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问题 向氧化铝,三氧化二铁价格,二氧化硅,氧化镁中加盐酸 那几个会反应?

当前位置:
>>>工业上用铝土矿(主要成分是Al2O3,还有少量的Fe2O3、SiO2)提取冶..
工业上用铝土矿(主要成分是Al2O3,还有少量的Fe2O3、SiO2)提取冶炼铝的原料氧化铝.工艺流程如下图:(1)原料A的名称是______,步骤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2)滤液1中要加入稍过量原料B,原料B的化学式是______,步骤②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3)步骤③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4)如果省去步骤①,即溶解铝土矿是从加入原料B开始,后续操作不变,则会对氧化铝的提取有什么影响______.
题型:问答题难度:中档来源:南京模拟
由工艺流程可知步骤③通入的为二氧化碳,生成的沉淀为氢氧化铝,所以滤液②含有AlO2-.步骤②应加入氢氧化钠,所以滤液①中含有Al3+,步骤①应为加入盐酸,除去SiO2.(1)由上述分析可知,步骤①加入盐酸,除去SiO2,所以原料A为盐酸,氧化铝与酸反应离子方程式为Al2O3+6H+=2Al3++3H2O,氧化铁与盐酸反应离子方程式为Fe2O3+6H+=2Fe3++3H2O.故答案为:Al2O3+6H+=2Al3++3H2O;Fe2O3+6H+=2Fe3++3H2O.(2)步骤①加入过量盐酸,滤液①中含有Al3+、Fe3+、H+等,应加入氢氧化钠,除去铁离子,将铝离子转化为AlO2-,反应为&H++OH-=H2O,Fe3++3OH-=Fe(OH)3↓,Al3++4OH-=AlO2-+2H2O.故答案为:NaOH;&H++OH-=H2O、Fe3++3OH-=Fe(OH)3、Al3++4OH-=AlO2-+2H2O.(3)滤液②含有AlO2-,步骤③通入二氧化碳,与AlO2-反应生成的沉淀为氢氧化铝,反应化学方程式为NaAlO2+CO2+2H2O=Al(OH)3↓+NaHCO3.故答案为:NaAlO2+CO2+2H2O=Al(OH)3↓+NaHCO3.(4)若用NaOH溶液溶解铝土矿,则有部分SiO2溶解在NaOH溶液中生成硅酸钠,通入二氧化碳会生成硅酸沉淀,最后使加热制得的Al2O3混有SiO2杂质.故答案为:若用NaOH溶液溶解铝土矿,则有部分SiO2溶解在NaOH溶液中生成硅酸钠,最后使加热制得的Al2O3混有SiO2杂质.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工业上用铝土矿(主要成分是Al2O3,还有少量的Fe2O3、SiO2)提取冶..”主要考查你对&&氧化亚铁,氧化铁,四氧化三铁,氢氧化亚铁,氢氧化铁&&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氧化亚铁氧化铁四氧化三铁氢氧化亚铁氢氧化铁
氧化亚铁:
(1)色态:黑色粉末 (2)溶解性:不溶于水,不与水反应,溶于盐酸、稀硫酸生成亚铁盐。 (3)稳定性:不稳定,在空气中加热时迅速被氧化成四氧化三铁 (4)氧化性:(高温下)被CO、H2、Al、C、Si等还原&& (5)还原性:在空气中加热氧化为Fe3O4 氧化亚铁:
(1)色态:黑色粉末 (2)溶解性:不溶于水,不与水反应,溶于盐酸、稀硫酸生成亚铁盐。 (3)稳定性:不稳定,在空气中加热时迅速被氧化成四氧化三铁 (4)氧化性:(高温下)被CO、H2、Al、C、Si等还原 (5)还原性:在空气中加热氧化为Fe3O4 铁的氧化物:
氧化亚铁的化学性质:
铝热反应:2Al+3FeO=(高温)=Al2O3+3Fe
与非氧化性酸反应:FeO+2H+==Fe2++H2O
与氧化性酸反应:3FeO+10H++NO3-==3Fe3++NO↑+5H2O&氧化铁:
化学式Fe2O3,溶于盐酸,为红棕色粉末。其红棕色粉末为一种低级颜料,工业上称氧化铁红,用于油漆、油墨、橡胶等工业中,可做催化剂,玻璃、宝石、金属的抛光剂,可用作炼铁原料。(1)色态:红色粉末,俗称铁锈(铁红) (2)溶解性:溶于盐酸、稀硫酸生成+3价铁盐;难溶于水,不与水反应。 (3)氧化性:高温下被CO、H2、Al、C、Si等还原 氧化铁的化学性质:
铝热反应:2Al+Fe2O3=(高温)=Al2O3+2Fe
与强酸反应:Fe2O3+6H+==2Fe3++3H2O
与还原性酸(HI)反应:Fe2O3+6H++2I-==2Fe2++3H2O+I2铁的氧化物:
四氧化三铁:
又称磁性氧化铁,具有磁性的黑色晶体,不溶于水,具有优良的导电性。四氧化三铁的性质:
(1)色态:具有磁性的黑色晶体(2)别名:磁性氧化铁、氧化铁黑、磁铁、磁石、吸铁石、偏铁酸亚铁 (3)矿物:磁铁矿 (4)溶解性:不溶于水,与酸反应生成+2、+3铁盐 (5)稳定性:稳定 (6)还原性:在高温下,易氧化成三氧化二铁。4Fe3O4+O26Fe2O3 (7)氧化性:在高温下可与还原剂H2、CO、Al、C等反应。 铁的氧化物:
氢氧化亚铁:
化学式为Fe(OH)2,白色固体,难溶于水,碱性较弱,可与常见酸反应;在空气中易被氧化,白色→灰绿色→红褐色。反应方程式如下:(1)(2)(3)氢氧化亚铁的性质:
氢氧化亚铁极易被氧化,水中的溶解氧就可以把它氧化。4Fe(OH)2+O2+2H2O=4Fe(OH)3   4Fe(OH)2+O2=△=2Fe2O3+4H2O铁的氢氧化物:
氢氧化亚铁的制备:
因Fe(OH)2在空气中易被氧化,4Fe(OH)2+O2+2H2O===4Fe(OH)3,故Fe(OH)2在水中不能稳定存在,在实验室制取Fe(OH)2时,一定要用新制的亚铁盐和先加热驱赶掉O2的NaOH溶液,且滴管末端要插入试管内的液面以下,再滴加NaOH溶液,也可以在反应液面上滴加植物油或苯等物质进行液封,以减少Fe(OH)2与O2的接触。关于Fe(OH)2制备的方法很多,核心问题有两点,一是溶液中溶解的氧必须除去,二是反应过程必须与O2隔绝。
1、操作方法:在试管里注入少量新制备的硫酸亚铁溶液,再向其中滴入几滴煤油,用胶头滴管吸取氢氧化钠溶液,将滴管尖端插入试管里溶液液面下,逐滴滴入氢氧化钠溶液,观察现象。另外,为使氢氧化亚铁的制备成功,先将硫酸亚铁溶液加热,除去溶解的氧气。   实验现象:滴入溶液到硫酸亚铁溶液中有白色絮状沉淀生成。白色沉淀放置一段时间,振荡后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   注:白色沉淀:Fe(OH)2;灰绿色沉淀:Fe(OH)2和Fe(OH)3的混合物;红褐色沉淀:Fe(OH)3方法的改进:可在液面上滴加苯或者油进行液封,可有效防止氧的溶解。
【典例】 Ⅰ.用不含Fe3+的FeSO4溶液与不含O2的蒸馏水配制的NaOH溶液反应制备。(1)用硫酸亚铁晶体配制上述FeSO4溶液时还需要加入________。(2)除去蒸馏水中溶解的O2常采用________的方法。(3)生成Fe(OH)2白色沉淀的操作是用长滴管吸取不含O2的NaOH溶液,插入FeSO4溶液液面下,再挤出NaOH溶液,这样操作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Ⅱ.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用NaOH溶液、铁屑、稀H2SO4等试剂制备。(1)在试管Ⅰ中加入的试剂是________。 (2)在试管Ⅱ中加入的试剂是________。(3)为了制得Fe(OH)2白色沉淀,在试管Ⅰ和Ⅱ中加入试剂,打开止水夹,塞紧塞子后的实验步骤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这样生成的Fe(OH)2沉淀能较长时间保持白色,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Ⅰ.(1)稀H2SO4、铁屑 (2)煮沸 (3)避免生成的Fe(OH)2沉淀接触O2而被氧化 Ⅱ.(1)稀H2SO4和铁屑 (2)NaOH溶液 (3)检验试管Ⅱ出口处排出的H2的纯度,当排出的H2已经纯净时再夹紧止水夹 (4)试管Ⅰ中反应生成的H2充满了试管Ⅰ和试管Ⅱ,故外界O2不易进入
2、电化学制备【典例】 由于Fe(OH)2极易被氧化,所以实验室难用亚铁盐溶液与烧碱反应制得白色纯净的Fe(OH)2沉淀。若用下图所法实验装置可制得纯净的Fe(OH)2沉淀。两极材料分别为石墨和铁。①a电极材料为_______,其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②电解液d可以是_______,则白色沉淀在电极上生成;也可以是_______,则白色沉淀在两极之间的溶液中生成。 A.纯水 B.NaCl溶液 C.NaOH溶液 D.CuCl2溶液③液体c为苯,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在加入苯之前,对d溶液进行加热处理的目的是___________。④为了在短时间内看到白色沉淀,可以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A.改用稀硫酸做电解液 B.适当增大电源电压 C.适当缩小两电极间距离 D.适当降低电解液温度⑤若d改为Na2SO4溶液,当电解一段时间,看到白色沉淀后,再反接电源,继续电解,除了电极上看到气泡外,另一明显现象为___________。【答案】:①Fe;Fe-2e-=Fe2+ ②C;B ③隔绝空气防止Fe(OH)2被空气氧化;排尽溶液中的氧气,防止生成的Fe(OH)2在溶液中氧化 ④B、C ⑤白色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氢氧化铁:
红褐色固体,难溶于水,易与酸反应;加热可分解生成氧化铁。反应方程式如下:(1)(2)(3)氢氧化铁胶体的制备:
操作步骤:将烧杯中的蒸馏水加热至沸腾,向沸水中滴加5~6滴饱和FeCl3溶液,继续煮沸至呈红褐色为止。离子方程式:Fe3++3H2O=(加热)=Fe(OH)3(胶体)+3H+铁的氢氧化物:
发现相似题
与“工业上用铝土矿(主要成分是Al2O3,还有少量的Fe2O3、SiO2)提取冶..”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130838113953202081215183213062243743如何在含有少量二氧化硅、三氧化二铁杂质的氧化铝混合物中提取纯净的三氧化二铝?_百度作业帮
如何在含有少量二氧化硅、三氧化二铁杂质的氧化铝混合物中提取纯净的三氧化二铝?
把混合物用NaOH溶解,过滤除掉三氧化二铁杂质,再在滤液中加入酸调成弱碱性析出Al(OH)3沉淀,沉淀加热脱水就得到纯净的三氧化二铝
怎么还会和氨水反应? KAl(SO4)2微弱的水解得到Al(OH)3,但量很少,大部分还是Al3+存在,可以与氨水反应。
先加足量盐酸,用过滤去除二氧化硅,滤液为氯化铁和氯化铝。再加足量烧碱溶液,用过滤去除氢氧化铁,滤液为四羟基合铝酸钠。通入足量二氧化碳并过滤可得氢氧化铝,灼烧该沉淀可得氧化铝。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回答者:高中化学 COOCO.因你而专业 !
你好!请或
使用次数:0
入库时间:
某氧化铝样品中含有氧化铁和二氧化硅杂质,(二氧化硅不溶于盐酸)现欲制取纯净的氧化铝,某同学设计如下的实验方案。回答下列问题:
(1)沉淀A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___,沉淀B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___,滤液A中含有的阳离子为&&&&&&&&&&& 和&&&&&&&&&&& ,滤液B中的含铝元素的化合物化学式是_________&&&&&&&&&&& ____;
(2)步骤②中,加过量的氢氧化钠发生的两个反应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 ,
&&&&&&&&&&&&&&&&&&& &&&&&&&&&&&&&&&&&&&&&&&&&&&&&&&&&&&&&&&&&&&&&&。
(3)步骤③的离子方程式为&&&&&&&&&&&&&&&&&&&&&&&&&&&&&&&&&&&&&&&&&&&&& 。
若所加的盐酸为过量,又能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
(4)在操作②中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
(5)步骤④的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SiO2& Fe(OH)3&& Fe3+& Al3+& Na[Al(OH)4]
(2)Fe3++3OH-= Fe(OH)3↓&& Al3++4OH-=[Al(OH)4]-
(3)[Al(OH)4]-+H+ = Al(OH)3↓+ H2O&& Al(OH)3+3HCl = AlCl3+3H2O
(4)烧杯&& 玻璃棒&& 漏斗
(5)2Al(OH)3=== Al2O3+ 3H2O
如果没有找到你要的试题答案和解析,请尝试下下面的试题搜索功能。百万题库任你搜索。搜索成功率80%您现在的位置: >
二氧化硅、三氧化二铁、二氧化钛、三氧化二铝、氧化钙、氧化镁、钾、钠、三氧化硫、五氧化二磷
咨询热线:
检测分类&地矿/煤炭检测
样品名称&煤产品
检测项目&二氧化硅、三氧化二铁、二氧化钛、三氧化二铝、氧化钙、氧化镁、钾、钠、三氧化硫、五氧化二磷 检测标准&煤灰成分分析方法GB/T 熔片法Thermo ARL ADVANT’XP+ X射线荧光光谱仪测定硅酸盐中的常量元素ZBF-3.74-2005全谱直读ICP法测定煤及煤灰中的23种主、次、微量元素ZBF-3.67-2003
标签 && && && && &&
浏览二氧化硅、三氧化二铁、二氧化钛、三氧化二铝、氧化钙、氧化镁、钾、钠、三氧化硫、五氧化二磷的用户还浏览了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矿产实验研究所&
岩石矿物、水、宝玉石及饰品、土壤、煤、金属及合金、食品、饲料、肥料、生物样品
按产品字母分类:
向千余家检测机构求助
在此求助,千余家专业机构、数万名专业人员将给您帮助!
Copyright &201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所有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高中化学方程式默写(1)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6页免费10页免费35页免费16页免费17页免费4页免费6页免费10页免费4页免费4页免费
高中化学方程式默写(1)|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你可能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高中化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