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手术治疗近视术

激光手术矫正近视:医学界的一个惊天阴谋? | 科学人 | 果壳网 科技有意思
激光手术矫正近视:医学界的一个惊天阴谋?
近视眼手术可以做吗?近视眼手术是骗局吗?LASIK可以做吗?
流言: 本人的一位朋友实施了LASIK手术,之后视力竟大幅回退,且有大量不规则散光,后来到另一家医院检查,最后确诊为圆锥角膜。LASIK技术在中国开始实行才不过仅仅8年不到时间,而中国的广大眼科医生却将其广泛适用于临床,他们明知道这一手术的危险性(稍微对于眼科有所了解的人都能理解,更何况是医生),却冒天下之大不韪,欺瞒广大患者,把广大患者的眼睛当作试验品。实行了LASIK后所产生的圆锥角膜目前在医学上被认为是绝症,最后只能用角膜移植来解决问题!在许多医院的眼科中心,为什么仍有那么多医生带着眼镜?为什么放着那么好的手术不做?一直在几个月前,我才弄明白这是个阴谋!近视手术是近年来医学界最大的阴谋!
真相: 我国乃至全世界近视发生率都非常高,有强烈摘掉眼镜意愿的人不在少数。激光手术矫正近视给有这样意愿的人提供了一种选择。不过,关于“近视手术致盲”、“近视手术是骗局”的传闻一直以来都存在。
LASIK手术是什么?
所谓LASIK手术,全称是“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 LASIK),手术对象是人的角膜。理想状态下,眼睛把入射光聚焦到视网膜上,我们就能看清楚东西了。但是近视的人的焦点在视网膜之前,通过配戴近视眼镜——凹透镜能使光线发散,将焦点后移到视网膜上,达到矫正近视的作用。手术矫正近视则是通过改变眼球的屈光结构来调整光线的聚焦。角膜提供了整个眼睛屈光力的约2/3,LASIK手术正是通过改变角膜屈光率来达到矫正近视的目的的。手术的过程说起来并不复杂:先在角膜中心区表面切削一个大约100-180微米厚的带蒂皮瓣并翻起,暴露皮瓣下角膜基质,然后利用高能准分子脉冲激光烧灼一定厚度的角膜基质,最后将皮瓣盖回原来的位置,无需缝合。角膜上皮细胞会在24-48小时之内完全修复。紧接着它们的基底膜,也就是前弹力层也会逐渐修复。
LASIK手术的风险
网络文章中对LASIK手术的质疑,主要集中在该手术对角膜结构的影响以及后续发生圆锥角膜甚至失明的风险之上。事实证明,LASIK手术矫正视力的短期和长期效果都令人满意,术后晚期屈光不稳定的发生率低于1%,并非网文所称会在短期内恶化。不过,术前近视度数越高,术后发生视觉障碍并发症的几率也越高。术后发生角膜持续变薄(膨胀恶化为所谓圆锥角膜)的几率也在1%以下(参考文献4-6报告发生率分别为0.04%,0.2%和0.6%),并非网文所称的那样成为身体里的“定时炸弹”。
降低术后视觉障碍并发症的发生几率,LASIK术后剩余角膜厚度是关键。实验证明,角膜厚度是影响角膜强度的主要因素。剩余角膜基质越厚,发生圆锥角膜的风险也越小。在一项以猫眼为对象的动物实验中,研究者将猫眼分为4组分别进行LASIK和PRK(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术后对角膜后表面的前突量进行测量,证实与角膜皮瓣相比,剩余角膜基质过薄是术后角膜后表面前突形成圆锥角膜的主要原因。目前国际上以250微米为限,但低于此限是否一定会发生圆锥角膜,或高于此限就一定不会发生圆锥角膜,尚无实验数据证实。有学者对LASIK术后残留角膜基质床厚度的安全值及术后角膜后表面曲率的稳定时间进行研究,结果发现LASIK术后早期角膜后表面中央均有不同程度向前膨隆,角膜基质床越薄者前膨趋势越明显,角膜基质床越厚者1年内角膜后表面曲率稳定或回复越明显。所有病例角膜后表面曲率在术后2年与1年的比较中差异均无显著意义。可见,只要术前准备充分,保证眼睛符合手术条件,术中保留足够的角膜基质,角膜后表面曲率会随时间趋向稳定甚至回复,并不会发生角膜越来越薄以致失明的问题。
降低风险,术前评估很重要
如同所有其他手术一样,LASIK手术也有其适应证和禁忌证。在实施手术前,医生会对患者的身体情况进行全面评估,往往手术本身只需要十分钟,而术前检查则要花费数小时甚至数天。只有符合手术条件的眼睛才能在LASIK术中获益,同时将风险降至最低。接受手术的患者近视情况应已保持稳定2年以上,600度近视以下矫治效果较高度近视更理想。一般来说,年龄最好不要低于21岁。患有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等自身免疫病患者不适宜进行LASIK。怀孕和哺乳期妇女也不能接受这项手术。术前要进行角膜厚度测定,正常角膜厚度应在490微米至650微米之间。瞳孔直径不宜过大,否则术后易发生眩光等问题。另外,还要排除其他眼部疾患如感染,青光眼等情况。总之,审慎地评估,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是手术安全的前提。
对于“中国的广大眼科医生将LASIK手术广泛适用于临床,是把广大患者的眼睛当作试验品”的指控,是有失公允的。其实从1983年Trokel开始的动物实验,到1988年第一例PRK手术至今,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已经开展了有23年了。对于一类手术来说,时间并不短了。并且任何手术都是在不断发展的,屈光手术也是在不断发展的。在1995年,美国FDA即批准了将准分子激光用于近视眼矫治。而今天的LASIK也不是15年前的LASIK了,在手术效果以及安全性上都有了很大的进步。在其他国家也有激光近视矫治手术的开展。据估计,只在 2003年一年,全美就有110万人接受了激光近视矫治手术。
至于“为什么医生自己不去做LASIK,却还要戴着眼镜?”这个问题,其实并不奇怪。就好比整形科大夫并不是个个都要割双眼皮垫鼻子隆胸削下巴,卖坚果的小贩一日三餐并不都拿糖炒栗子当饭吃一样,需求才是第一位的。何况,确实也有医生们去做LASIK的。
结论:谣言破解。 作为一项手术,LASIK确实有一定的风险。手术前把好评估关,是获得理想效果、降低术后视觉障碍并发症的关键。
参考资料:
[1] 杜之渝, 吴宁玲, 吴大勇,等.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后角膜基质床厚度安全值分析. 中华眼科杂志,-744.
[2] 李赵霞, 谢立信, 胡隆基, 等.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后角膜瓣及瓣下角膜厚度对角膜强度影响的实验研究. 中华眼科杂志,-155
[3] Steven E. Wilson. Use of Lasers for VisionCorrection of Nearsightedness and Farsightedness. N Engl J Med -475.
[4] Randleman JB, Russell B, Ward MA, et al. Risk factors and prognosis for corneal ectasia after LASIK. Ophthalmology 7–275.
[5] Rad AS,Jabbarvand M, Saifi N. Progressive keratectasia after 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 J Refract Surg 8–S722.
[6] Pallikaris IG,Kymionis GD,Astyrakakis NI. Corneal ectasiainduced by 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 J Cataract Refract Surg 6–1802.
原文:科学松鼠会文章
经原作者审定、授权
特别鸣谢:
流言原文:
你可能感兴趣
心理学硕士
大言不惭给作者一个小小的建议~万一说得不对就当我放P哈哈~~这个谣言其实不能称为严格意义上的谣言,只是表现了普通大众对于一种不够了解的事物所体现出来的过分放大的担忧。而这种对于自己健康的担忧,就像现在倍受关注的食品安全问题一样,仅仅通过摆事实讲道理其实并不能起到很好的效果。参加过一个中国国家电网组织的,关于如何降低老百姓对于高压变电设备电磁风险感知的调研。对于那些认为电磁场有害的人来说,再摆事实讲道理也没有用,让他自己去买个仪器自己来测也没有用。因为这类问题本质上,都不完全是由“既有知识不足”造成的,而是涉及到相关机构的公信力的问题~因此,其实此类问题从短期来看是无解的~虽然谣言粉碎机的本质更倾向于“死理性派”,但加入一些对于造成此类谣言经久不衰的原因,特别是其形成和传播的心理机制,似乎文章会让读者觉得更有养分一些~
心理学硕士
术后发生角膜持续变薄(膨胀恶化为所谓圆锥角膜)的几率也在1%以下(参考文献4-6报告发生率分别为0.04%,0.2%和0.6%)这个数据是眼科大夫不愿意做此手术的主要原因~~见识的多了,总会遇到一两个倒霉的,而这种重大负性事件的记忆比其他正常病例要深刻得多~我妈是急诊科护士,找眼科同事询问这一手术是否靠谱时,该同事列举了好处和坏处若干,最后问:谁要做?我妈说:我儿子。该同事大叫一声:有病啊!概率再低,自己摊上了就是100%~关键看人如何理解小概率甚至是极小概率事件~这是一个认知问题,而不是数学问题~从本质上来讲,属于心理学研究领域
说的太对了,哈哈,收藏了,淘宝又搞活动了,姐妹们,败家喽:
显示所有评论
全部评论(217)
技术图书译者,音乐人
给力给力,感谢真相。做不做LASIK,关键是你要怎样选择,还有术前评估。像我觉得戴框架眼镜没什么不好,也就没觉得有必要做LASIK。就像我上次说的,那些不做LASIK的医生,你只能看到戴着眼镜的,但那些不戴眼镜的医生,你怎么知道他们是不近视呢?还是戴了隐形呢?还是做了LASIK呢?所以那种医生自己都不做的说法纯属扯淡。
作为医学人士,可以很淡定的告诉各位:如果医生给做,又基于充分的术前检查,那就说明手术有相当高的把握,如果术后容易出现问题,医生怎会隐瞒患者,出事了自己也遭殃,谁想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既然去找医生了,就该充分信任医生,毕竟医生才是这方面的专业人士。
我也做拉手术的过两年了视力都一直不错。
这个谣言好久了,看来还是得多研究才能出真相啊。
这篇好像在哪看到过了(莫非在松鼠会?)
想做而一直犹豫要不要做。
技术图书译者,音乐人
引用 Du雪城 的回应:这篇好像在哪看到过了(莫非在松鼠会?)特别鸣谢: 金色葡萄里面有一段是金色葡萄在松鼠会的某篇评论~
技术图书译者,音乐人
引用 拼图者 的回应:想做而一直犹豫要不要做。可以先咨询一下医生然后再做选择。
我就是20岁做的手术,视力600度稳定了4年了,手术之后现在没一点问题家人一直担心,看到这篇文章,放心许多术前检查确实很重要
风险评估~~什么时候都是有必要的啊~~
可是,这个手术的利润可是相当的大诶~
这种谣言最需要粉碎啦,做完手术之后看了谣言自己还担心了好长时间,不过好在眼睛一直挺好,看到这篇文章就放心了,第一次来果壳网就这么给力!
这个,LASIK也不是想做就能做的~术前检查很重要啦~而且没有医生会保证你术后一定有1.0or1.5的视力的~
引证太少,尤其是数据少
心理学硕士
术后发生角膜持续变薄(膨胀恶化为所谓圆锥角膜)的几率也在1%以下(参考文献4-6报告发生率分别为0.04%,0.2%和0.6%)这个数据是眼科大夫不愿意做此手术的主要原因~~见识的多了,总会遇到一两个倒霉的,而这种重大负性事件的记忆比其他正常病例要深刻得多~我妈是急诊科护士,找眼科同事询问这一手术是否靠谱时,该同事列举了好处和坏处若干,最后问:谁要做?我妈说:我儿子。该同事大叫一声:有病啊!概率再低,自己摊上了就是100%~关键看人如何理解小概率甚至是极小概率事件~这是一个认知问题,而不是数学问题~从本质上来讲,属于心理学研究领域
护士,实验党
引用 FM 的回应:作为医学人士,可以很淡定的告诉各位:如果医生给做,又基于充分的术前检查,那就说明手术有相当高的把握,如果术后容易出现问题,医生怎会隐瞒患者,出事了自己也遭殃,谁想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既然去找医生了,就......+1
心理学硕士
大言不惭给作者一个小小的建议~万一说得不对就当我放P哈哈~~这个谣言其实不能称为严格意义上的谣言,只是表现了普通大众对于一种不够了解的事物所体现出来的过分放大的担忧。而这种对于自己健康的担忧,就像现在倍受关注的食品安全问题一样,仅仅通过摆事实讲道理其实并不能起到很好的效果。参加过一个中国国家电网组织的,关于如何降低老百姓对于高压变电设备电磁风险感知的调研。对于那些认为电磁场有害的人来说,再摆事实讲道理也没有用,让他自己去买个仪器自己来测也没有用。因为这类问题本质上,都不完全是由“既有知识不足”造成的,而是涉及到相关机构的公信力的问题~因此,其实此类问题从短期来看是无解的~虽然谣言粉碎机的本质更倾向于“死理性派”,但加入一些对于造成此类谣言经久不衰的原因,特别是其形成和传播的心理机制,似乎文章会让读者觉得更有养分一些~
看到NBA的年薪千万的球星 顶着隐形眼镜打球 ,我想了想
还是带上了黑框眼镜······
如果出了事。就说是手术前评估工作没有做到位。。这样的解释是否也可以说是耍流氓:)呵呵。。不过我一个同学做过以后,因为比较复杂的原因(包含长期熬夜,不正确佩戴隐形眼镜,眼干燥,等等)导致眼镜眼睛出血。。给我带来了巨大阴影。。
引用 科学家种太阳 的回应:大言不惭给作者一个小小的建议~万一说得不对就当我放P哈哈~~这个谣言其实不能称为严格意义上的谣言,只是表现了普通大众对于一种不够了解的事物所体现出来的过分放大的担忧。而这种对于自己健康的担忧,就像现在......你很有爱。但你如果把末句的“读者”二字换成“我”也许更严谨一些 你说是吗?
怎么又发一遍??还是以前在松鼠会上发过。。。。
引用 piglet1225 的回应:可是,这个手术的利润可是相当的大诶~为何想到医生然后总是联想到金钱呢?你不知道培养一个能熟练完成LASIK手术的医生需要耗费多少时间精力、多少人力物力么?你不知道从国外引进一台LASIK的机器多少钱?机器日常维护多少钱?如果硬要比较利润的话,在麦当劳卖薯条和可乐的利润应该更大吧……
食品科学硕士
我想问一下,如果做了这个手术,以后一不小心挂掉的话,是不是就不能捐献角膜了?
心理学硕士
引用 东乡平八郎 的回应:引用 科学家种太阳 的回应:大言不惭给作者一个小小的建议~万一说得不对就当我放P哈哈~~这个谣言其实不能称为严格意义上的谣言,只是表现了普通大众对于一种不够了解的事物所体现出来的过分放大的担忧。而这种......或许吧,我打出来的所有回复都隐藏了一个“我觉得”在里面~关键看你怎么去理解~另外“似乎文章会让读者觉得更有养分一些”,你看我用了“似乎”,很严谨,小学语文课都这么讲的~
心理学硕士
引用 东乡平八郎 的回应:引用 科学家种太阳 的回应:大言不惭给作者一个小小的建议~万一说得不对就当我放P哈哈~~这个谣言其实不能称为严格意义上的谣言,只是表现了普通大众对于一种不够了解的事物所体现出来的过分放大的担忧。而这种......还有一个逻辑漏洞就是,我从小在医院长大的,而且本人近视度数不浅也准备过要做这个手术,所以这些对于我基本上是常识。因此本文对于“我”来说,怎么修改也不会“更”有养分了~闲得无聊回复只是满足一下指头的欲望~
引用 老杨的天堂 的回应:看到NBA的年薪千万的球星 顶着隐形眼镜打球 ,我想了想 还是带上了黑框眼镜······斯塔德迈尔吧……小S……当年贾巴尔也戴眼罩的……就是不知道是不是近视……
这个好,我要转发给某人
表示赞同,我在考虑毕业后要不要做
其实公众的担忧是没有问题的,而谣言传得变了味,夸大了,极端了就不好了。
显示所有评论
(C)2013果壳网&京ICP备号-2&京公网安备?追求高新技术 我们从未歇航
?德国WaveLight鹰视FS200飞秒激光及WaveLight鹰视EX500准分子激光近视治疗术
?选择福州眼科医院,有理由相信为您实现更加完美的视觉效果
?国际技术,全球领先,东南地区首台
?WaveLight鹰视FS200飞秒激光,开创近视手术无刀时代,更安全、更精准
?全国连锁专业眼科医院,提供优质服务保障
?拥有国内权威屈光手术专家团队,提供精尖技术保障
在眼科医学界,梦幻组合(WaveLight鹰视FS200飞秒激光及WaveLight鹰视EX500准分子激光系统)飞秒激光近视手术的诞生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的问世,不仅使眼角膜手术真正离开了手术刀,真正实现了“全程无刀手术”,还将激光近视眼手术推向了一个崭新的高度:治疗更精准、更安全,治疗后视觉效果更加清晰、更完美。
、精确度高
精确性达到微米级,全激光切削角膜瓣的误差值在±0.25um。
、并发症少
对角膜上的神经损伤少,经角膜地形图、波前像差引导,使术后干眼症、散光、眩光等并发症发生率降低80%。
、制瓣速度快
全激光6秒即可制作9mm角膜瓣,解决100度仅需1.4秒。
、全激光操作更安全
消除OBL的影响,无需更换手术台,全激光手术平台制瓣和手术,对眼球跟踪更准确。
、个性化手术方案 标准化诊疗
一对一设计诊疗方案,鹰视飞秒调整生物镜片使其更符合人生理。
、角膜复位稳定性高
角膜瓣切削边缘平坦、厚薄均匀,嵌入式制瓣技术,使角膜瓣复位后的稳定性很好,术后不易移位。
、自动负压控制
动负压控制,吸引持续稳定,使吸引引起的眼压升高和角膜变形降到最低。
、视觉质量更完美
精确地打开眼部组织分子链,制作出更均匀更完美
的角膜瓣术后角膜几乎接近原生态,最大限度地避免了医源性像差,视觉质量高。
1、3人及3人以上组团做飞秒近视手术的可以获得2000元(双眼)的优惠。点击
2、福州眼科医院,公务员近视手术推荐单位。鹰视飞秒治近视,安全快速、视觉质量佳。福州市超低价,网络预约飞秒激光手术可降1000元(双眼)。点击
3、福州以外的患者可免费提供住宿。
4、术后可终身免费复查,长期术后保障。
高诚斌 副院长
&&&&医生简介:福州眼科医院副院长,飞秒全激光近视治疗中心主任、主任医师。曾任武警部队福建总医院(三甲)眼科主任,学科带头人、准分子激光中心主任、中国武警部队眼科学委员会委员、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委员。
&&&&致力于眼视光学与屈光矫正手术的完美结合,针对患者眼部个体条件设计最适合的手术方案。目前他已完成屈光矫正手术数万例,准分子、飞秒激光手术量均在国内排名前列。
&&&&专业擅长:准分子激光治疗高度超高度近视、散光、远视的临床研究以及象差引导的个性化手术、眼内屈光手术、高度近视眼底变性激光治疗、屈光手术后疑难病例修复等系列屈光手术。
1、福建率先开展准分子激光手术的医生;
2、已完成屈光矫正手术数万例;
3、屈光手术后疑难病例修复专家。
高诚斌 主任医师
医生简介:副院长,飞秒全激光近视治疗中心主任、主任医师,曾任武警部队福建总医院(三甲)眼科主任,学科带头人...
专业擅长:准分子激光近视手术、个性化切削手术、眼内屈光手术...
陈迎月 副主任医师
医生简介:副主任医师,福建医科大学眼科学硕士。从事眼科工作10多年...
专业擅长:擅长屈光不正(近视,远视及散光)的诊断与治疗,对于各种复杂性屈光不正的手术设计有着独到的见解及丰富经验。
近视的成因比较复杂,影响因素也很多,主要的因素大致划分为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和营养体质因素。
1.遗传因素:根据大量的调查资料发现,高度近视和遗传有关。
2.环境因素:主要是近距离作业和不良的作业环境,但从大量国内外有关调
查研究报告看,已公认遗传与环境是近视眼形成的主要原因,并指出环境条件是决定近视眼形成的客观因素。
3.营养体质学说:从一些资料分析到,微量元素镉、锶和锌等的缺乏和体质的薄弱也可影响到近视的发生。
1、影响生活质量,日常生活造成不便。
2、遗传后代,影响子孙后代。
3、长期配戴眼睛容易导致眼疲劳,注意力不集中。
4、导致并发症,黄斑出血、青光眼、白内障等并发症等,严重会导致失明。
5、影响工作、学习及身心健康。
配戴眼镜可以清晰看到远处,但近处读写时近视镜片又加深了对眼镜的负担,眼球壁延伸,眼轴逐渐拉长,近视越来越深。眼轴拉伸一毫米,相当于近视镜300度的近视。因此很多人在长期配戴眼睛后近视度数反而增加。
不仅如此,人们更大的错误是在看远条件下配制近视镜,却在大多数时间戴着近视镜看近,当戴着400度近视镜阅读习惯为25厘米时,看到的成像是在眼前12.5厘米,等于把阅读距离减小一半,造成近视度数快速加深。这是最简单的几何光学原理。
&&&&近视已经成为人们最常见的影响视力下降的眼科疾病表现,对于近视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福州眼科医院眼科专家指出,一个好的生活习惯对预防近视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要注意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和姿势,乘车、走路、躺着时不要看书,阅读距离保持在30厘米左右,其次要注意眼部保健,看书、玩电脑时50分钟左右应该休息10分钟远眺,同时还要注意营养均衡,定期检查视力,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
摘掉眼镜结婚,强烈幸福感袭来
小时候,我的眼睛一向很好,可在高三那年因为学习压力大,过度用眼,我也无奈地戴上了眼镜,这一戴就是九年。虽然度数不算高:一只眼睛325度,另一只250度,可即使低度近视也严重影响了我的正常生活。戴着眼镜容易掉,而且流汗、冬天从室外到室内等等,眼镜马上一片模糊。我喜欢运动,特别是打篮球,有一次打球...
快毕业了我选择摘镜
我爸爸近视600度,妈妈近视500度,由于经常用眼不当,我的近视度数差一点就变成他们的总和。
我从小学四年级就开始戴眼镜了,小时候总以为戴眼镜是会读书的象征,直到后来才发现戴眼镜给生活带了了多少麻烦...
治疗近视,我信得过福州眼科医院
很多人都是在初中学业压力突然增大的情况下近视的,我直到高中快毕业才近视,戴眼镜也没有很多年。戴眼镜不大方便,我就偶尔戴,半年前也换成了隐形眼镜,但是戴隐形眼镜更不舒服,常觉得眼睛干,后来也不戴了...
终于摆脱戴眼镜的各种烦恼了
我是初中开始近视的,那时候坐在后排,压根看不到黑板上的字,没办法,只能配眼镜了。打那之后,眼镜就恋上了我的鼻梁,一晃就是十几年。近视给生活带来的不便就不说了,就光找眼镜都成了我的“日常工作”...准分子激光手术_百度百科
关闭特色百科用户权威合作手机百科
收藏 查看&准分子激光手术
本词条由审核。
LASIK,英文全称: laser-assisted in situ keratomileusis ,准分子激光原地角膜消除术。
准分子激光手术就是用准分子激光通过对瓣下基质层进行屈光性切削,从而降低瞳孔区的角膜曲率,达到矫正近视的目的(通俗来看就是把角膜当成一种透明材料,通过切削作成了一副镜片)。可200度-2000度的近视,从目前临床结果观察,此手术是矫正高度近视眼常用的术式。该手术对角膜厚度的要求较高,只适合近视度数稳定两年以上的成年人。常见的并发症有:角膜瓣移位、脱失;上皮植入;;层间异物残留;欠矫、过矫和回退;感染等。外文名&laser-assisted in situ keratomileusis ,效&&&&果可200度-2000度的近视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也是人们观察世界的窗口,人对外界信息的获取有70%左右是通过眼睛“看”到的。由此可见,眼睛对于我们是多么重要。近视眼是人类最常见的眼病之一。资料表明,人类近视眼的发病率平均为22%,我国近视发生率高达31%,是近视眼发病率最高的国家之一。
近视不仅仅是屈光问题,近视眼所产生的一系列并发症还可能导致更为严重的情况,特别是病理性近视,实际上是一种眼部综合征。近视患者不仅升学、择业受到影响,其生活、工作、运动也备受困扰。
因此,摘掉眼镜,恢复清晰而自由的视力是患者共同的心愿。
长期以来,眼科学者和视光学专家努力寻求积极有效的方法矫正近视和阻止近视的发展。近百年来,在手术矫治屈光不正(即近视、远视和散光的统称)方面,更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和研究。21世纪眼视光学中的屈光手术成为眼科最热门的技术,尤其是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简称LASIK),患者接受手术后,视力恢复之快,疗效之好以及该技术在世界范围内的迅速普及,均令人叹为观止。无数屈光不正患者希望借助这一高科技的眼科技术摆脱戴眼镜的烦恼,同时又心存胆怯:LASIK的安全性可靠吗?LASIK能使自己的裸眼视力恢复至什么程度?术后保养要注意饮食和营养的平衡,平时多吃些粗粮、杂粮、红绿蔬菜、薯类、豆类、水果等含有维生素、蛋白质和纤维素的食物。现在向大家介绍眼疲劳食疗的两大方法。
1.黑豆核桃冲牛奶:黑豆粉1匙,核桃仁泥1匙,牛奶1包,蜂蜜1匙。将黑豆&500克,炒熟后待冷,磨成粉。核桃仁500克,炒微焦去衣,待冷后捣如泥。取以上两种食品各1匙,冲入煮沸过的牛奶1杯后加入蜂蜜1匙,每天早晨或早餐后服用,或与早点共进。黑豆含有丰富的蛋白质与维生素B1等,营养价值高,又因黑色食物入肾,配合核桃仁,可增加补肾力量,再加上牛奶和蜂蜜,这些食物含有较多的维生素B1、钙、磷等,能增强眼内肌力,加强调节功能,改善眼疲劳的症状。
2.枸杞桑葚粥:枸杞子5克,桑葚子5克,山药5克,红枣5个,粳米100克。将上述原料熬成粥食用。此方中的枸杞子、桑葚子能补肝肾,山药、红枣健脾胃。视力疲劳者如能每日早晚两餐,较长时间服用,既能消除眼疲劳症状,又能增强体质。准分子激光的概念和LASIK的原理
准分子激光是氟氩两种气体混合后经激发而产生的一种人眼看不见的紫外光,其波长仅193纳米,不会穿入眼内,属,无热效应,能以“照射”方式对人眼角膜组织进行精确气化,达到“切削”和“雕琢”角膜的目的而不损伤周围组织和其他器官,其独特性质是最适合。
LASIK手术的原理是用一种特殊的极其精密的微型角膜板层切割系统(简称角膜刀)将角膜表层组织制作成一个带蒂的圆形角膜瓣,翻转角膜瓣后,在计算机控制下,用准分子激光对瓣下的角膜基质层拟去除的部分组织予以精确气化,然后于瓣下冲洗并将角膜瓣复位,以此改变角膜前表面的形态,调整角膜的屈光力,达到矫正近视、远视或散光的目的。1、对于年满周岁的儿童,无论发现双眼正常与否,都应按常规由专业眼科医生做一次全面检查,看看是否存在小儿弱视的可能。正常情况下,儿童满4周岁时眼球发育成熟,视力应当正常。
2、幼儿园的小朋友应每6个月检查一次视力,以便早期排查小儿弱视。一、视力检查
包括裸眼视力和戴镜最佳矫正视力。
二、眼压检查
以排除高眼压和青光眼的可能性。
三、屈光检查
包括电脑验光,医学验光和散瞳验光三个步骤。验光度数正确与否直接影响手术效果。
四、眼前节及眼底检查
重点检查角膜透明度,角膜是否有疤痕,晶体是否浑浊,眼底检查是否有玻璃体浑浊,眼底病变等。
五、波前像差检查
检查眼睛除存在近视,远视, 散光等低阶像差之外,是否还存在严重影响视觉质量的高阶像差,同时采集高阶像差数据作为诊断和手术的依据。
六、角膜曲率检查
排除圆锥角膜及扁平角膜可能性。
七、角膜测厚
如果患者是,应注意角膜中心切削深度,术前向患者说明有关情况。
八、角膜地形图检查
主要目的是对整个角膜表面的规则性和对称性有所了解,排除圆锥角膜等异常情况。LASIK的发展史可追溯至40年代末。自1949年起,等国外的眼科专家们先后报道了对LASIK技术的形成起重要作用的一系列。比如:冷冻角膜磨镶术(1949年)、原位角膜磨镶术(1964年和1966年)、准分子激光成功切削动物眼角膜组织(1983年)、非冷冻角膜磨镶术(1986年)、自控板层原位角膜磨镶术(简称ALK,1988年)、(简称PRK,1989年)、准分子激光角膜磨镶术(简称PKM,1990年)等等。1990年,Pallikaris将ALK和PRK两者结合,终于形成了迄今为止最趋于完美的一种屈光不正矫治术即LASIK。
在我国,激光的开展与国外基本同时起步,关于准分子激光的引进,我国卫生部1992年召开了论证会,随后引进PRK,相继又引进了LASIK。PRK和LASIK这两种激光角膜屈光手术的安全性、疗效的可预测性和稳定性均明显优于以往的任何一种屈光不正矫治术,尤其是风靡全球的LASIK,可以预见,在未来数年里,必然成为眼科最常见的手术之一。LASIK具有以下明显优点:
①适应范围广:可矫正100-3000度的近视,还可矫治高度散光和高度远视。
②术后反应轻:LASIK完整保留了角膜表层的“屏障”组织,故术后无疼痛,不住院不包眼,仅有短暂的怕光,流泪和眼内异物感。
③视力恢复快:术后即刻便能用眼,几小时后恢复正常视力。
④效果稳定好:可一劳永逸地矫治屈光不正,通俗讲即一次性治疗,永久性效果。
⑤快捷而方便:术前检查约1小时,术前准备约10余分钟,手术仅需几分钟,其中激光治疗过程仅需几秒钟至几十秒钟,术后当天即可正常活动,不影响生活和工作。近视、远视、散光等屈光不正患者并非人人都适合LASIK手术,只有同时具备以下三个条件的患者才适合接受LASIK治疗:
①、年龄18周岁以上
②、近两年屈光状态相对稳定(度数无明显变化)
③、经检查无LASIK禁忌症如眼部有活动性炎症,如急性、角膜炎等; 患有、、严重干眼症等;矫正视力极差的重度弱视患者;、糖尿病、; 突眼症、;患者等。咨询→术前检查,预约手术→遵医嘱停戴隐形眼镜1—2周,抗菌素眼药水点眼1—3天→手术时做好个人卫生后按约前往进行术前复查、签署LASIK同意书→进入手术室作术前消毒等准备→进入LASIK手术间,平卧手术台上,滴用具有麻醉作用的眼药水,在完全清醒的状态下毫无痛苦地接受LASIK手术(约10分钟)→术毕,出手术室→戴上护眼罩由亲友陪送或自行返回家中,休息几小时即可恢复清晰视力→术后次日即可上班上学,照常生活并遵医嘱复查、滴用眼药水1个月左右。在手术前,护士会详细的为您解说术中、术后的注意事项。手术时间一到,护士为您换上手术衣、帽、鞋,进入手术准备间,护士为您用消毒液清洗眼部周围的皮肤。进入手术 室,躺在舒适的手术椅上,医生开始点一两滴麻醉及预防感染的药水,扑上无菌罩,露出手术眼睛,开睑器撑开眼睛,请您集中注意力注视上方一个红色的闪光灯,机器会发出清脆的啪啪声,7~20秒后激光发射完毕,角膜复位,手术完成。下手术床,医生会用裂隙灯(专用显微镜)检查您的手术情况。准分子激光手术不会影响您的正常生活。如果您做的是IK手术,手术后第2天就可恢复到80%—90%。您可以正常工作或学习了。但一两个月内不要做剧烈碰撞型运动。
如果您做的是EK手术,手术后一周视力会逐渐得到提升,这期间您可以正常生活及用眼,但请爱惜用眼,给眼睛足够的休息。目前最先进的是美国威视VISX STAR S4,VISX STAR S4拥有超级智慧型变量光斑技术,先使用不同直径的大光斑激光对处里面进行粗加工,再使用小光斑激光对治疗区域进行精打细算,可以提高处理速度数十倍,使激光切削过程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该设备还能够根据不同的个人数据,系统自动调整光斑大小:光斑直径可在0.65-6.5mm范围内变化,光斑最小直径为0.65mm,是目前所有准分子激光中光斑最小的。根据不同的临床治疗需求,美国威视VISX STAR S4准分子激光治疗仪还能产生圆形、矩形或椭圆形等不同形状的光斑,对近视、远视、散光等进行治疗,与采用固定光斑激光系统相比,能够有效的节省治疗时间,使再复杂的角膜切削液变得极为轻松。作为众多角膜屈光手术中一项成熟而又占领主流地位的技术,LASIK的安全性和疗效的可靠性是不容置疑的。但是,这并不表明LASIK没有风险(即并发症),LASIK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包括:感染、欠矫或过矫、角膜穿通、医源性角膜散光、继发性、角膜瓣不规则、瓣游离、上皮植入、眩光等等。
这些并发症如果及时发现并处理得当,大部分是不会留下后遗症,也不会影响疗效。但是有些并发症确实妨碍视力恢复,比如术前近视、术后过矫成高度远视;或术前无散光,术后成为高度散光等等,如果手术致患者存留的角膜又太薄,则无法采用再次手术予以补救。又如,术中角膜穿通或术后继发严重的,都可能令患者不得不接受角膜移植手术,给患者带来新的困扰和麻烦,造成不良后果。众所周知,接受LASIK手术的患者绝大部分是18岁以上的中青年人,他们正值前程似锦的重要人生阶段,一旦发生严重并发症,影响患者视力,将给患者造成新的甚至更大的痛苦,故无论医生还是患者都应充分认识到LASIK可能存在的风险,审慎地选择手术和施行手术。除了上述并发症外,LASIK术后矫正视力下降、夜间眩光、视光质量下降,夜间视力下降等弊端也较为常见。国外资料表明,LASIK术后夜间驾驶困难的患者竟高达30%!事实证明,仅仅只是手术安全,仅仅只是的提高,已经满足不了现代屈光不正患者的视觉要求。
怎样才能预防和消除可能与LASIK手术相伴而来的这些并发症呢?物体经过的折射后其成像发生畸变,不能准确无误再现物体原形的现象叫像差。90年代中期,Liang等专家开始了对像差的测量和研究,结果发现LASIK术后人眼总体像差比术前增加了5倍以上。这是导致LASIK术后眩光和视觉质量下降等现象的罪魁祸首,而术中激光偏中心切削、角膜切削面不平滑,切削面太小、切削太深,切削斜率太大等等因素是引起术后像差增加的主要原因。因此,要削除术后眩光,视觉质量下降等并发症就必须改善和纠正导致术后像差增加的上述因素。传统的PRK、LASIK等激光中,由于设备技术的限制,要避免激光偏中心切削,改善角膜切削面的光滑程度等等,靠医生人为的努力,根本不可能办到。
什么方法才能有效地防治这类并发症呢?科技给我们带来福音!高科技的飞速发展和不同领域不同科技成果之间的互相促进,致使激光角膜屈光手术技术取得了突破性进展。飞点扫描、眼球跟踪和等尖端技术相继研究成功,眩光和视觉质量下降等并发症得到了最大程度的解决。这三大技术成为新一代激光角膜屈光手术的特征,拥有这三项新的尖端性能的LASIK设备受到眼科医生前所未有的青睐。
近视眼患者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摘掉眼镜的急迫愿望,忐忑不安的顾虑心理和普遍接受过的良好教育使近视眼患者们对这一专业性极强的高科技眼科技术寻根究底、查询得十分仔细。今年以来,飞点扫描、眼球跟踪和这几项技术的概念及临床意义成为广大屈光不正患者关注与咨询的热点。下面我们就这三大尖端技术简要介绍如下:飞点扫描——即激光束以每秒发射200个脉冲以上的频率高速扫描角膜组织。飞点扫描技术克服了传统切削技术的弊端,如阶梯效应、中央岛、激光能量不均匀导致的等等。该技术要求激光束的光斑为小光斑。不过更新更先进的理论认为:单一的小光斑或单一的大光斑都是不理想的,在激光气化组织的过程中,运用不同大小的光斑才能完成对角膜的理想切削和雕琢。眼球跟踪——传统的PRK和LASIK,没有眼球跟踪技术,手术时患者眼球常不自觉转动,因而,角膜偏中心切削、术后散光等并发症在所难免。如今有些LASIK新设备有了眼球跟踪技术,但都是二维跟踪,即只能对眼球水平方向的运动进行跟踪。人眼是球形,眼球运动不仅仅是水平方向的,其他LASIK设备对术中眼球不自觉地转动就无法进行追踪了。虹膜识别——TK独有的虹膜识别旋转定位,利用人眼虹膜的唯一性,集成先进的电子病历,如果输入的个人信息不吻合,手术设备将无法启动,安全性从手术一开始就得到保障。而在计算机的全程控制下,自动捕捉患者虹膜的特征,就好比有多台从不同的角度对旋转进行定位跟踪,自动进行校准。夸张点讲,即使紧张得眼球“乱转”的患者也能正常接受手术。所以,对近视患者,尤其对那些容易精神紧张的近视患者来说,比较适宜采用。此外,TK手术采用目前国际较为领先的角膜瓣形成系统,留存的角膜基质床更厚,手术也就更安全。波前像差——人眼视网膜的生物学极限视力应是3.0—4.0。换句话讲,假如人眼具有完美的,人类的应能达到3.0左右。人眼像差使人眼的光学系统不完美,因而妨碍人眼对视网膜分辨率(感光性)的充分利用。在没有低阶像差(指近视、远视、)干扰的情况下,人眼视力也只有1.0—2.0。如果高阶像差(指慧差、影晕等)一并排除,人类才可以达到3.0—4.0的超常视力。人眼像差有30余种,包括角膜像差、晶体像差等等。波前像差引导下的技术即根据每位患者不同的眼球屈光数据,“量眼定做”设计出最佳切削方案,术中眼球像差仪分析系统与准分子激光机治疗系统有机连接,全面矫正人眼像差,使术后裸眼视力有可能达到或接近3.0—4.0的人眼极限视力。这是的新概念。
10.我们欣喜地看到,LASIK等现代眼科技术的不断推广,使越来越多的屈光不正患者受益。
21世纪,眼科屈光手术面临着新的革命,不单近视、远视、散光可被迅速矫正,就连这些困扰每一个人的屈光问题都有可能全部得以解决。回顾人类史,12世纪开始,由于科技的发展,人类研制出眼镜矫正屈光不正。人类进入21世纪以后,同样因为科技的进一步发展,人类又将通过各种屈光手术摘掉眼镜,回到“无镜”世界。(一)、视力检查:包括裸眼视力和戴镜最佳矫正视力;
(二)、:包括电脑验光、和复验三个步骤。验光度数正确与否直接影响手术效果;
(三)、及眼底检查:重点检查角膜透明度,角膜是否有疤痕,晶体是否混浊,眼底检查是否有、等;
(四)、:以排除高眼压和青光眼的可能性;
(五)、角膜测厚:对角膜中心厚度低于500μm者,如果患者是高度近视,应注意角膜中心切削厚度,术前向患者说明情况;
(六)、检查:主要目的是对整个角膜表面的规则性和对称性有所了解,排除各种异常因素。重视用药定期随访
一个成功的准分子激光手术不仅取决于医生高超的手术技术,还和术后规则的用药和随访分不开。准分子激光术后用药特别重要,应该遵照医生的指导使用,不可以因为自我感觉良好而随意停药或滥用,同时应定期到医院随访,否则可导致疗效下降。曾经有一位大学生,手术非常成功,术后1周复查双眼视力均达1.5,之后他再也没来检查,2个月后因视力急剧下降来复诊,检查发现视力为0.4,眼压达35mmHg。追问病史,原来他一直 没有 用激素眼药水,自认为视力已正常而不到医院检查,到出现了视力下降才引起重视,虽经积极治疗眼压恢复正常,但他的视力只能恢复到0.8。准分子激光手术后通常要用激素眼药水1~2个月,目的是为了促进术后的恢复和防止近视回退。而激素眼药水具有升高眼压,导致激素性青光眼的可能,因此准分子激光手术后用药期间一定要定期到医院复查,尤其要随访眼压。另外,对于LASIK手术者,由于瓣的存在,术后应避免外力碰撞术眼,以免导致角膜瓣移位严重的后果。
高度近视仍需当心
近视患者由于眼轴变长多伴有眼底的病变,尤其高度近视患者,表现为周边视网膜变薄,萎缩变性,一旦出现视网膜裂孔,就有可能导致视网膜脱离。视网膜脱离是导致失明较常见的眼病,应引起近视眼患者特别重视。准分子激光手术虽然使视力恢复了正常,但它并不能改变近视对已经造成的改变。因此对于术后视力正常的近视眼者,依然要像对待近视眼一样爱护自己的眼睛,应注意避免打篮球等剧烈运动及强体力劳动。当头部受到震动或做重体力劳动、剧烈运动时,视网膜会受到牵拉而发生裂孔,造成视网膜脱离,视网膜脱离的初期一般表现为眼前有闪电样光带出现,飞蚊黑点大量增加,或视野产生暗影逐渐扩大,一旦出现以上症状,应引起高度重视,须立即到医院诊治,不可拖延。若等到视力明显下降再就诊,则治疗的效果较差。
依然注意用眼卫生
虽然行准分子激光手术者基本是18岁以上的成年人,一般传统观点认为成年人的视力比较稳定,不容易进一步下降,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中华民族是一个近视高发民族,全国约有近4亿近视患者,而且还在逐年增加,20岁以后近视还在增加的人并不在少数,这主要是和现代社会电脑的普及、工作压力的增大有关,超常时间近距离的工作仍然可导致近视进一步加深。因此对于以近距离工作为主的人来说,准分子激光术后仍然要注意保护好眼睛。准分子激光手术后1~2月内,多数人看近都较吃力,此时应减少近距离用眼时间,不仅可避免眼部疲劳酸痛等不适,而且有利于眼睛的恢复。对于已完全恢复正常者,仍然要注意用眼卫生,尤其长时间看电脑和伏案近距离工作者,用眼1小时后一定要休息片刻,可以做放松眼球,或眺望远处,给眼睛以适当的休息,避免过度用眼使近视再次出现。由于相关知识的不足,人们对近视眼手术的认识普遍存在以下六大误区。
误区一:做激光手术没有年龄限制。
误区二:任何度数都能做激光手术。
误区三:激光手术不一定安全。
误区四:只能治疗近视不能治疗。
误区五:手术后近视还会“反弹”
误区六:准分子激光手术可以使视力提高到极致。1、眼球的旋转定位:现在所有屈光的检查都是坐着做的,眼球的形状和角度随着人们体位的不同而有变化。无论是散光还是角膜地形图在检查时的坐位和手术时的卧位都是不一样的。现在的手术并没有考虑到这个因素,这是到目前为止的重大缺陷。
2、屈光手术的对焦:目前99%的手术医生是通过肉眼判断手术的焦平面。但是由于每个手术医生屈光状态和调节状态的不同从而造成人为的聚焦误差。这是目前造成手术偏离中心区的最主要因素。一、术前 
手术前,医生会用无菌盐水和氯霉素眼药水做眼部冲洗,时间大约是5~10分钟,降低或避免眼睛感染的机会。
1、麻醉术眼。手术开始时,先点麻醉眼药水。用专门的麻醉药滴在眼球上,让它失去痛觉,但是触觉还是会存在。
2、制角膜瓣。首先,由开睑器帮助患者在整个激光治疗近视手术过程中睁眼。然后医生给撑开的眼球装上吸环,用来制作角膜瓣。过程只有数秒,患者可能会感到眼球有压迫感,或者短暂的视力下降、黑蒙感和一些疼痛。
3、激光雕琢。角膜瓣制好后,医生用三角海绵轻轻掀开角膜瓣,按照预先输入的激光治疗仪数据,在角膜上用激光进行雕琢。近视度数深的切削面积相应来说会大一点,费时长一点。
这时会有一串轻响和一点烧灼的气味,患者不用担心,这是激光工作时的一种正常的光化学反应。还要注意,虽然激光可以在1/10秒的时间内追踪眼球的细微活动,但在这个过程中最好还是按医生的要求注视不动。
雕琢完毕,医生用海绵盖上角膜瓣,冲洗眼睛。这样一只眼睛的手术就做好了,然后用同样的步骤做另一只眼睛。
4、手术完毕。医生会用裂隙灯显微镜检查角膜瓣复位情况。
新手上路我有疑问投诉建议参考资料 查看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近视眼激光手术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