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引导帮助孩子情绪管理管理自己的情绪呢?

  • 孩子和成人一样,都会有自己的情绪,发脾气也是正常的,最重要的是如何管理好情绪。那么我们该如何引导孩子合理地管理情绪呢?

    家长如何引导孩子的情绪管理?

    1、帮助孩子进行情绪识别

    只有自己意识到情绪的存在,才能够更好地管理情绪。当孩子表现出情绪的时候,家长是可以很容易从他们的具体表现上识别出来的,然而孩子却是当局者迷,他们往往意识不到情绪正在产生。所以家长应该教会孩子识别情绪,每当孩子表现出某种情绪的时候,就立刻提醒他们,让他们产生识别的意识。

    2、引导孩子合理表达情绪

    父母必须引导孩子用正确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绪和需求。比如要表达负面情绪的时候,可以引导孩子通过与他人沟通,直接表达自己看法。这个时候,最好的办法就是让情绪通过一些安全的方式适当地表达出来,如此一来,被释放过的情绪就会重新回到范围以下,从而让各种调控手段发挥效果。至于安全的表达方式,可以是在封闭空间里通过肢体动作、语言、表情等方式进行生理表达,也可以是找亲近的人倾诉和交流。

    3、引导孩子学会管理情绪

    主要有两个手段,一是通过改变认知来调节情绪,也就是对引起情绪的事物进行重新评价,通过不同的角度来进行分析,从而让同样的事物令孩子产生不同的情绪,以起到调和作用。二是转移注意力,也就是让大脑不再思考引发这种情绪的事物,从而让情绪得到调控。

  • 父母怎么做,孩子有样学样。想要教会孩子情绪管理,坦白讲,父母的言传身教至关重要。在平时生活中,家长要以身作则,注意家庭环境对孩子的影响。孩子有情绪时,允许孩子把情绪释放出来,渲泄出来;而不是制止,哭什么哭,就知道哭,在哭我揍你,烦死了。当孩子有情绪时,父母可以带孩子运动、去户外散步、鼓励孩子宣泄,而不是用语言暴力和行为暴力制止孩子。

    如何引导孩子情绪管理?

    第一、父母以身作则,先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父母是孩子的镜子,有朝一日,你的一举一动,孩子都会原封不动地反射给你。那个时候,请不要惊讶,更不能无端地责怪孩子,请先反省自己。如果觉得难以做到,最好的方法是看一些这方面的书,通过书本,你会发现自身的很多问题。即使实在控制不住冲孩子爆发了,事后也请回过头来和孩子谈谈心,并为自己的不冷静真诚地向孩子道歉。

    第二、倾听孩子并和TA一起寻求解决方案。当你发觉孩子有了负面情绪的时候,可以引导他说出来。在他讲述的时候,你要耐心倾听,认同他的情绪感受,然后跟他一起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随着年纪的增长,孩子慢慢就会学会自己解决问题,到那个时候,做父母的就只需要认真倾听,并且认同他们的感受就可以了。

    第三、让孩子认同自己,有情绪空间。要让孩子喜欢自己,家庭要给孩子认同感。父母是孩子的模范,父母首先要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不让不良情绪带给家庭、带给孩子,要塑造出一种安全、温馨、平和的心理情境,用欣赏的眼光鼓励自己的孩子,让身处其中的孩子产生积极的自我认同,获得安全感,让其能自由、开放地感受和表达自己的情绪,使某些原本正常的情绪感受不因压抑而变质。

    第四、让孩子学会乐观地面对生活。作为父母,要培养孩子乐观地面对人生,自己首先对生活要有一种乐观的态度。孩子的情绪受父母行为的直接影响,与孩子相处时,父母必须乐观一点。在教育孩子学会乐观地面对人生时,除了多与孩子交流,培养孩子的自信心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首先父母要相信自己的孩子,给予鼓励和支持。

    第五、孩子成功控制住情绪时要及时鼓励。在你的引导下,孩子逐渐会学会控制情绪,当你发现孩子在情绪管理方面比以前有进步,那么就要及时给予鼓励,这样孩子就会进步更快。  

    第六、教会孩子适当宣泄不良情绪。父母要学会接纳孩子情绪表达的多面性,情绪表达的各种面貌都蕴藏着情绪转化的可能性。消极情绪可以转化为积极情绪,唯有正视情绪表达的所有面貌,健康的情绪发展才有可能;唯有能够驾驭自己情绪的孩子,才能够成为听话的孩子。

    第七、该坚持的原则一定要坚持。有些事情制定好规则以后就不要朝令夕改,那样容易给孩子造成混乱,引起孩子情绪的波动。

    第八、懂得示弱,学会沟通,让孩子做情绪管理的示范者。很多时候,孩子比你想象中的强,他甚至比你想象中的还懂得控制气场,控制情绪,只是为人父母该怎么配合?我的建议就是把孩子当成小大人,学会示弱,学会读懂孩子的眼神,读懂孩子的动作,哪怕那个时候你是生气的,也要努力压住自己的火焰,先让孩子表达出来,听孩子怎么说,你会发现其实孩子比自己想象的还要懂事。

  • 每个孩子都会经历叛逆期,叛逆不过是这些半大孩子希望得到大人认可、心理上渴望独立的信号。作为父母,当然不能采取“针尖对麦芒”的激化矛盾的方式,而是要学会正确对待和处理孩子的叛逆行为,因为这对孩子未来的健康成长很重要。

    家长如何引导孩子正确认识自己的叛逆行为?

    家长应该理解和包容,孩子越是逆反的时候,越需要家长有平和稳定的情绪。这个时候,不能用正确与错误去评论孩子的行为,而是要给予他们更多的理解。

    2、试着去融入孩子的生活

    家长要试着去融入孩子的生活,看看他们平时喜欢干嘛,想想为什么他们喜欢,你也可以试着去喜欢,这样他会觉得你更像他的朋友,他有什么心里话也就会和你倾诉,你就可以给他正确的指导,而不是一味的猜测他发生了什么。

    现在的独生子女,都很孤单,缺少玩伴,所以,做父母的就又多了一个任务,陪孩子玩。在这个过程中,家长可以了解孩子的好恶,并适时引导孩子。多陪伴孩子,也许他就不会到虚幻的世界里去寻找精神的寄托了。

    孩子在进入青春期后,一些家长发现,以前经常跟自己说心里话的孩子变得不太爱搭理自己了,孩子开始有了自己上锁的日记本、私人信件。如果孩子实在不愿同家长交流,也不必过于强迫,尤其是不要偷窥孩子隐私,尊重孩子的同时也为自己赢得了尊重。

    就比如去商场、超市的时候,孩子看见什么都想要,不给就哭闹。面对这种情况时父母可以跟孩子沟通分析表示自己所带资金有限,只能选择一样,让孩子自己做出选择,而不是强硬地拉着孩子就走,不管孩子是否会哭闹,给孩子一个提供一个可行的对等选择权利,让孩子自己选择。

    6、必要时要进行冷处理,避免“硬碰硬”

    如果我们遇到孩子因不合理要求没有得到满足而闹情绪的情况时,最简单有效的方法就是父母要先学会忽视和退让一步,对孩子的哭闹行为采取搁置在一边的冷处理,等到孩子情绪稳定了,再尝试与其沟通。这样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硬碰硬”。

    7、为孩子设置一道安全底线

    如果孩子的逆反心理只是想要自主地表达愿望,且行为不涉及到人身安全,那么父母就要给予孩子这个表达的机会。如果孩子的逆反行为可能会危及到人身安全时,父母就要在第一时间给予阻止,并给孩子说明理由。

  • 多数父母都十分重视孩子的心理发育,也观察孩子的种种动向,并十分注意与孩子的沟通、交流和说话方式。父母就更应该在重视的基础上,采取正确科学的态度和方法,为孩子的心理发育打造良好环境和氛围,并及时为孩子的心理问题进行梳理。

    家长如何引导孩子心理健康?

    1、对孩子要有适度的期望

    每个家长都希望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受到传统思想的影响,总是会支配或者指责孩子,非但没有效果,反而会让孩子心理上及人格上发生扭曲。对孩子期望值太多的话,支配就会越多,让孩子内心变得很脆弱,当稍微受到挫折和失败时会直接半途而废或者丧失创造性。正确的面对孩子的过错以及失败,冷静的面对一切,对于孩子要有足够的耐心,不能破口大骂,不然会伤害其自尊心。

    2、不要太严厉的对待孩子

    太严厉的管教或苛求,甚至打骂辱骂这些方法,很容易让孩子变成自卑、胆怯、逃避等不健康心理。一旦过界,稍微大一点以后,孩子就会出现离家出走、暴力反抗等行为。

    这种勉强的意思是,如果一个孩子在面对一件事情,使尽全力都无法完成或达到目标时,父母千万不要揠苗助长的认为,使劲鼓励他并要求他一定要突破自己,勉强去达到。

    这一点容易出现在母亲身上。母亲的过分关心和纵容,容易让孩子形成自我为中心,目空一切,不把他人看在眼里的,自高自大的人。

    5、给孩子创造和谐温馨的家庭环境

    孩子的居住房间,要保持干净和卫生,让孩子内心能感觉到舒适。可以在孩子房间内挂置地图或字画等,房间内放置书架,让孩子遨游在书本的世界中。若是有条件的话,应该给孩子提供光线充足且安静的房间。一些家长工作比较繁忙,没有时间收拾家务,这样会约束孩子的身心发展。

    6、放手让孩子勇敢尝试,鼓励他们独立

    这一点是很多父母都做不到的。父母总是希望帮孩子把一切事情打点好,孩子只需要学习就行了,其他不用操心。但事实上,当孩子有独立自主能力的时候,父母就应该鼓励孩子更多地与同年龄人在一起生活、学习、玩耍,只有这样,他们才能真正学会与他人相处的方法。

    虽然孩子社会和生活经验很少,但是要学会尊重孩子,多关心孩子的喜怒哀乐。孩子犯错时,不能在众人面前训斥,不然会产生逆反心理,从而让其失去自尊心。多发现孩子的发光点以及微笑,给予适当的肯定和表扬,帮助其树立自信心,及时纠正孩子的错误。

  • 与传统的课堂授课形式不同,“上网课”需要依托手机、平板或电脑等硬件设备,老师和学生不见面,隔着云端,只能靠相互尊重和自觉主动去学习。但是很多孩子并不自觉,这时就需要家长的监督,让孩子在这个特殊的时期也能好好学习。

    家长如何引导孩子上好网课?

    1、帮助孩子适应网络学习,保持平稳心态

    家长需要帮助孩子尽快熟练掌握网课所用软件的使用方式,熟悉网络学习资源的获取途径。随着孩子对网课学习方式越来越应对自如,会以更平稳的心态面对网课学习。

    另外,家长需要帮助孩子一起适应从线下教学到线上教学中的转变,让孩子感受到温情陪伴和积极关注,保持平稳的积极的心态面对网课学习。

    根据上网课的时间,做一个详细的作息时间表和学习计划表。计划的制定一定要详细,在孩子接受的范围内,每个时间段的具体任务要明确。完成一项任务后在后面标注出来,增加孩子的成就感。

    网课学习会给孩子一种不正式的感觉,孩子并没有开学的紧张感,可能依旧懒散。这时,家长要先重视起来,为孩子营造一个上课的氛围,保持和学校一致的作息时间。

    可以通过提前召开家庭会议的方式帮助孩子调整好心态,下载孩子熟悉而带有紧张感的上、下课铃声,在合适的时间间隙里,提醒孩子学习和休息。

    孩子能自己解决的问题,就让孩子自己去解决,家长不要过多的干涉。若孩子评估后觉得一个人不能完成,需要家长的协助,这时家长可以和孩子沟通需要怎样去协助。

    双方商量好规则和边界,要注意家长只是协助,不能代替孩子去做。

    5、学习,就要有学习的样子

    换掉睡衣、坐在桌前,还要把桌面的书本杂物收拾整洁利索,最好是只留下一部看网课的手机,还有课本、笔记本和一支笔,其他的东西都可以先收起来,等用的时候再取。

    也不要抱着手机在家里边听边走,这样不但会分散孩子学习时的注意力,也会影响孩子做听课笔记。

    6、适当休息,屏蔽诱惑

    父母应该引导孩子,每过一个小时就应该放松一下眼睛或是眺望远方,以此保护视力。此外,最好是戴着耳机“学网课”,既能让孩子的注意力更加集中,也能够有效地屏蔽外界的声音和干扰。

    况且,当孩子戴上耳机,让老师饱含知识底蕴的声音在耳边不断地萦绕回荡,孩子的思想意识也就更不容易走神和跑偏。

  • 孩子慢慢长大,会有自己的思想与主见,而随着孩子的逐渐成长,孩子就开始有了想要摆脱家长的束缚的心理,这时候家长就要正确的教育孩子,正确的引导孩子,才能够让孩子走入正确的步伐上。

    作为家长如何引导孩子?

    1、在家里要让孩子多劳动。

    不要只注重孩子的学习,一点家务也不让孩子做,这样会使孩子变得懒惰,甚至连基本的自理能力都没有。所以要让孩子学会劳动,要让孩子知道自己也是家里的一份子,要有做家务的责任。

    2、要注重培养孩子的情商。

    家长们往往更重视培养孩子的智商,而忽视了培养孩子的情商。不要培养出高智商、低情商的孩子。

    3、要营造民主和谐的家庭氛围。

    多让孩子自己做决定,多听孩子的意见。家长们在教育孩子时,同时也要提高自身的文化道德修养,要以身作则。

    4、遇事多和孩子商量。

    家长要改变说话的语调,把训话变为讨论与商量。与孩子做朋友,保持良好的关系,这样孩子才愿意和你交流。

    5、帮助孩子树立规范意识。

    我们都在讲如何帮孩子树立规范,如何让孩子懂规矩、懂礼貌。其实很简单,如果外部行为指引是积极的,孩子的行为就会受到积极的影响。如果外部行为是有约束的,孩子的行为自然就会受到约束,规范规矩自然而然也就形成了。

    如果爸妈看到有人突发疾病,立即进行帮助,拨打120并进行心脏复苏。那么在孩子的意识中,“帮助别人”就会形成规范意识。

    6、提升孩子的品质修养。

    我们知道,一个人的行为可以直接反应他的品质修养,衣着整洁的人和不修边幅的人,给人的印象完全不同。

    这所体现出的不仅仅是一个人的生活态度,更是他的品质修养。不修边幅不仅是对自己生活的不负责任,也是对周围其他人的消极影响。这种消极影响,就是一种没有修养的表现。在日常生活中,通过严格要求自己,用自身行为影响孩子的行为,可以逐渐帮助孩子提升品质修养。

    通过积极的行为引导,孩子在不断的建立规范的过程中,了解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对于孩子来说,获得自由的框架也就逐渐形成了。

    就像面对法律一样,只有在法律框架之内的自由才是真正的自由。对于孩子来说,也是如此。在明确了行为框架之后,孩子不再面临那么多的约束,也不会因此产生消极心理。在越来越自由的过程中,孩子的积极心态也就形成了。

  • 几乎每个孩子都有过嫉妒别人的心理,嫉妒这种情绪能让人做出一些自己的难以想象的行为。嫉妒心理陪伴人们的时间比想象中要长,从人们婴儿时期就存在,到了5-6岁会变得强烈,随着孩子与别人接触得越多,嫉妒心也会越活跃,它会让孩子怨恨、不满足,造成很多痛苦,因此化解孩子的嫉妒心很重要,家长要让孩子明白,每个人都有快乐与痛苦,每个人的生活和感受都是平等的,并非有谁受到上天的厚爱,这样孩子就不会再羡慕嫉妒别人的生活了。

    家长如何引导孩子远离嫉妒心?

    在高压下孩子的心理是最容易出现问题的,因为达不到家长的要求,孩子就会产生害怕、痛苦、失望等等负面的情绪,这时候身边的哪个同学比自己更强,孩子会不由自主的在心里对比自己的情况,最后产生自卑感和嫉妒。

    每个人都有优点和缺点,家长应该让孩子明白,自己也有闪光点,这样孩子在看到别人的闪光点时,想的并不是羡慕嫉妒,而是自己也有厉害的地方,没必要羡慕别人。

    3、平日里肯定孩子的行为

    平日里表扬孩子不要笼统地说“你真棒”“很不错”,而应该表扬孩子具体的行为和积极向上的态度。让孩子知道哪些地方是值得肯定的,帮助孩子形成一个完整的自我认知。

    孩子之所以会嫉妒别人,因为自我要求较高,所以家长可以帮助孩子一起分析,别人为什么会优秀,该从哪方面向他学习,陪着孩子一起学习技能、一起进步、增强自信。

    孩子之所以会嫉妒其他小朋友,很大程度上是他们觉得妈妈的爱很小,只有一份,如果给了其他小朋友(孩子觉得妈妈表扬其他小朋友就是爱其他小朋友),自己就得不到爱了。所以平日里家长要经常用语言表达自己对孩子的爱意:”没关系,虽然你错了,但妈妈依然爱你。”

    家长在比较孩子的时候会给他负面评价的同时还夸奖了其他小朋友,因此孩子除了会感到受打击之后的失落感之外,还会感到被别人比下去的不安感,长期用别的小朋友来比较孩子,就会让他嫉妒。

    孩子产生嫉妒心的原因:

    现在孩子的心理成熟得越来越早,很多孩子的虚荣心都是特别强的,并且特别注重自己的面子。特别是对于一些经常受到老师夸奖的孩子来说,如果其他人受到了老师的夸奖而自己并没有受到夸奖那么对他来说就是一件非常没有面子的事情,所以也很容易产生嫉妒心理。

    随着孩子渐渐长大,他们发现优秀的孩子更能得到家长的肯定和认可,他们希望自己是大人眼中的“乖孩子”,但每个孩子能力有限,当发现其他孩子取代自己成为“好孩子”时,孩子出现负面情绪。而解决这一负面情绪的最直接的方法就是破坏大人认可这个孩子的那一部分,可能是故意抹黑这个孩子,也可能是攻击别人引以为傲的成果。

    嫉妒心是人之常情,当孩子有了嫉妒心理之后,还会伴有嫉妒行为出现。在孩子7岁左右时,孩子会产生假“自信”,觉得自己是全能的,但这种自信特别不牢固,他们接受不了批评,也看不了别人比自己好,更无法容忍自己爱的人对其他小朋友好。

    4、家长和其他孩子比较

    有很多家长为了能够激励自己的孩子都喜欢拿他们和其他的孩子进行比较,并且在进行比较时都会把自己的孩子放在弱势地位中。家长想通过这种方法对自己的孩子进行刺激,让孩子知耻而后勇,表现的更加优秀。实际上却会让孩子因为担心自己的地位不保而对其他的孩子产生嫉妒心理,不仅影响到孩子和其他孩子的关系,同时还让他不能把注意力集中在提升自己上面,让自己和孩子和其他孩子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

1、让孩子认识情绪,表达情绪。通过亲子之间的对话让孩子正确认识各种情绪,说出自己心里此时此刻真实的感受。只有知所想,才能知何解。平时,父母可以在自己或他人有情绪的时候,趁机引导孩子知道“妈妈好高兴哦”“恩,我很伤心”等让孩子知道原来人是有那么多情绪的。

2、来引导孩子设想他人的情绪和想法。从他人的情绪反应中,孩子会逐渐领悟到积极情绪能让自己和对方快乐,消极情绪会让自己和对方造成痛苦,不利于事情的解决。如果幼儿在表达情绪与控制情绪之间取得平衡的话,便能以建设性的态度表达强烈的情感,而且控制对自己、对他人有伤害的情绪表达方式。

  小朋友从幼儿园回家,一脸的不高兴:“今天老师本来说要带我们出去,又说阴天怕下雨就不去了。真没意思,烦死啦!”

  遇到这种情况,大多数家长的反应无非是:“这点事有什么好烦的?今天不去以后再去嘛!”但这样做的后果可能是孩子跟你较上劲:你叫他吃饭,他口味不佳;你叫他睡觉,他拖拖沓沓……原因都是他认为你根本不关心他的感受,没有认同他的情绪,没有理解他。你的不认同让他心理上产生了不服气感,往下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孩子都会被这种心理不平衡的负面情绪所左右,并持续地影响他的其他活动。

  这时候聪明的妈妈就应该轻轻拍拍小朋友的小脑瓜,温柔地回应他说:“哦,原来你今天没能出去玩,确实挺可惜的。不过没关系,天气好了老师还会再带你们出去的,只不过迟两天而已。别再想这件事了,我们一起做游戏好吗?”妈妈的一番话让宝宝阴沉的脸色和缓下来,他的心情很快平静了,开始愉快地做游戏,愉快地吃饭,并带着这份好心情度过了一个愉快的晚上。

  妥善管理自己的情绪是人的一种重要的能力。但是幼儿情绪控制能力通常较差,常会为一点小事而耿耿于怀,在这个时候,识别并认同孩子的情绪,再加以引导,是让孩子获得一份好心情的基本途径。

  认同,即全盘接受对方,这在心理学上称为“容忍”。心理医生通常就是先通过“容忍”对方来表明自己尊重对方,使对方的自尊心得到保护,并产生安全感。等到对方打开原先紧闭着的心扉,以从容的心态接受谈话时,离被说服就相差不远了。

  但是如果这个头没有开好,可能事倍功半。比如家长在指出孩子的错误时,孩子往往会用“可是”来替自己做辩解:“可是谁谁也这么做来着。”“可是你预先没有讲清楚。”孩子一旦先说出了“可是”二字,往往用十头牛也拉不回来。所以,如果你先认同孩子的情绪,用“确实如此”来表示容忍,才有可能攻破孩子的心理堡垒,这是你的教化能生效的第一步。这之后,再以“不过”、“但是”去促使孩子反省,他会更容易听得进些。

  怎样教会孩子管理好自己的情绪是由歪歪兔情智乐园整理编辑——歪歪兔情智乐园0-6岁情商教育、逆商教育:准确的教育顺序+全面的教育内容+轻松的教育方法,帮你实现轻松家庭早教。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帮助孩子情绪管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