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运用现代远程教育资源提高课堂教学模式效益的研究》

发挥现代信息技术优势,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当前位置: ->->正文
发挥现代信息技术优势,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作者:南安市温成中学&&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访问次数:
  历史的车轮已驶入了一个全新的信息时代,网络已经成为人类最重要的工具,它对学校教育的影响是巨大而且深远的,有人在对教育发展史进行了深入分析后,得出一个结论:教育技术的每一次进步,都会带来教育方法和学习方式的革命性的变革。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是现代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对教育的要求,是教育改革的需要。  近年来,我校一直在积极推动和促进现代教育技术在学校工作中的开发和应用,在教育教学改革的实践中,对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教育技术优化教学过程,高效益地造就出一大批适应社会需求的现代化人才进行探索。在我校,运用网络技术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的意识不断增强,在常规教学活动中广泛使用网络技术,这已经成为课堂教学不可或缺的主要手段,同时也为教学改革开辟了新的天地。网络运用于教育教学,促进学生自主化的学习已成为一种课堂教学改革的必然选择。研究如何有效地利用网络提高教学效益,促进学生发展是广大教师实践的需要。  在实践中,我们体会到:新课改要在全新的理念指导下进行实践才会取得良好的效果;运用现代手段构建现代化的课堂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教师队伍建设是取得良好教育教学效果的命脉。  一、利用网络资源优势开展理论学习,树立新观念,指导新实践。  当前新形势下的我们清醒地认识到:教育和帮助教师树立新的教育观念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前提,也是适应新课改的要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指出: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利的学习工具。因此,我们加大了信息技术资源的投入,进行了信息技术与学习活动的整合,扩充了学习资源。  从2000年以来,我校充分发挥"侨牌"作用,多次争取华侨对学校信息技术教育设备的投入。华侨先后慷慨捐资100余万元,建起了具有前瞻性的、现代化信息技术设备和网络平台。我们充分利用现代化网络平台开展教师理论与业务学习,学校制定了教职工的教育理论学习计划,建立了教师学习网页,开辟了理论前沿、校长信息、教海探幽、科研培训、校内示范、一试身手等栏目。"理论前沿"栏目汇集了新课程通识学习的理论文章供教师学习;"校长信息"栏目汇集了由校长推荐的学习信息;"一试身手"为互动栏目,即将你学习后的感受及疑问以论坛的形式进行交流……促进了教师教育观念转变,有助于在教育实践中教育应面向全体学生转变,教育方法上应向学生为主体的转变。教育观念转变教师才会有全新的教育实践行为。  二、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开展课堂教学研究,以促进教学质量提高。  高信息时代的来临,使以计算机网络与多媒体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与教育的结合越来越密切,信息科技教育已成为学科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另一方面信息技术在课堂中的广泛应用成为促进教学改革与发展的动力。它的最大的优势在于拓展了教学、学习的时间与空间,教育教学资源不再局限于教师和学校。  1、将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融入课堂教学中,实现课程整合。  有了这些现代化信息技术设备和网络平台,如何在教育中使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充分发挥作用,提高教学效率、突破重点难点,甚至在技术的支持下改革现有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和教学观念,这就是课程整合问题。我校已由多媒体辅助教学阶段发展到现代化教学手段与课程的整合阶段。所谓课程整合,就是要把各种技术手段完美地融合到课程中,就象老师在教学中使用黑板和粉笔一样自然、流畅。要达到"课程整合"的目标,老师不仅要熟练掌握技术手段,更重要的是要深刻了解教育的本质,了解本学科教学的根本目的,了解教学中的难点所在,了解传统教学的优点和局限性,结合技术所提供的能力更好地进行教学活动。在实现这一转变过程中我们提出了课堂教学"大容量、快节奏、分层次、高效益"的具体要求。重点完成以下三项工作:第一,强化备课,工夫在课前。教师除了认真钻研教材、备教学目标、备教学环节、备教法和学法以外,还要备教学最新信息、恰当的教学手段。第二,重教学技能,着力在课内。教师要作到每堂课优质高效,虽不倡导哪一种固定的教学模式,但必须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第三,培养学习方法,发挥在课后。新课程的启动,改变了学生的学校生活,也改变了学生的学习生活。课本知识仅仅是学习生活的一部分,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我们倡导、鼓励学生在网上获取积极信息和知识。  通过课程整合实验的推动,激发教师使用教育技术的内在动机,教师能从学科的角度需求出发来使用电脑,真正发挥了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功效。我校50岁以下的教师经过了从使用现有课件---修改课件---制作课件,现在人人都能非常自然地使用计算机进行教学,教师们在教学中先后制作了各种形式的辅助教学的多媒体课件近两百件,其中在市、县评比中获奖的有多件,教学手段的变化,促进了教学模式的转变,教学中基本上不再有教师灌输式的教学方式,而更多的是教师提出问题或布置任务,师生共同进行讨论和探究,并随时使用电脑等工具,展示教学内容,探索知识奥秘,进行师生间、生生间的充分互动,学生喜欢课程的数量和范围均明显增加。  2.利用网络资源的优势,开展新的教学模式的尝试  计算机教室不再仅仅是被计算机老师用来进行计算机学科教学,其他学科也经常使用计算机教室,我校各学科率先开展了网络教学。我们引进了部分教学资源库与我校教师积累的素材共同形成了学校课堂教学资源体系,专门安排了一个计算机教室用于其他学科教师开展网络教学。   有这么一种课堂,课堂里看不见教师指点江山,激扬文字,也看不见学生无精打采,只见学生头戴耳机,手执鼠标,时而各自根据自己的学习进程浏览学习老师制作的多媒体课件,时而七嘴八舌激烈讨论,时而通过BBS讨论组争先恐后发表看法,一位学生很快通过了教师设置的问题,鼠标一点,进入了教师特别为学有余力的学生准备的网页……实现了因材施教的目的。  在课后,部分学生通过图书馆电子阅览室到因特网上继续查阅自己感兴趣的话题。整个教学过程看起来是在一个教室里进行的,但教学环境却是虚拟因特网环境,也就是说,学习者如果分散在校园各教室、实验室、图书馆,通过校园网络同样可以进行这样的学习和讨论,给学生创造一个轻松、高效的教学环境。教学过程中教师提供了很多网站,学生几天几夜都看不完,这样使学生明白在这信息爆炸时代,比学会多少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会如何获取知识,如何在最短的时间里找到需要的知识,并如何利用这些知识进行创新。  这样的课堂模式实际上完全改变了我讲你听的师生关系,实现了真正的课堂教学民主,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得到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充分保证。而这样的课堂教学氛围只有具有了先进的教育观念的教师,借助现代教育技术进行大胆地应用实践才能达到。  三、借助网络资源的优势,实施可行的校本培训,为学校持续发展提供人力资源保障。  学校管理的根本的目的之一是实现教师专业发展,学校的每一层级的培训和每一项要求都是为教师的成长奠基,为学校的持续发展提供人力资源保障。我们体验到在实践中培训、在探索中成长的校本培训之路。  近年来,为使教师在实践中快速成长,通过学习思考、交流研讨、课题研究、专家引领等方式,构建"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和管理机制。学校每学期举办一届旨在不断推进课改的"创新杯"教学大赛。本学期的以"实践、反思、创新"为主题的"创新杯"教学大赛,从迎接新课改、学习新课改、实践新课改、体验新课改的宗旨出发,充分利用网络等电教手段,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参加人员有教学经验丰富的老教师、有中青年骨干教师、有参加工作不久的青年教师等50余人次。活动内容包括说课、上课、反思、评课等,大大激发了广大教师潜心钻研、大胆实践、不断反思、参与课程改革的积极性,促进了教师们创造性地使用好新教材,努力探索适应学生学习的教学途径和教学方法,加快了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步伐。学校设立了教育论坛、新课程理论研讨、研究性学习研究会。定期举办公开教研活动,活动中集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于一体,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使培训更加具体化,更加贴近教学实际。网站推出BBS、MAIL、CHAT、留言板、新网校等特色栏目,实现了教研培训的信息化,数字化,真正做到了优秀资源共享。教师与教师间利用教育网站相互交流、探讨,共同面对新课程,走进新课程。同时也促进了团队学习氛围的形成。  在教师应用能力培训上,要求每位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必须掌握现代化教育技术与多媒体教学技能。到目前,我校参加现代教育技术培训考试的教师15%达到初级水平,有80%达到中级水平,5%的教师已达到高级水平。学校教育的信息化带动了教育的现代化,为学校实现跨越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四、探讨和思考  学校教育现代化是一个永恒的动态过程。教育现代化是教育对社会发展的不断地自适应、自组织过程和主动推动过程。当前社会生产方式的进步,科学技术的发展,对教育制度、内容、方法、工艺提出了新的挑战,它要求人们从技术革命的新视角对教育进行整体审视,使教育有革命性的变化,以适应新的社会形态的要求。社会的发展是永恒的,因此,教育的现代化过程也应该是动态的发展过程,我们必须以发展的观点看待教育的现代化进程。任何教育改革都应该从长远着眼,追求其自身的可持续发展。我们选择教育信息化作为改革的突破口,就是主动适应社会信息化的选择,它的目标是实现学校教育与社会的良性互动,从而实现教育自身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在创建现代化教育的道路上将不懈努力!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课堂实效性的研究--魏红梅的blog
时 间 记 忆
最 新 评 论
专 题 分 类
最 新 日 志
最 新 留 言
用 户 登 录
友 情 连 接
博 客 信 息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课堂实效性的研究
13:34:00 | By: weihongmei ]
内容提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构建网络辅助下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构成小学各学科课程独特的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学习方法,让每一个学生以轻松愉快的心情去学习,去实践。从根本上改变了课堂教学结构,使以学生发展为本,师生互动、协作学习的新型教学和学习方式得到体现,学生的学习潜能得到发挥。学生主动学习、自主发展的能力得到提高。通过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多方面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突破教学重难点加速学生的理解识记,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关键词:信息技术&& 课堂&&& 实效性
一、问题的提出
在世界教育改革风浪中,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已经成为最重要的议题。我国高度重视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在新课程中明确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标与内容。教育部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提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
信息技术与其他课程教学的整合,正在成为当前我国信息技术教育乃至整个教育信息化进程中的一个热点问题。目前国内对此比较主流的理解是:“把计算机技术融入到各学科教学中,就像使用黑板、粉笔、纸和笔一样自然、流畅”。这种观点将课程整合的重点放在CAI,即计算机辅助教学上。它突出计算机作为工具,去辅助各传统学科的教学。另有一种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解主要指信息技术课程的内部整合。例如,可以让整体的信息技术课程由正规的学科课程(排入正规课表、教材)、活动课程(如网页制作、网络知识、电脑美术、编程等兴趣小组)和其他隐性课程(如学校与周边社会的信息环境)来组合而成,并协调这些环节来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信息能力。这一类课程整合有时也涵盖调整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改革评价方法等。
二、研究目标
在当今信息高速发展,学生的认识水平不断提高。新课程则立足于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课堂无疑是促进学生发展的最重要场所。采取什么样的手段,使课堂教学达到一个满意的结果,即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是摆在每一位教师面前的问题。特别是现代信息技术进入课堂,更是为教育者提出了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那就是如何通过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以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在蓬勃地开展,新课改,让课堂充满了激情和活力。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和发展,产生了令人担忧的现象,那就是在一些教师的课堂教学中,刻意追求教学手段的新奇和花样的不断翻新,结果课堂热热闹闹,课下难见实效。反思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不难看出,在新课改中,存在着一些貌合神离的现象,貌似实施了新课标,其实没有实效性。这个问题亟需引起每一名教师的重视。针对这一现状,我们将紧紧抓住课堂教学这一中心环节,以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为课题,进行深入的研究与实践。
三、研究方法
1.运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美国现代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最好的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有了兴趣,学生才能主动、愉快地学习,才能在课堂教学中发挥主体作用和主动精神。而兴趣是一种积极作用的情绪,不是凭空产生的,它和情感相联系,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识规律,运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悦耳、悦目、悦心的情境,使学生产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身临其境的感受,催发出学生积极探索的情感,调动学生对学科知识的学习兴趣。
2.运用信息技术,突破教学重难点加速学生的理解识记
小学生的思维正处在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时期,这就构成了小学生思维的形象性与数学的抽象性之间的矛盾。针对小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差,有意注意弱的特点,教学必须生动形象,富有情趣。而计算机能进行动态的演示,利用多媒体教学不仅能化抽象为形象,还可创设出丰富多彩,活泼融洽的教学氛围,还可以将教师难以讲清,学生难以听懂的内容通过模拟仿真手段形象地表现出来,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当中去。从而有效地实现精讲,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例如,在讲解"平行与相交"一课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暂时没有相交的情况这一重点,教师先在电脑上画两条暂时没有相交的线,让学生先判断是否相交,有的回答相交,有的回答不相交,结论不一。之后通过动画把这两线延长,这样反复演示几遍,让学生自己感觉并最后体会到它们是相交的。教学画平行线的方法也可以用动画的效果将画平行线的步骤一一演示出来,这样直观、形象、生动、明了、易懂。从而很快的掌握画法,使得这课的重难点轻易地突破。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培养了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除此之外,还有许多教学内容比如:圆的认识,圆的面积,观察物体,认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以及推导它们的面积公式等都可以充分发挥多媒体课件的优势把抽象、难以理解的重难点内容转化为生动的动画场面,学生会很高兴、很容易的掌握知识,并且记忆深刻。
3.运用多媒体技术,多方面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概括和间接的反映,反映了事物的本质属性和内在的规律性联系。培养和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是现代教学的基本要求。多媒体表现力强,信息量大,可以在课堂再现场景,学生通过观察直观画面,展开丰富的想象,进行积极思维,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综合分析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思维向纵深发展。
4.不断探究计算机辅助教学的方法,制作课件
选择了合适内容后,更要探究最佳方法,才能使计算机真正有效地服务于教学。因此我们试着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来诠释同一节课,不断地试验着,不断地进步着,真抓实干,经历了学习――探索――再学习――再探索的过程。先通过钻研多媒体制作方面的书籍学习多媒体教学方法,研究设计教案,再运用计算机进行模拟教学,再研究修改完善教案,最后一件作品终于完成!从而不断经历这样一个学习、探索的过程,使计算机辅助教学水平不断提高。
四、研究内容和过程
(一)研究内容
1.准备阶段
学习现代教育理论,更新观念。教科研室利用多种形式组织课题组成员学习,为课题研究的开展奠定理论基础。
(1)课题组的理论学习:根据学期初计划,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我们先后组织了多次课题组的理论学习。学习后及时写出反思,为课题研究起到了良好的导向作用。
(2)参与各级各类研究活动。及时落实课题组成员参加活动,派人参加市、区培训活动。每次学习之后,派出的课题组成员及时汇报研究盛况,传递课题研究动态,使全体课题组成员受益匪浅。
(3)学习兄弟学校的先进经验,为课题研究顺利进行铺路搭桥。
(4)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针对学校开展教科研工作的实际情况,我们从学习理论入手,认真做好“四个一”的学习活动,即每天学一点,每周摘一点,每月写一点,每学期积一本。学期初我们给每位老师配发了专门的摘记本,月底由教科室统一查阅,从中选出优秀的摘录或心得编辑成册,或在学校教师学习会上交流。从批阅检查情况看,每位老师都能做到“四个一”,很多老师超额完成“四个一”的任务,按时上交率达100%。就摘抄的篇幅而言,有整篇摘抄,有提纲挈领的摘录,有精彩词句和片断欣赏,也有摘抄完了附上一段心得体会的;从形式看,有手工抄写,有全文复印,有剪抄结合。教师学习摘录每学期人均18篇、摘抄体会或感想人均5篇,且篇幅较长。这一举措,充实了老师们的头脑,使科研资料、体会、及对一些问题的处理方法更加充盈。
2.实施研究阶段
(1)开展“教研沙龙”活动,为教师研讨搭建平台。我校自2006年9月提出了以“教研沙龙”的形式,组织全体教师开展教育研究,至今已开展了6个学期,教研沙龙活动也像新生儿一样在健康成长。本学期,为了使“教学沙龙”真正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平台,我们在上学期末,就我校开展的教研沙龙活动做了问卷调查。问卷后,我们对每个问题逐一做了认真地统计分析。通过调查分析,我们发现教师对沙龙活动认可度高达97.26%。他们认为这种沙龙似的研讨活动使学校的校本教研落在了实处,认为教育研究不再高不可攀,认为这种“案例教学+实践反思”的沙龙活动模式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因此,我们决定“教研沙龙”活动在我校继续开展。本学期我们根据问卷调查分析的结果对原有的沙龙活动进行改革,本着“务实、简约、高效”的原则,制定教研沙龙的计划。根据实际情况,我们把沙龙分为三个阶段,一个主题。这三个阶段是“骨干引领”、“青年实践”、“教研反思”。一个主题是“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大主题下又有四个专题,即“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作用”,“运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电子备课的尝试与探索”,“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围绕三个阶段四个专题,每月我们安排两次沙龙活动,一次“课堂实践”,一次“专题研讨”。教师可根据个人发展需要去参加沙龙活动,在活动中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
(2)改进教研组活动方式,为教师研究提供场所。反思很多不见效果的教研活动,究其原因,既有教研活动忽视了主体――教师,急功近利,舍本逐末趋向的原因,也与教研活动目标不明确,目标不集中有关。因此,教研活动的组织要让教师亲身主动地参与,教研内容应有针对有价值,要专题化、微格化。从去年开始,我们进行了教研活动的形式的改革。创造了反思型教研活动。加大了集体备课的力度,开展电子备课。我们的反思型教研活动分五步,即前瞻性学课,集智式备课,双向式说课,推演式上课,沙龙式议课。通过开展反思型教研活动使教师树立了终生学习的理念,教师在自我反思中起步。配合反思型教研活动,我们建立了反思制度,引导教师积极进行教学反思,自今年开始,我们改革了传统的备课检查制度,本着“实行个别化设计,倡导创新设计,注重教学反思”的原则,着重强调检查教师所写的教学反思笔记、教学随感等内容。同时,通过改革课堂教学评价方法(自评与他评相结合)及创优课、论文等评比交流活动机会,以促进教师积极进行教学反思,从而提高教师的教学反思能力和水平。反思型教研活动还让教师在同伴互助中成长。教师互助合作是我校反思型教研活动的标志和灵魂。教师在自我反思的同时,开放自己,加强与其他教师之间以及在课程实施等教学活动上的专业切磋、协调合作、共同分享、互相学习、彼此支持、共同成长。王香玉,二年级语数教师,自认为神仙也不能使她讲课进入角色,投入激情的教师,竟在同伴的帮助下,在沙龙活动中,戴着小熊头饰与学生又蹦又跳地上研究课。杨培培,一名仅参加工作才两年的工人教师,本学期新任四年级班主任及语文,看到起用她当班主任,许多教师惊讶,认为领导班子在自己玩火,而听了她上的沙龙研究课,大家震惊了。“杨培培,快介绍一下经验,你怎么这么快就把课上得这么好”。“是哪路神仙点化了你?”大家你一句我一句的问着。此时的杨培培则骄傲地说:“这是集体的功劳。”确实反思型教研活动有效做到了化百人之智为一人之智,形成资源共享,促进了教师对课标的自觉学习、对教材的深入理解,提高了教师们教学的预见水平及教研水平
(3)加强校际合作,为教师研究拓宽视野。课堂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主阵地,为拓宽教师视野,拉动农村教育。我们学校自2002年始开展校际间的合作。上挂市民族教育的窗口校――回民小学。下联我区四所农村小学,每学期选派各学科骨干教师拜回小名师为师。定期听名师的课,并参加回小的教研活动。上学期参加了宣武区“走进课程改革先进校――回民小学”大型研讨活动。看到了他们全新的管理模式,学到了许多新的教育理念。回来后,积极实践。开展了请家长“走进九小”教学开放日活动。改变了传统的家校联系方式,请家长参与课堂评价,从而促进了家校间的合作,使我们的教育更有针对性,更有效。另外,我们坚持与长子营、青云店、安定、大辛庄四所中心校联手,开展“城乡手拉手,教研路上一起走”活动。我们以课例为载体,开展课堂教学的行动研究。到现在为止,我们已搞教学研讨活动五次。受到了兄弟学校领导、教师的欢迎,促进了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
(4)建立成长档案,为教师研究加油。“让教师的成长档案袋记录每位教师成长的足迹,促进每个教师的成长。”2007年2月,基于这样的出发点,我校每位教师均建立了“真我风采”成长档案袋。
“真我风采”教师档案袋里包括五方面的材料,有包括资格证书、学历、职称等反映教师基本情况的资料,有教师获得各级荣誉的资料,有教师参加公开课教案、各级各类报刊上发表的论文、指导学生获奖等资料,也有反映教师书法、绘画等特长的作品或活动照片,还包括能反映教师个人成长发展的其他资料。“真我风采”教师档案袋成了教师学习、教学、生活的亮点集锦。
 设立“真我风采”教师档案袋,是学校贯彻全面教育质量管理的一个重要举措,也是坚持学校发展以教师能力提高为本理念的结果。档案袋主要体现全面评价和自我激励两大作用。从评价角度讲,教师档案袋的建设实行发展性评价,逐步形成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评价,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档案袋既让领导感受到教师学习、工作的全过程,也让大家看到了一个教师全面、真实的教学水平。从自我激励角度讲,由于档案袋的建设具有开放性,要进行定期展示,这让教师们既能自己纵向比较,又与别人横向比较,从而时常激励自己,促进自身的持续发展。
“真我风采”教师档案袋使教师们表现出了从未有过的勇气,他们在教育思想、教学手段等方面都有了求变的意识。一位老教师深有感触地说:“我感到档案袋在拉着我向更高方向前进。”刚毕业的年轻教师说:“教学真是一件快乐的事情,我要让档案袋里的东西越来越丰富。”
3.成果总结阶段
课题研究让教师在专业引领中提升。校本教研强调立足学校,以改进学校实施新课程的教育实践,解决学校、教师在实施新课程中所面临的问题为目的。从本校和本校教师的实际出发,开展校本教研,充分发挥学校内的教育智慧,盘活了学校内部资源,教师充分发挥网络、音像、图书资料的间接引领作用,加强对教育理论、教育经验的学习和研究,为校本教研提供了思想理念层面的专业支持。同时,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在本组中的师带徒活动,使更多的优秀教师脱颖而出。另外市、区两级教育专家的多次进校指导,专题讲座,使我们更新了教育理念,知道了学校搞教育研究应务本求实,从教育实际出发,以解决学校教育教学中的问题为目的,以促进教育质量提高,学校发展为最终目标。领导干部重视自身素质的提高与发展,重视教师的业务学习,舍得在教学上投入,在学校资金紧张的情况下,学校提出:别的事可不干,教育研究的经费必须给与保证。为了促进教育信息化的进程,更好地进行课题――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课堂实效性的研究,学校除在上学期新建了一个多媒体教室,为每个教研组更新了计算机,配置了邮盘外,本学期又重新装修了一个多媒体教室,还为各楼层新添了打印机。这些举措,极大的调动了教师的积极性,讲学习,讲教研,讲贡献在我校以蔚然成风。实践证明,市、区两级专家的进校指导,为校本教研提供了最直接的专业支持。有了专业引领,我们的教师少走了许多弯路,且教学理论素养和教学研究水平都能得到较快提升。
五、研究结果
(一)研究成果
1.组建现代信息技术校本教研共同体,提高教师科研意识
由理论到实践,再从实践到理论是搞好教育科研的重要环节,及时总结经验与不足是提高教师研究水平的有效途径。加强教师培训是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课堂实效性的前提。不仅要对教师进行课堂教学能力的培训,更重要的是要加强信息技术培训。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思想和理论水平、逐步提高对信息技术的认识,更新观念,并落实到教学过程中。我们积极开展科研活动,加强科研组活动力度,在研究中增强科研意识。为了提高老师们的业务水平,每位参加实验的老师都做了如下内容的培训:信息技术在学科课程中的应用、操作系统、文字处理、因特网基础、文稿演示、电子表格、网页制作、课件制作等。经过几年的实验研究,教师具备了利用信息技术获取信息资源的能力、选择和评价信息资源的能力以及应用信息资源的能力。
2.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转变学习方式
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不仅将科研工作与教学工作紧密结合,而且努力使科研工作具体化,真正落到实处。为了使课题有效的实施,我们制定了严密而周详的科研计划和教学、教研计划,形成计划执行系统,从实施主题方案、实施内容、方法、步骤、措施等都进行规划,环环相扣,步步落实。在教学中要求老师上好每一节课,做到有计划、有备课、有分析、有反思。每学期每位教师都要上好一堂研讨课,每次研讨课后,大家聚在一起,各抒己见,互相评课。在研究中提高,力求在探究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促使老师转变教学观、学生观、学习观,提高老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意识与技能,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提高学生的全面发展,加速老师从学科型到综合型、传统型到信息型的转变过程,收到良好的成效,取得了一些成果。
3.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下的学习,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信息化教学的真正生命力,在于为学生提供探索研究、主动学习的良好环境,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在实验中,教师营造相对宽松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角,在自己探索的过程中,提高了获取、处理以及运用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逐步善于独立思考,提高了自主学习的能力,学会学习,提高了教学实效性。
(二)实践效果
在课题的实施中,我们看到了现代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了传统教室不可比拟的环境,使学生能置身于一个更易于知识建构的教学环境中。在对参与课题实验的六个年级学生的问卷调查中,几乎所有的同学都认为信息化教学更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也更能促进他们学习能力、独立探究的能力。从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表现我们也能明显地看出,现代信息技术在课堂上运用的确使学生在学习中更轻松地进行知识建构,同时也更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合作能力。
下表是学生对于课堂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喜爱程度调查统计表
杨喜梅老师上完《 我想――》一节作文课后,我们做了部分学生的课后访谈,有的学生说:“在这样的课堂上我们可以轻松自如地在知识海洋中冲浪,我们学得很开心。” 有的学生说:“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有选择的学习,学得有信心。”可见,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被大大的激发了,他们能学得不主动吗?
六、研究结论与讨论
(一)结论
实验结果表明:运用和优化现代信息技术,构建在网络辅助下的教学环境中,学生主动学习、自主发展的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在现代教育信息化的支持下,构成了小学各学科课程独特的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学习方法,提高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1.现代信息技术下的课堂,能让每一个学生以轻松愉快的心情去学习,去实践,有利于学生形成持续的学习兴趣。
2.现代信息技术下的教学,从根本上改变了课堂教学结构,使以学生发展为本,师生互动、协作学习的新型教学和学习方式得到体现,学生的学习潜能得到发挥。
3.现代信息技术下的教学活动和研究活动给学生带来真实的数字化冲击波,有利于“适应未来生存和发展所必备的科学素养”。
(二)存在的问题及思考
1.过分依赖现代信息技术,忽视其他有效的教学方式。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在教学实施过程中的确取得了相当好的效果。然而有一部分教师没有真正理解教学情境创设的意义,他们一味追求应用视音频材料创设教学情境,一旦没有多媒体的支持就感到无所适从,这种心理在公开课上表现得尤这明显。
2.重形式轻效果,学生活动自由化。在一些课堂教学中,我们发现有些教师花了很多力气设计的活动,却只是重视了活动形式,而忽视了活动效果。课堂气氛表面很热闹,但教学目的没有达到。分析其原因有四:一是一些常用的技术设计、操作上学生有困难,需要教师提供帮助。二是多媒体创设的情景纷乱,使学生的思维发生迁移,偏离教学的目的。三是学生的活动不少是停留在情景表面,他们没有形成应有的认识,知识没有得到提炼和升华,能力和情感价值观也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最重要的一点是教师为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放弃了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地位。他们放手让学生在网络中自学而不进行监控,让他们在讨论区中自由发言而不围绕主题的现象。不但信息技术环境下数字化学习的优势没有发挥出来,连传统教学中教学任务的完成,必要的师生情感交流,教师人格魅力的熏陶等都丢失殆尽。
3.把信息技术当作装饰品,盲目利用,效果不佳。随着科技的发展,很多新技术进入了课堂。如多媒体网络教室管理平台,网络教学支撑平台等等。这些软件再加上许多新媒体如视频投影仪、实物投影等,再加上原有的录音机,电视机等常规媒体,一时之间教室也几乎被“武装到牙齿”。然而不少教师并没有真正掌握这些技术。
发表评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课堂教学技能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