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宜丰县芳溪镇澄塘中学语文老师是谁

   宜丰县位于赣西北九岭山脉南麓,始建于三国吴大帝黄武年间(公元222—229年),已有1780多年的历史。全县总面积1935平方公里,总人口28万,辖16个乡镇(场)。属中亚热带温暖湿润气候区,年平均气温17。1℃,年降雨量1720。6毫米。县城所在地新昌镇距省会南昌120公里,距市府宜春90公里,离最近铁路道口13公里。

下辖地区: 黄岗 新庄 澄塘
 政府驻地: 新昌镇
面积: 总面积1935平方公里

拼音:Yifeng Xian (属江西省宜春市管辖)   邮编:336300 区号:0795   宜丰是全国第一批荣获"中国竹子之乡”称号的县,具有独特的森林资源优势。   宜丰是全国第一批商品粮基地县,具有独特的粮食优势。   宜丰是全国第一批农村初级电气化试点验收达标县,具有独特的水电资源优势。   宜丰有全国稀有的优质矿床,具有独特的矿产资源优势。   宜丰是中国佛教禅宗历史上发展最久、最盛的两大派——临济宗和曹洞宗的发祥地。
  宜丰县位于江西省西北九岭山脉南麓。东临高安、上高,西与铜鼓接壤,南连万载,北毗奉新、修水。县城所在地即首府新昌镇距省会南昌136公里,距市政府宜春94公里,离最近铁路道口13公里。介于东经114至115°、北纬28至29°之间。宜丰县始建于三国吴大帝黄武年间(公元222~229年),已有1780多年的历史。 在春秋战国时期,先属吴国、继属越国,再属楚国。秦始皇二十年(前26),宜丰属九江郡。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九江郡 一分为三,其一为豫章郡,领辖18个县,宜丰则属其中的建城县。到三国吴大帝黄武年间(公元222—229年),始建宜丰县,以后兴废多次,到宋太平兴国六年(981)以宜丰旧地立新昌县。民国3年 (1914年),因与浙江省的新昌县同名,又复名宜丰县,至今已有1770多年的历史。   在这1935平方公里的空间里,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万物宜生。经过历代劳动人民的艰辛奋斗,创造出丰厚的物质文明。宜丰是当代中国的竹子之乡,猕猴桃之乡,全国乡镇企业发展百强县,优质米生产基地县,稀有金属重点县。全县总面积1935平方公里,占全省土地面积的1.2%。东西长71公里,南北宽51公里,自西北向东南倾斜,海拔高度在45米至1480米之间,全境状似一个东西向的“棱形”。全县常态地貌构成大致是“七山半水半分田,一分道路和庄园”的格局。该地区属亚热带温暖湿润气候区,气候四季分明,炎凉适宜,雨量充沛,日照充足,无霜期长。全年平均气温为17.2℃,年平均降水量约为1800毫米,1998年降水量2370毫米,为建国以来最多的一年。平均无霜期260天,年总积温6255℃,具有典型的亚热带湿润气候特色。年平均气温17.1℃,年降雨量1720.6毫米。   江西省宜丰县腾达包装厂成立于1998年,坐落于320国道和武吉高速公路交汇处;是专业生产和销售各种瓶盖的厂家,本厂拥有铝质瓶盖高精密度数控生产线,
  宜丰的行政区划经历了很长的历史沿革。早在三国吴大帝黄武年间(公元222~229年)就设立县治,因该地“炎凉适宜”故嘉名宜丰。北宋太平兴国六年,即公元981年更名新昌,直至元明清三朝沿袭。1914年因与浙江省新昌县同名,故复名宜丰至今。1949年7月15日宜丰解放,成立人民政府,属袁州分区,1952年属南昌分区,1958年属宜春专区,1968年属宜春地区,2000年属宜春市管辖至今  。全县有7个镇(新昌镇 潭山镇 棠浦镇 澄塘镇 新庄镇 芳溪镇 石市镇),5个乡(花桥乡 天宝乡 同安乡 桥西乡 黄岗乡),2个林场(车上林场 双峰林场),2个垦殖场(石花尖垦殖场 黄岗山垦殖场),166个行政村,县政府所在地新昌镇。   新昌镇 面积:132.5k㎡ 人口:68982人 邮编:336300    辖城南、耶溪、花门楼、桂花、窑前、流源等6个居委会,窑前、桂花、荷舍、敖桥、大桥、流源、楠树、两路口、良田铺、良头、樟陂、良岗、陂下、茶头、枫源、大塘等16个村委会。镇政府驻新昌东大道。   潭山镇 面积:205k㎡ 人口:26760人 邮编:336316    辖潭山居委会,潭山村、店上村(莲花村)、龙岗村、伏溪村、院前村、坪上村、上山田村、茜槽村、中兴村、逍遥村、石桥村、汉塘村、找村桥、羊源村、碓下村等15个村委会。   澄塘镇 面积:178k㎡ 人口:20332人 邮编:336303    辖澄塘居委会,澄塘、茜港、黄坪、名山、高坪、大厦、毛家、柏树、秀溪、彭源、水东、黄梅、沙湾、枥下、故村、牌楼、钩下、桥下、英村、高枧、新安、茜坑等22个村委会。   棠浦镇 面积:115k㎡ 人口:24176人 邮编:336304    辖棠浦居委会,高家、塘岭、姚家、枫林、南坪、沐溪、陈家、袁谢、滠田、澄溪、东刘、棠浦、西刘、车田、沙塘、稻香、讲堂、岭下、骆家、北坑等20个村委会。   新庄镇 面积:87k㎡ 人口:14000人 邮编:336305    辖新庄居委会,万坊、芳里、新庄、荷溪、宋家、筠山、湾溪、口溪、张家、龙溪、湖城、虎溪、上塘、邓家、南垣、岭背等16个村委会。镇政府驻湖城。   芳溪镇 面积:200k㎡ 人口:23542人 邮编:336308    辖芳溪居委会,香源、庙前、上屋、下屋、塘头、简家、花田、杨木、石坡、禾埠、城溪、新村、南田、芳溪、刁枥、蕉溪、芭蕉、万丰、溪浒等19个村委会。   石市镇 面积:153k㎡ 人口:28014人 邮编:336307    辖石市居委会,潭下、土桥、夏讲、石崖滩、何家、车溪、库里、竹源、凌江、石涌、枫桥、浪源、楼下、梨树、黄花、星溪、七都等17个村委会。镇政府驻石崖滩。   花桥乡 面积:115k㎡ 人口:10699人 邮编:336306    辖花桥居委会,花桥、社溪、白市、山田、山口、仁义、义源、池源等8个村委会。   同安乡 面积:91k㎡ 人口:7763人 邮编:336317    辖同安居委会,洞山、党田、罗家、宅里、同安、鹅颈、东槽等7个村委会。   天宝乡 面积:141k㎡ 人口:14262人 邮编:336318    辖天宝居委会,辛会村、辛联村、芳源、石井、横岭、耶溪、藤桥、河思、长桥、草坪、上梅、山背、兰家店、黄沙、松溪、床源、平溪等17个村委会。乡政府驻辛会。   黄岗乡 面积:280k㎡ 人口:21431人 邮编:336311    辖黄岗、车上等2个居委会,潮溪、将侯、黄岗、坪田、大门洞、坳溪、骆家槽、黄陂、黄檗、湖溪、港口、车上、东岸、小水、小洞、洞上、直源、官山、洪源槽等19个村委会。   桥西乡 面积:237.5k㎡ 人口:15907人 邮编:336300    辖城西、双峰等2个居委会,付家坪、曹家岭、潭埠段、大畲、柴源、湾里、潭港、桥西、刁丰、石塘、东源、黄陂前、前头、龚家坪、石埠、城西、双峰、库前、院南、骆家槽、夏家坊、小槽、东村、水岭、龙袍、严湖、李家、斜港、双木、五里、炎岭等31个村委会。   黄岗山垦殖场 面积:64.6k㎡ 人口:11693人 邮编:336316    代管炎岭、五里2个村委会。   车上林场 面积:95k㎡ 人口:6737人    代管车上居委会和车上、湖溪、港口、东岸、小水、小洞、洞上、直源8个村委会。   石花尖垦殖场 面积:65k㎡ 人口:4723人    代管官山、洪源槽2个村委会。   双峰林场 面积:95k㎡ 人口:4738人    代管双峰居委会和双峰、库前、院南、骆家槽、夏家坊、小槽、东村、水岭、龙袍、严湖、李家、斜港、双木13个村委会。
  三国吴黄武年间(222—229年),析建成县始置宜丰县,取此地炎凉适宜,物阜民丰而得名。自此至五代南唐,宜丰或单独设立,或并入望蔡、建城、高安、上高四县。宋太平兴国六年(981年),置新昌县。民国三年(1914年),因与浙江新昌县重名,复名宜丰县。   1949年7月15日宜丰解放,成立人民政府,属袁州分区。1952年属南昌分区,1958年属宜春专区,1968年属宜春地区,1999年属宜春市。   1985年4月18日,设立石花尖、黄岗山乡(赣府厅字[号)。1985年4月21日,设置潭山镇(赣府厅字[号)。   1985年10月4日,黄岗乡、石花尖乡合并改设黄岗镇(赣府厅字[号批复)。1987年1月6日,撤销黄岗山乡和黄岗镇建制,恢复设置石花尖乡和黄岗乡建制(省政府赣府厅字[1987]7号批复)。   1994年11月25日,撤销棠浦乡、芳溪乡,设立许棠浦镇、芳溪镇(赣民字[号批复)。1996年3月19日,撤销石市乡、新庄乡,设立石市镇、新庄镇(赣民字[1996]50号批复)。至此,全县辖6个镇、10个乡:新昌镇、潭山镇、棠浦镇、芳溪镇、新庄镇、石市镇、敖桥乡、澄塘乡、花桥乡、同安乡、天宝乡、双峰乡、黄岗乡、石花尖乡、车上乡、桥西乡。   1999年9月7日,撤销宜丰县澄塘乡,设立澄塘镇(赣民字[号批复)。至此,全县辖7个镇、9个乡。   2000年,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县总人口265836人;其中: 新昌镇 40518 澄塘镇 20336 棠浦镇 24269 新庄镇 14150 潭山镇 14812 芳溪镇 23334 石市镇 27127 敖桥乡 16457 花桥乡 10911   2003年8月19日,撤销敖桥乡,成建制划归新昌镇管辖;撤销车上乡、石花尖乡,成建制划归黄岗乡管辖;撤销双峰乡,成建制划归桥西乡(赣民字[号批复)。实际调整情况:撤销双峰乡建制,成立县属双峰林场;撤销车上乡建制,成立县属车上林场;撤销石花尖乡建制,保留石花尖垦殖场;撤销敖桥乡成建制划归新昌镇管辖,新昌镇政府驻地迁至敖桥乡政府驻地。2003年底,全县总人口27.2万人。
  全县林地面积202万亩,竹林面积84万亩,活立竹蓄积量1.2亿株,居全国第三位,全省第一位,是中国竹子之乡。全县耕地面积30.74万亩,农村人口人均耕地面积1.7亩,其中水田29.82万亩,旱地0.92万亩,是全国优质米生产基地县和商品粮基地县,也是全省油茶、红薯、蚕桑、蜜蜂、山羊基地县。全县有40多种可食野果,尤其以被誉为“仙果”的野生猕猴桃闻名全国。   宜丰县境内十分之七是山,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峰有30多座,山川明秀,林木茂密,地表与地下蕴藏着丰富的自然资源,自然资源极其丰富且多种多样。2004年末全县森林覆盖率达64.2%,高于全省和全国平均水平。活立木蓄积量604.75万立方米,活立竹蓄积量7060万根。树木里有许多珍贵树种,列为国家保护的有27种,省重点保护的有48种。珍禽异兽列为国家一、二类保护有的29种,列为省重点保护的有13种,官山1982年经省人民政府批准,列为全省7个自然保护区之一。水资源总量为25亿立方米,水能理论蕴藏量7.3万千瓦,可开发利用的达4.3万千瓦,是最早列为全国100个农村电气化试点县之一。近10年加大了开发力度,至2005年末水电装机能力达3.47万千瓦。地下矿产资源较丰富,据勘探,全县矿产有20多种,尤以煤炭、高岭土和花岗石最为丰富,且开采便利。
  宜丰山川秀丽,名胜古迹很多。著名的有洞山、黄檗山禅林、五峰山禅林、天宝古村、太子塔、陶渊明故里、鲁班坊、李大銮起义聚义处、古南园、崇文塔等。革命胜迹有熊雄故居、潭山的石桥烈士纪念碑、苏维埃政府旧址、黄沙会战遗址。近年来着力开辟新的风景旅游点,有官山自然保护区、东方禅文化园、南屛公园、天宝古村、潭鑫广场;县委、县政府把发展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的重点来抓,大力发展休闲旅游、观光旅游、生态旅游,不断地完善旅游服务体系。   该县积极围绕“做客竹乡,亲近自然”这一主题,推进生态旅游县的创建,对境内渊明湖、南屏公园、洞山、官山等生态旅游示范区进行改造升级和路面硬化,修建了洞山和渊明旅游公路;开辟了洞山农家游、官山科考游、渊明文化游等特色旅游线路;开发了竹雕、竹编、竹工艺、竹盆景、竹家具等蕴含浓厚竹乡文化的旅游系列产品;组建了竹乡风采文艺表演团。以“吃生态果、品禅宗茶、览竹乡景”为主题的生态游,每年都吸引大批省内外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官山为省级自然保护区,洞山、古南园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南屏公园是省级森林公园。唐代中晚期建造的太子塔、鲁班坊、良价墓塔等上百处古遗址清晰可见,天宝古县治100多幢明清古建筑雕梁画栋、各领风骚,古今中外文人墨客,革命英豪留下的足迹、墨迹比比皆是,是观光旅游的圣地。   洞山旅游景区经省政府批准列为省级风景名胜区,总面积68平方公里,其中:内围景观四个(即洞山景区、黄檗山景区、五峰山景区、天子山景区);外围景观五个(即渊明故里景区、渊明湖景区、官山景区、南屏公园景区、天宝古民宅建筑群景区)。   洞山风景名胜区北线旅游为三日游旅游线,由洞山禅宗文化游景区、天宝古民宅建筑群游景区、官山原始自然生态游景区组成。旅游公路里程:县城(23公里)____洞山(25公里)____天宝古村(50公里)____官山(55公里)____县城。     宜丰县旅游景区
  2005年末,全县常住人口274668人,其中非农业人口85308人。男女性别比例108.8 :100,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142人。“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显示,2000年全县6岁及以上人口中具有小学、初中、高中、中专、大专及以上学历的人数分别占全县总人口的34.63%、42.2%、9.56%、3.5%、2、04%,人口平均预期寿命为72.14岁。
  2005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为22.05亿元,比上年增长14.5%,是近十年来增长速度最快的一年。人均GDP8031元。产业结构调整继2003年二产比重首次超过一产,2005年二产比重再次上升,一产比重稍有下降。三次产业增加值在生产总值中的构成,由上年的33.28:40.68:26.04调整为31.93:42.04:26.03。财政收入15617万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0450万元。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21.26亿元,各项贷款余额11.71亿元。
  宜丰传统农业以粮食种植、养猪为主。近年来,在继续稳定粮食生产的前提下,积极调整种植结构。在抓好常规农业生产的同时,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围绕壮大猕猴桃、工业原料林、优质米、蛋鸭、蚕桑五大产业,做强龙头,做大规模,做响品牌,推进标准化绿色大米建设。2005年全县实现农业总产值(现价)123120万元,比上年增长9.0%。粮食产量达225011吨,水果产量8253吨,肉类产量25009吨,生猪出栏278329头,禽蛋产量8973吨,蔬菜产量33062吨,水产品产量11300吨。
  宜丰工业形成了以机械制造、木竹建材、陶瓷生产、食品饮料、医药化工为主导的五大产业。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农村电网改造基本完成,广播电视覆盖率达到98。37%,县城区自来水日供水能力达到4万吨。2005年,全县实现国内生产总值22。05亿元,比上年增长14。5%;完成财政总收入1。56亿元,增长8。6%,其中地方收入1。04亿元,增长2%;累计完成工业增加值7。57亿元,增长20。4%,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88亿元,同比增长28。75%;农业总产值达到12。3亿元,比上年增长9%,粮食播面55。53万亩,增长7。66%;粮食总产达到22。5万吨,生猪出栏27。83万头,增长23。79%。农民人均纯收入3508元,比上年净增252元。宜丰工业领域实行体制、机制和技术创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连续几年来生产保持了高速增长的态势。根据资源优势、产业态势和发展趋势,县委、县政府将木竹建材、食品加工、陶瓷制造、医 药化工、机械制造五大产业作为全县工业的支柱产业。积极实施大开放主战略,以“五大产业”为招商引资的主要载体,加快工业园区建设,扶优扶强扶特,壮大优势行业、规模企业和优势产品,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企业,强化产业支撑。同时积极引导、鼓励本地个体经营户把资本投向工业领域,促进个私经济为主体的工业经济快速发展。2005年全县实现工业增加值75700万元,同比增长20.4%。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即国有企业及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28773万元,同比增长28.75%。
  宜丰工业园整体规划面积为10平方公里,由城东工业区、良岗工业区、清水桥工业区三个部分组成;城东工业区以食品工业为主导,良岗工业区以建材工业为主导,清水桥工业区以机械工业为主导,通过建设50米宽的工业大道,使三个工业区融为一体。良岗工业园区位于宜丰县城城郊,这里交通便利,省道宜丰至上高公路穿境而过,园区东与上高县接壤,离320国道仅14公里,距省城南昌市120公里,离市委市政府所在地宜春80公里。良岗工业园区采取高起点设计,高标准规划,科学化布局园区以50米宽工业大道为主线,呈三纵多横状,以亮化、绿化、美化为重点,通过开发建设,园区将成为集银信、商贸、保险、教、卫、研为一体的花园式、生态型的招商引资的载体,发展非公有制经济载体,沿海发达地区产业结构梯度转移的承接基地,科技与体制创新的示范区和县城建设的新区。目前园区基础设施投入达6千多万元,已实现通水、通电、通讯,基本完成了5000亩的土方平整及部分道路,下水管道的建设。   县委、县政府为工业园制定了专门的优惠政策,从土地、水电等费用,从财政扶持到配套服务,有一整套的优惠政策和承诺,真正体现了“只要来宜丰,一切都宽松”的开放理念,形成了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优良投资环境。宜丰县工业园是投资者理想的选择!
  至2005年末,全县有公路307条,公路通车里程1365.17公里,其中:二级公路117.58公里,三级公路20公里,四级公路313.12公里,水泥、沥青路面449.09公里。320国道在该县石市镇穿境而过。全县除3个偏远行政村(分场)外,其余行政村均实现了村村通公路。综合运输能力得到加强。全县营运载客汽车100辆1854座,营运载货汽车1489辆8913吨,全年完成货运量1156万吨,货运周转量80850万吨公里;客运量262万人,旅客周转量13080万人公里。全县有客运公司一家,车辆100辆;货运公司13家,其中拥有100辆车的公司3家;汽车维修企业224家,其中一类企业1家,二类企业13家。   2008年建成通车的大广高速公路(在江西称武吉高速公路)[武宁至吉安段]经过宜丰县路段达45公里。 该高速公路路基建设宽100米,来往6车道。   由北向南具体经过:找桥--汉塘--伍桥--大港口--板坑--枫大岭--九岭山隧道--徐家--下石桥--店上(服务区)--下谢--潭山--天宝(出口)--新村--老街--上马--荒坑--寿功--拿山岭--黄家--茜源--杨林山--易家源--茜坑--大口--江塘--竹源--桐江--仔岭--月月坑--蔡家--全港--茜口--泮圹--丁陂--赵家--浣里。   汽车站始发班时刻:   1、县内主要公路线:
宜丰——潭山 宜丰——同安 宜丰——新庄 
宜丰——黄岗  宜丰——双峰 宜丰——石市 

  据《盐乘》记载,清末,县内有乡道39条,全长1071里。当时主要乡道有以下8条:   东陆路 出县城东门,经五里牌、荷舍、黄雀桥、棠浦、柞树下、龟颈、洪冈圩(今湖城墟)、三宝岭至龙骨桥与高安县交界,长67里(市城,下同)是县城通往高安、南昌的孔道。   西陆路 出县成西门,过平政桥,经麻田、寒婆坳、刁枥、芳塘、香源至连香岭,与万载县交界,长50里,可通万载、宜春。   东南陆路 出县城东门,往东南行,经两路口、黄杜岭、凌田、良冈、清水铺至高坑,进上高县界,长25里。   西北陆路 出县城西门向西北行,经三峰坳、枥树冈、黄茅岭、乌石槽、双峰、水岭、黄岗口、土地坳,全程85里。又经麻田、何家坳、刁枥、吴城、沿坑岭、芭蕉桥、荷岭、东岸、八角亭、黄岗口、坪田、杨林至土地坳,过坳即为铜鼓县。宜丰县城至此95里。   北陆路 出县城北门,经石门桥,曹家岭、桶皇岭、丰口(今枫口)、老鸦石、藤江桥、凌云亭、辛会、潭山、乌江、上石桥、大姑岭、汉塘、找桥至八叠岭,与修水县交界,长85里。   南陆路 出县城南门过渡,经大源、黄陂泉、垴头、上下黄潭、凌江口至上高县界,全程30里。   西南陆路 出县城西门,经五里牌、柏叶岭、大斜、丰桥(今枫桥)、浪源、楼下、徐家渡、荷塘,与上高县交界,总长40里。   东北陆路 出县城东门,经敖桥、磨下、大桥、罗家湾、曹上、官田坳,过义钧岭至巢家场,再经党田、院下、牌上、山田、敷竹坳(今苦竹坳),与奉新乡道相接,长约80里。   当时,县内乡道上有般相距5或10公里即建有凉亭,供过往行人歇息、避风雨。至1985年,县内尚存古凉亭15个,保存完好的有适斯亭、柏叶亭、长安亭3个。
  民国21年(1932),县内始建公路。民国27年(1938),上高至宜丰,宜丰至铜鼓的公路线路修通,其中宜铜线未正式通车。建国初期,上宜公路和宜铜公路经过全面整修开始营运。年,先后修通杨宜、棠上、宜潭、潭古、邓凌、徐凌等线路,经过60年代多次加固改建,已成为县内正式运输线路。70年代,又相继建成梨李线、花山线、双东线、黄花线。1985年,全县人公路120条,总里程882公里。其中,干线公路有南东线、上浏线、杨宜线、棠上线、万芳线、奉铜线6条,全长148.3公里;县级公路有宜潭线、黄花线、上棠线、刁肖线、泗新线、芳镇线6条,全长153.65公里;通往林区的专有公路有梨李线(梨树坳至李家屋)、双东线(双峰至东败)、蕉芭线(蕉溪至芭蕉)、花山线(花桥至山口)4条,全长40.1公里;乡镇公路104条,总长539.95公里。90年代以来,宜丰至石市、宜丰至芳溪、宜丰至村前、芳溪至黄岗、宜丰至潭山、棠浦至花桥、花桥至同安等公路进行了全面改造升级。县与外部以及县内的公路交通有了很大的改善。   南东公路 由南昌至萍乡东峰界,属320国道。从县境东南边缘通过,经凌江、石溪、何家、星溪、车溪、楼下等村庄,县内长16.23公里。民国19年(1930)开始勘测,民国21年(1932)7月动工修建,次年建成。是县内最早通车的一条干线公路。   上浏公路 自上高经宜丰、铜鼓至湖南省浏阳县城,属省道。其中上高至宜丰一段,民国22年开工兴建,次年9月竣工,路面宽6米(仅狮子垴、梨树坳等处宽4.5-5米),县内长48公里。以上两段公路,在抗日战争时期,为阻敌前进,“化路为田”,不能通行。抗战胜利后,进行几次修复仍行车困难,是本县与外省联通的干线公路,日交通量750车次以上。县内铺有沥青路面8.23公里。80年代末宜丰至上高段改造成二级公路。90年代初宜丰至芳溪段改造成二级公路。1995年芳溪至黄岗土地坳34.19公里改造成三级油路。2002年(万载)芳溪至铜鼓段进行二级路面改造。   宜潭公路 由县城经桥西乡傅坪、天宝乡藤桥到潭山镇,全程18公里,属县级公路。路基宽5.5-6.5米,路面宽3.5米。1957年12月至1958年9月修通。2000年改造成二级公路   杨宜公路 高安县杨公圩至宜丰县城,属省道。1951年开始测量,1956年6月动工兴建,1958年3月建成通车。县内长37公里,路基宽度7-8.5米,路面宽度3.6米,是本县经由高安通往南昌的主要干线。80年代末扩宽路面铺沥青。   棠上公路 棠浦经花桥、苦竹坳至奉新上富,属省道。县内长22.66公里,路基宽度5.5-7.5米,路面宽3.5米。1958年10月修,1960年竣工通车。2001年改造成二级沥青路面。   万芳公路 万载县罗城至本县芳溪,与上浏公路衔接,属省道。县内长6.8公里,1965年3月开工,年底竣工。路基宽7.2米,路面宽3.5米。是本县通往万载和宜春市的干线公路。   奉铜公路 自奉新西塔经宜丰找桥至铜鼓新丰,省道。县境找桥至八叠岭一段长4.27公里,路面宽3.5米,1980年通车。   黄花公路 由棠潭线、宜院线、院黄线连接而成,县级公路。从黄岗经院前、潭山至花桥,全程60公里,是沟通铜鼓、奉新、高安、南昌的主要通道之一。其中院黄线原为院黄铁路,1960年3月动工兴建,1962年底完成路基12.5公里,铺轨10.5公里,总投资130万元。因遭受两次洪水破坏,全线桥梁被毁,后由林业部拨款40万元改建成公路。1964年10月,院黄公路通车。1973年路况普查后改名为黄花公路。全线路基宽6-7.5米,路面宽3.5米,有混凝土路面6.23公里,碎石路面53.77公里。2002年宜丰花桥至同安段扩宽改造成沥青路面。   上棠公路 上高小港窑经西刘、东刘、讲堂、沐溪至本县棠浦,县内长10公里。1974年修通,是棠浦煤矿原煤外运的主要通道。日交通量为280车次左右,属县级公路。   刁肖公路 自刁枥经石陂、双峰电站、山田至肖家,全长34.75公里,属县级公路。全线有急弯63处,最小半径6米,陡坡77处,最大纵坡20%,1970年建成通车。90年代双峰电站至双峰乡政府段改造成水泥路面。   泗新公路 从上高县泗溪到本县新庄乡,县级公路,县内长5公里。1968年由棠浦煤矿投资改建而成。   芳镇公路 从芳溪经简家、杨木、上湖田至上高县镇渡,县级公路,全程18.3公里,1866年修通,路面宽2.5-3米。   宜石公路 宜丰至石市14.36公里二级油路,起点宜丰县城以西上铁线27+887米,终点石市集镇320国道275+320米。由宜春地区公路段勘测设计,1995年12月动工,1998年全面竣工。为二级油路。   洞山和渊明旅游公路
  宜丰通航河道有耶溪、长塍港、棠浦河,总体上都自北向南汇于锦江。1957年以前,全县通航里程共计156公里。其中,耶溪自潭山至凌江一段,通航里程65公里;长塍港自黄岗至易家山一段,通航里程50公里;棠浦河从棠浦到江家洲,可通航15公里;锦江流经县境的一段,常年可通行15-30吨的木帆船,通航里程26公里。1958年以后,河道上相继兴修水利工程,河流枯浅,通航困难。 民国时期,县内有渡口32处。建国后,多处改渡为桥,渡口逐渐减少。1973年,全县计有渡口24处。1985年,县内仅存渡口18处。芳溪(长塍港)有湖口渡、垴上渡、易溪渡、禾埠渡、城溪渡、南田渡、城塘渡、桂竹丛渡等8处。石市(锦江)有徐市渡、庙前渡、星溪渡、何家渡、邹家洲渡等5处。桥西乡(耶溪)有石埠渡、棚里渡等2处。敖桥有良头渡1处。棠浦(棠浦河)有讲堂渡、谢家渡2处。
  宜丰桥 位于宜丰县城西北角,是宜丰东西向交通主桥。   滕河桥 位于宜丰县北部天宝乡滕桥村。1990年8月动工,1991年10月完成下部构造,1995年10月续建上部构造。1996年10月全面竣工通车。全长114。78米,圆弧拱石桥主孔3孔20米。投资52万元。   石市桥 位于石市集镇锦江上游,是宜丰通往320国道的主要通道桥。   芳溪桥 位于万芳公路38+865公里处,横跨长塍港。1965年5月由省交通厅公路局第三工程队承建,同年12月竣工。桥长67.5米、宽6米、高7.7米,3孔,跨径20米。是宜丰第一座钢筋混凝土T型桥梁。   车上桥 位于上浏公路54公里处。1966年6月在原半永久性桥梁的基础上,改建成永久性乱石拱桥,当年12月竣工。桥长62米,宽4.5米,高8.6米,4孔,跨径11米。   苏溪桥 位于杨宜公路12+079公里处。又名宜丰桥。1956年在古桥石墩上架设木桥通行汽车。1974年4月,改建成钢筋混凝土T型桥。桥长68.8米、宽7.4米、高5.2米,8孔,投投11.33万元。   双港桥 位于双峰电站、刁双公路9公里处。为单孔双曲拱桥。1976年10月动工,次年建成。桥长50.76米,宽6米,高15米,跨径30米,造价8.29万元。   石市大桥 位于石市集镇、锦江之一。1980年11月,由宜丰公路段设计施工,石市公社组织民工承建。1983年12月竣工。桥长225米、宽7米、高9米,5孔,跨径40米。总投资63.5万元。除国家资助30万元外,其余由石市公社自筹。   凌江桥 位于宜丰与上高两县交界、邓凌公路16公里处。清末,此处建有木桥。抗日战争时期为“阻敌深入”而烧毁。1984年6月建成双曲拱桥,3孔,跨径26米,桥长91.1,宽3米、高7.85米。总造价9.6万元,两县各负担3.3万元,宜春地区行署拨款3万元。
  1974年以后,全县共修建钢索桥12座,其中黄岗乡6座,车上乡2座,芳溪乡3座,敖桥乡1座。总造价约10万元。跨度较长的有3座。一为蕉溪桥,位于芳溪乡蕉溪村长塍港上,长90米,宽2.2米,高12米,1980年建成。二为东岸桥,位于车上乡东岸村,长94米,宽2.2米,高6.5米,1985年建成。三为港南桥,建在敖桥乡樟陂村,1983年建成,桥长110米,宽2.2米,高5.7米。
  宜丰的邮电通信在近十年间取得了“超常规,跳跃式”发展。2005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3346 万元,其中:邮政业务总量1296万元,电信业务总量2050万元。邮政业务加快发展,邮政服务门类增多,投递速度加快。9个邮政营业点,多个邮政综合服务亭,构筑起便捷的邮政服务网。全年发送信函36.1万件;发行报纸416.1万件;发行杂志11.4万件;特快专递17572份。通信业务快速发展。至2005年年底,年末全县固定及移动电话总数112432户, 其中移动电话用户65000户;固定电话用户和小灵通用户47432户,其中住宅电话用户33992户。电话普及率达到40.93部/百人。计算机互联网用户2752户。
  建国前,县城街道以横贯东西的上、下金街(今解放路)为主,向南北辐射。《盐乘》记载;由县治(今县委,县人民政府大院)、鼓楼(今县广播局西侧)南过中丞坊、世德名宗坊为中金街,折而东经胡氏宗祠、城守营至贞节坊为上金街,西为下金街。由状元坊南行,过枢密坊、孝子坊与化成门相望,西为磨子巷,北与月湾街相接,东为朱市街,三皇庙、圳子堤与柏树巷相连。出鼓楼左,由忠义坊经育婴堂、旧常平仓、怀德柯、旌忠柯,转北过文昌宫、武曲宫、忠义祠、都天庙,折而东至凤凰台、学宫。出鼓楼右,由孝廉坊西经古节孝坊、督捕厅、旧漕仓,转北经沙溪庙、佑圣观直接把总营。《盐乘》记载的巷道有:东源巷、邬家巷、蓝家巷、邹家巷、余家巷、何家巷、熊家巷、龙雅巷、游家巷、谢家巷、程家巷、乐家巷、黄家巷、盐颠巷、罗头巷、皂巷等旧街宽约5~6米,巷道更窄,全是麻石路面。街道两旁的店铺为争市面,正面都较狭(约3~8米),而纵深较长(约“米)。店铺都是砖木和木竹结构。抗日战争期间,县城先后遭受日机4次60余架次的轰炸而满目疮痍。抗战胜利后,国民党忙于内战,建设无问津,县城残破依旧。建国后,政府大力整修街道,至1985年已基本建成解放路,新昌大道和环城路等三条主街道。解放路原为金街,建国前即是县城的主要街道。1951年11月,开始拓宽此街道,整修商门面,以后又进一步拓宽伸长。1974~1'978年共投资61200元,铺设水泥路面600米。 年,共投资24680元,铺设柏油路面500米。1985年,街道全100米,宽18米,为县城城商业街道。两旁商店林立,除西段北侧尚有约100米长的地段仍是旧房外,其他房全建国后兴建。   最近几年全力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兴建了城东南路、耶溪大道南段延伸及西岸护岸工程、云龙大桥、建材大市场、新世纪商贸广场、宜丰中学校建工程、宜丰县人民医院、中医院门诊大楼、妇幼保健大楼、邮政大楼、老年康乐中心、宜丰陵园、板坑水库供水等工程。耶溪大道、东郊路、城北路等部分街道和路段得到有效改造。争资争项成效显著,充分利用国家项目资金,完成基础设施投入1.8亿元,农村电网改造基本完成,县城区自来水日供水能力由1万吨提高到4万吨。土地收储进展顺利,已收购土地19宗,面积1018亩。公路建设明显加快,宜潭公路、棠寺公路棠浦至同安段改造已经结束,罗大公路、渊明大道改造按计划顺利推进,全县公路通车里程达876.17公里,水泥、沥青路面达到175.94公里。集镇建设创出特色,城镇化水平明显提高,潭山、石市两镇被列为全省小城镇建设重点集镇,尤其是2006年潭山镇被评为全国文明村镇,我县先后荣获“全国城镇建设先进县”和“全国城镇建设综合治理先进县”称号。县城综合整治力度加大,建筑与房地产市场逐步规范,市容环境明显改观,县城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
  大力推进科教兴县战略,科技队伍壮大,科研取得新成果。2005年末全县各类国有企事业单位拥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4189人,其中1215人具有中级以上职称。全年取得科研成果33项,专利申请1项。 巩固“两基”教育成果,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协调发展。全县有普通中学19所,其中高中3所;小学61所;职业中学1所。学前教育稳步推进,初步形成多层次、多元化的办学格局,全县共有幼儿园75所。   文化事业健康发展,文化市场进一步繁荣。全县共有文化事业机构4个,各乡镇均建有文化站,各行政村均建立了文化室,城乡文化经营户54户。2005年县图书馆总藏书量7.96万册。博物馆藏体5449件,文物保护单位40处,其中省级保护单位5处。   广播电视事业日益繁荣。共开通有线电视频道32个,全县各行政村(分场)可通过光纤网收看丰富的电视节目。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99.5%,2005年末全县有线电视用户40134户。
  卫生事业不断进步,医疗条件进一步改善。农村卫生“三项”建设得到加强,合理配套卫生资源,不断完善卫生基础建设和乡镇中心卫生院配套建设,各种地方病、传染病得到有效控制。2005年末全县共有卫生医疗机构21个(不含诊所),床位669张,拥有各类卫生技术人员852人,其中,执业医师257人,执业助理医师52人,护师、护士242人。
  群众体育和全民健身活动蓬勃发展。2005年举办县以上综合性运动会20次,参加运动会人数8750人。   人民生活 社会保障 城乡居民收入增长较快,2005年全县在岗职工平均工资10406元,农民人均年纯收入3508元,城乡居民人均储蓄余额6188元。城乡居民人均居住面积分别达到25.8平方米和28平方米。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强。2005年全县共有16175名职工参加了基本养老保险,17000名职工参加了失业保险,累计发放社保资金4122万元。
  2005年全县各类社会福利机构17个,福利院床位数1042张,收养人数825人,全年在院总人天数300605人天。   社会救济工作进一步完善,城镇社会服务网络持续发展。全年社会救济总人数16781人。其中,8890名城镇居民得到政府最低生活保障救济,发放低保资金648万元,基本实现了应保尽保。各类享受优抚对象的人数为477人,优待优抚对象户数707户。
  宜丰中学 宜丰二中 宜丰三中 职业中专 新昌小学 新昌二小以及乡镇各中小学等
  宜丰县人民医院 宜丰县中医院 宜丰县妇幼保健所 宜丰县卫生防疫站
农历十二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称“小年”。这一天,燃香烛、供糖果食物祭灶神,称“送灶神”。小年之后,家家户户忙着搞清洁卫生,俗称“打扫长毛灰”。至过大年(农历十二月二十八日或二十九日),则在门前张贴对联和门神,室内布置一新。农历十二月三十日除夕又称“团年”。晚上吃“团圆饭”后,烧起一堆旺火,全家围火叙谈,叫“守岁”。长辈还要给晚辈“压岁钱”。夜深时,燃放“封门爆竹”,人不宜再行出入。子夜之后,各家又燃放“开门爆竹”,意为开门大吉。建国前,穷苦人家怕过年,债主在三十晚上上门逼债,交不起就端锅捉猪,因而负债人往往出门躲避,叫做“当皇帝”。子夜燃放“封门爆竹”之后,债主不再上门,待翌年过完元宵再开始问债,故旧时有“三十夜头不见面,初一喊拜年,不过十五不问钱”的说法。下月初一日称“新年”,这天各家都早起拜年,或抱拳作揖,或握手道贺,晚辈对长辈要跪拜。平时双方存有成见的人,这天相遇也互贺新年。正月初三认为是忌日,不上门拜年。这天,开始新年第一次倒垃圾,边走边说:“送穷鬼,送饿鬼,送到××家(有钱人家)吃白米。”倒完垃圾,从别人家菜园中拔根白菜,连土带根拿回家中,安放在神龛的下层。叫做“送穷鬼,接财(菜)神。”从正月初二日至十五日之间,邻居和好友之间互相请客吃酒,叫做“请新年酒”。正月十五日之后,熟人见面一般不再拜年,表示过年结束。   建国后,除夕守岁、正月拜年的习俗相沿未改。正月初一日,早起拜年,见面握手,不作揖,不下跪。机关单位,有时还举行新年团拜会,共贺春节。春联用语多为歌颂党和政府恩德、庆贺年景升平、颂扬祖国山河、祈祝生产丰收和家业兴旺的喜庆语;年画则多为吉祥动物和丰收图案。   元宵 正月十五日为元宵节,这天,家家户户吃“汤圆(又称“元宵”)”,取团圆之意。入夜,全家男女老幼出外观灯。旧俗正月十三日开始上灯,种类有跑马灯、狮子灯、龙灯、蚌灯、花灯、皮灯、打灯等。还有戏文灯、采莲船、面具舞和高跷。自正月十一日到正月十五日,每日龙灯翻滚,鞭炮轰鸣,至十五日晚上达到高潮,然后把灯具收起,称“收灯”或“结圆”,意即过完了年。旧时各乡大族还在元宵前几天演社戏、扎社火,如十都(今石市星溪村)逢正月十二日扎社火,届时绑扎彩柜,使小孩扮作戏剧人物分层立于彩柜之上,由人抬着在村里游转,并伴之鼓乐鞭炮,同时放“社火”(即焰火)。当晚,还请戏班演社戏,兴尽方散。与“扎社火”同时,还抬着神像四处巡游,叫“菩萨出方”。   建国后,元宵时仍有吃汤圆、耍龙灯的习惯。元宵前后,文化部门组织多种形式的游艺活动,如猜谜语、智力竞赛,甚至搞大规模的灯彩汇演,热闹非常。   清明节 清明前后3天,县内群众纷纷上山祭扫祖墓,焚烧草纸,将红纸、 纸钱压在碑上或者坟顶以缅怀祖先,俗称“挂纸”或“叫青”。也有许多青年男女,在这天邀伴去郊外踏青。   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五日为端午节,届时家家户户门前插菖莆和艾叶,认为避邪。端午前夕每家都要扎粽子,做包子,蒸糖糕,煮盐蛋或茶蛋。五月初一龙舟下水,初五日正式举行划船赛。龙船竞赛以石市、芳溪和县城为盛。石市和芳溪部分地方,除过端午节外,还在五月十三日过“副节”,庆贺内容与端午节同。   清明 旧墓迁葬也多半在清明进行。今同。   婆冠节 农历六月初六称“婆冠节”,旧时群众用红纸、草纸折成冠状,插于田角、鱼塘、菜土中,以祈消灾丰产。“六月六”又是翻晒衣物、书籍的好节气,故有“六月六,晒红绿”之说。   七月半 农历七月十五俗称“七月半”,旧时视其为“鬼节”,现在民间仍保留有烧纸、吃芋头的习惯。   中秋节 农历八月十五日为中秋节,这天家家户户吃月饼和花生。晚上露天设席,全家围桌边吃月饼边赏月,赏月时,长辈爱向小孩讲述《张果老斫树》等神话传说。   当牛墟 中秋过后开始“当牛墟”,为时三天,偶尔会推迟或延长,最早宜丰的“牛墟”是作为耕牛交易的场所,后来演变为临时小商品交易市场,和北方的庙会类似。   冬至 冬至吃狗肉、鸡肉和和其他滋补品。旧时有的宗族还举行祭祖仪式。今祭祀已废,但冬至吃补品的习惯还很流行。   元旦 法定假日3天。机关、学校多半在此前后1日举办新年茶话会,谈新年打算,部署新年工作。
  宜丰土鸡属肉蛋两用鸡,身体小巧玲珑,腿短脚细,羽毛紧凑有光泽,羽毛鲜艳,色彩各异。外貌秀气高贵,性情活泼,透出一种灵性。成年公鸡约4斤至5斤重,身体形态呈明显U形,为单冠,冠鲜红肥厚,呈直立状,冠尖平均为9个,冠垂大, 两耳朵下各有一个小的冠垂,嘴下有二个肥大的冠垂,鸡冠鸡垂为鲜红色,羽毛颜色各异,鲜艳照人,扑羽发达。成年母鸡重约3斤,身体形态呈明显U形,为单冠,冠薄且小,有时倒向一侧,冠垂小,为鲜红色,羽毛色彩各异。嘴为黄黑色、腿颜色各有不同,有黄色、青色、黑色、白色。腿部小腿分无羽毛附着与有羽毛附着两种,均为四爪(前面三个,后面一个),成年公鸡脚上会再长一个脚趾(这样有五爪)。母鸡年产蛋量约为130个至150个。宜丰土鸡肉质鲜嫩细腻,煮食香气满屋,汤面有层较厚且金黄的鸡油,营养丰富。宜丰本地常用于赠送孕妇、产妇、老人、小孩食用,为滋补珍品,适合不同年龄、性别的人群进补。   为宜丰、潭山、天宝、同安、花桥等地传统米馃,黄莲麻糍由当地特产黄莲糯米及黄莲树灰做原料。其米粒粗而短,粘性介于糯米和梗米之间。黄莲麻糍具有软而不粘、味香色好、煎煮皆宜、饱食不腻等特点。先将糯米碾白、洗净,浸一天一晚,滤干蒸熟,倒入竹盘内拌适量碱水,米饭成金黄色后,用甑蒸第二次,上大气后倒入石臼内,用竹(木)杆舂至不见米粒,表面光滑时,取出搓条,切成长8寸、宽1寸半、厚1寸左右的长条,或填入有花纹的模具内压成圆形饼状,冷却后漂入碱水内。吃时切成片,放如鲜汤内煮熟,加大蒜、辣椒、酱油、味精等调料,或水煮、油炒后,拌白糖或加食盐皆可。   宜丰特有名菜。盛传200余年。具有色泽金黄、质地酥烂、柔滑适口、食而不腻、入胃消融、香味浓郁、四季皆宜等特点。用猪前胛心肉500克,鸡蛋2个,蕨粉或优质薯粉75克,香菇20克(没有香菇称松肉,用海参称海参松肉),食盐、酱油、味精、姜、葱为原辅材料。将肉切成9~12公分宽的长条,用食盐、酱油腌15分钟左右,再与鸡蛋、蕨(薯)粉拌匀,然后逐条放入七成热的油锅中,炸成金黄色起锅,再切成2.5公分的小块。香菇去蒂洗净用油炒一下。平放碗中,将松肉放入,按紧齐实,不留空隙,酌加调料,再上蒸笼,旺火蒸2小时,反扣入盘中,撒上姜葱即成。   八扎又叫炒八扎,宜丰特有传统名菜。具有汤汁油润,质地香醇,清爽可口,食味鲜浓等特点。用猪精肉100克,猪肝、猪腰、猪肚子、猪心各50克,猪脑花1副,鸡蛋1个,冬笋50克,香菇15克,大蒜、姜、葱、盐、料酒、酱油、味精、鲜汤、香油为原辅材料。先制好“野鸡卷”,即将肉剁细,放盐少许,腌浸片刻,将猪网油摊开,置料于其上,卷成直径2公分圆型长条,用湿薯粉粘口,再切成4公分长1块,下锅油炸,呈金黄色时捞起。另将猪脑花、面粉25克和鸡蛋拌匀,下锅油炸,起锅后与“野鸡卷”同放碗内,加上汤、盐、味精,蒸半小时,倒入大盘。再将猪肝、猪腰、猪心、猪肚子、香菇、冬笋等在旺火上用熟猪油稍炒,放入料酒、酱油、鲜汤,熟后浇入“野鸡卷”、脑花块垫底的盘中,撒上姜葱即可。   宜丰潭山、天宝特有传统名菜,盛传100余年,具有色泽雪白,肉质鲜嫩、清香味醇,四季皆宜等特点。用猪前胛心肉500克,上等糯米400克,香菇10克,荸荠50克,鸡蛋1个,薯粉25克,以及盐、味精、生姜等为原辅材料。将肉剁细,加入鸡蛋、薯粉、食盐、味精、生姜拌匀。另把削皮后的荸荠与香菇剁细,把糯米放在沸水中,泡至半熟时捞起,用冷水洗,用一半与肉、荸荠、香菇等做成25克重的丸子,另一半放入盘内,将丸子粘上糯米,上蒸笼以旺火蒸熟。   宜丰特有传统名菜,具有色泽灰黄、肉质酥烂,清香味美,造型美观等特点。选用周年土鸡1只,重约1000克,干大头菜50克,料酒25克,酱油15克,鲜汤200克、生姜l0克,葱1根,八角1只,味精少许为原辅材料,将杀好洗净的鸡,放到热水锅内煮到五六成烂时捞起,斩下头、足、翅、尾,将鸡骨慢慢拆出。大头菜切碎,姜拍松,葱打结。将鸡平放碗内,加上大头菜,鸡的头、足、翅、尾、八角、姜块、葱结,用另一只碗盛入好汤,放入料酒、酱油、味精搅匀,倒入盛鸡的碗内,上笼蒸1小时,拣出鸡的头、足、翅、尾和生姜、八角,翻入盘内,摆成鸡形。   腐虾   宜丰特有传统名菜,流传普遍,具有制作精巧,清醇多味,滑润爽口,易于消化等特点。用,猪精肉50克,虾米5克,鸡蛋1个、生粉50克,香菇5克,猪油5克,以适量盐、白糖、酸醋、辣椒粉、味精、姜、葱为原辅材料。将猪精肉、香菇、冬笋切成小丁、加上虾米,先放入鲜汤内煮沸,把搅散的鸡蛋和酱油倒入,再把冷水拌匀的生粉、味精、盐倒入锅内,煮成糊状起锅,最后撒上生姜。   霉豆腐(霉豆板子)   宜丰传统小吃,将黄豆为制作原料的豆腐切成小块后放在适宜的温度下待其霉化,然后蘸上备好的调料(食盐、辣椒粉等)放入密封罐,倒入麻油、烧酒。密封放置两周左右即可使用,宜丰霉豆腐与其他地区制作的相比更为香辣可口,风味浓郁,深受当地居民以及到访客人的喜爱,尤其以宜丰宾馆制作的最受欢迎。   木瓜酒   宜丰传统特有名酒,县酒厂生产,具有酒味香醇,甜蜜爽口,舒筋活络,祛风除湿等特点。酒度为18度。用上等糯米100斤,白酒20斤,红糖15斤,干木瓜2斤,酒药100克等原辅材料。将糯米洗净,浸4~5小时滤干,倒入甑内,旺火蒸熟,用清水冲冷,加入酒药拌匀,倒入缸内密封保温,2~3天后出酒,脱缸后滤去酒糟,渗入白酒和白酒浸出的木瓜质,密封数日,再渗入溶解后的白糖,密封贮存半年食用。销往福建、广西和本省各地。1985年,该酒被编入《中国健身酒荟萃》一书。   宜丰天宝、潭山特有传统名酒,旧县志曾有记载,因始出天宝罗家而得名。具有色呈浅黄,酒清见底、味香爽口、富有后劲等特点。被誉为“三碗倒”。以农历八、九月间制作最宜。用上等柳条糯45斤,清水洗净,浸泡3~4小时,捞起滤干,上甑蒸熟,把米饭倒入竹盘内,冷却到20度左右时,再放入盛有l:1清水的大桶内,边洗边下酒药(40克左右),后倒入甑内滤干,入缸密封保温,3~4天出酒后,倒入大缸内,将原洗米饭有酒药的水倒入缸内封好,一星期内用锅铲搅动,清明前用大座壶煮沸后再入缸密封,陈酿半年后食用。制酒工具要注意洗净、用热水浸泡后晒干。   中华封缸酒   宜丰县新昌酒厂生产,用优质柳条糯米为原料,辅以黄芪、党参、当归等10多种名贵药材精酿而成。酒色鲜艳透明,有琥珀光泽,醇香爽口,四季皆宜。酒度为18度。酒内含多种氨基酸、维生素,有促进新陈代谢和滋补功能。先后获江西名酒称号和江西省人民政府优质产品证书.销往福建、湖南、广西、北京、上海等10多个省市和本省各地。   黑糯米酒   宜丰潭山酒厂出品黑糯米酒也很有名。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江西一名学生失踪事件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