线城市。本专业每年有相当数量的毕业生在北京等一线城市就业,百度、京东、阿里巴巴、腾讯、字节跳动等互联网公司均有本专业毕业生在其中任职。并且,本专业就业岗位和所学专业一致度高,就业形势非常好。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质类介绍

地质类(含资源勘查工程、地质学)

资源勘查工程(原地质工程专业)专家谈专业(刘成林教授)

矿产资源包括固体矿产、石油与天然气等,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物质基础。资源勘查工程主要是应用地质理论与勘查技术进行矿产资源的勘探与评价。我校的资源勘查工程专业以油气资源勘查为特色,分勘探地质、开发地质和新能源地质三个方向。

我校资源勘查工程专业的前身是1953年创办的北京石油学院石油地质专业(1990-1994年更名为综合勘探专业,1995-2013年更名为地质工程专业),具有深厚的历史积淀。本专业师资力量雄厚,拥有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和国家级教学名师;教学条件优越,拥有国家级“油气勘探与开发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级校外人才培养基地”等;具有强大的学科及科研支撑,包括“矿产普查与勘探”国家重点学科、“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等。本专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在国内同类专业中一直处于领先地位。2014年和2017年分别通过全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和复审。2019年进入国家一流专业建设行列。

培养知识、能力、素质各方面全面发展,系统掌握油气资源勘查工程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获得作为石油地质工程师必须的基本工程训练,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国际视野的工程技术人才,为独立从事油气勘探开发地质领域的工程设计、应用研究和生产管理打下坚实的基础。

普通地质学、造岩矿物学、古生物学、地层学与地史学、构造地质学、沉积岩石学、岩相古地理、石油地质学、油气田勘探、油矿地质学、测井原理与解释、地震勘探原理与解释。

以石油与天然气资源勘查为特色,为通过全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专业、教育部特色专业、教育部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实施本-博一体化贯通式培养,具有强有力的学科支撑、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国家级精品课程群、国家级优质实践教学平台。

毕业生适应范围和主要去向

毕业生可考取本专业及相关专业的研究生继续深造,也可从事油气勘探和开发地质领域的工程设计、科学研究、国际合作、科技开发和管理工作,主要面向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海油等国有大中型企业,毕业生一次就业率一直保持95%以上。

地质学专家谈专业(鲜本忠教授)

地质学与人类的生存、发展息息相关。影响我们生活的环境破坏与保护、地质灾害预测与防治、工程建设与设计和赖以生存的石油、天然气、(稀土)金属与非金属等矿产资源,以及影响我们未来发展的生态环保问题、国家能源战略、全球气候变化、地外星体探索都离不开地质学。

地质学通过研究地球的物质组成、运动演化,既增进人类对地球形成演化的认识,也为满足人类对宝玉石鉴赏、地外星体探索等兴趣提供技术保障,更为国家能源战略保障、社会经济发展、地质灾害防治、城市和交通等工程建设贡献力量。

我校地质学专业在师资队伍、教学和科研实验室建设方面实力雄厚。自1953年建校以来开设了多个地质类专业。通过数十年的建设积累,拥有一流的师资队伍,其中专任教师52人(教授18人、副教授24人,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李四光地质科学奖获得者2人,北京市教学名师4人)。此外,拥有国家级实验教学中心、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多个省部级实验室,可为学生提升自我和科学探索提供优质的教学和科研平台。欢迎有志于国家建设、自然探索的优秀学子加入我们,携手共谋美好未来。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地质学高级专门人才。本专业设矿物岩石学、构造地质学、地球化学和其他四个培养方向,充分发挥学校在经济地质、环境地质、岩石力学等学科的优势,深化地质学专业理论基础的同时,注重学科交叉培养。

培养在知识、能力、素质全面发展,系统掌握地质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国际视野,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自我发展、团结协作的精神,能够应用地质学理论、方法和技术解决人类赖以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地质、矿产资源、环境地质和灾害地质等实际问题的高级专门人才。

普通地质学、结晶学与矿物学、晶体光学、古生物学、地史学、岩浆岩与变质岩岩石学、沉积岩石学、沉积学、构造地质学、大地构造与区域地质、地球化学、地球物理学概论、地理信息系统、矿床学。

以地球物质成分、构造活动与演化和地球化学研究见长。在表征地球物质成分方面,侧重于沉积作用和沉积岩石学;在构造活动与演化方面,侧重于盆地构造与盆-山耦合;在地球化学方面,侧重于有机地球化学与环境地球化学。本专业具有强有力的学科支撑,拥有国家级教学名师、北京市教学名师、国家级精品课程和国家级实验教学中心。

毕业生适应范围和主要去向

毕业生可考取本专业及相关专业的研究生继续深造,也可从事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地质调查、矿业矿山、地质工程、环境地质、灾害地质的生产实践、科技开发、国际合作和专业管理工作,或到高等院校及科研院所从事相关专业的教学和科研工作。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英语介绍

专家谈专业(徐方富教授)

随着中国走向世界舞台中央,英语仍可助你走遍天下;但单凭“一口纯正流利的英语”已不足以使你独占鳌头。我院英语专业历经20年积淀,形成了英语语言文化共核能力、能源文化特色本领和国际交流深厚基础深度融合的独特优势。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和“一带一路”建设进程中,英语专业迎来了更加广阔的发展舞台。据有关统计排名,我院英语专业跻身全国前10%。

20年来,英语专业秉承“善待学生、精品培养”的办学理念,学生学风优良、学业优秀,专业四、八级一次通过率、毕业率、学位率、考研率和就业率高位稳定。进入新时代,学院主动融入学校“双一流”建设、努力打造“新文科”专业,成功进入了首批北京市一流专业建设行列。同时,同多所国外高校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国际合作与交流日趋活跃。至2019年,毕业本科生16届近900人、硕士生17届近800人;目前全日制在校生442人,其中本科生257人、硕士生185人。

石大英语专业对你:邀于诚、成于信;助你:明德笃行,融通中外。

培养政治信念坚定、国际视野宽阔、英语语言基本功扎实、知识面宽广、发展空间大、社会适应力强的优秀研究型人才和创新应用型人才。

1.以产出为导向的核心技能课程群,聚焦语言文化能力和思辨能力:思辨读写、英语公众演讲、逻辑与英语论辩、英语时文阅读与评论、口译等。

2.学术论文写作专题、英语文学引论、语言学引论、翻译引论、话语分析与实践等。

3.以能源、文化、人类之关系为内涵的特色课程群,从人文学视角凸显校本特色,聚焦文化交流能力,突出中国文化传播:能源时文读译、能源文明进程、能源话语与国际关系、能源国际组织与全球治理、中国文化读译、中国思想经典、中华典籍外译。

通专融合,夯实专业内涵、彰显能源软科学特色。专业建设以学生为本,课程教学和实践教学无缝衔接:课程教学分为“核心技能”、“专业主干”和“能源文化”三个模块,实践教学依托校内校外“两类基地”:以中国国际能源舆情研究中心和世界能源大学联盟为代表的校内基地,为学生锤炼英语能力、发掘研究潜质、奠基职业发展提供了宽广舞台,有利于提高学生能源翻译、舆情分析和能源传播水平,助力学生真正发展成为“一精多会、一专多能”的复合型创新人才;以政府部门和众多国有企事业单位为依托的校外实习实践基地,为学生适应全社会打通各种渠道。“3+2”的教育模式兼顾夯实基础与拓宽视野、平衡素质培养与社会需求,为培养通达人文与知晓科技、善于思辨与开拓创新、具有国际视野和市场竞争力的高素质人才提供了全方位保障。

毕业生适应范围和主要去向

英语专业就业率一直保持95%以上高位,毕业生读研或出国深造比例约50%,其中部分优秀学生保送进入国内名校,近5年有40多位同学保送到北大、北外、人大、北航、对外经贸大学、等;直接就业的毕业生身影遍布学校、国有企事业单位、党政机关、外资企业等各行各业。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化工与制药类介绍

化工与制药类(含化学工程与工艺、能源化学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

专家谈专业(朱建华教授)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是1953年在化工系石油工学专业基础上建立的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最早的专业之一,经过67年的建设发展,已成为我国石油化工领域最有影响的专业之一。本专业是我校2012年首个通过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专业,2018年又通过了专业复认证。2019年,本专业被评为首批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及北京高校重点建设一流专业。本专业建设有1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3门北京市精品课程,依托国家工科课程基础化学教学基地、化学与化工北京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重质油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石油催化重点实验室及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等教学与研究机构。

本专业师资力量雄厚。在55名专职教师中,有1名中国科学院院士、1名长江学者特聘教授、4名北京市教学名师、3名校级教学名师、2名校级教学效果卓越奖教师、2名校级品牌课教师及3名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具有教授及副教授职称的教师占专职教师的87.3%;具有博士学位者50人,占91%;博士生导师27人,占49%。承担本专业核心课程教学任务的高级职称教师比例高达92%;约65%的教师公派出国进修或为获得国外博士学位后回国的教师。此外,本专业聘请了31位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相关企业和行业工程技术人员作为兼职教师,承担本专业的认识实习、生产实习、化工设计及毕业设计等环节的教学任务。

本专业不断探索满足我国国家战略需求、服务石油化工等能源行业和区域经济建设的人才培养模式,为服务社会、造福人类做出更大的贡献,具有良好的社会声誉和认知度。自1954年毕业的第一届毕业生起,本专业已为国家培养一万多名建设人才,有许多成为科学研究的骨干(7名两院院士)及国家与企事业单位的领导人(吴仪、李毅中等)。

本专业培养适应国家石油化工及其相关领域经济建设需求,具有化学工程及化学工艺方面知识,能在炼油、化工、能源、环保、材料和军工等部门从事工程设计、技术研发和生产技术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良好的道德修养和心理素质及较强的创新精神和国际视野的高级专门人才。

无机化学与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生物化学、仪器分析、化工热力学、化工原理、化学反应工程、化工过程设计、化工安全与环境、石油加工工程、有机化工工艺及其单独开设的相关课程实验。

本专业是我校石油主干专业和品牌专业之一,也是教育部综合改革试点专业、教育部和北京市特色专业,具有鲜明的石化特色。本专业办学条件优异,支持的学科有化学工艺国家重点学科、工业催化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及化学工程与技术北京市重点学科。本专业将学科的最新进展融入到课程知识体系中,提升基础理论与生产实际的结合程度,培育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将优越的科研条件用于本科生的培养,如利用重质油国家重点实验室的仪器分析中心为本科生开设高等仪器分析实验,将对天然气水合物的研究成果转化为化工热力学实验,且所有科研实验室均对本科生开放,用于本科生的科技创新训练。

毕业生适应范围和主要去向

本专业的毕业生具备从事石油化工科研、生产、设计及技术管理的能力,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和良好的就业前景。主要签约单位为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和中化四大石油石化公司,部分毕业生进入石油石化相关工程公司和研究院所从事设计和技术研发工作,超过半数的毕业生到国内各重点高校继续读研深造,部分毕业生通过联合培养等途径出国深造;其他毕业生进入政府部门和民营企业等单位从事管理、规划、运行和生产等工作。

能源化学工程专家谈专业(黄星亮教授)

我校能源化学工程本科专业具有悠久的历史,早在1953年北京石油学院(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的前身)以清华大学化工系为基础设置了“人造石油”专业,但随着石油工业的发展上世纪60年代被撤销。进入21世纪,能源作为我国的战略资源,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我校于2010年7月成为首批试办能源化学工程本科专业的5所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之一。2012年9月教育部正式将能源化学工程本科专业定位为“化工类”特色专业,属于化学工程与技术一级学科。2018年我校将能源化学工程本科专业的招生归于“化工与制药类”专业统一招生,入学一年后进入能源化学工程专业继续深造。2019年本专业成为首批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本专业专注于新能源的开发利用和传统能源物质的清洁转化利用,围绕洁净煤化工、生物质转化、能评碳评等方向,建立煤化学转化工程、可再生能源工程、化工用能评估三个能源化学工程方向。

本专业拥有一支精练的高素质的教学和科研队伍,包括品牌课教师、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973首席科学家。专业教师均具有博士学位,且大部分具有出国留学经历。所依托的部门具有强大的科研和教学资源,具有良好的办学条件,如化学工艺国家重点学科、工业催化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北京市工业催化重点学科和化学工程重点学科。依托的研究机构有重质油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石油催化重点实验室、教育部工程中心、国家工科化学基地、北京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为学生的课程学习、实践教学及科技活动提供良好的条件。

培养能掌握化石与可再生能源生产、高效清洁转化利用过程中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以及化学加工技术,掌握企业能效评价、过程能量优化等技术,掌握能源化工过程设计技能的,能在煤化工、生物化工、石油天然气化工、新能源领域等行业从事化工生产、生产管理、技术管理、化工用能评价、过程设计、技术开发、科学研究等工作的优秀专门人才。

无机化学与分析化学、物理化学、有机化学、化工热力学、化工原理、化学反应工程、能源工程基础、石油炼制工程、有机化工工艺、煤化学转化工程、可再生能源工程、化工用能评价、天然气处理与转化工程、合成燃料化工设计、能源转化催化原理。

本专业是以煤、气、生物质和燃料电池的合理利用为目标,以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战略和高效清洁能源为宗旨,以适应我国非传统能源、新能源行业快速发展和技术更新为根本,通过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巩固“产、学、研”结合的办学模式,强化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建设基础理论扎实、工程实践能力强、从掌握“油和气”的加工和利用,拓展到煤、燃料电池、生物质转化等领域的能源化学工程专业,形成我国煤、气、清洁能源等领域卓越工程师后备人才和具有工程实践能力的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基地。近年来在清洁化油品生产、新型煤化工、燃料电池等能源化工领域取得了显著的研究成果。

毕业生适应范围和主要去向

本专业以“厚基础、宽专业、高素质”为特色,扎实的化学化工基础知识和能源化学工程专业知识使毕业生能够适应涉及化学、化工、传统和新能源加工等领域的广泛需求。毕业生就业领域包括:石油加工行业、石油化工行业、煤化工行业、新型能源环保行业、天然气化工行业、电厂化工综合利用行业、生物能源化工行业、固体废物综合处理行业、催化剂生产和研发行业。毕业生可在这些行业从事设计、科学研究、技术管理等工作或者继续深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大学新能源专业就业怎么样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