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条边的和是30已知平行四边形abcd中其中一位数是8

(2013o连云港)小明在一次数学兴趣小组活动中,对一个数学问题作如下探究:
问题情境:如图1,四边形ABCD中,AD∥BC,点E为DC边的中点,连接AE并延长交BC的延长线于点F,求证:S四边形ABCD=S△ABF(S表示面积)
问题迁移:如图2:在已知锐角∠AOB内有一个定点P.过点P任意作一条直线MN,分别交射线OA、OB于点M、N.小明将直线MN绕着点P旋转的过程中发现,△MON的面积存在最小值,请问当直线MN在什么位置时,△MON的面积最小,并说明理由.
实际应用:如图3,若在道路OA、OB之间有一村庄Q发生疫情,防疫部门计划以公路OA、OB和经过防疫站P的一条直线MN为隔离线,建立一个面积最小的三角形隔离区△MON.若测得∠AOB=66°,∠POB=30°,OP=4km,试求△MON的面积.(结果精确到0.1km2)(参考数据:sin66°≈0.91,tan66°≈2.25,≈1.73)
拓展延伸:如图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O为坐标原点,点A、B、C、P的坐标分别为(6,0)(6,3)(,)、(4、2),过点p的直线l与四边形OABC一组对边相交,将四边形OABC分成两个四边形,求其中以点O为顶点的四边形面积的最大值.
问题情境:根据可以求得△ADE≌△FCE,就可以得出S△ADE=S△FCE就可以得出结论;
问题迁移:根据问题情境的结论可以得出当直线旋转到点P是MN的中点时S△MON最小,过点M作MG∥OB交EF于G.由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可以得出结论;
实际运用:如图3,作PP1⊥OB,MM1⊥OB,垂足分别为P1,M1,再根据条件由三角函数值就可以求出结论;
拓展延伸:分情况讨论当过点P的直线l与四边形OABC的一组对边OC、AB分别交于点M、N,延长OC、AB交于点D,由条件可以得出AD=6,就可以求出△OAD的面积,再根据问题迁移的结论就可以求出最大值;
当过点P的直线l与四边形OABC的另一组对边CB、OA分别交M、N,延长CB交x轴于T,由B、C的坐标可得直线BC的解析式,就可以求出T的坐标,从而求出△OCT的面积,再由问题迁移的结论可以求出最大值,通过比较就可以求出结论.
解:问题情境:∵AD∥BC,
∴∠DAE=∠F,∠D=∠FCE.
∵点E为DC边的中点,
∵在△ADE和△FCE中,
∴△ADE≌△FCE(AAS),
∴S△ADE=S△FCE,
∴S四边形ABCE+S△ADE=S四边形ABCE+S△FCE,
即S四边形ABCD=S△ABF;
问题迁移:出当直线旋转到点P是MN的中点时S△MON最小,如图2,
过点P的另一条直线EF交OA、OB于点E、F,设PF<PE,过点M作MG∥OB交EF于G,
由问题情境可以得出当P是MN的中点时S四边形MOFG=S△MON.
∵S四边形MOFG<S△EOF,
∴S△MON<S△EOF,
∴当点P是MN的中点时S△MON最小;
实际运用:如图3,作PP1⊥OB,MM1⊥OB,垂足分别为P1,M1,
在Rt△OPP1中,
∵∠POB=30°,
∴PP1=OP=2,OP1=2.
由问题迁移的结论知道,当PM=PN时,△MON的面积最小,
∴MM1=2PP1=4,M1P1=P1N.
在Rt△OMM1中,
tan∠AOB=1
∴M1P1=P1N=2-,
∴ON=OP1+P1N=2+2-=4-.
∴S△MON=ONoMM1=(4-)×4=8-≈10.3km2.
拓展延伸:①如图4,当过点P的直线l与四边形OABC的一组对边OC、AB分别交于点M、N,延长OC、AB交于点D,
∵C(,),
∴∠AOC=45°,
∵A(6,0),
∴S△AOD=×6×6=18,
由问题迁移的结论可知,当PN=PM时,△MND的面积最小,
∴四边形ANMO的面积最大.
作PP1⊥OA,MM1⊥OA,垂足分别为P1,M1,
∴M1P1=P1A=2,
∴OM1=M1M=2,
∴MN∥OA,
∴S四边形OANM=S△OMM1+S四边形ANMM1=×2×2+2×4=10
②如图5,当过点P的直线l与四边形OABC的另一组对边CB、OA分别交M、N,延长CB交x轴于T,
∵C(,)、B(6,3),设直线BC的解析式为y=kx+b,由题意,得
∴y=-x+9,
当y=0时,x=9,
∴T(9,0).
∴S△OCT=9=.
由问题迁移的结论可知,当PM=PN时,△MNT的面积最小,
∴四边形CMNO的面积最大.
∴NP1=M1P1,MM1=2PP1=4,
∴4=-x+9,
∴M(5,4),
∵P(4,2),
∴P1M1=NP1=1,
∴S△MNT=×4×6=12,
∴S四边形OCMN=-12=<10.
∴综上所述:截得四边形面积的最大值为10.答案:解析:(1)
  当S=150时,m==25,k==5,
  ∵3×5=15,4×5=20,5×5=25,
  ∴直角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15,20,25.
  正确.设直角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3k、4k、5k.
  ∵S=×3k×4k=6k2,∴k=
  ∴三边长分别为3,4,5.
请选择年级七年级八年级九年级请输入相应的习题集名称(选填):
科目:初中数学
清朝康熙皇帝是我国历史上对数学很有兴趣的帝王.近日,西安发现了他的数学专著,其中有一文《积求勾股法》,它对“三边长为3、4、5的整数倍的直角三角形,已知面积求边长”这一问题提出了解法:“若所设者为积数(面积),以积率六除之,平方开之得数,再以勾股弦各率乘之,即得勾股弦之数”.用现在的数学语言表述是:“若直角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3、4、5的整数倍,设其面积为S,则第一步:=m;第二步:=k;第三步:分别用3、4、5乘k,得三边长”.(1)当面积S等于150时,请用康熙的“积求勾股法”求出这个直角三角形的三边长;(2)你能证明“积求勾股法”的正确性吗请写出证明过程.
科目:初中数学
题型:解答题
清朝康熙皇帝是我国历史上对数学很有兴趣的帝王.近日,西安发现了他的数学专著,其中有一文《积求勾股法》,它对“三边长为3、4、5的整数倍的直角三角形,已知面积求边长”这一问题提出了解法:“若所设者为积数(面积),以积率六除之,平方开之得数,再以勾股弦各率乘之,即得勾股弦之数”.用现在的数学语言表述是:“若直角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3、4、5的整数倍,设其面积为S,则第一步:=m;第二步:=k;第三步:分别用3、4、5乘k,得三边长”.(1)当面积S等于150时,请用康熙的“积求勾股法”求出这个直角三角形的三边长;(2)你能证明“积求勾股法”的正确性吗请写出证明过程.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同步题
题型:解答题
清朝康熙皇帝是我国历史上一位对数学很有兴趣的帝王,前不久,在西安发现了他的数学专著,其中有一文《积求勾股法》,它对“三边长为3、4、5的整数倍的直角三角形,已知面积求边长”这一问题作出解法。“若所设者为积数(面积),以积率六除之,平方开之得数,再以勾股弦各率乘之,即得勾股弦之数。”对这段话用现在的数学语言表述是:“若直角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3、4、5的整数倍,设其面积为S,则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分别用3、4、5乘以k,得三边长。” (1)当面积S等于150时,请用康熙的“积求勾股法”求出直角三角形的三边长;(2)你能说明“积求勾股法”的正确性吗?请写出说理过程。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西城区模拟
题型:解答题
清朝康熙皇帝是我国历史上对数学很有兴趣的帝王.近日,西安发现了他的数学专著,其中有一文《积求勾股法》,它对“三边长为3、4、5的整数倍的直角三角形,已知面积求边长”这一问题提出了解法:“若所设者为积数(面积),以积率六除之,平方开之得数,再以勾股弦各率乘之,即得勾股弦之数”.用现在的数学语言表述是:“若直角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3、4、5的整数倍,设其面积为S,则第一步:S6=m;第二步:m=k;第三步:分别用3、4、5乘k,得三边长”.(1)当面积S等于150时,请用康熙的“积求勾股法”求出这个直角三角形的三边长;(2)你能证明“积求勾股法”的正确性吗请写出证明过程.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2003年北京市西城区抽样测试初三试卷(解析版)
题型:解答题
(2003?西城区模拟)清朝康熙皇帝是我国历史上对数学很有兴趣的帝王.近日,西安发现了他的数学专著,其中有一文《积求勾股法》,它对“三边长为3、4、5的整数倍的直角三角形,已知面积求边长”这一问题提出了解法:“若所设者为积数(面积),以积率六除之,平方开之得数,再以勾股弦各率乘之,即得勾股弦之数”.用现在的数学语言表述是:“若直角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3、4、5的整数倍,设其面积为S,则第一步:=m;第二步:=k;第三步:分别用3、4、5乘k,得三边长”.(1)当面积S等于150时,请用康熙的“积求勾股法”求出这个直角三角形的三边长;(2)你能证明“积求勾股法”的正确性吗请写出证明过程.已知: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四边形ABCO是菱形,且∠AOC=60°,点B的坐标是(0,8根号3),点P从点C开始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在线段CB上向点B移动,同时,点Q从点O开始以每秒a(1≤a≤3)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射线OA方向移动设t(0<t≤8)秒后,直线PQ交OB于点D.(1)求∠AOB的度数及线段OA的长;(2)求经过A,B,C三点的抛物线的解析式;(3)当a=3,OD=4/3根号3时,求t的值及此时直线PQ的解析式;(4)当a为何值时,以O,Q,D为顶点的三角形与△OAB相似?当a为何值时,以O,Q,D为顶点的三角形与△OAB不相似?请给出你的结论,并加以证明.-乐乐题库
& 二次函数综合题知识点 & “已知: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四边形A...”习题详情
132位同学学习过此题,做题成功率86.3%
已知: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四边形ABCO是菱形,且∠AOC=60°,点B的坐标是(0,8√3),点P从点C开始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在线段CB上向点B移动,同时,点Q从点O开始以每秒a(1≤a≤3)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射线OA方向移动设t(0<t≤8)秒后,直线PQ交OB于点D.(1)求∠AOB的度数及线段OA的长;(2)求经过A,B,C三点的抛物线的解析式;(3)当a=3,OD=43√3时,求t的值及此时直线PQ的解析式;(4)当a为何值时,以O,Q,D为顶点的三角形与△OAB相似?当a为何值时,以O,Q,D为顶点的三角形与△OAB不相似?请给出你的结论,并加以证明.
本题难度:较难
题型:解答题&|&来源:2007-黄冈
分析与解答
习题“已知: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四边形ABCO是菱形,且∠AOC=60°,点B的坐标是(0,8根号3),点P从点C开始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在线段CB上向点B移动,同时,点Q从点O开始以每秒a(1≤a≤3)个...”的分析与解答如下所示:
(1)已知了∠AOC的度数,根据菱形的性质即可得出∠AOB=30°,连接AC交BO于M,在直角三角形OAM中,OM=12OB,可根据OM的长和∠AOM的度数即可求出OA的长.(2)同(1)在直角三角形OAM中可求出AM和OM的长,即可得出A点的坐标.根据菱形的对称性,可知A、C关于y轴对称,由此可得出C点的坐标,可用待定系数法求出抛物线的解析式.(3)当a=3时,OQ=3t,BP=t,已知了OD的长,可求出BD的长,然后根据相似三角形BPD和OQD得出的关于BM,OM,BP,OQ的比例关系式,可求出t的值.即可按(2)的方法求出Q的坐标,用待定系数法可得出直线DQ的解析式.(4)本题要分情况讨论:①当△ODQ∽△OBA时,PQ∥AB,四边形AQPB是平行四边形,因此BP=AQ,可据此求出a的值.②当△ODQ∽△OAB时,∠ODQ=∠OAB.分两种情况:一:当P、B不重合时;二:当P、B重合时.方法一样,和(3)类似,先根据相似三角形BPD和OQD求出OD的值,然后根据相似三角形OQD和OBA求出a的值.然后进行判断即可.
解:(1)因为四边形ABCO是菱形,∠AOC=60°,所以∠AOB=30°.连接AC交OB于M,则OM=12OB,AM⊥OB所以AM=tan30°×OM=4.所以,OA=AM÷sin30°=8,(2)由(1)可知A(4,4√3),B(0,8√3),C(-4,4√3)设经过A、B、C三点的抛物线为y=ax2+c所以16a+c=4√3,c=8√3,∴a=-√34所以经过A、B、C三点的抛物线为y=-√34x2+8√3(3)当a=3时,CP=t,OQ=3t,OD=4√33.所以PB=8-t,BD=8√3-4√33=20√33由△OQD∽△BPD得BPOQ=BDOD即8-t3t=20√334√33,所以t=12当t=12时,OQ=32.同理可求Q(34,3√34)设直线PQ的解析式为y=kx+b,则34k+b=3√34,b=4√33;所以k=-7√39所以直线PQ的解析式为y=-7√39x+4√33.(4)当a=1时,△ODQ∽△OBA;当1<a<3时,以O、Q、D为顶点的三角形与△OAB不能相似;当a=1时,△ODQ∽△OBA.理由如下:①若△ODQ∽△OBA,可得∠ODQ=∠OBA,此时PQ∥AB.故四边形PCOQ为平行四边形,所以CP=OQ即at=t(0<t≤8).所以a=1时,△ODQ∽△OBA②若△ODQ∽△OAB(I)如果P点不与B点重合,此时必有△PBD∽△QOD所以PBOQ=BDOD所以PB+OQOQ=OBOD,即8-t+atat=8√3OD;所以OD=8√3at8-t+at.因为△ODQ∽△OAB,所以ODOA=OQOB即8√3at8-t+at8=at8√3∴a=1+16t.∵0<t≤8,∴a>3,不符合题意.即a>3时,以O、Q、D为顶点的三角形与△ABO不能相似;(II)当P与B重合时,此时D点也与B点重合.可知此时t=8.由△ODQ∽△OAB得ODOA=OQOB.所以OB2=OA×OQ.即(8√3)2=8×8a所以a=3符合题意.故当a=3时△ODQ∽△OAB.
本题是点的运动性问题,考查了菱形的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等知识点,综合性强,难度较高.
找到答案了,赞一个
如发现试题中存在任何错误,请及时纠错告诉我们,谢谢你的支持!
已知: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四边形ABCO是菱形,且∠AOC=60°,点B的坐标是(0,8根号3),点P从点C开始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在线段CB上向点B移动,同时,点Q从点O开始以每秒a(1≤...
错误类型:
习题内容残缺不全
习题有文字标点错误
习题内容结构混乱
习题对应知识点不正确
分析解答残缺不全
分析解答有文字标点错误
分析解答结构混乱
习题类型错误
错误详情:
我的名号(最多30个字):
看完解答,记得给个难度评级哦!
还有不懂的地方?快去向名师提问吧!
经过分析,习题“已知: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四边形ABCO是菱形,且∠AOC=60°,点B的坐标是(0,8根号3),点P从点C开始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在线段CB上向点B移动,同时,点Q从点O开始以每秒a(1≤a≤3)个...”主要考察你对“二次函数综合题”
等考点的理解。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二次函数综合题
(1)二次函数图象与其他函数图象相结合问题解决此类问题时,先根据给定的函数或函数图象判断出系数的符号,然后判断新的函数关系式中系数的符号,再根据系数与图象的位置关系判断出图象特征,则符合所有特征的图象即为正确选项.(2)二次函数与方程、几何知识的综合应用将函数知识与方程、几何知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这类试题一般难度较大.解这类问题关键是善于将函数问题转化为方程问题,善于利用几何图形的有关性质、定理和二次函数的知识,并注意挖掘题目中的一些隐含条件.(3)二次函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题从实际问题中分析变量之间的关系,建立二次函数模型.关键在于观察、分析、创建,建立直角坐标系下的二次函数图象,然后数形结合解决问题,需要我们注意的是自变量及函数的取值范围要使实际问题有意义.
与“已知: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四边形ABCO是菱形,且∠AOC=60°,点B的坐标是(0,8根号3),点P从点C开始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在线段CB上向点B移动,同时,点Q从点O开始以每秒a(1≤a≤3)个...”相似的题目:
如图,已知抛物线C1:y=a(x+2)2-5的顶点为P,与x轴相交于A、B两点(点A在点B的左侧),点B的横坐标是1;(1)求a的值;(2)如图,抛物线C2与抛物线C1关于x轴对称,将抛物线C2向右平移,平移后的抛物线记为C3,抛物线C3的顶点为M,当点P、M关于点O成中心对称时,求抛物线C3的解析式.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抛物线y=x2-(m+1)x+m(m是常数)与y轴交于点C,与x轴交于A、B两点(点A在点B左侧),且A、B两点在原点两侧.&&&(1)求A、B两点的坐标(可用含m的代数式表示);(2)若S△ABC=6,求抛物线的解析式;(3)设抛物线的顶点为D,在(2)的条件下,试判断△ACD的形状,并求tan∠ACB的值.
(2013o龙岗区模拟)如图,已知点A(2,0)、B(-1,0),C是y轴的负半轴上一点,且OA=OC,抛物线经过A、B、C三点.(1)此抛物线的关系式.(2)在对称轴右侧的抛物线上是否存在点P,使△PBC为直角三角形?若存在,求出所有符合条件的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Q是抛物线上一点,过点Q作指点BC的垂线,垂足为D,若△QDB与△BOC相似,请求点Q的坐标.
“已知: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四边形A...”的最新评论
该知识点好题
1(2013o淄博)如图,Rt△OAB的顶点A(-2,4)在抛物线y=ax2上,将Rt△OAB绕点O顺时针旋转90°,得到△OCD,边CD与该抛物线交于点P,则点P的坐标为(  )
2二次函数y=x2-8x+15的图象与x轴相交于M,N两点,点P在该函数的图象上运动,能使△PMN的面积等于12的点P共有(  )
3如图,半圆A和半圆B均与y轴相切于O,其直径CD,EF均和x轴垂直,以O为顶点的两条抛物线分别经过点C,E和点D,F,则图中阴影部分面积是(  )
该知识点易错题
1(2012o南浔区二模)如图,点A(a,b)是抛物线y=12x2上一动点,OB⊥OA交抛物线于点B(c,d).当点A在抛物线上运动的过程中(点A不与坐标原点O重合),以下结论:①ac为定值;②ac=-bd;③△AOB的面积为定值;④直线AB必过一定点.正确的有(  )
2(2012o静海县二模)如图,抛物线m:y=ax2+b(a<0,b>0)与x轴于点A、B(点A在点B的左侧),与y轴交于点C.将抛物线m绕点B旋转180°,得到新的抛物线n,它的顶点为C1,与x轴的另一个交点为A1.若四边形AC1A1C为矩形,则a,b应满足的关系式为(  )
3如图,已知抛物线P:y=ax2+bx+c(a≠0)与x轴交于A、B两点(点A在x轴的正半轴上),与y轴交于点C,矩形DEFG的一条边DE在线段AB上,顶点F、G分别在线段BC、AC上,抛物线P上部分点的横坐标对应的纵坐标如下:
x&…&-3&-2&1&2&…&y&…&-52&-4&-52&0&…&(1)求A、B、C三点的坐标;(2)若点D的坐标为(m,0),矩形DEFG的面积为S,求S与m的函数关系,并指出m的取值范围.
欢迎来到乐乐题库,查看习题“已知: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四边形ABCO是菱形,且∠AOC=60°,点B的坐标是(0,8根号3),点P从点C开始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在线段CB上向点B移动,同时,点Q从点O开始以每秒a(1≤a≤3)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射线OA方向移动设t(0<t≤8)秒后,直线PQ交OB于点D.(1)求∠AOB的度数及线段OA的长;(2)求经过A,B,C三点的抛物线的解析式;(3)当a=3,OD=4/3根号3时,求t的值及此时直线PQ的解析式;(4)当a为何值时,以O,Q,D为顶点的三角形与△OAB相似?当a为何值时,以O,Q,D为顶点的三角形与△OAB不相似?请给出你的结论,并加以证明.”的答案、考点梳理,并查找与习题“已知: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四边形ABCO是菱形,且∠AOC=60°,点B的坐标是(0,8根号3),点P从点C开始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在线段CB上向点B移动,同时,点Q从点O开始以每秒a(1≤a≤3)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射线OA方向移动设t(0<t≤8)秒后,直线PQ交OB于点D.(1)求∠AOB的度数及线段OA的长;(2)求经过A,B,C三点的抛物线的解析式;(3)当a=3,OD=4/3根号3时,求t的值及此时直线PQ的解析式;(4)当a为何值时,以O,Q,D为顶点的三角形与△OAB相似?当a为何值时,以O,Q,D为顶点的三角形与△OAB不相似?请给出你的结论,并加以证明.”相似的习题。已知一个三位数的各位数之和是8,有几个这样的三位数?_百度作业帮
已知一个三位数的各位数之和是8,有几个这样的三位数?
首先800应该算一个.将8分成不为0的两个数相加,有7种分法,含有这两个数字和0的所有三位数共有2*7=14个(0可以在十位也可以在个位嘛).将8分成不为0的三个数相加,有21种分法,可以组成21个三位数.因此共有1+14+21=36个这样的三位数.最后解释下如何将8分成三个不为0的数相加.你可以把8想象成8个小球,把8个小球排成一列,每两个小球中间都有一个空隙,共有7个这样的空隙.将两个隔板随机的放在这7个空隙中,共有C(7,2)种放法.妙趣角:辅助线问题探讨实录片段:老师: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一定相等吗?同学们异口同声:一定相等!老师:谁能说说理由?[说着,在图(1)上用符号分别表示了已知“等腰”的条件和“底角为何相等”的疑问.]小明:如图(2),如果作顶角平分线AD,那么可以根据“SAS”知道△ABD≌△ACD,得到∠B=∠C.小华:如图(3),如果作底边上的中线,那么可以根据“SSS”,知道△ABD≌△ACD,得到∠B=∠C.小芳:如图(4),如果作底边上的高,那么可以根据“HL”,知道△ABD≌△ACD,得到∠B=∠C.老师:非常好!小明、小华和小芳所作的线段虽然名目各异,但是作用相同──都是通过构造一对全等三角形来说明∠B=∠C,所画的这条线段AD,可以称它为“辅助线”.小强:“辅助线”,可谓名副其实.老师:上面大家探讨得到:一个三角形中,如果知道两边相等,那么可得这两边的对角也相等,这可简述为“等边对等角”.小霞:我想也应该有“等角对等边”[说着,画出了图(5),其中,AB、AC两边上的“”无疑也是在征求说理.]不一会,争先恐后的几位同学在黑板上画出了如下带有“辅助线”的图形[图(6)、(7)、(8)]:老师期待的目光显然是在说:请你通过观察与思考,对上述3个图形作一评价…-乐乐题库
&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知识点 & “妙趣角:辅助线问题探讨实录片段:老师:等...”习题详情
132位同学学习过此题,做题成功率61.3%
妙趣角:辅助线问题探讨实录片段:老师: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一定相等吗?同学们异口同声:一定相等!老师:谁能说说理由?[说着,在图(1)上用符号分别表示了已知“等腰”的条件和“底角为何相等”的疑问.]小明:如图(2),如果作顶角平分线AD,那么可以根据“SAS”知道△ABD≌△ACD,得到∠B=∠C.小华:如图(3),如果作底边上的中线,那么可以根据“SSS”,知道△ABD≌△ACD,得到∠B=∠C.小芳:如图(4),如果作底边上的高,那么可以根据“HL”,知道△ABD≌△ACD,得到∠B=∠C.老师:非常好!小明、小华和小芳所作的线段虽然名目各异,但是作用相同──都是通过构造一对全等三角形来说明∠B=∠C,所画的这条线段AD,可以称它为“辅助线”.小强:“辅助线”,可谓名副其实.老师:上面大家探讨得到:一个三角形中,如果知道两边相等,那么可得这两边的对角也相等,这可简述为“等边对等角”.小霞:我想也应该有“等角对等边”[说着,画出了图(5),其中,AB、AC两边上的“”无疑也是在征求说理.]不一会,争先恐后的几位同学在黑板上画出了如下带有“辅助线”的图形[图(6)、(7)、(8)]:老师期待的目光显然是在说:请你通过观察与思考,对上述3个图形作一评价…
本题难度:一般
题型:解答题&|&来源:网络
分析与解答
习题“妙趣角:辅助线问题探讨实录片段:老师: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一定相等吗?同学们异口同声:一定相等!老师:谁能说说理由?[说着,在图(1)上用符号分别表示了已知“等腰”的条件和“底角为何相等”的疑问.]小明:如图(...”的分析与解答如下所示:
根据辅助线满足的不同条件,找到证明三角形全等的方法,再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到两条边相等.
解:图6中,已知∠B=∠C,∠BAC=∠CAD,根据AAS证明三角形全等,则AB=AC;图7中,已知∠B=∠C,BD=DC,由于两条边一个角,该角不是夹角,所以此方法不能证AB=AC;图8中,过点A作AD⊥BC,则根据直角三角形特有的证明全等的方法HL进行证明,AB=AC.
此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及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在一般的三角形中,符合两条边和一个角对应相等的时候,该角必须是夹角时两个三角形才全等.
找到答案了,赞一个
如发现试题中存在任何错误,请及时纠错告诉我们,谢谢你的支持!
妙趣角:辅助线问题探讨实录片段:老师: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一定相等吗?同学们异口同声:一定相等!老师:谁能说说理由?[说着,在图(1)上用符号分别表示了已知“等腰”的条件和“底角为何相等”的疑问.]小...
错误类型:
习题内容残缺不全
习题有文字标点错误
习题内容结构混乱
习题对应知识点不正确
分析解答残缺不全
分析解答有文字标点错误
分析解答结构混乱
习题类型错误
错误详情:
我的名号(最多30个字):
看完解答,记得给个难度评级哦!
还有不懂的地方?快去向名师提问吧!
经过分析,习题“妙趣角:辅助线问题探讨实录片段:老师: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一定相等吗?同学们异口同声:一定相等!老师:谁能说说理由?[说着,在图(1)上用符号分别表示了已知“等腰”的条件和“底角为何相等”的疑问.]小明:如图(...”主要考察你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等考点的理解。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1)等腰三角形的概念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腰三角形.(2)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①等腰三角形的两腰相等 ②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简称:等边对等角】 ③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相互重合.【三线合一】(3)在①等腰;②底边上的高;③底边上的中线;④顶角平分线.以上四个元素中,从中任意取出两个元素当成条件,就可以得到另外两个元素为结论.
与“妙趣角:辅助线问题探讨实录片段:老师: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一定相等吗?同学们异口同声:一定相等!老师:谁能说说理由?[说着,在图(1)上用符号分别表示了已知“等腰”的条件和“底角为何相等”的疑问.]小明:如图(...”相似的题目:
(2006o宝山区二模)已知△ABC中,AB=AC,∠BAC=120°,点D是边AC上一点,连BD,若沿直线BD翻折,点A恰好落在边BC上,则AD:DC=&&&&.
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2k+1)x+k2+k=0.(1)求证: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2)若△ABC的两边AB,AC的长是这个方程的两个实数根.第三边BC的长为5,当△ABC是等腰三角形时,求k的值.
在△ABC中,∠C=90°,AC=BC,AD平分∠CAB交BC于D,DE⊥AB于E.若AB=7&cm,则AC+CD的长等于(  )6cm7cm8cm19cm
“妙趣角:辅助线问题探讨实录片段:老师:等...”的最新评论
该知识点好题
1已知等腰△ABC的周长为18cm,BC=8cm,若△ABC≌△A′B′C′,则△A′B′C′中一定有一条边等于(  )
2由下列条件可以作出等腰三角形的是(  )
3如图,在△ABC中,∠ABC=∠ACB,点D在AC上,且∠DBC=∠DBA=∠A,则∠A等于(  )
该知识点易错题
1已知等腰△ABC的周长为18cm,BC=8cm,若△ABC≌△A′B′C′,则△A′B′C′中一定有一条边等于(  )
2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2cm、4cm,则周长为(  )
3在正五边形ABCDE所在的平面内能找到点P,使得△PCD与△BCD的面积相等,并且△ABP为等腰三角形,这样的不同的点P的个数为(  )
欢迎来到乐乐题库,查看习题“妙趣角:辅助线问题探讨实录片段:老师: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一定相等吗?同学们异口同声:一定相等!老师:谁能说说理由?[说着,在图(1)上用符号分别表示了已知“等腰”的条件和“底角为何相等”的疑问.]小明:如图(2),如果作顶角平分线AD,那么可以根据“SAS”知道△ABD≌△ACD,得到∠B=∠C.小华:如图(3),如果作底边上的中线,那么可以根据“SSS”,知道△ABD≌△ACD,得到∠B=∠C.小芳:如图(4),如果作底边上的高,那么可以根据“HL”,知道△ABD≌△ACD,得到∠B=∠C.老师:非常好!小明、小华和小芳所作的线段虽然名目各异,但是作用相同──都是通过构造一对全等三角形来说明∠B=∠C,所画的这条线段AD,可以称它为“辅助线”.小强:“辅助线”,可谓名副其实.老师:上面大家探讨得到:一个三角形中,如果知道两边相等,那么可得这两边的对角也相等,这可简述为“等边对等角”.小霞:我想也应该有“等角对等边”[说着,画出了图(5),其中,AB、AC两边上的“”无疑也是在征求说理.]不一会,争先恐后的几位同学在黑板上画出了如下带有“辅助线”的图形[图(6)、(7)、(8)]:老师期待的目光显然是在说:请你通过观察与思考,对上述3个图形作一评价…”的答案、考点梳理,并查找与习题“妙趣角:辅助线问题探讨实录片段:老师: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一定相等吗?同学们异口同声:一定相等!老师:谁能说说理由?[说着,在图(1)上用符号分别表示了已知“等腰”的条件和“底角为何相等”的疑问.]小明:如图(2),如果作顶角平分线AD,那么可以根据“SAS”知道△ABD≌△ACD,得到∠B=∠C.小华:如图(3),如果作底边上的中线,那么可以根据“SSS”,知道△ABD≌△ACD,得到∠B=∠C.小芳:如图(4),如果作底边上的高,那么可以根据“HL”,知道△ABD≌△ACD,得到∠B=∠C.老师:非常好!小明、小华和小芳所作的线段虽然名目各异,但是作用相同──都是通过构造一对全等三角形来说明∠B=∠C,所画的这条线段AD,可以称它为“辅助线”.小强:“辅助线”,可谓名副其实.老师:上面大家探讨得到:一个三角形中,如果知道两边相等,那么可得这两边的对角也相等,这可简述为“等边对等角”.小霞:我想也应该有“等角对等边”[说着,画出了图(5),其中,AB、AC两边上的“”无疑也是在征求说理.]不一会,争先恐后的几位同学在黑板上画出了如下带有“辅助线”的图形[图(6)、(7)、(8)]:老师期待的目光显然是在说:请你通过观察与思考,对上述3个图形作一评价…”相似的习题。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已知等边三角形abc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