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 胡适》,遇“史料钩沉”一词,不知道是什么意思,请师指点迷津。

论文发表、论文指导
周一至周五
9:00&22:00
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研究方法浅论
&&&&&&本期共收录文章20篇
  1917年,从美国归来不久年的胡适在北大讲授中国哲学史,次年在讲义的基础上写成的《中国哲学史大纲·上卷》出版。胡适说:“中国哲学史,我是开山的人”。胡适此言不虚,此书确实开启了“中国哲学史”学科的大门,堪称典范之作。胡适1910年进入美康奈尔大学农学院,不久转入文学院修哲学,1915年在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师从杜威攻读哲学博士学位。留美期间,胡适掌握了西方近现代学理论和方法并加以运用。如,用进化观点和历史演进的眼光审查史料,用批判态度、考证方法和用严密的逻辑系统地研究和构建体系化的现代著述形式等。中国论文网 /8/view-3305288.htm  胡适生于皖南绩溪县,他的家乡产生过乾嘉时代皖派学者“三胡”(胡匡衷、胡秉虔、胡培翚祖孙三人)。他于青少年时期深受先贤影响,熟悉乾嘉考证方法。《中国哲学史大纲》熟练的运用了西方哲学史的研究方法,把经史研究贯通成有组织的系统,超越了乾嘉各家成就。正是从这一意义上说,《大纲》成为中国哲学史“开山之作”,尽管在《大纲》之前已有谢无量《中国哲学史》出版。蔡元培在《中国哲学史大纲》序中指出:“我们要编成系统,古人的著作没有可依傍的,不能不依傍西洋人的哲学史。所以非研究过西洋哲学史的人不能构成适当的形式。”(蔡元培《中国哲学史大纲·序》,北京,商务印书馆,1919年,第1页)  中国古代至近代,只有经学、子学、道学、小学等,并无“哲学”一词,也没有与西方所谓哲学完全对应的学科,“哲学史”这一学科也是中国所没有的。“哲学”概念及其学科源自西方,经日本翻译进入中国后,中国学者借助西方哲学中的概念、范畴、思路及叙述框架来研究中国哲学史,胡适对于中国哲学史学科创造顺应了时代的潮流和学科发展的规律。我们今天研究中国哲学史,也不应只局限于中国哲学范畴,而应该同时学习和借鉴西方哲学及西方哲学史的研究,吸收西方思想的精华,使之与中国传统文化相协调,以此为基础建立和发展中国的哲学史科学。胡适同样具有深厚的国学的功底,在新文化运动中他第一个提出了“整理国故”的任务,主张将西方近代学者审查史料的方法与眼光与中国乾嘉学派严禁考证的治学方法结合起来。  《中国哲学史大纲》指出史料的重要性:“哲学史最重学说的真相,先后的次序和沿革的线索。若把那些不可靠的材料信为真书,必致(一)失了各家学说的真相;(二)乱了学说先后的次序;(三)乱了学派相承的系统。”我们研究中国哲学史必须充分占有和把握丰富的史料,包括传世文献及出土文献、文物等,一切从史料出发,所有观点都必须在史料中找到根据。用胡适的话说就是“用正确的手段、科学的方法、精密的心思,从所有的史料里面求出各位哲学家的一生行事、思想渊源沿革和学说的真面目”,这是研究中国哲学史的根本工夫。  《中国哲学史大纲》充分体现了胡适的治学和研究方法,也即他的哲学方式,这就是一切从实证出发,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虽然是胡适在五四时期提出的口号,但是在《大纲》中已有体现。“大胆的假设”是要人们打破旧有观念的束缚,挣脱旧有思想的牢笼,大胆创新,对未解决的问题提出新的假设或解决的可能;“小心的求证”即是要求人们不能停留在假设或可能的路上,而要进行细心地证明。小心求证是一种严谨务实的态度,即在证明过程中不能捏造事实,不能按自己的意愿去改变事实,更不能用道听途说的东西去充当事实,而是要尊重事实、尊重证据,不能有半点马虎,千万要“小心”。因此“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体现出了疑古的态度和实证的精神,即不轻信古人,不轻信权威,一切以证据说话。  在胡适之前讲授《中国哲学史》的陈汉章虽然熟悉各种古代典籍,无法成为治中国哲学史的开山之人,因为他迷信前人的观点。陈汉章讲哲学史先从上古伏羲讲起,讲了一年才讲到商朝的《洪范》,其实大半只是传说和后人的编造而已。而胡适走上讲坛之后则重编讲义,开头便是“中国哲学结胎时代”一章,以诗经作为时代的说明,抛开三皇五帝以至夏商,径直从周宣王以后开始讲,以老子、孔子为中国哲学的开端。胡适认为:“唐虞夏商的事实,今所根据,止有一部《尚书》。但《尚书》是否可做史料,正难决定。梅賾伪古文,固不用说。即二十八篇之‘真古文’,依我看来,也没有信史的价值。如《皋陶谟》的‘凤皇来仪’、‘百兽率舞’,如《金滕》的‘天大雷电以风,禾尽偃,大木斯拔。……王乃出郊,天乃雨,反风。禾则尽起。二公命邦人,凡大木所偃,尽起而筑之,岁则大孰。’这岂可用作史料?”(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北京:商务印书馆,1919年,第23-24页)  事实上,老子、孔子之前虽有哲学思想但无系统的哲学,正如蔡元培先生所说:“中国民族的哲学思想远在老子、孔子之前,是无可疑的。胡适在崇古思潮盛行的中国截断众流,以“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的方法将老子和孔子作为中国哲学史的源头,博得蔡元培先生由衷赞叹:“这是何等的手段!”  《中国哲学史大纲》提出了哲学史研究有三个目的,即明变、求因和评判,体现了胡适中国哲学史中研究的具体方法。明变是指研究古今思想严格变迁的线索,求因则是进一步寻找严格变迁的原因,评判是指研究者还须知道各家学说的价值所在。胡适认为,学说的价值大致可分为三种:学说在当时和后来的思想上发生何种影响,在风俗政治上发生何种影响,以及学说的结果可以造出什么样的人格。胡适“三目的说”,表现出了高明的历史眼光和科学的精神,足以为后人师法。  胡适认为,任何一种学说都不是凭空出现,而是有很多前因后果的,一种学说只是其中的“一段”,起着承,如果不研究其后果便不能了解其在历史上的位置。学术思想的前因包括那一时代政治社会的状态,以及当时思想潮流。“最初的哲学思想,全是当时社会政治的现状所唤起的”。( 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北京:商务印书馆,1919年,第54页)  参考文献:  [1]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北京.商务印书馆,1919年  [2]《胡适文集》.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  [3]张岱年.《中国哲学史方法论发凡》.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  [4]葛兆光.《思想史的写法——中国思想史导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  [5]宋宽锋.《学院化的中国哲学史研究的西方哲学参照系问题》.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05年第6期  [6]金春峰.《国学现代化与中国哲学史——几个方法论问题》孔子研究,2007年第2期  [7]陈其泰.《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的新范式》.史学集刊,2005年第3期
转载请注明来源。原文地址:
【xzbu】郑重声明:本网站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xzbu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xzbu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等。读胡适的《中国哲学史大纲》
这个周末,在家休息。闲来无事,随手拿起了女儿的一本书——胡适的《中国哲学史大纲》,翻阅了起来。不看不知道,刚翻看了前两章,就对胡先生就有了新的认识。
以前我对先生的印象,不是太好。一方面是建国前,他跟随蒋介石逃往台湾。“蒋介石是什么人,怎么能这么糊涂呢?”我这样想到。另一方面是在这部书的封面,印着先生的一句话,“中国治哲学史,我是开山的人,这一件事要算是中国一件大幸事。这一部书的功用能使中国哲学史变色。以后无论国内国外研究这一门学问的人,都躲不了这一部书的影响。凡不能用这种方法和态度的,我可以断言,休想站得住。”好大的口气,一副“中国哲史,吾外无人”的狂妄和自大。
但第一章读下来,发现并非如此。这一部分介绍了治哲学史的方法和步骤。其中最难的是史料的选取和治者水平的高低和眼界的开阔程度。中国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就长达四五千年。这对于了解古人当时的生活思想状况无疑是有极大的帮助,但因年代太过久远,文字的含义、书写方式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后人解读起来难免产生误差;更有甚者,后继的人们因出发点不同,对前人的论著随意增删,以达到自己的目的:儒家门人为抬高自己的地位,把孔子像老子问礼的故事抹杀,把《老子》的著作年代推至《论语》之后;有的学人因自己位卑言轻,为了使自己的言论学说得到重视,而托名前人,如《管子》、《关尹子》、《晏子春秋》之类;或把后人加入的篇章,作为原有的篇章(此弊诸子书皆不能免。试举《庄子》为例,庄子书中伪篇最多,世人竟有认《说剑》、《渔父》等诸篇为真者;这就使得本就浩如烟海的史籍资料,鱼龙混杂、真假难辨。先生曾说:“如果史料本身有问题,那由此得出的结论也就难以站得住脚”,真可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因此,先生在治学时,总是多方对比,反复对照,力求还原最真实的原貌。如《老子》三十一章:“夫佳兵者不祥之器。”《释文》:“佳,善也。”河上云:“饰也。”念孙案,善饰二训,皆于义未安。……今案佳字当作隹,字之误也。隹,古唯字也。唯兵为不祥之器,故有道者不处。上言“夫唯,”下言“故”,文义正相承也。八章云:“夫唯不争,故无尤。”十五章云:“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又云:“夫唯不盈。故能蔽不新成。”二十二章云:“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皆其证也。古钟鼎文,唯安作隹。石鼓文亦然。由此,可以看出,先生在采集史料时,不唯书,不唯上,而是多方对比,认真审定,去伪存真,取其精华。这种从严治学的态度深深打动了我。孟子曰:“尽信书不如无书”,先生为我们做出了很好的榜样。
另一方面,治学者的知识素养和眼界也影响着对古代哲学理论的认识和判断。苏子有诗云:“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生活在井底的青蛙总不能准确客观全面的了解这个世界。同样,要准确地把握中国哲学发展历程和内在关联,只有深厚的国学素养是不够的。哲学研究的是人类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人性的深层次的问题,而这个命题是不分东西方的。西方同样也有准确深刻反映这一问题的思想和理论,“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借助西方的相关思想和方法,对于认识和判断中国哲学的发展和演变会更有帮助。“适之先生生于世传‘汉学’的绩溪胡氏,禀有‘汉学’的遗传性;虽自幼进新式的学校,还能自修‘汉学’,至今不辍;又在美国留学的时候兼治文学哲学,于西洋哲学史是很有心得的。所以编中国古代哲学史的难处,一到先生手里,就比较的容易多了。(蔡元培语)”
这里首先应说明胡适先生留学哥伦比亚大学期间,师从哲学家杜威,终生以“实验主义”为标榜,并且深受赫胥黎的影响,曾自称赫胥黎教他怎样怀疑,杜威教他怎样思想。因此胡适毕生宣扬自由主义,提倡怀疑主义,毕生提倡“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的治学方法。这里特别需要明确,胡适学西方哲学之心得在于其研究哲学的方法及体系,所以他首先采用了西方近代哲学的体系和方法研究中国先秦哲学。蔡元培赞扬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的长处是“证明的方法,扼要的手段,平等的眼光及系统的研究。”这“一句话评语”恰当不过的明确了胡适先生研究哲学的方法及手段。冯友兰多次肯定《中国哲学史大纲》,认为它表明“在中国哲学史研究的近代化工作中,胡适创始之功,是不可埋没的”。
总之,先生在中国哲学的研究中,带来新思想和新方法,为后人开辟了新的道路和途径,不管政治上给予他怎样的评价,然而他带给中国哲学的贡献是不可抹杀的!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44传世相关信息
广告赞助商
◎ 44传世- 文章列表
胡适的《中国哲学史大纲》原是好书
亲自辨识他们的代表作品是只有一条钱索子
而没有许多可以贯串的小钱
岂不也觉得无谓?我敢奉劝大家
先读些中国哲学的原书
再去读哲学史;先读些
& & & &亲自辨识他们的代表作品是只有一条钱索子& & & &而没有许多可以贯串的小钱& & & &岂不也觉得无谓?我敢奉劝大家& & & &先读些中国哲学的原书& & & &再去读哲学史;先读些《诗经》以及汉以下的诗集、词集& & & &再去读文学史;先读些古代历史书籍& & & &再去读《古史辨》万一必不得已& & & &也该一边读哲学史、文学史& & & &一边翻读原书& & & &以求知识的充实钱索子原是用来贯串零乱的小钱的& & & &如果你有了钱索子而没有可串的许多小钱& & & &那么你该反其道而行之& & & &去找寻许多的小钱来贯串才是” 第二层呢& & & &就是先生复信中所提及的& & & &要知道一点我国文学的源流和演变各时代& & & &怎么会有各时代的特产呢?每一代的大作家& & & &他们从前代承受了些什么& & & &他们自己又创造了些什么呢?关于这等问题& & & &都想知道一个大概& & & &我就预备去叩文学史的门 你以为文学史里所采辑的必然是代表作品& & & &其实不尽然我看过几本文学史& & & &只觉编辑者唯贪抄录的便利& & & &就手头的书本随意引几篇罢了如果认为被引的便是代表作品& & & &你就至少会上一半的当还有些编辑者对于作品评论& & & &不是说这一篇多么优秀& & & &便是说那一篇多么雄健& & & &“优秀”和“雄健”都是不着边际的形容词& & & &主观地用来评论作品& & & &叫人家何从琢磨所以& & & &你要读历代的代表作品& & & &你要体会作品的“真味”& & & &与其去求教文学史& & & &还不如去求教比较好的选本例如:要读诗& & & &就读沈归愚的《古诗源》、曾国藩的《十八家诗钞》;要读词& & & &就读张惠言的《词选》;要读明清小品文& & & &就读近人沈启无的《近代散文抄》这类选本不像文学史那样对于每家只选一两篇& & & &然而比较起全集和总集来& & & &却已做了一番删繁就简取精去粗的功夫:这样& & & &正好使你认得那些作家 “普遍的学生案头有胡适的《中国哲学史大纲》《白话文学史》& & & &顾颉刚的《古史辨》& & & &有《小说作法》& & & &有《欧洲文学史》& & & &有《印度哲学概论》问他读过《四书》《五经》& & & &周秦诸子的书吗& & & &不曾问他读过若干唐宋人的诗词集子吗& & & &不曾问他读过古代历史吗& & & &不曾问他读过各派代表的若干小说吗& & & &不曾问他读过欧洲文艺中重要的若干作品吗& & & &不曾问他读过若干小乘、大乘的经典吗& & & &不曾这种空泛的读书法& & & &我觉得大有纠正的必要胡适的《中国哲学史大纲》原是好书& & & &但在未读过《论语》《孟子》《老子》《庄子》《墨子》等原书的人去读& & & &实在不能得很大的利益知道了《论语》《礼记》等原书的大概轮廓& & & &然后去读哲学史中关于孔子的部分& & & &读过几篇《庄子》& & & &再去翻阅哲学史中关于庄子的部分& & & &才会有真利益先得了孔子、庄子思想的基本的概念& & & &再去研求关于孔子、庄子思想的评释& & & &才是顺路用譬喻来说& & & &《论语》《札记》是一堆有孔的小钱& & & &哲学史中关于孔子的部分是把这些小钱贯串起来的钱索子& & & &《庄子》中《逍遥游》《大宗师》等一篇一篇的文字也是小钱& & & &哲学史中关于庄子的部分就是钱索子没有钱索子& & & &不能把一个个的零乱的小钱贯串起来& & & &固然不愉快;但王先生读罢& & & &想起了什么似的& & & &昂首凝望窗外点缀着几点疏星的天空一会儿& & & &把乐华的信放在一旁& & & &继续批阅学生的作文簿轻轻的风吹进来带着微寒& & & &这种微寒给人一种清爽的感觉摆在墙角边圆几上的一盆春兰有三四剪开了& & & &时时有一缕香气打从鼻头边拂过在这样清静的境界中工作着& & & &心和手都极顺利& & & &还没到十点钟& & & &他已经把十几本作文簿批阅完了于是喝了一盏茶& & & &起来来回地走了一阵& & & &再坐下去写寄给乐华的回信:乐华: 我想读一点文学史& & & &就为要从文学史中间接触历史的代表作品这不只是扩充知识的问题& & & &接触文学代表作品对于精神的修养尤其有关系而自己去选择代表作品& & & &现在还苦于没有这样的眼力我看见有几家书局的书目提要里说& & & &他们的文学史是采辑作品的如果从这些中间选择一本来读& & & &不就把这一层困难解决了吗? 厂里的情形同去年一样& & & &我每天做工以外& & & &晚上仍旧上训练班的功课全天计算起来& & & &尚有一点半钟的余暇可自由去支配使用近来忽然想读一点我国的文学史& & & &便取各家书局的书目来选择各家书局都有文学史出版& & & &有几家出版到七八种之多& & & &看他们所撰的提要& & & &没有一本不是“精心结撰之作”这使我迷惑了& & & &到底取哪一种来读好呢?为此特地向先生请教& & & &希望先生提出一两种来告诉我 这一段话说得很明白如果丢开哲学和古史等& & & &单就文学来说& & & &便是先要接触了文学作品& & &
然后阅读文学史才有用处因为文学史上所讲的以文学作品为主& & & &对于文学作品若还不曾认识& & & &徒然知道一些“作家”“派别”“源流”“演变”& & & &便完全是隔靴搔痒的事情而现在一般人似乎正在干这等隔靴搔痒的事情只看学校里的考试题目便可知道其中的消息了“何谓唐宋八大家?”“何谓公安体、竟陵体?”“五言诗起于何时?”“词源于何体?”这些题目都是常见的其实& & & &一个学生回答得出这些题目& & & &不过有了一点关于文学的常识罢了& & & &这并不足以证明他真个懂得了文学而这些常识又是工具书上所备载的;一个学生如果回答不出这些题目& & & &他只需翻开《辞源》来一查便知道了那么& & & &回答得出无异于证明他曾经查过《辞源》罢了比较起“人体常温为摄氏三十七度”“居室需常开窗以通空气”那些常识来& & & &这些文学常识便见得毫无实用的价值倘若破费了好多的工夫& & & &专为求得这样毫无实用价值的常识& & & &可说全无是处 再说文学的源流和演变& & & &那是不能离开了作品空讲的这层意思前信已经说过那些不举作品单作叙论的文学史& & & &原来假定读者对于作品已经有相当的认识了如果你并没有相当的认识& & & &那么读文学史只能得到一些概念& & & &未免是空泛的功夫但是你们中等程度的学生确也应该知道一点文学的源流和演变;不过照我的意思& & & &其着手的路径并不是取一本文学史来读& & & &却是依文学史的线索去选择历代的名作从去年下半年起& & & &我对于这里的三年级就试用这个方法作品是主脑& & & &同以前一样;我的讲说是辅佐& & & &所讲的就是简略的文学史这样试了半年多& & & &我觉一班同学读得颇有兴趣& & & &而理解上也比较切实油印的选文尚有多余的& & & &现在检点一份另封寄给你至于我的讲说& & & &大文他们都有笔记& & & &希望你向他们借来看看了之后& & & &你或者觉得可以满足你的欲望了& & & &或者还是有点吃东西吃不饱的感觉& & & &都盼你写信来告诉我 先生& & & &我每当夜间课罢& & & &就杂乱地想这样想那样;有时把想到的写在日记簿上& & & &有时想了也就算了上面说的便是近来想到的& & & &先生看这些意思怎样? 第三天的晚上& & & &王先生在室内预备明天讲授的功课& & & &校工又把乐华的信送进来了展开来看& & & &是铅笔写的字& & & &末尾写着“学生周乐华书于清晨号钟未鸣时”他的信如下:仰之我师: 你平时能够切实修习& & & &未必爱做这等空泛的功夫我不知道你为什么想读起文学史来希望告知& & & &然后再和你商论仰之手复 年初见了一面之后& & & &到如今又是两个多月了那天因为先生处有两个朋友在座& & & &不能和先生多谈& & & &很觉可惜我们厂里放假日子少& & & &逢到放假又未必是学校里的假期& & & &所以难得有机会去拜访先生然而想念先生的心思是差不多时时刻刻都有的一年年的受教& & & &从先生那里得到的影响太深了不只读书、看报遇见疑难的时候& & & &会想起如果仍在先生旁边& & & &只需请教一声& & & &疑难立即解决& & & &那是多么愉快的事情;便是工作非常顺利的时候& & & &或者心情上有什么懊恼的时候& & & &也会想起如果仍在先生旁边& & & &把那些告诉先生& & & &便受到先生的奖励或者安慰& & & &那是多么乐意的事情自从进厂以来& & & &一年间总是这么想着、想着& & & &恐怕往后去五年十年& & & &还得照样地这样想着呢 【xzbu】郑重你忽然想读一点文学史& & & &我不知道你的动机是什么最近十几年来& & & &很多人提倡阅读文学史& & & &跟着就有人需求文学史& & & &有人编撰文学史这些人互相影响& & & &于是文学史越出越多& & & &文学史的阅读成了一般的风尚了在提倡的人自有他们的见地& & & &当然不能一概抹杀& & & &说他们完全没有道理;可是& & & &从实际的效果上看& & & &这种提倡却有引导人家避去了切实修习而趋重于空泛功夫的弊病曾经在一篇论国文学习法的文章里看到一段话& & & &现在抄给你看
一天晚上& & & &王仰之先生正在那里批阅前一天剩留下的学生的作文簿校工走了进来说:“王先生& & & &有信”王先生接信看时& & & &见封套上写着“周乐华缄”的字样;“他好久没有来信了& & & &同时开封抽出信笺来看:仰之我师:
(责任编辑:admin)
------分隔线----------------------------
下一篇:没有了
◎ 广告赞助
◎ 阅读说明READ EXPLANATION
推荐使用第三方专业下载工具下载本站软件,使用 WinRAR v3.10 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软件。
如果这个软件总是不能下载的请点击报告错误,谢谢合作!!
下载本站资源,如果服务器暂不能下载请过一段时间重试!
如果遇到什么问题,请到本站论坛去咨寻,我们将在那里提供更多 、更好的资源!
本站提供的一些商业软件是供学习研究之用,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购买正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西方哲学史 pdf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