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作品集审核和评估方面,艺雀艺术设计概论考研真题史论有什么具体的要求和标准?是按照院校的要求来的吗?


2023-03-14 11:13
来源:
艺术史论解析官发布于:山东省
荷尔拜因一生勤于创作,肖像画、宗教画与版画作品皆很丰富,艺术风格以精细绵密、清逸淡雅见长,在写实传真力求形似这一点上极有成就。荷尔拜因在与伊拉斯谟和穆尔接触后,艺术中充满了人文主义思想,它表现为宗教作品中的理性怀疑以及一种经久的、不安的追寻,寻找在肖像的表象后面人的深刻含意。
汉斯荷尔拜因 Hans Holbein (1497/1498~1543) 德国画家。生于奥格斯堡,本于英国伦敦,荷尔拜因的父亲是德国奥格斯堡地方的一位画家,史称老汉斯·荷尔拜因,因此他为小小荷尔拜因的绘画成就尤著,是德国文艺复兴美术主要代表,与A.丢勒、荷尔拜因。M.格吕内瓦尔德齐名。荷尔拜因自幼从父学画,18岁时迁居瑞士的巴塞尔,后又游历意大利,他曾访问过米兰,他在那里见识了达芬奇的作品。深受意大利文艺复兴诸大师的思想和艺术影响,同时与德国的人文主义者过从甚密,逐渐成为一个人文主义画家。荷尔拜因一生勤于创作,肖像画、宗教画与版画作品皆很丰富,艺术风格以精细绵密、清逸淡雅见长,在写实传真力求形似这一点上极有成就。主要代表作品有:《两个外交家》《埃拉斯穆斯像》《尼古拉斯·克拉策》《最后的晚餐》《圣母前的迈尔像》《女人、鸟、松鼠》等,其中以画肖像画最为著名。
德国绘画在16世纪时出现了三位具有世界意义的大师:丢勒(1471-1528)、格吕内瓦尔德(约1470/75-1528)、荷尔拜因(1497-1543)。其中以荷尔拜因的年龄最小, 荷尔拜因的故乡是奥格斯堡,它是德国南部最大的工商业都市,画家也基本上在这一带活动,1515年他来到瑞士的巴塞尔并长期居留下来,在那里他画插图、铜版画组画、圣经故事壁画以及油画和素描,他还曾经为书籍设计过图案和字样。但是他最有成就的方面是油画和素描的肖像画创作。后来在1529年荷尔拜因32岁时定居英国,成为享利八世的宫廷画家。在以后的年代里荷尔拜因为王公贵族画了众多当像。他的当像画继承了丢勒所奠定的现实主义传统,并在此基础上创造了简约传神的肖像画风格。他决不矫揉造作地去故意美化和粉饰人物,往往以高度写实的手法,忠实地描绘自己对对象的直观感受和理解,画面具有一定的深度。他所画的人物有德意志、瑞士、英国、法国社会各阶层,从国王贵族、政府官僚、教会人士到学者、骑士和普通市民他能在肖像画中抓住各类人物的典型气质进行表现,显现了画家丰富的阅历和敏锐的观察力。由于技艺超群,小荷尔拜因倍受赏识并名声远扬,故获得了16世纪艺术家所能得到的全部荣誉。他的中晚期岁月,都是在伦敦度过的,全力为亨利王和王室效忠。
荷尔拜因的素描艺术高度超过了他的油画。他的素描作品,有着精湛绝伦的艺术造诣.堪称世界一流素描人师之作。精美的油画后面都有一幅精致的写生素描,他的线条准确到位灵动自如,依据线条的粗细、浓淡以及转折变化,暗示出人物头像的内部结构关系,而运用在衣饰等部位的线条则放松自如,具有简洁活泼的感觉。在他的素描肖像中,虚与实的对比和平衡蕴涵着生气和韵律,捕种美的闪光。他处理画面与众不同,往往是刻画头部遵循明暗规律,而表现衣纹又以线为主,有的褶纹仿佛以中国的白描法画出,但整个画面又十分协调,构成完美的整体。他的画像中丝毫没有戏剧性,丝毫不引人注目,但我们观看的时间越长,似乎画像越能揭示被画人的内心和个性。荷尔拜因性情乎和朴实,画风谨慎稳健。罗丹说:“他的素描没有佛罗伦萨画派的温婉,他的色彩没有威尼斯画派的艳媚。在荷尔拜因的线条和色彩中,有一种或许在别的画家那里所找不到的力量一一庄严和内在的意义。” 荷尔拜因的人生信念是理想、深沉、执著、正统。大师熟知生命的光彩,也懂得生命的悲剧,其毕生的艺术活动显示了他的独立精神民族特色和丰富与性格化的绘画语言。
1533年规格:207cmx209.5cm 材料板蛋彩
《大使们》名列西方艺术最伟大的肖像画作品之一,描绘的是担任过大使的波利西勋爵和主教乔治 . 德塞费形象。这位主教是一位著名的学者和音乐爱好者,也是当时同情 路德派教义的极少数法国主教之一。小荷尔拜因以画中打开的赞美诗集所写的路德教派赞美诗,显示这位主教的思想。画中两人身穿丝绸华服,傲然挺立,宣扬他们 既是拓展人类知识的学者,又是权贵显赫的贵族 ; 卓上摆放的音乐、天文学、制图学的物品,显示其丰富的学识和兴趣。在画的前景中有一个变了形的骸头,人物 帽沿上也有个,小荷尔拜因借此来暗喻死亡的信号,强调人类的成就都只是虚幻无常、转瞬即逝的东西。他着力表现出人物的社会地位、性格特征和心理状态,并吸收了意大利式的肖像画技法。显然,画家并未矫揉造作地去故意美化、粉饰画中人物,而是以直观的、高度写实的手法忠实地记录了自己的感受和理解。但是贵族习气的呆板和矜持也给作品带来了僵化的痕迹,这与迎合当时宫廷趣味的“矫饰主义风格”有关。
荷尔拜因《亨利八世》:木板油画 罗马
小汉斯.荷尔拜因擅肖像画,自小跟随父亲学画的他绘制的肖像画贴近北方的写实主义传统,同时又受到意大利绘画中对构图与人体比例结构理念的影响。小汉斯.荷尔拜因在英国最重要的赞助人就是国王亨利八世,他 1537 年正式成为英国皇家画师,《亨利八世》是这一时期里最杰出的作品。
荷尔拜因借鉴了丢勒在 1500 年所画的自画像,将亨利八世表现成正面。这种通常表现神圣题材的角度表现了这位帝王所拥有的巨大权力和野心,画中人一直力图将英国建设成像查理五世统治下的神圣罗马帝国和弗朗西斯一世统治下的法国一样的强大国家,并在后两者的博弈冲突中寻找机会壮大自身。画中人桀骜不驯的性格被表现得入木三分,宽大的身躯象征这位帝王所拥有的强大王朝,衣服的华丽描绘显示出亨利八世的奢华和富足,画中人的姿势虽然略有僵硬,却更体现出强硬和笃定。
《死神的舞蹈》是荷尔拜因创作的具有代表性的一套木刻组画,在版画史上是具有不朽意义的作品组画共四十一幅,作者在小巧精致的画幅中,生动地刻划了死神伴随着各阶层的 人物进行各种各样的活动,作者赋予死神以鲜明的性格和对待不同事物的态度,它往往是对有钱人、权贵者表示凶狠,而对穷人、下层劳动人民都是温和善良。这无 疑地是作者自己的精神在画面上的体现。荷尔拜因的作品细致、完整而富于概括力。他笔下的人物显得十分生动、自然,尽管在方寸的板面上,也表现了作者高度认 真严肃的创作态度与出类拔萃的艺术表现力。英国的木刻家,又是木刻史家道格拉斯·布里斯在他的著作<世界木刻史>中,对行尔拜因的木刻作品给 以高度评价。
《伊拉斯漠像》中的主人公伊拉斯漠,是当时尼德兰具有鲜明反封建、反教会思想的人文主义学者,也是《愚人颂》一书的作者。小荷尔拜因很早就闻其大名,后在朋友 的引见下与其相识并成为至交。小荷尔拜因在 1523 ~ 1524 年间,先后为伊拉斯漠画了三幅肖像画,这是其中最杰出的一幅。画面描绘了伊拉斯漠侧身而坐、 闭目凝思的一瞬间。他身穿黑袍,头戴黑帽,正闭目沉思、全神贯注地思索问题。高挺的皇梁,浓密的眉毛,紧闭的嘴唇透露出一种哲人的睿智和思索的快感,甚至 还有嘲讽和挪揄的味道。那伏案疾书的双手,正握着一支长笔,洁白的书纸上已经书写下了几行鞭挞时弊、树立新风的名言警句。他的左手指上还戴着个熠熠生辉 的宝石钻戒,暗示着主人公光明磊落的人格和永远光芒的思想。这幅画采用了侧身而坐、闭目凝思的构图,这种看似简单的造型,其实是肖像画中最不容易发挥好的 姿态,因为这种架构留给画家的表现空间极小。画家必须通过极为简单传神的肢体或者表情的生动刻画而达到一种画龙点睛般的效果,很有以少胜多,四两拨千斤之 势。在这幅画中,画家的表现无疑是极为出色的,他把全画的焦点集中在人物的面部和双手上。通过对人物眯缝的双眼紧闭的嘴唇以及高挑的鼻梁的细致描绘,把 伊拉斯漠和蔼可亲、可敬可佩的外部形象以及坚强勇敢、聪明睿智、沉着稳健的内心世界都刻画得栩栩如生,活灵活现。这是极为难得的,如果没有扎实的写实功 底,不能对人物言行举止以及内心世界有一定的了解和把握,是很难取得这种艺术效果的。人物的双手和面部的表情是浑然一体,密不可分。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当前位置:
首页
教育 知识百科 物是人非独自伤怀 精选回答 厚乳和牛奶的区别:两者的口感是不同的,相对而言,厚乳的口感比牛奶的口感要更加醇厚一些,吃起来更加的绵密,有点类似于一些甜度比较高的食物,比如巧克力等,厚乳当中的热量是比较高的。牛奶的甜度与厚乳相比是比较低的。厚乳和牛奶的营养价值是不同的,厚乳奶茶要比普通牛奶的营养价值更高,两者的原料都是牛奶,但是采用的工艺是不同的,厚乳采用了低温膜分离生产,这样生产出来的厚乳比较厚重,口感更好,非常适合用来制作奶茶或者是咖啡。 静水流深 2023-08-28 16:44:56相关推荐1-2021-4041-6061-8081-100101-120121-140141-160161-180181-2001-2021-4041-6061-8081-100101-120121-140141-160161-180181-200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艺术设计概论考研真题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