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应该什么时候小学化


作者:谷锦燕(蒲公英评论独立评论员)

每年暑假都是即将成为一年级小学生的家长的焦虑季。孩子从过渡到小学,在学习方式、人际交往、生活习惯等方面都会发生巨大的转变。

如何帮助孩子们应对这种转变,需要政府、学校、幼儿园、家庭的共同努力。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总体要求是,“小学方面零起点教学,在宣传月中向幼儿园家长大力宣传‘科学做好入学准备’”。幼儿园方面是“”的主导方,可是随着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幼儿园“”专项治理工作的通知》等一系列“去小学化”文件的下发,很多幼儿园念歪了经,把“去小学化”当成了挡箭牌,索性完全丢掉了“幼小衔接”的内容,导致家长们纷纷把孩子送到社会辅导班去学习纯小学化的知识,这是当下一个不容忽视的新问题。表面上看,幼儿园完全消除了小学化,实际上则是不负责任的表现,将小学化通过社会辅导机构完全推给了孩子,不利于孩子的成长,也加重了家长的经济负担。

孩子们在大班后期,应当具备上小学的相应能力,如自己收拾书包、叠被子、独立如厕、适当缩短午睡时间等,家长和都应该适当退后,让孩子们自己动手做力所能及的事情。然而,很多幼儿园仍然是全园一刀切,所有的时间都是统一的,根本没有考虑不同级部幼儿的年龄特点。上级不允许有小学化的东西,幼儿园没有认真解读就完全杜绝,甚至包括带拼音的《安徒生童话》等童话书都在整治小学化的范围内。事实上,孩子们正是通过反复地听故事和日常生活积累,认识了一定数量的汉字。

不可否认,幼儿园的教学应以游戏化为主,正常的区域活动和自主游戏活动确实能促进幼儿的发展。在这些游戏活动中,幼儿园要严格按照《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要求,科学投放操作材料,运用更为恰当的教育方式,把“幼小衔接”的知识融入到这些游戏化的教育活动中去,使“幼小衔接”顺利开展。教师在观察幼儿游戏行为时,要提高标准,增加诸如考察注意力、自控力方面的内容。

不管是使用省编教材还是园本教材,大班后期都会有“我要升入小学”的主题教育活动,这是符合幼儿发展规律的。尤其是儿童节之后,孩子们已经到了入学年龄,幼小衔接课程他们完全能够理解,比如可用实物演示进行分解组成的练习,为小学的数学运算打基础;在绘本阅读中,孩子自然而然地认识一些简单的汉字;在增加绘画练习的基础上,孩子们能正确握笔书写1-10的数字等。这些家长都非常认可,大可不必谈“小学化“而色变。

孩子的发展是一个连贯的过程,在“我要升入小学”的教育活动激励下,他们自身也能认识到幼儿园和小学生活的差异,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所以,幼儿园在做好“幼小衔接”方面定要担负起职责,为孩子们顺利升入小学助力。

本文来源:网易教育综合 责任编辑: 杨卉_NQ4978


589%受访者认为幼儿教育重在开发孩子智力,培养学习兴趣。的相关知识也可以到网站具体了解一下,有专业的客服人员为您全面解读,相信会有一个好的合作!/

不少家长望子成,望女成凤,在孩子幼儿时期就开始报各类辅导班,让孩子学习文化类课程。一些学校和培训机构也迎合家长的心理,违背幼儿的身心成长规律提前进行学科教学。

上周,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对2022受访者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605%的受访者认为幼儿园小学化违背孩子成长和教育规律,不利于孩子身心健康,518%的受访者认为这限制幼儿想象力,影响其全面发展。589%的受访者认为幼儿教育中比较重要的是开发智力,培养学习兴趣,554%的受访者认为是塑造幼儿良好的个性品格。

605%受访者指出幼儿园小学化违背孩子教育和成长规律

上海某外企采购经理徐姜(化)的儿子今年公立幼儿园大班刚毕业,他坦言非常不喜欢小学化的幼儿园。这会提前透支小孩子的学习兴趣,比较后导致孩子厌学,适得其反。也因为抢跑了,孩子一开始觉得小学太容易,到后面反而更容易受挫,也影响孩子的长久发展。

我不希望孩子长大了却发现没有一个真正属于自己的童年。 深圳全职妈妈张莲(化)的女儿上私立幼儿园大班,她认为,学习是贯穿人一生的事情,如果孩子从小都被别人决定做什么,以后成了一个没有主见和想法的人,才比较可悲。

浙江宁波公立小学有23年教龄的一级教师林聪(化)向介绍,她所在学校统计一年级孩子知识水平时,发现差别非常大,有些孩子只能数到5以内,做加减法有困难,自己的字书写还不流畅,有些则大部分书都看得懂。林聪说,在这样的情况下,老师对学习节奏把握比较为难,提前掌握很多知识的孩子容易分心,有些暂时落后的孩子会丧失学习的自信心。

幼儿园小学化会产生什么影响调查中,605%的受访者指出这违背孩子的成长和教育规律,不利于孩子身心健康,518%的受访者认为这会限制幼儿想象力,影响其全面发展,501%的受访者认为这会扼杀幼儿学习兴趣,可能导致孩子产生厌学情绪,475%的受访者认为这会让孩子法享受童真时光,抹杀幼儿天性,404%的受访者认为这会让家长攀比、抢跑的心理愈演愈烈,266%的受访者认为这会造成幼儿入小学时成绩相差悬殊,不便开展教学,164%的受访者认为这会导致不合规不合法学前教育机构泛滥。

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指出,年级现象近年来不断引起关注。该现象是指,在幼儿园阶段学了一些知识、进小学时测试分数很高的孩子,到年级成绩开始下滑;而另外一部分在幼儿园游戏玩得很充分、各方面发展很充分的孩子,到了年级,成绩开始超过一年级时表现更亮眼的孩子。

湖南师范大学高等教育学博士、湖南文理学院师范学院讲师涂丽华指出,幼儿园小学化对幼儿的成长百害一利。首,人在童年时期的匮乏是终生都法弥补的,幼儿时期玩乐的缺乏和学习压力带来的沮丧与痛苦甚至会成为一个人终生的底色。第二,就学习而言,人比较好的教师是自己,一个始终因愉悦而保持身心力量充沛的人会更好学而且学得更高效。从小就因学习压力而觉得不愉的人,难以产生内在的学习动力。成就一个人卓越与幸福的不是天赋,而是兴趣与勤奋。幼儿阶段游戏的愉悦体验会不断强化孩子的好奇心,让孩子产生学习兴趣。第,幼儿园小学化会从一开始就在孩子的心里给教育打上功利的烙印,使之一直认为教育就是为了某种功利目的而不是为了人自身的健康发展。

589%受访者认为幼儿教育重在开发孩子智力,培养学习兴趣

绝大多数培训班的宣传都是在贩卖教育焦虑。徐姜认为,幼儿阶段应该注重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比如如何待人接物,跟其他人怎么相处,遇到了问题怎么解决,怎么样调整自己的情绪等。

张莲认为,幼儿教育中比较重要的是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社交能力,以及各种生活常识。家长平时应该带孩子到处去转转玩玩,在旅途中长长见识。孩子的情商高,以后在社会上不容易受挫。

有5年教龄的山东临沂公立幼儿园教师彭慧敏(化)认为,幼儿阶段,孩子的行为习惯的养成很重要。我们用的教材是山东省编用书,涵盖了五大领域,语言、数学、艺术、健康、科学等。

在幼儿教育中什么比较重要调查中,589%的受访者认为是开发智力,培养学习兴趣,554%的受访者认为是塑造孩子良好的个性品格,507%的受访者认为是身心健康发展,其他还有:培养孩子生活上和学习上的良好习惯(464%),与同伴友好相处,培养人际交往能力(343%),通过地震演习、参观警局等培养孩子的基本生存能力(341%),培养孩子兴趣爱好,如钢琴、舞蹈等(207%)等。

涂丽华认为,幼儿园的教育应该以游戏为主,同时进行一些规训教育。通过游戏使孩子健康乐地成长,包括使孩子身心处于愉悦的状态、发展兴趣、养成好习惯和提高专注力等。

叶平枝:广州大学教育学院学前教育系主任、博士、教授

学前教育“小学化”的原因

学前教育“小学化”的主要表现是把小学的知识拿到幼儿园来教,或者以小学的方式开展学前教育。“小学化”的幼儿园会在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方式和教育评价等方面向小学靠拢,甚至模仿和照抄小学教育。

对于学前教育“小学化”原因的探索已经有较多研究,基本上是从家长、园长、幼儿园、行政部门监管以及幼儿教师的素质等几方面进行探析,较少从小学的角度去寻找原因,更鲜见以动态发展的视角认识学前教育的“小学化”过程。

笔者认为,学前教育“小学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它发生在一定情境脉络中,从布朗芬布伦纳生态系统理论来分析,学前教育“小学化”发生主要有四个相互作用的系统:

功利主义、实用主义以及应试教育思想深入人心;

优质幼教资源匮乏,缺乏像瑞吉欧教育那样,能够引领学前教育发展的典范,然后是学前教育投入不足,学前教育的软件和硬件较差,尤其是缺乏高素质的幼儿教师进入学前教育领域;

包含家庭、幼儿园和小学三个方面:

1.家长缺乏对幼儿学习和发展的规律和特点的了解,以应试教育思想对学前教育进行评价;

2.幼儿园园长和教师缺乏专业自信,受市场规律的影响而随波逐流;

3.小学教师从知识能力视角认识幼儿的发展,忽视幼儿的生理心理特点以及学习方式。

《中国教育报》的一篇文章中所论及:

“造成小学化的一个重要责任不在幼儿园在小学”

文中谈到小学一年级的拼音教学本来是要用2个月的时间完成的,结果由于部分幼儿园进行过拼音教学,小学教师就把2个月压缩成2周,把正常教学变成“复习”教学。

为了适应小学的教学,更多的家长和幼儿园被动卷入“小学化”的浪潮。从而造成“幼儿园教小学知识的‘乱作为’、小学不按照教学进度教得过快或者不教的‘不作为’”。

学前教育“小学化”对幼儿的危害

(一) 尚未上学就已厌学

从天性而言,人之初的婴儿就具有这种境界,他们好奇地探索,乐此不疲地游戏。因为乐学,他们的学习不是8小时,而是除了睡眠以外的所有时间;正是乐学,他们能在成人的帮助下,很快学会语言沟通和直立行走,掌握吃饭、穿衣等生活自理能力,获得对周遭世界的初步认识。

在“小学化”的学前教育中,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成人已经没有耐心让幼儿进行快乐的自主建构,以简单的填鸭、强化甚至呵斥或打骂让孩子就范,学习他们没有兴趣、力不能及的东西。

(二) 压抑天性剥夺快乐

理想的学前教育是顺应天性,帮助幼儿自主建构的教育,而不是让幼儿为人生的成功而牺牲快乐的“小学化” 教育。

正如卢梭指出的那样:“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以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如果我们打乱这个次序,就会造成一些果实早熟,它们长得既不丰满也不甜美,而且很快就会腐烂。也就是说,我们将造就一些年纪轻轻的博士和老态龙钟的儿童”。

“小学化”的做法实际上是以成人的世界干扰儿童世界,以成人的意愿压抑儿童的天性,以机械记忆的无意义学习取代意义学习和发现式学习。其结果不仅扼杀幼儿天性,限制幼儿发展,还无情地剥夺他们本该充满无限欣喜和快乐的美好童年。

(三) 违背生理损害健康

经历“小学化”教育的幼儿经常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这种表现与其大脑的生理特点有关。

幼儿的大脑皮层容易兴奋不容易抑制,注意力容易分散也容易疲劳,在没有兴趣的活动中更是如此。在此种状况下,如果强制幼儿长时间集中注意,就会造成大脑因过度疲劳所致的伤害。

(四) 打击自信个性失健

幼儿的自我评价正处于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时期,具有两个主要特点:一是主要依赖成人的评价;二是评价不客观、比较情绪化。

如果在这一时期内让幼儿获得较多的积极情绪、成功体验和正面反馈,会非常有助于他们形成积极的自我评价,从而具有较强的自信心。游戏化、生活化、操作化的学前教育符合幼儿的心理特点,能够让他们自主活动,因而有利于建立幼儿的自信,使他们获得理想的发展。

相反,在“小学化”的学前教育中,由于违反幼儿的生理和心理发展规律,幼儿无法自主完成学习任务,经常在成人的强迫和责备中强制学习,久而久之,就会打击幼儿的自信心,使他们对自己的评价越来越低,形成自卑情结,因而使他们个性失健.

(五) 片面发展错过关键期

家长推崇学前教育“小学化”的理由是:学习识字、拼音和简单的计算就是学到了东西,总比让幼儿在幼儿园里瞎玩好。

在德国,有专门的法律禁止学前教育教授专门的知识,幼儿可以自由发展,从容快乐地游戏。德国教师普遍认为,儿童的智力不应该被过度开发,过多的知识会让大脑变成计算机的储存器,从而让幼儿缺乏想象,失去主动思考的能力。

可见,间接知识的学习和灌输,貌似增长了幼儿的知识技能,发展了幼儿的智力,实则阻碍了对其可持续发展更重要的想象力和主动思考能力的发展,是得不偿失的。

当我们片面发展幼儿记忆力的同时,探索力、想象力、思考力以及对人发展极其重要兴趣和自我意识等也都在发展的关键期,记忆力的片面发展也许正在危害着其他素质和能力的发展。

治愈学前教育“小学化”的解决方案

(一) 政府应加大治理学前教育“小学化”的力度形成良好的外部环境!

政府应把“禁止” 和“引导”相结合,将对幼儿园的治理与对小学的治理相结合。

有的地市还将幼儿园是否存在“小学化”倾向作为幼儿园创优评先上等级的重要指标,实行一票否决。在幼儿园的治理和监管方面,还要注意提高幼儿园的准入标准,制止那些缺乏学前教育条件的劣质幼儿园上马,遏制学前教育“小学化”的源头。

同时,大力发展优质的公办幼儿园,实施优质的学前教育。

从学前教育教育“小学化”的发生发展过程来看,小学是一个重要环节,因此:政府要严格禁止小学招收幼儿时的“读、写、算”测试;同时应引导小学关注学前教育,倡导“小幼衔接”,将小学是否做到“小幼衔接”作为小学创优评先的重要指标,切实推动督导小学与幼儿园的良性互动。

(二) 小学教师应熟悉幼儿的发展规律,改革小学低年级教育!

从6、7岁入学前后儿童的心理发展规律而言,其心理发展处于从前运算思维到具体运算思维的过渡阶段。此阶段儿童集中注意的时间有限,学习目的主要来自于直接兴趣,学习方式最好是发现式学习。

根据这些心理特点,刚入小学的儿童应该借鉴学前教育的常规教育,增加学习的活动性、生活性、游戏性、操作性和情景性,让儿童在愉悦的学习氛围中掌握知识和技能。

小学的小幼衔接不应对“小学化”的幼儿园推波助澜,以“复习”课取代规范的小学教学,而应该在教学方法上借鉴幼儿园的做法,在具体知识体系上坚持自己的规范教学,以有效的教学促进每一位入学新生的理想发展。

(三) 学前教育工作者要坚持教育理想!

学前教育是重要的启蒙教育,奠定了个人发展的基础。学前教育工作者应认识到自己职业的重要性。在应试教育的社会大背景下,面对家长和小学的压力,学前教育工作者要对自己的职业和儿童发展有一个清醒的理解,也要敢于坚持专业自信。

一个专业化的幼儿园教师,具有多方面的教育能力,能够科学地发展幼儿的潜能,为幼儿的一生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这样的教师是自信的,也是具有较大影响力的,他们会通过家园合作和家长沟通改变家长的观念,也会在与小学教师的积极沟通中互相学习,使幼儿顺利适应并热爱小学生活,走上通向发展的良性轨道。

这样,学前教育的“小学化”就可以不治而愈了。

注:本文来源于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作者叶平枝,赵南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为什么不让幼儿园小学化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