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赢 雕塑导师资料?

您现在的位置: >
艺术8-中国奖得主李赢个展于艺术8开幕
艺术8-中国奖得主李赢个展于艺术8开幕
作者: 文章来源:中国艺术新闻网
时间: 12:03
日下午3点,李赢个展于艺术8白厅开幕。此次展览是李赢作为2014年艺术8中国奖获奖者于9月至11月在艺术8驻地创作出的一批作品。
展览开幕式现场
李赢,1985年出生于中国湖南。2014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导师隋建国。李赢的本科和研究生都是在中央美院读的。本科她在雕塑系的第一工作室,在法国呆过的孙家钵先生在创作上是自由派,对学生没有限制。所以李赢的本科几年下来,做了一堆金属焊接雕塑。读研究生期间,她把精力转向金属丝线,又成了个编织姑娘。她研究生毕业前完成的彩色塑料皮的铝丝线编制而成的作品《此时,何处》,使她获得了&艺术8&的青年艺术家驻留奖。后来她的研究生毕业创作《架,空》又获得了全国美术院校最具学术性的&曾竹韶奖学金&。
艺术及李赢接受媒体采访
艺术家李赢及其作品
从本科到研究生期间,李赢完成了一次蜕变。当她用焊接金属的方法制作作品的时候,她用的是最基础的单元累计的方法,将无数个单元的金属元素连接或者叠加,形成一个大的完形作品。当她后来使用软的金属丝线编制作品的时候,她理解空间的方法产生了变化。点滴的累计成型,化为透空的网状结构,线条成为划分空间同时又是粘合空间的元素。作品空间从固定的,明确的,转化为可变的、柔软的;物理的同时也是心理的;视觉的,同时也是记忆的,最为可贵的是,在作品中开始有明确的个人情感渗透在期间。
艺术家介绍作品
据悉,本次展览将一直持续到号结束。
参展作品赏析
参展作品赏析
艺术8奖,这一中法文化艺术交流项目,自2011年创立以来,每年都由专业人士和收藏家组成的评委会评选出三位法国年轻艺术家来北京艺术8驻地创作并举办个展。他们所享有的不仅是为期三个月的驻地资格,还有实现创作目标所需的优厚工作条件。从2013年起,在爱马仕企业基金会的支持下,艺术8面向中国年轻创作者开展驻地交流项目,并于中央美术学院合作组织活动。
继承原中法大学的文化遗产,此奖项自创立以来,为中法两国的青年艺术家提供自由创作与交流对话的平台,连结传统与创新,搭建了中西文化艺术的桥梁。
(责任编辑:在山)
注:以上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立场,也不代表本网站的价值判断。
友情链接 | 黄金链展览现场,作品《田》与《此时·何处·彩》
日,艺术8中国奖得主李赢个展“Internal”在北京原中法大学旧址艺术8白厅内举行。
李赢(右)现场向观众介绍作品
如其它获得艺术8奖的艺术家一样,李赢在艺术8进行了3个月的驻地创作,这次展览作品包括她获得2014艺术8中国奖的《此时o何处》系列,2014年新创作的雕塑《田》、雕塑《髓》、摄影《静物》系列以及最新的光影互动装置《0.127575立方》等。
作品《此时·何处·彩》
李赢的作品一直关注于空间场域带给人的感觉以及人用怎样的方式去回应,当然对物质属性的敏感使她选择最合适的材料去完成她对空间的回应。展览中的作品以金属丝的微弱被空间所吞噬,而呈现出对作品与空间关系的思考和品位。新作品《0.127575立方》布置在一间没有光源的屋子里,观者必须要借助手机的灯光才能看到作品,光透过悬在空中的作品,使这件雕塑以光影的形式呈现在六面空间里,于是观众的内心与雕塑,或是它的光影形成对话。
作品《田》
她的研究生导师隋建国在前言中说:“从本科到研究生期间,李赢完成了一次蜕变。当她用焊接金属的方法制作作品的时候 ,她用的是最基础的单元累计的方法……当她后来使用软的金属丝线编制作品的时候,她理解空间的方法产生了变化。点滴的累计成型,化为透空的网状结构……最为可贵的是,在作品中开始有明确的个人情感渗透在期间。”
展览将持续至12月9日。
艺术家向观众展示作品《0.127575立方》的光影效果
李赢简介:
2014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研究生导师隋建国。2014年获得“曾竹韶雕塑艺术奖学金”曾竹韶奖,中央美术学院2014届研究生毕业优秀创作奖,艺术8o中国奖得主(2014)。
作品《髓》
现场问&答:
问:作品《田》中有很多人体、骨骼的形象,意在表现什么?
答:并没有什么追求,但它本身有特定的视觉体验在里面。我最初做这件作品是因为在它之前的上一个作品《架o空》,现场是在马上要拆迁的一个老房子,一边是废墟,一边是大厦,想在这个自己有30年感情的老房子里做一件作品。地面上有地板之间的缝隙,我用细丝制作了一个女性骨骼,悬在空中,让它们有一个空间上的关系。
问:对金属丝的兴趣是出于什么时候?
答:我最初是用金属焊接,一种很有力量的材质与玄虚感的较量,慢慢就延伸到了铁丝。其实我对别的材料也感兴趣,现在呈现的比较多的是金属丝系列。(文/图 许柏成)
《静物》摄影系列
《静物》摄影系列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文明上网 登录发帖作者:&作者本人请参看导师姓名:&学位授予单位:&授予学位:硕士学位年度:2010专业:&关键词:&&&&摘要:(摘要内容经过系统自动伪原创处理以避免复制,下载原文正常,内容请直接查看目录。)从古至今,人与天然的命题,一向是人们在赓续摸索和研讨的重点。自从有人类汗青以来,人与天然的关系就在赓续的成长和变更当中。最近几年来,跟着科技的立异和社会的提高,社会的临盆力获得了伟大的成长,人们的生涯也进步到了一个史无前例的程度。然则与此同时,生态危机却愈演愈烈,乃至成了全球性的成绩,面临日趋严重的生态危机,人们逐步苏醒的熟悉到发生这类危机局势的本源在于以往人们疏忽了人与天然的关系成绩,或许说没有处置好两者之间的关系。所以只要从基本上转变这类毛病的不雅念,建立人与天然协调共生的这类价值不雅理念才是处理以后危机的基本前途地点。本文从汗青的视角引见了人与天然的演进过程,从哲学层面阐释了学者们对人与天然关系的实际看法,而且以审阅的立场剖析了影响人与天然之间关系的诸多身分,自己以为只要协调共生才是处理人与天然之间关系成绩的基本门路,最初,从思想与行动两个方面论述了若何完成人与天然的协调共生。Abstract:Since ancient times, man and nature proposition, has always been the focus of exploration and research in the people continuously. Since human histor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an and nature in the growth and change continuously. In recent years, along with the innovation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social progress, the social productive forces won the great growth, people's lives also progress to the an unprecedented degree. But at the same time, the ecological crisis has become more and more serious, and has become a global performance, facing the increasingly serious ecological crisis, people gradually wake up to the source of this kind of crisis situation is that people neglec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an and nature, perhaps saying no good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So as long as the basic change in the problem of the idea, the establishment of people and natural coordination of this kind of value is not only the concept of the concept of the future of the crisis.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evolution of man and natur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history, from the philosophical level to explain the practical views of scholars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an and nature, and to review the position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eople and natural factors, as long as the coordination of symbiotic relationship between man and nature of the basic road, initially, from the two aspects of thought and action to discuss how to achieve coordination between human and natural symbiotic.目录:摘要4-5ABSTRACT51 绪论9-16&&&&1.1 问题的提出及选题依据9-10&&&&&&&&1.1.1 问题的提出9&&&&&&&&1.1.2 选题依据9-10&&&&1.2 研究的意义10-12&&&&&&&&1.2.1 理论意义10-11&&&&&&&&1.2.2 现实意义11-12&&&&1.3 研究现状12-14&&&&1.4 研究方法和基本思路14-15&&&&&&&&1.4.1 研究方法14-15&&&&&&&&1.4.2 基本思路15&&&&1.5 可能的创新点15-162 人与自然的历史演进16-20&&&&2.1 古代的敬畏自然16-17&&&&2.2 近代的分裂与对抗17-18&&&&2.3 现代的趋于和谐18-203 人与自然的哲学阐释20-36&&&&3.1 中国古代的争鸣20-24&&&&&&&&3.1.1 天人合一20-22&&&&&&&&3.1.2 道法自然22-23&&&&&&&&3.1.3 众生平等23-24&&&&3.2 西方近代的分歧24-28&&&&&&&&3.2.1 人类中心主义25-26&&&&&&&&3.2.2 非人类中心主义26-28&&&&3.3 马克思主义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诠释28-36&&&&&&&&3.3.1 人类生存发展的物质基础是自然界29-31&&&&&&&&3.3.2 人与自然统一的桥梁是劳动31-32&&&&&&&&3.3.3 人与自然对立的认识论根源在于违背了客观规律32-34&&&&&&&&3.3.4 人与自然的关系受社会形态的制约34-364 影响人与自然和谐的诸多因素36-40&&&&4.1 认识论因素36-37&&&&4.2 价值观因素37-38&&&&4.3 社会因素38-405 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40-52&&&&5.1 创新思维方式和观念40-44&&&&&&&&5.1.1 系统性思维方式40-42&&&&&&&&5.1.2 主客体相统一的观念42-43&&&&&&&&5.1.3 科学的自然价值观43-44&&&&5.2 实现行为方式的转变44-52&&&&&&&&5.2.1 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45-49&&&&&&&&5.2.2 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49-52结束语52-53参考文献53-55致谢55-56攻读学位期间学术发表情况56原价:¥20.00元折价:¥5.00元分享到:参考文献[1].宋杰.[D].中南大学.2013[2].楚芳芳.[D].中南大学.2014[3].于萌.[D].辽宁师范大学.2014[4].李文萍.[D].四川大学.2004[5].魏江茹.[D].新疆大学.2004[6].韩福州.[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4[7].闫军.[D].河北经贸大学.2014[8].高俟弘.[D].东南大学.2013[9].张进.[D].东南大学.2013[10].胡晓宁.[D].河北经贸大学.2014[11].苗滕.[D].东南大学.2013[12].杨青.[D].东南大学.2013[13].许星星.[D].苏州大学.2014[14].张立志.[D].河北大学.2014[15].禹洋春.[D].西南大学.2014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爱情导师涂磊资料 的文章

 

随机推荐