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轮电动车转向系统统为什么要求转向轮达到四个参数的要求?

企业编号984760手机扫码&&&&&&
联系QQ查看建站案例QQ:采埃孚转向泵金城(南京)有限公司 ZF Steering Jincheng (Nanjing) Co., Ltd.
采埃孚转向泵
采埃孚转向泵金城(南京)有限公司是德国采埃孚转向系统有限公司与金城集团有限公司共同投资组建的中外合资企业。其中德方持股70%,中方持股30%。合资公司于日成立,总投资2200万美元,占地19,000平方米。
公司目前专业生产汽车用系列动力转向泵,产品系列可覆盖乘用车和商用车的所有应用领域。产品优良的品质为汽车动力转向系统提供一种高性能的动力源。
公司以顾客为导向,紧跟市场的发展步伐,满足市场需求。产品开发依托德国总部高新技术支持,公司现具有一流的制造和检测设备,按照国际标准建立的企业管理流程实现了与国际接轨,并不断增强企业竞争力。目前公司已具备年产150万台乘用车转向泵和50万台商用车转向泵的生产能力。
公司于2002年1月通过了QS9000 、VDA6.1质量体系认证,并于2005年3月通过了ISO/TS16949质量体系认证,2005年4月通过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公司还获得“南京市高新技术企业”、“外商投资先进技术企业”等荣誉称号。
目前国内的主要乘用车客户有:一汽—大众、上海大众、上海通用、上汽股份、奇瑞汽车、华晨金杯、东风日产、东南汽车、长城汽车、中兴汽车、南汽集团,北汽福田等;商用车客户有:济南重汽,北方奔驰,南京跃进,江淮汽车等。公司正进一步开发国内及世界范围内更广阔的乘用车和商用车泵的应用市场。
·我们的主营产品FP4系列叶片泵为汽车动力转向系统提供一种高性能的动力源,液压参数的调整、根据不同发动机和附件要求进行的安装调整以及轻巧的外形使得FP4系列叶片泵适应于多种不同的应用。
联系地址:江苏省南京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尧新路341号邮政编码:<font color='#D8固定电话:<font color='#D8图文传真:<font color='#D8803485联 系 人:郭娟 采购移动电话:联系我公司时,请说是在“”上看到的,谢谢!
FP4系列叶片泵为汽车动力转向系统提供一种高性能的动力源,液压参数的调整,根据不同发动机,附件要求进行的安装调整以,轻巧_采埃孚转向泵金城(南京)有限公司 一号通
企业、主营:
<font color='#DE
<font color='#DE
<font color='#DE
总机:027- 在线咨询
秀配网秀出企业风采·真诚为汽配人民服务 秀配网
Copyright@2004-.cn All Rights当前位置: >
第六章 转向系统第一节 概述汽车转向系统是指用于改变或保持汽车行驶方向的专设机构。其作用是:使汽车在行驶过程中能够按驾驶员的操纵要...
第六章 转向系统
第一节 概述
汽车转向系统是指用于改变或保持汽车行驶方向的专设机构。其作用是:使汽车在行驶过程中能够按驾驶员的操纵要求而适时地改变其行驶方向,并在受到路面传来的偶然冲击而使汽车意外地偏离行驶方向时,能与行驶系统配合共同保持汽车稳定地行驶。转向系统是汽车保持安全行车的重要系统之一,因此对转向系统进行及时的检查维护是保证安全行车、减少交通事故的有效措施。
富康轿车转向系统基本结构形式为齿轮齿条式转向机构,神龙富康988豪华轿车EX系列及富康AL等车型则装备有动力转向系统。
一、机械转向系统
(一)结构特点
1.基本结构
富康轿车机械转向系由转向盘、转向柱、转向器和转向传动机构组成,其布置示意图如图6-1。
图6-1 转向系布置示意图
1-转向盘 2-转向柱 3-万向节 4-转向传动机构 5-转向器 6-球销 7-转向轮
转向器为齿轮齿条式,见图6-2。由于汽车转向轮采用独立悬架,因此该车转向梯形中的横拉杆选用了断开式三段后置的布置方案,并且转向器齿条实际上成为横拉杆的一个组成部分。
图6-2 转向器
1-转向齿条 2-转向齿轮 3-转向器壳体 4-转向横拉杆 5-齿条顶块 6-弹簧 7-调整垫圈 8-密封圈 9-顶块端盖 10-螺钉
转向柱为可倾斜式转向柱,其结构如图6-3所示。转向轴为双万向节连接。
图6-3 转向柱
2.结构特点
(1)转向器结构简单,体积小,齿条本身兼有传动杆件作用,不需另设传动杆(如摇臂和转向纵拉杆)。另外,由于是齿轮齿条直接啮合传动,操纵时灵敏度高,其滑动和转动阻力小,转向轻便。
(2)转向柱带有转向盘高度位置倾斜调整系统。该系统可通过转向柱的斜度调整,使转向盘的位置上下倾斜,以调节适应于不同身材、不同习惯驾驶员所需的最舒服的驾驶位置。
(3)转向柱还具有吸能功能。由于转向柱下部是双万向节传动轴,且转向柱与转向器不在同一直线上,当汽车发生撞车等严重事故时,驾驶员撞在转向盘上,转向柱可冲进发动机罩内,使万向节弯曲,可有效减小撞击时转向盘的后移量,充分保证驾驶员的安全。另外,在转向盘上预留有装备安全气囊的结构。
(二)技术参数
转向器形式
齿轮齿条机械式
齿轮齿数/个
齿条齿数/个
转向系传动比
转向齿条行程/mm
转向盘总圈数
转向盘直径/mm
按车身外廓计的最小转弯直径/m
按前外轮计的最小转弯直径/m
内侧车轮最大转角
外侧车轮最大转角
齿条与齿轮的侧隙/mm
二、动力转向系统
(一)动力转向系统的组成及布置
富康轿车动力转向系统在车上的布置见图6-4。它主要由转向盘、转向柱、动力转向油泵、储液罐、动力液压缸、转向控制阀和转向齿轮机构组成。
图6-4 动力转向系统
1-动力转向泵 2-储液罐 3-转向柱 4-转向控制阀 5-动力液压缸 6-高压油管
该动力转向系统由机械转向机构和液压动力转向加力装置组合而成。其动力液压缸缸体固定在转向器壳体上,而动力液压缸活塞操纵杆铰接在转向齿条上(见图6-5),转向动力可由此输出。
图6-5 动力液压缸与转向机构的连接
1-左侧室 2-动力液压缸 3-右侧室 4-活塞操纵杆 5-通道C
富康轿车动力转向系统采用结构紧凑的旋转式转向控制阀作为控制装置,叶片式动力转向泵作为动力源,动力液压缸活塞操纵杆及齿条作为动力传递机构。转向时,发动机通过带驱动动力转向泵产生液压,转向液的流量及压力由泵内的调压器进行调节,液压由转向泵传送至转向齿轮机构的旋转式转向控制阀,其转向控制阀则根据转向盘的转动情况调节液压并改变转向液的流向,引导压力油液流入动力液压缸,推动活塞操纵杆及齿条作直线运动,以助转向车轮偏转,实现动力转向,而从动力缸低压侧流回的转向液回流至储液罐过滤后,再次输送到转向泵进行循环工作。
(二)技术参数
齿轮齿条式液压动力转向器
转向系传动比
发泡式转向盘,其外直径&P369mm,高度可调整
转向盘总圈数
内侧车轮最大转角
外侧车轮最大转角
最小转弯直径(按前外轮计)/m
(三)动力转向泵
1.转向泵结构
转向泵为叶片式,是一种容积式油泵,主要由转子、叶片、泵体和调压器组成。其结构见图6-6。泵定子内腔为椭圆形,并设有两个进油口和两个出油口;转子上装有多片可沿径向滑动的叶片;在进排油通道处装有调压器,以防止发动机转速较高时油泵输出油量过大、油温过高,以限制油泵的输出油压,防止油压过高损坏机件、破坏油封、造成不正常的漏油。
图6-6 转向泵结构原理图
1-调压器活塞 2-限压阀 3-喉管
2.转向泵工作原理
发动机通过传动带驱动转向泵的转子,转子带动叶片在椭圆腔内旋转,叶片在离心力作用下与定子腔内壁接触。随着转子的转动,叶片之间的容积相应改变,当叶片之间的容积增加时,吸入油液;当叶片之间的容积减少时,排出油液。转子每转一圈,每个工作腔都各自完成2次进、排油循环。
安装在转向泵内的调压器,则根据发动机的转速及动力转向的负荷,自动调节转向泵输出油压及流量,满足动力转向的要求。具体调节过程如下:
(1)低速转向情况 在发动机低速时,转向泵的输出流量较小。此时,一方面排液口的排出的液压作用在调压器活塞B(见图6-7)的右端;而另一方面油液经调压器喉管(见图6-7)流向转向控制阀,同时液压通过喉管处下方的通道作用在调压器活塞的左端。由于低转速时通过喉管处的流量较小,其节流作用并不明显,因而压力变化不大,故调压器活塞左右两端的油压差较小,不能克服调压器活塞弹簧力,使得活塞基本保持原位不变,此处卸压口关闭。在低速转向时,所需要的油压不大于2.8MPa。
图6-7 低速转向油泵工作情况
(2)在发动机运行速度较高时的直线行驶情况 转向油泵的流量随着发动机转速的提高而增加,当油泵输出油量过大时,流过节流阀喉管的液流速度增大,相应此处的油压降低,此压力通过油道传到调压器活塞的左侧,调压器活塞则在其右左侧的压力差作用下克服活塞弹簧的弹力向左移动,使卸压口D被打开,于是排油腔中的一部分油液经卸压口流回泵内循环(见图6-8),使油泵输出油量减少。随着发动机转速的提高,而流向转向控制阀的流量则进一步减小,而当油量减少至一定值时,调压活塞两侧压差不足以克服弹簧张力,则其活塞右移关闭可减少卸压口。这样转向油泵的输出油量便被限制在一定范围内。
图6-8 发动机高速时转向油泵的工作情况
(3)转向轮转向受阻时的转向情况 驾驶员操纵转向盘转动时,转向控制阀开始工作,系统压力上升。当转向轮受到异常阻力(如转向盘转动至极限位置的情况)而无法转动时,齿条活塞杆停止运动,油泵的输出油量不大而压力上升较快,当油压过高时,高压经节流阀喉管处通道传到活塞左侧,使限压阀弹簧被压缩而打开限压阀卸压,部分油液从G处经D回到油泵中(见图6-9),使排油口压力降低,此时调压活塞会进一步左移,使卸压开口增大,从而导致回液口的流量增加,使油泵输出压力维持恒定,从而保证转向系统运行安全。
图6-9 转向轮转向受阻时的转向油泵工作情况
3.转向泵技术参数及相关特性
最低压力(不转向)/Pa
最大压力(转向受阻)/Pa
(62~69)&105
发动机转速为800r/min时:
泵油压力/Pa
泵油流量(热油)/L
储油罐容量/L
系统容量/L
A.T.F DEXRON.2(TOTAL DEXRON)
(四)转向控制阀
旋转式转向控制阀和转向机构的小齿轮装在一起(见图6-10)。转向控制阀主要由阀体1、阀套7、阀芯6、扭力杆5及密封圈组成(见图6-10)。
图6-10 转向控制阀结构
1-阀体 2-小齿轮 3-轴承 4-密封圈 5-扭力杆 6-阀芯 7-阀套
阀体用来安装旋转阀,其外部的四个管接头分别通过油管连接动力转向泵和动力液压缸及储液罐,阀体安装在转向器壳体上。
阀套为圆柱形空心体,其外与阀体配合安装,其内配装有阀芯,其末端为小齿轮,其结构如图6-11所示。阀套外圆柱面有三道大的环形油槽,中间油槽与油泵相连接,两端的两道油槽分别与动力液压缸的活塞两侧油腔相连接。三道油槽均由安装在其表面小槽内的密封圈加以隔开。两端的油槽底部均开有三个径向通孔与阀芯的油槽相连;中间油槽有三个更大的孔与内腔相通。阀套可以在阀体内转动。
图6-11 阀套结构
阀芯是控制的主动件,它为圆柱形空心体,其外圆柱面与阀套组成偶合件,其内装有扭力杆,其上端固定在转向轴末端。阀芯外表面开有三个与阀套两端油槽相通的纵槽,可以保证阀的润滑;其外表面开的三个短槽,为转向油液的工作通道。
扭力杆装于阀芯内腔,其上端通过锁销与阀芯上端固定,扭力杆下端嵌入到阀套内通过锁销与阀套相连。扭力杆实际上是一种扭力弹簧,扭力杆在控制阀内的这种装配关系,保证了阀芯与阀套之间的弹性连接。
转向时,由于转向阻力的作用,使扭杆发生扭转,从而使阀套相对于阀芯转过一个角度,使转向油泵来的高压油液经控制阀后,进入动力液压缸相应的一侧腔室,同时动力液压缸的另一侧腔室通过控制阀与储油罐相通,在动力液压缸两腔压力差作用下,对转向实施助力。可以看出,转向控制阀的工作是依据阀套和阀芯的相互转动即扭杆的变形来保证的,而转向控制阀的开度与扭力杆的变形量成正比,即动力转向的助力大小与扭力杆的变形成正比关系。
2.转向控制原理
驾驶员通过方向盘控制旋转阀,可以改变转向动力缸输出助力的大小、方向及增力的快慢程度。
当直线行车不转向时,旋转阀芯处于中间位置(如图6-12所示),旋转控制阀使动力液压缸活塞两边的工作腔相通而不起作用,而动力转向泵输出的油液经旋转控制阀流回储油罐,此时动力转向泵的输出压力很低,动力转向泵实际上处于空转状态。
图6-12 旋转阀芯处于中间位置时液流情况
当汽车转向行驶时,驾驶员转动转向盘,从而带动转向柱轴及阀芯转动,与小齿轮一体的阀套由于车轮转向时的阻力作用而转动滞后,使得阀套与阀芯产生相对偏转,扭力杆受扭,使旋转阀芯处于与某一转弯方向相应的工作位置。此时,动力液压缸中相应的工作腔与回油路管路断开,与动力转向泵输出管路相通;而动力液压缸中的另一侧腔室与回油管路导通。地面转向阻力经转向传动机构传到动力液压缸的活塞上,形成较大的阻力负荷。于是转向动力泵的输出压力急剧升高。来自动力转向泵具有一定压力的油液,通过旋转阀进入动力液压缸活塞的工作腔,推动活塞操纵杆,进而推动转向齿条起加力作用,使转向轻便有力。转向角度愈大。转向阻力也愈大,活塞移动的行程也就愈长,转向泵产生的压力也就愈高,由此产生的转向助力也就愈大。图6-13为汽车左转弯行驶时旋转阀的工作情况示意图。图中A进油口与动力液压缸口B连通,使活塞E一侧与泵导通进油成为高压腔;卸压口C与油缸口D连接,使活塞另一侧F与储油罐导通形成低压腔,活塞两侧腔的压差形成向左的助力转向。
图6-13 汽车转弯时旋转阀的工作情况
当转向盘停止转动并固定不动时,在扭力杆弹性力的作用下,其阀套相对于阀芯产生相对转动,直到阀芯和阀套恢复至中间位置,此时动力液压缸活塞停止移动而处于相对平衡位置。当动力液压缸活塞两边压力因外界突发因素失去平衡时,旋转式控制阀具有随动作用,可及时开启通道给予压力补偿,实现动态平衡,从而减少了驾驶员的操作频度,减轻了转向盘受到的反冲击力和&打手现象&,并能有效地减轻前轮的摆振。
当动力转向系统出现故障而不能提供转向助力或助力不足或扭力杆损坏时,该转向系统仍能像普通齿轮齿条式转向机构一样工作,可保证行车转向的安全。这种转向安全保障是由阀芯末端外形与阀套内孔的特殊配合提供的。图6-14为阀芯末端与阀套内孔的装配关系图。一旦动力转向系统不能提供助力,转向时转向盘可通过阀芯转动一微小角度直接作用在阀套上,从而带动齿轮齿条实现转向轮的转向。但助力失效后的转向操作比普通的齿轮齿条转向器转向更沉重,其原因是动力转向系统减速比较小及前轮定位参数不同。
图6-14 阀套与阀芯末端装配关系
1-扭力杆 2-阀芯 3-阀套
第二节 故障诊断
转向系直接关系到汽车行驶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在使用中,转向系的零件会产生磨损、变形及疲劳裂纹,因此而破坏汽车的正常运行,发生不同程度的转向沉重、方向不稳、行驶跑偏和转向轮摇摆等故障,从而增加驾驶员的劳动强度,同时也严重影响行车安全。在转向系出现故障后,应迅速进行故障诊断,查明原因并排除故障。由于机械转向系与动力转向系统结构上的差异,两者的故障诊断方法也有所不同,下面分别进行说明。
一、机械转向系统的故障诊断及排除
1.转向沉重
转向沉重的现象是:汽车转向时,转动转向盘感到沉重费力。故障原因的诊断:
(1)顶起汽车前部,使两前轮悬空,转动转向盘,若感到转向轻易,则故障在前轮或前悬架。其可能的原因及排除方法:
1)前轮气压过低,应将轮胎充气到规定气压。
2)前轮定位不正确,应检查前轮定位参数,并调整至规定值。
3)三角下摆臂严重变形或损坏,导致前轮定位失准,应更换或修复三角下摆臂。
(2)顶起汽车前部,如转向仍感沉重,则说明故障主要在转向器和转向传动机构,其可能的原因及排除方法:
1)转向器齿轮与齿条啮合间隙过小或齿轮、齿条损坏,应调整或修理转向器。
2)转向器壳体变形,应更换转向器壳。
3)转向器齿条弯曲严重,应更换齿条齿轮。
4)转向轴或转向柱管弯曲变形,应予以更换。
5)齿条顶块调节过紧,应重新调整转向器。
6)转向器、转向轴万向节转向拉杆球头润滑不良,应加注润滑油脂。
另外,前悬架三角臂球头销及前悬架支柱止推轴承润滑不良或损坏,也可使转向沉重,此时应加注润滑脂或更换损坏件。
2.转向盘回正不良
转向盘回正不良的现象是:在汽车转向完毕取消转向外力时,转向盘不能恢复直行状态或恢复直行状态缓慢。其故障诊断如下:
(1)检查转向轮胎气压,并按规定校准前轮气压,保证左右轮胎气压相等。
(2)检查转向轴万向节、转向横拉杆球头连接松紧程度,如过紧,应加以调整或重新装配。
(3)顶起汽车前部,两手扳动前轮,左右来回摆动,每一来回待要回到直行位置时,感到用力较轻而自动回正为正常。若扳动时用力过大,则断开横拉杆与转向节的联系。分别来回扳动左、右转向轮,若用力过大,说明转向节球销装配过紧,应加以调整;若转动力较小,则应检查转向器。
(4)检查转向齿条与齿轮侧隙,若调整不当使侧隙过小,应重新调整,使其在规定范围之内。
(5)检查转向齿条是否弯曲或损坏,若有缺陷,应予以更换。
(6)检查前轮定位,其各参数应在规定范围之内。
(7)检查转向传动机构杆件,如出现变形弯曲,应进行修整与校正。
3.转向盘游动间隙过大
转向盘游动间隙过大是转向系各连接部件间隙过大或连接松动的反映,其故障的可能原因及排除方法如下:
(1)转向器齿轮齿条过度磨损或啮合间隙过大,应更换或调整转向器。
(2)横拉杆球接头磨损严重或连接松动,应更换磨损的拉杆球头或紧固球头接头。
(3)转向盘紧固螺母松动,应予以紧固。
(4)转向柱万向节的连接配合处磨损严重,应更换其万向节。
(5)前轮轴承松旷,应调整或更换轴承。
4.转向盘发抖
转向盘发抖的现象是:汽车高速行驶时,转向盘发抖,驾驶员不舒适,特别通过不平路段时,抖动更严重,车辆行驶不稳定。导致该现象的可能原因及排除方法如下:
(1)转向轮胎在拆装后未进行平衡或轮辋上的平衡片脱落,应对轮胎进行动平衡。
(2)前轮辋严重变形,应予以更换。
(3)转向轮定位参数不符合规定,应检查并调整转向轮定位参数,使其符合原车标准。
(4)转向节与三角臂的连接球头、模拉杆的连接球头松旷或严重磨损,应对球头连接螺栓加以紧固或更换严重磨损的球头。
(5)转向盘游动间隙过大,应予以调整至规定值。
(6)前减振器失效,应予以更换。
5.转向盘向左或向右跑偏
转向盘跑偏的现象是:汽车直线行驶时,转向盘不居中间位置而向左或向右转动一角度;驾驶员必须预先校正一角度紧握转向盘,汽车才能保持直线行驶,若稍放松转向盘,则汽车会自动向一侧跑偏。导致该现象的可能原因及排除方法如下:
(1)左右前轮气压不一致,应按标准充气,保持两侧轮胎气压一致。
(2)前轮定位不良,检查前轮定位并予以调整。
(3)转向传动机构弯曲变形或出现较大间隙。转向传动机构弯曲变形引起的跑偏始终是朝一个方向,而传动间隙造成的跑偏,往往不稳定,对此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或更换零件。
(4)检查前后车轴是否平行,若不平行应排除故障并予以重装。
(5)一边车轮制动拖滞。检查可在跑偏行驶后进行,用手摸跑偏侧制动盘或制动鼓是否发热严重,若温度较高则说明该侧车轮有制动拖滞,应调整或检修该侧制动器。
(6)轮毂轴承单边过紧。检查时,架起前轴,用两手转动车轮,若转动车轮较重,则在转动一段时间后,用手摸轮毂轴承处,如感到烫手,即是轮毂轴承过紧,车辆直线行驶时,即往轴承过紧的一侧跑偏。若轴承损坏,应予以更换。
6.转向轮摆振
转向轮摆振的现象是:当汽车车速达到一定数值时,车轮在路面某些不平的冲击下,转向轮绕主销左右摆动,严重时驾驶员无法扶稳激烈摆动的转向盘。这种现象易导致驾驶员疲劳而发生事故,同时使轮胎磨损严重。在使用方面引起转向轮摆振的原因主要是转向车轮的不平衡、转向轮定位不正确、转向节弯曲变形及转向传动机构的间隙过大。
当车辆转向轮摆振时,应认真分析,以先易后难,先简后繁的顺序进行检查。先目检转向轮表面状况,再检查转向传动机构是否松旷,然后检查车轮的平衡及前轮定位,这样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其故障的诊断如下:
(1)目检转向轮胎花纹磨耗状况,磨耗严重不均的轮胎不平衡量大,应予以更换。
(2)目视或用气压表检查轮胎充气状态,保持两侧轮胎气压正常。
(3)检查转向传动机构各连接部件是否松旷。在进行检查时,应左右转动转向盘,逐一检查各球头销等连接部位,检查转向盘的游动间隙,若发现松旷部位,可视情调整或更换零件。
(4)支起汽车前部,在车轮的侧面上下摇动车轮,检查轮毂轴承、转向节球销是否松旷,若发现松旷部位,可进行调整或更换修复。
(5)对转向轮的偏摆量进行检查。检查时,将汽车前部支起,用百分表测量轮辋的端面跳动量,无百分表时,可用一边棱整齐的25~30cm长的短形木条做参照物,立在车轮外侧边沿。转动车轮后,并使木条边棱与车轮最外一点触靠,测量车轮转过360&时,木条边棱与车轮侧的最大间距值。若车轮偏摆过大,则应更换轮辋,或换上备胎,无条件更换时,可将该前轮与好的后轮对换。
(6)对转向轮进行动不平衡检查。检查方法是:支起汽车前部,用就车轮胎动不平衡仪进行就车检查。若转向轮动不平衡,则对车轮进行配重平衡。
(7)进行前轮定位检查,对于前束不合格,可进行调整,若其它定位参数不符合要求,往往是由转向节、前悬架三角臂等零部件变形所致,因此应查清具体原因,更换配件,排除故障。
二、动力转向系统的故障诊断及排除
液压动力转向系统的常见故障有液压传动部分的油液泄漏、渗入空气、动力转向泵失效、转向控制阀损坏和机械传动机构损坏等故障,其表现形式为多种多样,如转向沉重、转向噪声、转向不顺畅和转向振动等。动力转向系统出现故障时,应立即进行故障诊断,做到及时排除故障。
(一)转向沉重
1.故障现象
装有动力转向的汽车,本来转向应是很轻便的,但在汽车行驶中感到转向沉重、或转向盘转动困难。
2.故障原因
一般是液压转向助力系统失效或助力不足、机械传动机构损坏或调整不当所致,其主要原因如下:
(1)储油罐缺油或油液高度低于规定要求。
(2)各油管接头处密封不良,有泄漏现象。
(3)转向液压回路中渗入了空气。
(4)油管变形、油路堵塞。
(5)动力转向泵传动带张紧力不足,传动带打滑。
(6)转向油泵内部磨损、泄漏严重,使油泵输出压力达不到标准。
(7)油泵内调压器失效,使输出压力过低。
(8)转向控制阀、动力液压缸内部泄漏。
(9)转向齿轮机构损坏或调整不当。
3.故障诊断与排除
(1)检查轮胎气压是否正常,按规定气压充气。
(2)检查转向液压系统各油管接头是否泄漏,检查油管有无损坏、变形或裂纹。一旦发现油管有缺陷应予以更换;若油管接头泄漏,应予以拧紧,必要时更换油管重接。
(3)检查储液罐内的油液质量和液面高度。若油液变质则应重新更换规定油液;若液面低于规定高度,则应找出油液液面过低的原因,重新加油使液面达到规定的液面高度。
(4)检查油路中是否渗入空气,若发现储油罐中的油液有气泡时,说明油路中有空气渗入,此时应检查渗入系统内空气的原因,检查油管接头松动、油管有裂纹、密封件损坏、储液罐液面过低等情况并排除故障,然后对油压系统进行排气操作,最后加注转向油液至规定的液面高度。
(5)检查转向油泵的驱动带是否打滑或有无损坏。发现问题应按规定调整传动带紧度或更换新带。
(6)检查动力转向泵、调压器、动力液压缸是否良好。检查前将与规定油压相适应的压力表及手动阀串接在动力转向泵压力输出口与转向控制阀压力输入油管之间(见图6-15)。检查时,打开手动阀至全开,转动转向盘至左极限位置或右极限位置,起动发动机使其在低速运转,测量转向油泵的输出油压。这时,若油压达不到规定的压力:6.2~6.9MPa,且在逐步关闭手动阀时,油压也不能提高,则说明转向油泵有故障或调压器有故障;若油压未达到规定值,但在逐步关闭手动阀时油压有所提高,油压可达到规定值,则说明转向油泵良好,故障在转向控制阀或动力液压缸;若手动阀全开时压力达到规定值,则故障在转向传动机构。
图6-15 压力表连接示意图
若动力转向泵、调压器及动力液压缸有故障,应加以检修调整或更换;若转向控制阀有故障,应予以更换。
(7)检查转向传动机构:转动转向盘,查看与转向柱轴相关的元件是否转动灵活,查看转向万向节、各传动杆件球头连接部位是否过紧,发现问题应予以调整或更换重装;检查转向齿轮齿条机构,调整齿条顶块的压紧力,使齿条与齿轮的侧向间隙合适,保证齿条移动自如,对于弯曲的齿条应予以更换。
(二)转向盘回正不良
1.故障现象
汽车在完成转向后,转向盘不能自动回到中间行驶位置(直线行驶位置),而需驾驶员操作才能回位。
2.故障原因
(1)液压回路中渗入空气。
(2)回油管路变形阻塞。
(3)转向控制阀或动力液压缸活塞发卡。
(4)转向控制阀定中不良。
(5)齿条顶块调整不当或齿条弯曲变形。
(6)转向传动机构连接处过紧。
3.故障诊断与排除
(1)对液压系统进行排气操作,排气后按规定加足转向油液。
(2)检查动力液压缸管路及回油管路是否变形阻塞,若变形,应予以更换。
(3)检查转向齿轮齿条机构在车轮回正位置及车轮其它位置的转动情况,若转动力矩过大,则检查齿条弯曲及齿条顶块的调整情况,必要时调整齿条顶块压紧力或更换转向齿轮齿条机构。
(4)检查转向控制阀是否发卡及回位不良,必要时更换转向控制阀。
(5)拆检动力液压缸,对于损坏的零件予以更换。
(6)对转向传动机构各连接处的球头销进行调节,保证其运动自如。
(三)转向时转向盘抖动
1.故障现象
在发动机工作时,转动转向盘,转向盘抖动,尤其是当转向盘转到极限位置时,其抖动更甚。
2.故障原因
(1)转向油泵传动带打滑。
(2)储油罐液面过低。
(3)转向液压系统油路中有空气渗入。
(4)转向油泵输出压力不足。
(5)转向油泵内调压器活塞卡滞。
3.故障诊断与排除
(1)检查转向油泵传动带是否打滑或转动带有无损坏。必要时调紧传动带紧度或更换失效的带。
(2)检查储油罐液面是否符合规定,视需要加注转向油液。
(3)检查转向液压系统的所有管接头,排除转向油液泄漏故障,然后排放油路中渗入的空气。
(4)对转向油泵输出压力进行检查。压力不足时应分解油泵,检查油泵是否磨损或内部泄漏严重、限压阀及调压器活塞是否泄漏严重或卡滞、调压器弹簧弹力是否减弱、油泵的密封件是否损坏。查明故障予以修理,必要时应更换油泵。
(四)汽车直线行驶时,转向盘发飘或跑偏
1.故障现象
汽车直线行驶时,难以保证驶向正前方向而总向一边跑偏。
2.故障原因
(1)转向控制阀扭力杆损坏或太软,难以克服转向器逆传动阻力,使阀套不能及时回位。
(2)因油液脏污使阀芯与阀套运动受到阻滞。
(3)转向控制阀阀芯偏离中间位置,或虽然在中间位置但与阀套槽肩的缝隙大小不一致。
(4)转向泵调压器的调压活塞卡住,使油泵泵油流量过大,使动力缸左右腔压力差过大。
(5)转向传动机构接头间隙过大,或连接件松动,或磨损过甚。
3.故障诊断与排除
(1)首先应当检查转向传动机构的连接件是否松动,各部间隙是否过大,传动是否松旷,排除转向传动机构的故障。
(2)检查油液是否脏污。对于新车或大修后的车辆,由于不认真执行走合维护期的换油规定,往往使油液脏污。对于脏污的油液应进行更换。
(3)检查转向控制阀,首先在不起动发动机的情况下转动转向盘,凭手感判断转向控制阀是否开启运动自如,若有怀疑,一般应进行拆卸检查。
(4)最后检查转向油泵调压器工作是否正常,检查调压器调压活塞是否卡滞,必要时可检查转向油泵的输出压力进行判断。
(五)转向噪声
1.故障现象
汽车转向时出现过大的噪声。
2.故障原因
汽车转向时,转向系统有不太大的噪声是正常现象,在冷天(-20℃或更冷)起动发动机后,开始2~3min转向泵有噪声也是正常现象,但当噪声过大或影响汽车转向性能时,噪声就视为故障,其故障的原因主要有如下几方面:
(1)转向传动机构松动导致转向噪声过大。
(2)动力转向泵损坏或磨损严重或液体中混入空气导致噪声过大。
(3)动力转向泵传动带轮松动或传动带打滑引起噪声过大。
(4)转向控制阀性能不良。
(5)油管接头松动或油管破裂。
(6)滤油器滤网堵塞,或是液压回路中有过多的沉积物。
3.故障诊断与排除
(1)转向时若发出咔嗒声,则可能是转向柱轴接头松动、横拉杆松动或球形接头松动,应检查上述部位,必要时进行紧固或更换损坏的部件;若转向柱轴摆动严重,则应更换转向柱总成;若转向器安装过松,则应进行紧固;对连接处的润滑部位进行必要的润滑。另外,转向泵传动带松动也会发出咔嗒声,所以还应检查转向泵带轮是否松动,必要时拧紧或更换带轮,以消除其噪声故障。
(2)转向时若发出嗄嗄声,当方向盘从一端极限转到另一端极限时,噪声更大,则可能是动力转向泵传动带打滑所致。此时可检查传动带松紧程度及磨损情况,视需要张紧或更换传动带。
(3)转向时若转向泵发出咯咯声,则可能是油液中有气泡,以致油液流动时产生气动噪声。此时首先应检查油面高度,若油位过低,则应向储液罐加油液到正确位置并检查、排除泄漏故障。然后检查软管是否破损或卡箍是否松开,致使空气进入系统,必要时进行更换损坏的软管或卡箍。确认动力转向系统内液体有空气渗入后,应将空气从动力转向系统中清除,以消除气动噪声。若转向泵发出嘶嘶声或尖叫声,而液压系统无漏气现象,且传动带紧度正常,则说明油路有堵塞处或油泵严重磨损及损坏,应予以修复或更换。
(4)当转向盘处于极限位置或原地慢慢转动转向盘时转向器发出嘶嘶声,如果这种异响严重则可能为转向控制阀性能不良,应更换控制阀进行对比检查,以排除故障。
第三节 维修作业
一、机械转向系统的检查与调整
(一)机械转向系统的检查与调整
1.转向盘自由行程的检查和调整
转向盘自由行程也称转向盘游动间隙,它是指汽车保持直线行驶位置不动时,左右晃动转向盘时的自由转动量(游动角度)。自由行程一般用转向盘转动角度的大小来表示。转向盘自由行程是一个综合诊断参数,它是转向系各部件配合间隙的总反映。当自由行程超过规定值时,说明从转向盘至转向轮的传动链中一处或几处的配合松旷。
转向盘自由行驶对于缓和路面冲击,避免使驾驶员过度紧张是有利的。但自由行程不宜过大或过小,则汽车在行驶过程中,驾驶员的路感作用太强,容易造成驾驶员过度紧张与疲劳;若转向盘自由行程太大,则会发生转向盘虽然转动许多,但前轮并不偏转的现象,从而降低汽车转向的操纵灵敏度,并影响行车安全。因此对转向盘的自由转动量应进行检查和调整,使其符合要求。
转向盘自由行程的检查可采用专用检测仪进行。其检查方法如下:
(1)停放汽车,使前轮处于直线行驶位置。
(2)将图6-16所示的检查器刻度盘和指针分别夹持在转向轴管和转向盘上。
图6-16 转向盘自由行驶的检查
1-指针 2-刻度盘 3-弹簧 4-连接板 5-固定螺钉 6-夹臂
(3)向左或向右转动转向盘感到有阻力时,记住指针所在的位置,再反向转动转向盘感到有阻力时为止,指针在刻度盘上所扫过的角度,即为转向盘的自由行程。
在没有专用工具的情况下,可用简便方法确定转向盘自由行程,方法是:首先将汽车停在平直路面上,使前轮位于直线行驶位置,再用指尖向左右侧轻轻转动转向盘,在转向盘外周边缘上测量手感变重时的行程,见图6-17。然后用下列式子求出转向盘自由行程:
&=360L/(&D)
式中:&&&转向盘的自由行程(&);
L&&转向盘左、右转动时外边缘手感变重的行程(mm);
D&&转向盘直径(mm)。
图6-17 简法检查转向盘自由行程
富康轿车转向盘自由行程应小于15&,若超过15&,则应对转向系操纵机构、转向器齿轮与齿条啮合间隙及转向传动机构进行全面检查和调整。
检查时最好有两人协作进行,一人在车上左右转动转向盘,另一人在车下观察。若转向盘转动了较大角度,而转向器拉杆并不移动,说明故障在转向操纵机构和转向器部分;若转向器拉杆移动,而前轮并不移动,则故障在转向传动机构和转向车轮部分。
如果故障在转向操纵机构和转向器部分,应首先检查转向盘固定螺母、转向轴联轴节等处是否松动。若有松动现象,应根据具体情况予以拧紧或更换损坏的零件。若转向盘自由行程仍大,则说明转向器齿轮与齿条的啮合间隙过大,此时应调整齿条顶块调整垫圈的厚度,以增加弹簧的压紧力,保证齿轮与齿条有正常的啮合间隙。
如果故障在转向传动机构和车轮部分,应检查前轮轮毂轴承是否松旷、各转向连接杆间的连接部位是否松旷或有零件损坏等情况。通常采用的检查方法是:支起汽车前部,用手扳动两前轮左右转动及上下摇动(如图6-18所示),观察各传动部分及连接部位有无松动等缺陷,若感觉接头松旷,轮毂轴承松旷,则应拆下检查。若磨损严重,则应更换;若接头紧固螺母松动,则应加以紧固。
图6-18 检查传动机构及轮毂轴承的松旷情况
2.转向器齿轮与齿条啮合状态的调整
转向系统故障中,有很多与转向齿轮机构中齿轮与齿条的啮合状态有关,而齿轮与齿条的最佳啮合状态则由齿条顶块的调节决定。如果对齿条的顶块调节不当,将会引起转向困难、转向沉重、车轮回正不顺畅、转向盘振动或抖动、转向盘转动犯卡、转向盘自由行程过大、转向噪声等诸多故障,因此对转向齿条顶块的调节事关整个转向系统的工作好坏和工作性能,故应小心加以调节。
富康轿车转向器齿轮与齿条的啮合状态,在使用过程中,由图6-19中的弹簧3自动调节。当转向器齿轮齿条在使用中因磨损而出现间隙时,则顶块通过弹簧的预紧力进行压紧,使齿轮齿条处于最佳啮合状态从而使转向盘的自由行程减少,提高转向的操纵灵敏度。但当齿轮齿条磨损过大或压紧弹簧的弹力过小时,必须对压紧弹簧的弹力加以调节,使其压紧顶块。其调节方法是适当增加调整垫圈2的厚度,以使转向器齿轮与齿条处于最佳啮合状态。调整完毕后,在转向全行程范围内检查转向松紧程度,应做好既转动自如,无犯卡现象,又无松旷感。若转向犯卡,说明调整垫圈过厚,应减薄;若转向松旷,说明调整垫片过薄或弹簧弹力过小,应加以检查并重新调节。
图6-19 对齿条顶块的调节
1-端盖 2-调整垫圈 3-弹簧 4-顶块 5-齿条 6-齿轮 7-密封圈 8-螺钉
3.转向盘最佳位置的调整
转向盘最佳位置的调整是通过转向柱的倾斜调整实现的。转向柱的上侧用倾斜调整支架固定在车身上,转向柱的下侧是由下托架固定于车身。倾斜调整机构用锁紧螺栓穿过支架和转向柱后锁紧。当调整手柄压下时,转向轴能以下支架的中枢轴为中心,作一定角度的上下摆动(如图6-20所示),转向盘的位置可作相应调整。当转向盘调到驾驶员认可的最佳位置时,将调整手柄拉下,转向柱就被锁住定位,转向盘也就定在最佳位置了。
图6-20 转向盘位置的调整
(二)转向操纵机构的维修
用双手握住转向盘,在径向和轴向用力摇动,观察此时方向盘是否松旷。通过此项作业,可以了解转向盘与转向柱轴的装配状况、转向柱与支架的连接状况。据此重点检查转向柱紧固螺栓和螺母是否松动,检查转向万向节接头螺栓是否松动。根据检查结果,应对各松脱和松旷部位按规定转矩进行紧固、调整,若仍不能恢复至正常状态,则应拆下转向操纵机构进行检修。
1.转向操纵机构的拆卸
(1)转动转向盘,使车轮处于直行位置。
(2)拆下蓄电池电缆。
(3)拆下转向盘面板2,拧下方向盘锁紧螺母,取下转向盘1(如图6-21所示)。
图6-21 转向柱分解图
1-转向盘 2-转向盘面板 3-装饰板 4-固定夹 5-转向盘球形壳体 6-防盗点火锁 7-转向柱支架 8-转向柱 9-下转向轴(带万向节) 10-挡圈 11-护罩 12-支承环 13-夹钓 14、15-六角螺栓 16-转向轴连接螺栓 17-自锁螺母 18-六角螺母 19、20-凸缘螺母 21、22、24-平垫圈 23-齿形垫圈
(4)拆下盖板。
(5)拆下转向柱下罩5个螺钉,拆下转向柱的下罩与上罩,见图6-22。
图6-22 拆转向柱上、下罩
(6)拆下压条的塑料按扣,移开压条。
(7)拆转向柱周围的通风管。
(8)松开转向柱,将其降低并锁住。
(9)拆下点火开关/防盗点火锁6(如图6-21)的插接器。
(10)松开转向柱,将其升起并锁住。
(11)拆下紧固螺母罩盖,拧下万向节头紧固螺母。
(12)拆下转向柱固定螺母及其隔套,松开万向节,取出转向柱。
富康轿车转向操纵机构的分解,如图6-21所示。
2.转向操纵机构的检修
(1)检查转向柱轴轴承和转向万向节轴承的间隙和运动情况,看是否有噪声、松动和磨损。如出现任何一种状况,则视具体情况更换万向节或轴承或转向柱总成。
(2)检查转向万向节叉及万向节滑动叉的花键有无变形和裂纹,如有则应更换。
(3)用磁力探伤或其它方法检查转向轴及其花键有无裂纹如有则应更换。
(4)检查转向轴有无弯曲变形,如有则应更换。
3.转向操纵机构的安装
转向操纵机构的安装按其拆卸的反向顺序进行,但安装时应注意下列问题:
(1)更换各紧固螺母及防尘护罩。
(2)更换有缺陷、破损的零部件。
(3)应校正好转向轴的位置,确保转向轴与转向器有正确的装配关系。
(4)确保插接器安装正确、固定可靠。
(5)各紧固螺栓按表6-1所规定的力矩拧紧。
表6-1 转向系螺纹拧紧力矩
拧紧力矩/N&m
转向器固定螺栓
转向柱万向节紧固螺母
转向柱万向节与转向器的紧固螺母
转向柱固定螺母
转向盘锁紧螺母
转向球头销螺母
(三)机械式转向器的维修
机械转向器是汽车机械转向系统的主要总成,其使用性能和寿命直接影响转向系的使用性、可靠性和安全性。因此,在汽车使用一定里程后,应对转向器进行检查。
对转向器的维护检查及调整,一般不需对转向器进行解体,但当转向器出现故障,发卡或零件有损坏时,应对其进行解体检修,解体前应将转向器总成拆下。
1.转向器的拆卸
(1)用千斤顶将汽车稳固地支起,使前轮离地。
(2)在下万向节以及转向器小齿轮轴上冲出记号,从而使重新安装时它们仍处在原来的位置。
(3)拆下万向节连接到转向齿轮轴的固定螺栓。
(4)拆下转向器总成两端横拉杆与转向节处的槽形螺母。
(5)用图6-23所示的球头销拆卸器拔出其球头销,使横拉杆与转向节脱开。
图6-23 球头销拆卸器
(6)拆下前托架上转向器壳的2个固定螺栓4,取下2个隔套3,如图6-24所示。
图6-24 转向器总成
1-转向器总成 2-挡板 3-隔套 4-螺栓 30-自攻螺钉 31-平垫圈 32-锁紧螺母
(7)拆下转向器总成,如图6-24所示。
2.转向器总成的分解
转向器总成分解图如图6-25所示。转向器总成分解可参照图6-25进行,其步骤如下:
图6-25 机械转向器分解图
1-齿轮轴及轴承 2-转向器拉杆 3-横拉杆接头 4-防尘套 5、6-箍圈 7-档块 8-止推垫圈总成 9、15-轴承 10-油封 11-平垫圈 12、13-挡圈 14-油封 16-顶块 17-压紧弹簧 18-调整垫圈 19-密封圈 20-端盖 21-调整螺母 30-螺钉 31-螺母
(1)清洗转向器外部,将转向器壳体夹在软台虎钳上。
(2)用记号标记横拉杆接头3与调整螺母21的相对位置,并拆下横拉杆接头3。
(3)拆下内外防尘套箍圈5和6,并将防尘套4拆下。
(4)拆下转向器横拉杆2。
(5)转向齿轮轴直至齿条端与转向器壳体的距离达到某一标记值,用冲心錾标出齿轮轴与壳体的相对位置。该标记的作用是便于重新安装。
(6)拆下转向器侧面的紧固螺钉30,依次拆下端盖20、密封圈19、调整垫圈18、压紧弹簧17、顶块16。
(7)从转向器壳体中拆下齿轮轴油封。
(8)拆下弹性挡圈13。
(9)用软口台虎钳夹住齿轮轴端部,用软锤轻敲转向器壳体以便将齿轮轴及轴承1拆下。
(10)将齿条从转向器壳体上拆下。
3.转向器零件的检查
转向器零件在分解后,进行彻底清洗,以备检查。
(1)检查齿轮轴及轴承。齿轮齿面应无磨损或损伤,齿形磨损或变薄的齿轮必须更换;轴承若磨损严重,应予以更换;齿轮轴出现转动不平稳,并有松动或噪声,应更换齿轮轴及其轴承。
(2)检查转向齿条齿面,不允许有划伤和严重磨损的痕迹,否则应更换齿条;检查齿条的弯曲程度,其弯曲值应小于0.3mm,否则将齿条更换。
(3)检查转向器壳体有无裂纹或其它损伤,一旦发现缺陷,应予以更换。
(4)检查转向齿条导向调节装置:若齿条顶块磨损严重或损坏、弹簧弹力不足,则应予以更换。
(5)检查转向齿条防尘套:防尘套若有老化、膨胀、弯曲、破裂等损伤,应予以更换。
4.转向器总成的组装
转向器总成的组装按其分解的反向顺序进行,但应注意下列问题:
(1)装配前在有关部位如齿轮轴轴承加润滑脂。
(2)齿条齿轮装入啮合时,应注意齿条端部至转向器壳体的标记距离,并使齿轮轴与壳体上的冲点记号对正。
(3)安装齿条导向调节装置时,应注意检查压紧弹簧的弹力及调整垫片的厚度,保证齿条与齿轮具有最佳的啮合状态,齿条移动时既无犯卡,能自由能动,又无松旷的感觉。
(4)安装横拉杆接头时,应对正原来拆卸时的记号,以便调整前束或避免调整前束。
(5)通过左右滑动齿条来检查防尘套的安装情况,正常时防尘套不应有变形或扭曲。
(6)转向器总成组装完成后,应对转向器总成进行装车前的整体检查。小齿轮轴应运转自如,转向齿条左右移动应平滑,均不得有犯卡现象。
5.转向器的安装
按转向器拆卸的反向顺序将转向器装上汽车,安装时注意下列问题:
(1)应校对好转向轴的位置,保证转向盘、转向轴和小齿轮轴之间的正确装配关系。
(2)将各紧固螺母换上新螺母,并按表6-1规定的力矩拧紧各紧固螺栓、螺母。
(3)检查调整前轮的前束,使之恢复正常,并确保左右前轮具有相同的前束,最后紧固防尘套外箍圈和横拉杆端的锁紧螺母。
(四)转向传动机构的维修
转向传动机构对于富康轿车转向系统来说,主要指转向器横拉杆、横拉杆接头及球头销连接处。
对于转向系的工作性能影响最大的是球头销松旷问题。因为球头销长期使用之后,球头销和球座之间将会磨损或弹簧损坏,从而使球头销松旷。这种松旷严重时将导致转向盘自由行程过大、前束失准,使汽车转向性能变坏,因此应进行重点检查。
1.就车检查
(1)检查球头销是否松旷。检查时,由两人配合工作,一人双手握住转向盘左右来回轻轻转动,一人在车下观察,此时既要求转动灵活,又要求不松旷。发现松旷时应拆卸检查。
(2)检查转向横拉杆外接头。检查时由两人配合工作,一人握住转向横拉杆外接头并检查垂直运动,另一人将转向盘向左右两侧各转1/4圈并观察转向横拉杆外接头的松动情况。如果出现松动或垂直运动,应更换横拉杆接头。
(3)检查转向横拉杆内接头。检查时松开防尘套内端的箍圈,将防尘套移向横拉杆外端直至横拉杆内接头露出,将前轮胎向外推动,注意观察横拉杆内接头,如果出现松动,应将横拉杆更换。
2.拆下检查
(1)用探伤法检查转向横拉杆、横拉杆接头、球头销是否有裂纹,若发现裂纹,一律更换。
(2)检查横拉杆是否弯折,如果出现弯折必须更换,不要试着去校直它,否则会导致严重的事故。
(3)对松旷的球头销,应检查球头销、球头碗的磨损情况,磨损严重时应予以更换。若是弹簧力不够或弹簧折断,可更换弹簧。
转向传动机构的故障多为球头销故障,而球头销故障多半是因缺少润滑而产生的。因此,对转向传动机构进行正常的维护时,应对球头销进行定期润滑,还应检查油封是否漏油。
二、动力转向系统的检查与调整
动力转向系统是一个复杂精密的液压系统,按期进行检查和调整是确保其安全稳定工作的重要条件,也是延长动力转向机构使用寿命的有力保障。事实证明;动力转向系统出现的故障大多是由于没有及时的检查维护而引起的。因此,为了减少动力转向系统的故障,应对动力转向系统进行定期检查和必要的维护调整。
1.检查储液罐油液
(1)将汽车停放在平坦的地面上。
(2)在发动机怠速时,转动转向盘数次,使转向油液温度达到80℃左右。
(3)检查转向液是否起泡或乳化,如果转向液起泡或乳化,则表示转向液内已渗入空气,此时应进行排气操作。
(4)检查转向液油质,若转向油液变质或使用期限已到,则应更换油液。
(5)检查储油罐油位高度,确保油位在储油罐的油位上限和油位下限之间。当油液没有变质,油液中也没有渗入空气,而只是油面高度低于油位下限,此时可能有泄漏,应检查并修理泄漏部位,然后按需添加推荐使用的油液,使油位在油位上限附近。本转向系统使用的油液型号为A.T.F DEXRON.2(TOTAL DEXRON)。
2.排除动力转向液压系统中的空气
当汽车转向液压系统渗入空气后,由于空气的可压缩性,造成汽车转向操作不稳、忽轻忽重,影响汽车的转向安全性。
液压系统渗入空气的主要原因是:油管接头连接不牢或接头损坏;油管破裂或重新连接油管后没有进行排气或排气不干净;在更换转向油时排气不平净;储液罐油面过低等等。为保证汽车转向省力,操作平稳安全,应及时地对转向液压系统中的空气给予排出。在对动力转向系统进行排气前,应先检查储油罐油位高度,并据需要添加液压油。待液面合适后,便可按下述方法进气:
(1)将轿车前部用千斤顶或举升器顶起,并用支架牢靠固定。
(2)转动转向盘,从左极限位置转到右极限位置,来回转动3~5次。
(3)起动发动机,使之怠速运转,并重复上述转动转向盘的过程3~5次。
(4)将轿车前部放下,在发动机怠速运转的状态下,来回再转动转向盘5~8次,使油温升高,然后将转向盘置于中间位置,检查并记录储油罐内油面高度。
(5)关闭点火开关,使发动机熄火,待其停止转动3~5min后,再查看储油罐内油面高度,差与(4)的油面高度进行比较,若两次无差值或差值小于5.0mm,而且油液中无气泡或乳化现象,说明系统内空气已排净。否则,仍需重复(4)、(5)两步骤,直至空气被排净为止。
(6)检查油位,根据需要可向储液罐中加注油液至规定油位。
3.更换动力转向液
一旦富康轿车动力转向装置出现故障,需要拆检,就应更换动力转向液;如果发现油液变质,也应及时更换。其更换步骤如下:
(1)用千斤顶或举升器将轿车前部顶起,并稳固地支撑。
(2)卸下储油罐的回油软管,从储油罐及回油软管上放出旧油至适当的容器中。小心不要把旧油洒到车体或零部件上,以免损坏车漆,若溅洒应立即擦净。
(3)使发动机怠速运转,一面排油。一面将方向盘连续地左右转到极限位置,直到油液排尽,再关闭发动机。
(4)将回油软管重新安装到储液罐上。
(5)向储液罐加规定的液压油至油位上限:系统容易1.1L;储液罐容量0.3L。
(6)起动发动机并且怠速运转,然后转动转向盘从左极限到右极限位置若干次,以便排出转向液压系统中的空气。
(7)重新检查油位,必要时可加注规定的液压油,使油位至储油罐上限。
4.检查和调整动力转向泵传动带的紧度
富康轿车动力转向油泵工作的动力来自发动机,是通过传动带传递的。若传动带过松,带易打滑,将会导致油泵供油量降低,转向系统的油压过低,使转向沉重;若传动带过紧,会导致油泵轴及轴承受力增加,从而加快零件的磨损,降低机件及传动带的使用寿命,同时发动机功率的消耗增加。因此,动力转向泵传动带的紧度应调整适宜。但对新旧传动带应区别对待,使用新传动带时,先按新带的标准挠度调整,然后使发动机运转5min,再将挠度调节到旧传动带的标准值。
1)传动带静挠度检查法:
在动力转向泵传动带的中部施加100N的力,测量传动带的静挠度,其挠度值应符合标准,否则应予以调整。
旧传动带的标准静挠度为:13~14mm
新传动带的标准静挠度为:9~10mm
2)传动带运转检查法:
汽车停在干燥路面上,发动机运转使油液升到正常温度后,左右转动转向盘,当转向盘转到极限位置时,动力转向泵输出油压最大,此时传动带的负荷最大,如果传动带打滑,说明传动带紧度不够或油泵内有机械损伤。
1)松开张紧轮固定螺栓。
2)压紧张轮使传动带张紧,并同时拧紧固定螺钉。
3)起动发动机,将转向盘从左右极限位置之间连续转动几次,再关闭发动机。
4)重新检查传动带挠度。若传动带张紧度不符合标准,则重新调整直至符合要求为止。
5.检测动力转向泵输出压力
检查动力转向泵的输出油压,主要是为了确定动力转向泵或转向齿轮机构是否有故障。为准确地测出动力转向泵的输出油压,检测前应使储油罐油位正常和动力转向泵传动带的张紧力符合标准。
用压力表检查动力转向泵输出油压,压力表及手动阀的连接方法见图6-15。在发动机停转时,从动力转向泵拆下压力管路,将压力表测量一端连在泵的排液口接头上,手动阀的另一端管口连接在转向控制阀输入管口,这样压力表及手动阀就串联在动力转向泵与转向控制阀的压力管道中。
动力转向泵输出油压检测步骤如下:
(1)完全开启手动阀。
(2)起动发动机并使其怠速运转。
(3)将转向盘从左右转动的极限位置之间连续转动若干次,使轴向油液温度升至80℃,并确保液面高度正常。
(4)在发动机转速为800r/min时测量静态油压,如动力转向泵良好,则压力表的读数至少应为300kPa(不转向时的最低压力)。
(5)逐渐关闭手动阀,直至压力表指针稳定不动,读取压力值。此时动力转向泵的输出标准压力至少应为6.2~6.9MPa(车轮转向受阻时的最大压力)。
(6)迅速完全开启手动阀,注意手动阀关闭时间每次不要超过5s,否则转向泵容易过热而损坏。
手动阀完全关闭时测出的油压,可反映动力转向泵的工作状态。如果动力转向泵工作良好,其压力表读数应至少为6.2~6.9MPa;若压力表读数低,则意味着转向泵输出压力太低,不能有效助力转向,说明动力转向泵有故障,应维修或更换动力转向泵。
6.检查转向操纵力
检查车轮开始转动的操纵力时,将汽车停放在水平干燥、清洁的路面上,轮胎充气到正常气压,并使储油罐油位正常及转向泵传动带张紧至标准值。其检查过程如下:
(1)起动发动机,使其怠速运转,同时连续左右转动方向盘至各极限位置若干次,以使转向油液升温。
(2)使前轮处于直线行驶位置。
(3)按图6-26所示将弹簧测力计连接到转向盘轮缘上。
图6-26 测转向盘操纵力
(4)起动发动机,使其怠速运转,并拉弹簧测力计,一旦转向轮胎开始转动时,记下弹簧测力计读数。
(5)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应小于40N,如果此读数过大,说明车轮开始转动所需的转向盘操纵力过大,动力转向工作不正常,则应检查动力转向泵和转向器;如动力转向泵压力正常而转向操纵力过大,则应检查转向控制阀、动力液压缸及转向器。
7.动力转向液压系统外部油液泄漏的检查
液压动力转向系统的外部油液泄漏故障主要是由于油封及密封圈损坏或老化、壳体或金属件破裂、油管渗漏或油管接头松脱等原因造成,其中可能泄漏的部件有油管、动力转向泵、转向控制阀、动力液压缸、储油罐等。可通过更换油封、损坏件或紧固接头予以修复。
液压动力转向系统常见的泄漏部位有:泵油封泄漏、泵壳体与泵盖端泄漏、转向控制阀体外壳顶部的油封泄漏、动力液压缸泄漏、动力转向泵与转向控制阀及动力液压缸的各油管接头泄漏。因此对于泄漏故障应对上述部件进行重点检查。
检查泄漏时,首先起动发动机,然后左右转动转向盘若干次,每次都转到极限位置(但应注意在极限位置停留不得超过5s),使转向泵输出最大压力,从而使整个动力液压管路系统产生最大压力,此时在转向泵管路连接处及动力转向泵、转向控制阀、动力液压缸的常见泄漏点处检查泄漏。
具体检查过程如下:
(1)将汽车顶起,加上安全支承,擦干漏油部位。
(2)检查储液罐是否加油过多,如过多应排出过多油液。
(3)检查并拧紧转向泵、转向控制阀及动力液压缸上的油管接头部位。
(4)起动发动机,左右反复转动转向盘,查找泄漏部位。发现泄漏部位后,关闭发动机,检修并排除故障。
8.动力转向器总成装复后的检查与调整
富康轿车动力转向器总成与机械转向器总成相比,多了一个动力液压缸总成和转向控制阀,其动力转向器总成的分解图如图6-27所示。动力转向器总成修复装车后应进行检查,必要时还应进行调整,以确保转向性能。
图6-27 动力转向器总成分解图
1-轴承总成 2-动力液压缸 3-转向控制阀 4-转向器横拉杆 5-横拉杆接头 6、7-防尘套 8、9-箍圈 10-球头销保护罩 11-转向齿条弹性节 12、13-油管 14-止推垫圈总成 15-轴承 16、34-顶块 17、35-弹簧 18、37-调整垫圈 19-密封圈 20-端盖 21-油管支架 22、23-螺栓 24-平垫圈 25-调整螺母 30-螺钉 31-波形弹性垫圈 32、33-锁紧螺母 36-弹簧支座 38-碟形弹性垫圈
(1)密封性检查,动力转向器总成装车后的密封性检查必须在热车时进行。因此,首先应起动发动机,并使之怠速运转,将转向盘在左右极限位置之间转动几次,使动力转向油液温度升高,再将转向盘转至左右两侧极限位置稍作停留(应小于5s),使压力管路产生最大压力。然后检查以下部位的密封性:
动力转向系的动力管路及各油管接头、阀体装置及动力液压缸推杆。
如某处出现泄漏,则必须查明原因,排除故障,直到消除泄漏现象。
(2)转向性能检查:起动发动机,并使之怠速运转,然后左右转动转向盘,动力转向器总成应在其整个工作范围内工作正常,操作轻便,转向盘转向、回正顺畅,噪声小,无振动。当然,此时要求动力转向泵工作正常。
(3)检查调整前轮的前束,使之恢复正常。
(4)检查转向轮处于直行位置时转向盘是否居中,如有必要,可通过同等幅度地转动左、右横拉杆来进行调整。
以下广告由百度提供
Copyright & 2014 17CCT All Rights Reserved 诚车堂—中国领先的本地汽车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转向系统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