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两天查出左心房发育偏小肺动脉高压瓣窄小还有救吗

病情分析:心脏瓣膜病是由于炎症、粘液样变性、退行性改变、先天性畸形、缺血性坏死、创伤等原因引起的单个或多个瓣膜结构(包括瓣叶、瓣环、腱索取或者乳头缉的功能或结构异常导致瓣膜狭窄和(或)关闭不全常见病变有:二尖瓣狭窄、二尖瓣关闭不全、三尖瓣闭锁、三尖瓣下移畸形、主动脉瓣狭窄、主动脉瓣关闭不全、肺动脉关闭不全意见建议:理论上对于中度以上的肺动脉狭窄心电图显示右心室肥厚跨瓣压差大于50MMHG要尽早手术治疗的目前孩子的情况可以暂时定期的复查观察适量的运动如有不适及时随诊
回复于: 10:07:23肺动脉瓣狭窄切开手术操作步骤,图片图谱图解,手术治疗方法,诊断心脏大血管手术
| | | | | | | | | | | |
肺动脉瓣狭窄切开手术
  [适应证]
  1.凡肺动脉瓣狭窄病人,症状明显,右心室与肺动脉的收缩压力阶差在5.3kPa(40mmHg)以上者,都应进行手术。手术应早做,以学龄前为适宜。
  2.有些病人临床症状不明显,但心电图示右心室肥厚及劳损者,应考虑手术。
  3.如压力阶差小于5.3kPa或右心室压力低于6.6kPa(50mmHg),临床上无症状,心电图及X线见右心室无明显变化者,一般不需要手术,而应定期随诊复查。鉴于本病的自然预后不良,加之近年手术已有较高的安全性,所以目前对于手术治疗的指征有放宽的倾向。
  4.严重肺动脉瓣狭窄,病人末梢循环明显紫绀,甚至昏迷者,经吸氧及输液等治疗无效时,可紧急手术治疗。
  [术前准备]
  重症病人、如紫绀明显或心功能较差,术前应间断给氧,限制活动,少量输极化液,心衰明显者给予强心、利尿等药物治疗,待心功能及一般情况改善后,再择期手术。
  [麻醉]
  气管内插管,吸入或静脉麻醉,体表降温,温度降至30℃~32℃(食管温度)。一般采用低温麻醉心脏直视手术,但近来由于体外循环手术的进步,很多作者采用一般低温体外循环下心脏直视手术,则可不必作体表降温,而在人工心肺机转流时机器降温。
  [手术步骤]
  1.体位、切口 平卧位,胸骨正中切口,纵行切开心包,显露心脏。
  2.心外探查 查明肺总动脉及瓣环,右心室流出道,各房室大小及是否有合并畸形。单纯肺动脉瓣狭窄病人,显示肺总动脉明显扩张,血管壁变薄,在肺动脉根部前面可扪到一粗糙的收缩期震颤,轻按之可扪到鱼口状融合的瓣膜口和增厚的瓣膜。肺动脉环多发育不良,比较狭小,漏斗部肌肉肥厚,右心室增大,且室壁肥厚,右心房亦增大。
  3.手术方法
1-1 套上、下腔静脉阻断带,在肺动脉前壁缝牵引线
1-2 钳夹肺动脉侧壁钳并切开
  ⑴低温麻醉下肺动脉瓣直视切开术:分别分离上、下腔静脉,放置阻断带。在肺动脉主干前壁用1-0丝线上、下、左、右各缝1根,作为牵引线。下端的牵引线缝于肺动脉瓣环以上约0.5cm处,上、下两缝线间距为3~4cm[图1-1]。用无损伤血管钳在4根牵引线下方夹住肺动脉前壁并切开[图1-2]。
1-3 阻断上、下腔静脉,撤除肺动脉侧壁钳,显露肺动脉瓣口
1-4 沿瓣膜交界剪开
  过度换气后,先阻断下腔静脉,后阻断上腔静脉,待右心室腔内余血排空后,停止人工辅助呼吸。去掉无损伤血管钳,吸尽肺动脉内血液,助手向心脏侧牵开肺动脉切口,使肺动脉瓣口显露清楚[图1-3]。
上一张图片: 下一张图片:
评论加载中...
(必填项)
评论内容: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肺动脉高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