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才能教育好小孩子的脾气坏的孩子怎么教育?

我所理解的最好的教育,就是帮助每一个孩子,去找到自己的生命价值。从事着自己喜欢的事情,过着自己想要的生活,这就足够了。对于,每个人,只有他自己,才能对它负责。这是任何人都代替不了的,无论你是他的亲爹,还是亲妈。

家长给予孩子哪种,其实是家长期待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度过怎样的人生。作为家长,你所给予孩子的教育方式,就是你对生命的理解体现。说的通俗一点,就是你觉得一个人最宝贵的是什么,你就会不由自主地期望孩子得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教育,就是找到一个人的“生命方式”

经常有家长说,“我要好好教育教育孩子”;也有家长会讨论,“到底哪种教育适合我们家孩子”;更有专家学者说,“教育是开启每个命的钥匙”。那么,到底什么是教育呢?教育,到底是让孩子怎样更好的学习到知识,还是更好地成长呢?

我认为,教育,就是生活;生活,就是以哪种方式,去活着,就是我们常说的,生活的方式。但是,我又觉得,生活方式,在这里,其实是轻了。我所理解的教育,应该称之为:生命方式。就是选择哪一种方式,度过自己的生命。

生命最可贵的,不在于结果,而在于过程。而生命最精彩的,就在于每个人可以用自己的方式,去度过自己的一生。

当这种方式适合这个生命的时候,你就会发现这个生命充满着活力和激情——和外在的评判标准不一样,这种感受,只有生命的主体,也就是这个人才会知晓。

譬如有一种人,天性就是善良悲悯,他们觉得能够帮助到别人,就是自己人生价值的最大体现,譬如特蕾莎修女、圣雄甘地;也有另一种人,热衷于开创和创意,热爱用商业的创新,去影响和改变社会进程和生活方式,譬如苹果的乔布斯和维珍的布兰森;当然也有热爱思考,成为学者,热爱冒险,成为探险家,热爱钻研,成为发明家……

而这个地球上,有多少个人,其实就有多少种生命的方式。有的机缘巧合,表现的充分,就成为大家瞩目的对象,更多的,则是按照自己的方式,去度过一生。

但,就本质上,其实没有任何的不同。我所理解的最好的教育,就是帮助每一个孩子,去找到自己的生命价值。从事着自己喜欢的事情,过着自己想要的生活,这就足够了。

如果他所做的事情,还对社会有一些帮助,那就太好了,就算没有,也没有什么关系;他所过的生活,如果是健康幸福的,那就很完美了,如果不是,只要不影响他人,也没有什么关系。

因为,对于生命,每个人,只有他自己,才能对它负责。这是任何人都代替不了的,无论你是他的亲爹,还是亲妈。

孩子渴了,饿了,悲伤了,快乐了,只有他自己才知道。同样的,孩子的生命里,最需要什么,也只有他自己才知道。哪一种生命的方式,最适合自己,也只有他才知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家长选取哪种教育,其实是来源于自己的价值观

家长给予孩子哪种教育,其实是家长期待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度过怎样的人生。

作为家长,你所给予孩子的教育方式,就是你对生命的理解体现。说的通俗一点,就是你觉得一个人最宝贵的是什么,你就会不由自主地期望孩子得到。

譬如,你觉得一个人最宝贵的是平安和顺遂,你就会让孩子不要去冒险、拼搏,只要健健康康平平安安就好;如果你觉得一个人最宝贵的是个性和自由,你就会鼓励孩子做自己内心想做的事情,不要受到任何规则和制度的限制,追求自己的人生。

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往往有两种比较的方式。一种,是我是曾经这么度过人生的,并且我对自己很满意,那么,我就要把这么宝贵的人生体验,都教给你。另一种,是我曾经没有度过的人生,我现在很后悔遗憾,觉得如果那样的话我会很,那么,我就要告诉你,你应该学习我没有学到的,过着和我不一样的人生。

这本身,都没有错,都是爱的体现,也都是生命延续过程中最朴实和最基本的体现。但是,这种方式不能做得过于极端。一旦极端了,违背了孩子本身的发展诉求了,就是不好的教育了。

我们就拿商人的角色来说吧。很多商人自己做事业,做的很好,既有成就感,也过着自己认可的生活方式。于是,就像自己的孩子,也要和自己一样,不仅从小就给孩子进行各种相关的知识、技能、礼仪等的培训,甚至每天早餐的时候,让孩子看公司的财务报表。这就是典型的第一种类型。

我们再来看看第二种。也是商人,事业也做的很好,但一点也不喜欢剧烈的竞争,背负的巨大责任,更不享受繁重的会务和频繁的外出。那么,他就会告诫孩子,干什么都行,就是别做商人。然后,不仅不让孩子接触任何和商业有关的信息、知识,还会专门注意孩子的艺术、文学等等的培养。

可是,神奇的是,很多刻意培养下一代商业经营的家庭,孩子成为了艺术家;而刻意不想让孩子从商的,孩子却无比热衷于商业事业。

在现实生活中,这一点也不奇怪,几乎发生在每一个家庭里。说到这里,我是多么庆幸我们所生活的时代,已经没有了“接班”这种制度。这几乎是从一出生就决定每个孩子生命方式的,不知有多少孩子,成年后做着自己不喜欢的事情,而同样也有多少个孩子,渴望做他厌恶的事业。

但是,我又有很多的遗憾,就是现在还有很多的家长,在考虑给孩子哪种教育方式的时候,在犯着同样的错误。

在这里,我想说的是,无论那种教育方式,都没有对错之分,只有适合孩子与否。在选择哪种教育方式之前,一定要依据每个孩子的特性,而不是自己的人生经验。适合孩子的教育方式,就是最好的教育方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无论哪种方式,请尊重每个孩子的内在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与生俱来的某种东西,科学家叫它基因,哲学家叫它天分,宗教家叫它命运。我也说不清楚,这究竟应该叫做什么,不妨就笼统地称之为“内在”。

我相信,每个孩子都有着自己的内在。而且,每个孩子的内在,都是不一样的。这种内在,又分为两种,一种是性格品质,一种是才华技能。

于性格品质来说,大多是一诞生就体现出来的。养育过孩子的人都知道,就算刚刚出生的孩子,所表现出来的个性脾气都会不同。最明显的就是一个家庭里的兄弟姐妹,同样的父母,一出生就可以感觉到,有的孩子很乖巧,有的孩子很霸道,有的孩子很敏感,有的孩子很任性。这些,真的就是我们常说的“上天注定”,而且,很难改变和扭转的。

而且,我们所说的,“性格决定命运”,其实就是指的这一部分。家长无论要给予孩子怎样的教育,都要首先考虑到这个因素。否则的话,就会遇到很多的冲突和矛盾。

这部分,是孩子的根基,那么,才华和技能,则是生长在其上的枝条。这一部分,是随着孩子的身体成长,以及认知程度,还有知识学习的变化,逐渐呈现出来的。譬如,有的孩子性格活泼,随着开始掌握语言技能,就变成了一个小演员,能说会道爱表演。有的孩子生性沉稳,刚开始能够拿到东西,就会一个人琢磨很久,再大一点,还要研究内部的结构。

同样的,我们所说的,“知识改变命运”,指的大多是这一部分。家长无论想要孩子在哪些方面有很好的发展,也要考虑到这个因素,就是和孩子品行所一致的“天分”,顺应、鼓励,并发展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今天的改变,明天的收获

在一次家长的分享中,每个家长在一张纸上写下对孩子的期许,我们发现,有健康、幸福、坚毅、自由、幽默、、领导力、独立思考等等;同时,在另一张纸上写下我们认为孩子需要改变的一些方面,有磨蹭、多动、话太多、脾气暴躁、不讲礼貌等等。

为人父母,我很理解,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生活的很好。但是,我们也惊奇地发现,我们对孩子的期许,其实是我们认为孩子应该改进的源头。

也就是说,它们其实是一致的,当一个孩子磨蹭的时候,很可能是在认真独立思考问题;一个孩子多动的时候,很有可能是在培养行动能力和领导力。

我们期许的,和我们抱怨的,其实是一件事情!那么,错的是谁呢,孩子,还是家长?!

我一直都认为,“知识”是应该长在“性格”之上的,这才能构成统一的“内在”。有了这个统一的内在,我丝毫也不在乎一个孩子在数学课上看惠特曼的诗集,或者一个热爱数学的孩子从来不读文学经典。

理想的状态,是每个孩子都有属于自己的教育方式。可是,这可能吗?我认为是可能的。

在家里,家长要发现孩子的内在,并给予适合孩子发展的环境。在学校呢,则不进行标准化的教学,给予每个孩子更多的选择,更多的学习自由。

在纽约,已经有一位前GOOGLE的员工,创办了基于尊重每个孩子学习规律的学校Altshool。在那里,每个孩子可以根据自己的特性,选择上什么课,以及课程的进度。

而老师,则会根据这个孩子的所有学习数据,以及行为兴趣的评估,给孩子完全属于自己的课程表和评价体系。也就是说,一个10岁的孩子,可以上一年级的阅读,而同时上五年级的数学。反过来,也可以。

在这种教育方式之下,每个孩子都会发现自己比别人做的好的地方,同时也会发现自己有不如别人的地方。每个人都可以帮助别人,也需要向别人学习。自然,也就不会有“优生或差生“的评价体系了。

有人会问,这适合吗,会不会变成放羊班,让孩子失去了进取心?的确,我也不能对这种教育方式打包票。但是,我认为,这种教育在方向是对的。而且,尊重了每个孩子的成长。适合这个孩子的教育方式,对于这个孩子的生命,不就是最好吗?

在这里,我想解释一下为什么我对个性教育有如此大的热情。我是从师范专业毕业的,又从事了多年的教育出版,我特别反对老师用所谓的”优生和差生”来评判一个孩子。

要知道,如果老师用批判的眼光去看待,那么没有任何一个孩子是优秀的;如果老师用发现的眼光去看待,那么没有任何一个孩子是差等的。尤其是对一个孩子而言,最不应该的,就是过早地、蛮横地、强迫地给予孩子某个标签。无论这个标签是“差生”还是“优生”,都是不恰当的。

那么,类似Altshool这样的理想的个性教育方式,于我们遥远吗,我们永远也不会达到吗?

很神奇的是,就在北京的公立小学,就有自己编课本,全人教育(关注每个人智力、情感、社会性、物质性、艺术性、创造性与潜力的全面挖掘),大课制的学校。而且,也不设期末考试,而是进行五天的闯关游戏活动。分为将故事、数字游戏、唱歌跳舞等等的关卡,不打分数,只分过不过关。

所以,就算在中国现在的环境下,我们依然能够做很多事情,让我们的孩子能够相对自由个性的成长。我相信,这所学校之所以有如此大胆的举措,是和家长的要求、鼓励、支持密不可分的。

你多做哪怕一点,你的孩子就会因此而受益很多。而我们的学校、社会和每个家庭,其实都应该为个性化的教育,积极去努力。

所以,请多做一点,不要在乎别人的评价,因为你所改变的,是自己孩子的命运。

孩子发脾气,哭闹时,家长最好的方式不是讲道理,这样做才更有效

上周末晚上跟闺蜜去逛商场,等我们买完东西回去时天已经很晚了,这时候一个小男孩的哭声吸引了我们的注意,走过去一看才得知原来小男孩想要去儿童区那边的海洋球里玩,但是天色已经很晚,男孩的妈妈害怕太晚回去不安全,所以就没同意,谁知这个小男孩直接躺在地上撒泼打滚不走了,这时候妈妈生气的说道:“你要再不走,以后永远不会带你来这里了”谁知小男孩根本听不进去,反而哭的更起劲了……

现实生活中不少家长面对孩子的无理取闹、任性撒泼时都会选择用讲大道理的方式来对孩子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这样的效果往往不会太好,当孩子在淘气的状态下,心理和情绪都是及其不稳定而且是不受控制的,这时候讲一堆大道理对孩子来说根本就是对牛弹琴。

一、当孩子任性哭闹,情绪失控时,讲道理的教育方式并没用

人的自我控制和大脑结构之间存在着普遍的规律,其实人的大脑可以看成是一个复式楼房,在下层的大脑是掌管情绪的,上层的大脑是负责理智思考,做决策的。而孩子大脑的特点往往是:下层的大脑先于上层大脑发育,在孩子刚出生的时候下层大脑就已经发育的非常完善了,而上层大脑要等到二十五六岁的时候才能发育完善。

孩子不懂如何控制和管理自己的情绪,一遇到不顺心的烦心事时就会喜欢哭闹、发脾气,虽然现在大多数家长不提倡以暴制暴的棍棒教育,但对于一个完全没有道理概念,只知道吃喝玩乐的孩子来说讲道理无疑是在浪费时间,具体原因如下:

1、孩子注意力集中时间短

据相关研究显示,孩子的注意力集中的时间只有短短的5分钟,若这时家长总是对孩子喋喋不休的讲大道理,只会让孩子产生听觉疲劳,甚至还会激起孩子的逆反心理,从而使这个看似很有说服力的道理变的格外没有道理,所以家长这时候对孩子进行教育应该采取更加直接有效的方式。

2、不理解道理的真正意义

周国平曾说过:“对于我们成人的世界,所有的理解都包含着误解。”更何况是孩子呢?在孩子的世界里他们不懂成年人的做事规则,更不能理解为什么要这么做?孩子是通过实践来体验的,通过不断的试误从而得到经验的,而不是按照家长口中的大道理来认识事物的。

道理是一种逻辑思维的产物,若一个人想通过讲道理的方式改变别人的行为和想法,这得需要对方有很强的逻辑思维能力,这样才能对道理感同身受,但对于一个大脑还没发育完整的孩子来说,无疑是难上加难,而家长对孩子讲道理只是站在自己的立场上试图说服孩子,并没有考虑孩子感受,所以想要终止哭闹的第一步就是要接纳孩子的情绪。

二、孙俪分享育儿经:你的一个拥抱效果更好

孩子哭闹不止总是有他的原因的,排除疾病因素外,有可能是孩子的某种需求没达到理解,或者是没有得到父母的关注,又或者是因为逆反心理想要试探父母的底线。但这些大多是家长们最容易忽视的问题,家长们在面对这种情况时总是想迫切的掌控局面,不是通过讲道理,就是通过暴力来解决,最终让孩子达到妥协……

家长的这些做法往往忽视了孩子的情绪,孩子的情绪没有得到尊重和理解,便会更加变本加厉。孙俪曾经在微博分享过一则关于自己7年的育儿心得,她说道:“当孩子产生不满情绪时,家长最重要的是要给孩子一个拥抱……”

儿童教育专家金伯莉·布雷恩曾提到过:“孩子任性、发脾气是因为他们的生理和情感的发育超过了自身的沟通能力。” 确实当孩子无法表达自己的情感时,便会通过这样一种方式来宣泄,而家长总是对孩子的这种情绪云里雾里模糊不清,不知道孩子到底想要表达什么,家长越不懂,孩子就越会通过哭闹,发脾气等这样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不满,久而久之就会形成一种恶性循环。其实这时候的孩子只是在寻求你的关注,家长只需要一个拥抱就能平复孩子的情绪,孩子的情绪得到纾解,自然而然就会“有话好好说”。

三、只有解决了孩子需求,父母才能理顺孩子的脾气

孩子哭闹大部分原因是因为内心的需求得不到满足而导致的,家长可以不满足孩子的需求,但不能不关注到孩子内心的需求,孩子通过哭闹的行为来达成自己的目的是不好的,但却不能否定孩子内心的需求,并且一定要满足孩子的内心需求。

1、接纳孩子的情绪,与孩子产生共情

当孩子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时,家长要做的最重要一步就是要先平复孩子的情绪,这时候可以跟孩子产生一些肢体接触从而达到共情,比如抚摸孩子的背部,把孩子抱在怀里安抚等等,这些方式都可以让孩子感觉自己的情绪是被父母理解的,是被尊重的,从而便会对父母慢慢敞开心门。

2、让孩子说出自己的顾虑,并跟孩子进行交流

让孩子说出自己的真实需求,注意当孩子在诉说的过程中家长一定要认真倾听,不要急于评价,要让孩子感受到你是在认真听他讲话,他是被尊重的,孩子讲完后,若孩子的需求合理,那家长就要全部满足他,若孩子的需求不合理,那家长就要跟孩子商量“我们可不可以在某某时间,某某地点,再来实现你的这个要求呢?”,当然这一招可能对某些孩子来说并不适用,这时候家长就要用温和而坚定的语气让孩子明确你的底线在哪。

3、事先约定规则,教会孩子理性满足自己的要求

对于经常发脾气的孩子来说,家长要通过适当的方式先给孩子约定好规则,并要求孩子学会理性控制自己的情绪并满足自己的需求。例如当带孩子去买玩具的时候家长可以事先跟孩子约定好,“你是个小大人了,妈妈给你一项权利,今天到玩具店可以自己挑选一件喜欢的玩具,但是尽量不要跟家里的玩具一样好吗?”因为这时候孩子的自主意识已经得到发展,他们渴望自己被当成一个具有独立意义的人来看待,因此对于这个规则他们也会努力坚守,最终能够理性的满足自己的要求。

当孩子哭闹、发脾气时家长切忌在一旁唐僧式的讲大道理,唠叨不停,只需要向孩子传递一个信号,父母是接纳你、理解你的,这样问题就得到了一半的解决。

今日互动话题:各位家长,您家孩子发脾气时,您通常是怎么处理的呢?欢迎大家留言与小欣妈妈一起探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脾气坏的孩子怎么教育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