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6岁上学经历的教育经历

科教文体>>>>正文清华高才生让女儿在家上学:6岁能读易经和三国来源:
核心提示:筱筱是一名在家上学的小朋友,3岁起接受母亲的在家教育,至今已5年多时间。和筱筱一样选择在家上学的,温州地区已有二三十个家庭。这些父母不认可现行体制内的填鸭式教育
  6岁能读《易经》,
  9岁会看《红楼梦》,
  &在家上学&的孩子逃离批量生产,
  在民间自然&生长&,
  即便是万分之一的个例,
  似乎也让家长找到了方向。
  当学籍成为难以挪移的石头,
  当不菲的教育支出成为无法逃避的负担,
  &在家上学&,
  似乎又难以成为理想中的&桃花源&。
  家长的极端行动也许难解教育之渴,
  但至少让教育改革者思量:
  孩子们究竟需要一个怎样的课堂?
  9月31日上午,瑞安塘下,9岁的筱筱正坐在地毯上,看一本有拼音注释的少儿版《红楼梦》。读着读着,筱筱仰身一躺,嘟囔了一句:&有拼音的不好看,我还是喜欢看原版。&筱筱是一名在家上学的小朋友,3岁起接受母亲的在家教育,至今已有5年多时间。本周,温州各大中小学陆续开学,而和筱筱一样选择在家上学的,据说温州地区已有二三十个家庭。
  如果把应试教育比作一条流水线,在国内选择这条流水线加工的家长,占了绝大多数。但这些选择让孩子在家上学的父母不认可现行体制内的填鸭式教育。他们有一个自己的群体,他们商量着寻找适合孩子的教材,让孩子们在玩乐中学习知识。但他们也面临着孩子慢慢成长带来的纠结选择,比如学籍和未来。
   3岁起接受在家教育父亲毕业于清华大学
  当塘下大道被鳞次栉比的花园洋房、稀缺现房的广告布满时,这个小镇,已经不仅仅是一个以汽摩配产业闻名的工业基地。林立的高楼窗户,不时可见&&&培训学校&、&&&钢琴学校&、&&&早教&等招牌。元英的外贸公司,就开在一栋聚集着私立培训机构的大楼里,每每进出公司,元英都会看到那些充满华丽辞藻的广告语,不过,这些对她没有吸引力。
  元英的公司面积200多平方米,靠窗的墙壁上有一个书架,上面放着《美国国家地理》、《林克妈妈英语》等书籍,大厅中央有一块塑料地毯铺成的区域,是女儿筱筱的临时&训练场和教室&。
  元英原是瑞安一所学校的英语老师,筱筱3岁前,元英和丈夫忙于工作,一直将女儿托由外婆带着,到了上幼儿园的年纪,元英发现筱筱对幼儿园的生活很不适应。元英说,首先是生物钟不正常,筱筱嗜睡,上幼儿园前一直在家,从晚上10点到第二天下午3点,断断续续要睡好几觉,无法适应幼儿园的作息。其次,筱筱对和小朋友在一起表现出了抵触情绪。
  元英大学毕业后曾在北大进修,她的丈夫则毕业于清华大学,两名应试教育中的佼佼者在看着女儿痛苦地上了三个多月幼儿园后,回想起自己的学习和职业经历,决定把女儿从幼儿园里领出来自己教。
  让筱筱离开幼儿园,这个决定曾经遭到了元英夫妻双方长辈的质疑,不过元英觉得:&幼儿园阶段,文化知识对孩子来说不是特别重要。&在家上学的初期,元英找来了一些儿童漫画读物给筱筱看,通过一些积极的内容,培养孩子的行为习惯。同时,元英还会买一些儿童绘本让筱筱涂涂画画。&一个空心圆,让筱筱用喜欢的颜色涂,不能有一点颜色溢到圈外,锻炼孩子的专注力。&
  筱筱3岁半的时候,元英的丈夫放下手头的工作,带筱筱住到了广西阳朔。筱筱自小体弱多病,元英认为,那里的空气清新,适宜居住,筱筱也能更多地接触大自然。平日,元英为筱筱安排了英语、芭蕾、画画等课程,周末,她就带筱筱外出郊游。元英在阳朔结识了一个加拿大人,为锻炼孩子的口语,她常带着筱筱和加拿大人的儿子一起玩。
  6岁能读《三国演义》
   9岁英语达初三水平
  在元英眼里,经过几年的教育,筱筱养成了良好的作息,她比一般的孩子更能集中注意力做一件事,对学习更有兴趣。此外,元英还让筱筱自己试着干家务,偶有不在家的时候,筱筱还能自己做饭,做点简单的菜,比如番茄炒蛋什么的。而学习,只要是元英布置的阅读和写作作业,哪怕她一天都不在筱筱身边监督,女儿都能按时完成。
  筱筱6岁时,元英认为筱筱可能可以适应校园生活,做了一次尝试。
  那是桂林的一所双语学校,上午学习中文文化课,下午加拿大老师会用英语上手工等动手课程。&那时候,我们让孩子一直接受在家教育的思想还不是很坚定,内心希望孩子能去学校上课,将来能接受高等教育,我们夫妻俩都希望筱筱能考上香港大学。&
  &有人学习是先快后慢,有人相反,但是学校要求学习的节奏是一致的。&元英说,上学之前,筱筱已经掌握了2000个左右的汉字,能读《易经》、《三国演义》,学校教授的知识对她来说,就像一个极度饥饿的人面前放了一个小面包,食不果腹。
  经历了一年的学校生涯,元英作出了一个足以影响女儿一生的决定&&让筱筱在家上学。
  &学校教育效率低下,与社会需要严重脱节,是填鸭式的,模式化的教育,大众化的教育,我觉得我自己就是中国教育的牺牲品,除了书本知识,很多东西欠缺。&元英认为,小学6年学的那些课本知识,一个正常智商的孩子两三年完全可以搞定,学校教育对于绝大部分孩子来说都是在浪费时间。
  那一年,她把孩子接回了瑞安,在一所小学注册了学籍,元英跟学校达成&默契&,孩子不用去学校读书,所以除了参加每个学期的期末考试,筱筱从来没有在学校出现过。但每次期末考,筱筱的考试分数,都在95分以上。元英认为,筱筱暑假后上三年级,但她的知识储备已经远远超过这个层次。&筱筱现在的中文阅读能力大概和初中生的水平差不多,英语口语和词汇量大概是初三的水平。&
  武术、英语样样学一年花费十几万元
  7点&&8点锻炼武术基本功。
  8点半&&11点学习语文、数学,看英语视频。
  下午1点&&3点睡午觉。
  下午3点&&4点锻炼身体。
  下午4点&&6点学习科学,背诵语文、英语文章。
  晚上6点&&7点半踢足球、跑步、跳绳等。
  晚7点半&&9点阅读一些课外书或看科学类电视。
  以上,是筱筱每天的作息表,所有的文化课教程,都不是来自传统教材,而是元英找来的课外读物,多为趣味读本、英语卡通等。筱筱学习的时候,元英不必时时刻刻陪着,这点让元英很自豪:&筱筱会自觉地完成每天的学习任务,哪怕只有她一个人在。&
  这天语文课,筱筱的课本是那本被她嫌弃为太简单,有拼音注解的少儿版《红楼梦》。
  英语课的内容是看一段&十分钟看懂中国&的英语视频,视频的语速很快,筱筱一次听不清楚,就会暂停视频,反复播放,直到读完每一个单词。之后,看一篇《小学生英文幽默故事》,看完后默写。
  科学课程是《游戏中的科学》和疯狂博士科学动手实验。
  今年4月,元英为筱筱在厦门找了个武术教练,每个月,元英有一半时间带着筱筱在厦门学习武术。她认为,这对增强孩子的体质有好处。
  一个全程陪护的家长,一笔不菲的教育支出,元英粗略地算了一笔账,一年带孩子出去旅行、学习,购买教材,花销要十几万元。在家上学需要强大的经济基础作后盾?答案是肯定的。
  实行的只有二三十个家庭
   学籍是家长胸口的大石
  早在一年前,市区人王洋就开始在网上寻找在家上学的信息,除了和有成功教育经验的家长在线交流,他也不辞辛苦地奔赴全国各地,参加在家上学家长们的交流活动。但9月1日,王洋的儿子还是在辖区学校开始了小学生涯。
  他有点没把握。
  让王洋最终选择让孩子接受传统教育的最大原因,是学籍问题。&根据现行的制度,孩子如果不参加义务教育,不获得学籍,将来就无法参加中高考。&
  &现在的社会,大学文凭可能不代表你有实力,但没有大学文凭,连块敲门砖也没了。&王洋下不了这个狠心。
  不过王洋心里还是有一个计划,他希望能和学校沟通,让孩子上午在校上课,下午在家由他自己安排课程。
  而元英坦言,她教育筱筱这些年,和很多正在实施在家教育或者有意愿实施在家教育的家长交流,学籍是压在胸口的大石,毕竟像她一样能够为孩子保留学籍的仅仅是少数,而她也不知道筱筱的学籍将来会不会被学校取消掉。
  不过她一点都不后悔让筱筱在家上学,在她看来,经过5年的教育,筱筱变成了一个有旺盛学习求知欲、知识全面、生活自理能力强、学习效率高的孩子。她坚信,当初如果让女儿接受在校教育,绝对达不到现在的水平。
  9月1日,在筱筱默写引文文章的时候,厦门人钱多一直在旁边看着,他也是一名实行在家上学的家长,还是筱筱的武术教练。钱多的儿子放弃了学籍,但对他来说,这不是什么问题。
  钱多的儿子今年十五岁,已经在厦门大学做旁听生。说起儿子,他一脸骄傲:&我儿子曾经是全国武术比赛少年冠军,获得过全国英语演讲比赛第三名,自学完成了专业八级英语的教材,二胡获得过福建省比赛的第三名&&&
  钱多一点也不为儿子的未来担心。
  钱多的教育成就,是所有实行在家上学教育的家长的目标,但也仅仅是目标。更多的家长在了解这种教育方式背后要付出的物质和精神后,选择了放弃。
  近日,一家名为21世纪教育研究院的非官方机构发布了《中国在家上学研究报告(2013)》,这份调研结果说,国内目前大约有2000名儿童在家上学,而对此感兴趣,通过网络等方式探讨、交流的人数大约是1.8万人。
  元英和温州几乎所有实行在家上学的家长都有过交流,根据她的统计,温州地区有意愿让孩子在家上学的家长不少,但真正在实行的,只有二三十个家庭。
  欠缺与人交际的能力
   很可能会揠苗助长
  在元英看来,不是所有的孩子都适合在家上学。&智力超高、特别调皮捣蛋、特别抵触学校生活的孩子,会更适合在家上学这种教育模式。但有此考虑的家长,一定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和经济准备,不能因一时冲动耽误了孩子的未来。&
  元英曾经认识一名温州的家长,孩子小学四年级的时候,让孩子辍学在家,自己教育。但一年后,他没能坚持住这种教学方式,又让孩子回到校园,当返校时,孩子的知识储备已落后别人一截。
  在采访过程中,记者还接触了几个让孩子离开学校的家庭,他们没有让孩子呆在家里,而是寄托到了外地的学堂。林克有个三岁的儿子,因为夫妻都是上班族,家里老人又无法照顾孩子,林克在儿子两岁的时候,把他送到外地一家私塾学国学。暑假儿子回家,林克发现孩子变得很忧郁,只要有点不开心就会嚎啕大哭,性格也变得很内向。
  在元英眼里,现在的学堂不像古代的私塾,有家庭和社区的支撑。在家上学强调家庭生活对儿童的重要性,然而这些私塾学堂却完全脱离了家庭,搞成了寄宿制,或者很多孩子远离家庭,造成家庭的分裂状态。很多读经和私塾的孩子在情感和人格发展上有很大的问题。元英认为在家上学,家在哪里,教育和生活就在哪里。
  在记者采访的时候,元英让筱筱背诵了一段英文文章,筱筱害羞地摇头说,不要。那么,孩子每天在家,很少和同龄的小朋友交流,将来走入社会,是否会缺少沟通的能力?
  &在家上学的孩子,因为没有一起学习的伙伴,就会缺少竞争意识,此外,与人交际的能力也会欠缺。&元英说出了目前这个群体普遍存在的问题。
  为了增强筱筱与人沟通的能力,锻炼竞争意识,2012年10月,元英和省内实行在家上学教育的4位家长在杭州租了一套别墅,结成了一个教育联盟,但这个联盟3个多月后便宣告解散。&孩子的年纪不同,培养的方向不同,最后导致这个联盟无法维系。&
  不过,元英认为,聚集在家上学的孩子,不定期开展交流和相互学习,是很有好处的。如今,她正计划将温州在家上学的孩子和家长组织起来。&我打算在温州搞在家上学联盟,有很多的事情需要做,例如父母学堂,在家上学实践,以及家庭教育网校。做在家上学线下基地的同时,帮助在家上学家庭,推动在家上学再发展。&
  在温州市教育局基础教育处处长万小峰看来,虽然没有做过精确统计,但在温州一百多万中小学生中,真正实行在家上学的家庭能不能够得上万分之一还不好说。在家上学是近些年来出现的新的教育形式,我国《义务教育法》只是说明了要保障孩子的权利,并没有规定孩子上学的形式,对在家上学更没有出台有针对性的法规。
  万小峰认为,现行的教育制度对绝大部分学生来说是合理的培养方式,孩子的成长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在家上学的孩子往往在很小的时候就被灌输很多知识,除非智力超常,否则很可能会揠苗助长。
  温州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副教授周奇认为,家长作出让孩子在家上学的决定要慎之又慎,实在不能适应校园生活、性格有缺陷的孩子可以考虑这种教育方式。普通的孩子没有必要让他从小就过这种独特的生活,学校的团体教育虽然不能做到完全的因材施教,但在培养孩子的非智力特质,如交往、沟通能力方面,是在家上学无法比拟的。
  (应采访对象要求,文中人物均为化名)
本文转发自:温州网
记者 尤诗章
|编辑: 叶双莲|责任编辑: 黄作敏
下载温州网新闻阅读器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温州网立场。
温州爱购¥258¥280抢购 | 太湖大闸蟹¥290¥340抢购 | 阳澄湖大闸蟹¥75¥85抢购 | 陕西冬枣
爆料平台扫描二维码关注温州网新闻热线:(66爆料邮箱:欢迎网友提供线索编辑推荐
精彩策划温州网视
两、三轮摩托车
轻便摩托车
发送短信777至,立即订制交通小秘书!
新闻排行滚动新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简历教育经历怎么写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